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案例分析答案-文理学院

毛概案例分析答案-文理学院

一全球化浪潮

二依法治国

三创新型国家建设

四电影票房与文化追求

五分配制度改革

六社保:人们最期望公平

七正确对待大学生创业

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九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时代所需、社会所盼、人民所愿

十“打虎”一周年:十八大后19名省部高官落马

十一:院士站着作报告,学生睡倒一片

十二:被枪决18年后,呼格吉勒图被宣布无罪

十三:新的社会阶层

十四:关于台湾问题

案例一:全球化浪潮

案例材料:在京城必胜客吃完比萨饼,走进五星级电影院买了一大包爆米花和一杯可口可乐,坐在可以调节角度的软椅上看美国进口大片。我对十四岁的儿子说:“你现在的日子过得多好,可以和全世界的人一起,同步看西方电影,这在我们那会儿想也别想!你算是赶上好日子,过上了全球化的生活、、、、、、、、、、、、

1、我们的生活多多少少被“全球化”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双刃剑)

2、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我们将以何种心态来面对?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怎么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分析一:全球化已是一个融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日常话语,不管愿意与否,它都与你我同在。一个白领人从早到晚的生活,都被全球品牌所陪伴,这个是有相当代表性的作息时间表,这是被趋同“全球化”了的生活轨迹。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如何保持民族特色的主体性?如何看待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如何引导民族性的健康发展?如何实现民族文化的理论创新?这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案列中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案,即不妨学学欧洲人,坚持不懈地坚持自己的生活传统和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已清醒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已看清了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华盛顿看来,全球化是天使,而在穷国的眼里,全球化是魔鬼。对此,我们应该走出“非此即彼”的思想藩篱,在相互对话中寻求发展,在相互碰撞中把握自我。全球化应以合作代替掠夺,以共存代替独吞;以双赢代替相残。总之,全球化应以多元、开放、和谐替代自我、封闭、争斗。中国面临的机遇。其—,世界形势的缓和,为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

面对挑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在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迎接各种挑战,尽快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分析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利处:

第一,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 ( 2850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成本在6年间增加了6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 国际私人资本构成中, 国际私人资本已占85%。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快更多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今天, 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某种程度上会加速或延缓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且是倍增或倍减的关系。谁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 谁就拥有主导权。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后, 发展中国家能花较小的代价获取更多更好的技术, 这种技术, 是他们目前国内无法研究出来的, 或者即使研究出来, 也要过上好几年。管理经验的有效获得也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经营的道路。这是发展中国家无法拒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第三, 经济全球化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矛盾。世界上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是令政府十分头痛的问题, 而且, 就业问题一旦解决不好, 还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经济全球化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有资料显示, 由于上述经济地区的发展, 近1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提高了14%以上。

第四,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起步较晚, 目前发展水平较低, 普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从发展趋势看, 由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更积极地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时代指日可待。

第五, 经济全球化优化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太完善, 主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 第二产业不发达, 第三产业发展又不快。同时, 基础产业的瓶颈现象也十分严重。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 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本国, 这仍不失为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高速和优化的捷径。

弊端:

首先,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威胁是国家主权受到了冲击和削弱。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内市场力量的加强, 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大公司的不断扩张,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这种情况显然与国家主权观念相悖。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一些国家专有的政治权力,比如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领土完整等最为敏感的可题就有了被国际共同体特别是一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干预的可能。这种干预时有发生, 从根本上冲击了主权的绝对性。

其次,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由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 所以它们往往遭到不公正对待,甚至被伤害, 成为经济全球化代价的主要承担者。在世界市场的全面竞争中, 由于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作用相对下降, 科学技术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 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另外, 在国际社会中起重大协调作用的国际组织, 大都为发达国家所控制, 它们制订的国际规

则和国际制度往往客观上有利于发达国家,有利于巩固发达国家左右国际事务的权力和地位。当代贸易、金融、环境、人权等领域都反映了这一特点,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才会感到压抑、不满, 从而引发更多的矛盾和磨擦, 导致国际社会不稳定。

最后, 还有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两极分化, 而且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这就是说, 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

案例二:依法治国

案例材料: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分析1: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是什么?

答:(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是什么?

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为什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答:坚持党的领导,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②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5.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分析2:

2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五、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六、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分析3:

解析一: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法律权威应做好那几个方面?

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信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作为现代检察制度的一个类型。中国检察制度的特殊性既源自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源自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是适应国情的历史选择。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坚持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

二要坚持严格依法办事。执法是法治的中心环节,法治国家法律至上的原则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职权行使职能。只有当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时时受到法律的约束,才能树立起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对执法公正的信服。

三要依法稳妥推进检察改革。检察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中央和高检院的统一领导下。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加以推进。推进检察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有利于强化法律监督、有利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有益成果,依法循序进行。

解析二:结合工作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必要性并怎样才能做到

不违法

1.实行“依法治国”战略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我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国家是真正民主的国家必定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治理国家。

1.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完备的法制。

1.3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具有稳定性、明确性、公开性、平等性、公正性、权威性 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一致遵行。

1.4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5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怎样才能做到不违法

A.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 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有法可依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需要法律调整的领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资依据和遵循。

B.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C.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在执法。执法必严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D.违法必究。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违法不究不但会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和救济,使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得不到恢复。而且还会损害法律的威严使法律失信于民。

案例三:创新型国家建设

案例材料:2014年6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

分析1:

(1)一、为什么党和国家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提高科学技术的条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富国强民之路。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

利开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国的形成都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我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但这种增长主要是资源型粗放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使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只有创新科技,发展集约型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适应新阶段发展的需要。

2、创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新世纪,创新力在国家实力中的作用加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源动力,综合国力的核心,国家竞争的关键因素。我国建立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应对国际科技革命的挑战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上处于不败之地的需要。

3、创新是我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与创新型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国民综合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际的决策,可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差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目前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科技进步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速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跃式发展;社会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结合实际分析。分析2: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二、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的特征?

(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

(4)创新产出高。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三、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四、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措施?

(1)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2)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3)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点。

(4)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分析3: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自己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其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行业存在技术“空心化”危险。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特征、事关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的战略选择。

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我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现在正是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大的提升,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39%左右。在继续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40%左右的投资率和持续15年保持7%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要达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必须要达到60%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的目标。因此,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

.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能源短缺问题也很严重,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目前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0%。人均耕地只有1.40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

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以后,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在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各国的经验表明,只有靠科技进步,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出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在全球化进程当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而日本为994项,韩国779项,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出口产品利润率低;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事实说明,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想确保本国安全和实现中国的腾飞,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这几方面考虑,我们没有别的出路,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案例四:电影票房与文化追求

票房价值是电影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一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不到10亿元猛增到2009年的突破60亿元。

分析1:

(教材16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一、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电影系统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电影体制改革和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势喜人、成果喜人。一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在市场上、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批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新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搏击,不断壮大,进一步增强了电影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使得中国电影经过艰苦的拼搏,终于走出了最低谷,并创造了新的业绩,在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影响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电影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同时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好改革的实践与经验,进一步加快电影产业化进程,实现建设电影强国的宏伟志向。在这次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经验交流会及全国广电工作会上,都把电影产业的改革经验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广电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表明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要在电影界很好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措施,不断提高驾驭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快电影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总结电影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我思考主要有五点:

1、电影产业发展理论、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政策的创新是推动电影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

2、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和电影规律,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重塑市场主体,是推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3、电影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是引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充分运用跨国资本、促进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是我国电影产业在开放竞争中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5、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是促进事业产业协调发展,满足老少边贫地区电影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

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和成效,但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看到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新挑战:

1、当前电影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电影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不高,产业基础、产业规模、产业实力都很薄弱,尤其是系统内国有企业的实力相当脆弱,产业结构急待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市场体系还不健全,急待完善,改革任重道远。

2、电影的质量和电影放映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市场的需求。许多电影作品质量平平、制作粗糙,难以进入主流院线市场,特别是有艺术感染力,有票房号召力,有思想张力的作品还太少,反映出电影界的优秀人才匮乏。

3、电影市场及后产品市场管理薄弱,经营环境与市场秩序尚不规范,盗版光盘遍地都是。严重的盗版问题,对电影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最新的HDVD等压缩光盘,已经能在一张光盘上容纳8—10部电影,对电影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和版权贸易侵害极大。打击走私盗版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而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方向。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并不是不要政府管理了,而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引

导作用,要转变职能,从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到依靠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的综合手段来实施管理,理直气壮地加强管理,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政府与行业组织的关系。为此,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找准新的定位,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

分析2:

案例四:如何看待电影票房与文化追求?

票房价值是电影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一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不到10亿元猛增到2013年的突破200亿元。而且,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均为国产影片,彻底改变了新世纪以前好莱坞电影连续多年占据票房收入榜首的状况。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尽管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但它仍然充满了人文精神。表现人性的至善至美,追求人类的普遍价值依然是电影永恒不变的艺术目标。尽管在电影生产过程中,投资方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然要制定明确的收入预期,追求经济上的票房价值是电影投资者难以抑制的商业目标,但切不可陷入只追求单一票房价值的误区。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电影依然会在对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挖掘中寻求独特性,表现民族化的社会生活是电影责无旁贷的社会目标。

正是因为电影“与生俱来”的这种综合性特征,决定了中国电影在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应该只追求单一的票房价值,而是要在艺术目标、商业目标和社会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中国电影如果要在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国际电影的竞争中获得国际观众的认同,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追求电影的票房价值,而要有清醒的定位与清晰的策略。

首先,中国电影要采取“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文化策略,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重塑国家形象。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人民通过现实生活取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所体现出来的客观存在,而且也是一个国家通过各种文化媒介、艺术作品等形式逐渐“重塑”出来的。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艺术类型,更易于承担塑造国家形象和表达文化立场的责任。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完全可以在“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文化策略中达到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的目的。

其次,中国电影要坚守“国际语境,民族主体”的文化精神。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要想获得成功就必然要走向国际化,而走向国际化过程其实就是中国电影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绝不是用一种电影文化取代另一种电影文化,而是在相互的交流中凸显各自的独特性,丰富电影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电影不应该以迎合对方的方式在与好莱坞电影的对抗中迷失自己,而是要坚守中国电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张扬中国电影的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在对民族主体意识的探寻中,中国电影必须注重对人的基本价值的关怀,对人性的真善美的揭示,对人类的生存境遇的关注等国际境遇中的普遍价值的展现。

第三,中国电影要形成“主流电影,优势制作”的生产方式。当前的中国电影主要有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三大类型,这样的电影生产方式并不利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产业化发展战略。在新世纪开始以前,中国的艺术电影虽然获得过像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等国际大奖,但是并没有创造出良好的票房价值;中国的商业电影像《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虽然赢得了令投资方满意的票房收入,但是并没有塑造出丰富多彩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形象;某些电影虽然注重于国家形象的重塑,但是却无法使中国的国家形象推向世界。因此,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必须将三者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能够传播中国话语、具备必要的艺术创新、获得足够的票房价值的主流电影。这种主流电影必须是“大精神”、“大制作”和“大艺术”的融合,《集结号》、《梅兰芳》、《建国大业》等电影的成功显示了这种主流电影在与国外电影博弈中的优势。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必须担负起重塑中国的国家形象的使命。在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培养必要的市场意识,凭借一定规模的主流电影的制作强化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的影响力,走出一条不同于好莱坞电影大片制作的新路,创建更具东方神韵和中华风骨、更具多样风格和民族样式的中国电影品牌。

分析3:

一:电影市场全面繁荣的作用?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2,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3,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二,中国应如何发展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要采取“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文化策略,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重塑国家形象。中国电影要坚守“国际语境,民族主体”的文化精神

中国电影要形成“主流电影,优势制作”的生产方式。

在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培养必要的市场意识,凭借一定规模的主流电影的制作强化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的影响力,走出一条不同于好莱坞电影大片制作的新路,创建更具东方神韵和中华风骨、更具多样风格和民族样式的中国电影品牌。

三,如何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1,“担当意识”,对于电影创作和生产者来说是更高的期望。今天作为物质相对发达的世界经济大国,我们需要进一步建设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历史传统之间的关系。电影作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不仅应该提供娱乐,也应该有建设新文化、塑造新文明的担当。

2,“底线意识”其实就是对电影创作文化上的最低标准的自觉。我们希望电影从业者以自觉的底

线意识来保障电影文化上的无害,减少对青少年特别是低幼观众的不良影响。

案例五:分配制度改革

分析1:

案例五:如何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与其他领域的改革进展相协调的,也是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水平分不开的。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从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出发,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个人收入的基本来源,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就业、减少失业,努力保障就业机会的公平,这是促进低收入者增加收入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做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能够享受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要求。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得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能够根据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按照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收益分配。这样,那些劳动付出更多特别是掌握复杂劳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逐步进入和壮大中等收入者的行列,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新制度,形成新机制,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和指导。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要结合当地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及时提出工资增长的参考意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不同职业的工资参考标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根据每年的综合绩效考核情况确定其收入水平,形成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能上能下、能多能少的机制。要合理确定管理者与职工的收入比例,防止管理者与职工收入过于悬殊。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要深化电力、电信、石油、民航、铁路、金融等行业改革,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努力消除不利于发展的垄断行为,这是防止垄断行业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职工个人高工资高福利的治本之策。同时,要在制度上采取措施,调整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尽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使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特别是垄断性企业的权益得到保障,包括国有股份应当分享的利润及其使用,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以规范。垄断行业尤其要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防止工资福利的不合理发放。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的监督。

运用税收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要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征尽征,更好地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要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的个人税收体系,以利更好地理顺分配关系。对于非法收入,包括通过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走私受贿、权钱交易、制售假冒伪劣等非法行为获得的收入,要坚决取缔和打击。

分析2: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陈小龙表示,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潜力很大。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投资渠道的拓宽,百姓财富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在这几年增速非常快。预计2007年的增速会更快、、、、、如果三中全会文件中所讲的,能够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这样一种收益,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从城市发展这个问题来看,三中全会的《决定》是非常明确的,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发展规划了非常好的、清晰的蓝图,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确实有了三中全会规划的这样一个蓝图,我们打破这样的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发展就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而且也有了非常明确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这样一种可行的方法。

以上这些信息让我们看到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从以下几个方面描绘了未来农村改革的蓝图:

一、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从农民与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思想,在这一思想精神指导下,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将农民顺利带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进程中,让他们成为现代化的建设者以及现代化成果的分享者。同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二、三农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本次会议的一个新提法,可以看作是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一个信号,表明农村土地确权已进入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农民固定资产会大大增加。目前,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个人只具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具有土地的所有权,如果农民宅基地可以入市,确权以后可以抵押、担保,必然农民会有财产性行收入增加,而现在只有种地和打工的收入。目前,浙江温州市出台《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温州在10月1日起,12类农村产权可在农村产权交易所公开交易。

三、对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公告中提出了建议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就使土地要素具备了平等交换的条件。这将会改变我们国家目前的两大固疾。其一,由于土地财政的原因,集体土地必须经过征收才能进入城市化过程,地方政府从农民手中低价拿地,而又以高价卖给开发商。这一过程中农民只能得到强制征收下的补偿,而不是土地的实际价值,也得不到土地开发后取得的收益,从而造成了遍及全国各地,而又影响极坏的强拆。如果城乡土地视为同价物品,进行流转和交换。这样就改变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这一弊端,会大大减少强拆造成的群体事件。其二,如果把城市和农民的土地纳入一个统一平台,将会有更多的建设用地,土地的成本自然降低了,商品房成本也随着地价而降低,那么,城市房价也会得到平抑。分析3:

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

1,。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具有政治意义,更具有经济意义。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真正让老百姓通过实质性的收入货币上的收入提高,使他对未来消费具有更强的信心,从而增加他们当前的消费指数,来加大消费投入。

2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机制存在几大大问题: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再次分配机制落后、区域收入差距显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因此,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是时代发展赋予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重大历史使命。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日趋明显,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个人分配直接影响国家就业、投资、消费、储蓄、物价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是关系普通老百姓利益的重要问题。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国家十二五规划虽然还没有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先出炉。“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纵观“十二五”规划政策建议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了“富民”,我们从关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建议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议中很明确的写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具体内容,对于其他一些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建议也是在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国富民做事情。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让各种要素遵循市场原则取得收益,并加强对不合理因素的调节。一是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二是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控。通过市场准入引入新的竞争因素,创造平等竞争环境。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涨价行为。三是完善资源产品定价机制。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逐步扭转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政府支出偏重生产性投资的趋势,避免财政收入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解决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问题。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尽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合理调整税率级距和水平,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加大对高收入调节力度。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调节,适时开征统一的物业税。另外,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公益性、慈善性基金发展,发挥“第三次分配”对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公共服务领域的机

会公平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提高全民族受教育水平,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保障不同家庭的孩子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向困难群体倾斜。二是就业机会的公平。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地区以及所有制等方面的市场分割,让劳动者在平等竞争中得到合理的报酬,以过程公平促进劳动者发展机会的公平。三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机会的公平。要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过大的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缩小城乡差距为重点,发挥城镇化在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进程。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防止城镇化异化为简单的城镇扩大以及对农村资源的挤占,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计划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收入分配领域里的矛盾与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扎扎实实地实施好这次改革,才能进一步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健全一个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就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所带来的问题来看,是现在和以后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国家的领导人,经济建设者,要抓住我国现分配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新的改革,让社会分配差距基本消除。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人们的内心更为平衡,配合国家的管理工作,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形成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案例六:社保:人们最期望公平

近日,人民日报社会版联合人民网强国论坛、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共同推出“十八大热词”之专题调查“下个十年,你对社会保障有何期许”。调查得到广泛响应,除参与投票之外,网友还纷纷留言,参与话题讨论、、、、

分析1:

案例分析:(教材169页)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现有消费能力基础上挖掘潜力外,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标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发放居民消费券等方式的效果证明,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必要举措。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使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政府重要职责,做到在不同阶段提供具有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项目,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学难”“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要在推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实践,贵在实效,应结合实际加以运用,要在具体落实上下功夫。就我省而言,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集中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的增长相关度过低。要让我省人民过上体面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必须采取超常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应当着力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最大的政绩是造福一方百姓,干任何事情都要想着为老百姓带来好处,从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尤其是着重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这样一些人们最关心、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顺群众的情绪,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和加快转变。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就将受到很大制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就将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加快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政府机构设置、

职能明确、资源配置等方面,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要用制度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要把五中全会提出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建立和健全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明确规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要与GDP增速基本保持同步,让老百姓的钱包跟着GDP一起鼓起来。这样才能使各级政府真正做到对事关民生的工作决不松懈,对涉及民生的问题决不推诿,对落实民生的政策措施决不敷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中国社会保障所面临的最大约束条件就是用于社会保障的资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是数量一定的,因此,我们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社会保障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假设社会保障所使用的资源可以是不受限制的。这样,我们实际上所面对的问题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把多大比例的国民财富用于社会保障,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行配置,国家财富和个人财富分别要分担的比例是多少,以什么方式分担等。社会保障是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承担和防范某些风险的社会政策体系,由于风险性质和人们对不同风险的厌恶程度不同,防范不同风险的最优制度安排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社会保障项目只适合作为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有的可能适合于作为半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也不排除有的可以作为市场组织或个人共同提供或参与的私人物品或俱乐部物品。我们需要排出一个这样的谱系,构建一个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承担的体系,进而导向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性改进,即效率的提高。

(一)社会保障决策机制。一个可以保证决策公平的决策机制应该具有这样的能力,即使各社会阶层在这个机制内都可以充分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影响和参与决策。这意味着,要求或享受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不是国家或某些特殊社会集团施予弱势群体的恩惠或赏赐。显然,这是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民主决策机制才能具备的能力。所以,真正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绝不可能是政府或少数社会精英主观设计出来的,百是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保护公民参与社会保障决策的权利并不断提高民主决策的水平,这才是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的根本途径。我们相信,最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只会来自于最民主的政治体制。

(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内部如何分配社会保障的事权、如何协调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运行,必然要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执行结果的公平性。也就是说,一个目标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还要依靠一个中立的行政执行体系来实现其目标的公平性。所谓中立,指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本身不应在决策执行过程中改变决策的预定目标。

(三)社会保障的资源总量。这一条件的含意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我们究竟能够使出多少国民财富用于社会保障,其中公共财富和私人财富的数量各是多少。作为一个身负数十年计划经济历史包袱、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国家,全能政府的观念在中国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至今仍然极大影响着国民和政府官员的思维和行为,总以为社会财富是政府可以随意动员和征用的。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动员和征用社会财富、尤其是私人财富的限制会越来越没有弹性,这就要求政府事先要对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总量做出合理的估计,继而决定选用和组织这些资源的手段,即设计和实施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各社会阶层之间均衡配置社会保障的成本和受益。事实上,是否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否实行强制性社会保险、如何进行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类似的问题都会包含在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的范畴之中。

(四)公共财政的体制和能力。这是与条件(三)相关联的第一个方面,其含意是,当用于社会保障的资源被动员和组织起来以后,需要以什么样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来借助于公共财政的渠道而完成资源的再配置。这涉及到总税收及社会保障税率或强制性储蓄率的确定、各级政府之间对社会保障财权的配置、社会保障资金的支付和运作效率等。

(五)金融体系的支持。这是与条件(三)相关联的第二个方面,它与公共财政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保障资金配置与运作的两大支柱。在公共财政体系之外的社会保障资金,都将通过金融体系来运作;即使公共财政体系之内的资金,有时也需要通过金融体系的支持来运作。所以,金融体系的支持对社会保障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寻求最优制度绩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对公共财政体系和金融体系的搭配做出合理的安排。如果社会保障需要征用更多的私人资源,那么金融体系的支持将更加重要,因为私人资源需要在公共财政体系之外进行运作和配置。如果单就资金运作效率而言,一般情况下因为金融市场具有与竞争的相容性因而会比公共财政体系更有运作效率,但是反过来说私人成分越大再分配的效应就越小,所以要对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的作用做出权衡和搭配。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差别的合理性更多地是靠初次分配来实现的,那么金融体系的作用就可以得到更加充公分的发挥。这就回到了本文一再强调的观点,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是保证社会保障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公平效应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地推进更具充分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坚决与权钱勾结、行业垄断等压制公平竞争的障碍做斗争。

分析2:

案例六:社保:人们最期望公平

1. 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公平(公平的作用与意义)

社会公平的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激发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具体如下:①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②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③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2. 胡锦涛“社会公平观”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胡锦涛主席强调“坚持公平正义”的深层含义值得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深思,更值得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这要求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提高机关效能,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使权力真正的服务于人民。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领导干部俯下身子去关注民生、体恤民情,让勤奋履职、坚持清正廉洁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之举。

分析3:

更可靠社会保障如何实现?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如何实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对此进行了解读和回应。

有人富有人穷,怎么保障才公平?

记者:十八大报告强调公平,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才能算公平?

郑功成:公平的社保制度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普惠性。不是某一群体的专利,而是全民的福利,是共享式的制度安排。二是统一性。愈是统一的社保制度愈能公平地惠及全民。三是可持续性。即能够持续地让人民感到一年比一年好,而不是起伏波折甚至遭遇危机。在三要素中,前两个解决的是当代人的横向公平问题,后一个解决的是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问题。

记者: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是否意味着不同种类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完全并轨?

郑功成:统一性与公平性呈正相关关系,全国统一的制度才能真正确立国民平等的福利权益,但各国都是渐进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应当通过并轨走向公平,加快改革推动渐进整合,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医疗保险解决的是当期风险,应遵循大数法则,快速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是合理选择,再创造条件实现全民统一。

农民工进了城,保障如何随身行?

记者:目前大家比较关心农民工因流动带来的异地就医报销困难。社保的流动性怎么解决?

郑功成:目前采取的所谓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只是治标之术,社保制度真要适应流动性,必须在打破地区分割、城乡分割和推进制度一体化及提高统筹层次上下真功夫。

记者: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与做实个人账户进行到了什么阶段?它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郑功成:现在只有一部分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全国统筹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地区发展失衡导致一些地区反对,同时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划分也不清。应当尽快推进全国统筹,同时缩小个人账户规模并真正做实。这两项工作完成后,制度的公平性将大为增强,群体之间将不再因地区分割而带来权益不平等、流动不自由,代际之间也不会再因个人账户太大而让当代人负担过重,或者总是空账让下一代负担过重而失衡。

人人盼高福利,咋能保证可持续?

记者:有人疑问,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否可以像发达国家一样,建立高福利社会?如果可以,那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郑功成:福利社会绝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

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全面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新阶段,此后则是在不断缩小差距的同时稳步提高福利水平,在本世纪中叶前真正建成自己的福利社会。

记者:什么样的保障水平,既能满足民众的需要,又能保证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

郑功成:就是水平一定要适度,在确保免除全体人民生存危机的条件下,循序渐进,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同时,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并进一步优化责任分担机制,还要确保代际负担公平。应当避免短期的福利政绩工程。

案例七:正确对待大学生创业

“小伙伴们可以欢快地去创业了,创业失败,再也不怕啦!”知名互联网观察家刘兴亮日前在微信圈上欢呼。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勉励“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讲话搅动了一池春水、、、、、

分析1: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

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矗

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二、大学生创业的弊端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3.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4.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分析2:

大学生创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知识限制,很多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市场目标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二是缺乏经验,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和相关的知识;三是心态问题,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担风险与失败。四是创新能力薄弱,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所有这些,都要求创业的大学生必须努力克服。此外资金问题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分析3:

1、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受挫折与困难?

答: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也存在缺乏社会经验,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和缺陷。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这些都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失败。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做事情要重视点滴积累,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量的积累,导致创业失败。

2、假如你是一个创业者,你会怎样对待创业可能遭受到的失败?

答:①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促使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②要结合创业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水平。③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

“失败和挫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同时,意味着事业的成功需要不断的量的积累;第(2)问回答要结合事物发展的趋势,量变与质变、联系的观点来分析。

3、大学生创业为什么成功率这么低?

原因之一:就业压力,被逼无奈,容易放弃。

原因之二:激情创业,退热无力,疲惫退出。

原因之三:项目简单,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

原因之四:初生牛犊,缺乏社会经验。

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体,他本身的素质和对创业者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缺乏对社会、交际、财务等方面的必要知识和经验,也少一种执着的精神。

因此,个人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广泛的推行大学生创业,并不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高失败率,除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我国社会创业环境有待改善。我国有关部门推动创业教育,还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没有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而在现有的创业教育试点中,其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毕竟是大学生,从社会经验到创业经验都是严重不足的,没有风险意识,刚出来总以为什么事都是容易做得,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和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指导

案例八

分析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由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大量生产能力依赖出口,使我国变成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由此带来投资、工业、出口的快速增长。加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贴牌生产方式来实现,这就形成一种粗放增长的机制。面对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失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新的制约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实现三个转变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1、我国为什么要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答:1、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效率低下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我国的稀缺资源极不经济地被耗费。我国2004年调整后的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4.4%,而当年我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40%。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资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2、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据有关方面报告,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日污水排放量在1.3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每年新增3436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原2.5万公顷;北方河流资源开发利用率大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30%—40%),其中黄河、淮河、辽河达60%,海河达90%。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3、重化工业发展,就业难度加大.我国农村有超过1.5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非农业中就业,城镇每年还有1500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近年来由于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大企业,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大量占用耕地,每年增加成千上万失地农民。近几年我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250万亩到300万亩,如果按人均一亩地摊算,就意味着每年大致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所谓“失地农民”有相当数量的增加,这对于缩小城乡和贫富差别、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

2、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答: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改善民生、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素,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

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分析2:

党的十七大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不仅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对我国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一、深刻认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所谓“好”,就是要保持发展的稳定性,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就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五个统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防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就是要提高发展的效益性,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就是要实现发展的持续性,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就是要保障发展的普惠性,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必须加快推动国民经济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否则,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中国经济走不好,也走不远。从近期看,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的需要。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增长偏快造成的高排放、高污染给人民安居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给广大人民提供更优美的人居环境、更清洁的空气、更甜美的饮用水、更绿色的食品,使人们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也必须下最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是子孙后代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新世纪新时期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和政府,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考虑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要考虑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首先,科学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促进科学发展正在成为自觉行动。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更新发展思路,“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方式”、“五个统筹”、“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理念普遍增强,特别是在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过程中,努力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等各个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有了很大变化,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其次,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为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近年来,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全面取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股份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电力、邮政、铁路、电信、民航等垄断行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商品和服务价格绝大多数由市场决定的格局进一步巩固,油、气、水、电、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改进政府监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在分析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目前,重速度、轻质量,重投资、轻消费,重项目、轻环保的现象依然存在,“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禁不止,特别是在统筹发展、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等方面,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尚有差距;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三次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经济增长的代价过大;企业制度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还不少,保障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建设依然滞后。这些深层次问题不解决,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膨胀、盲目追求速度的问题,也很难真正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关键是如何把握和运用机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在于努力取得“两个重大进展”:一个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个是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要坚决克服片面追求速度的倾向,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调整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鼓励符合转变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要求的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新型业态发展,拓展金融、交通、物流、信息和技术服务等

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性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完善配套政策,抓好重点领域,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强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把深化改革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完善所有制结构。以国有大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垄断行业企业为重点,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深化预算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革,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土地政策,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要努力取得上述“两个重大进展”,必须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真正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真正把发展重心转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克服不顾条件盲目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要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强化质量效益、科技进步、节能降耗、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指标,使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分析3:

1.为什么说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十七大报告中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是对产出总量而言,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践表明,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我区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比较突出,2005年单位GDP能耗全国最高。因此,我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过程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决不能走浪费

分析4: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化,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一是加快政府投资体制改革。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职责和范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政府投资加快从竞争领域退出,转为主要用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创新政府投资运作机制,积极推广"代建制"等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政府投资利用效率。二是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和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转为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一律不再审批,政府仅从外部性、公共性、合规性方面对企业投资项目予以核准或备案,履行好对重大项目规划协调、发布行业信息等服务职能。

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只有理性、合格的市场主体,才能有降低成本、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载体。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引入国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经济要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深化铁路、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特许经营模式。加快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体现政府的所有者权益。破除体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有效的科技体制将为科技进步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体制保障。要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统筹不同所有制单位的科研投入,改变长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部门壁垒问题,支持教育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教育事业真正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创新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机制,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范围,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构建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取消垄断行业产品的行政定价机制,相应建立与完善价格调整听证制度。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着力推进建筑节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增强节能能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继续做好"三河三湖"和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报告、审计和能效标识工作,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建立节能减排市场化运作机制,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实现治污成本内部化。

五、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优化财税等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改革,完善地方税制,逐步建立财力向基层倾斜的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引导地方政府由过于重视发展工业项目向重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转变。继续运用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限制"两高一资"和相关资源性产品出口,推进资源税、燃油税改革,加快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研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方案,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税收环境。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完善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化运作的商业银行,切实提高银行自身经营效率,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案例九

分析1:

问:雷锋精神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请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理解和把握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

答:50年来,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没有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了时代的气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一是学习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二是学习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三是学习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四是学习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创造工作新业绩。五是学习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以劳动为美、以朴素为美、以节约为美,自觉到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砥砺品行,自觉到基层岗位上接受锻炼、成长成才。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时代所需、社会所盼、人民所愿

问:学雷锋活动已经开展了近半个世纪,今天我们突出强调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用一句话来概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弘扬雷锋精神。通过弘扬雷锋精神可以大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第一是人民的期待、人民的呼声。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越来越感到雷锋精神没有过时,雷锋精神仍然是我们的一个优良传统,社会需要把雷锋精神进一步发扬。第二是当前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当前人们的思想道德有很大进步,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推进道德进步需要雷锋精神,解决道德面临的问题也需要雷锋精神。第三,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精神则要通过典型人物、模范人物来集中体现。学雷锋活动可以给伟大的事业、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给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道德标杆。今天我们强调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考虑,概括起来就是时代所需、社会所盼、人民所愿。

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问:怎样才能够在全社会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答:主要考虑是“3+1”,即三大硬措施加一个面上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团体积极配合、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学雷锋活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推进有力的工作格局。二是把学雷锋活动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使学雷锋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各方面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测评体系,纳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加大考核力度,使学雷锋活动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四是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之中,使学雷锋活动更好地落到实处,让雷锋精神内化为人们的遵循和追求。

学雷锋活动的开展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过程

问:请谈一谈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以及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雷锋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需要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相一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生动的彰显,是一个具体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雷锋精神中都有具体的体现。雷锋是我们学习科学理论的楷模,他当时学习毛主席著作,今天我们要学习毛泽东思想,特别是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雷锋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天我们强调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雷锋精神彰显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也体现着我们的时代精神;雷锋又是我们的道德楷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雷锋精神与社会主流价值相一致、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契合、与时代进步节律相衔接,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元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展现,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内涵上是相通的。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主流价值和道德追求,传递给人们、传导给社会。可以说,学雷锋活动的开展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过程。

分析2:

一、应当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学雷锋活动的意义要使得学雷锋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需要我们对学雷锋活动的战略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站得高,看得远,在行动上有办法,见成效,赢得人民群众对这一活动的广泛认同、积极参与和长期坚持二、应当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深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应当学什么?我想,应当从两个层面上来学习。一是学习雷锋精神的实质和基本内涵;二是结合我们时代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学习,也就是弘扬光大雷锋精神,使之实现时代化。前者是对雷锋精神的继承,后者是对雷锋精神的创新。学习雷锋,首先要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学习雷锋,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学习雷锋,特别要学习他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精神。学习雷锋,还要学习他奋不顾身的革命斗志。学习雷锋精神不能死板教条,而应当结合我们时代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学习,使之实现时代化。

三、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转变学习雷锋精神的方式方法从个人的角度讲,要真正把雷锋精神学习好,就需要自觉加强修养,特别是要在行动上下工夫。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讲,要真正把学雷锋活动开展好,需要经常组织大家进行经验交流,褒扬先进,鞭策后进。应当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应当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学习中国现代先进文化相结合。要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还应当加强相关的物质载体和体制机制建设

分析3:

雷锋精神曾经受到漠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缺乏了信仰教育、道德教育和做人教育,社会信仰逐渐迷失了方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不断滋生蔓延,导致官员失德、商界失信、社会失义、法律失公、家庭失和等问题堪忧。

当交换成为很多人的存在哲学,一切似乎都可以打上价签、上架销售,一切似乎都应该掂量轻重、计较短长,“理性经济人”几乎成为唯一的物种。有人断言,雷锋早从社会上消失,换算成明码标价的各种服务。

在这种现实主义下,一些精神上的东西逐渐的人们所忽略。与此同时,雷锋精神却时刻的提醒我们启迪人们公平竞争、利人利己、善待他人,从而促进和谐关系、和谐社会的生长。虽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满足,但是也不能就此自我毁灭,自我放弃。雷锋精神在这种时代下深刻的使中国人民反省了自己的价值观。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人们需要以这种“精神原型”为内核,为全速前进的中国,构建一个精神家园;为深刻转型的社会,寻找一种心灵动力。

案例十

分析1:

一、当代社会腐败滋生的原因(一)社会历史的变革改革开放使我国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

模式,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国门打开,过去封闭条件下的理性观念也随之瓦解,西方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大举登陆。东西方物质生活的强烈反差,从根本上动摇了一些官员的精神意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俘虏。(二)制度约束力下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法制不健全,制度上有漏洞,坏人就会趁机横行,好人也无法做好事。”建设中国特色面社会主义仍然处在探索之中,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制度只能一步一步地完善。制度的缺陷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分子在制度的空档中频繁作案,危

机社会。(三)人性的因素人性中既有仁爱、慈善的一面,也有贪婪、邪恶的一面。人的自私在适当的环境中很容易显露出来,其结果必然导致因为个人利益而危及他人和社会利益。正是这种人性的贪婪邪恶,造就了当代社会一大批腐败分子,并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骇人听闻的腐败事件。

分析2: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论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特别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尽管这些年来我国依法治国取得长足进步,但当前在一些地方,反腐败斗争中还存在不重法治的倾向,不讲法律的人治思维和行为还有一定市场,主要表现为以领导者意志决定对腐败行为的查处与否,导致对某些腐败分子该查不查、该严不严、给予法外照顾。某些官员头脑中仍存三大根深蒂固的人治思维,一是“特权观念”,二是“法律只是手段”,三是“权大于法”。他们往往以言代法、用“红头文件”否决司法裁定,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能习非成是,应该明确“践行法治、克服人治”对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时事事处处坚持法治反腐。坚决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保障反腐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法治国家,要求依法治国的内容范围涵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其中自然包括反腐败。我们党中央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认法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要求用平等的宪法原则去“反人治”、“反特权”、“反腐败”,要求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而不是“人治”,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问题,是执政治理理念的升华。党中央今年严肃查处薄熙来等高级领导严重违纪问题,显示了依法治国决心,坚定了民众对法治的信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后,从履新伊始掷地有声地宣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两周年之际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到“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从“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到“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一以贯之、无处不在的“严”字,诠释了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自觉、自省;“全面”,是目标、要求,也是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的方法论,彰显了8600多万名党员组成的执政党拥有管好党、治好党、建设好党的定力和底气,能够解决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自我监督问题,用实际行动给人民以信心

分析3:

问题:1.国家对这些“老虎”的打压代表了国家的反腐的什么决心。

答:但按照中央的精神,不管涉及到多少人,不管涉及到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苍蝇和老虎一起打。一次查处10人,就表明了不管震动有多大都要查处的决心,也表明一旦证据确凿要一查到底的态度。

近来,“笼子”一词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成了社会上下的愿望。苍蝇和老虎一起打,这是有苍蝇和老虎已经出现以后的事,只要贪腐行为露头,必然遭打,而权力进笼子,是减少苍蝇和老虎的关键。伦理使之不想贪,制度使之不能贪,法律使之不敢贪,核心在制度。一个色诱团伙击中11名官员,主导固然在色诱一方,但官员接受色诱,然后被“捉奸”被挟持,潜因似乎在于权力可使其产生“一切都有可能”的想法。权力不进笼子,不只是金钱美女找上门来理所当然,胡作非为似乎也无不可以任意行之。

所以,一定要把权力关进笼子。权力要受制约,必须得把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受制度约束,不是在打压、限制权力,而是要使权力更好地承担责任。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分析4:

2.国家应该怎样实施反腐政策,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1、首先,我想谈谈对“反腐倡廉”的理解。“反腐”就是反对腐败,这肯定不错,那这个“倡廉”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是“提倡廉洁”?如果只是从字面去理解“提倡”两个字,那仅仅倡廉就够了吗?打个比方,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胎”;但在有很多地区是可以再生第二胎甚至更多的;同理,我们只是“提倡廉洁”,那是不是意味着有时候有些人有些地方也可以是......“倡”这个字是底气不足的,倡议的事物,响应当然好,不响应也不为罪。所以我个人提点意见,讲倡廉不好,不够严肃,不够法治,腐败的法律属于公法,不象我们说的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提倡诚实信用,尊重公共道德善良风俗之类的私法。公法很少会用到提倡的字眼,比如我们不能说提倡犯罪嫌疑人主动交代犯罪实施,提倡主动投案,更不能说提倡政府官员保持廉洁,再严重点就要推论到提倡不要腐败了。所以我建议不要用倡廉,如果改为反腐治廉,或致廉。更严肃些。

2、打这个比方,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党要在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上建功立业,我认为根治腐败的根本,在于有一套完整法律与制度机制,包括独立的政府监督部门,独立的司法体制等等一整套制度。同时,重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是为官为民的思想。在亚洲国家地区中,香港和新加坡都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都是华人,为什么就做的这么好呢,我想是法治与良好的机制起作用,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3、我觉得,法治与腐败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国家无法实现法治,那它的腐败肯定到处滋生,蔓延,最后肯定就亡党亡国。不论谁腐败了,都应当受到法律相应的相同的惩罚,如果我们发现相类似的腐败事件,但得到的处罚就不一样,那对与治理腐败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腐败的人,就更有侥幸心理,甚至会去仿效得到轻处罚的人,他们是怎么得到优待的就怎么去做最终会导致更大的腐败。这种是不符合法治精神的,如果没有法治,我觉得所有的所谓预防机制,监督机制,制定得再好,也会成为一纸空文。

4、作为执法机关,我们每个执法者,都要去面对各种现实的诱惑,进而怎么对待“腐败”这一问题。

第一,我们经常说腐败的成本太高,我们的工作稳定,工资也不太低,生活是够的,因此不值得去冒险腐败自己,进而教育、警示大家要清廉执法。这听起来符合经济上的效益与成本分析,因此只要制定制度,加大惩罚力度就可以了。这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思考,也有问题。为什么呢?我们深究一下,腐败的成本其实是潜在的成本,不是必然的成本,但腐败的效益是现实的,因此,我们在衡量是否愿意去承担腐败成本时的成本其实不是必须的,它是一种未发生的风险。每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有些人厌恶风险,远离风险,这些人肯定能远离腐败;但有些人则喜好风险,因为风险越大,往往收益也越高,这种偏好风险的人往往更容易腐败。看来,用成本与效益对比的方法去分析腐败防治腐败,并不可靠。

第二,那么,我们会问,能否想办法去降低执法者喜好风险的程度呢?如果大家都害怕风险,那就没有敢去冒风险腐败了。其实错了,我认为要降低那些喜好风险的人的喜好程度,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倾向喜好风险,还是厌恶风险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性格。我们曾经提出也要以德治国,讲情操,这是我们传统治理国家的办法。但说实在的,以德治国是理想状态,但它并不可靠。所有国家历史证明,还是法治这个东西可靠多了。德反映的是一种人的内心的东西,不靠普,因为每个人内心的东西不一样,如果各个人都是圣人,那是最理想了。只有靠法,一种外在的强制力,更可靠。无论你内心怎么想,你做了犯法的事情,就得负责任。

第三,我讲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想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怎么样让潜在的风险转变为现实的成本。这就靠建设法治国家,完善各种监督机制,让风险迅速直接的变为现实成本。想腐败的人,这个时候就要真的去权衡腐败的成本和收益问题了。

案例十一

众所周知,吴良镛院士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建筑学家、教育家。在2012年年初,他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红证书,从此,这位任教于清华大学的“人民建筑师”跻身于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行列。应该说,作为新入学的的研究生,能听到这样一位大家的报告,那是三生有幸啊!

然而,就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报告,活生生被那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给糟蹋了!至此,也许有人会问:九旬院士吴良镛人民大会堂做报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睡倒一片的呢?

一是思想太陈旧,学生不感冒。

毕竟吴老是92岁高龄的老人了,他的思想、理念难免跟这些90、80后之间有代沟,那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们自然对他的话题不感兴趣,只好呼呼大睡了!

二是知识太高深,学生听不懂。

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良镛院士是我国建筑界的权威,他所掌握的知识,让那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暂时还无法触及得到,在如同听天书的情况下,学生们只能昏昏欲睡了!

三是学业任务重,学生太困乏。

以往人们常说,十年寒窗苦读书。那是因为古代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要考童生、举人之类的,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是十年光阴。而今,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一直上到大学、研究生,何止是一个十年?二个十年也不止!我们的孩子从一生下来能牙牙学语、能走路开始就天天起早贪黑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一直上了二三十年,他(她)们能不困乏吗?!此外,那6000名研究生是新入学的,估计刚开学,学业任务重,他(她)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故而人困马乏!

四是教育有缺失,德育没跟上。

理想与立志:

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立志是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做什么?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更需要进一步思考。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选择:

一个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细小的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坚持: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是坚持还是退却?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不论是青少年时读书求学,还是年长后的研究和实践,几乎处处都要面对困难,也难免遭受挫折。年轻人很容易受到挫折影响而气馁,这里希望大家以宗白华先生讲的一句话共勉:“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这是在他写的《徐悲鸿与中国绘画》上的一句名言,要立志、要选择,在选择道路上更要有不惧困难的坚持。

身体力行:

现在社会舆论对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屡见不鲜,相关的书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让人痛心的是,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人也许并非对科学道德不理解,而是没有切实地将之落实到一己的心灵与行动中。因而,我想强调的是,必须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哲理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内化为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且会在逐步顿悟中加深体会,并不断加强信念,持续前进。

分析2:

可以先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从教授的角度写:(5个方向)

1、教授不了解下面研究生的收听需求;

2、教授的演讲能力太学术、太理论没有和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脱离实际;

3、教授和研究生平时的沟通比较少;

4、教授和研究生年龄上的差距在事务的认知、处事的观念差异太大;

5、其他是教授自身的问题,比如不懂演讲技巧、说话生硬、没有互动;

二、从研究生的角度写:

1、研究生不尊重92岁高龄的教授,缺乏研究生应有的修养,高学历但缺乏高素质;

2、研究生平时跟这个教授没有什么沟通;

3、研究生对这种形式的报告不重视,因为有可能对他们帮助不大或跟研究生个人没什么联系;

4、研究生没有参与这次教授的报告主题;

5、研究生已经具备相关的能力,内容老生常谈

不过更加能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学生的通病,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只懂得自爱。一位年龄如此大的老人在上面站着上课,作为一名学生都应有对他的尊重,这反映了当代学生的素质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得到扭曲,自古以来尊老爱幼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下坐着的都是研究生,自然在学问上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可否定的,但是就这样的情况看来,尽管只是再多,不懂得尊师重道也是一种对他人蔑视。所以很好的看出当代中学生的素质。所以在当今发展时,在我们未来的新生力量钟不仅要推动学问的发展,更要有精神的发展。

2. 那么怎样才能讲好课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