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3酶与ATP细胞呼吸

专题3酶与ATP细胞呼吸

专题3酶与ATP细胞呼吸
专题3酶与ATP细胞呼吸

专题3 酶与ATP 、细胞呼吸

酶的本质、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2011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若为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会发生降解,若为RNA 将不受影响。从图中看,甲酶经处理后活性不发生变化,

应为具催化功能的RNA;乙酶经处理后,随时间推移活性不断降低,化学本质应为蛋白质,其分子结构已发生变化。

答案:B 。

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和酶的专一性,蛋白质可被蛋白酶分解为多肽,RNA 可被核酸酶分解为核苷酸,另外对酶

的化学本质要全面理解。

2.(2011年天津理综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 连接酶可连接DNA 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并不是为反应物供能;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可分解动物细胞之间的蛋白质,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基本骨架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磷酸二酯键,并非形成氢键。

答案:C 。

3.(2011年海南卷)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 →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 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本题考查酶促反应的机理。加酶后反应速度加快,反应物(S)浓度不断降低,故丁曲线正确。

答案:D。

4.(2011年海南卷)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作用及特性。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进行,但不为反应过程提供能量,A错误。在酶促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不变,D错误。环境的改变会引起酶活性的变化,如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可使酶变性失活,故B错误、C正确。

答案:C。

5.(2012年天津理综卷,7,13分)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

据图回答:

(1)过程①酶作用的部位是键,此过程只发生在非结合区DNA,过程②酶作用的部位是键。

(2)①、②两过程利用了酶的特性。

(3)若将得到的DNA片段用于构建重组质粒,需要将过程③的测序结果与酶的识别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选用何种酶。

(4)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DNA序列区为基因的。

(5)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性质的有(多选)。

A.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酶解后提取rRNA

B.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

C.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基因定位

D.将抑制成熟基因导入番茄,其mRNA与催化成熟酶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终止后者翻译,延迟果实成熟

解析:本题考查的范围较广,包括基因工程、酶的特性等。

(1)经过过程①,DNA分子变短,蛋白质外面的DNA片段分解。DNA酶的作用是分解DNA,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过程

②是分解蛋白质成氨基酸,作用部位是肽键。

(2)过程①、②分别使用了两种酶,作用部位不相同,体现了酶的特异性。

(3)在重组质粒的构建过程中,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目的基因切下、质粒切开,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为了防止在切割过程中破坏目的基因,不同的目的基因需使用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4)RNA聚合酶的作用是识别DNA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启动子),使DNA解旋开始转录。

(5)提取rRNA,需要将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分解,保留rRNA。蛋白酶可特异性水解蛋白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使用的是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是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物质,不具有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DNA分子杂交是利用不同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具有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RNA分子杂交也是这样。

答案:(1)磷酸二酯肽(2)特异性(3)限制性核酸内切

(4)启动子

(5)ACD

酶的相关实验与探究

1.(2012年大纲全国卷,33,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 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 (2)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pH 影响酶活性等知识。探究 pH 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 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为还原糖生成量或试管砖红色的深浅程度。实验中首先用不同pH 的缓冲液处理淀粉液,一段时间后,加入人体唾液稀释液;将5支试管放在37 ℃的水浴中保温,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温一段时间后,分别向5支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沸水浴加热,观察5支试管砖红色的深浅程度。

答案:(1)③中70 ℃应改为37 ℃。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 ℃,在70 ℃时,由于高温使酶失去活性,干扰了pH 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沸水浴中一段时间。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2.(2012年广东理综卷,29,16分)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中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1)pH 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图示可知, 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 。

蛋白酶的活力可用 的量来表示。

(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 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 mol/L 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pH 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酶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 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酶的应用和对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结合题干中给出图形和文字,在题目中已经提供了信息——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所以选择的食品添加剂应该有较广的酸碱适应范围,从图形中可以看出木瓜蛋白酶的适应范围最广,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酸碱适应范围较窄,所以可以选木瓜蛋白酶作为食品添加剂。酶的活力,我们一般用酶催化的底物消耗量(或者速率)或者底物生成量(速率)来表示。

(2)实验设计目的是为了探究酶保护剂的最适浓度和提取液的最适pH,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我们可以将酶保护剂的浓度和提取液的pH 作为自变量,因变量为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

答案:(1)木瓜蛋白酶 由图可以看出,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不随pH 的变化而变化 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产物产生)

3.(2012年福建理综卷,26(Ⅰ),18分)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 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 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 ℃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间。他们设置15 ℃、16 ℃、17 ℃、18 ℃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可用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理由是: 。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解析:(1)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酶活性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2)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有关酶的知识。探究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底物当然是蛋白质,所以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实验要探究的是最适温度,所以最好选择各种酶的最适pH,胃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pH分别是2和8;酶和底物的温度应该相同,这样混合物的温度才不会发生改变,所以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同一温度的水中保持恒温,可以干酪素的消耗量或产物的产生量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从实验结果看,催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所以无法得出“最适温度在15~18 ℃间”这一结论。(3)因为该鱼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饲料中要降低淀粉和脂肪的比例。

答案:(1)幽门盲囊蛋白酶(2)①蛋白质双缩脲②2和8 ③水浴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④不能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3)淀粉、脂肪

4.(2011年大纲全国理综卷)某同学从温度为55 ℃~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解析:本题考查了酶的本质、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相关实验与探究。(1)脂肪酶的活性以其单位时间内分解脂肪量为指标,因酶需要适宜的pH,故应加入缓冲溶液。(2)该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3)要测定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采用预实验,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对比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若不能测出峰值,则需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

答案:(1)脂肪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 ℃~65 ℃)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 ,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 、 、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解析:本题考查外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而加入的缓冲液是防止加入的物质及反应前后对反应液pH 的影响,来维持pH 的稳定;从表格中来看,Na 2SO 4对酶的影响不大,而加入NaCl 、CuSO 4与对照组相比都有影响,而对照组是加入蒸馏水的一组即第四组,而影响程度通过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来体现,颜色变浅的为促进酶的活性,颜色变深的为抑制酶的活性,而加入斐林试剂后,在加热的情况下,酶的活性越高,生成还原糖越多,生成砖红色沉淀颜色就越深。 答案:(1)维持反应液中pH 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l -和Cu 2+ Cu 2+ Cl

-

(3)对照 确定Na +和S 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斐林试剂中有Cu 2+,其可抑制唾液淀

粉酶的活性

细胞呼吸的原理

1.(2012年福建理综卷,1,6分)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 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解析:A 错误,萌发初期,种子只能消耗子叶中的有机物来萌发,所以有机物总重量是减少的,只有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后,有机物总重量才开始增加;B 正确,因为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水稻根有毒害作用,所以要及时排涝;C 错误,白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可以合成ATP,晚上呼吸作用可以继续合成ATP;D 错误,叶片黄化,说明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黄化幼苗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减少。

答案:B 。

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吸收的光谱不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多选题)(2012年江苏生物,23,3分)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和3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由图可知甲为丙酮酸、乙为[H]、1是细胞质基质、2为线粒体基质、3为线粒体内

膜,1不具膜结构,故A错;2中只产生少量ATP,故C错。

答案:BD。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进

行,CO2产生在第二阶段,水和大量ATP产生发生在第三阶段。

3.(2011年海南卷)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原理。据图可知,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③、④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大多数植物组织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①、④),少数植物组织(如玉米胚等)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①、③),故A项正确。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①)和线粒体(②),故B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部分能量在第三阶段释放,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C正确。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用[H]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

答案:B。

4.(2010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知识。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丙酮酸和[H]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中间代谢产物,但最终都又被消耗,故选项A、C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H]是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产生水,选项B错误。由于脂肪中的C、H元素所占比例高,因此,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答案:D。

5.(2012年安徽理综卷,29,10分)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根据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及细胞呼吸过程中各阶段发生的场所、反应物与产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且线粒体只能利用丙酮酸而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少量能量,并进一步将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1)B试管无氧气,无线粒体,可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试管中的线粒体能在有氧条件下将丙酮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D试管中的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无反应。E试管与F试管内既有细胞质基质又有线粒体,故E试管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F试管在无氧条件下只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D和F三试管都有葡萄糖,无氧气和丙酮酸,三者形成对照,D试管无反应,B和F反应产物相同,从而确定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2,4二硝基苯酚(DNP)不影响[H]与氧结合形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但阻碍此过程释放的能量形成ATP,而[H]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故DNP影响的是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与ATP合

成相关的酶。E 试管能进行有氧呼吸,DNP 不影响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1)C 、E B 、F B 、D 、F (2)线粒体内膜 能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2011年海南卷)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

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种子风干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代谢减弱,呼吸强度降低,A 项错。土壤淹水使根系处于无氧环境,进行无氧呼吸,B 项正确。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如皮肤破损较深处易感染破伤风杆菌,C 项错误。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先吸水使自由水含量升高,有氧呼吸不断增强,D 项错误。 答案:B 。 2.(2012年课标全国卷,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再通过 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 。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mg ·粒-1·d -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解析:(1)植物的储能物质主要是多糖淀粉,种子萌发时淀粉会被水解为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 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2)由图示可知,72到96小时呼吸速率最大,而呼吸速率越大,种子消耗的有机物越多,干重下降越快,这段时间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177.7=26.5(mg)。

(3)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72~96小时转化速率为

(161.7-118.1)-(204.2-177.7)=17.1(mg ·粒-1·d -1),96~120小时转化速率为

(118.1-91.1)-(177.7-172.7)=22(mg ·粒-1·d -1),故最大转化速率为22 mg ·粒-1·d -1。

(4)细胞在生活状态下,会不断地利用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120小时后种子的干重会继续下降。 答案:(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016】ATP与细胞呼吸试题(含解析)

ATP与细胞呼吸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B.组成ATP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人在饥饿时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 【解析】考查有关ATP的知识。ATP中的A代表腺苷。 【答案】 A 2.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人的成熟红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依然能合成ATP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细胞ATP的合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解析】一般来说,在人体内环境稳定的情况下,ATP的产生速率应该是与ADP的产生速率相等。 【答案】 D 3.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后,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被氧化成H2O,则O2的消耗减少 【解析】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增加,消耗减少;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减少;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消耗减少;若d能抑制[H]氧化成H2O,则O2的消耗减少。 【答案】 D 4.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

人教版教学教案ATP与细胞呼吸(含答案)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三生物学案 时间:2009 年月日班级姓名第一课时主备人柏栋阴校对刘继恒 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五章第2、3节ATP与细胞呼吸 考点解读:1、理解ATP的生理功能、结构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形成途径。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学习重点: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径。2、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学习难点:1、ATP的形成途径。2、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知识梳理:(课前预习) 1、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_______,主要来源是_________,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_。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是。 2、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__________kj/m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而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__________kj./mol。 3、ATP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其中A表示、T表示、P表示、~表示;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式____________ ______。 ⑴当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源于,能量用于。发生在细胞内的结构中。 ⑵当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能量来源于,能量用于。 发生在细胞的。 5、ATP中的能量转化为:①机械能(如____________);②热能(如____________); ③渗透能(如____________);④电能(如____________);⑤光能(如____________);⑥化学能(如____________)。 6、细胞呼吸: 7、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实验材料:选择酵母菌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是因为它在_____________都能生成,属于_________,便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使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是生物体高效率地获取能量的反应过程。其反应过程包含许多反应步骤,基本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进行,产生并可释放能量;第二阶段在中进行,丙酮酸和H2O脱[H]产生也可释放能量;第三阶段也在中进行,第一、二阶段产生的与反应产生并可释放的能量。三个阶段有不同的参与催化。 细胞通过呼吸把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小部分以的形式散失,大部分转移到中,随时提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化学方程式: (三)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细胞在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不彻底,产生的能量较少。通常称为发酵,有两种类型:发酵和发酵。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讲)(解析版)

第2节 ATP 与细胞呼吸 1.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2.细胞呼吸(Ⅱ)。 3.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知识点一ATP 的结构与功能1.ATP 的结构 (1)图中各部分名称:A 腺嘌呤,①腺苷,②一磷酸腺苷,③ADP ,④ATP ,⑤普通化学键,⑥高能磷酸键。 (2)ATP 与RNA 的关系:ATP 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3)结构特点 ①ATP 分子中远离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出能量,ATP 就转化为ADP ,ADP 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ATP 。 ②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kJ/mol ,所以说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2.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项目ATP 的合成 ATP 的水解 反应式ADP +Pi +能量――→酶 ATP +H 2O ATP +H 2O――→酶 ADP +Pi +能量 所需酶ATP 合成酶 ATP 水解酶 能量来源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能量去路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3.ATP 的功能与动、植物细胞代谢

(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 (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主动运输、发光发电、肌肉收缩、物质合成、大脑思考等。 知识点二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和过程 1.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 (4)放能: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3.无氧呼吸 (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

考点1细胞呼吸的类型与过程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

部来源于O 2。 5.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O 2吸收量、CO 2释放量 细胞呼吸的方式 不消耗O 2,释放CO 2 只进行无氧呼吸 O 2吸收量=CO 2释放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 O 2吸收量<CO 2释放量 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 2来自无氧呼吸 酒精量=CO 2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量<CO 2量 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 2来自有氧呼吸 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4︰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 无氧呼吸占优势 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 有氧呼吸占优势 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有含氮废物生成其呼吸底物一定为含氮物质(如蛋白质) 【特别提醒】 1.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 考点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因——环境因素 (1)温度 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②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O 2的浓度 ①在O 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 ②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 2 CO 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CO 2浓度升高到1%~10%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如图) (4)水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高考生物复习 ATP与细胞呼吸含解析

高考生物复习配餐作业(九) ATP与细胞呼吸 1.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ATP中的“A”与构成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中的“A”表示相同物质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基本组成单位及作用原理,ATP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核酸与ATP结构的比较。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形成ATP体现了光能可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在细胞呼吸中形成ATP体现了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也能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发光)和其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如ATP中的化学能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转化为糖类中的化学能),B正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因此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物供能,C错误;ATP中的“A”为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而DNA和RNA中的“A”表示腺嘌呤,D错误。 答案 B 2.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DNA、RNA相同,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C、H、O、N、P B.ATP的结构可简写为A—P~P~P,其中A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C.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需要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解析ATP、DNA和RNA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A正确;ATP的结构可简写为A—P~P~P,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错误;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动物细胞中无叶绿体,C错误;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错误。 答案 A 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④最易断裂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第8讲 ATP与细胞呼吸

第8讲ATP与细胞呼吸 随堂·真题&预测 1.(2018·全国卷Ⅲ,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消耗,B正确;对于以糖类为底物的呼吸作用来说,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或者酒精和CO2,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答案C 2.(2020·选考预测)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检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可判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

B.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随着O2浓度的降低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的消耗量 D.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解析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所以不能通过检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来判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A错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或者细胞质基质,B错误;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所以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C错误;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说明ATP的浓度降低,细胞内对能量的需求增加,可促进细胞呼吸,D正确。 答案D 3.(2018·4月浙江选考)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乙醇发酵。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目的是使酵母菌与底物充分接触,利于发生反应,A正确;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乙醇发酵,B错误;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C正确;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CO2,乙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2ATP与细胞呼吸(精练)(含解析)

第2节ATP与细胞呼吸 1.(2019·辽宁实验中学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 B.ATP断裂了所有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ATP中的“A”是指腺嘌呤 D.ATP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 【答案】C 【解析】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式可简写为A—P~P~P,A代表腺苷,~代表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ATP断裂了所有高能磷酸键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2.(2019·福建福州一中月考)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活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永无休止的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不受温度影响 【答案】A 【解析】活细胞中不停地进行代谢,所以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A正确;ATP与ADP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并且ATP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之所以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是因为ATP和ADP不断地相互转化,B、C错误;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ATP与ADP的相互转化,D错误。 3.(2019·天津耀华中学期末)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有( ) ①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②肌肉收缩③蛋白质的分泌④萤火虫发光⑤大脑思考⑥叶肉细胞中蔗糖的合成⑦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失水过程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⑦

【解析】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需要能量的反应一般都需要消耗ATP,如主动运输、肌肉收缩、萤火虫发光等,大脑思考时ATP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合成蔗糖时ATP中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细胞的渗透吸水、失水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4.(2019·广东汕头一中检测)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隔绝O2的一组产生的CO2量远大于通入O2的一组 B.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并去除培养液中的O2 C.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 D.可以通过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答案】B 【解析】隔绝O2的一组(即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远小于通入O2的一组(即有氧呼吸),A错误;实验中葡萄糖培养液在加入前先要煮沸再冷却,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并杀灭杂菌,B正确;检测酒精应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用于检测CO2,C错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故不能通过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错误。 5.(2019·江西南昌一中期末)有氧呼吸是绝大多数细胞进行呼吸的主要方式,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生成ATP,第三阶段生成最少 B.有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有O2参与 C.[H]在第一、二、三阶段产生,作用是还原O2生成H2O D.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反应逐步释放的 【答案】D 【解析】有氧呼吸中,有机物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反应逐步释放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只有第三阶段有O2参与,[H]产生于第一、二阶段,作用于第三阶段。 6.(2019·湖南长沙一中期末)若要探究ATP能否使一离体的新鲜骨骼肌发生收缩,下列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可滴加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B.待肌肉本身的ATP消耗完后再进行实验 C.先滴加生理盐水观察,然后滴加ATP溶液 D.先滴加ATP溶液观察,然后滴加生理盐水

高中生物课时规范练-atp与细胞呼吸

课时规范练9 ATP与细胞呼吸 基础巩固 1.(河南郑州一中月考)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 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 2.(山东寿光现代中学月考)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和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 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为n时酶活性低,此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3.(贵州贵阳一中月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 B.成熟的红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的 C.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破坏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D.无氧呼吸时,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 4.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中,再将面粉揉成光滑面粉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 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 B.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C.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 D.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 5.(山西大同一中开学检测)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练习 (9) ATP与细胞呼吸 (含解析)

练案[9] 必修部分模块一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019·浙江高三期末)A 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ATP是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 B.肌肉收缩时,ATP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 C.细胞中放能反应的发生常常伴随着A TP的水解 D.ATP只能断裂一个高能磷酸键,释放1个磷酸基团 [解析]ATP是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A错误;肌肉收缩时,A TP直接供能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B正确;细胞中放能反应的发生常常伴随着ATP 的合成,C错误;ATP也能断裂2个高能磷酸键,释放2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B。 2.(2020·湖北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B) A.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B.ATP的合成是放能反应,A TP的水解是吸能反应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解析]ATP中A为腺苷,DNA和RNA中碱基A为腺嘌呤,A正确;ATP的合成常伴随着放能反应,ATP水解常伴随着吸能反应,B错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正确;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D正确。故选B。 3.(2020·陕西西安中学高三期中)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氧气充足时也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 TP B.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 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三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易形成 D.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 正确;无论处于平静还是运动哪种生理状态,A TP酶1 ADP+Pi+能量能达到动态平衡, 酶2 B正确;ATP只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形成,C错误;

呼吸作用和ATP

呼吸作用和ATP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 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④酶是生物催化剂 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3.下列关于动物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激素和酶的功能都具有特异性②它们都可能是蛋白质 ③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④有的动物细胞既能产生激素又能合成酶 ⑤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⑥它们都不能提供能量,都具有量微高效的特点 ⑦它们都能在生理活动中起到催化和调节作用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②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产生 ③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④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 ⑤夜间,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可以来自线粒体 ⑥白天,叶肉细胞基因表达所需ATP来自叶绿体和线粒体 A.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⑥ 5.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6.同位素标记法可应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机理的研究,在利用18O标记法研究相关机理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C6H1218O6→C3H418O3→C18O2 B. C8O6→C3化合物→C5化合物 C. H218O→C3化合物→C6H1218O6 D. C8O6→C3化合物→C6H1218O6 7、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B.a值约为0 C.氧浓度为c时,所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通过酒精发酵D.d浓度时只进 行有氧呼吸 8、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ATP与细胞呼吸(讲)高中生物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讲练测Word 版含解析 第2节 ATP 与细胞呼吸 1.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2.细胞呼吸(Ⅱ)。 3.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知识点一 ATP 的结构与功能 1.A TP 的结构 (1)图中各部分名称:A 腺嘌呤,①腺苷,②一磷酸腺苷,③ADP ,④ATP ,⑤普通化学键,⑥高能磷酸键。 (2)ATP 与RNA 的关系:ATP 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3)结构特点 ①A TP 分子中远离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出能量,A TP 就转化为ADP ,ADP 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ATP 。 ②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 kJ/mol ,所以说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A 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项目 ATP 的合成 ATP 的水解 反应式 ADP +Pi +能量――→酶 ATP +H 2O ATP +H 2O ――→酶 ADP +Pi +能量 所需酶 ATP 合成酶 ATP 水解酶 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3.ATP 的功能与动、植物细胞代谢

(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 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 (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主动运输、发光发电、肌肉收缩、物质合成、大脑思考等。 知识点二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和过程 1.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 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 (4)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 161 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 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3.无氧呼吸 (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专题3.2 ATP与细胞呼吸(讲)(原卷版)

第2节ATP与细胞呼吸 1.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2.细胞呼吸(Ⅱ)。 3.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知识点一ATP的结构与功能 1.A TP的结构 (1)图中各部分名称:A腺嘌呤,①腺苷,②一磷酸腺苷,③ADP,④ATP,⑤普通化学键,⑥高能磷酸键。 (2)ATP与RNA的关系: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3)结构特点 ①A 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出能量,A TP就转化为ADP,ADP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ATP。 ②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 kJ/mol,所以说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A TP与ADP的相互转化 3.ATP的功能与动、植物细胞代谢

(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 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 (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主动运输、发光发电、肌肉收缩、物质合成、大脑思考等。 知识点二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和过程 1.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 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 (4)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 161 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 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3.无氧呼吸 (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ATP和细胞呼吸

ATP、细胞呼吸 [判一判] 1.A 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其中A的含义是指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 2.A TP的结构简式为A—P~P~P,且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也易形成() 3.A TP、ADP、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物质和结构中一定含核糖,而酶中一定不含核糖() 4.根尖分生区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 5.叶绿体产生ATP必需有光,线粒体产生ATP必需有氧() 6.有光条件下只有叶绿体能产生A TP,有氧条件下只有线粒体能产生ATP () 7.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8.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9.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10.人体剧烈运动时,CO2/O2>1,即CO2既可在线粒体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1.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图2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下列有关ATP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脱去了两个磷酸基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成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中的一种 B.ATP与ADP的转化过程是可逆反应 C.ATP称为高能化合物,是因为第二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释放能量 D.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 2.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2.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