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5-0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样卷、答案

05-0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样卷、答案

05-0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样卷、答案
05-0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样卷、答案

中国人民共和国史试题A卷

历史文化学院年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至此,除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外,整个中国大陆统一。

2.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就中印两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问题与印度代表团举行会谈时,首次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原则。

3.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

4.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正式决定,1958年全国钢产量达到1070 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

5.毛泽东在1961 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6.1971年10月25日,第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一切合法权力。

7.1976年发生的“四五”运动,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的基础。

8.“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自1977 年开始,高校招生重新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

9.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全会,通过了给刘少奇平反昭雪的决议,恢复了其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10.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题后打“╳”每题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2.“五反”运动主要在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中进行。()

3.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九三学社、致公党、台盟是新中国八个民主党派。()

4.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5.在中共八大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6.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阶级斗争仍然是中国国内主要矛盾。()

7.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时期阶

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缺乏全面的深刻的正确认识。()

8.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9.“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邓小平等决定向北京各校派工作组,受到了毛泽东的称赞。()

10.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进入第二步,重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三、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无分。每题2分,共10分)

1.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ACD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C.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E.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在阶级斗争扩大化观点的影响下,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错误地批判了所谓“三风”,即:

(ACE )

A.黑暗风

B.浮夸风

C.单干风

D.共产风

E.翻案风

3.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和福建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BCDE )

A.广州

B.汕头

C.深圳

D.珠海

E.厦门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民恢复和创造的生产责任制形式有(ABCDE )

A.包工到组

B.包产到组

C.专业承包,联产计酬

D.包产到户

E.包干到户

5.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提出()

A.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

B.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必须坚持无产阶级

专政 D.必须坚持安定团结 E.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把符合要求的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每题1分,共10分)

1.“五反”运动的性质是(.C )

A.反封建斗争

B.反腐败斗争

C.反资产阶级斗争

D.反官僚主义斗争

2.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

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同

地主资产阶级的矛盾 D.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3.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C )

A.土地国有

B.集体农庄

C.农业合作化

D.农工商联合体

4.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C )

A.从新中国建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

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在党与非党关系上,要实行(B )

A.亲密合作,友好共事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团结奋斗,共谋大业

6.1968年毛泽东派“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最先进驻的学校是()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北京航空学院

D.北京师范大学

7.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发表了()

A.《联合宣言》

B.《联合声明》

C.《联合公报》

D.《联合协定》

8.作出从1979年起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

十二届三中全会

9.邓小平着重阐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在()

A.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8年3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C.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

D.1977年11月全国计划会议

10.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的时间是()

A.1984年9月26日

B.1984年10月29日

C.1984年12月19日

D.1985年5月27日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2.北戴河会议

3.五·一六通知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一五”期间形成的经济体制的特征。

2.简述“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2.试述周恩来在1971年对纠“左”所作的努力。

八、材料分析题(10分)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的何等好啊!请同志们重读这一篇大字报和这篇评论。可是在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联系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和解答下列问题:

1、“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是指何时何人所写的大字报?(2分)

2、文中“在50多天里”“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和“实行白色恐怖”是指什

么事件?(2分)

3、解读“联系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

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的含义(6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参考答案A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拉萨

2.和平共处

3.邓小平

4.1070

5.1961

6.26

7.群众

8.1977

9.五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CD

2.ACE

3.BCDE

4.ABCDE

5.ABCE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2.A

3.C

4.C

5.B

6.B

7.C

8.A

9.C 10.C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随后,新解放区分批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1分)在土改中,贯彻了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改总路线。到1953年春,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约有3亿农民获得了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3分)土改推翻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农民翻了身,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

2.北戴河会议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分)会议主要讨论了工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等问题,通过了《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等40项决议,提出了一系列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2分)该会是我党“左”倾思想发展的新高峰。会后,一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迅速在全国掀起,“左”倾错误严重泛滥。(2分)

3.五一六通知

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1分)《通知》指出《二月提纲》是修正主义的,决定予以撤销。《通知》对党内国内政治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认为学术、文教、新闻出版等各界领导权都不在无产阶级手里,党政军文各界混进了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号召高举

文化革命的大旗,批判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动思想,并清洗他们。(3分)《通知》是一个集中“左”倾方针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1分)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一五”期间形成的经济体制的特征。

基本特征是: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的集中和统一,由国家政府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行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品生产。(4分)。这种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家包揽过多,统的过死,容易产生许多弊端。(1分)

2.简述“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1分)而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4分)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共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分)

初级阶段理论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3分)它不是所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这个理论对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分)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主要力绩是:(1)正确分析了了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明确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问题。(2分)

(2)在总结“一五”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2分)(3)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分)

(4)根据党的地位的变化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重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特别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个专断等问题。(2分)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探索。(2分)

2.试述周恩来在1971年对纠“左”所作的努力。

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为纠正“文革”中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大量工作。

首先,把正确地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意见,初步澄清了人们对林彪事件的认识。(2分)

其次,按照毛泽东的有关指示,努力抓紧为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老干部

落实政策,解放了一批老干部。(2分)

第三,在经济工作上,主持召开全国计划会议,缩减了原“四五”计划的高指标,并采取缩短基建战线,大力加强农业,节省经费支出等措施,解决了“三个突破”问题。针对企业管理混乱等问题,采取了整顿和加强企业管理,坚持统一计划和加强纪律。重申人民公社六十条等措施,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3分)

此外,在科技、外交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2分)

周恩来的纠“左”努力,是经“二月抗争”后又一次对“文革”错误的抵制和斗争,曾使各方面工作一度出现转机。但不久被江青一伙煽起的所谓“反右倾回潮”所打断。(1分)

八、材料分析题(10分)

1.指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宋一秀等7人1966年5月25日写的题为《宋硕、

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2分)

2.是指“文化大革命”初期向一些单位派工作组这件事,后来被错误地指责为

所谓“以刘少奇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2分)

3.“大字报”把1962年刘少奇等实事求是估计当时经济困难的形势指责为右

倾,把1964年“四清”运动中刘少奇主持制定《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后十条)指责为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这段话虽未点刘少奇、邓小平的名,但实际上,使人们一看便明白炮打的是刘、邓为首的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6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题B卷

历史文化学院年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950年10月,毛泽东发布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2.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

议》,指出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今后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中心。

3.1956年1月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后,成立了以陈毅为主任的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着手制定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社会科学发展规划。

4.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标志着整风运动的开始。

5.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6.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九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7.1966年5月底,清华大学附中部分学生组织“”起来造教师的反。这个组织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

8.1975年1月四届人大后,实际上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9. 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

10.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的概念。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题后打“╳”,每题1分,共10分)

1.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阶级,也是消灭地主个人。()

2.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的政策。

()

3.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资产阶级的本性是唯利是图。

()

5.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6.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题是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7.“文化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运动。()

8.九·一三事件在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破产。()

9.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

10.1977年到1978年经济建设中的新冒进,加剧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民经

济比例失调。()

三、多项选择题(从下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无分。每题2分,共10分)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中包含的经济成分是(ABCDE )

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E.合作社经济

2.中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是

(CDE )

A.积极发展

B.稳步前进

C.自愿互利

D.国家帮助

E.典型示范

3.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ABDE

A.调整

B.改革

C.充实

D.整顿

E.提高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ABD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和平发展

5.“三反”运动的内容是(ABD )

A.反对贪污

B.反对浪费

C.反对主观主义

D.反对官僚主义

E.反对偷工减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把符合要求的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每题1分,共10分)

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所作报告的题目是

( C )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十大关系》

C.《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规定对富农的政策是

( D )

A.消灭富农

B.利用富农经济

C.发展富农经济

D.中立富农

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观点的批判发生在

(.D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4年

4.1961年9月制定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

( A

A.高教四十条

B.高教三十五条

C.高教六十条

D.高教七十条

5.1962年,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决定,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是

( A )

A.生产队

B.人民公社

C.管理区

D.生产大队

6.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对邓子恢等人提倡包产到户进行批判,并诬之为

( A )

A.单干风

B.翻案风

C.黑暗风

D.共产风

7.《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7.D )

A.邓拓、刘仁、彭真

B.彭真、吴晗、廖沫沙

C.彭真、陆定一、吴晗

D.邓拓、吴晗、廖沫沙

8.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江青、张春桥(.D )

A.死刑

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20年

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9.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定》的会议是

( C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0.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D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工资改革

C.物价改革

D.增强企业活力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庐山会议

2.二月抗争

3.《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形成的政治体制的特征。

2.简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3.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2.试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八、材料分析题(10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摘自《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和解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何时、什么会议上提出来的?(2分)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分)

3.试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的关系。(4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参考答案B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彭德怀

2.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3.陈毅

4.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5.一大二公

6.九

7.红卫兵

8.邓小平

9.1978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判断题(每题目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无分)

1.ABCDE

2.CDE

3.ABDE

4.ABD

5.ABD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2.D

3.D

4. A

5. A

6. A

7.D

8.D

9.C 10.D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庐山会议

1959年7—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通称庐山会议。(1分)庐山会议前期是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

纠“左”,7月14日,彭德怀上书毛泽东,要求更深入地总结经验,但该信被误解。会议由纠“左”转向反右,彭德怀等受到错误的批判。(3分)会议对彭德怀等的错误批判及随后开展的反右倾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1分)

2.二月抗争

指1967年2月前后谭震林、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的英勇抗争。(1分)2月前后,谭震林等围绕“文革”要不要党的领导,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问题在不同会议上与江青、陈伯达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斥责了他们乱党乱军的罪恶活动。(3分)但这一正义行动却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1分)

3.《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986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1分)该决议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要求全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的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3分)该决议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1分)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形成的政治体制的特征。

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政。(3分)

所谓权力,高度集中,实际是集权于少数人,尤其是集权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的第一把手。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容易产生一系列弊端。(2分)

2.简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1分)

在经济方面,论述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中央和地方等五个方面的关系,提出了“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必须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利益等思想,还提出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等问题。(2分)。

在政治方面,论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党与非党,是与非等四大关系,提出了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巩固民族团结,以及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方针。此外,在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2分)

3.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分),它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则,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4分)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过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确定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1分)

在书面报告中,毛泽东指出了中共在会后3年左右时间内的中心任务是争取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并提出为实现此任务必经创造了3个基本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为此,必须做好土改、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等8项工作。(4分)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阐明了党的战略策略思想。毛泽东指出,要稳步前进,调节同各方向的关系,要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把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民族党派、知识分子等都团结起来,集中力量打击三大敌人的残余。为了集中力量打击这些敌人,就必须在一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而不要四面出击,不可树敌太多。讲话阐明的这些战略思想,就是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三中全会制定的工作纳和战略方针,对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对动员各阶层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起了极大的作用。(1分)

2.试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毛泽东指导思想上的严重错误。(2分)

他发动“文革”的出发点是防修反修,维护党和社会主义的纯洁性。但他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认识,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混淆了是非和敌我。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北京可能发生政变,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他认为过去的“四清”、“五反”都不能解决问题,乃决心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4分)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还有国内社会历史原因和国际原因。包括对马列主义某些论点的被误解被歪曲和国际共运中大国沙文主义等不良传统的影响。当“文革”给党和国家造成极大危害的时候,毛泽东还始终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正是他的悲剧所在。(4分)

八、材料分析题(10分)

1.上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来的。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

3.“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复习题 1.建国初期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结合具体史实分 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党中央毛主席,应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和朝鲜劳动党金日成主席、朝鲜人民的要求,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我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只是由当时特定的世界环境决定的。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如果当时朝鲜半岛全部落入美国人手中,整个东北亚就全部落入了美国人的手中,东北地区就要直接面对美军和美国人的渗透,对首都北京来说也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历史意义:(1)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同时,国内开展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热情。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朝鲜战争则使中国的力量和地位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普遍承认: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成功进入联合国,成为世界秩序的执定者和维护者之一,便是朝鲜战争的影响使然。 牵制了美国,为后来的援越战争创造了条件。一旦朝鲜沦落,东北中国就直接和美国亲密接触了,后来中国就不可能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援越战争中去了。. 取得了现代化战争的作战经验、造就了一批军事指挥人才,我军的作战能力、战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2.反右扩大化的原因何在,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原因: 一、对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右派分子的进攻“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并不是普 遍的,全国性的”,而毛泽东却把它“看成是‘整个春季,中国天空上突然黑云乱翻’

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模拟及答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 ) 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 A、公共性 B、明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3. 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4. 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外,也应该经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 ) 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施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 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9.小英相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0. 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 ) A、监督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国际条件: 1、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奠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前提条件。 2、经过人民大革命,形成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大团结。 3、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极端落后。 4、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两党关系加强(与苏联控制与反控制的拉锯战) 5、世界冷战局面开始出现,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人民共和国方案中经济形态:由五种成分构成:1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2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3私人资本主义 4个体经济 5国家和个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经济方针: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共同纲领》内容: 1、关于新中国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2、关于新中国的政权制度、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 4、关于人民的权利与义务 意义: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他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政府的施政方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体现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署长 1948年秋到49年初对官僚资本的接管政策和办法,既不打乱企业原有的组织机构,而是先按照原来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系统“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由军管会对他们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完整的接收下来。派往这些企业的军队代表的职责是监督生产,而不是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所有这些规定的唯一出发点,就是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没收官僚资本的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即中国买办资产阶级及摧毁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的意义看,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从消灭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来看,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二章共和国民主改革的全面展开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p30 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明确提出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实现此任务的三条件:1、土地改革的完成 2、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3、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抗美援朝的原因: 1、国家安全与利益问题:中美一战不可避免,东北的安全问题 2、来自苏联的压力:苏联劝说中国参战,而自身为避免与美国直接冲突不参战 3、维护与强化大国形象 4、巩固中朝友谊 5、毛泽东喜欢挑战 1950年冬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三个新特点 1、这次土改是在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新中国已经建立的新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进行的 2、在政策上把过去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和财产的规定,改为保存富农经济,使富农在土改中处于中立的地位,保证土改的顺利进行 3、在人民政权已经已经在全国建立的条件下,强调土地改革要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 七届三中全会后(1950年)人民政府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开始全面调整工商业。这次调整工商业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以调整公私关系为中心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倒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达标试题(附答案)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达标试题(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下,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材料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报道:“今天,首都人民白天的生活,比往常开始得更平。当晨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的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普选”是为哪一重要会议做准备的?在这次会议上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答案】(1)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为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得出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依据“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得出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第一小问依据“《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报道”等信息,可见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的进行,材料二反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为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至五七,一五计划宏图启,一化三改展体翼,重工优先东北地,苏联援

企业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企业管理论》模拟试题一、单选题(共10 小题,每题2 分,共20分) ( ) 1. 一个企业中处于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数量很多且很重要,限制很少,则可以认为该企业: 管理人员的素质较高。高层主管比较开明。组织集权程度较高。组织分权程度较高。 )2. 在决策时受到的 A. B. C. D. ( 行为科学的重要代表人物:A泰罗 B梅奥 C西蒙 D巴纳德 ( A.B.C.D.( A.B.C.D.( A.B.C.D.( A.B. )3. 上下级之间的友情。为下属设定崇高的目标。为了下属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 ) 4. 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 5. 在何种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 ,而不是“保健因素” :那些未达到最低生活标准、急于要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组织在个人取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 。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 ) 6. 以下何种组织形式最直接体现了管理劳动专业化分工的思想:直线制。 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 7. 若较低一级管理层次作出决策的数目越多,下级作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也越大,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 C. D. ( 则这样的组织是: A.B.C.D.( 职权集中化程度越高。 职权分散化程度越高。授权越明确。授权越具有弹性。 ) 8. 企业的生产部门无论多么具有生产性,如果营销部门没有预测到顾客需求的变化, 及没有能够与产品开发部门合作研制出顾客需要的产品,组织的整体绩效就会受到损害。这说明了:A.职能分工对企业有弊无利。 B.分工与协作是组织设计和运作中必须同时考虑的两个问题。

【2019年整理】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 填入括号内。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对于该自由贸易区说法错误的是(B)。 A.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B. 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C. 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D. 由中国和东盟12国共同组成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A.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B.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程序性的法律关系 C.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诉讼法律关系 D.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行政复议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3.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一般应为()。 A. 1人至2人 B. 2人以上 C. 3人以上单数 D. 5人以上单数 4.“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5.王某为某机关宣传处干事,申请辞职时未获批准,王某不服,则其可以在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内向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A. 15日 B. 20日 C. 30日 D. 60日 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7.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 300万元 B. 3000万元 C. 500万元 D. 5000万元 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9.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则()。 A. 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 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 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子女、马某子女共同继承 D. 如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10. 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 A. 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 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 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11.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 A.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 国有企业的改革 D. 调整生产力的布局 12.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C

▆ ■ ■ ■ ■ ■ ■ ■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试卷 共1页(第 1 页)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考试C 卷 姓名: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 学习中心: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镇压反革命 2.另起炉灶 3.抗美援朝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一国两制 二、简单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2.第一个“一五计划”建设提前完成,积累了哪些主要成就。 3. 六十年代我国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为什么说1984-1988年我国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5.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原因、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试述中共十三大的历史贡献。 一、名词解释 1、答:建国初期为打击反革命分子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政治运动。1950年10月 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从1950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年2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反革命案件的原则和方法。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1年10月基本结束。通过镇反运动,基本上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残留势力,使我国社会秩序出现了空前安定的局面,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2、答:“另起炉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之一。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基本保证,解决了新中国如何对待同帝国主义的不平等关系和不平等条约问题,建立了一-支忠诚可靠的外交队伍,为迎接50年代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3、答:中国人民支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的活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朝鲜直接侵略,并将战火烧到中朝边界,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经过3年战争,将美国军队赶到3 8线以南,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4、答: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得到了印度方面的赞同。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应邀先后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两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恢复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面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根据这个构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 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 资本主义制度。1978年底,邓小平根据中国实际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中国政府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主权。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这一构想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而且符合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二、简单题 1、答: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从现在开始用10到15年时间,逐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1953年12月,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整准确的表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答: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同世界其他国家工业起飞时期的增长速度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 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604亿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原定计划的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食产量达19 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平均每年增长3.7%;棉花产量达164万吨,比1952年增长26%,平均每年增长4.7%。 五年间,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国家财政除1956年有赤字外,其余各年都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1/3,其中职工平均消费水平由148元提高到205元,提高38.5%,农民由62元提高到79元,提高27.4%。 3、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规模是空前的,成就是巨大的。“一五”计划的大多数指标,1956 年底就基本完成。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建设计划。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建成一大批重要工程项目。建立起

06周毕文管理经典模拟题及答案三

06周毕文管理经典模拟题及答案三 分析题一: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的苏雷诺兹苏雷诺兹今年22岁,即将获得哈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本科学位。在过去的两年里,她每年暑假 都在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打工,填补去度假的员工的工作的空缺,因此她 在这里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目前,她已接受该公司的邀请,毕业后将 加入互助保险公司,成为保险单更换部的主管。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是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仅苏所在的总部就有5000多人。公司奉行员工的个人开发,这已成为公司的经营哲学,公司自上而下都对员工十分信任。苏将要承担的工作要求她直接负责25名职工。他们的工作不需要什幺培训而且具有高度的程序化,但员工的责任感十分重要,因为更换通知要先送到原保险单所在处,要列表显示保险费用与标准表格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某份保险单因无更换通 知的答复而将取消,还需要通知销售部。苏工作的群体成员全部是女性,年龄从19岁到62岁,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大部分人是高中学历,以前没有过工作经验,她们的薪金水平为每月:420美元到2070美元。苏将接替梅贝 尔芬彻的职位。梅贝尔为互助保险公司工作了37年,并在保险单更换部做了17年的主管工作,现在她退休了。苏去年夏天曾在梅贝尔的群体中工作过几周,因此比较熟悉她的工作风格,并认识大多数群体成员。她预计除了丽 莲兰兹之外,其他将成为她下属的成员都不会有什幺问题。丽莲今年50多岁,在保险单更换部工作了10多年。而且,作为一位“老大太”,她在员工群体中很有分量。苏断定,如果她的工作得不到丽莲的支持,将会十分困难。 苏决心以正确的步调开始她的职业生涯。因此,她一直在认真思考:一名有 效的领导者应具备什幺样的素质?问题:影响苏成功地成为领导者的关键因素是什幺?为了帮助苏赢得和控制丽莲,你有何建议?简答题: 1.如何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B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 B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A]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共同纲领》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 会议确定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 南宁会议 [C]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成都会议 [D] 中共八大 3. 年被称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 [A] 1960年 [C] 1962年 [B] 1961年 [D] 1963年 4.1969年4月,的召开,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合法化。 [A] 中共八大 [C] 中共九大 [B] 中共十大 [D] 四届人大 5.“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作为方针是在1961年1月的中确定的。 [A] 八届九中全会 [C] 八届七中全会 [B] 八届八中全会 [D] 八届六中全会 6. 年1月邓小平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实现干部的“四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 [A] 1980年 [C] 1982年 [B] 1981年 [D] 1983年 7. 年9月28日,江泽民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A] 1992年[C]1994年 [B] 1993年[D]1995年 8. 年 11月26日至12月10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彭真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A] 1980年 [C] 1982年 [B] 1981年 [D] 1983年 9.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果断提出“”战略。 [A] 发展科技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向科学进军 [D] 科教兴国 10.党的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双百方针

一级建造师历年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

一级建造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级建造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一级建造师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热力管道的热伸长计算中,热伸长计算公式 △L=αL△t中的α,其物理意义是()。 A. 管道膨胀系数 B. 管道体膨胀系数 C. 管道面膨胀系数 D. 管道线膨胀系数 参考答案:D 2绿地管道排水的设计施工,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下列规定:()。 A. DN200mm管道0.5%,DN300rnm管道0.33%,DN350mm管道0.3%,DN400mm管道0.2%;流速: 0.75~5m/s(非金属管);管道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 B. DN200mm管道0.4%,DN300mm管道0.33%,DN350mm管道0.3%,DN400mm管道0.2%;流速:0.75~5m/s(非金属管);管道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5mm

C. DN200mm管道0.4%,DN300mm管道0.33%,DN350mm管道0.3%,DN400mm管道0.2%;流速: 0.75~5m/s(非金属管);管道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 D. DN200mm管道0.4%,DN300rnm管道0.33%,DN350mm管道0.3%,DN400mm管道0.2%;流速:0.75~10m/s(非金属管);管道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 参考答案:C 3抹面砂浆终凝后,应及时保持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A. 28d B. 14d C. 7d D. 30d参考答案:B 4施工项目部应建立质量责任制和()办法。 A. 考核评价 B. 质量控制 C. 监督检查 D. 质量管理 参考答案:A 5投标人应当按照()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A. 业主 B. 招标文件 C. 工程造价

【历史】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练习题(含解析)

【历史】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练习题(含解析) 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材料: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1954年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详解】 (1)据“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4年开始,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依据所学分析概括可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理会计》经典模拟题

《治理会计》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治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A. 股东 B. 外部集团 C. 债权人 D. 企业内部的经营治理 2. 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治理会计又称为()。 A. 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B. 外部会计 C. 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 D. 责任会计 3. 已知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500元,假定2001年销量与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

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 A. 一定大于13500元 B. 一定等于13500元 C. 一定小于13500元 D. 可能等于13500元 4.下列因素中,其变动能够导致保利点降低的是()。 A.提高目标利润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降低单价 D.提高固定成本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销量100件,变动成本 率30%则贡献边际为()。 A 150 B 250 C 350 D 450 6. 在历史资料分析法中,高低点法所用的“高低”是指()。 A. 最高或最低的成本 B. 最高或最低的业务量 C. 最高或最低的成本或业务量 D. 最高或最低的成本和业务量 7.在只有一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假如项目具有财务可

行性,则必有() A.NPV>0 B.PI<1 C.NPVR<0 D.IRR<i 8.滚动预算的差不多特点是()。 A 预算期是相对固定的 B 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 C 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 D 预算期不能够随意变动 9.在相关范围内,增量成本是指()。 A. 变动成本 B. 相关固定成本 C. 单位变动成本 D. 相关变动成本 10. 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不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 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 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 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是既有区不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两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至今) 第一阶段(1949-1956)过渡时期 一:政治上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⑴时间和地点:1949年9月21日,北平。 ⑵背景: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 ⑶内容;①制定了《共同纲领》 ⅰ《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确定了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框架。 ②改北平为北京,为首都。 ③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④明确规定了,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⑷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①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在代行全国 人大的职能,而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②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共同实行:“长期共 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协的职能转变为:参政 议政,民主监督。 ㈡一届人大的召开 ⑴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三大改造的开始。 ⑵地点:1954年在北京。

⑶内容: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⑷一届人大人大召开的意义: ①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标志着向社会主义过渡。 ③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证。(三)抗美援朝 时间(1950-1953) 二经济上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⑴国民经济的恢复 ①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形势:国民经济面临崩溃 ⅰ原因: ⒈长期的战乱。 2.帝国主义的掠夺 3.官僚资本的搜刮。 ②措施: ⅰ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进行民主 改革和生产改造,建立国营经济。 ⅱ平抑物价 ⅲ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达标试题(含答案)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达标试题(含答案) 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 1. (1)两幅图共同反映哪一历史事件? (2)对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什么? (3)谈谈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 【答案】(1)三大改造。 (2)公私合营。 (3)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共同反映的事件是三大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管理经济学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专科《管理经济学》总共129题共270分 查看试题范围:显示已答试题仅显示答错试题仅显示 答对试题显示全部试题 一.(共129题,共270分) 1.管理经济学的创始人是().(2分) A.亚当斯密 B.乔尔?迪安 C.保罗.萨缪尔森 D.约翰.凯恩斯 ★标准答案:B 2.已知需求和供给方程Qd=50-8P和Qs= -22+10P则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是()(2分) A.2, 18 B.2, 20 C.4, 18 D.4, 20 ★标准答案:C 3.下图是一簇无差异曲线图,图中U1,U2,U3分别代表不同 的效用水平,三者的关系是()(2分) A.U1>U2>U3 B. B.U 仁U2=U3 C.U1,U2,U3没有可比性 ★标准答案:B 4.需求的交叉弹性是衡量()。(2分) A.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某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反应程度 C.一种物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另一种物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变动的反应程度 D.—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标准答案:C 5.如果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增加,商品销售收益如何变 化?()(2分) A.收益增加 B.收益减少 C.收益不变 D.不确定 ★标准答案:B 6.在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行业中的每个企业的经济利润()。(2 分) 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不确定 ★标准答案:B 7.等成本线的斜率(绝对值,横轴代表劳动)是()。 (2分) A.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 B.资本的边际产量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比率 C.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 D.资本的价格与劳动的价格的比率 ★标准答案:C 8.需求价格弹性总是()(2分)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一 ★标准答案:B 9.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 ()(2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或上升或下降 ★标准答案:B 10.交叉弹性为()时,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对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表明这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2分)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一定 ★标准答案:C 11.导致需求量沿商品的需求曲线变动的现象发生的情况 是()。(2分) A.购买者的收入增加时 B.其他商品价格变化时 C.购买者的偏好变化时 D.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 ★标准答案:D 12.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 )。(2 分) A.价格 B.非价格 C产品差异化 D.广告竞争 ★标准答案:A 13.如果企业出了一种新产品,目标是先占领市场,或者

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数量关系 1. 1,2,3,6,12,24,() A.48 B.45 C.36 D.32 1.A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前面所有项的和等于下一项。1+2=3,1+2+3=6,1+2+3+6=12,1+2+3+6+12=24,()=1+2+3+6+12+24=48。所以选择A选项。 2. 1,9,25,49,121,() A.144 B.154 C.169 D.177 2.C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原数列“1,9,25,49,121”为非合数列“1,3, 5,7,11”的平方,A项144=122,12是合数,排除。B、D项都不是平方数。所以选择C选项。 3. 56,114,230,462,() A.916 B.918 C.924 D.926 3.D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前项×2+2=后项。56×2+2=114,114×2+2=230,230×2+2=462,()=462×2+2=926。所以选择D选项。 6. 2009×20082008-2008×20092009=? A.0 B.1 C.2 D.3

6.A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基本计算问题。可采用尾数法计算。2009×20082008尾数为2, 2008×20092009尾数也为2,所以差的尾数一定为0,只有A项符合。所以选择A选项。 8.一个正方形队列,如减少一行和一列会减少19人,原队列有几个人? A.81 B.100 C.121 D.144 8.B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方阵问题。设原方阵有n行n列,则减少一行一列后变为(n-1)行(n-1)列,于是有n2-(n-1)2=19,解得n =10,因此原队列有102=100人。所以选择B选项。 实际本题可以不用方程的方法,因为减少的一行人数与减少的一列人数一定相差1,因此19只能分解成9+10,所以原方阵一定是10行10列共100人。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言语 理解 18. 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这个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B. 部队是个大熔炉,三年里,我进步很大,因为首长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C. 他事先没作充分准备,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就显得不知所措。 D. 古人尚且能闻过则喜,今天有些人却常常讳疾忌医,这实在不应该。 18. B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歧义句辨析题。B项“自己”一词指代不明,根据句意,“自己”可以指“首长”,也可以指“我”,因此有歧义。所以选择B选项。 20. 下面的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是()。 A. 看到非洲草原上角马迁徙的场景,你一定会震撼不已——绵延几公里的角马群如黑色的洪流,一泻千里,蔚为壮观。 B. 年关临近,本是商品销售的最佳良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和欧元的持续走低,今年意大利的市场显得十分萧条,60%的华人企业裹足不前。 C. 人类向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日益匮乏,这种行为无异于作茧自缚。 D. 我和汪剑做了四年的室友,对他的经历、性格、爱好都了如指掌,我相信他绝不会出卖朋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考试题型及复习思考题

2006级历史学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概念 1、西藏的和平解放 2、“三反”、“五反”运动 3、土地改革运动 4、镇压反革命运动 5、抗美援朝战争 6、《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7、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8、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9、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0、日内瓦会议 11、万隆会议12、《论十大关系》 1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4、反右派斗争 15、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6、“大跃进”运动 17、人民公社化运动18、1958年台海危机 19、1959年庐山会议20、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1、《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2、《五·一六通知》 23、武汉“七·二0事件”24、“红卫兵”运动 25、上海“一月风暴”26、“二月抗争” 27、“九·一三”事件28、“斗、批、改”运动 29、“批林批孔”运动30、“四·五”运动 二、简述题 1、试简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与中共党史的联系与区别。 2、试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3、建国初期,为了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中共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4、试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5、为什么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试加以简要说明。 6、建国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试简述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主要表现。 8、为什么说中共“九大”是应当予以否定的?请简要加以分析。 9、试简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我国全面整顿的主要成效。 10、试简要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三、论述题 1、试评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2、试分析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 3、试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4、试分析“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 5、试分析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及其严重后果。 6、试分析七千人大会所取得的成就和历史局限性。 7、试论述“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8、为什么说《五·一六通知》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9、试评价“红卫兵”运动。 10、试分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发展的动机和原因,并就这一运动进行简单的评价。 四、导读检查题 试回答学术界对下列问题的研究概况(主要研究观点)、主要研究成果(写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模 拟 试 题( A ) 《管理运筹学》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函数取极小(minZ )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值等于( C )。 A. maxZ B. max(-Z) C. –max(-Z)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 B.基本可行解的每个分量一定非负 C.若B 是基,则B 一定是可逆D.非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一定是线性相关的 3.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 D ) 多余变量 B .松弛变量 C .人工变量 D .自由变量 4. 当满足最优解,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可求得( A )。 A.多重解 B.无解 C.正则解 D.退化解 5.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 D )。 A .等式约束 B .“≤”型约束 C .“≥”约束 D .非负约束 6. 原问题的第i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的变量i y 是( B )。 A.多余变量 B.自由变量 C.松弛变量 D.非负变量 7.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C )。 A.等于m+n B.大于m+n-1 C.小于m+n-1 D.等于m+n-1 8. 树T的任意两个顶点间恰好有一条( B )。 A.边 B.初等链 C.欧拉圈 D.回路 9.若G 中不存在流f 增流链,则f 为G 的 ( B )。 A .最小流 B .最大流 C .最小费用流 D .无法确定 10.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D ) A.等式约束 B.“≤”型约束 C.“≥”型约束 D.非负约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化一般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可能引入的变量有 ( ) A .松弛变量 B .剩余变量 C .非负变量 D .非正变量 E .自由变量 2.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过程有 ( ) A .画出可行域 B .求出顶点坐标 C .求最优目标值 D .选基本解 E .选最优解 3.表上作业法中确定换出变量的过程有 ( ) A .判断检验数是否都非负 B .选最大检验数 C .确定换出变量 D .选最小检验数 E .确定换入变量 4.求解约束条件为“≥”型的线性规划、构造基本矩阵时,可用的变量有 ( ) A .人工变量 B .松弛变量 C. 负变量 D .剩余变量 E .稳态变量 5.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特征有 ( ) A .目标是线性的 B .约束是线性的 C .求目标最大值 D .求目标最小值 E .非线性 三、 计算题(共60分) 1. 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1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