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一、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潜意识)。

2.本我遵循( 快乐原则)原则。

3.如果固着于口唇期,则会形成( 口腔性格),表现出悲观、依赖、退缩等人格。

4.弗洛伊德认为年轻的男子都有一种热爱母亲而仇恨父亲的倾向,他称之为(俄狄浦斯)。

5.本能存在两种内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6.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动力包括(性)本能。

7.本我为人的整个精神和人格的活动提供能量, 这种能量叫( 力多比) 。

8.弗洛伊德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治疗体系,称为(精神分析法(经典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技术)。

9. ( 荣格) 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家创始人。

10.荣格认为心灵在与世界的联系中是朝着( 内倾和外倾)两个主要的倾向发展的。

11.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 原型) 。

12. ( ) 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核心。

13.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指12~20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 两性期)。

14.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把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主张人性( 本恶)

15. 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提出了( 内倾和外倾)人格维度来说明人格结构的向度。

16. 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提出了生命周期(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17. ( 精神分析)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

18. ( 荣格)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

19. “性器期性格”的人则喜欢(冒险)。

20. (生)本能与(死)本能有时会互相中和甚至互相代替。

21. (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学的鼻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22. (精神分析)一直被叫做深度心理学,即潜意识的心理学。

23.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在( 5 ) 岁时就已经大致发展完成。

24. 梦被弗洛伊德分成了表层的(显)梦和深层的( 隐)梦。

25. 压抑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 选择性遗忘) 。

26. 在经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中,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第( 一)步。

27.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结构模型。

28.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系统如果保持平衡,人格就会得

到正常发展,如果平衡关系遭到破坏,人往往产生焦虑,导致( 失调)。

29. 弗洛伊德按力比多主要投射的身体部位将人格发展分为( 5 )个阶段。

30. ( 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

31. 阿德勒认为,要了解一个人,首先应该了解他的( 生活风格)。

32. (阿尼玛)是男子人格中的女性成分,阿尼姆斯是女子人格中的男性成分。

33. 荣格认为两种态度和四种机能可以组合成( 八)种人格类型。

34. 基本焦虑是霍妮理论的核心概念,她的理论被称为( 神经症理论)。

35. 弗洛姆把性格分为两个部分:社会性格和( )。

36. 统我即(自我统一),意思是人格的不同部分具有非延续性和非组织性。

37. 12-20岁的少年面临一种“认同危机”。

38. 阿德勒相信,在问题儿童中,末生儿占的比例最大,但是他觉得,头生儿也有问题。( 自卑感)

39. 弗洛伊德与荣格主要分歧首先根源于(加多比的目的论)的实质问题。

二、行为主义学派

1.华生是一个极端的(行为主义)者。

2.斯金纳认为人格形成与行为改变的关键成分是( 强化)。

3.有些结果则会使某种行为频率减少,这些结果叫( 负强化) 。

4.在1986年,( 斯金纳) 首次提出了个人、行为、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5.行为主义强调( 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意义。

三、人本主义学派

1.尊重需要包括( 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方面。

2.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 最高层次的需要)。

3.( 宜人性)反映人性中的人道主义方面及人际取向。

4.( 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潜能。

5. 马斯洛指出:“认知需要是一种似本能需要。”

6. ( 爱与归属) 需要是寻求与他人建立非常亲密的个人关系的需要。

四、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区分出两类不同的智力,即( 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2.“人格心理学之父”是美国心理学家( 奥尔波特)。

3.广义的人格与( 性格)同义。

4.老年人的( 晶体) 智力不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而是增长。

5.按照奥尔波特的观点,( 特质) 是概括的,又具有焦点性。

6.( 人格)是个体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7. ( 开放性),也称求新性,是指对经验持开放、探求的态度。

8. (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是用因素分析法研究特质的代表。

五、认知主义学派

1.对于凯莉来说,人格的核心概念就是( 建构)。

2.凯利将自己的治疗方法称为( 固定角色疗法),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个人构念心理治疗的特色。

3.威特金根据场理论,将人划分为( 场独立性、场依赖性) 两种类型。

4. 在1986年,班杜拉首次提出了个人、行为、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

5. (埃里克森)将社会的文化与个体的教养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六、其他

1. 著名的( 延迟满足)实验说明了早晚人格表现的一致性。

2. 人格心理学以( 人格)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的结构、

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领域。

一、精神分析学派

1.按力比多主要投射的身体部位,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分为( ABCD ) 和生殖期阶段。

A. 口唇期(口腔期)

B. 肛门期

C. 性器期

D. 潜伏期

2. 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人格的( BCD ) 。

A. 自性

B. 自我

C. 超我

D. 本我

3.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划分为( BCD ) 。

A. 有意识

B. 前意识

C. 潜意识

D. 意识

4. 弗洛伊德根据来源的不同区别了( ABC )三种焦虑,对应的根源分别是现实、本我和超我。

A. 现实焦虑

B. 神经质焦虑

C. 道德焦虑

D. 理想焦虑

5.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有( AD )等。

A. 否认

B. 认同

C. 分离

D. 压抑

6. 荣格的心理动力学运用了来自物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这就是( ABC )。

A. 等值原则

B. 平衡原则

C. 反相原则

D. 顺相原则

7. 荣格认为,人格各成分之间以( ABC )三种方式交互作用。

A. 补偿作用

B. 对抗作用

C. 联合作用

D. 互补作用

8. 荣格将心理治疗分为( ABCD )四个阶段。

A. 宣泄

B. 阐释

C. 教育

D. 个性化

9. 荣格认为原型的数量很多,最主要是( ABCD ) 。

A. “人格面具”

B.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C. “阴影”

D. “自性”

10. 荣格说人格有( ACD )几个层次。

A. 意识

B.无意识

C.集体无意识

D. 个体无意识

11. 荣格按力比多能量的方向确定了人类有( ABCD ) 几种心理机能。

A. 感觉

B. 思维

C. 情感

D. 直觉

12. 荣格把人格发展划分为( ABD )时期。

A. 童年

B. 青年

C. 少年

D. 中、老年

13. 追求卓越包含( )。

A. 完全和发展

B. 成就

C. 满足

D. 自我实现

14. 阿德勒根据个人的社会兴趣程度,将人分为( ABCD )类型。

A. 索取——支配型

B.统治——依赖型

C. 逃避型

D. 社会利益型

15. 阿德勒认为形成错误生活风格的条件包括( AC ) 。

A. 忽视

B. 自我中心

C. 溺爱

D. 生理自卑

16.阿德勒认为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是指( ABC )。

A. 看他的出生顺序

B. 对早期的回忆

C. 对梦的解释

D. 看他的自卑状况

17. 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 ACD )等。

A. 霍妮

B. 安娜·弗洛伊德

C. 弗洛姆

D. 埃利克森

18. 霍妮认为的三种人生取向依次是( ABC )。

A. 自谦B. 夸张C. 退却D. 自信

19. 艾里克森认为同一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内心状态,包括( ABCD )四个不同的方面。

A. 个体性B. 整体性和整合感C. 一致性和连续性D. 社会团体性

20. 埃里克森认为神经症人格类型有( ) 。

A. 依从型

B. 反抗型

C. 退避型

D. 强迫型

二、行为主义学派

1. 间歇强化有许多方式,主要有( ABCD )强化方式。

A. 变比率强化方式

B. 定比率强化方式

C. 定时距强化方式

D. 变时距强化方式

2. 多拉德和米勒利用动物研究的结果主要分析了( ABCD )四类冲突。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3. 多拉德和米勒指出,儿童期有( ABCD )四个关键情境会对人格发展产生持续的“印刻”效应。

A. 喂养方式B. 大小便训练C. 性别训练D. 愤怒与攻击

4.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作为人格的动力,习惯受学习中的( ABCD )成分控制。

A. (内)驱力

B. 线索

C. 反应

D. 奖赏(强化)

三、人本主义学派

1人本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

A. 强调人的责任B. 强调此时此地C. 个体的现象学D. 强调人的成长

四、人格特质理论

1. 人格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和可塑性

C. 独特性

D. 社会性和生物性

2. 我国学者提出可从以下( ABCD )几个方面来理解人格。

A. 人格的整体性

B. 人格的稳定性

C. 人格的独特性

D. 人格的社会性ABC

3. 人格理论的原则有( ABCD )。

A. 核心性原则

B. 广博性原则

C. 简约性原则

D. 实用性原则

4. 人格理论的影响因素包括( ABCD )等。

A.当时的社会背景

B.学者本身的经验

C.学者对人、社会及科学的态度

D.有关科学发展的情况

5. 人格的基本性质是指( ABCD ) 。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 功能性

D. 统合性

6.人格成因主要有( ABCD )。

A. .遗传与生理因素

B. 家庭与早期经验

C. 学校与社会文化

D.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7. 奥尔波特认为完备动机理论的四条标准是指

( ABCD ) 。

A. 动机的当前性B. 动机的多元性C. 动机的具体性D. 动机的认知特征

8. 艾森克提出了确定人格因素的( )四条标准。

A. 证明因素存在的心里测量学证据B. 符合理论构想C. 具遗传性D. 具社会性关联

9. 卡特尔认为,每个人的特质发展都涉及( AD )学习类型。

A. 条件反射

B. 奖励学习

C. 强化学习

D. 整合学习

10. 一般地,人格结构的五个因素指的是严谨性和( ACD )。

A. 宜人性

B. 责任感

C. 开放性

D. 神经质

11. 珀文等人在《人格心理学手册》一书中提出了( ABCD )和外向性五人格因素。

A. 宜人性

B. 责任感

C. 开放性

D. 神经质-7-9-11-12

五、认知主义学派

1. 自我效能的获得具有( ABCD )四个来源。

A. 操作成败

B. 替代经验

C. 言语劝说

D.情绪唤起或生理唤醒

2. 威特金等人设计的著名实验有( ) 。

A. 棒框测验B. 身体顺应测验C. 转屋测验D. 棒框顺应测验

3. 班杜拉认为强化有( )三种形式。

A. 外在直接强化B. 替代强化C. 自我强化D. 内在直接强化

4. 观察学习由四个系统控制,它包括( ABCD ) 。A. 注意过程B. 动作再现过程C. 保持过程D. 强化和动机过程

5. 观察学习主要受( ABCD )四个系统控制。

A. 注意过程B. 记忆过程C. 产生过程D. 动机过程

6. 班杜拉认为决定自我效能信念的因素有( ) 。

A. 实际工作成就B. 替代性经验C. 言语劝说D. 情绪唤起

13-15(错)

名词解释:

1.投射:个体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于他人。

2.恋母情结:既爱慕母亲,又怕招惹父亲而受到报复的矛盾情况,也就是男童所谓的“俄狄浦斯情节”

3.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支配着人地行动

4.反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由某种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既经典性条件反射下的行为

5.泛化:又称类化或概括化,是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以后,个体可能不仅对条件刺激作出行为反应,而且也可能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作出行为反应

6.强化:又称增强,源自通常所说的奖赏。它是斯金纳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7.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而产生学习。在观察学习中,被观察的对象就是“榜样”或“示范者”

8.自我效能:个体对自己能成功表现某种行为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预期或主观评估

9.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所持有的需要,是指促进个人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需要,是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

10.高峰体验: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的体验

11.固定角色治疗法:让来访者演一个由心理治疗者设定的新角色,来访者按照新的角色要求来行动,治疗者鼓励患者以

新的方式来看自己,以新的方式来解释自己,也就成为一个新的人。

12.宜人性:或叫随和性,是测量人际关系的维度,它意指人际交互作用的特征,这种相互作用是指个人的人际喜好由同情到憎恨的一个连续区

13.个人特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特征。

14.根源特质:是行为的内在根源,它们是个体人格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支配个人的一贯行为。

论述题:

1、评论马斯洛

马斯洛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人,马斯洛强调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不是由性本能引起的,他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动机理论,也叫做需要的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他把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是有层次的,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逐渐上升的过程,呈金字塔形式排列)马斯洛认为在满足较高层次需要之前,必须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关注着人的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论,关注人的潜能发挥,对于教育界和

企业界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虽然他的理论已经被广泛用于学校、企业等,但他的理论仍然是不完整的,缺乏严谨的论证。

2、如何评价罗杰斯?

罗杰斯,美国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继弗洛伊德后,对心理治疗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位心理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心理治疗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的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来自他的治疗时间,也就是来访者中心疗法它的治疗目标是帮助当事人减少人格的内部冲突,发展积极的生活模式,变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人。来访者中心疗法长期以来在治疗界一直很流行。这种疗法不是以技术为中心,所以比较易学,比起传统的心理分析派的技术,它不需要冗长的训练,所以可以在较短的实践发生效果,罗杰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人格自我理论的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立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倡导,不过也有些人不认可罗杰斯的理论,有人批评说即使咨询者做到了以来访者为中心,却不一定能真正消除来访者扭曲的认识和经验。治疗技术:倾听、努力启发来访者的自我指导能力。治疗条件: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这身处地理解。

3、人本主义的理论特色

强调人的责任: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有尊严和价值的,强调人格的完整和自我的充分发展。

强调此时此地:人本主义学家强调目前和现在,认为人们不是被过去所推动,而是被未来所拉动

人的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注重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关注“健康人格”,认为人格的发展是无限的,应当从最健康、最高长、跑得最快的人中取样,以便说明人能够成为什么人以及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个体的现象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他们重视人的主观经验,对人的主观世界有强烈兴趣

4、人本主义的优缺点

忧: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关注人格的积极方面,关注健康人格,扩大了对于人切身问题有关的研究领域,如死亡、成长、孤独等。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对心理治疗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在管理和教育领域也成了必修课缺:概念模糊,缺少实证的研究;过分强调人的天赋潜能,忽视了社会与教育的力量

5、对人本主义理论的总体评价

6、奥尔波特认为特质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他认为特质有以下内涵:特质是一种潜在的反应倾向,它能使个体对各种不同的刺激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反应;特质具有可推测性;特质具有概括性和稳定性;特质不是出于睡眠状态的,不用等外界刺激来激活它们;特质具有独特性;特之间可能具有关联性

7、华生的基本主张

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理论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他的行为主义观点是: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研究一个人受教育的情况。研究一个人的成就,研究一个人的爱好,研究一个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情绪表现等。他的研究促使行为主义心理学走上了客观化道路,扩大了研究领域,推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应用。但他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8、如何让鸽子学会打保龄球

将鸽子放在“斯金纳箱”内,箱子里有两个按钮。黄色、红色。黄色的按钮机关什么也没有,红的有一个圆球,按钮旁

边也有一个小窗口,当鸽子啄向按钮时,机关就会推动球滚向保龄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