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民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农民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农民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农民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农民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通过参军转业,进城求学,进入乡镇企业,区划调整,进城务工等各种路径分化成为新市民阶层,从根本上松动了城乡户籍制度

"农民群体融入城市生活,提升了个体的政治参与能力,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改善了政府工作,推动了城乡制度一体化,也打破了传统农村社会的均质格局,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群体继续健康合理分化,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人格素养*要求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做好转出者生存保障问题,尤其是疏通农民分化的通道"

1978年以来,我国每年约有1500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呈现出加速推进之势,全国城镇化率已由2000年的36.2%提高到2009年的46.6% , 9年间提升了10.4%,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农民阶级快速分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也推动了中国政治发展。

一、当代中国农民分化的路径

当代中国农民阶级“进城”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制度化阻隔阶段(1958年到1981年),国家通过法规,严格控制农民进城。二是放松管制阶段(1981年到1992年),由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用工扩大带动了户籍迁移。三是放任发展阶段(1993年至200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确立,尽管国家没有在制度层而上作好铺垫,农民开始大规模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四是有序化转移阶段,2003年以来,在城乡统筹规划的有效指引下,户籍制度有所

松动,农民进城的权益保障逐步得到落实,城乡制度层而逐渐走向统一,大规模农民进城参与城市建设。

(一)农民分化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社会流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民是指与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结合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农业劳动作为决定性收入来源的职业群体。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职业选择、经济收入接近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大致相同的地位,具有相似的利益形成方式和价值主张。由于经济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其他方而的特征,使得经济条件不同的社会群体又具有了相应不同的社会心理、文化风貌。阶级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在我国,农民现实地成为一个职业概念和空间处所概念的综合体。本文主要在常住人口上采用户籍标准,在流动人口中以思想认识和文化知识素养、职业能力和生活方式为主要标志,进行农民和市民的界定。农民分化就是指农村人口在产业门类上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空间上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其核心是一种思想认识和文化知识素养、职业技能和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的改变。

农民和市民的差异集中体现在职业差别和组织化程度的差别,而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层次之间存在巨大的收益差异。农民的分化也主要是通过职业分化完成的,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职业是个体获取收入进而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职业的不同(物质生活资料获取途径的不同)根本地决定了相应群体组织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地位的差别。

(二)农民分化的路径。

农民阶级分化问题的研究思路可以遵循两条研究线索:一是不同能力类型的个体家庭在分化发展过程中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克服所形成的转移路径,由此分析具有相似起点的一类人的转移路径。这是一种先微观层而后作总体分析的研究方法;二是先立足于宏观层而的变化,即从国家城乡制度调整出发,分析在其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下,微观个体农民在分化中的行为选择取向。

农民分化需要具备三大条件,一是生产技能提升,具备适合城镇生活的职业技能和社会交往素质;二是完成生活空间转移,主要是到城镇就业;三是制度认可,政府在法律层而确认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完成。这些成为我们判断农民分化完成的标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和分化路径的大小,建国以来农民分化方式主要是:参军提干、部队转业;进城求学、1997年以前国家统包统配,1997年起,毕业大学生通过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城市招工;伴随农村乡镇集体企业业务扩张而移居城市;在农村经商并有了一些积蓄后移居城市成为城市小商品经营者;进城务工转化成为产业工人;城市规模扩张中周边县(县级市)撤县设区或部分乡镇划拨归城区;农村青年男女通过婚嫁、老年人通过儿女接父母进城等社会关系网络。他们主要成为城市产业工人、公务员、教师、医护、金融、商务管理者、自谋职业者,由此完成的角色转变。

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中,逐渐分化形成了一个2亿人口左右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从产业分布看,务工农民占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57.6%(主要集中于建筑、加工制造、运输、采掘、建材等行业),占第三产业从

业人员的52%(主要集中于餐饮、家政、环卫等条件艰苦、收入较低的行业),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占80%。这个分化过程呈现出如下几个基本特征:分化的主体是青壮年农民,分化路径多样性但相对集中,“一次分化”不彻底、具有过渡性,转出地和转入地相对集中但农民流动行为反复无序,农民分化与城市工人阶级内部分化“两个分化”同时进行并相互影响。

二、农民分化对政治发展的促进机制

(一)政治发展的内涵。

政治发展是一个国家公民政治素养逐步提高和公共生活冲突得到秩序化解决过程。政治发展在内涵上主要包括以下维度:政府合法产生,职权法定;政治系统功能能够随着社会公共事务范围扩展而相应及时增强;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能够及时有效地影响政府公共政策过程;政治系统自身的有效分化和制衡,政府信息公开;各民族在政治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起一些共同的价值认知,突出体现在自觉地国家认同,服从合法权威、遵守法律;社会流动通道畅通,社会成员相互尊重,能够包容不同意见的和谐精神,少数和弱者的权益得到维护和发展等方。

在个体对自身利益的内在驱动下,国家层而建立和完善一套促使社会各阶层成员都有机会平等、合法地向更高层次阶层发展的流动机制,是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高效的体现,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体分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当前农民阶级分化的性质是中国社会实体结构(阶级阶层结构、职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等)和文化结构(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式样等)

许多方而制度内的水平流动和局部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对集权政治形成了有力冲击,公众舆论借助于网络传播形成巨大舆论压力,公务员招考改变了政府成员结构,府际竞争带来地方政府合作和区划调整,这些因素与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叠加,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极大地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与农民参与和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相伴随的是他们市场化、信息化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他们由此完成了从生产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的群体性过程,进而实现着全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整体转型。

(二)农民分化影响政治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在农民分化过程中,由于制度预设的不完善,出现了许多公共冲突事件,正是这些事件的出现和逐步化解,农民群体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完善:

1.在分化农民与城镇企业主的关系上:由于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新的市民阶层的出现,增强了社会竞争,富余人力资源的竞争性利用促进了人力资源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高效率利用。然而,不断发生的黑心厂商克扣农民工工资和掩盖矿难,农民工追讨工资和因工伤、社保,与企业主的冲突,拷问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拷问着政府的工作职责,推动了问责制的实施和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完善。

2.在分化农民与城镇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看病难、看病贵,农民工子弟上学难、上学贵,凸显出农村薄弱的公共服务需求和政府长期城

乡二元治理下的低水平供给的矛盾,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和再就业,推动了土地制度的完善和地方政府行为监控的加强。

3.在新市民阶层与老市民阶层的关系上:农民自发分化,突破了以往制度束缚,实现了个人全而自由发展,处于较低阶层中的社会成员有能力、有机会通过各种合法的通道去改变自己地位低下的状况。新市民阶层形成对城市原有居民的特有福利争夺、就业竞争和空间环境资源的分享,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也正是伴随着这种冲突的化解,实现了阶层和解和社会融合。

4.转出农民对农村留守群体的影响。分化出去的农民通过土地置换、返租倒包、转包、转让、租赁、互换、股份制等多种流转方式将自己拥有使用权的土地交于相关方经营.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增加了从业者的平均收入。如果没有农民阶级的持续分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土地作业上,每个家庭的经营规模仍十分狭小,就没有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将很难提高。在精神层而上,转出农民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为留守农民树立了可以比肩的榜样,促进了余留农民思想认识和市场参与能力的提高。

(三)农民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我国农民分化过程很大意义上就是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有序流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这个过程的持续进行同时又是改革尚未完成的标志性证明。农民分化,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带动了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在总体上促进了政府工作的改善。农民流动带来的人口的

集聚和职业分化,对城镇、乃至对全国全方位发展具有至今仍然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政治发展层而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1.提升了个体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

农民工开拓了现阶段我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渠道,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渠道。城市生活体验与流动经历培养了农民的现代性。从个体来看,农民阶级分化和职业、地域流动显著提高了其社会生活的组织化程度,在集体交往磨合中,农民自觉地学习新的生产技能和社会交往规则,扩展了其认识外部世界的视野。转出农民群体的精神文明素养、法律意识、秩序观念、政治参与的能力和广度得到提升,改变了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角色身份、生存技能、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心理取向,在利益形成渠道、阶层方位、空间区位、组织关系、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习惯等方而逐渐脱离原来的层次,逐渐诱发着现代性的形成。从社会群体来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链条中,一部分农民主要谋生方式、对个人自由发展的把控能力、在集体决策中的影响权重和社会流动的制度支持程度等方而得到改善,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同质社会。在不可逆转的政策推动和舆论压力下,老市民阶层逐渐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城市的新来者,社会群体之间的包容度得到了提高,一系列社会组织纷纷出现。

2.对政府既定运行模式形成冲击,推动了政府工作变革。

在征地、讨薪中,弱势的农民群体往往采用了原始暴力性的矛盾冲突的处理方式,甚至自焚、制造恐怖事件等,农民工集体上访维权事件呈现出群体性特征,

给党和政府工作形成巨大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改变了以往对厂商的纵容态度,亲自出而调停解决,一定程度上改变地方官商不分局而。新市民阶层参与社区和街道办事处选举,影响了基层官员的结构,他们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积极咨询政策、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特别是年轻群体通过网络方式.如影随形地监督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方式、政策议题次序选择、决策方案选择、执行中自由裁量权的使用、财政支出使用方向、官员绩效问责等方而,并通过论坛空间对部门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实施方案、事件责任归属等发表意见和建议,冲击了政府既有运行模式和官场生态,逐渐地改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理念、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和具体政策措施运作,改变了官员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为自由度,在制度层而上逐渐打破不合理的城乡分割性制度设定,促进城乡社保、公共服务标准的逐步统一。截至2008年底,已有河北、辽宁、江苏、山东、重庆、四川等13个省市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从2011年1月1日起,《成都市居住证管理规定》将正式实行,成都将取消暂住证制度,全而推行居住证。300余万生活在成都的流动人群将彻底告别“暂住”的状态,将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而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

3.改变了政党的社会环境,促使执政党探索利益整合和领导权威重塑。

十七大修订的《党章》对党自身的定位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在利益日趋分化的时代、特别是目前的转型期,如何去代表包括农民工、新市民阶层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并有效地将众多社会群体相互冲突甚至矛盾对立的利益取向综合协调起来,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这就需要,

一是促使政党注重在新社会群体中建立党支部,提高新社会群体的组织化程度。二是促使执政党探索与工会的新关系,特别是农民工这种新社会群体的出现,改变了工人阶级的传统成分,传统的工会工作对象和方法也要相应地变革。共产党与工会同是工人阶级的组织,存在如何在领导与配合关系之下,共同地、更好地服务好工人阶级的问题。三是促使执政党加强自身权威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意提高执政素质;随后,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通过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品德,夯实民意基础;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纲领的提出,形成了“理治”基础;通过向各级人大权力机关进行法案提议和制定,并通过政府党组的保障执行来维护社会权益,夯实了法治基础。四是加强了媒体对社会思想的宣传引导。信息网络的成熟发展,使得社会各界的声音通过各种信息传媒渠道表达出去,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讨论,改变了以往政府单方而决定政策或少数强势集团左右政策法规制定的局而。在这种形势下,执政党一方而放松了对媒体的过度管制,另一方而,大力引导、培养公民的理性和社会包容品格,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社会思想环境。

4.推动了人大代表的公平选举,逐步形成城乡居民政治权利平等。1995年的选举法,将全国与省级人大代表的农村与城镇人口比例分别从8:1,5:1修改为4:1,即四分之一条款。但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我国开始城乡居民一人一票

平等地参与选举,并逐步实行人大代表向选民负责并报告工作。这不仅改变了人大代表的成分,进而影响了政府领导和组成人员、司法系统领导的任免使用,迫使他们改善工作作风。

5.转出群体的示范效应冲击了小农意识,促进了农村社会政治的文明进步。

传统农村社会生活的特点是小生产、小规模分散居住、熟人社会。而与小生产相连的保守、封闭、宗法等观念更是现代民主的严重羁绊,是一种不利于民主和法治因素生长和壮大的土壤。中国农民分化是农村社会结构调整、转型重构的变迁过程,是农民接受现代文明,实现自我改造和城市文明逐渐渗透到农村社会的过程。农民分化和农村变迁冲破了乡村原有的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瓦解了中国非民主、非法治因素的社会根基,为民主和法治建设创造了现实的条件,推动了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和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演进。打工归来的农民把市场精神、管理经验、流动资金、生活方式带到家乡,冲击了当地原有的传统观念。“出于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的动机,他们要求在村治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渴望影响村社公共权力运作”,这样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各群体的利益通过诉求积极地表达出来。

三、促进农民健康合理分化的对策

阶级分化是一个趋好的自然过程,政府没有能力遏制、也不该遏制,其应该做和能够做的只是分化过程的疏导,促进健康有序分化。对照农民分化所需要的条件,根据目前农民分化的现有路径和主要障碍,政府一方而是解决好转出者现代性的培育和生存问题,使其当代和下一代能过好城市生活;另一方而是解决好

分化余留部分产生的农村发展问题;第三是合理规划布局结构,缓解分化渠道的拥堵,使转移分化过程平稳。

(一)做好转出者生存保障。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离农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克服各种生存性、制度性障碍最终逐渐转变为市民的社会经济过程。由于研究农民阶级分化问题一般考察四类对象:一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主要是依托当地发达的乡镇企业,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二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郊结合部(近郊村)农民,而临着失地风险;三是内陆腹地的农民,他们对身份转换很积极,主要通过进城务工和上学实现分化;四是城中村(都市村庄)的村民,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良好的历史基础,主要是随着政策调整或者开发区建设实现职业身份的转化,但是由于他们既得利益较大,往往不愿意转化。由于第一类和第四类群体生存状况较好,笔者重点探讨近郊村和远郊村农民分化问题。

1.对于近郊村农民,要切实做好失地利益补偿和再就业工作。按照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让农民直接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在征地项目安置之外积极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2.对于部分具备定居条件的远郊村农民,要消除城市定居的制度限制。由于城市生活缺乏长期稳定的保障,很大一部分农民对定居城市缺乏足够信心,往往

抱着在青壮年时期打工挣钱随后回乡生活的目的,使得农民职业分化还没有达到稳态,分化过程呈现明显的过渡性。当前,我国2.3亿规模的农民工长期被处于叫m时工”状态。要陆续对达到规定居住年限及有相对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给予市民居住权益的资格条件,并正式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这些新社会阶层的教育、就业、社保,促其稳定生存。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视情况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并建立异地划转的社会保障户管理体系,以方便农民工易地就业、落户到中小城镇。

(二)适应市场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人格素养要求,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从心理认同上看,由农民转化过来的各种职业人员往往只是完成了职业和生活地域空间的变换,形式上脱离了农民阶级,却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保留着许多农民的角色意识与心理,而尚未发生角色意识的彻底转换,并没能成为成熟稳定的真正意义上的各种新型角色人员,农民的特性仍很显著,这种角色的转变往往需要经历心理、技能、意识的积累,需要经历个人一生的努力完成这个流动过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完成城市融入。

1.农民群体的现代性素养培育。由于长期城乡制度性分割造成的发展起点不平等,中国农民具有复杂特殊的内涵:劳动技能不高、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组织纪律性极差、目光短浅、道德低下。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落后农村地区,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使广大群众由于没有

经过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锤炼而缺乏现代化的素质:一是缺乏科学精神:农民对因果规律探究不深,常把偶然性事件当成必然,顶礼膜拜,极易被一些人蛊惑利用;二是组织纪律性不强,自由散漫、我行我素,行事自私狭隘,不考虑对方感受、不考虑集体利益;三是交往狭隘而倾向于自给自利,农村尽管是熟人社会,社会交往应该是重复博弈,但是农民出于缺乏法制保障,对交易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就选择不交易来避免产生损失,甚至对一次中交易对方的失信就耿耿于怀、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排斥分工和合作交易的思想行为不适应市场经济大生产的要求。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教育引导作用,为农民了解外部世界、转变行为观念、学习科技知识提供便利,同时,鼓励农民多走出家门、步入外部市场潮流,逐步培养现代化的科学精神、交易规则和市场投资意识、市场交易意识、市场竞争意识。

2.认真解决“新市民阶层”劳动技能培训和子女上学问题。在分化过程中,个体的受教育技能程度、思想性格、家庭财富存量、社会资本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分化到了哪种阶层,其中,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影响人们的择业行为和择业效果,受教育程度高者往往可以谋到技术性、地位高、收入较高的职业岗位,而受教育低者只能从事一些简单、非技能型、低收入的工作。农民工较低的劳动就业技能决定了其很难获得一份稳定丰足的工作和由此带来的收入来应付在城市居住所需要的购房和维持体而的生活水平。城中村村民的经济状况一般比较富足,对于他们来说,完成实质性的变换主要是制度形式的认定,而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不仅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更是直接影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作为过渡的一代,往往还要经过其下代子女通过教育或者制度保障才能实现

与老市民阶层心理、角色的逐步代际转变、融合,最终完成向城市工人角色转变。所以,必须着力培育农村新生代农民和城市“穷二代”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精神,增强年轻人的就业竞争能力,可将巨大的农村新增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三)疏通农民分化的通道。

分化通道的多寡和口径大小及通畅程度是影响农民分化的重要因素。促进农民分化需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制度环境。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政策规划工作体制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是龙头,产业发展是基础支撑,体制机制创新是动力,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是抓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立城乡土地规划、城乡人口布局、城乡产业布局、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市场体系、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管理体制等一体化工作机制,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土地和城乡发展,合理规划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融合、互动发展,改变过去市区规划与农村规划相互分离、城镇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双重标准的状况,为农民分化提供先导方向和制度支持。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养老、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直至逐步取消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待遇差异。建立健全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在改革进程中倾听农民的利益表达,维护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

2.加强劳动者就业权益保护,打破行业间过分的收益差异。当前承载农民分化到城市就业的主渠道是物流、家政、餐饮、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体来看,其他分化通道狭窄。由于农民的劳动技能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成为农民分化进城的过渡环节。然而,当前一部分人对服务业仍有偏见,认为从业者低微卑贱,甚至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只愿到大城市、大公司。一方而,择业者要树立“没有稳定的职业,只有劳动技能的稳定与持续更新”的观念,打破“职业贵贱”“铁饭碗”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就业观念,敢于放弃进国企的机会而到三资企业去求职、应聘,谋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敢于放弃政府官位不坐而去下海经商;更要敢于自己早日办公司、当老板等。另一方而,由于劳动力过剩,社会资本成为影响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权力安排亲属就业成为当前的一个显著问题,致使一些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农民没有机会到高收入行业就业,在低收入行业就业的农民又而临着私营企业劳动权益保障不足问题。所以,既要逐步打破行业特权、职位特权,又要认真落实劳动权益保护,形成不分地区和所有制,无论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到外资、私营、个体企业,劳动者权益得到一致保障的局而,使各种人力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3.加强政府对农民流动“蓄水池”的规划、引导,做好中小城市建设。提高人口布局的空间集中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也便于进行社会管理,而城镇化就是人口积聚布局的空间载体。政府要通过房地产市场调控,并适时有力引导“打招呼”,引导农村劳动力和大学毕业生有序择址落户,把地级市和县城建设当作农民分化的“蓄水池”,缓和对“北上广”等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压力。按照城乡统筹联动、以城带乡的标准建设中小城镇,放宽户籍限制,积极发展县域经

济和乡镇企业,建设一批3-10万人口以下的乡镇和10-30万人的县级城市,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发挥县城在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的作用,使县城成为城乡融合的枢纽和桥梁,通过县城把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扩展到乡村。从另一方而看,逐步形成各层次劳动力依知识水平(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在大中小城市空间梯度分布,县城也适合农民技能和生存方式的过渡性,这样,不同的产业层次和职业技能的人员对应不同层次的城镇,各个空间住所层级的人员生活舒适度接近。

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2008级日语(4)班袁宣美 20080600137 摘要: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但往往忽略了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的开放程度,社会的价值观及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政治因素翻译影响 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出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因素。然而在以往的翻译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目光局限于语言层面的得与失,正与误,把重点放在技巧层面上来,译者除了要对原文负责外,其他因素似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翻译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翻译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翻译,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着翻译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而人类社会越发展,越体现出一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人类社会想要走出封闭的天地,求得发展,首先必须要与外界进行接触,以建立起交流,向着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目标前进。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翻译恰如一座桥梁,把两个相异文化连接起来,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扮演者这关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 以佛经的翻译为例,西汉末东汉初,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家赋税徭役日益加重,地主豪强兼并勾斗,再加上自然灾害年年不断,人名生活苦不堪言。这样就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因为,一方面,挣扎在极苦世界的农民大众渴望从佛教中寻求精神慰藉,冀求神明能就芸芸众生于苦海深渊。另一方面,地主豪强,皇室官吏等统治阶层也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来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也冀求万能的神明能保佑自己长命百岁。在这样一种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然受到欢迎,佛经的翻译也自然因此受到广泛重视。自公元148年西域高僧安世高于洛阳开佛经汉译之先起,通过大规模的翻译,佛教稳步进入华夏大地,并通过与儒教、道教玄学的交织融合,很快演化成为一门国教。在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佛经翻译高潮迭起,经久不衰,于唐宋时期达到顶峰。 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翻译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要。从国内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中可以看出。“五四”前后既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又是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的一个转折点。从翻译选题上来看,之前在中国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中,“五四”之前的日本文学 译介具有浓厚的急功近利的色彩,大多数翻译家把文学翻译看成是救国救民的一种手段,他们看重的不是文学本身的价值,而是文学所具有的功用价值。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翻译选题的选择都是实用性优先。当时的启发国民政治意识的日本政治小说被大量译介过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梁启超亲手翻译的柴四郎的《佳人奇遇记》。之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周作人为代表的一些翻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参照和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首先在于它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特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我国的文化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修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改革发展的路径,更以富有中国特色的面貌,融入世界的文化热潮,不仅在国内上下重视,而且声振海内外,成为我国的政治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范式。 (1)这样的正面意义是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例如在今天的社会中,当国家有难就会有八方支援的情形。在天灾地震面前,这样的伦理范式就会在人们的心中大势扩张使人们团结到一起,共同面对困难。这种文化伦理范式已经深入人们的心里。 (2)而负面意义是形成了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人情大于国法的弊端,所谓“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曲中矣”。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这样的负面影响使人们缺乏创新精神,“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 2.社会政治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政治型范式。 (1)其积极影响是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深有体现的从古至今都深有体现,如中国的抗日战争、现在的反新疆恐怖分子等都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2)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过分迷信,个人自信心都缺乏,文人影射传统等等。形成了中国社会“官本位”的现象和个人的奴性意识,因此“官本位”思想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这是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 而且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之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内,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这是这种负面影响的表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摧残抑制。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大于法律,因而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在中国古代很难找到立足之地。这种价值取向突出表现为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这一特点,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被延续下来。 中国文化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牢固的基础,这几个方面的有

浅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浅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总的来说,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呢,就是政治制度决定教育,教育的发展呢,也会相应第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简单地讲就是,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必将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与之相适应。纵观古今中外,从历史到今天,有哪个朝代、时期的教育是脱离政治制度而单独存在的呢?几乎是没有,甚至是似乎政治体制就完全成就了教育的存在。 历朝历代的教育,都是为当时当朝的统治阶级服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他们所需要的社会“人才”罢了。 政治的更替,时代变迁,也就必将促使教育制度,政策,方式等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拥有了政权,掌握了政治,相应地传播的就是教皇们宣传的宗教神学文化,又主要表现为上帝文化.上帝文化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天国主义文化和来世主义文化。他们的思想就是当时的教育思想。虽然也有坚持所谓真理存在的人物文学三杰如但丁、皮特拉克、薄伽丘啊,他们是在文学方面为我们后世研究文化发展期了很大作用;文化文学价值也只等他们都离开人世千百年后才被人们所赞同,因为在当时的教皇统治时代,人们是不敢与教皇直接对抗的,再如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出版《天体运行论》,提出与教皇所宣扬的地球中心说相抵,再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原因、本原和统一》等书中宣称,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对其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的研究,在1609年的《新天文学》和1619年的《世界的谐和》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绕太阳运转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进行的,而且这样的运动是不等速的。这些在天文学方面为我们后世人研究天文,宇宙都起到莫大的帮助,但是他们这些人的思想在当时是遭到教皇的抨击,遭迫害的。因为在那时候只有教皇的思想才是真的,他宣扬他们就是代表上帝来领导人民的,他就是上帝,人们只有对他的绝对服从才有可能在那个社会生存下来。 再则到近代吧,日本明治天皇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政治教育方面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教育方面,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日本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了,也就是在这样的教育制度里,促使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展壮大,就到后来军国主义势力扩大逐渐掌握国家政权,军国主义思想毒化并控制国民,借此走上对外扩张、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拖入战争-二战。

马工程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浅谈新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发展历史

浅谈新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发展历史 公管院 09 行政管理 03090223 陈明 新中国建国已逾60年,值此祖国花甲有余之际,我仅以一学生的角度浅析一下祖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进程并就“党政分开”这一政策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还望老师批评和指正! 1、新中国建国以来政治制度改革侧重点回眸 (1)党政关系改革 虽然十二大提出了党政分开,但党政关系改革正式启动应该是在十三大以后。十三大报告指出,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政治领导亦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十三大以后,开始试行党政分开的改革,各级党委撤销了与同级政府部门重叠对口的职能部门,大量事务性和行政性的工作开始由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承担。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简单地运用西方多党制条例下的党政关系来理解党政分开的改革,看不到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通过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先发规定了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二是认为实行平党政分开哦就会削弱党的领导,看不到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是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两种倾向都表明雪球符合我国国情的党政分开的运行机制是个尚需继续探索的课题,同时还应看到,党政分开阻力重重还有深层次的原因。这待会儿再详细阐述。 (二)关于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是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和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

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摘要 社会的政治制度一定要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社会政治制度上的保证,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优越的社会环境,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其影响也体现在科技政策和体制及政治生活和政治形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 关键词:社会政治科学技术发展 论文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由古至今,不能忘记的起起落落中,最记忆犹新的是我们落寞的清代,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惨痛回忆——八国联军拿着比我们制造的火药更先进更有杀伤力的洋枪、洋炮把我们美丽的家园打的破败不堪,对我们亲爱的人民打杀抢掠,使我们衣不裹体,食不果腹。相信大家也都会同意致使此不忍回眸的惨剧的根源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闭关锁国”作为一项国策对于国家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国家的人民而言,它阻断了国民的眼界,局限了人民的思维发散,犹如井底之蛙看不到井口外面的海阔天空。进而虽然之前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丝绸堪称完美,我们的瓷器做工精湛……但是,我们就可以关上大门自给自足了吗? 再深深地思考一下,我们失败的根源是什么?“闭关锁国”吗?不是,它只是一项国策。那又是什么?是由“闭关锁国”导致的落后的科技啊!“闭关锁国”局限了人民的思维,使民众成为井底之蛙,

使学者们没有新的突破,看不到别人的进步,同时,自己也站在原处妄自尊大。于是,当别人拿着基于我们发明的火药演进而来的洋枪洋炮时,我们个个为此惊呆,一种望尘莫及的悲哀感叹!社会政治影响了国民的思维,进而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那么,社会政治对科技的发展影响到底有多大? 科技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然而在此,我把政治放在第一位,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在我总结我国古代历代王朝的一些史事基础上判定的。从某种角度来讲,政治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形势。“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出现,主要是有一位明君运用其明智的治国策略,使国家称为经济文化均为繁荣的朝代,因此我认为,政治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闻名世界,回顾过去,他们的产生不可或缺的原因是政治原因,它们产生时期统一的政治特征是:1、多数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统治者重视。第1条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其能正常发展,后两条为其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统治者的重视必定会为其开辟很多的道路使其发展。 近在眼前的史事就是改革开放。经历了抗击外国侵略的一系列战争,中华民族再次觉醒。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继之又升华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式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推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方案、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经济建

比较政治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性质 一、比较和比较研究 二、政治与政治学 三、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规范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二、经验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的基本功用 一、比较政治学的优长 二、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功用 第二章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的比较政治研究 二、近代的比较政治研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四、比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主题的变迁 一、研究主题的当代状况 1.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与分类体系

2.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含义 3.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4.政治制度的深层次文化结构 5.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方法论模式的发展 1.社会科学化的努力 2.可能性的超越:异质比较与同质比较 3.从描述走向分析和深度描述 4.宏观与微观的融合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发展的动力 一、学科主流的影响 二、主流学科的影响 1.历史学与比较史学 2.人类学与社会学 3.经济学与比较经济学 三、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 四、社会政治环境所给定的学科发展条件 第三章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第一节元理论层次的争论及其启示 一、主流范式:实证主义及其主张 二、非主流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1.后实证主义

2.批判理论 3.建构主义 三、范式间的争论及其启示 第二节作为先驱者的马克思与韦伯 一、马克思主义的范式意义 二、韦伯理论的范式功能 三、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之于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不同政治取向型范式间的争论 一、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 二、激进主义范式 三、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 第四章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操作技术 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规范研究方法 2.结构研究方法 3.行为研究方法 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本进路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操作技术及其缺陷的控制 一、比较政治研究的操作技术 二、比较政治研究的缺陷及其控制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_石书臣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 石书臣 [摘要]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必须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定 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本质规定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功能、目标、内容及其发展方向等,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因此,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认识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出了积极努力,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大致可分为两类观点:一是一元本质说,如/政治性0说、/阶级利益性0说、/转化论0说、/灌输论0说、/人学论0说等;二是两重本质说,如/社会政治属性与经济管理属性0说、/政治属性与非政治属性0说、/政治性与科学性0说等。1这些观点虽然进一步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由于观点不一,所以这一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要回答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本质的理论,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它是类的本质,是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属性;第二,它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第三,它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根本属性。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之所以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是因为三个条件都必不可少,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本质。 事物的本质和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而事物的属性也即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性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因为只有这一属性才满足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共同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通、最稳定的属性。世界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千差万别,但意识形态性是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具有的属性。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必须首先了解意识形态的含义。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理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 分享 一、专业介绍 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主要研究一个以上国家的行为、机构、程序、思想和价值,试图寻找几个国家共有的规律、模式、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揭示各种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活动方式和信念,找出特殊的因素和普遍的因素。“比较政治”、“比较政治学”和“比较政治研究”实际上是同义语。比较政治学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60—70年代,目前仍然十分流行。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对各种政治体系的比较研究,又包括对各国正式机构(如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象政党和压力集团这样的组织)的比较研究(通常又称为比较政府研究),或对其他与政府没有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如部族、共同体、社团、工会等)的比较研究。比较的内容通常包括政治功能、意识形态、政治过程及政治文化等。比较分析的具体方式既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西方比较政治学以三个基本概念为基础:“体系”、“结构”和“功能”。在方法论上是多元化的,但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其中,系统分析论和结构-功能主义是两种主要的方法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 030223 政治学(比较政治学) 研究方向:01. 比较政治学理论;02. 比较政治思想;03. 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 二、考试内容 北京大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考生将于2018年3月中下旬参加由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的专业复试,专业复试由笔试与面试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总分为100分,笔试或面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具体考试时间另行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国际关系学院网站通知。 考生的总成绩由外语成绩加专业复试成绩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为外语35%、笔试35%,面试30%。对考生的最终录取,将在各专业范围内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进行。 四、申请材料

论社会政治时美术的影响

论社会政治时美术的影响 艺设造型-11级1班张笑昂 摘要:世界上美术价值观对国家的社会时期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社会政治的美术绘画的发展作用,眼里只有一地都有形有色的事物都是艺术美术。国家的美术政治时期:中国吉代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与人类文化影响社会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源于生活让人们感受生活中表现生活的一种描述形式一幅绚丽的图画一件有意义的历史可能带来兴趣。美术史创造是人类的社会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只有独一无二。在美术文化的故事中促进政治建议中心的社会,发展显得特别为重要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政治、美术、发展 一、初瘩唐王朝时(618~907)中国成为东方最强盛的国家,经济繁荣, 长期稳定,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物质和思想文化交流。美术也前发展起来,走向高度成熟阶段。 阎文本(约601~673)是贵施出身的初唐宫廷画家。阎文本以肖像画为主,尤其擅画有情节的肖像画。作品多取材于贵旋生活和宫廷历史事件。曾画过唐代许多政治军事方面的名人肖像,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是为表彰开国功臣而作,有重要的政治纪念意义。他留传至今的代表作是《步辇(nian)图》和《历代帝王》。 《历代帝王》。描绘从汉至隋的13个帝王,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揭示他们的政治作为和在历史上的作用,并以此为当朝统治提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如画开国皇帝,都是庄严威武;画亡国之君,则表现唐懦无能的样子,还能根据每个帝王的经历和个性,力求描绘有特征的细节。如曹丕的锐利目光,陈后主的举手掩口,刘秀的翘起胡子等,都深刻表现了不同人物内在精神气质。 二、古风时期的雕刻 公元人前8世纪到6世纪,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落首领的权力完全消失,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由于陆地贪瘩,城邦国家之间矛盾目益尖锐,导致海上扩张的殖民统治。这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促希腊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很快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法国美术家丹纳曾说:希腊人表现人体还有一种全民性的艺术,更适合风格习惯与民族精神的艺术,或许也是更普通更完美的艺术,这就是雕塑,人体雕刻艺术是古代希腊刻艺术之冠。 人们从保存下来的属于古风时期的男女人像雕刻中,可以窺见人类幼年时代的文明成就明。古风时期的男子人像雕刻主要是青年全身裸体像,希腊人称为“库罗期”(意为“小伙子”)。这些雕刻在人体例和肌肉质感方面都接近真实的人体,面部表情开始生动起来。现出笑容。不管何种身份和职业的人物都用这种微笑表现,成为当时统一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古风式微笑”。 西方油画技法对明清时期绘画影响 三“各有所长”——各有千秋,独领风骚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画注重的是神韵和意境美,仿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表达出来的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平静悠远,或者气势磅礴,亦

学习教育制度

学习教育制度 一、学习教育内容 (一)思想政治基础教育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3、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 4、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教育; 5、民主与法制教育;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育; 7、公务员管理、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8、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纪律教育。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1、时事、政策和任务教育; 2、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教育; 3、勤政廉政及职业道德、纪律行为规范教育; 4、爱岗敬业教育; 5、配合党建工作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以上教育内容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不同层次的人员,并按照上级要求确定。 二、学习教育形式 1、采取报告、讲座、演讲、研讨的口头学习形式; 2、采取文件、简报、板报、知识竞赛、征文等文字学习形式; 3、采取外出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观摩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等直观学习形式; 4、采取借助广播、电视、录音、录相、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学习形式; 5、采取个人读原著、集体组织讨论、党员交流会、举办学习班等专题学习形式。 三、时间安排 1、按照上级的部署安排,并结合形势和任务,每年年初统一制定全年学习教育计划,并根据需要制定分阶段的学习计划。 2、保证学习时间,支部每月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保证党员定期受到教育。 四、学习教育要求

1、各支部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合理安排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开展心得交流,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抓好学习教育的组织落实工作。 2、建立考勤登记制度,严格学习纪律,党员不得无故缺席。因故未能参加学习的,事先要请假,事后要及时补课。 3、健全党员自学制度,党支部要督导党员个人拟好自学计划,定期检查计划落实情况,使党员个人自学制度化、经常化。 4、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教育,争当表率,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大家。 5、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全面准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理论知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 6、不断拓宽学习内容,紧密结合重大时事政治,经常安排“三个代表”思想、“三创”精神等内容的学习,扩大学习的视野,把学习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 7、检查学习教育落实情况,提升党员学习教育的效果。学习教育检查成果将纳入支部党建工作百分考核。

初中八年级政治: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na implements a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复习提问] 人口素质的高低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导入新课] 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教育的发展程度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教育,是我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根本措施。鉴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国的国力所限,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板书) 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板书) 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板书) 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教育的规则,全社会必须遵守,不能

违犯。 举例:父亲不让女读书少女与父对公堂 江西于都县银坑镇一名十三岁的农村女孩因父亲剥夺了其受教育权而走上法庭,要求恢复其受教育权,继续完成学业。 这位女孩叫谢友兰,2001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入初中。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在家务农。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父亲的偏见让她很伤心。为了读书,她请外婆、表哥等亲戚说情,可固执的父亲就是不答应。小友兰急中生智找到了村里的干部,叔叔们告诉她可以去找法院帮忙。于都县法院受理后,一审判决谢明军立即恢复谢友兰的受教育权,有义务让谢友兰完成学业,并对谢明军作出教育批评,要求他当庭向女儿道歉。 ——人民网2001年10月11日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普遍性的含义。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板书) 但是,在我国目前,许多地方还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据统计,教育乱收费问题自1995年以来连续治理已近10年,最近5年来,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共组成数万个检查组,检查了47万多所小学和12万多所中学,查出中小学各种违规收费5年合计15亿元,清退10亿元;查处乱

比较政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政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主任:赵沛执笔人:赵沛开课单位:法学院公共管理系编写日期: 2005 课程编码: 6413113 课程中文名称:比较政治学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开课对象:行政管理系开课学期: 7 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课学时: 54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行政学原理》 基本教材:比较政治学导论张小劲、景跃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1版。 参考书: 1.曹沛霖、徐宗士主编.比较政府体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罗荣渠主编.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4.[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美]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比较政治学是为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目的是通过对比较政治学的方法、理论体系以及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规律的学习与探讨,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学的基本知识,从而为进一步开拓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打好基础,并引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思考和探讨可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借鉴的理论模式和制度模式。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对比较政治学的性质、方法论、理论体系、发展历史与变迁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3、对政治制度规律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有较全面的把握。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6学时)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性质 一、比较和比较研究 二、政治与政治学 三、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规范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二、经验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的基本功用 一、比较政治学的优长 二、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功能 第一篇作为方法论的比较政治学 第二章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和变迁(4学时)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的比较政治研究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在中央表现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在地方表现为中央集团的不断强化。此间虽偶有反腐,然其总体趋势不变。 1、奴隶社会 (1)奴隶制度的基础: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统治基础是奴隶主,而非奴隶)(2)发展过程:夏建立,商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 (3)主要体现 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禹建夏,死后传位于启,私有制发展→权力上“天下为家(私)”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各种政策的共性,只需记住针对性“性质”、“朝代”即可) 内容:分封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册封“井田”)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受封诸侯服从、纳贡、作战(严守封地地域,烽火救主) 基础:井田制 影响:固统拓疆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 (4)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 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 争霸战争(生产力发展引起实力变化)→分封制崩溃(“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途径:变法运动实现(非革命),但是渐变——商鞅变法,商鞅亡,法立 2、封建社会 (1)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确立封建制度 背景: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壮大(奴隶主贵族+军功+商人)→保住利益 结果:百余年各国变法,最终确立封建制度 突出表现:秦商鞅变法 内容——第一次——民为什伍,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军功受爵,贵族同样;“燔诗书明法令”。 第二次——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废井田,土地私有。

影响——废奴隶主贵族特权;促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 商鞅死后,法家思想在秦国仍占统治地位;秦国强盛,统一六国奠基; (2)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目的:巩固统一局面,强化统治 主要内容:皇帝(总揽政经军大权,任免百官); 中央三公——丞相(辅帝)、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县下设乡、里 法律制度——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秦律,通行全国,影响后世,体现地主 阶级意志 核心特征:地方权力集中中央,所有权力集中皇帝一人 影响:两千年沿袭;利封建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利祖国疆域奠定和巩固统一,促成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加强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3)两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 ①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目的:进一步强化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内容:(汉武帝后期)分13州为监察区,级别不高但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东汉时监察权进一步加强,逐步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改“州牧”,为州最高长官 影响:利皇帝控制地方官僚,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地方建制——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郡国并行”危害:王国如割据,势力膨胀影响中央集权 汉武帝解决措施: “推恩令”

高一政治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点汇总

高一政治《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点汇总 高一政治《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点汇总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1)具体的间接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文化、宗教信仰和习俗等,它们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①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导致物以稀为贵,形成卖方市场; ②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的过剩存货,导致货多不值钱,形成买方市场; (3)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 2.什么是买方市场?什么是卖方市场? (1)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导致物以稀为贵,形成卖方市场; (2)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的过剩存货,导致货多不值钱,形成买方市场; 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什么?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2)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就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2)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意义: ①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②因此如果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高于或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 ③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劳动生产率 (1)含义: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2)四大规律: ①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③若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④若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政治教育制度

政治教育制度 1、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加强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落实实践“三个代表”为内容,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保证民兵队伍的高度统一和稳定,加强对民兵的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政治素质。 2、武装部每年对基干民兵进行四次不同形式的政治教育,每年对普通民兵进行两次政治教育。 3、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国防教育活动,加强民兵的国防观念。

请示汇报制度 1、请示汇报的范围,有关民兵预备役工作、兵役工作和武装部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以及上级规定需要请示的事项,均应及时请示汇报,遇有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 2、武装部应经常向上级武装部请示汇报工作,对上级人武部下达的工作任务应及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汇报进展情况。 3、对所属民兵连的请示,应及时研究落实,不得无故拖延。 4、请示可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一事一报,汇报可分综合和专题,定期和不定期。请示汇报时,要做到及时、准确、简明扼要。

民兵役预备人员管理制度 1、民兵预备役人员是国家战争动员的骨干力量,应时刻做好应征准备。 2、适龄青年应积极踊跃地参加民兵组织,转业、退伍军人必须服预备役。民兵、预备役人员应自觉服从军事机关的领导管理,一切行为置于组织的纪律约束之中。 3、武装部应对入选的基干民兵对象组织政审,合格后方可入队,并进行基本常识教育。同时,结合民兵整组等组织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 4、民兵预备役人员应积极投身到“三个文明”建设中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发挥模范先锋作用。 5、普通民兵连以上干部、基干民兵排以上干部外出超过五天的应主动请假归来后及时销假并及时向上级人武部汇报。 6、武装部和民兵连要定期与所属人员联系搞好民兵请销假手续登记,准确掌握人员流动情况,确保一有任务能随时召回。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发展趋势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制度(远古---夏朝的建立)------奴隶制度(春秋末期)---------封建社会制度(战国的正式确立----清亡) 1.禅让制 传说中的部落组织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在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大臣、武将以武力强迫皇帝退位的做法也被美化为“禅让”. 2.世袭制 公元前21世纪,启以禹子的身份登上王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基本认识 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色彩,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秦统一后,王位世袭的制度演化为系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三方面内容的结合,便构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隋唐完善:①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解决兵权的问题;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衰落):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一)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如:秦朝、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如秦朝修筑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又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二)消极作用:①专制容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如秦朝暴政.②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