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炎帝神农故里导游词

炎帝神农故里导游词

炎帝神农故里导游词
炎帝神农故里导游词

导游词

一、开篇语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在交流时叫我为小x就可以了。

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驯禽兽、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货物交换。并遵天道,制历时,开辟了人类认识规律,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先河,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众多的史志典籍、遗址碑刻、民间习俗和专家考证,印证了随州厉山作为炎帝神农故里不可憾动的地位。(注:据《史记》、《左传》、《山海经》、《荆州记》、《汉书》、《帝王世纪》等一百四十多种文献典籍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市厉山的烈山石室。尽管因时代久远神农遗迹时兴时废,但厉山的古迹至今仍保留五十多。如明代随州知州所立“炎帝神农氏遗址”碑,清代所树龙凤日月铁旗杆等等。民间习俗是“活化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州与炎帝神农有关的民俗也十分丰厚。如“祭日”(也称祭炎帝、太阳神),“尊牛”(重视农耕,敬重耕牛),喜百草等民俗,至今仍然十分盛行。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07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4亿元,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进入景区拜谒始祖,游览观光。

二、文化雕塑壁在我们右边的半山腰,大家可以看到一面风格奇特的文化雕塑壁。

5000年前,始祖炎帝神农生活的时代是没有文字的。那时候的先民就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一样,看到太阳就会画成一个圆圈;看到月亮就画成一个镰刀样的弯儿,正是这些原始的图案,才衍生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先民们怀着对炎帝的感恩情怀,将美好生活用这些象形文字记录下来。眼前的文化雕塑壁上的象形文字就是对远古先民们农耕生活的真实展现。(注:第一个字,是五谷丰登的丰,纪念炎帝神农带领先民们植五谷,享丰收,让先民们有足够的食物生活下去。“丰”,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第二个字,是夙愿的夙,图案是一个人以手持物,意思是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情,所以是早起劳作,以示恭敬的意思。第三个字,是舞蹈的舞,是先民们在炎帝的带领下过上安定生活的体现;舞,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第4个字是高,第5个字是隹。表明鸟儿都是栖息在高高的树上。第5个字是鱼。在炎帝植五谷前,先民都是以渔猎为生。第6个字是树林的林,图形是由两个荆棘枝并列而成,第7个字是室内的室,图案是一个人头上有个房顶,可以安全的遮风挡雨。第8个字是戠,指的是粘土和聚合,当年炎帝在厉山始创陶器。第9个字是我,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图案是一个人拿着先帝发明的耒耜,先民们用耒耜种田,也用耒耜保护自己的耕地,击退前来攻击破坏的野兽。无解,这个字在各种古书记里都查不到,有人说它是水字,有人说它是湖字,大家来猜猜,这到底是个什么字呢?第10个字是月亮的月。第11个字是星辰的星,按图形可以看到古代的星星是非常明亮的闪着光。第12个字是日的日。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先民们就是通过对天象的观察来预测天气的,也就是最早的天气预报。这最后一个是炎帝的炎,由两团烈火叠加而成,表明了劳动人民对炎帝刀耕火种给世人带来温暖光明的感激。)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在我们的左边,大家可以看到一面照壁。在风水学里有一种说法:“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视为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就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墙,但是,为了保持“气流通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所以便诞生了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照壁”,用以“避邪藏福”。

远古时期,炎帝神农发明刀耕火种,并驯养牛来耕作。所以,炎帝部落的标识是一个刻有“火”或者“牛”的图腾。照壁出现后,散布在华夏大地上的炎帝后裔,就在自家照壁上刻牛首或火焰珠宝的图案,以此标志自己的身份。我们眼前的牛首照壁,上刻牛头、下刻火焰珠宝图案, 它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天下华人的老家——炎帝神农故里。照壁上面的“炎帝神农故里”五个大字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

好,请各位随我转过身来!大家看,从照壁到前方的神农大殿是整个景区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位于正南北方向。据考古发现,早在炎帝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了。从科学上讲,坐北朝南才能取得最长的日照时间。

四、牛耕作雕塑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四牛耕作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当先民们在狩猎的过程中,通过对动物习性进行观察,区别出哪些是凶猛的,哪些是比较驯服的,便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驯服的动物慢慢饲养起来。而牛就是炎帝神农发现、驯养并用于农业生产的动物之一。在随州淅河西花园和三里岗冷皮垭遗址中考古专家就发现了最早的水牛骨骼。这正是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的有力佐证。

自古相传,炎帝神农氏为“牛首人身”,这可能是因为牛是炎帝神农所在的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后世就神话传说其是“人身牛首”了。当然,这也是对炎帝神农驯养耕牛,首创农耕的形象纪念。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抄股票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升。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五、九拱桥和烈山湖

现在,我们踏上的便是九拱桥。

这座桥完全用花岗岩、白砂岩、蘑菇石、上等青石构建而成。桥身有九个拱门,全长117米,数量均是九的倍数。九在中国阳数里最大,地位最为尊贵,以此寓意炎帝神农九五之尊的始祖地位。史书记载,炎帝之母安登梦见七龙子有感生炎帝,所以,桥身和桥面上雕刻着龙凤相依、凤舞龙翔的纹饰。九拱桥横跨烈山湖两岸,像一根纽带一样,沟通南北,沟通了炎黄子孙寻根拜祖之路,也连结了大家共拜始祖虔诚之情。

九拱桥下面便是波光粼粼的烈山湖了。湖水水面共9.81万平方米。(注:相传,上古时期,烈山九岭由九个怪物占据,为了人间安危,龙王的九个儿子下凡收服九怪,那晚雷雨交加, 一道天雷劈来,在这里裂出一道大坑,大雨也淅沥哗啦下了整整一天,雨停之后,先民们走出洞穴, 发现这里已经成了一汪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味道甘甜。史书记载,这里为烈山,这条湖自然被人们称作“烈山湖”了;而民间流传的“九龙降九怪”的故事,也便是当地人把这个地方叫作“九龙山”的来历了。)现如今,泛舟湖上,观望整个大殿与九龙山,别有一番风情。遥望炎帝巨像,会有种炎帝显灵的感觉,动的不象是自己,更象是炎帝大像。

七、华夏始祖门

跨过九拱桥,我们便来到了华夏始祖门,进入这道门,很多游客都会肃然起敬,整理衣装,平静心情。因为进入始祖门之后,就是我们整个景区最神圣的地方----谒祖区了。始祖门采用汉代早期门阙合一的建筑形式,由一个主门和两个侧门组成。主门高6米,侧门高4米,青石构筑,正面和背面分别刻有“华祖”、“农宗”四个鎏金大字。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所提。石刻盘龙环绕四周,象征炎帝神农的高贵地位。炎帝神农因首创农耕被世人奉为“农宗”;让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后人供奉他为华夏文明的始祖,称他为“华祖”。

始祖门正面门身上的画像是根据汉代武梁祠中的石雕“炎帝耜耕像”复制而成,再现了炎帝神农手执耒耜教民耕作的形象,背面雕刻炎帝驯养家禽的丰功伟绩。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前面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便是圣火台。燧人氏“钻木取火“后,炎帝神农“修火之利”,把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炎帝率领先民在刀耕火种的时候,发现一些烧死的野兽吃起来味道比生吃要可口多了,便发明了用火烹制食物,后又发明烧制陶器等等。正因为炎帝神农善于取火、存火、用火,《帝国世纪》说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也因为火与太阳都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特别是人民赖以为生的五谷更离不开太阳,民间便以太阳象征炎帝的功德,所以,炎帝也被奉为“赤帝”、“太阳神”。

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

九、石灯笼

相信很多朋友在踏入始祖门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台阶两边带孔的小石墩,这些小石墩就是炎帝神农故里景区特有的石灯笼,也是景区的特有绿化带。石灯笼用花岗岩整体镂空雕刻而成,左右两边各28个。每个石灯笼的顶端都分别用篆书刻着华夏56个民族的族名,每逢夜晚,这些小石墩便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延续着始祖炎帝神农氏开创的中华文明之光。

十、七步登天台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

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古人认为,北斗七星位于天上银河的中心枢纽,人们在诚心祈福的时候许下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十一、盛世和谐鼎

踏过七步登天台,我们便来到了谒祖广场,大家可以看到两个屹立的三足圆鼎,左边名为和谐鼎,右边名为盛世鼎。相传最早的鼎是炎帝用黏土烧制的陶鼎。在先秦时期,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重要象征,也就是庞大的传国玉玺,得到鼎便可以为王,所以,历史上便有了楚庄王向周定王“问鼎大小轻重”的典故。这两口盛世和谐大鼎,寓意为国家昌盛,社会和谐。

鼎逢盛世,福满华夏,掷鼎有声,福佑全家。朋友们可以把硬币放在手中,双手合十,面对铜鼎,闭眼许愿、祈福。然后把硬币抛进铜鼎,会听到鼎里传来清脆悦耳的撞击声,鼎收到的祈福越多,心愿越能成真。

十二、谒祖广场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广场外围由297米的环形路环绕,体现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天圆地方”的宇宙认知理念。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回想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参加过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会想到这里的灵气。2009年5月20日首届寻根节,前一晚突降大雨,到20日上午活动开幕前也没有停的迹象,所有人都担心这拜祖大典难以举办下去,然而,活动刚开始,当第一柱高香插入大殿前的香炉时,天空奇迹般地放晴了,万道金光拨云而出,一道美丽的彩虹飞架烈山上空。2010年6月8日寻根节,又遇一场大雨,然而,当湖北省省长李鸿忠的“颂祖文”刚刚恭读完毕,一直下个不停的大雨在此时居然停了下来。第二天,从媒体气象报道得知,6月8日整个湖北省均遭遇强降雨过程。小X说的并非虚言,这些全部有录像为证。

十三、八大功绩柱

说到始祖的灵气,我们更不该忘了始祖的功绩。广场上的这八根柱子就是为纪念炎帝神农功绩而立的八大功绩柱。

据春秋《国语鲁语上》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为什么叫“柱”呢?上古时

华表就源于此图腾柱。

这八根图腾功绩柱由花岗岩雕刻而成,高度均为9.9米,直径1.27米,石柱的顶部雕刻着盘龙和玉琮,柱体上通过雕刻画面来展现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发明种植;始作耒耜,教民耕耘;作陶为器,冶制斤斧;治麻为布,纺织制衣;搭木为架,建屋而居;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日中为市,首倡交易的八大功绩。通过这些雕刻,我们可以充分看到炎帝神农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

十四、神农大殿

我们眼前的这座气势雄壮的“洞穴”建筑(因老祖宗生活的时代先民们以洞穴为居住地,所以设计者专门设计了这座“洞穴”建筑),便是亿万炎黄子孙向往的精神圣殿——炎帝神农大殿。殿前的12个台阶象征着十二个月份。大殿顶部的“炎帝神农大殿”几个金色隶草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亲笔题写。整个大殿仿照汉代宫殿融入早期人类建筑古朴自然的原始风格构建而成。

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功盖千秋,泽被后世。正因为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亿万炎黄子孙尊崇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并对他顶礼膜拜。在台湾有一百六十多座以炎帝神农为主神的宫庙,每座宫庙拥有信众3至5万人。烈山之上,千百年来,海内上炎黄子孙及附近乡民都会以三拜九叩之礼拜谒始祖,祈福安康。好,在进入大殿之前,各位可以在这里稍作停留,或合影留念,或请柱高香、花蓝、许愿瓶(灯)。前面我们说到始祖的灵气,在这里拜一拜,相信大家一定能感受到这种灵气。现任黄石市长的杨少波第一次来拜始祖,由中南建筑设计院院长升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第二次来还愿,回去后即升任黄石市市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首届寻根节前一天准备去法国,因要主持寻根节开幕式临时改变了行程,结果他原本坐的法航班机失事,老祖宗救了他们整整一个团的人。还有李宪生常务副省长、张昌尔常委等许多省、市领导每年都要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这里拜谒始祖。“烧香、敬祖、作善事”,此人生三大快事。

(附注:三拜九叩辞:一拜炎帝,坦荡仁慈暖人心;二拜炎帝,功高德厚铸伟绩;三拜炎帝,锦绣河川荣万年)好,各位请随我进入大殿。我们面前供奉着的这尊坐像就是炎帝神农圣像,他面容刚毅而慈祥,身躯强健而有力,一手捧着稻谷,一手握着灵芝,喻义着“幸福和健康”,也象征着始祖在开创农耕和医药方面的两大主要功绩。这尊圣像由中国美术学院根据1987年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先生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带回的清朝画家所作的炎帝神农画像为蓝本设计,整个雕像采用花岗岩精雕而成,雕像高4.26米,寓意炎帝农历4月26日的生辰。雕像背后的木质屏风是专门为老祖宗量身而作,它高七米有二,宽十四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屏风,屏风正面雕刻着有关炎帝神农的各种传说,背面刻有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与整个圣像融为一体。

神农大殿顶部为长方形,刻有祥云浮雕,四周墙壁雕刻有与始祖炎帝神农丰功伟绩有关的时空转换。

十五、钟楼和鼓楼

在大殿左右两侧,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钟楼和一个鼓楼,所谓晨钟暮鼓,大凡有灵气的地方都会有钟楼和鼓楼。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鼓楼,“鼓”通“谷”。亦包含着炎帝神农分五谷的含义在里面(注:五谷,意为“天谷”、“地谷”、“悬谷”、“风谷”、“水谷”。天、地、悬、风、水所代表“五谷”并不一定都是粮食:“天谷”含诸如稻、谷、高粱、麦等果实长在头顶类的作物;“地谷”含诸如花生、番薯等果实长在地面下的作物;“悬谷”含诸如豆类、瓜类等果实在枝蔓上的作物;“水谷”含诸如菱角、藕等水中生长果实的作物;唯有“风谷”特殊,指玉米是通过风传播花粉,将头顶花粉吹到作物中节长出的须上从而结出果实的作物)。神农分五谷,教民以植,耒耜的使用和种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五声鼓响,让我们铭记炎帝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今天我们以鼓传音,感念炎帝功绩。(注:五鼓辞:一鼓天,无佛无道心不空;二鼓地,无花无酒无伤痛;三鼓悬,有山有水真性情;四鼓风,有始有终是真龙;五鼓水,至圣至明炎帝颂。)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古训说的好,烧香不撞钟,等于一场空。古人认为,钟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唤阳气,滋养万物。所以,“撞钟纳福”就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和祝愿的祈福方式。炎帝故里的十声钟响被认为是“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祈福气,保平安,解千愁;思炎帝,伟功绩,佑中华,万事齐”。钟声十响,前面九响成九九之数,最后一响代表着十全十美的升华。(附注:撞钟颂:撞响圣钟第一声,一家和睦喜盈盈;撞响圣钟第二声,好事成双到家中;撞响圣钟第三声,三阳开泰吉星照;撞响圣钟第四声,四季发财保安宁;撞响圣钟第五声,五谷丰登好收成;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离开钟鼓楼,大家可以看到,在广场的两边有很多排列规整的银杏树,银杏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它是我们随州市的市树,在随州洛阳镇有千年以上古银杏树数百株。而栽在我们景区的这些银杏树也多半有上百年的历史。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在每棵银杏树下面都放置了一个圆石头,这是湖北省直机关认养这些树木留下的永久纪念。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十六、旭日园

据史书记载,炎帝神农在教民耕种时,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开始了观天象、制农时、分四季、定节气,以利农业生产。他经过长期观察,记下了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将一年分为四季,四季又分为24节气,以月圆、月缺的周期定为一月。同时,炎帝神农在伏羲氏作八卦的基础上,将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据传,中国最早的三大占卜之书之一的《连山易》即为炎帝神农所作。为了纪念炎帝神农的这一功绩,我们专门在谒祖广场的右侧修建了旭日园。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就是旭日园了。旭日园的外侧栏杆上的小石盘分别用小篆刻着二十四节气。园内正中心是一个太极图案,周边分别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卦符,外围石板分别雕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以及64卦,正好应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学原理。六十四卦中的有一卦为“随”卦,《易经》中关于“随”的卦辞是“随:元、亨、利、贞”。意思是指,“随”具有根元的、亨通的、利益的、贞正的德性,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灾咎。此卦为大吉。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屯、随、临、无妄五卦具有“元、亨、利、贞”的德性,而尤以“乾、随”为大吉。《易经》中说到随卦时这样写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愉悦)。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这就是说,随卦,有上秉于阳刚而谦下于阴柔的象征,动中含有愉悦的景况。它有宽大、亨通、贞正的德性,所以没有灾咎。随卦如此大吉大利,我们的祖先以“随”为自己家乡的命名,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随州取名于“随”有据可查是在夏商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舜帝时期。其卦辞大吉大利,其涵义也有跟随酋长上山焚草垦荒的意思,这正是炎帝神农氏教人农耕的行为写照。

古人擅长布阵,每个阵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大家可以站在旭日园内八卦图样的正中间,大声吼三声,便会体会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正所谓一吼精神抖擞,二吼烦恼没有,三吼富贵久久。到这里游览的朋友基本上都会对着始祖大像吼上那么三下,希望得到始祖的护佑。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十七、炎帝神农大像

2009年5月20日,首届寻根节的成功举办,海内外寻根文化不断升温,应众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愿望,2009年下半年,在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倡导下,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我们景区修建炎帝神农站立像。经过近半年的修建,炎帝神农站立像于2010年6月8日寻根节正式与海内外炎黄子孙见面,各方反映十分强烈。

我们现在即将到达的就是全球最高的炎帝神农站立像。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绕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大像通体白色,由花岗岩材料制成,以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设计而成,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九五之尊地位。这尊站立像用资三千多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捐赠。可以说,这尊像凝聚了成千上万炎黄子孙的始祖情。说到这里,小x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大像至弯月湖的路上

前面我们说到了炎帝神农有八大功绩,这八大功绩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民生”二字。细细考量,炎帝神农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功绩还是数他植五谷、尝百草了。

解决民以食为天的大事,炎帝神农开始寻找新的更加稳定的食物。又据《拾遗记》记载,炎帝神农将所有的心思都盯在草木上,“什么籽谷能吃”成了他关注的唯一东西。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那红鸟一不小心将九穗谷掉在地上,炎帝神农见了,顺手拾起细细研究起来。这是什么谷物?这谷粒虽小可粒多籽饱满,除去外面粗糙的黄壳,粉白晶莹,他把籽粒放在嘴里,感觉又面又甜,很是鲜美。

炎帝神农认为,鸟是天上的使者,鸟送来的那就是天赐的,天赐的当然是拯救人类的好东西。他将剩下的几十粒放在手中揉搓了一下,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了一片。谷粒收获后,他高兴地告诉部落人民,这谷物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饥饿,将是他们今后的主要食物。于是,他教人放火烧山,用石斧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植谷物。

炎帝神农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果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那是,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天谷”、“地谷”、“悬谷”、“风谷”、“水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尝百草,开医药先河,这便是炎帝神农的第二大功绩了。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炎帝神农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人们除了要向自然界索取食物,一保证生存繁衍外,还有应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敌人——疾病和伤痛。由于无医无药,人们常常因疾病和受伤而过早离开人世。炎帝神农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动物在生病或受伤后,会啃吃一些草木进行自救。于是,他便开始亲尝百草,辨别它们的甘、苦、辛、辣,研究它们的温、寒、平、热,了解它们的功效和药性,用以解除黎民的疾苦。

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足迹也踏遍华中、华南、中原诸地。有一天,他带着部落众人向鄂西北的深山老林进发,进得山来,满山遍野的中草药使炎帝神农心花怒放。天麻、灵芝,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许多名贵的中草药,让炎帝神农流连往返。突然,一座陡峭的高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炎帝神农心想,越是名贵的药材,越是生长在险要的地方。于是,他和部落成员一起,砍树木、割藤条,靠着悬崖峭壁搭起一个架子,然后顺着架子攀上了高山。后来,人们把炎帝神农搭架登山的地方就是神农架,把炎帝神农清洗草药的山溪称为神农溪。

十八、弯月湖和神农茶源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弯湖水叫做“弯月湖”。整个湖的形状像一弯月亮躺在谒祖广场的旁边,与另一端的旭日园遥相辉映,一日一月,照亮整个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与弯月湖仅一路之隔的便是神农茶园。据史书记载:“得茶而解之”。而在随州民间,也有很多这类传说,炎帝神农在尝百草的时候,曾一天遇七十毒,因为尝到茶才把毒草的毒性给解掉。炎帝神农尝百草,第一个发现了自然生长的茶叶,他也因此被后人奉为“茶神”,就连唐朝的“茶圣”陆羽也说,茶能被人饮用的功劳要归功于炎帝神农氏。

现在神农茶源里的茶,依然采用上古时期先民饮用的“一品冠”,而这种大叶片茶,为随州地区所独有,口感醇厚甘甜,具有极佳的保健作用。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十九、百草园

现在大家经过的便是我们景区为纪念炎帝神农尝百草而建的百草园。上古时期多瘟疫,炎帝神农为救黎民百姓,敢为天下先,遍尝百草,先后发现各种可以治病的中草药,而这其中,首推生姜。据传,炎帝神农在劳作的过程中,突感头痛发热,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即中暑),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的绿油油颇似竹子的植物,顺手便拔了一株,刮去根茎上的泥土,塞了一块在口中,嚼来味道虽然辛辣,但马上头晕症状就慢慢减轻、呼吸顺畅,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因为这种植物再造了自己的生命,炎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便用自己的姓为这个植物命名,取名为“生姜”。现在,百草园内种植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为以后景区建设养生馆作准备,利用这些中草药,前来这里谒祖观光的游客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二十、功德殿

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进入功德殿之前,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对联,这是由中国书法之乡广水籍书法家程鸿先生撰写的歌颂炎帝功绩的楹联。右联为:播万代春晖,创业先从炎帝始;左联为:看五洲龙裔,寻根总向烈山来。

好,现在请各位随我进入功德殿建筑群!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功德殿的陶艺馆和泥塑馆。史书记载:天下之陶,始出神农,冶陶之土,始出烈山。五千年前,炎帝就是在这片故土上“耕而作陶”,首创陶器。传说有一次炎帝在地里耕作,踩在一块坚硬的土块上,划伤了炎帝的脚板,炎帝拾起土块一看,像一把石斧,原来这是在垦荒中被烧过的土块。于是,炎帝将泥土揉成刀斧的形状,放在柴火中煅烧,制成了一把陶质刀斧,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把陶器。陶质刀斧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方便,于是,先民们开始大量制作陶质的工具。在烈山脚下,考古学家发现了数量极为可观的原始陶器,经研究,为大约48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恰好吻合了炎帝神农时代。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陶器、泥塑工艺品,每件工艺品都是取炎帝之故土,融神农井之水手工制作而成的,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和很高的收藏价值。因为工匹们塑造的炎帝神像中蕴含了炎帝之魂,当地居民都将其收藏在家,诚心祈求炎帝佑华夏子孙,繁荣昌盛。

位于功德殿广场正中央的便是我们景区神奇无比的神农古井了。九龙山九山相连,相传,每座山上都曾有一口井,炎帝神农诞生时九井自穿,打一井的水,其他井水也会浮动起来。随州民间至今流传“一山扬鞭九山应,一井打水九井动”。村民说这是炎帝神农氏保佑大家长寿久安的福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其余的八口井再也找不到了,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眼前的这口井。说这口井神奇,奇就奇在这里位置是整个景区最高的地方,但这口古井的水却长年不会干涸。周边的居民曾在山脚下打井取水,但总也打不出水来。建设功德殿建筑群时,工人们就是用这口古井的水拌水泥。大家可以看到,神农井边分别有虎、鹿、龟、蟾四大瑞兽镇守,正所谓东来福气西来寿,南来官运北来财。湖北省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曾用鹿吐的井水洗了洗手,一个月后即从湖北上调到北京工作。还有许多家长每遇小孩大考,就会带他们前来洗洗脸,据说洗了以后都能考出超常的成绩。大家不仿用四大瑞兽吐出来的井水洗洗手,相信福禄寿财一定会伴君走。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在我们的前方就是功德殿正殿。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注:功德殿正殿大门对联为我国著名作家、第六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撰写的楹联,右联:厥功至伟,大兴稼穑,大化族类。左联:于兹发脉,广德社稷,广泽文明。)

进入功德殿,首先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尊威严、古朴的炎帝神农铜像。这尊始祖铜像由武汉徐东房地产公司陈氏兄弟敬立,由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开光。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炎帝神农氏植谷种蔬,驯养家畜,开创农耕文明时代;始作耒耜,教民稼穑,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遍尝百草,首创医药,成为中医药的始祖;日中为市,首创交易,成为商品经济的奠基者;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是远古音乐的传承者;改进制陶,冶制斤斧,使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治麻为布,首创纺织,改变了先人所披树叶兽皮;相土择居,造屋建棚,使民安居乐业。

炎帝神农氏由母系社会转为父系社会,传八世更繁,黄帝轩辕氏崛兴,与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合三为一。黄帝封姜姓诸侯分掌五岳。炎帝后裔有居、精卫、共工、后土、夸父、祝融、姜子牙等。许、吕、卢、高、纪、申、齐、甘、向等百余姓氏,皆姜姓之后。

经国内外历史学家及相关学者权威多次研讨会论证,得到共识:“炎帝神农是人不是神,生于烈,长于姜,都于陈,葬于陵”。其论断已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入了辞典,由周谷城先生审定,可谓盖棺论定,不可否认。炎帝神农氏比黄帝轩辕氏早五百余年,与蚩尤共尊为中华民族始祖,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必将再创人类的辉煌文明。炎帝神农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天下为公、团结和睦的精神,树起了世界和谐的大旗,

左边的则是史书关于炎帝神农的记载。好,下面大家可随意参观浏览。(注:春秋《国语·鲁语上》·左丘明著·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三国韦昭注:烈山氏,炎帝之号也。

西晋《帝王世纪》·皇甫谧撰·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

北魏《水经注》·郦道元著·卷三十二:漻水·漻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存焉。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南朝〔宋〕《荆州记》·随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农所生。村西有两重堑,内有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常年祠之。

唐《括地志》·唐魏王李泰著·卷七:随州·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

宋《路史·卷二十四》·罗泌著·厉,帝之潜邦,一曰列,是曰列山,亦曰丽山,即厉山。今随县之北厉乡,即赖乡也。有厉山,在随县北百里,神农氏生。春秋之厉国,通为赖,然厉,赖异。

清《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卷七十七·湖广·随州,厉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神农起于此。神农号厉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厉乡,即春秋时厉国也。

《荆州记》:山有一穴神农所生,谓之神农洞。《寰宇记》:厉乡西有堑两重,堑中有神农宅,宅中有九井。

民国《湖北通志》·卷三十·建置六·坛庙·随州炎帝庙,在厉山,厉山炎帝生处。庙故有帝像,人身牛首,明弘治四年(1491年),知州杨宪易以冕服。嘉靖间知州范钦、万历间知州王纳言重修。)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天门和日月门连廊:

朋友们,现在我们即将跨过的便是天门,大家可以看到,天门由内外两幅楹联构成,内楹联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曹克定先生撰写,右联为:种五谷兴农,尝百草回春,总系苍生福祉。左联为:创手工成业,始贸商为市,首开社会文明。外楹联由曾为南京总统府景区楹联题字的马来西亚著名楹联作家林声耀先生撰写,右联为:华夏史长馨,任万世溯宗,天涯常系随州梦。左联为:人文根已续,纵八方寄迹,海外总牵赤子情。这两幅楹联都由衷的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华夏始祖的拳拳赤子之情以及对炎帝丰功伟绩的追思和赞美。

跨过天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月门和天门之间的连廊区,两边的墙壁上共有36块文化浮雕。包含国家领导人的提词、知名书法家或社会名流颂炎帝神农的书法作品、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颂炎帝文、清朝画家所画炎帝神农像、古厉山镇地图以及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和八大传说,还有后人歌颂炎帝神农的诗词及神农祭。

(注:左边依次为:

1、纪念炎帝神农生辰而书,炎帝,王树人。王树人,中国根体字创始人。已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江泽民,一九九三年四月五日。江泽民,原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李先念。李先念,已故国家主席。炎黄子孙。邓小平。邓小平,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总设计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3、颂炎帝文

今夕何夕,九天流霞;此时何时,大地飞花。千重翠色,盈峰被野,簇拥神农故里;万方赤子,寻根颂祖,齐集厉山脚下。

天有浩气,其精为星;地钟灵秀,其晶为人。炎帝神农,惟我始祖。激浊扬清,缔造中华。漫道稽古难征,难续洪荒信史。还从口碑物器,景仰创世神话:磨石为斧,削木为犁,告别茹毛饮血;编麻为衣,糅泥为陶,引导男婚女嫁。种桑养蚕,斫桐制琴,允为文明初创;结绳记事,煮盐烹食,智通天地历法。祛病疗伤遍尝百草,虽九死其犹未悔;披荆斩棘教化生民,行万里处处为家!

天地以风霜雨雪,化育万物;圣人以礼乐文明,塑造华夏。以人补天,惟炎既黄;以道启德,大爱无疆。厉山共群山而逶迤,姜水引众水而浩荡。文明发展,风驰电掣;薪火传承,凤舞龙翔。

祭我祖兮,问大魂何在,尽在华夏儿女眼中闪亮;颂我祖兮,问大德何归,尽在亿万族裔心中珍藏。湖北乃九省通衢,荆楚为始祖故乡。敬天法祖,乃中华传统美德;继往开来,促我辈奋发图强。学习炎帝创新以为先,实施

万世辉煌;巍巍乎仅炎黄二字,足可抵御千重灾难,万种风霜。

广备时馐(xiū),奉祀始祖。欣看眼前之鄂渚:人人抱荆山之玉,处处是创业之乡;瞻望今日之中华:社稷铺智能风景,民族沐希望之光!

望山瞻拜,一片吉祥;殿前礼赞,尽献心香。伏望始祖,恩被荆楚大地,永远春潮腾涌;恭祷始祖,福佑文明古国,再创盛世华章!

2009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鸿忠。

4、永怀祖德——赵朴初。赵朴初,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和佛教领袖。

5、历史名城,文化灿烂,壬申立春于随州,萧克。萧克,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开国上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执行会长。

5、勇尝百草教民稼耕,大智先祖伟哉神农,薄一波。薄一波,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6、炎帝神农故里,已丑,沈鹏。沈鹏,我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7、我国祖先以博厚配地高明配天自勉,故德智超群而为发明家,受全民之爱戴,炎帝神农是资代表,陈立夫。陈立夫,中国国民党政治家,海峡两岸交流家,台湾孔孟学会会长。

8、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连战敬题。连战,原国民党主席,现任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

9、神农,王蒙。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文化部原部长。

10、耒耜兴农教万民,生称炎帝殁(mò)称神,烈山驱兽田园美,涉水捕鱼网罟(gǔ)新,普济苍生尝百草,宏开赤县历千辛,而今得享承平乐,创业应思古圣人。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纪念馆。陈义经,著名书法家,南京“总统府”三字即为其所题,“陈体字”创始人。

11、祖宗功德,历久弥彰,纪念炎帝,周谷城。周谷城,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12、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骨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13、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随州地方志》登载的明朝时期厉山镇地图。

14——21、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始植五谷,以为民食;始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疗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筑土构木,以安民居;做陶为器,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解民寞;日中为市,以通民需。

22——29、炎帝神农的八大传说:神农时代、神农诞生、九井自穿、驯养家畜、炎黄结盟、谷城种稻、发现姜茶、误食断肠草。

30、《神农赞》,三国.魏曹植少典之胤(yìn),火德承木。造为耒耜,导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之子,又称陈思王。少年时以“七步诗”闻名宇内。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31、《神农赞》,晋.挚虞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鲜,乃教稼穑(jià sa)。聚货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挚虞,西晋人,我国古代著名谱学家。

32、《咏农》,宋.范仲淹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33、《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唐.李白神农好长生,风欲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

34、《神农赞》,明.陈凤梧圣皇继作,与天合德。始尝百草,以济天札。农有耒耜,市有交易。泽披生民,功垂无极。陈凤梧,明弘治年间进士,明代学者,历河南按察使、右副都御使,巡抚应天十府,著《四书六经集解》,《修辞集》等。

35、《耒耜》,北宋.王安石耒耜见於易,圣人取风雷。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山林尽百巧,揉斫(zhuó)无良材。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盖闻民以食为天,而神农宏创耒耜,以教民耕;亲尝百草,以疗民疾;日中为市,以通民需;易弦作钟,以解民寞;是盘古开混沌而有天地,乃神农种五谷以育万民。男畊(gēng)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兴而王。华夏之有今日,全赖其功矣,而代子孙用记永记不泯之故矣,后扬祖业,五千年之沧桑,英杰辈出,唐尧虞舜,商汤文武,秦皇汉祖,华夏后贤,遍及九州。顺应大道,闻名宇宙,造福人类,永志不休。皆为禀始祖之志也,抚今追昔怀祖不已,看今日之域中,百业兴旺,緐(fán)季侣锦,科学发达,国阜民殷,饮水思源泉,怀虔诚奉贤毕至,公祭始祖之英灵。而为固本以求木茂,浚源而求流长。弘扬华夏精粹,激励今人之志,效法始祖,艰苦创业,求人类之大同,造万世之福荫。当兹盛世,庙宇重辉,故援笔为文祭之,祖其有灵,佑我子孙代惟尚飨。

公元一九九一年戊戌辛末四月二十六,晴川陈义经谨书陈义经,著名书法家,南京“总统府”三字即为其所题,“陈体字”创始人。)

参观完36块文化浮雕,便到了日月门,大家可以看到,日月门门柱上有一幅歌颂始祖炎帝神农丰功伟绩的楹联,这幅楹联是由湖北省运城诗词学会副会长廉宗颇先生所撰写,右联为:举耒耜农耕洪荒始醒乾坤转。左联为:播文明火种社稷常青日月新。

二十一、神农碑亭

大家穿过日月门,看到的就是神农碑亭了。亭下的神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而立,是我们景区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文物,也是炎帝神农诞生在随州厉山最有力的实物证明。碑由玉石凿成,高2米,宽1米,重数吨,碑座用108块青石板砌成,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遗址”几个字,现在仍清晰可辨。

据《随州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杨存愚在随州任知州后,受理的第一桩案子就是厉山甘、康两家大户一百多亩的祖传墓地的案子,两家在公堂之上互不相让。杨知州经过了解,认为这里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圣地,甘、康两家为私人小利争论不休,分别将两家诉讼人各打了50大板。而后,杨知州派人到外地找了108块上等石条,运到厉山,在这里砌了碑座,立了这块石碑,并亲笔题写了“炎帝神农氏遗址”七个大字。

这碑亭是九十年代初景区为了保护这块石碑而建造的。亭柱上有一副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顾问祝大光先生撰写的楹联,右联为:炎光璨璨殿宇巍巍一亭曙色融九州春色。左联为:帝业煌煌功勋卓卓百姓口碑胜万古丰碑。

二十二、百家姓台阶

沿着台阶向下,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景区独有的百家姓台阶,全段台阶共有108阶,各台阶两侧栏杆上分别雕刻着两个姓氏,共刻有中国百家姓中的前216姓。炎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这216个姓便是为了方便华夏子孙在始祖故里认祖归宗。大家可以在栏杆上找寻自己的姓氏,台阶向下的回廊处,有专门的百家姓研究人员为大家讲解各自姓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

有的朋友肯定很好奇连接台阶两侧栏杆的红绳上挂着的是什么物品,这上面挂着的是一些游客的许愿瓶,许多游客在找到自己的姓氏后,向始祖炎帝神农许愿,祈福族人团结,家人安康。没有在台阶上找到自己姓氏的朋友,可以到百家姓姓氏亭寻找自己的姓氏牌。

二十三、神农庙

各位朋友,大家现在将要进入的就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神农庙和五千多年历史的神农洞。大门口的石狮题字:左边为:台湾省台中县雾峰圣贤宫神农大帝庙主任委员林文卿暨敬香全体团员敬奉;右边为:谒祖留念。

神农庙是楚庄王为了表达对始祖炎帝神农的追思祭拜之情而建立的祠庙。大门对联右为:神药垂千秋庙貌重新酬圣德;左为:农耕昭万世民生利济感深恩。

相传,楚庄王即位后的第二年清明节,带领文武百官来到厉山村九龙山打猎,恰逢神农祭祀,人们在烧香祭拜始祖。楚庄王听后受到触动,为了让始祖炎帝神农世世代代活在老百姓的心中,庄王当场下令由当地的官府出钱建立神农庙并负责维护修缮工作。由此,神农庙的修缮维护都由历朝历代的当地父母官完成。这里长年香火不断,特别是逢年过节,初一十五,农历四月二十六炎帝诞生日,前来拜祭的乡民络绎不绝。姜春云、钱伟长、胡绳、肖克、陈云林和省市许多领导或名流均在此祭拜过始祖。神农庙正殿,门柱上分别是后人为纪念炎帝神农创五谷、尝百草的伟大功绩而作的楹联。右为:神农创耕植五榖而天下食;左为:炎帝味草疗百疾以养民安

朋友们,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神农洞,也就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地方。史书记载“神农母安登,感龙而生炎帝”于此。相传,盘古开天地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安登的美丽少女,天天到烈山上采摘野果,有一天安登采食的篮子装满了,安登也累了,她来到此洞,倚着洞壁不知不觉睡着了。安登做了一个甜美的梦。她来到美丽的姜水边,五彩霞光突然笼罩整个烈山大地,天空中一道灿烂的金光闪过,一只龙头浮现在霞光中,巨龙拨云辟雾,腾空而下,化作一英俊少年来到安登身边。后来安登住进洞内,并于农历四月二十六生下一个胖小子。安登十分高兴,为他取名“石年”。这个石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这个洞被后人称为神农洞。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史书的记载和史学家的论说,都有同一个结论:炎帝神农是人不是神。洞前这三个石板和石墩子是古人为了祭祀炎帝神农而放置的祭祀器皿,分别为石牍、无头石猪、无头石羊,祭祀的时候人们便把羊头和猪头放在只有身子的石羊和石猪上,用以供奉始祖。在我们的右侧,为撰写的神农洞记。

二十五、欢送语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领导),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刚才讲解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华夏同始祖,天下共烈山”,我们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都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与始祖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一定沾到了始祖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谢谢!

_随州金鸡岭_简介

《随州金鸡岭》简介 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编著的考古发掘报告《随州金鸡岭》,已于2011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310页,56万字,正文部分共分七章,附录一篇,附表四个,彩色图版20幅,黑白图版62幅。 金鸡岭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金鸡岭村,是随枣走廊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其文化层堆积之厚、遗迹现象之复杂、遗物类型与数量之丰富在近年来湖北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较为罕见。报告第一章自然环境与工作经过,全面介绍该遗址所处位置、水系、植被、地形、宏观与微观地貌,同时对遗址的发现、发掘、整理的全过程以及发掘的目的与方法做了详细介绍。第二章文化堆积与层位关系,对遗址不同区域的文化层堆积做了介绍。为全面反映金鸡岭遗址的文化堆积情况,报告将遗址主要48个探方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的层位关系全部予以公布。第三章遗迹,详细介绍了该遗址揭露的各类遗迹现象,可分为生产生活与墓葬两大类,其中窑址是该遗址非常重要的发现。第四章分类详细介绍了该遗址出土的各类遗物。出土遗物非常丰富,分陶器、石器、玉器和孔雀石等。尤为重要的是,该遗址发现了8件刻划符号,为探索文字起源提供了珍贵资料。第五章遗址的文化与分期、第六章文化特征与文化因素分析,是对遗址文化内涵和特征演变的综合分析。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典型的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系统,主要有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屈家岭文化又分为三期,第一期大体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早期,第二期大体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晚期一段,第三期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晚期二段,但与江汉平原有一定差别,反映出随枣走廊屈家岭文化晚期与江汉平原文化同一性逐步减弱而地方因素逐步加强的现象。石家河文化也分为三期,第一期属石家河文化早期,主体与江汉平原同时期文化一致,但也有鄂西北青龙泉三期类型的特点,第二期是第一期的延续和发展,属石家河文化中期,第三期属石家河文化晚期,不但与前期文化缺少连续性,且与同时期其它地方的文化差异明显。第七章聚落结构与环境变迁,根据各期遗迹的组合关系以及遗迹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报告尝试对遗址各个时期的聚落结构、聚落特征,以及从第一期到第六期聚落形态的演变做了系统分析。最后,结合遗址植硅石柱状采样,对遗址环境变迁与人地关系状况做了简要分析。 该报告的出版,为我们全方位认识随枣走廊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演变以及长江中游史前社会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适合于从事考古、历史、第四纪环境等专业的专家和学者阅读和参考。(李想生) 132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湖北省随州市炎帝神农大殿内的炎帝坐像炎帝神 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县厉山镇,距随州市城区西北18公里,316 国道、汉丹铁路、随岳高速公路、西宁铁路连接线穿境而过。地处武汉市至襄樊市中间,是去三国古隆中、武当山道教胜地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适中,交通十分便利,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是旅游线上的一个闪光点。随县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源远流长,从春秋以来的二千多年间,有140多种典籍文献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烈山。在随县民间流传有大量的炎帝神农的传说。春秋《国语》鲁语上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三国韦昭注:烈山氏,炎帝之号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注:烈山氏,炎帝代号也。 西晋将领、学者杜预注:烈山氏,神农世诸侯。西汉《礼记》祭法二十三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则祀之。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东汉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西晋《帝王世纪》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北魏《水经注》卷三十二:水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存焉。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唐朝李白在随州客居期间所作的三篇诗文中都提到神农,尤其“入神农之故乡”一句,说明唐代就已称随县是炎帝神农故里。 明代知州阳存愚于万历年间在厉山立有“炎帝神农氏遗址”碑。清《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湖广随州,厉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神农起于此。神农号厉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厉乡,即春秋时厉国也。《荆州记》:山有二(一)穴神农所生,谓之神农洞。《寰宇记》:厉乡西有堑两重,堑中有神农宅,宅中有九井。 我国学术界的许多专威专家学者们对炎帝神农生于随 也深信不疑。台湾著名的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张其昀先生在他著的《中华五千年史》“以农立国的开端——神农”一节中明确写道:“我们试从汉口北上,由平汉铁路花园站,沿襄花公路可通至襄阳西北的老河口,公路中途

安徽天柱山导游词五篇

安徽天柱山导游词五篇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主峰景区面积82.46平方千米,李白曾赞美天柱山,奇峰出奇云,秀山含秀气,道出了天柱山既有北山的阳刚,又有南岭的秀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徽天柱山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安徽天柱山导游词五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风景优美的天柱山风景区。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王兵,大家可以叫我小王。那在我身边的这位是为我们开车的刘师傅,刘师傅有多年驾驶经验,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乘坐。很高兴和大家在此相见,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导游服务,那也希望大家可以积极的监督配合我。 好的,我们的车已经到达了天柱大道,大家朝前看,这里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建筑,这就是天柱山标志性大门古南岳天柱山,古南岳天柱山这几个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这也是老先生留下的最后一幅墨宝。 现在我们的车已经过了旌架桥,我们就进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区。这里是天柱山人文景点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文化精品景区。我们将在这里感受到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观赏到具有历代书法艺术长廊之称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群。 大家都知道,天柱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文明森林公园以及国家地质公园。此山地处南北交汇地

带,降水丰富,气候宜人,景区枝叶繁茂,是一座生态名山。天柱山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禅宗开山鼻祖二祖慧可在此开宗立派,三祖僧璨在此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并在天柱山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因此,天柱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天柱山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原本此处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科学家在此发现了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高压超高压地质变质带。该发现使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因此,该山又是一座地质名山。 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三祖寺景区和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在没有下车游览之前呢,我给大家两个小小的提醒: 1、在游览时,希望大家坚持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的原则,同时注意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 2、在游览时,不乱扔垃圾火种,保护好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合作! 安徽天柱山导游词五篇(二)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一起来到天柱山。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袁圣杰,你们可以叫我袁导。 在天柱山入口有两个狮子雕像,据说它是来辟邪的,驱邪的呢。现在大家请随我来,我们一起登上山吧!大家请看我的左手边:这是一池泉水。泉口是在悬崖顶上,泉水慢慢地从缝里流下来,好像瀑布一样。泉水可清澈了,里面游动着的小鱼看得清清楚楚。继续向前方行进是悬崖哦!我们要过去就必须要走这个木桥。请大家小心哦,在这请把手机照相机放好,不要弄掉了。也请管好你们的孩子。

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4篇

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4篇Model text of tour guide words in Yuntai Mountain, Hen an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 2、篇章2:河南云台山导游词文档 3、篇章3:河南云台山导游词文档 4、篇章4:河南云台山导游词文档 篇章1: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 云台山风景区,又名云台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百家岩、万善寺等主要景点。云台山风景区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有落差

314米的云台天瀑,在景区泉瀑峡的尽端,是中国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云台山风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已经发现34亿年前的岩层。30亿年来,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多次的构造运动,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云台地貌”景观。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一)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将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那就是我身后正在开车的李师傅了,此次云台山风景区的旅行就由我们两位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接下来,我把咱们的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由郑州出发,跨黄河,直达焦作,进入修武县,就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云台山风景区了。

河南郑州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黄帝故里。黄帝故里景区是有中华姓氏鼎坛,故里祠,轩辕丘,黄帝纪念馆等组成。我们首先来到的就是黄帝故里景区的中心部分---故里祠,故里祠是整个景区最古老的建筑,里面供奉着我们炎黄子孙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两个夫人嫘祖和嫫母。相信大家现在一定都被门口这对看门兽所吸引了吧?那它是什么动物呢?要知道我国大多庙宇和祠堂前一般放的都是狮子,寓示着庄严,威武,平安吉祥的意思。可是在我们黄帝故里的故里祠却把熊作为镇祠之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5000多年前,这里有熊出没,而古代人认为熊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的父亲少典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后人为了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所以在黄帝故里祠前塑了这对石熊。我们看到的大殿和东西配殿始建于汉代,以后历代都有修复,最后一次修复是在90年代。下面请大家随小X到大殿参观,这里敬奉的就是轩辕黄帝的金身塑像。上面的匾额“人文初祖”四个字,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的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下面咱们来一一看一下。这一副是黄帝诞生,五千多年前,在这里生活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少典,娶了有蛟氏部落一个叫附宝的女子为妻,她就是黄帝的母亲,史书记载,附宝生黄帝于轩辕之丘,故取名叫轩辕,黄帝从小就非常聪明,几个月就会说话,长大之后更是才干出众,而且非常的宽厚仁慈,深得族人的拥戴,后来继成了他父亲的基业,成了有熊氏部落的首领。这一副图是创造周车。讲的是黄帝修德治兵,创造周车。这个是民用车,中间的是指南车,最上面是我国最早的般。当时的人们用石头把大圆木中间凿空,放在水里,用来载人载物。这一副是炎黄结盟。讲的是当时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氏族林立,其中以神农氏炎帝的部落最为强大,各部落都听他的,可是到了黄帝时期,神农氏的部落逐渐衰落,而黄帝修德治兵,创造周车,以道义促使部落之前的友好,当时炎帝侵凌周边的部落,黄帝率有熊氏部落在孤泉,也就是今天的扶沟一带与黄帝经过三次激战,打败炎帝,从此两个部落合睦相处,结为联盟。从此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这一副就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征战蚩尤。相传炎黄二帝结盟以后,东方的九黎族兴起,其首领蚩尤非常残暴,经常欺凌屠杀周边的小部落,黄帝带兵与蚩尤交战9次都不能得胜,后来由其它6个部落联合,与黄帝在涿鹿与蚩尤开战,因为蚩尤每次交战的时候都能释放大雾让对手看不清方向,黄帝命风后造出指南车,大败蚩尤。这一副是建都有熊。讲的是黄帝打败蚩尤后,天下归心,被万家部落拥为首领,黄帝在第二年春天诏告天下,建都有熊。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有熊国都新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都,被史学家称为“中华第一古都”,这一副是高擎龙旗,黄帝建都后,升起了一面像征万家部落统一的旗帜—龙旗,龙旗是取各个部落的图腾的一部分所组成的,有虎的嘴,马的脸,鱼的鳞,鹰的爪,鹿的角,蛇的身所组成。从成我们华夏儿女也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这一幅是开发农牧,黄帝总结神农氏炎帝的经验,教男子耕种,教女子纺织,中国几千年男耕女织的生活,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一幅是肇造文明。黄帝和他的臣下有许多的发明创造,比如房屋,车船,阵法,兵器,音乐,文字历法,医药等等。 好了,大殿就给大家讲结到这里,东西两边是配殿,里面分别供奉的是嫘祖和嫫母,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30分种后在大门口集合。自由活动期间,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天柱山导游词

天柱山导游词 第一篇古南岳、皖山、潜山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我是xx旅行社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为我们开车的是xx旅游公司x师傅,请大家记住车牌号码。我和x师傅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祝大家在潜山期间开开心心!(简述当日游程安排) 我们旅游车行进在105国道。从县城进入天柱山的这一段称为天柱大道。大家请看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建筑,这就是天柱山标志性大门。大门高米,主门跨度米,(主要用材料建成,主要建筑特色)立柱上都雕刻着盘龙纹饰。门头上的“古南岳天柱山”几个大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这是朴老生前最后一幅墨宝。这座标志性建筑总投资近300万元,1999年竣工。 天柱山为什么又称古南岳呢?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五岳之封始于三皇伏羲之前的无怀氏,距今已五千余年,那时天柱山已被封为南岳,名列五岳第二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临天柱山,筑坛祭岳。同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这次南巡活动:

“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传之后世。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间,天柱山又被称为万岁山,简称万山。 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皖有怎样的来历呢?皖又有什么意思呢?“皖”在古书上与“睆”通用,是明亮而美好的意思。我们天柱山地区自古以来山青水秀好风光,这样美丽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称叫“皖国”。治理皖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以仁政,很有政绩,后人为纪念他,尊称他为皖公,在天柱山建了皖公庙。天柱山也随之称为皖公山,又叫皖山,流经天柱山下的大河称为皖水,皖水注入长江的下一段叫做皖江。自周朝至今,“皖”的历史已有近3000年。安徽省以“皖”这样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又含有美好寓意的字眼作为省份简称。我们登上天柱山后,可以一睹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的“皖公神像”——他可是安徽的“老祖宗”哟! 我们潜山县名也来源于天柱山。因为天柱山主峰周围有40多座群峰环拱簇拥着,主峰潜伏隐藏着让人不得轻易相见,因此,天柱山又叫作“潜山”。潜山县隶属于安庆市,57万人口,面积1686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县境西北部是大别山余脉,多高山峻岭,幽壑深涧,自然环境险恶造就了自然风光绮丽。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天柱风光,雄奇灵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自然风光迤逦,人文景观丰富,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33平方公里。1982

神农架神农坛导游词

神农架神农坛导游词 神农祭坛地处湖北神农架旅游开放区木鱼镇,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也是中心旅游区,闻名遐尔的香溪河由此缓缓南流。下面是神农架神农坛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神农架神农坛导游词 神农架木鱼镇南面六公里处的小当阳村,这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迎面矗立在神农坛对面的绝壁经过长年的风化作用,呈现出了形似奔马、状如流云的图案,更为奇特的是在绝壁上还有一幅栩栩如生的神农氏天然神像,而这却是在神农坛建成之后才发现的,神农坛景区是由我国著名的书画家钱绍武先生设计的,于1997年正式建成,是我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景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古老植物园、千年杉王、神农祭坛,另外还有反映神农风情的晚会可供观赏。 首先我们来到了古老植物园,这里集中了一批保护和孓遗古老、珍惜、濒危的植物物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二级保护植物连香、香果、银杏、等27种,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许多树的下面都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人名和地名,原来这些树都是被领养了的,当然如果您愿意的话,您在此也可以领养您所喜爱的任一棵没被领养的树,这样您就不仅可以每年收到由这里的工作人员给您寄去的它们的生长情况照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树叫鹅掌秋,它是一种古老的被子植物,大约在一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叶似马褂,也称马褂树,花在新叶初展时就已开放,花的形状酷似世界名花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字又叫"中国的郁金香"。 前面的这棵就是银杏了,它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属裸子植物,落叶大乔木,被誉为活化石,也曾被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赞誉为"东方的圣者"和"人文主义有生命的纪念塔",由于将它的叶片与叶柄对折后形似步履蹒跚的鸭脚,所以也叫鸭脚板树。银杏是雌雄异株,每当春风拂面、丁香吐艳时,银杏花悄然开放,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它没有花瓣只有花粉和胚珠,当风把花粉吹落到胚珠上之后,秋天便会结出果实,其果实是一枚裸露的种子,其外种皮有毒有臭味,只有砸开坚硬的内种皮才可以吃到果仁,果仁虽好却不宜多吃也不易吃到,往往是一棵银杏种下数十年后才结果,因此又叫公孙树。小小的叶片充满了诗情画意,而且能散发出驱虫的清香,可制作简易而精美的书签,古人以美丽的叶片作为传递友情的信物。古代文人如欧阳修等在他们的诗文中都曾提及银杏,表达了他们的珍爱礼之情。

湖北省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湖北省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随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 2.(3分)(2015?随州)如图,AB∥CD,∠A=50°,则∠1的大小是() 2

5.(3分)(2015?随州)如图,△ABC中,AB=5,AC=6,BC=4,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的周长是()

6.(3分)(2015?随州)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代数式+ ∴ 7.(3分)(2015?随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AED的是() == = 8.(3分)(2015?随州)如图,⊙O是正五边形ABCDE的外接圆,这个正五边形的边长为a,半径为R,边心距为r,则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BOC= ∠BOC= (= 9.(3分)(2015?随州)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向左平移2个

10.(3分)(2015?随州)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距离为s(单位: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单位: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 ①出发1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 ②出发1.5小时时,乙比甲多行驶了60千米; ③出发3小时时,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④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2015?随州)4的算术平方根是2,9的平方根是±3,﹣27的立方根是﹣3.

蔡伦竹海讲解词

蔡伦竹海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欢迎来到蔡伦故里、煤电之都、竹海家园—美丽的耒阳市,我是大家的讲解员小盛,非常荣幸能为各位领导讲解服务,现在我们将乘车前往风景优美的蔡伦竹海水利风景区参观,预祝各位领导参观愉快。 一、耒阳市基本情况 首先,向各位领导、来宾介绍一下我市的基本情况。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辖一个省级正处级经济开发区、36个乡镇办事处。耒阳人文底蕴深厚,耒阳市是一个拥有2200年建制史的文化古城,秦汉时期设郡县,元朝建州,明清以来均为县治,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美誉,留下了“一帝三圣”的足迹,炎帝神农创耒,纸圣蔡伦生于耒,诗圣杜甫卒于耒,游圣徐霞客游于耒。耒阳交通区位优越,武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铁路、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320省道横跨东西,京珠高速公路在耒阳境内设有3个出站口,武广高速铁路耒阳站已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现在耒阳至广州仅需1个半小时,至长沙仅需45分钟,至武汉不足两个半小时。耒阳城市初具规模,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0余万人,为全省最大的县级城市,位居全省九座中等城市之列,成为全省仅有的三座县级中等城市之一。为抢抓“高铁”效应,助推耒阳城市发展,我市以武广高铁耒阳西站为中心,圈定周边3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武广耒阳新城,努力打造“水竹新城”,形成武广沿线独一无二的靓丽水城风光。耒阳物产资源丰富,素有“汉白玉之乡”、“油茶林之乡”、“楠竹之乡”、“能源之乡”的美誉,已探明的矿产达45种,煤炭可采储量达5.1亿吨,是全国百强重点产煤县(市)之一,年产煤量500万吨,居湖南省各县(市)之首;境内电力供应充足,有大唐耒阳电厂、遥田水电站等五大电厂(站),装机总量达140万千瓦,是湖南省最大的县级能源基地。耒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科学战略,确定了充分利用黑绿蓝白红“五色”资源,推进经济科学转型的发展思路,即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以煤炭为代表的“黑色”资源;以油茶和楠竹为代表的“绿色”资源;以耒水生态风光为代表的“蓝色”资源;以蔡伦造纸文化和汉白玉为代表的“白色”资源;以湘南起义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不断增强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耒阳经济发展迅速,耒阳市经济一直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第六,已连续7年稳居湖南省十强县市行列。2010年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创近15年以来最高水平。经济总量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40亿元,增长16.5%;完成财政收入17.13亿元,增长23.9%,同口径比较,增收3.3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一年的财政收入增量接近2004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总量。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340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3.9%、50.9%。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生态耒阳、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深入

安徽天柱山导游词

安徽天柱山导游词 篇一:安徽天柱山景点的导游词 安徽天柱山景点的导游词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大家好: 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观光!天柱山景区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倍添光彩!我是:安徽天柱山导游词)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 导游内容:正门→野人寨→觉寂塔→三祖寺概述(佛道争山)→石牛古洞→飞来峰→鹦哥石→佛光再现→天柱云海→天柱山主峰→猪头石→佛光寺 1 很快我们就到野人寨景区了!现在我们过的这座桥叫旌驾桥,传说是当年汉武帝离船上岸,登天柱山起驾的地方。好了,大家看,这里山青、岭翠溪谷环绕,再加上星星点点的村庄,景色十分优美,这便是我们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简称野寨。如此景优美的地方,何以叫做野人寨?这里有两个动人的传说:一说是很早以前,这一带常

有野人出没,伤害人畜。当时的一位县令决心牺牲自己,解救民众。他带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铁水将洞口凝住,和野人同归于尽。其二,说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刘源率十万义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号“刘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刘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内奸出卖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家可以随意拍照,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我们一个小时后见吧!2觉寂塔 千佛殿后身就是觉寂塔。唐天宝四年,即公元745年,舒州别驾李常取三 祖遗骨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其中百粒塑三祖像,并出己俸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置三祖塑像于塔底层。公元758年,唐肃宗李亨赐山谷寺名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赐三祖舍利塔名“觉寂塔”,赐三祖僧璨名“鉴智禅师”。后来,寺院和塔多次被毁和重修。现在的塔,塔宫里珍藏有三祖百颗舍利子,唐代的塔基、宋代的塔刹、明代的塔身。宝塔为楼阁式塔体,砖木结构,飞檐翘角,斗拱相乘。塔高米,五层,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层四门相对,两虚两实。游人登塔,常被虚实所迷。塔顶置有相轮,由8条碗口粗的铁链牵制,链上系有400余只风铃。风吹铃动,叮当悦耳。登上高层,北可见天柱群峰叠嶂,南边是城市田畴,尽收眼底,远可眺大江东流,近看是潜水横陈,山谷流泉,茂林修竹,满目青翠。九井西风轻拂,晨钟暮鼓相闻,好一派古寺风光,僧家幽境。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基地,它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占地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比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古往今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唐明皇李隆基、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风情万种、婀娜多姿地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神农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赏桃花烂漫、夏看流泉飞瀑、秋观满山红叶、冬览冰霜玉龙,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其山势之雄险奇绝,树型之屈曲优美,景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 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有珍稀植物1912种、中草药300余种、名贵中草药近百种之多,神农谷里至今还留传着“神农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语;有动物216种,其中仅国家级保护动物太行猕猴就3000余只,它们在这方乐土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无限野趣。神农山景区是休闲渡假、探险揽胜、科学考察、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神农山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铁路横贯其下,晋洛公路纵行其间,餐饮游乐服务舒适周到,民风淳朴,民俗特浓,我们热情地欢迎四海宾朋光临景区,一览太行大观——神农山,壮游天下一绝——白松岭! 第一景段:云阳寨—锣鼓亭 观光游览车各位游客,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开始今天的登山旅程了,为了减轻您的登山强度,景区为您准备了环保型电动观光游览车,您可以选择乘坐游览车直达神农步道。在此,我提醒大家在登山途中要注意三件事:一要注意安全,要按照景区规定线路游览,而且景区内是特级防火区,请将随身携带火种留下;二要注意环保,请您将废弃物丢到垃圾箱内;三要注意保护动植物。谢谢大家合作。

随州特产介绍

随州特产介绍 泡泡青 泡泡青,又名黑油白菜、青菜。随州泡泡青菜栽培历史悠久,是随州特有的地方品种,该品种属塌地生长植物,叶泡浓绿至墨绿,叶片多皱呈泡状,有茸刺,叶柄短,抗病力、抗寒性强。以随枣走廊的城区、万店、安居、厉山等地的泡泡青菜品质最佳。此品种出了随县地界就变种,外地曾引种都未成功。 泡泡青叶肉厚实,质地柔软,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泡泡青菜主要生长在冬季,没有虫害,因此不用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经霜雪后,品质尤佳,春节前后上市,是城乡居民春节期间尤为喜爱的菜肴之一。 由于抗寒性强,一般作越冬作物露地栽培,9月中、下旬开始分期播种,11月至次年2-3月采收上市,立春后开始抽苔开花。泡泡青因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在随县普遍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每亩产鲜菜1000公斤左右,每年可产鲜菜5万吨左右,单项总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泡泡青过去主要在本地区销售。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泡泡青逐步享誉省内外,甚至成为随县人招待贵宾、馈赠外地亲朋好友的礼品。

金头蜈蚣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本草纲目》中说:“蜈蚣,头、足赤者良”。中医以干燥全虫入药,性温,味辛,有毒。有祛风、定惊、止痛功效。主治中风、破伤风、百日咳、惊厥、偏头痛、恶疮、蛇咬中毒等症。蜈蚣还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 蜈蚣性喜阴湿,多栖息于石头、树林烂叶之中,亦常见砖渣碎瓦中,是一种肉食小爬虫。清明至立夏之间是捕捉季节。每当下雨打雷、闷热暴雨前,蜈蚣外出活动频繁,最好捕捉。 据《随州志》等史志记载,随州高城镇、殷店镇等地出产的蜈蚣体长肥硕,头呈橙红,故称“金头蜈蚣”,与白果、桔梗并称“随州三宝”。“金头蜈蚣”以药效显著驰名中外,是随州传统的外贸产品,民国时期年运销量在10万条左右,从1957年起,国家每年下达收购任务,年收购量400万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金头蜈蚣”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了捕捉量的一路攀升,直至1995年左右达到3000万条后便逐渐稳定了下来。近几年,“金头蜈蚣”批量出口到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在国内中药材市场也很走俏,随州农民每年从捕捉蜈蚣中增收3000万元左右。 随州香菇 随州产香菇历史悠久,很早就有野生品种。1965年在大洪山绿水村,农民开始试验人工点种获得成功,全省在此首次召开了小型现场会,推广此项技

河南淮阳太昊陵导游词5篇

河南淮阳太昊陵导游词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河南淮阳太昊陵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游客朋友的到来,我是大家是导游,我的右手边是为咱们保驾护航的司机。衷心的祝愿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也预祝本次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周口太昊陵,在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口的概况。 周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人类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作八卦,结网置,教民渔猎;中国女神女娲氏都西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化育万物;炎帝神农始都陈(今淮阳县)、尝百草,艺五谷,教民稼穑,开创中国种植、养殖的新纪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县(今鹿邑县),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经》,流传千古,经纬华夏,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陈城(今淮阳)建立“张楚”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中国杰出易学家陈抟亦生在鹿邑县;包拯下陈州赈灾,引出过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洪宪皇帝袁世凯生在今项城市;著名的抗日将领吉鸿昌生在扶沟县;陈、李、谢等十多个姓氏的祖根源于周口。 历史的长河,灿烂的文化在周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中国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寝太昊陵,占地870亩,五门相照,殿

宇琉金,巍峨壮观;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的画卦台,亭栏溢彩、古柏苍翠;付羲始作八卦的圣物白龟1984年从画卦台畔千年灵地重现;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遗址平粮台,是我国日前发掘出土,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 孔子陈蔡绝粮,平淡艰辛的纪念地弦歌台,修葺一新,湖中建坛,红莲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九龙井,“先天太后之赞”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高坛建筑,庄重古朴;“三皇”之一女娲氏之都城,西华女娲城环境优美已成为商贸游览胜地;扶沟吉鸿昌纪念馆记载着英雄不朽的业绩流传万古; 周口市关帝庙,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冶炼等工艺荟萃的古建筑群;袁世凯故居,典雅别致,颇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调;南顿故城建设精美,具有古城风貌;淮阳剪枝公园,松柏造型奇异,飞禽、走兽、亭、塔、阁、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阳环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亩水面,蒲苇葱郁,荷花飘香,碧波荡舟,戏水采莲,垂钓烧烤,乐趣无穷。 周口市新建的“中华五千年”旅游景区,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仿长城建筑,把中华楼、长城各关按1:1的比例建设镶嵌其中,玉雕、石雕、泥塑历代君王将相、文人圣贤一万多尊,分堂设立“长城”之内。 改革开放以来周口市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景点景区加速建设,各种服务不断完善。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先进,星级饭店四家,设施

天柱山导游词.doc

天柱山导游词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

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睛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组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

最新的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最新)

最新的河南云台山导游词范文(一)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将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那就是我身后正在开车的李师傅了,此次云台山风景区的旅行就由我们两位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接下来,我把咱们的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由郑州出发,跨黄河,直达焦作,进入修武县,就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云台山风景区了。 朋友们,此刻围绕在我们四周的是郑州市区,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郑州: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我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现在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现在城中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的郑州引领着河南经济的发展。郑州因发达的商贸素有““商城”之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场搅动乾坤的“商战”,不仅让郑州名扬四海,更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郑州今日的辉煌也得益于四通发达的交通,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连霍和京珠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说话间,我们已跨过黄河,进入焦作境内,焦作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邻黄河。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焦作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2003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焦作的自然风光秀美壮丽。太行山层峦叠嶂,母亲河渊源流长,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气,成就了焦作旅游之大势。太行峡谷景观尽显雄险奇秀,黄河北岸风光充满诗情画意,太行山南麓在焦作境内连绵百余公里,从东到西分布着大大小小1000多处景点,山水相依,雄中含秀,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独具峡谷景观特色。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景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闻名遐迩。 焦作还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焦作是三国时期军事家司马懿,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明代著名音律学家朱载堉,元代理学家许衡,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的陈氏太极拳发祥于这里,传承至今,远播海外,堪称我国民族武术艺术的奇葩和世界瑰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观”,蕴涵了中华五千年治河经验,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博物馆。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郑观光游览,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新郑热情好客的父老乡亲和我的同事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品味.游览古都新郑我姓马,老马识途的马,今天各位来到我旅游,请放心好了,有我一马当先,什么事情都会马到成功。。。。。。我是来自新郑**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喊我小马,相信有小马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的快乐.当然了,小马也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呢,就是咱们旅行社选派的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今后几天就由他和我来陪同大家,如果您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我们提我们会尽力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的,好了,现在请大家坐好扶稳如果有那些朋友晕车请您往前面来,前面的朋友会把最舒适的座位给您的,在这小马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没有什么事请尽量不要在车厢内走动。 现在我想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行程安排略)然后我们有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12:00时候我们在大门口集合前往有缘餐厅用午餐,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咱们的车牌号豫a1234和我的手机号12345678,如果有参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和我联系. 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有着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至于我们的市情,我想用以下五个字概括就再贴切不过了,那就是——中、通、古、丰、美。 “中”呢,是指我们新郑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州之中,北临郑州市区,南接魏都许昌,东依七朝古都开封,西面九朝古都洛阳。 “通”呢,是指我们新郑市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境内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纵贯其中,还有我们中原最大的国际机场——新郑国际机场。 “古”是说我们新郑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它不仅被命名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还被中华古都协会认定为“中华第一古都”。这里不仅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裴里岗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炎黄文化,还有2700年前的郑韩文化。 “丰”,是指我们新郑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及矿产资源。大家来看窗外,那大片大片的绿林就是我们的新郑枣林了,新郑特产——鸡心小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品尝过,有机会我请大家吃哈。我们新郑种枣历史悠久,在裴里岗就出土了堪称最早的炭化枣核。在古枣园里有棵古枣树王树龄竟达600多岁。 我们现在已进入了市区,距我们的目的地——黄帝故里还有5分钟的车程。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请aaaaa景区。早在2000年就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遭战火毁坏,明清时修葺。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该广场是07年(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前)建的,它长宽各130米,是一个正方形广场。广场四周种植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我们60万新郑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有什么服务不到位的地方请多指教。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河南,再来黄帝故里。谢谢大家! 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虽纷繁冗杂,但脉络

天柱山导游词_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

天柱山导游词_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睛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组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