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国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全国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全国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全国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蒲世吉指导教师:焦玉娟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人口现状,综合考虑城镇和乡村男女性比率、出生率、死亡率及国内人口迁移等因素,建立人口发展方程,结合最优控制原理及曲线拟合等技术,分别建立了城镇和乡村男、女性人口变化模型.通过实际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从而用它可以预测我国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为国家进行相关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根据模型预测,在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9846万人;在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4679万人;在2050年将达到141527万人.这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数据接近.从全国总人口变化曲线上直接看来,在国家人口政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30年后我国人口逐渐有所减少. 关键词人口模型,人口发展方程,最优化控制原理,人口增长率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status of our country's population,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ex ratio ,birthrate ,mortality and inland migration of counties and towns, this paper establish both the male and female population model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owns with optimal control theory and curve fitting and so on. Through checking the model with real data, the results manifest that this model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及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及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及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及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

人口预测模型

一、问题重述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该政策实施30多年来,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如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这些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一系列影响,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开放单独二孩,今年以来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政策出台前后各方面人士对开放“单独二孩”的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请解决以下问题: (1)针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的人口预测,根据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立模型,对单独二孩会不会导致人口大增进行分析,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建立数学模型,针对深圳市讨论计划生育新政策(可综合考虑城镇化、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统筹等政策因素,但只须选择某一方面作重点讨论)对未来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对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 问题1、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是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的。对于我国目前为什么要放开二胎政策这个问题,以及为什么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是有以下情况决定的。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生育水平稳中趋降,我国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5-1.6,如果不实行单独二胎新政策,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三是家庭规模持续缩减。四是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很大变化,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 通过建立动态差分方程模型预测老龄化的人口数、劳动人口数以及总人口数。根据预测的数据画出老龄化程度的趋势图和人口红利的趋势图,最终通过分析老龄化程度、生育率高低、出生性别比例和人口红利变化来验证单独二孩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的预测。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必修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3.学会运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 (2)时间差异 (3)空间差异 ①特点: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思考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是否说明人口总数在下降(暂不考虑人口机械增长)? 答案不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时,如果仍是正值,则人口总数仍在增长。如果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则说明人口总数在下降。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如上图):a出生率;b死亡率;阴影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A(原始型) 高高低 B(传统型) 高低高 C(现代型) 低低低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2)表现 差异具体表现 时间20世纪50年代 到70年代中期 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空间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 思考 为什么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还很多? 答案年净增人口=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虽然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故每年净增人口还很多。

人口分析报告

一、实验目的 为了对我国人口情况的了解,对我国其他经济、政治状况有所深刻的了解,对2009年的人口作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预测我国未来与现在的人口变动情况,也可以指引着我国政府提前对政策作出决定,以管理我国一切事物。 二、数据收集 通过从中国统计局网站获得2009年及以前的部分人口数据,可以就这一数据可以对中国人口作简单分析,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三、人口分析 (一)人口结构分析 1、从1980--2009年全国人口男女比例来看,可以利用Excel 可以作出男女比例变动的曲线图如下: 我国男女比例变动趋势 46.00 47.0048.0049.0050.0051.0052.00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年份 比例(%) 男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近30年来男性比例都大于女性比例,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所导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性别比例有向着均衡的趋势发展。

2、年龄结构分析 2009年全国人口的年龄调查,对其数据的构成画出了柱状图如下: (10.00)(5.00) 0.00 5.00 10.00 人口百分比 0-9 20-29 40-4960-6980-89 年龄段 人口金子塔图 男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年龄结构,成熟型的人口结构,并且可以通过这个图形对未来的人口结构作出预测,可能中国在过20年,人口老龄化将更加严重,因此,我国政府应提前做好防止未来因人口老龄化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3、家庭规模分析 通过对我国家庭人口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折线图如下:

家庭规模构成图 20000 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一人户二人户三人户四人户五人户六人户七人户八人户九人户十人户及以上 规模 户数 家庭户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目前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规模情况,大多数是以三人户为主,还有二人户和四人户居多,因此可以判断中国现在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两个子女其次,两个老人和未育子女夫妇的也居多,这间接地反映了我国20年前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现在明显凸现了。 (二)受教育程度分析 从2009年的人口数据来看,对我国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可以作出饼图如下: 文化教育程度分布图 初 中42% 大专及以上 7% 未上过学7% 小 学30% 高 中 14%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可编辑 UDC CJ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P CJXXXXX—XX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Code for 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ing (讨论稿) 200X-XX-XX 发布200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Code for 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ing CJXXXXX—XX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X年X月X日 中国×××出版社 200×年北京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被确定为《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的主编单位,并会同哈尔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共同编制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在深入总结国内城市规划中有关人口预测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进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人口统计标准,预测方法的选取、使用和表达、成果的校验和表达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交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4楼东,邮政编码:518034)。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规范措施分析

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规范措施分析 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规范措施分析摘要: 城市人口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合理的预测城市人口对于城市合理的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中应进行规范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 人口预测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和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从而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同步提高,人口不断的向城市集聚,致使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因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主要是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来确定的,因此,人口规模预测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 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预测的不准确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对其中人口规模预测的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评定以后主要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概念不统一 一般来说,提到城市人口规模,往往会涉及到两种概念:人口概念以及空间概念。从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案例来看,两种概念的 运用出现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就人口概念来说,就有总人口、常住城市人口以及非农人口实际居住人口、暂住人口、户籍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等概念。就城市空间范围的概念来说,就有规划区、市区、主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市域等多个概念。那么将人口概念与空间概念相结合以后,组合起来的概念就更加复杂,而就目前的城市规划而言,“城市人口”的概念非常的笼统、模糊,在人口规模统计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分歧,由于运用的不一致,与统计部门的数据结果缺乏相应的统一。统计口径不一致,基础数据误差较大除了运用的概念过多、过于复杂、不统一所导致的概念的混乱之外,还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同一城市的不同部门统计出不同的数据。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现行的统计口径的设置主要是以行政区范围为主要标准,但是行政区范围常常将非农业人口包括在内,这样的话就与城市建成区人口统计有分歧;第二,农业人口以及非农业人口的统计问题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只将非农业人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策略 (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曲线图、活动、案例等材料。 2.各种图片、资料课件。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 1.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利用讨论、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并进一步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通过案例教学,补充“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实例,让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习惯,并把知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文)-2007-1-10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文) 中国人口网2007-01-11 19:57:04 基本判断: 一、如果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全国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就巨大,来之不易。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反弹势能大,维持低生育水平的代价高,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 三、确定人口发展战略,必须既着眼于人口本身的问题,又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战略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体制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为落实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关于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组成了由蒋正华、徐匡迪和宋健同志任组长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集中了包括十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300多位专家学者,自2004年2月至2006年4月,对科学发展观、人口发展态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重大关系等3个分课题及其42个子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和专题研究论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人口形势与严峻挑战 (一)人口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一是生育水平逐步下降,人口总量经历高速增长后进入增速趋缓时期。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从6.2下降到2.9,发达国家从2.8下降到1.6。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将基本完成。

浅议城市中心区合理人口规模估算讲解

浅议城市中心区合理人口规模的估算 ——以锦州老城区更新规划为例 王向坤 Wang Xiangkun 【摘要】通常情况下,城市合理人口规模估算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均为增长型模型,较适于大范围的人口总量估算,此类推算方法虽然保证了较强的实用性,但不能通 过合理人口规模来指导规划对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的调整,是基于居住用地现状 的一种妥协方案。而对于城市中心区等过密疏解型人口规模测算,则较缺乏相 应的理论模型支撑,本次规划将尝试通过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约束、生态环境约 束以及近几年对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来预估锦州中心 城区的人口规模,以求较明确的锦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疏解估算 1)背景综述 辽宁省“五点一线”构想的提出,给锦州市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如火如荼,而中心城区作为锦州市的核心功能区,因人口密度过大及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大量城市问题,使其已无法适应未来城市的快速发展。2005年3月16日,辽宁省专门出台了《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将辽宁省棚户区改造推向了高潮。面对全新的历史机遇,如何巩固和强化辽西五市传统中心城市优势,锦州市中心城区的更新发展尤为重要。 2)研究方法 针对锦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现状,基于多种单因子约束分析,估算适宜人口规模,并通过

多种方法及指标校核,最终判定锦州市中心城区合理人口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宜的人口疏解及调配方案。 3)两种疏解型人口规模估算方法:空间用地瓶颈约束法;环境品质瓶颈约束法。 4)两种人口规模校核方法:社区规模校核法;就业岗位校核法。 5)人口现状 a)人口构成 锦州中心城区共含两大区12个街道。两区为凌河区和古塔区,凌河区下辖5个街道,分别为凌安街道、龙江街道、菊园街道、榴花街道、锦铁街道,人口约22.5万人;古塔区下辖7个街道,分别为站前街道、保安街道、天安街道、饶阳街道、北街街道、南街街道和士英街道,人口约17.5万人。两区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范围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总人口约39.03万人,18岁以下人口约5.2万人,18-35岁人口约9.2万人,35-60岁人口约18.1万人,60岁以上人口约6.6万人。 b)人口分布 规划区内实际人口密度为3.84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为古塔区天安街道,达到7.04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为凌河区菊园街道,但也达到了1.7万人/平方公里。规划区内人口密度超过4万人/平方公里的共有8个街道,人口密度在4万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四个街道。(表1、图1)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演示教学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一、人口与城镇化现状分析 (一)镇域现状人口 1、户籍人口数 截至2012年底,XX镇户籍人口总数共31059人,其中户籍农业人口28761人,户籍非农业人口2298人,户籍户数共8321户,户均人口3.73人。 2、登记暂住人口 截至2012年底,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共154人。 3、镇域人口总数 截至2012年底,XX镇域总人口共31213人,其中户籍人口31059人,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数共154人。 XX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一览表(单位:人)

资料来源:XX派出所(二)镇区现状人口 至2012年底,XX规划镇区范围内共有人口约0.6万人。其中: 1、XX居委人口2298人。 2、登记外来暂住人口154人。 3、镇区周边与镇区呈连片发展、联系紧密的部分自然村人口(包括XX村、^),约3500人。 二、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一)镇域户籍人口增长预测 XX镇户籍人口数据具有较好连续性,假定户籍迁入迁出制度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户籍人口增长外部环境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采用多种数学方法对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综合确定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1、线性回归模型 P t = a + bt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 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线性回归公式:P t = 321.43t -614695.73

根据线性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2、对数回归模型 P t = a*Ln(t) + b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对数回归公式: 4876743.35 P t = 645305.51*Ln(t)– 3、指数回归模型 P t = a*e bt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 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指数回归公式: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2013年2月2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近两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依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一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

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数量仍然较多,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人。二是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三是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更加突出,2012年约有5000万,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四是涉老侵权案件、老年人受害受骗事件、老年人自杀现象时有发生。五是老年群体社会管理存在真空,三成以上老年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少数老年人被地下宗教和非法组织利用,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 专家认为,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未富先老”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中等收入陷阱相遭遇,老龄问题的严峻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必须认清形势,全面应对。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老年人口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总则 1.0.4与本规程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另外,有关部颁规章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和《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国统字(2006)60号)。 2 术语 2.0.1~2.0.2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故根据需要本规程对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概念进行了说明。 2.0.3规划范围:是本规程专门规定并使用的一个术语,是指对应于人口规模统计的一个基本空间范围;是因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具有不同的规划空间范围,而规程表达中又需要一个统一的说法而设;曾想用规划区,但又唯恐造成与城市规划区概念的混淆,故而采用了规划范围这个概念。 2.0.5关于流动人口,目前我国规划界和人口学界有不同的理解,区别在于流动人口与暂住人口之间是否有包容关系。为了统一概念,这里采用的是人口学的定义,即流动人口中包含了暂住人口;或者说暂住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一部分。 在公安人口统计上,暂住人口通常按照不同的暂住时限进行统计,如有一年以上、半年以上、三个月以上、一个月以上等不同的暂住人口。2.0.6关于常住人口,目前规划界和人口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关键也在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规划界一直把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作为三个并列概念,认为三者之间是没有交叉和重叠关系的,而在人口学研究以及现实的人口统计上并不是这样。这里采用的基本上是人口统计上的概念;但结合城市规划的需要,在居住时限上做出了“半年以上”的具体要求。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法》中,采用的是“非农人口”的概念,目前我国一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习题集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回答1~3题。 1.自公元177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增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B.自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C.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D.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初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B.世界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长 C.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D.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首先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的 3.下列属于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A.缓慢增长B.人口总量均匀增加C.迅猛增长D.人口增速减缓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4~5题。

4.与“人口自然增长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时期是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5.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下表为2008年我国人口统计表。 6.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 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 D.经济增长很快,城市化水平很高 7.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教育、医疗压力过大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64~2008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8.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A.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9.进入2008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读图,完成10题。

老年人口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老年人口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我国许多城市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天长市本世纪初就已进入老年型社会,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当年天长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1.84%,到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这一比例上升至15.37%,上升了3.53个百分点。本文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天长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并就如何应对老年人口增长、让老年人度过健康幸福的晚年提出建议,供决策参考。一、天长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一)老年规模扩大,老龄化呈加速态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天长市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xx年天长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50194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98%;xx年增加到6995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84%;到xx年达到92705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37%。从增长趋势看,前xx年增长46.6%,增加了1.98万人;后xx年增长53.4%,增加了2.27万人。 国际上,通常把人口年龄结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初天长市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处于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的阶段,xx年已迈入老龄化社会,xx年人口老年型结构更加凸现。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的时间,而天长市老龄人口比重从xx

年的5.0%上升到xx年的10.6%,只用了20年时间。 (二)老年人口仍以低龄为主,但高龄化趋势明显 xx年,天长市9.27万老年人口中,60-79岁有8万人,占86.3%;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27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比重的13.7%,低龄老人占主体。但高龄化呈加快趋势,与xx年相比,高龄人口增加6460人,占老龄人口比重提高了4.78个百分点;比xx年增加了10061人,比重提高了8.44个百分点。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 天长市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低于农村人口,这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历程常见的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的特点不同。xx 年天长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城镇常住人口为32.46万人,农村住人口为27.83万人。城镇60岁及以上人口39481人,老龄人口比重为12.18%;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51750人,老龄人口比重为18.60%,高于城镇6.42个百分点,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这也是农村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高的原因,显示出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四)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女多男少 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4.43万人,女性4.8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为91.7;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女性8074人,占63.6%,性别比为57.3;百岁老人性别比仅为25.0,百岁男性老人明显少于女性。

基于回归分析的人口预测.doc

统计系课程实验论文基于回归分析的人口数量预测 学号:2014962005 姓名:李洋 年级:2014级 专业:统计学 课程:回归分析 指导教师:姜喜春 完成日期:2016年6月19日

摘要 .................................................................................................................................... I 前言 .. (1) 第1章一元线性回归 (2) 1.1 指标的选择 (2) 1.2 样本确定 (2) 1.3 一元回归分析 (3) 1.3.1 绘制总人口与粮食产量的散点图 (3) 1.3.2 设定理论模型 (4) 1.3.3 回归诊断 (4) 第2章多元线性回归 (5) 2.1 数据中心化标准化 (5) 2.2 多元回归模型建立 (5) 2.3 逐步回归法 (6) 2.4 多重共线性 (7) 2.3.1 多重共线性检测 (8) 2.4 主成分分析 (9) 2.4.1 主成分分析模型建立 (9) 第3章非线性模型 (11) 3.1 曲线回归 (11) 3.1.1 曲线拟合 (11) 3.2 Logistic模型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同时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走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应用于经济预测、科技预测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预测等。回归分析可以说是统计学中内容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分支。这一点几乎不带夸张。包括最简单的t检验、方差分析也都可以归到线性回归的类别。而卡方检验也完全可以用logistic回归代替。 众多回归的名称张口即来的就有一大片,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cox回归、poission回归、probit回归等等。 关键词: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

2019年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5篇 目前人口问题仍然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那人口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人口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一) 根据保定市统计局发布的《保定市XX年人口调查报告》数据,保定市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1.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9.82%,比XX年增加0.96个百分点,高于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7%)2.82个百分点。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是近年来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在整个社会“未富先老”的经济背景下,如何养老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基于老年人生活习惯和心理藉慰的需要,社区养老已成为一种重要养老方式。但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滞后,使老人们总在期盼中渴望着。 近期,国家统计局保定调查队就我市社区养老问题随机抽取市区内6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专题调研: 只有48%的老年人对所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感到满意,40%的老年人认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服务专业。老年人对我市社区养老满意度不高显示出我市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1、受制因素过多、缺乏专业化是社区养老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的社区养老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一)社区积极性高,但受到场所、经费、人员等因素制约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所调查6个社区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例如开展卫生讲座,文娱活动等,但均表示对于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能力远远小于社区老年人需求,社区仅靠自身能力很难开展水平更高、服务更广的养老服务。 (二)缺少专业化服务队伍,老年人精神方面需求难以满足 6个社区中只有两个社区有松散的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且志愿者中40-50岁仅占25%。 由于提供养老服务面临收入低、环境差、风险大等困难,很难组织出一支具有专业医疗、护理、卫生等知识的服务队伍。另外,在调查中有48%的老人感觉急需休闲娱乐活动和心理护理,有28%的老人希望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具有心理护理技能。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未来人口情况预测与危机分析 2012年6月

1、预测的基础数据 (1) 每年新出生人口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人口统计数据列出1954-2000年现存人口数,2001-2010年人口数由统计局公布数据计算得出,男女比例预估为118:100。其中:1991年至2000年的新出生人口数据按年统计的结果与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相差较大,但是根据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按年统计的出生数是准确的。

(2)各年龄组数据 根据表1中数据进行统计,得出0-59岁年龄区间,每五年为一个样本空间的数据,60-65岁年龄组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来,65岁以上年龄组数据可根据全国2008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来。

表2:2010年各年龄组人数 (3)预测用育龄妇女人数 为了预测方便,把把每个孕妇自己的生育年龄进行平均折算,如果生两个孩子,就把两次的生育年龄进行平均。这样的平均生育年龄基本落在20-35岁之间。考虑人口男女比例失调,因此,预测需要2010年时0-29周岁各年龄组女性的数据如表3。 2、预测用模型 (1)人口出生模型 考虑到孕妇平均生育年龄,我们选取20-24岁期间30%生育,25-29期间50%生育,30-34期间20%生育,选取当时的总和生育率进行计算,当总和生育率在1.5以下时,一胎率较高,并且头胎生育年龄较早,所有孕妇平均生育年龄在25岁。当总和生育率大于1.5时,二胎比较多,自然平均生育年龄将增大,平均生育年龄将达到27岁。生育年龄对人口总数影响比较大,例如:20-25起生育两个孩子,与40-45岁去见生育两个孩子对人口总数影响差异巨大,因此,为了修正生育年龄对人口预测的影响及预测方便,本文选取25岁作为一个世代交替计算周期,当总和生育率大于1.5时候,需要以1.08为系数进行调整。 N0-4=(30%*N20-24 +50%*N25-39+20*N30-34) *R1/R2/(1+R3)

工作报告之人口研究报告

人口研究报告 【篇一:人口调查报告】 关键词:人口问题、老龄化、城镇化 人口问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环境的保护等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 问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一直以来更是困扰我国社会健康发展 的重要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并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 的基本国策,以此来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那么,这些措施到底对 我国的人口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借此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束之际,我对国家公布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现在总结如下: 一、人口普查结果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 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 为23162123人。 1、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以控制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 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 减少了约5600 万人,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 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 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2、城镇化进程加快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从反映人口结构的数据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推进,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3、受教育程度增加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受教育情况 注:表格中数据均为每十万人中所存在的人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习题.docx

人口数量的变化习题 一、选择题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读图,回答1~ 2 题。 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A .①时期和④时期 B .②时期和①时期 C.③时期和④时期 D .④时期和①时期 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 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 数。读图,回答3~4 题。 3.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B .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C.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D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4.图示时期,我国() A .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 .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C. 2010 年与 2011 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D . 2010 年与 2011 年出生率相同 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 ”,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 量” 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

个国家 2010 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5~ 6 题。 国民 人口密度平均平均 老年人 国家 (人 /km2 )HDI 寿命就学 口比例 (%) 年数 甲4030.38551.1 3.3 2.98 乙1260.38554.6 4.3 3.41 丙1110.71976.910.411.04 丁80.71967.28.815.26 5.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A .甲、乙B.甲、丁C.乙、丙 D .丙、丁 6.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B .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D .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下图示意某国2008 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7~ 8 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A .为发展中国家 B .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 .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 8.该国 0~4 岁的人口数量明显多于5~9 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 .年龄结构B.性别结构C.生态环境D.移民政策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9~ 10 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