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从中国看世界 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 从中国看世界 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例如,中国处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是用与中国有空间关系的大洲和大洋来说明中国的位置。

地理位置分为:①数理地理位置(或绝对位置),用经纬网来确定。②自然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周围陆、海、山、河等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③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国与邻国具有政治意义的空间关系。④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地理位置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陆上边界

我国和俄罗斯接界的国境线最长,东起吉林省浑春市防川,界碑立在距图们江口15千米处,防川地区东以张鼓岭与俄罗斯为界,西以河道与朝鲜为邻。黑龙江省已开辟许多边境贸易口岸,其中绥芬河市有铁路、公路通向俄罗斯的远东大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是中俄国际铁路边境站,与俄罗斯的外贝加尔斯克市相距20千米。在新疆也有一小段中俄边界线。

我国与朝鲜基本上以河道为界,北段为图们江,南段为鸭绿江。两江源白头山天池是两国的界湖。中朝有国际铁路相通。辽宁省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和北方陆疆与海疆的交汇点。

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一小段与蒙古国接壤。在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市有国际铁路相通。铁路两侧,分别立有花岗岩界碑,内侧1千米立起高大的拱式国门,上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我国与巴基斯坦在1965年就签订了中巴边界议定书。国境线在五六千米高的喀喇昆仑山脉上,中巴国际公路通过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红其拉甫山口,嵌着国徽的界碑分立公路两侧。

我国与尼泊尔的边界条约签订于1961年,两国有国际公路相通,中国口岸在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樟木海拔2 400米,与尼泊尔的科达里隔一条溪,有友谊桥架在波曲(河)上,桥中心为国界线。

我国与印度的边界,中段隔着尼泊尔、锡金、不丹,东西两段与我国的新疆与西藏接壤。界线未正式划定。西藏亚东是通向印度的传统口岸,这里距印度的铁路线最近点仅45千米。在海拔4 500米的乃堆拉山口国境线上的中方一侧,建有国际邮亭。

我国与缅甸根据1960年签订的中缅边界条约,缅甸将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区归还我国,我国将猛卯三角地移交缅甸。我国云南省边界少数民族多与缅甸边民有亲戚关系,历史上就形成了许多边境集市,例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

瑞丽县等,畹町市与缅甸棒赛镇隔河相望,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

我国与老挝边界中,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是祖国陆疆最南突出部分。南端国境线位处北纬21°6′,是我国的“热带生物王国”和雷暴最多的地区。

我国的滇东南和广西与越南为邻,云南河口县城河口镇位于南溪河与红河汇合处,与越南隔河相望,滇越铁路自昆明南下,从河口过桥至河内。广西凭祥市友谊关宽阔的关前广场前的红棉树挺立在国境线上,湘桂铁路与中越铁路在凭祥相接。广西防城东兴镇位于北仑河口,与越南芒街镇隔河相望,是祖国南方陆疆和海疆的交汇处。

我国的新疆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接界,新疆有铁路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相接。

我国的四端

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05′),属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2点20分。对岸是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的乌孜别里山口附近(东经73°附近),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51′),南距赤道仅400多千米,与加里曼丹岛的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相距仅100多千米。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最高点距海面还有17.5米,它长2.4千米,宽1.4千米,面积2.12平方千米,表面崎岖不平,珊瑚生长良好。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

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漠河镇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

53°34′)。漠河镇全年无霜期仅56天,冬季气温在-40°C以下,夏至日白昼长达17小时,冬至日白昼短至7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对岸是俄罗斯的伊古那斯伊诺镇。

我国的海岸线

海洋表面与陆地表面的交界线,称为海岸线。通常把多年平均高潮时海水到达的界线,称为海岸线。

我国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此外,岛屿海岸线长1.4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3.2万多千米。我国海岸线曲折,较大海湾有150个,多港阔水深的天然港口。

杭州湾以北海岸以沙岸为主,地形表现为上升的山地丘陵海岸与下降的平原

海岸交错分布,但以平原海岸居多,多淤泥质海岸,海岸线较平直,退潮时泥滩一片。

杭州湾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为整体抬升的山地丘陵海岸,其间镶嵌了小块的河口平原。这里多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港湾深入内地,岸外岛屿罗列,多海蚀崖、海蚀阶地、海蚀柱、海蚀洞等海岸地貌。

此外,大致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有丛生红树林或珊瑚礁发育,组成了独特的生物海岸。

我国的岛屿

我国是一个岛屿众多的国家,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 500多个,总面积8万多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0.8%。岛屿岸线总长1.4万多千米,相当于大陆海岸线的78%,按其成因可分为基岩岛(大陆岛)、冲积岛与珊瑚礁岛(海洋岛)三类。

基岩岛占中国岛屿总数的90%以上,多呈北北东方向,以群岛或列岛形式作有规律的分布。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两个最大的基岩岛。其他有辽东半岛沿海的长山列岛,共50多座岛屿;山东半岛沿海的庙岛群岛,共30多座岛屿;浙闽沿海的舟山群岛为我国最大的群岛,共1 339座岛屿;华南沿海的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外,共有150多座岛屿,主要有香港岛等;台湾附近海域有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冲积岛由河流入海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而成。例如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1 060.5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三大岛与最大的冲积岛。此外,珠江河口与台湾西岸等都有冲积岛分布。

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南海,包括由200多个岛、沙、礁、滩组成的南海诸岛(陆地面积仅10多平方千米)及黄岩岛。

各岛屿中,面积在3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台湾岛和海南岛,其余岛屿的面积都不大,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大岛只有15个,却占全国海岛总面积的91%,而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的岛屿占80%以上,这些小岛的平均面积不到0.5平方千米。

我国岛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海和南海,其中分布在东海海域的约占岛屿总数的60%,南海约占30%,黄渤海约占10%。按省份计,分布在浙江省沿海的岛屿最多,有2 100个,福建省有1 404个,两省集中全国海岛的54%。

我国的半岛

半岛是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我国主要的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等。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向南伸入黄海与渤海之间,面积29 400平方千米,金州以

南又称旅大半岛。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胶莱谷地以东,向东北伸入黄海与渤海之间,面积约39 000平方千米。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九州江口与鉴江口连线以南,向南伸入南海与北部湾之间,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面积9 500平方千米(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

三大半岛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其海岸线总长4 000多千米,占大陆海岸线的 1/4。

山东半岛在山东省东部胶莱谷地以东,伸入渤海、黄海之间,面积3.9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半岛。岸线由险峻的花岗岩岬角、新月形的海湾和绵延的沙滩组成。其中成山角是祖国大陆海岸的最突出部,位处东经122°42′。

辽东半岛在辽宁省南部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之间。面积2.94万平方千米,北宽150千米,向南渐窄,南端为大连港。半岛上古老的变质岩风化成波状丘陵,沿岸海蚀崖、岩滩、岬角众多。

雷州半岛突出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伸入北部湾与雷州湾之间。因多雷暴而得名,因琼州海峡断裂下陷而成半岛。面积0.78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 180千米。

领土

领土是指隶属于一国主权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一个国家的领土在地理分布上,有的连成一片,有的则较分散(例如岛国和国土被其他国家分隔的国家等),但它们都统一处于国家主权的管辖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除大陆外还包括沿海岛屿、同大陆隔有公海的台湾岛及其周围各岛、海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国家领土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不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但也绝不允许别国霸占中国的一寸土地(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

内海

内海有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两个范畴的概念。自然地理上的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而且海水较浅,它的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影响,例如渤海。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它包括各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内海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沿海国有权关闭内海,不让外国船只进入,或规定进入内海必须遵守的规则。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渤海既是自然地理上的内海,也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

领海

领海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我国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又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国家根据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在有关法律规定下,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族、人口、文化、风俗等因素,依据一定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级别、大小不等的行政区划,并在驻地(行政中心)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我国的行政单位,就是根据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国防力量,有利于对全国经济建设进行有计划的统一领导,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等原则而划分的。

根据我国宪法第30条(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的地方。”

宪法还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据此,中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多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有的与山、河、湖有关。例如贵州省以境内贵山得名,云南省在云岭以南而得名,山东、山西是因为分别在太行山以东和以西而得名;河南、河北是因为分别在黄河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则是因为分别在洞庭湖以南和以北而得名;黑龙江省因大河黑龙江而得名;辽宁省以辽河得名;浙江省因钱塘江(又名浙江)而得名;青海省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等。有的与其他地名有关,例如吉林省以省内吉林城得名,陕西省因位于陕原(今陕县一带)以西而得名,甘肃省旧以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得名,江苏省以江宁、苏州两地首字得名,安徽省旧以安庆、徽州两地首字得名,福建省旧以福州、建瓯两地首字得名。

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大致有三种情况:(1)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作简称,例如黑、吉、辽、京、津、苏、浙、台、川、云、藏、陕、甘、宁、青、新、内蒙古;(2)因境内重要河流而得名,例如湖南、江西,因湘江和赣

江而分别简称湘、赣;(3)取历史地名作简称,例如河北因部分地区历史上长期属于冀州而简称冀;山西、山东因部分地区在春秋时分别为晋国、鲁国领地,而简称晋、鲁;陕西省在战国时期属秦国辖地,故又简称秦;相传上海境内的吴淞江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所以上海市简称沪。

巧记34个省级行政区

两湖广宁重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宁夏、辽宁、重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五江港澳青陕甘(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新疆[“江”“疆”谐音],香港、澳门,青海、陕西、甘肃)

云贵西四北上天(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内蒙台海福吉安(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巧记省级行政区简称

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京津沪渝和港澳;

自治区:(内)蒙(古)新藏,宁和桂;

二十三省:黑吉辽,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滇黔,闽粤琼,陕甘晋,青和台。

我国的人口增长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人口达到5.49亿人;1953年7月1日经全国人口调查登记,人口总数为6.02亿人;1964年7月1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为7.23亿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0.32亿人;1990年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1.33亿人;2000年11月1 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2.95亿人。50年间人口增长了一倍半。

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 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 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我国的净增人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净增的人口,相当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这七个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

当今中国,每年净增人口,以1991年为例,相当于每年要新增加一个北京再加上一个青海省的人口;每月要新增加一个大县的人口;每周要新增加一个小

县的人口。平均每天净增4.1万人,每小时净增1 712人,平均每分钟净增近29人。

中国每年的新增人口需消耗掉20%左右的新增国民收入。从1952年到1988年的37年中,国民收入虽增加10倍,但人均收入仅增加4.8倍。以1990年为例,中国有48.5%的增产粮食和45.6%的增产肉类用于新增人口;有35%的新设医院病床及37.7%的城镇竣工住宅,用于城镇地区新增人口。

由于每年净增人口多,1990年中国人均耕地已降到不足0.1公顷,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淡水资源也只及世界的1/4。中国粮食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占有量只及美国的22%。

计划生育的巨大经济效益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按1970年生育水平推算,到1988年底,近30年全国少出生了2.5亿多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这相当于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15倍;相当于1989年投入卫生事业费的460倍。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国家和社会节约了大量抚养成本,也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也显示,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普查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与1990年普查相比,平均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1 422人上升为3 611人,增长了154%。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已经使少生、优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人口年龄构成

中国的人口年龄构成仍较年轻,目前正向缩减型方向发展,1982年后14岁以下各岁人口在逐渐减少。据2000年统计:0~14岁的人口为28 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 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 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的变化将使中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一般男16~59岁,女16~54岁)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长。

中国现有劳动力资源,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全部劳动力数量之总和。1995~2000年,每年约有1 900万人进入劳动力适龄人口的行列,而同期每年退出劳动力适龄人口行列仅800~1 000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较快地提高,但2000年中国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超过9%,低于1900年工业发达国家的占总人口 10%的老龄化水平。

人口职业构成

中国非农业人口1952年为8 921万,占总人口的14.4%。1990年增加到21 985万,占总人口的19.43%。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农、林、牧、渔劳动者占60%,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及有关人员占24.5%,教育、科学、卫生、文化人员占3.5%,服务业、商业工作人员占6.5%,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及其他人员共占5%。除农业劳动者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外,其他劳动者所占比重均较低。按“三个产业”的划分分类,1998年,我国在业人口构成中,“第一产业”占49.8%,“第二产业”占23.5%,“第三产业”占26.7%。今后我国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将增长较快。

据2000年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 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据2000年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5 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 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 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 523万人,增长了16.70%。

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

据1990年统计,全国每10万人中平均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 422人,高于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是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陕西、宁夏、湖北、青海、内蒙古、江苏。其中京、沪、津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分别为9 301、6 584、4 668人。

每10万拥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2 805人的省级行政区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是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江苏、陕西、河南、海南、湖北、广东、山东、河北。

每10万人拥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9 862人的省级行政区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是北京、上海、辽宁、天津、吉林、黑龙江、山西、湖南、广东、四川、广西、浙江、江苏、内蒙古、河北。

省级行政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88%的省级行政区,按由低至高顺序排列是北京、辽宁、天津、广东、吉林、广西、黑龙江、上海、山西、湖南、新疆、海南、河北、内蒙古、福建、湖北;高于20%的有宁夏、贵州、安徽、云南、青海、甘肃、西藏。

据2000年统计,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有4 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有14 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有42 989万人;接受小学教

育的达45 1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 422人上升为3 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 039人上升为11 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 344人上升为33 9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 057人下降为35 701人。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 507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下降了9.16个百分点。

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人口素质是指人口的质量特征,包括人口身体素质、人口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人口身体素质是人口健康水平,其衡量指标有营养状况、婴儿死亡率、人口平均寿命等。人口文化素质是指人口受教育的状况及与此有关的生产经验、生产技能等,其衡量指标有多种:例如每千人中的大学毕业人数,每千人中的技术人员数,以及文盲率等。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素质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素质高,可促进生产发展;人口素质低,则限制生产的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民族气节、爱国精神等,也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口素质的一般途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发展医疗保健事业,发展体育运动等。

据1990年的统计,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仍很低,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12~15岁的青少年中10.8%是文盲,15~19岁人口中,将近一半没有受过初中教育,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高达40%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占37.2%。在工业部门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8%,工人中的80%文化水平达不到初中毕业。上海目前25岁以上的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总人口7.3%,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但此比例不仅低于美国(31.9%)、日本(14.3%)、加拿大(37.4%),还低于菲律宾(15%)和韩国(8.9%)。

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也有待提高,据 1990年统计,近亲结婚率为1.5%,有的地方高达17%。全国有各种先天性缺陷者3千万人,每年出生婴儿中有85万的婴儿存在生理缺陷,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为5千多万人,其中智力残疾约1千万人。

中国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

自20世纪30年代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中国人口分布的“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大格局不仅未发生变化,且东多西少分布格局更加显著。

据《中国人口报》报道,“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地区分布数据显示,我国

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为东部4.9亿人、中部4.2亿人、西部3.6亿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别为452.3人/平方千米、262.2人/平方千米和51.3人/平方千米,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而1990

年“四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人口密度为392.0人/平方千米,中部地区(8个省)为241.4人/平方千米,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为52.5人/平方千米。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分布格局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的优劣,经济水平的高低,社会条件的差异密切相关;“五普”与“四普”相隔十一年,东部人口密度增长幅度较大,西部人口密度增长不大,这与国家政策和人口的迁移密切相关。

我国大面积的人口密集区都位于东部,西部仅绿洲和河谷灌溉地带有较密的人口。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各有关区域的人口密度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比1933年有论证的人口密度图,东部的四大人口密集区发展得更加稠密了,而西部的无人定居区如流沙沙漠、粗砾戈壁和高寒山岭等依然不可能有定居。离开了自然条件和工农业发展水平去谈人口分布是没有意义的,持久的人口密集区必有强大的吸引力所在。

我国第一个大面积的人口密集区是华北大平原,也称黄淮海大平原,面积为31万平方千米。1933年人口密度为300人/平方千米,1990年已达622人/平方千米。1990年共有人口19 282万人,计345个县(包括市辖县)、市(包括县级市)。华北大平原是我国的第二个面积大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从上、中游带来的巨量泥沙,逐渐向东冲积而成;同时山前倾斜平原──周围山脉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也与之连接,组成黄淮海大平原的一部分。土层深厚,地势坦荡,“一马平川”;暖温带为主的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气候),垦殖历史悠久,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千里中原,历来是全国的经济政治重心。至今工农业生产发达,铁路纵横,是我国的经济荟萃之地,分布着一系列大城市。整个平原以黄河河床为脊轴,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黄(河)海(河)平原,南部为黄淮平原。旧中国,水旱灾害不断。新中国治理各大河水患,发展各大河水利,对黄河大堤进行了全面加固增修,兴建水库、滞洪区、灌区。在确保黄河大汛期不决口的情况下大力引黄淤灌,重新开发黄泛区;植树造林,排涝治碱,把许多沼泽、沙荒、盐碱地变成良田。由于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这里容纳了巨量的人口。

长江下游和钱塘江下游平原,包括长江口三角洲、皖中平原、杭嘉湖平原以及宁绍平原,面积9万平方千米。1933年人口密度500人/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密度高达817人/平方千米。1990年总人口7 354万,共计93个县(包括市辖县)、市(包括县级市)。这里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垦殖,到盛唐之际即已成为我国经济最繁华的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原上河湖密布,太湖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一直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十大骨干工程也将全面建成,太湖水利将进一步发挥出来。目前随着上海的浦东开放、开发,商品经济更加繁荣,堪称黄金三角,将带动长江沿岸的经济联合发展,会有更多的流动人口进入。

长江中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平原和鄱阳湖平原,面积9万平方千米。1933年人口密度350人/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密度609人/平方千米。1990年总人口 5 432万人,73个县、市。中亚热带气候,地势低平,堤垸纵横、湖沼密布、港汊交织、耕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有很大发展。但平原上水面占4.3%,如果扣除水面,那么陆地上的实际人口密度还要提高很多。要高度重视的是江汉平原万顷沃野和武汉市的安全,全赖荆江大堤和汉江大堤保护。如果一旦大堤溃决,河水在汛期势必居高临下,一泻千里,形势十分严峻。江汉平原长期以来筑堤束河,围湖造田,堤垸圩田似蜂巢,水系紊乱。每逢汛期,水流互相顶托,无法排水,内涝严重。盲目扩大耕地,致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四川盆地面积1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盆周山地),1933年人口密度300人/平方千米,1990年总人口9 704万人,104个县、市,平均人口密度539人/平方千米。从西向东分三部分,即盆西平原(就是成都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全境多紫红色页岩分布,岩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磷、钾等元素,分解出来后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盆地底部大致在雅安、叙永、云阳、广元四县市之间。地势北高南低,海拔300~700米,其中平原约占7%,丘陵52%,低山41%。气候为中亚热带和暖亚热带,是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好地方。远在公元前250年,蜀郡守李冰父子就率众在成都平原修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这里农产富饶,号称“天府之国”。广大丘陵地区也筑起了密密层层的梯田,配以塘库蓄水,对控制旱涝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是我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加强内地工业建设,四川工业有了新的重大发展,是我国西南地区工业最发达的省份。

上述四大区总人口41 82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37%;面积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6.97%。此外,还有一些小面积的人口密集区,例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福建省沿海平原、河南省南阳盆地等,这里不一一列举。统计资料还表明:我国亚热带地区(北起秦岭、淮河,南接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热带境域),面积占全国1/4,人口占全国1/2,其中包括了长江下游和钱塘江下游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四川盆地,以及华北平原的南部。我国亚热带范围多低山丘陵,也有一些盆地、河谷以及沿海平原;上述面积大的平原就更显得重要。整个亚热带范围无霜期长、复种指数高,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好地方。东南沿海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方,十分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总之,我国东部的经济发达和人口众多,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力造成的,其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起着重大作用。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地区分布数据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即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民族。

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1.96%,少数民族人口占8.04%。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在中国12亿多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0 84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98%,比1990年提高了0.94个百分点。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方都在秦朝统一政权管辖下,并设有郡县加以统治。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汉朝在西域(汉朝以后对今中国甘肃敦煌以西地区的总称)置都护府,增设17郡统辖四周各民族,形成了包括今天新疆各族人民先民在内的疆域宽广的国家。在汉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也遂被其他民族用来称呼华夏民族,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奠定。

汉朝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秦汉“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各个朝代的中央政权既有汉族建立的,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13世纪,蒙古族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1206~1368年)帝国。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在南方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设置土官(以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地方行政长官),在西藏设立主管军政事务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西藏从此

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元朝的民族成分包括现今中国绝大多数民族。17世纪,满族崛起,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44~1911年)。清朝在西域设立伊犁将军并建立新疆行省,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并确立了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历史定制,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少数民族地方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委派)等一系列政策。

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在长期的大一统过程中,经济、文化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强固的亲和力、凝聚力。

中国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和欺凌,陷入被压迫民族的境地。为捍卫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御外侮,与侵略者和民族分裂主义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世纪,新疆各族人民协同清军消灭了阿古柏反动势力,挫败了英、俄侵略者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江孜两次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者。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八年抗战(1937~1945年)中,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其中的回民支队、内蒙古抗日游击队等许多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抗日力量为抗战胜利所作的贡献为世人熟知。针对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者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扶持下,策划和制造“西藏独立”、新疆的“东突厥斯坦”、东北的伪“满洲国”等违背历史潮流和中华民族意志的分裂国家行径,各民族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民族间无平等可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地联合和团结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

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概况

壮族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 489 63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地。此外,广东、贵州、云南、湖南等省也有分布。壮族聚居区地处岭南西部,地形奇特,山青水秀,自然景观十分美丽。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热带、亚热带作物。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薯类等。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曼”“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

古文字是“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而创造的一种与壮语语音一致的“方块壮字”。20世纪50年代,根据壮族人民的要求,创制了一种全民族能够接受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壮字。目前仍在推广使用。

蒙古族

现有人口4 806 849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藏族

有人口4 593 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公元641年,藏王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促进了藏族文化的发展,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押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藏族信仰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苗族

现有人口7 398 035 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红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此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亦称“那雅尔”,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欢聚”或“游戏”。起源于古代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故有“敖包那雅尔”之说。一般一年一度,节期视规模而定,每次一至三日,或五至七天不等。规模也大小不一,大则全国、自治区,小则县、乡,甚至个人也可以组织。过去只是在蒙古大草原上举行,现在居住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城市的蒙古族也都举行那达慕大会。届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骑马乘车,带上蒙古包,从远近各地赶来参加。那达慕大会历史久远,早在13世纪的古籍中就有有关此节的记载。过去的那达慕,是祭祖和群众娱乐两者兼有的活动,摔跤、射箭和赛马是那达慕必有的3项游戏,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解放前,那达慕为王公、牧主、喇嘛活佛、奸商所控制,成为他们寻欢作乐、盘剥人民的场所。现在的那达慕,祭祖内容渐趋减弱,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盛会。除传统的三项游戏外,还有棋艺、拔河、歌舞、体育、影视放映、图片展览及推广科技等内容,并交流各种农牧土特产、砖茶、布匹、绸缎、日用百货等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那达慕大会更加紧密的与经贸活动联系起来,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招商活动。

开斋节

亦称肉孜节。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音译,所以也称“尔德”节。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是我国回、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9月是教徒斋戒的月份。在斋月里,人们在每日破晓至日落这段时间里禁止饮食和房事,称为“封斋”“闭斋”。这一月的开始(9月1日)和

最后一天(10月1 日)均以见新月牙为准。斋戒期满,即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为开斋节。开斋节这天,所有虔诚的穆斯林,都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前往清真寺会礼,听教长讲经布道,并上坟悼念亡人。人们走亲访友,互相登门祝贺。家家炸油香、傲子等食品待客或馈赠。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活动。解放后,人民政府为这些民族的职工放假1~3天,以示尊重。

藏历年

藏族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各家都要将屋子打扫干净,备好油炸果子、青稞酒、酥油、茶叶、人参果、糌粑、炸蚕豆、灌肠、牛羊肉等丰富食品,在大门外、房梁、灶壁撒上面粉,并在门外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八吉祥徽”,在室内茶几上摆好叫做“卓索切玛”的五谷斗,内装糌粑、人参果、炒青稞花,上面插上各色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供品。还摆有供灯、酥油花塑的绵羊头、盆栽的青稞嫩苗等,以标志过去一年的收成,预祝新的一年农业丰收。除夕前一天,各户人家在太阳快落山时,把一切污水脏物往两边倒掉。藏族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万物生长的保证。初一天不亮,妇女们便到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让家人洗漱和喂饱牲畜。初一进食前,嘴上必须沾一点糌粑以示自己是吃糌粑的子孙。节日期间,闺家老小穿上新衣,先在家中互相祝福。有的人家到寺庙去拜佛,求菩萨保佑平安顺利,然后去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无论男女老幼,见面都要互相祝“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有的还互相祝酒。晚间青年男女在篝火周围,跳舞姿雄健的锅庄舞、踢踏舞。初一不互访,从初二开始,互相到亲友家拜年,持续3~5天。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亦称“浴佛节”。傣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拟6月为首。规定太阳进入金牛宫的那一天为泼水节。傣历6月上旬相当于公历4月,所以泼水节即在公历4月清明节后第七天开始举行,历时3~5天。民间关于泼水节的来源,出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傣家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妖法无边的魔王,它呼气就能变成大风,风到之处就能燃起邪火,张口便能吐水,淹没大地,横行霸道,无恶不做,而且刀箭不入,水火不服,大家十分忧愁。有一次,妖王抢了7个美丽的姑娘作妻子。她们十分痛恨魔王,合计杀死魔王,为乡亲报仇。最小的也是最美丽的姑娘叫依丹罕,在傣历 6月的一天夜里,佯装与妖王十分亲热,用酒把妖王灌醉,奉承道: “大王,你本领高强,什么都伤不了你。”妖王听了,高兴得忘乎所以,对依丹罕说: “其实只要用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我就完蛋了! ”待魔王入睡后,依丹罕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将妖王脑袋勒落在地。但是妖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大火成灾。为了使人民免除灾难,这七位妻子只好将妖王的头抱在怀里,每人轮流一天。天上的一天就是人间的一年,每逢轮流更换这天,人们便用清水替姑娘冲洗被妖王头颅沾染的污秽,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今天的泼水节。

现实生活中,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节日。节日的第一天为送帽,傣语叫“桑刊日”。清晨,虔诚的佛教徒沐浴更衣,首先进行“堆沙”浴佛活动,

表示祈求丰收,然后到江边,到处是提着小桶手拿花枝的人流。开始人们用花枝沾水,洒进异性的脖颈,然后用手在对方肩上拍三下,祝福他(她)身体健康,对方也洒水还礼。第二天是泼水日,也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男女老少齐出动,泼水又分文泼与武泼。文泼是对长者,泼时舀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衣领,让水沿脊梁淌下,被泼者高兴地接受祝福。武泼则无固定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互相追逐、泼洒,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祝福越多,因而也越高兴。第三天进行放“高升”和“丢包”活动。所谓“丢包”,就是青年男女求爱的一种表示。丢包时,小伙子和姑娘们各站一排,把菱形布包抛向自己的意中人,这时女方可以伺机抢走自己意中人身上的佩刀或头巾等物,然后跑回家去做好酒菜,等小伙子来索取,订下终身。入夜,人们在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缚上竹筒,筒内塞满火药,一经点燃,便发出鸽哨似的尖啸声飞向蓝天,燃起五颜六色的烟花,把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这便是放“高升”的活动。人们一边放着“高升”,一边围着熊熊的篝火,兴高采烈地跳着象征吉祥的孔雀舞,直至午夜方止。节日期间,各地还举行赛龙舟、跳孔雀舞、赶摆等活动。届时澜沧江两岸各族人民和国内外宾客前往傣族村与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祝福,共度佳节。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后传入到缅甸,再传到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地区。这一习俗在布朗、德昂等族中也广为流行。

“三月三”与歌圩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歌节佳期,整个壮乡到处搭起歌台,进行对歌比赛。

我国的主要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总政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在我国,民族不论大小,不论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一切权利上都是完全平等的,在承担义务上也是平等的。不允许任何民族有任何特权,禁止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禁止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用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把它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民族或地方的单纯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按其行政地位,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对于巩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与繁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如给予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对口支援与合作等等,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之一。实践证明,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民族工作,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和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是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扎根和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可以得到使用与发展。国家提倡和鼓励在同一地方工作、生活的各族干部群众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干涉这种自由。对于忽视民族特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予以约制。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制任何人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每个信教或者不信教的公民在政治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

民族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由于引发民族问题的历史时代和具体的社会条件等的作用,民族问题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我国各民族都已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今天,各民族间的关系都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经济建设成为我国时代的主题,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更快地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平衡,尤其是民族地区与内地和沿海等汉族地区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彼此间的差距还呈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的存在,尽管主要是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如果听任差距长期存在下去,势必会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因此,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自强自立观念和能力,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