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立意

立意

立意
立意

常见的立意法有:

一、顺向立意法

根据作文题目中的材料所体现的主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和原材料的中心是一致的,或者说跟人们平常的认识方向是一致的,这种立意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向立意法”。

例如,作文题目“珍惜______”,这个题目顺向的意思就是让我们珍惜一些生活中值得珍视的事物、情感等。针对这个题目,同学们可以写“珍惜生活”,“珍惜友谊”,“珍惜所拥有的幸福”等,这些都是顺向立意。

什么样的题目可以使用顺向立意法呢?顺向立意适用的范围非常广,一般需要表明作者观点的作文题目都可运用此法。某些观点看法也逐渐为大家所认同并广泛流传,诸如:开卷有益、名师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忠言逆耳利于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这些观点大多数人都会接受,因此,同学们可以保持与之相似的情感倾向,提出与前人看法一致的文章主旨。

但需要注意的事,顺向立意不是简单的重复

前人的观点,更不能人云亦云,顺向立意还需要有较为新鲜的材料来辅助,还需要用合理的结构和巧妙的语言来修饰。

例文1:父亲的收获

“咱家的苹果熟了!大丰收啊!”电话那端是父亲高兴的声音。而我则在镇重点初中的公共电话处高兴得跳起来。

想起四年前,那片荒坡上除了杂树就是杂草,整个一片荒地。那年,村里决定把这些荒地承包出去,父亲第一个报名承包了10亩。种什么呢?“要想有收获,不能只看眼前。”父亲说。父亲坚持种上了苹果树。果然,那些种了菜或者是庄稼的,大雨一来,就全冲毁了。

以后的日子,就是浇水,施肥,除草,喷药。再然后,补苗,嫁接,剪枝。再然后还是周而复始的管理。父亲几乎把全部的汗水都留在了那片河坡上。我们看着这些树苗一天天长高,然后茁壮地展开树枝,然后河坡上开始仿佛有苹果的香味弥漫。啊,那真是一段美妙的日子。

那时,我想在乡下上学,好帮助父亲种苹果,可父亲不同意,坚持把我送到教学条件好的镇上去,就像他坚持种苹果树一样。

我决定这个星期天不再参加补课,我要回家去看看。我来到那片河坡上,哦,哪里看得出荒坡旧日的模样,全部都是苹果树啊,不过只有我家的挂了果,一片丰收景象。那苹果的香味啊,吸引着人,不觉地就走进果树林。十亩果林,十亩鲜红,像满坡的娃娃脸,在微风的吹拂下,在枝头一颤一颤地对我调皮地笑。

我禁不住攀上最粗壮的一棵果树,想把枝头最大的那个苹果摘下来。可是,一不小心,我却从树上掉了下来。树虽然不甚高,可我还是摔得发出了一声“哎哟”。父亲听到赶忙跑过来,关切地问摔着哪儿了。我告诉他,哪儿都没有摔着。可是,他还是不放心地检查了好一阵。然后问怎么回事。我告诉他:“爸,你看,枝头那个苹果最大,它应该可以代表您近年来的收获了。我想把它摘下来,送给你。”

爸爸抬头看看那个苹果,很麻利地攀上去,把苹果摘下来,塞给我说:“吃了它!”我接过苹果,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说:“傻孩子,能代表我的收获的只有你啊!我种这些苹果,目的是为了你以后上大学的学费呢!”我咬了一口大苹果,眼圈就红了……

哦,只有我才能代表父亲的收获。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苹果,父亲用无数的汗水浇灌我,让我渐渐地成长。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父亲,我一定做一个最优秀的苹果!”

简评:

开头引用父亲通过电话报告丰收的话语,先声夺人,直接把我们引到收获的场景。然后文章由此跟进,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收获的前提:父亲辛勤地劳作,栽种、浇水、施肥、嫁接、喷药等一系列的流汗场景,正是这勤劳的付出才迎来这样丰收的季节啊。

当然,小作者写此文的目的还不是为我们描写这一丰收盛事,文章的最后两段明白地告诉我们,这里的“收获”有双关的意义,父亲的收获不仅仅是满枝的苹果,更是在镇上上学的孩子。结尾处,小作者在心里默默地说:“父亲,我一定做一个最优秀的苹果!”把自己比作父亲的苹果,使得文章的主题深化了。而读者也因此感动了。

文章的第三段小作者安排得很好,写“父亲”坚持把“我”送到教学条件好的镇上去,就像他坚持种苹果树一样。此句看似平凡,实则是

文章中最不平凡之处。此句为下文父亲说只有儿子可以代表他的收获做了伏笔,并且使小作者以苹果自喻这一结尾显得更加贴切自然。

二、逆向立意法

人人都知道“八仙”中张果老倒骑驴的本事。骑驴子的人多了,可是大家一下就记住了张果老的名字,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举动与一般人不一样,常人都是正着骑驴,他倒骑毛驴。这种有悖于常理的举动,反映在逻辑思维上就是逆向思维,反映在我们作文的立意上就是逆向立意。

我们可以这样给逆向立意下定义:逆向立意就是从事物发展和已有观念的相反方向进行作文立意的方法,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因为逆向立意的作文新颖别致,形成悬念,引人入胜,所以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获得高分。

逆向立意法是一种便于操作的作文立意创新技法。在作文立意中,我们只要能够提出不同于普遍习见和定论的看法即可。比如,同学们可以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人们对名言警句、成语典故都习以为常,已经形成了一种“历来如此”的固定看法。而这些“历来如此”的东西,很多只是揭示了事物的一个

侧面、一个角度.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或从事物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表现和反常属性去思考,去立意。比如,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就可以写“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人们说“班门弄斧”,你就可以写“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相互竞争)。人们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你就可以写“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如以“挫折”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写挫折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有的同学写自己如何摆脱挫折,有的同学更是怨气冲天,写自己为什么总是失败,挫折为什么总是光顾自己等等。这样写来自然落入俗套,毫无新意。而有位同学却反向切入,以《感谢挫折》为题,开篇即写道:“挫折原本是生命旅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感谢挫折,没有挫折哪有李白的斗酒诗篇;感谢挫折,没有挫折哪有杜甫的忧国衷肠;感谢挫折,没有挫折哪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谢挫折,没有挫折哪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组排比句开宗明义,不是拒绝挫折,而是拥抱挫折,感谢挫折。小作者匠心独运使得整篇文章立意新颖,观点新奇。

值得注意的是,反常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而应当是从生活中发现、提炼出来的。只要做有心人,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反常的情节。

例文2:最好的奖赏

每个人在成功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他人的奖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曾得到过的奖赏并不是贵重而美丽的物品,也不是丰盛的一顿饭,而是一条简单而平凡的鞭子,时刻督促着我鞭策着我前进。

一天,考试后的成绩单发下来了,心情极紧张的我打开成绩单一看:成绩有极大的进步,一种快乐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放学后,我的心乐滋滋的,仿佛觉得天空格外晴朗,花儿格外美丽,鸟儿的叫声格外动听。

回到家,兴奋已久的我把成绩单递给妈妈说:“妈妈,您看,我得了极好的成绩,没有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吧。”妈妈仔细地把成绩单看了一遍,欣慰的笑容立刻在她脸上表现出来,她笑着说:“这次考得不错,但绝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要记住,骄兵必败。为了鼓励你,我明天和你爸爸将会送你一份最有意义的礼物。”我听了以后,高兴极了,第二天在学校乐了一整天,终于到了

放学的时间,我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准备收爸爸妈妈给我的奖赏。

“妈妈,我回来了。”进家后的我说道。这时,妈妈向我递来了包装得极美的礼物,我的心乐极了,在猜测着是我最喜爱的零食,还是最可爱的小玩意。我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里面只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鞭子,仔细一看,鞭子上刻着几个字:人生的教鞭。妈妈笑着说:“这份奖赏是我和你父亲苦思冥想后觉得最有意义的,你别看它外表平凡,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惊人的,你要用这鞭子时刻鞭策自己前进,不能因小成功就骄傲自满啊!”我想了想,对妈妈说了一声发自内心的“谢谢”。

现在,在我的书桌上仍然时刻摆放着这根刻着“人生的教鞭”的鞭子,它是我获得成功后得到最好的奖赏。因为,它时刻鞭策着我在人生路上勇敢前进,毫不松懈。

《最好的奖赏》一文中,写“鞭子”是父母给自己的最好的奖赏,而这鞭子是人生教鞭,它催自己奋进,不敢稍有松懈。立意新颖,含义深刻。

三、小中见大法

“一滴水可折射整个世界”一件看来简单平凡

不起眼的小事,实则蕴涵深刻的道理,很有意义。从小事、小物中确立中心、主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些细小的事物,包括那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情节,表达主题的细节在内,有时看似微小,却给人深刻印象。如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看似平淡,如果放在特定的环境中,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会产生不寻常的意义。如何将平凡的小事产生不寻常呢?即平中见奇。为应急需,摔碎储钱罐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小作者却由此感悟到“人生何尝不就是零存整取的一种储蓄”这一切近生活而又不乏新意的主题。

例文3: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

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我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作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母亲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泌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

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简评】作者由小见大,以极为普通的枕头为线索,表现父母对子女的一片爱意,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文章三写枕头,让这一小物件成为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且由此构成层层递进的结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没有把感情的传递写成一种单向活动,而是多次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我”相应的情感反应,或展现海滨之夜繁星满天之美,或述说“没有歌词的童谣”的魅力,或倾诉身处“一地金黄”的林间的温馨之感,这种笔法所构筑的双向互动型的情感世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语言朴实而含蓄,“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等句词短情深,耐人寻味。

四、深入挖掘法

运用深入挖掘法.就像挖井一样,挖掘得

越深,水就越满。

技法讲解

深入挖掘法就是抓住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触发人联想、思考的细节或现象,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对其挖掘思考以得到新的启示,展示特别情感的写作方法。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常常是设置一种生活现象,启发考生联系自已的生活经历去观察、思考,或者给出一个很抽象的认识、让考生从生活实际中去求证、感悟。

如2006年安徽省(课改实验区)的中学作文

试题就属于前者:用一个小孩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故事。引出一个生活哲理——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然后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见闻,谈谈所得到的感悟和认识。

2006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则属于后者:题目为“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出一-个抽象、空泛的认识,让考生从生活中去联系、求证、充实这一认识。

例文4: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

候恶劣。所以“好学生”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抬头一举目关心我的全是班中的几个成绩差的“捣蛋鬼”。窗子在我的左手边,凉风习习,吹散了我眼前的雾霭,若隐若现,几个“捣蛋鬼们”对我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送来独有的问候。

“嘿,小黑,不要垂头丧气,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阿蔡用辩证法安慰我。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就是没考好嘛!还有下一次嘛!”老陈的精神胜利法,听听,蛮有道理。

他们表面嬉皮笑脸,课堂上嬉笑怒骂没个人

样,可在暗地里也在下功夫呢!阿蔡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背单词,老陈在宿舍睡觉时经常发出“我考上了”“我成功了”的声音。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和自欺也欺人的笑容,我又有了信心。

在一节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他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出了一道题,可全班没有人会做,碰巧我做过,我举手了,不止举手还拼命摇动着,可老师却说“唉,怎么就没有人回答呢?”我失望了!不!不是老师没有看见,而是老师认为“好学生”都做不出,更何况“坏学生”呢?我久久未放下举着的手……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也离开了“最后一排”,同时离开的还有特铁的阿蔡和老陈,当然,同样数量的人也“中箭落马”。

“要不要劝劝他们?”

“好的,我们不仅仅是过路人,更是经历沧海桑田的同路人。”

我们走到唉声叹气的同学面前:“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

别了,我的流放地,你让我承受委屈,经历风雨。我想: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个性鲜明的佳作。一、心思细腻,描写传神。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向我们诉说着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真实的生活和思想,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渴望理解和关注,作者将他的心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二、思想深刻,启人思考。“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如何对待、理解、关心“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如何让素质教育不再成为形式,如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值得教师们思考的,这是本文巧妙的选材给读者带来的深层的思考。三、语言灵气,诙谐幽默。“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后花园”等词语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

训练题目1、作文题: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

右的文章。

人人都能写精彩看发挥。

例文5 记住这一天

日子如流水一样从我身边匆匆而过,并无什么特色,觉得以前的日子好像白过了。

但最近有一天,却让我发现了生活的意义,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前一段时间,我校开设“多媒体教学课”,邀请了许多领导和家长来听课。我走进教室朝后一看,啊,听课的人真多,黑压压的一大片,他们正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什么。好大的场面呀!我的虚荣心马上膨胀起来,心中暗想:一定要在老师、同学和客人面前好好地露一手!我悄悄地“侦察”了一下情况,妈妈坐在左前方,正朝我这边看呢。我暗下决心:一定得往妈妈脸上“贴金”。当老师提出问题时,我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刚叫到我的名字,我就“嗖”地站起来,准确地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和听课的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得意洋洋地坐下了。

当老师又提出问题时,我生怕别人抢了先,不假思索就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见我十分积极,就再次让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后,却不知道如何说了,结结巴巴地回答不上来。这时课常上静极了,全场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我的身上,当时我真想一下子钻进地缝里。当老师叫我坐下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呆呆地坐在凳子上,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接下来老师讲的内容,我什么也没听进去。

下课了,妈妈轻轻地拍拍我的头,安慰我,并劝我说:“凡事要经过思考再行动。一个人如果只想着出风头而不假思索,会出大丑的哟!”

是啊!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这普通的道理以前我怎么不知道呢?这天的才识要牢记啊!

【满分理由】:

这篇文章之所以从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是因为这篇作文的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方式的描写,如“虚荣心马上膨胀起来”“侦察”“‘嗖’地站起来”“真想一下子钻进地缝里”等词语使一个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爱表现的“我”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失分警示

记住这一天

因为58年前一位伟人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而这声宣告从此照亮了长期处于黑暗且渴望光明的中华大地,饱经苦难的人们从此有了新的希望。走过了白色恐怖,历经了艰难坎坷,如今看着那雄壮的方阵,明白那是一个民族的期待和未来!

记住这一天——

因为我们将记住历史的教训,不会忘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这些难堪的字眼带来

了怎样的耻辱;不会忘记那圆明园燃烧后的惨状;更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中屈死的30万中国人。不甘屈辱与压迫的中华儿女终于建立起了崭新的国家。

记住这一天——

因为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发生了让人

难以置信的变化。华西村的富有,让人们看见中国农民的力量可以如此之大;中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能力;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则表明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决心。

细数过去,我们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1997

年7月1日,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齐在香港上空飘扬;1999年12月20日,澳门上空弥漫着回归的喜庆;2001年7月13日,北京以绝对优势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2004年8月,刘翔让世界记住了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运动员……这就是今日中国的形象,这就是今日中国的富强与振兴!

这些难忘的时刻,都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记住这一天——公元1949年10月1日。

【误区点击】

本文虽然篇幅不大,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不过,该文最后被判为三类文,其主要原因在于,题目是“记住这一天”,但是考生写了许多“这一天”,给人游离题目之感,不能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一、教学情境分类: (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二)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三)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四)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 (五)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二、各类教学情境的主要表现 (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 在教学中,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相、电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 (二)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动作的形象性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操作,从文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表演。 (1)操作: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操作的特点是通过动作而直观,从而把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2)表演:表演是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

(3)活动:以活动中获得的感性材料为支柱,进一步分析思考,便掌握了相遇问题的知识。 (4)演示。 (三)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的是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而不是一些抽象的语义代码。 (四)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 (五)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1)“作者介绍”;(2)“时代背景”;(3)“历史典故”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方向、目标、崔化剂、主线、目的地等。

2020届中考语文作文高分立意方法6:高屋建瓴 展现大我

2020届中考语文作文高分立意 方法6:高屋建瓴展现大我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和气量,就有了从思想上把握全局与选择目标的能力;有了才识,就能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识是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不高远的主要原因,就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一、表现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超越自我,用大眼光去解读文题,以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努力在立意上展现自己的家国情怀,文章从这样的角度去提炼论点,境界就要高人一筹。中考中那些满分作文,虽然各有特色,但在立意上深刻高远,文章中都洋溢着家国情怀。 二、进行文化反思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走过了坎坷崎岖的五千年,其文化源远流长。作文如果能够针对现状,巧妙地结合文题材料,站在历史的高度反思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评价灿烂的文学成果,或将现实和传统对比,将中国文化和国外文化比较,寻找文化的出路,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种种错误的批判,冷眼向洋,热风吹雨,高远大气,视野开阔,这样提炼出来的主题或论点自然可以超越一般,高人一筹。 三、学作反弹琵琶 大家同做一个题目,同说一种声音,如果没有特别之处,你的声音就会被同声淹没。反弹琵琶是实现立意超越的重要方法。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比如大家都说“班门弄斧”怎样要不得,独一人提出“弄斧就要到班门”,这样就能独辟蹊径,写出自己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

2017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 1.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60分)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文题解析】 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可以联系传统的书本阅读进行写作。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 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6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文题解析】 材料共有五段,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旨在启发学生展开辩证思

情景题

情景题

情景题题库 一、说明 情景题共20题, 各组以抽签方式选题,每组一题,每题40分,由评委酌情给分。另外在此环节中个人表现优异者会有特别加分,计入个人总分,特别加分满分10分。 情景题会提供四种类型的情景,每种类型提供5个不同的问题或情景背景,要求参赛组对应所抽中的情景进行模拟,在情景中展示心理学知识,限时3分钟。这四种情景类型分别为: 1.七嘴八舌:此类情境为针对案例进行讨论,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相关心理知识的程度。 2.心知吹雾:此类情境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进行提问,然后要求对其进行心理学角度的解释,其意义为运用心理知识吹散生活中的一些迷雾。 3.心知课堂:此类情境模拟课堂场景,由一人充当老师,参赛者为正在听课的学生。老师此时进行课堂随机提问,同学们进行回答。 4.心灵哑剧:此类情景会有一个心理有困扰的同学,参赛者需对应该同学心理困扰的背景进行安抚劝说,该同学在此过程中会一直保持沉默。 二、七嘴八舌 在该类型的情景演示中,参赛者应简单设计一个场景然后根据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针对案例进行讨论,表现出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参赛者应根据问题在备赛期间自行查找资料),能切中案例中人物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1.案例一: 一般资料:王X X ,女,24岁,售货员,初中文化。 主述:对事物不感兴趣,觉得自己不如人一年多。 患者自述:一年来对生活、工作没有兴趣,不想去上班,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愿与别人交往,不愿交男朋友,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丑,怕人家看不中而被拒绝,与同事和家人很难相处,总感到受人歧视,受别人欺负,因觉得活着没意思,前来咨询。 他人反映:从小父母及乡邻说自己又黑又丑,乳名叫黑丫头。11岁和母亲吵架,不愿别人叫自己黑丫头。上小学时,有几个同学当众说自己长得丑,不愿与自己玩,和同学吵嘴时,一位同学嘲笑自己,说自己又黑又丑,在学校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怕受歧视,学习兴趣不浓,经常受老师批评。中学毕业后,当售货员,一次与顾客发生口角,顾客出口伤人,说“看你那德性,丑八怪”。工作积极性差,被扣罚奖金多次,家里介绍过男朋友三次,都说性格不和,没谈成功。平时胆小,言语不多。 情景演示问题:(1)、求助者有哪些症状表现? (2)、求助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要点:(1)① 兴趣低落②自卑③丧失求爱信心

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1.概念: 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2.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立意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核心素养整体性:基本关系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 || 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4.内涵 (1)数学抽象: 内涵: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数学抽象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学科、教育价值: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数学抽象的素养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抽象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概念、命题、结构和系统,有利于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化繁为简,理解该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本质特征。 表现: ?形成数学概念与规则 ?形成数学命题与模型 ?形成数学方法与思想 ?形成数学结构与体系

高中毕业水平: ?能够在若干具体情境中直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在特例的基础上归纳出数学规律并形成数学命题;能够在新的情境中模仿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问题与情境)。 ?能够用恰当的事例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分析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概念、规则、推理和论证;能够在解决相似的问题中感悟数学的通性通法,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思维与表达)。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恰当的例子解释抽象概念(交流与反思)。 高考水平: ?能够在若干数学情境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将已知数学命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能够在新的情境中选择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问题与情境)。 ?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数学概念、规则和命题;能够运用多种形式表示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并建立相关命题的联系;能够理解和构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学过的数学概念、规则、命题与模型;能够提炼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数学方法,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思维与表达)。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一般的概念解释具体现象(交流与反思)。 拓展水平: ?能够在科学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予以表达;能够在数学结论基础上形成新命题;能够创造或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问题与情境)。 ?能够通过数学对象及其运算或关系理解数学的抽象结构;能够理解数学结论的一般性;能够感悟高度概括、有序多级的数学知识体系(知识与技能)。 ?在现实问题中,能够把握研究对象的数学特征,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予以表达;能够感悟通性通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思维与表达)。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数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交流与反思)。 (2)逻辑推理: 内涵: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小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更大范围内成立的命题的推理,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大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小范围内也成立的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命题是数学结论的主要形式,也是数学交流的主要内容,因此,逻辑推理是数学交流的基本品质,使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训练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 一、故事引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可见审题立意要准要深要新。 审题审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 二、审题和立意的概念: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文章审题,力求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审材常见问题:⑴脱离材料随意而为;⑵朦胧感知似是而非;⑶抓一鳞而弃全鱼;⑷抓现象而弃本质。 一般所给的材料主要有: ⑴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⑵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⑶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⑷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⑸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⑹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⑺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三、审题和立意: 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④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⑤见解新颖。 材料作文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

提升作文立意有妙招教案

向考场作文要高分 ——提升作文立意有妙招 宁溪初级中学李燕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收集身边可用写作素材; 2、启发学生学会哲理散文的写作方法; 3、立足课文,引导学生多积累哲理性的句子或语段,并生发成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重难点: 1、活用身边写作素材,有选择性地进行加工; 2、学会构思,提升作文高度。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哪个姑娘更能入你法眼?(PPT图片呈现) 考场作文的写作过程,就像相亲节目前,姑娘努力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以期在相亲过程中博得异性的喜爱。姑娘们无法预测相亲过程是否顺利,但是心里一定都清楚异性心仪姑娘的形象:外形靓丽,性格温婉,气质出众……而且相亲的过程又很短暂,所以一定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率先比别的姑娘出彩。(姑娘——文章,梳妆打扮——构思着笔,异性——阅卷老师,相亲过程——阅卷过程) 二、考场作文常见问题 1、素材老旧,缺乏新意 2、构思草率,缺乏纲要 3、内容幼稚,缺乏深度 4、主题单薄,缺乏高度 三、考场作文应对良策 如何写出有深度的考场作文?——哲理散文来救场 1、结合近两年的台州市中考语文作文分析,参考《2017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考场作文应该体现初中生年龄特点,除了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当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高度,直白点说,是时候谈谈人生了! 2、哲理很难吗?——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几段有哲理的话

3、写作素材从何而来? ——关注生活,并在生活中积累、感悟、升华、提高。 举个例子:小明每天的生活都在重复着。早上,在妈妈的一再催促声中起来,他觉得妈妈很烦,很爱唠叨,连吃饭穿衣这样的小事也要管。他吃过妈妈做的早餐,匆匆忙忙走在上学的路上。路上也没什么风景,路边照旧是几朵小花,在风中东倒西歪。清洁工大爷拿着大扫把清理路面的树叶,偶尔发出几声咳嗽。住桥下的乞丐又开始沿街乞讨了,只是今天没看到他身边的小乞丐。等到他赶到教室门口的时候,铃声正好响起。又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这“无聊”的一天中,哪些细节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这些细节会引起你怎样的思考? 4、怎么写? 写人——细细描写与之有关的一件或者几件事,采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对其寄予真挚感情,并升华成自身独特的人生体验。 叙事——将事件娓娓道来,事件离不开人,但是着眼点是“挖掘事件的背后”,以及事件本身带给你的感想。 写景——还是细节描写,描写景物的形状、姿态等,但是着眼点是透过景物本身看到其中蕴含的品质、力量等与人生有密切联系的精神内涵。 基本写作框架:写人/叙事/写景+个人感悟 四、好文笔都是练出来的 作家赵丽宏说过:“好的散文,应该是知、情、文并重。”“知”是知识性、思想性,“情”是情感、真情、情趣,“文”指个性与表述的方法。一篇文章,它有了一定的知识性或思想内涵,作者心中有了真情实感,然后用一种良好的表达方法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好的散文了。 习作训练: 在人生历程中,我们曾无数次地品读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读懂了自然的纯洁明净,读懂了社会的善恶美丑,读懂了历史的沧海桑田,读懂了人物的多舛命运……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有了许多交流、思考与感悟。不厌其烦地去读,就能陶冶自己的情操,获得人生的启迪。 请以“我读懂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高分立意方法1由虚入实以实写虚素材

方法1:由虚入实以虚写实 我们在写作文时,经常会遇到抽象甚或空洞的题目。比如“奉献”、“追求”、“温馨”、“暖流”、“时光”、“幸福”、“苦难”等。这类题目如果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去写,往往出 力不讨好,这就需要用化虚为实的立意方法。化虚为实,即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感情、理念等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化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这样可以把 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把隐寓的道理说得看得见摸得着,把抽象的意义表达得生动 形象。 一、给抽象文题找一个对应的具体事件 如“追求”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容易写作了。我们可以写一个老师的追求,一个学生的追求,一个科技人员的追求,还 可以写其他各行各业的人的追求,甚至可以写某一集体或某一国家的追求。 再如“温馨”这个题目,很抽象,也很难写。但如它落到具体的事件上,就好写得多了。我们可以写两个人共撑一把雨伞,可以写车上给老太太让座位,可以写远方朋友寄来 的一张贺卡,可以写外地求学的学子打给家人的一个问候的电话,可以写游子远道归来时 母亲做出的饭莱,可以写卧在病床时亲人或同学的陪护。等等。 二、给抽象文题找一个对应的具体实物 如“奉献”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春蚕,它为了别人的温暖,吐完最后一段银丝;可 以写红烛,它为了他人的光明,燃尽了自己的身体;可以写黄牛,它为了天下众生的温饱,成天在泥土中跋涉。比如写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温馨的礼物,幸福是沉甸甸的麦穗,幸福是绿色的生活,幸福是林间的小路,幸福是远离尘嚣的净土,幸福是开满鲜花的原野,幸福是充足的食物,幸福是丰富的宴飨。文段中,抽象的“幸福”转换成了“母爱”“馨香”“礼物”“麦穗”等具体可感的事物,巧妙的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领悟,读者也因这些具体的事物与作者分享他的体验和感受,实现精神的沟通和交融。 三、给抽象文题找一个对应的具体景物 如“进取”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一条河,从雪山上流下,向远方进发。流过村庄, 流过田野,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它不停地流着。流过平原,人们遥望它的姿容,感慨它 我的波澜壮阔;流过峡谷,人们注目我的身躯,羡慕它的英姿飒爽。又是一片荒漠,没有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

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任选)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时候,孩子不想上学大哭大闹时,有的父母常常生气地教育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而如今,同济大学有一位博士生却主动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在杭州做环卫工的母亲认真地清扫马路。—些网友表示,博士生利用假期分担父母的辛苦让人感动,但是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作为一个博士去“当环卫工”似乎有点儿可惜。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的压抑和不得志。而“文革”中,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屡遭批斗,却以一篇自制的“陋室铭”激励自己: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的信念,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美好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 请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于人于国均是如此。“新”字是十九大报告的字眼,“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词,十九大报告向世人宣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它是遍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国家日新月异,真正的新时代,不一样的新气象!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启示或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5、根据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作文:立意提升

习作专题“立意”的提升 [习作指导] 习作的学习总的来说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为“写什么”;其二为“怎么写”。 前者就习作构思次序而言,属于审题、立意、选材的范畴;后者则属于构思、谋篇布局、润色的范畴。后者是写作技巧,练习时注重依据内容选择结构,注重写作详略侧重,安排线索,讲究虚实转换等训练。关于“写什么”,还是我们训练的重点。其中,立意的提升是中心点,希望同学们在这次的习作专题中既能够在“写什么”方面有所得,又能够结合运用“怎么写”的习作技巧(比如依据内容选择结构,注重写作详略侧重,安排线索,讲究虚实转换等)。 [习作操练]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听了这熟悉而优美的歌词,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你也许是我身边的朋友亲人,你也许是我最喜欢的书本音乐,你也许是大自然中的一片叶、一泓泉、一座山……请以《我和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习作解读] (一)如何审题 这个题目指向很广,可以写亲友情(朋友、亲人),可以写爱好情趣(书本、音乐),可以写人文情思(自然、历史),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同学。由此,我以为这里的审题应该注重两点: 其一、要依据自己的习作能力选择要写的内容; 其二、要强调标题意识,不能把“你”写丢了。 (二)如何立意 所谓立意也就是确定主题,主题要明确,要深。也就是说任何习作都应该传达出我成长过程中的感悟,感悟要明确,更要深刻。 比如,写我和你(朋友),应该写出我和朋友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叙述中展现朋友的优秀品质,比如朋友勤奋、乐观、热情……在交往中我也变的勤奋、乐观、热情了,我发现,朋友还是我的良师,让我的心灵更美丽。这,应该是习作的主基调,切忌内容空泛,仅仅写我和朋友玩的开心,甚至专写和朋友怎样离别之类。 同样,写亲人,写书本、音乐,乃至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之类,也应该写出一种相处的过程,重点在于分点(多角度)传达出自己的感悟。要写出,心灵的受益,或者感受到哪些美德。 总的来说,一切的立意都是“我”成长中的感悟,所有的感悟应该离不开对真、善、美的认识歌颂。 (三)如何选材 立意确定了,那么就要选择材料。我觉得,同学们最需要注意的是两点: 其一、要按立意(定好的几个点)去选择材料,尽量避免材料的重复空泛;比如某同学刻画朋友形象:第一个片段写朋友给人倒水,第二片段则写朋友给同学搽药水,第三片段写朋友给同学擦泪水,看似内容丰富,其实空泛重复,无非写了一个点(对人热情关心)而已,就是没有把握好对“多角度”的理解。 其二、要安排好详写的材料和略写的材料,运用描写的技巧,突出写作侧重,避免详略倒置;此处,需要指出的是安排的几个片段应该讲究详略;在一个片段中又要重视叙述的详略。在几个片段中,最典型的最符合主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要详细刻画,其余的则略写,因为,我们还有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在一个片段中,主事件的经过要详细描述,事件的原因要略写。比如某同学描述抗震救灾中的爱心,结果大篇幅描写了灾区灾情以及地震情况,就是对主事件的忽略,而过多描写了事件原因。 同学们,习作的“写什么”和“怎么写”是一个整体,需要一个长期的练习和感悟的过程,只要你做一个习作的有心人,相信你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四)如何提升主题 1、加点感悟,作文更精彩 回忆读过的文章,哪些感悟给你留下较深的印象 《珍珠鸟》:信赖,往往能产生美好的境界。 《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高分立意方法3小题大做以大写小素材

方法3:小题大做以大写小 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小题大做,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一、小题目大做 第一类,状物类小题大做。矛盾的《白杨礼赞》就是状物类小题大做的典范之作。作者对白杨树细笔描绘,状其貌传其神,写出了“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白杨树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而又把它放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北方的哨兵,用血保家卫国的精神和意志。 第二类,写人叙事类小题大做。这种立意方法,实际就是写普通人不普通的精神,平凡的小事不平凡的意义,通过“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创出新意来。初中生身边多是普通人,对“大人物”很少了解,他们又没做过或经历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掌握这种方法就容易写出好文章。 二、小话题大做 例如,以“吃”为话题作文,大多数学生会以对比法写过去和现在吃的变化,表现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进步了的主题。这样的文章固然很好,但缺乏创新。如果写人吃“鸟”“青蛙”“猴脑”“熊掌”等,致使大量的动物越来越少,濒临绝种,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类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或写吃了假冒伪劣的东西,不但没解决饥饿,还生了病,甚至生命都没有了;或写为了让人都吃得饱吃得好,国家设立专门扶贫机构,拨专用扶贫款,还组织科技下乡:这样都能写出大文章。 三、小题材大做 这种立意方法,就是将“小题材”放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让它成为重大主题的载体,“大做”就是在环境背景上做文章。一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是再小不过的题材了,然而朱自清却以它为题材写了能使读者潸然泪下的《背影》,并通过它表现了人间最伟大的至情——父爱。一个小孩去上学,这是不值一提的事,然而若是一个大城市里一个普通民工的孩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附思路指导)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附思路指导) 作文审题类型 1、命题作文[完全式、填充式(半命题)、倾向式(材料+题目)] 2、材料作文(文字材料、图画材料) 3、话题作文(联想想象型、比喻象征型、定向暗示型、关系型) 三、审题应怎样切合题意呢 “切合题意”是作文命题都每一忠告.忠告考生务必准确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行文的方向.面对话题作文,考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首要问题.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那无论行进中如何经营都无济于事。 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切题具体要求: A、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实际的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貌合神离. B、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明显的相似语句. C、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过渡、结尾等处处都应体现作文题的命题寓意. 四、审题三忌: 一忌无视材料或话题,另起炉灶;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一、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审题时要注意点。①整体性原则;②多角度原则;③明限制原则。审题方法:找关键词句法,领会寓意。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森林边住着一个猎人,他平日里总习惯带上自己那条忠实的猎狗到山上和林中打猎。 猎狗品种优良,追捕猎物时速度飞快,反应敏捷。对于锁定的目标,几乎从未失手过。猎人对此很满意,经常嘉奖它,更是对它特别信任。 有一次,主人用枪射击一只狐狸,但是不够准,让狐狸逃跑了。于是猎狗朝着狐狸逃跑的方向猛追过去。 狐狸蹿进了森林,森林里树木丛生,道路弯曲,狐狸对路径非常熟悉。但猎狗也不含糊,追捕的过程紧张迭起。狐狸跑不过猎狗,眼看就要被追上了。突然,狐狸一个大转身,蹿到了另一条小路,猎狗一不留神,身子撞到了路边的大树上,擦伤了皮,顿时感到有点疼痛。 “唉!我为什么要追得这么累?即使追不到狐狸,我也不会饿肚子呀!”刚刚有念头闪过,它的速度就已经慢下来了。 狐狸就在这个空隙又跑远了。 “算了,反正现在早已经脱离了主人的视线,主人又看不到。”猎狗跑着跑着又起了放弃的念头,速度更加迟缓起来。 狐狸终于摆脱了猎狗的追捕,猎狗也又回到了主人的身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仔细审察、分析、研究材料,选择角度,确定你的观点。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3.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4.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一、材料作文【审题点拨】 1.本次作文命题极力模仿2006年全国卷,命题形式按照2006年全国卷试题分析的话来讲,应称为“材料范围作文”。从材料来看,我们可选择多角度、多侧面来审题立意。 从狐狸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生命竞赛,为了生存,不敢有一丁点儿的懈怠,于是用尽所有的力气进行抗争,发挥出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议论文立意确定之核心句法.doc

2018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议论文立 意确定之核心句法 2018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议论文立意确定之核心句法 在北京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立意即确立文章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明确立意是作文取得高分的前提和关键。立意的确立方法多种多样,诸如核心词、核心句、核心段、篇章整合等等。华图教育认为使用核心句来确立立意这一方法尤为重要。当作文题干中给定一句话,要求以此为题/为主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并且这句话就出现在材料中,那么给定的这句话就是核心句,此时首选核心句方法。所谓核心句法是指,回归到材料中,重在关注这句话所在位置前后的句子、前后的段落、以及所在的那一则材料,会对这句话有所解释,并且能找到文章的总分论点。 华图教育认为,在使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且建立与材料主题的联系,进而选择准确的总分论点。 示例分析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通读材料可知,街头文化的规范管理是全篇材料的主题。回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现的那一段材料中,因此,对文化艺术形式的规范与管理,也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必须以人为本,终实现应民所需的根本目的,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由此得到分论点一:不忘艺术发展规律之初心,方得街头文化规范管理之始终;分论点二:不忘以人为本之初心,方得街头艺术规范管理之始终。

示例分析2: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通读材料可知,新职业发展是全篇材料的主题。回到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出现的那一则材料中,他们在关注自我时注视世界,在否定自我中能够追逐未来,志之难也,不再胜人,在自胜。不想长大,只是还没有发现自己,逃避成长可能得到一时的安稳与平静,也可能错失成长的机遇,成长应学会直接面对和攻坚前行。由此得到分论点一:战胜自我需要直接面对;分论点二:战胜自我需要攻坚前行。 华图教育认为,核心句确定立意这一方法比较常见,如可准确掌握并加以使用,定能找到最佳立意,进而写出一篇出彩的高分文章。

教学情境:特点与类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780345.html,/wjszx/jks/article_view.asp?id=566 江中教科 教学情境:特点与类型(生物组包春娟) 教学情境:特点与类型 生物组包春娟 近一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样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情感意志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重点之一就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激发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种外部的驱动。但是,情境的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否则,便会产生一种消极干扰。 布卢姆曾说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交替攀登着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可以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情境就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梯子”。学生知识习得的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过程。情境往往以暗默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认知起到一种导向的作用。只有学生将情境中寓含的客观信息转化为心理意义或由情境的隐喻明确了学习心向,教学才是成功的。

一、教学情境的特点 生物的教学情境具有形象性、启发性、情知性的特点。 (一)形象性 生物世界里的客观情境具有召唤想象的功能,教师语言的描述也能启动学生想象的翅膀。当教师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化的语言阐述教材,便会建构出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基本因工程中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它的连接的“针线”--DNA连接酶等 (二)启发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遵路识斯真”“入境始与亲”,教学情境的启发性就是引导学生“遵路”,“入境”。例如,从生物的受精作用,联想到原始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等。 (三)情知性 教学情境的情感层面是多维的。它是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乃至生活世界的多元组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达成认知目标。例如,从生活中南瓜果实的形状,让学生明白,果实的形成和种子有关,而种子是和生长素有关系等。 二、教学情境的类型 (一)冲突性情境认知需要是“要求知道和理解(事物),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语)。认知需要是直接指向学习或知识本身的,也就是通过学习和获得知识本身,学习者就能得到满足,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从“知”本身,就可以获得快乐,学习本身既然能成为“乐”,自然也就不需要其他外在的东西来维持,更不需要“头悬梁,锥刺骨”了。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带着各自不同的动机进入学校学习,但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无论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就必须激发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强烈的认知需要,并由此产生驱动思维过程的认知动机,驱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而通过情境的设置,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渴望,产生了问题和矛盾,这正是思维的本源。

2014公务员申论文章高分之道:立意为本

中公教育2014年公务员考试 2014公务员申论文章高分之道:立意为本 公务员考试的胜负归于分数的多少,而低分的核心在于申论成绩的偏低,因此才有得申论者得天下的传说。申论考试中我们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文章的写作,高分申论文章的核心之道就在于文章立意的选取。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就以2013年申论真题为例分享一下寻找立意的方法。 首先,明确文章立意的标准。一篇考试文章的立意是否正确,唯一的考核标准就是题干的要求,只要你的文章是符合题干要求那就是正确的立意。分析题干就会发现具体的要求就会分为:一是文章的标题是“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二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并总字数800~1000字。 其次,分析题干要求找到立意突破点。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要明确2013年副省级考试的申论文章立意其实我们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一是对“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到底是什么?二是思想性指的是什么内容?三是联系什么实际内容?只要我们能解决这三个问题就能明确文章的立意,确定文章的内容。因为是三个问题所以我们还要明确思考的顺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考和感悟是什么,只有确定了你的感悟才能进一步提升你的思想性,也才能决定联系哪些实际。 最后,根据题干和材料要求明确立意形成文章结构。根据2013年副省级真题的要求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是思考和感悟。我们从材料中可以知道这句话是F作家在参观岩画时留下的,之后又提到了对一些保护文化遗产的做法和意见。对“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句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各种感悟,什么感悟才是符合命题人的要求呢?这个感悟就一定是材料的意思,也就是F作家的想法。因此我们的感悟就是要保护文化遗产。第二是思想性。最好的思想性的体现就是思想的高度,思想的高度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挖掘材料的内容,在第六则材料的最后一段“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从中我们就能看到其实文化是可以传承的,今天我们是需要保护,但更需要我们能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来丰富后人的生活,成为子孙后代的精神依托。第三是联系实际。通过上面两个方面这就有了一定的高度,并且来源于材料。同时这也是联系实际的切入点。根据这个保护文化的立意,文章根据材料就会形成两个分论点一个是全面保护,另一个就是科学保护。最后提高思想性联系实际。文章的整体布局就分为四段。第一段我们保护文化遇到的问题和保护的重要性提出总论点保护文化遗

高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013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013/4/26 一、材料作文 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刺伤。次日,这位老僧又遇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刺伤。路人不解,问:天师为何不吸取教训?如此毒蝎,由它去吧!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思路点拨】 老僧坚持救蝎子,不因被刺和路人的不解而改变,由此切入,可提炼出以下观点:①行善不需要理由(或讲条件),不能因怕受损失受伤害就拒绝行善。②做人要坚守善良的本性,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操守、本心等等,不能因外在环境的不利(或外在压力等)而改变甚至放弃。 从老僧关于天性的论述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尊重其它事物的天性,不苛责于人;顺乎自己的好的天性,不随波逐流。 从老僧救蝎子的结果来切入,结合路人的问话,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行善也要看对象,讲方法,行善要理性。不适当的善行,不仅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有可能是养懒与纵恶。 如果从蝎子的角度来立意,也是可以的。从蝎子被救却反刺老僧,结果受到路人指责这一角度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做人要知恩图报,决不能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 从路人的言行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莫作袖手旁观者,更不要对那些见义勇为者加以阻挠或讽刺。 二、命题作文 回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成功,有人狂热,有人冷静;面对挫折,有人沮丧,有人振奋;面对善良,有人膜拜,有人蔑视;面对罪恶,有人愤怒,有人漠视…… 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往往展现出不同的姿态。 请以“姿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 审题:写作的角度:面对成功,面对挫折,面对善良,面对罪恶,不同的人展现了不同的姿态,这里的姿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态度,也就是人的品格、情趣、追求、精神。 立意: 面对成功我们保持冷静的姿态; 面对失败我们保持振奋的姿态; 面对善良我们保持膜拜的姿态; 面对责任我们保持勇于担当的姿态; 面对荣誉名利我们保持淡然的姿态; 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保持爱的姿态; 面对罪恶我们保持愤怒的姿态; (二)请以“旁观”为题写一篇文章 首先理解“旁观”的两个概念: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然后任选角度立意: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能让人更冷静、客观更理性、理智。因此要学会旁观 2、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此时旁观则代表着冷漠,因此要拒绝旁观奉献爱心勇于担当。 3、也可将前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旁观。 (三)请以“早”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前后添加语素,形成中心。正面立意如: 人生路上早规划,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人勤春早,未雨绸缪, 笨鸟先飞早入林,早睡早起身体好,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也可以从反面立意: 不要过早加重孩子的负担,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早恋祸害无穷。 三、话题作文 回顾:(1)处世之道(尼采) 别爬上山顶去,也别站在山脚,打从半高处看,这世界最美好。 本诗表达的是尼采的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你认为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同?从哪里看这个世界才最美好? 请以“站在哪里看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