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十二五规划的认识

对十二五规划的认识

形式与政策

论文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浅谈我对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认识

学院:东北师范学院

专业:政法学院

学号:0902*******

班级:四班

姓名:曹兵

浅谈我对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认识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这一切,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五中全会已把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写入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把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作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重要内容。专管全国人才工作的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指出,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民富国强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多地体现了人民性,更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社会客观实际,而国富民强则更多地强调了国家利益,在十二五规划中,把“国富民强”变为“民富国强”,将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我国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也体现出我国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进一步转变。;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突显的中国,将发展思路由“国富民强”变为“民富国强”,具有重大的意义。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

经济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如何使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社会公民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期盼。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百姓活得更从容、更幸福、更有尊严,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最能显示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水准。“十二五”规划改变过去的“国富民强”,提出“民富国强”的目标,从机制上保障人民能更多地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人民富裕起来了,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民富国强”才是终极目标,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只有增加民众的钱袋子,才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这一转变,是很有必要的,也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要想真正实现“民富国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民生工作。立足与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目前的劳动力就业形势,努力做好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二是民富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治理工作。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建设服务性政府,抓好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工作。

对于十二五规划,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实践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阅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变是: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下,我们怎样顺利就业,并且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跟上毕业生将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成分的现实,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二是在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安排上存在缺位。三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性滞后与毕业生高速增长的阶段性不匹配,以及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变革的滞后,增加了就业岗位与毕业生需求之间的错位。四是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和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就业。五是教育费用分担机制设计上存在缺失,政府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

面对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寻求四个突破:

第一,大学生就业应在就业观念上求突破。一是大学毕业生要明确就业的目的。二是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考研的学生也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不要轻易错过难得的就业机会。

第二,大学生就业应在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上求突破。一是要建立完善的“预备就业”机制。“预备就业”是大学生在“学校待业”与正式“上岗就业”之间,学生根据企业工种需求再学另一种职业技能的过渡阶段。在校学习有余力的大学生,也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和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三,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中求突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由“找饭碗”向“造饭碗”模式转变,以创业促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的热潮。

第四,大学生就业应在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上求突破。一是高校应建立人才库,对最优秀的人才向企业等用人单位输送,进行重点培养。二是企业和学校实行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适用人才。三是利用并进一步完善现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四是通过与更多的国家的合作,拓宽大学生出国深造和工作的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全球范围内择业。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