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文学概论-阶段测试题1

2016年文学概论-阶段测试题1

2016年文学概论-阶段测试题1
2016年文学概论-阶段测试题1

2016年文学概论-阶段测试题1

【题型:单选】 [1] 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的是()。答: B

A 英伽登

B 艾布拉姆斯

C 泰纳

D 亚里士多德

【题型:单选】 [2] 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答: A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实用说

D 客观说

【题型:单选】 [3] 西方“摹仿说”被真正打破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出现了()。答: B

A 启蒙主义的文学思潮

B 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C 古典主义的文学思潮

D 感伤主义的文学思潮

【题型:单选】 [4] 《19世纪文学主流》的作者是()。答: C

A 车尔尼雪夫斯基

B 德谟克利特

C 格奥尔格·勃兰兑斯

D 别林斯基

【题型:单选】 [5] 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答: B

A 文明

B 人化

C 知识

D 科学

【题型:单选】 [6] 鲁迅作品中做的是()。答: D

A 原始文化的梦

B 封建文化的梦

C 资本主义文化的梦

D 反原始文化的梦

【题型:单选】 [7] 文学产生社会作用的方式是()。答: A

A 通过中间环节产生作用

B 直接产生社会功用

C 不需要任何方式

D 作品一旦完成即可产生作用

【题型:单选】 [8] 一个作家刚刚完成的文学创作成品,我们只能称它为()。答: B

A 文学作品

B 文学文本

C 文学脚本

D 文学成品

【题型:单选】 [9] 我们常说的“王维的作品”,其实也相当于说()。答: A

A 王维的文本

B 王维的话本

C 王维的语本

D 王维的剧本

【题型:单选】 [10] 中国五言诗的基本句型是()。答: A

A 上三下二

B 上四下一

C 上二下三

D 上一下四

【题型:单选】 [11] 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表现为()。答: C

A 先有意义,后有语言

B 先有语言,后有意义

C 语言是意义的直接现实

D 语言可以脱离意义

【题型:单选】 [12] 反复所体现的原理是()。答: A

A 循环原理

B 相近原理

C 相反原理

D 重复原理

【题型:单选】 [13] 陌生化的效果是()。答: D

A 令人新奇

B 令人难受

C 令人迷惑

D 令人振奋

【题型:单选】 [14] 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把文学文本区分为()。答: D

A 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

B 粗俗和高雅两个层次

C 崇高和卑下两个层次

D “粗”和“精”两个层次

【题型:单选】 [15] 由于艺术世界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其艺术形象必然具有()。答: D

A 逻辑性

B 概括性

C 社会性

D 系统性

【题型:单选】 [16] 一般把充分体现审美理想的、达到最高审美境界的艺术形象,称为()答: B

A 高级形象

B 高级形象形态

C 最高境界

D 最好意象

【题型:单选】 [17] 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是()。答: B

A 是否能塑造人物形象

B 是否能唤起读者的美感

C 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D 是否具有可视可读性

【题型:单选】 [18] 我们把艺术形象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答: A

A 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B 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C 文学形象的可感性

D 文学形象的文化性

【题型:单选】 [19] “特征”的概念提出者是()。答: C

A 黑格尔

B 康德

C 希尔特

D 谢林

【题型:单选】 [20] 提出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观点的是()。答: D

A 黑格尔

B 马克思

C 康德

D 别林斯基

【题型:多选】 [21] 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答: ACD

A 文学发展史

B 文学体裁史

C 文学批评

D 文学理论

E 文学接受

【题型:单选】 [22] 艺术形象的形态是()。答: C

A 一种客观对象物

B 作家的主观情感表现

C 既包括外部客观形象,又包括主体形象

D 一种无形的材料

【题型:单选】 [23] 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这就是文学的目的所在”,这句话代表了()。答:C

A 古典主义的抒情原则

B 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

C 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

D 现实主义的抒情原则

【题型:单选】 [24] 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理论作品是()。答: D

A 郭沫若的《论诗三札》

B 布洛克的《美学新解》

C 马拉美的《关于文学的发展》

D 波德莱尔的《交感》

【题型:单选】 [2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稿序》中推出了中国抒情理论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答: D

A 情景

B 情语

C 话语

D 意境

【题型:单选】 [26]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是与()。答: C

A “自动化”相一致的

B “自我化”相一致的

C “自动化”相对立的

D “大众化”相一致的

【题型:单选】 [27]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答: C

A 文采

B 情感

C 观众

D 文化

【题型:单选】 [28]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答: A

A 文学

B 诗学

C 佛学

D 神学

【题型:单选】 [29]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答: B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德国

【题型:单选】 [30]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答:D

A 什可洛夫斯基

B 高尔基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巴赫金

【题型:单选】 [31]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答: A

A 实用论

B 信息论

C 意志论

D 反映论

【题型:单选】 [32] 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答: A

A 表意

B 表象

C 表情

D 表志

【题型:单选】 [33]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答: A

A 朦胧性

B 独创性

C 感染性

D 历史性

【题型:单选】 [34] 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

型形象,在()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答: D

A 情节

B 语言

C 人物

D 细节

【题型:单选】 [35]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答:B

A 表象性

B 物质性

C 表情性

D 意识性

【题型:多选】 [36] 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答: ABCDE

A 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B 故事的类型化

C 文体的流行性

D 观赏的日常性

E 文体的模式化

【题型:多选】 [37] 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答: ABC

A 语言形式创新

B 社会关怀

C 个性化趣味

D 观赏的日常性

E 无与伦比

【题型:多选】 [38] 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答: ABCD

A 文学即文章

B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 文学即博学

E 文学即文化

【题型:多选】 [39] 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答: AB

A 情景交融

B 虚实相生

C 真实写照

D 感同身受

E 抒情性

【题型:多选】 [40]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以及理性 ) 。答: ABC

A 哲理性

B 荒诞性

C 象征性

D 求解性

E 空灵性

【题型:多选】 [41] 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 。答: CD

A 表意式意象

B 表情式意象

C 寓言式意象

D 符号式意象

E 比喻式意象

【题型:单选】 [42]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答: D

A 意识性

B 表象性

C 表情性

D 中介性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考试真题 (3)

全国2018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考试真题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肉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背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超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学与历史相比更注重 A.事实 B.认知 C.理智 D.虚构 2、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 C.作品、作家、现实、历史 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 3、“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观点出自 A.《周易?系辞》 B.《庄子?齐物论》 C.《荀子?乐论》 D.《礼记?乐记》 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题材 B.主题 C.美 D.真 5、将典型性格视为十分独特的“这一个”的德国古典美学家是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胡塞尔 6、下列作品中,完全属于象征意象范畴的一组作品是 A.《阿Q正传》《祝福》《故乡》 B.《边城》《围城》《城堡》 C.《荷塘月色》《雨巷》《日出》 D.《天狗》《死水》《老马》 7、虚构出来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是 A.文本时间 B.叙述时间 C.故事时间 D.阅读时间 8、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文学体裁是 A.戏剧文学 B.民间故事 C.报告文学 D.纪实小说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的是 A.乡愁 B.哀怨 C.嗟叹 D.悲伤 10、西方提出“交感说”的是 A.瓦莱里 B.魏尔伦 C.马拉美 D.波德莱尔 11、抒情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是 A.诗体小说 B.抒情诗 C.抒情散文 D.散文诗 12、在抒情传统中长期使用并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称为 A.典型意象 B.原型意象 C.寓言式意象 D.符号式意象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下正确的表述是(A)。 [A]主要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个别方法 [B]特殊方法指的是唯物辩证法 [C]一般方法有很强的实践性 [D]个别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能被其它的方法所取代。 2、关于世界文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当今世界文学越来越趋向于表达共同话题 [B]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不断融合的过程 [C]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是矛盾的过程 [D]文学的世界化是民族文学发展的趋势 3、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主要有(C)。 [A]陶冶型、说教型、研究型 [B]快乐型、说教型、研究型 [C]陶冶型、闲适型、快乐型 [D]快乐型、闲适型、研究型 4、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C)。 [A]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B]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 [C]语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纵深的层次 [D]文学是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 5、正式的文学创作过程开始于(C)。 [A]前创作阶段 [B]文学形象的酝酿构思 [C]创作动机的萌发 [D]语言的表达与锤炼

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学四要素及文学活动(注1) 五种文学观念(注2)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注3) 文学的界说(注4) 文化(注5)及文学的文化意义(注6) 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注7)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注8)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注9) 审美及其实现的条件及审美的特点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注10)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注11) 体验与文学(注12) 体验的美学功能(注13) 英加登提出的“层次论”,他认为文本由四个层面构成: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英加登同时认为,有的文本有第五层,即形而上学层面。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它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以下是对上述五种文学观念做出的解释。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再现说。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摹仿说的形态至苏格拉底已相当完备,柏拉图的“理式摹仿”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虽有唯心唯物之分,但他们都认为艺术是“摹仿”。摹仿说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统治西方达二千年,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摹仿说才被打破。与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的观点。“度物象而取真”由五代大画家荆浩提出,明代批评家叶昼与清代思想家叶燮也持类似看法。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是其代表。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一)主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他们情感活动时的创造,是他们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二)主张诗人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诗人自我与人类的情感;(三)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平凡的事物现象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在中国,与西方表现说可相提并论的是“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 实用说实用说强调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一般而言,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 ~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答:(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

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 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实相生,富于表现力。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___’说。 2、一一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__、____三种形态。 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___、社会效果和____ 一效果。 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___ 一》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__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 态。 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____ ,二是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典型 2、文学史眼光 3、文学情境 4、审美感受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于的括号中,正确的填“~/”, 错误的填“×”) 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 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 描写和议论。(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4.-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 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 、、,____.-___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精品】2018年10月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试卷及答案

【精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2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文学四要素中,“实用说”强调的是 A.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B.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C.世界与作者的关系 D.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2.提出“寓教予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观点的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是 A.乡愁(思乡之苦) B.哀怨(明主之弃) C.孤寂(知己之稀) D.悲伤(年华已逝) 4.文学文本作为语言系统,是指 A.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 B.已经历史验证的语言系统 C.有待于作家创作的语言系统 D.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自鸟飞回。”上下两旬形成的基本辞格是 A.借代 B.反讽 C.对偶 D.反复 6.从读者阅读效果来说,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被称为 A.陌生化 B. 明喻性 C.内指性 D.反复化 7.“迟曰江山丽,春风花革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诗最明显的文学形象特征是 A.文化意蕴性 B.符号系统性 C.具体可感性 D.社会经验性 8.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的是 A.海德格尔 B.贺拉斯 C.华兹华斯 D.苏珊?朗格 9.叙事的核心内容是 A.故事 B.人物 C.行动 D.语言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称为 A.环境 B.情节 C.情景 D.故事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自考文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文学——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 文学理论——属“文学学”(一般称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学理论以人类的文学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质属性,是人们对文学的性质、特征、规律的系统把握。 文学学——属于人文学科范畴,通常由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一经产生之后,其发展和变化既要收到经济基础的最终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有规律和内在逻辑,是他律因素和自律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文学的真实性——通常是指文学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再现和表现社会人生所达到的情理统一、具有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的程度。 文学的倾向性——是积淀于作家头脑中的各种社会意识因素,在与特定的文学表现对象发生双向交流之后产生的一种价值取向,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具体的爱憎、褒贬、扬抑的情感态度,通过艺术形象流露或显示出来。 文学的人民性——是指文学作品以进步的审美理想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的属性。人民性实质上是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因此它也是文学倾向性的表现之一。 文学的阶级性——是指文学作品表现一定阶级立场、观点和思想意识的属性。 艺术形象——是作家、艺术家的一种创造。是指构成作品的具体生动可感、体现作家和艺术家审美情感的综合的社会人生图画或情景。在文学理论中也称文学形象或简称形象。 文学的审美性——是指文学作品适应人的审美本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本质属性。 艺术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经过作家提炼、概括、想象、虚构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真实。 艺术独创——包括作家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艺术上的独特体现。两者是综合体现的。 艺术传达——指作家运用语言、结构、体裁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评判。 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作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而这种统一的特点由作家的创作个性所决定。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画面或情景所显示出来的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或主导情感,也就是一部作品题材所蕴涵的主要的思想情感。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起来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1)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科学是对世界的理论掌握,立足于客体,通过理论思维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创造则是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通过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图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其成果是人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形象体系。 (2)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文学活动建立在对世界真实感受的基础之上,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宗教活动却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的幸福,它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迷途,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自身的价值。 (3)文学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佃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科学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性和规范的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日常言语较 富于感情色彩、个人风格和艺术意味,但总的说还是服从说理的需要,以表意明确为主旨。这两种言语都较接近语法意义上的“语法系统”。文学言语则明显突破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的方法,模糊、多义。正因为如此,文学言语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言语。

文学概论_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 接受关系的理论基础是新的阐释学(J )。 2、 风格形式的客观因素指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创作的影响。(X ) 3、 现实主义是按照生活的理想的样子来反映现实,塑造形象的创作方法。(X ) 4、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X ) 5、 小说在塑造人物性格方而,比苴它文学体裁更自由。() 6、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 7、 文学作品的容指作家从客观生活中提炼岀来的生活素材。(X ) 8、 文学形彖的意象性即指间接性。() 9、 文学的真实性是客观生活的真实。(X ) 10、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属于精神现象。() 11、 “二为”主向是在《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岀来的。(X ) 12、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过程。() 13、 文学作品的题材是一种自然形态下的纯客观的事物。(X ) 14、 文学作品的形式即文学反映生活的形象方式。(X ) 15、 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 16、 主题是以素材为基础,在素材的确定和提炼中形成的。(X ) 17、 “三一律”是欧洲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主。多采用开放式结构。(X ) 18、 艺术发现指作家、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一种带情感性、形象性的感受和思考。() 19、 创作欲望中渗透了作家的感性因素。(X ) 20、 完成艺术传达的必要条件是作家要有熟练的艺术技巧。() 21、 制约整个创作过程的是灵感思维。(X ) 22、 典型化即指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X ) 23、 艺术感受力指发现生活意蕴,获取丰富体验的能力。() 24、 世界观制约着和支配着作家对创作方法的选择。() 25、 浪漫主义就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生活。(X ) 26、 文学革新就是继承中外优秀古典文学之精华。(X ) 27、 文学鉴赏对于鉴赏对象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进行能动的再创造。() 28、 文学批评中方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X ) 29、 把批判和继承结合起来,通俗化地名之为“推出新”。() 30、 作家的文艺思想往往受到思想的影响。() 31、 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在特征。() 32、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X ) 33、 灵感思维是从对自在之物的一种感悟性的思维活动。() 34、 典型环境影响甚至改变典型人物。(X ) 35、 艺术构思即写作阶段,是将教材转化为泄型的文学作品的过程。(X ) 36、 文学鉴赏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艺术感受、审美判断、寻索玩味。() 37、 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是经济基础和貝它社会意识形态。(X ) 38、 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起源说。() 39、 典型环境是指环境在人物周围的各种生活条件的总和。(X ) 《文学概论》复习】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学“四要素”理论,就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C) 。 A、文采 B、情感 C、观众 D、文化 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与“(A)”。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 B、诗学 C、佛学 D、神学 3、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就是(B)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德国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D) 、语境依托性。 A、意识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中介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D)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什可洛夫斯基 B、高尔基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巴赫金 6、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 A、实用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7、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A) 。 A、语境依托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8、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就是(D) 文本。 A、创意型 B、再现型 C、象征型 D、表现型 9、注重客观地与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就是(C) 文本。 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10、文学文本就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与(A) 。 A、表意 B、表象 C、表情 D、表志 11、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C)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2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文学四要素中,“实用说”强调的是 A.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B.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C.世界与作者的关系 D.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2.提出“寓教予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观点的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是 A.乡愁(思乡之苦) B.哀怨(明主之弃) C.孤寂(知己之稀) D.悲伤(年华已逝) 4.文学文本作为语言系统,是指 A.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 B.已经历史验证的语言系统 C.有待于作家创作的语言系统 D.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自鸟飞回。”上下两旬形成的基本辞格是 A.借代 B.反讽 C.对偶 D.反复 6.从读者阅读效果来说,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被称为 A.陌生化 B. 明喻性 C.内指性 D.反复化 7.“迟曰江山丽,春风花革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诗最明显的文学形象特征是 A.文化意蕴性 B.符号系统性 C.具体可感性 D.社会经验性 8.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的是 A.海德格尔 B.贺拉斯 C.华兹华斯 D.苏珊?朗格 9.叙事的核心内容是 A.故事 B.人物 C.行动 D.语言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称为 A.环境 B.情节 C.情景 D.故事 11.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坚实的积累 B.真挚的情感 C.理性的分析 D.正确的立场 12.抒情作品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文以气为主”,这句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2、唐代继王昌龄之后,侍僧皎然又把有关“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文外之旨”等重要命题。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4、依据戏剧所表现的矛盾的性质与美学风格,可将戏剧划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三类。 5、人物就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6、“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与游戏活动,对这种说法有着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就是席勒与斯宾塞。 7、魏晋南北朝被认为就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理论著作,影响深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8、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 9、文学文本由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与文学意蕴层面等三个层面组成。 10、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就是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模仿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与亚里士多德等。 11、文学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阶段、构思阶段与物化阶段。 12、文学语言的能指功能,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混沌、模糊、多义的特点。 13、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的思维与仪式活动之中。 1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就是世界、作品、艺术家与欣赏者。 15、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劳动。 16、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就是王国维。 17、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就是魏晋时代。 18、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开端的第一个文学流派就是象征主义。 19、小说起源于神话,就是因为小说从神话中继承了两个最重要的元素,即叙事性与虚构性。 20、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21、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特点就是以具体的感性形式描绘对象。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各章节及其论述题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一般,无任何符号;二级为比较重要,有一个△;三级为重要,有两个△。名词解释属基本概念,应全部掌握,不区分重要程度。)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名词解释 1. 典型 2. 特征化 3. 意境 4. 意象 5陌生化 二、论述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叙事学 2.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3. 叙述者的声音 4. 情节 5. 行动元与角色 6.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二、论述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4.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 抒情性作品 2. 抒情话语 3.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4. 声情并茂 5. 情景交融 6. 节奏 7. 隐喻 8. 象征。 9.抒情 10. 抒情话语的修辞 二、论述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 风格 2. 创作个性 3. 话语情境 二、论述 △△1.风格有哪些特性? △2.风格有哪些基本形态? 3.文学风格除表现于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具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点?△4.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5.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 △△6.试论作家创作个性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00529《文学概论》自考复习必过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3、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4、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5、广义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英国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梁漱溟。狭义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符号论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 6、马克思、恩格斯在哪些着作中提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7、提出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理论的作者与论述:刘勰“心物交融说”;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诗人对于外物的感受,所引起的感想是无穷尽的,描写事物的神情和外貌要根据景物写,辞藻和音调的运用则要联系自己的心情反复斟酌。“与心徘徊,随物婉转”。德国古典作家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奴隶,现实是客观的,作家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 补充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2.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3.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4.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5.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6.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7.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8.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9.价值阅读: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11.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2.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文以气为主”,这句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2、唐代继王昌龄之后,侍僧皎然又把有关“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文外之旨”等重要命题。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4、依据戏剧所表现的矛盾的性质和美学风格,可将戏剧划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类。 5、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6、“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对这种说法有着系统思想的理论家是席勒和斯宾塞。 7、魏晋南北朝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理论著作,影响深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8、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 9、文学文本由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等三个层面组成。 10、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等。 11、文学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12、文学语言的能指功能,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混沌、模糊、多义的特点。 13、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1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 15、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劳动。

16、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者是王国维。 17、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是魏晋时代。 18、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开端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 19、小说起源于神话,是因为小说从神话中继承了两个最重要的元素,即叙事性与虚构性。 20、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21、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特点是以具体的感性形式描绘对象。 22、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浪漫主义。 23、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 24、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意境。 25、一般说来,特别强调“艺术家不应在它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 26、在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席勒与斯宾塞。 27、根据作品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可将戏剧文学区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 二、名词解释 1、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2、艺术构思:是指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作家对所积累材料和艺术发现进行梳理、提取、综合、加工,以形成观念中的艺术意象的过程。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 A_2

- 1 -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 一、单选题 1.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2.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 A.联想 B.记忆 C.感知 D.反射 3.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4.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5.在阅读中完成作品、实现作品的创造性接受过程,称为() A.作品的外在化 B.作品的内在化 C.作品的具体化 D.作品的抽象化 6.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 B.母题 C.美 D.文体 7.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情感阅读 C.审美阅读 D.价值阅读 二、多选题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 A.源于生活 B.细节真实 C.手法夸张 D.反映本质 2.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 3.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A.自由诗 B.抒情诗 C.格律诗 D.叙事诗 4.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如() A.趣味 B.神韵 C.格调 D.内涵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关注现实 B.细节真实 C.反映本质 D.排斥理想 6.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7.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 A.物境 B.事境 C.情境 D.意境 三、判断题 1.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 2.文学作品的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 3.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 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4.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创造意象的同一方式。() 5.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人物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7.象征性手法只是运用于象征型文学。()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文学风格”? 2.什么是“抒情话语”? 五、论述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