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指人类对自然现象不作任何人工的变革而进行的一类观察。实验观察是通过对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为进行积极干预后所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是一种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只不过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忘记了它们的来源罢了。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陈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此外,在不同理论和信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描述。任何观察语言总是同某种背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其语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如何知道一个观察陈述是否正确?还是要依赖于理论。而且检验越严格,要求的理论越多,知识越广泛,并且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无疑性。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观察陈述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理论的因素。所以,观察陈述并不能像逻辑经验主义者设想的那样,通过观察陈述来给理论提供绝对可靠的基础。

第五,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或假说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在新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科学理论的检验必须依靠观察实验。

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2):

关于观察同理论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理论依赖于观察,而观察则是独立于理论之外,不受理论的影响。

应该说,这种观点有它的合理之处,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及其推论进行的验证,就是将推论和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对照,看其结果是否同推论一致。为此,在观察中,要求遵循观察的客观性原则,科学观察要尊重事实,避免主观偏见。马克思说:“不带偏见的考察是不会受迷惑的”。为了防止主观偏见,采取一定的办法,如生物学观察的“随机分组”,医学中的“双盲法”是非常必要和不可少的。为了克服肉眼观察受到生理条件的限制,科学观察还使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观测仪器。由于仪器精度和可观测范围的扩大,就能更准确地记

录客体运动的状态,提高观察的客观性。由于现代技术的应用和自动化测量系统与计算机相配合,实验观察者所观察到的已不是最原始的图象和数据,而是已经过计算机处理过的数据。这样,既扩大了科学观察的视野,又可以避免某些主观的差错。最后,科学观察还要求实验结果可以用某种标准的方法进行重演。实验中发生的情况或事件能够被多个观察者重复检验,一般来说,就保证了科学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因为观察者的主观的偶然的失误都很容易在重复的实验过程中暴露出来,并加以消除。一个实验被复核重演的次数越多,也越显示出其客观性。相反,不可重复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其客观性就会受到怀疑。

但是,传统认为观察独立于理论之外,不受理论影响的看法则是片面的,错误的。这种观点不能解释现代的许多观察事实。现代的观点认为:不存在所谓纯粹的中性观察,提出“观察渗透理论”的新见解。从科学研究的实际进程看,应该说,后一种观点是合理的。

观察之所以渗透理论,首先是因为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人在观察过程中必然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挑选、加工和翻译。这就与人的理论知识背景有关。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理论指导、甚至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陈述。例如,医生和普通人看同一张病人的肺部X光照片,结果将大不相同。那些重要的作为病理证据的阴影、线条,可能丝毫不被未曾受过训练的普通人所察觉,而医生有目的的寻找的正是这些材料,并且可以在其理论框架内予以解释。

其次,观察之所以渗透理论还因为观察一般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仪器),而观察工具是理论的物化。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每一台仪器,都是以某种或某些理论假说(假设)为基础来进行设计的。例如温度计的设计有赖于对温度高低同测温质体积变化关系的认识。并且,对于仪器中所反映的物理量的性质的认识,也受制于假说或理论的进步。在1756年英国科学家布莱克区分温度和热量两个概念以前,人们就始终不知道通过温度计所测得的物理量究竟是温度还是热量。可见,测量仪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物,它紧紧地依赖于一定的科学假说或理论。

最后,观察之所以渗透着理论,还因为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通过语言,来自客体的信息被编码记载下来),而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当使用语言时,理论的框架也就出现了。比如,当用波长为7000埃这个术语来表示红光时,就暗含着光谱、波长、光学测量仪、实数集……等一系列概念所构成的理论框架。进行科学观察的人正是带着这类理论框架去进行观察的。

由此可见,理论在观察中既起着“定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接收外界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这也正如爱因斯坦(A.Einstein)所说的:“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

应该明确,对观察渗透理论这一命题,不能作唯心主义的解释。我们认为观察渗透理论,并不能否认观察的对象独立于主体而存在,我们的知觉经验来源于自然对象,是对象的能动反映,并不能否认知觉经验是感性认识,是由对象和我们感官的关系所给予的。我们重视观察渗透理论与强调观察实验对科学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观察离不开理论,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正确的思维帮助纠正错误。科学观察要求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观察渗透理论,由于理论可谬,因而可能影响观察的正确性,但理论的根本作用是在于它能帮助分析和审察观察事实。我们常说,“眼见为实,耳闻为虚”,假说的真实性需要通过观察来检验。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观察本身也会有假象,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正确的理论就可以帮助纠正由主观和仪器干扰等造成的误差,同时正确的理论能提供正确的概念系统、推理规则和消除假象与误差的方法,从而把日常观察中模糊不清的现象变得清晰起来。

观察渗透理论提出的背景

一、“观察渗透理论”提出的背景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的提出主要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中性观察来说的,历来许多科学家论述科学理论体系时,往往强调它的感觉基础,即认为科学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包括观察与实验)然后从中概括出概念,概念组成科学判断和推理,得出定律,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而得出理论以至于原理,提出感觉先于理论,后来逻辑实证主义更提出,观察是绝对“中性的”,观察语言是最“公正”、“客观”因而是最“可靠”任何理论语言都必须能还原为观察语言,这才是可靠的理论;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空谈,一律取消!于是他们提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可以绝对分开的基本观点,并由此推演出逻辑实证主义的一系列观点,逻辑经验主义认为观察语言不依赖于理论语言,即对理论语言保持中立;而理论语言则依赖观察语言通过对应规则从观察获得意义,波普尔虽然强调理论先于观察,但对他而言,观察仍然是中性的,汉森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这一传统观点,并用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与之分庭抗礼。 二、“观察渗透理论”的含义 “观察渗透理论”是汉森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所以首先要弄清其含义,总的来说,这一理论告诉我们,观察并非对物象“刺激”的消极的机械反应,而是受观察者的理论影响和支配,使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可能把同一对象观察成不同的样子,其不同的程度相应于他们相互分歧的程度,理论差异小,则观察结果的不同也小,理论如果相对立的,则可能把同一对象看成不同的东西,比如:在他的《发现的模式》的开篇中写到,假定有两位生物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同一张已制备好的玻片,如果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也许会作出不同的答案,一位把面前的细胞看成一堆异物,比如是一种人为现象或者是一块由于染色技术不合适而产生的凝结物,这块凝结物与体内细胞毫无相关,而另一位生物学家则辨认出这个凝块是一个细胞器官,即“高尔基体”。 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它重点表征了“先行信息”在人的视角转换中的意义;科学活动中的观察渗透理论是一个关于科学的概念框架的变换问题,而哲学层面考察的则是主体的“先行具有”、“先行掌握”和“先行视见”等精神的本质力量对于现实的认识活动的条件性。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

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逻辑实证主义坚信,科学作为一种追求真理的客观活动,其所坚守的理性标准一定是可被经验证实并符合逻辑规则的。“ 科学所作的一切,说到底不过是描述人类经验的规律性。所有的科学理论必定依赖于经验,正因为与经验相连,科学词汇才可能有意义”。2’3.45"’+1为了清楚地表明这一点,他们将理论词汇和观察词汇区分开来。“ 观察词汇”的无疑问是其理论的坚固基石,“ 理论词汇” 也是在此基础上得以解释和证实的。 然而,在科学观察面前,人类往往更要借助主体的能动性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来获得经验知识,不同的主体甚至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开 构成的、以各种特殊语言和符号的逻辑形式加以着色的眼睛来“ 观看”的。“ 看”是我们所谓的渗透理论的操作。2+3% 657+1这一结论对科学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动摇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合理性评判基础,还为其他学派(如历史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出发点。所以有人曾这样说过:如果说+# 世纪以来,科学哲学中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具体进步的话,“ 观察渗透理论” 肯定要算上一个。然而,随着这一理论的不断推进,有些科 认为,观察过程中始终充斥着观察者的主观理论,所以观察过程根本不具有客观性,而建立在观察经验基础上的科学事业也并不能称为客观的,所以不具有真理性,最终走向相对主义。虽然,反驳者们并不能以此就否定这一论题,但拥护者们却必须为这一理论的强度进行合理的辩护。它重点表征了“先行信息”在人的视角转换中的意义;科学活动中的观察渗 有”、“先行掌握”和“先行视见”等精神的本质力量对于现实的认识活动的条件性。

整体论、还原论、假说演绎、归纳推理、黑箱方法、观察渗透理论总结-研究生考试预测

谈整体论与还原论对医学的影响 整体论亦称“机体论”。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考察有机界的理论,由贝塔朗菲所创立。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有些对象可以通过解剖拆分后来认识,有些则不必或根本不可能进行解剖拆分,所以就形成了还原论和整体论两大认知世界的方法.所谓还原,是一种把复杂的系统现象、过程层层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过程。如此复杂系统可以通过它各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来加以解释。多数人认为还原论方法是迄今为止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习惯于以“静止的、孤立的”观点考察组成系统诸要素的行为和性质然后将这些性质“组装”起来形成对整个系统的描述。例如为了研究生命,我们首先将其分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各个部分,然后研究其各个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研究组成这些系统的各个器官,为了解器官又必须进一步研究组织直到最后的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分子、原子等的研究。寻找并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构件的做法当然是有价值的但它有其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谈到整体论。与还原论相反的是整体论将系统完全分成部分的做法是受限制的对于高度复杂的系统这种做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应该以整体的系统论观点来研究事物。比如研究一 台复杂的机器还原论者可能会将机器拆散成几千、几万个零部件 并分别进行考察这显然耗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很理想。整体论者不这么干他们采取比较简单一些的办法不拆散机器而是试图启动运行这台机器观察机器的反应从而建立起之间的联系这

样就能了解整台机器的功能。整体论基本上是功能主义者他们试图了解的主要是系统的整体功能。这样做可以将问题简化但当然也有可能会丢失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由以上的阐释我们对整体论与还原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医学领域,对很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特别是精神心理方面的认识,不可能全部实现量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确实也没有必要去实现量化,不可能都去解剖且尸体与活体本身存在差别。在不可解剖拆分和难以量化这两种情况下就只能采用整体论来认识世界。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认识论 即中医在认识上以整体论为主西医则以还原论为主。受各自的认识论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形体组织及五官九窍都可纳入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系统,通过经络的联系,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及皮肉筋骨等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医学不但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生命价值观。它强调人要敬畏大自然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人体内外达到了动态的阴阳平衡才能获得身心俱康的生命最高境界。这种整体论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理论,用阴阳说明其对立统一,用五行说明其相辅相成与相反相成的关系。正因为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很多都源于日常生活中非常直观的现象和体验所以生活经历越丰富就越能理解中医。西医学则,任何生物学问题是必须在物理化学的层次加以阐明才算是得到根本解释的,也就是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而根据这种观点,整体由局部组

主题在区角活动中的渗透

主题在区角活动中的渗透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主题性探索活动中,师生共同建构主题网络,共同收集所需资料,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生活环境;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借助于不同的材料进行自由表现与表达,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满足了幼儿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使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在探索活动中,老师给予幼儿的不是一大串的钥匙,而是一把能打开各种锁的万能钥匙。主题性探索活动并不注重幼儿对某种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它更注重的是幼儿对自己已有经验的重新组合。让幼儿把众多的知识和概念放置于背景中去考虑,在对各种存在着复杂关系的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去主动探索,积极设问,自主建构,自由创造。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行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 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往往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创设相应的区角活动环境,对主题内容的涉及并不多。如果教师将主题活动的内容渗透到区角活动中,是否能拓展幼儿对主题的探索范围,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呢?为此,在本学期中,我们试图将主题的内容渗透到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获得更多的主题经验,掌握更多的探索方法。 二、研究目标: 通过在教研组中进行讨论、分析和实践,探讨将主题渗透到区角活动中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幼儿的主题探索活动能更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最终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措施: 1、学习有关主题和区角的理论,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在活动中能更得心应 手地进行与幼儿间的互动。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制定相应的区角活动内容,并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 之中。 3、师生共同准备区角活动中的材料,创造区角活动的环境,使幼儿能更积极、 主动地投入于活动。从而增加对主题内容的认识,激发对主题的探索兴趣。 3、分别将主题内容渗透于探索、美工、音乐、语言区等,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让幼儿面对一个五彩缤纷的探索世界,提高探索能力。 4、在日常活动中,及时进行各种探索实践活动,观察分析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 各种行为,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并尽量能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使材料具有层次性。使区角活动更适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四、主要成果。

08.06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参考答案

《自然辨证法》复习题 1.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衍变的重要形式及特点,内容? (1) 古代希腊人的朴素的自然观:主要有物质主义者--米利都学派“万物的本源是水”;辨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源是火”;唯心主义的毕达哥拉斯“万物的本源是数”;德莫克利特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观点。其特点:直观性、朴素性、猜测性、神秘性、思辩性、整体性、数理自然观。这种自然观靠经验、猜测,靠真实的感觉,对无法解释的一些自然界存在的具体现象,就产生了神秘的色彩——宗教意识。 (2)中世纪的自然观:上帝创世说、地心说、上帝第一推动力说,原罪说等。特点:政教合一、信仰至上。(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自然观:此阶段牛顿经典力学取得了统治地位,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其特点: ①机械论:把机械力学的原理观点推广到其他学科,把所有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 ②还原论;把高级的归结于低级的。 ③决定论:认为世界的运行是规律的必然性决定的,其他不能干预。 ④把自然界看成绝对不变;把事物、现象看成是孤立的和静止的;把整体分割成部分来研究。 (4)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由于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程在产业革命的发生,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9世纪,科学技术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其特点; ①物质观: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实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 ②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质上是不变的,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③时空观: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的运动与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4)当代自然观: A)系统自然观。从存在到演化——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发展趋势;从确定性(必然性)到随机性(偶然性)——确定性(机械决定论、经典物理学)和随机性(非决定论、现代科学)的统一(辩证决定论);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简单性(经典物理学)和复杂性(现代科学)的统一;从线性到非线性——线性(经典物理学)与非线性(现代科学)的统一。 B)生态自然观。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系统。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背景 [1]形而上学自然观的背景 在天文学方面,哥白尼提出日心学,并在去世前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推翻了地心说,动摇了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伽利略、开普勒、牛顿是经典力学的三个杰出人物。 伽利略的贡献: ◆在哥白尼去世60余年后通过观察证实了日心说,并且积极宣传日心说,使之得到广泛传播; ◆在地面物体力学方面,伽利略推翻了“重者先下地,轻者后下地”的认识; ◆在方法论方面,伽利略创立了科学的方法:数学+逻辑+实验。 开普勒的贡献:建立了天体力学,证实行星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牛顿的贡献:牛顿创立的牛顿力学将前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各种学科从自然科学中分离出来,并出现和形成了研究自然界独特的方法,把自然界中的细节从总的自然界中抽出来,加以专门研究。这种考察自然的方法移植到哲学上的层面就形成了形而上学自然观。 这一切使人们逐步摆脱宗教神学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背景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及其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冲击,近代辨正唯物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 ⒈天文学:康德于1755年提出星云说,他从历史演化的观点出发,指出太阳系是从弥漫物质通过自身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逐步成为有序的天体系统,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太阳系是在时间进程中逐步生成的东西。拉普拉斯于1796年也独立提出星云说,论证了太阳系的起源。 ⒉人工合成尿素:维勒于1828年人工合成尿素。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之间有严格的界限,而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则打破这一传统认识。 ⒊地球地层渐变假说:赖尔于1830提出地球缓慢进化的渐变论。 ⒋细胞学说:由施莱登1838年,施尔于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历史过程的秘密。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

1.简述“理论负荷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科学问题的结构。 3.什么是生态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4.简述实验方法的特点。 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如何理解库恩的范式? 7.简述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8.简述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9.简述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10.简述科学事实及其特点。 11.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2.简述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13.简述科学认识的一般程序。 14.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5.简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6.如何在现代的意义上理解“科学”。 17.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8.简述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及作用。 1.试述生态危机的实质及其思想、实践根源。 2.试述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3.试述库恩的范式论科学发展模式。 4.试述逻辑实证主义论科学发展模式。 5.科学技术是否有价值?谈谈你的看法。 6.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 7.试述科学问题的来源。 8.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9.科学家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谈谈你的看法。 10.什么是科学不端行为?它的危害有哪些? 1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2.如何理解科学理论的创立过程? 13.如何理解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14.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你怎么认识? 15.如何理解科学精神? 1.简述“理论负荷论”的主要内容。 “理论负荷说”也称“观察渗透理论” ,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在《发现的模式》(1958)一书中加以阐述。汉森认为,观察并非只是感官对观察对象“刺激”的机械反映,而是受观察者背景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或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对同一对象会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纯粹中性”的观察是不存在的。 汉森认为,观察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过程。眼睛从观察对象得到光的刺激而形成视网膜上的图像,这是物理过程,这时还不是真正“看到”。“看到”是一种视觉经验,属于心理过程,它把外来的刺激与过去的认识结合在一起。 观察者对感觉材料的反应,总是有意无意地用一种概念模式去套眼前的这些感觉材料,使它适应于自己过去较熟悉的材料,因而形成个人对同一对象的反应有各种程度不同的差异。汉森设想开普勒和第谷一起在山上看日出,“第谷看见的是太阳从固定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而开普勒看见的却是静止的太阳底下滚动着的地平线”。 2.简述科学问题的结构。 科学问题的结构:问题的指向、研究的目标、求解的应答域以及疑问项等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疑问项(提问的内容)和解答域(问题论述中所确定的界限)是基本组成部分。疑问项:科学问题的主体,指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解答域:问题论述中所确定的域限,并假定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必定在这个域限之中。尽管这种预设仍是一种猜测,是可错的,但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却能起定向和指导作用。 科学问题的结构是指形成科学问题的已知要素和未知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科学问题的内在结构是指科学问题内部的未知疑项和已知定项组成的逻辑关系。科学问题的外在结构是指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所涉及的已知背景知识域和未知潜在问题集之间的相互联系。 3.什么是生态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的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于对生态系统中物质条件基础的破坏,引发的生命系统与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的不和谐。机械、物理和化学等非生命的人工变革活动,是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第二类生态问题是人工自然直接导致生命体之间的不和谐。第二类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工生命的产生。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土地荒漠化:沙化、盐碱化等去生命变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生化污染为主;矿物资源储量减少;大量生物物种减少和新的危险生物出现;人口过度膨胀:造成人与其它物种的不平衡,人与人的不平衡以及人与支持系统的不平衡;间接表现:某些被认为是自然灾害的现象,可能是人为的结果,即生态危机的表现之一。 4.简述实验方法的特点。 实验:根据科学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和设备等物质手段,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以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特点:1)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2)实验方法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在极端的条件下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3)实验方法可以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4)实验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自然界的物质性。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先在性。恩格斯:“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的运动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承认相对静止状态的存在;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永无止境地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永恒存在和永无休止的转化过程,就表现为空间、时间的无限性。 (3)运动的规律性。规律是恒有的;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规律是历史的。 (4)规律的可认识性。规律是客观的;规律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规律具有普遍性。 6.如何理解库恩的范式? 范式:指从事同一个领域的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念和方法。 库恩指出范式是在某一个指定时间内一系列限定某一个科学学科的活动。他在其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定义科学范式为:那些被观察和被检查的,那些会被提出的相关问题以及其希望被解答的,问题如何组织,科学结论如何被解释。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范式的特点是:(1)范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2)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3)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7.简述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1、课题规划:明确技术问题,对选题进行评估; 2、技术设计:原理构思、方案设计; 3、技术方案评价; 4、技术实施:研制、试验; 5、技术鉴定8.简述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9.简述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相互联系:1、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都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2、研究方法有相通之处;3、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控制、改造、创造和保护自然的需要;4、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5、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相互区别:1、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物;2、性质不同;3、追求目标不同;4、基本矛盾不同;5、思维方式不同;6、成果形式不同;7、评价标准不同;8、生产力形态不同;9、更新速度和生效时间不同;10、竞争形式不同;11、与市场关系不同;12、对研究者素质要求不同;13、对社会的影响不同。10.简述科学事实及其特点。 概念: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可分为: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对观察实验所得的结果的陈述和判断。 特点:个别性、可复核性、精确性、可靠性。 11.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科性质:主要指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功能。自然辩证法以自然和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用哲学方法进行研究,作出哲学结论,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创造自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

观察中知觉选择性的探讨

观察中知觉选择性的探讨 摘要:本文是由于课堂观看《关于世界,你知道个X》后对其中说到的“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意识到的东西”的原因产生疑惑,于是关注了历史上对于“观察”的学说,发现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可以对知觉的选择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并进一步了解认识心理学中对“注意”的研究,试图用“知觉负载理论”来解释知觉的选择性的机制。 关键词:观察渗透注意知觉选择 《关于世界,你知道个X》 从纪录片《关于世界,你知道个X》中,引用如下一段有趣的内容:科学试验已证实,如果我们让一个人用PET将计算机连接他的大脑并让他看某一特定的物体时,就会发现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活动强烈,然后让他闭上眼睛,想象同样的物体。当他想象同样的物体时,大脑的那个特定区域也活动强烈,就像他看到那个物体一样。这就让科学家们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究竟是谁看到了呢?大脑还是眼睛。什么是真实?是我们大脑想见的真实还是眼睛看到的真实?事实上大脑并不能分辨什么是亲眼看到的和什么是记忆,因为那些都是同样的特定神经部位的反应。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巨大的信息量,大脑每秒要处理400Gb的信息,但最终浮现到意识层面的信息量只有2Kb。我们大脑的兴奋方式是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意识到的东西,我们通过条件反射把物体形状和我们已经的物体形状做比较。有一个关于美洲印第安土著人的故事,当他们在加勒比海岛上看见哥伦布的船队靠近时,他们完全没有看到船队,因为这些船完全不像他们曾经见过的东西,所以他们不能看见。 引言:知觉是具有选择性的 生活中的很多经验确实都符合电影中所说的那一点,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意识到的东西,即观察过程中知觉是具有选择性的。知觉的选择性可以定义为[1]:我们对外来的刺激信息会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组织,我们会把某些信息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信息当作知觉背景。

观察渗透理论背景材料

直接了当地说,“观察渗透着理论”这个判断就相当于“理论已经渗透进入观察之中”,甚至可以说“不存在完全不受到理论因素影响的观察”。 这个论断对于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严格的”经验主义者而言可以说是生死大敌。因此,想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就要理解它的敌手——“严格的”经验主义的哲学纲领,尤其是其认识论立场。该纲领其实很简单,就是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奠基于、来自于纯粹的经验(一般的“经验”概念可以作相当常识性的理解,比如感官获知的感知觉或科学观测仪器获取的数据等都可以算作经验。而“纯粹”的经验显然是一般经验的一个真子集)——这种“纯粹”的经验常常被称为"the given"。"the given"或“所予”这个说法是很彻底的:真正能够作为一切知识基础的经验就是我们人所希望获知的那个世界给予我们的东西,我们只是接受它而不会对它有任何意义上的改变和加工。因此,作为the given的经验独立于任何人的情绪、主观倾向与喜好、思考与修正等等造成的一切偏差,具备绝对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如果再加上严格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手段,也就保证了以此为基础的一切知识的精确性和客观性——这其实也就是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纲领的最终目的。以逻辑经验主义纲领来看待科学知识(尤其是作为知识载体的各种科学中的命题)就有了以下的结论:科学中常用的各种语言要素(特指命题以及命题中包含的各种科学术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观察的,只用于表达科学研究中出现的那些作为the given的经验;而第二类则是理论的,用于表达在科学知识中出现的那些并非只包含the given的其他东西。因此,按照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来说,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必定都是观察,而一切理论则都是根据观察结果的建构。于是,按照逻辑经验主义纲领,观察当然就是完全不受理论影响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它应该比理论更基本。 逻辑经验主义自一战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几乎占据西方哲学界(尤其是英美两国)的大半壁江山,它对科学知识的上述看法也自然在科学哲学中占据了统治性地位。但到了60年代,它似乎一夜之间就遇上了无数强大的对手,从而迅速地崩溃没落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对手就是

2018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修改)

自然辩证法概论闭卷考试 9月15日周六 18:30-20:30 博学楼310 1.原子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第一讲 P12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原子论自然观 要点:采用分割法,把大的东西分成小的东西,这样大的东西的运动规律就可以通过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又可以通过更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最后使得各门分散的科学得以相通。 2.数学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并能举例加以说明。第一讲 P15-16 核心思想:(1)数是万物的本原(2)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 例子:数学自然观的古希腊代表:毕达哥拉斯 万物”已经不仅仅是世界上的实际存在的具体事物,除了这些实际事物外,还有一些也是存在的东西,如正义、理性、灵魂、美、善良等等,这些东西显然是不能用水、土、火、气来解释的。2、毕达哥斯时代,数还不能离开感觉的对象而独立存在。点是1,线是2,面是3,体是4。 3.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第一讲 P24 机械论自然图景活象一架机器,由许多一个个可以列出来的零件组合起来,可以构成十分复杂的装置,而宇宙在原则上也是这样。 笛卡儿是机械论自然观的创始人。 机械论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2、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3、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4、人与自然是分立的。 4.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第二讲 P29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功能=F(组分、结构、环境) 一定的结构决定一定的功能——结构解释方法和结构模拟方法(仿生学)2、系统的性状功能有相对的独立性。3、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多对一”的关系-----黑箱方法;4、系统的环境: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 5.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讲 P27 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表现出一定的加和性(2)非加和性——系统的突现功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6.生态自然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大题目,我觉得必考)第二讲 P62 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生态系统是由人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以及所在的环境构成的整体。2、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4、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指人类对自然现象不作任何人工的变革而进行的一类观察。实验观察是通过对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为进行积极干预后所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是一种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只不过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忘记了它们的来源罢了。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陈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此外,在不同理论和信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描述。任何观察语言总是同某种背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其语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如何知道一个观察陈述是否正确?还是要依赖于理论。而且检验越严格,要求的理论越多,知识越广泛,并且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无疑性。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观察陈述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理论的因素。所以,观察陈述并不能像逻辑经验主义者设想的那样,通过观察陈述来给理论提供绝对可靠的基础。 第五,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或假说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在新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科学理论的检验必须依靠观察实验。 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2): 关于观察同理论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理论依赖于观察,而观察则是独立于理论之外,不受理论的影响。 应该说,这种观点有它的合理之处,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及其推论进行的验证,就是将推论和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对照,看其结果是否同推论一致。为此,在观察中,要求遵循观察的客观性原则,科学观察要尊重事实,避免主观偏见。马克思说:“不带偏见的考察是不会受迷惑的”。为了防止主观偏见,采取一定的办法,如生物学观察的“随机分组”,医学中的“双盲法”是非常必要和不可少的。为了克服肉眼观察受到生理条件的限制,科学观察还使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观测仪器。由于仪器精度和可观测范围的扩大,就能更准确地记

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形成

第五章科学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确立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一、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5.从社会需要中发现问题。 二、科学问题的选择——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 第一,选题是整个科研程序的首要步骤; 第二,课题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科研工作进展的速度、成果的大小乃至工作的成败;第三,正确地选择科研课题,决定了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和进行此项工作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 2、选题的基本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从中能产生创新性的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性是科学研究也是科研选题的灵魂。 科学性原则是指所选课题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 可行性原则是指选择课题时,必须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是否可行,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 需要性原则是指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面向社会、造福人类,使社会和科学能从中获益。 3.科研选题的步骤 (1)课题调研 课题调研就是要求研究者对所拟课题的一般历史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作出描述和评论。 (2)课题选择 课题选择阶段是根据课题调研结果,运用选题的基本原则,对若干个课题进行分析、筛选,确定一个最隹的课题。 (3)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要全面评价课题的研究的目的性、必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以确保选题的正确。课题的可行性研究一般请同行专家来研究评议。 第二节科学事实的获取 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1.观察 (1)观察--是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的特点 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观察的重要特点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3)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在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过程中,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反映,不能有主观臆断,必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研究对象各方面的

观察和实验中的理论渗透性

观察和实验中的理论渗透性 土木与交通学院 200930141129 摘要:进入现代科学时期,作为科学认识的经验认识方法的观察和实验,不再是纯粹的经验方法,而是广泛而深刻地渗透着理性思维及其成就。经验认识是不能独立地存在和进行的,它们与理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本文将联系力学专业的科学实践,关注观察和实践中的理论渗透性问题。 关键词:观察;实验;理论渗透性 在科学实践中,基本方法有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和科学仪器的运用。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研目的,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1]科学观察和实验,无论是对己有科学知识的检验,还是对新知识的探索,都不能脱离科学理论而完全独立地进行,科学认识主体的观察和实验活动本身,渗透着科学理论。[2]汉森提出“观察渗透理论”的背景主要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中性观察来说的,历来许多科学家论述科学理论体系时,往往强调它的感觉基础,即认为科学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包括观察与实验)然后从中概括出感念,概念组成科学判断和推理,得出定律,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而得出理论以至于原理,提出感觉先于理论,后来逻辑实证主义更提出,观察是绝对“中性的”,观察语言是最“公正”、“客观”因而是最“可靠”任何理论语言都必须能还原为观察语言,这才是可靠的理论;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空谈,一律取消!于是他们提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可以绝对分开的基本观点,并由此推演出逻辑实证主义的一系列观点,逻辑经验主义认为观察语言不依赖于理论语言,即对理论语言保持中立;而理论语言则依赖观察语言通过对应规则从观察获得意义,波普尔虽然强调理论先于观察,但对他而言,观察仍然是中性的,汉森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这一传统观点,并用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与之分庭抗礼。[3]在力学的科学实践领域中,也能清晰地看到观察和实验中的理论渗透性。 一、观察活动中的理论渗透 科学观察中主体意识的渗透,主要是理论渗透。观察活动可以分为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在日常观察中主体意识的渗透主要是主体知觉经验的渗透,这种渗透常常造成知觉心理上的

观察客观性的认知分析

第21卷,第6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1No.6 2004年12月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Dec.,2004 观察客观性的认知分析 周燕 (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摘要:文章拟从观察的理论负荷性层面来展开对观察客观性问题的认知分析。福多和丘奇兰德基于知觉与认知关系,围绕中性观察展开激烈交锋。我们认为,能够运用认知科学关于知觉的研究,从心理机制层面上对该问题做出精细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观察;理论负荷;知觉;认知 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80(2004)06-0046-05 一 逻辑经验主义学派和历史主义学派之间的重要争论之一,就是关于观察的客观性问题。其中的重要论题是:观察是否理论中立。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基于观察术语和理论术语的严格二分,观察可以独立于理论,并决定理论。历史主义学派则断言:观察过程及观察语句都是理论渗透的,观察并不具有客观性。不是观察决定理论,而是理论决定了我们所能够观察到的世界。显然,/观察具有理论负荷性0的论题对/观察与理论截然二分0的论断做出了否定。在逻辑经验主义传统下借助中性观察来保证的科学客观性由此遭到置疑。历史主义学派认为观察不仅为理论所渗透,而且理论决定了观察,观察陈述在理论评价中的作用也不再得到支持。科学活动及其成果的可靠性遭遇了尴尬,同时也导致了认识上的相对化。沿用传统观察术语及可观察性分析来为观察与理论关系做出的辩护,渐显无力。历史主义断然否定存在不受理论影响的观察,使该问题的争论陷入了僵滞。科学客观性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对观察与理论关系的传统争论往往集中在:理论与观察是否能够在可观察或不可观察的指称对象的基础上来做出二分。我们反思:是否能够仅停留在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的层面上来深入对问题的讨论。近年来认知科学的经验成果和理论分析工具为科学活动的重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关于知觉过程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实验心理学的范式,为我们解读观察和理论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分析资源。目前,已经有不少科学哲学家在着手这一工作。福多和丘奇兰德就以知觉和认知关系为切入点,运用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围绕观察的理论中性问题做出激烈交锋。 二 福多主张,我们能够站在模块观的立场上,为中性观察做出辩护。模块信息封装的特性,保证了认知的不可进入,由此支持了观察的理论中性。 一般认为,与/观察和理论0相对应的心理学命题是:知觉和认知。汉森关于/观察渗透理论0的观点实质上蕴涵了:知觉与认知是连续的,认知能够进入知觉并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布鲁纳(1957)的/知觉新观点0(New Look in P erception)就主张知觉是认知完全进入的,不仅人们的价值、倾向、需求参与知觉的组织构成,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观察,而且知觉是范畴化的、推理的。在当时,大量的实验也表明,知觉受到人们知识体系和预期的影响。根据这一观点,知觉过程被看作是涉及了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Gergory,1970)。在人们关于世界的理解中存在着诸多远因(distal causes)与来自外界的感觉刺激相匹配。然而,可能存在着多个远因与感觉序列相协调,因为感觉资料对于知觉分析来说是不充分确定的(underdetermined),那么要对世界做出合理的知觉,不仅需 =基金项目>该文属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2JA720019)-基于认知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推理研究。 =收稿日期>2004-04-12 =作者简介>周燕(1973-),女,广西南宁人,哲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教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与认知科学。

第三章科研选题,观察实验及科学假说

第三讲科研选题、观察实验及科学假说的形成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选题→获取科学事实(材料)→对材料进行加工(思维)→最终获得理性认识的成果(假说→理论)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问题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理论依据:总体看,旧理论的终点,新理论的起点。 具体过程看,问题的框架,问题驱动和引导研究。 一种观点以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为代表,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到理论。 另一种观点是以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为代表,提出科学研究(或认识)始于问题而不是观察。 2.科学问题的含义 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认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事件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和应答域,而尚无确定的答案。 (1)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以整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衡量” 时代背景还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决途径。 (2)与科学认识主体的“欲求”以及智能状况相联系。 “自然界本身不存在问题” “需要研究者去认识、提出” ”科学需要更多仰望天空的人” (3)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 问题的指向研究的目标求解的应答域。学会独辟蹊径。 3.科学问题的来源 “来源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 由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矛盾能产生由科学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矛盾产生 由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产生经验事实累积到一定时候产生社会需求 1.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的需要。 例如,卢瑟福为了解释a大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 2.来源于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 例如,爱因斯坦在普朗克的量子论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起来。 3.来源于现有技术条件与人们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 即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 二、科研选题 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 1.选题的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