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诊断学》 第七节 发绀

《诊断学》 第七节 发绀

《诊断学》 第七节  发绀
《诊断学》 第七节  发绀

第七节发绀

发绀(cyanosis)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等。

【发生机制】

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可用血氧的未饱和度来表示。正常血液中含血红蛋白为15g/dl,能携带20vol/dl的氧,此种情况称为100%氧饱和度。正常从肺毛细血管流经左心至体动脉的血液,其氧饱和度为96%(19vol/dl),而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为72%~75%(14~15vol/dl),氧未饱和度为5~6vol/dl,在周围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未饱和度平均约为3.5vo1/dl。当毛细血管内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l)时(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5vol/dl)皮肤黏膜可出现发绀。但临床实践资料表明,此说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以正常血红蛋白浓度150g/L计,50g/L为还原血红蛋白时,提示已有1/3血红蛋白不饱和。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66%时,相应动脉血氧分压(PaO2)已降低至此34mmHg(4.5kPa)的危险水平。事实上,在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患者,如SaO2<85%时,发绀已明确可见。但近年来有些临床观察资料显示:在轻度发绀患者中,SaO2>85%占60%左右。此外,假若病人吸入氧

能满足120g/L血红蛋白氧合时,病理生理上并不缺氧。而若病人血红蛋白增多达180g/L时,虽然SaO2>85%亦可出现发绀。而严重贫血(Hb<60g/L)时,虽SaO2明显降低,但常不能显示发绀。故而,在临床上所见发绀,并不能全部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的情况。

【病因与分类】

根据引起发绀的原因可将其作如下分类: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

(1)中心性发绀:此类发绀的特点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及颜面外,也累及躯干和黏膜的皮肤,但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发绀的原因多由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肺氧合作用不足导致SaO2降低所致。一般可分为①肺性发绀:即由于呼吸功能不全、肺氧合作用不足所致。常见于各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喉、气管、支气管的阻塞、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淤血、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②心性混合性发绀:由于异常通道分流,使部分静脉血未通过肺进行氧合作用而入体循环动脉,如分流量超过心输出量的1/3,即可出现发绀。常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Fallot四联症、Eisenmenger综合征等。

(2)周围性发绀:此类发绀常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其特点表现在发绀常出现于肢体的末端与下垂部位。这

些部位的皮肤是冷的,但若给予按摩或加温,使皮肤转暖,发绀可消退。此特点亦可作为与中心性发绀的鉴别点。此型发绀可分为:①淤血性周围性发绀:常见于引起体循环淤血、周围血流缓慢的疾病,如右心衰竭、渗出性心包炎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血栓性静脉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等;②缺血性周围性发绀:常见于引起心排出量减少的疾病和局部血流障碍性疾病,如严重休克、暴露于寒冷中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Raynaud)病、肢端发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

(3)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存在。可见于心力衰竭等。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由于各种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引起血红蛋白分子中二价铁被三价铁所取代,致使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当血中高铁血红蛋白量达到30g/L(3g/dl)时可出现发绀。常见于苯胺、硝基苯、伯氨喹、亚硝酸盐、磺胺类等中毒所致发绀,其特点是发绀出现急剧,抽出的静脉血呈深棕色,虽给予氧疗但发绀不能改善,只有给予静脉注射亚甲蓝或大量维生素C,发绀方可消退,用分光镜检查可证实血中高铁血蛋白存在。由于大量进食含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面引起的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也可出现发绀,称“肠源性青紫症”。

(2)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自幼即有发绀,而无心、肺疾病及引起异常血红蛋白的其他原因,有家族史,身体一般状况较好。

(3)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为后天获得性。服用某些含硫药物或化学品后,使血液中硫化血红蛋白达到5g/L(0.5g/dl)即可发生发绀。但一般认为本病患者须同时有便秘或服用含硫药物在肠内形成大量硫化氢为先决条件。发绀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以上,血液呈蓝褐色,分光镜检查可证明有硫化血红蛋白的存在。

【伴随症状】

1.发绀伴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及急性呼吸道梗阻、大量气胸等,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虽有明显发绀,但一般无呼吸困难。

2.发绀伴杵状指(趾)提示病程较长。主要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

3.发绀伴意识障碍及衰竭主要见于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休克、急性肺部感染或急性心功能衰竭等。

【问诊要点】

1.发病年龄与性别自出生或幼年即出现发绀者,常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特发性阵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见于育龄女性,且发绀出现多与月经周期有关。

2.发绀部位及特点用以判断发绀的类型。如为周围性,则须询问有无心脏和肺部疾病症状,如心悸、晕厥、胸痛、气促、咳嗽等。

3.发病诱因及病程急性起病又无心肺疾病表现的发绀,须询问有无摄入相关药物、化学物品、变质蔬菜以及在有便秘情况下服用含硫化物病史。

(熊盛道)

我国常用护理诊断(无相关因素)

我国常用20余个护理诊断/问题 一、知识缺乏 定义:个体缺乏与某种特定内容有关的认知方面的知识 诊断依据:(1) 主诉缺之有关知识和技能,并寻求信息; (2) 表现出对目前健康状态有不正确的认识和感受; (3) 没有正确地执行医生的医嘱、医护人员的要求和指导; (4) 不能正确地对待各项检查、化验结果; (5) 表现出因缺乏知识而引起的心理反应,如焦虑、不安、抑郁、冷漠、 愤怒、激动、躁狂等。 相关因素:(1)对医疗护理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缺少接触、缺之信息; (2) 知识水平限制或智能低下,无法理解和接受知识; (3) 学习积极性差,对获取信息缺之兴趣; (4) 不熟悉获取信息的途径,无法取得信息; (5) 文化和语言障碍,影响信息的获取。 护理措施:介绍疾病知识 二、疼痛 定义: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的感觉。 依据:病人主诉疼痛不适,可伴有痛苦表情、烦躁不安、活动受限或保护性体位。护理措施: 1. 观察、记录疼痛性质、程度、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2. 遵医嘱给予镇痛药,观察并记录用药后效果。 3. 调整舒适的体位。 4. 局部炎症处理,如冷敷、针灸、换药等。 5. 指导病人和家属正确使用镇痛药,保护疼痛部位,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 6. 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 7. 指导病人应用松驰疗法。

三、焦虑 定义:病人面临将出现的、不够明确的、模糊的威胁或危险时所产生的一种体验。依据: 1. 情感方面:患者自诉有忧郁、压抑感,预感不幸,神经过敏,缺乏信心,有无助感, 不能放松,失去控制等。临床上可表现有激动易怒、哭泣、退缩、缺乏动机、自责他 人等。 2. 认知方面:可表现为健忘、沉思、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不注意,思维中断或不愿意 面对现实等。 3. 生理方面:可表现为脉搏、呼吸增快、血压升高、面色潮红、手脚湿冷、疲劳和虚弱 感,口干、眩晕、失眠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尿频等症状,运动方面可出 现颤抖、肌肉僵硬、坐立不安等表现。 护理措施: 1. 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和病人一起分析其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对其焦虑程度 做出评价。 2. 理解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3. 允许病人来回踱步苛哭泣。 4. 当病人表现愤怒时,除过激行为外,不应加以限制。 5.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治疗性联系 6. 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 7. 限制患者与其他具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及亲友接触良影响。 8. 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对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可能产生的不 9. 帮助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应用松驰疗法、按摩等。 10. 帮助病人总结以往对付挫折经验,探讨正确的应对方式。 11. 对病人的合作与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无耐力 定义:个体无足够的能量耐受或完成日常生活。依据: 1. 自诉疲乏或软弱无力。 2. 活动后有异常的心率或血压反应:用力后不适或呼吸困难 3. 心电图改变、反应出心律不齐或心肌缺血。 相关因素:(1)供氧障碍性疾病,如心、肺疾病、贫血;(2)慢性消耗性疾病;(3)长期卧床;

2017西综考研《诊断学》常考知识点:发绀

2017西综考研《诊断学》常考知识点:发绀 西医综合内容比较多,考生们在最后冲刺阶段要多加背诵记忆,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西综《诊断学》常考知识点:发绀,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 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网! 发绀(cyanosis)是研大医学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 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等。 一、发生机制 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可用血氧的未饱和度来表示。正常血液中含血红蛋白为15g/d1,能携带20vol/dl的氧,此种情况称为100%氧饱和度。正常从肺毛细血管流经左心至体动脉的血液,其氧饱和度为 96%(19vol/d1),而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为72%~75%(14~15vol/d1),氧未饱和度为 5~6vol/d1,在周围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未饱和度平均约为3.5’vol/dl。当毛细血 管内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1)时(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5vol/d1)皮肤黏膜可出 现发绀。但临床实践资料表明,此说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以正常血红蛋白浓度150g/L计,50g/L为还原血红蛋白时,提示已有1/3血红蛋白不饱和。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66%时,相应动脉血氧分压(Paoz)已降低至此34mmHg(4.5kPa)的危险水平。事实上,在血红 蛋白浓度正常的患者,如Sa():<85%时,发绀已明确可见。但近年来有些临床观察资料 显示:在轻度发绀患者中,Sa():>85%占60%左右。此外,假若病人吸人氧能满足 120g/I。血红蛋白氧合时,病理生理上并不缺氧研.大.医.学。而若病人血红蛋白增多达 180g/L时,虽然Sa()。>85%亦可则出现发绀。而严重贫血(Hb<60g/L)时,虽Sa()z明显降低,但常不能显示发绀。故而,在临床上所见发绀,并不能全部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的情况。 二、病因与分类根据引起发绀的原因可将其作如下分类: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 (1)中心性发绀:此类发绀的特点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及颜面外,也累及躯干和黏 膜的皮肤,但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发绀的原因多由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肺氧合作用不足导致Sa():降低所致。一般可分为①肺性发绀: 即由于呼吸功能不全、肺氧合作用不足所致。常见于各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喉、气管、支气管的阻塞、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淤血、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②心性混合性发绀:由于异常通道分流,

新版大连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于人群之中,跟大多数的人一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一切都井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随众而已,虽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我的人生目标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忽而发现,自己真的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苍茫一粟,而我自身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自己来把握。认识到个体的渺小之后,忽然有了争夺自己命运主导权的想法。所以走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不过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稳妥且便捷的道路。 而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一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生得到了自己心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自此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方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而这一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懒惰、闲散的人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难熬了。这期间我甚至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活着。可是最终,我内心对于自身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我庆幸自己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一年来的心酸泪水供大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干货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面试经验等等。所以篇幅会比较长,还望大家耐心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大连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参考书目为: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306西医专硕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生理学》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查锡良、药立波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病理学》李玉林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医学免疫学》曹雪涛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

155项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护士经过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后做出的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而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的重要内容,是护士确立目标制定护理计划进行效果评价的依据。 完整的护理诊断包括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 护理诊断的陈述,PES格式:诊断名称,病因,症状和体征或诊断依据 护理问题P(problem) 病因E(etiology) 症状或体征S(symptoms or signs) 例:体液过多(P),皮肤绷紧发亮(S)与肾功能不全有关(E) 或PE格式,如:睡眠型态紊(P)与情绪改变有关(E) 合作性问题:判断一个并发症是护理诊断还是合作性问题,最基本的识别标志是这个并发症是否可以通过护理措施预防和处理,可以通过护理措施预防和处理的属于护理诊断,护士不能预防和独立处理的并发症才属于合作性问题。 眼科常见护理诊断: 焦虑 睡眠紊乱失眠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潜在并发症眼压升高 有伤口裂开或出血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 排便异常便秘 舒适的改变疼痛 潜在并发症视力障碍 恐惧 焦虑 有感染的危险 有受伤的危险 进食/沐浴/卫生自理缺陷 有感知改变的危险 有处理质量方案不当/无效的危险 附一 155 项护理诊断 -览表 ( 按 NANDA 分类法Ⅱ排列〉 一、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1.执行治疗方案有效 2.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3.家庭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4.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5.寻求健康行为(具体说明) 6.保持健康无效 7.持家能力障碍 二、营养(Nutrition) 8.无效性婴儿喂养型态 9.吞咽障碍 10.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12.有营养失调的危险:高于机体需要量 13.体液不足 14.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5.体液过多 16.有体液失衡的危险 三、排泄(Elimination ) 17.排尿障碍 18.尿潴留 19.完全性尿失禁 20.功能性尿失禁 21.压力性尿失禁 22.急迫性尿失禁 23.反射性尿失禁 24.有急迫性尿失禁的危险 25.排便失禁 26.腹泻 27.便秘 28.有便秘的危险 29.感知性便秘 30.气体交换受损 四、活动/休息(Activity/rest) 31.睡眠型态紊乱 32.睡眠剥夺 3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34.躯体活动障碍 35.床上活动障碍 36.借助轮椅活动障碍 37.转移能力障碍 38.行走障碍 39.缺乏娱乐活动 40.漫游状态 41.穿着/修饰自理缺陷 42.沐浴/卫生自理缺陷 43.进食自理缺陷 44.如厕自理缺陷 45.术后康复延缓 46.能量场紊乱 47.疲乏 48.心输出量减少

诊断学名词解释汇编

发热 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及题解】 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 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 ④趋高热41℃以上 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②抗原—抗体反应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新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病理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我并没有想过。直到这几年的学习,出于自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是远远不够的! 怀着专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考研,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充满信心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好它的前提,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方向。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 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 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说,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大家放心阅读即可。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病理学(不授博士学位)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参考书目为: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306西医

专硕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生理学》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查锡良、药立波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病理学》李玉林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医学免疫学》曹雪涛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阅读的提高,一方面是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的提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者意识障碍导致咳嗽无效,不能咳嗽有关 2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4潜在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清理呼吸道无效相关因素:与患者意识障碍导致咳嗽无效,不能咳嗽有关预期目标:患者意识改变,能咳出痰液 1)环境:维持合适的室温(18-20℃)和湿度(50%-60%)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注意通风。 2)饮食的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每天饮水 1500ml以上,足够的水分可以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和病变粘膜的修复,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3)雾化吸入和胸部叩击 4)机械吸痰:每次吸引的时间少于15s两次抽吸的时间大于3min吸痰动作要迅速、轻柔,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避免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5)用药的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化痰的药物,静滴口服、雾化吸入,掌握疗效和不良反应。 2体温升高相关因素:与感染有关预期目标:患者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1)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 2)休息: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需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给病人多喂水,每日2500-3000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保持清洁与舒适:①加强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②加强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对于长期持续高热卧床者,要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7)加强病情观察:观察体温,并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等 5)用药的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3潜在并发症相关因素:感染性休克预期目标: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休克1)病情监测:a生命体征,有无心率加快、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压变小、体温不升或高热,呼吸困难等。B体位:病人取中凹位,抬高头胸部20。抬高下肢约30。有利于呼吸和静脉血回流。2)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PO2﹥60mmhg,改善缺氧状况 3)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右旋糖酐或平衡液以维持有效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4)用药的护理:给予多巴胺、可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 5)控制感染 6)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4潜在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相关因素:与患者2型糖尿病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 1)预防措施:定期监测血糖,合理用药,不要随意减量或停用药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发绀试题填空题发绀是由于血液中所致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

发绀试题 一、填空题 1.发绀是由于血液中所致。 2.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皮肤粘膜即可出现 发绀。 3.发绀的原因系血液中和血液中存在。 4.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的发绀可分为:、、。 5.中心性发绀可分为:、。 6.肺性发绀见于各种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 7.周围性发绀是由于所致。 8.周围性发绀可分为:和。 9.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呈色。 10.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静脉血呈色。 二、判断题 1.发绀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2.发绀可分为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和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 3.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的发绀可分: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 绀。() 降低引起。() 4.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 2 5.周围性发绀可分为漩血性周围性发绀和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6.发绀可分为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和血液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行衍生物。 () 7.硫化血红蛋白并不存在于正常红细胞中。() 8.发绀伴发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和急性呼吸道阻塞、气胸等。() 9.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有明显发绀,但无呼吸困难。 () 10.重度贫血,Hb<60克/升时,即使SaO 有明显降低,亦难出现发绀。() 2 11.临床所见发绀,有相当大部分不能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的情况。()

三、选择题 A型题 1.对发绀的描述你认为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重度贫血,有时难发现发绀 B.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所致 C.发绀是由于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D.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可引起发绀 E.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时可引起发绀,经氧疗青紫可改善2.对于发绀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发绀是指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B.广义的发绀还包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C.中心性发绀可分为:肺性发绀和心性混血性发绀 D.周围性发绀可分为:淤血性和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所致发绀不属于周围性发绀。 B型题 问题(1—5) A.发绀伴呼吸困难B.发绀伴杵状指(趾) C.发绀伴意识障碍和衰竭D.发绀伴红细胞增多 E.发绀伴心脏瓣膜显著杂音 1.急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2.慢性肺部化脓性疾病() 3.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急性中毒() 4.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型题 问题(6—8) A.肺性发绀B.心性混血性发绀 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 6.中心性发绀() 7.周围性发绀()

护理诊断与措施

护理诊断与措施 1.恐惧: 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够(2)害怕检查、治疗(3)环境改变(4)对手术效果有顾虑。 预期目标 (1)恐惧感消失(2)适应病房环境(3)积极配合术前治疗、护理(4)对手术后树立良好的信心。 护理措施 (1)与病人亲切交谈,使病人放心,以消除病人的不满和烦躁(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刺激(3)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树立信心(4)过度紧张或失眠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5)指导病人掌握消除恐惧的方法等 2.营养失调: 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高代谢有关。 预期目标 (1)体重稳定或增加(2)血生化检查正常(3)伤口按期愈合。 护理措施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量多餐,均衡进食(2)术后给予温热或凉的流质、半流质饮食(3)按医嘱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以降低其代谢率,减少消耗。 3.疼痛: 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手术切口(2)不当的体位改变(3)吞咽。 预期目标 (1)疼痛感减轻或消失(2)自行掌握放松技术和自我催眠术。 护理措施 (1)术后1—2天内给予温、流质饮食,以减轻因吞咽引起的疼痛(2)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或自我催眠术,以减轻其对疼痛的敏感度(3)指导病人取半卧位,正确保护手术切口。 ①避免颈部弯曲或过伸或快速的头部运动,以防气管压迫或引起伤口牵拉痛;②起床时用手支持头部,以免被牵拉。 4.有窒息的危险: 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伤口出血(2)喉头水肿(3)痰液阻塞(4)喉返神经损伤。 预期目标 (1)保持正常的呼吸形态(2)呼吸道通畅(3)语言清楚 护理措施 (1)按需输氧,床旁备气管切开包(2)术后取半卧位,利于伤口引流,减少颈部张力,避免剧烈咳嗽、说话过多等,消除出血诱因(3)若出现咳嗽、喉部喘鸣、痰多不易排出,行超声雾吸入,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4)如声音嘶哑、呼吸不畅时,提示喉神经损伤,即通知医生处理。 5.有出血的危险: 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与术中大血管损伤结扎不紧有关。 护理措施

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P1疼痛相关因素: 1、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疼痛的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4、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缺氧。 P2焦虑相关因素: 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 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4、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P3自理缺陷相关因素:⑴疼痛不适。⑵活动无耐力。⑶医疗受限。 1、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P4气体交换受损相关因素:⑴肺循环瘀血。⑵肺部感染。⑶不能有效排痰与咳嗽。 1、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 2、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3、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 4-6L /min。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4、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5、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3-5s,用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 短而有力地咳嗽。 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7、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 P5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相关因素:⑴心肌缺血、缺氧。⑵电解质失衡。 1、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病人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及心电图改变,并做好记录。 2、嘱病人尽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烟酒、浓茶、咖啡等。 3、向病人说明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感受,若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告诉 医护人员。 4、遵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和仪器如除颤起搏器,抗心律失常药及复苏药。 P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相关因素:⑴意识障碍,不能进食。⑵高热,致代谢增加。 (3)伤后机体修复,需要量增加 1、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教会病人或家属有关营养知识。 2、根据病情设计合理的膳食结构,向病人或家属推荐食物营养成分表和热量要求。 3、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鼓励病人少食多餐。 4、意识障碍病人,伤后24小时鼻饲流质饮食。 5、对长期卧床病人及可能带鼻饲出院的病人,教会家属鼻饲流质的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6、监测病人体重,每周1次。 7、遵医嘱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钙,并追查检查结果,以指导治疗。 P7体温升高相关因素:⑴感染。⑵中枢体温调节失常。⑶继发感染。 1、监测病人体温,每1-4小时1次。 2、体温>38℃以上,即采取降温措施。⑴体温38-39℃时,予以温水擦浴。⑵体温>39℃时,以30%-50% 酒精200-300mL擦浴,置冰袋于大血管处,头部置冰帽。⑶夏季可用电扇、空调降低环境温度,必要时撤除棉被。⑷降温毯持续降温。⑸物理加药物降温:冰盐水200mL+APC 0.42保留灌肠或灌胃。 3、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4、降温过程中应注意:⑴醇浴时禁擦前胸、后颈及腹部,以免反射性心跳减慢;酒精过敏者,不可醇浴。 ⑵醇浴时头部置冰袋,足部置热水袋。⑶热水袋,冰袋应以双层棉布或双层布套包裹,每半小时更换1 次部位,防止烫伤、冻伤。⑷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保持床单干燥,防止病人受凉。 6、鼓励病人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和水分。 7、加强口腔护理,及时翻身。

发绀常见症状与体征

发绀常见症状与体征 【考纲要求】发绀的概念、发生机制、分类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所致,发绀三型:中心性、周围性和混合型发绀的特点及常见病因。异常血红蛋白所致发绀特点及病因。注意发绀伴随症状对鉴别诊断的价值。 一、概念,发生机制 1.概念 狭义,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致皮肤、粘膜呈青紫颜色;广义,还包括少数因异常血红蛋白所致青紫。观察部位: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血流丰富处,如唇、舌、颊部、鼻尖与甲床。 2.发生机制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致血红蛋白氧合作用减低或心内及大血管之间存在右→左分流,使动脉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多,>50g/L(50g/100ml);或末梢血流缓慢、淤滞,使氧合血红蛋白被组织过多摄氧,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均可出现青紫。因此,重度及极重度贫血(Hb<60g/L =者),即使重度缺氧,亦难见发绀。

轻度贫 血中度 贫血 重度贫 血 极重度 贫血 Hb(g/L)>90 90~ 60 59~30 <30 RBC (×1015/L )4.0 ~ 3.0 3.0~ 2.0 2.0~ 1.0 <1.0 记忆技巧:Hb/30=RBC 习题:血中Hb含量低于多少时,即使重度缺氧,也难发现发绀 A.<50g/L B.<60g/L C.<70g/L D.<80g/L E.<90g/L 答案:B 【答疑编号:30010301针对该题提问】 习题:血中还原血红蛋白至少达多少时皮肤粘膜出现发绀 A.>70g/L B.>65g/L C.>60g/L

D.>55g/L E.>50g/L 答案:E 【答疑编号:30010302针对该题提问】 二、分类与临床表现 1.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复习正常的组织氧合:心脏、肺内交换、输送动脉、静脉。 (1)中心性发绀:特点是发绀分布于周身皮肤粘膜,皮肤温暖。又可分为两种: ①心性混血性发绀:见于有右→左分流的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其发绀产生是静脉血未经肺氧合即经异常通道分流混入体循环动脉血中。 ②肺性发绀:见于各种严重呼吸系疾病,如呼吸道(喉、气管、支气管)阻塞、肺实质与间质疾病(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肺瘀血、肺水肿)、胸膜疾病(大量胸腔积液、气胸、严重胸膜肥厚)及肺血管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其发生机制是肺活量降低,肺泡通气减少、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与弥散功能障碍,使肺氧合作用不足; (2)周围性发绀:特点是发绀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

发绀(cyanosis)

发绀(cyanosis) 【授课目的和要求】 1、了解发绀的发生机制 2、掌握发绀的病因和分类 【基础知识回顾】 呼吸过程有相互衔接并且同时进行的三个环节来完成: 1、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 肺通气:肺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换气: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HbO2) 3、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血液中的O2主要以HbO2形式运输。 1、当血液流经Po2高的肺部时,Hb与O2结合,形成HbO2;当血液流经Po2低的组织时,HbO2迅速解离,释放O2,成为去氧Hb: 2、1gHb可以结合1.34~1.39ml O2 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Hb的氧容量,而实际结合的O2量称为Hb的氧含量 Hb的氧饱和度=Hb氧含量/Hb氧容量×100% 例如:Hb浓度在15g/100ml血液时, Hb的氧容量为:1.34×15=20.1(ml/100ml血液) 如Hb的氧含量是20.1ml,则Hb氧饱和度是:

20.1/20.1×100%=100%; 如Hb的氧含量是15ml,则Hb氧饱和度是: 15/20×100%=75% 一、定义(definition) 发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原称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现青紫的现象。 广义的发绀,还包括少数由于血液中出现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所致的皮肤、粘膜青紫的现象。 还原血红蛋白增多、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氧合作用→→导致机体缺氧→→引起发绀 观察发绀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口唇、鼻尖、面颊和甲床清楚。 二、发生机制(mechanisms) 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 HbO2呈鲜红色,还原Hb呈紫蓝色。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的还原Hb>50g/L时,皮肤、粘膜呈浅蓝色,导致发绀。 三、病因与分类(etiopathogenisis and classify) 根据引起发绀的原因可将其作如下分类: ㈠、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

三基培训试题

2017年度济南市机关医院医疗“三基培训”考试 一、A1型题 1.中心性发绀常具有下列哪项特点( ) A.常出现在肢体末梢 B.伴有皮肤温度降低 C.见于右心衰时 D.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时 2.5.胸部语颤减退或消失,不出现于下列哪项情况 ( ) A.肺气肿 B.大叶性肺炎 C.阻塞性肺不张 D.大量胸腔积液 E.胸膜增厚 3.男,60岁,发热、咳嗽月余,伴乏力消瘦,体格检查叩得右下肺浊音,下列情况可除外 ( ) A.肺空洞 B.肺癌 C.肺炎 D.胸腔积液 E.胸膜增厚 4.区别腹部肿块来自腹腔或腹壁最简易的检查方法是 ( ) A.超声检查 B.胃肠钡餐检查 C.腹部体格检查 D.腹部X线平片 E.放射性核素检查 5.腹部检查下列哪项错误 ( ) A.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 B.肋下扪及肝脏提示肝大 C.脾脏正常时不能扪及 D.肠鸣音消失可见于肠麻痹 E.腹主动脉搏动正常人可触到 6.下列哪项指标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复制 ( )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7.已在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及舒张期喘息性杂音,哪项体征支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 ( ) A.心尖区舒张期震颤 B.P2亢进分裂 C.交替脉 D.心界向左扩大 E.血压150/70 mmHg 8.关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抗菌治疗,错误的是 ( ) A.及早使用抗生素 B.联合用药 c.抗生素剂量要足 D.疗程要长,-般4~6周 E.等血培养结果后再选用抗生素 9.诊断消化性溃疡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根据临床症状 B.测胃酸 C.钡餐 D.胃镜 E.大便隐血试验10.下列哪项最能反映门静脉高压特征 ( ) A.脾肿大 B.腹水形成 C.食管静脉曲张 D.腹壁静脉曲张 E.痔核形成11.某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近年晕厥3次,可选用下列哪项最安全而简便的方法协助诊断,( ) A.动态心电图 B.阿托品心电图试验 c.窦房传导时间测定 D.希氏束心电图 E.窦房结恢复时间测定 12.慢陛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症状是 ( ) A.咳嗽 B.咳痰 C.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D.心悸 E.咯血13.严重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氧,是因为 ( ) A.缺氧不是主要原因 B.可引起氧中毒 C.诱发呼吸性碱中毒 D.诱发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诊断学》简答题

六、简答题 1、问诊内容有哪些? 答: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九大项。 2、中心性紫绀与周围性紫绀如何鉴别? 答:中心性紫绀:为全身性,除四肢和颜面外,还累及粘膜和躯干的皮肤,紫绀部位皮肤温暖,局部虽经加温和按摩,紫绀仍不消退。 周围性紫绀:紫绀常出现于肢体的末梢部位和下垂部分,如肢端,耳垂与口唇,紫绀部位皮肤冰冷,按縻和加温紫绀的耳垂和肢端皮肤使之温暖,紫绀即消退。 3、现病史包括内容有那些? 答:1)起病情况2)患病时间3)主要症状特点4)病因与诱因5)病情发展与演变6)伴随症状7)诊治经过8)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4、如何鉴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 答:血红蛋白尿由溶血引起,呈均匀一致暗红色或酱油色,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或偶有红细胞。而血尿则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混浊,震荡时呈云雾状,放置后可有少量红色沉淀,镜检可发现大量红细胞。 5、肾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的鉴别 答:肾源性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常迅速,软而移动性大常伴随肾病病征,如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心源性水肿从下垂部位开始而延及全身,较缓慢,比较坚实,移动性小,常伴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颈静脉压曾高等。 6、请描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答: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绞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亦可放射至左颈部与面颊部,呈绞窄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发作时间短暂,常在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时诱发,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酯可缓解。 7、简述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答:分为:1)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明显延长,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为大气道梗阻所致,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气性喉鸣。 2)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为小气道梗阻所致,常伴有干啰音。3)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浅快,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病理性呼吸音。 七、论述 1、如何鉴别呕血与咯血? 鉴别要点 咯血呕血 常见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心脏病等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出血前症状胸闷、喉部痒感、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咯出呕出 出血颜色鲜红暗红或褐色、少有鲜红 血内混合物泡沫和痰胃液、食物残渣 酸碱性碱性酸性 柏油样便一般无常有 出血后痰的性状痰中常带血无痰

中级考试内科主治医师真题2009年-(2)

中级考试内科主治医师真题2009年-(2) 1. 目前认为微小病变性肾病最可能的发病机理是 A.感染引起 B.体液免疫功能失调为主 C.细胞免疫功能失凋为主 D.与免疫功能无关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 有关肾脏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产生部位,下列哪项不正确? A.肾素——肾小球旁器 B.促红细胞生成素——肾小球旁器 C.前列腺素——肾皮质和髓质 D.激肽释放酶——肾髓质 E.1-羟化酶——肾脏间质 答案:D A.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为<1000个/l B.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为1000个/l C.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为1万个/l D.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为5万个/l E.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为10万个/l 3. 粪链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最低菌落计数为 答案:B

答案:E A.氯化铵负荷试验阳性 B.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严重高血钾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5. I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答案:A 6. IV型肾小管酸中毒 答案:B 7. 临床上肾髓质功能的检查法有 A.尿比重 B.尿浓缩稀释试验 C.尿渗透压 D.肌旰清楚率 答案:ABC 8. 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肾小球疾病有 A.膜性肾炎 B.膜增殖型肾炎 C.IgA肾病 D.急进性肾炎 答案:ABDA

9. 肾病综合征时可伴有哪些血浆蛋白成分下降? A.白蛋白 B.砖铁蛋白 C.IgG D.多种内分泌结合蛋白 答案:ABCD 10. 肾盂肾炎的并发症是 A.肾盂积脓 B.肾功能衰竭 C.肾周围脓肿 D.败血症 答案:ABCD 11. 下列哪项不支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血小板减少 B.出血时间延长 C.束臂试验阳性 D.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 E.凝血时间延长 答案:E 12. 下列哪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不作用于S期? A.长春新碱 B.阿糖胞苷 C.氨甲蝶呤 D.羟基脲

我国常用20个护理诊断

我国常用20个护理诊断/问题介绍 睡眠型态紊乱(睡眠紊乱) 定义:由于睡眠规律的改变引起了不适或干扰了日常生活。 依据:主诉难以入睡,间断睡眠,早醒,有疲乏感。 相关因素: 1.与疾病引起的不适有关,如:疼痛、不舒适、呼吸困难、尿失禁、腹泻等。 注:该项相关因素最好直接写明病人个体的直接不适原因,如与呼吸困难有关、与尿失禁有关。 2.与焦虑或恐惧有关; 3.与环境改变有关; 4.与治疗有关; 5.与持续输液有关。 预期目标: 1.病人能描述有利于促进睡眠的方法。 2.病人主诉已得到充足的睡眠,表现出睡眠后精力较充沛。 护理措施: 1.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如: (1)保持睡眠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2)在病人睡眠时间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夜间睡眠时使用壁灯。

(3)保持病室内温度舒适,盖被适宜。 2.尽量满足病人以前的入睡习惯和入睡方式。 3.建立与以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 4.有计划地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5.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 (1)睡前减少活动量。 (2)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水。 (3)睡前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可以做背部按摩。 (4)给以止痛措施和舒适的体位。 (5)听轻柔的音乐,或提供娱乐性的读物。 (6)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疗法等。 6.限制晚饭的饮水量,睡前排尿,必要时,入睡前把便器放在床旁。 7.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并评认效果。 8.积极实施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参考焦虑、恐惧护理措施)。 躯体移动障碍 定义:个体独立移动躯体的能力受限。 依据: 1.不能有目的地移动躯体。 2.强制性约束,包括机械性原因和医疗限制,如:牵引、石膏固定。 相关因素:

常见的共性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一、常见的共性护理诊断 (一)、睡眠型态紊乱 相关因素: 1.与疾病引起的不适有关,如:疼痛、不舒适、呼吸困难、尿失禁、腹泻等。 注:该项相关因素最好直接写明病人个体的直接不适原因,如与呼吸困难有关、与尿失禁有关。 2.与焦虑或恐惧有关; 3.与环境改变有关; 4.与治疗有关; 5.与持续输液有关。 (二)、躯体移动障碍 相关因素: 1.与体力和耐力降低有关。 2.与疼痛和不适有关。 3.与意识障碍有关。 4.与瘫痪(偏瘫或截瘫)有关。 5.与骨折有关。 6.与医疗限制有关,如:牵引,石膏固定(可直接写明与下肢牵引有关)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 1.与痰液粘稠有关。 2.与痰量多有关。 3.与身体虚弱或疲乏有关。 4.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有关。 5.与限制咳嗽疼痛有关。 6.与昏迷有关。 (四)、疼痛 相关因素: 1.与组织创伤有关。

2.与组织炎症有关。 3.与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4.与体位不适有关。 5.与卧床过久有关。 6.与局部受压有关。 7.与化学物质刺激有关。 8.与晚期癌症有关。 (五)、体温升高 相关因素: 1.与感染有关。 2.与无菌性组织损伤有关。 3.与某些疾病有关,如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功能障碍、免 疫缺陷等。 4.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有关。 注:某些病人体温升高原因不明时,最好不使用此诊断,建议从发烧导致对其他功能影响的反应,如活动无耐力、自理(清洁、沐浴、入厕)障碍确定出护理诊断名称,“体温过高”作为相关因素陈述。 (六)、便秘 相关因素: 1.与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2.与摄入纤维素不足有关。 3.与长期卧床有关。 4.与排便环境有关。 5.与直肠附近疼痛性疾病有关。 6.与长期使用缓泻剂有关。 (七)、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1.与机体代谢增高有关,(如高热、感染、烧伤、癌症、甲亢等),根据个体情况可直接写为与 高热(与感染)有关。 2.与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有关,如慢性腹泻、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手术后。 3.与进食困难有关,如咀嚼困难、吞咽困难、味觉改变、口腔溃疡形成、进食后立即有饱胀感 (可具体写为咀嚼困难有关,与吞咽困难有关)。

诊断学名词解释

发热 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及题解】 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 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 ④趋高热41℃以上 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②抗原—抗体反应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