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 近体诗律说略

第七章 近体诗律说略

第七章    近体诗律说略
第七章    近体诗律说略

第七章近体诗律说略

所谓古体诗,一般是指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作品。汉魏六朝的诗歌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诗作。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指唐初形成的格律诗。唐代及唐以后的诗人除了写近体诗外,也写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

一、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有三:

(一)不限句数、字数,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

四言诗如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五言古诗也称五古,如陶潜的《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七言古诗也称七古,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杂言诗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甚至七言以上。如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嘻!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

还如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静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二)押韵要求较宽,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可以隔句押韵,也可句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一换韵,也可以临韵相押。例如:

《燕歌行》(句句为韵)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阳),草木摇落露为霜(阳)。

群燕辞归雁难翔(阳),廿君客游思短肠(阳)。

慊慊思归恋故乡(阳),君何淹留寄他方(阳)。

贱妾茕茕守空房(阳),忧来思君不能忘(漾)。

不觉泪下沾衣裳(阳),授琴鸣弦发清商(阳)。

短歌微吟不能长(阳),明月皎皎照卧床(阳)。

星汉西流夜未央(阳),牵牛织女遥相望(漾)。

尔独何辜限河梁(阳)?

《琵琶行》(中途换韵)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陌),枫叶荻花秋瑟瑟(栉)。

主人下马客在船(仙),举酒欲饮无管铉(先)。

醉不成欢惨将别(薛),别时茫茫江浸月(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月)。

(三)平仄比较自由。例如: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

第一句用三平调,第三、八、十句用三仄调,整首诗失对失粘。 (四)对仗十分随意,例如上例,第一句与第二句,第三句与第四句对仗,以下各句都不用对仗。

二、近体诗

(一)近体诗的分类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大类。律诗指七律和五律,绝句指七绝和五绝。绝句由律诗截取而成,故名。排律又称长律,是律诗的延长。排律一般是五言的,七言的很少。

近体诗的句数、字数都有限定(排律的句数在八句以上),其具体情况如下:

五律——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

七律——八句,每句七字,共40字。

五绝——四句,每句五字,共20字。

七绝——四句,每句七字,共28字。

排律——句数超过八句,每句字数为五字或七字。

(二)近体诗的结构

近体诗中的律诗共八句,其中一、二句称作首联,三、四句称作颔联,五、六句称作颈联,七、八句称作尾联。每联的第一句称作出句,第二句称作对句。绝句是截取律句的一半,所截部分的结构与律诗相同。此举律诗五言、七言各一例: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首联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颔联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颈联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尾联 浑欲不胜簪。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

首联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颔联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颈联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尾联

故垒萧萧芦荻秋。

三、近体诗的用韵

近体诗的用韵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1.近体诗的用韵合于平水韵。

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隋唐时通用的韵书,分韵为193韵(唐时王仁昫的《刊缪补缺切韵》增加到195韵),因分韵太细,所以唐时就由官方规定某些读音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到了宋代,由官方组织对《切韵》重修,重修后的《切韵》改称《广韵》,分韵为206韵,比《切韵》更细,但同时又明确规定某些相近的韵可以同用。例如:

一东独用二冬钟同用三钟四江独用

五支脂之同用六脂七之

到了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将《广韵》中规定可以同用的韵合并为一韵,成了一○七韵。在此以前,金人平水书籍(官名)王文郁著《平水韵略》,根据同样的原则将《广韵》合并为一○六韵,此后出现的各种诗韵,分韵都是一○六韵,简称“平水韵”。平水韵的分韵情况是: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其中平声的韵目是:

上平声

一东二冬(钟) 三江四支(脂之)

五微六鱼七虞(模) 八齐

九佳(皆) 十灰(咍) 十一真(谆臻) 十二文(欣)

十三元(魂痕) 十四寒(桓) 十五删(山)

下平声

一先(仙) 二萧(宵) 三肴四豪

五歌(戈) 六麻七阳(唐) 八庚(耕清)

九青十蒸(登) 十一尤(侯幽) 十二侵

十三覃(谈) 十四盐(添严) 十五咸(衔凡)

“平水韵”虽出现在南宋,但它的分韵符合唐人用韵的实际情况。例如:

李商隐《无题》东韵(平水韵)

昨夜星辰昨夜风,(东)画楼西畔桂堂东。(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东)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东)

嗟尔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东)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支韵(平水韵)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脂)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之)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支)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之)

朱庆馀《宫词》元韵(平水韵)

寂寂花时闭院门,(魂)美人相并立琼轩。(元)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元)

李商隐《登乐游原》元韵(平水韵)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魂)

2.用韵的位置

近体诗用韵的位置规定在二、四、六、八句的末一字。第一句的末字可用韵亦可不用,没有严格的限制。从习惯上说,五言的第一句一般不用韵,七言的第一句一般用韵。

3.一韵到底,中途不许换韵

以下两首诗,从句数、字数、对仗看很像律诗,但由于中途换韵,平仄也不合律,故数古风(古诗):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语),―――△――△

佩玉鸣鸾罢歌舞(麌)。△△――△―△

画栋朝飞南浦云(麌),△△―――△―

珠帘暮捲西山雨(麌)。――△△――△

闲云潭影日悠悠(尤),―――△△――

物换星移几度秋(尤)。△△――△△―

阁中帝子今何在,

△―△△――△

槛外长江空自流(尤)。△△―――△―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元),―△――△△―

渔梁渡头争渡喧(元)。――△――△―

人随沙岸向江村(元),―――△△――

余亦乘舟归鹿门(元)。―△―――△―

鹿门月照开烟树,

△―△△――△

忽到庞公栖隐处(御)。△△―――△△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御)。―△――△―△

4.用平声韵

律诗都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或平仄不合律,就不是律诗。例如:(1)古绝

古绝不收律诗格律的束缚,属古体诗的一种,例如:

李绅古风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一首一二句后三字都用了仄声,第二首“谁知”一句连用五个平声,此外两首诗均用了仄声韵。五言古绝很常见,七言古绝则比较少见,例如:

杜甫《三绝句》

其一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狼虎,食人更肯留妻子。

其二

二十一家同入蜀,

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

回头却向秦云哭。

其三

殿前兵马虽骁雄,

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

妇女多在官军中。

一二首诗都用的是仄声韵。第一首前二句的前二拍的平仄没有交替,后三字全为仄声。第二首第二句的后三字全为仄声。另外一二首诗的上下二联均失粘。

(2)古风式的律诗

古风式的律诗有意与近体诗相区别,其特点主要有:

a.有意多用拗句,少用律句,造成失粘失对。

b.常用三平调、三仄调及“平仄平”、“仄平仄”式。

尽管古风式的律诗与近体诗有这些不同,但由于其押韵、对仗同于律师,且多数句子的节拍叔平仄相间,故仍算做律诗。例如: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田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

风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

△△―――△△

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种诗体开始是律诗尚未定型时的产物,后来一些诗人也模仿这种诗体,但为数很少。

四、近体诗的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与古体诗区别的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句数、字数,也不是对仗和押韵,而是平仄。例如下面一首诗很像律诗,但实际上是一首古风: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

―――△△

隐处惟孤云(文)。

△△―――

松际露微月,

―△△―△

清光犹为君(文)。

―――△―

茅亭宿花影,

――△―△

药院滋苔纹(文)。

△△―――

余亦谢时去,

―△△―△

西山鸾鹤群(文)。

―――△―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一韵到底,五六句对仗工整,这些都合乎律诗的要求,但是第二六句用了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专用形式,所以此诗不能算作律诗,而是古体诗,据此可见“平仄”是决定律诗性质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通晓近体诗的制作规则,就必须首先掌握平仄的运用技巧。

1.什么叫平仄?

中古有四个声调,即平上去入。这四种声调的具体调值是什么,现在已无从得知,明真空的《玉钥匙门法歌诀》中描写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通过这种描写我们大体可以想象中古平声的调值是平直的,而上去入三声的调值则是短曲不平的。根据追求诗句音响效果的需要,古人将四声分为两类,其中平声为一类,其音色比较平直可以延长,古人把它

称作“平”;上去入为一类,其音色有一个共同点,比较短,不可以延长,与平声相反,古人将此三声统称为“仄”。“仄”就是倾斜、不平的意思。“平仄”的概念是古人为了追求诗歌的音乐美而提出的。平仄在诗句中的交替使用,使诗句的音色避免了平直、呆板和单调,达到了起伏回环,抑扬顿挫的音响效果。

2.律句的节奏

节奏使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快慢现象。在律诗中,所谓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快慢现象就是通过平仄的交替使用来体现的。所谓平仄交替是以节拍为单位进行交替的而不是一单字为单位进行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律句除句末一字外均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节拍,每个节拍即为一个交替单位。有的书上把节拍叫做音步。句子最后一个字一位在句尾,念完一句后需要停顿一下,差不多延长半拍,所以最后一个字独立为一拍。五言律诗共有三个节拍,即二二一,诗例如“白日—依山—尽”。七言律诗共有四个节拍,即二二二一,诗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组成节拍的两个字可以同是平声或仄声,也可以是平仄不同的两个字。节拍由平仄不同的两个字组成时,节拍的性质取决于后一字的声调,如“仄平”算平声拍,“平仄”算仄声拍,因为后一字是在节奏点上,起着定音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律诗对每一节拍中的二个字平仄的要求特别严格,其平仄不能变动,对第一字的要求则比较宽松,常常平也可,仄亦可。

律句的意义单位常与节奏单位保持一致,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但是也有意义单位不能与节奏单位保持一致的情况,例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义单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节奏单位)

律句的意义单位常常会跨越两个节奏单位,又是节奏单位也会跨越意义单位,例如:二十四桥——明月——夜。(意义单位)

二十——四桥——明月——夜。(意义单位)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义单位)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义单位)

尽管律句的意义单位有多种情况,但律句的节奏形式只有一个,在意义单位与节奏单位相吻合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按照节奏单位去诵读。如意义单位与节奏单位发生矛盾,诵读是应让意义单位尽量服从节奏单位,例如“野火烧不尽”应读成:

野火——烧不——尽

“二十——四桥——明月——夜”应读成:

二十——四桥——明月——夜

有些教课书上把“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这两种基本句式的节奏分别理解为: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还有些教材上认为近体诗的句式往往以三字结尾,最后三字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认为这三字的节奏可以细分为二一或一二,例如: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陆游《黄州》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应为这种划分,从形式上破坏了以两个字为一个单位的平仄交替原则,请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按照这种划分,第一、二个节拍全成了平声或仄声,这就谈不上平仄交替了。

3.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律句的平仄的基本格式有四种,五言诗的基本格式是:

甲式:△△/――/△(仄起仄收式)乙式:――/△△/―(平起平收式)

丙式:――/―△/△(平起仄收式)丁式:△△/△―/―(仄起平收式)其中甲、乙两式完全符合平仄交替的原则。丙、丁两式的前两个节拍平仄也是交替的,唯有后两个节拍没有做到平仄交替,这是不得已的。因为丙式的特点是“平起仄收”,第一个节拍是平,第二个节拍只能用仄才能与第一个节拍交替,第二节拍为仄,就只好与第三个必须是仄的节拍相重了。同理,丁式的特点是“仄起平收”,第一个节拍是仄,第二个节拍用平才能与之交替,第二个节拍用平,也就只能和第三个必须是平的节拍相重了。按说丙式的第二个节拍应为“仄仄”,但这样处理会造成句末三字全为仄声的现象。句末三字全用仄声是古风的常用句式,律句应尽量避免(也可以不避,唐人的律诗中有些是不避的,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平霞平出仄海仄署仄,梅柳渡江春”;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山平中平一仄夜仄雨仄,树杪白重泉”等),所以将第二拍的第一个字改换成了平声,这样就成了“平平平仄仄”的句式。第二拍的第一字由于不在节奏点上,所以改换成平声并不影响该节拍的性质。丁式句的第二个节拍按说也可以用“平平”,但这样处理就会出现三平调(句末三字连用三个平声),三平调诗家大概以为其音色比较平直松弛,缺乏变化和力度,故规定应坚决避免①,是所谓大忌。于是将第二拍的第一个字改换成仄声(同样因为该字不在节奏点上),这样既不影响第二个节拍的性质,同时又避免了三平调。

七言诗基本句式的排法与五言基本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平仄交替的原则在五言基本句式之前增加一个节拍而已。

甲式:――/△△/――/△(仄起仄收式)乙式:△△/――/△△/―(平起平收式)

丙式:△△/――/―△/△(平起仄收式)丁式:――/△△/△―/―(仄起平收式)4.律诗平仄的排列法

以上讲的是一句律诗中平仄的排列规则,下面我们要讲的是一首律诗中的排列规则。弄明白了一句律诗中的平仄规则,一首律诗的平仄规则便很容易掌握。一首律诗的排列规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句话:(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2)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3)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4)押韵句末字为平声,非押韵句末字为仄声。

所谓“一句之中平仄相间”,是指每一律句中个节拍之间要平仄交替,即前一节拍为仄声,后一节拍就要换用平声。反之,前一节拍用平声,后一节拍就要换用仄声。例如:

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仄平/平(劝君更尽一杯酒)

所谓“一联之中平仄相对”,是指每一联中对句与出句的平仄要构成对立关系。如果出句的第一个节拍为仄声,那么对句的第一个节拍便要使用平声。反之,出句的第一节拍为平声,对句的第一节拍便应使用仄声,例如:

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平/仄(劝君更尽一杯酒)

仄仄/平平/仄仄/平(西出阳关无故人)

所谓“两联之间平仄相粘”,是指上联对句的第一节拍要与下联出句的第一节拍平仄相同,即前者为平声,后者亦为平声,前者为仄声,后者亦为仄声。例如: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所谓“押韵句末字为平声,非押韵句末字为仄声”,是指律诗的二、四、六、八句都是押韵句,末一字要用平声字,三、五、七句都是非押韵句,末一字要用仄声字。至于第一句,无论五言七言,入韵时

①古人的少数律诗中也有不避三平调的,如唐张说《寄刘道士舃》:“真人降紫气,邀仄我仄丹平田平宫平。远寄双飞舃,飞飞不碍空。”

用平声,不入韵时用仄声。例如: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

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

以上两首诗的第一句入韵,故末字用平声。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以上两首五言诗的第一句不入韵,故末字用仄声。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

以上两首七言律诗的首句入韵,故末字用平声。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薊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

杜甫《春望》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

以上两首七言律诗的首句不入韵,故末字用仄声。

古人对律诗中平仄的规定是有科学道理的,如果一句之中不要求平仄相间,既会出现一句全用平声字或全用仄声字的局面,例如:

“平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

这种诗句读起来显然平直、呆板、缺乏变化,没有音乐感。如果一联之中不要求平仄相对,既会出现对句与出句重复的现象。例如: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如果两联之间不要求平仄相粘,则会出现下联与上联重复的现象。例如:

△△――△

――△△―

△△――△

――△△―

只有根据上述规定去排列,才会使律诗中前四句的平仄没有任何重复的现象。减少重复,是律诗中

的平仄极尽曲折变化之妙,以达到诗句音感上的抑扬顿挫的效果,这就是古人规定平仄规则的志趣所在。

掌握了以上几项规律,只要知道律诗第一句的平仄要求,既可顺利的排列出一首律诗的平仄格式。

下面举几首五言、七言律诗的例子:

五言律诗

(1)仄起仄收式: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

△△/△―/――△△――

(2)平起平收式:

李商隐《晚晴》

深居俯夹城,

――/△△/―――△△―

春去夏犹清。

△△/△―/――△△――

天意怜幽草,

△△/――/△―△――△

人间重晚晴。

――/△△/―――△△―

併天高阁迥,

――/―△/△△――△△

微注小窗明。

△△/△―/――△△――

越鸟巢干后,

△△/――/△△△――△

归飞体更轻。

――/△△/―――△△―

(3)平起仄收式:

王维《山居秋冥》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流。

――/△△/―――△△―

(4)仄起平收式:

杜甫《腋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

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

寄书常不达,

――/―△/△△――△△

况乃未休兵。

△△/△―/―△△△――

七言律诗

(1)平起平收式

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兰关马不前。

△△/――/△△/―△△――△△―

知尔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

(2)仄起仄收式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

(3)平起仄收式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

△△/――/△△/――△――△△―

世事茫茫难自料。

△△/――/―△/△△△―――△△

春愁暗暗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

闻道欲来相闻讯,△△/――/―△/△―△△――△△

西楼望月几回园。

――/△△/△―/―――△△△――

(4)仄起平收式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

△△/――/△△/――△――△△―

金陵王气黯然收。

――/△△/△―/――――△△――

千寻铁锁沉江底,

――/△△/――/△――△△――△

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

△△/――/―△/△―△△――△△

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从今四海为家日,

――/△△/――/△――△△――△

故垒萧萧芦荻秋。

△△/――/△△/―△△―――△―

5.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关于律句平仄排列规则的简明说法。这是对七言诗而言的,对五言诗来说,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是指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即可用平字亦可用仄声字,因为这些字都不在节奏点上。所谓“二四六分明”,是指七言诗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严格掌握,不能随便变更,因为这些字都在每一节拍的节奏点上,决定一个节拍的性质。记住这两句话可以较迅速的掌握律句平仄的排列规则,但是这两句话并不全面,他没有将古人对律句平仄的一些特殊规定包括进去。这些特殊规定有二:一不能“犯孤平”①;二不能出现“三平调”。“犯孤平”和“三平调”都是诗家的大忌。

(1)犯孤平

“犯孤平”是指“――△△―”或“△△――△△―”式变成了“△―△△―”或“△△△―△△―”式。这种形式除韵脚字为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其余都成了仄声字,平仄声失去平衡,故叫做“犯孤平”。

(2)三平调

“三平调”是指“△△△――”或“――△△△――”式变成了“△△―――”或“――△△―――”这种形式,最后三字都用了平声字。上文已经提到,“三平调”是诗家的大忌,要极力避免。

根据以上两点,检查律句平仄的四种基本格式就会发现,有些第一字或第三字或第五字的平仄是不允许变动的:

甲式:○△②△/○――/△○――/○△△/○――/△

乙式:――/○△△/―○△△/――/○△△/―

丙式:○――/○―△/△○△△/○――/○―△/△

丁式:○△△/△―/―○――/○△△/△―/―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乙式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不能由平声换为仄声字,否则就会“犯孤平”。丁式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仄声不能换为平声字,否则就会出现三平调。所以在使用“一

①据王力《汉语诗律学》95页,《全唐诗》中只找到两个犯孤平的例子:1高适《淇上送韦司仓》:“醉多适不愁。”2李欣《野老曝背》:“百岁老翁不种田”。

②加○表示该字可平可仄,下同。

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种说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两种例外的情况。

6.关于拗救

所谓拗,是指律句中某字的声调不合平仄的规定,即应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或改用仄声而用了平声字。所谓救,是指律句的平仄发生“拗”时,在另外某个用平的地方用了仄,或用仄的地方用了平,以求做到使平仄的字数保持平衡。拗救地使用是为了扩大诗人选字范围所采取的变通方法,这样做不至于使诗人因声夺义,可以保留在意义上比较合适的字眼。需要指出的是,拗救的使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甲式句的拗救(对句相救)

甲式句的格式为△△――△。甲式句的第四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对句第三字改用平声字,其格式是:

△△――△变为

△△―△△

――△△――――△―

这样的变动使对句多了一个平声,但其平仄相间的格局并未改变。例如:

白居易《草》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祖咏《终南望余雪》

林表明霁色,

―△―△△

城中增暮寒。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远送从此别,

△△―△△

青山空复晴。

―――△―

刘长卿《听弹琴》

古调虽自爱,

△△―△△

今人多不弹。

―――△―

孟浩然《与诸君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

驱车登古原。

―――△―

苏州拙政园对联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

△――△―

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

△―△△△△△

双鬓向人无再青。

―△△――△―

杜牧《润州》二首(其一)青苔寺里无马迹,

――△△―△△

绿水桥边多酒楼。

△△―――△―

甲式句的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字,按说不需救,但诗人们也往往在对句相救,即将对句的第三字换用平声字,因此在唐人律诗中“―――△―”或“△△―――△―”这种句式很普遍。例如: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

―△△―△

风流天下闻。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

―△△―△

江湖秋水多。―――△―

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正因为甲式句的第三字用仄声字后不需救,所以诗人们有时救,有时不救。例如: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对句未救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对句相救

(2)乙式句的拗救(本句自救)

乙式句的格式是:――△△―或△△――△△―。如五言诗第一字用了仄声,或七言诗第三字用了仄声,即犯了孤平。相救的办法是将五言的第三字由仄声换用平声字,七言的第五字由仄声换为平声字,这样就成了如下格式:

――△△―变为:△――△―

△△――△△―变为:△△△――△―

补救过的形式其平仄字数仍然与原格式保持相同。用例如下:

李商隐《蝉》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刘昚虚《阙题》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孟浩然《与诸君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

司空曙《喜外弟卢编见宿》

以我独沈久,

△△△―△

愧君相见频。

△――△―

张籍《设蕃故人》蕃汉断消息,

―△△―△

死生长别离。△――△―

温庭筠《送人东游》荒戍落荒叶,

―△△―△

浩然离故关。△――△―

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李商隐《落花》

高阁客竟去,

―△△△△

小园花乱飞。△――△―

杜荀鹤《春宫怨》凤暖鸟声碎,

―△△―△

日高花影重。

△――△―

苏轼《新城道中》

野桃含笑竹篱短,

△――△△―△

溪柳自摇沙水清。

―△△――△―

3.丙式句的拗救(本句自救)

丙式句的格式是:―――△△或△△―――△△。如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的第六字用了平声字,补救的方法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由平声换为仄声字,其形势如下:

―――△△变为:――△―△

△△―――△△变为:△△――△―△

改变后的格式起音感特色比原来的形式更佳,使人们喜欢将这种格式用于尾联的出句。例如:

王维《辋川闲居》

寒山转苍翠,

――△―△

秋水日潺湲。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

―△△――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

日暮客愁新。

△△△――

李商隐《落花》

芳心向春尽,

――△―△

所得是沾衣。

△△△――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

――△―△

君子意如何。

―△△――

王维《观猎》

迥看射雕处,

――△―△

千里暮云平。

―△△――

马戴《楚江怀古》

猿啼洞庭树,

――△―△

人在木兰舟。

―△△――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有人认为“一句之中,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即尽可能在一句之中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的应用。清人董文涣《声调四谱》举杜审言诗(《汉语诗律学》120页):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去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清人朱彝尊认为四声递用是指奇数句之脚字必上去入俱全。(原话:老杜律诗单句之脚必上去入俱全)。例如:

杜甫《曲江》

一片花飞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引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出句之脚宜上去入俱全,特别要避免临近两联出句的句脚声调相同,否则为“上尾”。临近两联出句之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句相同是大病,四句相同为严重的上尾。例如:

储光義《石甕亭》

遥山起真宇(上),西向尽花林。

下见宫殿小(上),上看廊庑深。

苑花落池水(上),天语闻松音。

君子又知我(上),焚香期化心。

刘长卿《寻洪尊师不遇》

古木无人地(去),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去),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去),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去),何处化丹砂?

到了宋代,四声递用的形式大约不为一般人所知,故上尾之病尤多。例如:

王安石《金陵怀古》

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豪雄空复在(去),君王神武自难双。

留连落日频回首(去),想象遗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去),汉家何事费罂缸?

五、近体诗的对仗

对仗,就是对偶。“对仗”中的“仗”,来源仪仗队中的“仗”,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诗句中的对仗,也要求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近体诗产生以前,诗中的对仗,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近体诗的对仗,不仅

仅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且是格律上的规定。近体诗的对仗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1.对仗的位置

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至于首联和尾联,则可对可不对。

2.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常规分为以下几类:

(1)工对。依照对仗的要求把词划分为九类:①名词②形容词(轻重疏密明暗)③数词④颜色词⑤方位词⑥动词⑦副词⑧虚词⑨代词。其中名词又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

⑴天文⑵时令⑶地理⑷宫室⑸器物

⑹衣饰⑺饮食⑻文具⑼文学⑽草木

⑾鸟兽⑿形体⒀人事(道德才情)⒁人伦(父子兄弟)所谓工对是指凡同类或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属同一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并提,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例如: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宽对

宽对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名词对动词、副词对动词等,甚至包括半对半不对,例如: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3)借对

借对就是借义相对。有两种情况:

A.某词有两种意义,诗人在诗中用其中一义而以另一义相对。例如: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B.某词本无某义,只因读音与另一词相同,故借另一词的意义相对。例如:

事直皇

.天在,

归迟白发生。刘长卿《新安奉送》

马娇珠

.汗落,

胡舞白题斜。杜甫《秦州杂诗》

思家步月清

.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用两句相对独立的话,如果将一句分成两句相对,每句意义不完整,这就叫流水对。

例如: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作者:杜牧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春宫怨》

3.对仗的避忌

(1)避重字

对仗的字一般不能相同,这叫避重字。例如:

五湖春色浮天地,

千岱翠岚近早春。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梧桐叶下秋声急,

篱菊花开秋雁飞。(同上)

修辞上的连环等手法则不属于重字。例如: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二首》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王驾《雨晴》

(2)避合掌

合掌是指对仗的两句意义完全相同的现象,实际上是同义词相对,应极力避免。合掌例如:赤县东风劲,

神州春意浓。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深。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韬略孔明分禹鼎,

神机诸葛列封疆。(同上)

(3)避不协(虎头蛇尾)

对仗的两句在意义上要相配、协调,不可东拉西扯,风马牛不相及,或虎头蛇尾,上句气盛,下句气弱。否则就会破坏诗意的统一。例如:

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元璋出句

①雨打羊毛一片毡。朱元璋长孙朱允炆对

②日照龙鳞万点全。朱元璋四子朱棣对

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同上)

(4)避粗俗

诗句取意宜高雅,不宜让俚俗粗语入诗。公安派诗多浅显,冲口而出,下笔随意,不避俚俗。如: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

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袁宏道《西湖》

又如一笑话说两秀才对诗:

秀才甲:远望此山黑糊糊,

上头尖来下头粗。

秀才乙:若把此山翻过来,

下头尖来上头粗。

(5)避对开

对开是指相对的两句意义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例如: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三春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附:“藏头诗”

明万历宝颜堂秘本《问答》记载,苏东坡兄妹与文明诗友户做诗迷的佳话。传说一次秦少游给苏小妹来了一圈《叠字吟》:

漏 闻 转 时 静 离 思 别 伊 忆 久 期 阻 归 玉 嗽 采 声 莲 歌 人 新 在 阙 绿 一 杨 津 赏

暮 花 已 归 时 去 醒 马 微 如 力 飞 酒

少游诗 苏小妹回少游诗 时东坡亦在场并仿制一首 此三圈诗都未十四字,但又都是一首五绝,请猜出其结构。

(摘自《谜语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1月版。)

秦少游与苏小妹的韵事流传千古。传说有一年秦少游出门在外,思念苏小妹,作了类似回文诗的「迭字吟」寄给她,诗谜为:「静思伊久阻归期怀别离时闻漏转」。

苏小妹一看,立即会意而吟: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怀别离;怀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吟罢随即仿作一首回曰:「采莲人在绿杨津一阕新歌声嗽玉」。恰好苏东坡也在场,亦仿作一首回之:「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秦少游收到之后随即吟出:

一、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一阕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二、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四七对:

石达开改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

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

近体诗(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 一、概述: 近体诗是在初唐定型的一种在字数、句数、声调、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的传统诗体。又 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二、近体诗的分类 (一)绝句:①每首四句,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为二十字;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为二十八字。②限押平声韵,五绝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绝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对。 (二)律诗:①每首八句,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为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为五十六字。②限押平声韵,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在同一首七律中不能重用同一韵字。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对。④中间两联(即3、4句和5、6句)必须对仗。 三、近体诗的押韵 (一)什么叫“韵”?所谓韵,就是指音韵相同的读音。用汉字来表达,就是韵母相同的字。一个汉字,用拼音来表示,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合成。凡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如方、昌、皇、郎的韵腹(a)、韵尾(ng)相同,即为同韵。没有韵尾的字,韵腹相同亦为同韵。介音不论,如“方”和“乡”是同韵。“韵”可分为平声韵(旧四声中的平声字,新四声中的阴平、阳平字)和仄声韵(旧四声中的上、去、入声字,新四声中的上、去声字)。

(二)什么叫押韵?押韵就是诗词的某句句末,用同一韵部的字来收尾。因其位置在句末,而叫“韵脚”。首句入韵的绝句,其同韵字在1、2、4句的末位;首句不入韵的律诗,其同韵字在2、4、6、8句的末位。押韵是传统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不押韵不为诗。押韵是为了声音的协调、和谐,使诗词具有韵味,富于音乐美。 (三)韵的分类和选择。韵分为旧韵和新韵两种: 1.旧韵。比较流行的为“平水韵”。平水韵系南宋人刘渊1252年根据前人韵书修订而成,共107韵。 2.新韵,又叫今韵。即按今天推行的普通话读音为标准,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按照“同身(韵腹、韵尾)同韵”的原则划分韵部来押韵。今天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作平声押韵,上声、去声作仄声押韵。旧声韵中的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分别派人今四声中。因此,对入声字应按《新华字典》对其声调的标号,判明其阴、阳、上、去,予以使用。《中华诗词》2004年第6期发布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分为一麻、二波、三皆、四开、五微、六豪、七尤、八寒、九文、十唐、十一庚、十二齐、十三支、十四姑韵(见附录)。用新声新韵写诗的作者,应以此为依据。 声韵改革,势在必行。应积极贯彻“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大力倡导新声新韵,同时力求懂得、掌握旧声旧韵。用何种声韵创作,要尊重作者的自由,但新声韵和旧声韵在一首诗中不得混用。 (四)押韵的要求: 1.位置固定。首句入韵的绝句,1、2、4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绝句,2、4句末字押韵;首句入韵的律诗,1、2、4、6、8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律诗,2、4、6、8句末字押韵。

【教程】近体诗“平仄”要义—30分钟教你掌握平仄 (1)

【教程】近体诗“平仄”要义——30分钟教你掌握平仄 近体诗平仄要义 诗,就是讲求节奏的语言,词、曲、歌、赋与之同源。 诗作为语言中与美学结合最紧密的一种形式,其魅力就在节奏,所以王力先生有言,“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得,而是为了吟的”。节奏和谐,诗就琅琅上口。 近体诗(即律诗、绝句)讲究“平仄”,其实就是对诗节奏的规定,跟乐谱相似。 只要掌握了规则,近体诗“平仄”其实非常简单。我常费解于古时蒙童皆知的东西,现在为什么要到大学才讲。如果你能用30分钟的时间认真看完本贴,相信你也这么认为。 一、几个概念 1.什么是“平”、“仄”?可以简单理解为,“平”就是长、高音(联想普通话当中 的一声、二声)。“仄”就是短、低音(联想普通话里面的三声、四声)。 古今语音变化很多,各地方言亦多不同,所以历史上对每个字的“平仄”曾有过很 多次规定,即“韵书”。 如果要求精确,查韵书即可。现在常用的,最严的是“平水韵”,较松的是“词林 新韵”,最松的是“中华新韵”。还有个简单的办法,上“诗词吾爱网”在线检测。 2、近体诗分律诗、绝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五个字的叫“五言”,七个字的叫 “七言”。 近体诗都是两句两句地写,其中逗号前面的叫“出句”,句号前面的叫“对句”。 “出句”尾字必须用“仄”声,“对句”尾字必须用“平”声,即应“先抑后扬”。 整首诗的第一句叫“首出”,也叫“起句”,其中第二个字若是“平”声,叫“平 起”,若是“仄”声,叫“仄起”(平起、仄起无甚大用,因为大家用惯了才予以 保留,了解即可)。整首诗的第二句叫“首对”。两句联在一起,叫做“首联”。 依次类推,三四、五六、七八句也都是一出句一对句。两两联在一起,分别叫“颔 联”、“颈联”、“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需要对仗,绝句无要 求。 整首诗的最后一句叫“末句”,对于绝句就是第四句“颔对”,对于律诗就是第八 句“尾对”。

古体诗和近体诗解读

古体诗和近体诗解读 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概念 1、古体诗的概念及特点 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是一种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体,总的艺术要求以“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拘无束,直抒胸臆见长”。可任人自由发挥是其最大优点。按体名分类,包括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以及后来的“古绝”、“古风”等;按每句字数分类,一般为五言、七言、杂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 因其没有固定的格律限制,创作的空间与自由度较大。 2、近体诗的概念及特点 近体诗是隋唐人对于当时诗的格律化的一种称法。是相对于以前没有格律的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所以又叫格律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格律性。《辞海》对格律诗的解释为:“诗歌的一种,也是一种诗体。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的规律,倘有变化,要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排律。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总之:要判断一首诗是否符合格律就看该诗是否达到格律诗的要求,这有四方面: (1)字句要求。格律诗的字数是固定的,五绝与五律都是五言句,各为二十字与四十字,七绝与七律都是七言句,各为二十八字与五十六字。排律则字数不限。

(2)平仄要求。一句之中和句与句之间平仄,都有特定的规定。 (3)用韵要求。格律诗用平声韵脚,除有时首句入韵外,都是单句仄脚不入韵,双句平脚入韵。 (4)对仗要求。律诗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中间两联必须对偶。 有人会说,格律诗分明是古时候的诗,为什么叫近体诗呢?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诗的诗,也称为古体。 3.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两者的明显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字数合律,五律为四十字,七律为五十六字七绝28 字五绝20 字;第二,律诗对仗合律,中间两联对仗;第三,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粘对。如果只具备第一个因素,就不是格律诗,而是古风,只是字数与律诗相合;如果只具备前两个因素,仅是古风式的律诗,也就是“拗律”。 古体诗在这几方面,或没有要求,如对对仗并没有要求;或要求较宽,对字数、用韵的要求也较宽。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二、格律诗的形成 我们知道,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又分为律诗、绝句两类。那么什么叫格律诗呢?通俗地讲,“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规定性,比如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要求;“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在的规定性,比如诗的押韵和起承转合。合起来看,格律就是由平仄,声韵,律句,粘对替,字数等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架构,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格律诗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间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

五言律诗的平仄

五言律诗的平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必须讲究平仄,这可以说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使用平仄的规则,一直影响到后来的词、曲。在五言律诗中,平仄只有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就是:仄仄平平仄a,仄仄仄平平 A。平平平仄仄 b,平平仄仄平 B。 每句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每种格式:a、A都是仄头(仄声开头),b、B都是平头(平声开头)。有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仄起式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A。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 [唐] 杜甫 对月哪无酒,登楼况有江。听歌惊白发,笑舞拓秋窗。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从军行 [唐]杨炯烽火照五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云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平起式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 B。春日登楼怀归 [宋]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答白刑部闻新蝉 [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一、三、五、七这四个出句开头两个字如果是平头,那么二、四、六、八四个对句开头两个字就必须是仄头;出句如果是仄头,对句就必须是平头。这叫做“对”。律诗共八句,出句和对句合称为一联。一共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上一联的对句如果是平头,,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也是平头;上一联的对句如果是仄头,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也是仄头。这叫做“粘”。五言排律是五言律诗的延长,五言律绝是五言律诗的减半,因此,五言排律或五言律绝都只要依照五言律诗的平仄,不违反“粘”“对”的规则就可以了。

谈谈格律诗的用韵

谈谈格律诗的用韵 想要和诗友们谈谈格律诗的用韵,我知道有点班门弄斧,目的是和大家交流一下想法,求得指正。 地球人都知道人类在创造语言时,不约而同地把语音分成了两类:元音和辅音。汉语把元音又称作韵母(也包括复合元音),把辅音称作声母。 各个不同的民族又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带有相同或相近元音的音节叠用能产生音乐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韵”。 我想人类创造语言之初,肯定不会事先想到这样用“韵”,而应是语言产生之后,在不断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韵”的用法,并不断成熟和丰富的。 那应该是在文字产生之前吧。根据对《诗经》的研究,那之前中国人就已经用“韵”了。 那么当时是否有一个用韵的标准或规范呢?肯定会有,但不会是书面的,或经过某种程序确认的。它应该是长期经验的积累,然后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而被使用者自觉运用的,可以称作“习惯法”。 后来用韵的发展演变,是人所共知的。 那么后来用韵规则为什么越来越严了呢? 个人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用韵经验的总结。

从句句押韵到隔句押韵,从押相近的韵到严格押同一韵部的韵。其根本原因,不是诗人故意难为自己,而是经过实践,如此用韵产生音乐美的效果最佳。 二、中华一统思想在诗词领域,即文化领域的反映。 这基于诗词的载体汉字的本质特征。中国地域辽阔,交通不便,方言众多,同是汉人使用汉语,常常语言不通。但是用汉字写成的文章都能读懂,这应是汉字的奇特功效。顺便说一句,大一统江山,中华民族大家庭,之所以延续几千年不“拆帮”,其根本原因不是出了几个能征善战的“铁腕”人物,其实是汉字的功劳。这是很多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所忽略的问题。这是题外话。 民歌是用方言唱出来的,所以具有明确的地方标记。我们每天在电视上都能感受到。诗是用字写出来的,当然被注入“一统”理念,这就是用韵规范产生的初始原因和根本原因。 三、交流的需要。 刘三姐不会跟陕北人对歌信天游,口头文艺,是植物,它对土壤的依赖是极强的。诗词是“国”风,它要纵横天下。作为书面文学在广大地域进行交流,没有统一的规范肯定不方便。 四、竞技心理的因素。 竞技心理人皆有之,有的人还很强烈呢。要比比诗的高

古诗平仄规律

古诗平仄规律 要区别平仄,就要先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诗词曲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声调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在用于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读去声了。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我们怎样辨别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象广州入声还分三类。你只要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在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2、联系: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代王士□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他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崔旭《念堂诗话》)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区别

第十讲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区别 一、什么是古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格律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但绝不是古风,真正的古风只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但要注意,古体诗和古诗的概念不全相同,古诗是指古代的诗,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一种诗体,后代人按照这种诗体写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 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 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古体诗主要分为8种: 1、五古; 2、七古; 3、杂言.包括三.四.六言等; 4、柏梁体.七言,句句用韵。 5、入律古风,多七言、可换韵。 6、乐府诗,南北朝民歌形式。 7、歌行体,多七言、可歌唱。 8、古绝,不粘不对。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古体诗又被称为古诗,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都可以称为古体诗。(不包括现代自由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二、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粗略的说,即近体诗是讲究格律的,特别是讲究平仄和对仗;古体诗是不大讲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对仗。 其区别主要在于: (一)句法上 1、近体诗: 字数、句数固定。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句数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韵律诗”,但很少见。也有所谓“排律”,句数可超过八句,但是句数都是偶数的。 近体诗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见。所以,字数固定是近体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2、古体诗: 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 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例如: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唐宋词鉴赏-词与近体词和古体诗的区别

课题1:词与近体诗、古体诗的区别 这里根据课堂讲解、推荐书籍和个人见解,简单回答了词与诗的一些区别。我国的诗词文化的发展都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历经千年而流行不衰,下面就具体由定义、内容、题材、流行时间四个方面对它们的区别分别展开探讨。 ?定义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百度百科) ?内容 1. 语言特色 词作为诗歌的发展,来源于宴饮之时,起初只起到助兴、娱乐的作用。因此词在语言要求上是和音乐、朗朗上口的。词作为这样的文学,一方面固然没有诗那样教化人心,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更加的生活化、接地气,更流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有呈现社会百态,传递喜怒哀乐,引起人与人之间强烈的共鸣的效果。 而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这一点与词比较类似,另外,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体现普通人民感情生活和《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样返璞归真的诗句。 近体诗在格律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了,《人间词话》中有言:“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在对规则的要求更加严格后,诗人创作的方向比较固化了,不能再创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就在深度上多做文章,比拼在思想感情上谁更高尚、更深远。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样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诗句。 2.思想感情 词在思想感情上以境界为上,王国维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例如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言精美,意境旷远。在语言的华丽精致方面,柳永当属大家,《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用华丽的语言,流畅的笔调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而李煜的赤子之心和才华横溢则无处不在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l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故言: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古体诗语言精练,善于从极简的文字中展现无穷的意境,风格含蓄隽永,《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笔法多变精炼,表现出强烈的忧伤。 近体诗,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还把我国古代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题材 发展到宋代,词的类型大概可分为两种:豪放派和婉约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的豪放派将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报国热血融入词中,语言大气,格局广阔,“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组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姜夔、陆游的词相对好学,而学南宋辛弃疾宏大壮阔的格调却十分不易。故又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参见《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有关基础知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有关基础知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有关基础知识闲庭信步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有关基础知识 一诗体 古代诗歌的种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是根据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书中说法简要讲讲。 古代诗歌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外的古典诗歌通称古体诗。律诗只能押平韵,古诗则还可以押仄韵。 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这是古典诗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这和古诗的“节奏”有关,至于古诗节奏是什么,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到。古风按字数分为五古、七古。 律诗也可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中也有长篇,称为排律。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诗还有杂言体。杂言指长短句杂在一起,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就是杂言。杂言诗歌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根据。 古代诗歌还有一种绝句,过去把绝句算为律诗,但根据北师大的王力教授和楮斌杰教授的说法,作为五言四句体的绝句,应该比律诗的起源更早,所以绝句单独算一类,既包括古绝也包括律绝。为什么叫绝句,明吴呐〈文章辩体〉引〈诗法源流〉说:“绝句者,截句也。”也就是说绝句是把诗歌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部分截取后的诗。但是,绝句的本质是一种五言或七言四句诗体。 二、律诗 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产生与初唐,一般认为他们的开创者是初唐人沈诠期和宋之问。为什么律诗比较难做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呢?这是因为此前古代中

国的诗歌,从〈诗经〉到乐府诗歌都是合乐的,有音乐伴奏。但后来诗歌逐渐脱离音乐,这样它只能依靠自身解决音乐中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只能靠汉语本身的声调变化来解决了,这是律诗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律诗的发展有两源,一是对仗的盛行,二是声调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做好律诗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诗,所以,写古典诗歌都先丛律诗开始。 由于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的特点,按照前人分析,有六大要素: 1、整:每句字数整齐,或五言,或七言。 2、俪: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 2、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4、韵:指古诗只能押平声韵。 5、谐: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 6、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 实际上,律诗最重要的,按照王力先生和启功先生的说法,只有四个关键: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律诗每两句称为一联,其开头两句称为首联,中间两句称为颔联,下面两句称为颈联,最后一句又称尾联。 2、只能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包括句与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 三、韵 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用韵也叫“押韵”。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学过拼音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两大类。比如“公”字,拼音为“gong”,其中“g”是声母,而“ong”是韵母,押韵也就是押韵母相同的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

谈谈格律诗的拗救

谈谈格律诗的拗救(讲稿) 近日,受叶吟兄所邀为“中华诗词学院”(网校)的学生讲一次课。因子不甚清楚,不知道该讲点什么好。就在前些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路看见赵老师写的一首七律《申雪、赵宏博复出夺冠可谓传奇,为国争光感 下:冰上蝶飞犹梦中,形如双燕影如鸿。 传情足令世人醉,炫技尽呈王者风。 一世同甘缘可贵,半生共苦乐无穷。 复出不负国人望,夺取金牌立首功。 因为是名人博客,评论的人也比较多。看得出来,有的评论是属于懂诗词个评论,让我印象较深。有人说此诗出律44处之多。从赵忠祥老师的其他如“李琰荣光惊六合”、“ 四十春秋从艺忙,豪情仍炽识开张”等来古声韵。那么,以上七律有没有格律的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只不过不个“出”字是出律的。44处出律的说法,显然不负责的说法。也因此,我 谈有关诗词格律拗救的问题。 谈格律诗的拗救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几个概念:第一,什么是格律 律诗的拗救? 那什么是格律诗呢?格律诗也叫近体诗,它是唐代以来形成的一种诗体

求而区别于古体诗(古风)。我们所说的格律诗,是一个大的“分类”,其中包含了词那么何又为格律呢?说通俗点,格就格式,律就是规律。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式成的诗。这个格式和规律,其中包含了压韵、粘对、对仗、拗救等等。而我们今天所要 就是格律诗拗救的问题。 那么什么又是拗救呢?为什么要拗?又为什么要救呢?拗,就是不顺。救,就是补就是不顺了的补救。有拗才救,无拗不救。无拗也谈不上救。这就象我们一个没有生是不需要吃药的。用这个比喻来说,拗就是生病了,救就是吃药打针。当然,这里所说前提都是以格律诗来说的。古体诗(古风)不要求平仄,只要求压韵,因此就不存在 题。 格律诗(近体诗)的格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平仄的问题。说到格律诗,我们有能会这样说:不就是“平平仄仄”的诗吗?不错,就是平平仄仄的诗。那么格律诗的平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归纳起来,无外乎十二个字“相重相间,要粘要对,有拗 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有拗有救”的问题。 在讨论之前,我们还须弄明白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二个是“孤平”的问题。因为我们说的所谓的“救”,大多数都是站在孤平的角度来 我们平时所说的救,也主要是孤平的救。 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我们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诗句三、五”位置上的字,可以不论平仄,而“二、四、六”位置上的字,要论平仄。至有这样的结论,在此就不讨论了,大家在创作中,知道有这样一个概念,会用就行了有一点是我们在创作和学习中必须注意的,那就是不能出现诸如三平尾、孤平等诗词人提出此论只适合七言诗句,不适合五言,五言诗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虽然 确的。不过我觉得那是在钻牛角尖而已。

近体诗平仄律

海西诗词网校课件 近体诗平仄律 一、近体诗定型历程 1、四声及永明体: 沈约周颙提出四声论,把汉字声调分为平上去入,沈约、王融、谢眺、范云等创立了永明体,将四声应用于诗歌,提出了“八病”,为近体诗格律奠立了基础。 2、四声二元化 刘韬将四声分为平声和非平声,使得汉字在声调上划分成两个单元,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平仄”。为近体诗平仄律迈出了重要一步。 3、换头术 元兢提出了换头术,确立了近体诗诗句与诗句之间的平仄关系,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粘对”。 4、对仗 上官仪提出了“六对”和“八对”,明确了近体诗的对仗要求。 5、唐律定型 经王绩、沈佺期、宋之问践行推广,形成科举应试用的近体诗。以诗作为科举应试题目在盛唐初期,多数人认为在公元713年,开元元年,即唐玄宗即位的第2年。 二、两个概念 1、格律诗 诗可以分格律诗和自由诗 格律诗:除每行字数一样以外,还要符合一定押韵和声调规则 近体诗是唐代科举应试的格律诗;是格律诗的一种,也是格律诗最典型的代表。但近体诗不等于格律诗。 下面就会讲到 2、平仄 汉字声调有古四声和新四声,按平声和非平声分为两种,非平声称为仄。在唐之前不叫仄,大家都称呼,平声和彼三声,到了盛唐才有“仄”的概念。“彼三声”后来被叫做“仄声”。 大家看平仄律书籍注意这点 以七言诗为例,简单讲解一下平仄律

三、句型结构 诗由诗句组成,诗句由哪些单元组成呢? 我们看一首诗 杜甫【秋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不难发现,句型结构是2+2+3,这种结构几乎就是标准 如: 玉露凋伤枫树林 寒衣处处催刀尺 当然也有例外的: 如:出山雲各行其志,近水梅先得吾心 四、诗句的平仄 根据诗歌句型,两个字一个节拍,来确定平仄规则。尾字是韵脚,尾字的平仄与押韵相关,先搁下它后面再讲,这样七言诗每句就成了6个字,两个字一个节拍,六个字就成三个节拍。为了体现诗歌的节奏感,所以每个拍声调要有所变化,如果声调分成平仄两类,那么平仄交替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个今人也叫交替,一拍两个字,着落点自然就是后一个字,这样就有了2 4 6分明的说法,也就说单一诗句第2、4、6字的平仄要求—交替。 如:玉露(仄)凋伤(平)枫树(仄)林, 巫山(平)巫峡(仄)气萧(平)森。 上面诗句第2、4、6字的平仄是:仄平仄或者平仄平,这就是平仄交替。 五、律联平仄要求 上下两个诗句我们称为律联,绝句由两个律联组成,七律由四个律联组成,排律由四个以上律联组成;唐代科举应试最常见是六个律联12句,这也可以说科举应试的基本标准 下面讲一个律联上下诗句的平仄要求,律联的上句与下句平仄要异声相对(平仄相反),前人称之“换头”,“换头”是专业术语,大家要记住,重点也是在于第2 4 6字。异声相对(平仄相反、换头)使得律联上下诗句声调富有变化,不会显得单调呆滞。如:寒衣(平)处处(仄)催刀(平)尺, 白帝(仄)城高(平)急暮(仄)砧。 上面上下诗句第2 4 6字,平仄相反。

第一讲-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

第一讲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的基本类型 一、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在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等)。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又叫做近体诗或者今体诗。这是唐朝人的说法,我们至今沿用。 唐朝人把在格律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 二、格律诗的结构特点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也就是说,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每句五个字,共四句的,叫五绝;八句的叫五律。 每句都是七个字,四句的叫七绝,八句的叫七律。 3:一韵到底,必须押平声韵。 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 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 (至于一些作者故意写仄韵律绝的,那是例外。) 也就是说。一首诗中只能押一个韵,不能换韵;并且押韵的字必须是平声。 偶数句(2、4、6、8句)必须押韵; 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奇数句不押韵,并且句子尾部的那个字必须是仄声。 押韵句的尾字叫韵脚,不押韵的尾字叫白脚。 4:律诗,中间两联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一般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律诗的第一联(1、2两句)叫首联,第二联(3、4两句)叫颔联;第三联(5、6两句)叫颈联;第四联(7、8两句)叫尾联。(颔是下颌的意思,颈是脖子的意思,)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三、格律诗的平仄和标准句式 平仄,说简单点,就是声调。 汉字的四声: 汉语乃一字一音,汉字的声调有不同,古汉字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唐代诗人对汉字四声作了巧妙的二元化处理,即平声归于一调,仍叫平声; 上、去、入声归于一调,谓之仄声。 这就是格律诗中所说的平仄二调。 诗词格律中所讲的平,乃指平声字仄乃指仄声字(上、去、入)。 换句话说,在律格中,平声字位只能用平声字,仄声字位可用上声字、去声字或入声字。现代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其中,阴平、阳平属平声;上声、去声属仄声。 古代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散到现代的四声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存在入声,所以写格律诗用旧韵时一定要考虑入声字。 例如: 李端《听筝》(古韵)

近体诗的平仄规律规则

【近体诗平仄规则】 -------------------------------------------------------------------------------- 〖简介〗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 〖规则〗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下面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至此,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基本已经讲完,下面归纳出集中最常见的格式供大家创作时参考。 传统标记平仄的方式很多,根据实践,我采用下面这种平仄标记法来标明每种格式的平仄,这种方法在古籍中最常见,十分简洁易记。 标记方法:应该押韵的位置用“红色”表示。 -------------------------------------------------------------------------------- 〖五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