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政治第七课练习题 (3)

高二政治第七课练习题 (3)

高二政治第七课练习题 (3)
高二政治第七课练习题 (3)

高二政治第七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同志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也就没有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这表明A.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由伟大的思想家决定的

B.伟大先进的人物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

C.时势造英雄D.个人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说明A.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现实B.理想像花朵一样美好但并不现实

C.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D.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3.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这句话主要说明A.人生价值只有贡献,没有索取B.社会对个的的尊重、满足是不重要的

C.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贡献应该属于首位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4.“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句话体现了

A.人和生只有社会价值没有个人价值B.每个人都在为别人活着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5.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在家庭中对父母而言自己是子女;在学校中对教师而言自己是学生;对同班同学来说你又是同学;从法律上讲,你是国家公民;在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上,你是乘客。这些现象表明

A.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B.人的突破性是相对于自然性而言的

C.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D.人是社会的产物

6.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这意味着

A.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B.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身素质

C.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D.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7.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放弃国外的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于解放前加到祖国。解放后,在极其艰苦的大西北,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是我国核武器理论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被尊称为“两弹元勋”。这表明

A.只有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B.个人对社会能否做出贡献,个人奋斗是唯一和条件

C.人生价值的实现,既有社会条件,又有主观因素

D.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所处的历史时代

8.“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它跑进人们的脑筋却不那么容易。当人们开始思想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当归大家。”这段话

A.承认了私有观念是资产阶级所特有的

B.肯定了自私只有是私有制的产物,绝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C.表明自私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天生的、是人脑的产物

D.揭示了私有观念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9.人们常说:“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这体现了

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B.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C.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D.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10.德国诗人歌德在给叔本华题词时写到:“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这句话所体现的哲理是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B.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11.徐虎常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奉献?你索取,我索取,向谁索取?”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人们不应该向他人和社会索取B.人们应先奉献后索取

C.奉献与索取是对立的D.奉献与索取是辩证统一的

12.一位哲学家说,生存是一种伟大的使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而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说

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1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努

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当前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实现第十个五年计划B.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小康社会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根据上题材料,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说明

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B.正确的理想只有一个

C.崇高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D.社会理想在所有理想中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

15.某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爱心社”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是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②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实现③人生的真正价值

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16.在一次社会调查中,有53.2℅被调查的北京青年认为,科学家比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大。这是因为,被调查者认为A.个人对社会的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重要B.重大的贡献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贡献

C.个人对社会的精神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D.只有精神贡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17.世界体操王子李宁,在其运动生涯中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共获得106个冠军,其中世界冠军14个,亚运会冠军8个,并荣获国际奥委会“20世纪最佳运动员”称号。他退役后又奋战商海,创建了中国最大规模的体育用品公司——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李宁牌。李宁的事迹表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B.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顽强奋斗的精神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任何协作

18.胡锦涛同志在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要求:青年在坚持正确的人生之路,不断为人民建功立业,就要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航标B.坚持集体主义就必须反对个人主义

C.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D.个人活动直接、间接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给我们人生的主要启示是A.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B.个人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C.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航标与动力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20.一位从西北来的民工在街上见到几名歹徒正抢劫两位青年男女,遂上前与歹徒搏斗并受了重伤,后被巡警送往医院抢救。

有关部门在了解此事时,需两位当事的青年男女出来作证,但几十天过去了,两位青年却一直未露面。材料中民工的行为体现了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的贡献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C.精神人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牺牲精神

21.上述事例中,两青年的行为说明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他人的帮助B.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极端个人主义会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D.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难以统一

22.“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

A.理想不是现实B.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

C.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23.“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客观存在出发,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理想,总是在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前进的。”这一事实说明了

A.人类对理想的不断追求是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B.任何理想对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C.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需多方面的条件D.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设想最后之所以都失败了,这是因为

A.他们的设想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B.他们缺乏群众基础,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C.他们没有对当时的社会存在做出正确反映D.他们的设想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之上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为人类留下了2000多项发明。他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在世的这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爱迪生的言行体现了

A.人生是否有价值可以从人自身得到说明B.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

C.个人下社会不可分,社会的发展要依靠人来推动

D.只有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衡量人生的价值

26.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个人,总会或多或少地、直接间接地对社会历史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个人活动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也有大小之分。这取决于以下因素

A.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B.个人所处的社会客观环境

C.个人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群众利益

D.个人德、智、体等综合素质

27.享乐主义、悲观主义、实用主义、权力至上的人生价值观是非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它们之所以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它们都是从“自我”出发,自我高于一切

B.它们都离开了“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的正确人生价值准则

C.它们的核心是利己主义D.它们所起的作用都是消极的

38.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能把他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大小作为唯一尺度,精神方面的贡献,特别是优秀人物的高尚思想品德,对社会的进步具有特殊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因为

A.意识决定物质B.优秀人物的定神贡献是最重要的

C.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统一的D.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

29.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主要说明了

A.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B.个人活动受到自己社会地位的制约

C.个人活动受到一定现实环境的制约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深入,下岗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下岗职工再就业时,需要处理好下列关系

A.社会需要与个人爱好专长的关系B.物质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C.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D.自我奋斗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31.马克思指出:“当作家当然必须挣钱生活、写作,但他绝不是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这段话说明A.金钱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B.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

C.金钱不是人生幸福的全部内容D.人要正确对待金钱

32.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产品结构的调整,工人下岗、转岗已不是个别现象。对此国家强调,下岗工人要自己想点办法,企业集体帮助一下,政府再从政策上扶持一下,希望通过这种共同努力解决好工人下岗问题。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B.实现人生价值也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C.任何岗位上都能实现人生价值D.社会无力为下岗工人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33.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一比喻告诉我们

A.理想和现实的联系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B.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

C.只要脚踏实地的去做,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D.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实践

三、简答题

34.“将自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得到的收入用于自己的合理消费和社会公益事业,既能显示生活的潇洒,又能体现人生的意义。”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四、辨析题

35.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二者互为目的和条件,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

36.理想对人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五、论述题

37.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赤胆忠心的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忘我奋斗,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使在处境异常艰难的时候,伯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毫不动摇。他说过,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我们终身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这个事业,而不是为了别的。他以自己的顽强奋斗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⑴刘少奇同志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并为之终身奋斗,说明了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人何作用?

⑵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以刘少奇同志为榜样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38.江泽民在“纪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50年来,我们始终缅怀为了祖国,为了和平和自由而在这场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在志愿军的行列中,先后涌现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以及罗盛教这样光彩照人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永远镌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⑴这段话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观点?

⑵这此观点在上述讲话中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答案在“批注”。Word2002会自动显示,Word2000把鼠标移到题号即出现,或点击:视图(V)→批注)

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含解析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长征路上,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正确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是()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B.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 C.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D.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袭和弘扬 3.(2017·广西河池模拟)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名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A.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爱好和平 B.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勤劳勇敢 C.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团结统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 4.(2017·山西重点中学联考)《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A.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5.(2017·湖北武汉模拟)在血雨腥风、内忧外患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换取了国家新生。然而,一些人把恶搞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用灰暗的心理、扭曲的心态在网上质疑英雄人物的事迹,诋毁英雄。下列评论正确的有() ①抹黑英雄就是抹黑历史,崇尚英雄就有民族未来②玷污英雄人物光辉形象,缺失良知跨越道德底线③论证置疑能够明辨是非,网络表达也须充分尊重④先烈壮举熔铸精神丰碑,中华民族精神岂容亵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的总装成功是广大参研单位和人员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 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结果。航空报国精神() ①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7.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不仅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也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赤子情怀。《大国工匠》之所以打动国人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高中上海政治哲学部分(必背全)

哲学常识 前言 1、哲学来源于生活。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3、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5、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①辩证唯物主义和②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最重要和最 具革命性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把读书思考和实践探究结合起来。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 1、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为宇宙多样而统一,其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已被认识的事物和有待于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认识的物质。 3、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就其起源来说,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其生理基础来说,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就其形式来说,它是主观的;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它是客观的。 4、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不仅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还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5、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6、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其理论依据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唯物主义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切从书本的条文出发)和经验主义,即一切从自己的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 8、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总结 第六课

第六课 1. 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三个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总之,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十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新问题、新要求、新工具)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真理: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7.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行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8.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论的相关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 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积极参与实践②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注重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认识。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第4、5课练习(附答案)总结

生活与哲学第四、五课练习2014 09 11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 C.物质性D.客观性 2、2010年11月8日,上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3、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对于世界的“统一性”的正确理解是 A.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 C.意识决定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 4、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 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 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8、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水,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0、《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上海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1)我们的经济生活 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 生产→基础,交换→流通过程,分配→中间环节,消费→最终目的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原因:①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我国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经济建设→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①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②全面发展→推动政治文化社会发展 ③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发展(城乡、地区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2)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①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所需要的生活消费资料来源于社会生产 ②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进步经济发展→经济生活变动→政治文化生活变动→使整个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①劳动者的劳动②土地③资本④经营管理⑤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 ①科技含量高②经济效益好③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④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GDP统计指标含义、意义和缺陷含义:一国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 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 意义:①GDP总量: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②人 均GDP:人们的富裕程度③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 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一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 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发展 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 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关系 发展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前提,改善人民生活 则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3)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总收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 金)=消费+储蓄 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 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 消费结构的分类 ①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发展消费 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 ③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消费、服务消费 ④自给性消费、商品性消费 ⑤衣、食、住、行、用 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 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表现 ①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发展消费↑ 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 ③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消费↓、服务消 费↑ ④自给性消费↓、商品性消费↑ ⑤食物比重↓即恩格尔系数↓ 原因:①生产发展、社会进步②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消费者的权利 ①安全权②知情权③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受尊重权 ⑥获得赔偿权 消费者维权主要途径 ①和经营者协商 ②去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 ③去仲裁机构仲裁 ④去法院诉讼 (4)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 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及其重要作用 ①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 着基础的作用(①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其他部门的 存在发展离不开农业) ②第二产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带 动整个经济发展,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①为其他部分提供物质技术装备②提供基本生活消 费品③国家积累的来源,巩固国防) ③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 重要特征,是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 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①巩固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 ③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小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巩固第一产业,做 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题及答案 1.(07山东卷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09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的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成功之路。以上材料说明: ①人们办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人们办事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人们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早就有人做比喻,说人的事业、爱情等都是0,健康是1,没有了1,全是0,有了健康,则是1000000……才能丰盛无限。由此可见 A.人的事业、爱情不重要 B.整体制约着部分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5.(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6.(09全国卷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09全国卷Ⅰ31)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

上海高二政治练习册答案

第五课政治参与公民责任 知识大冲浪 (一)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 1.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 2.依法 3.党领导法治化渐进式 4.政治权利主要途径国家管理 5.直接间接 6.政治素养 (二)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 1.A 2.C 3.B 4.B 5.D (三)有哪几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AB 2.ABCD 3.ABCD 4.ABCD 5.BC 6.ABCD (四)你能正确、简明地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吗 1.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项政治自由,以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 2.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要求;是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保证国家机关的决策顺利实施的要求。 3.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包括: ①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是指公民通过选出的人大代表,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决策,履行参与决策的重要责任。 ②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是指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政治观察 (一)辨一辨对错,再说说理由 (1)不赞同小王和小张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如果到了法定年龄,我们不仅要参加选举活动,而且要认真履行职责,选出优秀的候选人。 (2)公民参加选举,才能维护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公民参加选举,是对国家和人民履行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公民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只有每个公民都在认真选择、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才能选出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行使权力,真正达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二)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1.①参加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产生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治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2.“坚决彻查”需要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这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又一重要途径和形式。 在我国,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和失职行为,公民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以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一、选择题 1.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而当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我们却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 ①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营养②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③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坚守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河北邯郸模拟)中国菜肴流派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从味型、选材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3.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

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 ①箸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7·河南焦作质检)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 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海版教材《高中思想政治练习册》高二第一学期答案

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 前言我们的政治生活 知识大冲浪 (一)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 1.根本利益 2.人民内部 3.国家政权 4.思想政治 5.中国特色中华民族 (二)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 1.D 2.B 3.B 4.D (三)有哪几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ACD 2.ABCD 3.AC 4.BD (四)你能正确、简明地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吗 1.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不再存在的社会,政权仍然是政治的核心。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社会,无论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解决社会矛盾,处理国内外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都要依靠国家政权。掌握政权才能治理国家,否则,一切都会落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政权建设。这是关系一个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植根于经济,又反过来为经济服务。任何社会的政治,就其性质而言,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同时,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 政治观察 (一)辨一辨对错,再说说理由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政治生活的知识是用以指导和约束行为的,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认识上,不付诸实践,就失去其实际价值。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很多,如关心、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策,参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活动,年满18周岁的公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参加党团等政治性组织,关心、了解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以及其他各种地方性专题性的政治活动,等等。还要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1.参观“图片展”的老同志和青年在重温党的历史的基础上,受到教育,认识到党的伟大,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表达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愿望。 2.青年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思想品德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应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对待政治生活的热情,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任何社会的政治都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方面政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政治又必然要为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执政的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上,必然要为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服务,这就使它施政的中心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聚精会神搞建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也必然需要提高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解决社会各种矛盾,搞好民族团结,也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聚精会神搞建设;巩固我国的国家政权,建立强大的国防,也需要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聚精会神搞建设。 2.如:物质文明较发达,精神文明得到发展的小康社会。

(完整版)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 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 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4)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3. 文化的形式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2)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4. 文化的作用 (1)总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对社会作用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侵略,提高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影响力 ③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 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文化对人的作用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二政治下册文化生活第七课课时复习训练题(有答案)

高二政治下册文化生活第七课课时复习训练题(有答案) 文化生活第七课检测题一、选择题 1.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水》写到,清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D.③ 2.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表示,如果大连承办2009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这一盛会,将把中国航海日办成航海、海洋、造船、渔业、海防等涉海行业共同的节日,办成宣传普及海洋航海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全民族文化盛会,推动我国航海和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④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灾情就是命令”,一声令下,十万子弟兵从四面八方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灾区,立即奔赴第一线。汶川大地震后,最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以坚强不屈的品格谱写了一曲曲壮歌。这一精神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4.2008年7月18日,为期两天的中国天水第三届女娲文化论坛在秦安秦融宾馆召开。女娲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其所代表的创造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和和合精神,也激励和感染着一代代娲皇子孙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下列能反映这一名言的是()①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②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③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5.2008年7月19日,由两岸青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 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三、教学方法: 悬念法、阅读自学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朽思想和落后文化的渗透; 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课件显示以下材料,并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 材料1:我国决定在每年9月份开展"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问题:我国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强化有何意义? 教师归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原因参见课本78页。 材料2:课本79页共同探究:辨析两个观点。 材料3: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戒令》,其内容如下: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进一步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4、要利用所有的机会,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要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提问: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归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原因参见课本79页。 过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此重要和紧迫,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3、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时代课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努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2)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学生活动:阅读P81,你觉得作为一个中华儿女应该如何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请结合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举例说明。 (3)中华儿女应该如何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上海市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知识点整合

前言生活与哲学 关键词:哲学 哲学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问题,揭 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 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规律 联系:哲学同具体科学有密切联系,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 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客观世界的最普遍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特点:高度科学性: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人们提供正确地认识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高度实践性: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辩证唯物论(第一课、第二课一三节) 最根本的观点: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物质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 意识含义: 从生理基础来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从内容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小结:意识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意 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作用:能动作用 表现: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能动地改造世界——以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为指 导,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起推动作用 结果:不同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正确的意识——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阻碍作用 实现途径:实践 两者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产生两条不同的世界观和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世界观:物质第一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认识路线:从物质到意识,即从客观实际出发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充分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唯心主义:世界观:意识第一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认识路线:从意识到物质,即从意识、精神出发 错误根源: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片面夸大和绝对化 两者根本区别:对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要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含义: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具体要求:尊重客观事实(首要前提) 重视调查研究(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出以公心 求真务实 物质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 运动含义: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和物质的关系: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高中政治必修三 5-7课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复习提纲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核心知识点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做主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注意:在我国,人民是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4)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①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注意: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的主体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产生 (1)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2)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间接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的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人大代表的职权 (1)审议权(2)表决权(3)提案权(4)质询权 4.人大代表的义务

广东省梅峰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7课练习题

石龙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联系观》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题和基础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人与自然始终是对立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3、2008年是奥运年,人们不断听到“奥运年结婚、奥运年生子,有福气”的说法。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年份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于人的活动无关 4、 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了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今后,社会各界可以随时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专栏进行查询。温家宝总理指出,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这表明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5、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一些大学生在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7、要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 ①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 ③说明我国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遵循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此回答8—9题: 8、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B、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起决定作用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D、整体和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 9、调整农业结构的哲学依据是 A、只有优化各部分结构,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联系的普遍性 10、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在总结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测控任务的经验时指出,参与测控任务的数十个单位,加强科学统筹,注重协同配合,科学整合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的良好局面。这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②要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整体的功能就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④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一个木板长短不等的桶能装多少水,既不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也不取决于各木板的平均长度。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也叫“短板效应”。从哲学上看,“木桶原理” A、启示我们要充分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 B、启示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C、说明部分不可缺少,可以用部分代替整体 D、说明只要搞好局部,就能推动整体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2.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农民土地却被征用滥占严重,从1996年至2002年,我国年减耕地1027万亩,仅2003年我国耕地面积就减少了3800多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就达343.7万亩,比上年增长17℅,同时由于人们对耕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现有耕地退化、沙化、酸化和盐渍化速度惊人。 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土地的利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又会影响到农业的基础地位,影响到经济的长远发展。 (3)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顾全大局,又重视局部。注重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考虑到耕地问题可能带来的极大危害。反对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上海高二政治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

前言 一、 1.政治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力关系。 2.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4.在我国现阶段,政治集中表现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5.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重点】 6.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重点】 7.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最重要的素质,具有主导作用。 8.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课 1.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 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2.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 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统治阶级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重点】 4.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重点】 5.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重点】 6.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重点】 7.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8.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又反应国家性质【重点】

9.我国国家政权对内行使的国家职能: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3、依法打击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4、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10.对外行使的国家职能: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维护国家 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关系。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1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立国之本。 13.我国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14.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8~22岁男公民】 第二课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我国采取民主集中制,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