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研究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研究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研究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研究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研究》成果公报

天津职业大学章建新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一五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为DGA090264)。课题组成员有谭红翔、朱占峰、崔平、曹军、夏昌祥、高洋、杨国良、马铮、高明、郑恬、吴业东、陈勇、刘静中、霍瑞红、赵萍、冯臻、郑爱翔、钱惠梅、胡焱、杨煌、梁颖、张佶、李庆芹、雷燕、张莉、郭金萍、向桂美、李柏村、朱慧军。

一、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资料查询、数量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

在实证分析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 现场观察和深入访谈,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职教集团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掌握集团组织在运行中的体制性障碍及其原因。调查研究中,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484分,回收率86.4%,回收问卷全部有效。调查对象共涉及375所学校,42家企业和6个行业协会。

在规范分析过程中,掌握职教集团的基本管理体制和制度,分析集团组织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及其风险,建立合理组织架构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治理视角下,职教集团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逻辑线路;分析不同利益主体在职教集团中的利益诉求,建立基于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职教集团组织构架。

在比较分析过程中,借鉴国外教育集团发展的经验,针对公司集团和职教集团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不同主导类型职教集团的运行方式、优势和存在问题。

在资料查询中,针对近五年主要学术论文进行系统查询、整理和分析,掌握职教集团的研究动向、主要观点和存在问题。。

在数量分析中,根据近十年职教集团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据建立相关性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根据职教集团利益主体的关系建立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分析。

在案例分析中,重点以昆明矿业职教集团、天津电子、交通、轻工职教集团、杭州万向职教集团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不同类型职教集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

二、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在调查研究方面:

①近几年,我国职教集团的发展速度很快,有的职教集团(主要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江西、河北等省份)运行情况良好,在校企深度合作,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以及发挥集

约组织效应方面效果明显,对促进当地职业教育、行业企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从发展的整体情况看,存在着极度不平衡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运行状况良好、作用明显且发展势头强劲的占少数,数量上不足三分之一。

③从认识程度看,尚有众多院校对于职教集团的认识一般化,未能从校企深度合作、一体化办学、体制创新和集约化发展的视角认识职教集团的功能。

④从政府支持的力度看,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政府支持的力度大,作用明显。

⑤从职教集团运行情况较好的典型案例看,运行较好且效果显著的原因主要包括:认识统一、成员单位主动参加积极性高、政府支持力度大、章程和协议制定完整、组织架构合理并确实发挥作用。从职教集团运行情况一般化的典型案例看,其原因主要包括:组织松散、认识程度不高、成员单位过于强调自身利益、政府不关心、组织流于形式等。

⑥无论是运行较好或一般化的职教集团,立足于长远发展必须解决体制性障碍,目前的自愿参加、进出自由以及“三不变”(隶属关系不变、拨款渠道不变、人事与组织关系不变)应当进行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体制创新。

2.在资料查询方面:

①经查询,近五年关于职教集团的研究论文已超过300篇,硕士论文近10篇,天津、江苏、浙江、山东、湖南等地已将关于职教集团的研究作为省级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并已经完成。由此看来,关于职教集团的初期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上述研究成果涉及了集团的组建、形式、校企合作、资源利用、运行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等。

②关于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所进行的规模、范围、速度和网络经济效益的研究,研究成果内容充实、观点正确,已经较为完善。个别研究成果涉及到共生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但是尚属较浅的层次。

③关于目前职教集团存在的问题已经基本取得共识,大都集中在组织松散、集中度不高、企业作用弱化等方面。

④关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也已经基本取得共识。

⑤关于体制与机制的问题。部分研究成果表明,职教集团在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障碍已经成为集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的专家和院校的领导提出借鉴企业改革的方法,建立以公司治理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并强化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和监控机制。

3.在数量分析方面:

①在我国职教集团布局结构变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量的测量方面,选取2000、2005和2010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域职教集团数量变动情况和相应八大经济区域生产总值变动情况两组主

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职教集团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不规则发展逐步演变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成同方向变化并与当地GDP水平呈正强相关性的变化规律;各区域职教集团数量和相应区域生产总人口以及区域内职教集团在校人数具有相关性方面,职教集团数量与相应区域内职教集团在校人数之间呈现强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98。表明我国职教集团发展与区域总人口和在校生人数受正向影响。

②通过建立静态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在实现纳什均衡时,各职业院校对职教集团综合竞争力的投入小于帕累托最优时,将考虑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从而使职业院校参与集团组织具有利己性动机。通过对智猪模型,斗鸡模型以及囚徒模型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只有规模大、实力强的职业院校会通过不断投入提高集团的综合实力,而相对弱小的院校则会采取“搭便车”行为。职业院校和企业作为不同利益的诉求方,将提供有利于对方的服务,在双方都能获得相应回报时,将为了寻求共同利益而积极参与集团组织活动。

4.在规范分析方面:

①在社会网络下职教集团具有知识的系统与扩散效应、技术的溢出与扩散效应、关联创新效应以及规模增长效应。因此,职教集团的发展模式应包括:基于技术的模仿扩散式和基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式。

②职教集团的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存在着法人身份缺失化、运作模式多样化、组织架构层次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差异化、市场需求多样化、风险因素隐性化、社会期望高企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要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价主体和评价分析方法,定期对可能影响集团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准备,从而及时对职教集团的办学活动进行调控和规范,使之始终处于最优化的运行状态。

③职教集团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在职业教育大步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似乎重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轨迹,存在着资源重复建设,发展形式粗放,运行效率低下等众多问题。职业教育走集团办学的路径,实现校企和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其次,各方面积极参与,确保利益实现的原则。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逻辑起点,其治理结构必须有利于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使各方在集团组织的运行中实现各自的利益,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多方共赢是使职教集团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再次,按照交易频率的大小进行分层治理的原则。在职教集团中,可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有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和没有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其中,有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院校、企业、学生、政府。没有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行业协会、债权人、社会机构和其他院校。前者又可将其认为是直接利益相关者,后者认为是间接利益相关者。这样,就可将利益相关者分两个不同的层次。按照分层治理的原则,处在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动机、方式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将以不同的路径通过集团治理获取利益。最后,集中统一原则。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职教集团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不能过于松散,应体现一定的集中度,按照组织的原理应当尽可能的扁平化。同时,决策机构的指令要能够有上传下达的通道并具备很强的执行力;执行机构应能够指挥集团内成员并协调、组织集团组织活动;集团组织应有控制、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不遵守集团章程和协议,不按照工作计划和指令完成工作任务的集团成员能够进行必要的制约。

④在网络平台下,职教集团可借助虚拟组织构建和运行的原理,使集团内部各组织的合作关系虚拟化,即专业与课程开发虚拟化,招生与学生就业推荐工作虚拟化,实训教学组织虚拟化,师资队伍建设虚拟化,教学管理虚拟化,项目开发虚拟化,后勤服务虚拟化。

5.在比较分析方面:通过进行国内外职教集团和公司集团与职教集团在组建形式、组织主体、产权制度、管理体制方面的比较。可得出结论:

①职业教育集团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多元化教育组织,应当利用公司集团治理结构的优势,结合职业教育自身在体制和运行方式方面的实际,按照治理的理念和原则,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结构,使职业教育集团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现代教育组织。

②职业教育集团不能简单套用公司集团的治理结构。根据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现状构建治理结构应建立在合作协调、决策统一、利益均衡、运行高效的基础上,关键是能够充分体现决策机构的权威性和执行机构的高效性,而不能向一般民间团体的组织机构,对成员单位缺乏必要的约束力。

③为了能够更加明确体现职业教育集团的本质和特征,行业企业在构建集团治理结构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集团治理,对切实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策

1.从教育均衡的视角,切实提高对我国集约化发展的认识

近几年,面对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且利用效率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已经形成的职业教育资源看,地区之间、校际之间资源的不平衡现状十分明显。对此,有必要从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视角,借鉴我国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依托行业,通过集约化办学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高职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设,教育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专业重复设置、硬件设施重复建设,教育资源浪费且配置效率低下,以及许多院校盲目追求“小而全”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由此发展,不利于使有限教育资源发挥规模和范围经济效益。同时,高职院校适应市场和抗风险的能力也比较脆弱。要解决这些问题,职业院校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适时的走集约化发展的办学道路。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思路和产业一样,同样面临着势在必行的转型升级问题,即由数量扩张性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外延发展应当是依托行业企业集团式、集聚式、集约化发展;其内涵建设应当着利于建立校企合作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高度融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从分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用。

2.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职教集团的组建和运行有法可依。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关于职教集团方面的而立法,有的省市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使职教集团的组件和运行有了一定的准则和依据。但由于尚未立法,使得集团组织各主体之间不能依法形成具有法律意义的法律关系集团组织的性质描述、组建、组织机构等均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成员单位不履行章程或契约也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将使集团的执

行力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因此,职教集团健康发展必须创立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使集团组织在法制轨道上运转,健康和速发展。

3.职业教育集约化和产业集约化应当紧密对接

多年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世界各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约化发展很快。实践证明,二者只有在发展中相互对接和融合才能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双方效应倍增。职业教育集约化经营过程中,应紧紧面向产业,在专业设置和布局方面应体现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利用职业教育和产业集约化组织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形成产业链与教育链的对接和良性互动,使职业教育更好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和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将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和产业集约化组织虽然发展很快,但其规模和组织管理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和产业要坚定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跟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步伐。在集约化发展过程中,加强集约化发展的速度,提高集约化程度和质量,在投资、治理、组织、运行、利益制约与分配及资源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职业教育集约组织真正为产业服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4.充分发挥行业和大企业的主导作用

当前,我国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转型升级后的行业应当以打造以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链为核心,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充分体现其集约化效应。在构建职教集团治理结构中,充分体现行业和大企业在集团组织运行中的决策地位和作用,可以克服“政府失灵”的弊端,降低校企合作办学的交易成本。一方面,主动应对社会、行业对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使市场需求在集约化办学中切实起到必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指导集团的发展战略。同时,集团组织的章程、协议和组织机构应明确规定各个成员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建立有行业和大企业专家参加的职教集团的董事会、理事会,形成整个职教集团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建立保证集团质量标准统一实施的执行机构,建立面向市场的教育产品研发机构等;设备包括保证职教集团运行而必须具备的物质手段,以及象征职教集团品牌的证书和专用标志等。

5.促进职业教育转型和提升,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我国职业教育集约化组织的发展趋势为,在政府主导下,进行职业教育集约化组织的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和推广有行业企业参加的合作育人共同体,以支柱产业为依托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集约化组织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功能,形成教育资源的集聚,以及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资源的整合。通过不同的合作载体建设,在专业合理布局、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集约化优势,打造集约化组织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在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和职教集团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因此可以认为,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职业教育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从促进职业教育转型和提升的层面,其外延建设应立足于集约化发展。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和职教集团建设的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凡是阻碍职业教育发展集约化和职教集团建设的现象、冲突和矛盾,恰恰能够反映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体制弊端,应在不

断克服和修正之列。因此,围绕职教集团的组建与运行,从体制和制度层面进行职业教育全方位的改革,在投资体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资产运营与管理体制、办学水平评估与考核体制、干部与人事管理分配体制尽快与国际接轨,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

三、成果与影响

(一)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为研究总报告、和论文。

(二)影响

本课题研究期间,课题负责人共举办两场报告会。报告题目为《高职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国际化视野下职教集团管理模式》,与会人员共计700人;发表论文19篇。其中,北大核心刊4篇,中国教育报1篇,中国科技核心刊(2010)1篇,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篇,国际会议7篇(论文集由美国科学出版社出版,ISTP检索)

四、改进与完善

本课题研究虽然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比照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的实际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加以解决。

(一)改进

1.调查研究应进一步广泛、深入。本课题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问卷调查设计近500所院校,重点调查设计近15所院校。针对我国职教集团的发展现状,大样本调查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具体、重点调查应进一步广泛,即在掌握山东、江苏、浙江等江南地区职教集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国内各区域不同行业职教集团的发展趋势。

2.调查结论尚需进一步进行验证。本课题研究设时限的限制,相关研究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未能得到全面的实践验证,缺少通过改革实践后的相关资料和具体数据。

3.尚未触及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下的深层次矛盾。本课题研究已经触及到我国职教集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课题研究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我国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如投资、产权、人事、计划、控制等。但是,课题研究的深度尚未提出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于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二)完善

1.进行动态跟踪,随时掌握职教集团的发展动向和政策导向。本课题研究结束后,在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随时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汇总,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职教集团发展、建设、运行、效果的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为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2.选择8至10个不同类型的职教集团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方面的方案实施。在此基础上,查找和发现相关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3.针对我国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如前所述,本课题研究成果只涉及到我国职教集团自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只进行了一般化涉及,并未对此提出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熟意见,对此,本课题研究结束后,将综合比照国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进行机一步深入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三大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三大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是一种贫血类型,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越来越多,在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患者不仅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其生命也会受到严重威胁。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原因,对于更好的防治这种疾病大有帮助。因为小编家人曾得过再生障碍性贫血,试过很多方法都不行,后来用康髓诺调理好的,而且停药近一年半了,血象一直很稳定,而且一直也没再输过血吃过西药,一直很健康也没犯病。现在跟小编一起了解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原因主要有: 一、免疫功能异常:如果正常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则会容易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在为该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时,患者必须选择相同基因或同一血型的骨髓才能配型成功,接受手术,使其骨髓恢复到正常的造血功能,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免疫排斥现象,后果极为严重。 二、造血环境出现异常:导致造血环境异常的原因,主要在于造血组织减少。通过对患者的检查会发现,病人骨髓中的造血组织出现减少,其红骨髓的总量也相应的减少,进而导致其全血细胞大量降低。另外,在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中,如果造血细胞的环境发生异常或病变,也可能会影响血细胞的生长发育,导致疾病发生。 三、造血干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出现缺陷的时候,也会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长期的试验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的严重缺乏或者发生缺陷,是重要的一个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也是主要的发病机理。据统计发现,至少有近50%的患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的缺乏所引发的该病。 以上内容就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的相关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后,对于患者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这种疾病,需要及早治疗才行,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再次感染。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对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民族其重要组成因子无疑是人——是劳动者!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理应成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由解决人民温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向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力增强国力,提高全民族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劳动者的努力和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必将影响其质量水平。二十一世纪各国的竞争,将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在其背后,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做起,迎头赶上。这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急迫的任务。

一、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劳动者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中能够从事社会劳动 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他们的素质状况,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是依靠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有广大干部和教师负责任地去完成的教育,这种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而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十五”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初中毛入学率已达95%,高中毛入学率已达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1%,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经超过2300万人,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1%的入学率意味着还有一大批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大学。虽然招生数每年都略有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马克思、F.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 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

职业教育考试题(答案)

职业教育学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 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

对职教学生学情分析很好

?工作学习着幸福快乐着 ?如何避免学生上课“睡觉” ?为什么要谈幸福快乐?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是关注人的教育,要关注健康和生命。幸福快乐是人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让我们的学生幸福快乐的生活着! 《水知道答案》 ?一、我们的学生 1、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被应试教育折磨得遍体鳞伤的弱势群体; 因此,职专生会多一些自卑、压 抑、焦虑、自闭、自暴自弃、叛逆 和偏执型人格等不良心理问题。 ? 2、有一些学生经常犯错误,其原因并不都是道德问题,而有许多是心理问题。 比如打架、对老师不礼貌等现象。 所以对于我们的学生,有缺点错误是正常的,重要是教育与引导。这里需要我们理解,也需要宽容。 ?一、我们的学生 3、我们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是学习准备是不足的,学习习惯不良。 继续学习的知识技能准备不足;继续学习的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普教化的职教学习方式等。用多元智力理论看学生,我们的学生不是差生,而是智力表现有差别的学生。 ?二、我们的课堂 1、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还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区别很大! 我们不应该事先设置一种教育硬要学生来适应,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寻找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 ?二、我们的课堂 2、当前我们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组织教学与复习提问;引言与新课导入;讲授新知识;例题与课堂练习;小结与课后作业。 3、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向专家的转换 时代特征: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 要求:终身学习;终身选择和调整;实现角色转换,由知识的传输者变成:指导者、合作者、朋友、伙伴;教练、师傅、导师、研究者。 ? 4、签订学习契约,激发潜在动机 第一次课上的协议、规则非常重要,它是以后每堂课上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眼球经济); A深入浅出:这是指讲话或文章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B课堂上“睡觉”问题:不礼貌、混子; C讲故事:生活、习惯、健康、家庭等; D走下讲台:因为座位距离讲台远近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不公平; ?二、我们的课堂 5、整合教材,讲老师擅长的东西,学生喜欢学而又学得了的东西--建立自己的活页。 A精讲、精练;B精讲、多练;C多讲、多练;D乱讲、乱练;E不讲、不练。 ?二、我们的课堂

2008年示范校申报职教集团建设方案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 “明德精业,惟民其康”是学院的校训,也是学院对社会的承诺和办学良心。学院在新时期下,为更好地适应当代食品药品行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更好地在学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运行机制中有机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实践要素、职业道德等六大要素,强化依托行业、开放办学特色,学院将创新以我院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以“双赢”为基本目标的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为职业教育的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提供新的载体与制度平台,在开放办学、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社会服务、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起示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全省甚至全国同类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建设基础 学院近年与扬子江药业广州海瑞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广东怡康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广东省药检所等5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深入合作,并与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探索出一条“厂中有校,校中有厂”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院一直以来也十分重视对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和办学模式、前沿课题的研究,并配备了专职的研究团队,长期对职教集团、教学质量管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园文化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组建食品药品职教集团的认识层面上形成了有研究、有思路、有见解的局面。 学院的发展一直受到了举办方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重视。长期以来,学院在发展规划、双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广东省GAP(特产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发中心专家库建设、食品药品行业标准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文化、食品药品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省局均给予深入的指导和政策支持。并且在省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学院近年来也更加密切了与广东省各地市药监局的交流与支援工作。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组织省内开设相关专业的13所高职院校、8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药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领域交流研讨,合作建设了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开发了3大系列20余种专业教材,共同投入建设了药物制剂生产型实训车间、医疗器械质量检验实训车间等实训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相关专业的建设水平。 与此同时,学院注重办学的世界眼光培养,注重与境外、国外高职院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职教理念改革教育教学,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在课程体系、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并且,学院还将利用紧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加

职业教育的特点(一)

职业教育的特点(一)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 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 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 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 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这种适应性表现在:职业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制度的适应。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它包括办学方向、办学 层次、教学内容、职业培训机构及对职业教育管理等都要始终处于主动适应的位置,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职业教育对象的适应。受教育者不应只是具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 质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掌握,因为瞬息万变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所以,未来职教的主要目 的必须使青年有很强的适应性。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应。为适应市场需要,职业教 育要由传统意义上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的办学模式转向以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及学 校等多元化的混合模式。针对上述说法,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适 应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这种适应性仍然是职业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的准备 教育(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范畴的适应性。 中介性 职业教育中介性就是指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教育和职业之间的特殊 位置。就是说,职业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是"普通性"或者是"特殊对象性"的,而是直接对应于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的,是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素质的提高,是使人的个性更适应社会直接需要的发展、提高和更新的 中介加工,是其间最基本的桥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担负着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中介职责,但社会人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职业化。 个体性 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只能是现实中的"个体存在",从事职业教育的主体、接受职业教育 的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能力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 内容、方法、形式、水平等。也只有立足于现实生活的人,才能客观地分析职业教育的外 在现象和内在规律。无论是理想的职业教育还是现实的职业教育,如果离开它的基本的逻 辑起点,即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不科学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实现体面劳动的意义及制度性障碍

实现“体面劳动”的意义及制度性障碍 吕红1金喜在2 (1.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17) 摘要:“体面劳动”是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并倡导多年的理念,从“体面”的角度讨论劳动和就业,将其作为劳动的重要属性专门提出,在当前形势下确实很有意义。但是“体面劳动”在其实现过程中却面临着重重的制度性障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相关制度的创新,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以促使“体面劳动”的实现机制逐步合理化、优化。 关键词:体面劳动意义制度障碍对策 一、“体面劳动”的提出 “体面劳动”(Decent Work)是国际劳工组织(ILO)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劳工问题而提出的。在1999年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向大会提交的报告《体面的劳动》中,首次提出了“体面劳动”这一概念,并指出“国际劳工组织当今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有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①。“体面劳动”意味着劳动者的权利应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和充分的社会保护,也意味着劳动者有劳动的满足感;同时在解决全球化社会层面问题时,必须有全球化的视角,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争取实现一种使各项权利和其他发展目标都可融洽地共存的一种劳动就业状态。 胡锦涛在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时指出,“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②”。这与党的十七大重申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又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同年,胡锦涛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再次强调:“要继续强化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及时反映职工群众愿望,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要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实现体面劳动,促进劳动关系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科项目(吉教科文[2009]第384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第46批)、东北师范大学重大攻关项目(NENU/SKB2007001)。 1吕红(1980---),女,汉族,吉林省舒兰市人,长春工业大学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就业与社会保障。 2金喜在(1954---),男,朝族,吉林省永吉县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收入分配、就业与社会保障。

聚焦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聚焦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房山教师进修学校周长凤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是首次在国际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中明确使用“核心素养”一词。自此,我国基础教育界便“卷起”了一股核心素养的“旋风”,教育也由知识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关注与讨论,承载着人们对教育寄予的所有美好期望,其尊重双基、功能论思想(指向问题解决)、思维方法和价值观等诸多观点都非常具有合理性。核心素养关注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指向的是学习结果。所以,在近两年时间里,一些与学相关的高频词“学生”“学习”“学习科学”“深度学习”等不断见之于报端和学术论文中,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关心的话题。本文笔者仅围绕“深度学习”展开讨论,谈谈如何通过深度学习,让核心素养“软着陆”。 一、深度学习的提出、理论基础与内涵特征 (一)深度学习的提出 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对学习的认识也日益深刻,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特定学习概念的表达以及相关的专题研究实际已由来已久。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Ference Marton 和Roger Saljo 开展了一系列对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并在 1976 年联名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①一文中根据学习者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将学习者分为深度水平加工者和浅层水平加工者,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这两个相对的概念。此后,Ramsden、Entwistle 和Biggs 等学者在这一概念基础上都对深度学习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相对而言,国内对深度学习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最早是由教育技术界广为关注,这与 AECT2004 教育技术概念的传播有密切的联系。2004 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重新修订了教育技术的定义,其中突出强调了深度学习的思想理念,并将促进深度学习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目标②。随着 AECT2004 定义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广泛传播,深度学习也开始得到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Marton F,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46): 4-11. ②雷钢.从 AECT 定义演变看教育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13-15.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示范性职教集团工作总结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示范性职教集团工作总结学校坚持“集团化”发展战略,实施“名校+名企+名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培养既服务社会又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有价值感、幸福感的跨界人才。一年来,杭州中策职校教育集团,按照省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杭州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富有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努力构建产、学、研共生发展的深度协作机制,有效实现集团资源共建共享,改革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设成效 1.产学研融合,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新机制 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富有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依托“名校+名企+名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专业+协会”、“教学+研发”等链条,稳定了74家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协会驻校、企业驻校、鉴定站驻校、名师驻校、基地驻企、教师驻企的“六驻”深度校企合作机制。“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翻翻动漫等3个协会2家企业驻校,建立“校中厂”,实现了产、学、研、训与创新创业的五位一体。与全国餐饮龙头企业知味观签署“订单班”培养计划,建立“企业教室”,实现了“厂中校”的模式,使校企之间需求的对接达到了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研究成果转化扶持企业,与5家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和产品改进,与杭州中南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光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研发“户外运动GPS定位系统”、“防触碰无人机”、“PJ-80无线电测向机”等产品,共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为企业创造50万元的经济效益。 2.双元育人,实施人才订单培养新模式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双元共育,实施人才订单培养。一年来,以杭帮菜传承人培养、杭州地铁“2+2”合作模式等为主线,学校继续与知味观、杭州地铁集团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设“杭帮菜传承人班”、“地铁机电设备维修班”、“地铁驾驶班”、“地铁站务班”;2018年与海外海集团合作,“中策酒店管理精英班”开班,成为继“雷迪森广场酒店班”、“黄龙饭店班”和“杭帮菜文化技艺传承人班”之后的又一知名企业冠名班。 3.集团联动,打造现代学徒制新范式 学校与集团成员百年老店“知味观”联合培养杭帮菜非遗传承人,创新运用现代学徒制,从非遗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环境、培养内容、培养标准入手,耦合“目标定位、运行策略、支持保障”三大系统,实施杭帮菜非遗传人与烹饪专业人才一体化培养,全新构建聚焦核心素

2019年全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

2019年全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建筑CAD”赛项(中职学生)竞赛规程 甘肃省建筑职教集团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19 年2 月

目录 一、赛项名称 (1) 二、竞赛目的 (1) 三、竞赛内容 (1) 四、竞赛方式 (2) 五、竞赛流程 (2) 六、竞赛赛卷 (3) 七、竞赛规则 (4) 八、竞赛环境 (6) 九、技术规范 (7) 十、技术平台 (8) 十一、成绩评定 (8) 十二、奖项设定 (11) 十三、赛项安全 (11) 十四、竞赛须知 (11) 十五、申诉与仲裁 (14)

2019年全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 “建筑CAD”赛项(中职学生)竞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建筑CAD 赛项组别:中职学生组 赛项归属产业:土木水利类 二、竞赛目的 1.促进参赛选手更好地掌握建筑识图与制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操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建筑制图的技术标准,引导中等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加快中职院校对建筑工程CAD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 2.引导中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本位,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使参赛选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3.结合本赛项的特点,设计了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的竞赛方式,在培养独立作业的能力之外加强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4.引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参赛选手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促进职业院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建筑施工图识图与理论”环节和“建筑施工图绘图”环节。“建筑施工图识图与理论”部分由参赛选手独立完成,“建筑施工图绘图”部分由两位选手合作完成。

(完整版)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认知是大脑皮层复杂高级功能的反映,任何直接或间接导致大脑皮层结构和功能慢性损伤的因素均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认知障碍,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慢性脑损伤 1.脑组织调节分子异常 (1)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异常:大多数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及其相应的受体完成的。这些神经递质或受体异常改变均可导致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认知异常。 1)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以酪氨酸为底物,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和多巴脱羧酶(dopamine decarboxylase)的作用下合成的。研究发现:脑中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时可导致动物智能减退、行为情感异常、言语错乱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例如,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性及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明显卞降。此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多巴胺过多也可导致动物认知功能的异常改变。多巴胺受体有D1和D2受体两大家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大脑额叶皮层的D1受体功能低下和皮层下结构D2受体功能亢进双重因素有关,因此有人提出用D1激动和D2阻断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概念。 2)去甲肾上腺素(non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是最早被发现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是多巴胺经β羟化酶作用生成的产物。在脑内,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1、α2和β受体发挥调节作用。在突触前,α2受体通过Gi蛋白介导,减少cAMP的生成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活性,减少蛋白激酶对N-型Ca2+通道的磷酸化,以至Ca2+通道关闭,Ca2+内流减少,从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起抑制作甩(负反馈调节);α2受体激动还可抑制在警醒状态下的蓝斑神经元的放电增加;在突触后,α1受体激动可引起K+通道开放,K+外流增加,神经元倾向超极化而产生抑制效应。而α1受体激活则使K+通道功能降低,K+外流减少,神经元去极化产生兴奋效应。一般认为,脑中α2受体激动与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有关,而α1受体持续、过度激活可致认知异常。在正常警醒状态时,脑细胞含适量去甲肾上腺素,α2受体功能占优势,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在应激状态下产生大量去甲肾肾上腺素,α1受体功能占优势;这可能是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更易出现认知障碍的机制之一。 3)乙酰胆碱(aeetylcholine):乙酰胆碱由乙酰辅酶A和胆碱在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浏览字体: 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03-31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简介:该研究成果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集体项目“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0839;批准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结论部分刊登在2010年8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教育学》2010.10)。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正确对待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基于这一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当前我国十大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这些研究从教育热点问题入手,努力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我国教育热点问题产生的症结和原因,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求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力图形成促进教育自我完善、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化解矛盾,引领教育研究的方向,对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教育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工作。为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分别于2009年1—2月、2010年2—3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收集到大量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热点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主要以《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为基础,对公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近年来两会代表意见中显示的教育热点问题、地市级教育局领导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课题组采用SPSS15.0的描述统计方法,对确定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并排序。位列前10位的教育热点问题包括:高考招生制度问题、农村教师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择校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师评价问题、政府教育投入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幼儿教育普及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这些热点问题反映了公众对教育的关切与期盼,其主要特征:一是覆盖面广,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

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 类型与功能

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类型与功能 高卫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我国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简称职教集团)的实践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组建职教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成为全国许多地方加快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所选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职教集团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浙江、江西两省教育行政部门分别于2002年、200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有关职教集团的专门性政策文件。2004年4月召开的北京市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以行业和专业为纽带,推动相关的高等、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若干个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的发展也逐渐引起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2004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集团研讨会。 一、职教集团的内涵 什么是“职教集团”?有学者认为,职教集团是在当地有影响的知名企事业单位(或集团)支持参与下,职业学校间以专业为纽带组建成的一种联合办学体。①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试行意见》对职教集团作了如下规定:“职业教育集团是以集团章程为其共同行为规范,由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产教联合体,不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职教集团应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成员间的教育和经济业务往来,应遵循优先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协作、参资、参股、转让、托管、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 综合我国职教集团的实践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对职教集团作如下简明定义:职教集团是指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

职业教育学试题2

第六章职业学校学生 一、填空题 1、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至少有七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 2、我国学者认为思想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情感)、(行为)、(意志)四因素构成。 3、RET心理治疗理论认为,造成人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导致情绪困扰的理解和评价有三类,一是(自我中心),二是(以偏盖全),三是(夸大危害)。 4、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为(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部分。 5、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就其结合点的性质来划分,有四种类型:(利益型)、(兴趣型)、(信仰型)、(相似型)。 6、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就班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来划分,有三种类型:(亲班级型)、(偏离班级型)、(反班级型)。 7、学业不良学生是指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 二、选择题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B. 马斯洛(A.H.Maslou) C. 班杜拉(A.Bandura) D.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 2、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榜样示范是形成行为的主渠道,这种德育理论观点属于(C) A.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B.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 C.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 D.完善人格理论 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D) A.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 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 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 D.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4、后进生,主要是指(B)比较落后的学生。 A.学习成绩 B.思想品德表现 C.身体发育 D.学校要求的各方面 三、概念题 1、德育 德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素质的教育过程,促

再生障碍性贫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2-10-22T09:02:01.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汤美雯[导读] 造血干细胞(Stem cell,SC)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始祖细胞。 汤美雯(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中图分类号】R5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101-02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AA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A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AA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AA的诊疗水平。本文就近年来AA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 造血干细胞(Stem cell,SC)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始祖细胞。近年来多有报道基质细胞可产生SCF, IL-3, IL-11 等重要的造血正调控因子, 基质细胞可通过与造血细胞间的接触, 直接刺激干、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或通过细胞外的基质来调节造血。因此再障的发病考虑系多能干细胞本身障碍及维持造血干细胞的基质细胞, 单核细胞, T 细胞等多数细胞间的细胞性, 或液递性的功能障碍所致。Elena[1]等人研究发现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大多数AA患者体内与正常相比,显著减少。尹晓晓[2]等人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CDl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及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0xP3)mRNA、Notchl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证明,AA患者Treg细胞显著减少。不仅骨髓中的祖细胞总数减少,而且集落形成细胞及CD34细胞与正常相比也比较低。研究发现,AA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骨髓祖细胞体外培养显示CFU—GM、BFU-E、CFU-E及CFU—GEMM测定均显著减少,体外对造血生长因子(HGFs)反应差,免疫抑制治疗后恢复造血不完整,经同基因骨髓移植成功后,正常造血功能很快恢复,表明再障发病机理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缺乏或异常[3] 2 免疫系统异常 大量体外实验证明,再障患者T淋巴细胞(主要是CD8 T细胞亚群)与造血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在急性再障,T淋巴细胞常被激活,可抑制自身及异体祖细胞集落形成[4]。正常人T细胞的TCR重排是随机的,再障患者的TCR总有Vβ亚家族转录本呈强单克隆扩增,AA患者中有些患者Vβ6、Vβ14-Vβ16、Vβ21、Vβ23、Vβ24表达率增高,表明多种异常扩增的寡克隆T淋巴细胞参与AA的免疫学发病[5、6].T 细胞激活过程本身存在精细调节,CD4+和CD8+细胞根据主要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分为Th1和Tc1细胞,(分泌I型因子IFN-γ和IL-2)和Th2、Tc2细胞(分泌II型因子IL-10和IL-4)。两型细胞通过各自分泌的细胞因子互相抑制。AA患者Th和Tc细胞都向I型细胞极化,CD4+细胞上的TLRs触发细胞因子尤其是IFN-γ的释放并诱导协同刺激分子表达,介导CD4+细胞向Th1细胞增多方向极化,激活的细胞进一步释放IFN-γ。一方面因子本身对造血干祖细胞有细胞毒作用。一方面可以使CD8-细胞激活,并且主要是Tc1细胞增多,释放大量TNF-α,最终导致干细胞凋亡[7]。 调节性T细胞对免疫反应具有抑制效用,在体外增值能力低,在免疫病理、移植耐受、直至自身免疫反应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都有一定作用[1]。在正常人外周血和脾脏中的CD4+T细胞约有5%-10%的细胞维持高表达IL-2受体α链(CD25),而被称为CD4+CD25+T 细胞亚群。这类细胞具有独特免疫调节作用的一种专职抑制细胞被称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无反应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最近研究认为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功能失衡,AA与其他自身免疫病一样存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缺陷,导致T-细胞T-bet蛋白增高,γ-IFN产生增加及干细胞破坏。[4] 3 细胞凋亡与再障 死亡受体Fas(CD95)是人体多种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是TNF受体家族成员之一。Fas主要表达于活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Fas配体(FasL)细胞表面的一种II型跨膜糖蛋白,属于TNF家族。FasL只表达于活化T淋巴细胞。Fas/FasL是启动细胞凋亡的一条非常重要途径,通过激活caspase蛋白酶引起细胞凋亡。Fas和FasL介导细胞凋亡必须具备3个条件:⑴细胞表达足够密度的Fas受体;⑵高密度的Fas与FasL结合并以多聚体形式连接;⑶细胞关闭抗凋亡程序而成为凋亡敏感细胞。正常人CD34+细胞可表达少量Fas抗原,但对Fas诱导的凋亡不敏感[8]。在AA患者骨髓中,CD34+细胞、T和B淋巴细胞表面Fas过度表达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AA患者造血细胞对Fas诱导的凋亡敏感性增加。Fas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使骨髓CD34+细胞大量凋亡,引起干/祖细胞减少,导致造血衰竭。参考文献[1] Elena E. Solomou, Katayoun Rezvani,Stephan Mielke, etal. Deficient CD4 CD25 FOXP3 T regulatory cells in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 Blood. 2007,110:1603-1606. [2] 尹晓晓,刘传方,李丽珍,陈为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CD25+CDl2710w调节性T细胞及Notchl表达水平的变化[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9(5):308-311. [3] 郑雨薇,魏志英,胡海莹.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19(1):48-50. [4] Elena E. Solomou, Katayoun Rezvani, Stephan Mielke, etal.Deficient CD4 CD25 FOXP3 T regulatory cells in acquiredaplasticanemia.blood,2007,110(5):1603-1606. [5] Shahram Kordasti, Judith Marsh, Sufyan Al-Khan,etal.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CD4+ T cells in aplastic anemia.Blood,2012 119(9): 2033-2043. [6] Gomez-Morales E,Martinez-Jaramillo G,Sdnchez—Valle E,eta1.Deficient proliferation of myeloid.erythroid, and multipotent progenitor cells in long-term marrow cultures from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 treat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J].Am J Hematol,1998,59(2):1149—155. [7] 邵宗洪,袁烨.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4):252-255. [8] 金伯泉.T-B细胞协作研究的重大突破-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发现,一个新的CD4+效应T细胞亚群[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25(1):1-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