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教案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教案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教案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教案

地理信息系统教案(理论部分)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张桂林

桂林工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二004年8月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部分)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第一讲GIS的概念、应用、历史和发展趋势(2学时)1.GIS的概念

GIS 是采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显示、输出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空间信息:具有地理坐标,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

●海量数据、高效、准确、应用广泛

●交叉学科:地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IT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高新技术

●发展前景广阔,与GPS及RS结合,称3S技术

2.GIS的应用(多达几十~近100个研究领域)

(1)资源规划、调查和开发

(2)环境监测:污染程度、环境数据、环境保护

(3)区域规划、国土规划、旅游规划、城市规划

(4)交通管理:交通状况、交通事故、GPS导航

(5)灾害防治:洪水、森林火灾

(6)商业方面:市场调查分析、客户统计分析、营销、投资地点选择

(7)军事方面:军事目标的侦查和进攻

(8)政府部门:人口、资源、环境管理

(9)农业、林业:农作物生长情况、森林调查

(10)海洋调查研究:海洋赤潮等

(11)其它方面(例如我国SARS疫情发布GIS系统)

3.GIS的发展历史

国际上:

●20世纪60年代:GIS的开始阶段,北美大学和政府用于计算机制图和大量地理信

息数据的统计(如人口、资源数据)

●20世纪70年代:GIS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专业人才增加三方

面因素推动了GIS的快速发展,专业GIS软件开始出现

●20世纪80年代:GIS的大发展时期,应用领域扩大,涉及资源调查管理、环境、

森林、规划等方面,商业化GIS软件进入市场(ArcInfo, MapInfo,…)

●20世纪90年代:GIS的用户时代,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扩大,渗透到经济社会各

方面,并走进普通用户,与GPS及RS结合,商业化GIS软件成熟,市场需求激增, 软件达400多种。

国内(比国际至少晚20年):

?20世纪80年代:GIS的开始阶段,了解国外GIS发展状况,模仿学习

?20世纪90年代:GIS的发展时期,推出国产GIS软件(GeoStar, CityStar, MAPGIS)?21世纪:GIS的大发展,但总体水平与国外仍有差距,在软件开发、市场化方面、

人员培训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4.GIS的发展趋势

(1)向综合化发展

GIS + GPS + RS + Internet + VR(Virtual Reality) + 通信+ 办公自动化

(2)向分化发展

组件式GIS:城市GIS、政府GIS、社会GIS、企业GIS。灵活、经济、高效WebGIS:共享、传输、商业前景广阔

(3)产业化

全球GIS产值(软件、硬件、数据及服务等)近100亿美元

(4)综合国力的体现和军事方面的重要性

(5)地理信息系统造型语言(Geographic Information Modeling Language)

5.GIS的教育和培训

●GIS的未来取决于GIS的教育和培训,人才和团队是GIS发展的关键

●美国100多所大学开设GIS课程(1995)+ 公司+政府

●中国:80年代只要几所重点大学开设GIS课程,90年代激增,60-80%地理专业开

设GIS课程,21世纪广泛普及

●问题:缺乏师资;缺乏软件、硬件设备投入;GIS教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过

分专业化,高深难懂

6.GIS学习参考书

陈述彭,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科学出版社,2001

朱光,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来及应用,测绘出版社,1997

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高教出版社,1995

黄杏元,等,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高教出版社,1990

7.GIS网站(作业:请上网搜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298743.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298743.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298743.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298743.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298743.html,

第二讲GIS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功能(2学时)

1.GIS的基本构成

(1)计算机系统-GIS的核心

A.硬件

●计算机主机:CPU + 内寸(ROM + RAM)+

●外围设备:输入设备(键盘keyboard,鼠标mouse,扫描仪scanner,数

字化仪digitizer.); 输出设备(显示器displayer,打印机printer,绘图仪

plotter)

●存储设备:硬盘、光盘、软盘、移动硬盘、移动存储器(优盘)、磁带…

B.软件:计算机系统软件+ GIS应用软件

(2)数据库系统-GIS的瓶颈技术之一

空间几何数据+ 属性数据

空间几何数据= 矢量数据+ 栅格数据

属性数据:几何数据相对应的特征,例如某省区范围的面积、人口、

(3)人员和组织机构-GIS成功的关键

项目经理–> 专业人员(一般技术人员+ 高级技术人员)->用户

2.GIS的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输入功能

●用数字化仪进行数据采集(基本已经过时)

●用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产生栅格图象,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人工、半自动化、全自

动化)

●GPS定位数据采集与输入

●野外专业数据采集(very important)

●属性数据输入(野外掌上电脑+ 笔记本手工记录)

(2)数据操作与编辑功能

●数据转换(不同GIS数据格式转换)

●投影变换(美国WGS-84,我国高斯投影)

●图形数据编辑(点线面的增加、删除、改动;图形的缩放、移动、旋转;拓扑关系,等)●属性数据编辑(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3)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

●数据量大,海量数据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不可分割

●应用面广

●数据管理目前缺乏统一标准

(4)查询功能(重要!应用广泛)

根据图形查询属性信息

根据属性查找地理位置

根据属性组合查询空间图形

高级查询(空间分析)

(5)空间分析功能

●缓冲区分析(buffer):根据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

例如:距离北京市100公里的所有城市(考虑经济辐射);距离某条河流两岸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村庄(考虑河流污染的影响范围);距离某国家边境100公里的所有主要城市(考虑战争)

●空间集合分析:逻辑运算(and, or , not, et al)进行数据提取

●空间拓扑分析:空间相交、包含、相邻、接近等关系(点与线之间、点与面之间、线与

面之间,等)。例如:检索某河流上的所有桥梁(点与线之间关系);某城市内商业网点的分布(点与面之间关系);某条公路经过的河流(线与线的关系);某条铁路通过的地区(线与面之间的关系)

(6)输出功能

●计算机屏幕显示

●硬拷贝(HARD COPY)

●数据(存储设备)

第三讲地理空间数据基础(2学时)

1.地球形状的数学表达

●地球自然表面非常复杂,严格来讲,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

●水准面-处于自由静止状态下的海洋、湖泊、江河等的水面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通常以此作为高程测量的起算面

●大地水准面物理意义:大地水准面上任意一点切面与重力方向垂直,大地水准面也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面,也不可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

●参考旋转椭球体-非常接近大地水准面,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采用不同参考椭球

(达100多种),形成不同的坐标系统:

IUGG-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WGS-World Geodetic System(世界大地测量系统)

●北京54坐标系-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来自于前苏联坐标系的延伸,原点不在北京,在前

苏联普尔科沃。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参考椭球,高程以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

●西安80坐标系-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原点设在西安西北的永乐镇。采用IUGG-1975椭

球为参考椭球。

●WGS84-是结合卫星数据(GPS)而产生的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地球质心(美国标准)

2.坐标系统

(1)地理坐标-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或进行大区域的测量工作时采用

A.天文地理坐标(把地球近似看作圆球)

天文经度+ 天文纬度

首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

B.大地地理坐标(把地球看作椭球)

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B)

(2)平面直角坐标-运用数学方法将地球表面的点线面展示在平面上,必须进行地图投影! 测量与地图上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上的直角坐标不同!(相反)

测量工作中规定纵坐标为X轴,方向为南北方向,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横坐标为Y轴,东正西负;象限注记采取顺时针方向。

自成独立体系:相对坐标系/地方坐标系

(3)高程

●绝对高程:地面上任何一点至大地水准面(基准面)的垂直距离,我国大地水准面规定

为黄海平均海水面,青岛水准原点。

●相对高程:地面上任何一点至适当的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3.地图投影

(1)定义:将地球椭球上的点、线、面通过某种数学方法投影在平面或可展的曲面上。

X=F1(B , L);Y=F2(B,L)

(2)投影变形

举例:把橘子皮压平,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三种变形: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投影前后保持三者同时不变是不可能的,应根据地图用途确定。

(3)投影分类

等角投影、等积投影、等距投影、任意投影(按照变形性质分类)

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方位投影(按照投影面类型分类)

高斯-克吕格投影、UTM(通用横向墨卡托投影)、兰伯特投影、等等(按照投影方法或创始人分类)

(4) 高斯-克吕格投影简介

创始人:Gauss-Kruger(高斯-克吕格)

投影方法: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设想用一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地球面上某一子午线相切,这条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中央经线)。椭圆柱中心轴通过地球中心,按等角投影条件,将中央经线东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椭圆柱面上。然后将椭圆柱面沿其母线剪开,展成平面,得到投影结果: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一条直线,长度无变形,其余经线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对称曲线

●赤道投影也为一直线,其余纬线投影是凸向赤道的对称曲线

●线条之间投影后角度关系不变,为等角投影

高斯投影分带:为限制变形而采用的缩小投影区域的分带投影法

6°分带法:从首子午线开始,按经差6°为一个带,将全球分为60个带,逐一投影。每个投影带的中间一条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其经度为6°n-3°。6°分带一般能满足1:25000或更小比例尺精度需要。

3°分带法:从首子午线开始,按经差3°为一个带,将全球分为120个带,逐一投影。每个投影带的中间一条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其经度为3°n。6°分带一般能满足1:10000或更大比例尺精度需要。

思考题:桂林市某点经度为110°15’,为几号6°带?几号3°带?(答案:19;37)灌阳县某点经度为111°8’,为几号6°带?几号3°带?(答案:19;37)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原点。用一系列平行X、Y轴的直线,组成直角坐标网格,称公里网格。为避免Y轴为负值,统一规定将每一带的纵坐标轴西移500公里(500000m)[这也就是GPS中WGS-84坐标系转换为中国坐标系时FALSE E需要输入500000的原因]

举例:桂林工学院某点的经度约为110°18’,在1:10000地形图上(北京54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为37430700m,前面“37”代表分带(第37个3°带),后面430700代表向西平移500km的坐标,算回为430.7-500= -69.3km,说明位于该带中央子午线以西(负值)。桂林工学院某点的纬度约为25°17’,在1:10000地形图上(北京54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为2798km,说明距赤道2798km。

(5) UTM投影简介

定义: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通用横向墨卡托投影

投影方法:等角横切圆柱投影!设想用一个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相同的地方是采用6°分带法!但在地球两极一般不采用

(6) GIS中投影问题注意事项

●GIS中数据投影要一致!

●在ArcView中只有DD(Decimal Degree)坐标才需要投影!

●GIS中提供多种投影转换功能!

第四讲GIS的数据结构(2学时)

1.地理空间的实体表达

(1)点实体(point) :观察点、采样点、矿点、城镇、高程点。。。

表示方法:坐标(x,y)+ 属性

(2)线实体(line):河流、铁路、公路、断层、路线。。。

表示方法:起点坐标(x,y)+ 终点坐标(x,y)+ 属性

(3)面实体(polygon):行政区、岩石分布、土壤分布、森林分布、植被分布。。。

表示方法:封闭的线+ 属性

(4)体实体(volume):地质体(矿体、土体)。。。是GIS的难点

表示方法:封闭的面+ 属性

2.GIS空间数据结构

(1)矢量数据结构(Vector)

坐标+ 属性

简单数据结构:单独的点、线、面

拓扑数据结构: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

(2)栅格数据结构(Raster)

单元网格(象素)+ 属性

例如:扫描图、遥感图象。。。

(3)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

单元网格(象素)+ 属性

(4)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转换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栅格数据→矢量数据

(5)矢量数据+ 栅格数据一体化数据结构

(6)关于数据编码方式和压缩(略)

3.多源空间数据及其融合

(1)源空间数据类型

●地图数据:来源于各种类型原有地图,通过扫描获得,要注意投影类型、比例尺、来源、

质量。。。

●影象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数码影象。。。

●专题数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属性数据:来源于实际采集、文献。。。

●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如数据的来源、时间、所有者等

(2)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

●基于转换的数据融合:例如MapInfo中的通用转换器(Universal translator)

●基于数据标准的数据融合(国家标准)

●基于公共接口的数据融合(国际标准)

●基于直接访问的数据融合(不需转换)

4.GIS数据模型

数据组织是GIS的核心问题之一,涉及到数据内部的联系、集成、用户要求等多方面。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操作方式和整体合理的组织等构成数据模型。

(1)层次数据模型:树结构

优点: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实体间的层次关系,有方向有序的树结构,容易理解

缺陷:任何对象的查询必须始于其所在层次结构的根,使得查询低层次对象的效率,且难已进行反向查询;数据独立性差;容易造成数据冗余;不能直接表示实体之间多对多的联系。

(2)网状数据模型-图结构

优点:可表示多对多的联系;运行效率高;具有一定独立性

缺陷:结构更加复杂,增加查询困难;不直接支持对于层次结构的表达

(3)关系数据模型-二维表结构

行:一个记录\一个取样\一个元组

列:域\属性

(4)语义数据模型

(5)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第五讲GIS的空间分析(4学时)

什么是空间分析?

例如:查找某一规划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居民点;查找某一被污染水源一定距离内的所有水井;查找某一国家相邻的国家。。。。。。

定义:空间分析是对GIS中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获取新的加工信息,为GIS应用服务,是GIS重要功能之一。

1.空间缓冲区分析(buffer)

根据对象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带状区,为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主体:分析的目标或对象(点、线、面三种实体)

邻近对象:受主体影响的客体

作用条件:主体对邻近对象施加作用的影响条件或强度

缓冲区分析的应用:

(1)交通

(2)土地评价

(3)林业规划

(4)城市规划

(5)战争国维和方面

2.空间统计分析

(1)常规统计分析

(2)相关分析

(3)聚类分析

(4)回归分析

(5)趋势分析

3.叠加分析

(1)多边形叠加

Union:输出保留了两个输入的所有多边形及其属性。例如:人口普查区和校区叠加,可得出校区的人口数。

Intersect:输出层保留了两个输入区的共同覆盖区。例如:土壤层与经济作物分布区的叠加,可以知道哪些土壤适合于哪些经济作物生长。

(2)点与多边形叠加:实质是计算包含关系,叠加的结果是为点建立新的属性。例如:矿点与土地规划区相叠合,可确定矿点所属的土地范围。

(3)线与多边形叠加:确定每条弧段落在哪个多边形内。例如:确定广西境内各种等级公路的里程,可以将道路与境界图叠合,得出广西境内公里数。

4.空间网络分析

对地理网络(道路系统、地下管网系统、电网、互联网)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优化网络工程,达到资源最佳分配。例如:公交线路的最佳选择、邮递路线的最佳选择、紧急救援行动线路的选择、消防站在城市的分布、社区医院的配置。。。

(1)网络的基本元素

结点node/intersection

链(link):网络中连接两个结点的弧段或路径,资源运移通道,例如:街道、河流、水管等障碍(barrier):资源不能通过的结点

拐角(turn):资源运动方向的改变,属性有时间及限制等

中心(center):接受或发送资源的结点,如水库、商业中心

站点(stop):资源增加和减少的结点,如库房、车站、码头

(2)网络分析方法

路径分析:计算最佳路径,在交通、消防、通讯、救灾方面应用

定位配置分析:中心点的资源供求分析,实现实施的最佳布局,如城镇中心、商业中心布局地址匹配:通过给地址编码,进行地理位置查询,如邮件地址的编码和查询

5.空间数据的集合分析和查询-咨询式分析

用户--> 条件--> 查询结果

(1)空间SQL查询(Structural Query Language)

(2)可视化空间查询

(3)自然语言查询

(4)超文本(Hypertext)查询

6.DTM和DEM分析

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模型

第六讲GIS工程设计和常用GIS软件(2学时)针对特定的应用目的和要求,统筹设计、优化、建设、评价、维护实用的GIS系统的全部步骤和过程。

1.设计目的

●满足用户需求

●科学化

●高效

2.设计模式

A结构化系统设计模式

●访问用户,调查用户需求,确定系统目的和要求

●了解资源和限定因素,例如:硬件、软件、法律等因素

●拟订几个不同的系统,并满足所规定的要求

●对拟订的系统作最后评价,选择一个运行的系统

B现代原形化设计模式

●目的和任务

●概念的定义

●功能的要求

●性能的测定

C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设计模式

应用封装机制

应用继承机制

应用多性机制

3.设计步骤或流程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

(1)系统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

●可行性分析(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技术方面、等)

●结构方案分析

(2)系统设计

●总体设计/功能设计

●详细设计/实际设计(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用户界面设计)(3)系统实施

●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引进及调试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应用管理系统的开发

●系统测试和联调

●系统验收和鉴定

(4)系统运行和维护

包括软件的维护、硬件的维护、数据的维护及对客户各种反馈的服务

4.GIS常用软件介绍

(1)ArcInfo

世界上应用最广泛GIS软件之一,市场占有率高居第一。功能强大,应用广泛,技术领先版权:美国ESRI(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1978年推出,1991进入中国

地理信息系统作业

GIS在环境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用于支持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和处理过程,是一种管理工作和决策支持系统。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一. GIS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 GIS技术最初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应用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图件和属性数据的存储、查询等管理工作等,基本上没有数据的空间分析及其它决策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土地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土地评价工作(土地的适宜性或多宜性评价、土地的生产潜力评价、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城市地价评估、耕地地价评价等);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现状分类与制图;以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动态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应用广泛,主要有:(1) 生态环境背景调查(2) 用遥感信息与地面站点监测信息相结合,对环境(水、大气及固体废气物等)进行动态、连续监(3)利用"3S"技术支持自然生态环境监测、预报与评估(4)面源污染的监测、分析与评价。 资源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状况、动态变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的合理性评估、监督、治理、跟踪等方面。由于资源环境的空间和时间的非均匀性,利用以空间信息管理及分析为主要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资源环境进行管理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有效管理。目前,我国GIS在一些资源环境管理领域已得到了应用,如林业领域已经建立了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荒漠化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湿地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等;农业领域已经建立我国土壤地理信息系统、草地生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水利领域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灌区地理信息系统、全国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等;海洋领域的海洋渔业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矿产地理信息系统等;土地领域建立了土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环境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从国内外发展状况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灾情评估中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从灾害的类型看,它既可用于火灾、洪灾、泥石流、雪灾和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又可应用于干旱灾害、土地沙漠化、森林虫灾和环境危害等非突发性事故。就其作用而言,从灾害预警预报、灾害监测调查到灾情评估分析各个方面,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①进行灾情预警预报;②对灾情进行动态监测; ③分析探讨灾情发生的成因与规律;④进行灾害调查;⑤灾害监测;⑥灾害评估等。 二.GIS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GIS作为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可以为现代生态环境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在生态环境研究中, GIS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综合,从而为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持。GIS可以对生态环境信息进行提炼与升华、加工和再生以获得某以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目的、计划和策略。现代生态环境研究的发展要求GIS的支持,而GIS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GIS的生态环境信息模拟分析是对生态环境数据较为深层次的处理。是GIS应用生态环境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数据演变为生态环境信息乃至生态环境知识的关键步骤。它是以GIS技术及其他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对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再生来获得某一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这一目的、计划和策略信息。GIS软件可对多时相、多数据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移动电子商务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 教学模式:“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 计划学时:3 6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髙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各种基本问题,如移动电子商务概念,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及其应用模式,移动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等。 本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突出3G时代的到来给电子商务带来的新的变化和契机,让学生能与时俱进的将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运用到務动商务活动中,重在探讨和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该课程应以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及应用、网络基础、电子支付等课程为基础进行学习,同时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为企业提供好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起到很好的实践应用作用。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新的发展领域,针对移动电子商务知识更新快、新业务不断涌现等特点和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学习而设计。旨在通过提髙学生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熟悉移动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移动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移动电子商务的产生以及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工作流程和模式,以及需要依托那些相关技术和网络平台,最后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目前的法律环境和企业遇到的相关问题,用并种成功的案例来串联所学的主要内容,在考核时,以学生为主来为相关行业或企业提供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移动电子商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包括: (1)移动营销能力 (2)移动信息服务能力 (3)移动增值业务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移动电子商务安全关立 (5)移动电子支付、移动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6)客户服务和商务接待 (7)移动电子商务的管理 2.知识目标 (1)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课后习题

第一章概论 1.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哪几类型?试举例说明。 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各种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处理、管理、查询、 分析和输出等通用功能,可供其他系统调用或允许用户进行二次开发,以建立应 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平台,是建立应用型GIS的一条捷径。特点:对计算机 硬件适应性强,数据管理和操作效率高、功能强,具有普遍性和易拓展性,操作 简便且易掌握。示例:国外Arc/Info、GenaMap、MapInfo、MGE、GeoMedia,国 MapGIS、SuperGIS、GeoStar、CityStar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与特定地理区域相互联系的地理信息系统,根据用户的 需求和应用目的而设计来解决一类或多类特定应用问题,除了基本功能外还具 有解决地理空间实体与空间信息的分布规律、分布特性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应用 模型和方法。分为专题GIS和区域GIS。特点:针对性明确、专业性强,系统开 销小。示例:“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是面向数据流开展需求分析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一般 工程方法和有关结构概念,把它们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基本思想:一般 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演绎分析法来定义系统的需求;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是一个连续有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每一个循环就是一个生命周期;分 析系统的每个细节、前后顺序和相互关系,找出各部分之间的数据接口。用结构 化的方法构筑地理信息系统的逻辑和物理模型等。特点:软件结构描述较清晰, 便于掌握系统全貌,也可逐步细化为程序语句,是一种使用相对广泛,也比较成 熟和完善的系统分析方法。但结构化分析不适合需求经常改变的系统,因此结构 化分析的前提是:面临静态需求。 原型化的设计方法:常用的一种,在开发初期不强调全面系统地掌握用户的需 求,是根据对用户需求的大致了解,由开发人员快速生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初始系 统原型。随着用户和开发者对系统理解的加深,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正、补充和细 化,用快速迭代的方法建立最终的系统,并提交给用户使用。步骤:确定用户需 求——开发初始原型——征求改进意见——修改完善原型——制定原型完成。 特点: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对于非专业人员和小规模系统设计来说更加实用,有 利于用户介入系统设计工作,是种动态的软件开发技术。能够大大减少软件系统 的后期维护费用,使系统功能能够正确反映用户的需求。同时对于较复杂和具有 不确定性的系统目标有较强适应性,可使设计与实施的结合更为紧密。 面向对象的解决方法:基本思想:将系统所面对的问题,应用封装机制,按其自 然属性进行分隔,按人们通常的思维方式进行描述,建立每个对象的领域模型和 联系,既模拟信息实体的在结构又模拟动作机制,使设计出的软件尽可能直接表 现出问题求解过程。整个系统只由对象组成,对象间的联系通过消息进行。特点: 将强了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理解;改进了与分析有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交流; 对需求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贯穿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一致性、实用性;有 利于用户参与,容易扩充和重组。性质: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3.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开发方法?各自有何优缺点? 独立开发:不依赖任何GIS工具软件,利用专业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应用模型,直 接访问GIS软件的部数据结构。从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到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结 果输出,所有算法都由开发者独立设计。优点:无需依赖任何商业GIS工具软 件,独立性强,降低了开发成本。这种系统综合程度和效率最高。缺点:开发难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第1章绪论 1 什么叫信息、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 答: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演变情况的反映。对于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为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一切现象(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在计算机环境中数据是描述实体或对象的唯一工具。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种数学符号的集合,只有在其上加上某种特定的含义,它才代表某一实体或现象,这时数据才变成信息。信息的特点:①客观性②适用性③传输性④共享性。 2 什么叫空间数据、地图?举例说明空间数据有哪几种类型。 答:空间数据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地图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联系的空间模型,是反映地理实体的图形,是对地理实体简化和再现。空间数据主要有点、线、面三种类型。例如,地图上的点可以是矿点、采样点、高程点、地物点和城镇等;线可以是地质界线、铁路、公路、河流等;面可以是土壤类型、水体、岩石类型等。 3 什么叫地理信息、地学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区别: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着的标志。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地学信息具有无限性、多样性、灵活性、共享性等特点。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能源本身不同,地学信息不但没有限度,而且会爆炸式地增长。信息系统的四大功能为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问答系统。空间信息系统是一种十分重要而又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有显着区别的信息系统,因为它所要采集、管理、处理和更新的是空间信息。 4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答: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以时间发展为序列,可分为60年代起始发展阶段、70年代发展巩固阶段、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和9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GIS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到198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舆论准备,正式提出倡仪,开始组建队伍,培训人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第二阶段从1981年到1985年,为起步阶段,完成了技术引进,研究数据规范和标准,空间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对GIS进行理论探索和区域性实验研究。第三个阶段从1986年到现在,为初步发展阶段,我国GIS的研究和应用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阶段,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于1985年开始筹建国家资源与环境系统实验室,是一个新型的开放性研究实验室,1994年中国GIS协会在北京成立。 5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受控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一、总则 1、目的与意义 为保证本公司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统一测绘技术标准采用和测绘成果格式的一致性,使工作做到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故特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承接的所有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3、技术依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 4)《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 5)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4、技术路线 1)收集资料:收集项目区已有各类控制点资料、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及影像图等资料。2)实地踏勘:对项目区的已有国家大地点、勘测范围、权属情况、地形地貌、主要村庄及交通状况进行踏勘,并充分了解当地气候、通讯、供电等情况。 3)技术设计:对前期所收集资料和踏勘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依据行业规程规范及本项目的特殊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书。 4)人员培训: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依据本项目涉及的规程规范对参与本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5)控制测量:在项目区内分级合理布设控制点,平面控制用静态GPS观测,高程控制使用电子水准仪观测。 6)碎部测量:采用RTK配合全站仪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7)建立数据库:采用MAPGIS、ArcGIS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入库。 8)总结报告:对本项目勘测过程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 9)质量检查:在作业过程中,依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 10)验收提交:经甲方验收合格后,将成果提交甲方。 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1、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理信息系统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作业 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 1、数据: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和图像。 2、信息:人或计算机能接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信息有各种载体,但不随载体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3、地理空间数据:各种地理实体及其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属性特征及时间特征几部分。 4、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解释。 5、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各种方法支持下,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技术系统。 6、拓扑关系:经拉伸或压缩后保持不变的空间关系,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 7、数据结构:对数据元素及其关系的抽象描述,包括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前者是数学描述,后者是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和建立方式。 8、矢量数据结构: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9、双重独立式结构(DIME):对图上网状或面状要素的任何一条线段,用其两端的节点及相邻面域来予以定义。 10、栅格数据结构: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11、四叉树结构:将地图空间按照2*2的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直到子象限属性值单调为止,只记录属性值单调的子象限(叶结点)信息的数据组织形式。 12、数据压缩:从已知数据集合中抽出一个子集,该子集在规定精度范围内能最好地逼近原集合,又能取得最大可能的压缩比(原集合元素量/新子集元素量)。 13、数据内插:从一组已知点或已知分区的数据中,求出最合适的函数关系,从而推求任意点或任意分区的数据。 14、数据库(DB):在计算机中以特定的结构组织、存储和应用的相关联的数据集合。 15、数据模型:即对数据的描述,包括对数据结构、数据联系、数据约束的静态描述和对数据操作的动态描述。 16、空间分析: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以地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新信息。 17、数字地形模型(DTM):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有限向量序列,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一般表现为栅格数据。 18、空间叠合分析:在统一的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19、空间缓冲区分析: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它们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 20、空间网络分析:网络是由点、线的二元关系构成的系统,网络分析是以网络图论为理论基础,对面向网络的数据进行的分析。

教学案例-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手机支付

教学案例-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手机支付

目录 目录 (2) 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3) ——手机支付 (3) 一引言 (3) 1.意义 (3) 二、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4) 三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现状 (5) 四、典型案例——手机支付 (7) 1.手机远程支付平台 (7) 2.手机支付市场 (8) 3.手机支付业务 (8) 五、总结 (9)

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手机支付一引言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就是指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 根据英国ovum预测,到2002年,全球将有4800万配备小型浏览器的移动电话用户,到2005年,这种用户将增加到2.04亿,即大约1/5的移动电话用户将使用手机访问internet.目前,gsm数据业务量仅占运营商移动业务总收入的2%.调查表明,gsm用户中有38%希望使用数据业务。预计到2003年,西欧数据用户将上升到5100万,数据业务用户比例从4%上升到25%,数据收入有望达到74亿美元,占蜂窝业务收入的6%;同样,美国将达到280万用户,比例上升为21%,收入达26亿美元,占蜂窝业务收入的5%.到2005年非话音业务的使用量将超过话音业务。 近年来,中国移动用户市场增长迅速,目前已经超过8000万,预计到2005年,移动用户总数将增至3亿,所以,移动数据业务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运营商而言,无线网络能否提供有吸引力的数据业务则是吸引高附加值用户的必要条件。 1.意义 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用户提供了新的安全、方便的支付途径; 为互联网交易提供信息交互新途径 由于手机的普及率高,降低电子支付的使用门槛; 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地理信息系统大作业

城市停车场导航系统-------------------轻松寻找停车场,实时了解停车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大作业 任课老师: 学院: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系统需求分析 (3) 1,需求背景 (3) 2,需求分析 (3) 2.1 问题的分析 (3) 2.2 停车导航系统及其描述: (3) 2.3 系统的应用 (4) 二,空间数据结构设计 (4) 三,GIS软件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的设计 (4) 四,该GIS应用专题的系统的功能设计 (4) 五,该GIS应用专题的系统的界面设计 (5) 1,全图浏览 (5) 2,搜索停车场 (6) 3,查看停车场详细信息 (6) 4,跟踪用户所在位置 (7) 5,最优停车排行 (7) 6,停车场的2维模型 (8) 六,作业总结 (8)

一,系统需求分析 1,需求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经济指数飞速上涨,特别是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二套房”、“私家车”等已经不再是“暴发户”的代名词。记者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截止2010年10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000多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2.0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44亿人,每年新增驾驶人2200多万人。面对如此大的车辆增长速度,全国多个地市正在经受“行车难”、“停车难”的考验。 2,需求分析 2.1 问题的分析 私家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经十分普遍。人们外出购物、办公、吃饭、访友等等都习惯选择私家车作为出行方式。这也导致了道路交通拥堵、停车场车满为患。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经常为了寻找一个停车点而东寻西觅,为此烦恼不已。尤其对于‘新人’,如果对附近一块地方不熟悉的新手来说,要找到一个可以停车的地方,往往会难上加难。那么如何能够让大家掌握停车点的地理分布信息,及时地了解停车点的饱满情况,是帮助大家解决停车问题最关健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开发一个停车导航系统。此系统掌握一个地区的所有在系统管理范围内的停车点的信息,包括停车点的地理位置、停车位的数量、收费详细情况以及实时的停车数量。系统用户可以利用自己当前的地理位置,查看该位置附近所有停车点的分布及其他信息。系统可以智能提供最佳停车点以及最佳路径选择方案。 2.2 停车导航系统及其描述: 2.2.1 系统存放有指定一个地区的所有在系统管理范围内的停车点的数据并可以由管理员或系统自动实时更新数据。 2.2.2 停车点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名称、停车容量、及时的停车数、收费信息、管理条约。 2.2.3 系统可以自动检测用户终端的所在地理位置,并已用户为中心,提供周围所有停车点及其信息。 2.2.4 系统可根据停车位的剩余情况、地理位置的路径距离、收费信息,将周围停车点进行优先级排名,并且提供所有路径方案。 2.2.5 用户可以浏览任意地区的停车点数据,可以根据名称、地点、收费、容量等查询停车点及其详细信息。

移动电子商务

目录 键入章标题(第 1 级) (1)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 1 级) (4)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它由电子商务(E-Commerce)的概念 衍生出来,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是有线的电子商务;而移动电子 商务,则是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这些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终端与我 们谋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开始。有人预言,移动商务将决定21世纪 新企业的风貌,也将改变生活与旧商业的地形地貌。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 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C2C或O2O的 移动电子商务图册 1 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 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业务类型 “推(Push)"业务 主要用于公共信息发布。应用领域包括时事新闻、天气预报、股票行情、彩票中奖公布、交通路况信息、招聘信息和广告等等。 “拉(Pull)”业务 主要用于信息的个人定制接收。应用领域包括服务账单、电话号码、旅游信息、航班信息、影院节目安排、列车时刻表、行业产品信息等等。 “交互式(Interactive)业务 包括电子购物、博彩、游戏、证券交易、在线竞拍等等。 构成要素 四要素:商城、消费者、产品、物流。 ⒈买卖:各大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同时促使更多商家的入驻。 ⒉合作:与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最终保障,这是电商运营的硬性条件之一。 ⒊服务:电商三要素之一的物流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购买服务,从而实现再一次的交易。 关联对象 电子商务的形成与交易离不开以下四方面的关系: 一、交易平台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下简称第三方交易平台)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关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总和; 二、平台经营者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以下简称平台经营者)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第三方交易平台运营并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三、站内经营者 第三方交易平台站内经营者(以下简称站内经营者)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从事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四、支付系统

GIS设计与开发 简答题 论述题练习题

简答题 1.何为GIS设计? GIS设计就是在GIS开发的整体过程中,遵循一般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开发的特点、特殊规律和要求,对GIS软件从系统定义、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空间数据库和地理模型库设计、GIS实施、GIS软件测试与评价、直到GIS维护的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方法体系。 2.GIS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GIS设计目标就是通过改进系统设计方法、严格执行开发的阶段划分、进行各阶段质量把关以及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从而达到增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GIS设计包括软件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两部分的内容。 3.GIS有哪些特点? GIS作为一个特殊的软件领域,其主要特点是海量数据存储及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基于GIS本身的特殊性,GIS设计也有其自身的特点:⑴ GIS处理的是空间数据,具有数据量庞大、实体种类繁多、实体间的关联复杂等特点。⑵ 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为驱动。⑶ 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4.简要说明GIS有哪些产品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GIS产品可归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GIS最简单、最基本的产品之一。通过GIS的地图数据库,可以实现地图的数字化存储,即数字地图。 b)桌面制图 很多GIS产品具有桌面制图的功能(如MapInfo公司的MapInfo,ESRI公司的ArcView,ArcEditor和ArcInfo等产品)。桌面制图提供的产品不仅可以对数字地图进行显示、漫游、缩放,还可以对地图进行实时的编辑。桌面制图是GIS传统的市场领域,也是份额最大的一块。 c)桌面GIS 桌面GIS同时管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可以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操作,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由于它们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市政管理等部门。 d)专业化GIS 专业化GIS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相对较强的分析功能。地理数据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拓扑数据。其中,拓扑数据指的是地理要素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专业化GIS不仅存储地理要素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而且还对其拓扑数据进行存储,极大增强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5.为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要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数据资源的贮备;二是要有技术支撑系统的保障,例如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三是共享规则的制订、被广泛采纳和遵循,主要包含标准、规范、政策和相关法律。 6.简要说明使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GIS设计需要完成的六个阶段内容。 ⑴系统开发准备阶段。针对用户提出开发系统的要求,有关人员进行初步调查,组成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开发的进度和计划。如果新系统开发采取外包方式,本阶段还要包括招投标过程。⑵调查研究及可行性研究阶段。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行系统的界限、组织分工、业务流程、资源及薄弱环节等,绘制现行系统的相关图表。在此基础上,与用户协商方案,提出初步的新系统目标,并进行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提交可行性报告。⑶系统分析阶段。在对现行系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一系列的图表工具进行系统的目标分析,划分子系统以及功能模块,构造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确定其逻辑功能需求,交付新系统的逻辑功能说明书。⑷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逻辑模型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并具体选择一个物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这个阶段还要进行人-机过程的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文件数据库设计及程序模块、通讯网络设计等。⑸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是新系统付诸实现的实践阶段,主要是实现系统设计阶段所完成的新系统物理模型。包括软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程序设计、代码编写、调试。还包括对用户及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编制操作、使用手册和有关文档。⑹维护和评价阶段。对系统的修改和完善进行维护,如针对系统处理过程、程序、文件、数据库甚至某些设备和组织的变动进行相应的维护。系统的评价,广义上贯穿于系统开发过程的始终,这里主要指系统开发后期的评价。旨在将建成的新系统与预期的目标做一一比较,不同的指标综合体现为用户的满意程度——可接受性。、原型法是应软件设计新情况和新要求的出现而产生的,其特点主要体现为鼓励用户不断修改和完善需求,并根据新的需求不断修改和完善原型。请说明应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各个阶段的内容。 7.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包括哪几个阶段? ⑴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在这一阶段中,用户根据系统的特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系统分析开发人员据此来确定系统的规模及基本框架,判断系统需要的数据能否得到,同时应估算出开发原型的成本。⑵开发初始原型。开发初始原型仅仅反映用户的基本需求,并不要求完善。⑶利用原型来提炼用户需求。用户通过亲自使用原型,从而了解其需求得到的满足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开发人员一方面记录下用户提出的该系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原型系统引导、启发用户表达对系统的最终要求,在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反复讨论过程中进一步提炼用户需求以及需要修改和变动之处。⑷修正和改进原型。开发人员根据第三阶段中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或发现的问题,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修改、扩充和完善。这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8.用UML模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有什么优点? 采用UML模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有以下优点:①在面向对象设计领域,存在数十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都是相互独立的,而UML可以消除一些潜在的不必要的差异,以免用户混淆;②通过统一语义和符号表示,能够稳定面向对象技术市场,使项目根植于一个成熟的标准建模语言,从而可以大大拓宽所研制与开发的软件系统的适用范围,并大大提高其灵活程度。 9.系统定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系统定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以及工程的可行性;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即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估计完成该项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并且制定工程进度表;最后编写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这个时期的工作通常又称为系统分析,由系统分析员负责完成。10.简述GIS数据字典的任务? GIS数据字典的任务是对GIS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所有被命名的图形要素在数据字典中作为一个词条加以定义,使得每一个图形要素的名字都有一个确切的解释。 11.简述GIS成本有哪些部分组成? GIS的成本由五个部分组成:①购置并安装软硬件及其相关设备的费用;②生产系统所需数据的费用;③软件开发费用;④系统安装、运行和维护费用; ⑤人员培训费用。 12.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系统总体架构与软、硬件配置,根据系统分析成果进行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并设计数据库总体结构。 13.试述详细设计与总体设计阶段工作的差别? 详细设计以总体设计阶段的工作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总体设计阶段,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⑴在总体设计阶段,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以比较抽象的方式描述,例如,总体设计阶段可以声明矩阵在概念上可以表示一幅遥感图像,详细设计就要确定用什么数据结构来表示这样的遥感影像。⑵详细设计要提供关于算法的更多细节,例如,总体设计可以声明一个模块的作用是对一个表进行排序,详细设计则要确定使用哪种排序算法。总之,在详细设计阶段为每个模块增加足够的细节,使得程序员能够以相当直接的方式对每个模块编码。 14.结构化方法详细设计的主要表达工具有哪些? 结构化方法详细设计的主要表达工具有:程序流程图、N-S盒式图、问题分析图、类程序设计语言、序列图和活动图。 15.试说明关系型数据库建库三个范式的内涵。 第一范式(first normal form,简称1st NF)要求同一张表中没有重复项出现,如果有则应将重复项删除。这个删除重复项的过程就称为规范化处理。第二范式(sencond normal form,简称2nd NF)要求每个表必须有一个(而且仅一个)数据元素为主关键词(primary key),其它数据元素与主关键词一一对应。主关键词在表中必须具有唯一性,作为主关键词的数据项中不能出现重复的记录。第三范式(third normal form,简称3rd NF)是指表格中的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要能够唯一地被主关键词所标识,而且他们之间还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它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满足2nd NF的关系表来说,表中有可能存在某些数据元素的函数还依赖于其它非关键词数据元素的现象。 16.程序编写的组织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程序编写的组织管理包括:1)对程序员组织训练;2)购进软件消化利用;3)程序编写;4)程序模块的调试;5)程序模块的验收。 17.组件式GIS具有哪些特点? 1)小巧灵活、价格便宜;2)无须专门GIS开发语言,直接嵌入可视化开发工具;3)不逊色于传统GIS软件的强大GIS功能;4)直接嵌入各种开发工具,开发简捷;5)更加大众化,使非专业的普通用户也能够开发和集成GIS应用系统。 18.简述述组件式GIS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用户调研、可行性研究、用户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基础平台选择、熟悉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和系统使用。 19.简述程序代码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程序语言的选择;2)程序设计风格的确定;3)系统代码文档的编写。20.简述程序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有哪些排除方法? 方法有:1)硬性排错:采用试验的方法,比如设置临时变量、增加调试语句、设置断点、单步执行等。2)归纳法排错:准备几组有代表性的输入数据,反复执行,对得出的错误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出错误原因及位置假想,再用新的一组测试数据去验证这些假想。3)演绎法排错:针对各组测试数据所得出的结果,列举出所有可能引起出错的原因,然后逐一排除不可能发生的原因与假设,将余下的原因作为主攻方向,最终确定错误位置4)跟踪法排错:在错误征兆附近进行跟踪找错;错误诊断出来以后,需要进行修改;修改完后,应立即利用先前的测试用例,重复先前的测试过程,进一步验证排错的正确性。 21.系统文档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文档主要包括系统实施方案、系统架构方案、系统分析报告、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报告、系统详细设计、系统测试报告、用户手册等。22.如何有效地维护和管理系统文档? 1)软件开发小组应由一位文档保管员负责集中保管本项目的已生成文档(主 文档)。2)开发小组成员可根据工作需要自己保留一些个人文档,但这些文档 一般都应是主文本的复制件,应与主文本保持一致,在做必要修改时,也应 同步修改主文档。3)开发人员个人只保存主文档中与本人工作有关的部分文 档。4)在新文档取代旧文档时,管理人员应及时注销旧文档。在文档的内容 有更改时,管理人员应随时修订主文档,使其及时保持最新。5)在软件开发 过程中,可能需要修改已完成的文档。修改主文档前应充分估计修改可能带 来的影响,并且按照提议—评议—审核—批准—实施的步骤加以严格控制。 6)开发过程结束时,文档管理人员应收回开发人员的个人文档,并同时检查 个人文档与主文档的一致性,当发现两者有差别时,应立即着手解决。 23.简答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①硬件和软件的购置及安装。包括计算机、绘图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等输 入输出和分析处理设备以及各种支撑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编译系 统的购置安装。②程序的编写与调试。由于各模块的详细设计已经形成,只 需要编写相关程序。一般的处理办法是自编程序,但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成 熟的算法可购买,程序编写后要进行调试,以减少程序的错误。③系统的安 装与调试。即对系统硬软件的安装及调试。④培训。在购买硬件、编写软件 的同时,应对用户进行培训。同时,这也是考验及检查系统结构、硬件设备 和应用程序的过程。⑤系统中有关数据的录入或转换。指的是各种地图数据 及属性数据的输入或从其它系统转化过来的过程,这个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 24.在系统实施阶段,如何选择程序语言? 程序语言的选择应作如下考虑:①考虑编程的效率及代码的可读性。一般应 选择高级语言作为主要的编程工具。②考虑要符合详细设计的思想。一般应 选择结构化的语言,如C、Pascal等,这些语言的特点是直接支持结构化的 控制结构,具有完备的过程结构和数据结构。③程序设计语言应是一种通用 语言。因为GIS软件既包括数据、图形处理及分析,还包括对各种软硬件的 控制等,任何一种专用型的高级语言都无法完全胜任。④考虑到程序的执行 效率以及对某些特殊硬件的控制和操作要求。可以针对特定的模块采用混合 编程,达到程序的特别目的。⑤考虑编码和维护成本。选择合适的高级语言 以降低编码量及日常维护工作中的困难程度。⑥根据系统开发的不同规模, 选择合适的高级语言。比如对于一个大型的GIS,用Turbo C就可能不完全 适用,而应选择Visual C++等易于项目管理的高级语言。⑦根据不同的开发 平台和使用平台,选择不同的语言。⑧系统的兼容性、移植性等。 25.简单述GIS软件评价的含义以及评价的内容。 GIS评价是在GIS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技术因子、经济因子和社会因子(如 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对系统整体水平以及系统实施所能取得的效益的认识和 评价。软件评价的内容包括:1)技术评价: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 系统效率。2)经济评价:系统产生的效益、软件商品化程度、技术服务支持 能力、软件维护与运行管理。3)社会评价:系统的科学价值、系统的政治与 军事意义、系统决策能力、管理工作改革。 26.试简述GIS维护流程? 1)提交GIS维护申请;2)评估维护请求;3)维护过程;①确定维护的类型。 ②改正性维护。③适应性和完善性维护。④实施维护工作。⑤编写详细的维 护报告。 简述GIS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简述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简述地理建模的一般过程? 简述GIS软件维护工作的影响因素? 论述题 1.论述系统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论述GIS工程学的主要任务、理论基础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3.GIS规范化和标准化在GIS产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其具体 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论述GIS详细设计阶段的表达工具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5.简要论述GIS软件评价的基本方法,评价类型及评价指标? 6.论述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 7.试简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8.简述在GIS系统实施时有哪些系统实施人员参与及他们各自的任务? 9.论述地理信息管理与更新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各自的特点? 1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精品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学时:5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翟玉新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授课单位:现代服务系2017.9 1.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专科层次高等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并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 号)精神、教育部教学标准、人社部职业标准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的要求、电子商务企业调研分析结果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电子商务营销型人才的培养。 2.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2.1课程性质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前沿型课程,该课程是依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电子商务行业实际需求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着眼于电子商务的前沿领域,既强调对移动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强调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网站搭建、移动营销等技能的实际运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2.2课程作用 本课程以培养移动电子商务营销型人才为目标,以移动电子商务下的营销技能为主线,以最新的营销案例为切入,以情境任务贯穿始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移动电子商务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和无线淘宝营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实践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4.1课程目标 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相关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了解和掌握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使学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理论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在移动电商中开展营销活动的原理和特点、环境与方法、工具和手段、目标与实施控制等相关内容,得到全面的领会和感性认识,并掌握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实践和营销的操作与技巧。 4.2课程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前景,掌握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传播方 式; 2. 了解O2O 平台,掌握O2O 平台营销的方法; 3了解移动端微博、微博营销的概念、特点以及与PC端的区别;

移动电商基础与实务教案

《移动电商基础与实务》课程教案 课程顺序:第1次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PPT讲授授课日期授课时数 2 项目任务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目的通过对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及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平台、APP的发展现状。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对移动电子商务的8个特征有所认识。 教学重点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萌芽期,基础建设期,快速发展期,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期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广义,狭义 移动电子商务的特征:8点 教学难点 如何从学生日常在移动购物网站的消费经历导入,引起学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讨论兴趣。 分析移动电商商务与电子商务特征的区别 课外作业另附教材习题与答案课后体会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课程顺序:第2次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PPT讲授授课日期授课时数 2 项目任务移动电子商的应用类型及发展趋势。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移动电子商务分为7个类型,知道每个类型的代表企业。了解如图像识别,大数据等对移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教学重点 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类型:移动网络购物,O2O移动电子商务,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社交电子商务,移动社交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医疗,移动教育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图像识别,LBS,全渠道,社交化分享,大数据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把电子商务的应用类型和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移动电子商务APP 结合起来。 对LBS及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要经行说明。 课外作业另附教材习题与答案课后体会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课程顺序:第3次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PPT讲授授课日期授课时数 2 项目任务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含义,了解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与企业、行业价值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构成要素。 教学重点 企业、行业价值链与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构成要素:供应商(传统业态,其他业态) 教学难点 企业、行业价值链与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课外作业另附教材习题与答案 课后体会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