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心引力线及公式

地心引力线及公式

地心引力线及公式
地心引力线及公式

地心引力线及公式

2009-08-06 16:09

投资人问:(胡立阳)

我曾经在腾讯网的视频访谈中,看到老师由苹果掉到头上而发明了“地心引力”原理,我们全家人当时笑得前仰后翻整整三分钟,没想到却因此错过了后来的补充说明,只仿佛听到“连牛顿都要佩服三分”。总之,老师所说的“地心引力”真是精彩,可不可以将它公布?

既然你已经开口要求,我就再幽默一次好了。我记得那是在28年前的一个炎热下午,我在家中后院的苹果树下睡着了,突然有一颗苹果掉在我的头上,就这么一掉,却促成我发现了曾经令许多美国投资专家认为不可思议的“股市地心引力”!事实上,我的这则故事早已在世界各地的演讲会中成为最受听众喜爱的主题,也成为全球许多著名基金经理人操盘时的秘密武器。来吧,让我跟你说!

大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它总会出现一波来势汹汹、向上或者是向下的“突破行情”,这种行情有时发展快速,不是涨得发疯成为“超涨”,便是跌得要命变成“超跌”。此时此刻,投资人若是做错了方向,真会把头发都急白了。但是,不用过度紧张,不论股市如何凶悍地飙涨或是残酷地暴跌,它迟早还是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被强制拉回整理。牛顿因苹果坠地发现了地球上的地心引力,我则是经过了长达5年的追踪统计,证明股市在冥冥之中也有它的“地心引力区域”。

在刚开始的统计中显示,大盘指数的“50日移动平均线”的吸力颇为强劲,指数的涨跌只要过了头,都会被这条地心引力线乖乖的吸回,而涨跌是否过大则是以“50日移动平均线”的上下10%为标准。举例说,指数的“50日移动平均线”位置若正是在5000点,那么只要上涨超过10%,也就是当指数爬升到5500点以上时,它在3个交易日之内被向下吸回整理的几率高于八成;若改成5个交易日的话,这个几率会更大于九成。下跌时也是同样情形,当指数下滑到4500点以下时,它被迅速向上吸回的机会便来了。

指数进入地心引力区会被立刻吸回,

在大牛市行情中指数会进入外太空10天左右的时间

接着,为了找出比“50日移动平均线”对指数起伏更有牵制作用的地心引力线,可是煞费苦心。我曾经试过各种移动平均线,包括10日、30日、72日、144日等,又翻出了华尔街过去20年的走势图来加以验证,但结果总是对一次、错一次,命中率很少高于80%以上的。一直到了第5年,我很偶然的用“30日与72日”的“平均数”来尝试一下。就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中,有了令我吓一大跳的发现,因为它的准确率竟然高达90%以上。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在指数大涨时,不知道什么地方应该及时踩刹车,更不会在行情大跌时,白白错失天赐发财的良机了。

说明:2004年4月到2005年11月期间,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心引力”的神奇魅力。指数只要一进入“地心引力区”,马上就乖乖被向上吸回。

往后的日子证明,指数绝大部分时间都会“乖乖”的在地心引力线所“管辖”的上下10%范围内起起伏伏,很少胆敢越过雷池一步,简直好比地球永远是绕着太阳运转一样。

但请特别注意,如果指数不但远远越出了上方轨道,且逗留在“外太空”的时间超过10个交易日以上,这往往是大牛市行情来临的先兆,投资人有福了!

有一次指数曾创下出轨了整整27天才被地心引力吸回的记录,而后股市果真形成超级牛市。至此,投资人对“立阳地心引力指标”,也就完完全全地信服了。

以往电脑并不普遍,若想计算30日的移动平均值,就必须每天剔掉最前面一天的指数,再加上当天的最新数字,将连续30天来的指数加总之后除以30就是答案。现在,将电脑设定,每天以现成的30日以及72日移动平均值“加起来除以2”,就能知道地心引力线的最新位置了。

另外,地心引力线也是大盘的趋势线。假若地心引力线数值持续递增,会表示大盘仍是处在多方区域。但如果这个数值出现了翻转递减现象,从递减的第一天开始,大盘已经转为偏空的下滑走势,非常灵验。当大盘又由上档“地心引力区”拉回时,它将成为初期支撑线;当大盘由底部向上吸回的时候,它则将成为暂时

的阻力线。

说明:上证指数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熊市后,2006年5月8日指数向上冲进了10%的“地心引力区”,进入“外太空区”长达20天之久,其后果然形成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行情。

说明:2007年以来,沪深股市一直在超级大牛市行情里面,所以指数常常跑到外太空去玩耍,但是,地心引力线上方20%那条线仍然像是一条“高压电线”,指数碰到它立即被“电”晕而迅速拉回了。至于地心引力线下方10%的那条线(地心引力区)则是准确无比,指数只要触及或接近它,立即被向上吸回。请注意,遇上行情长期低迷不振,指数也会在下方的“地心引力区”逗留好几天,但这并非常态,停得越久,会蓄积更强劲的反弹力道,在此顺便一提。

立阳未来趋势指标公式如下:

立阳未来趋势线:

MA((ADVANCE-DECLINE+REF(ADVANCE-DECLINE,1)),50);

将公式存入到软件中,指明与副图叠加,命名为“立阳未来趋势”,输入缩写“LYWLQ”,

立阳地心引力指标的公式如下:

地心引力线:(MA(C,30)+MA(C,72))/2;

地心引力区1:地心引力线*0.9;

地心引力区2:地心引力线*1.1;

收盘均线:CLOSE;

将公式存入到软件中,指明与主图K线叠加,命名为“立阳地心引力”,输入缩写“LYDXY”,

感觉其更适合应用在大盘上,个股则经常冲出+20%以上(但都是牛股)。以上仅

是个人的一些试用心得,因偶试过多次始终不知如何发图,特附其公式如下:

胡立阳看大盘公式:

地心引力线:(MA(C,30)+MA(C,72))/2;

D1:地心引力线*1.1;

D2:地心引力线*0.9;

D3:地心引力线*1.2;

D4:地心引力线*0.8;

大盘指数:C;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长安中学徐忠 一、教案背景 1.教材。 本课时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数学》第7章解析几何第2节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中的一节,是直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最后一个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析几何中计算距离的两个重要的基础公式之一。相对于另一个距离公式也就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它需要有更强的综合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它既是学习曲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必备条件,也是直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难点。同时,本公式也体现了解析几何中的数学美,以及解析几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所展现的逻辑美。 2.学生。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学生。作为中考成绩最差的一部分,这些学生学习能力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他们的学习意志也不坚定,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但他们对于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二、课时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对本课时作如下定位。 1.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初步使用公式解相关习题。 (2)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会公式中的数学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3.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初步应用。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教法以讲授为主。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通过 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使学生理解本课主题。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这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2.学法。本课学法以练习为主。在学生取得初步印象后,随时通过学生练习来加深理解, 巩固知识。学生练习是职高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锻炼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3.两直线平行,则____;两直线垂直,则____。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设计目标:复习已有知识,为新课作准备。 (二)问题提出 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计目标: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几何意义,使学生重温“垂线段”这个名词。 (三)问题解决 1.当直线平行于坐标轴时的情况。例:求点A(2,-3)到下列直线的距离d: (1) y=7;(2) x +1=0. =7

电线截面电流计算公式

电线截面电流计算公式 (供参考)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铜线: S= IL / 54.4*U` 铝线: S= IL / 3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U`——充许的电源降(V) S——导线的截面积(MM2) 说明: 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 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 (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一般情况下: 铜线每平方毫米6安培。铝线是每平方毫米5安培(仅供快速估算) 4平方的铜线:4*6=24A 6平方的铜线:6*6=36A 10平方的铜线:10*6=60A 16平方的铜线:16*6=96A 4平方的铝线:4*5=20A 6平方的铝线:6*5=30A 10平方的铝线:10*5=50A 16平方的铝线:16*5=90A

一、低压配电室的要求 1) 门应向外开,门口装防鼠板; 2) 有采光窗和通风百叶窗,百叶窗应防雨、雪、小动物进入室内; 3) 电缆沟底应有坡度和集水坑; 4) 不装盘的电缆沟应有沟盖板; 5) 盘前通道大于1.3米,盘后通道大于0.8米,并有安全护栏; 6) 一层配电室地面标高应0.5米以上。 二、配电盘的安装 1) 配电盘应为标准盘,顶有盖,前有门; 2) 配电盘外表颜色应一致,表面无划痕; 3) 配电盘母线应有色标; 4) 配电盘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5o; 5) 拉、合闸或开、关柜门时,盘身应无晃动现象; 6) 配电盘上电流表、电压表等按要求装全; 7) 配电盘上个出线回路应有标示; 8) 配电盘一次母线尽可能用铜排连接,压接螺丝两侧有垫片,螺母侧有弹簧垫片,如用多股塑铜线连接,应压接铜鼻子; 9) 配电盘二次控制线应集中布线,并用塑料带及绑带包扎固定,控制电缆备用线芯在控制电缆分支处螺旋缠绕好; 10) 配电盘的互感器、电动机保护器等小件也应牢固固定好。 三、电缆的安装 1) 电缆沟安装的应先检查电缆沟的走向、宽度、深度、转弯处和各交叉跨越处的预埋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电缆入沟中后,不必严格将其拉直,应松弛成波浪形; 3) 电缆的两端应留有做检修的长度余量; 4) 电缆固定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米; 5) 电缆穿管敷设时,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小于100毫米; 6) 电缆在埋地敷设或电缆穿墙、穿楼板时,应穿管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7) 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出地面2米的一段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 8) 直埋电缆深度为0.7米,电缆上下应各铺盖100毫米厚的软土或沙,并盖混凝土保护,及埋设电缆标志桩; 9) 直埋电缆时禁止将电缆平行敷设在管道的上面或下面; 10) 一般禁止地面明敷电缆,否则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11) 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敷设时,电缆间净距应大于35毫米,且不小于电缆外径; 12) 低压与高压电缆应分开敷设。并列敷设时净距不应小于150毫米; 13) 进出配电室的电缆应排列整齐,并用绑线固定好,挂上标志牌; 14) 电缆水平悬挂在钢索上,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大于0.6米。 四、电动机的安装 1) 检查电动机的名牌,看功率、电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 检查电动机的接线盒是否正确,螺丝是否有松动,接线盒是否密封良好; 3) 检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新设备应大于1MΩ,旧设备应大于0.5MΩ;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方法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渗透点 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展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求思维过程. 2.难点: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方法很多,怎样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得到课本上给出的证法是本课的难点,可构造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图形启发学生逐层深入地思考问题. 3.疑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在A≠0、B≠0的条件下推得的.事实上,这个公式在A=0或B=0时,也是成立的.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逐步推进,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确定后,它们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也是确定的,怎样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二)构造特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解决 思考题1 求点P(2,0)到直线L:x-y=0的距离(图1-33).

学生可能寻求到下面三种解法: 方法2 设M(x,y)是l:x-y=0上任意一点,则 当x=1时|PM|有最小值,这个值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方法3 直线x-y=0的倾角为45°,在Rt△OPQ中,|PQ|=|OP| 进一步放开思路,开阔眼界,还可有下面的解法: 方法4 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l于S,在Rt△PAS中,|PO|=|PS| 方法5 过P作x轴的垂线交L于S ∵|OP|·|PS|=|OS|·|PQ|,

导线截面电流计算方法

导线截面电流计算方法 导线截面的条件及按安全载流量选择导线截面应考虑的因素,选择低压导线截面首先应满足负荷电流的要求,也就是按导线允许的载流量选择;其次要考虑导线的电压损失值,特别是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一般不得大于额定电压的10%。 导线截面选择可按下式计 算:. . S=Ie/J*0.8 S:导线的截面(mm2); Ie:负荷电流(A); J:导线安全电流密度,按安全载流量口诀估算(A/mm2); 0.8:为导线穿管打八折的系数摘自:工变电器。 导线安全载流量口诀是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种快速估算方法,一般只用做现场经验估算,不应做为选择导线截面的最后依据。既然是估算,肯定就会有误差。但是绝不能简单地说什么“铜线按六,铝线按四”,因为这样就忽略了导线的趋肤效应,即导线截面积越大,每平方毫米通过的电流越小。目前比较实用的导线安全载流量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 25、2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高温,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口诀的前三句是指铝导线、明敷设、环境温度为25℃时的安全载流量,具体内容如下: 10下五:系指10 mm2能下铝导线(包括2.5、4、6、10mm2),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5A估算;如4 mm2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20A,即:5×4=20A。 100上二:系指100 mm2以上的铝导线(包括120、150、185 mm2),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2A估算;如120 mm2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240A,即2×120=240A。 25、35,四、三界:系指16、25 mm2铝导线,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4A估算:35、50 mm2铝导线,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3A估算。如25 mm2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100A,即4×25=100A。70、95,两倍半:系指70、95 mm2铝导线,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2.5估算,如70 mm2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175A,即: 2.5×70=175A。 口诀后三句是指敷设条件发生变化时的安全载流量摘自:工变电器。

电缆线径计算公式

直流电缆线径计算 直流电缆线径由线路压降决定 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为: S=(If * L)/(r* ΔV) If:导线中最大电流(安); L:导线长度(米),等于距离 的2倍; r: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铜取57,铝取34 ΔV:导线设定压降(伏),-48V时 取3.2V; S: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 因此只要计算出负载电流,测算出所需导线距离,就可计算出所需线径了,然后查电缆规格 表,选择对应电缆。 楼下的谁有常用电缆的规格程式表贴出来吧。 交流电源线选择(交流保护地线) 保护地线(PE)最小截面应根据相线的截面积而定: 1、相线截面积S≤16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S; 2、相线截面积16<S≤35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16mm2; 3、相线截面积S>35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0.5S; 4、当相线截面大于120mm2时,保护地线截面不小于下式计算值: [attach]244[/attach] 式中Sp-----PE线的截面,mm2; I-----流过接地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均方根值,A; K-----计算系数,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取114; t-----保护装置跳闸时间(适合t≤5s)

本节着重介绍根据允许压降选择电力线的计算方法。 1. 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计算 根据允许电压降计算选择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一般有三种方法,即电流矩法、固定分配压降法和最小金属用量法。 2. 电流矩法 采用电流矩法计算导体截面,是按容许电压降来选择导线的方法。它以欧姆定律为依据。在直流供电回路中,某段导线通过最大电流I时,根据欧姆定律,该段导线上由于直流电阻造成的压降可按下式计算: ΔU=IR =IρL/S =IL/γS 式中:ΔU──导线上的电压降(V); I──流过导线的电流(A); R──导体的直流电阻(Ω); ρ──导体的电阻率(Ω·mm2/m); L──导线长度(m); S──导体截面面积(mm2) r──导体的电导率(m/Ω·mm2)。

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y0, z0),平面:A*x+B*y+C*z+D=0,距离d。 d=|A*x0+B*y0+C*z0+D|/√(A*A+B*B+C*C)空间点到直线距离点(x0, y0, z0),直线L(点向式参数方程):(x-xl)/m=(y-yl)/n=(z- zl)/p=t。 (1)式(1)的注释:点(xl, yl, zl)是直线上已知的一点,向 量(m, n, p)为直线的方向向量,t为参数方程的参数。空间直线 的一般式方程(两个平面方程联立)转换为点向式方程的方法, 请参考《高等数学》空间几何部分。设点(x0, y0, z0)到直线L 的垂点坐标为(xc, yc, zc)。因为垂点在直线上,所以有:(xc-xl)/m=(yc-yl)/n=(zc-zl)/p=t (2)式(2)可变形为:xc=m*t+xl, yc=n*t+yl, zc=p*t+zl、 (3)且有垂线方向向量(x0-xc, y0-yc, z0-zc)和直线方向向量(m, n, p)的数量积等于0,即:m*(x0- xc)+n*(y0-yc)+p*(z0-zc)=0 (4)把式(3)代入式(4),可消去未知 数“xc, yc, zc”,得到t的表达式:t=[m*(x0-xl)+n*(y0- yl)+p*(z0-zl)]/(m*m+n*n+p*p) (5)点(x0, y0, z0)到直线的距离d就是该点和垂点(xc, yc, zc)的距离:d=√[(x0-xc)^2+(y0-yc)^2+(z0-zc)^2] (6)其中xc, yc, zc可以用式(3)和式(5)代入消去。 第 1 页共 1 页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平方的铜线或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 需特别注意 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 而造成意外,下列 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 表。(请注意:线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3.3.4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能力和方法: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王新敞 情感和价值:1。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王新敞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王新敞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学导式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王新敞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学习了两直线的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两直线的夹角公式,两直线的交点问题,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逐步熟悉了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这一节,我们将研究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到直线l 的距离。 用POWERPOINT打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进行移动,使学生回顾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且在直线上取两点,让学生指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复习前面所学。要求学生思考一直线上的计算?能否

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进行推导? 两条直线方程如下: ?? ?=++=++0 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 二、讲解新课: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为:2 200B A C By Ax d +++=王新敞 (1)提出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 的坐标为),(00y x ,直线=0或B =0时,以上公式0:=++C By Ax l ,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呢? 学生可自由讨论。 (2)数行结合,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已有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即由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是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段的长. 这里体现了“画归”思想方法,把一个新问题转化为 一个曾今解决过的问题,一个自己熟悉的问题。 画出图形,分析任务,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方案一:

线缆线径功率计算

电线截面积及线径计算方法 电缆大小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如48股(每股线径0.2)1.5平方的线:0.785X(0.2X0.2)X48=1.5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 Icosф,其中日

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电线截面积与安全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3~5A/mm2。<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3~5A/mm2。如:2.5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2.5×8A/mm2=20A4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 推荐值4×8A/mm2=32A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教案) 一.本节内容的具体安排及编写思路: 出于简洁性的考虑,教材编写单刀直入地直接提出核心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降低难度,教给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逐步逼近目标,充分展示数学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均能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体现,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对教材上的例10、例11,由于是直接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较易,故让学生直接去阅读、去理解,熟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但对例11的稍许变化,却抓住不放,通过例11的解法的启示,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探究二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利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刚成功的那一股学习的惯性,对教材进行拓广,让学生对归纳总结出的公式有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结构特点,并能熟练准确的应用这一公式,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2)、学会寻找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思维过程及推导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体现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在研究讨论问题时的数学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4)、教学中鼓励同学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熟练的应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是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四、主要教学构想: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入课题,降低教材难度。主要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讨论,去归纳总结得到公式,再辅以适当的例题、习题帮助学生熟悉公式,学会运用。特别是引导学生对例11的进一步探究,既拓广了教材,又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的理解。从而达到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完善结论——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实例:某供电局计划年底解决本地区最后一个村庄的用电问题,经过测量,若按部门内部设计的坐标图(即以供电局为直角坐标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的正半轴,正北方向为y轴的正半轴,长度单位为千米),得知这个村庄的坐标是(15,20),离它最近的只有一条直线线路通过,其方程为:3x–4y–10=0,问要完成任务,至少需要多长的电线?(如图4—1所示)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3.3.3 --3.3.4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2)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距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王新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王新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王新敞 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学习了两直线的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两直线的交点问题,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逐步熟悉了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这一节,我们将研究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 用POWERPOINT 打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进行移动,使学生回顾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且在直线上取两点,让学生指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复习前面所学。要求学生思考一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能否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进行推导?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推导: 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为:2 200B A C By Ax d +++=王新敞 (1)提出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 的坐标为),(00y x ,直线方程中A =0或B =0时,,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呢? 学生可自由讨论。 (2)数行结合,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已有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即由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是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段的长. 这里体现了“画归”思想方法,把一个新问题转化为 一个曾经解决过的问题,一个自己熟悉的问题。 画出图形,分析任务,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方案一: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课 题: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四)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的: 1. 2. 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王新敞 3. 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王新敞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王新敞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王新敞 课时安排:1课时王新敞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王新敞 内容分析: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学习了两直线的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两直线的夹角公式,两直线的交点问题,逐步熟悉了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这一节,我们将研究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在引入本节的研究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之后,引导学生分析点到直线距离的求解思路,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通过比较选择其中一种较好的方案来具体实施,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两平行线的距离问题时,注意启发学生与点到直线的距离产生联系,从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王新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互相平行;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王新敞 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 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21//l l ?1k =2k 且21b b ≠ 已知直线1l 、2l 的方程为1l :0111=++C y B x A , 2l :0222=++C y B x A )0,0(222111≠≠C B A C B A

使用电源线的计算方法

16A最多供3500W,实际控制在1500W内 20A最多供4500W,实际控制在2000W内 25A最多供5000W,实际控制在2000W内 32A最多供7000W,实际控制在3000W内 40A最多供9000W,实际控制在4500W内 电器的额定电流与导线标称横截面积数据见表2。 表2 电器的额定电流与导线标称横截面积数据 电器的额定电流:A 导线标称横截面积:MM2 ≤6————————————————— 0.75 >6 ———————— -10———————— 1 >10————————-16 ———————1.5 >16 ————————-25———————— 2.5 >25———————— -32 ——————— 4 >32 ———————— -40 ——————— 6 >40 ———————— -63 ———————10 多大的电源线径可以负荷最大多少的功率和电流了吧?请分别以0.75、1、1.5、2.5、4、6(平方毫米)的铜芯线 0.75mm2.5A;1mm2.6A;1.5mm2.9A;2.5mm2.15A;4mm2.24A;6mm2.36A。 如何合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 如果已知电线的截面积要如何,要如何计算该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或已知所需电功率,如何计算出该使用多少mm2电线. 回复: 我们可以通过查电工手册,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根据公式 功率P=电压U×电流I 计算出的功率就是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例如:在220伏的电源上引出1.5平方毫米导线,最大能接多大功率的电器? 解:查下面手册可知1.5平方毫米导线的载流量为22A 根据:功率P=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 答:最大能接上4840瓦的电器 反之,已知所需功率,我们根据上面的公式求电流 电流=功率÷电压 得出电流再查手册就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导线。 例如:要接在220伏电源上的10千瓦的电器,要用多大的导线? 解:根据:电流=功率÷电压=10000瓦÷220伏=45.5安 查下面手册可知,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答: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应用

点与直线问题 (1)点P (x 0,y 0)到直线Ax +By +C=0 的距离 (运用本公式要把直线方程变为一般 式) (2)两条平行线 之 间的距离 (运用此公式时要注意把两平行线方程 x 、y 前面的系数变为相同的) (3)点 P (x ,y )关于Q (a ,b )的对称点为P'(2a -x ,2b -y ) (4)直线关于点对称:在已知直线上任取两点A 、B,再分别求出A 、B 关于P 点的对称点A ′、B ′,然后由两点式可得所求直线方程. (5)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要抓住“垂直”和“平分” 设 P (x 0,y 0),l :Ax +By +C=0(A 2+B 2≠0),若P 关于l 的对称点的坐标Q 为(x ,y ),则l 是PQ 的垂直平分线,即①PQ ⊥l ;②PQ 的中点在l 上, 解方程组可得 Q 点的坐标 例1 求点P = (–1,2 )到直线3x = 2的距离 解:2 2 |3(1)2|53 30 d ?--= = + 例2 已知点A (1,3),B (3,1),C (–1, 0),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解:设AB 边上的高为h ,则 221 ||2 ||(31)(13)22 ABC S AB h AB = ?=-+-=V AB 边上的高h 就是点C 到AB 的距离. AB 边所在直线方程为 31 1331 y x --= -- 即x + y – 4 = 0. 点C 到x + y – 4 = 0的距离为h 2|104|5 112 h -+-= = +, 因此,15 225 22S ABC =??=V 例3 求两平行线 l 1:2x + 3y – 8 = 0 l 2:2x + 3y – 10 =0的距离. 解法一:在直线l 1上取一点P (4,0),因为l 1∥l 2,所以P 到l 2的距离等于l 1与l 2的距离,于是 22 |243010| 2 1313 23d ?+?-= =+ 解法二: 直接由公式22 |8(10)|21313 23d ---= = + 例 4、求直线3x -y -4=0关于点P (2,-1)对称的直线l 的方程

导线截面积计算[最新]

导线截面积计算[最新]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铝线计算。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10以下乘以5 100以上乘以2 25、35四三开 70、95两倍半 螺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穿管、高温89折。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如:2.5 mm?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2.5×8A/mm?=20A 4mm?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I /(5~8)>=0.125 I ~0.2 I(mm?) S-----铜导线截面积(mm?)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是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公开课)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方法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渗透点 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展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求思维过程. 2.难点: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方法很多,怎样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得到课本上给出的证法是本课的难点,可构造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图形启发学生逐层深入地思考问题. 3.疑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在A≠0、B≠0的条件下推得的.事实上,这个公式在A=0或B=0时,也是成立的.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逐步推进,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确定后,它们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也是确定的,怎样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二)构造特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解决 思考题1 求点P(2,0)到直线L:x-y=0的距离(图1-33). 学生可能寻求到下面三种解法:

方法2 设M(x,y)是l:x-y=0上任意一点,则 当x=1时|PM|有最小值,这个值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方法3 直线x-y=0的倾角为45°,在Rt△OPQ中,|PQ|=|OP| 进一步放开思路,开阔眼界,还可有下面的解法: 方法4 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l于S,在Rt△PAS中,|PO|=|PS| 方法5 过P作x轴的垂线交L于S ∵|OP|·|PS|=|OS|·|PQ|, 比较前面5种解法,以第3种或4种解法为最佳,那么第3种解法是否可以向一般情况推广呢? 思考题2 求点P(2.0)到直线2x-y=0的距离(图1-34). 思考题 3求点P(2,0)到直线2x-y+2=0的距离(图1-35).

电缆截面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计算公式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 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 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 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 48、 67、106、1 65、254。

电线线径计算方法

电线线径计算方法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我一般是这样计算的知道功率就用功率除以电压得到电流,然后用电流除以每平方毫米载流大约4-6A的常数,得到的就是电缆的线径。 给你个最简单快速的算法,1个平方带2个千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