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研究综述

王相红

“苏东坡居本世纪宋代词人研究成果排行榜第一名。”(刘尊明、王兆鹏《本世纪东坡词研究的定量分析》,《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2000—2001年间,有关苏轼研究的成果再创新高。这两年有关苏轼的研究论著达200余项,仍然高居近两年宋代作家研究成果量的首位。兹将这两年有关苏轼研究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苏轼其人的研究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儒士创造出这种“穷达观”以处穷通出入,而实则难以做到无论穷达皆优游的境界。苏轼则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为我所用,穷达不以为念,其超逸高风,千载之下,令人仰叹。论者纷纷著文,研究苏轼思想。何江南的《对程颐和苏轼争论的哲学分析》(《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粟品孝的《理学与非理学之间:朱熹对苏轼学术的批评和吸收》(《社科研究》2000年第1期)两文,直接将程苏之争论、朱苏之异同统一于儒家道德分析,肯定了苏轼的儒家思想。何文认为程苏争论之关结在对礼的观点和态度,程之理学“存天理,去人欲”之“天理”对人要求太苛,成为人性枷锁而近伪,苏觉察其作伪成分,斥程不近人情为“奸”。粟文则由分析朱前期批苏之“杂学”,颠倒义利、文道关系等,而后期取苏之书经之学、读书之法的相反相成的态度,说明了苏学在儒家思想史上具一定地位。于释道影响方面,邱俊鹏的《苏轼少年时期思想探微》(《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辩驳“少年苏轼不闻佛,而是在遇王彭后始闻释氏”的传统之说,认为苏轼少年时就不单深受儒家外道家思想影响,亦深受佛家思想影响。正因为如此,少年苏轼“不欲婚宦”,而想“逃遁山林”,入世出世成为苏终其一生的思想矛盾,而苏终究未能遁入山林缘于其坚定的“有益于世”及报君恩、酬知遇的儒家思想。而薛亚康《从苏轼赋看其人生哲学的内部构成》(《周口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则认为苏轼以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为轴心,融合儒释道各家思想,最终形成了荣辱得失无系于心的实用主义的忧患人生哲学。

在众多求思想、究人格,认为苏轼融三教于一身的著文中,有些作者认为其骨子里坚持的终究是儒,是欲济世的儒家信念。周云龙《论苏轼迁谪期间的精神胜利法——兼探封建士大夫的文化心态》(《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

期)、杨子怡《戚戚怨嗟与安土忘志——韩愈苏轼岭表处穷及其人格意识比较谈》(《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两文,可作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周文认为苏被誉之“旷达”“超脱”不过就是“精神胜利法”,这一“精神胜利法”源于苏之庄禅思想,而苏思之所以契于庄禅,乃因三道本有相通处,有互补处。文章进一步论述苏之“精神胜利法”恰好是其内心深处“奋厉有当世志”的反映,“其目的不在于…安?,而在于…忍?以…待时?,在于…从事?”。杨文在与韩愈的比较中,得出苏轼“遵儒而不执于儒”、“轼潇散度日,以观变焉”的结论,与周文观点可互相阐发。概言之,探讨苏轼思想人格的文章,其基本观点仍是苏一生“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

对古代文人思想人格乃至地位影响的确认,离不开对其生平交游的考察。刘友竹《苏轼灌口、青城之游详考》(《成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以苏轼兄弟忆旧之作、历代方志有关记载,详考苏轼确曾到过灌口、青城两地(青城山是道教胜地),且对两地风物十分熟悉。杨胜宽《毕仲游与苏轼交谊考述》、《李昭与苏轼交游考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2001年第5期)两文,则从家庭环境、个性爱好、经历际遇、价值观念等方面,将毕、李二人与苏轼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二人与苏具有相似性,并由其书信交往,得出毕、李为苏门文人集团之一员的结论,对全面了解苏门文人集团不无助益。

二、关于苏轼词作的研究

苏词研究,仍是苏轼研究的重心。其中不乏辨析其词作风格的论文。苏轼词风究竟是“豪放”、“清旷”,抑或是其它,论者各陈己说。持“豪放”说者有注重进一步探因辨别的,如王启鹏《苏轼豪放词为何成熟于密州?》(《惠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张伟《试论苏轼词风与其性情的关系》(《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杨忠《气之积聚与词之豪放》(《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穆廷云《苏轼开创豪放旷达词风的原因初探》(《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年第4期)等文,不外从苏轼个性、思想、身世际遇及词之本身发展趋势等方面探寻原因;有对苏辛豪放词风比较辨别的,如杨小青《深广的内涵与炽烈的情感——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区别》(《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认为苏之矛盾是自我内心之矛盾,与辛之个人与社会冲突的外部矛盾相比,超越时空,内涵深广,其词风似飘逸实厚重。

论者中也有不尽同意“豪放”说的。施海勇《试论苏轼对婉约词风的刷新》(《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认为“豪放”固然是苏轼词风的主要特色,但苏词并非尽豪放。许黎英《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论苏轼黄州词的创作》(《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由苏轼黄州词

切入论证,认为词至苏轼,完成了由“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转变,苏词即士大夫之词。陆业龙《试论苏轼词作的主体风格》(《孝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认为“以诗为词”就是苏词之主体风格,而以往之所谓“豪放”、“清雄”、“韶秀”等均只能概括苏词风之一侧面。施、许、陆三文虽观点有出入,然均离不开以“以诗为词”进行论证分析。

三、关于苏轼诗作的研究

与苏词研究相比较,苏诗研究略显冷清。然两年来,也有几篇值得注意的论文。如邱俊鹏《苏轼徐州诗作探析》(《天府新论》2000年第4期),认为苏诗主导风格形成于通判杭州时期,而成熟于徐州时期。苏知徐州时期诗作具有新特点:题材特殊,如写抗洪、采煤、题画、批评新法等,写亲身经历,抒一己感受;艺术上达到新的高度,其中尤以题画诗在章法上分合有度、跌宕跳跃,描绘形象,批评新法诗在使事用典上含蓄浑成而最有特色。柯素莉《敏妙超脱,巧夺天工——试论妙理奇趣的苏轼山水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认为苏轼的山水诗富于理性与哲思,映现了苏轼通达的人格和人生智慧,而苏诗之所以独具妙理奇趣,是由其“天地与人一理”的山水自然观所决定的,也正是由于这一山水自然观,苏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成就,拓展了诗歌的表现技巧,如比喻、拟人等。李瑞芬《论东坡诗的讽刺艺术》(《东岳论丛》2000年第4期)则探讨了语涉讽刺的苏诗创作,将其讽刺艺术手段概括为用事、比喻、反语、对比,指出这些讽刺手法“互为交错或同时并用,妙趣天成”,其艺术源头在庄子。

王树海的《自然性情的迂回归返——从王维到苏轼》(《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则以王、苏为典型,探讨了由唐至宋的诗风演变,认为无论是王诗的“在有意无意之间”,还是苏诗的诉诸“才学”、“文字”、“议论”,其诗作千载之下仍令读者动心、动容,原因即在于其合乎“本心”“本体”自然和传达、表现的自然。王诗与自然“同一”、“打成一片”,圆融浑整,成为一种范本,为后人所追攀;苏诗“用力”,从整体上转换方式,以其善喻、长于状物等手段迂回归返于王之自然性情。作者由此进一步指出“善学”唐诗之宋诗,实乃唐人“诗心”的回归。

王友胜的《明人对苏诗的接受历程及其文化背景》(《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考察了苏诗在后代的接受情况,指出明前期对苏轼评价较为公允,态度较为客观,中后期批评则或存门户之见,或凭意气用事,明显表现出两种不同倾向:尊唐者往往贬苏,而宗宋者往往褒苏。该文进而分析明苏学研究相对落后之内外原因,认为与其时程朱理学思想、文坛社团流派风习、文艺思潮

尊唐黜宋有关。

苏诗研究在系年考辨方面亦有收获。吴定球《苏轼〈和陶游斜川〉诗系年考辨》(《惠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以确凿的史料考定和陶诗是绍圣三年(1096)在惠州所作。

四、关于苏轼骈赋经传的研究

这两年来,苏轼其它文体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陈祥耀《苏轼与“宋四六”》(《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就对苏轼的骈体文作了探讨。文章指出,骈体文至唐陆贽在形式方面既开创了骈文的散文化,又严格保持了它的谐声雕对。苏轼四六文在形式方面深得陆文之长,因其学养经历而洒脱不羁,多独到之识与动人之情。南宋骈体文对苏的继承则在对仗的工整,语言的流畅,气势的动荡灵活上。该文上溯渊源,下及影响,认为苏在骈体文的创作中有承前启后之功。王许林《论苏轼的辞赋创作》(《江淮论坛》2001年第5期),认为苏赋的题材内容构成有抒发理想及进取精神、关心国计民生、表现参悟人生和旷达襟怀、关注饮食养生等类,多写亲历之境、细微之物而见情达性;其艺术特色与其题材相应,有景、情、理相辅相成、和谐结合及小中寓大、自然物象隐喻化、心灵化,境界奇幻等特点。

舒大刚《苏轼〈东坡书传〉述略》(《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谢建忠《苏轼〈东坡易传〉考论》(《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二文,则涉及苏轼的经学领域。舒文重在考述,指出《东坡书传》是苏贬官黄州时始计划作之,贬官海南时终完成之;其目的是为矫时弊,驳“新学”,即驳王安石《三经新义》之穿凿附会之习。其见解独到,胜义迭出。谢文重在考辨,针对或苏氏兄弟合力撰成或轼继父业撰成《东坡易传》的传统见解,以东坡解《易》之过程及三苏解《易》之差异切入论证,指出三苏解《易》过程不同。苏解《易》始于黄州,当时其原有书稿均焚,所需材料源自黄州友人陈季常;轼解《易》思路不同于辙,且群书不见有记载“辙送其所解于轼”,即使有其事,轼难接受;轼承其父解经“多切人事”精神,然观点与其父亦有不同。文章由此得出结论:元丰三年苏轼在黄州独立撰写了《东坡易传》,并进一步指出“《东坡易传》是苏轼宇宙观、人生观思辩分析的心血结晶”,其中关于万物刚柔动静形理之辨证哲学思想“因而也制约和影响着他的文学观念”。

五、关于苏轼文艺思想的研究

思富才赡的苏轼虽然没有专著论述自己的文艺思想,但散见于苏轼诗文中的有关文艺思想方面的材料仍很丰富。这两年有关苏轼文艺思想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王韶华《苏轼“诗画一律”的内涵》(《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

第1期),由苏对“诗画一律”的释意“天工与清新”入手,由画到诗,层层深入探讨“天工”、“清新”的内涵:“天工——对神的共同追求”,“清新——对特殊之…神?的共同把握”,“天工与清新——对主体人格的共同要求”。作者认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认识“深深地渗透在他的文艺思想中”,并以其“随遇而发的多层次解说为中国诗画关系的认识开启了新的思路”。陈维平《浅论苏轼文艺思想的辨证因素》(《福建论坛》2000年第2期),认为苏之辨证文艺思想体现在以下几对关系中:文艺与社会、形似与神似、创新与继承、纤浓与简古,两者对立又统一。杨疾超《苏轼画论浅探》(《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从绘画的形神关系上主张形神兼备、重在传神,艺术风格上主张“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创作主客体关系上推崇“画中有诗”、贵在写意等三个方面论证了苏轼画论的主要思想。

王启鹏《巴金的“无技巧”和苏轼的“平淡”文学创作观》(《惠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严敏《关于苏轼、莱辛之诗画时空观的思考》(《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二文,打通古今中西,在比较中探寻苏轼的文艺思想。王文论述了苏之“平淡”其实不是平淡,而是“绚烂之极”,是从“气象峥嵘”中化出的。严文由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莱辛的“诗画有界限”的观点切入分析,认为莱辛的时空观对文学创作来说是客观的、机械的,其在时空方面的迷误导致其严诗画之界限;苏轼的诗画一律的观点更多地考虑艺术与宇宙的关系,其观念基础在于苏所具有的传统的时空意识,即时空是朦胧感性的、混沌不分的、互相转化的,在于苏接受的禅意识进一步消除了时空对立,其时空观对认识来说是非逻辑的、非客观的。作者认为,时空无差别的庄禅思想造就了中国艺术思维的灵魂;莱辛、苏轼的观点出发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其理论并不矛盾,以语言为结合点,二者是可以整合的。

原载:《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0-2001

——在2010年首届东坡节(儋州)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

(2010.12.19海南·儋州)

曾枣庄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的奇才,是历代研究得最多的文学家。就时代看,南宋、清代和最近三十年,苏轼研究成果最多。宋孝宗在《苏文忠公赠太师制》中说:“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前一句概括了苏轼“生前”的遭遇,后一句概括了他“身后”历代对他的“议论”。

任何名世的文学家几乎都是悲剧人物,任何传世的文学作品几乎都是悲剧作品,苏轼也不例外。有人说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我认为爱情最多只能算是文学的永恒题材,理想同现实的矛盾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矛盾,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我研究苏轼,常常为他的伟大抱负及他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屈不挠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也常常为他的理想无法实现而感叹。他从小“奋厉有当世志”,想“致君尧舜”,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最后竟“致”出了宋徽宗这样的亡国之君。在他死后二十七年,北宋就灭亡了。

苏轼“生前”虽屡遭迫害,但影响很大。其诗文生前刊刻之多、流传之广,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很难找到第二人。所谓东坡七集,死时已有六集之多,只有《东坡续集》为明人补编。苏轼不仅在中国影响很大,而且对邻国也影响很大,所谓“(萧)颖士声名动倭国,(白)乐天辞笔过鸡林”(秦观)。

中国历史上的苏轼研究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南宋。南宋王朝鉴于北宋灭亡的教训,特别推崇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苏轼。政治上为他恢复名誉,宋孝宗在《苏轼文集序》称其“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可谓一代文章之宗”。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下,苏轼著述大量刊刻,其诗词文皆有人作注,各种苏轼年谱不下十种。

第二次苏轼研究高潮是清代。清人注释苏诗成风,先后有查慎行的《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翁方纲的《苏诗补注》、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沈钦韩的《苏诗查注补证》等;评苏诗也成风,有查慎行《初白庵诗评》,汪师韩的《苏诗选评笺释》,赵克宜的《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纪昀《评苏文忠公诗》更几乎尽评苏诗。清人诗文集、总集、诗话、笔记评及苏诗者也很多,其数量超过清以前的总和。清代的苏轼生平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王文诰的《苏诗编注集成总案》,这实际上是一部极其详尽的苏轼年谱。

第三次苏轼研究高潮是最近三十年。“议论常公于身后”是就主流说的,苏轼死后也曾遭到两次大的诋毁。一是徽宗朝,曾诏毁苏轼文集;二是上世纪大革文化之命时,因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给他加上了反动派、顽固派,典型的投派等种种恶名,苏轼研究几乎完全中断。但最近三十年,苏轼研究全面复兴,取得了可与清人媲美的成就。中华书局整理出了孔凡礼上先生的《苏轼诗集》、《苏轼文集》及其颇为详尽的《苏轼年谱》,邹同庆、王宗堂先生的《苏轼词编年校注》。《苏轼全集校注》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也于最近出版。1980年成立了苏轼研究学会,每两年开一次研讨会,出版一本论文集,对团结全国的苏轼研究者,推动苏轼研究的深入发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陈衍在《知稼轩诗叙》中说:“长公之诗,自南宋风行,靡然于金、元,明中熄,清而复炽”陈衍是清末民初人,自然仅仅讲到清代为止,他不可能知道苏轼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再遭卮运,更不知道近三十年的苏轼研究热。

但近三十年苏轼研究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选题重复,观点雷同,因循抄袭的文章可谓触目皆是。发表苏轼研究文章的人何其多,读完苏轼作品,读完与苏轼有关者的作品,熟悉近千年苏轼研究史的人又何其少!我们需要真正有开创性而不是哗众取宠的专著和论文。近百年以苏词研究最为热闹,发表的论文与专著多如牛毛。这里仅以苏词研究为例,说明值得研究而又不致重复的专题仍然很多。

一是苏词编年,只需把各种苏词注本对同一首苏词的编年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多有不同,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是苏词辨伪。南宋初曾慥辑的《东坡先生长短句》,收苏词328首;傅幹的《注坡词》收苏词272首。这就是宋代苏词的存世情况。经过历代的辑佚,唐珪璋《全宋词》共收苏词360首,这新增的约30首苏词是否完全可靠?曹树铭的《东坡词》,认为确为苏词者只有319首,与曾慥相近;邹同庆、王宗堂的《苏轼词编年校注》认为确为苏词的只有288首,与傅幹相近;现在有人却“新发现”“40首”苏词,就不是300多首,而是400首了。这些比南宋人见到的苏词多出的七八十首,特别是最近新冒出来的“40首”苏词,都值得逐一加以考查,考定是否确为苏词。

三是词牌研究。苏轼所作的《西江月》、《浣溪沙》、《減字木兰花》、《菩萨蛮》、《江城子》、《南香子》、《定风波》、《水龙吟》、《水调歌头》、《蝶

恋花》等都远不止一首,同一词牌的苏词有什么共同特点,与其他词人同一词牌的词有何异同,研究起来也是饶有趣味的。

四是分题材研究。苏词题材与其诗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咏史、咏现实、咏物、言情、咏歌妓都有,可分别作专题研究,并与其他词人同一题材的词作对比,看看有何异同。

五是苏词注本(包括全注与选注)的比较研究,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研究其得失,对进一步作苏词注,也不无参考价值。

苏轼诗文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也很多,不再细说。有分歧,有争论是好事,只要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地争论,就是有利于苏轼研究深入开展的。

苏轼研究综述

周斌

据刘尊明、王兆鹏《本世纪东坡词研究的定量分析》 《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一文的结果显示 “苏东坡高居本世纪宋代词人研究成果排行榜第一名”。那么 我们也就有必要进一步地对20世纪苏轼词的研究做学术史的回顾考察和定性分析。崔海正《东坡词研究述要》 《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和《近年来东坡词研究述略》 《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 两文 对20世纪初至90年代初的东坡词研究作了全面精到的评述。之后 董希平《苏轼、周邦彦及其词研究综述》 载《词学研究年鉴 1995—1996 》 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版 一文 又对1995—1996年东坡词的研究作了概括评述。自1997年以来 借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在密州 山东诸城市 召开的契机 东坡词的研究在以前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拓展深化。通过检索统计获知 1997—1999年3年间有关苏轼及其词的研究论文多达120余篇 可谓硕果累累。本文拟就这几年东坡词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概述如下。

一、东坡词的深层文化探寻

一定地域的民俗文化、一定时期的社会思潮往往会给作家的思想及其创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 不少学者将杭州、密州等地域亚文化与苏轼的思想、心态变化及其创作结合起来研究有了可喜的创获。

一般认为 苏轼是在判杭期间才开始词的创作的 那么为什么苏轼近50首判杭词几乎都是应歌体呢 沈松勤在深入考查北宋时期杭州文化之后 撰《苏轼

判杭词创作的文化机制》 《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 “地方官僚以歌妓歌舞侑酒为中介的社交方式和生活习俗是苏轼在杭涉足词坛、染指词事的一个重要机制” “而非出于自觉” 。该文进而论析苏轼这些词作与花间词以来的应歌体不尽相同 即突破了以往词体普泛化的抒情模式 寄寓了特定的政治情怀 为后来的“东坡范式” 涵指“主体意识的强化”、“感事性的加强”等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 1998年 关于“苏轼与密州”的探讨是苏轼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张崇琛《密州的文化氛围与苏轼知密州时期思想与创作的转变》 《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 一文 从古朴淳厚豪壮的密州民俗、以儒为主兼融各家的密州文化和密州的“东州乐府”氛围等三个方面对苏轼思想及其创作的影响进行了具体论证 进而说明苏轼知密州时期思想上发生了重要变化 即由执着的“致君尧舜”发展到“超然”“自达” 由较单纯的儒家思想 进而为儒、释、道的高度融合。梅大圣《东坡密州词文化内涵初探》 《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 认为以“密州三曲”为代表的20多首词是构成东坡范式最早的成熟元素之一。指出东坡密州词文化结构的内涵是“开创了以词的形式沟通儒佛道 既表现心灵内在矛盾及种种感受 又展示了在逆境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行途径”。

二、东坡词的思想内涵解读

苏轼堪称中国古代封建文人的生存典范。他善于多方面吸收和发展传统文化对人生进取和独立自由有益的因素 使之完美地体现在自我的人生实践中 构建自我的文化人格 悲剧性地实现了儒家思想关于人的社会价值追求。“出世态度人世业” 出世之心不是苏轼价值意义上的终极追求 而是他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上的一种精神支撑。苏轼的人生艺术无疑对其词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杨海明《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态度》 《山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认为 苏轼是一位聪明睿智的文人 其聪明不仅表现在他的文学成就方面 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以及通达的处世态度方面。杨文结合苏词中所表达的苏轼在各种人生阶段的种种情态 探寻他“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妙”所在。

张玉璞《佛老思想与苏轼词的创作》 《齐鲁学刊》1997年第3期 指出 佛老思想在影响了苏轼的社会行为的同时 也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认为

苏轼对佛老思想的接受持一种分析的态度 苏轼不深究佛老义理 而是“取其粗浅假说”即把握其基本精神 以充实、完善自己的人格思想。文章以东坡词文本程式 分析其词中诸如彻悟的人生感受、随缘自适的处世态度等表现主题 以及空灵澄澈的意境等都透示着佛老思想的影响和浸润。任爽《略论“静空”观对苏轼的影响》 《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认为苏轼“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的“静空”观 是受佛、老中“清静无为 无为而为”的思想影响而产生的 在创作和审美上与王维“自净其心”一脉相承。文章论析了苏轼“静空”观对其词的空灵意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饶学刚《“中秋词”——东坡超然人生的放歌》 《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 一文 继升华说、寄托说、发泄说、表达说、比兴说之后提出新论 认为苏轼“中秋词”的本意旨在对人生意义作形象而深蕴的探析“中秋词”是超然台、明月、酒即现实、理想、人性三融汇的“超然诗” 是“三维观照、时空交错”的“东坡文化现象”。

三、东坡词的艺术特色透视

“以诗为词”是宋人对东坡词的评论 究其涵义 历代词论家见解不尽相同。宋人陈师道、刘辰翁等论及这一问题时似乎褒中不乏贬词 而清人刘熙载《艺概》卷四对此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今人吴熊和认为苏轼“以诗为词”是对苏词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叶律全面革新的一句总结。显然 从东坡词对词的题材范围扩大、增强词的表现功能这个角度看 刘熙载、吴熊和的看法是非常精到的。但是 若从诗词这两种文体在精神上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个层面上来说 “以诗为词”的意义还不仅仅如此。如郭自虎《从缘情到言志 由类型化到个性化——论苏轼“以诗为词”的意义》 《江汉论坛》1997年第2期 提出 苏轼“以诗为词”的价值还在于“词由片面缘情向诗的言志靠拢 由词的类型化转向诗的个性化 将士大夫文人的人格、修养融铸于词中 让人的灵魂去主宰词这片芳艳的园地 它改变词人戴上面具做人、脱下面具填词那种尴尬局面 让词人昂首站立于诗人行列 堂堂正正做人、填词 人品和词合而为一”。郭文强调 苏词中始终处于第一位的是充沛的感情 故而从精神实质——以抒情言志的诗法入词这一点上来看 苏轼的婉约词与豪放词是相通的。以诗咏物是古人抒情言志的传统形式 而以词咏物则是宋人最为擅长的抒情言志的基本形

式。宋人的咏物词数量很多 而且艺术技巧也非常高妙。比如 在东坡词里通篇

或一半篇幅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约占三分之一以上 写景词有这样大的比重 居北宋词人之首位。吴帆《论苏轼与宋人的咏物词》 《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以苏轼的写景咏物词为例 从审美角度将宋人的咏物词分为摹刻咏叹寄情致、物之离合不定、兴体线索抒情、朦胧寄托影射等四种类型来探讨 论述了苏轼对宋代乃至后代的咏物词的巨大影响。

陶文鹏《论东坡词写景造境的艺术》 《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则指出 苏轼写景词在意境创造上 最有开创性也最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特色是“雄奇”、“空灵”、“深睿”。陶文着重解析了东坡写景词的艺术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苏轼在词中写景 总是辩证地将大与小、动与静、虚与实、淡与浓、疏与密、写意与工笔、水墨与丹青这些本来对立的景象、手法、风格互相渗融 互相调节 取长补短或扬长避短 以适应表现‘清雄奇富’‘变态无穷’的大自然的要求”。

近年来关于苏轼词的艺术特色研究最有创获的论文应是台湾学者王保珍的《苏东坡词中的时空观照》 《名作欣赏》第3、4、5期 。王文认为 东坡词呈现出非常鲜明的时间和空间意识。作者以中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 凭高眺远 为例说明东坡词透示着“上界回归与现实依恋”的时空观照 以咏古叹今词《永遇乐》 明月如霜 、《行香子》 一叶舟轻为例解析东坡词透示着“古今推移与梦境觉醒”的时空观照 以《南歌子》 苒苒中秋过 、《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阐释东坡词透示着“人生体认与自我表白”的时空观照。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迟宝东的《试论苏东坡的女性词》 《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迟文认为苏东坡女性词不仅数量多 且风格多样 既有符合传统词之审美特质的闺情词 又有融主体意识与女性题材为一体的见意词、衬染词。而苏东坡后两类词所抒发的主体情志 所创造的清新高远之词境 是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新的审美倾向 在词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对宋代词的繁荣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东坡词的审美特征论析

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理解和阐释 一直是东坡词美学风格研究的焦点。近年来研究者们摒弃了以往多把东坡词“粗犷”“豪迈”的一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旧观念 开始采用一种开放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东坡词的美学内涵进行了重

新把握和诠释 并且逐步达成一种共识 认为东坡词的“豪放”是相对于当时的“婉约”而言的 东坡词风是“放” 是“清旷”“旷达” 而非“豪”。如刘勤慧《在入世与出世之间 兼谈苏轼词风为“旷达”而非“豪放”》 《晋阳学刊》1998年第2期 、赵俊成《此“豪放”非彼“豪放” 苏轼词风格探微》 《文史知识》1997年第7期 等文章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

近两年对此问题研究用力较多的是李康化和吴帆。李康化提出 认识和把握东坡词的美学风格 应该按照东坡创作的词去绳衡。他的《清旷 东坡词之美学风度》 《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一文 从文艺学角度对东坡词风的人生哲学背景、文本程式和“以诗为词”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认为“清旷”正是苏轼的词学观。又在《从清旷到清空 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 《文学评论》1997第6期 一文中指出 “苏、辛词风的迹近只是就创作观念受时代影响的意义说的” 东坡词风“不是豪放而是清旷” “从苏轼的清旷到姜夔的清空 就词学的审美理想与文人精神建构这一更为内在的准度而言 有一个较为完整的递传嬗变史程”。此文勾画了从东坡到白石的词学演进轨迹 抽绎出东坡与白石之间相关联的美学意旨 认为白石实传东坡衣钵。

吴帆《论苏、辛词刚柔相济的审美特征》 《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 认为 苏辛词中大部分作品是刚柔相济、豪婉相融的 指出苏、辛把词的“缘情”和诗人的“言志”结合 糅合了诗之“庄”与词之“媚”。同年 她又在《论苏轼词的抒情范式》 《吉林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中指出 东坡词在继承传统词的抒情模式基础上进行了开拓和创新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坡范式”。

此外 汤岳辉《苏轼文艺美学思想蠡测》 《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 着重探寻了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 诸如庶族地主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斑驳复杂的世界观、魏晋自由解放意识的审美风格、生活际遇和人生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多重复合的人格力量制约等。

五、东坡词的词史定位研究

东坡词的研究历来多采用“词话”形式和“定性”分析 难以让我们准确衡定和把握东坡词的创造成就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鉴于此 王兆鹏、刘尊明运用一种全新的研究路数——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词学研究。早在《历史的

选择——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 《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一文中 已经得出了“苏轼和周邦彦并列为两宋‘十大词人’排行榜的第二位”的结论。之后 刘尊明、王兆鹏《本世纪东坡词研究的定量分析——词学研究定量分析之一》 《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一文 又专门就20世纪东坡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对20世纪东坡词研究成果的时代分布情况和分类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得出“苏东坡高居本世纪宋代词人研究成果排行榜第一名”的重要结论。该文通过定量分析引出对20世纪东坡词研究状况的学术反思 着实具有启发性。

梅大圣从词的传统及其衍变的角度来体认和探寻东坡词的地位 他的《论词的传统与东坡词定位及创作动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认为 词的传统和正宗应追溯到隋唐时期以敦煌词为主体的反映广阔内容、与诗骚传统相承的民间词 晚唐五代和北宋初中期的令词是词的“变调” 而这个“变调”形成了北宋词的“新传统”。梅文给东坡词以很高的评价 认为“苏轼以‘复古 的形式为更新的手段 是一种进步 突破了北宋词的所谓传统 给词以新的生命力 使民间词中说爱言情、伤离念远、怀古咏史 以及怀乡爱国等题材和主题 重新在词里找到了位置 词才真正以焕然一新的姿态活跃于我国文学园地中 起着抒情言志、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作用。”梅文认为苏轼“复古”的基本动因有“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理论”、“把具有‘远古风味 的新词作为追求的目标 以‘自是一家’”、“把词的创作纳入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轨道”等。而“关键动因似乎是他的踌躇满志的报国热情与现实环境长期碰撞所激发的深切的精神体验和人生感悟”。

王洪则从苏轼词的“雅化”这一层面来评价东坡词对词史的影响 认为苏轼批评柳永并非针对“婉约” 而是针对“从俗”。东坡词的本质意义是对词的“雅化”。“雅”的内涵正由唐之前社会功利性极强的“言志”转变为宋大夫以归隐为中心的精神宣泄 而“以诗为词’的本质就是引诗之雅以改造词之俗”。他的《论东坡词的“雅化”及其对词史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具体论述苏轼是从题材之雅、境界之雅、艺术手法之雅三个方面来完成这一改造的。王文最后概述了东坡词“雅化”的影响 “苏轼之后 黄山谷在使典用事方面 晁无咎在豪放词风方面 秦少游在情趣雅致方面分别加以继承发扬 至

周邦彦则集北宋雅词之大成 遂有南宋姜、吴之雅词。”

综观以上所述 近年来东坡词的研究着实有了长足的进展 诸如苏轼“豪放”词风的认识等曾被“误解”了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澄清 并出现了更细致、更全面的论析 学者们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实际操作程序比之以往更加多元化、复杂化 如定量分析、心理分析、接受美学、比较研究的应用以及地域亚文化与作家思想及其创作相结合研究等 从更新颖的角度对东坡词进行了多侧面的深入把握 作出了更加客观公允的评价 体现出了更为自觉的当代理论意识。但苏词研究仍存在一些欠缺 如对东坡词的传播和接受史研究用力不够 东坡尚未系年词的编年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等等。因而 东坡词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还有待于学界时贤的不断努力。

论苏轼文论中的禅宗思想

文献综述

前言

苏轼作为宋代文学大家,他不仅在创作实践上成就卓著,而且在文艺理论上有着很多重要的建树,苏轼虽无一本理论专著,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词、散文乃至画论、养生论等看出他的文艺观点,所以他的文学批评观点与古代其他文论大家不同,是建立在比较广阔的艺术领域之上的,同时作为禅学大师,苏轼的文论观点也不可避免的染上了禅宗的色彩,这构成了苏轼文艺理论的又一特色。历来对苏轼文论观点的研究多停留在对他受庄老和儒家影响方面的关注,而苏轼文艺理论对于禅宗思想的接纳,实为苏轼研究当中比较冷僻的角落。

根据论文的基本思路,我查阅了一些文献,包括书籍和期刊,因为研究苏轼文论与禅宗思想的文章不多,苏轼的文艺观点又比较零散,加之本人能力有限,只选取了一些苏轼文论观点中比较好研究的方面与禅宗思想进行分析。以下是参考的一些文献资料:

一、韩国学者朴永焕:《苏轼禅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该作除对苏轼学禅作了背景式的阐述,其主要价值在于苏轼禅诗渊源与表现层面、主题的研究,分为“禅理入诗、禅典入诗、禅迹入诗、禅法入诗、禅趣入诗”等。

二、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年。

该作虽非苏轼与佛教专门关系的研究,但其第三章《苏轼庄禅思想中的哲学观》第三节《苏轼的禅学思想与其哲学观》,专论苏轼与佛禅思想的关系。

三、陈中浙:《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商务印书馆,2004年。

该作为有关苏佛宗禅研究大题目中的分支问题,但由于苏轼有大量诗作论及书画,同时论及佛教,因此,该作同样也对本文的写作具有参考意义。

四、刘晓珍:《宋词与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在上编《禅词关系分论》第一章“盛世心境下的融禅入词”第二节《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词体观念、思想内蕴、审美情趣三个方面表述了苏轼的禅学思想。

五、师雅慧:《苏东坡说禅》,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

从苏轼参禅前、参禅时、参禅后三个阶段的创作来阐述他的参禅境界。

六、徐中玉:《论苏轼的创作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从苏轼文论角度来说出现最早,该书是作者的论文集。共分十个部分,对苏轼的创作经验作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并作了客观与公正的评价。作者以翔实的材料作为立论的基础,体现了老一代学者严谨而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七、颜中其:《苏轼论文艺》,北京出版社,1985年。

对有关苏轼文艺思想的材料加以整理,分类归纳,作出简注,有助于读者在接触苏轼原文的基础上对苏轼的文艺思想有所了解,并开展研究。

八、梁银林:《苏轼与佛学》,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主要从佛学的角度审视、研究苏轼其人和他的文学创作,探讨和揭示苏轼与佛学的密切关系,尝试为深入研究中国文学与佛学的关系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九、杨小莉:《苏轼与佛禅》,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该文提出:苏轼是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宋代特有的社会氛围培育出来的民族文化精英。着重探讨苏轼与佛禅的关系,即苏轼学禅的原因、历史,佛禅对苏轼的影响以及在其作品中的反映。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探讨民族文化是怎样影响和造就文化名人的,而文化名人又是怎样发展民族文化,从而显示民族文化承传的。

十、胡中柱:《苏轼与禅宗》,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该文从禅宗对苏轼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研究,讨论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就对苏轼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趣味的阐述,表明其对孔孟学说的实际上的离经叛道。

十一、孙昂:《论苏轼文论中的“自然之理”》,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从苏轼大量的书信、序跋、笔札以及作品中,广泛深入地阐述了他的“自然”观点,并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形成原因,即其“自然”观形成的理论渊源、社会条件以及主观原因。接着总结苏轼文论中所体现的“自然”观,主要从他的批评鉴赏论和作家论入手分析。

十二、赵仁珪:《苏轼散文中的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从三个角度论述了禅宗思想对其散文的影响:很多论文主张都直接来自禅宗;将禅宗的某些思维方法及表述手法,如比喻、话头、典故、术语、辩证法等巧妙自如地引用到各类文章中去;扫除一切外在痕迹,将禅理禅趣圆融无碍地化入到文章中去。这篇文章对本文从散文角度阐述其文论观点帮助极大。

除内地的研究之外,港台地区学者对苏轼的文艺理论包括文学、书法、绘画理论也作了一些探讨,较有影响的如:张健《苏东坡的文学批评》,载台湾《现代文学》1966年第3期,戴丽珠《苏东坡论书法》,载台湾《幼狮》1976年第43期。

前述的研究成果,基本标志了目前学界关于苏轼文论对禅宗的继承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程度,这当中既包括国内学者丰富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以朴永焕先生为代表的韩国学界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日本学界对于苏轼的研究非常发达,在整个宋诗研究中,苏诗是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其中关注苏轼与佛禅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的成果有竺沙雅章《苏轼与佛教》,载《〈东方学报〉创立三十五周年纪念论集》。汤浅阳子《苏轼诗歌对佛教典故的受容———以〈维摩经〉、〈楞严经〉为中心》,载《中国文学报》等。

结论通过以上文献的了解,再加上对文本的研读,让我对苏轼文论观点中的禅宗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略论苏轼早期对佛教的接受

王树海 李明华

吉林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 苏轼青少年时期所受教育及家庭环境决定他受到佛禅影响较少 从具体的诗作考察 可知凤翔之前

苏轼完全是以局外人的态度 对寺院进行客观描述 佛禅并未真正进入到他的精神领域之中。凤翔时期 苏轼诗作

虽然数量上没有大幅增加 但佛教内容比重增加 显示出苏轼在凤翔签判任上 真正开始关注佛教。

关键词 苏轼 佛禅 接受 凤翔时期

中图分类号 I207 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 5935 2011 02 0029 06

一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关于苏轼和佛禅关系研究的意义 正如冷成金教授所阐发 “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讲 苏轼的佛学思想是较难考察的 这主要是因为苏轼没有系统的佛学论文 有关佛学的思想散见于他的诗文中 并不系统 而佛学又宗派林立教义繁杂互见 还要看到的是 苏轼尽管一生大多数时间倾心佛教 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对待佛教的态度又不尽相同 有时甚至骂詈待之。但考察佛学对苏轼的影响又是研究苏轼的哲学观所不能回避的重要方面 而且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这样的几个方面

一 苏轼是一个合文学家与哲学家为一体的文化巨人 考察佛学对苏轼的影响 可以看到佛学是怎样以文学艺术为切入点来影响宋代士大夫的思维方式的

二 可以帮助我们考察蜀学到底是怎样三教合一的……

三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佛学是怎样向‘宋学’渗透 并最终中国化 与儒道两家合流。”

1 首先 如同冷先生所说 “苏轼是一个合文学家与哲学家为一体的文化巨人” 而佛禅问题 可以说 是苏轼研究最为深奥冷僻的角落 苏轼一生

固然深受儒家、道家两家哲学的深刻影响 但作为三教合一于一身的文化巨人来说 佛禅思想以及佛禅在苏轼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无疑 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而佛禅思想 不论其作为宗教还是作为哲学 对于专门研究文学史的学者来说 都有着相当的难度 但若不能真正深入研究苏轼的佛禅思想 则不能算作真正读懂苏轼 此为其一。

其次 有关苏轼与佛学关系的研究 虽然就其数量而言 并不为少 但就其质量而言并未能对苏轼与佛禅关系给出令人比较满意的阐发和揭示 譬如

1 苏轼接受佛禅的原因

2 苏轼接受佛禅的过程

3 苏轼接受佛禅的历史文化背景

4 苏轼怎么样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佛禅 而佛禅又是怎样对苏轼的诗歌作品发生影响 这是从苏轼的视角所产生的思考 若是从更为广阔的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 则更需要

深入思考的问题 譬如 宋代的佛禅与宋代之前 也就是唐五代乃至六朝的佛禅 有着怎样的不同 佛教在经历了从南朝到唐五代的兴佛、佞佛、毁佛潮起潮落的兴废轮替之后 在宋代获得了怎样的新生 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进一步的研究和诠释。

再次 此前有关的研究 都还没有能深入到对苏轼相关主题作品的逐篇研究 基本都是就某一个问题 进行列举式的论证 难免带有主观色彩 因此 对有关苏轼作品中有关佛禅的诸多问题 也就难以给予比较全面、深入、客观的诠释。关于这一点 很多学者也有相似的认知 如朴永焕先生说 “很多评论都集中在对苏轼思想演变之论述 或介绍几篇禅诗 或于诗禅关系稍作讨论 有的甚至只是列举实例而已”

2

又如刘石先生所说 “‘苏轼与佛教’本是受到历代研究者关注的一个大题目。但真正说来 大都泛泛而论 深入探究者少 直到今天也未尝不是如此。这种状况不仅使研究不能细致深入 更难免在研究中得出不正确的、笼统的、甚至错误的论断。”

3

迄今为止 虽然研究苏轼与佛禅关系的专著、论文不少 但问题甚多。基本不是全面把握 总体研究 多为共时性列举式研究 而不能给予历时性研究

没有写出苏轼思想过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即流变性。有些专著或是论文 对同样的材料存在不同的理解 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故所论无法令人信服。

二苏轼接受佛禅的时间

关于苏轼何时开始接受佛禅思想 学术界有不同意见。笔者以为 苏轼早期是否接受佛禅思想 以及其接受程度如何 首先要看苏轼自身的说法 特别要看苏轼此期作品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界定。苏轼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自称 “轼龆龀好道 本不欲婚宦 为父兄所强 一落世网 不能自逭 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

4

有学者针对这段回忆 将其中的“道”字 解释为包含佛教的道 “联系上下文‘断臂刳眼’、‘不欲婚宦’等语 可知他这里所说的‘道’ 主要是指佛家之道……换句话说 少年苏轼在心理上已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5

但以笔者来看 东坡在此处所说的“龆龀好道” 主要指的是道家、道教之道 理由有三。首先 从此函的写作背景和对象看 写作于晚年贬谪于惠州时期 刘宜翁使君 也是一个道家 乃至于道教人物。

6 10801

苏轼此函又说 “古之至人 本不吝惜道术 但以人受无道之质 故不敢轻付之。轼虽

不肖 窃自谓有受道之质三 谨令德公口陈其详。伏科先生知之有素 今尤哀之 想见闻此 欣然拊掌 尽发其秘也。幸不惜辞费 详作一书付德公 以授程德孺表弟 令专遣人至惠州。路远 难于往返咨问 幸与轼尽载首尾 勿留后段以俟愤悱也。或有外丹已成 可助成梨枣者 亦望不惜分惠。迫切之诚 真可惘笑矣。夫心之精微 口不能尽 而况书乎 然先生笔端有口 足以形容难言之妙 而轼亦眼中无障 必能洞视不传之意也。但恨身在谪籍 不能千里踵门 北面抠衣耳。昔葛稚川以丹砂之故求句嵝令 先生傥有意乎 峤南山水奇绝 多异从神药 先生不畏瘴 可复谈笑一游 则小人当奉杖屦以从矣。”

4

根据苏轼此函 其所谈论内容 不外乎道教炼丹 或有外丹已成 亦望不

惜分惠 所谈论历史人物 也不外乎葛洪炼丹 昔葛稚川以丹砂之故求句嵝令 先生傥有意乎 以及异从神药等 所用语 乃为道家道教之话语 如“至人”用庄子语。非常清楚 苏轼此函开篇所讲之“龆龀好道”之道 与后来所讲“古之至人 本不吝惜道术”之“道” 皆为道家、道教之道 而并不含有佛教的内容。所谓联系上下文“断臂刳眼”、“不欲婚宦”等语 也非与佛教相干 不欲婚宦 乃为道家思想。

其次 从苏轼个人生平来说 苏轼从小所受到的教育 主要为儒道两家 如其母亲程氏为其讲授《后汉书》 6 10801

苏轼“亦奋厉有天下志”

6

此为儒家教育之典型事例 苏轼自八岁起 便入天庆观 跟从道士张易简学习。道士张易简所给予苏轼的道家思想以及道教的启蒙教育 应该是深入骨髓的。这应该就是苏轼此函所说的“龆龀好道”。

再次 从苏轼的诗词文赋等作品、包括以后的回忆来看 都很少提及其青少年时代曾经受到过佛教思想的教育 或说是受过较为系统的佛教思想的影响。史书记载其父苏洵 一直到27岁 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言 所谓六经百家之言 主要还是在华夏传统文化、或说是正统文化的范畴之内。苏洵所给苏轼兄弟的教育主要还是以儒家经典为主 因为 其直接的 或说是功利的目的 是要通过科举考试 达到实现人生理想的目的 因此 在苏轼兄弟青少年时代接受过佛教思想的教育 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那么 苏轼在步入科场之前 是否受到过佛禅思想的教育或说是影响呢 应该说 面对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 苏洵是不可能给他们灌输佛教思想的 而且 苏洵本人的思想 也主要是儒道为主。苏洵本人的思想 也主要是儒道为主。

但苏轼仍然不可避免地接触过一些佛禅思想

因为 佛禅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 特别是南朝至隋唐以来的佛禅文化 到北宋时代发生着重大的影响 不可能不对青少年时代的苏轼 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产生来源 大抵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是由于苏轼所出生和成长的成都地区的

读书报告——苏轼

读书报告 以前高三写议论文时,苏轼就一直是一个万能的作文素材,用在哪一个论点上似乎都说得通。他传奇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实在是不能用三言两语说清。最近有幸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对苏轼这位文人志士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总结出了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我眼中的苏东坡。 清欢中的超然。当身边的人都醉心于功名利禄的时候,唯独他,呷一口香茗,嚼一口菜根,于斜风细雨中畅游天地。在他眼里,野菜的清香胜过山珍海味,破烂的布衣好过一品官服,只有在这秀美壮丽的大好河山中,他才能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林清玄说过:“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的确,现代生活难以寻觅清欢的踪影,也正是如此,他的清欢才难能可贵。 狩猎中的豪迈。生是北宋人,死是北宋鬼。无论这官场如何黑暗,如何令人厌倦,他心底终究是爱着他的民族,爱着他的国家。“鬓微霜”的他,仍不灭豪情壮志,“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个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大敌当前,他高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会以博大的胸怀向后人展示自己的拳拳赤子心,铮铮爱国情。 幽梦中的柔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仍忘不了那曾经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亡妻。再铁血铮铮的汉子,对待自己爱的人,也会变得柔情似水。她曾是他的贤内助,也曾是他的红颜知己,而如今他“尘满面,鬓如霜”,只怕“相逢应不识”了吧。非也非也。于梦中,她仅凭一个眼神,便认出了他。十年后相见,要说些什么呢?“惟有泪千行。” 这便是我眼中的苏东坡。 另外,从他坎坷的仕途和精彩的诗作当中,我发现了其间的一丝关联。那些精妙绝伦的传世之作,几乎都是诞生于他被贬官流放的途中。原来这就是所谓的“贬官文化”。简单点说,就是古代的文人仕途坎坷,被官场放逐,满腹经纶从此无处施展,于是便寄情山水,乐游自然。他们酒后颓然写下的愤懑之作,经过岁月的积淀,一不留神成了流传千古的华美章篇。 阅历尚浅的我,似乎无法考证的其中的历史背景,更没有资格对一个泱泱大国的政治制度评头论足。于是,我看到的更多是那些文人身上所散发出出来的耀眼光芒。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的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后万人羡慕的仕途人生。但命运总爱就开玩笑,保不准哪天皇帝心情不好,一个手指随便往地图上一指,你就从巅峰跌至谷底。你又能说什么呢?但文人毕竟是文人,骨子里依然透着那股不羁的傲气。 泛舟赤壁的苏轼啊,你的大半辈子都耗费在流放的路上,但你仍然豁达豪迈地吟唱着“一蓑烟雨任平生”;远观巴陵的仲淹啊,你的豪情壮志屡遭打击,但你仍然中气十足的高喊“先天下之忧而忧”;身处陋室的禹锡啊,你的身边充斥着达官显贵的冷嘲热讽,但你仍然积极乐观地写下“我言秋日胜春朝”......山是你们的化身,水是你们的知己,你们挥舞着手中的狼毫,绘出这壮美山河,也发出那不屈的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闭上双眼,我似乎能看到他们伫立在高山之巅,江河之边那个高大而孤独的背影。长发在风中凌乱,脸庞被雨水打湿,唯一坚定的是他们那深邃的眼神和炽热的心。他们用嚼遍菜根的嘴向后人发出警醒:朋友们啊,何苦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要知道,低谷中也能恣意翱翔,淤泥中也能开出最艳丽的花!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苏轼课题研究(DOC)

课题 对苏轼生平事迹的研究 吉林一中 10级27班

对苏轼生平事迹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次课题,我们将以苏轼为出发点,多方面的研究其生平事迹。主要包括对苏轼生平事迹的概述、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轼由“乌台诗案”前后的性格转变等。在研究过程中,组内成员大量查找资料,利用现有资源,所查资料翔实丰富,事实论据充实,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上网查资料法 研究成果: 1.组内成员对苏轼生平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品味名家风尚,提升人文素养 3.感悟苏轼的性格及精神,以此帮助我们树立积极的生活心态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中小学教材中苏轼的诗词和文章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苏轼有了很大的兴趣。为了对苏轼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于是,便提出了此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探究苏轼的生平经历,从而了解其诗文豪放又不失精妙的缘由,通过分析这位大文豪的作品来探究其深邃的思想和性格。本次研究性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学习,提高我们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来提高我们对苏轼思想、性格等多方面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本次对苏轼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得到了如下观点:苏轼是一位才思敏捷、心胸豁达、有情有义、坚韧博大的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在遭遇痛苦与磨难时,拥有的是坚韧博大、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精神。在人生迢迢的不归路上,苏轼正是以他的磅礴大气、卓绝人格,倾力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他所拥有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去借鉴和学习。

中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超详细

超详细中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著类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班级:姓名: 关键词:苏轼 一.研究的对象方法 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获取更多的知识。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 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5、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的笔记,考察过程中所截取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加强知识在大脑的巩固。 6、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并且借此来提升写作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研究什么): 在课本中,苏轼的诗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苏轼的文才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对苏轼生平进行一定研究,对苏轼有一个更深层的了解,例如了解苏轼的一些诗词与时代背景、此时诗人经历的关系,了解苏轼的性格和写作风格的关系。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苏轼的生平事迹 2.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 3.苏轼的书法、绘画的创作成就 三.研究的目的: 增加对苏轼的了解,培养团队精神,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进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能接触更多的课外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通过这

次研究学习,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的过程: 第一步.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 第二步.网络、图书馆查阅苏轼的背景的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和有关背景等。 第三步.对资料整理,删减,最后综合资料。 第四步.对苏轼及作品学习,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 第五步.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第六步.最后对这次研究活动进行总结 五.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选出对苏轼生平事迹兴趣浓厚的同学进行研究 第二步:针对一部分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同学们对苏轼了解程度 第三步:让同学们自主查阅资料并记下结论 第四步:写下收获的知识和参加活动后的感想以及学到的精神 第五步:将学到的知识以及精神进行交流传播 六.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问题一:苏轼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在教科书上? 回答:因为苏轼的非凡的文采和思想及其人格魅力所至。 问题二:对苏轼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研究后有什么收获? 回答:1、使我们对苏轼又更深层次的了解。 2、使我们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3、让我们在写作能力上得到提高。 4、团队精神得以表现。 七.成果概括(得到了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出现了什么新问题等):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收集资料和别人的评析,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参加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兰文化课程论文题目: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细水长流,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精神慰藉。在这博大精深中蕴含着历代哲人仁者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感激,以及心灵的寄托与安放。陶瓷兵俑巧夺天工;万物生息奥妙无穷;在人类与自然无声的交流中,上下五千年的荣光因此而生。 一木一心声,一花一世界。然而不是所有的花都能成为一种不朽的文化。“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称号的兰花确是中华岁月长流里千万花丛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高洁清雅,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她的清逸典雅,入诗入画入乐,直至入了人心,成为亘古磨不灭的精神。 于是,默默演奏着生命乐歌的花之君子,步入了得志亦或失心的诗人的生命。“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齐白石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忽忆往时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叶圣陶于兰中看到了往事旧尘;“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于芳香中表明沉思;“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浅淡梳妆

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千古流传的吟咏只因将兰当成了知音,只因她一朵欲待绽放的花蕾便成就了中华文化中浓重的一笔。 兰是一种艺术,她静静舒展的叶瓣惊艳了艺者的眸子,铺就一张灿若银辉的画卷。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兰字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一幅好的兰花作品经高手处理后的兰叶似翩翩飘动,灵动自有清韵在,比自然中的更为美丽。 入诗入画,如诗如画,在乐者的耳中,她似轻捷跳动的音符,心神起舞,心驰神往。回眸一曲《兰花草》,惊鸿一瞥《俏兰花》。那醉人的音律,扣人心弦,翩若君子,皎若皓月。成为中华洪流中涓涓的一汪清泉,透彻人心,熠熠生辉。 被人历代吟咏的,除了朗朗上口的诗句,优美的画卷,涓涓的乐声,最为重要的是那丛中屹立的清洁高傲,那是君子之清,君子之骨。 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爱国诗人养兰、赞兰,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中国现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从小钟爱兰花,他与兰花的深厚情缘,为兰文化增添了风

论文选题题目

中文系2009级语文教育专业 毕业论文备选题目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文学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 蒲松龄的鬼怪情结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妓女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与译文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2007-2012年苏轼研究综述

2007-2012年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擅长书法、绘画,可谓之文学全才。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文学大家,在政治上却遭遇不少坎坷。正是基于这样的状况,苏轼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热门研究对象,各种有关苏轼的研究论文散见于国内各大杂志报刊。本文试就2007-2012年的苏轼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苏轼艺术思想的探寻 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称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天才。苏轼一生中从未间断过文学创作,也未中断过艺术创作,他对文学以及书画作品的中肯评论,他对文房四宝的由衷喜爱,都体现出兴会淋漓的艺术气质。因此,对苏轼艺术思想的探寻一直是苏轼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程磊《论苏轼“以禅解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6期)一文中写道:“‘以禅解陶’是苏轼重塑陶渊明形象的最大特色,也是禅宗影响宋代士大夫人生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典型反映。”,认为“禅宗思想”与“慕陶情结”对苏轼艺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刘靖飞的《苏轼的诗歌代表着宋调的特点》(《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4期)则从时代背景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宋朝历史上,北宋文学一方面顺应着思想控制强化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在寻求文学新的立足点和艺术风格。”而苏轼在这场文学变革中“代表了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作者对此作了深刻的归纳:“这一时代文化精神的形成,与文人们关注视野的变化及生活情趣的转变,特别是转变背后的深刻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金燕《论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艺术创作及思想观》(《文学教育(上)》2010年第05期)则把对这一问题的探寻放在了苏轼的黄州时期,全文首先分析了苏轼黄州初期的境遇,随后从两个方面说明了黄州时期文化创作特点以及思想观的形成,最终得出结论:“黄州时期是苏轼文化艺术创作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个人思想观超越传统的形成时期。”赵彩芬的《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题风格的促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对黄州时期对苏轼艺术思想的影响描述得更加具体,文章认为,“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哲学、审美思想影响程度的加深,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和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日益明朗化。” 此外,段永强《论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6期)、徐洁《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09期)、高健龙《浅析道家思想对苏轼人生的影响》(《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08期)等众多论文也从不同方面对苏轼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关于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的分析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苏轼

篇一:王亚琼开题报告(二稿)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论晏几道与苏轼的“梦”词 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中文教育)班级: 103班姓名:王亚琼指导教师:侴佳琪申报日期:2013年11月30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篇二:宋代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探究开题报告 宋代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探究——开题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主要学习宋词,选取了四位作家柳永、苏轼、 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共八篇宋词佳作,包括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的词作。我们都知道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虽然在之前对宋词已有接触学习,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宋词学习是高中诗歌教学的重要时段,学生对宋词的了解也应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次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为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帮助学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保护和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和安排了这次“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为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之目的,帮助学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保护和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构建“自主——合作——研究”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和安排了这次“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词意蕴的伟大,体会其声律之美,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也使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和可能,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所发展。三.、课题的实践意义 词盛于宋,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对这两大流派的评价问题,不仅是一个如何正确地评价古代作家作品的问题,而且也有关词的发展的艺术规律性问题。中国宋词流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北宋婉约词家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精妙,各具风韵,自成一家。其词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豪放派是宋词的另一派别,其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将二者一进行比较,就知其风格各异,对于第二单元的宋词教学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两流派的特点,从而掌握词的风格,体会其意境,分析不同风格词人的思想特点。探究宋词豪放与婉约派的词风,可辅助教学,且加深了对词的了解,学习不在停留于表面感性的认识,从理性的方面去关照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格,既培养了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而且让他们走进一个时代,了解一代文人的不同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这将有利于今后教学中学生碰到类似问题不在怯怕,勇于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篇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1、对联欣赏与写作 2、酒与酒文化的研究

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三篇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800字【三篇】【篇一】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样的感恩之心,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到一个公司应聘。他走进大厅,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来应聘的人很多,却都只顾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纸屑。于是,他走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桶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这样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篇二】 马年伊始,中央台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民间走访活动,这一话题也得到人们的热议以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自古至今,由中到外,几乎没有一家是没有家风的,例如说,傅雷家书就是傅家家风的传承及对后代们的教诲的家风的典例。还有的比较熟知的,那大概就是清末重臣曾国藩了。曾国藩曾以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课题总结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课题总结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无数种举世瞩目的艺术形式。国画尊为国粹;书法举世无双;诗词歌赋更是占有一席之地。从古至今,多少才子,学者投身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但学有所成终是寥寥无几,而全部收入囊中的更是凤毛麟角。而苏轼,却正是这凤毛麟角中的领袖人物。他的博学多识,令后人不胜羡之。 在文风绚烂的宋代,有一个父子三人都成为杰出作家的家庭,而这个家庭的代表,正是一代文豪——苏轼。他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而苏轼所作之词更是标新立异,把自己的胸襟气度,人生经历融入词中形成了不同前人的鲜明个性特色。他以他的学富才雄,一洗文学界“绮罗香泽之态,宛转稠缪之度”唱出了“关西大汉,铜琶铁板”之音,令天下耳目一新,开发出另一番新的天地。一曲《江城子?密州出猎》将心中的无限豪放渲泄得淋漓尽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召显豪迈本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曲《蝶恋花》亦是突出他心中清旷“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句慷慨之词,一阵阵爽朗之笑,一首首千古绝诗,编织成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号 苏轼的文章,由于阅历丰富、学问渊博,突破了无数繁文缛节,不少篇章都力求自由而又准确的表达出深邃的思想意境。把韩愈、柳宗元以来所提倡的文章发挥到极致。他将自己的处世旷达和旷世之才注入文风,使之潇洒磊落、飘逸爽朗。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的视野使他的作品千姿百态,不拘一格,无法城法牢笼。有的情怀婉转,有的诙谐广博,有的慷慨豪迈……都意境高雅,气韵充沛、自然天成。这不仅因为他学识浑厚和兼收并蓄的深厚学养,更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追求和人生境界。一切的一切,都使他成了北宋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

苏轼研究综述讲课稿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又名苏东坡,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古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澈并称“三苏”。苏轼一声的政治道路起伏坎坷,经过一贬再贬,最后远放到儋州。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得到赦免。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不一样的他。苏轼的诗、词和散文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中最出名的是苏轼的词。苏轼的词题材非常广泛,并且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诗作大多抒发自己坎坷感慨、感叹民不聊生、揭露社会黑暗现象,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的散文多是一些随笔性的记叙文,却不常发表议论,只是以精妙的意境与优美的情趣洋溢其中,与欧阳修的散文并称“欧苏”。苏轼的文学著作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学者对苏轼的人生、词、诗、散文等进行研究,苏轼的研究文献数量庞大,本综述针对2015年开始至今的苏轼研究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贡献。因此我对关于苏轼研究文献进行了阅读,就研究现状而言,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苏轼的人生、思想研究 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堪,但是却有着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离不开儒、释、道三种思想对他的影响。在高安琪的《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中,阐述了苏轼人生的三个历程,从初入仕途的积极到被贬黄州的旷达,

最后惠儋晚年的真朴超然的人生历程阐述道家思想在其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最初苏轼是通过人生的思考和心态变化在创作中反映出道家重视心灵的逍遥之游;而“乌台诗案”后,苏轼深自省察,物我两忘,用超脱的眼光看待万物,展现旷达的精神面貌;晚年的苏轼安贫乐贱,恬然自足,崇尚淳朴的大自然。道家思想贯穿着苏轼的一生,宦海浮沉的他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情怀。 其中,关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的研究有两首,高婉青的《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未曾踏出的归隐之路》、王基伦的《苏轼惠州时期的思想变迁与会通》。 高婉青的《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未曾踏出的归隐之路》论述了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定风波》,以此表达出苏轼的以出世为心,入世为迹,未曾踏出归隐之路,却参透人生妙理。从定风波词作的分析反映了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王基伦的《苏轼惠州时期的思想变迁与会通》论述了苏轼在惠州期间信奉儒家思想,渐渐地兼糅道、佛思想观念,建立自己乐天知命、随缘委命的生活方式。 面对如此坎坷的人生,苏轼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豁达超然。放在21世纪,可以用“坚强”一词来形容苏轼。面对如此坎坷的仕途,苏轼又是如何做到平衡他的得失之心呢?在王娟的《探析苏轼的自省与自嘲对其人生态度的影响》中,苏轼在坎坷的曲折经历中通过自省与自嘲超越自我,走向旷达。其表现为自责言之过、自知而后省、自省而后达。他将人生的悲凉与不幸看做生命中珍贵的财富,扬弃个人的悲哀与绝望,执着于充满希望的人生,那精神安然自在的人生态度,展现出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一、提出问题 在高中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 二、课题研究目的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于对苏轼的更深一层的了解;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语文素质;提高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名人、了解自身。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 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5、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

知识,课堂的笔记,从网络上搜集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6、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2、生平事略 ?1057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 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9年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 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

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优秀范文5篇_议论文

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优秀范文5篇 【篇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800字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篇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900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我们有幸接受越来越多的感恩教育,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要进行道德教育就无法离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要和谐就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坏自然,去“人定胜天”。我们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感恩大自然赋予了与人类生生不息、和谐相处的万物。有了这份感恩之心,我们就会赞美天地、赞美万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人类长久生存的金钥匙。1988年,75位诺贝尓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更应感念祖恩,以中华文化之精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