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说稿-《钢结构工程施工》信息化教学设计 (1)

解说稿-《钢结构工程施工》信息化教学设计 (1)

解说稿-《钢结构工程施工》信息化教学设计 (1)
解说稿-《钢结构工程施工》信息化教学设计 (1)

《钢结构工程施工》信息化教学设计“普通管桁架结构加工与安装”解说稿

2012年11月

《钢结构工程施工》信息化教学设计

“普通管桁架结构加工与安装”解说稿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名称:钢结构工程施工

单元名称:管桁架结构加工与安装

子单元名称:普通管桁架结构加工与安装

教学课时:4学时

PPT1: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下面汇报我的参赛作品:《钢结构工程施工》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其中一个子学习单元“普通管桁架加工与安装”为例。用时4学时。

PPT2:本子单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普通管桁架施工过程为导向,构建一个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课程教学环境。下面我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反馈”四个方面进行汇报。PPT3:本子单元为工程施工类内容,因管桁架加工与安装具有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现场教学难以实施、施工技术复杂、教学效果难以评测等特点,给教学带

来诸多不便。为此,我把本人主编的教材内容与信息化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力求创造一个同时具备工程体验功能、教学实施功能、学习效果评测功能和实时互动交流功能的多功能信息化教学环境。

PPT4: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施工员岗位要求,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本子单元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高职二年级开设,之前通过职业平台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钢结构识图、结构体系分析等必备的职业基础技能,基本适应了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为本子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PPT5: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将本子单元4个学时划分为“案例导引”、“案例分析”、“确定任务”、“任务实施”、“考核评价”和“拓展提高”六个环节。不同教学环节,选择对应的数字化资源

和教学方法。

PPT6:环节1案例导引—为使学生适当了解职场环境与职业技能要求,我利用施工现场直播教室设备,可实时转播合作企业遍布全国管桁架施工现场的建设情况,也可以直播企业技术人员在现场的讲解,以真实的施工现场实时图像设置学习情境和引入工程案例,使学生在单元之初先对学习内容进行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任务训练做好铺垫工作。

PPT7:环节2案例分析—我结合制作精美的动画引领学生进入未来的工作环境进行体验,避免了外出现场教学的劳途奔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以管桁架安装动画为导引,通过案例来分析普通管桁架工程的加工和安装,使学生直观了解管桁架的施工安装方法和施工要点,将现场繁杂的施工工序理清,在工程实境和虚拟环境中完成案例分析。

PPT8-9:环节3确定任务—根据施工员的工作任务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子单元利用《钢结构工程施工》精品课程网站中来源于实际工程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工程三维CAD模型、图纸、施工方案、工作任务单等。

并利用精品课程网站资源,设置了管桁架加工设备选用及制作、管桁架安装方法选择、管桁架支撑架计算及吊装验算、管桁架施工方案编制四个子任务。并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明确了重点和难点内容。

PPT10-12:环节4任务实施—任务实施环节将每个教学班分为4个组,以管桁架工程施工现场“加工制作—选定方案—施工计算—现场拼装—施工安装”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首先利用三维漫游动画让学生直观认识钢结构企业加工车间布置情况及对钢构件加工制作设备进行直观的体验,将管桁架构件的加工设备性能、参数及整个加工过程以动画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仿佛已经置身于钢结构加工车间,为学生营造逼真的、具有体验功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针对给定任务由各小组组织实施管桁架加工技术交底并讨论其可能的拼装方案,以利于学生掌握管桁架加工工艺、加工技术交底要点和拼装方法。

PPT13-14:然后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任务给定的管桁架模型进行力学和结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论和现场施工条件给定两种安装方法,并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施工工序一目了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本工程是否还可以采用其他安装方法,结合对多种安装方法进行技术和经济指标的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最终选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PPT15-16:针对选定的施工方案引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管桁架施工支撑架的建模计算及管桁架的吊装验算,通过计算使学生建立施工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管桁架施工支撑架计算和管桁架吊装验算方法,由于软件的使用以学生已经熟悉的三维CAD建模技能为基础,非常易于掌握,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为学生营造了具有教学实施功能的学习环境。

PPT17:然后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结合国家规范要求进行管桁架拼装的讲解,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管桁架的特点,选定合理的拼装方法,使枯燥的规范条文以图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技能。

PPT18-20:然后我组织学生利用三维CAD操作,按照任务给定的管桁架、支撑架和吊机的模型以各组选定的施工工序在CAD软件中模拟支撑架设置和工程吊装,在此基础上,对本任务的管桁架加工、拼装和施工安装方法进行小结,各组编写加工、安装专项方案,并插入到施工方案模板中,形成“图文并茂”word 文档格式的管桁架施工方案成品。最后对照实际案例进行施工方案要点的讲解并组织各组学生实施管桁架施工安装技术交底。

PPT21:环节5考核评价—我利用课程网站中的自测与考试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在网站后台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考核结果和整个班级的成绩分布,结合各组填写的技术交底记录表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营造了一个具有学习效果评测功能的学习环境。

PPT22:我还利用自主开发的“筑兴网络答疑系统”(该软件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可在任意时间与学生实时进行交流,软件采用类似于QQ的友好界面,其服务器端可以保存学生的参与交流的时间和内容,可以作为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依据,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营造了一个具有实时互动交流功能的学习环境。

PPT23-24:环节6拓展提高—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测结果,本子单元继续拓展学生学习内容,将“复杂管桁架加工与安装”工艺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以该案例为基础对复杂管桁架的另外一种施工安装方法--高空滑移法的施工安装条件、滑移要点、牵引设备的设计、牵引速度和滑移同步性控制等施工方法进行讲解,起到对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提高和拓展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复杂工程施工工作适应能力。

PPT25:本子单元充分利用现场视频直播、教学动画、课程网站、网络答疑系统等信息技术资源,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真正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讲课稿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 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习《七子之歌——澳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和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多次体验学习演唱,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情感加以融入唱好《七子之歌》,深刻理解澳门回归时,国人的激动心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澳门行政区区旗和澳门风景图片,问:同学们澳门美吗?澳门这个妈妈的孩子曾经被迫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七子之歌—澳门》通过歌曲来了解澳门当年的心声。 二、了解澳门及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

1、《七子之歌》作为背景音乐,介绍澳门及《七子之歌》相关资料 2、师:让我们一起走近澳门与《七子之歌》,然后根据大家的记忆进行一个小小抢答赛,请大家认真看大屏幕。 3、分组,进行小小抢答赛。 (设计意图: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有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而采取抢答形式巩固所学,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有效果) 三、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2、用 mu a音模唱旋律。(设计意图:学习歌曲之前,先要熟悉歌曲旋律,用音模唱的方式,使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 3、出示歌词,击打节奏练读歌词。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设计说明:在掌握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歌词。击打歌曲节奏来练读歌词,学生兴趣高涨,提高学习效率) 4、词曲结合,练唱歌曲。 (1)学生分组练唱。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 ?作者:刘圆圆 ?单位:夏津县宋楼镇中心小学 ?更新时间:2015-11-23 17:01 ?浏览量:80 作者信息 教学设计

是)200字 出示下雪的图片和下雪时小朋 友们游戏的视频,通过观看图片视 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 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 欲望,在讲授环节中,借助网络和 多媒体资源,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 学生了解几种小动物脚的形状。从而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加强朗读的训 练指导和训练,随文识字,丰富学生 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 讲授、复习、 训练、实验、 研讨、探究、 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复习旧知出示上节课的 生字 开火车读 生字 生字课件 二、激趣导入课文师:、出示雪 景图让生观 察你发现了 什么多美的 1、生说出 自己的发 现(树、 房子等都 出示雪景图片

雪景图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诗歌《雪 地里的小画 家》师相机板 书,生齐读课 题 变白了) 2、齐读课 题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雪地里的 小画家究竟 是谁呢(师范读课文)2、它们是谁呢(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图片)3、让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1、生带着 疑问听师 读课文。 2、喊出小动物的名 字。3自 读课文 出示小动物图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指名读一、二句 2、理解第一句 “下雪啦,下雪啦!”听到下雪,看到下雪时,你们心 里怎呢出示插图,请看图说1、两名同学分别读 一二句2、下雪时心情很高兴 出示小动物图片和用到的资源图片 小动物和脚印贴图

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望月》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一篇散文。叙写了“我”和小外甥江上赏月的情景。而文中有对月夜江色的描写,有舅甥赛诗的经过,有外甥对月亮独特的想象。“我”和小外甥喜爱月亮之情跃然纸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形象鲜明。《语文课程标准》种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 教学《望月》,要在了解事件梗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月夜江景之美、回忆描写月色的古诗、体会小外甥的独特比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学生分析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1,学生能自己解决生字词。2,能搜集月亮资料。3,能熟读课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课文感受作者与小外甥对月的独特情感。 2.能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理解文中写月的古诗 .句,激发美好的想象。 四、教学环境

醒了。”小外甥调 皮地朝我眨了眨 眼睛,又仰起头凝 望着天上的月亮 出神了。 师质疑:月 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 外甥聪明好学,爱 幻想,和他交谈是 一件愉快的事情。师质疑: 小外甥的聪明而 又好学体现在哪 里在课文中找出 答案。 (指名答-集体交 流-师反馈)齐读 5—11 自然段。 4.“床前明月 光”是谁背诵的 你为什么这么说 (指名答) 过渡:小外甥 和舅舅对了很多 关于月亮的诗句, 文中哪里告诉你 的(点明此处省略 号的作用)则: 老师说 ‘开始’ 开始举手抢 答,最先举 手的小组回 答。 (3)评分标 准: 说出一 首诗,记一 分,不能重 复。答错扣 一分。质疑: 读得懂吗有 什么问题吗 (体会到小 外甥的聪明 好学,爱幻 想的特点, 边 活动:诗词大 比拼爱拼才会 赢。 (1)准备。 各小组同 学互相讨论、 补充完整诗 句。 (2)抢答规 则: 老师说‘开 始’开始举手 抢答,最先举 手的小组回 答。 (3)评分标 准: 说出一首

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稿例

说课讲解稿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维护和保养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学科,而我今天所说的课题就是火花塞的检查与更换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 教材分析 首先说教材分析,该课程定位适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该课程特点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该课程为同学们将来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实践依据。本次课选自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熊文、曾有为主编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书。其中项目四任务二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针对本次课的内容以及知识结构,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火花塞的拆卸以及调整、更换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信息处理,制定角色以及自我评价,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提高同学在汽车维修行业服务能力和适应岗位角色。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次课我会重点引领同学们学习火花塞的基本结构,以及火花塞的拆卸方法,突破火花塞更换的标准以及火花塞间隙调整更换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次课我所面对的是15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生。同学们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探究欲,学习过发动机构造,汽车维护以及汽车电工电子等专业课程。具备一定的发动机以及电路知识。但是对于拆装步骤比较粗心以及对元件是否需要更换的标准没有定性的认识。 教法与学法 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次课我将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附之以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示范演示法,分组讨论法来丰富课堂教学。而同学们则通过模拟场景法,合作探究法,实践动手等方法来完成本次理实一体化的学习任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设计者冯杨 案例摘要 本课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短片《十面埋伏》和教材配套光盘中声音、视频, 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多媒体。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掌握多媒体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多媒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己感受并收集声音、视频等媒体,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对教师提供的 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并能对他人收集的媒体做出正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 生的欣赏能力和激发学生对现代媒体的兴趣。 2. 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 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教材上本单元要求学生知道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 是融合了几种每体的交互式信息交流 和传播的载体。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声音和视频的媒体处理技术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单元的任务是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声音和视频的媒体处理技术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媒体。 教学重点:1、多媒体的基本特征; 2、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说说多媒体技术有那些应用。 教学难点:声音和视频的处理 3. 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欣赏短片(十面埋伏)师提问:片中都涉及到那 些媒体形式。 教师启发:张艺谋用他的智慧和创造力将中国的文化、 功夫表现的如此完美,那我们 也用我们的智慧说一说他都运用了那些媒体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挑战精神) 多媒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具体谈一谈多媒体技术有哪些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学生初步具有欣赏美的能力,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创新精神,希望自己的理解看法与 众不同,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和评价。对本单元所涉及到的多媒体知识有初步和了解和 认识。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教学题目 第三单元感受多媒体第一节感受媒体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学时安排 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所选教材 信息技术(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编著) 1、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1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附:表格内容说明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习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 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学习网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 边播放、边议论; 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 1.学习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

信息化教学教案(讲稿)

信息化教学设计(讲义稿)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洪新华 ◆容提纲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及涵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和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案例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1.1政治需要层面 ◆“实现教育信息化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框架: 1.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 2.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 3.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过程,是教育理念、手段和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1.2社会发展层面 ◆信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随着信息时代、创感时代的到来,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突飞猛进、信息指数增长,它必将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柯达的衰亡、阿里巴巴神话、翻转课堂、可汗学院、2011慕课(MOOC)元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 在创新的世界中,不进则退,慢进也退。“中国教育再不变革,中国人种将会退化!”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历史再次给予我们选择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 ◆我们要努力寻找理想教育的“马屁股”(教师的思维惯性,隐理论)。 ◆21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发展到相对丰富的水平后更多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对物质的审美上。众所周知的美国苹果公司,他们不断开发出的Macbook、iPod、iPhone和iPad等知名产品,受到全球的热烈追捧。正是因为他们不断创新,研发出高科技的产品,让其他国际生产同种数码商品的公司望尘莫及。2015年,无人汽车将被允许上路,2028年,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美国人在做什么,他们在用右脑,让亚洲人做左脑(即“路径依赖”)的事情,一种新型的殖民革命在悄然发生。这意味着左脑统治的思维方式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注重右脑的、综合的、创造性的“创感时代”。

完整版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

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信息化教学设计 设计摘 教学题《山居秋暝 语学时安课201 所选教语文出版赵大鹏主《语文(基础模块)上 设计依 依语文课程标学习者特征分现代教育技术理建构主义学习理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学法于一体的情境性社会性课堂环境引导生从感受秋天入手主动从直观可感的秋景走入诗中再通过拓展迁移环节将生从诗中带回生活,完成对生活的思考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一、学习目标与内 .学习目 )知识与技能:诵读品味诗歌,体会古诗音韵、节奏之美;掌握诗中情景交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手段:采用音、视频、校园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将平淡的文字化成音、色、意巨美的画卷,展现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的语文教实现学助教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感受生活升华为思考生活,实现对审美情和心灵的塑造 .学习内

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唐宋诗词单元。该单元(课,前课是宋词五首,后课是唐诗六首。本课是唐诗六首中的最后一首共是大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完美地体现其“诗中有画”艺术风格的作品“最美意境合作协同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展学习形式开展小组竞赛“最美男声(女声”评比,按照评价标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学习结果:使学生从感受生活升华为思考生活,完成对生活的审美情趣和灵的塑造.学习重点及难教学重点1掌握诵读方法,在诵读中感受诗歌音韵美 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寄托的理想精神追求2教学难点:鉴赏诗歌意境,体会王维的诗歌风格 .问题设情的关系,请学生-引导学生思索画—语—“我的秋天我做主”环节摄“秋之景”照片,表达诗中意境请体会诗中韵脚、节奏“诗之声”环节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诗之意”环节?“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 用哪句话来概括人何种心哪位同学的作品最准确的表达了诗中意境环节“诗之为主题设计居室如果你被要求以“秋韵“我的生活我的创作”环节你想通过哪些具体的物来营造情境?我们为什么在公园里漫步,而不在嘈杂的 场二、学习者特征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级的学生教学对象是室内装潢艺术设计专201欢竞争、有好胜心理,也喜欢信息化媒体,乐于接受感性的、直观的学习方式。学2 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生对古诗的认知规律是:首,中学学生

信息化教学设计讲解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解的实训教学为《凸轮轴的检测》,我讲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为教学分析: 《凸轮轴的检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一个实训项目。用时3课时。 授课的对象为汽修专业一年级一班的学生,该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较差,善于使用手机、电脑,对QQ、微信操作熟练。前期已经掌握凸轮轴检测的相关理论知识,但尚未进行实际操作。 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学情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其中教学重点为规范、熟练的进行凸轮轴轴颈失圆度、凸轮桃尖高度、轴颈直径的检测。教学难点为检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策略为 课前,课后,利用QQ、微信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上,利用学生喜爱的手机、电脑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仿真软件模拟,教师现场演示,学生实训,实现“做中教,做中学”,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小组合作,创造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表现,及时评价、表扬,以激励学生学习。实现学、教、练、评深度融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取的策略为,一是利用仿真软件引导;二是教师现场演示;三是学生对照微课练习;四是小组合作探究;五是教师一对一指导。 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实施,课后提升三个环节。 课前我将本次课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上传到QQ学习群中,在群中与学生交流,引导学习。要求学生把学习情况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发送到群中,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课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3课时的课堂实施过程,划分为7个环节。 环节一,实训导入 通过情景短视频,提出问题。 而后回顾凸轮轴检测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出实训任务。 环节二,模拟实训 首先,教师模拟示范操作过程、讲解要点。 而后学生通过模拟操作熟悉操作过程、要点。在此期间教师随机调取学生的模拟软件作业表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环节三,教师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规范的操作过程,同时投影播放事前录制的操作微课 环节四,分步练习 教师将操作微课发送到学习群中,学生手机下载后,对照微课,一步步反复练习,逐步掌握操作过程,规范操作要点。 在此期间,教师巡视全场,对个别学生手把手教学。 环节五,小组合作 在此环节,将全班学生分为8个组,分配待检凸轮轴。向每个组发放实训工单,给出凸轮轴的各项标准值和使用极限值,让每组学生,检测判断凸轮轴是否合格。 每组学生一起互相帮助,规范动作,完成实训工单。教师查看全场,帮助检测有误的小组查找问题,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环节六,成果展示 每组学生将检测工单分享到学习群中,并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

信息化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讲稿)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信息化教学设计(讲义稿) 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洪新华 ◆内容提纲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及内涵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和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案例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1.1政治需要层面 ◆“实现教育信息化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框架: 1.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 2.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 3.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过程,是教育理念、手段和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安徽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革命性影

响。——《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1.2社会发展层面 ◆信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随着信息时代、创感时代的到来,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突飞猛进、信息指数增长,它必将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柯达的衰亡、阿里巴巴神话、翻转课堂、可汗学院、2011慕课(MOOC)元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 在创新的世界中,不进则退,慢进也退。“中国教育再不变革,中国人种将会退化!”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历史再次给予我们选择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 ◆我们要努力寻找理想教育的“马屁股”(教师的思维惯性,内隐理论)。 ◆21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发展到相对丰富的水平后更多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对物质的审美上。众所周知的美国苹果公司,他们不断开发出的Macbook、iPod、iPhone和iPad等知名产品,受到全球的热烈追捧。正是因为他们不断创新,研发出高科技的产品,让其他国际生产同种数码商品的公司望尘莫及。2015年,无人汽车将被允许上路,2028年,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美国人在做什么,他们在用右脑,让亚洲人做左脑(即“路径依赖”)的事情,一种新型的殖民革命在悄然发生。这意味着左脑统治的思维方式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注重右脑的、综合的、创造性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如前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如图3所示。结束部分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图3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一、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同样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在哲学上强调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容易造成学习上的虚无主义。我们知道,建构主义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但事物有其复杂的一面,也有起客观的一面,事物的某些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达到共同理解的,所以,我们在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避免陷入非理性主义的陷阱,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将教学目标简单化的倾向,不能采用传统的行为式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有一定的弹性、可变化性,如采用认知目标分类的层次来标识(掌握...理解...),另外,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情景性、整体性,强调知识应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学生在探索真实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该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过分细化、过分分散、过分单调的逻辑关系,而应该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 在确定教学内容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许多的知识点,可以按照加涅的学习内容分类方法,确定每个知识点内容的属性(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等),然后进行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习水平)的分析,确定各知识点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在描述教学目标时,通常可以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的教学目的,然后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这个目的具体化。如平面几何课中有一个教学目的是“理解几何术语的能力”。这是教学目标的一般陈述,旨在理解,但理解是一个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因此理解的标准不明确。所以必须描述证明学生具有这种能力的行为例子,这样,理解变成可以操作的目的,不再是难以捉摸的东西了。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这种重整体、轻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的编写方式,是不是意味着传统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如归类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等就没有用了呢?并非如此,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景与学习环境中体现学习知识,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详细分析,将有助于设计更合理的真实任务与真实的学习环境,减少非学习范围的错误探索、提高学习效率。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要区分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允许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多重目标;其次,分析教学目标还应尊重学习主题本身内在体系特征。学习主题是由各级知识点组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上下位关系、并列关系。这样总体上,学习主题呈现多层次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是分析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哲学角度看学习者是内因,外界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课堂中,教师实施同一教学,但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 对于学习者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的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 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

信息化教学设计

最近,在网上找了一些有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知识,依个人的理解对其整理了一下,现传给大家供参考,有问题之处多谅解并欢迎指正。石强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 第二,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 第三,易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可操作性好: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2.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区别于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具体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本媒介,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系统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3、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等等,最终要通过教

滴定管的操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讲稿-教学资源平台

《滴定管的操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讲稿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展示的教学设计是《滴定管操作技术》。滴定管操作技术是食品理化检测中必备的操作技能之一。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化学分析技术实训》是我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滴定管的操作技术》是本课程学习情境二滴定分析操作训练中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中的一个技能点。滴定管的规范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也是后续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中采用食品化学分析检验技术中滴定分析法的技能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 学情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是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多为单招生,化学基础知识薄弱,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有意观察能力不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大,但对于动手性强的操作训练有一定兴趣。此外,作为九零后的他们热衷于网络信息,善于应用各种媒体资源。 3.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食品检

验工岗位技能要求及学生身心特征,我确立了如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滴定管操作技术,能正确使用滴定管进行滴定分析检测。过程与方法上,我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资源,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滴定管看似简单,但使用滴定管进行滴定分析检测其操作步骤繁杂枯燥容易出错,因此如何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成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实现三种滴定速度的控制把握好滴定终点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利用信息化技术,借助手机云课堂教学平台,利用规范的操作视频和纠错视频,电脑FLASH动画仿真技术软件,学生操作过程视频等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大量应用数字化资源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理解应用,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我的教学实施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包括从教学目标分析到课堂管理与帮助设计等七个要素。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实际分析中,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常常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进行的。通常情况下,在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总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为完成总目标所必需的学习单元内容或学习模块。在确定了单元学习内容或学习模块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每一单元或模块的单元学习目标以及确定达到单元学习目标所需的知识点。所以,教学目标的分析一般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鉴别达到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技能及应具有的态度和情感等;二是根据目标分类理论为特定的内容和学习对象编写具体的目标。 ①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如下四个成分:(1)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2)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3)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给出一定的判别标准。在一个教学目标中,行为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相对而言,条件和标准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 上述目标编写方法主要是行为目标取向的,比较适宜于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的教学与学习,便于教师更加清楚地表述和理解教学任务,便于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但不利于高级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表现性目标取向凸现出优越性。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Eisner)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它不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

活动后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而是指明学生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学生做关于资源浪费的社会调查;学生访谈当地的老人以了解历史;学生模拟推销活动。这些目标并不是通过明确的、具体的陈述告诉学生,而是将这些目标通过提问或布置任务的方式告知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时,重在了解那些对当前教学系统设计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的因素。一般认为,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应该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水平)、初始知识和能力、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等,这些特征对提高教学系统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学习者认知能力分析 对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特征。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能够为我们分析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或认知发展水平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 (二)学习者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某些特定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时,他们与新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状况。那么,该如何来确定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呢?编制预测题是了解学习者已有知识基础的有效方法。 (三)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共5篇)

篇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模式之一讲授——演示型模式: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宜采用讲授——演示型模式,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像的自然知识变得直观,将不可视的现象呈现在眼前。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率。 模式之二自学——个别学习型模式: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于教材中一些学生平常感性认识较多的、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制作成分层次的、交互性强的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利用课件自学自查,及时反馈。教师巡视,辅导答疑。课后通过教师主页的在线问题及留言簿使个别化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团材施教成为现实。如:一些动植物基本形态的学习、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程序等。 模式之三任务——协作式模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通过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如:学习内燃机,以召开推销会的形式,分别扮演柴油机生产商、汽油机生产商、能源专家、史学家来进行讲述。在任务的驱动下,小组同学积极协作顺利的完成任务,效果很好。 模式之四问题——探索型模式:将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的信息,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应用于考查学生学习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如:摩擦单元学习中,拟定“增大及减小磨擦的方法和实例”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接合生活中的磨擦的实例,查找、收集信息,将信息加以整理,通过演示文稿输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集体智慧。 模式之五交流——讨论型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网络上的在线问答,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讨论向深层次发展,学生从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利用网络,此模式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适用问题——探索型模式下的交流及课堂上出现争议的话题。磨擦单元的交流汇报课上,各小组边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边对其他组的实例或见解提出异议、讨论。这样的学习气氛,能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篇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模式之一讲授——演示型模式: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宜采用讲授——演示型模式,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像的自然知识变得直观,将不可视的现象呈现在眼前。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率。 模式之二自学——个别学习型模式: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于教材中一些学生平常感性认识较多的、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制作成分层次的、交互性强的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利用课件自学自查,及时反馈。教师巡视,辅导答疑。课后通过教师主页的在线问题及留言簿使个别化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团材施教成为现实。如:一些动植物基本形态的学习、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程序等。 模式之三任务——协作式模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通过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如:学习内燃机,以召开推销会的形式,分别扮演柴油机生产商、汽油机生产商、能源专家、史学家来进行讲述。在任务的驱动下,小组同学积极协作顺利的完成任务,效果很好。

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台阶》讲课讲稿

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台阶》 作者信息 姓名 某某某电话1234567890 学科 语文年级 八年级 邮件 单位 XX省XX县XX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台阶》 一、教材分析 《台阶》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有些低人一等,为了得到他人尊重而造一个高台阶的故事。为了这个目标,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付出很多,充满艰辛,最后造了一个九级台阶。台阶增高了,父亲却老了。故事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父亲的形象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学生分析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说也有了初步了解。在情感认知方面和辨知能力方面初步完善,本文经过提前预习,对于内容的掌握应该没有问题,对于人物的了解也能有初步的认知。《台阶》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

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 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城市学校,生活 背景不同,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另外,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 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完成生字词练习。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父亲”的典型人物形象, 学习父亲艰苦创业、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4、了解课文文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信息化优秀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习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 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 1.学习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