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皮亚杰一般是将智慧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

这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

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儿童出生的第一个月只是遗传性反射格式,通过第二分阶段的习惯形成,使一些单一的反射动作加以整合、联结,如寻找声源,用眼随着运动的物体等,大约在9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

②前运算阶段(2-6、7岁):

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旁左右的影响。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

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推理上、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阶段一: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

一、促进各种感觉的发育和不同感觉的统合

·眼睛追随物体

·寻找声源

·习惯皮肤刺激

·吹物体

·手的操作--手指的分化--工具的操作

·手眼协调--手眼的垮调--描画(绘画)的基础--制作(手工)的基础

·组合--有实物见到的组合--有选择的脸、身体的组合

·身体的调节--摇动身体高兴--姿势的变换--工具配合身体的调节

(能够)

·动作模仿--合上手,并上脚--看不见部位的模仿--手臂、手、

手指的模仿(左右相同左不对称)--手的游戏、体操、游戏

·运动(配合运动玩具的活动)

二、培养感觉运动的智能·寻找藏起来的东西

·手段和目的的分化

三、建立目标指示活动的基础·听指示

·指示的理解

·要求的指示

四、建立理解物体名字的基础

·物体功能的使用

·辨别、分类--实物的分类--颜色的分类--形状的分类

·配对--相同物件的配对--形状不同物体的配对

·画的完成(拼图)

·根据名词的指示,取物

·根据名词的指示,指物

五、促进想象世界的萌芽{发生)

·喜看画本

·描画、制作--故意乱涂乱抹(愿意涂画)--愿意仿画

·理游戏的发生

六、培养交往的基础·姿势,手势的理解·日常用语的理解

·熟悉和身边大人的关系·愿意熟悉小群体的活动

阶段二:前运算阶段(2-6、7岁)

一、促进视觉—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发育

·视觉—运动技能--手眼的协调--书写酌基础--别作(手工)的基础

·构成--有实物和卡片见到的构成--脸、身体的组合构成

·动作模仿--手指的模仿--左右的变化(静

二、充分地做目标指示活动·应答的指示活动

·要求的指示活动

·用眼睛来注视

止)--利用手、脚的模仿(静止)--手的游戏、体操,游戏

·运动(见到动作就模仿)

·声音模仿--声音基础的训练--声音模仿

三、确切地理解物体的名字

(对物体的各种属性,用语言来确认)

·色、形(幼儿)

·色、形的统合和分解(学龄童以)--色、形的统合--色、形的分解--色形矩阵的理解·确切地理解名词--名词的理解--名词的应用学习--情景画中的名词的理解

·根据用途对物的理解

·动作语的理解

·拟声语(象声词)和音的理解

·名词复数的理解

四、建立物与物关系概念的基础

·玩玩具

·一样的理解--一样的理解--一样的理解注意到“不一样”

五、确实地发生想象

·见到画本书等的场面,高兴快乐

·描画,制作--描简单的图形、高兴快乐--制作简单的图形、高兴快乐

·姿势的理解

·再现游戏和简单的选择游戏

六、建立交往的基础

·有效地使用要求的手段

·自己的和身边人名字的理解

·日常用语的理解和表达--日常用语的理解--会话语(寒喧语)

·增强和大人关系

·熟悉孩子们的关系

·能够在小群体中活动--大体上能参加集体的活动--在大人的帮助下能够做任务的分配

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一、促进视觉-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发育

·视觉-运动技能--手眼协调技能--文字学习的技能

·卡片样本的组合(给予示范)

·动作模仿--手指的模仿--左右的分化(连续运动)--利用手脚的模仿(连续运动)--手的游戏、体操、游戏--延迟模仿

·运动--根据示范运动--根据言语的指示运动

二、根据语言认知属性,用言语表达出来·颜色、形状的理解和言语的表达--按照言语的指示,色形的分类--2个属性的理解,和言语表达

·色形等矩阵--色形等:矩阵--2个属性的言语表达--色、形等的理解

·用途的言语表达

·动作言语--动作言语的理解--动作言语的表现--动作身体运动的表现,活动

·象声词和音的理解、和言语表现--象声词和音的理解--象声词和音的言语表现

·表情的理解

三、丰富言语的世界·增加语词数不胜数·2个言语指令的理解·简单文章的言语表现·有,没有的理解·发现缺少的地方·文字的理解

四、增加短期记忆的容量·听觉记忆

·视觉记忆

五、促进物与物关系概念的理解·建立与玩具的关系

·伙伴关系

六、确实地建立想象

·愿意展开画书

·身边物体(东西)描画和制作--身边物体的描

·“一样”“不一样”的理解

·建立比较的基础--大小比较的理解--多少比较的理解(连续量)

·所属的理解

·简单的绘画排列

·符号问题

·认识到规则性

·数的橇念基础--唱数和读数--数与物的对应惧(1-5) 画--身边物件的制作

·从部分想象整体

·(表示感情,意志的)姿势的理解

·选择的游戏--物的组合的游戏--选择其他物的游戏

七、丰富交往

·有效地使用要求的手段

·注意到人的名字和性别--人的名字的理解--注意到人的性别

·交往中有用的语言--寒喧语--用第2种表达方式表现自己的意志--基础的社会技能的语言·扩大和大人的关系

·增强和孩子们的关系

·参加小集体的话动--按照对全体的指示活动--集体中分配任务的意识

·学习游戏的方法--伴随游戏初步社会技能和理解--简单游戏的理解

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一、促进视觉-运动协调和随意运动的发育

·视觉-运动技能

·组合--按照卡片示范的组合--按照言语的指示组合

·动作模仿--身体各部位的模仿--左右的分化(连续运动)--利用手脚的模仿(连续运动)--手的游戏、体操、游戏--延迟模仿

·随意运动--按照言语的指示运动--按照言语的指示做动作

二、增添言语的意思,内容

·增加单词量--丰富名词的种类--反义词的理解

·多方面提问的应答--替换问题的应答--各种问题的应答(提问问话)

·疑问词的理解

·简单的类推--图片的类推--用2个物体的类推--用2个物体韵反向类推

·肯定,否定

·文字的读写--读字--写字

·文字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应用学习--写文章--体验到的事情用文章写下来

三、正确理解物与物关系的概念

·用语言列举

·用语言辨别异同

·初步地指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语的理解和表达--比较语的理解和表达--在系列中的比较

·在头脑中的大小比较

·空间的位置关系--表示位置关系语言的理解--生活中位置关系的理解

·认识时间的概念--快,慢的理解--钟表的读法--日期、时间的理解

·绘画排列--首先,然后的理解--事情发生顺序的理解

·注意到因果关系--“怎么了”“变成了什么”--表情的推澜

四、促进数量概念的发展

·数的概念--数数--相同数字的对应

·数量的比较--物的多少的理解--数字大小的理解

·数的存贮

·数的合成,分解(学童以上)--数合成的理解--数分解的理解

·简单的应用问题(学童以上)

·生活中数量概念的运用

·钱的理解

·分配--每人X个的理解--剩余“不足”的理解

·置换问题·规则的理解

五、丰富想象的世界

·画书,书等简单的故了

·描画制作--身边常见物体的描画制作--经历过的事情的描画制作

·姿势的理解和表现

·孩子们的游戏

六、积极主动地交往

·社会技能的话言--对人关系有用的语言--任务分配言语的不同

·说出经历过的事情

·扩大孩子们的对人关系

·积极地参加小群体的活动--在群体中,没有顾虑地活动--在群体中,掌握任务分配

·理解集体中的游戏和约束--伴随游戏技能的获得--游戏规则的理解

七、促进自我形成

·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主张·我的理解

·所属意识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 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 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 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其中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子中的珠子多。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能顾及宽度。 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这种现象又叫集中偏向(centration)。 2。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例如 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 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例如,有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大而低的杯子里,当倒 水时用一屏障挡住水在杯子里的水位线,儿童能见到水,但看不见水在杯子里的高低。许多4岁儿童说新杯子中的水同原来的杯子中的一样多。但当屏障拿掉以后,他们改变了看法,说新杯子中的水没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一) (一)注意的发展 1岁儿童注意看一个玩具的时间仅能维持两秒钟。 2岁儿童能注意集中地玩一玩具的时间可持续8秒以上。 3-5岁儿童能专注地从头到尾看完他们能理解的节目。 4-6岁幼儿对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信息很敏感,看完节目后能回忆起重要的情节内容,对不重要的部分往往记不起来。 5-6岁儿童在自由活动中的注意稳定性能维持注意于一个单独活动的平均时间大约是7分钟。 6岁以下的儿童往往专注于视觉形象,6岁以后的儿童不仅对视觉形象感兴趣,同时能注意接受听觉方面的刺激信息。 学前期末的儿童计划自己注意目标的能力刚刚发展,但还不太会运用注意的策略指导自己的观察活动 (二)记忆能力发展 2岁儿童已开始会认自己的家门,认自己的房间,知道在房间里的什么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大一点的儿童开始学会认路。 3-4岁儿童知道出了家门如何走到附近的幼儿园,但要幼儿将自己熟悉的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线画出来则十会困难,甚至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4岁的幼儿能使用一些最简单的记忆策略。 4岁儿童会利用“位置”来帮助记忆,如:幼儿会将藏有巧克力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一边,而将藏有别针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另一边。 (三)认知的发展 3岁儿童开始逐渐形成一种关于心理功能的“观点—愿望”理论,即逐渐认识到一个的行动是由他内心的观点和愿望支配的,如:一个孩子饿了会打开冰箱找食物。 3岁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或别人的观点和愿望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行动及行动结果的关系,学会区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和愿望。 大约3岁左右,幼儿能认识思维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区别,如:幼儿知道“想”是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一个人能想那些当时没有看见的、接触的或谈论的事物。 幼儿认识到思维和现实的区别,如:幼儿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们也认识到一个人头脑中关于客观事物的表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这些事物的映象(“好像照片一样”)。 3-4岁的幼儿认识到某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如:幼儿知道各种噪音、对任务不感兴趣、心理想着别的事情等会妨碍人集中注意从事当前的活动。 3岁幼儿还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来,从而把自己的看法施加于别人。 3岁幼儿往往不能将自己的现时的观点和过去的观点区分开来,如:向幼儿展示一个糖果盒,问幼儿:“里面装些什么?”因为幼儿过去见过这类糖果盒,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糖块”。成人打开盒子给他看,出乎他的意料,里面装的都有是一些铅笔。成人接着问他:“刚才还没打开盒子,你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3岁的幼儿往往回答说:“铅笔”。他已不记得他曾经相信里面装的是糖块,这时成人出示一只玩具加菲猫,对幼儿说:“这里有一只加菲猫,它以前没见过这只盒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它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幼儿回答说:“铅笔”。就是说他不能将不同的主体在不同时间接受的信息区分开来,自己知道的东西误认为别人也知道。 3-5岁幼儿能认识到只有人以及或许某些动物能思考,而石头不能思维;他们还认识到思维的内容可能是自己想象的产物;他们能将“想”从知觉运动活动如“看、动、感受到”等区别开来,他们能懂得“想”(思考)和“知道”的区别,如一个人可以知道某件事(如午餐的饭盒里装着好吃的东西),但你现在不一定会去想它。 幼儿4岁左右懂得观点与现实的区别,因而某人可能持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某个物品藏在某个地方而实际上并不在这个地方,幼儿经常会和成人开一些小玩笑,如故意改变物品存放的位置,使成人找不到;已开始懂得认知任务跟随认知作业成绩的关系,如4岁幼儿也知道要求记忆的项目越多就越难记,要记住5个物品的名称就比记住10个物品的名称容易,他们也知道,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如果做出努力也能获得成功,许多学前儿童认识到,过去学过的东西现在忘了,重新捡

儿童认知发展 PPT课件

儿童认知发展

渴望?期待?

第一节认知及其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者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方面的心理过程。简单地讲,认知就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所以也可以叫做认识。 有时候人们也用“认知活动”这个词,它实质上和“认知”这个词是同义的,不过把活动这个方面加以强调罢了。 我们还常常遇到“认知能力”这个词,那是从认知的水平这个角度来说的。

1.1 什么是认知 概括起来,可以把人的认知大体区分为三个范畴,也就是三种基本认知过程或三种认知成分。 首先是感知,这是认知的起点;如果没有对对象的感知,认知活动就无从谈起。感知是由客观物质的刺激所直接引起的,所以感知是直接的认知。 其次是表象,这是头脑里呈现的对于感知过的事物的一种映象,但却不局限于直接感知的某一特定事物,所以,它既具有形象性的特征,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再次是概念,这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抽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属性。表象与概念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获得的,不是客观事物所直接给予的,所以就它们同客观事物的关系来说,可以叫做间接的认知。 人的实际的种种认知,都由这三者所组成的,或者是对它们的操作。但表现为种种错综复杂的形式与水平。

1.2 认知的发展 儿童认知是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的。认知发展的基本趋向: 第一、认知发展由近及远。 第二、儿童认知客观事物是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 第三、儿童最初只是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后才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 第四、儿童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最初的认识到比较完全的认识,是要经历多种水平或者阶段、由浅入深的。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标志着该阶段的年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各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逾越,也不能颠倒,所有个体都遵循这一发展顺序,阶段具有普遍性。但受主体因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各阶段的出现可以提前或推迟。 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这里的运算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更多新的刺激和客体被同化到先天的反射中。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这一阶段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逐渐发展。一个很大

的进展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儿童大约在9-12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是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识活动的基础。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活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不再像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依靠实际动作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思维,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直觉中解放出来。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尚未获得认知运算,他们进行的是半逻辑思维。 这一阶段的个体具有泛灵论倾向,无法区分有生命的事物与无生命的事物,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事物同样也具有情绪、动机等生命特征,如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它会疼得哭”。 自我中心主义也是前运算阶段个体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个体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明了个体的自我中心的倾向。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只注意事物变化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同时注意事物变化的两个纬度。由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原因,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其中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子中的珠子多。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能顾及宽度。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这种现象又叫集中偏向(centration)。 2。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例如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例如,有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大而低的杯子里,当倒水时用一屏障挡住水在杯子里的水位线,儿童能见到水,但看不见水在杯子里的高低。许多4岁儿童说新杯子中的水同原来的杯子中的一样多。但当屏障拿掉以后,他们改变了看法,说新杯子中的水没有原杯子中的水多。这说明他们的认知被静止的知觉状态支配,而不能同时考虑导致这个状态的转化过程。 5.不合逻辑的推理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Word 文档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2--6岁儿童认知发展 24个月(2岁) 1 会从两个实物中分辩大,小。 2 听从指示,将东西放进杯子里或放在杯子旁边。 3 给予两种不同的实物时,会依照指示选择一种。 4 依序将三个不同大小的套杯放入插座里。 5 完成三块拼板。 6 配对基本相同的形状和颜色。 (1). 1对1 (2).1对2 (3). 1对3 7 模仿把数字卡1放在一个东西的旁边。 8 看到数字卡1会自动说一。 36个月(3岁) 1 能辨认大小、长短、软硬。 2 有位置的概念(利用实物表现):上面、下面、穿过。 3 依指示给一样或全部的东西。 4 会做1对三配对。 (1). 红 (2).绿 (3).蓝 (4).黄 (5).黑 (6).白 5 会做上述6色,1 对2 的选择。 6 会做上述6色,1对4的选择与配对。 7 将8张简明图卡加以配对--选择--分类。 8 完成6块拼图。 9 模仿把数字卡2,放在两个东西的旁边。 10 看到数字2,会说2。 11 能认数字卡3。 12 将数字卡3与3的集合,配对。 13 将1.2.3依序排列。 48个月(4岁) 1 会分辨真实与不真实的东西(如模型水果与真的水果)。 2 会选择轻与重的东西。 3 会将东西与图卡分类,如分出: (1).人 (2).衣服 (3). 动物 (4).食物 4 依指示放置和选择东西 (1).旁边 (2).前面 (3).后面 5 会选择很多和很少的东西 6 给5样东西,凭触摸找到指示的东西 4--5岁 1 专注力增加,能听故事最少15分钟 2 说出3件物品中不见的一件的名称 3 知道"昨天""明天"的意思 4 顺序排列数字1--10 5 配对数字与实物1--10 6 数10件物品 7 念数1--20 8 说出简单图形的名称 9 认出自己的名字 10 看数字卡读1--20 11 说出及写出1--10的数字 12 凭物品的一种特征分类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考点,各位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各认知发展阶段的名称以及其对应的阶段特征需要清晰掌握。 皮亚杰,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在长达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他的很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其中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常考内容,其中前运算阶段特征为高频考点,常以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形式出现。考生在备考时,需了解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各阶段对应的年龄、名称及主要特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选择、简答、论述题的答题方法。 关于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 一、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他们的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头脑中是低级的行为图式,而这时儿童获得的最大成就是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皮亚杰称它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二、前运算阶段 2~7岁的儿童发展到了前运算阶段,因为他们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所以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1.万物有灵论 4-6岁的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是活的东西,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

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他们很多还带有在幼儿园生活时的习惯,好动,不能稳稳当当的坐着上完一节课。尤其是还可能带有前运算阶段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而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作为教师,在了解到这一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不必给他们带上“自我”、“自私”的帽子,而是表示理解,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度,慢慢的不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的教具来支持,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抽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xx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 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 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 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 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 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 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其中 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 子中的珠子多。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 能顾及宽度。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这种现象又叫集中偏向(centration)。 2。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 己所看到的一样。例如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 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例如,有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 大而低的杯子里,当倒水时用一屏障挡住水在杯子里的水位线,儿童能见到水,但看不见水在杯子里的高低。许多4岁儿童说新杯子中的水同原来的杯子中的一样多。但当屏障拿掉以后,他们改变了看法,说新杯子中的水没有原杯子中的 水多。这说明他们的认知被静止的知觉状态支配,而不能同时考虑导致这个状 态的转化过程。 5.不合逻辑的推理 例如,皮亚杰的两岁女儿的一个小朋友是驼背,她说,这个小朋友很可怜,他病了。几天后她听说这个小朋友得了流感,睡在床上。后来又听说这个小朋 友的流感好了。于是,她说:“现在他的驼背没有了。”这种推理不是从个别到 一般或从一般到个别,而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从一种病到另一种病的推理,视二者同一,以为一种病好了,另一种病也好了。这种思维被皮亚杰称为传导 思维(又称传导推理)。 (三)具体运算阶段(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 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 例如,呈现如图2—1所示的几何图形,要求儿童完成下列任务:①正方形的数目;②长方形的数目;⑧白色图形数目;④阴影图形数目;⑤阴影正方 形数目。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完成这类任务。这类任务要求儿童从多维对事物 归类。皮亚杰称这种思维的多维化叫去集中偏向(deeentratJon)。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鉴于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将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进行归纳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这一阶段儿童还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

0—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31-36个月教程

0—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1 31-36个月儿童认知发展特征 进入31-36个月后,儿童对认知各方面能力支配性有所提高,持久性和复杂性有所増加。 1.注意发展特征 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该时期的儿童会有目的地、自主地保持注意力一段时间。比如,成人要求儿童看电视里的少儿节目,他们能集中注意看一小会儿,但如果不感兴趣,很快就把注意转移了。 注意时间可以延长至20-30分钟。 注意的事物增多,范围也开始变广。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注意自己的内部状态和周围人们的活动。 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提高。在这一月龄段,因为有意注意能力的发展,涉及儿童自主意识的相关能力也同时提升。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每一次注意转移的时候,注意的分配也必然发生变化。注意一经转移,原来注意中心的对象便移到注意中心以外,而另外的新对象进人注意中心。注意的转移与分配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 2.记忆发展特征 3岁时,儿童就已经能再认几十天或几个月前注意过的事物了。 3岁时,记忆不仅仅可以保持到几周以后,还能重现。正是由于从3岁开始,重现的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3岁以后的事情才开始以深浅程度不同的印象被保存下来。 记忆仍然表现出易忘的特征,需要后期的强化。 3岁儿童开始尝试使用各种记忆策略,比如,当别人要求他们记住藏有小狗玩具的杯子时,他们会高兴地注视着藏小狗的地方,一边看着那个盖着小狗的杯子,一边对着它点头,或者说一些能表明藏在这里的话语,甚至把它移到突出的位置。 3.思维发展特征 由于生活范国扩大、行动能力增加,该月龄段的儿童对周围活动的兴趣不断1由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何小燕老师整理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运算(Operation) 运算就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在这里运算指的就是心理运算。 什么就是运算?运算就是动作,就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从这个定义中可瞧出,运算或心理运算不四个重要特征: 1、心理运算就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例如,把热水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去,倘若我们实际进行这一倒水的动作,就可以见到在这一动作中有一系列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特征。然而对于成人与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可以用不着实际去做这个动作,而在头脑里想象完成这一动作并预见它的结果。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就是所谓"内化的动作",就是动作能被称之为运算的条件之一。可以瞧出,运算其实就就是一种由外在动作内化而成的思维,或就是说在思维指导下的动作。新生婴儿也有动作,哭叫、吸吮、抓握等,这些动作都就是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动作,所以,不能算做运算。事实上由于运算还有其它一些条件,儿童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出现有称之为运算的动作。 2、心理运算就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这里又引出可逆的概念。可以继续用上面倒水过程的例子加以解释,在头脑中我们可以将水从热水瓶倒入杯中,事实上我们也能够在头脑中让水从杯中回到热水瓶去,这就就是可逆性(reversibi lity),就是动作成为运算的又一个条件。一个儿童如果在思维中具有了可逆性,可以认为其智慧动作达到了运算水平。 3、运算就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当一个动作已具备思维的意义,这个动作除了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它同时还必定具有守恒性前提。所谓守恒性(con servaion)就是指认识到数目、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质量等等尽管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形式呈现,但保持不变。装在大杯中的100毫升水倒进小杯中仍就是100毫升,一个完整的苹果切成4小块后其重量并不发生改变。自然界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都就是具体的例子。当儿童的智力发展到了能认识到守恒性,则儿童的智力达到运算水平。守恒性与可逆性就是内在联系着的,就是同一过程的两种表现形式。可逆性就是指过程的转变方向可以为正或为逆,而守恒性表示过程中量的关系不变。儿童思维如果具备可逆性(或守恒性),则差不多可以说她们的思维也具备守恒性(或可逆性)。否则两者都不具备。 4、运算就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前面介绍过,智力就是有结构基础的,即图式。儿童的智力发展到运算水平,即动作已具备内化、可逆性与守恒性特征时,智力结构演变成运算图式。运算图式或者说运算不就是孤立存在的,而就是存在于一个有组织的运算系统之中。一个单独的内化动作并非运算而只就是一种简单的直觉表象。而事实上动作不就是单独,孤立的,而就是互相协调的,有结构的。例如一般地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动作,这时需要动作与目的有机配合,而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形成动作结构。在介绍图式时,已说过运算图式就是一种逻辑结构,这不仅因为运算的生物学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清楚而由人们推测而来,更重要的就是因为这种结构的观点就是符合逻辑学与认识论原理的,因为就是一种逻辑结构。故心理运算又就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以运算为标志,儿童智力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前运算时期与运算时期;继之又可将前者分为感知运动阶段与表象阶段;后者区分为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皮亚杰一般是将智慧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 这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 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儿童出生的第一个月只是遗传性反射格式,通过第二分阶段的习惯形成,使一些单一的反射动作加以整合、联结,如寻找声源,用眼随着运动的物体等,大约在9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 ②前运算阶段(2-6、7岁): 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旁左右的影响。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

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推理上、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阶段一: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 一、促进各种感觉的发育和不同感觉的统合 ·眼睛追随物体 ·寻找声源 ·习惯皮肤刺激 ·吹物体 ·手的操作--手指的分化--工具的操作 ·手眼协调--手眼的垮调--描画(绘画)的基础--制作(手工)的基础 ·组合--有实物见到的组合--有选择的脸、身体的组合 ·身体的调节--摇动身体高兴--姿势的变换--工具配合身体的调节 (能够) ·动作模仿--合上手,并上脚--看不见部位的模仿--手臂、手、 手指的模仿(左右相同左不对称)--手的游戏、体操、游戏 ·运动(配合运动玩具的活动) 二、培养感觉运动的智能·寻找藏起来的东西 ·手段和目的的分化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第二编、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模块一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认知的概念、学前儿童感觉、知觉、记忆及其思维的发展。【讲授内容】 第一节认知的概述 第二节早期认知的基础 第三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四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发展 教学难点:早期认知基础学前儿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发展 【教学时数】4学时 【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将来的工作对象是学前儿童。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儿童”,是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儿童,反映着人生的美丽,激励着生活的信念;复制着人类的希望,传承者人类的文明…… 第一节认知的概述 ?认知即是头脑中产生认识的内部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我的认知) ?认知不仅包括感觉、知觉、记忆等,而且包括意识、智力、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当前最富包容性和启发性的认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人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人类的认识能力不仅包括对外界的认识,也包括对人的心理和心理状态的认识。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发现,传统的评估常常导致我们低估儿童的能力,尤其是婴儿期和学前期的能力

第二节早期认知的基础 一般认为,新生儿和婴儿是软弱无能、消极被动的个体,他们的感觉器官极不完善,然而后来的研究推翻了这一说法,发现新生儿和婴儿具有非凡的能力。 一、视觉 视觉是婴儿所以感觉器官中,最活跃、最主动、最重要的感官。对新生儿来说,除了睡眠时间,他们都在积极的运用研究查看环境,收集信息。婴儿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视觉发展非常之快,6个月婴儿的视觉功能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成人。 (一)视觉集中 从婴儿双眼结构来看,婴儿的视网膜、杆体细胞和椎体细胞在出生时已经发展的很好,不存在明显盲区。 新生儿最初2~3周内眼肌协调能力差,双眼协调比较困难,难以形成视觉集中。 出生3周后,婴儿开始将时间集中在物体上 在婴儿2岁时,视觉集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可以追随缓慢物体的水平运动 随着婴儿的成长,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逐渐延长,3~5周的婴儿能对1~1.5米处的物体注视5秒钟,3个月的婴儿能对4~7米处的物体注视7~10分钟。5~6个月的婴儿能注视较远处的运动物体,如天上的飞机。 新生儿视野比成人狭窄。0~5岁的婴儿,其视野在中心线左右250~300内,视线上下为10度。焦距为17厘米 (二)视敏度 新生儿晶状体调节功能差,难以对视觉对象进行有效聚焦,其视敏度比成人差,一般只有成人的1/10,2岁儿童的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 (三)颜色视觉 婴儿自四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波长较长的暖色比波长较短的冷色更容易引起婴儿的喜爱。 四岁起能将基本颜色与其名称相联系 五岁是儿童颜色视觉和再认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二、听觉 在妊娠20周的胎儿以及具备听觉能力,25周的胎儿可对声音刺激作出身体运动的反应,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与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阶段名称年龄图式功能特征感觉运动阶段 0~ 2 岁凭感觉与动作以发挥其图式功能;由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对物体认识具有物体恒存性概念。 前运算阶段 2~7 岁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倾向;能使用符号代表实物;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能理解守恒的道理。 形式运算阶段 11 岁以上能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解决问题;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考问题。 2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答: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可分为四个阶段:( 1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某一个方面。 ( 2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此阶段儿童能感知到各个对象之间能直接感知到的空间联系。 幼儿的图画认识能力大部分属于认识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 3 )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 .. .

( 4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此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的把握对象整体,理解图画主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阶段;中年级学生大部分属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高年级学生大部分属于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另外,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也受材料熟悉程度的影响。 若所观察的对象是儿童生活中经验过的,能为他们所理解的,就能表现出较高的观察水平;反之,所观察的若是儿童不熟悉的材料,观察水平就不高。 3 .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学目的产生相应的想象。 例如,在读课文时,要求儿童富有表情地朗读,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节;在作文中,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进行构思等。 因此,他们想象的有意性就迅速发展起来。 但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主题易变性还比较明显,想象不能很有效地指向某一预定的目的,尤其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往往显得简单贫乏。 二、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的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再现,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随着教学的深入,生活围的逐渐扩大,知识经验的丰富,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 段理论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运算(Operation) 运算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在这里运算指的是心理运算。 什么是运算?运算是动作,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出,运算或心理运算不四个重要特征: 1、 心理运算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例如,把热水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去,倘若我们实际进行这一倒水的动作,就可以见到在这一动作中有一系列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特征。然而对于成人和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可以用不着实际去做这个动作,而在头脑里想象完成这一动作并预见它的结果。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是所谓"内化的动作",是动作能被称之为运算的条件之一。可以看出,运算其实就是一种由外在动作内化而成的思维,或是说在思维指导下的动作。新生婴儿也有动作,哭叫、吸吮、抓握等,这些动作都是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动作,所以,不能算做运算。事实上由于运算还有其它一些条件,儿童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出现有称之为运算的动作。 2、 心理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这里又引出可逆的概念。可以继续用上面倒水过?程的例子加以解释,在头脑中我们可以将水从热水瓶倒入杯中,事实上我们也能够在头脑中让水从杯中回到热水瓶去,这就是可逆性(reversibility),是动作成为运算的又一个条件。一个儿童如果在思维中具有了可逆性,可以认为其智慧动作达到了运算水平。

3、运算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当一个动作已具备思维的意义,这个动作除了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它同时还必定具有守恒性前提。所谓守恒性(conservaion)是指认识到数目、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质量等等尽管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形式呈现,但保持不变。装在大杯中的100毫升水倒进小杯中仍是100毫升,一个完整的苹果切成4小块后其重量并不发生改变。自然界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都是具体的例子。当儿童的智力发展到了能认识到守恒性,则儿童的智力达到运算水平。守恒性与可逆性是内在联系着的,是同一过程的两种表现形式。可逆性是指过程的转变方向可以为正或为逆,而守恒性表示过程中量的关系不变。儿童思维如果具备可逆性(或守恒性),则差不多可以说他们的思维也具备守恒性(或可逆性)。否则两者都不具备。 4、 运算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前面介绍过,智力是有结构基础的,即图式。儿童的智力发展到运算水平,即动作已具备内化、可逆性和守恒性特征时,智力结构演变成运算图式。运算图式或者说运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个有组织的运算系统之中。一个单独的内化动作并非运算而只是一种简单的直觉表象。而事实上动作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互相协调的,有结构的。例如一般地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动作,这时需要动作与目的有机配合,而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形成动作结构。在介绍图式时,已说过运算图式是一种逻辑结构,这不仅因为运算的生物学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清楚而由人们推测而来,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结构的观点是符合逻辑学和认识论原理的,因为是一种逻辑结构。故心理运算又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精析

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 1.儿童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举例说明:儿童通过看、抓和嘴的吸吮来了解外部环境。 2.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依然能够认识到事物是存在的。举例说明:和儿童做游戏时,把玩具藏到遮蔽物的后面,儿童看不见了,但知道到遮蔽物后面寻找。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 1.万物有灵论(泛灵论),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举例说明:3岁的小孩子会在自己吃饭的时候,喂洋娃娃吃饭,认为洋娃娃不吃饭就会和自己一样饿。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举例说明:4岁的小孩子给妈妈送礼物,会送自己喜欢的洋娃娃玩具,但是不会考虑妈妈的喜好,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妈妈喜欢的。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举例说明:告诉这个阶段的孩子小红是他的姐姐,他能够明白,但如果告诉他:“你是小红的弟弟,你怎么称呼小红?”这时候他就答不出,思维不能转换。 4.思维具有刻板性,集中化,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举例说明: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长发的就是女生,短发的就是男生,穿裙子的就一定是女

生。 5.没有守恒概念。 举例说明: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他们回答两排糖果的数量 是否一样多,儿童一般都能回答正确。但是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改 变其外观形态,然后再让儿童回答两排糖果是否一样多,小于7岁的儿童往往回答错误。(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 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举例说明:将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做成圆饼状,柱状,球状等等,该阶段的孩子可以辨别出 它们是相等的。 2. 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举例说明:他无法理解抽象的“1, 2,3”,只能认识放在眼前的一个苹果,2个娃娃,3块饼干,儿童可能无法直接回答2+3=?但是如果允许他数手指时,他却知道先伸出两个指头,再伸出三个指头,一共伸出了五个指头。 3. 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的遵守,不敢改变。 举例说明:老师告诉他们上课不要乱动,于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坐的规规矩矩,一动不动,他们并不知道,只要不开小差,不影响学习,也可以换轻松地姿势去坐。 4. 思维具有可逆性。 举例说明:问这个阶段的孩子:“你是小红的弟弟,你怎么称呼小红?”这时候他就能回答出小红是他的姐姐。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特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