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岳麓版历史选修3综合检测3

2018年岳麓版历史选修3综合检测3

2018年岳麓版历史选修3综合检测3
2018年岳麓版历史选修3综合检测3

综合检测(三)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解析】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条件苛刻的对德《凡尔赛和约》使德国复仇主义思想滋长,而日本是一战的战胜国,当时并不存在民族复仇主义问题。

【答案】 D

2.以下是德国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中的第四点:“只有本民族的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纳粹党的()

A.民族主义倾向B.沙文主义倾向

C.复仇主义倾向D.社会主义倾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题时抓住“本民族同志”,再现当时纳粹党欺骗群众所打的两面招牌即可确定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 A

3.《全球通史》记述意大利准备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写道:“墨索里尼在拿定主意后,就立即决定采取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当时的“外交形势”是指()

A.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B.英法听任希特勒公开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C.西班牙佛朗哥将军发动反对共和国的叛乱

D.英法默认德国侵占奥地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1935 年10 月意大

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当时有利的外交形势是英法听任希特勒公开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纵容了希特勒对《凡尔赛和约》的破坏。A项发生在1937 年,C项发生在1936年,D项发生在1938 年。

【答案】 B

4.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已经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其中,两个“小孩”指()

A.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

B.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C.奥地利和波兰

D.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后果。英法两国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换取自身的安全并企图将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在二战爆发前,德国就在英法等国的纵容下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材料中的“狼群”指的是法西斯国家,两个“小孩”应为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 B

5.研究20世纪世界大战历史的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矛盾双方过分强硬、互不相让;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的忍让退却。“忍让退却”指()

①英法推行绥靖政策②1934—1937年美国通过三个中立法案③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④美国通过《租借法》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D.①②③④

【解析】“一方的忍让退却”指的是大国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纵容政策,本题应该回答英法美苏等大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表现,④是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的重要事件。排除含④的选项,B项正确。

【答案】 B

6.1936~1939年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被史学家称为“小二战”。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德、意法西斯势力企图控制西班牙,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B .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国际纵队”包括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华侨等

C .苏联政府派遣精锐部队参战,给予了极大的援助

D .它的性质可以说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解析】 在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中,苏联政府提供大量的援助,但没有派遣军队参战。

【答案】 C

7.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

A .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 .在德国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C .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D .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解析】 据“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可判断,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首要目的是避免两线作战。

【答案】 A

8.观察右面历史照片,促使两巨头这次会晤的背景

是( )

A .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

B .欧洲溃败和苏德战争爆发

C .日本突然发动太平洋战争

D .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

【解析】 插图信息指1941年8月英美发表《大

西洋宪章》时英美领导人会晤。当时世界大战形势是欧洲溃败,苏德战争爆发,其余各项时间错误。

【答案】 B

9.右图是1942年7月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

在下列内容中,符合其发行的是(

)

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②太平洋战争实现了战略转折③中国战场处于最艰难的时期④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了胜利⑤北非战场已成为盟军的跳板⑥日本发动了袭击珍珠港事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信息“1942年7月”。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于1942年1月,符合题意;②太平洋战争实现战略转折是1942年6月;1942年中国战场处于抗战最困难的时期,③符合。④是1943年2月,⑤是1942年10月,⑥是1941年12月。

【答案】 A

10.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⑤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④⑤

【解析】①②③④⑤均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间关系的好坏与否,会对国际局势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法国要追逐的目标和手段,比英国更为偏狭和近视,除了分享德国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外,主要是企图独揽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此,它要通过领土上肢解、经济上榨取、外交上孤立、军事上限制等办法,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永远降为二等国。

——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

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材料二达拉第恨共产主义,也恨战争……他怕一场取胜的战争只会将法国断送在极左势力之手。归根到底,法国面临一场抉择,和德国取得谅解,或是逐

岳麓版普通普通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岳麓版普通普通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与本主题更多相关点击进入:知识点'>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 ____。 岳麓版普通普通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 “仁”(仁者爱人); B. “礼”(“克己复礼”);C. “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礼”的观念,德治)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 “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 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____,“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完整版

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为DNA 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 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 淋巴细胞是来自 A .骨髓的 B 淋巴细胞 B .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 C .胸腺的B 淋巴细胞 D .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 淋巴细胞 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 .植物体细胞杂交 B .受精过程 C .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 .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 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 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A .铜、锌等微量元素 B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 .蔗糖和葡萄糖 D .维生素和氨基酸 5.下列不. 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 .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 .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 的皮肤细胞 C .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 种畜的繁殖 6.科学家发现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 性为 106μg /ml ,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通过基因定点突变将第17位的半 ─→ ① ─→ ② ─→ ③ ─→ ④

岳麓版历史选修1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影响 本课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俄国要摆脱自己过分落后状态是改革的最主要动因。 1、 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2、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 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二)改革的内容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解放法令的评价: 1) 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摆脱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 2)通过 获得一半土地:一方面农奴得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有利于俄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奴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2、司法、军事、教育改革 废除旧的 实行 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3、地方自治改革 地方自治改革的内容: 1)在 建立地方自治局 2)在 建立城市杜马 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除了地主以外,一些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也得以进入自治机构。 思考: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解放法令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的前提,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则是解放法令的体现与保障。 政治上: 经济上: 组织上: 时间安排: 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一个乡, 隶属调停吏管理。

(三)改革的评价 尽管这次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毕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它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性质的改革 2、评价 1)客观上利于的发展(为其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 2)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是对农民的一次“”的掠夺。 3)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4)是俄国从生产方式过渡到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1、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 2、日俄战争的失败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 3、1905年革命加剧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危机。 目的: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二)改革的内容 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农奴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 (三)改革的影响 1、积极:使得俄国经济出现空前的奇迹 2、消极:导致贫富分化严重,激化社会矛盾

高中生物 专题1 基因工程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成才之路】2016高中生物专题1 基因工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 修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特异性地识别核苷序列不同,A错误;酶具有专一性,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不同的酶将DNA解旋、扩增,B错误;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生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C错误;基因成功插入也未必会表达,D正确。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准确把握基因工程的步骤、基因工程的工具。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操作 B.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中直接分离得到的 C.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表达 D.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答案] D [解析]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三种。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只能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要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 3.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答案] C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检测试卷【1】(含答案解析)

【创新设计】2018-2019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 3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 )。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 形成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一战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此时西方列强对外经济侵 略的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各大国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C.俄国、奥地利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D.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解析一战前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是俄国和奥匈帝国。奥地利是一战结束后, 奥匈帝国分裂后才出现的,因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3.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 A.阻止战争的爆发 B.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 C.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 D.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 解析从和平大会的主要任务看,这次会议将战争认作是一个国家的正当权 利,因此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侵略集团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 ( )。 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家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市场互相勾结 D.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争斗

(完整版)生物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选修三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为DNA 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 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 淋巴细胞是来自 A .骨髓的 B 淋巴细胞 B .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 C .胸腺的B 淋巴细胞 D .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 淋巴细胞 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 .植物体细胞杂交 B .受精过程 C .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 .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 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A .铜、锌等微量元素 B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 .蔗糖和葡萄糖 D .维生素和氨基酸 5.下列不. 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 .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 .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 .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6.科学家发现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为 106μg /ml ,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通过基因定点突变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使大肠杆菌中生产的β一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提高到108μg /ml ,并且比天然β一干扰素的贮存稳定性高很多。此项技术属于 A .细胞工程 B .蛋白质工程 C .胚胎工程 D .基因工程 ─→ ① ─→ ② ─→ ③ ─→ ④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专题1:梭伦改革 课标要求 ①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②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③③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背景: ①公元前7世纪,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政治上,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运作;经济上,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的制约,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平民与贵族尖锐对立,内战一触即发。 (3)梭伦中庸思想在改革中的体现: 梭伦使工商业奴隶主以第一和第二等级而获得掌握政权的机会,把他们上升为统治阶级。对贵族也并非彻底的打击,因为贵族以其财产仍可列第一和第二等级,只是他们的特权受到削弱,不能再独占政权了。 他给与平民的政治权利却是有限的,反映了他的改革始终保持着他自以为荣的“中间路线”。他自称既遏制富人的贪婪,又要抵制穷人过分的欲望。“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这句话就贴切体现了他的中庸思想。 (4)梭伦改革的影响: 积极:缓和了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 局限:①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②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③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克里斯提(梯)尼改革 (2)进一步完善——伯里克利改革 (3)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积极性和局限性) 积极性:①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的民主政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讨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对群众负责,受社会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④创造了灿烂的希腊文化与科学。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三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精品版

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三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精品版

选修三模块检测 一.选择题: 1.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 ) 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蛋白质⑤环状RNA⑥环状DNA⑦能“友好”地“借居”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⑥ 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 2.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条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C.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主链上 D.同一种DNA连接酶可以切出不同的黏性末端 3.切取牛的生长激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它们分别注人小鼠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技术遵循的原理及表达过程是 ( ) A.基因突变 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 RNA→RNA→蛋白质 C.细胞工程 DNA→RNA→蛋白质 D.基因工程 DNA→RNA→蛋白质 4.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了高水平的表达。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①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DNA结构基本相同②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③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荧光素④萤火虫和烟草植物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5.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 A. 为形成杂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 B. 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 C. 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D. 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 6.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 7.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1过程注射的物质和A细胞的名称分别为( ) A.抗体、T淋巴细胞 B.抗原、T淋巴细胞 C.抗体、B淋巴细胞D.抗原、B淋巴细胞 8.通过细胞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时,要涉及到以下三个筛选过程,这三个过程的先后次序是( ) ①在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②选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 ③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并能大量增殖的细胞群。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3专题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B.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C.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是哺乳动物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和体外受精 D.胚胎工程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最后技术环节 解析:选C。根据胚胎工程概念可知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主要技术包括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是哺乳动物体内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操作对象是早期胚胎,最终要用胚胎移植技术移植到动物体内产生后代或生物制品,因此胚胎工程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最后技术环节。 2.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于() A.排卵前,在卵巢内B.受精前,在卵巢内 C.排卵前,在输卵管D.受精时,在输卵管内 解析:选A。卵泡(含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胎儿时期)完成的,减Ⅱ是在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即受精过程)中完成的。 3.据报载,一名高龄妇女顺利产下一名试管婴儿,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福音,在生物学上试管婴儿技术属于() A.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B.无性生殖、体内发育 C.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D.无性生殖、体外发育 解析:选A。试管婴儿技术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受精,属于有性生殖。 4.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解析:选C。动物细胞离体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但不需要阳光。 5.体外受精常用的采卵方法有() ①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从输卵管冲取卵子②化学诱导法③电刺激法④从活体动物卵巢吸取卵母细胞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C。小型动物常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从输卵管冲取卵子,获得的是成熟的卵子;大型动物从活体动物卵巢吸取卵母细胞,需要继续培养至成熟。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卵裂期细胞经过了细胞分裂,不再分化 B.原肠胚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岳麓版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全册知识结构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全册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2019-2020学年选修

2019-2020学年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xx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B.广大妇女不能参政 C.向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公民权 D.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2.梭伦的诗句中有:“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段话体现了梭伦在改革中坚持 A.民主原则 B.财产原则 C.公平原则 D.中庸原则 3.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A.xx王室为了巩固统治的变法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车裂示众。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xx、xx变法的时机尚不成熟 B.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C.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D.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5.“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设立及推广县制 B.废除xx制 C.实行军功爵制度 D.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6.商鞅变法,下令“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依军功行田宅”。这两条措施①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②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③培植了一批新兴土地所有者 ④为自耕农私有土地的发展开阔了前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正因有了秦孝公的广纳贤才,才有了商鞅的入主秦国;也正因有了商鞅的入主秦国,才有了后来整个中国的大一统。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xx,开阡陌

岳麓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套教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课标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 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性的战争成 为可能 :2、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原因、表现、后果) 4、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三 对矛盾日益尖锐(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 军事侵略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巴尔干成为火药桶。(原因) 意 (非洲突尼斯问题) 法 (普法战争后果) (年 德英 1892年 1879 1907年 奥匈俄 (直接原因、借口、偶然性):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比利时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1《基因工程》word综合检测

【成才之路】2016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 修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 PCF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特异性地识别核苷序 列不同,A错误;酶具有专一性,PCF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不同的酶将DNA解旋、扩增,B错误;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生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C错误;基因成功插入也未必会表达,D正确。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准确把握基因工程的步骤、基因工程的工具。 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操作 B. 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中直接分离得到的 C. 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表达 D. 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答案]D [解析]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 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三种。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只能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要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法检测。 3. 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某细曲前DNA I Tl I I T11 liT I TT I TlTF lb 帀 A. 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 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走向民主政治 教案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学会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学情分析本堂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应多收集一些感官资料,让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丰富和生动起来,同时,在注重对学生知识引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让学生既领悟了知识,同时又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 3重点难点重点:古代雅典贵族政治;梭伦改革的内容。难点:贵族政治的特点;对梭伦改革内容的分析,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正确认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梭伦改革的社会背景 活动1【讲授】课堂教学 一、梭伦改革的社会背景 1、雅典的贵族统治(政治制度) (1)确立:公元前7世纪最高行政长官:执政官 (2)运作概况决策机构:战神山议事会 (3)进步作用:废除了、建立了、树立了、提供了 (4)局限性:少数贵族集体统治,缺少民从的监督和制约 2、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社会矛盾激化。

恩格斯曾描述到:“在阿提卡的田地上到处都竖立着抵押柱,上面写着这块地已经以多少钱抵押给某某人了。没有竖这种柱子的田地,大半都因未按期付还押款或利息而出售,归贵族高利贷者所有了;农民只要被允许作佃户租种原地,能得自己劳动生产品的六分之一以维持生活,把其余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新主人,那他就谢天谢地了。不仅如此,如果出卖土地所得的钱不够还债,或者债务没有抵押保证,那么债务人便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出卖到国外去做奴隶,以偿还债务。父亲出卖子女——这就是父权制和专偶制的第一个果实!要是吸血鬼还不满足,那么他可以把债务人本身卖为奴隶。雅典人民的文明时代的欢乐的曙光,就是如此。”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梭伦(约630—560BC.)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后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游历中写过许多诗篇,如“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穷;但是,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他的诗人品质,虽以经商为业,却坚信道德胜于财富。他还在诗中谴责、抨击贵族的贪婪、专横和残暴。这些诗篇为他赢得了“雅典第一位诗人”的美誉。 梭伦首席执政官任满后,即放弃全部权利离开雅典去远游了。据说他到过埃及、塞普路斯、小亚细亚等地,一路上留下不少佳话和美谈。晚年他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死后骨灰撒在了他曾为之战斗过的美丽的萨拉米斯岛上。 二、梭伦改革的内容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平民沉重的负担解除了,土地回到平民手中;平民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为雅典民主制形成打下了阶级基础;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3课《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异同》教学案设计

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异同 对于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异同,许多同学感到很难理解和掌握,笔者欲把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进行粗浅的比较分析,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一、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相同点 1.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陈旧的周制(如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世卿世禄制度)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阶级关系上: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力量。 2.目的。各国的国君都想在残酷的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通过改革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进而成为霸主。 3.方式。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变法。 4.阻力。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都有旧贵族的阻挠。 5.内容。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都对经济基础进行了变革;都注重增强军队的战斗力;都注重任用有才能的人。 6.影响。都推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由血缘宗法政治向地域官僚政治的变化和发展;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繁荣。 7.历史局限。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都不彻底,保留着一些维护奴隶制残余的规定。 二、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不同点 1.主要内容。春秋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能触及到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仍然发挥着作用,战国时期的变法都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作为变法的重要任务之一。 2.规模和历时。战国变法运动比春秋改革规模大,历时时间长。 3.指导思想。<<法经>>对战国变法运动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战国变法运动都基本接受了法家的思想,这在春秋各国改革中没有体现。 4.阶级力量。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新兴的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变法的阶级力量比春秋改革时期要强的多。 5.主要成效和影响。战国变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比春秋改革更加彻底。战国变法更进一步打击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地位得以强化,促进君主集权体制形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此文发表于<<考试报·高二历史?新课标?岳麓版>>2006年4月28日总第1107期/岳麓版第40期。) 1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高中生物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0每题1.5分,31-35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与特点。愈伤组织是由未分化的薄壁细胞组成,没有特 定的结构和功能,A项错误;二倍体的花粉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不能产生后代,B项错误;人工种 子是用富含营养物质和其他必要成分的凝胶物将胚状体包裹起来,不包含愈伤组织,C项错误;在培 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可以选择出植物的耐盐突变体,D正确。 2.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 B.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 D.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 [答案] A [解析] 外植体从理论上讲植物的任何细胞都可以充当。但实际上在选择外植体时,必须是活 的有细胞核的细胞,比如说木质部,导管都是死细胞就不能充当外植体。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也不能取其作为外植体。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切取胡萝卜的外植体时一般选择( ) A.具有木质部的部分B.具有韧皮部的部分 C.具有形成层的部分D.具有髓的部分 [答案] C [解析] 胡萝卜的形成层部分全能性最易表达。 4.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B.MS培养基不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含各种氨基酸 C.MS培养基不需碳源,微生物培养基含碳源 D.MS培养基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有 [答案] A [解析] MS培养基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有机物包括甘氨酸、维生素、烟酸、肌醇、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总结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一战的爆发 1、一战爆发的客观条件 ①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 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 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2、一战爆发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 ⑵重要原因: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尖锐(三对) ①法德矛盾——实质:争夺欧大陆霸主地位②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 ③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 ⑶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①同盟国集团——德、奥、意②协约国集团——英、俄、法 ⑷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矛盾实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战爆发 二、一战进程和结果 1、三条战线 ⑴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 ,英法V德(“施里芬计划”) ⑵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V德、奥匈 ⑶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V奥匈 2、四年战事及结果 ⑴战况及结果: 年 代 战况战役战役特点新式武器 19 14 东西两线计划破产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 宣告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19 15 重心在东东线僵持东线僵持 19 16 重心转西 战事惨烈 凡尔登战役决定意义,是一战的转折点德军首次使用毒气弹 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英国首次使用坦克 日德兰海战最大海战,“大炮巨舰的高峰” 19 17 阵营变化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布列斯特和约》 19 18 战争结束盟国崩溃,奥匈投降,德国投降 ①原因:A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加强,为了保障美国借给协约国的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胜。 B 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参战契机。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5 (5)

高中生物选修3 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答案:B 2.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下面哪些不.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 A.转基因农作物的营养成分 B.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 C.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D.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 解析:选A。“转基因农作物的营养成分”的评价属于评价的内容,而不是评价的环节。 3. 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由此可见: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 ②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 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④自然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③④B.③ C.①②D.① 解析:选C。根据题意可知:转基因植物的基因传播到野生植物中,这样会对植物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自然杂交是通过授粉的方式实现转基因过程的,与转基因技术中通过重组质粒转基因有一定区别。 4.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组已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解析:选C。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因此A、B、D三项都属于转基因食物潜在安全隐患,只有C项不是,它是基因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5.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解析:选A。转入到油菜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A项正确;由于植物与害虫间是相互选择的,转抗虫基因植物可使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动物生长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也能表达;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要通过验证才能得到证实。 6.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到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高中历史岳麓版最全目录(包括选修)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3 选修6本 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必修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第1 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1 课走向民主政治 第2 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第2 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3 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第4 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第5 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第6 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第7 课忽必烈改制 第8 课张居正改革 第3 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 课欧洲宗教改革 第10 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1 课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 第4 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 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 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4 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第15 课戊戌变法 第16 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化改革比较 第5 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 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选修2:《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广东考纲要求) 第 1 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1 课欧洲的君主专制 第2 课为君权辩护 第3 课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 第2 单元民主专制的搏斗 第4 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5 课美国独立战争 第6 课法国大革命 第7 课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 第3 单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第9 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第10 课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 第11 课综合探究:政体比较 第4 单元“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第12 课宪章运动 第13 课国际工人运动 第14 课综合探究:工人阶级是如何进行日常斗争的?——英国工会个案研究 第5 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5 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第16 课亚洲第一共和国 第17 课为了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第18 课综合探究:反思民本与民主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 1 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 课战云密布的欧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