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

参考书籍: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

《外国服装史》张乃仁

杨霭琪

《中西服装史》叶立诚

文化概述:

地理环境(海洋)

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

内容概述:

克里特岛体形式

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

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

西方服装概略

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

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

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

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

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

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 (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

洛可可 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

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

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

巴斯尔时代 (1870~1890)

S形时代 (1890~1914)

第一章古代服装

第一节古埃及

一、男子服装

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

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

丘尼克(Tunic)连衣裙

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

二、女子服装

绳衣其他同男子

假发、假胡子

多配饰(彩陶、宝石….)

化妆品

鹰、蛇王权睡莲富饶

第二节古代西亚

一、苏美尔人 B.C. 3500

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

特点:面料

二、巴比伦人 B.C.2000

卷衣

三、亚述人 B.C. 1400

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

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

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

女子卷衣

四、波斯人 B.C. 600

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

初:丘尼克*长裤

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

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

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第三节古希腊

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

克里特岛

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

B.C.2600 青铜

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

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

B.C.1400 开始衰退

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

迈锡尼

B.C.1600~1200

一、克里特人的服装

二、古希腊( B.C.800~B.C.146)

B.C.3000~B.C.1200

爱琴文明

B.C.2000~B.C.1200

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

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

B.C.500中~400中

鼎盛

代表性城邦:斯巴达雅典

斯巴达(多利安人):浑厚的艺术风格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雅典(爱奥尼亚人):柔美的艺术风格纤细、优雅的女性特征

第一章古代服装

第三节古希腊

二、古希腊人的服装

温和晴朗爱好运动,炫耀身体,不以服装表现地位等级

服装单纯、朴素,强调比例优美、节奏和和谐(代表品种希顿和希玛纯)

希顿区别:

1、希顿(Chito,Khiton)内衣

多利安式希顿爱奥尼亚式希顿

2、希玛纯(Himation)外衣

3、克拉米斯(Clamys)斗篷

4、发型

希顿共同点:褶

第四节古罗马

B.C.1000~A.D.395

B.C.3世纪统一半岛

B.C.1世纪征服希腊

A.D.395年东西分治东罗马君士坦丁堡拜占庭(1453年)

西罗马罗马476年灭亡

一、男子的服装

托加(Toga)外衣

丘尼卡(Tunica)内衣

拉塞鲁那(Lacerna)斗篷

佩奴拉(Paenula) (从平民服装礼服的变化)

二、女子服装

斯托拉(stola)内衣(模仿爱奥尼亚式希顿)

帕拉(palla)外衣(模仿希玛纯)

贝尔(veil)面纱、披头

“古代比基尼”斯托罗菲吾姆(胸罩)steophium

帕纽(三角裤) pague

三、服饰配件

好宝石,夸耀富有和身份,出现许多装饰

第二章中世纪(5~15世纪)

395年,罗马帝国东西分治(东欧、西欧)

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亚的连接点,地中海、黑海的连接点

中世纪

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罗马式 10~12

哥特式 13~15

罗马式:半圆拱顶、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哥特式:尖顶拱形、彩色玻璃,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

日耳曼人的特点(北、西)罗马拜占庭文化(南、东)宗教特色

罗马式时期(10~12世纪)十字军东征 1089~1291 出现收腰的特点

哥特式时期(13~15世纪)进入三维立体(省、分片)

中世纪西欧人服装矛盾摇摆期否定肉体(掩盖体型)

肯定肉体(显露体型)

第一节拜占庭时代(5~15)

*希腊、罗马古典理念 *东方神秘主义 *新兴基督教文化

由古代简朴的色调单纯——色彩缤纷的世界

服装无男、女严格区分(长短)

纹样都有象征意义

色彩被赋予宗教的含义

拜占庭服装风格特点:

1、前期沿用罗马帝国样式,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

2、服装外形慢慢变得呆板、僵硬,质地、色彩和表面装饰纹样是服装表现的重点;

3、具有否定人存在的抽象的、绝对的宗教性。

典型服装:

1、达尔马提卡(dalmatica)

*丘尼卡的演变

*紫红色的克拉比装饰

*开始过渡合体的第一步

女(长) 男(短)

2、帕留姆(Pallium)

罗鲁姆(Lorum)

拜占庭风格:豪华、绚丽、宝石、帝王、宗教、神秘

镶贴艺术、缤纷多变装饰性、光彩夺目的珠宝、华丽图案的刺绣

第二节欧洲的黑暗时期(5~10)

一、日耳曼人的服装

原来二部式结构:

上衣(丘尼克)

下衣(长裤)

男女都留长发重视腰带

与罗马人接触后受罗马人的影响:

男:萨古姆

女:达尔马提卡(叠穿)

系腰带、包头纱

第三节罗马式时期(11~12)

南方型:罗马文化

北方型:日耳曼文化

东方:拜占庭文化

融合

筒形丘尼克

1、鲜兹(chainse) 内衣

2 、布里奥(bliaut) 外衣

3、曼特尔(mantel) 斗篷

4、科尔萨基(corsage) 背心

达尔马提卡

男子:“布莱(braies)”裤子,“肖斯(chausses)”袜子

服装样式初期到后期的变化预示哥特式时代明朗造型的来临。

第四节哥特式时期(13~15)

13世纪简单男女一样(出现省道)上衣下袜

14世纪中叶分别发展男子开始二部式结构

15世纪文化思想开始萌芽(文艺复兴)服装样式奇特

男装女装分别发展

男子出现最后一件筒形衣吾普朗多

修米兹(chemise) ——内衣

科特(cotte)——外衣/内衣

修尔科(surcot) ——外衣

希克拉斯(cyclas) (常用、礼用)

曼特(manteau) ——斗篷

*外衣裁剪,出现省道(dart)

科塔尔迪(cotnrdie) “新奇的衣服”

萨科特(surcote)

宗教色彩逐渐退位,人性复归,追求豪华奢侈

划时代的裁剪

*从西洋服装史上看,古代服装基本上都是披挂式的二维性服装空间,虽然罗马式时代曾经有过收腰,也只是从衣片两侧向里挖剪,没有脱离古代服装二维式构成的框架。

*哥特式时期出现了从前、后、侧方向去掉胸腰差的裁剪手段,并加入三角布,从而构成衣片的侧面,正是这个侧面的形成,才把衣服的裁剪方法从古代平面的二位空间构成的宽衣那里彻底的分离出来,确立了近代服装三维的窄衣空间。

*从中西服装史的比较来看,中国服装从古代深衣到清朝旗袍都是保持二维空间的平面造型。而西方服装自哥特时期后便沿着三维空间发展,塑造了后世的多种多样立体造型美,并使西方服装发展成为现代服装的主流服装。

思考题:

1、哥特式时期服饰文化对西方服装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

2、为什么说哥特式时期在衣服构成上是古今、中外的交叉点。

*哥特式时期——14世纪

1、家徽图案的流行

12世纪十字军东征(标识、家徽)

13世纪末,女子绣于衣服上装饰。

14世纪,普通市民也流行。

2、14世纪中叶男装二部式的确立

男装二部式的确立

上:普尔波万 (pourpoint) 军装

下:肖斯袜

西洋服装上的第一颗扣子

*哥特式时期——15世纪

衣服种类增多

与上个世纪不同的是西洋服装史上出现最后一件筒形衣:

——吾普朗多 (Houppelonde)

袖口、下摆处装饰:

达更(dagging,花形、树叶形)

女子服装造型:

稳定、上轻下重

*哥特式时期——服饰配件

丰富尖顶造型

男子鞋:波兰那

女子头部装饰:汉宁帽、艾斯科菲恩

第三章近世纪服装(16~18世纪)

衣服又若干部件构成:建筑-构筑性、铸型-硬直性

近世纪服装外观特征:性别的夸张与强调——性别对立

男子—雄大的上半身与紧贴肉体的下半身

女子—袒胸、紧身胸衣,下半身膨大

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叶~17世纪初) 部件界限消失;流动、统一、整体;

巴洛克时期(17世纪)强有力、跃动的外形特征

洛可可时期(18世纪)纤细、优美;贵族趣味;

窄衣文化的人工美达到登峰造极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叶~17世纪初)

背景:

新兴资产阶级

海上远航——新大陆——经济贸易更为扩大

促进资产阶级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更加壮大的需求

新兴文化的产生、发展

同时:

*1453年,拜占庭被土耳其攻陷(希腊学者逃到欧洲)

*欧洲考古

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叶~17世纪初)

(意大利风时代(1450~1510)德意志风时代(1510~1550)西班牙风时代(1550~1620))

一、意大利风时代(1450~1510)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服装比同期西欧各国不同——开放、明朗、优雅

15世纪中叶延续细长造型

16世纪,男女装开始横宽发展:男雄大

女浑圆

特点:面料漂亮

*男装中世纪服装的延续

上:普尔波万

下:肖斯

鞋:乔品(高低鞋) 20cm~30cm 16世纪后半叶,被高跟鞋取代

二、德意志风时代(1510~1550)

主要特色:斯拉修(slash)

斯拉修是裂口、剪口的意思,指流行于15到17世纪的衣服上的裂口装饰。

裆布科多佩斯(codpiece) 男性象征

三、西班牙风时代(1550~1620)

填充式时代

主要特色:1、填充物的使用2、拉夫领 (Ruff)3、裙撑 4、紧身胸衣

男子上衣、短裤,男女袖子上施加填充物,表面装饰斯拉修。

袖子独立制作

基本造型:泡泡袖、羊腿袖、莲藕状

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独立制作、可摘卸的轮状褶领。盛行于西班牙风时代。

“法勤盖尔”(forthingale )

不同形式:西班牙法国人英国人

“苛尔·佩凯”(corps pique)

女子着装:

亚麻内衣(修米兹)上:紧身胸衣下:裙撑精美衬裙罗布

第二节巴洛克时期(17世纪)

17世纪,欧洲动荡,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竞争,各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进入资本主义。

巴洛克 (Baroque ):“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

特点:装饰性强、辉煌华丽,注重光的效果,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在结构上富于动势。整体风格显得高贵豪华、气势雄伟、生气勃勃。

形成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样式——装饰过剩的奇异服装

一、荷兰风时代(1620~1650)

称为“三L”时代:

长发(longlook)、

蕾丝(lace)、

皮革(leather)

男子:穿长裤

女子:穿多条色彩不一样的裙子;

填充物、紧身胸衣、裙撑被去掉。

西班牙风夸张的人工造型——自然的胖乎乎的外形

二、法国风时代(1650~1715)

男装变化最显著向西装演变

普尔波万变小,下面加许多锻带

半截式裙“朗葛拉布”

肖斯袜

戴假发

女装:变化

“巴斯尔”造型:

“巴斯尔”是一种臀垫。使用后可使罗布的裙子卷起集中于后臀,造成夸张的后臀部样式。第一次流行于17世纪末,在18世纪末、19世纪末有反复出现。

配件:

男人:假发、鞋多锻带、宝石

女子:高发髻贴假痣

第三节洛可可时期(18世纪)

资本主义势力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重大革命:资产阶级思想革命

政治革命

工业革命

文化艺术,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与宫廷相对的资产阶级沙龙。

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特色:采用许多优美的小弧形。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室内装饰艺术。

与巴洛克的显着差别是小巧、精致、甜美而优雅。

洛可可样式专指1715年~1789年:

黎明期 1715~1730

鼎盛期 1703~1770

衰退期 1770~1790

18世纪中叶,英国进入产业革命期朴素、功能

男服受英国男服的影响,向军服看齐,向俭朴、整肃、大风的风格发展。法国男服受影响,过分花哨的巴洛克风格开始收敛。

男子三件套向现代男装发展

*“鸠斯特科尔”“阿比”

夫克拉(朴素)燕尾服

晨礼服

*贝斯特(背心)基莱装饰豪华 *克尤罗特(裤)合身

*鲁丹郭特(大衣)

男子基本服装:

衬衣

长外衣/短外衣

长大衣

至膝短裤

紧身袜

女装:

1、奥尔良公爵摄政时期(过渡期)

常服有褶、拖裙

又出现裙撑(帕尼埃)

2、路易15时代(鼎盛期)

特征:裙撑越来越大胸衣越来越紧,呈倒三角形领口大

蝴蝶结

裙身A字形打开,露出衬裙

裙子装饰大量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鲜花

发型与服饰品

3、1770年后(末期)

畸形发展

发型:初期简便,后半期向极端方向发展

高跟鞋:著名的“路易高跟”造型优美

第四章近代服装(1789~1914)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18 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在19世纪开花结果

时装杂志(1830)、缝纫机(1846)、化学染料(1856)、高级时装店(1858) 、人造纤维(1884) 助长资本主义经济,改变了社会结构

男装:向合理性、活动性、机能性发展,形成稳定的形式。

女装:“流行的世纪”“模仿的世纪”

“希腊风” 16世纪西班牙风洛可可风巴斯尔样式

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25) 浪漫主义时代(1825~1850)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 巴斯尔时代 (1870~1890) S形时代 (1890~1914)

第一节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25

前期法国大革命时期

后期拿破仑的第一帝政和王权复辟初期

总体:男女装显著的变化是简朴与古典风尚,以健康、自然的古希腊服装为典范

男装

前期——减少刺绣和装饰黑色礼仪色

革命者上衣长裤

王党派黑色阿比金色假发白色克拉巴特

帝政时期——宫廷中男装回到路易16时代

一般资产阶级仍穿克拉夫、基莱、长裤

女装

前期:薄衣时代

朴素的修米兹·多莱斯

披肩

长手套

裙子长,腰线高

短外套

帝政时期:“帝政样式”

开始逐渐华丽,到后期出现奇装异服

衣服上场合区分明确化:

长袖外出用

短袖礼仪用

由于对华丽样式的推崇和对内衣的重视,又出现紧身胸衣。

女帽的种类很多:

麦秆帽、头巾式帽子、无檐帽、

“棒耐特”(可爱)一直流行到19世纪中

第二节浪漫主义时代(1825~1850)

拿破仑权力回到就贵族手中七月革命(1830) 二月革命(1848)

六月革命

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企图回归贵族时代的浪漫主义——独特

情绪不安、缺乏上进、反对古典、逃避现实、憧憬诗意的空想境界、倾向于主观的情绪和好伤感的精神状态,强调感情的优越

以中世纪文化的复活为表现

女性服装营造一种充满幻想的典雅气氛:纤弱、娇态、大病初愈

男装也初向明显的外观造型变化:装腔作势

男装

收腰,肩部耸起,用胸衣整形。外套(夫克拉)/背心(基莱)/长裤(庞塔龙)

女装

主要表现:

*腰线回到自然位置,胸衣,强调细腰

*裙子膨大

*浪漫领型:无数的褶饰、飞边、蕾丝

*特色袖型:袖根部被极度夸张

*面料和色彩:

面料流行轻而柔软的薄棉布,织物较密的白麻布,波纹组织的薄纱、凹凸丝织物、提花丝织物,格纹,条纹的轻质毛织物和有刺绣的蝉翼纱等。由于轻柔面料的使用,总体印象

显得轻盈飘逸。

色彩以淡色为主:粉红色,白色较为常用,其中白色最受欢迎,除此外还有黄、蓝、淡紫和紫色等。

*各种外套

*发型和帽子:夸张、浪漫、装饰

*裤子

伞和大檐帽成为女性衣橱中的必备之物

第三节新洛可可时期(1850~1870)

拿破仑三世(1852-1870) ——政权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同期:英国“世界工厂”,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代(男装稳定)

流行的主权由名演员回到宫廷,复兴上个世纪洛可可趣味

工业服装发展缝纫机、纸样、法国高级女装(沃斯)

男装

反省浪漫主义,实证主义+现实主义;朴素而实用

发展成稳定的三件套形式,确立了按用途穿衣的习惯

女装

*裙撑越来越大末期转变为巴斯尔样式

*领

*出现女裤

高级女装之父——沃斯

第四节巴斯尔时代(1870~1890)女装

主要特征:突臀、拖裙

80 年代后,上流女性之间盛行各种体育运动,出现各种名目的运动衣

第五节 S型时代(1890~11914)女装

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

“新艺术运动”:主要特征表现为装饰性曲线造型、S形、涡形、波状、藤蔓一样的自由流畅的连续曲线,取材于自然界。

表现于女装上:从侧面看呈优美的S形

女装

S型造型

胸衣的重要作用

S型向直身型转化:胸衣变长

世纪之交不再使用裙撑的女士裙装

19世纪末女子服装改革——穿裤装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设计师

●卡罗三姐妹 (Callot Soeurs):

●以织进金银线的锦缎、绉绸、蝉翼纱和蕾丝等豪华素材、洛可可风、中国风的刺绣、

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独特的设计享誉巴黎。

●杰克.多塞 (Jacoues Doucet):

●淡雅色调、纤细、妩媚的女性味和性感的挑逗性。

●波尔. 波阿莱 (Paul Poiret):

●本世纪第一位被称为“革命家”的设计大师。

●①与众不同的橱窗陈列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

●②1906年推出高腰身的细长形的希腊风格,摈弃了紧身胸衣,强调“多莱斯的支点不

是在腰部,而是在肩部”,腰身不再是表现女性魅力的唯一存在,这在服装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③1910年,他发表了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紧的霍布尔裙。为了行走方便,在收小的

裙摆上坐了一个深深的开衩,推出了穿长及膝的细长统靴的性感样式,暗示:新世纪中,女装设计的表现重点将向腿部转移。

●④波尔?波阿莱对东方艺术兴趣浓厚

⑤1908年创立了营业部、发送部、成衣部等使其组织现代化。并创设了“罗吉奴”香水公司,和“玛尔齐奴”工艺学校。

幻灯片2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设计师

●帕康夫人 (Paquin)

● 1891年与年轻的银行家伊吉多尔?帕康结婚,创立了帕康店,丈夫卓越的经营才

能和夫人的创作才能珠联璧合,使这个店在断时间内跃上巴黎高级时装店的第一线。

●①经营方法是:向所有人都敞开,把顾客层扩大到高级社交界以外的经营方针是一种

创新,也是其成功的奥秘。

●②打开了体育赛场上广告的先河。

●③以本人形象作模特。

●④海外开分店史帕康的另一创举。

●⑤领用画家的协助,把自己的作品画成速写,出版作品集《帕康的扇子与毛皮》。

●⑥帕康夫人不是引导潮流也不是身怀绝技,而是及时地对流行作出反映。

⑦帕康作品特色是充满朝气的活力和绘画一样的感觉。

第六章 20世纪服装

■工业革命与尖端流行(18~19)

■新艺术派风格与S字形装(19末~20初)

■女性解放与仕女服饰(10~30)

■二战后女装的新面貌(40~50)

■流行的大众化(60)

■前卫艺术与年轻风潮(70)

■中西融合(80)

■流行趋向个性化、多样化(90~)

1910s

东方美态

保罗?普瓦雷Paul Poiret

1920s

直线女性服装

可可?夏奈尔CoCo Chanel

1930s

斜裁技术

玛德琳?维奧內Madeleine Vionnet

1930s

妖艳女王

埃尔莎?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

1940s

肩墊設計

1420s

新面貌

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

1950s

设计师中的设计师

克里斯特巴尔?巴伦夏加Cristobal Balenciaga 1950s

圓檯裙

1960s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1960s

迷你裙

安德烈?库雷热

AndreCourreges

玛丽?奎恩

Mary Quant

1970s

男性剪裁

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

1970s

安妮?荷爾

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

1980s

強勢形格

唐娜?凯伦Donna Karan

1980s

日本風

山本耀司

1990s

混乱裝扮

1990s

简约主义

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

第一节女装的解放(1910S年代)

1910s

废除紧身衣

霍布尔裙

运动服装

代表人物——保罗?普瓦雷 Paul Poiret 1879-1944

●本世纪第一位被称为“革命家”的设计大师。

●与众不同的橱窗陈列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

●1906年推出高腰身的细长形的希腊风格

●1910年发表霍布尔裙

●率领模特儿到欧州各首 展示作品

●首位赴美国的设计师

●取材于俄罗斯芭蕾舞团、

●东方和古希腊、古罗马服饰元素

代表人物——帕康夫人 (Paquin) 1869-1936

●帕康夫人 (Paquin) “高雅”的代名词

● 1891年创立了帕康店

●①经营方法是:向所有人都敞开,把顾客层扩大到高级社交界以外的经营方针是一种

创新,也是其成功的奥秘。

1.②打开了体育赛场上广告的先河。

●③以本人形象作模特。

●④海外开分店史帕康的另一创举。

⑤领用画家的协助,把自己的作品画成速写,出版作品集《帕康的扇子与毛皮》。

第二节女装的现代化(1920S)

1920s

裙长缩短,富有机能性

简洁、功能性服装、服装杂志、立裁、装饰艺术“立体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最大的转折点

----战争使得女性的服装设计转趋以简单实用为主,除了因工作之便许多女性喜欢穿着制服和长裤。战争结束后,女性已经习惯了服装上的自由。

自由恋爱\有学问\有职业——是新女性理性形象

20年代中期—“男学生式”女装转向“女学生样式”

杰尔逊奴(garconne假小子):穿短裙、留短发的职业妇女。

第二节女装的现代化(1920S)

男童式女装与“杰尔逊奴”样式

服装造型朝机能方向发展。

1919年出现20年代的基本外形——宽松的直筒型女装

1920s-30s 艺术影响——装饰艺术 Art Deco

包豪斯:1919年建立于德国的艺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的教学成果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了建筑、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领域,其倡导的许多设计理念,如“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后来都成为设计界广为接受的宗旨。

包豪斯的诞生标志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开始。

1920s 艺术影响——包豪斯Bauhaus

1920s-30s 艺术影响——装饰艺术 Art Deco

從 1925 直至 20 世紀 40 年

建築、室內設計和工業設計,以及視覺藝術如時裝、繪畫、圖形藝術和電影 ,是個受歡迎的國際藝術設計運動。在這的時候這種風格被視為高雅,迷人,功能性和現代感。

1920s-30s 艺术影响——装饰艺术 Art Deco

样式:

●优雅的风格

●抽象和简化

●运用几何形状和高度强烈的颜色来衬托经济、新的技术和速度的提升。

●梯形和人字形形状

幻灯片25

1920s-30s 艺术影响——装饰艺术 Art Deco

幻灯片26

*夏奈尔与巴黎高级时装的第一次鼎盛期

代表人物——可可.夏奈尔 Coco Chanel 1883-1971

是法國先鋒時裝設計師

夏奈兒(Chanel)品牌的創始人20世纪女装基本模式

她現代主義的見解,男裝化的風格,簡單設計之中見昂貴,成為20世紀時尚界重要人物之一。她對高級定製女裝的影響令她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100人之一。

代表人物——可可.夏奈尔 Coco Chanel 1883-1971

1910 香奈兒的第一家商店於巴黎

1913 在多維爾開了一家流行女裝商店

1915開了一家女式時裝屋

1923推出香奈兒套裝,是及膝的短裙和裁剪考究的外套組成的優雅套裝,通常選用黑色羊毛面料,金色的紐扣,在搭配時配以大顆珍珠項鏈。

1926 設計的小黑裙兼顧了時尚和舒適。

代表人物——可可.夏奈尔 Coco Chanel 1883-1971

1926 設計的小黑裙兼顧了時尚和舒適。

Chanel风格成为经典风格

代表人物——珍妮.朗万 Jeanne Lanvin1867-1946

Lanvin 熟練使用複雜的裝飾、清晰、輕、花的顏色的串珠飾品成為 Lanvin 商標。Lanvin 的創始人

代表人物——珍妮.朗万 Jeanne Lanvin1867-1946

代表人物——马德琳?维奥内 Madeleine Vionnet 1876~1975

20世纪初的重要服装改革家之一

斜裁发明者

1907年杰克.多塞时装店工作

1912年开店

1919年确定服装店名称

1931年发展达29家时装店

代表人物——马德琳?维奥内 Madeleine Vionnet 1876~1975

第三节细长型与军服式(1930~1946)

一、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危机使高级时装业顾客数量锐减;

女性味回归,出现尊重优雅的非机能性倾向;

二战是女装再度向机能化的男装靠拢。

二、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前半期的服装文化

(一)细长型女装

20年代—短裙

30年代—长裙

38年——开始缩短

幻灯片40

(二)军服的流行(图P322)

典型特点:夸张肩部

(三)活跃于战前的设计师

埃尔莎斯查帕莱莉(夏帕瑞莉) Elsa Schiaparelli 1890~1973 巴伦夏加(Cristobal Balenciaga)1895~1972

埃尔莎斯查帕莱莉(夏帕瑞莉) Elsa Schiaparelli 1890~1973 1922年创立工作室

1927年开设了高级服装店

1930年没有边的帽子“狂妄”发表

1936年发表名为“降落伞”的服装作品和礼服:

1937年靴形帽/伸缩帽/钮扣;

1938年“丝绸(马列戏团)”作品

1945年重新高级时装店的工作

1954年关闭服装设计室

巴伦夏加(Cristobal Balenciaga)1895~1972

1915年开店

1938年束腰式女装

1955年布袋服装

领线后移

重视整体造型

幻灯片46

幻灯片47

Balenciaga

第四节二战后及1950S(迪奥时代1947~1957)

一、战后的社会环境

二、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

50年代末的服装文化

迪奥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设计师。

(一)迪奥和他的“新样式”

巴黎迎来50年代高级女装的第二次繁荣

(二)“形”的时代 P332

资料片《魂断蓝桥》

迪奥(Christan Dior)1905~1957

1946年创设“CD”

1947年奥斯卡·德·拉服装设计师奖

1948年毛皮部门

1949年香水“迪奥拉玛”

1953年鞋

1954年进军伦敦、占法国高级服装

出口额的一半

1955年装饰品

1957年去世

迪奥

品牌介绍(迪奥).mpg

第四节二战后及1950S(迪奥时代1947~1957)

(二)“形”的时代 P332

47年 X形

48年春 Z形

48年秋翼形

50年垂直线形

51年椭圆形

53年郁金香形

54年 H形

55年 A形

55年 Y形

56年箭形磁石形

57年自由形

57年紡锤形

迪奥二战后推出“新造型”new look取代了战时宽肩齐膝的长方形外形,震撼了欧美,成

为20世纪最轰动的时装变革。

款式造型、极度奢侈、高贵雅致、

大量面料、装饰色彩、天马行空

约翰·加里阿诺(John Galliano)

第四节二战后及1950S(迪奥时代1947~1957)

(三)巴黎高级时装业的第二次鼎盛期

高级时装三巨头:迪奥、巴伦夏加、巴尔曼

迪奥——风格多变

巴伦夏加——技术权威

巴尔曼——坚守原则,追求高雅

年轻设计师:法特Fath

纪梵希Givenchy

第四节流行的转化(1958~1972)

一、“年轻风暴”与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

二战后婴儿潮

60年代初青春期

50年代中(避世运动)

66年(嬉皮运动)

大学校园—反体制反传统运动

“60年代美国青年中出现的颓废派,他们反对社会现状,以奇装异服、蓄长发、群居、吸毒等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第四节流行的转化(1958~1972)

二、20世纪60年代女装

(一)女装的单纯化与轻便化(1958-1962)P344

第四节流行的转化(1958~1972)

(二)“反体制时装”与“迷你”时代(1963-1967)

1. “反体制时装”

牛仔裤、迷你裙、喇叭裤、不戴胸罩等现象

“中性化”

民族风格

波普、欧普艺术

年轻文化

——(中产、上层的妇女的影响)

2.迷你裙与安德莱.克莱究

3.宇宙风格与蒙德里安风格

(三)高级成衣业的崛起

高级时装 20年代高级时装的第一次繁荣

50年代高级时装的第二次鼎盛时期

60年代中期受到冲击 1962-1967减少了42%

1966年

1965年

第五节流行的多样化时代(1973~)

一、多样化时代的巴黎高级时装业

法国政府鼓励

企业赞助——金顶针奖

引进人才——意大利、西班牙、日本……

——保住高级时装的大旗

第五节流行的多样化时代(1973~)

西方服装发展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 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 (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 (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围巾的构成。 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 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提起布,在前面用大约10cm长的别针固定起来。多余的布料自然地垂挂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 爱奥尼克式希顿是一块长方形,其长边等于两手平伸时两手腕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脖口到脚踝的距离再加上系腰带时向上提的用量,两短边对折,侧缝除留出伸手的一段一段固定起来,约需用8--12个别针。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大体上长约3至5.5米,宽约1至2米。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多里克式希顿和爱奥尼克式希顿相比,有如下区别: (1)多里克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克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2)多里克式有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而爱奥尼克式没有。 (3)多里克式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克式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 (4)多里克式侧缝一般不缝合;而爱奥尼克式的侧缝必须缝合。 (5)多里克式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克式有袖子的构成。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

选择题 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 2.原施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裸态/毛皮/纤维) 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毛皮)材料制成 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骨针)为标志 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 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 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 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夏朝),鼎盛时期是(周朝),废除时期是(秦朝) 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汉)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 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11.帝王冕冠有(十二)旒玉珠(144)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通天冠) 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 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 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饰的最主要特征是 汉族服饰:宽袖袍服,裤腿肥大;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上衣,裤腿口较窄,主要是便于骑马打仗17.什么是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路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 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20.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 21.高腰掩乳裙装主要流行在(唐朝) 22.唐代男子皆以穿(圆领袍)为主。 23.宋代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是(褙子)。 24.关于宋代服饰制度中“赐金紫”的含义 A 金之金饰鱼袋 B 紫指紫色公服 C 表征官员级别 D 鱼袋内并不盛鱼符 25.宋代官员的主要冠式是 26.元代举行大朝会穿的高级礼服是( 质孙服) 27.明代命妇礼服的主要配饰是(凤冠霞帔) 28.明洪武二十四年,规定职官常服用补子表示(品级) 29.明代用各种零碎布料拼合而成的服装是(水田衣) 30.明代官员官帽被称为(乌纱帽) 31.西瓜皮帽又称(六合一统帽) 32.清朝的日常男装主要有(长袍和马褂) 33.清代服饰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坚守满旗旧制,废除明代制度,如窄袖紧身、马蹄袖;继承部分明代旧制,如补子、翎毛、命妇衣冠;接受了一些西方影响,如西装、军服、学生服等。

谈牛仔服装的发展历史与流行原因

谈牛仔服装的发展历史与流行原因 摘要:牛仔服是成熟而大众化的商品,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得到全世界人们的追逐,盛行100多年而不衰。本文总结了牛仔装一百多年历史发展与变革的历史,分析了牛仔装的文化内涵和其百年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牛仔服装文化流行 服装流行的生命周期往往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服装的流行及生命周期一般都是这样的。然而,牛仔装不像一般服装那样遵循“产生——推广——流行——衰退”的规律。牛仔服由刚开始的工装直到最终演变为时装,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与历史变迁,它征服了人们挑剔的目光,终成为服装舞台上无可替代的角色,并以其自然、不羁豪放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而风靡全球,被视为永恒的时装。 1 牛仔服装发展的历史 牛仔装并不是我们这一时代的成就,据说其历史可以回溯到上个世纪中叶,牛仔装的发明人是德国人莱维·施特劳斯。在1843年当是18岁的莱维·施特劳斯.离开其故乡——巴伐利亚去美国谋生。当时美国的掘金业正值红火,颇有心计将蓝帆布加工成坚固的劳动裤,很适合掘金工采掘时穿用,这种工作服装就是今天风靡世界的牛仔装。但此时的牛仔裤近似意大利热那亚(genes)水手穿的一种靛蓝色布裤且发音酷似英文的Jeans ,牛仔裤变有了学名“琼”(Jeans)。19 世纪70 年代,俄国移民雅克布·戴维斯在牛仔裤上装饰以铆钉,并协同莱维一起申请专利生产牛仔裤,向社会极力宣传牛仔裤的粗犷、坚固、耐穿等品质. 1897年正式成立莱维·施特劳斯.公司,生产牛仔布和牛仔服装。20世纪40年代,由于大批旅游者去牧场欣赏浪漫的牧野风光,入境随俗他们都希望买条牛仔裤穿在身上。一时间牛仔裤便成了达官贵人的休闲装了。五十年代,发达的影视传播业对带动牛仔裤的国际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猫王、玛丽莲·梦露等明星的牛仔穿着方式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模仿的目标,促使牛仔装以实用的工作服升华为时尚的时装样式,进而席卷全世界,但它始终未脱离平民角色。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牛仔服开始从美国本土走向世界。到了60 年代,牛仔装已经成为大家广泛穿着的一种服装形式,特别是嬉皮士文化的流行使牛仔装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为牛仔装设计带来了新思路,同时,也使西方传统的着装观念受到了洗礼与挑战。进入70年代后,素以时装文明的法国,设计了“法兰西牛仔裤”,从此“出身卑贱”的牛仔裤一跃而身价百倍,进入高级时装行列。与此同时除了牛仔裤以外,流行的还有其衍生而来的各色牛仔茄克、牛仔套装、牛仔短裤等,这一系列牛仔服装的出台,使牛仔服装进入了黄金时代。80年代牛仔服的广泛流行几乎又达到了最高峰,达到风靡世界各国的程度。90年代,很多的高级时装设计师如乔治·阿玛尼、约翰·加里亚诺、维维恩·韦斯特伍德等都将牛仔装列入其创作系列中,彻底改变牛仔装传统的使用观念,使它们充满现代时尚感,并将其推向炙手可热的颠峰. 2 牛仔装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魅力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 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 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 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 围巾的构成。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 2 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

人类服饰的演化史

人类服饰的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表征和成果,也具有精神文化的深刻意义——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慢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出了这个物质文化;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religion believes,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 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 具体对一个民族而言,从服饰的变迁上可以看出民族某些方面的文化精神的变化发展,这也是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

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对此主题研究的一个目的吧~~商周服饰(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 军人着用的制式服装。亦称军装。有统一规定的式样、颜色、用料和穿着方式。主要包括军上衣、军裤、衬衣、军帽、大衣、军鞋、标志符号等。按着装场合的不同,军服分

为常服、礼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类。按军种分,有陆军服、海军服、空军服等。按穿着季节分,有夏服和冬服。军服有防护、识别和象征三大功能。军服的式样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简史 中国古代军队出征作战时,穿着具有防御和识别作用的盔甲。西周以前的铠甲,有皮甲,西周出现青铜甲,战国后期出现铁甲。战国时期,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用短衣袍窄袖,代替宽松博大的中原服装。汉时期,军队除用甲胄外,还有赤黄色絮衣及红色裤子。南北朝时期,步兵着锦缎或野兽皮制作的裤褶,紧而窄小,长与膝齐。唐代有将帅用袍、军士用袄之分。宋朝军服有步军服装和马军服装之分,春衣、冬衣也有不同。如步军春衣有皂绸衫、白绢汗衫、白绢夹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白绢衬衣、麻鞋;步军冬衣有皂绸绵披袄、黄绢绵袄、白绢绵袜头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麻鞋。马军用绯绢勒帛取代蓝黄搭膊,冬衣增加白绢夹袜头裤,其余与步军同。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和1909年(宣统元年),分别制定了陆军和禁卫军的军服式样。陆军服装分礼服和常服,礼服上衣为蓝色,裤子是黑色。冬夏常服均为青灰色,对襟,军官四个口袋,士兵两个口袋,同样颜色的大檐帽。禁卫军军服,夏季为土黄布料,冬季为瓦灰呢料。

古罗马军队的军人主要是着用白色衣服和盔甲,并在头盔上带有不同颜色的羽毛,以识别各军团。1670~1672年,法军推行制式服装。18~19世纪军服式样、颜色不断变化,

外国服装史

参考书籍: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 《外国服装史》张乃仁 杨霭琪 《中西服装史》叶立诚 文化概述: 地理环境(海洋) 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 内容概述: 克里特岛体形式 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 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 西方服装概略 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 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 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 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 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 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 (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 洛可可 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 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 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 巴斯尔时代 (1870~1890) S形时代 (1890~1914) 第一章古代服装 第一节古埃及 一、男子服装 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 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 丘尼克(Tunic)连衣裙 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 二、女子服装 绳衣其他同男子

假发、假胡子 多配饰(彩陶、宝石….) 化妆品 鹰、蛇王权睡莲富饶 第二节古代西亚 一、苏美尔人 B.C. 3500 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 特点:面料 二、巴比伦人 B.C.2000 卷衣 三、亚述人 B.C. 1400 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 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 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 女子卷衣 四、波斯人 B.C. 600 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 初:丘尼克*长裤 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 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 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第三节古希腊 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 克里特岛 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 B.C.2600 青铜 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 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 B.C.1400 开始衰退 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 迈锡尼 B.C.1600~1200 一、克里特人的服装 二、古希腊( B.C.800~B.C.146) B.C.3000~B.C.1200 爱琴文明 B.C.2000~B.C.1200 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 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 B.C.500中~400中

浅析西方服装发展历史

浅析西方服装发展历史——女性 预防医学1504班严慧珍 U201512901 说起西方文化,大多人首先想起的大概是古希腊、古罗马,那些灿烂的艺术品和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宗教、文艺复兴、、、、、、可西方文化不仅仅是这些,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比起名人大事,往往却是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西方文化,比如服装。本文将粗略梳理西方女性服装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帮助读者理解各式服装元素背后的文化隐喻。 一、古代服装 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便是西方历史中古代的范畴。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与北欧日耳曼人的窄衣文化相对,地中海周围是南方型的宽衣文化。 古埃及的女装和男装在品种和造型上基本相同,主要有绳衣、腰衣(罗印?克罗斯)、丘尼克、贯头衣“卡拉西里斯”、长袍“罗布”、披肩“肖尔”等。只是丘尼克和肖尔比男装富于变化(表现在色彩、纹样、装饰方面)。女子丘尼克与男子相比的特点:其一是较长,其二是腰身较高、腰部紧身合体。女装的肖尔变化丰富,通过着装技巧形成形形色色的卷衣,叫“多莱帕里”。 古代西亚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直至巴勒斯坦、以色列的广大地区,其中心则主要位于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中下流汇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B.C.3500年~B.C.330年,伴随战争与民族移动、频繁地进行着王国和朝代的更替,出现了苏美尔王朝、巴比伦王朝(BC3000~BC538年)、古亚述(BC3000~BC605年)、古代波斯(BC2000~BC330年)。古代西亚地区集中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因而,其服装形态十分多样,这些民族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又不断产生新的样式,使其服装文化更加丰富和复杂。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在不同时代有所不同,初期王朝流行羊皮裙子,而巴比伦时代多见披肩或多莱帕里,在亚述时代则是带披肩或无披肩的丘尼克,波斯服装的最大特性是北方型的窄衣造型。在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时代的女装样式较为丰富,有流苏装饰的卡吾那凯斯、披肩式的卷衣和丘尼克。 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和古罗马,现代有许多影片表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文化,我们往往会觉得荧幕中的女性角色着装仙气十足,十分漂亮。其实,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服装分时代而有所区别。 希腊文化圈分为爱琴文明(克里特时代和迈锡尼时代)和希腊文明两个时代。

[家居乐分享]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

[家居乐分享]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 世界流行时尚发展了几百年,从繁复到简约,由传统到个性,若干年一个轮回。时至今日,世界最顶级的服装品牌仍借鉴了很多传统服饰的元素,那些优雅的、端庄的的美永不过时。让蝶依斓小编带领您带欣赏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吧! 中国【汉服.旗袍】 汉服和旗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汉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旗袍是最为当今世人所认可和推崇的中国服饰之代表,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韩国【韩服】 韩服成型自李氏朝鲜时代(公元1392年-1897年),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后,开始叫依国名称韩服。韩服的特色是设计简单,颜色艳丽和无口袋。在韩国通常自认为韩服拥有三大美,即袖的曲线,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状,尤其是女士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娴雅。传统高级韩服通常用明紬(明朝制法的绢丝)制作,普通人的韩服通常用大麻、 苎麻或者棉制作。

日本【和服】 和服在江户时代以前指吴服,源于三国时东吴通过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和缝纫技艺传入日本,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和服依照四季的不同,从种类、材质、花纹乃至饰品小物都有其搭配的规则,特别是修习茶道、花道、 舞踊等日本传统技艺者,更是注重时服的传统。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

西方服装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

西方服装史上最经典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服装不再像战前“男军装,女工装”的单一装扮。在社会变化和一批设计师的努力下,创造了50年代西方高级时装的辉煌,成为永远的经典,载入了时装的史册,也使高级时装业的发展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峰。1950年代的盆领、大翻领使颈部和肩部的线条显得柔和。取代过往的荷叶边装饰,新的“彼得潘式”领口采用针织与皮草的层叠使用。旧式百褶半裙、大幅的裙摆被改良成无褶A字裙,长度也相应缩短,使穿着者活动更加自如。细腰带是值得投资的单品,用来提示腰部线条。 关键词:经典优雅划时代

1.新风貌 New Look 1947年2月17日,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巴黎推出以“花冠”命名的系列时装,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几乎世界所有的媒体都以其为头版头条。有人甚至惊呼:是Dior的“New Look”真正的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们遭受战争重创的心灵重归美好与宁静。 袖子长度通常到小臂中央,即所谓3/4袖,里面衬以长手套。圆润平滑的自然肩线,用乳罩整理的高挺的丰胸,连接着束细的纤腰,用裙撑撑起来的宽摆大长裙,长过小腿肚子,离地20CM,搭配细跟高跟鞋,整个外形十分优雅,女性味十足。 “新风貌”具有19世纪上层妇女的那种高贵、典雅的服装风格,但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设计手法,重新演绎,表现出的女性化与战争时期的男性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2.鸡尾酒装 鸡尾酒装是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1948年推出的新样式,其设计的要点是前胸开领比较低,吊带在肩膀靠近手臂的位置,胸部和肩膀较为暴露。领口成V形或心形,裙身则有A字裙或直身式。裙长至小腿,比正式的晚礼服稍短,非常适合在时间较早的社交活动中穿着,是介于休闲和正式晚礼服之间的一种服装。由于服装比较紧凑、随意,使着装者显得年轻,故受到各阶层不同年龄女性的欢迎。 3.香奈儿回归 就在欧洲一片“迪奥先生彻底击败的香奈儿夫人”的惊呼声中,流亡瑞士的可可·香奈儿奶奶宣布重返巴黎时尚界,时值1953年,以小黑裙,羊毛套装和5号香水闻名的香奶奶已经70岁,并且15年没有在工作了。 香奈儿回归后的第一次发布会可谓惨败,只有美国报业给予了些许积极报道。当时她设计的是这种露背长裙,被法国媒体嘲讽“老祖母的衣服”。1957年,对于香奈儿是划时代的一年。宽身开襟短夹克点缀黄铜纽扣或口袋,袖子翻起露出衬衣袖口。花呢,锦缎,层层叠叠的珍珠项链,惜布如金的冷淡优雅风为74岁的香奈儿迎来巨大的胜利。 与迪奥的华丽拗造型相对应,香奈儿坚持宽松合身,一分不多。她的四只口袋滚边套装为格里斯·凯莉,杰奎琳,罗密·施奈德等名人喜爱。同年,大魔法师迪奥先生去世,Yves Saint Laurent出任迪奥第二人设计师。这一时期的香奈儿树立了其几大标志:利落中性的军服式样,毛皮和绣花装点的斯拉夫风,英国乡村格子呢,黑色连衣裙以及菱形格。 4.结语 20世纪50年代的共性可以用制式,套装,消费主义来形容。走出战争的阴霾,女性回归家庭,家电的普及使主妇从锁务中解脱出来。百货公司出售成衣大约$6-10美金一件,是中产阶级家庭可以负担的价钱。从定制到购买成衣使得服装价格变得亲民,而成衣公司纷纷模仿高级时装缝制出的平价服饰更是令时尚在民间快速发酵。

欧洲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工业革命前的服饰艺术 摘要:服装从遮羞布走向时尚大舞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欧洲历史,服装的发展与其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社会文化的直观表现。 关键词:服饰文明西方 西方服装作为世界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播的直接影响。从西方服装发展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两次转折,其一是从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形式想北方型的窄衣形式演进;其二是从农业文明的服装形态向工业文明的服装形态转型1。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古代服装: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因此其服装文化也受到这两地的影响。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爱琴海事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希腊的城邦国家形式早就了它的民主政治,着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文化艺术多样发展,百家争鸣。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塑和神庙建筑,体现了人们对神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己的赞美。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和谐,规律,庄严与肃穆。古希腊人的服装也表现了这种艺术精神,其服装以自然、质朴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健康、自由、充实的美2。 希腊人的特色服装整体被称作“基同”。根据不同民族的基同与穿着方法差异,又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多利亚式用一整块布料构成,其长度往往多于着装者的一倍长度,宽度则是着装者的两臂想两侧平身时左右两手之间的长度。这种服装对折后形成的前后两个衣片,在对接触不用缝合,而只在腋下缝合,形成自然下垂的垂坠感,女性在走动时,从衣片的开口部位可隐约看见他们身体的1《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篇序言

曲线,产生朦胧之美。爱奥尼亚式基同的上身没有向外大的翻折,只是凭腰带将宽松的长衣随意系扎即可,两肩系结处不止一个别针,而是多少不等,形成自然的袖状。两种基同流行有先有后,后在许多地区并用,一般年轻人喜爱多利亚式,老年人喜爱爱奥尼亚式。 希玛顿:这是一种希腊男女都穿的披身式长外衣。它没有固定的造型,有单衣和夹衣两种。穿着方式多种,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从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公元一世纪基督时代初,古希腊进入了希腊化时代。这一时代出现了追求时尚与华丽的风格,人们生活也趋向奢侈和开放。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服装,一种是迪普罗伊斯,是在希玛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增加了裥褶,在胸部和腰间加上一层有深褶的衣料,出现明显的双层效果。另一种是迪普罗伊丁,衣身增长,用两块方形衣料为前后衣襟,右肩用别针固定,左肩不缝合,下垂至肋下缝合,腰部系腰带。 与希腊相比,罗马是靠武力征服世界的国家,其文化发展较落后,崇尚武力。他们缺乏浪漫气质和想象力。此外,罗马史最有秩序的阶级社会,等级差别强烈,因此服装中也有明显的贵族等级化倾向。 男子的主要服装有托加和丘尼卡。这两种衣物多用羊毛织物,整体外观显得更厚重,着衣后显得威武神气。 女子主要服装有斯托拉、帕拉。这两种服饰为外衣,而此时也出现了女子内衣——胸带和三角裤,这种装束体现出罗马人对服装的务实思想。 中世纪时期服装:中世纪西欧以建立起封建制度,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动摇了罗马帝国的基础,而与王权分庭抗礼。在基督教的统治下,欧洲服装也受到影响。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因此中世纪的服饰大多表现出结构上的封闭性,造型的宽大特征,颜色上也以素色为主。拜占庭时期服装和其三种异质文化想融合的特殊性想联系的,希腊罗马的古典风格,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送交文化的禁欲精神在服装中得以体现3。拜占庭发达的染织业以及中国丝绸的传入为服饰衣料增添了绚烂多彩的奢华。拜占庭早

服装发展史4

服装流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内容提要服装是“衣裳”,“衣服”的一种现代称谓,也是诚意的同义词。是指人类 穿戴,装扮自己的行为,是人类着装后的一种状态。服装师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服装,是随着人民文化的延伸不断发展的,它不紧具体的反映了让你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态上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任何时期服装的发展与流行,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这个时代的反应,是这个时代政治,文化,经济的体现。服装的流行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从西方服装发展过程来分析 追本溯源,西方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只一种多元性文化。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波希战争以后,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在哲学,历史,建筑,文化学,戏剧方面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受古希腊社会的发展影响,其衣以宽幅大裙包裹人体,无形而有形,穿出一种自然的穿着形态,充分体现了人体的自然美。 古罗马受当时的回话,雕塑等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来历重视立体造型。13世纪初就已经确立了立体三维裁剪方法。而立体裁剪的方法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服装的分水岭。古罗马时期的服装宽松,垂挂,多裸露的卷衣,她继承了古希腊时期服装的宽松自然,但又增添了自己的特点,服装逐渐的增加了装饰和花样。 欧洲中世纪在宗教色彩的笼罩下的中世纪从时间上分为:“拜占庭时期”,“罗马式时期”和“哥特式时期”。中世纪史析为早期(500—1000)、中期(1000—1300)、晚期(1300~1500)三阶段。在第一阶段,罗马皈依基督教之后,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日耳曼文化相融合,促成了欧洲的诞生。查理曼大帝一度雄霸西欧。第二阶级是中世纪盛期,经济起飞,城市兴起,政治文教发达,三百年间精彩叠现。第三阶段两百年,教廷分裂,英法百年征战,哀鸿遍野,疫病流行,一片颓败之势。中世纪服装成为人类包裹,压抑欲望,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其服饰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在服装上体现为遮掩体型和显露体型两种矛盾的现象。拜占庭服饰由古罗马那种宽衣演变而来,经过罗马式时期,最终落脚到哥特式时期的窄衣文化。其服饰上的特点是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哥特风格的服饰特别重视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线条。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中世纪,裙长是一种等级的标记,只有高贵的太太们才允许后摆拖地,并有权把它染成绿色。服装上的分割线、装饰线多采用纵向的,垂直的线条。直到12世纪不管是服装还是建筑,到处充斥着哥特式的浪漫,尖状的服饰,尖状的建筑…开倡了人类服装与建筑遥相呼应的先河。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禁欲主义的衰落,人文主义又复兴了。16世纪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以宗教改革为旗号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文艺复兴的曙光照亮了人类服饰的人体之美和曲线之美。紧身胸衣,笨重的蓬裙,摇曳的华羽,璀璨的珠宝…无不形成一幅幅奢靡的景象。其在服饰上体现为:男子服饰强调上体的宽大魁岸和下体的瘦劲,构成箱型造型;女子服饰强调细腰丰臀,形成倒扣的钟式造型。同时出现了宽大的坦胸低领口,并不在羞羞答答用饰布遮住。这种两种服饰截然不同的特征一直影响西方服饰近500年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17世纪的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富丽堂皇的精神特质:气势雄伟,

英国服装发展史资料

英国服饰,之于欧陆的关系,其实犹如日本服饰之于亚陆的关系。英国的服饰本来就是欧洲服饰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策略的关系,受欧洲大陆服装风格的影响是渐进性质的,也就是说,是和而不同的。British clothing, the relationship in Europe, the relationship is like a Japanese clothing in Asia land. British clothing has always been part of European dress, but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political strategy, influenced by the continental European style clothing is asymptotic properties, is to say what is harmony in diversity. 等级森严的漫漫中世纪 在欧洲那个漫长的中世纪里,基督教对整个欧洲的绝对统治,深深影响着文艺乃至服饰。由于基督教鄙视奢侈,整个中世纪的下层百姓的穿着,既简单又朴素。就连女性也不事打扮,更甚者将金银珠宝捐给教会。常服以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我们可以从中世纪的绘画以及雕塑中看到,人物的形象冷漠而又呆板,穿着长袍色彩极其单一,颜色尚黑、灰、白三色. 在1066年丹麦开展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之后,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岛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以及法国的为代表的欧陆文化,以及法律结构等等,给不列颠以深远的影响。中世纪初期,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中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这一时期的男装,现在看来颇有些媚气,显得男子腿部修长,肌肉明显。 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在英国有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有一本描写他的书叫做《亚瑟王之死》,书里描写他的穿着打扮应属于中世纪贵族的样式。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电影《亚瑟王》中一窥中世纪英国贵族以及武士的服装样式。他们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这时女式服装宽大,衣袖肥而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圆口衣袖,衣服装饰华丽,很受拜占庭的影响。她们的头发用一块面纱蒙起,其端点重于背后直拖至地面 2世纪中期,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后来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在这一段时间内,英国纺织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3 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圆饼头饰,帽式装饰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长筒袜、靴鞋。男子戴一顶中亚式小帽。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穿用,这种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边有缝,手臂可以伸出来活动。另外这时期流行封闭式马甲式外衣,上身如马甲,下面可长至膝下,这种无袖长衫,肩部向两侧延伸加长,就成帽式装饰衣袖了。13 世纪劳动者的长衫长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脚下有无跟鞋,裤子于脚跟处有一圆洞,以便穿脱。夏天穿宽敞麻裤,上身裸露,冬天穿短外衣和无袖套头衣。妇女穿长袍,中间有缝,可便于劳动,收获时裙子口袋可装农作物。当时禁止农民穿好料子及颜色华丽的衣服,在帕索里尼拍摄的电影《坎特伯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13、14世纪英国普通百姓的着装样式。 滞后的文艺复兴时代 16 世纪,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 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

中西服装史课后练习题

《中国服装史课后练习》 第一章、先秦服装课后练习题 2 [- s( 一、选择题 1、传说中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说明中国远古时 期的纺织材料,既有葛藤、苎麻等剥制的植物纤维,也有在世界上相当一段时间 中唯一拥有的() A. 棉花 B. 亚麻 C. 涤纶 D. 蚕丝 2、《周礼》中,帝王冕服上起着规劝帝王广纳言路功用的是() A. 冕冠上的“充耳” B. 綖板前低俯 C. 衮服上的绣黻 D.衮服上绣绘宗彝 3、周代冕服中“玄衣纁裳”,“纁”是指() A.黑色 B .白色 C .绿色 D.黄色 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胡服骑射的是() A.赵武灵王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晋文公 二、填空题 1.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中,日、月、星辰,取其(照临);绣山形,取其(稳重);绣龙形,取其(应变);绣华虫,取其(文丽);绣绘宗彝,取其(忠孝);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绣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绣黼(斧形),取其(决断),绣黻(双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2、胡服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其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靴)或裹腿,左衽、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3 、先秦服装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等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4、从出土实物来看,两万七千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懂得自制骨针,出 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 5、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大致形成于夏朝;“(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6、(胡服骑射)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变革。 三、简答题 1、深衣的内涵: 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 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 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 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 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2、胡服 又称“胡衣”。是指周代以后我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服装的总称。由于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所决定,这 些少数民族服装形制较为紧窄;其特点是由短衣、长裤和皮靴组成。衣身紧窄、便于游牧与射猎。服装 质料较为厚实,冬季以皮毛为多;服装色彩以间色为主;装饰纹样较为粗扩,题材以禽兽为多。与汉族的 褒衣博带、高冠浅履的服饰形制有较大区别。 3、襦裙 襦裙为百姓妇女穿的一种服饰,现存最早的襦裙视觉图象资料为出土的中山国玉人饰品,中山国是 战国中期中原地区一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其服饰特点为上下两款,上衣为紧身窄袖,右衽 开襟,下摆长到腰节,下裳为方格花纹裙,腰间系带。此款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发式为卷型, 形似牛角,可能是中原地区流行的笄饰。 4、蔽膝

欧美服装发展史

拜占庭艺术风格与服饰: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在艺术的成就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出现了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这些情形有别于同时期在欧洲地区的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国际哥特艺术风格与服饰:“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很快这种风格便影响到整个欧洲,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这种风格主要的表现是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 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服饰: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服饰:“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由此演变而来,其意思是指岩状的装饰,基本是一种强调C型的漩涡状花纹及反曲线的装饰风格。这种风格源自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着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这种强调自然、淡雅、节制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的题材形式结合所发展出来的服饰,也随即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跃升为服装款式的代表。 特别是在女装方面。例如,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又如,排除受约束、非自然的“裙撑架”,等等。因此从1790年到1820年之间,所追寻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装史上被称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前拉斐尔派艺术风格与服饰:“前拉斐尔艺术风格”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其艺术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这种艺术风格是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的一种反驳。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化”、“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质结合表现出来。因此,当时的服装被誉为“理性美感式”的服饰。这种服饰风格与当时“维多利亚风格”极端的相对,成为英国社会追寻服饰改革的代表款式。 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与服饰: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是指“绝对主义”、“构成主义”以及“塔特林派”的艺术主张,这些艺术风格都源自20世纪初期的10年代,由苏联的艺术家所引导而成的。这些艺术家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将之表现在几何式的抽象艺术之中。 这种艺术风格也深刻的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特别是在当时的苏联,将这种“几何抽象的艺术风格”与“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主张相互结合,表现在服装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设计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服装审美特色。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主张"精神的自动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逻辑的束缚,非自然合理的存在,梦境与现实的混乱,甚至是一种矛盾冲突的组合。这种任由想象的模式深深影响到服装领域,带动出一种史无前例、强调创意性的设计理念。 波普艺术风格与服饰:这种艺术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但确鼎盛于50年代中期的美国。“POP”是“Popular”的缩写,意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至于“POPArt”所指的正是一种“大众化的”、“便宜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趣味性的”、“商品化的”、“即时性的”、“片刻性的”形态与精神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到服装领域中,体现在服装面料以及图案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服饰装饰图案的特点,在欧洲服装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欧普艺术风格与服饰:欧普艺术风格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欧普艺术”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欧普艺术”又被称作“视觉效应艺术”或者“光效应艺术”。 欧普艺术影响下的服装服饰,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视觉上的动感,服饰图案的设计上以欧普艺术的视觉感为最大的特点。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极限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强调的是一种“理性、冷峻、简约”的艺术风格。这种强调“单纯、简单”的观念,逐渐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时装界所追求表现的一种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影响下的服饰以简单的设计理念影响到国际时装的流行趋势,成为20世纪末的一项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的变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