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3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2008-09-14 10:03:21)
标签:杂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74635338.html,/


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特性

A、究竟什么是新闻,直到目前对新闻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在世界上对新闻的定义有上百种。

美国学者约斯特1924年在《新闻原理》一书中提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美国学者乔治·穆托认为:“新闻是经过记者选择以后及时的事实报道。”

美国华盛顿大学新闻系主任、新闻学教授莱尔·斯奥塞特持这样的意见:“新闻是任何及时的事情、意念或意见。它使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感到兴趣和受到影响,并为他们所了解。”美国学者阿维因在《宣传与新闻》一书中对新闻所下的定义是:“新闻就是同读者的常态的、司空见惯的观念相差悬殊的一种事件的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编辑特诺卡特莱吉说:“新闻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美国记者戴纳说:“只有那些正在发生的、有人情味的、足以吸引大众、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提出:“新闻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事件的情况。”

从以上所介绍的新闻定义来看,尽管说法不同,但中间有两个共同点,就是“新近”和“事实”。陆定一1943年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准确的概括了这两点,直到目前,在我国,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仍然被多数人所接受。

B、如何衡量新闻价值的要素,也就是符合什么样特性的信息是新闻

1、真实性

2、时新性

3、显著性

4、重要性

5、接近性 新闻的相对性,对于一部分人是新闻,对于另一部分不一定是新闻。比如我们高速管理这一块,一些内部的信息,对于社会上其他人不是新闻,但对于职工可能是最大的新闻。

6、趣味性 有趣

目前还有一个对判定新闻的标准,既用有趣和用来衡量。

有用,比如河南出台了一个全民医保政策,里面规定了如何报销医疗费,这对河南的职工就有用。有趣,大量的体育报道和娱乐报道都属于这个范畴,包括一部分社会新闻,比如有个人钓了一条上百斤的大青鱼等。

二、新闻的题裁 也就是新闻的表现形式 消息、通讯等文体的结构

1、 消息的写作 消息是新闻的最主要文体,消息的写作重点是标题制作和导语的写作上。

A、 标题制作 拟标题不仅仅是编辑的工作,从记者就应该注意拟出稿件的标题,在第一时间吸引编辑的眼球,提高上稿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标题,新闻写的好,也有可能被埋没。

新闻标题与其他文章的标题相比,变化多端,也最丰富多彩,因而也最有利于作者和编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古人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严谨写作态度。作为编辑,我们在拟制一个好标题时,也需要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追求。这就需要在编稿时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出发,寻找它的新闻价值及表现它的意义,制作出风格各异的标题。

从标题的分类上,标题有引题、主题和副题之分。



1、给“白开水”加点“盐”,让标题再别致些。

标题要做得别致,就要忍痛割爱,把多余的水分挤压出去,做到“意则期多,字惟求少”。因为平淡的标题加上平淡的正文,再好的新闻也会大打折扣。

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组关于套牌车的报道,主标题是《少来这一套》,这个标题既有趣味性,又具有导向性,被评为我们的月度好标题。

2、巧妙运用动词,使标题由静态变为动态。

动词用得好,既有助于将蕴藏于新闻中的“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便于吸引读者的视线,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经验的作者、编者都清楚,大多数具有感情色彩的好标题,都是将动词用得恰到好处。

如《两大学生被一“小分头”骗得苦--吃了 喝了 拿了跑了》(楚天都市报),标题中“吃”、“喝”、“拿”、“跑”几个动词连成一串,说明“小分头”骗术的老到和滑头,同时又配上了四个“了”字,形象地勾勒出受骗人满脸的无奈相。
又如《武穴脚盆在洛阳“摔”出威风》(黄冈日报),标题中“摔”字用得形象且有气势。湖北武穴市日用化工厂营销人员在河南洛阳参加展销会时,采用了一种推销塑料脚盆的奇特方法:摔!哪里人多就到那里去摔,现场说法。由于这种脚盆摔不破,质量可靠,致使订货量锐增。后来许多读者反映,这个“摔”字吸引着他们饶有兴致地去注意了一篇本来十分普通的关于产品营销方面的文章。
再如《大雪封路领导出门(主)/恩施地区春运抓得好,让旅客安全回家过春节(副)》(湖北日报)。这则标题中一个“封”字将严寒冰冻的环境表现得格外到位,而一个“出”字,则把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的气概和好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大肠“跑”入胸妙手“推”回腹》(羊城晚报),标题中的“跑”、“推”用得精练而生动

。《黄梅青虾“蹦”向全国“跳”向海外》(黄冈日报),这“蹦”与“跳”准确地勾勒出了青虾的形态。

3、把老问题写出新意来,逆向思维另辟蹊径。

新闻喜新,但许多事件或者工作并不是都有新意,如果对没有新意的事件或工作,进行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常常会出奇出新。2003年,某省各地都在大搞城市规划,一些城市不惜重金请外国的规划设计公司为自己的城市搞规划。某报记者没有跟风唱赞歌,而是对其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进行了反弹琵琶的思考和报道。该记者在该省建设厅采访时偶尔听到一件事,说某县的县长准备请同济大学的教授为其县城做一个100平方公里的城区规划。于是,这名记者马上深入采访,写出报道《城市规划建设不可盲目贪大》。稿子刊登后马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之后,全省开始对城市建设贪大求洋的做法进行纠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运用逆向思维能给新闻稿件增色,同样变化思维角度,也能使新闻稿件新颖独特,不落俗套。请看下面的标题:
既没有南方山青青,也没有北方林森森
“林交会”何以选定菏泽(主题)
消息的内容是报道中国林业经贸会决定在菏泽举行,作者不从正面做题,而是改变角度,提出一个问题,留下悬念,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4、带着激情拟制标题,和读者的情感“同频共振”。

一般来说,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对标题来说,应当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但新闻标题又不可能不融入作者的情感、观点,只要把握好尺度,将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的的感情,体现在标题中,不仅不会破坏新闻的真实性,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

三万多人流汗找工作
广场招聘会:热!热!热!
泉城广场举行的这次大学生招聘会,有三万多人冒着骄阳涌入,场面火爆,记者用一个“热”字来反映这种火爆,不但真实,而且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5、追求与读者的贴近性,让标题像磁石。

目前,都市报异军突起。在新闻写作、标题制作、版面设计等方面另辟蹊径,与传统的报纸风格上明显不同。在标题制作上,往往不受字数限制,可以用土得不能再土的方言俗语,主副标题没有严格规定,一套标题几乎把新闻的全部内容都说出来了,这些标题被称为通俗标题。例如杭州《都市快报》6月27日头版上的《浙大教授培育坚韧西瓜叫小芳(主)每斤减少破瓜损失一毛六农户大大受益(副一)快报征集15个三口之家参观生态园(副二)环保篮子请你自备,篮子有多大,免费瓜果就给你装多少(副三)》。一套标题似一条简讯,读者看报看题,看

了这样详尽的标题,一般的读者基本上了解到了新闻的全部内容,可以不再看内文(而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深入下去)。这解决了厚报时代新闻量大与人们生活快节奏快、没有很多时间读报的矛盾。

通俗标题用的都是大白话,非常贴近读者。例如,一位德清农民把一条被尼龙网网住的8斤多重的野生动物黄蟒蛇救出来的新闻,编辑用了《蛇啊,你别动,我是来救你的(主)德清上演新版“农夫与蛇”》这么一套标题,就非常亲切,也非常感人。通俗标题中把民间的流行语用进去后,新闻的贴近性大大增加。如《省妇保有160个探头 小偷进去基本死定》,这里用了个“死定”;《宁波要推27个内贸品牌 11个老字号要大秀一把》,这里有“大秀一把”。实践证明,在标题中多用百姓语言,这对争取读者阅读是大有裨益的。

有些通俗标题中往往有警示句,对新闻作出点评,对读者提出劝导。例如一则反映一位到西湖音乐喷泉旁纳凉的小伙子,走到亲水平台台阶下面滑进水里的新闻,编辑特别在标题中做了温馨提示《请不要越过亲水平台的红条带》,这充分体现了报纸的人情味。



做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①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果你要传达一个巨大数字,就要使人们可以理解。如克林顿1995年提交了一份1.6万亿的预算,《华尔街日报》这么描述,如果把1美元的钞票一张接一张一地连接起来,1.6万亿的钞票的总长度够不够到月球的距离?答案是:没问题,还会剩下几十亿的钞票呢。



B、 导语写作

导语的常见病

目前在许多报刊的消息导语写作中,时常发

现导语与标题重复病、臃肿繁杂病、枯燥呆板病。为此,笔者对消息导语容易出现的病症作以透视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导语就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开头部分。依笔者所见,目前在许多报刊的消息导语写作中,时常发现导语与标题重复病、臃肿繁杂病、枯燥呆板病。为此,笔者对消息导语容易出现的病症作以透视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一、导语与标题重复病
导语与标题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表现是:导语中的内容全部是对标题所述内容的展开,像是对标题的解释。如,某报第一版的一条消息:
 (主题)我市“文明与我同行”“十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成果展开幕
(副题)××× ××× ××× ××× ××× ××× ××为开幕式剪彩
(导语)本报讯(记者×××)为了庆祝建国57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深入开展全国第四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9月20日,市文明委在英雄广场隆重举行“文明与我同行”、“十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成果展开幕仪式。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委副主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文明委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文明委副主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市文明委副主任×××出席开幕式。
上例中标题和导语内容互相重复,标题中已点明主要领导名字,而导语中第一句话只不过是对标题没说全的,又补充了一下而已;第二句话又是一连串的领导的姓名,副题中已写到这7位参加剪彩的领导的名字。这里显然也与标题重复,有点变化的,只不过是把领导的各自职务在这里作了说明。这使原本立意深刻的新闻内容大打折扣。其结果既浪费了版面,也使读者阅而无趣。防治这种标题与导语重复病的发生,可以采取省略法。把重复的内容在标题或导语中略掉。如:前面所举的一例,若在标题中略,那么就只将主标题写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成果展开幕,可以不加副题,到会主要领导在导语中简说,读者读过主标题再读导语便无重复之感;如将到会领导做副题,强调领导及有关部门重视,那么,导语则应省略副标题所云,开篇便可直入主体。因为,在主、副标题中已把导语中要讲的内容都交待清楚了,标题已履行了导语的职能,导语中还何必穿靴戴帽,非要以各位领导出席开幕式作导语去导入呢?
二、导语肥胖病

一些记者由于不掌握用精练语言写导语的要领,常常使导语出现肥胖病。如,下面某报第一版刊登的题为《先进技术为农业插上腾飞翅膀》这条消息的导

语:
新中国成立5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各地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农民、农村面貌进一步得到改变,广大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庆前夕,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畅谈农村的变化,真切感受到党的政策带给农民的喜悦。
这个230多字肥大、拖泥带水的导语实在令人难以卒读。
防治导语肥胖病,可采取以下三种对策。

第一,提炼概括法。写导语要善于提炼概括,避免肥胖臃肿。上例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者缺少提炼的功夫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作者只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写明主旨就完全可以了。对其不妨可以改写为设问式导语:
今天的中国农民与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9月16日,福建省建阳市梁布农场的“种粮大户”和“售粮状元”徐承云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开始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这恰是原文的第二段)第二,减少要素法。对六要素可进行恰当的取舍,完全可以在导语中只写出一两个富有概括力、感染力的要素,将其余的要素放在主体中加以展开。这样,导语自然会苗条俏丽了。但是,在实际采访中,许多记者或通讯员无论事件大小,只要是写消息报道,往往追求“六要素”俱全。如此,当然难以使导语苗条俏丽了。如,下面某报刊登的这条消息的导语:
本报讯 上海乐团的青年指挥家曹丁,近日赴广州指挥当地一家乐团演出前夕,特地打电话告诉记者:“8年前调进上海时,自己仅是无名小卒,是上海的舞台塑造了我,这几年不但艺术上大有长进,各地演出邀请也连续不断,频繁的演出使我不断提高艺术造诣。”确实,在上海舞台上,一大批像曹丁一样从外地引进的艺术人才正在上海这个具有雄厚艺术实力、频繁演出机会、良好文化氛围的大都市里,充分展示艺术才华,成为本市文艺队伍的骨干力量。
这条旨在报道各地艺术人才在上海文艺舞台上迅速成长的消息,导语长达201字。作者想把所有的事实一口气都在导语中告诉读者,所以把本应写进主体的都写进去了,结果使导语成了一株既有骨干,又有枝丫、树叶的完整的树木。给人的印象却是文字冗长、内容复杂、主次不分。从减少要素法角度,原导语可改为:
本报讯 如今,一大批外地引进的艺术人才,正在上海这个具有雄厚艺术实力、频繁演出机会、良好文化氛围的大都市里,充分展示艺术才华,成为本市文艺

队伍的骨干力量。另外还可以采取压缩文字法。一般应少写或干脆不写单位名称、专门名词、人名及头衔、新闻事实和细节、数字等,这样自然会消除导语肥胖。
三、导语痴呆病有些导语枯燥呆板,抽象的议论,概念化的叙述,再加以冗长的介绍,犹如一位痴呆患者站立在读者面前,令人不悦。如,下面两例导语:
 例(1)本报讯 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从巩固党的宣传阵地、扩大党报影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报发行工作的重要意义,全力做好×报的年度收订工作。
例(2)记者从22日在××市召开的人才工作集中采访活动动员会上获悉,我省人才工作集中采访活动从11月开始,历时20天。
 这两篇消息的导语,都属于概念化、抽象化的“八股调”一类。而且导语内容空而不实,文字枯燥无味。这是导语写作的致命伤。

 防治导语痴呆病,通常有以下四种对策。
第一,开门见事法。即开篇就讲事实,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引人的新闻事实,首先在导语中披露出来,收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如下例:
 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记录”的局面在今天11时10分被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突破。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取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写消息要以事实为本,让事实说话。写消息中的导语更应如此。
第二,开门见景法。导语中有画面,有形象,自然不会枯燥呆板。要写好这类开门见景式的导语,一是语言精练,二是紧扣主题。如:
本报9月2日讯(记者王文辉)刚刚被评为“野山参王”的一棵长白山老人参,今天在东北亚博览会上亮相。该参三节芦碗,步步健壮,主体三柱鼎立,呈千手朝拜之势,专家称之为“逐渐强壮,后世昌盛”。根据生境变化推测和山参形体分析,生长年限约为160年。
导语中的画面紧扣消息主体,使“野山参王”“百闻不如一见”的画面,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第三,开门见比法。比,就是对比。开门见比,就是在导语中写进背景材料,起到突出中心和吸引读者的作用。如人民日报刊登的《威虎山区电灯明》这条消息:
本报讯 三十多年前靠松明子照亮的威虎山区,如今办起了水电站,点上了电灯。
这则导语就是巧妙地把历史背景材料和报道的主要事实糅合在一起进行了对比,使读者对新闻事实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30多年前用来照明的松明子以及后来的油灯、蜡烛已经普遍地被“夜明珠”取代了。以一句过去和现在的介绍,使新闻的显著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写好导语的20种方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

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

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

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

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四、 新闻采写,新闻的写作只能占到三成,而另外七分的工夫在采访上。也就是俗话说的七分采三分写。作为一个记者或者是一个通讯员,如何提高自己的采访水平和采访技巧非常的重要。

C、 如何获取新闻线索 新闻是无处不在的,看你能不能发现新闻。套用一句话来说,社会上不缺少新闻,缺少的是发现新闻的眼睛。

发现新闻要拓展自己的渠道,无论是通讯员还是记者都应该有自己的线人,这些线人也就是通讯员和记者发现新闻的眼睛。另外一个要多渠道发现新闻,首先说一下会议,会议应该说是新闻发生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各方信息的汇总。要研究从会议上带来的材料,从中发现新闻。从材料的细微出发

现新闻。例如《花儿好看我不摘》

平时聊天有时也能聊出新闻。例如跑官风一路猛刮进小学

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也成了一个发现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例如洪战辉报道,例如郑汴一体化

D、在采访前应该做那些准备 要研究你所采写报道的相关内容,不如相关法规,相关文件,相关背景。如果采访一个人还要了解他的经历和他的成就,以及他的研究领域,及主要成就。并且采访前都要设计好一些问题,大致构思一下报道的结构,有针对性地去采访,这样就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自身来举例,缩短采访时间,问题会更加深入,比如采访80岁老翁博客征婚,就要了解他的经历和子女状况,挖掘他征婚的背景和原因)

E、 新闻采写过程中的通讯员和记者的编辑意识与读者意识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言必信,行必果。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