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写在前面:

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跟大家分享一些什么,看到近来有一些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和工业4.0的新闻,想到自己的工作在行业中恰好是“中国制造2025”之路上的一根小火柴,或许可以分享一下关于中国目前在工业数字化制造行业的一丢行业动态和关注点,抛砖引玉,作为行业分析的引子。

:)文比较长,但也难以从行业动态到面面俱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更多制造业的报告、报表和订阅RSS。

=====================================

话题一:默克尔访华

在世界杯的大气氛下,再进入正题前,先来两个网络上最火的两个关于中德外交的足球段子。

“中南海,晚宴,习主席宴请默克尔,席间宾主把酒言欢,气氛一片融洽,唯独习主席面带愁容,默克尔小声关切,习主席说:去年中国队0:8输给巴西,我这过两天去巴西,有点...默克尔说:我办事,您放心,绝不会让巴西人在你面前提足球两个字!”

“李克强:巴西队2002年曾经羞辱过我们,4:0!默克尔:放心,我们今晚给你们报仇,需要进几个?李克强:就7:1吧,纪念我党生日。默克尔:我懂了!”

球迷们当然是在开玩笑,但是,若回到中德两国关系,不论是政经全局,还是高层私谊,确可担得起一句“历史上最好时期”。在成都,默克尔留给中国民间舆论的最深刻印象是亲自到农贸菜市场买了一袋豆瓣酱、一两辣椒粉和一两八角,然后又到老牌川菜馆“拜师”学艺,吃完一整盘宫保鸡丁。德国女总理第7次访华的行程本身,透着浓浓的“走亲戚”意味。

关于中德外交,以后合作的路还长,中国高层期待双方求同存异一起向前看。“最好时期”怎么讲?根据中国网前两天所刊《默克尔成功地开展了一次公共外交》一文的说法,“默克尔此次访华,或许并没有特别紧急的外交议程,但也绝非空手而归”:“中德关系总体顺畅,目前最大的障碍在于彼此了解和互信不足。不久前,英国广播公司(BBC)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德国是对中国看法最负面的国家,高达7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比例甚至超过日本(73%)。长期以来,中西价值观、政治体制差异被不断放大,使得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充斥德国媒体,浸淫在这样一种舆论氛围中,德国人既无意愿也无渠道了解真正的中国。从国家层面来看,欲推动两国关系取得实质性突破,如果缺乏民意支持,也将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窘境,‘全方位战略伙伴’也可能因此‘跛足’。默克尔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德国一贯强调‘民间力量’,中国深厚的文化恰恰蕴藏在民间,要真正带动两国人与人的密切往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碰撞,两国关系才能实现跨越。或许,当德国民众看到成都人民那种闲适淡然的生活氛围后,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了。”

话题二:德国的工业4.0

什么是工业4.0?

工业4.0(Industrie 4.0)战略,是德国政府提出并在《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德国政府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德国人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机械化+电气化+IT技术+Internet技术。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上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必须说明这里所要求的互联网是“Things and Services”的互联网,Things可理解为物和事情;Services泛指一切服务。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首先要建设“物事互联网”与“服务互联网”。这意味着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资源、信息、物事、人和对这一切的服务进行互联。在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ervices的支持下革新、改造整个工业及制造业。制造业中的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将融入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ervices中,成为目前火热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

再来说说德国,足球就不讨论了,工业何如全世界有目共睹,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在全球制造装备领域拥有领头羊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专注于创新工业科技产品的科研和开发,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管理。德国拥有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工业,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很高的能力水平,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也有很专业的技术,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德国在制造工程工业上的领军地位。(最近朋友圈流行一帖子《德国为什么这么强》,认真和刻板是他们给全世界的标签,除了日耳曼民族本质的特质外,细节真的决定成败,所以插一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看过德剧,比如《炸弹妞(屌丝女士)》,搞笑的同时,里面关于德国生活工作等等方面的细细节,很能反映德国人表面随意骨子里死磕细节高质量的特质,值得学习。)

话题三:工业4.0成员随默克尔访华透露积极信号

看默克尔此次到访,除了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就是关注都带来了什么人来。此次德国代表团可谓是星光熠熠,众多知名德企高管随行,级别规格非同一般,包括了西门子、大众汽车、德意志银行、蒂森克虏伯、汉莎航空、德国邮政、英飞凌、软件公司SAP、工业气体巨头林德,以及德国证券交易所等等企业高层。

从名单来看,主要是三类企业:传统的工业制造巨头、航空巨头,以及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来访自是延续之前中德金融全面合作的态势,航空巨头是为了加强两大经济体之间互联互通格局,而传统工业制造巨头来华所为何事?

此前习近平访德国曾在当地媒体撰文表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中德合作会有更多契合点,而其中点名提到了德国的“工业4.0”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是以全方位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制造业转型,被寄希望以智能制造为主导带领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德国代表团中的英飞凌、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思爱普等企业正是德国工业4.0工作组的核心企业。(西门子已经将工业4.0中的业务流程全新整合进某些产品,并且在中国的制造业内销售和被使用了),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但期待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期待能赶上这一波革命浪潮的发动期。

从过去的历史发展来看,产业革命决定一个国家的财富与竞争力。始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动力改变了产品生产方式,带来了英国的霸权时代。20世纪之交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国家飞速发展,尤以德国、美国为代表。20世纪70年代初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和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给美国带来了长足的发展。

而发达国家在遭遇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意识到过度依赖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可能会导致经济实际贫血的状态,开始从“去工业化”走向“再工业化”。金融可以发挥舒筋活血的作用,但是真正具有“造血”功能的还是制造业,因此美国奥巴马政府要求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期目标是要重振美国制造业,而德国也开始推行了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为重心的“工业4.0计划”,期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

如何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且不被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甩的太远,除了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外,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与它国合作,德国无疑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德国,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以来经贸往来密切。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成员国中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615.6亿美元,接近当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的三成。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上具有领先优势,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创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都非常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而在德国周边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之际,中德经贸往来给德国众多机会。中德双方在“工业4.0”方面的战略合作不仅有助于带动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加强竞争力,也为德国企业开拓广大的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

目前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国资委正在联合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借鉴德国经验,力求促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

话题四:思考和总结

具体落地是这样落的,工业4.0战略重点关注以下8个方面内容:

(1)标准化和参考架构建设;

(2)工业4.0战略下,人们所管理的是比前三次工业革命更为复杂的系统,必须开发出管理复杂系统的工具和方法;

(3)实施工业4.0不仅需要加强本国自身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加强伙伴国之间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4)信息安全和系统保护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5)进行新的组织与工作设计,使其能适应智能化工厂时代;

(6)建立最佳实践网络和数字化学习工具,推进终身学习和个人的职业发展;

(7)针对新的产业革命设计科学的管制框架;

(8)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全方位的绿色化。

那么,总结一下德国的政策措施系列,哪些值得我们中国借鉴?

(1)跨界研究小组或者平台;

为推进“工业 4.0”计划的落实,德国三大工业协会——德国资讯技术和通讯新媒体协会(BITKOM)、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以及德国电气和电子工业联合会(ZVEI)共同建立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办事处,以吸引并协调所有参与本次革命的资源。中国也应成立类似的机构或平台,囊括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社会科学家、企业等,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深入研究。

(2)

充分发挥优势,重视话语权建设;

中国在参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过程中,也要立足于充分发挥中国现有优势,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新工业革命的规律与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本国参与、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规划,要力争在新的科技发展与产业革命中建立自身的话语权。

(3)

标准的国际化建设;

为了顺利实现向工业4.0的转化,政府为了实现生产和服务模式之间的整合而引入的相关标

准。为此,我们不仅要在国内加强标准化的工作,而且还要实现标准的国际化,使中国设立的标准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支持。

(4)

利用市场规模优势,对传统工厂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试点;

中国的制造业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全达到工业4.0的标准,在向工业4.0推进过程中,需要把新的技术引入到旧的系统中,将传统的工业流程系统改造成实时的能动系统,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展工厂4.0试点,对传统工厂生产模式的智能化改造。

(5)

把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进人脑科学发展,置于抢占工业4.0制高点的高度加以推进。

话题五: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解读

工信部正在着手编制与“十三五”和“十四五”相关规划。随着中国工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工信部将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顶层规划。

据悉,此次规划的关键词与“向工业强国转型”相关,并将形成注重顶层设计的《中国制造2025》,再加上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规划的“1+x”模式。《中国制造2025》说,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和工业强国。中国准备利用20年的时间,赶超德日等国的工业制造业。

《规划》将涉及整个制造业,但这里面还是有重点的。《规划》将制造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跟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或者差距很小的。比如高铁,还有能源装备。第二类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比如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这样的装备。至于说像纺织、食品,这些主要靠市场去优化、配置资源。这些行业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吃饭、穿衣,也会关注,但国家规划没有特别强调,制造强国包括了装备、机械建筑,包括原材料,像钢铁、石油化工。

对于2025年的中国汽车产业,中国工程院负责规划制定的课题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表示“谨慎乐观”:“汽车是我们揪心的一个产业,现在还看不出很好的前景。现在这几年在渐渐地下降。一些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他们80%、90%的利润都是靠合资企业,咱们自主品牌的汽车不仅不赚钱,甚至有的还赔钱。总的来说,我对中国的制造业还是很有信心的。唯独对企业可以说句话心里没有底,不是我没有底,大家都没底。”

《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落实后还要对成果进行检验,屈贤明认为,“我们不敢说企业都跟西门子、美国通用,跟他们比。因为从制造业来说,这都是世界数一数二、又大又强(的企业)。但是我们会有一批企业,我们分析至少有20家企业,它在国际分工当中能够处于一个关键的环节。既能够出口产品,又能够输出技术、输出资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些跨国的企业。它不仅仅能出口产品,还可以到国外兼并;不仅仅是进口技术、引进技术,还能够出口技术,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这一步还需要5到10年形成这么一批企业。能够跟世界上同类的企业,跟它同台竞争,可以跟它掰手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