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2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2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2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2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

一、名词解释

1.自然人作者:是指通过自己的抽象思维活动,采用一定的客观表现方式直接创作作品的人。

2.创作: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

3.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所有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单项选择题

1.著作权的产生和保护注重的是(B)

A.作者的思想、理论、观念等思维

B.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C.作者对某一作品的特定表达

D.作品内容本身

2.我国著作法中,著作权与下列哪一项系同一概念(D)

A.出版权

B.作者权

C.专有权

D.版权

3.《著作权法》所调整和保护的对象是(D)

A.版权

B.著作权

C.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D.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4.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中国公民的著作权在下列情况下产生?(C)

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

B.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C在作品以一定物质形态固定后自动产生D.在作品上回流版权标一记后自动产生

三、多项选择题

1.著作权的特点在于(ABD)

A.著作权因作品创作而自动产生

B.著作中的人身权不得转让

c.著作权没有保护期限的限制

D.著作权保护期限届满,一切著作权均不再受到保护

2-著作权的法律性质属于(BD)

A.抗辩权

B.专有权

C.对人权

D.绝对权

3.我国著作权法体现的主要原则有(.ABCD)

A.保护作者权益原则

B.鼓励优秀作品传播原则

c.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D.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

4甲我国对著作权的保护体现在以下哪些法律中?

A.民法通则

B.继承法

C.刑法D。宪法

四、不定项选择题

1.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主要表现为(ABCD)

A.保护对象不同

B.权利产生的程序不同c-权利的存续期间不同D.权利的效力空间不同

2甲对作品著作权的保护立法目的是(AC)

A.保护作者合法权利

B.保护商业领域内的商品或服务的特定标记

C.鼓励创新,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

D.保护上业领域内的有关产品或制造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

五、简答题

1.著作权与商标权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答:著作权和商标权同属于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共性。其

区别在于保护的对象不同和取得的方式不同。商标权保护的对象是注册商标,而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著作权一般基于创作而自动产生。

商标权则要按法定程序申请,经有关政府部门审查和授权后才取得。

2.著作权与专利权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答:著作权和专利权同属一于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一间性等共性。其

区别在于保护的对象不同和取得的方式不同。专利权保护的对象是发明创造,而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著作权一般基一于创作而自动产生。

专利权则要按法定程序申请,经有关政府部门审查和授权后才取得。著作权和专

利权的区别还表现为:第一,著作权只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不保护作品的思

想和内容;而专利权保护则体现在发明创造中的技术思想和技术方案。第二,著

作权法仅仅要求受保护的作品是独创的,而不要求是首创的;而专利权则要求受

保护的发明创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等条件,只有未公开的,且达到某一创造性

水平的发明创造才能取得专利。专利权和著作权也有一定的联系和交叉,主要有

两种情形:第一,在对记载专利技术信息的技术资料或专利申请文件的保护方而,

存在著作权和专利权的交叉保护。第二,在外观设计专利中存在专利权与著作权

的交叉保护。

3.如何看待著作权的自动产生原则?

答;1、著作权属一于私权,与商标权,专利权不同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其是自然

权利,而不是法定权利,这是著作权自动产生,商标权、专利权却要经过行政部

门登记注册才能形成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上看,著作权与物权有很大的类似,

只是其具有人身属性。

2、著作权具有很强的人身属于性,很多作者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公开

其作品。如果不是自动产生的话,其他人在未经过作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公开

作者的作品或利用此作品从事盈性活动等,会对作者产生很大的伤害(特别是对

作者的人身权),作者却束手无策。所以说自动产生原则对保护好作者的合法权

益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章著作权主体

一、名词解释

1.作者:是指直接创作作品的人,即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创作

技巧和方法,直接创作出反映自己个性与特点的作品的人。

2.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作者是一切作品的原始著作权人。作者在

取得著作权后,依据有关法律、雇佣合同、职责规章或委托合同再将著作权中的

财产权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单位、雇主或委托方,而作者仍保留作品的人身权,

因此,作者以外的其他著作权人都属于继受著作权主体。

二、选择题

1.电影制片厂擅自将乙发表在《文学季刊》上的小说《红尘》拍摄成电影。

电影制片厂的行为(A)

A.侵犯了乙的著作权,但未侵犯《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B.同时侵犯了乙和《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C.侵犯了《文学季刊》的著作权,但水侵犯乙的著作权

D.既未侵犯乙的著作权,也未侵犯《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2.甲在创作武侠小说《神腿》的过程中,乙提供了辅助活动。小说创作完成后,由出版社丙出版。该书的著作权应归属于(A)

A.甲

B.甲和乙C,丙D甲和丙

3.使用演绎作品的,应当取得(B)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A.演绎作品的著作权

B.原作品的著作权人

C.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

的著作权人D.演绎作品著作权人或原作品著作权人

4.《胡同史话》一书由工某编纂,李某提供史料和咨询意见,于某进行书稿录入,张某协助联系出版事宜。《胡同史话》一书的著作权属于(A)

A.王某

B.王某和李某C,王某和丁某D。王某和张某

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著作权人应该是(D)

A.导演

B.主要演员

C.剧本作者

D.制片人

6.小说《师长》的作者甲授权乙将该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制片人丙委托异演丁将该剧拍摄成电影。该片拍摄完成后,其著作权归属于(C)

A.甲

B.乙C丙D丁

7下列各项作品中,著作财产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是(B)

A.记者为所在报社采编的人物专访

B.设计人员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作的工程设计图

C.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编写的教案

D.专业作.家创作的报告文学

8.刘某由所在上作单位安排,承接了一个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在工作期间出版了一本有关企业管埋方而的专著并获稿费15000元,此稿酬应归谁所有? (D)

A.应全部归刘某所在单位

B归刘某所有,由刘某所在单位缴纳所得税

C.归刘某所有,但刘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归刘某所在单位,但应拿出一部分奖励刘某

三、多项选择题

1一卜列哪些可以成为我国的著作权主体?(ABD)

A.法人

B.自然人C,外国人D.其他组织

2.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者可以是(BCD)

A.美国人B,中国公民C。法人D。其他组织

3下列行为所产生的作品,能够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C)

A.将文字作品数字化B,对古籍进行校点、补遗

C.将小说改编成话剧剧本D,对某些散乱的作品进行删节、组合、编排

4.依照法律规定,下列关于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的陈述,正确的是(ABCD)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 年的12月31日

B.作者身份明确的作品的保护为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C.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除署名权以外全部由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

D.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的财产权由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但是人身权不能行使。

5.张三和李四合作创作《民族音乐欣赏》一书,下列主体中属于著作权人的

是(ABD)

A.张三

B.李四C,张三健在时,张三的女儿D.李四去世后,李四的儿子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汇编作品的有(ABD)

A.报纸B,期刊C,百科全书D。列车时刻表

7.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作品的作者包括(BD)

A.摄影师B,制片人C.表演者D.作曲、作词者

8.王五为电视剧《凶门》创作了一首主题曲,则他享有(AC)

A.在电视剧中的署名权

B.仅对该主题曲享有署名权

C.在单独使用该主题曲时独立享有著作权

D.与制作人共同享有该电视剧的著作权

四、简答题

简述著作权法关于外国人著作权保护的有关内容

(l)在我国境内首先出版的外国人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

定,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我国境内出版的,依法享有著作权。(2)在中国境外首

先出版的外国人的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外

出版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定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

作权,受著作权法保护。(3)未出版的外国人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

定,《伯尔尼公约》或《世界版权公约》成员国国民,以及与我国签订双边著作

权保护协议的国家的国民,未出版的作品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其他外国人未

出版的作品则不受保护。

第三章著作权的客体

一、.名词解释

1.作品: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

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结果。

2.独创性:是指作品必须是作者创造性智力劳动的结果,是作者通过自己的

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反映自己个性和特点创作出来的。

3.演绎作品:是指以另一作品为基础创作的作品,但不是精确的逐字的复制。

二、单项选择题

1.著作保护的是作品的(D)

A.思想内容B,创作构思C.创作题材D。表达形式

2.刘教授1998年1月1日自行将我国刚颁布的一部法律译成英文,投递给

《中国法坛》,于1998年6月1日发表。国家有关机关认为刘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刘协商,于1998年12月5日发文将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刘教授

对其译文(D)

A.自1998年1月l日起一直享有著作权

B.自1998年6月l日起一字有著作权

C.自1998年12月5日起享有著作权

D.自1998年1月l日起至1998年12月5日期间享有著作权

3下列哪项不适用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B)

A.书法

B.律师代理词C,化学元素周期表D.地方志

4.下列选项中,属于作品构成要件的是(C)

A.新颖性

B.创造性C,独创性D.可欣赏性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D)

A.用C语言编写的的计算机程序

B.没有剧本的小品表演

C.建筑施上图纸

D.法院的判决书

6.依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是(A)

A时事新闻B,《新闻学》教材C新闻评论D. 《新闻调查》节目

7.张某创作学术论文一篇,依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张某只有在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

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D.张某的论文须加注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可以被认为是文字作品的是(BD)

A.戏剧作品B,用盲文创作的小说C.计算机软件D地图

2下列作品中属于美术作品的有(ABCD)

A.摄影作品B,建筑作品C,书法作品D雕塑作品

3下列对象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C)

A.李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词

B.马法官就某一案件撰写的判决

C.陈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民法通则》

D.刊登在专利公报上的某一发明专利的说明书

4下列关于摄影作品的陈述,正确的是(BD)

A.自然人完成的摄影作品,其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及其死后50年

B.摄影作品保护期,不论是法人创作还是个人创作,其保护期均为50年

C.摄影作品的保护期的起算,根据著作权法的自动取得原则,自作品创作完

成之时起开始计算

D.摄影作品的保护期的起算点为作品发表之时开始计算

5下列选项中属于著作权的客体的有(BCD)

A.政府公告B,计算机软件C小说D。公共讲堂的演说

6.《著作权法》第2条第2款规定“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下列关于外国人作品的保护的陈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CD)

A,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保护期自创作完成之日起计算

B,外国人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30大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

C.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保护期自发表之日起计算

D.外国人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此处的“发表”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发

表,如复制、展览等

7下列关于文字作品表述正确的有(AB)

A.话剧剧本属于文字作品

B.以密码形式表现的小说是文字作品

C.识得该种文字的人数的多少是构成文字作品的条件

D.文字本身的艺术如书法不属于文字作品

四、简答题

简述作品的特征

第四章著作权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

1.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区别: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

以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作者基于创作所享有的一种使其人格、作品受到尊重的权利,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著作财产权是指作者依法通过各种方式而利用其作品的专有权利。

2.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在著作人身权中处于首要的

地位。

3.修改权:是指作者享有的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出租权:是作者享有的对有关作品的出租的专有权利,具体指以有偿方式

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中的程序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中的程序本身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6.表演权;即作者对其作品进行公开表演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

演的专有权利,具体是指通过演员的声音、表情、动作在现场直接公开再现作品,以及通过放映机、录音机、录像机等技术设备间接公开再现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权利中,属于著作财产权的有(A)

A.信息网络传播权

B.发表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署名权

2.某影视公司根据某乙的小说改编出一部电影,该电影的著作权属于(C)

A.某乙

B.某影视公司C,某乙与某影视公司D.以上皆不对

3.画.家李某将其创作的一幅油画以23万元价格卖给A公司,A公司因此获

得(B)

A.油画的著作人身权

B.油画所有的著作财产权

C.油画的原件所有权和所

有著作权D.绘画原件所有权和展览权

4.为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作家尚公一于2000年2月写成报告文学《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初稿,5月修改定稿,7月由出版社正式出版,9月经版

权登记。尚公从何时起取得正式出版的《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著作权?(C)

A .2月B,5月C .7月D.9月

5.《著作权法》所称“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D)

A.出版发行B,公之于众C,在版权局登记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6.知名画家甲把自己画的一幅画送给乙,乙一直珍藏在家中,在一次有关甲

的专题画展中,乙将该画送展,乙的行为(B)

A.侵犯了甲的署名权B,侵犯了甲的展览权C.侵犯了甲的发行权D.不侵权

7,刘某从画家孙某处购买了一幅画,刘某在对该画享有物权的同时,对该画还享有(B)

A.改编权B,出租权C.复制权D。展览权

三、多项选择题

1.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ABD)

A.发表权B,署名权C.表演权D.修改权

2.我国出租权的对象包括(ABCD) A.计算机软件B,文学作品C,图书D电影作品

3.表演权的内容包括(ABCD)

A.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的权利

B.公开表演作品的权利

C.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D.许可他人对表演进行录音、录像

4.画家吴忠经常即兴作画,赠送好友谢某,凡年后谢某已收藏吴忠画30多

幅。谢某从中选出25幅,以《吴忠画册》为名出版了署名吴忠的25幅,吴忠得

知后十分气愤,认为谢某及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依照法律,谢某侵犯了

(BCD)

A.吴忠所赠画的财产所有权

B.吴忠对赠画的复制权

C.吴忠对赠画的展览权

D.吴忠的发行权及获得报酬权

5.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是作者首次发表后的50年的

有(A BC)

A.合作作品B,公民创作的摄影作品Ci电影作品D,法人或者非法人作品

四、简答题

1.简述著作人身权的特征及内容

答: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以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作

者基于创作所享有的一种使其人格、作品受到尊重的权利,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

内容:(1)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在著作人身权中处

于首要的地位。(2)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行使署

名权的实质是要求他人承认作者的身份。(3)修改权;是指作者享有的修改或授

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4)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

的权利。

2 .简述著作权的取得

答:著作权的取得,亦指著作权的产生,是公民或法人依据一定的法律事实

或客观事实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享有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权取得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则:自动取得原则、登记取得原则、以物质形式固定取得原则、

以著作权标记取得原则。我国采用“自动取得”作为著作权取得的基本原则。

3.简述《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中财产权利的规定。

答:1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依法产生的权利。通过对作品的不

同方式的利用,可以分别给权利人带来人格和物质方而的利益。著作权的内容包

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所谓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基于对作品的利用给

其带来的财产收益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包括: 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

制作成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删去了作为传统复制手段之一的临摹。

出租权: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

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

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放映权;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

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发行权:是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

利。

展览权:也称公开展览权或展示权,是指公开陈列关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

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表演权: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广播权: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

公众传播广播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上具向公众传播广播作品的权利。

摄制权: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同定在载体上的权

利。

改编权:以原作品为基础,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翻译权: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汇编权: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注释权与整理权:注释权是指对艰深的古典著作或者其他作品中的典故作出比较通俗的解释行为。整理权是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作品或者材料进行条理化、系统化加工的权利。

第五章邻接权

一、名词解释

1.邻接权;即与著作权相邻接的权利,是作品传播者享有的一项权利。

2.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一方而,传播者的创作劳动不仅体现在艺术上,

但更多的是借助技术手段,与作品的创作存在本质区别;另一方而,传播者创造

性的劳动必须以作品为基础,与他人的作品不可分离,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把作品以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是从属于作品创造者的著作权的。基于作品传播者权利与著作权的这种特殊关系,设定了邻接权,又将邻接权的有关规定纳入著作权法之中。

二、单项选择词

1.图书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的版式设计所享有的权利的保护期为(B)

A .5年B. }}年C .25年D.50年

2下列于图书出版者专有出版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图书出版合同约定享有专有出版权但没有明确其具体内容的,视为该专

有出版权仅局限于以同种文字出版原版图书的专有权利

B.出版者对著作权人的作品享有的在合同约定期限内独家出版的权利

C,图书出版合同中没有约定专有出版权的,图书出版者仍在合同期限内享有专有出版权

D.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作品的装帧设计享有的权利

3.作者向期刊社投稿,在(B)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可以向其他期刊社投

稿,双方另外约定的除外。

A .15日B,30日C .60日. D9 0日

4.以下权利中既包括财产权利又包括人身权内容的(A)

A.出版者权B,表演者权C,录制录像者权D。广播电视组织权

5下列有关邻接权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报刊杂志社对自己登载的作品享有10年的专有出版权

B.表演者权只是一种财产权

C.表演权是邻接权的一种

D.录像制作者如要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制作录像制品,必须要经过权利人

的许可。

6.依据《著作权法》,图书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在合同中的约定期限最多

为(A)

A.10年JJ .年C.年D.没有规定

7 .甲网站与乙唱片公司签定录音制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甲网

站按约定支付报酬后,即开展了网上原版音乐下载业务。对甲网站的行为应如何

定性?(A)

A.是合法使用行为

B.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应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而不是取得录音制作者的许可C.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还须取得著作权

人、表演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D.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虽然无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必须取得表

演者的许可

三、多项选择题

1.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表演者包括(ABC)

A .演出单位B.表演者个人C.花样滑冰运动员D,对有著作权或无著作权

的作品进行表演的人

2.表演者的人身权包括(ABCD)

A.直接表演的权利B。将表演公之于众的权利C。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

D.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3.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

(AB)许可,并支付报酬。

A .演绎作品的出版者B,原作品的著作权人C.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

D.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或者原作品的著作权人

4.表演者的财产权利包括(BCD)

A.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B.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C.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D.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5.电视台播放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录像制品、应当取得(BC.)许可,并支付

报酬。

A.表演者

B.著作权人C,录像制作者D。原播放该录像制品的电视台

6.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AD)

许可,并支付报酬。

A.表演者B,出版者C,著作权人D.录音录像制作者

7.某影视中心在一电视连续剧中为烘托剧情,使用了某正版唱片中的部分音

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音乐作品著作权人授权的集体管理

组织)以该使用行为未经许可为由要求制片人支付报酬。该协会的要求被拒绝后,

遂向法院法院起诉。下列说法哪些说法是错误的?(BC)

A.播放行为是合理使用行为B,播放行为侵犯子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的表演权

C.播放行为侵犯了音乐制品制作者的播放权

D.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不是正当原告

四、简答题

1.简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义务

答:(1.)转播和向公众有线传播其广播电视的权利。(2)在音像载体上录制

广播电视及复制音像载体的去权利。3)向公众传播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

2.简述表演者的义务

答:表演者权利是因表演者的表演而产生的一种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l)表演者(包括演员和演出单位)使用他人作品演出,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

许可,并支付报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

付报酬。(2)表演者使用通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的许可,

并支付报酬。

第六章著作权的限制

一、名词解释

1.合埋使用;又称“有关版权作品允许实施之行为”、“自由使用”等,是指

他人依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经著作人许可,也无须支付使用费的使用作品行为。

2.法定许可使用:是指他人依法律明文规定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

品,但应当支付使用费的一种制度。

3.强制许可使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作品的使用者基于某种正当理由需

要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在以合理条件和理由请求著作权人许可使用未果的情

况下,向有关主管机关申请,由主管机关颁发强制许可证,准其使用的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王某的长篇小说《东方之星》于1997年6月1日发表,第2年王某去世。

王某的著作财产权将终止于(C)

A .2 0 47年6月1日

B .2 0 47年6月12日

C .2 0 47年12月31日

D .2 0 48年12月31日

2.蒋某和王某1960年共同创作完成了小说《西山风云》,蒋某于1998年6

月2日病故,王某一于2002年11月7日逝世,在我国,《西山风云》著作权保护

的终止期限于(D)

A .2 0 48年6月2日

B .2 0 48年12月31日

C 2052年11月7日

D .2 0 52年12月31日

3.法人作品的保护期限起始日为(B)

A.作品完成日B,作品发表日C.作品登记日D.作品出版日

4.甲为做博士学位论文,在图书馆复印了乙的两篇论文,根据我国著作权法,

甲的这一行为属于(A)

A.侵权行为B,法定许可使用C.强制许可使用D合理使用

5.甲作词作曲,创作了一首歌曲《沸腾的母爱》。在这首歌发表前,甲请歌

手乙试唱。2005年该歌发表,同年中秋之夜,在某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时,

乙演唱了甲创作的《沸腾的母爱》,赢得了老人们的欢迎。乙的行为是一种(C)

A.合理使用行为B,法定许可使用行为C。法定免费许可使用行为D.侵权行

6.某市残联出于关心和扶持残疾人带来的目的,未经刘某同意,将刘某已出

版的中文版《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一书翻译成盲文出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A)

A.合理使用行为B强制许可使用行为C。法定许可使用行为D.侵权行为

7.甲话剧团欲在其创作的话剧中使用已经发表的歌曲。根据著作权规定,甲

(B)

A.不必获得乙的许可,但须向乙支付报酬

B应获得乙的许可, 并向乙支付报酬

C须获得乙的许可,但不必向乙支付报酬

D.既不必获得的许可,也不必向乙支付报酬

三、多项选择题

1.依据著作权法,我国关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包括(AB)

A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B尊重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利

C被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

D.著作权人没有发表“不能使用”的声明

2.若相关著作权人未发表“不能使用”的声明,则以下选项中属于法定许可

的是(AD)

A网站转载他人被其他报刊刊登的作品

B报刊转载他人被其他报刊刊登的作品

C.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

D.在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己经发表的作品片段

3.有关强制许可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D)

A.强制许可仅限于在国内有限

B.我国的著作权法中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

C.使用人可以将获得强制许可转让给他人

D.强制许可可由主管部门直接授权于使用人

4.1 999年7月,甲发现乙公司复制其作品,但未予以制止。2004年5月8 日,甲发现乙一直未停止复制行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D)

A.法院应当受理甲的起诉

B .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C.法院应当判决乙停止侵权行为

D.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4年5月8日直向前推算两年

5.某刊物不愿让别的刊物随意转载其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下列做法哪些是可

行的?(ABC)

A.在刊物上发表不得转载的声明

B.在每一篇文章上都刊载作者不许转载的声明

C.在刊物的声明中载明所有作者均已授权本刊专有使用权

D.不须作任何声明

6.大学中文系英籍留学生马克用汉语创作了一篇小一说,发表在《文学新星》杂志上,发表时未作任何声明。以下哪些行为是侵犯了马克著作权的行为? (ABCD)

A.甲未经马克同意交该小说翻译成英文在中国发表

B.乙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翻译成藏语在中国出版发行

C.丙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改编成盲文出版

D丁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收录进某网站供人点击阅读

7.陈某为撰写学术论文需引用资料,为避免引发纠纷,陈某就有关问题向赵

律师咨询,赵律师的下列意见中哪些是可以采纳的?(BC)

A.既可引用发表的作品,也可引用未发表的作品

B.只能限于介绍、评论或为了说明某问题而引用作品

C.只要不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可将资料全文引用

D.应当向原作者支付合理的报酬

五、简答题

1.简述《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2项中的“适当引用”的具体含义

答:构成适当引用的条件包括:一是引用目的应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

说明某一问题,而不是为了再现他人作品。二是引用的量必须适当,即引用部分

不能构成引用者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三是引用的对象只能是他人

已发表的作品,尚未发表的作品不能擅自引用。四是引用他人作品应当说明作品

的出处和作者姓名,否则就会成为抄袭、剽窃,侵犯作者的署名权。

2 .阐述著作权的限制

答:著作权的限制是指对著作权人专有权利行使的限制。著作权是作者依法

享有的对其作品的专有权利,法律必须对著作权作出适当的限制,以平衡著作权

人、作品传播者及公众的利益关系。著作权限制从广义上讲包括时间限制、地域

限制和权能限制。狭义的著作权限制是指权能限制,也就是著作权权能在具体行

使上的有关限制。主要体现为对著作财产权的限制,具体又涉及合理使用、法定

许可、强制许可、权利穷竭和公共秩序保留等方面。

第七章著作权的归属、取得和保护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权利中,属于著作财产权的是(A)

A.信息网络传播权

B.发表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署名权

2.某影视公司根据某乙的小说改编了一部电影,该电影的著作权属于(C?

A.某乙

B.某影视公司C,某乙与某影视公司D.以上皆不对

3.画家李某将其创作的一幅油画以23万元价格卖给A公司。A公司因此取

得(B)

A.油画的著作人身权}*油画所有的著作财产权C.油画的原件所有权和所有著作权

D.绘画原件所有权和展览权

4.为纪念“抗美援朝”周年,作家尚公于2000年2月写成报告文学《伟

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初稿,5月修改定稿,7月由出版社正式出版,9月经版

权登一记。尚公从何时起取得正式出版的《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著作权?(B)

A .2月B,5月C.7月D.9月

5一部作者身份不明的文学作品,依照法律规定,对其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的保护期为(A)

A.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B,作者终生及死亡后第50年,截止习几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月1日。

C.50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予保护。

6.《著作权法》所称“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D)

A.出版发行B公之于众C。在版权局登记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7.知名画家甲把自己画的一幅画送给乙,乙一直珍藏在家中,在一次有关甲的一次专题画展中,乙将该画送展,乙的行为(B)。

A.侵犯了甲的署名权

B.侵犯了甲的展.览权

C.侵犯了甲的发行权

D.不侵权

三、多项选择题

1.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ABD)

A.发表权

B.署名权C,表演权D。修改权

2.我国出租权的对象包括(ABCD)

A.计算机软件B,文学作品C图书D电影作品

3.表演权的内容包括(ABCD)

A.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的权利

B.公开表演作品的权利

C.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D.许可他人对表演进行录音录像

4.画家吴忠经常即兴作画,赠送好友谢某,几年后谢某已收藏吴忠画家30 多幅。谢某从中选出25幅,以《吴忠画册》为名出版了署名吴忠的25幅画,吴忠得知后十分气愤,认为谢某及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依照法律,谢某侵犯了(BCD)

A.吴忠所赠画的财产所有权

B.吴忠对赠画的复制权

C.吴忠对赠画的展.览权

D.吴忠的发行权及获得报酬权

5.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是作者首次发表后的50年的有(ABC)。

A.合作作品B,公民创作的摄影作品C。电影作品D.法人或者非法人作品

6.出版者的下列行为中,哪些应当经作者许可?( ABD)

A.图书出版者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B.图书出版者对作品的内容作修改、删节

C.报社杂志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B.报社杂志社对作品的内容作修改、删节

第八章著作权的转移和保护

一、名词解释

1.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又称著作权“用益权授予”、“授权使用”等,是指著作权人在保留其著作权所有者身份的前提下,在著作权保护期内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范围,以一定方式使用其作品,并获得报酬的一种法律行为。

2.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转让,即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将著作权中财产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使受让人在该期限内成为新的著作财产权(全部或部分)所有者的法律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继承法和著作权法的规定,不能作为继承标的的是(A)

A.复制权B,注释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改编权

2.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如果合作作者对著作权的行使不能协商一

致,则()

A.任何人均不得行使B,任何一方均可以行使C。由意见一致的多数方行使

D.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止对方行使

3.陈某和张某2000年结婚,婚姻在此存续期间共同创作并发表了一篇调查

报告《城市青年生存现状调杳研究》,2006年二人离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可以对获得的著作人身权进行分割

B.可以对获得的著作财产权进行分割

C.可以对获得的著作财产权和人身权进行分割

D.以上皆不对

4下列关一于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应当采取书而形式

B.可以由作者与被许可人订立

C.合同有效期限由双方当事人约定

D.只要合同未明确约定授予使用权的性质,则使用者获得是专有使用权

5.甲乙共同创作完成一部小说,甲主张发表,乙不同意。后乙死亡,有一继

承人,后甲将该小说发表,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C)

A.乙生前不同意发表该小说,甲无权发表

B.发表该小说的使用权保护期限应截至于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C.该小说的使用权保护期限应截至于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甲不能剥夺乙的署名权

三、多项选择题

1,甲市著名艺术家李海花5年时间创作名画《迎春图》,后来某收藏以35

万元的高价购买了此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李海仍是该画的著作权人

B.某收藏家获得该画原件的所有权

C.某收藏家享有该画原件的展览权

D.某收藏家不能获得该画的任何著作权

2.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转让合同的主要条款有(ABC)

A.作品的名称

B.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C,转让价金及支付日期和方式

D.许可的方式

3下列关一于著作权转让的表述正确的有(AC)

A.著作权的转让,应当订立书而合同

B.著作权转让后,作者丧失修改权

C.在我国著作权转让的客体不包括著作人身权利

D.著作权转让并非全部权利永久转让,而是部分权利在一定时期内的转让

4.下列关于著作权质押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A.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而合同

B.质押合同应向国家版权局指定的登记机关办理出质登一记,质押合同自登一记之日起生效。

C.著作财产权出质后,出质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可以将其转让或许可他人

使用。

D.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出质,将该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的,债务人不

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

有权以该财产权利的的人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5.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的许可使用的区别在于(AC)

A.著作权的转让发生著作权主体的变更,而许可使用则没有变更

B.著作权的许可使用需签订许可使用合同,著作权的转让则不要求签订转让

合同

C.在著作权的转让中,受让人可以独立地以自己的著作权对抗第三人,而在

著作权许可使用中,被许可人必须依赖许可人权利人的存在才可以对抗第三人

D.在遇有侵犯著作权的情形,被许可人自己一般不能独立提起侵权诉讼,而

受让人有权自行起诉

五、简答题

1.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的区别

答:著作权可以继承、赠与,非著作权人除了可以通过著作权的继承和赠与取得著作权外,还可以通过著作权的使用许可和著作权的转让取得著作权。

非著作权人通过著作权的使用许可和著作权的转让取得的著作权是有其本

质区别的。

(1)著作权的许可使用,非著作权人取得的仅仅是作品的使用权,其著作权的

实际占有人仍是原著作权人。而著作权的转让,非著作权人取得的是原著作权所

享有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原著作权人丧失这部分权利。

(2)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人对他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无权提出侵权诉讼,侵权

诉讼权仍由原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的转让取得的著作权,原著作权人因权利转

移,失去提起侵权诉讼权,而受让人享有因侵犯著作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

利。

2.简述著作权质押的概念及生效条件

答:著作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依法将其著作权中的财

产权利出质,将该财产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

该财产权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权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方式。

根据我国国.家版权局1996年烦行的《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办法》的规定,

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订立书而合同,并到登一记机关

进行登一记。著作权质押合同自《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证》颁发之日起生效。登记

机关在颁发《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证》的同时,将登记情况编入著作权质押合同

登记文献,供公众杳阅。

第十章专利权的主体

一、名词解释

1.职务发明:是指对发明人、设计人为执行单位的任务或主要利用单位的物

质条件所作出的发明创造,经申请获得专利权的单位。

2.先申请制:是指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同一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以

提出专利申请的时间先后为准,对最先提出申请的人授予专利权。

3.优先权;即专利权的授予并不完全按发明创造在该国提出专利申请的实际

申请日的先后顺序。

二、单项选择题

1.甲单位接受乙单位委托的研究任务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在双方事前无协议

约定的情况下,该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属于(C)

A.甲单位B,乙单位C,甲乙单位共同佣有D。两单位中先提出专利申请者

2.周某为甲单位工程师,2003年2月调到乙单位工作。甲乙两单位商定,

周某在甲单位承担的未完成的研究任务,由周某在乙单位继续完成,2003年年底,该项任务研究取得了成果,该项成果应由谁享有?(A)

A.甲单位独立享有B,乙单位独立享有C周某独立完成D.甲乙单位分享

3 .甲公司职工乙退休后很快作出了一项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一作有关的发明,但直到2年以后才申请专利。乙的发明应属于(A)

A .职务发明B,非职务发明C.协作发明D.委托发明

4 .甲公司指派其研究人员乙和丙共同研究开发一项技术,该技术开发完成后,甲公司决定就该项技术申请专利。在填写专利申请文件时,“发明人”一栏

应当填写(C)

A .甲公司的.名称B,乙或丙的姓名C甲公司的名称和乙与丙的姓名

D.乙和丙的姓.名

5.对于合作开发所完成的技术成果,合作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权的,合作他方(C)

A.不得申请专利B,可以申请专利C.可通过诉讼解决D,可以申请,但申请获得专利后,合作方可以免费使用该专利

6.专利权人甲在其制造、销售的专利产品上未标注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某乙仿制甲的专利产品并在市场上销售。甲发现乙的行为后(A)

A.无权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因为甲在其专利产品上未做专利标一记

B.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因为甲在其专利产品上未做专利标记不影响其行使权利

C.无论如何,可以请求乙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D.无论如何,可以请求甲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7.甲委托乙开发一种新产品,未明确约定该产品的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当该产品被开发完成后,在我国其专利申请权应当归属于(B)

A.甲

B.甲与乙共有C,乙D,国家

三、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可以成为专利权主体的人包括(ABCD)

A.单位

B.无国籍人C,发明人、设计人D。发明人、设计人的继承人

2.甲乙共同完成一项“空调变频装置”的发明创造,现两人就该项发明的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及行使产生了纠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ABD)

A.如果甲不同意申请专利,乙不能独自申请

B.如果甲放弃其专利申请权,乙可以单独申请,但取得专利后,甲有免费使用的权利

C.如果甲不同意申请权利,乙可以自行申请

D.如果甲准备转让其专利申请权,乙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3.’卜列发明创造中,哪些属了」几职务发明?(BCD)

A,职上甲2003年10月9日因为旷工久被开除,2004年5月作出一项发明创造,该项发明创造属于甲在单位的本职工作范围之内。

B.职工甲是本单位的技术骨干,2003年5月出任工厂的人事副厂长,2004

年2月,甲利用业余时间,搞出一项发明创造,该发明创造与其原先从事的本职工作一致。

C.职工甲利用业务时间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在完成发明创造的过程中,甲

利用单位的废弃材料做了一些实验。

D.职工甲原为公司的技术翻译,主要从事国外公开的技术成果的翻译,利用

这种翻译技术资料所掌握的技术,甲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

4.甲研究所根据与乙公司签订的委托开发合同,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合同

没有约定专利权的归属。现甲研究所单独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了专利申

请,’而乙公司未经甲研究所同意便已开始使用这项发明创造。双方均对他表示异

议。以下意见中正确的是(BD)

A.专利权申请权应当归甲研究所单独享有

B.专利申请权应当归甲研究所和乙公司共同享有

C.乙公司有权实施该项专利,而无须取得甲研究所的许可

D.乙公司实施该项专利,应当付给甲研究所合理的使用费

5.甲因完成单位乙交付的任务而完成了一项发明。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BCD)

A.专利申请权属于甲,专利权属于乙

B.乙在获得专利权后许可他人使用,应从收取的使用费用中给予甲奖励

C.乙若转让该项专利,应从转让费给予甲奖励

D.乙若转让该项专利,甲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专利权主体资格

答:(l)非职务发明的专利主体:权利人只能是自然人,专利技术只能是非

职务发明创造。(2)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主体:申请和获得专利权的只能是单位,

获得专利的技术必须是发明人、设计人的职务发明(3)共同发明的专利权主体:

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单位)因共同发明创造形成的权利共有。(4)委

托发明的专利权主体:委托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可以由委托方和受托方通

过协议来确定归属,归属的形式多样;当委托方和受托方没有订立协议,或者虽

有协议但没有确定委托发明的权利归属时,发明创造的权利属于完成发明创造的

单位或个人,即受托单位或个人。

2.简述职务发明创造和委托发明的权利归属

答: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1)发明人、设计人必须是单位的工作人员:

单位的工作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各级负责人,也可以是一般员工。认定单位工作

人员的唯一依据就是发明人、设计人是否与单位形成劳动关系。(2)发明人、设

计人必须是因职务或利用职务的便利条件所作出的发明创造。执行本单位任务所

作出的发明创造:属于本职土作范围内的发明创造,本职上作一般参照土作人员

的职务、责任范围和土作目标等加以确定;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

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主要指单位因短期或临时工作任务;退职、退休或者调动

土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上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

创造。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物质条件是指资金、设各、零

部们几、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其中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包括技

术档案、设计图纸、新技术信息等。

委托发明的专利权主体:委托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可以由委托方和受托方通过协议来确定归属,归属的形式多样;当委托方和受托方没有订立协议,

或者虽有协议但没有确定委托发明的权利归属时,发明创造的权利属于完成发明

创造的单位或个人,即受托单位或个人。

第十一章专利权的客体

一、名词解释

1.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它们的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

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对象中可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是(B)

A一种新型饮料B.饮料的包装盒C.饮料的制造方法D.饮料的配方

2下列发明中,属于专利法授予专利权范围的是(C)

A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B,一种疾病的诊断方法C一种疾病的治疗器械

D一种新的动物品种

3.某植物研究所培育出一种新型的“长春藤”。经专家鉴定,“长春藤”的繁殖材料尚未在中国境内外销售,且经过多次繁殖保持其基本特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该所对“长春藤”(B)

A.享有商业秘密权B,享有专利权C.享有植物新品种权D,不享有任何权利

4下列各项关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不进行实质申请

B.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有效期为10年

C.外观设计可依法进行强制许可

D.外观设计应当富有美感

5. 下列选项中仅属于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是(A)

A.科学发现

B.外观设计C,方法发明D.实用新型

6.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B)

A,科学规律B,技术方案C,技术思想D.科学发现

三、多项选择题

1.专利权的保护对象包括哪些?(ABCD)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D植物专利权

2.以下关于发明的分类正确的有(ABCD)

A.按发明人的国籍划分,可将发明分为本国发明和外国发明

B.按发明的权利归属划分,可将发明分为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C.按发明间的依赖或制约关系划分,可以将发明分为基本发明和改良发明

D.专利法上最主要的分类是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

3.以下哪些属于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应当具备的条件?(ACD)

A.新颖性B,独创性C,实用性D。创造性

4.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下列领域中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ACD)

A.新创造的能够被应用的技术方案

B.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的措施

C.对机器的构造提出的新方案

D.对产品的图案作出的富有美感而适合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5.依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况不授予专利权?(BCD)

A.甲发明了仿真伪钞机

B.乙发明了对糖尿病特有的治疗方法

C.丙发现了某植物新品种

D丁发明了某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

四、简答题

试析发明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的区别

发明与实用新型的差异有:(1)实用新型仅是一种“小发明”,法律对其创

造性的要求低于发明。(2)客体范围:发明的客体范围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

改进发明,产品发明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产品,而实用新型仅限于有一定形状和构

造的产品,没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产品和方法不属于实用新型的客体范围。(3)

专利取得的程序:实用新型专利采用注册登记制,一般只审查形式,而不对其进

行实质审查;发明专利则须经过形式审查和严格的实质审查。(4)保护期限:实

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较发明专利短的多。

外观设计专利的目的、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与发R}、实用新型专利有明显差异。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第十二章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一、名词解释

1.新颖性:是决定发明和实用新型能否获得专利权的首要条件,是指在申请

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外公

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井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定

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用性:是指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在工业上或产业上获得应用的特性。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何种情况下,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如在申请日以前有同样

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并不丧失新颖性?(C)

A.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的

B.在国内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的

C.在国外公开使用的

D.在国内公开使用的

2.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要求是同申请日以前的现有技术相比,(D)

A.具有显著的进步

B.具有实质性的特点

C.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D.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发明专利新颖性判定中的冲突申请(抵触申请)是指(A)

A.在申请日以前,他人向任何国家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B.在申请日以前,他人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以后公布的

专利申请文件中

C.在公告日以前,他人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

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D.在公告日以前,他人向任何国家专利局提出过申请井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

公告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4下列哪种发明创造只需要符合新颖性要件就可申请专利?(C)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D。计算机软件

5.对发明创造新颖性不构成影响的公开是指在申请日以前的6个月内,(A)

A.科技成果鉴定中的论证

B.他人未经申请同意泄露其发明创造

C.申请人将发明创造内容写入专著,但尚未出版

D.他人在申请人处看到与专利申请有关的次要附图

6.北京第三制药厂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生素,该厂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依照专利法的规定,(A)

A.不能被授予专利

B.产品可以申请专利,但其制造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

C.制造方法可以申请专利,但产品不能申请专利

D.产品本身和制造方法均可授予专利

7.取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条件与取得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后者不要求(A)

A.美观

B.创造性C,实用性D4新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标准中的公开方式可划分为下列哪些情况?(ABCD)

A.出版物公开B,使用公开C,抵触申请D其他方式公开

2.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符合的条件(ABCD)

A.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不相近似

B,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不相近似

C.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以其他方式公开的外观设计和不相近似

D.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3.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对象中不可以被授予专利权的是(ABCD)

A.种植植物B,一个新的动物品种C.科学发现D.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4.以下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具体项目有9ABCD)

A,科学发现B,智力规则C,药品制造方法D.动物品种

四、简答题

1.简述不受专利法保护的智力成果

答:包括下面三类(l)对影响公共秩序、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发明

创造不授予专利权;(2)基于保护本国经济和技术利益的考虑,排除某些技术领

域的发明创造于专利保护范围之外;(3)某些不属于发明创造的项目,由于其易

与发明创造混淆,因此,许多国家的专利法明确规定对这些项目不授予专利权。

2.简述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

答:(1)新颖性;是指在现有的外观设计中没有相同的外观设计存在。(2)

独创性:是指外观设计应当与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

发表或者在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近似,即与现有的外观设计相比,应具有明显的特点。(3)美感;是指能够通过视觉引起心理上的愉悦。(4)适于工

业应用:是指外观设计本身及其所依附的产品能够以上业的方法多次重复再现,大批量的生产。

3.简述专利合法权益的在先取得

答:第一,专利的合法权益的在先取得即专利合法权益的优先权,优先权是申请日的优先,是确认先申请的一种权利,其“优先”表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在优先权期限内,当其他人在优先权人向我国提出专利申请前,就相同内容向我国

第一讲-著作权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讲著作权概述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的概念及立法、著作权的客体和主体 第二讲著作权的内容 广义上的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和邻接权 第三讲著作权的取得、限制、利用和管理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著作权的许可使用、转让及质押、著作权的行政和集体管理 第四讲著作权的保护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和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解决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著作权法概论》课程的内容和主要著作权立法规定,了解著作权法的基本体系,力求正确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将著作权法理论学习与专业实际相结合,分析和研究实践中的问题。 学习要求: 理解著作权的概念及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掌握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及构成要件 理解并掌握著作权归属的原则及权利内容 了解著作权的获得和管理 理解并掌握著作权的限制与利用的具体规定 理解并掌握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表现与处理 第一讲著作权概述 重点、难点 重点为著作权的客体 难点为著作权的主体 本讲内容包括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的概念及立法、著作权的客体和主体。 当前讲授 一、著作权的概念 (一)广义的著作权与狭义的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狭义的著作权是指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之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狭义的著作权仅指作者权。 2、广义的著作权包括狭义的著作权与邻接权。邻接权即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即传播者权。

广义的著作权以创作作品的作者权和传播作品的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者权为限。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 从现实的角度看,著作权和版权没有区分。 从历史的角度看,著作权和版权有不同的含义。这涉及到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15世纪中叶,从雕版到活字印刷,保护出版商而非作者的利益,授予出版商特权,直 到1709年英国《安娜法》颁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保护作者权利的法律,首次承认 作者权利主体,从保护出版商的利益转向保护作者的财产利益,授予作者以财产权性质的版权,标志着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诞生; 2、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著作权的完善阶段,以1793年法国《著作权法》为代表, 欧洲大陆法系各国认为作者和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著作权不能局限于财产权范畴,更应当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 3、19世纪中叶开始了现代版权保护阶段,著作权保护进入了国际化阶段。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 指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因创作和使用、传播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我国著作权法主要指于2010年2月26日修订通过,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还包括一系列与著作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我国主要著作权立法 v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年修正) v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02年) v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修正) v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 v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2004年) v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 现在我国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著作权法律体系。 三、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的客体是指由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 作品是著作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著作权人所享有的著作权都是因作品的产生而取得,所以要了解《著作权法》就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作品”。 “作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人们常把自己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东西称为“作品”,大至精心策划的企业营销战略,小到一件衣服式样的剪裁、设计和改进等。但这些不一定都是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 (一)作品的概念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练习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导论和著作权法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知识产权中,既包括人身权利,又包括财产权利的是:(C ) A、商业秘密权 B、商标权 C、著作权 D、地理标记权 2、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中,《伯尔尼公约》保护的对象是什么? ( B ) A、注册商标 B、文学艺术作品 C、录音制品 D、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 3、知识产权(C ) A、是一种财产权 B、是一种人身权,具有永续性的特点 C、以无体物为标的,兼具人身权与财产权的性质 D、在一国取得,即受世界各国的共同保护 4、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中,专门保护作者对其文学艺术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的国际公约是(D) A、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 B、专利合作条约 C、巴黎公约 D、伯尔尼公约 二、多项选择题 1、知识产权(ABCD ) A、以智力成果为保护对象 B、是一种财产权 C、有地域性 D、受时间限制 2、以下各项中属于《巴黎公约》保护范围的有(ACD

A、原产地名称 B、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C、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D、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 第二章著作权的对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A ) A、电视节目预告表 B、WPS2000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 C、某单位创作的北京市地图 D、某艺术家创作的雕塑 2、下列选项中,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B ) A、王某拍摄的淫秽录像带 B、歌唱家即兴创作并表演的歌曲 C、《中??国合同法》的官方英文版译文 D、通用表格 3、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是指(C ) A、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B、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新颖性的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C、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D、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4、下列属于著作权法保护客体的是(D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著作权的特征是什么

遇到知识产权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4055391.html, 著作权的特征是什么 很多人很重视和在乎著作权,但是对于著作权又存在模糊不清的状态,对此本文版权律师为您详细关于著作权的法律常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到赢了网加律师qq号为好友,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著作权(版权) 概述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版权。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

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著作权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的原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 在我国,著作权用在广义时,包括(狭义的)著作权、著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这是著作权人对著作物(作品)独占利用的排他的权利。狭义的著作权又分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著作权法第10条)。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有时有交叉情形,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特点。 主要内容 1: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2:又叫版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 3:有以下几条权利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著作权法法复习重点

著作权法法复习重点 第一章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有不同于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特征。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 著作权法是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因创作和使用、传播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著作权保护制度最早可以追溯道16世纪的欧洲。英国议会于1709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安娜法令》,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三、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 著作权法在调整作者和使用人乃至公众利益的关系中,将维护作者的权益置于首要和核心的地位。维护作者权益在著作权法中主要体现在维护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对侵害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各种侵权行为给予制裁。 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 著作权法律制度对各种传播媒体的合法权益给予积极保护,不仅是对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著作权制度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新技术飞速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3、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著作权法不仅要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而且要鼓励公众学习知识,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就需要法律对公众利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提供便利条件。因此,著作权法在保护作者和作品传播者利益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权利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以平衡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章著作权的客体 一、作品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的构成条件包括:作品的独创性;作品范围的有限性;作品的可感知性;作品的可复制性。 《著作权法》第3条界定了作品的处延: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

20著作权法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 *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的主体与归属 *著作权的内容 *著作权的取得、保护期限和限制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著作权侵权及其救济 *著作权,指的是民事主体对作品及相关客体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广义)

*作者对作品的专有权利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专有权利 *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 像制品的专有权利 *广播组织对其播出的节目信号享有的专 有权利 *出版者对其设计的版式享有的专有权利 *西方: *特许出版权时期 *著作财产权时期 *作者权时期 *我国: *清末及国民党统治时期 *建国后法律阙如阶段 *逐步建立阶段

*发展完善阶段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必须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外在表达)。 *首先,必须是人类的智力成果。 *其次,必须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 在表达。 *最后,只有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 才是“作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不是作品? *如何理解能够被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 *喷气式飞机喷出来的烟雾造型是不是作

品? *拍打出有创意造型的水花,是不是作 品? *融化之前的有创意造型的冰雕,是不是 作品? *作品的载体必须是民法上的“物”吗? *发型师“西湖十景”案

*1、从无到有进行独立创作 *2、以他人已有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造 *甲拍了一张风景照,后来乙恰巧使用相同型号的相机、光线背景、取景和角度以及同样的光圈、快门,对着同一风景拍摄了一张照片。乙的照片是否属于作品? *若是乙比着甲的照片特意拍出来一摸一样的照片,还是作品吗? *精确临摹是否创作出了作品?

死了都要爱 *02:11.51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 *02:18.28一分一秒都美到泪水掉下来 *02:25.58不理会别人是看好或看坏 *02:32.68]只要你勇敢跟我来 *02:40.65爱不用刻意安排 *02:47.12凭感觉去亲吻相拥就会很愉快*02:53.51享受现在别一开怀就怕受伤害*03:01.31许多奇迹我们相信才会存在 *03:08.95死了都要爱 *03:12.31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03:15.96感情多深只有这样才足够表白*03:23.31死了都要爱 *03:26.72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03:30.48宇宙毁灭心还在 *03:38.24穷途末路都要爱 *03:41.31不极度浪漫不痛快 *03:45.19发会雪白土会掩埋 *03:48.86思念不腐坏 *03:52.46到绝路都要爱 *03:55.71不天荒地老不痛快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圣才出品】

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1.概念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 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2.演变 ①关于“著作权”的称谓,据史料记载,最早是日本学者在翻译西文“版权”一词时引 入该国,并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②我国在1910年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中采用了“著作权”的说法。在新中国成立 后所颁布的法律文件中,有时使用“版权”的概念,有时则使用“著作权”的概念。我国于 l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将版权和著作权作为同一概念对待,l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 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 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我国近现代著作权法律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著作权制度的发展 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 著作权法第一次修改概况 展与变革 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改概况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 关于著作权性质的各种学说 著作权的性质 各种学说对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看法 著作权与所有权 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 著作权与商标权 著作权与专利权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51条明确宣布:“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一语。”2001年修正的《著作权法》第56条也强调:“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 ③在著作权现代化、国际化潮流的推动下,“版权”体系的英美法系国家与“作者权”体系的大陆法系国家在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方面已出现某种程度的融合。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著作权制度的起源 著作权的保护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的令状制度。我国虽自宋朝起即对著作权实施保护,但各封建朝代始终未能制定一个专门保护著作权的法律,直到晚清宣统二年(1910年)才颁布了一个《大清著作权律》,但该法并未实际施行。 2.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 在16世纪,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在其著作中对于印刷商无偿占有他人作品的现象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各国相继颁行了著作权保护的法律。 ①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首部著作权法《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的法》,简称为《安娜女王法令》。该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著作权由最初的“印刷翻印权”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版权”。随后,英国又于1734年通过了《雕刻著作权法》,1814年通过了《雕塑著作权法》,1893年通过了《戏剧著作权法》,1862年通过了《美术作品著作权法》。现行著作权法于1988年颁布实施,其后经过多次修订。 ②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规定:“自由交流思想和意见是最珍贵的人格之一,因此所有公民除了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滥用自由应负责外,作者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写作和出版。”1791年的著作权法,不仅承认作者享有出版权,而且承认其享有表演权。现行

《著作权》同步练习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概述 1、著作权,也称版权,本意是:(C) A. 著书立说的权利 B. 出版社的权利 C. 作者的权利 D. 发行权 2、著作权,也称版权,我国著作权的概念直接自日本引进。(A) A. 对 B. 错 3.广义著作权不仅指作者的权利,还包括 (B ) A. 印刷厂的权利 B.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C. 出版社的权利 D. 创作者的权利 4.著作权,即(D)文学、艺术作品而享有的权利。 A. 作者因登记了 B. 作者因发表了 C. 出版社因出版了 D. 作者因创作了 5.由于著作权为一种对世的、排他的、独占的权利,因此,著作权,应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物权的一般属性。(B) A. 对 B. 错 6.著作权与物权的不同之处有 ( BC) A. 著作权属于物权,二者没有太大的差别 B. 物权受法律保护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理论上只要物体存在,权利就存在;而著作权法律保护的期间通常都有限度,超过保护期,作品就进入公有领域。 C. 通常物权指向的有形物消灭,权利也随之转移或者消灭。而著作权指向的是作者对某种思想的表达,即使该载体转移或者消灭,权利并不发生转移或者消灭,作品也依然存在。 D. 与民法中的物权相似,著作权也具有民法中的人身权性质。 7.当行政法调整的行业同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有关时,调整的范围会与著作权法 ( B ) A. 完全重合 B. 发生交叉或者竟合 C. 并行不悖 D. 发生冲突 8.专利权依法通过申请和审批手续获得,著作权 ( A) A. 在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 B. 在作品出版后产生 C. 在作品发表后产生 D. 须履行一定手续产生 9.商标权的客体是某种形式的商品标志;著作权的客体是 (C ) A. 文化产品 B. 思想 C. 文学、艺术、科学作品 D. 出版物 10.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著作权法 ( C) A. 民国著作权法 B. 北洋政府著作权法 C. 大清著作权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1.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著作权法。( C) A. 1900 B. 1889 C. 1910 D. 1905 12.天赋人权思想的确立,为著作权立法提供了 ( A ) A. 理论依据 B. 法律基础 C. 立法模式 D. 技术条件 13.宋代的“已申上司不许复版”的标记,是否是本章所说的著作权制度?(A ) A. 不是 B. 是 C. 广义上是,狭义上不是 D. 是版权制度,不是著作权制度。 14.国际上的两大著作权体系指哪两大体系? (A )

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章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关于“著作权”的称谓,最早是日本学者在翻译西文“版权”一词时引入该国,并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我国在1910年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中采用了“著作权”的说法。在新中国成立后所颁布的法律文件中,有时使用“版权”的概念,有时使用“著作权”的概念。由于版权和著作权的用语在实践中通常可以通用,为避免歧义,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将版权和著作权作为统一概念对待,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第51条更是明确宣布:“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一语”。2001年修正的《著作权法》第56条也强调:“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因此,在我国,著作权与版权含义基本相同。 第二节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晚于一般财产所有权制度。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初,统治者制定法律侧重于维护私有的土地、房屋等有形财产,对于人们创作的精神成果则排斥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外。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作品只能靠作者自己保护,剽窃者也只会受到道义的谴责而不受法律的制裁。 著作权的保护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的令状制度。在北宋年间(1068年),为保护《九经》蓝本,朝廷曾下令禁止一般人擅自刻印。南宋中期,四川眉州人王称所写的一部北宋历史著述《东都事略》,在初刻本目录页上附有一方牌记,上书“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版”字样,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版权(著作权)的声明。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宋朝官府开始针对个别案件采取一系列的法律措施,对坊间市肆如有以营利为目的而擅自翻版的,往往给予“追板劈毁、断罪施刑”的处罚。 我国虽自宋朝其即对著作权实施保护,但各封建朝代始终未能制定一个专门保护著作权的法律,直到晚清宣统二年(1910年)才颁布了一个《大清著作权律》,但该法并未实际施行。 二、世界各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 在16世纪,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在其著作中对于印刷商无偿占用他人作品的现象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在1525年出版了一本《对印刷商的警告》的小册子,揭露了一些印刷商盗用其手稿的行为,并指责这些印刷商与拦路抢劫的强盗毫无二致。在英国,保护作者权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英国出版商也深感皇家特许权授予存在弊端,希望国家能通过一部长期有效的成文法来保障其利益。在此背景下,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首部著作权法《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的法》,简称《安娜女王法令》。该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使著作权由最初的“印刷翻印权”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版权”。 三、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随着国际科学文化交流的扩大和现代传播技术的进步,著作权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 从1886年国际上缔结《伯尔尼公约》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又缔结了一系列国际著作权公约,如1952年的《世界版权公约》、1961年的《保护表演者、唱片录制者和广播组织公约》、1971年的《保护唱片录制者防止其唱片被擅自复制的公约》及1974年的《人

著作权法重点总结

著作权法重点(不包括法条) 第二章著作权概述 著作权,是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 著作权与工业产权的关系 共同之处: 二者的对象或标的都是表现形式,及各类作品和发明创造和产品设计及工商业标记都是表现形式。 区别: 1、二者的标的,所反映的领域和作用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区别。 2、同工业产权相比,著作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程度更弱些。 3、著作权可自动产生,工业产权需授权审查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1709英国《安娜女王法》 中国参加的著作权的国际公约:1886《伯尔尼公约》、1952《世界版权公约》、199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1910《大清著作权律》 第三章著作权的对象 作品: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包括如下几个条件 1、应当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 2、应当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 3、该表现形式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十)其他作品

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四章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一、著作人身权(moral rights) (一)发表权 1、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 2、发表权通常不能转移; 3、如果因作品而产生的权利涉及第三人的,发表权往往还受到第三人的制约 (二)署名权 可用真名、笔名、别名或隐去姓名不署。 (三)修改权 1、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经作者同意。 2、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等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四)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著作财产权(economic rights) 包括: 复制权: 可以各种方式将作品制作多份。 发行权: 可以出售或赠与向公众提供其作品。 出租权: 可以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和类似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 展览权: 可以公开展示其作品及其复印件。 表演权: 可以自己或许可他人表演其作品。包括现场表演和机械表演 放映权: 可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再现艺术作品 广播权: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传播其作品 信息网络传播权: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提供其作品,使公众在其选定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摄制权:可以摄制电影或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 改编权:可以自己或许可他人改编其作品; 翻译权:可以自己或许可他人翻译其作品 汇编权:可以自己或许可他人对其作品编辑 其他权利 著作权的取得:自动取得 第五章著作权的主体 作者须具备的条件: 1、作者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如果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其他辅助工作的不是创作行为。 2、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 3、作者通过创作活动,产生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

著作权概论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也称版权,本意是作者的权利。在国外,除英语、日语等少数语种看不出这项权利的主体外,绝大部分语种,特别是欧洲大陆国家的语种,都将著作权直接称为“作者权”,即作者因创作了文学、艺术作品而享有的权利。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与著作权的概念直接自日本引进有关。“版权”一词也来自日本,后因在日语中已成不再使用的“死词”,在我国民法界也被“著作权”一词代替,但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有两词交替使用的情况(注1),故我国著作权法及其修订本都明文规定: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词。 著作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著作权不仅指作者的权利,还包括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后者又称“邻接权”(见第三章第七节);狭义著作权仅指作者的权利。 (注1)刘波林:《关于“版权”和“著作权”两个用语的由来和使用情况》,“版权参考资料”1985年第6期第8-15页,文化部出版局出版 小案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4055391.html,/news/workslaws/20030702155146.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4055391.html,/zz/001.htm 第二节著作权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著作权与物权 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看,著作权同民法中的物权有相同之处。各国都将著作权规定为一种对世的、排他的、独占的权利,因此,著作权,特别是著作财产权,应属于物权的一种。英国版权法将著作权视为动产,亦说明该权利的性质。 著作权与民法中的物权又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为民法中的物权通常都和权利指向的有形物紧密相关,有形物转移或者消灭,权利也随之转移或者消灭。而著作权指向的是作者对某种思想的表达,即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不是记录

著作权法22条十二种合理使用情况概述

著作权法22条十二种合理使用情况 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理使用著作权的规定。 原著作权法也是在第二十二条对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作了限制性规定,本次修改在原条文的基础上作了部分修改。本条规定的权利限制,指的是在一定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即合理使用。 各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都有规定。例如,美国在版权法第一百零七条中规定:在任何特定情况下,确定对一部作品的使用是否是合理使用,要考虑的因素应当包括:(1)要看有关使用行为的目的,即看是否为商业目的而使用;(2)要看享有版权的作品的性质,不同类型作品的版权利用形式不同,合理与否的界限也不同,比如,仅复制一份有版权的文章,可能被视为合理使用,按照其他人独创建筑物再造一座建筑物,就不能被视为合理使用;

著作权的特征是什么

著作权的特征是什么 很多人很重视和在乎著作权,但是对于著作权又存在模糊不清的状态,对此本文为您详细关于著作权的法律常识。 著作权(版权)概述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版权。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著作权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的原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 在我国,著作权用在广义时,包括(狭义的)著作权、著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这是著作权人对著作物(作品)独占利用的排他的权利。狭义的著作权又分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著作权法第10条)。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有时有交叉情形,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特点。 主要内容 1: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2:又叫版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

3:有以下几条权利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

著作权定义和相关权利是什么

著作权定义和相关权利是什么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提及到著作权,那么著作权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给您介绍一下什么是著作权。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版权。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著作权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的原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 在中国,著作权用在广义时,包括(狭义的)著作权、著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这是著作权人对著作物(作品)独占利用的排他的权利。狭义的著作权又分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著作权法第10条)。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有时有交叉情形,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特点。 主要内容 一、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二、又叫版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

三、有以下几条权利: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6、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7、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8、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9、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10、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11、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12、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

知识产权法 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题课题和内容

第二章著作权的主题课题和内容 第一节著作权的主体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一、自然人作者 ?《著作权法》第11条第2款:“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二、法人、其他组织 ?《著作权法》第11条第3款:“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第二节著作权的客体 一、作品的概念 ◆著作权法中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创作成果。 二、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文字作品 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二)口述作品; 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 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曲艺作品,是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 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 (五)摄影作品; 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 电影、电视、录像等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主要表现为由某社会群体创作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音乐、戏剧、故事、舞蹈、建筑、立体艺术、装饰艺术等文学艺术形式 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立法、行政和司法性质的文件 (三)时事新闻 (四)历法、通用数表、格式和公式 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与人身相联系或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著作权法(1概述)

著作权法概述 重点: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相关的概念。 难点:如何理解著作权的原创性? [案例一] 《巴顿传记》一书是否侵犯了“巴顿生平”电影剧本的版权(美国,1944年) 案情 20世纪40年代初,戴·阿克斯特女士写了一部有关美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克雷娜·巴顿生平的电影文学剧本。为了使该电影拍出后有较高的上座率,她并没有完全按照历史的事实写这个剧本,而是增加了一些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例如,她塑造了一个巴顿的恋人(这在史实上是不存在的)。 此后不久,另一位作者布鲁恩编写并出版了一部《巴顿传记》。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七位戴·阿克斯特女士的剧本中塑造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等等都与原电影剧本中的人物极为相似,如果能找到什么区别的话,也不是实质性区别(例如在电影剧本中有个人物叫作“亚瑟·哈尔特”,该人物在传记中改为“亚瑟·哈尔德”)。不过,这七个人物中,有些属于电影剧本作者的虚构,有些则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 戴·阿克斯特向美国联邦法院起诉,认为布鲁恩编的传记侵犯了她的电影剧本的版权,即抄袭了剧本的部分内容。布鲁恩在答辩中则认为:由于该电影剧本所反映的是一位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的生平,因此有关的素材(包括布鲁恩从电影剧本中原封不动或稍加改动地移用于自己写的传记中的那部分材料)都处于公有领域之中,人人可得而用之,不享有版权。 1944年,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对这一纠纷做出终审判决:《巴顿传记》一书侵犯了戴·阿克斯特电影剧本的版权。在判决中写道:即使任何确处于公有领域中的历史素材,经过作者的加工处理后,也就带有了独创的性质,进而具有了可受版权保护的因素;其加工人有权禁止他人任意使用加工后的成果。《巴顿传记》中所使用的,已不限于单纯的历史素材,而扩大到了他人加工后的成果,这显然侵犯了他人的版权。 [案例二] 小说《安徒生》是否侵犯了《安徒生传记》的版权(美国,1950年) 案情 本世纪初,托克斯维奇女士通过研究大量丹麦文的资料,通过查阅安徒生的作品及通信,通过她本人与安徒生生前有密切交往的一些人的交谈,收集了丰富的素材,并用了三年时间写成了《安徒生传记》一书,以英文在美国出版。该书基本是记实的。

著作权法重点总结

着作权法重点(不包括法条) 第二章着作权概述 着作权,是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 着作权与工业产权的关系 共同之处: 二者的对象或标的都是表现形式,及各类作品和发明创造和产品设计及工商业标记都是表现形式。 区别: 1、二者的标的,所反映的领域和作用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区别。 2、同工业产权相比,着作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程度更弱些。 3、着作权可自动产生,工业产权需授权审查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着作权法:1709英国《安娜女王法》 中国参加的着作权的国际公约:1886《伯尔尼公约》、1952《世界版权公约》、199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着作权法:1910《大清着作权律》 第三章着作权的对象 作品: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包括如下几个条件 1、应当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 2、应当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 3、该表现形式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

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十)其他作品 不适用于着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四章着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一、着作人身权(moralrights) (一)发表权 1、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 2、发表权通常不能转移; 3、如果因作品而产生的权利涉及第三人的,发表权往往还受到第三人的制约 (二)署名权

著作权法课程作业概述

《知识产权法》课程作业——著作权法 (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一部作者身分不明的文学作品,依照法律规时其使用权和获得报酬的保护期为( )。 A.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B.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之后第50年的1月1日 C.50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50年,但作品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予保护 2.主管全国著作权管理工作的组织是( )。 A.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B.中国作家协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D.中国文联 3.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事有著作权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 )年, 截止于( )。 A. 50年,作品首次发表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B..50年,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C、30年,作品首次发表的第30年的12月31日

D.30年,作品完成后第30年的12月31日 4.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公民合作开发的软件,除另有协议外,其软件著作权由( )享有。 A.各合作开发者分别 B.各合作开发者共同 C.合作开发者的上级主管部门 D.出版者 5.作者利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其著作权( )。 A.归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和作者共有 B.归法人和非法人单位所有,署单位的名称 C.归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所有,作者享有署名权 D.归作者所有 6.下列属于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 )。 A.曹雪芹的《红楼梦》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李白的诗 D.刘心武的《我的班主任》 7.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的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属于( )。 A.创作新作品的著作权人 B.原作品著作权人 C.继受著作权人

第1章 著作权概述

第1章著作权概述 目次 第1节著作权概念及其特征 第2节著作权法及其演进 第1节著作权概念及其特征 一、著作权的定义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著作权、版权与作者权之内涵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其外延有较大的差异: 版权是英美法系上的概念,来源于“copyright”一词,它着重于财产性权利,基本不考虑精神性权利;而作者权是以人为本哲学理念的体现,它着重于精神权利,同时兼顾财产性权利;著作权则是版权与作者权折中的结果,它将财产权利与精神权利同等对待,偏向性不明显。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版权与著作权系同一概念。 二、著作权的外延 不同国家或地区使用的“著作权”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尽管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大体一致,都是指“由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 但著作权的外延存在较大距离,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 (1)仅指著作财产权 采用这种体制的代表是《日本著作权法》,它使用的“著作权”、“人格权”和“邻接权”三个概念相互平行,互不包含。 (2)同时包含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

采用这种体制的国家非常多,如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它们使用的著作权与邻接权是平行的。 (3)既包含著作财产权,又包含著作人身权,还包含邻接权的内容 采用这种体制的国家不多。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著作权的外延是有差异的。 三、著作权的特征 除具有知识产权共有特征外,与专利权、商标权等其他种类的知识产权相比,著作权还有自己的独特品质。 (1)内容的双重性 著作权内容的双重性,是指由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作品能依法同时产生财产权和人身权两个方面的权利。著作权的这一特性,是专利权、商标权等不具有的。 (2)具体化的专有性 如甲、乙、丙三人分别先后独立地创作出相同的作品,那么,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甲、乙、丙三人各自对自己的作品享有著作权,任何人不得以作品完成的先后次序而否定他人的著作权。具而言之,著作权的专有性就是禁止他人对其作品进行复制、抄袭、剽窃、翻译等,或者进行其他的利用,而不能阻止他人独立地创作出相同或者相似的作品,并因此而获得著作权。而其他种类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除外)的专有性,所针对的都是抽象对象。 (3)著作人身权保护期的无限性 著作人身权保护期的无限性,是指法律规定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这一特征也不是绝对的: 第一,在我国,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与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具有时间限制。 第二,英美法系国家版权法规定的人身权也具有时间限制,有的权利保护期与财产权保护期相同,有的甚至比财产权的保护期短。 例如:英国1988年《版权、外观设计和专利法》第86条规定: 86 Duration of rights (1) The rights conferred by section 77 (right to be identified as author or director), section 80 (right to object to derogatory treatment of work) an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