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机治法

病机治法

病机治法
病机治法

太阳病

太阳的生理特点

1.阳气较多,正气旺盛

2.职司卫外,统摄营卫

3.六经藩外,受邪首当

4.参与气化,主司排水

5.内应少阴,表里互通

太阳证特点

1.脉浮

2.发热

3.恶寒

4.头项强痛

阳加于阴谓之汗

汗出-卫不固摄营阴-太阳中风

无汗-卫闭营郁-太阳伤寒

伤寒重于中风

脉浮-头项强痛即按太阳病治疗,发热仅为过程/结果

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

太阳中风证

外邪袭表,卫不外固,营不外守,营卫不和

太阳伤寒证

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证

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桂枝加葛根汤证

风寒外束,营卫不合,经输不利,经脉失养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风寒在表,营卫不利,肺气上逆

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扶阳解表

桂枝去芍药汤证

胸阳不振,表邪未解,脉促胸满

解肌祛风,宣通阳气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表邪不解,胸阳受损

解肌祛风,温经复阳

桂枝新加汤证

营卫不合,气营不足,经脉失养

调和营卫,益气合营

伤寒表实证

汗法禁忌:1咽喉干燥者 2病人有寒 3淋家 4疮家 5衄血家 6亡血家 7汗家

麻黄汤证

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

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葛根汤证

风寒外束,太阳经输不利,或内迫大肠

辛温解表,升津舒经,升清止利

葛根加半夏汤证

外邪内迫阳明,胃气上逆

发汗解表,兼降逆止呕

大青龙汤证

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小青龙汤证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表郁轻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表郁日久,邪清证轻

辛温解表,小发其汗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表郁日久,正微邪微

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桂枝二月婢一汤证

表郁邪轻,外寒内热

小发其汗,兼清郁热

大青龙汤轻证

太阳病变证

热证

栀子(甘草、生姜)豉汤证热郁胸膈

清宣郁热

栀子厚朴汤证

腹部有热,热扰心神

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栀子干姜汤证

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清上热,温中寒

麻杏甘石汤证

邪热壅肺,

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白虎加人参汤证

阳明里热炽盛,津气两伤

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葛根芩连汤证

阳明里热下利兼表未解

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虚证

心阳虚证

桂枝甘草汤证

心阳不足,心失所养

温通心阳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心阳虚弱,心神不敛温通心阳,浅镇安神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心阳虚,心神不敛,复被痰扰

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兼以涤痰

桂枝加桂汤证

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乘虚上逆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

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脾虚证

茯苓桂枝汤白术甘草汤证

脾虚水停心下,水气上冲

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脾虚湿阻气滞,腹胀满

温运健脾,消滞除满

小建中汤证

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

温中补虚,调和气血

桂枝人参汤证

太阴虚寒下利兼表邪未解

温中解表

肾阳虚证

干姜附子汤证

阳气暴虚,阴寒内盛

急救回阳

茯苓四逆汤证

少阴阳虚,阴液不继

回阳益阴

真武汤证

少阴阳虚水泛

温阳化气利水

阴阳两虚证

甘草干姜汤证

中阳不足

温中复阳

芍药甘草汤证

阴液不足,筋脉失养

酸甘化阴,柔筋缓急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筋脉失养

复阳益阴

炙甘草汤证

心阴阳两虚

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太阳蓄水证

五苓散证

气化不利,水蓄膀胱,兼有表证未除通阳化气利水,外散风寒

茯苓甘草汤证

胃阳不足,水停内焦

温胃阳,散水饮

太阳蓄血证

桃核承气汤证轻

血热互结与下焦

泻下瘀热

抵当汤证重

瘀热互结下焦

破瘀泄热

抵当丸证轻

瘀热内结,病势较缓

泄热逐瘀,峻药缓图

结胸证

热实结胸证

大陷胸汤证

邪热内陷与有形之水饮互结于胸腹泄热散结,攻逐水饮大陷胸丸证

水热互结,病位偏上

泄热逐水,破结缓下

小陷胸汤证

瘀热互结与心下

清热涤痰开结

寒实结胸证

寒痰水饮结于胸脘

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痞证

热痞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胃热气滞

泄热消痞

附子泻心汤证

胃热气滞,卫阳不固

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寒热错杂痞证

半夏泻心汤证

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和中降逆消痞

生姜泻心汤证

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水饮食滞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甘草泻心汤证

脾胃重虚,寒热错杂,水谷不化和胃补中,消痞止利

痰气痞证

胃虚痰阻,肝胃气逆

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水痞证

水蓄下焦,气化不行,气机闭塞化气行水

痞证误下后下利

下元不固,统摄无权涩肠固脱止利

上热下寒证

上热下寒,升降失调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阳明病

胃家实,脾约,不更衣

热证

栀子豉汤证

热扰胸膈

清宣郁热

白虎汤证

无形邪热炽盛,充斥表里

辛寒清热

白虎加人参汤证

邪热炽盛,气津损伤严重

清邪热,益气津

猪苓汤证

阴伤有热,水气不利(膀胱气化不利)清热滋阴利水

实证

承气汤证

调胃承气汤证

燥热内盛,腑实初结,气滞不甚

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小承气汤证

热实内结,腑气不通

泻热通便,消滞除满

大承气汤证

燥屎内结,阳明热实

峻下热实,涤荡燥结

麻子仁丸证

胃热肠燥津亏

泻热润肠通便

导下法

阴虚液亏,肠燥失润

滋阴润肠,外导通便

寒证吴茱萸汤证

胃阳不足,浊阴上逆

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虚证

阳明病变证

发黄证

湿热发黄证

茵陈蒿汤证

湿热蕴结,熏蒸肝胆,兼腑气壅滞

清热利湿退黄

栀子柏皮汤证

湿热相合,熏蒸肝胆

清泄湿热退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湿热内蕴,熏蒸肝胆,兼风寒外束

清热利湿,解表散邪

寒湿发黄证

寒湿内蕴,中阳不足,肝胆失疏

温中散寒利湿

火劫发黄证

热炽津伤,胆热液泄

清热凉血,生津利胆

血热证

衄血证

下血证

蓄血证

阳明邪热与宿瘀相结

泻热逐瘀(抵挡汤)

少阳病

四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心烦、不欲饮食喜呕

七兼:1胸中烦而不呕 2渴 3腹中痛 4胁下痞硬 5心下悸 6不渴身微热 7咳

小柴胡汤证

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禁例

寒湿发黄、中虚饮停证

少阳病兼变证

柴胡桂枝汤证

邪犯少阳,表证未解(少阳兼表

少阳阳明并病)

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大柴胡汤证

少阳郁热兼有阳明里实(热)

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柴胡加芒硝证

邪犯少阳,兼阳明里实

和解少阳,泻热去实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停

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邪入少阳,胆火炽盛,三焦不利,心神被扰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少阳邪热内迫阳明,胃肠功能失职

清热止利,或兼和胃降逆

热入血室证

妇女经期感受外邪,邪热内陷,与血相结刺期门泄血分之热、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一、A1 1、下列妇科病证中,哪项与寒邪无关 A、痛经 B、月经后期 C、带下病 D、月经先期 E、不孕症 2、外湿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子肿 B、闭经 C、子满 D、阴痒 E、经行泄泻 3、下列各项,不属于外热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过多 B、产后发热 C、恶阻 D、阴疮 E、子淋 4、抑郁忿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B、月经先期 C、经期延长 D、经间期出血 E、月经过多 5、惊恐伤肾,恐则气下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后期 B、经间期出血 C、月经过少 D、月经先期 E、月经过多 6、产后过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产后血晕 B、产后发热 C、恶露不绝 D、产后腹痛 E、产后抑郁 7、肾阴虚,冲任、胞宫胞脉失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后期 B、月经过少 C、闭经 D、痛经

8、肝经湿热,蕴结胞中,阻滞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过少 B、癥瘕 C、闭经 D、月经后期 E、痛经 9、肾阳虚,命门火衰,胞宫虚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妊娠腹痛 B、带下过多 C、月经过少 D、月经后期 E、闭经 10、肝郁化热,火热之邪下扰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经行吐衄 B、妊娠恶阻 C、月经先期 D、经行乳房胀痛 E、经间期出血 11、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先期 B、胎漏

C、滑胎 D、胎萎不长 E、产后血晕 12、脾失统摄,冲任不固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经间期出血 B、带下过多 C、经行吐衄 D、滑胎 E、经期延长 13、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导致的疾病是 A、经行发热 B、崩漏 C、经行身痛 D、痛经 E、产后发热 14、下列各项,不属于带脉失约导致的疾病是 A、滑胎 B、带下病 C、胎动不安 D、子宫脱垂 E、崩漏

从_内经_病机十九条看中医临床思维方法_张珺

从《内经》病机十九条看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张珺,沈津湛,吴元洁,王 键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合肥230001) 摘要: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思想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审证求因的构建过程,从临证的角度说,《内经》尤其是病机十九条是其集中的表现。病机思维源于中医整体观的哲学思想的指导;其归纳的模式是直觉判断;运用的工具是意象思维,类象逻辑;方法是取类比象,司外揣内,以譬尽意;借助的是理性推导,注重的是病理联系,强调的是整体效应,谋求的是身心平衡—— —对立统一,重感觉,重表象,重时间中人的动态。关键词:中医临床思维;《内经》;病机十九条中图分类号: R2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043(2014)02-0069-02*基金项目: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09165);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0367);2013年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0901)。 作者简介:张珺(1980-),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乳腺疾病。 中医的基本特色是什么?当然是其核心思想和思维方法。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思想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审证求因的构建过程。何谓“审证求因”? 其意首见《伤寒论》。张仲景在太阳篇中言及桂枝汤证“坏病”时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张仲景要审的是“太阳坏病”的脉证,寻求的是此坏病的病因(机),然后随证治之即辨证施治[1]。这一类表述已经牢牢地抓住了中医临床思维的实质,临证首抓主证,然后围绕主证展开思维。1病机的中医内涵 何谓病机?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机要、机转,机为机要,指重要和机密的,从临证的角度说,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关键,是用审证求因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归纳出的,病机从分析临床证候群开始,是高度概括的临证抽象,它规范了相应治则、治法和方药,是理法方药的依据。病机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所在。它不是着眼于局部的、微观的病理变化,而是从整体宏观角度把握疾病本质的要领,病机综合了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诸要素。其运用的是“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的意象思维,中医的“取类比象”,即“观物取象”,“象以尽意”,通过将临床症状与自然界的现象相类比,推导出原因,归纳病机是感 性的、直觉的、抽象的思维。2 再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病机的构成遵循上述象思维法则。王冰在《六 节藏象论》的注释中则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2] 其实,《至真要大论》早已经典地运用了这一象思维的方法,其所载著名的病机十九条:“诸风掉 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郁, 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 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3] 即为基于象思维的病机总结。现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条五脏病机来举例说明,经文中的痛、痒、疮是阳证疮疡的临床证候群的典型代表,阳证疮疡如痈、疽、疖、发、痤、丹毒等发病时典型表现为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化脓,整体表现为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运用意象思维的方法,与自然界的现象联系起来,是火。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局部辨证和整体辨证相结合,于是得出火热的病机,这里的心即代表了火热这个病机,心并非是实质性的脏器,也不是主神明的脑,而是以抽象的病机存在的。 具体说,首先五行来分,心属火,从心的功能而言,《素问·痿论》曰:“心主全身之血脉。”心具有推动血液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这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再谈解剖,中医解剖的最大的成就是将心、肝、脾、肺、肾确立为五脏符号和五大系统,从最原始的中医解剖学来分析,在解剖过程中,看到了心是温热的鲜红的,跳动的,这是心的自然属性,按照中医的取象思维,和自然界的火最相像,所以这也是取 DOI :10.11656/j.issn.1673-9043.2014.02.02 69

病因病机试题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三因学说”的是:() A、内经 B、难经 C、陈无择 D、张仲景 2、具有发病迅速,传变也较快的病邪是:() A、寒邪 B、风邪 C、火邪 D、暑邪 3、寒邪引起肢体屈伸不利的病机是:() A、寒易伤阳,肢体不温 B、寒主凝滞,气血阻滞 C、寒主收引,筋脉收缩挛急 D、寒伤脾阳,肌肉失养 4、“中寒”是指:() A、内寒 B、感受外寒 C、寒伤肌表,郁遏卫阳 D、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5、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的病邪是:() A、暑邪 B、湿邪 C、寒邪 D、燥邪 6、火邪致病易:() A、伤肺耗津 B、生风动血 C、阻遏气机 D、收引疼痛 7、其性粘滞,趋下的病邪是:() A、湿邪 B、火邪 C、寒邪 D、风邪 8、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为:()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暑邪 9、燥邪致病特点有:() A、生风动血 B、病程缠绵 C、伤肺耗津 D、易致肿疡 10、其性炎上,燔灼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燥邪 11、多挟湿邪为患的病邪是:() A、寒邪 B、风邪 C、火邪 D、暑邪 12、出现各种秽浊症状,为何邪致病特点:() A、火邪 B、暑邪 C、湿邪 D、寒邪 13、易致各种出血的病邪为:()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14、疫疠多通过什么途径感染:() A、侵犯肌表 B、空气传染,从口鼻入 C、经络 D、脏腑 15、恐伤:() A、心 B、肝 C、脾 D、肾 16、思伤:() A、心 B、肝 C、脾 D、肾 17、忧伤:()

A、心 B、肝 C、肺 D、脾 18、喜伤:() A、心 B、肝 C、肺 D、脾 19、怒伤:() A、心 B、肝 C、肺 D、脾 20、导致“气乱”的情志因素是:() A、喜 B、怒 C、惊 D、恐 21、耗伤心神,损伤脾气的情志因素为:() A、喜 B、怒 C、忧 D、思 22、劳则:() A、气结 B、气耗 C、气乱 D、气消 23、痰饮的形成,多与何脏腑有关:() A、心肺脾肾 B、肺脾肾三焦 C、心肝脾肾 D、心肺肝脾 24、肌肤甲错,为何证的临床表现:() A、痰 B、饮 C、瘀血 D、疫疠 25、什么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A、正气不足 B、邪气 C、阴阳失调 D、脏腑紊乱 26、什么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A、正气不足 B、邪气 C、阴阳失调 D、脏腑紊乱 27、瘰疠属何病邪的病证特点:() A、饮 B、痰 C、瘀血 D、饮食不节 28、怒则:() A、气下 B、气乱 C、气结 D、气上 29、恐则:() A、气下 B、气乱 C、气结 D、气上 30、思虑过度,劳伤:() A、心肝 B、肝脾 C、心脾 D、心肾 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属六淫致病的特点:() A、与居住环境有关 B、直接影响脏腑所机 C、从口鼻而入 D、与季节有关 E、多侵犯肌表 2、属阴邪的病邪有:()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暑邪 E、湿邪 3、疫疠的致病特点有:() A、易于流行 B、传染性强 C、症状相似 D、发病急骤 E、易致肿疡 4、“内生五邪”即:() A、内风 B、内暑 C、内寒 D、内火 E、内湿 5、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何因素有关:()

温病寒法之讲究

【关键词】温病寒法对于温病的治疗,寒法乃其主要治疗大法之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鉴于温病在发病各时期的特点差异,在寒法的运用上别有讲究,而非概以苦寒之黄芩、黄连等统论之。 对于温病的治疗,寒法乃其主要治疗大法之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鉴于温病在发病各时期的特点差异,在寒法的运用上别有讲究,而非概以苦寒之黄芩、黄连等统论之。 1 温病“以寒为补” 阴主要包括津液和血液,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温为阳邪,其性属热,每易化燥耗伤阴液,正所谓“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迨至阴津殆尽耗竭,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故历代温病大家均十分重视保护阴津,如吴鞠通有言“夫春温、夏热、秋燥,所伤皆阴液也,学者苟能时时预护堤防,岂有精竭人亡之虞。”叶天士在《温热论》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可见津液作为阴类物质的重要性,所谓“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故治疗始终以养阴护阴为法。 温病“以寒为补”,实际是指“寒以养阴”“寒以救阴”的护津救液思想。 所以寒法不仅在清热方面发挥着重要祛邪的作用,且同时亦起着滋阴扶正的作用。即,以寒撤热而存阴,以清滋养而充阴液。 2 温病寒法的分类 温病在不同病理阶段各有特点,且不同脏腑阴伤特点亦有别,故寒法亦有异。如有:辛寒法、甘寒法、苦寒法、酸寒法、咸寒法等。其中,辛寒法与苦寒法,是以清为主,通过祛邪以救阴液;甘寒法、酸寒法以及咸寒法,是以滋为主,直接补充阴液。如叶天士提出胃津亡者,主以甘寒;肾阴亏者,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沙参麦冬汤、益胃汤为甘寒法,治肺胃津伤;加减复脉、二甲复脉、三甲复脉、大定风珠、小定风珠为咸寒法,治肾液亏竭。此外,还有咸寒苦甘法之增液汤;酸甘化阴之连梅汤;苦甘合化之冬地三黄汤、加减黄连阿胶汤等。是故对各寒法的把握,当明辨其各自立法之目的,治疗之偏重,用药之特点,以灵活运用于临床。 2.1 辛寒法(辛凉开达)辛,指辛透;寒,指寒泄。辛寒法是用辛寒之品,透热外达,大清气分邪热。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者,症见壮热,汗出,心烦,渴欲饮冷,苔黄,脉洪数等。药如石膏等,方如白虎汤。 2.2 甘寒法(甘寒养液)指用甘寒之品清养以救液,起到清滋的作用。主治热伤肺胃气津者,一为直接补充阴液,如雪梨浆、五汁饮、牛乳饮、西瓜等,一为间接滋液生津,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玉竹麦门冬汤、清燥汤、三才汤等均寓此意。 2.3 苦寒法(苦寒直降)苦寒法,又名清热泻火法,以苦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者。症见身热,口苦而渴,心烦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苦寒之力轻者如黄芩汤、栀子黄芩汤,黄连解毒汤较重,三黄石膏汤尤重。 2.4 使用注意辛寒、甘寒与苦寒的区别在于:“清热之法,首用辛凉继用轻清者,所以清肃气分之浮热也。终用甘寒者,所以清滋气分之燥热也。”“未经汗下和解而化燥者,火盛则燥也,当用苦寒清火为主;已经汗下和解而化燥者,液涸则燥也,当以甘寒滋燥为主。”(《重订广温热论·卷二》)“凡温热病宜于辛凉开达者,早用苦寒直降,即为误遏,冰伏其邪而内陷;宜于苦寒直降者,但用轻清甘寒,只能清热,不能退火。”(《重订广温热论·卷二》)即,凡温热病之宜于苦寒者,切忌早用甘寒,盖因苦寒为清,甘寒为滋,若医以鲜生地、石斛、玄参、麦冬等之清滋法,误作清泄法,则会出现热益壮,神益昏,其弊由甘寒清滋之药,得大热煎熬,其膏液即化为胶涎,结于脘中,反致伏火不得从里而清泄,从此为闭为厥,为痉为痫,甚则为内闭外脱。

病因病机试题教案资料

病因病机试题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三因学说”的是:() A、内经 B、难经 C、陈无择 D、张仲景 2、具有发病迅速,传变也较快的病邪是:() A、寒邪 B、风邪 C、火邪 D、暑邪 3、寒邪引起肢体屈伸不利的病机是:() A、寒易伤阳,肢体不温 B、寒主凝滞,气血阻滞 C、寒主收引,筋脉收缩挛急 D、寒伤脾阳,肌肉失养 4、“中寒”是指:() A、内寒 B、感受外寒 C、寒伤肌表,郁遏卫阳 D、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5、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的病邪是:() A、暑邪 B、湿邪 C、寒邪 D、燥邪 6、火邪致病易:() A、伤肺耗津 B、生风动血 C、阻遏气机 D、收引疼痛 7、其性粘滞,趋下的病邪是:() A、湿邪 B、火邪 C、寒邪 D、风邪 8、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为:()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暑邪 9、燥邪致病特点有:() A、生风动血 B、病程缠绵 C、伤肺耗津 D、易致肿疡 10、其性炎上,燔灼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燥邪 11、多挟湿邪为患的病邪是:() A、寒邪 B、风邪 C、火邪 D、暑邪 12、出现各种秽浊症状,为何邪致病特点:() A、火邪 B、暑邪 C、湿邪 D、寒邪 13、易致各种出血的病邪为:()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14、疫疠多通过什么途径感染:() A、侵犯肌表 B、空气传染,从口鼻入 C、经络 D、脏腑 15、恐伤:() A、心 B、肝 C、脾 D、肾 16、思伤:() A、心 B、肝 C、脾 D、肾 17、忧伤:()

A、心 B、肝 C、肺 D、脾 18、喜伤:() A、心 B、肝 C、肺 D、脾 19、怒伤:() A、心 B、肝 C、肺 D、脾 20、导致“气乱”的情志因素是:() A、喜 B、怒 C、惊 D、恐 21、耗伤心神,损伤脾气的情志因素为:() A、喜 B、怒 C、忧 D、思 22、劳则:() A、气结 B、气耗 C、气乱 D、气消 23、痰饮的形成,多与何脏腑有关:() A、心肺脾肾 B、肺脾肾三焦 C、心肝脾肾 D、心肺肝脾 24、肌肤甲错,为何证的临床表现:() A、痰 B、饮 C、瘀血 D、疫疠 25、什么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A、正气不足 B、邪气 C、阴阳失调 D、脏腑紊乱 26、什么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A、正气不足 B、邪气 C、阴阳失调 D、脏腑紊乱 27、瘰疠属何病邪的病证特点:() A、饮 B、痰 C、瘀血 D、饮食不节 28、怒则:() A、气下 B、气乱 C、气结 D、气上 29、恐则:() A、气下 B、气乱 C、气结 D、气上 30、思虑过度,劳伤:() A、心肝 B、肝脾 C、心脾 D、心肾 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属六淫致病的特点:() A、与居住环境有关 B、直接影响脏腑所机 C、从口鼻而入 D、与季节有关 E、多侵犯肌表 2、属阴邪的病邪有:()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暑邪 E、湿邪 3、疫疠的致病特点有:() A、易于流行 B、传染性强 C、症状相似 D、发病急骤 E、易致肿疡 4、“内生五邪”即:() A、内风 B、内暑 C、内寒 D、内火 E、内湿 5、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何因素有关:()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治法概述 治法和方剂,都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辨证论治是一个由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连续过程,只有辨证正确,治法的针对性才能明确和具体,根据治法遣药组方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因此,治法是联系辨证理论和遣药组方的纽带,也是学习和运用方剂不可缺少的基础。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丰富的治法理论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等均为中医学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至汉末,医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治法和方证融为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其后,随着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总结,使治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适应各种病证的治疗需要。 中医学的治法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首先,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称为治疗大法,如表证用汗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清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等,本教材中“常用治法”所讨论的“八法”即属这一层次。其次是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即具体治法。各论中每一具体方剂的“功用”项目即体现了该方的具体治法。在临床运用中,只有精确地把握具体治法,才能保证具体病证治疗中有较强的针对性。 治法不但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多体系的特点。这是因为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多种体系,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由于治法和病机的对应性,因此形成了相应的不同治法体系,如“宣肺止咳”、“滋水涵木”等属于脏腑治法体系,“和解少阳”、“泻下阳明热结”等属于六经治法体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等属于卫气营血治法体系,“宣上、畅中、渗下”及“三焦分消”等属于三焦治法体系。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时,必须紧密结合相关病机和辨证体系的基本理论,才能对具体治法以及遣药组方的把握达到切中病机、针对性强的要求。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只有首先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遣药组方或运用成方。 从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治法是在长期临床积累了方药运用经验的基础上,在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不断丰富、完善过程中,逐步总结而成,是后于方药形成的一种理论。但当治法已由经验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例如,一个感冒病人,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其为风寒所致的表寒证后,根据表证当用汗法、治寒当以温法的治疗大法,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加减,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如法煎服,以使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则,辨证与治法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甚至使病情恶化。由此可见,在临床辨证论治的过程中,辨证的目的在于确定病机,论治的关键在于确立治法,治法是针对病机产生,而方剂必须相应地体现治法。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虽然我们常说“方以药成”,却又首先强调“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与法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 除了上述以法组方、以法遣方这两个主要方面以外,方剂和治法的关系,还体现在以法可以类方和以法可以释方两个方面。前者在本教材总论第三章相关内容中讨论,后者在教材各论方解中体现。上述“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中医学历来所强调的“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常用治法 历代医家鉴于具体治法的丰富内容,而又归属不同治法体系的特点,经过多次分类归纳逐渐形成体系。我们现在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医家程钟龄从高层次治疗大法的角度,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常用的八法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治疗。例如:

痢疾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痢疾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痢疾系因外感湿热或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化为脓血,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或脓血便为主症的病证。 本病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最常见。男女老幼皆可罹患,但儿童和老年患者常因急骤发病、高热惊厥、厥脱而亡,须高度重视,积极防治。 本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肠澼”及“赤沃”。而《难经》有大肠泄,大瘕泄,小肠泄等描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将痢疾、泄泻统称为“下利”。至东晋·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始称为“痢”,以区别于一般之泄泻。隋·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痢疾候》,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列出了如“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疾。宋·严用和在《济生方·痢疾论治》首先提出了“痢疾”名称,说:“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丹溪心法·痢》说:“又有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已认识到痢疾与感受时邪有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清·喻昌创“逆流挽舟”之法,是治痢兼有表证行之有效的治则。清代的一些痢疾专著如吴

道琼的《痢症参汇》、孔毓礼的《痢疾论》等,均为集痢疾辨证论治之大成。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阿米巴肠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时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痢疾的病因,主要是外感湿热或时邪疫毒和饮食所伤。其主要病机是邪滞于肠,气血凝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 (一)病因 1.外感时邪疫毒一是感受湿热之邪。夏秋之交,热郁湿蒸,湿热之邪内侵,蕴于肠腑,致气血壅滞,传导失司,发生湿热痢疾。二是感受疫毒之邪。疫毒邪气,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且这种邪气的产生及其致病流行,往往与反常气候有关。所谓“疫气乃异气也,不在六气正化之中”,疫毒邪气,混杂伤人,相互传染,造成痢疾流行。 2.内伤饮食平素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肠胃;或因食用不洁食物,湿热毒邪从口而人,邪气积滞腐败于肠间,发为痢疾。 (二)病机 发病机理为外感湿热或寒湿,或过食肥甘厚味,或啖食不洁之物,滞于脾胃,客于肠腑,酿成湿热;或疫毒之邪内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1.解表法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 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 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代表方剂如银翘散。(2)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内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内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3)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 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4)疏表润燥法疏表润燥法,是用辛凉清润的药物组成方剂以疏散表邪,濡润肺燥的治法,适用于肺卫燥热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代表方剂如桑杏汤。使用解表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不是寒邪,所以鲍不能用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是绝对禁忌。第二,表证解除之后药物就要停止使用,中病即止,防止过度用药而损伤正气。2.清气法清气法,是清解气分热邪的治疗方法,属于八法中的清法,适用于温病中的气分证。所谓气分证,是热邪入里的证候,凡热邪不在表,又没有深入血脉者,都属于气分证,所以气分证的范围很广。在气分阶段,邪气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所以这个阶段是温病的极期,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特点。气分阶段决定着病变的发展趋势与预后,因为这个阶段,邪气所盛但正气不衰,如果治疗及时,采取的措施得法,邪气就会解除;如治疗不及时、不得法、就深入发展,或者向气分的虚证发展而导致虚脱亡阳;或者向营分、血分深入。气分证无论向哪一方向发展,都是危重症。所以说,在温病的治疗中清气法是关键。由于证候类型不同,清气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清解宣气法是指用轻清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透泄热邪,宣畅气机的治法,适用于气分证初起,邪气不盛。热郁胸膈的证候。临床表现是: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

方药中教授论病机十九条及其运用规律

方药中教授论病机十九条及其运用规律 张存悌, 宋翠力 (沈阳市大东区中医院,沈阳 110044) 摘 要:方药中倡导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步骤、方法和模式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促进辨证论治规范化的确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概述方药中教授对病机十九条的发挥与运用。论述了方药中教授根据病机十九条,把辨证论治分为五个步骤。即:定位、定性、必先五胜、治病求本、治未病。认为自掌握“五步法”以来,治疗一些疑难病证,疗效明显提高,颇感得心应手。 关 键 词:方药中; 病机十九条; 理论探讨 中国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76(2001)04-0303-02 方药中(1921~1996),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规范化、气化学说等方面的研究,他关于中医理论体系基本内涵的阐述,为中医学术界首次提出。方药中倡导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步骤、方法和模式,对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和规范化的确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他对肝、肾疾病的诊治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主要著作有:《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医学三字经浅说》、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代表作为《医学承启集》。 笔者1989年12月在北京国防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亲聆了著名中医、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方药中的一堂演讲,感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比喻精彩,受益匪浅。今将记录稿整理出来公之同道。 1 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的机理。中医关于病机的阐述很多,但比较突出并能示人以规矩者,首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历代医家对病机十九条多是注释文字,而对实质探讨的并不多。这是一个十分必要加以深入讨论的问题,个人认为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可分六个方面: 其一,强调了分析病机在临床诊治上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提高疗效上的关键作用。辨证论治绝对不是对症治疗,经云:“知标与本,用之不殆,…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引文见《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同)要谨守病机,务识其义。 收稿日期:2001-06-11。 作者简介:张存悌(1947-),男,主任医师。 其二,如何分析病机,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问题,先“定位”,亦即首先确定患者病变所在部位,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等即是例子。 其三,强调了“定性”问题,亦即进一步确定其证候性质,如“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等即是例子,强调定位与定性要密切结合起来。 其四,明确提出了相同的临床表现可以有不同的病机;反之,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有相同的病机。前者如“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热瞀瘛,皆属于热”,虽然同为抽搐痉挛,却有属风属湿等不同;后者如“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说明吐泻、腹胀、转筋等临床表现虽不同,但在症候性质上却同属热象。 其五,强调了药物归经理论的作用,要按经络选药,泛泛用药不会有效。 其六,提出了治疗原则问题,强调了“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必先五胜”,要找出原发病继发病;处理好正邪关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甚者夺之”。总之,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2 根据病机十九条精神,把辨证论治分为五个步骤进行 (1)定位。如何定位,有五个方法:①根据症状出现的部位定位。如头痛,两额痛属胃,巅顶痛属肝,枕后痛属肾。②根据脏腑功能特点定位,如肝主疏泄、藏血、主筋、易动,凡属上述功能失调者,如胁肋胀满、出血、运动障碍等,均可定位在肝。③根据体征特点定位,如心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声为笑, 303 2001年8月第19卷第4期August2001,Vol.19,No.4 中医药学刊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便秘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便秘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便秘系因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导致大肠传导失常,以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难解,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而便而不畅的病证。便秘既可以作为独立病证存在,亦可见于许多疾病病变过程中。 《内经》中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伤寒论》称“阴结”、“阳结”、“不更衣”“脾约”等;后世又因其病因不同有“风秘”、“气秘”、“寒秘”、“热燥”、“风燥”等病名。张仲景对便秘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并设立了承气汤的苦寒泻下,大黄附子汤的温里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等法,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有的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治疗便秘所常用。 本章仅讨论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证。临床上许多病证如胃痛、腹痛、臌胀、黄疸、噎膈等出现便秘症状时不属本病范围,应参考有关章节辨证论治。 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所致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临床以便秘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便秘的病因主要有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其基本病机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一)病因 1.饮食所伤过食醇酒辛辣厚味,或过服热药,均可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失于濡润,粪质干燥,难以排出,形成便秘;或恣食生冷,阴寒凝滞胃肠,胃肠传导失司,糟粕停留而成便秘;或过服辛香燥热之物,耗伤阴血,导致阴亏血少,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干涩,导致大便干结,便下难解。 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脾伤气结,凝滞胃肠;或抑郁恼怒,肝郁气滞;或久坐少动,气机不利,均可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调,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致大便干结而成便秘。 3.年老体虚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或失血,或年老体虚,气血亏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导致大便难下。若气血亏虚未复,可发展为阴阳两虚,阴虚则大肠失荣,而致便结难解;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大便艰涩难出。 4.感受外邪外感燥热之邪伤肺,燥热之邪下移大肠,肠燥津枯而大便秘结;或外感寒邪,直趋胃肠,大肠传导失司;或外感它邪化热伤津,大肠失润,可致大便干结难出。

脾胃肠病证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脾胃肠病证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脾胃肠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脾、胃、肠功能失调出现病理改变的一类病证。临床常见主要病证有胃痛、吐酸、嘈杂、痞满、呕吐、呃逆、噎膈、反胃、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本章主要讨论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噎膈、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病证。其中吐酸、嘈杂、反胃附在相关病证中,未详细介绍,其它与脾胃肠相关的病证归属于有关章节或其它临床学科中讨论。 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内,互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又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与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对水谷的受纳、消化、吸受叫和输布生理功能。故脾胃之病变主要表现为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之脏,喜燥而恶湿,得阳气温煦则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也需要阴液的滋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气机通降。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可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又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若胃受纳、腐熟及通降功能失常,则可发生胃痛、痞满及便

秘等病变;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导致呕吐、呃逆等病症。.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密切,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可影响脾胃。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肝肾失其所养,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脾主统血,如脾失统摄可致便血;脾失运化,则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水肿等,从主病之脏和相关体系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和肾膀胱病证。脾虚生痰,上干于肺脏可引发咳嗽;脾胃虚弱,血化源不足,则心失所养引发心悸等病变;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则引发鼓胀等病症,亦将其分别归属于相关主要脏腑系统。但临床应注意其整体联系。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传导糟粕和吸收大肠中糟粕水份,维持大便正常;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其病理改变皆属于脾胃系的范畴,而生理上又与脾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排泄等,故将脾胃肠合并讨论。 临床常见主要证型 临床常见主要实证多因外邪或脾胃生理功能失常,导致寒邪犯胃、胃热炽盛、肠道湿热、食滞胃肠、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瘀阻胃络;虚证多由脾胃运纳失职,导致脾气不足、脾阳虚衰、胃阴亏虚、瘀阻胃络。因脾胃及其与肝关系,常

刘景源温病的主要治法

刘景源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 1.解表法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代表方剂如银翘散。 (2) 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内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内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 (3) 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

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4) 疏表润燥法疏表润燥法,是用辛凉清润的药物组成方剂以疏散表邪,濡 润肺燥的治法,适用于肺卫燥热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代表方剂如桑杏汤。 使用解表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不是寒邪,所以鲍不能用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是绝对禁忌。第二,表证解除之后药物就要停止使用,中病即止,防止过度用药而损伤正气。2.清气法 清气法,是清解气分热邪的治疗方法,属于八法中的清法,适用于温病中的气分证。所谓气分证,是热邪入里的证候,凡热邪不在表,又没有深入血脉者,都属于气分证,所以气分证的范围很广。在气分阶段,邪气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所以这个阶段是温病的极期,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特点。气分阶段决定着病变的发展趋势与预后,因为这个阶段,邪气所盛但正气不衰,如果治疗及时,采取的措施得法,邪气就会解除;如治疗不及时、不得法、就深入发展,或者向气分的虚证发展而导致虚脱亡阳;或者向营分、 血分深入。气分证无论向哪 一方向发展,都是危重症。所以说,在温病的治疗中清气法是关键由于证候类型不同,清气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清解宣气法是指用轻清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透泄热邪,宣畅气机的治法,适用于气分证初起,邪气不盛。热郁胸膈的证候。临床表现是: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苔略黄,脉数。因为邪不重,所以用药夜轻,轻清宣气。代表方剂如栀子豉汤。 (2)辛凉清气法是指用辛味、寒凉入气分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泄气热,

呃逆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呃逆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呃逆是因外邪、饮食、情志和病后体虚等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关于本病证的名称,历代各有所异。《内经》称为“哕”,元以前医书多称之为“哕逆”、“咳逆”、“吃逆”,《丹溪心法》称为“呃”。自此之后称之为呃逆。 《内经》无呃逆之名,其记载的“哕”即为本病,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灵枢·口问》篇说:“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于胃,而胃腑不受,复出于胃,故呃逆也。”阐发了产生呃逆的病位和肺胃有关。在治疗上,《内经》又记载了取嚏及转移病人注意力以达到止呃等简易方法,如《灵枢·杂病》篇云:“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立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至今对呃逆之轻者,仍有治疗价值。《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把它分为三种类型;属于寒呃者,如经文曰:“干呕哕,若手足厥逆者,橘皮汤主之。”;属于虚热者,如经文曰“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属于实热者,如经文曰“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愈。”;这种分类和治法,为后世划分寒热虚实辨证施治奠定了基础。本病

在唐宋,还以呃逆称为“哕”,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以呃逆称为“哕”;宋·严用和在《重订严氏济生方·咳逆论治》以呃逆称为“咳逆”。“呃”之病名始见于元代,如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咳逆》指出:“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亦有热呃,亦有其他病发呃,视其有余不足治之。”明代张景岳,进一步把呃逆病名确定下来并进行了类证鉴别,如《景岳全书·呃逆》篇说:“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咳逆也。后人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尽释矣。” 西医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或其它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胸腹腔肿瘤、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病、尿毒症,以及胸腹手术后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之呃逆,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呃逆的病因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和和体虚病后所致。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是呃逆的主要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风寒之邪犯胃,或寒邪直中胃肠。可致寒遏胃阳,壅滞气机,胃失和降,气逆动膈冲喉而成呃逆。

治法方药理法方药

幽深古奥的中医理论具有超稳定的结构,任何微小的变动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扼杀了任何有效的改革试图,多年来,众多的中医理论著作都只能遵循哲学基础、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法各自独立,基础理论与方剂、药物各成专门的一般方式。在此难以触动的理论框架结构方面,《解读中医》这本小书具有难能可贵的原创性。 原创性之一:创立“辨证层次”观,分层次解读辨证理论体系,大胆摒弃八纲的传统认识,以阴阳盛衰导致的虚实寒热四大类型作为辨证论治总纲,以气血津液证治为第二层次,而脏腑和六淫的证候治疗,包涵了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具体辨证方法,成为体系的中心环节。循序渐进所构成的完整辨证论治体系,结构严谨,主题主线突出,并富于实践应用价值。 原创性之二:基础理论和药物方剂有机结合,以“证”为中心,理法方药一以贯之,所有的理论论述,无论是哲学基础、气血津液,还是脏腑生理、病因病机,都直接落实到“证”上,并由此引出相关的治法、方剂、药物,形成独创的全新的理论框架,成为解读理论体系的关键。理论紧密联系临床,都有相应的治法方药,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符合临床思维径路,易于接受、理解和运用,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实用性。 时觉按:本书无前言后记,仅一篇导读说明其原创性所在,其实都是《中医学教程》的创新点,本书不过用尽量通俗的笔法表达,以适应并非中医专业人士的需要而已。其特点是:(1)通俗性、普及性:深入浅出,语言通俗,阐述中医理论,让从未读过中医的普通读者能够读懂,且不感艰涩难读。(2)理论性、先进性:本人在《中医学教程》中提出辨证层次和理法方药相结合的编排体系,这是独创的。基本体例参照《中医学教程》的上编《基础理论》部分,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3)实用性、实践性:以辨证论治为主线,一应的理论论述,都直接落实到“证”上,并由此引出治法方药,理法方药,以理为主,兼及方、法、药,非常实用,又符合临床思维的基本路径,易于接受、理解和运用。 本书未曾申报各类奖项,但由于其新颖的思路观点和深入浅出的通俗平易写法,两次重印,行销全国,颇受欢迎。 听说刘时觉教授第十部著作《解读中医》出版,我便满怀兴趣地去采访了。走进刘教授的门诊室,可以看到一个高高的书柜,这可是他的宝贝,里面存放着各种专业书籍,包括他所写的中医书。从1999年到现在,短短的8年时间,他就出版了10本医书,第11本也刚刚寄交出版社。写书,可以说是刘教授在看病之外最乐意做的事情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