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科院考研遥感真题 2004-2012

中科院考研遥感真题 2004-2012

中科院考研遥感真题 2004-2012
中科院考研遥感真题 2004-2012

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40 分)

1. 遥感平台

2. SAR

3. 直方图

4. 光谱反射曲线

5. 镜面反射

6. 维恩位移定律

7. 比辐射率

8. 辐射亮度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 阐述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的特点?

2. 存储与分发多波段数字图像时,通常采用哪几种数据格式?请分别介绍其数据

排列方法。

3. 简述几何校正时重采样的方法有哪些?

4. 简要说明植被指数为什么可以突出植被信息?

5. 简要对比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60 分)

1. 什么是数据融合?以洪水监测为例说明数据融合的意义。

2. 说明遥感图像分辨率(空间、波谱、辐射及时间分辨率)的含义及其在遥感应

用中的意义。

3. 试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的特点,并举例说明监督分类的过程。

2010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40 分)

1. 遥感

2. 辐照度

3. 中心投影

4. 解像力

5. 趋肤深度

6. 饱和度

7. 遥感图像理解

8. 动态聚类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 为什么朝霞是橘红色,而我们早晨看到的太阳圆面比中午看到的要大?

2. 雷达距离向分辨率和方位向分辨率的特点。

3. 简述目视解译中常用的三种对比分析法?

4. 什么是遥感影像地图?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5. 雷达影像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问答题(每题15 分,共45 分)

1. 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的复合处理流程。

2. 如何利用遥感进行水中悬浮物的探测?

3. 举例说明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四、论述题(15分)

某市计划建设一条大型高速公路。该项目所在的区域雨量充沛,夏天暴雨多,森林覆盖率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森林),公路沿岸农业发达,村庄密集,穿越两个村庄,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和农业观光区,请针对这个项目,具体说明如何利用遥感技术开展该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性评价?

2009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40 分)

1. 遥感图像

2. K-T变换

3. DMC

4. 图像锐化

5. 光谱测量

6. 多时相分析

7. 大气纠正8. 辐射传递方程

二.简答题(共50 分)

1. 简述遥感探测地物信息的过程。

2. 简述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的区别。

3. EOS-MODIS数据已在农作物检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请简要论述其监测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优势。

4. 论述气象卫星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三.论述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六十分)

1. 阐述技术共享存在的技术和非技术问题。

2. 在目前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你将如何选择适当的分类方法,完成遥感图像数据的分类处理,并就你选择的方法,说明其特点及分类步骤。

3. 完成下表的填空,并简述时间分辨率在遥感应用研究中的意义。

4. 根据目前遥感的一些重大研究课题或研究内容,简述遥感地学分析或遥感应用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并根据你的见解给出一些评价。

2008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40 分)

1. 互补色

2. 太阳常数

3. 正像素

4. 瞬时视场角

5. 图像纹理

6. 解译标志

7. 维恩位移定律

8. 主瓣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 阐述几何校正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2. 给出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表达式及阐述其意义。

3. 试述红外遥感中温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

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主要思想。

5. 简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 分)

1. 绘出水体、植被、土壤的反射波谱曲线,根据其光谱特征论述如何利用TM多波谱影像区分三者。

2. 详细阐述大气散射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3. 举例说明利用直方图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方法。

4. 试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00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40 分)

1. 黑体

2. 瑞利散射

3. 大气窗口

4. 合成孔径雷达

5. 几何校正

6. 高光谱遥感

7. 直方图

8. 植被指数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 近极地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卫星的特点及其在对地观测中的作用。

2. 卫星或飞机上搭载的传感器所接受到的辐射信号除了地物直接反射的信息外,还混入了其他途径来的辐射,需要做辐射校正把它们去掉。请分析有几种其他辐射进入传感器。

3. 描述遥感图像特征的参数主要有哪些?

4. 请分析图像平滑的作用及主要方法。

5. 简述制约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 分)

1. 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反射到遥感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他们对遥感成像产生什么影响?

2. 列举除阴影外的主要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分别说明光学(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雷达遥感影像上阴影产生的原因。

3. 以TM和SPOT影像复合为例,试述不同传感器遥感数据复合的方法和意义。

4. 试结合实例论述“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结合的应用前景。

2005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20 分)

1. 遥感

2. 微波遥感

3. 时间分辨率

4. 遥感影像地图

5. 多元信息复合

二、简述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特点。(25分)

三、简述遥感植被解译的应用。(25分)

四、简述遥感系统的组成部分。(20分)

五、简述海洋遥感的特点。(20分)

六、简述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对比分析法。(20分)

七、简述制约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精度的主要因素。(20分)

2004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均值平滑

2. 大气窗口

3. 像点位移

4. 动态聚类法

5. 绝对黑体

6. 波谱分辨率

二、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限制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三、在土地研究中如何综合运用3S技术?(25分)

四、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如何进行复合?(25分)

五、遥感信息复合的目的、方法和应用。(20分)

六、比较彩红外影像和热红外影像判读?(20分)

中科院遥感所考博 遥感图像处理2000-2004.

2000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基础部分 1.简述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2.分别从空域和频域上解释图像增强原理,并说明它们的关系 3.写出图像退化模型,并简述各个量的意义及其求法 4.简述局部自适应几何纠正的原理及优点. 5.试述SSDA(序贯相似性检测)图像配准算法的原理 6.如何抑制斑点噪声?如何去除不均匀光照的影响? 二、综合部分(40) 在已学过(或从事过)的遥感图像处理内容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方向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论述(包括:1.该方向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2.目前的发展状况与主要存在的问题.3.可能的解决途径等)。 2001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 基础部分 1.如何利用傅立叶变换计算卷积(图示)? 2.如何判定并消除斑点噪声? 3.简述几何精纠正的步骤 4.如何利用直方图进行色调调整? 5.设一幅图像大小为N=64*64,有8个灰度级,其灰度概率分布如下表: k r k n k n /n o r =0 790 0.19 7/11=r 1023 0.25 7/22=r 850 0.21 7/33=r 656 0.16 7/44=r 329 0.08 7/55=r 245 0.06 7/66=r 122 0.03 7如何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 6.假设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成象模型为: s(x,y)=L*r(x,y)* t(x,y) 其中, s(x,y)表示所成的象, r(x,y)表示地面景物的发射率,代表原始信号, t(x,y)表示云层的透射率,代表云层噪声,L 为太阳光强度。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恢复,简述恢复原理及过程。 二、综合部分:试分析为什么目前自动图像分类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并指出可能的突破点。 2002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考试内容包括 1.如何抑制斑点噪声? 2.说明什么情况下进行线形拉伸处理. 3.什么叫灰度共生矩阵? 4.计算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时,用到傅立叶变换的那些性质? 5.试述RS 图像的几何纠正过程. 二、考试内容包括 1.试述图像分类的方法及原理,并指出不同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假设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成象模型为: s(x,y)=L*r(x,y)* t(x,y)

历年中科院遥感所 GIS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博真题

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 空间拓扑关系 2. 地址匹配 3. 元数据 4. 栅格数据结构 5. 空间数据精度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 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 3. 叠加分析 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2. 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 3. 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1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 1. 地址匹配 2. 地图精度 3. 关系数据库 4. 四叉树 二、简答题 1. GIS的特点及应用 2. GIS的结构及功能 3. 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 三、论述题 1. GIS的发展趋势 2. GIS与RS、GPS的集成方法 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改进方法 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 1. 地理空间 2. 行程编码 3. 地址匹配 4. 拓扑关系 5. 空间数据元数据 二、简答 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 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

三、问答 1. GIS的发展历程 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 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版本一) 一、名词解释 1. GIS 2. 数据挖掘 3. 空间索引 二、简答题: 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 2、数据质量标准 三、论述 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很麻烦。 2、关于温度梯度的 2003年GIS试题(版本二) 一名词解释 DEM、TIN、平移转换、栅格结构 二、简答 1、GIS的组成 2、空间拓扑分析 3、GIS互操作 三、论述(任选二个) 1、GIS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2、WebGIS的核心模型及其应用 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关键和潜在领域 2005年中国科学院遥感所GIS考博试题 一、简答题 1. 传统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缺陷 2. GIS中TIN的生成步骤 3. 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 GIS标准化的内容 5.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6.谈谈GIS与RS的关系 7.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 8. 电子地图的特征 9. 空间索引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 1. 印度洋海啸造成重大伤亡。请设计一个海啸预警、检测、评估系统的系统方案。

中科院遥感考博真题整理

2011年3月RS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成像光谱仪 通常的多波段扫描仪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几个到十几个波段,对遥感而言,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愈多,及波段取样点愈多,愈接近于连续波谱曲线,一次可以使扫描仪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这种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像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 2、空间分辨率 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遥感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反映了两个非常靠近的目标物的识别区分能力,有时也称为分辨力或解像力;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①像元,指单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面积大小;②线对数,对摄影系统而言,影像最小单元常通过1mm间隔内包含的线对数确定;③瞬时视场,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场,单位为毫弧度,瞬时视场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可分像素)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 3、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LAI)是指每单位地表面积的页面面积比例,它对植物光合作用和能量交换是十分有意义的。叶片的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和作用,产生植物干物质积累,并使叶面积增大,叶面积增大则光合作用更强,产生更多的干物质积累,则生物量扩大,同时,叶面积越大,植物群体的反射辐射越强。页面指数与植被生态生理、叶片生物化学性质、蒸散、冠层光截获、地表第一生产力等密切相关,使它成为研究生态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4、光谱分辨率 遥感信息的多波段特性,多用光谱分辨率来描述。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越好,如TM在0.45-12.5um有7个波段,记录了同一物体在7个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的差异,而航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在0.4-2.45有224个波段,可以捕捉到各种物质特征波长的微小差异。 5、植被指数 植被指数指选用多光谱遥感数据经分析计算(加、减、乘、除等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方式),产生某些对植被长势、生物量等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的数值,它用一种简单而有限的形式—仅用光谱信号,而不用其他辅助资料,也没有任何假设条件,来实现对植物状态信息的表达,以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植被覆盖、生长活力及生物量等。在植被指数中,通常选用对绿色植物(叶绿素引起的)强吸收的可见光波段(0.6-0.7um)和对绿色植物(叶内组织引起的)高反射的近红外波段(0.7-1.1um)。 6、地物方向谱 地物方向谱主要用来描述地物对太阳辐射反射、散射能力的空间变化的波谱变化。 7、主动遥感 按遥感的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主动遥感,又称有源遥感,指从遥感平台上的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能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

中科院遥感所课程介绍

一.中科院遥感所博士专业选修课介绍 一、近年开设课程 1.高光谱遥感 40学时/2学分(张兵) 2.遥感物理 54学时/3学分(牛铮、柳钦火) 3.微波遥感 40学时/2学分(李震) 4.地球系统科学 40学时/2学分(毕思文) 5.遥感图像处理 60学时/4学分(唐娉) 6.虚拟地理环境 30学时/2学分(龚建华) 7.网络空间信息技术 30学时/2学分(杨崇俊) 8.数字城市 30学时/2学分(池天河) 9.量子遥感 10学时/1学分(毕思文) 10.滑坡遥感 10学时/1学分(王治华) 11. 遥感应用方法论 60学时/3学分(吴炳方) 12. 海洋遥感 30学时/2学分(唐军武) 13. 热红外遥感 10学时/1学分(陈良富) 14. 定量遥感反演 15学时/1学分(薛勇) 15. 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程序设计与应用(马建文) 16. 遥感图像解译(刘亚岚、魏成阶) 二、年度授课情况 2006博士专业课(秋季) 1.遥感物理54学时/3学分(牛铮、柳钦火) 2.热红外遥感 10学时/1学分(陈良富) 3. 高光谱遥感 20学时/2分(张兵) 4. 定量遥感反演 15学时/1学分(薛勇) 5、海洋遥感 30学时/2学分 07年博士专业课(春季)所开课程 1.遥感图像解译 12学时/1学分(刘亚岚、魏成阶) 2.“数字城市”理论、技术与方法30学时/2学分(池天河等)3、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程序设计与应用 21学时/2学分(马建文)07年博士专业课(秋季)开设课程 1、遥感物理 54学时/3学分(牛铮、柳钦火) 2、微波遥感 40学时/2学分(李震) 3、遥感应用方法论 40学时/2学分(吴炳方等) 08年博士专业课(春季)课程 1、遥感图像解译 12学时/1学分(刘亚岚、魏成阶) 2、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程序设计与应用 21学时/2学分(马建文) 3、遥感图像处理 21学时/2学分(唐娉)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地理信息系统 2、空间信息网格 3、空间数据挖掘 4、数据互操作性 5、空间索引 二、填空题(每空答对得2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共40分) 1、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年代。 2、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起始于()年代,其标志是()。 3、()、()和()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要素。 4、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转换主要包括()和()。 5、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分为()、()和()三个层次。 6、空间关系通常分为()、()和()三类。 7、手扶跟踪数字化的精度受()、()和()三种条件的影响。 8、空间信息查询方式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的括弧中写入“对”或“错”,每一题答对得4分,答错不扣分,共20分) 1、若某一弧段的左、右多边形分别为A和B,则A、B两个多边形相邻。() 2、若弧段A和多边形P无交点,则A和P是分离关系。() 3、利用游程编码数据结构一定能够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4、对于等角投影,面积越大,造成的畸变越大,因而大面积的区域制图不适合使用等角投影。() 5、开放式GIS的目的是实现异构分布数据的共享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四、简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简述空间数据质量的标准要素 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及意义 五、论述题(共两题,45分)

1、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注目的重大水利工程。若根据蓄水前后的水位计算淹没区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及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 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25分) 2、给定某一海域的海面观测点分布地图及每个点的海面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现需要计算该海域内某一天的海面温度等值线分布及温度变化梯度分布,请利用GIS的功能给出求解方法和步骤。(20分)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数据建模的三个步骤: 2.空间分析的三种类型: 3.矢量对象按其维数分为五类:分别判断集中对象是人为、还是自然空间对象。 4.GIS的硬件的四个组成部分 5.地图投影按几何畸变分为三种类型:高斯投影为哪种投影。 6.数据库的类型 二、简答题 1.简述地理信息的组成部分。 2.元数据的概念和作用。 3.关于空间分析 三、论述题 1、为测定区域的水土分布情况,在区域内布设100个观测点,问如何布设?如何根据这100个观测值,分析区域的水土分布情况。(大意就是这样) 2、给出遥感数据的行程编码,你能将数据还原为原来的形式。并转换为二维的Morton码,然后求第5行第6列的Morton码是多少? 3、数据质量的各个要素和内容? 4、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4' X 5) 1、虚拟现实 2、空间信息网格 3、空间信息挖掘 4、数据互操作性 5、空间索引 二、填空(大概意思,不全,少4空,望补充!顺序不对)(每空2分,答错倒扣1分) 1、数据建模三步骤()()()

中科院遥感所(空天院)-考博-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名词解释 - 副本

地理信息:是用于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质量、数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文字、数字、图形和图像的总称。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可简单的定义为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实现地理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显示、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采集、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参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参照数据又称地理空间数据,适用于描述位置和空间要素属性的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可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硬件系统包括执行程序的中央处理器、 保存数据和程序的存储设备以及用于数据输入、显示、和传输的外围设备(数据采集设备、输出设备及网络设备)等。软件系统包括可运行GIS软件的操作系统和GIS软件,其中GIS软件包括程序和用于驱动硬件的用户界面。 2)地理数据库系统:地理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实体AW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地理数 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数据维护、操作、查询检索等。地理数据库的地理数据分为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可以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表示,几何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拓扑几何关系。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人员及基础设施:GIS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管理、制定解决方案 以及处理应用问题。基础设施是指维护GIS运行所需要的物理的、组织的、行政和文化的环境。 GIS的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 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据值逻辑一致,无错等。 2)数据格式化、转换和概化,通常称作数据操作。数据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 间变换,是一种耗时、易错,需要大量计算量的工作,应尽可能避免。数据转换包括数据格式转化、数据比例尺的变换等。数据概化包括数据平滑、特征集结等。 3)数据的存储与组织:这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关键步 骤,涉及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属性数据的组织方式有层次结构、网络结构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4)查询、检索、统计、计算功能和空间分析。查询、统计和计算是地理信息系统所具备的 最基本的分析功能。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计算机系统的根本区别。模型分析是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它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深化的重要标志。空间分析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空间检索、空间拓扑叠加分析和空间模拟分析。 5)可视化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许多显示地理数据的工具,其表达形式既可以 是计算机屏幕显示,也可以是集成在报告、表格、照片、地图等图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输出功能。 地理国情监测:综合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对自然和人文现象进行定量化的动态监测,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统计数据。 2018 云GIS:云计算与GIS的结合,是将云计算的各种特征用于支撑地理空间信息的各要素,包括建模、存储、处理等等,从而改变用户传统的GIS应用方法和建设模式,以一种更加友好的

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

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 陈述彭,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方向:GIS及遥感应用 被誉为中国的“遥感之父”。中国遥感和GIS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积极推动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60年代倡导航空像片系列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70年代致力于开拓遥感应用,组织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航空遥感实验.80年代负责研制中国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筹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 著有《地学的探索》文集6卷(1990-2003),《石坚文存》(1999);合著《遥感地学分析》(1985,1990)、《地理信息系统导论》二种教材,主编《地球系统科学》及《遥感大词典》(1990)二种工具书;主编《地学信息图谱》(2001);主编《地球信息科学》(1997一)及《遥感信息》(1986一)两种期刊. 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科技部原部长,原中科院遥感所所长 研究方向:资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在卫星数字图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测等的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 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 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分类系统、制图比例尺、技术流程、专题图种类等方面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模、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均取得突破. 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 研究方向:遥感技术与应用 早年从事气候学、太阳辐射和地物遥感波谱特征研究.在中国首先提出关于多光谱遥感波段选择问题,并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进行了研究.主持了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七五"攻关中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空机载遥感实用 系统".倡导和开展了高光谱遥感研究,在岩石矿物识别、信息提取和蚀变带制图方面取得突破.根据植被光谱特征研究发 展的高光谱导数模型和光谱角度相似性匹配模型等为高光 谱遥感这一科技前沿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小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遥感信息处理

中科院北大等遥感试题汇总

各院校设题汇总 中科院 1995年博士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 一、简答题(40分) 1.遥感地学评价标准。 2.LandsatTM数据特征。 3.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4.遥感信息处长合分析。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 1.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 2.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4.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 (任选四题,每题25分) 1.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 2.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 3.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 4.遥感信息增强方法 5.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 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 遥感概论 一、简答与名词解释: 1. 混合像元(98) 2. 高光谱(98) 3.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 4. 最大似然法(97) 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98) 6. 主成分分析(99) 7. TM的七个波段(97) 8. 高光谱遥感(99) 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 二、论述 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98) 2. 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99) 3. 遥感地学评价基础。(97)

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生入学考试RS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高光谱遥感 2.空间分辨率 3.大气纠正 4.色度空间 5.小波变换 二、论述题(任选三,每个25分,共75分) 一、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 二、多源数据复合的方法及关键技术 三、遥感的发展及前沿综述 四、结合你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 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RS) 一、名词解释(20分) 五、波谱分辨率 2. 密度分割 3. 全球定位系统 4. 遥感制图 5. 监督分类 二简答(40分) 1. 多源数据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2. 雷达遥感的主要特征 3. 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 4.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标准 三问答(40分) 1. 成像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2. 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 3. 结合您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 中国院遥感所XX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地物反射波(光)谱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基尔霍夫定律 ?瑞利散射 ?大气窗口 ?分辨率 ?辐射亮度 ?维恩位移定律 ?高光谱 ?小波分析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秋季入学博士拟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秋季入学博士拟录取名单(含硕转博) (按姓名排序) 编号考生姓名录取专业 1 白瑜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 曹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 曹洪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 曾业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5 陈国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6 陈庆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7 迟登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8 段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9 贡成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0 谷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1 郭宇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2 韩向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3 郝亚蒙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4 季建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5 贾珺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6 贾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7 金兴信号与信息处理 18 李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9 李鹏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0 李文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1 梁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2 刘奇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3 欧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4 任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5 宋博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6 王更科信号与信息处理 27 王京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8 王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9 王润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0 王爽信号与信息处理 31 王宛楠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2 吴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3 谢帅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4 荀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5 杨轩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6 尹然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7 张昌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8 张静信号与信息处理 39 张隆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0 张罗信号与信息处理

41 张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2 张欣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3 张懿信号与信息处理 44 张智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5 赵云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6 朱莉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7 朱欣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8 朱自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科院遥感所考博遥感图像处理20002004

中科院遥感所考博遥感图像处理20002004 2000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基础部分 1.简述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2.分别从空域和频域上解释图像增强原理,并说明它们的关系 3.写出图像退化模型,并简述各个量的意义及其求法 4.简述局部自适应几何纠正的原理及优点. 5.试述SSDA(序贯相似性检测)图像配准算法的原理 6.如何抑制斑点噪声?如何去除不均匀光照的影响? 二、综合部分(40) 在已学过(或从事过)的遥感图像处理内容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方向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论述(包括:1.该方向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2.目前的发展状况与主要存在的问题.3.可能的解决途径等)。 2001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基础部分 1.如何利用傅立叶变换计算卷积(图示)? 2.如何判定并消除斑点噪声? 3.简述几何精纠正的步骤 4.如何利用直方图进行色调调整? 5.设一幅图像大小为N=64*64,有8个灰度级,其灰度概率分布如下表: /n rnnkkk 790 0.19 r,o0 1023 0.25 r,1/71 850 0.21 r,2/72 656 0.16 r,3/73

329 0.08 r,4/74 245 0.06 r,5/75 r,6/7 122 0.03 6 r,1 81 0.02 7 如何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 6.假设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成象模型为: s(x,y)=L*r(x,y)* t(x,y) 其中,s(x,y)表示所成的象, r(x,y)表示地面景物的发射率,代表原始信号, t(x,y)表示云层的透射率,代表云层噪声,L为太阳光强度。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恢复,简述恢复原理及过程。 二、综合部分:试分析为什么目前自动图像分类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并指出可能的突破点。 2002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考试内容包括 1.如何抑制斑点噪声? 2.说明什么情况下进行线形拉伸处理. 3.什么叫灰度共生矩阵? 4.计算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时,用到傅立叶变换的那些性质? 5.试述RS图像的几何纠正过程. 二、考试内容包括 1.试述图像分类的方法及原理,并指出不同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假设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成象模型为: s(x,y)=L*r(x,y)* t(x,y) 其中, s(x,y)表示所成的象, r(x,y)表示地面景物的发射率,代表原始信号, t(x,y)表示云层 的透射率,代表云层噪声,L为太阳光强度。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恢 复,简述恢复原理及过程。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11年硕士、博士拟录取

2011年硕士、博士录取及调档政审通知 2011/05/13 | 编辑: | 【大中小】【关闭】 2011年硕士、博士录取及调档政审通知 经过初试和复试,决定录取以下考生为我所2011年硕士生和博士生: 硕士录取名单 序号姓名性别录取类别录取导师录取专业专业代码 1 杨延青男非定向杨崇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2 刘韶菲女非定向阎福礼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3 刘迪男非定向曹春香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4 耿晓庆女非定向李紫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5 贾松林男非定向苏林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6 尚华哲男非定向陈良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7 游行至男非定向蒙继华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8 张焕雪女非定向李强子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9 王晶女非定向方俊永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10 佘晓君女非定向张立福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11 李雪轲女非定向王晋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12 张艮中男非定向童庆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13 田海静女非定向李小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14 谢飞女非定向郭子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15 李涛男非定向吴炳方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16 赵玉金男非定向赵千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17 钱丹女非定向关燕宁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18 庄齐枫男非定向吴炳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19 陈琪婷女非定向贾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20 李龙翔男非定向龚建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21 尚南男非定向聂跃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22 刘雄飞男非定向王世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23 汪昊女非定向黄晓霞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24 徐旭男非定向张凤丽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25 高应波男非定向燕守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26 刘佳女非定向薛勇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27 邵静女非定向池天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28 赵元女非定向彭玲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29 徐源璟女非定向张增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30 袁媛女非定向赵忠明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31 赵仁辉男非定向乔彦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32 李辰男非定向孟庆岩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33 孙义威男非定向邸凯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中科院遥感所GIS考研历年试题1

注:本历年试题中11年试卷为本人考后回忆版,其它试题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其真实性。 2003遥感所硕士试卷GIS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地理信息系统 2. 空间信息网格 3. 空间数据挖掘 4. 数据互操作性 5. 空间索引 二.填空题(每空答对得2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共40分) 1、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年代。 2、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起始于()年代,其标志是()。 3、()、()和()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要素。 4、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转换主要包括()和()。 5、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分为()、()和()三个层次。 6、空间关系通常分为()、()和()三类。 7、手扶跟踪数字化的精度受()、()和()三种条件的影响。 空间信息查询方式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的括弧中写入“对”或“错”,每一题答对得4分,答错不扣分,共20分) 1、若某一弧段的左、右多边形分别为A和B,则A、B两个多边形相邻。() 2、若弧段A和多边形P无交点,则A和P是分离关系。() 3、利用游程编码数据结构一定能够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4、对于等角投影,面积越大,造成的畸变越大,因而大面积的区域制图不适合使用等角投影。() 5、开放式GIS的目的是实现异构分布数据的共享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四.简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简述空间数据质量的标准要素 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及意义 五.论述题(共两题,45分) 1.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注目的重大水利工程。若根据蓄水前后的水位计算淹没区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及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25分) 2. 给定某一海域的海面观测点分布地图及每个点的海面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现需要计算该海域内某一天的海面温度等值线分布及温度变化梯度分布,请利用GIS的功能给出求解方法和步骤。(20分) 2005遥感所硕士试题GIS 一、填空题 1. 数据建模的三个步骤: 2. 空间分析的三种类型:

中科院遥感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情况分析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分析 林政阳1 摘要: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是目前国内该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本文结合遥感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案例综合分析遥感地球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关键词:遥感地球所,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1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和遥感技术简介 1.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介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RADI,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为2012年11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其前身是原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是目前国内该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1]。 遥感地球所集中了我国众多的优势资源。在平台方面,目前拥有9个国家级、院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拥有航天和航空对地观测两个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拥有联合国、国科联下属等4大国际科技平台[2]。由原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原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中心合并后的遥感地球所,其主要目标将是研究遥感信息机理、对地观测与空间地球信息前沿理论,承担建设运行国家航天航空对地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体系的职责,构建形成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全球环境与资源空间信息保障能力,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促进学科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 1.2 遥感技术简介 遥感技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造卫星的出现而开始发展,通常意义上的遥感技术指的是利用航空或航天平台,在远距离不与目标物体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在载具上加载的传感器接受目标的电磁波信息,获取数据后进行数据的处理、综合分析进而揭示出物体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遥感技术的兴起大大增强了人类对于地表的探索能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可以方便快捷乃至实时地获取目标的信息,在军事上和民用上(如森林火灾监测、农业估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内容及意义 2.1 科技成果转化内容 科技成果是一个范围较广的概念,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投入市场进行产品化过程中各个阶段取得的进展都可以称作科技成果[3]。它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中的定义是: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并经过鉴定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 科技成果转化是对处于一定研发阶段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的研究、试验、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