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姓名:李俊杰班级:精细专12—1 学号:12113310120

摘要:苯甲酸乙酯C9H10O2为无色透明液体,其能与乙醇乙醚环己烷混溶,不溶于水,用于配置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等。本实验将用苯甲酸酯化制取苯甲酸乙酯,再取适量样品做鉴定试验。

关键词:苯甲酸苯甲酸乙酯酯化反应样品鉴定

一、前言:

苯甲酸乙酯(C

6H

5

COOCH

2

CH

3

)稍有水果气味,密度1.068g/ml,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

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如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等。本实验利用酯化反应法制备,直接从苯甲酸→苯甲酸乙酯。实验原理:直接酸催化酯化反应是经典的制备酯的方法,但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间建立如下平衡:既然反应可逆,为提高酯的转化率,使用过量乙醇或将反应生成的水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都可以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另外,使用大大过量的强酸催化剂,水转化成它的共轭酸H3O+, 没有亲核性,也可抑制逆反应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 6H

5

COOH+CH

3

CH

2

OH [H

2

SO

4

]→C

6

H

5

COOCH

2

CH

3

+H

2

O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酯化反应原理,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了解三元共沸除水原理。2复习分水器的使用及液体有机化合物的精制方法

3进一步练习蒸馏、萃取、干燥和折光率的测定等基本操作

三、实验原理:

苯甲酸,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与水

C 6H

5

COOH+CH

3

CH

2

OH [H

2

SO

4

]→C

6

H

5

COOCH

2

CH

3

+H

2

O[

反应机理:

由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较高,很难蒸出,所以本实验采用加入环己烷的方法,使环己烷、乙醇和水形成三元共沸物,其沸点为62.1℃。三元共沸物经过冷却形成两相,使环己烷在上层的比例大,再回反应瓶,而水在下层的比例大,放出下层即可除去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四、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圆底烧瓶、回流冷凝器、分液漏斗、锥形瓶、烧杯、温度计、球形冷凝分水器。

、试剂:苯甲酸4g、无水乙醇10ml、浓硫酸3ml、Na2CO3、环己烷8ml、乙醚、无水MgSO

4沸石。

五、实验步骤:

1、加料:于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g苯甲酸;10ml乙醇;8ml环己烷;3ml浓硫酸,摇匀,加沸石。按照实验仪器左图组装好仪器(安装分水器),加热反应瓶,开始回流。

2、分水回流:

开始时回流要慢,随着回流的进行,分水器中出现上下两层。当下层接近

分水器支管时将下层液体放入量筒中。继续蒸馏,蒸出过量的乙醇和环己烷,至瓶内有白烟或回流下来液体无滴状(约2h),停止加热。

3、中和:将反应液倒入盛有30mL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无二氧化碳逸出,用PH试纸检验。

4、分离萃取、干燥、蒸馏: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几层。用无水MgSO4干燥,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当度超过140℃时,用牛角管直接接收210~213℃的馏分。

5、检验鉴定:(此处仅作理解、参考)

物理方法:取少量样品,用手扇动其,在闻其气味,应该稍有水果气味。

化学方法:酯与羟胺反应生成一种氧酸。氧酸与铁离子形成牢固的品红色的物。在试管中加入两滴新制备的酯,再加入5滴溴水。有溴水的颜色不变或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将5滴新制备的酯滴入干燥的试管中,在加入7滴3%的盐胺的95%酒精溶液和3滴2%的NaOH 溶液,摇匀后滴入7滴5%HCl 溶液和1滴5% FeCl3溶液,试管内显示品红色,证明酯的存在。

色谱分析:查找相关苯甲酸乙酯的色谱图,在分析产品的色谱与之对照。可证明苯甲酸乙酯存在与否。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

所加试剂的量:

苯甲酸质量m 1=4g (摩尔质量M 1=122g/mol ,产物苯甲酸乙酯摩尔质量 M 2=150g/mol )

实验中乙醇原料过量,苯甲酸设为完全反应,则理论苯甲酸乙酯产物量为 m 产物=4 X 150/122 =4.918g ρ产物=1.046g/ml

V 理论= m 产物÷ρ=4.918÷1.046=4.7ml V 实际=2.3ml

产率= V 实际÷V 理论=(2.3÷ 4.7)X100%=48.9%

七、误差分析:

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配料比以及催化剂(浓硫酸)与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比不科学

2、刚组装装置时,在往分水器支管加水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少量水流入反应液中,而这可能导致反应逆向进行,又由于加入的环己烷的量不适,不能及时带走水分,导致反应进一步难进行。

3、开始分流是没调节好温度,使蒸汽流至蒸馏烧瓶下端管内。

4、萃取时不慎将试液流出,使产物减少.

八、注意事项:

1、注意浓硫酸的取用安全。加入浓硫酸应慢加且混合均匀,防止炭化。

2、流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反应初期小火加热、反应终点的正确判断)。

3、分水回流开始要控制温度,控制先前一个小时保持回流蒸汽在分水器接圆底烧瓶内管

参考文献:

[1]吴庆银,铁梅,高云凯.杂多酸催化合成对硝硝基苯甲酸乙酯[J].化学与粘合,1998,(2).

[2]乌锡康,包全兴.介绍一种合成酯的新方法[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1,58.[3]章思规,辛忠.精细有机化工制备手册[M].第1 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525.

(完整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现象大全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 ====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 ====2CO 现象: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气体 4P+5O2点燃 ====2P2O5 现象::生成大量白烟 3Fe+2O2点燃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 ====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 △ ====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 ====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 △ ====K2MnO4+MnO2+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有可燃的气体生成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 ====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 ====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高温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 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 高温 ====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高考化学考前必记化学实验现象80例分享

高考化学考前必记:化学实验现象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初中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归纳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相应现象归纳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白色信号弹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铜丝变黑,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氧气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2H2O 高能燃料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2P2O5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现象:(1)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2)放出热量(3)发出白光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SO2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的原因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煤气燃烧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CO2和水反应(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H2SO3SO3 + H2O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现象: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有灼热感 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Na2O溶于水:Na2O + H2O==2NaOH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现象和物质汇总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现象最全汇总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 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 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 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 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 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 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 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 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 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 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 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 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9. 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苯甲酸乙酯的合成_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2010 年 11 月 8 日 第一部分:实验预习部分 一、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苯甲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及操作方法。 2.了解共沸蒸馏的基本原理,掌握分水器和旋转蒸发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减压蒸馏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巩固回流、萃取、干燥、测折光率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概要) 1、反应方程式 主反应:C 6H 5COOH +C 2H 5 OH C 6H 5 COOC 2H 5+H 2 O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2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C 2H 5OH CH 2=CH 2 +H 2O 2、粗产品纯化过程及原理 烧瓶 C 6H 52H 5OH 、H 2O 、C 6H 6 C 6H 52O 、H 2SO 4、C 2H 5OH C 6H 5COOC 2H 5、Na 2SO 4、Na 2CO 3、 C 2H 5OH 、C 2H 5OC 2H 5、C 6H 5COONa C 6H 5COOC 2H 5、C 6H 6、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H 2O 、NaCl 、Na 2SO 4、Na 2CO 3、C 2H 5OH 、C 2H 5OC 2H 5 无水MgSO 4 干燥、过滤 C 6 H 5 COOC 2 H 5 、C 6 H 6 、C 2 H 5 OH 、C 2 H 5 OC 2 H 5 旋转蒸发 C 6 H 5 COOC 2 H 5 、微量杂质 减压蒸馏 纯C 6H 5COOC 2H 5 三、装置图: 回流分水装置 分液装置 过滤装置 旋转蒸发装置 减压蒸馏装置 固定烧瓶、装分水器(注水至距支管下沿5mm ,记录加水量) ①8g 苯甲酸 、20ml 乙醇、15ml 苯冷凝管回流液无水珠挂壁 ②摇动下滴入3ml 浓硫酸、加2或分水器水面不再上升时 饱和Na 2CO 3溶液洗涤,至pH=7静置、分去下层水相 记录沸程和真空度、 称质量、测折光率。 140℃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 浓硫酸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总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记忆 记住物质间反应现象,不仅可为迅速解答化学题提供重要依据,而且,通过现象的记忆,还可使学生牢固掌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谓一举两得。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反映到实验现象零乱、无头绪、易混淆、记忆困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强化实验现象的记忆,下面的做法同学们不妨一试。 一. 做好各类实验,在观察中记忆 化学实验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因为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手,使化学变化重演出来并获得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乐趣,而对化学现象的解释,探究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又有利于引起和培养学生认识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以及概括性的认识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各类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做好各类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或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提供条件,指导做好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增加动手机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化学仪器的晶莹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化学装置的规范美,在此基础上,牢固记住实验现象。 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用联想的方法记忆 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弄清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性质,对实验现象加以记忆。这种方法既可以记忆化学方程式,又可记忆实验现象,可一举两得。如记忆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这个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化学方程式: 然后联想:Cu OH CO 223()——绿色固体、CuO ——黑色固体、CO 2——无色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样,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将实验现象叙述为: (1)固体物质由绿色变成黑色; (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3)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又如:将——支充满CO 2的试管倒插在一个盛满石灰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 是什么?记忆时,先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 Ca OH CaCO H O 2232+=↓+(),然后联想:CaCO 3一白色沉淀,由于CO 2参加了 反应,使得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中的石灰水将被压进试管一部分,所以就可将此题现象叙述为: (1)试管内液面上升; (2)进入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 抓住实验现象的特点,用归纳的方法记忆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一般归为六类: (一)反应过程中的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的一般规律是: 1. 剧烈燃烧,放热; 2. 发出“光”、“焰”、“烟”、“雾”等;

超导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综述

超导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综述 班级:10粉体(2)班学号:1003012003 姓名:徐明明 摘要:回顾了超导现象的发现及发展,综述了超导电性的微观机理,超导物理学研究的历史和主要成果,介绍了超导电性的几种突出的应用,并指出目前对于超导电性的认识在理论、实验、研究上都是初步的 ,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超导电性;超导应用;BCS理论;应用 一、超导现象的发现及发展 1908 年, 荷兰莱登实验室在卡茂林- 昂尼斯的指导下, 用液氢预冷的节流效应首次实现了氦气的液化,从而使实验温度可低到4~1K 的极低温区, 并开始在这样的低温区测量各种纯金属的电阻率。1911 年,卡茂林- 昂尼斯[1] 发现Hg 的电阻在4. 2K 时突降到当时的仪器精度已无法测出的程度, 即Hg 在一确定的临界温度T c= 4. 15K 以下将丧失其电阻,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的超导电性。昂尼斯也凭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的实验证明,电阻突变温度与汞的纯度无关,只是汞越纯,突变越尖锐。随后,人们在Pb及其它材料中也发现这种特性:在满足临界条件(临界温度 Tc、临界电流 Ic、临界磁场 Hc)时物质的电阻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的零电阻现象。应该指出,只是在直流电情况下才有零电阻现象。从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超导。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超导只是作为探索自然界存在的现象和规律在研究,1957年Bardeen、Cooper和Schrieffer[2]提出了著名的BCS理论,揭示了漫长时期不清楚的超导起因。1961年Kunzler将Nb3Sn制成高场磁体,开辟了超导在强电中的应用,特别是 1962 年Josephson效应的出现,将超导应用推广到一个崭新的领域。到20世纪70年代超导在电力工业和微弱信号检测应用方面的进展显示了它无比的优越性,但由于临界温度低,必须使用液氦,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优越性。从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就将注意力转向寻找高温超导体上,在周期表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摘要】 本试验阐述了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方法。采用对甲基苯胺为原料。将对甲基苯胺先用乙酸进行酰胺化,以此来保护氨基,使其在第二步时不致于被氧化,然后将苯环上的甲基用高锰酸钾氧化成羧基,因为反应产物是盐,所以加入盐酸使其水解,从而得到对氨基苯甲酸,最后加入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酯化制得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期间,对每一步的产品进行称重和熔点测试,并对最后的产物——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纯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其熔程为91℃~92℃,颜色状态是白色的晶体状粉末。实验最终得到对氨基苯甲酸乙酯0.26g,熔程为83.3℃~84.4℃,为奶白色晶体粉末。 【引言】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别名:苯佐卡因),白色晶体状粉末,无嗅无味。分子量165.19。熔点91-92℃。易溶于醇、醚、氯仿。能溶于杏仁油、橄榄油、稀酸。难溶于水。 其作用:1.紫外线吸收剂。主要用于防晒类和晒黑类化妆品,对光和空气的化学性稳定,对皮肤安全,还具有在皮肤上成膜的能力。能有效地吸收U.V.B 区域280-320μm 中波光线区域)的紫外线。添加量通常为4%左右。2.非水溶性的局部麻醉药。有止痛、止痒作用,主要用于创面、溃疡面、粘膜表面和痔疮麻醉止痛和痒症,其软膏还可用作鼻咽导管、内突窥镜等润滑止痛。苯佐卡因作用的特点是起效迅速,约30秒钟左右即可产生止痛作用,且对粘膜无渗透性,毒性低,不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1984年美国药物索引收载苯佐卡因制剂即达104种之多,苯佐卡因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苯佐卡因,此方法是h.svlkowshi于1895年提出的,反应时将对硝基苯甲酸在氨水的条件下,用硫酸亚铁还原成对氨基苯甲酸,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醇酯化,得到苯佐卡因产品。制备方法如下:在第一步反应中,在氨水的条件下,硫酸亚铁在碱性环境下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硫酸亚铁还原生成的氨基苯甲酸,由于其羰基与铁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而混于铁泥中不易分离,此外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活性比对硝基苯甲酸的活性低,故其第二步的酯化反应的效率也不高,产物的收率较低。 本实验以对甲苯胺为原料,通过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四个步骤,制取苯佐卡因。本制备方法所用的条件较温和,但反应步骤较多,收率低,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环节多而不易于控制,一般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产品。【实验目的】 1. 通过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氧化、酯化和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3.学习以对甲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制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苯佐卡因的合成涉及四个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包括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包括化学方程式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方法、条件、空间、继续、充分、透明、检验、凝聚、形成、转变1.镁(Mg)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3Mg+N2=点燃=Mg3N2 2Mg+O2=点燃=2MgO 2Mg+CO2=点燃=2MgO+C 2.木炭(C)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S)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3Fe+2O2=(点燃)=Fe3O4 空气中燃烧Fe2O3 在纯氧中燃烧Fe3O4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NH4HCO3):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NH4HCO3====NH3↑ + H2O + CO2↑ 6.氢气(H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H2O)。2H2+O2=燃烧=2H2O 7.氢气(H2)在氯气(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HCL)。H2+CL2==2HCL 8.在试管中用氢气(H2)还原氧化铜(CuO):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Cu),试管口有液滴生成。H2+CuO=H2O+Cu 9.用木炭粉(C)还原氧化铜(CuO)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Ca(OH)2熟石灰水溶液),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Cu),石灰水变浑浊(CaCO3,也叫大理石或石灰石)。2CuO+C=2Cu+CO2

CO2+Ca(OH)2=CaC03↓+H2O 10.一氧化碳(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CO2)。2CO + O2 点燃2CO2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K2CO3)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HCL):有气体(CO2)生成。K2CO3+2HCl═2KCl+H2O+CO2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矾、胆矾或铜矾CuSO4.5H2O):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CuSO4),且试管口有液滴(H2O)生成。 13.钠(Na)在氯气(Cl2)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Cl)。14.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H2O)。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HNO3)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gCl)。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HNO3)酸化的氯化钡(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aSO4)。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Fe2O3+3H2SO4=2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Cl2 +2KI = 2KCl +I2。千万不要说有紫黑色固体出来,事实上看不到固体,

高中重要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重要的化学反应 一、金属元素的反应 1.碱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1)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点拨高考:此反应在近年高考中主要以实验.计算的形式出现. ①反应前的必要操作:用镊子取出钠块,用滤纸擦净表面上煤油,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层。 ②反应现象呈现: 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使滴有酚酞的溶液变。.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盐溶液反应 ④钾与水反应比钠要剧烈,其它的方面类似. (2)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空气缓慢氧化) 考点延伸: ①钠与氧气反应, 条件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反应现象不一样: 钠空气中缓慢氧化的变化是变暗,生成Na2O 钠在空气中点燃是生成淡黄色Na2O2, ②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Li只生成Li2O。 ③碱金属单质因易被氧化,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④要注意高考推断题中的热点多步氧化转化关系: 2.碱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1) Na2O2的反应2H2O+2Na2O2====4NaOH+O2↑2CO2+2Na2O2====2Na2CO3+O2 对接高考:①Na2O2与水反应,在高考实验中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②Na2O2与CO2反应,主要应用于Na2O2作供养剂. ③过氧化钠反应的计算在高考中也是一个热点, 其反应质量增加规律: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从原子组成上说是吸收了水中全部的氢原子,固体物质增加的质量就是水中氢原子的质量。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从原子组成上说是吸收了二氧化碳中的相当于“CO”的部分,固体物质增加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中“CO”的质量。 其反应体积变化规律: 过氧化钠无论与水反应还是与二氧化碳反应,体积差都等于产生的氧气的体积,等于被吸收气体体积的一半。 (2) Na2CO3与盐酸的互滴反应 向盐酸里逐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开始就有气体放出;Na2CO3+2HCl=2NaCl+CO2↑+H2O(酸足量) 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开始无气体产生: HCl+Na2CO3=NaCl+NaHCO3(无气泡) HCl+NaHCO3=NaCl+CO2↑+H2O 连线高考: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这就是不用其他试剂鉴别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 (3) NaHCO3的反应 点拨高考:此反应证明了NaHCO3的不稳定性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HCl=NaCl+CO2↑+H2O 点拨高考:以上两反应说明, NaHCO3是一种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这在高考推断题中是一种常见的题眼. (4) NaOH的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不足)CO2+Na2CO3+H2O====2NaHCO3 CO2+NaOH====NaHCO3(CO2过量) 对接高考:由上述反应原理可知: ①由于NaOH能与CO2,故实验室NaOH要密封保存避免与空气接触。 ②NaOH制备NaHCO3,可采用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方法。 ③若n(CO2)∶n(NaOH)=1∶1时,其产物为NaHCO3;若n(CO2)∶n(NaOH)=1∶2时,其产物为 Na2CO3;若时,其产物为NaHCO3和Na2CO3,可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钠离子守恒关系, 求出n(NaHCO3)和n(Na2CO3)。 3.Mg的反应 (1)在CO2中燃烧: 点拨高考:①此反应是在高考中是一个热点反应,主要出现在推断题中,是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固体单质间的置换反应。②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镁的火灾。 (2)在空气中燃烧: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_完整版内含(实验数据处理、思考题)

实验四十六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化工10-4 谭锡森 33 一、摘要: 苯甲酸乙酯(2109O H C )无色透明液体。能与乙醇、乙醚混溶;不溶于水。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本实验将用苯甲酸酯化制取苯甲酸乙酯。再取适量样品做鉴定实验。 关键词:苯甲酸 苯甲酸乙酯 酯化反应 样品鉴定 二、前言: 苯甲酸乙酯(2 109O H C )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如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等。本实验利用酯化反应法制备,直接从苯甲酸→苯甲酸乙酯,再利用相应的物理、化学、光谱等方法鉴定它的存在! 实验原理: 直接酸催化酯化反应是经典的制备酯的方法,但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间建立如下平衡: COOH C 2H 5OH COOC 2H 5H 2O 因为这是反应可逆,为提高酯的转化率,使用过量乙醇 (价格相对便宜)或将反应生成的水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就可以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另外,使用过量的强 酸催化剂,水转化成它的共轭酸H 3O +, 没有亲核性,也可 抑制逆反应的发生。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苯甲酸8.0 过量无水乙醇20.0ml 浓硫酸 3.0ml Na2CO3 无水硫酸镁15.0ml环己烷乙醚分水回流装置、烧杯、加热套、玻璃棒、分液漏斗等装置图: 分水回流装置蒸馏装置 四、实验步骤: 1、制备样品:于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0g 苯甲酸;20ml乙醇;15ml环己烷;3ml浓硫酸,摇匀,加沸石。水浴上回流约2h,至分水器中层液体约5-6ml停止。记录体积,继续蒸出多余的环己烷和乙醇(从分水器中放出)。移去火源。加水30ml,分批加入固体Na2CO3中和至中性。除2种酸。即硫酸、苯甲酸。分液,水层用20ml 石油醚分两次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回收石油醚,加热精馏,收集210-213 oC馏分。 2、鉴定: 物理方法:取少量样品,用手扇动其,在闻其气味!应该稍有水果气味。 化学方法:酯与羟胺反应生成一种氧酸。氧酸与铁离子形成牢固的品红色的络合物。在试管中加入两滴新制备的酯,再加入5滴溴水。有溴水的颜色不变或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将5滴新制备的酯滴入干燥的试管中,在加入7滴3%的盐酸羟胺的95%酒精溶液和3滴2%的NaOH

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一学年

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一、化合反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 3O 4现象:铁丝为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物冷却后为黑色固体。 2、木炭燃烧:氧气充足: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现象:木炭为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燃烧 后生成无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硫燃烧:S+O 2===SO 2现象:硫是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红磷燃烧:4P+5O 2===2P 2O 5现象:红磷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5、氢气燃烧:2H 2+O 2===2H 2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液滴。 6、一氧化碳燃烧:2CO+O 2===2CO 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镁条燃烧:2Mg+O 2===2MgO 8、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 2+H 2O===H 2CO 3 现象: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9、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4Al + 3O 2=2Al 2O 3(反应后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使得铝有抗腐蚀性)10、二氧化碳与碳反应: CO 2+ C ===2CO (吸热)11、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 2O===Ca(OH)2(放热) 二、分解反应: 12、电解水:2H 2O===2H 2↑+ O 2↑ 现象:正氧负氢,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1:2,质量比8:1;正极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气体可燃。 13、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K 2MnO 4+MnO 2+O 2↑ (固体加热反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氧气: 2H 2O 2===2H 2O +O 2↑(固体与液体常温反应)14、碳酸分解:H 2CO 3===H 2O+CO 2↑ 现象:溶液由红色恢复成紫色。15、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 CaO+CO 2↑ 点燃 通电点燃点燃 点燃 点燃点燃点燃 高温点燃ΔMnO 2高温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资料]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资料]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别名:苯佐卡因),白色晶体状粉末,无嗅无味。分子量165.19。熔点91-92?。易溶于醇、醚、氯仿。能溶于杏仁油、橄榄油、稀酸。难溶于水。 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苯佐卡因,此方法是h.svlkowshi于1895年提出的,反应时将对硝基苯甲酸在氨水的条件下,用硫酸亚铁还原成对氨基苯甲酸,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醇酯化,得到苯佐卡因产品。制备方法如下: 在第一步反应中,在氨水的条件下,硫酸亚铁在碱性环境下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硫酸亚铁还原生成的氨基苯甲酸,由于其羰基与铁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而混于铁泥中不易分离,此外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活性比对硝基苯甲酸的活性低,故其第二步的酯化反应的效率也不高,产物的收率较低。 本实验以对甲苯胺为原料,通过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四个步骤,制取苯佐卡因。本制备方法所用的条件较温和,但反应步骤较多,收率低,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环节多而不易于控制,一般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产品。 【实验目的】 1. 通过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氧化、酯化和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3.学习以对甲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制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苯佐卡因的合成涉及四个反应: (1) 将对甲苯胺用乙酸酐处理转变为相应的酰胺,其目的是在第二步

高锰酸钾氧化反应中保护氨基,避免氨基被氧化,形成的酰胺在 所用氧化条件下是稳定的。 (2) 对甲基乙酰苯胺中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相应的羧基。氧化过 程中,紫色的高锰酸盐被还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鉴于溶液 中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故要加入少量的硫酸镁作为缓冲剂,使溶液 碱性不致变得太强而使酰胺基发生水解。反应产物是羧酸盐,经 酸化后可使生成的羧酸从溶液中析出。 (3) 使酰胺水解,除去起保护作用的乙酰基,此反应在稀酸溶液中很 容易进行。 (4) 用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制备对氨基苯甲酸 乙酯。 反应式如下: 【实验试剂】 对甲苯胺、高锰酸钾、无水乙醇、95%乙醇溶液、乙醚、锌粉、无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浓盐酸、18%盐酸溶液、浓硫酸、冰醋酸、10%氨水溶液、10%碳酸钠溶液 【实验器械】 数字显示熔点仪、电子台秤、电磁炉、磁力搅拌器、烘箱、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刺型分馏柱、接收器、蒸馏头、圆底烧瓶(100mL、50mL)、烧杯(500mL、250mL、100mL)、量筒(50mL、10mL)、锥形瓶、抽滤瓶、布氏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药匙、pH试纸、表面皿 【实验装置】

超导电现象与超导体

超导电现象与超导体 超导电性是某些物质在低温下出现的电阻为零和排斥磁感线的现象,这类物质称为超导体.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里斯发现,当温度降到4.2K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第一次发现了超导电现象.水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温度T>T1时,水银具有通常的导电性,处于正常态;当T<T2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进入超导态.T1是从正常态向超导态转变的拐点处的温度,称为起始转变温度.T2是电阻完全消失的温度,称为零电阻温度.以后,人们又相继发现了28种元素在常压下、15种元素在高压下,具有超导性,五千多种合金和化合物也具有超导性,其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也有类似于图1的曲线. 超导体的理想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基本性质,常用来作为确定物质是否具有超导性的判据. 理想导电性处于超导态下的超导体的电阻极小,在目前的测量精度内测不出来,说明其电阻率的上限为10-27Ω·m,仅为室温下铜的电阻率(1.67×10-8Ω·m)的千亿亿分之一,完全可以视为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磁场中放上用超导材料做成的环,待环冷却至超导态后把磁场撤消,由于电磁感应在环中激起感应电流,经过两年半时间的观测,没有发现环中电流所激发的磁场有明显的衰减,说明电流无明显衰减.因此,可以设想,超导体内部一旦有电流通过,几乎会永远流下去.电流流动时没有能量损失,这样就可以把目前输电线路上损失掉的30%的能量节约下来,减少变电设备上的巨大投资和由于高压输电引起的火灾、触电等事故.如果把发电机的统组线圈换成超导体,就可做成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功率大的发电机.利用超导体,日本在1987年还研制出了效率很高的容量为72千伏安的世界上最大的交流变压器,效率达98%. 因为超导体没有因线圈过热而被烧坏的担忧,可以通过强电流,(不能超过临界电流密度,即能够维持超导态,在超导体中流过的最大电流密度J c)以产生数十万高斯的磁场.可用它做成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均匀度高、易于启动、能长期运转、能量损失极少的超导磁体.例如要造一个能产生10万高斯的强磁场,要用内径为0.9m的螺线管,若采用铜线并用水冷却,所需消耗的功率为6万千瓦,冷却水用量为每秒10吨.若采用液氦温度的超导体,只需消耗10千瓦的功率来制造液氦,仅是利用铜导体的六千分之一;若采用液氮温区的超导体,则更省得多.这些超导磁体可用于高能加速器、受控热核反应等需要强磁场的地方,或储存能量,或利用它所产生的磁场梯度大的特点净化废水等.超导磁体还可用于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Synthesis of Ethyl benzoate 11307110279 高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用苯甲酸(Benzoic acid)和乙醇(Ethyl alcohol)作为反应试剂,以浓硫酸作为反应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制作苯甲酸乙酯(Ethyl benzoate)。在实验中,我们利用了水分离器装置和带水剂环己烷,通过不断将反应生成物水分离出来,达到使反应充分之目的。最后我们用分液、萃取和蒸馏的方法提纯了粗产物苯甲酸乙酯。 In this experiment, we took benzoic acid and ethyl alcohol as reactants while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being the catalytic centre, then can we made ethyl benzoate based on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During this experiment, we used water separator and water-carrying agent hexahydrobenzene to keep water separated from the reaction, so that the reaction can go well. In the end we purified impure product using separating funnel by extraction and distillation. 关键词:酯化反应;苯甲酸乙酯;水分离器;带水剂;分液漏斗;萃取;esterification reaction;Ethyl benzoate;water separator;water-carrying agent;separating funnel;extraction 一、实验简介 在酸催化下,羧酸与醇或酚发生脱水反应生成酯的过程称为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是硫酸、氯化氢或苯磺酸等。酯是一类羧酸衍生物,一般难溶于水,有香味,广泛存在于水果或人造食品如酒等中。本实验通过应用苯甲酸和乙醇制得苯甲酸乙酯,反应式如下: 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物生成后极有可能按照逆反应再次生成反应物,致使反应无法充分进行。未解决此问题,可有两种办法:持续加入反应物,一般适用于化工厂等可持续生产的反应环境;持续将生成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开来,即是本实验用的方法。通过在反应装置内加入油水分离器和在反应物中加入带水剂环己烷,可将生成物水从反应体系中带走至油水分离器内,从而使反应持续向右进行。

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全)

。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点燃 Fe 3 O 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 2点燃 2Al 2 O 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2H 2 + O 2 点燃 2H 2 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点燃 2P 2 O 5 现象:(1)生成大量白烟(2)放出热量。 7、硫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 2点燃 SO 2 现象:(1)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 2点燃 CO 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 2 高温 2CO(是吸热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点燃 2CO 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 2 + H 2 O == H 2 CO 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如:CO 2 + H 2 O == H 2 CO 3 SO 2 + H 2 O == H 2 SO 3 SO 3 + H 2 O == H 2 SO 4 13、生石灰溶于水(制熟石灰):CaO + H 2O == Ca(OH) 2 (放热反应) 14、无水硫酸铜鉴定水:CuSO 4 + 5H 2 O = CuSO 4 ·5H 2 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15(附加)、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 + Cl 2 == 2HCl 16(附加)、溶洞的形成中碳酸钙的溶解:CaCO 3 + H 2 O + CO 2 == Ca(HCO 3 ) 2 二、分解反应: 1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 O 通电 2H 2 ↑+ O 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氧体小能助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氢体大能燃烧) 19、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 O 2 MnO2 2H 2 O+ O 2 ↑ 现象:有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 4 △ K 2 MnO 4 + MnO 2 + O 2 ↑ 21、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 3 MnO2 2KCl + 3O 2 ↑ 22、高温锻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CO 2 ↑(工业制取CaO、CO 2 ) 23、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 CO 3 === H 2 O + CO 2 ↑ 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4、加热氧化汞:2HgO△2Hg + O 2 ↑ 25(附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制纯碱:2NaHCO 3 △Na 2 CO 3 + H 2 O + CO 2 ↑ 26(附加)、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 (OH) 2 CO 3 △2CuO + H 2 O + CO 2 ↑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7(附加)、溶洞的形成碳酸氢钙的分解: Ca(HCO 3 ) 2 ==CaCO 3 ↓+ H 2 O + CO 2 ↑ 三、置换反应: (1)氢前金属(Mg、Al、Zn、Fe)+酸---盐+氢气↑ 28、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 2 SO 4 === ZnSO 4 + H 2 ↑ 29、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 SO 4 === MgSO 4 + H 2 ↑ 30、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 2 SO 4 == Al 2 (SO 4 ) 3 + 3H 2 ↑ 31、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 2 + H 2 ↑ 3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 2 + H 2 ↑ 33、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