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捧气贯顶法

捧气贯顶法

捧气贯顶法
捧气贯顶法

智能气功-捧气贯顶法

捧气贯顶法是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是治病健身的基本功。其特点是:

1、意与气合,以意引气。通过姿势的开合和意念导引的配合,引动内气外

放、外气内收,从而畅通人与大自然的混元气的联系。可以敏锐人体感触机能,

属智能动功的外混元阶段。

2、本功法是行之有效的采气、聚气之法。通过本功法的锻炼,可以迅速地

学会与运用发放外气治病的技能。

捧气贯顶法综述

Ⅰ、捧气贯顶法简述

以捧气贯顶来命名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法,是抓住了第一步功法的根本。所

谓捧气,就是把大自然界混元气用手捧起来。所谓贯顶,就是把捧起的气,贯入

头顶并由此而进入全身。为何用"贯"字而不用"灌"字呢?因为两字的含义有微小的区别。"灌"字指实物往虚的空间里灌注;而"贯"字多指进入实物之中,有贯通、贯穿之意。捧气贯顶就是用手把气捧起来,往头顶

部贯,以求把头部、把全身贯通。这不仅是对捧气贯顶的字意解释,而且是练第一步功的最根本的要领。

捧气贯顶法由起式、前起侧捧气、侧起前捧气、侧前起捧气(包括回气)与

收式五节功组成。其动作,起式与收式的动作路线是反正相因的。前起侧捧气与

侧起前捧气也是反正相因的。动作虽然不少,但实质是拉气与贯气两部分,其中

拉气是为捧气作准备,它属于传统功法中的采气的范畴(采气方法多是手与意念

结合,把外面的气采归自身,详细内容见《智能气功科学技术——超常智能》)。

捧气贯顶法中的诸多拉气,蕴含着传统功法的三才采气、六合采气、五行采气等

精华。贯气包括向顶贯气与向周身贯气两部分内容,它是从传统功法中的"灌顶"

与"喂气"衍化而来。灌顶也叫"开顶"或"摩顶",是师傅给徒弟向头顶(道家称天门穴,佛家密宗称梵穴)发气,多配合念咒与观想,往往可使徒弟有一定的内在感受,而增强练功信心与练功意识。喂气多是气功老师帮助弟子长功的手段:即向关键穴道发气、补气,从而改变练功者的气机。捧气贯顶是自己给自己贯气、喂气,不仅收到了传统功法中灌顶、喂气的效果,而且使练功者很快掌握

发放外气治病的技能。

Ⅱ、捧气贯顶法练外混元

如第一章所述,外混元指意识与外界混元气混化,然而混化不是目的,混化

是为了人体更好地吸取外界混元气为己所用。捧气贯顶法正是为此而设的。其机

理如下:

混元气理论指出,人体的周围有一层弥散的人体混元气,这层混元气与人体

内的混元气是一致的,它受着人体的整体活动(包括人的各部组织活动)的影响。

人体内的气通过皮肤的毛孔、腠理、穴道、关窍等散发到体外,形成混元气层。

这一混元气层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当人体生命活动处在外开(如呼气或向

外发力)状态时,人体内的混元气随着开而外出,使体外的混元气层的范围扩大;

当人的生命活动处于内收(如吸气或向内收力)状态时,人体内的混元气向内集

中,体外的混元气则随之入内,使体外之混元气层的范围缩小。混元气的这种一

出一入的运动不是简单的内气外出与外气内入,而是人的混元气与大自

气的混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体内的混元气散发到周围的量越大,质量越高,

对大自然的混元气影响越大,裹胁的外界混元气越多,当内收时,进入人体的外

界混元气也就越多,从而增强人的生命力。鉴于意识对气与人的生命活动有统帅、

主导作用,捧气贯顶法巧妙地运用意识与生命活动的开合来引动混元气的出入,

畅通人与大自然的联系通道,强化人体内外的混化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

程中的内气外放与外气内收是自然呈现的,不是用以意领气的强迫方式完成的。

当意念外开与虚空(或天地交合处)相合时,一方面,意识活动是向外开散之势,

必然引动人体生命活动向外开张,使体内混元气趋向于外。虽不着意于气,而气

自动。此时气之外出、向外扩展是整体全方位的,是体外混元气层的扩大。另一

方面,意识与虚空相合,实际是和最原始的混元气相合,这本身就是与大自然界

的混元气的人为的混化。当意念想体内时,意念向内集中,引动生命活

合,体外之气也随之内敛而入。

或问曰:如此运用意识——意识指向外在的虚空,与气功的固有特征——内向性运用意识岂不矛盾吗?否。1、内向性运用意识内容之一是要求精神活动走

向单一化,意识与虚空相合符合这一要求。2、内向性运用意识的目的是使人进

入气功态,而意识与虚空相合的状态,就是气功态——而且是高级气功态的表现。

清朝的气功家黄元吉曾指出:"唯能存心于虚无一气,此心此神即与太和元气相

往还,所谓神气合一,烹炼而丹者也。"(《乐育堂语录》)Ⅲ、捧气贯顶法的练功特点

一、练捧气贯顶法的根本原则是神(意)与气合,以意引气,神气并重。这

里所说的气,一是大自然中的混元气,一是弥散在自身周围的自己的气,同时也

包括自己身体内的气。不过是以体外的气为主。其引动方法与原则如前所述。

二、借助形体运动的开合来强化意识活动的开合,这一练法似乎又像神形并

重,其实不然,因为它的主旨不是要强化形,而是借此引动内气外放与

三、为了达到上述练功要求与目的,需要:

(一)神态悠娴,恬静安舒,怡然自得,即美在心中,乐在心中,且坚定自

若。

(二)姿态要舒展大方,潇洒自如,不拘谨、不做作,要放得开,收得往。

(三)动作要柔软、圆润、连绵不断,快而不停、慢而不断,灵活自在。

(四)意识的开合是练好本功的关键,外开时意念要远开至天边,内合时合

于体内——越深越好。

Ⅳ、功效

一、通过人体与大自然混元气的畅通,可疏通全身膜络,打通人体关窍、穴

道,使人体气脉和畅,从而旺盛人体生命机能。

二、本功法得气快、气感强,治病健身效果好。

三、通过本功法的锻炼,可激发出一定的潜在功能,可敏锐人体的感触机能,

如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河湖海、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感知。

四、本功法是行之有效的采气、聚气之法。通过本功法的锻炼可迅

速地学会

与运用发放外气治病的技能,如信息组场治病、信息组场带功等。

捧气贯顶法功法

预备式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如立正姿势。目视前方天地交界处,

两眼轻轻闭合,目光收回(图2-1)。

念口诀: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

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Ⅰ、起式

一、小指带动,指掌慢慢上翘,成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与臂成直角。意想

手心与地气相接,以肩为轴,两手做前后拉气三次。向前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

约15°;向后拉至体侧(图2-2)。

二、以小指带动,松腕,转掌心相对。虎口向上,臂放松,与肩等宽从体前

向上捧气,至手与脐平,掌心微含,回照肚脐。(图2-3)继而转掌心向下,意

想两臂延伸到无限远,在无限远处,两臂(两手与肚脐同高)向两侧外展至背后。

小臂微收,转掌心向内,掌心微含,回照腰部命门穴(对脐处)。(图2-4)而

后小臂上提,顺势内收掌腕到两肋旁,掌心向上,用中指端向大包穴(属脾经,

在第六、七肋间)贯气。(图2-5)

三、随后两臂向前伸出与肩平,掌臂微收,掌心微含,中指回照两眉间印堂

穴。(图2-6)随之两腕微微转动,带动十指斜相对,而后转肘外撑,

力点在肘,带动两臂向两侧展开。(图2-7)至左右成一字与肩平,小指带动,掌心向下,

连续转掌心向上,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

(图2-8)而后沿头正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手(大臂与身体呈45°,两小臂成

一平线,中指尖向上,拇指根对着膻中穴)。(图2-9)

Ⅱ、前起侧捧气

一、合十手转指端向前并推出,至两臂伸直,高与肩平。(图2-10)逐渐分

掌,转掌心向下,立掌外撑(掌指上翘,掌心外突,掌与臂成直角),意想掌臂

延伸至天边,在天边推揉三次。推揉要肩、肘、腕一体,两肩沿上、后、下、前

顺序划立圈。推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时以肩带动,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想从天边收回体内。(图2-11)而后立掌外撑,意想掌臂延伸

至天边,以掌带臂沿天边左右水平拉气三次。左右拉开约15°, 再合拢至两臂平

行。(图2-12)

二、立掌外撑,两臂向两侧展开至左右平肩。立掌外撑,意想掌臂延伸至天

边,在天边推揉三次。推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时以肩带动,

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天边收回体内。(图2-13)而后立掌外撑,意想掌

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作上下拉气三次。向上拉约15°,向下拉至平肩。(图2-14)

三、松腕转掌心向上,意想两手延伸至天边,沿天边捧气至头顶上方,两臂微曲,腕与肩等宽,掌心微含照向头顶,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图2-15)向头

顶贯气,两手沿体正前方下降至肚脐。两中指相接,点按肚脐。(图2-16)

四、两手中指平脐向两侧扒开转向身后,至命门穴,两中指点按命门穴,而

后沿膀胧经下至两足。(图2-17)两手沿足外侧抚至趾端并敷于足面(手指、脚

趾同方向),向下按揉三次。下按时,膝向前跪,身体重心向前移至两手,意想

手心通过足心入地;抬起时提膝,臀部向上抬,身体重心移向两足,两手不动,

把放出去的意念收回体内。(图2-18)而后,两手稍起,转手心相对,如捧气球,

意想把地气从地里拔出,捧在手中。而后,两手分开,转掌心对向两腿内侧沿足三阴经向上导引至肚脐,(图2-19)中指点按,而后两手分开还原至体侧,自然

下垂。

Ⅲ、侧起前捧气

一、两臂从体侧阴掌(手心向下)上提,成一字形。(图2-20)立掌外撑,

意想手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向两侧揉推三次。(同图2-13)推时,以掌根带动

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时以肩带动,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天边收回

体内。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作水平拉气三次。向前拉约15

°角,向后两臂成一字。(图2-21、图2-22)

二、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至天边,两臂沿天边向体正前方合拢,与肩等宽,两掌在天边进行揉推三次。推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时以肩带动,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天边收回体内。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至天边,在天边进行上下拉气三次,向上拉约15°角,向下拉至平肩。(图2-23)

三、松腕转掌,意想沿天边捧气至头顶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顶,停留一个

呼吸的时间,向头顶贯气,两手继续下降至印堂穴,转掌心向内,两中指点按。

(图2-24)沿眉向两侧分开,向后至玉枕骨下,两中指点按。而后,两

手沿项下

至背,两中指点按第三胸椎处。(图2-25)再转回体前,从腋下向后,两手至背

后,尽量向上。(图2-26)掌心紧贴身体,两手沿胆经、膀胱经下至命门穴,两中指点按。(图2-27)而后两中指沿带脉分开,回归肚脐,两中指点按。

四、两手沿足三阴经(腿内侧)下至两足,两手沿足内侧抚至趾端。(图2-28)两手敷于足面,按揉三次。下按时,膝向前跪,身体重心向前移两手,意想手心通过足心入地;抬起时,提膝,臀部向上抬,身体重心移向两足,两手不动,把

放出去的意念收回体内。而后,两手稍起,转手心相对,如捧气球,意想把地气

从地里拔出,捧在手中。而后,两手分别沿足外侧至足跟,转手心向内,沿膀胱

经上至命门穴,两中指相接点按。(图2-29)沿带脉分开,回归肚脐,两中指点

按,两手分开还原至体侧,自然下垂。

Ⅳ、侧前起捧气

一、捧气

两手如捧物,虎口向上,两臂与正前方成45°角上举,(图2-30)意想沿天

边捧气至头顶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顶,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向头顶贯气。

(见图2-15)两手沿耳下至两肩前,小臂直立胸前,掌心朝前。(图

2-31、2-32)

二、回气

(一)右掌坐腕向前推出,臂似直非直,松腕,小指带动,将掌心翻转向左,

微含。(图2-33)并向左划弧拢气,约90°角时,拇指掐于中指中节正中(中魁穴)。(图2-34)其余四指轻轻并拢,继续向左拢气至身后,约180°。由身后

回归左胸前,中指点在左侧锁骨下缘中点之气户穴(乳头直上方),向气户穴贯

气。(图2-35)

(二)左掌坐腕向前推出,向右拢气约180°至身后,重复右手动作,方向

相反。

(三)拢气后,两小臂在胸前呈十字交叉状,大臂与身体呈45°角。(图2-36)

自然呼吸三次,吸气时中指点按气户穴,呼气时微放松。松开掐诀双手,两臂前推,两腕转动(转莲花掌),两掌胸前合十。(图2-37)Ⅴ、收式

合十手举至头顶上方,上拔,意想举向天顶。(图2-38)两手分开,转掌心

向前,两臂由两侧下落与肩平,逐渐转掌心向上,沿天边向体前合拢,与肩等宽。

(图2-39)掌臂微微内收,中指回照印堂穴。而后,两肘回抽,两掌指端指向第

六、七肋间,用中指端向大包穴贯气,再向后伸出,向两侧外展。两臂转至两侧

时,转掌腕使掌心相对,向体前合拢。(图2-40)两手重叠放在肚脐上(男左手

贴肚脐,女相反),静养片刻。(图2-41)两手分开还原至体侧,慢慢睁开双眼

捧气贯顶法可以练不同层次的物质

捧气贯顶法可以练不同层次的物质 阎立海 (山东淄博) 内容提要: 莫认为捧气贯顶法初级、简单,可练可不练的,而应该每次练功,无论练哪几步功法,都应该首先练好一步功。因为一步功主要是练第二层面能场物质和第三层面信息物质的,是可以直入上乘的功法。 关键词: 实体物质能场物质信息物质组成部分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进化意识本质 我们宇宙是物质的,物质包括第一层面的实体物质、第二层面的能场物质和第三层面的信息物质,按照组成物质的三大要素质量、能量和信息的隐、显区分,凡质量、能量、信息都呈显在状态的为“实体物质”,实体物质又分为质子、中子等组成的“基础实体态物质”,原子、元素、分子、离子等组成的“基砖物质”整体的实体组成部分,各种天体组成的不同层次“天体、星系”物质整体的实体组成部分。凡能量、信息呈显在状态、质量呈隐伏状态的为

“能场物质”,能场物质又分为以电子为代表的“负能场态物质”,以光子为代表的“中性能场态物质”,以正电荷为代表的“正能场态物质”和正、负能场态物质混、化产物的“混化能场态物质”。凡信息呈显在状态、质量和能量都呈隐伏状态的为“信息物质”,信息物质按照从初级至高级又分为由信息点组成的“初始信息态物质”,由信息线、信息面组成的“简单信息态物质”,由信息体组成的“万事万物信息态物质”和由人类大脑物质整体的信息组成部分——意元体组成的“高级信息态物质”。 根据不同练功目的,捧气贯顶法可以练第二层面的能场物质,也可以练第三层面的信息物质。 一、为了祛病强身、开发智慧: 如果单纯为了祛病强身、开发智慧,练第二层面能场物质中的混化能场态物质就可以了。混化能场态物质由正、负能场态物质通过不同渠道混化而生成,它们具有“物质性”、“空间占位性”、“能量表现形式多样性”、“与实体组成部分呈包容性”、“能场组成部分之间呈挤容性”、“从属性”、“运动性”等一系列物质特性。混化能场态物质时空结构形成的聚、散二力为“聚4散4”,属于聚散二力持衡的中性能场态物质。 在三维空间,它们都是占位分子和分子以上不同层次物质整体实体组成部分周围的三维空间,形成物质整体的能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物质整体包括山河湖海、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各种植物、动物、人以及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各部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分子等,在它们实体组成部分周围的三维空间,都是由同层次物质整体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混化能场态物质占位并组成,除了不同层次物质整体实体组成部分占位一小部分空间外,绝大部分的三维空间都是由混化能场态物质占位并组成。

捧气贯顶法 纲要

捧气贯顶法纲要 一、提高对捧气贯顶法的重视程度 气功科学认为,新陈代谢过程是通过生命体的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内外二气混化来完成的;而且这一变化过程主要是在生命体周边的膜(在细胞是细胞膜,在人体殉是各种粘膜与皮肤)上进行的。生物膜的气机变化超出一定限度则形成病态;这一功能一旦丧失,即会引起该生命体的死亡。智能气功针对这一过程安排了捧气贯顶法,强化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和内气外气的混化过程,从而提高人的生命力。所以,认真练习捧气贯顶法,不但能治好各种病,而且能促进人体功能态从常态向超常态进展。捧气贯顶法功法简捷,易学易练,是智能动功的一步功、基础功。“一步”、“基础”并不意味着功法低级。基础打不好,练后面的几步功法就举步维艰,勉强习练,也仍是一步功水平。气功是通过一定的特殊方法达到完美自己身心的一个过程,练气功要使身体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才能起到作用。所以功法层次和功夫水平不等同。每一步功法都有这一层的完美身心的要求,如果没达到这一层要求,就躐级行功,往往欲速则不达。所以真正想练功夫,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智能气功科学功法学》第二章第三节中指出,捧气贯顶法中蕴含着高层次内容、高层次练法、高妙的采气之法,在第二章第四节中又阐述了先练外混元的优点。认真阅读、领会这些内容,能提高对捧气贯顶法的重视程度。这样,在练捧气贯顶法时,就更容易激发恭敬的心态,更容易使意识集中专一,从而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取得良好的功效。 二、练习捧气贯顶后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练习捧气贯顶法首先要达到的要求是把身上的病治好。 从超常态方面来讲,反复学习《智能气功科学功法学》,把捧气贯顶法精神吃透,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按照功法要领苦练3个月,一般应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 1.随着意念和动作的开合,能感觉到身体周围在一涨缩 2.具备感应功能,如松静站立,身后有个不会气功的人用手对着你的背,你晃晃身体,就能感觉到他手的位置。 3.全身毛窍、腠理都能随随便便凭意念和手的开合而一开一合。 4.能看到气或有感知功能。以上四种情况,至少第一种情况应该达到。 三、捧气贯顶法基本理论须知 (一)练捧气贯顶法的根本原则是神(意)与气合,以意引气,神气并重。所谓神<意)与气合,就是用体察思维去认真体察混元气的无形无象的恍惚之体性,即意识与气混化。这里所说的气,一是大自然中的混元气,一是弥散在自身周围的自己的气,同时也包括自己身体内的气;不过是以体外的气为主。练本功法时多强调意识与虚空相合,它是智能气功开放性的根本。 (二)捧气贯顶法练外混元。外混元指意识与外界混元气混化。人之生命活动是在不同层次进行的。人的皮肤、肌肉、血管、五脏、骨骼、细胞等都有膜。未练功的人,体内混元气主要运行于膜络,与大自然进行气的交换亦主要在膜及皮肤等浅表层。捧气贯顶法把人的上述固有的功能强化起来,使之与大自然进行气的交换通道更为畅通,从而使人体浅表层之混元气与大自然混元气混而为一。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意念,而且着重于在人体外面去混合,故称为外混元。外混元练法是建立在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基础上的,它只是把人固有的自为进行的外混元过程的规律加以自觉运用罢了,因而它易于显现出对生命运动的强化、优化效用。 (三)捧气贯顶法练外混元的机理 .混元气理论指出,人体的周围有一层弥散的人体混元气。这层混元气与人体内的混元气是一致的,受着人体的整体活动(包括人的各部组织活动)的影响。人体内的气通过皮肤的毛孔、腠理、穴道、关窍等散发到体外,形成混元气层。这一混元气层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当人的生命活动处在外开(如呼气或向外发力)状态时,人体内的混元气随着开而外出,使体外的混元气层的范围扩大;当人的生命活动处于内收(如吸气或向内收力)状态时,人体内的混元气向内集中,体外的混元气则随之入内,使体外之混元气层的范围缩小。混元气的这种一出一人的运动,不是简单的内气外出与外气内人,而是人的混元气与大自然的混元气的混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体内的混元气散发到周围的量越大,质量越高,对大自然的混元气影响越大,裹胁的外界

排病反应及气冲病灶

服药后的排病发应,与练功反应有类似之处,供参考 练功反应(主要指痛苦的感受)明显 练智能气功得气快,效果好,身体健康水平不断向更高梯度发展,变化显著。在身体健康迅速向高梯度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会逐步把体内积聚的不利于生命活动向着高一梯度上升的因素排出去,其中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这时身体相应的部位便会出现不适甚至痛苦的反应,叫练功反应。练功反应有以下几种:(一)排除病毒反应。练功之后,体内某些疾病不能直接消除或转化为正常,而体内有害之物又需要迅速通过身体不同渠道排出去,于是出现各种排病毒反应。有从人体下面之排泄系统排出者,如腹泻、便血、便脓、尿浑浊、月经和白带增多而有异味等;有从上面排出者,如咳嗽、痰多、呕吐、吐脓血、流鼻涕、鼻孔出脓血、眼睛分泌物增多等;有从躯体和四肢排出者,如发烧、出汗、出皮疹、生疮块、出现类似脚气症状等。凡此种种,皆为病邪外排之表现。排病毒反应最快、最多者为腹泻。辽源市一直肠癌晚期病人,在22 天的学习班中,腹泻竟达300 余次。参加学习前每天只勉强吃100 克饭,上下二层楼需人搀扶,练功第三天开始腹泻,第7 天一天腹泻37 次,排泄物有脓,血及腐臭之物。经大量排病“毒”,学习班结束前,一天能进食600 克饭,可自己上下五层楼。排病反应有时会很剧烈,不妨再举一例。西安市一血小板增多症病人,经医院治疗数年不愈。练智能功后出现严重咳血、吐血现象,有时一吐半痰盂,并夹杂很多紫色血块。排病反应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因高烧引起的病,排毒时往往会出现持续高烧至40°C 甚至41°C(属排病毒反应之高烧,人头脑清醒、不会头晕脑胀和昏迷)。遇排病毒反应,不要惊慌忧恐和中辍练功。或问:遇此情况自己不能辨别是疾病还是排病反应,如果是疾病怎么办?智能气功不搞辨症施功与辨症施治,通过练功对各种疾病均有疗效,因此即使是疾病,只要对气功治病坚信不移,坚持不懈地去练功,亦能消除。如果意识不过关,总疑心是患病,怀疑气功的治疗作用,亦可适当服用药物。用药物宜因势利导,勿用对抗性药物。腹泻宜用通便药而不用止泻药,咳嗽吃化痰药而不吃止咳药,出血服化瘀药而不服止血药,发烧宜服升散药而不服清凉药,更不要输液以免壅遏阳气。服用适量补药,对出现各种排病毒反应,均有裨益。 (二)气冲病灶反应。身体有病之部位在练功后可能出现比原先更为难受的感觉,叫气冲病灶反应。此为练功后体内真气比较充足,疾病开始好转,但尚未完全转化为正常时的一种特有现象。一般多出现于长期较严重的慢性病患者。由于病灶在体内长期存在,身体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产生暂时性的病理平衡。练功后真气增多,在不断与病邪争斗中,有病部位之功能包括感觉功能逐渐恢复,对疾病的感觉也就敏感起来,于是比原先更多地感觉到症状,遂造成疾病比原来加重的错觉。试以颈椎骨质增生为例说明。颈椎长了骨刺,刺激神经,胳膊抬动时产生疼痛。几年后,骨刺虽未见小,胳膊却不觉疼痛了,但胳膊抬动的幅度小了,这就是形成了病理平衡。用中医和气功的经络气血道理解释:人体各部分密布大大小小的经络,比如原先气血能在胳膊的十条管路流通,长骨刺后三条受阻不通,这时还让胳膊按过去那样抬动,有的地方气通不过去,“不通则痛”,出现了疼痛。长期阻塞不通,胳膊某些局部得不到气血充养,功能便萎废,也失去了疼痛的感觉。练功后气足了,堵塞的三条管路被冲开,胳膊的功能开始恢复,但未达到正常状态,随着感觉功能的恢复,便感觉到更多的疼痛和不适。所以气冲病灶反应

庞明老师讲的小故事

庞明老师讲的小故事(九)──智能功的“电梯”! 余洋 (一) 有一次我和庞老师见面的时候,谈到了关于功法的问题。我开玩笑的对庞老师说:“我在广州参加捧气贯顶法培训班,结业时考试,我的动作都不及格,老师说,我的动作虽然气感很强,但是离标准的要求差的太远,所以还是要给我不及格!也就是说,在辅导员培训班,我连辅导员的资格都没有考上……” 我又问庞老师:“老师,我三步功法都学过了,我要多练那一套功法?” 老师告诉我:“你要多练‘三心并站庄’,每天练站庄,要不少于两个小时,其它的功法练不练都可以!” 我又问老师:“为什么为什么单练‘三心并站庄’就可以了? 庞老师说:“‘三心并站庄’贯穿于我们智能功每一部功法之中,我们智能气功的六步动功,就好像六层高的一座大厦一样,‘三心并站庄’就好像贯穿于这座大厦中的电梯一样,‘三心并站庄’可以由低层直达高层!” 我又问:“老师,练‘三心并站庄’的意念活动是什么?” 庞老师反问我:“一棵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树,他的意念活动是什么?” 我回答说:“一棵树它没有什么意念活动呀,顺其自然呗!” 庞老师说:“如果你练‘三心并站庄’,真的能练到像一棵树一样,立在那里,你的功夫就很高了!” 老师又突然一转话题,问我,:“你看过别人敲木鱼念经吗?” 我回答说:“我看见过!小的时候,我的隔壁邻居是位老先生,他就天天敲木鱼在那里念‘阿弥陀佛’,一念就是面几个小时……” 我的脑子里突然“当!”的一响,好像有谁拿木鱼棒敲了我一下,我知道了‘三心并站庄’要怎样的练了! 我又问老师:“既然您说‘三心并站庄’这样的重要,那又为什么要编排出那么多功法出来呢?直接告诉大家多练‘三心并站庄’多好!何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呢?” 庞老师就反问我:“假如你是开服装商店的老板,认为‘中山装’最好,你是不是在商店里只卖‘中山装’呢?那你就可能要赔得个净光!现在的社会,又有几个人懂得穿中山装好呢?

形神庄

形神庄 形神庄是智能动功的第二步功,属内混元阶段,练形神混元,使体内混元气充斥,通达于皮、肉、筋、脉、骨各层次中,而融为一体。其特点是:①式子单纯,难度较大,其中多数式子均可做为庄法单独练习;②着重运动韧带、小关节和平时很少运动的关节,发动内气较快,可运气于发、肤、指端,是本功法的难点所在;③要求神与形合,以形引气,形松意充,匀缓和柔,外方内圆,蛇形蛹动,周身一家,动中求静。 本功法的功效是:①抻筋拔骨,强身壮力,健美身形;②放松形体,和畅经脉,启动真气,以利于开关通窍; ③更易形神,增益智慧,是深究气功之阶梯。形神庄全套功法除预备式、收式(与捧气贯顶法基本相同)外,共分十节,歌诀是:鹤首龙头气冲天、寒肩缩项通臂肩、立掌分指畅经脉、气意鼓荡臂肋坚、俯身拱腰松督脉、转腰涮胯气归田、平足开胯分前后、膝跪足面三节连、弹腿翘足描太极、回气归一转混元。 第一节形神庄综述 Ⅰ、形神庄简介 一、形神庄的含义 形神庄是一特有名词,是指智能动功的第二步功。它的含义是什么呢?首先从字义上讲,形指形体;神指神意(即意识);庄字在这里当姿势讲。三字连起来就可以理解是关于练形、气、神的姿势。形神庄的特有含义是:神合形、形受命于神的锻炼形神合一的功夫。它是在练第一步功后畅通了人与大自然的混元气交换通道的基础上,在人的混元气比较充足、人的生命功能比较健康的基础上,继续深入锻炼的功夫。 二、形神庄练内混元的形神混元 智能动功练内混元的功法有形神庄与五元庄。形神庄练内混元的形神混元,五元庄练内混元的脏真混元。五元庄将在第四章介绍,这里只讲形神混元。 (一)何谓形神混元:把神意活动与形体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即在练功时充分发挥感觉运动思维(沉伏逻辑思维而呈现)的作用,就初步达到了形神混元。常人的形体运动虽然也是受神的支配,但神的注意力并未集中于运动的形体上,而是集中于运动的目标上,属于外向性运用意识。练形神庄要求神意完全集中于运动着的形体及与之相关部位,使神意逐渐透到形体的皮肉筋脉骨各部组织中去。鉴于神意对气的统帅作用,神意透入的部位,气也就随之而入,从而改变了各部组织中的气的分布状态。在常人的各部组织中,气的分布多集中于该组织的膜上。随着神意的集中与透入,一方面气量增多,一方面气随神意向组织深部透入,逐渐形成各部组织的内气充足,内外无别的混元状态,即称内混元的形神混元。 (二)以神形并重的练法来练形神混元“神注庄中,气随庄动”是练传统动功的基本原则,形神庄采取神形并重的练法就是这一原则的活用。练功时要求神意集中于相应的练功的形体,开始多属于“神念形”的层次。如果练外混元有了相当基础,譬如对气已经有了体察能力,在神念形的同时也可能会感觉到练功部位的气,进而体察到练功部位的状态,从而进入“神观形”的层次。征诸实际,很多人在练形神庄时,是“神念形”与“神观形”相辅为用。在练功中,神与形合是需用大功夫的,首先必须把每一动作做到合乎标准要求,做到熟练、松静、自然,然后,闭着眼练完全套功(其中有几节功闭眼不易掌握平衡),这标志放松、平衡有了基础。然后根据不同的练功内容加练全身的不同窍点,这是从局部练???____全身的捷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神与形合也是传统气功中的一种上乘练法。李清庵说:“身心合一,神气混融,性情成片,谓之丹成。”(《中和集》)陆彦孚真人也指出:“神者生之本,形者神之舍,道以全神,术以固形,神全而形固,则去留得以自如矣。”当然,我们初练功的神合于形,与上述传统气功中的身心合一不是同一层次内容。列举古人论述,只是借以表明以神形并重的方式练功是不违背传统功法中的上乘练法的要求的。如谓不然,试看《修仙辨惑论》所述:“夫天仙之道……以身为铅,以心为汞,以定为水,以慧为火。”传统气功炼丹需是“汞投铅”,依此所述的上品丹法就是心身相合了。当然这里还须有一系列练功要求,不属本篇内容,故略而不述了。 Ⅱ、形神庄的功法特点 一、动作难度大 本功法中的诸多动作,多是从武术气功与传统气功的动功中的诀窍化裁、变通而成的。全套功虽然才十节功,但每节功中彼此连续性不强,而且动作比较单调,动势直多而圆少,表面看来,似乎不如捧气贯顶法优美、舒展、大方,不那么吸引人;加上本功锻炼的着眼点在于补救常人运动造成的形、气之偏,故其动作多有背拗日常运动之习惯者,其中有很多动作是牵动日常很少运动的小关节。故初练功者,只要把姿势做正确,就一定会觉得非常

鹤翔庄

鹤翔庄功法 修改后的鹤翔庄功法首先对功法正名归本,明确了鹤翔庄功法是全套智能功的第一步功。它属于混元功的范畴,是开放型功法,练的是外混元。气机运行的路径,主要是人体周身的膜络。同时丰富了功法的内容和要求,它主要包括五节动功、静功站桩、捧气贯顶法、集体组场发气治病。这四者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总的要求是松静自然,动静相兼、以意领气,意随庄动,气随意行,意、气、形合一。 五节动功练法和要求又各有侧重,第一、二节主要是开,但开中有合;第三、四节主要练自身,培养真气,打开关窍;第五节主要是收,就是把自身上下内外的气和练功场地的气都收回来,使天、地、人三者混元气内外融为一体,收归于下丹田 第一章动功 第一节通六合双回气 本节功主要是开穴道,使人体和天、地、四方自然界的外混元气相合。也就是掌心、百会、脚心与上、下、前、后、左、右的外混元气相合,人在其中。这就是通六合达到开合穴道和合外气,疏通膜络,培育真气之目的。 一、预备式 两脚成后八字,脚跟略宽于肩。上体中正,两臂自然下垂。下腭后收,松静站立。双目平视前方天地相接处,神光内收。舌顶上腭,似笑非笑,心澄目洁,身体由上而下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开始意

守(图1)。 二、提翅 意在掌心。转阴掌,两臂向前缓慢扬起,与肩平,掌指上翘90度,掌心突出,意念向前至天地相接处,前后柔力收、推3次。收以肩带动肘、腕回收,松腕约成45度,掌心内含,意从天地相接处将气收入下丹田;推,以肩带动肘、腕外推,掌指上翘成90度,掌心突出,意从掌心推至天地相接处(图2~4)。 三、展翅收推 松腕落掌约成45度,掌心内含,意在掌心,两臂与肩平,左右展开,成一字形,掌指上翘90度,掌心突出左右柔力收推3次。收,以肩带动肘、腕回收,松腕约45度,掌心内含,意从左右天地相接处将气收入下丹田;推,以肩带动肘、腕外推,掌心突出,意从掌心推至左右天地相接处(图5~8) 四、合翅后推 两手放平,掌心内含,意在掌心,松肩合翅,两臂从体侧缓慢下落,约与躯体成20度时,转掌心向后,两臂柔力向后推至与躯体约45度,同时翘掌成90度,掌心突出,意从掌心向后至天地相接处(图9~11)。 五、折翅转掌 松肩转腕,意从天地相接处将气收回,掌心相对,掌心内含,双手顺势向命门贯气,从肋侧上提,指尖从六、七肋间缓慢向前伸出(图12)。

关于(外混元和内混元)练功问题(庞老师19910402讲课)

关于练功问题 庞明老师一九九一年四月二日在智能气功培训中心进修部(第八期)的讲课(根据录音整理) (华夏智能气功培训中心一九九一年五月) 大家对怎样练功比较关心。今天借讲"涵养道德"这一课的机会谈谈练功问题。 涵养道德是日常生活中的练功,而练功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功法锻炼的问题。同学们要求提高功力,怎样才能练好功提高功力呢?首先要把功法学好,功理学好,还要从涵养道德做起,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最后落实到功力上去。对提高功力应该有个全面理解,怎样提高功力呢?功法要练,功理要学,用理解的功理结合功法再去解决意识的清明度。解决意识的清明度是要一步步的来,需要一段时间,目前能很快见到效果的是功理、功法,因为解决意识清明度需要从涵养道德陶冶性情入手,不是一下子就解决得了的。从理论上弄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认真地一时一事自觉地锻炼。克除我执。陶冶性情。提高情趣需要时间,没几年时间是不行的,克除我执需要时间更长。不能苛求。马上着手做的就是学理论,光练动作不行,智能功讲三传并用,一是形传,教学动作姿式,二是口传,讲智能功理论,三是心传,老师组场带功。对同学们来说就是努力学功法。功理。至于老师带功,如果你自己体内通透度不够也带不进去。高层次的反观自身,返到意元体里边去,我教功至今只有两人,只要把道理跟他一讲:"往回收,收到意元体里面去",一说,意念这么一动,就进去了,在里面能合住感觉对了,他马上感觉到,懂了老师给印证了。按过去说,这叫"明心"的程度,因为他有这个素质,老师一动他就感觉到了。这不是每个人都行,只要你意识一动:"带进去"就不对了,没有了,进不去了。功夫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必须认真练。不是不"带"你们,是自己接不进去。要想接进去,就要刻苦练功,把自己的素质变一变。学习功理要落实到行动中,这就是练。怎样才能提高功力呢?对长功必须实事求是,对智能功要有所理解,千万不能好高骛远,要从第一步功开始,智能功练的是成始成终法门,开始这么练以后还这么练,没有特殊的内容,我们这几步功的功法不同,而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就是从外往里一层一层的走。不要认为我讲的这个道理浅,就这些您做到到没有?进修部的同学一开始必须练外混元,捧气贯顶法练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你放的收的怎么样?有人想出功能练感知,把外混元练好了就应该出功能,不仅仅回发放外气也应该出感知功能。第一步功练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开始练意念到天边,天边就是天地交合处,在哪儿也不清楚,回收体内就在身体里边,在哪也不清楚。这一段就是内气往出开,外气往里合一开一合。 这次讲课讲了第一步功运用意识的主要方法是"神与气合。以意引就练这个:大自然界的混元气。人体周围弥散的自身混元气。以前这一点没讲这么细,这次讲了就应该认真练它,练外混元就是集中精神去练开合。一开一合手有感觉了,再一开一合周身的穴道。毛窍。腠理都能感觉到开合了。如果连这一步还体会不到,练内混元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皮肤层感觉最明显。不练气功的人膜络层的气多练气功人加强了膜络层的气,一开一合还感觉不到,还能感觉到里面吗?内混元要皮肉经脉骨里边气通,才能感觉里边的情况。以前这些讲的不够,大家认识不足。我们必须从外混元认真地练起来,外混元气足了一开一合能感觉到了,再把气往回收,通过形神庄的动作把气引进去往回收,再通过开合把气渗到皮肉

捧功的意念运用

怎样练好捧气贯顶法(根据庞老师讲课) (庞老师说捧气贯顶法如果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如果意念做到位了是很高的意境) 捧气贯顶法是练外混元的,属于智能功的第一步的范畴。它主要通过姿势的开合和意念引导的配合,引动内气外放,外气内收,畅通人体内的混元气和大自然的混元气相交换的通道。练好了可以增加人体混元气,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怎样练好捧顶法,思想上首先要明确捧气贯顶法是练外混元的,自身的气必须和大自然的气结合为一体。当你要练功,往那一站,就要有这个意念。练功前默念的几句口诀,头句就是“顶天立地,形松意充”。所谓顶天立地就是站在那里意念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如果不会用意念这样想,就可以想头顶有一股气往外冒,头皮没有了,头和天连上了,地气和脚气连上了,所谓形松意充就是形体放松,意念充实全身,并且把身体充实到天边去。有了这两句话的意念,就仿佛天底下只有我一个,周围什么都没有,我在天地之间,伸手可以触天摸地,整个空间被我占有。这就是古人说的心包天地。它是最好的练功意境。有了这个意境,身体就最容易放松,身体放松得越好,体内的气就越容易出来,外边的气越容易进去。把自己和大自然相结合是练捧气贯顶法思想上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其次要想着自己周围有很多气,自己在气中间做动作,把气假想得越浓越好,就好象在游泳池或者在大澡盆里,身体四肢一动,水有很大阻力那种感觉。要多去体会,动作做慢些,等到手真正能摸到气了,真正感觉到气的阻力,收气的功能也就强了。练功时可以想象自己在高山之顶,下边云气飘飘流动,一伸手就能摸到,有了这种意境就神与气合了。这个气不是丹田之气,而是周围大自然之气。有人说内气外放把丹田的气放掉了,这是错误的理解。我们外放的内气不丹田之气,而是体内外混元气。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内气外放和外气内收,不练功的人也不断通过气机的开合与外界进行气的交换。体内的气出去的多,通道就会扩大,进来的气才能多,如果不愿用手内气外放,放出去的少关窍没打开,收进来的气也就不会增多了。我们在做推揉动作与大自然进行气的交换时要有这样一个总的概念:就是用意念的出入去带动气的出入。只管意念不去管气。做推的动作意想推向天边时,不要想自己的气怎样流向天边,不要想把气推到天边。你意念已经是顶天立地伸手能摸到天,手一推,意想天边,气自然就出去,离开了你就是天,手往回一收就会自己去动,不要去管气,这是以意引气。 练功开始时要调整身形,做到周身中正身体平衡,把身体重心要平放在双脚上,并在大脚姆趾趾跟处加一点意念,这样身体就比较适度了。然后松静站立,目视前方,目光回收,目光回收后要留一线光,不要全闭死,全闭死回收的气就少了。 预备式。做翘掌动作是先掌心向后,再用小指带动手掌向外划四分之一的园,把手一拧,手掌就翘起来了。手掌转运的时候,小臂、大臂都要跟着转。接着拉地气做三个拉推时,整个手臂都要放松,坐腕,肘尖微下垂,手臂不完全伸直。以手动带臂动。意念想着手在地下拉地气。三个推位做完后松腕、转掌、手往起抬,这三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手往起抬时意念从地下拿起一个球,并把地气拉起来。手抬至与肝脏平时,中指回收照肚脐,意念把地气收到脐内丹田里,然后转阴掌,手与脐高。双手外展时意念摁着地走,手的高度不变。外翻,回照命门,意念要从天边收回,如果肘不微翻则气扣不住,回照命门时手的位置,不要在命门之下。回照命门之后小臂上提从腋下贯气往大包穴,大包穴在体侧六、七肋骨之间,用中指点按,不要贯低了。接着手向前伸出,这时手带气如托物,伸直后与肩平,用中指指尖带动掌臂微微回收照印堂,回照得慢印堂就会有胀感,然后转手掌斜向上,从臂根到臂肋沿天边向外撑(不是十指相对外撑),外撑力点在肘和臂外侧。撑至双臂将成一字转阴掌,再用小指带动转掌心向上,转掌向上时要划一个小园,划园时小指经下方顺势向上翻,手掌不要下垂。手往上翻时意念在天边翻,手一拧把地气在天边绞起来,翻到天上去,手托着气到天上,主样气感就比较大,两臂都会涨起来了。手向上划弧时气被挤,就从中间落下来了,这

●●八句口诀就是静功的精髓

八句口诀就是静功的精髓 常文跃 我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在开合。每当我精力充沛、精神集中时,可以体会到开合的动静,聆听到开合的声音。练捧气贯顶法,就是要我们主动运用意识,去强化开合,体察开合。但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需要反复琢磨,不断地改进运用意识的方法,使自己走进“一种意境之中”。这就是精神上恬澹虚无,意识上要人天圆融,要走进这种意境,就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用良性信息的导引来完成,首先要从八句口诀人手。 “顶天立地”,我的头与脚在向虚空上下两极端中无限延伸,这时,自己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我仿佛看到太阳系、银河系在围绕我转动。“形松意充”,自己身体逐渐由上到下放松,从无限虚空中的头一直下松到无限虚空的脚,松得自己成了一团洁白的高大气柱。在气柱的中心,逐渐产生一股圆撑力,把自己这个混元气混融了的身子一下充起来了,向四面八方无限制地充。最后,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洁白的混元气球,球非常圆,漫无边际,充斥了整个虚空。虚空中一切都包含在这个圆中了,太阳系、银河系只是圆中一点点晶亮的气团,在飘动。“外敬内静”,我尊重智能气功科学,她给了我巨大的力量与能量,使我生机更加蓬勃;尊敬智能气功同道,并扩展到尊敬所有的人,包括未来人与古人。因为他们有许多优点供我学习,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这样收得的信息量就更大了。大家都是组成混元气场的一分子,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尊敬了大家也就是尊敬了自己。由于把自己和大家融合在一起了,没有你我观念了,这时心里便极度澄明,浑身上下一片晶亮纯洁。用这片纯洁心想着尊敬的庞老师正对我微笑,浓浓的双眉、深邃的目光,好象在带领我练好智能功。这愈发使自己心安神宁了。“一念不起,神注太空”,这时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身体完全融于大气场之中,并逐渐融于虚空之中。神不由自主地注意虚空了,神在太空中无所不在,晶亮一片,宛如璀璨的星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把神慢慢地从太空收回。神合着混元气辽渐凝聚,形成混元位,意元体,继而凝聚成自己,这时,体内混元气非常充足,身体轻飘飘暖融融的,混元气不断地进出体内外,自己和自然完全混融在一起了。什么是静功高级境界?在我的意识里“八句口诀”就是静功的精髓,其中既有美好的意境令人神往,又有智能功的精要开合聚散。

捧气贯顶法口令词

捧气贯顶法口令词 捧气贯顶法,是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属于外混元阶段,练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可以使人体混元气和大自然界混元气畅通。练此功有强身祛病之功,有采气聚气之妙。 捧气贯顶法现在开始。 预备式: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全身放松。 “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翘掌,下按拉气:推、拉,推、拉,推、拉。松腕转掌捧气上升,与肚脐平,回照肚脐。转掌心向下,外展,展、展至背后,回照命门,顺势腋下贯大包(穴)。向前平伸,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肘臂外撑成一字,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划弧,头顶上方相合,体前慢慢下落,至胸前合十。 第一节前起侧捧气:转掌指向前,向前推出,与肩平,分手,立掌,与肩等宽,向前推揉:收、推,收、推,收、推。平拉气:开、合,开、合,开、合。两臂外展,成一字,向两侧推揉:收、推,收、推,收、推。立拉气:起、落,起、落,起、落。松腕转掌,捧气上升,至头顶

上方,停留一个呼吸长,向头顶贯气。两手沿面至胸,转掌心向内至肚脐,中指点按,沿腰带向后至命门,中指点按。沿腿后面向下导引,经脚外侧,两手敷于足面,下按、上提,下按、上提,下按、上提,拔地中气,经脚内侧、沿腿内侧向上导引至肚脐,中指点按。分手还原体侧。第二节侧起前捧气:两臂阴掌侧起,成一字,立掌,向两侧推揉:收、推,收、推,收、推。平拉气:合、开,合、开,合、开。两臂体前合拢,与肩等宽,向前推揉:收、推,收、推,收、推。立拉气:起、落,起、落,起、落。松腕转掌,捧气上升,至头顶上方,停留一个呼吸长,向头顶贯气。两手慢慢下落至眉间,中指点按印堂,沿眉向后至玉枕骨下,中指点按,沿项向下导引,两手绕肩前,经腋下至体后,向上接,向下导引至命门,中指点按。沿腰带向前至肚脐,中指点按,沿腿内侧向下导引,经脚内侧,两手敷于足面,下按、上提,下按、上提,下按、上提,拔地中气,经脚外侧,沿腿后面向上导引至命门,中指点按。沿腰带向前至肚脐,中指点按。分手还原体侧。 第三节侧前起捧气:两臂与身体成45°捧气上升,至头顶上方,停留一个呼吸长,向头顶贯气。两手沿耳侧下落,立于肩前,掌心向前。右手坐腕向前推出,臂似直非直,松腕转掌,以腰带动向左拢气,90°掐中魁(穴),曲肘绕肩,点按气户(穴)。左手坐腕向前推出,松腕转掌,以腰带动向右拢气,90°掐中魁(穴),曲肘绕肩,点按气户(穴)。自然呼吸3次。松开掐诀手指,两掌前推,转莲花掌,胸前合十。

打开天门地门秘法

打开天门地门秘法 人体的各个主要穴位也是采气的重要通道,这些主要穴位是百会、神阙(肚脐)、命门、劳宫、涌泉。特别是神阙、命门、劳宫、涌泉更是常用的采气穴位。 用穴位采气关键是要打通这些穴位。而打通穴位,必须靠意念的力量,再辅助一些动作。以下主要介绍打通劳宫、涌泉和百会的方法,掌握了这三个穴位的方法,举一反三,其它穴位就好办了。 开劳宫法 劳宫穴是人体内外气息交换的主要通道。劳宫打开后,练功者就非常方便地实现内气外放,外气内收,进而达到自然大宇宙和人体小宇宙平衡,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打开劳宫穴是进行采气和发放外气的基础。 练功者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头颈端正,两眼微闭,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片刻。然后两臂向两侧平举,同时掌指上翘,至两臂呈一字形时,十指尖朝上。然后两臂外旋,转掌心向上,两手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用力向上伸,然后慢慢沿身体正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式(注意两手掌面不要贴紧,应有一些间隙),然后,两掌轻缓地向左右水平摆动,意;念两手之间的气贯入左右劳宫穴。如此反复导引,左右摆动的幅度不要过大,待熟练后,便可只有动之意,没有动之涌泉形。 经上势导引,气感较强后,以意引气。吸气时,气自下丹田上升一—膻中穴一左手一一一大臂、小臂内侧——劳宫,稍停呼气,呼气时,气进入右手劳宫穴小臂、大臂内侧——膻中穴——下丹 收功时,左手心贴准肚脐,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女性相反),先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圈按摩18次,再反方向由外至内绕圈18次(女性相反)。搓热双手,轻擦脸部数次。 开涌泉法 涌泉在脚心底,这个穴位的开通,对于排除病气,吸取地气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涌泉的特殊的位置,不可能采取拉气的办法开通。斯以主要是靠意念。练功者站、坐皆可,先用意守法守住涌泉,待有感觉后,先默念“开涌泉,接通地气,通九重地。”然后,意念内 气从脚小趾到大趾,沿整个脚掌边沿转一圈,然后从涌泉出去,深入地下,再引地气上升,从足三阴经回到丹田,然后再循足三阳经下去到涌泉入地下,反复循环,最后将地气收回丹田。如平时走路,时刻想着一步一个脚印,这对开通涌泉穴大有好处。 开百会法 百会穴在头顶,为清阳之汇海。此穴在上乘功夫中极为重要,此穴一开,天地宇宙的精灵之气都能吸收过来,开通百会,主要是采用捧气贯顶法。捧气贯顶法分为两部分: 丹田补气法。自然站立,舌抵上腭,意守丹田练功。左手手心对准肚脐,右手背对准命门,手心手背离体约一寸左右,每练3~5分钟左右要倒换一次,可练]0—20分钟。此功法增长功力 贯顶法。练功者自然松静站立,意守丹田,然后双手从身体两侧轻轻抬起捧气至头顶,手心朝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对准百会发气三、五秒钟后,意念双手用力扒开头顶,反复作3~9次。这种功法对打开百会穴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百会穴主要是内丹形成后,打通中脉后自然打开的,只有内丹形成以后,

捧气贯顶法

智能气功-捧气贯顶法 捧气贯顶法是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是治病健身的基本功。其特点是: 1、意与气合,以意引气。通过姿势的开合和意念导引的配合,引动内气外 放、外气内收,从而畅通人与大自然的混元气的联系。可以敏锐人体感触机能, 属智能动功的外混元阶段。 2、本功法是行之有效的采气、聚气之法。通过本功法的锻炼,可以迅速地 学会与运用发放外气治病的技能。 捧气贯顶法综述 Ⅰ、捧气贯顶法简述 以捧气贯顶来命名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法,是抓住了第一步功法的根本。所 谓捧气,就是把大自然界混元气用手捧起来。所谓贯顶,就是把捧起的气,贯入 头顶并由此而进入全身。为何用"贯"字而不用"灌"字呢?因为两字的含义有微小的区别。"灌"字指实物往虚的空间里灌注;而"贯"字多指进入实物之中,有贯通、贯穿之意。捧气贯顶就是用手把气捧起来,往头顶

部贯,以求把头部、把全身贯通。这不仅是对捧气贯顶的字意解释,而且是练第一步功的最根本的要领。 捧气贯顶法由起式、前起侧捧气、侧起前捧气、侧前起捧气(包括回气)与 收式五节功组成。其动作,起式与收式的动作路线是反正相因的。前起侧捧气与 侧起前捧气也是反正相因的。动作虽然不少,但实质是拉气与贯气两部分,其中 拉气是为捧气作准备,它属于传统功法中的采气的范畴(采气方法多是手与意念 结合,把外面的气采归自身,详细内容见《智能气功科学技术——超常智能》)。 捧气贯顶法中的诸多拉气,蕴含着传统功法的三才采气、六合采气、五行采气等 精华。贯气包括向顶贯气与向周身贯气两部分内容,它是从传统功法中的"灌顶" 与"喂气"衍化而来。灌顶也叫"开顶"或"摩顶",是师傅给徒弟向头顶(道家称天门穴,佛家密宗称梵穴)发气,多配合念咒与观想,往往可使徒弟有一定的内在感受,而增强练功信心与练功意识。喂气多是气功老师帮助弟子长功的手段:即向关键穴道发气、补气,从而改变练功者的气机。捧气贯顶是自己给自己贯气、喂气,不仅收到了传统功法中灌顶、喂气的效果,而且使练功者很快掌握

捧气贯顶法彩图版

中华体育健身方法 【捧气贯顶法】 捧气贯顶法是智能气功动功的第一步功(智能动功共六步功法),是智能气功健身治病的基本功法。它通过姿势的开合和意念导引的配合,引动人体的内气外放、外气内收,畅通人与大自然中混元气的联系,进而收到采气聚气之效。 所谓“捧气”,就是把大自然中的混元气,通过练功的姿势和意念,捧起来,聚起来;所谓“贯顶”,就是把捧起来的气贯入头顶并由此进入全身。捧气贯顶法名称由此而来。人体内混元气充足就可以达到祛病强身、健美身形、开发智慧、开发功能的目的。 预备式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平 视前方(目光和意念注于天地交接处),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意念带着目光慢慢收回体内),全身放松。 (图1) 默念八句口诀: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 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 体,周身融融。 起式 小指带动,翘掌(意想手心下按至地下深处与地气相接),以肩为轴,两手做前后拉气。向前

6 推,(图2)手臂与身体的夹角约15度;向后拉到 体侧,共三次。 小指带动,松腕,转掌心相对,虎口向上,臂放松,与肩等宽,从体前捧气上升,至手与脐 平,掌心微含,中指回照肚脐。 (图3) 转掌心向下,(意想两臂延伸到无限远,在无限远处)两臂向两侧外展,至背后:(图4)小臂微 收,转掌心向内,掌心微含,回照腰部命门穴。 小臂顺势上提,收掌腕到两肋旁,掌心向上,用中指端向腋下(贯)大包穴点按贯气(意想气 在体内相交)。(图5) 两肘后收,两臂向前伸出,与肩平宽,掌臂微收,掌心微含,中指指端稍上翘,回照两眉间 印堂穴。(图6) 两腕微转,带动十指斜相对,以肘部为力点,带动两臂向两侧外撑外展(图7)成一字,与肩 平。 (意想两臂延伸至天边)小指带动,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图8) 沿天边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图 9) 两掌沿身体正前方下落,至胸前呈合十手。 (图10) 第一节 前起侧捧气 转指掌向前,推出,两臂伸直,与肩等 宽高。(图11) 逐渐分手,掌根、小指、无名指、中指 依次分开,转掌心向下;立掌,外撑。(图 12) 食指分开、拇指分开,与肩等宽。

捧气灌顶法

预备式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平视前方(目光和意念注于天地交接处),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意念带着目光慢慢收回体内),全身放松。 (图1) 默念八句口诀: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 小指带动,翘掌(意想手心下按至地下深处与地气相接),以肩为轴,两手做前后拉气。向前推,(图2)手臂与身体的夹角约15度;向后拉到体侧,共三次。 小指带动,松腕,转掌心相对,虎口向上,臂放松,与肩等宽,从体前捧气上升,至手与脐平,掌心微含,中指回照肚脐。 (图3) 转掌心向下,(意想两臂延伸到无限远,在无限远处)两臂向两侧外展,至背后:(图4)小臂微收,转掌心向内,掌心微含,回照腰部命门穴。 小臂顺势上提,收掌腕到两肋旁,掌心向上,用中指端向腋下(贯)大包穴点按贯气(意想气在体内相交)。(图5) 两肘后收,两臂向前伸出,与肩平宽,掌臂微 收,掌心微含,中指指端稍上翘,回照两眉间印堂穴。(图6) 两腕微转,带动十指斜相对,以肘部为力点,带动两臂向两侧外撑外展(图7)成一字,与肩平。 (意想两臂延伸至天边)小指带动,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图8) 沿天边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图9) 两掌沿身体正前方下落,至胸前呈合十手。(图10) 6 第一节 前起侧捧气 转指掌向前,推出,两臂伸直,与肩等宽高。(图11) 逐渐分手,掌根、小指、无名指、中指依次分开,转掌心向下;立掌,外撑。(图12) 食指分开、拇指分开,与肩等宽。 (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在天边向前推揉。收……(图13)推……(图14)共三次。

少林罗汉卧技巧方法

少林罗汉卧技巧方法 少林罗汉卧技巧方法 少林罗汉卧功特点是通过一个特定姿势,动作,并加上恰当的意念引导,在饭后练功。其法简单易学,效果神奇,通周迅速,打破 了饭后不宜练功的框架。 一、行功 1、预备:宽衣松带,背靠被子或软垫,仰卧床上,头与上身呈斜直线,双腿自然盘屈,使小腹处于整个身体的最低位置,然后全身放松, 闭目养神,用意念将全身之气归于丹田,自然呼吸(禁止调息),1~3分钟。 2、行功:接上,放松后双目微闭,返观内视丹田,牙齿微合,舌尖轻抵上牙龈,双手重叠放于丹田处,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相反)此时意想小腹丹田处如水中漩涡在转动,1分钟后,左手不动,轻捂丹田,右 手抬起距左手一寸左右,顺时针方向作旋转,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约3-5秒钟一圈为宜。同时内视丹田,意想腹中有一旋转物在随手而转,心中默数180圈为度,再换右手轻捂丹田,左手抬起逆时针方向转动,意想同上,转动次数为180圈。手掌划动的圈以小腹中心为基点,直 径10厘米以内转掌时,不能太用劲,也不能不用劲,稍带暗力而且要松。指尖不要朝下,大拇指不要朝上,掌要横放而转。腹内转动是靠 意识去指挥,靠大脑去想,靠手掌的感应引动的。想的过程中,腹内的现象会在脑海中出现,闪现点就是印堂处,但切记不能去守印堂,那样会造成印堂发胀,前额不适,所以练功中要自然,要放松。 3、收功:接上,每掌转动各180圈后,如有时间可适当增加转动次数。收功时,双腿依然保持盘屈,上身坐正,尔后双掌心朝上,十指相对,慢慢上端至膻中,再反掌下按至丹田,上抬吸气到膻中,下按呼气 归丹田,如此3次。再双掌变阴掌(掌心朝上)分从体两侧上抬收

功,(捧气贯顶)到头顶时十指相对下按与鼻平。以上一直为吸气,尔 后呼气下按,意想全身之气在两手作用下归于丹田。呼吸要做到慢、匀、细、长。 4、效应:随着功夫的增长,每逢手转动时,丹田处自有感觉随手而转,根据体质而言,有的人习练三两次,丹田处就有气动感。产生热、凉、胀、麻、咕、响等感觉。做功时,身心会随手转动而跳动,丹田 真气充实,随之真气循经下行到会阴,会阴有跳动、热麻、凉等感觉,有性欲感,此时必须排除一切杂念,做完罗汉卧功以后,必须静坐。在双腿自然盘的基础上,上身坐直(不能含胸拔背),舌抵上牙龈,双手重叠捂丹田,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朝上(女性相反)放于小腹下,呼 吸自然,不加意念,只是守小腹,内视丹田有何反应。真气到会阴冲不过尾闾关时,要用腹式呼吸法。吸气小腹凹进,命门鼓起,呼气命门凹进,小腹鼓起,这叫吸气想命门,呼气守丹田。同时,吸气时要微撮谷 道轻提肛,意领真气过尾间。 5、冲关:丹田气功,真气充足就开始向下循经而行先到会阴,尔后开始冲关。督脉有三点,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尾闾关有后阴(指肛门)这个障碍,搞不好会从后阴失气(即放屁),所以在冲这个关 口时要给以导引,用意念领真气过尾闾,同时要用微撮肛门来帮助真 气顺利通过,用意念时不要强领,神经紧张经络也紧张,同样过不了关,要意志融合,配合吸气,一团和气,轻转运奉,真气才会通过,微撮谷道暗中提即是此意。真气集结命门待充足了才冲破夹脊,过夹脊后再集结真气而后冲玉枕关。此时不用意领,不能拔苗助长,等真气有力量 冲关时自然会一通而过的。练静坐时保持一团和气,同时返观百会穴,配以吸气,头略后仰,呼气时头略前俯,意领真气过关人脑,几天时间 自然领过。 真气入脑海时,各人的感应体会不一样,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是脑海轰鸣。即古人描述的.泥丸风声。这是真气冲破玉枕进入脑海时的反应,平时经络欠通,一旦真气破关通过,脑神经受到冲击,自然会出现轰响声。

采气 内气外放 外气内收

采气内气外放,外气内收,进而达到自然大宇宙和人体小宇宙 人体的各个主要穴位也是采气的重要通道,这些主要穴位是百会、神阙(肚脐)、命门、劳宫、涌泉。特别是神阙、命门、劳宫、涌泉更是常用的采气穴位。 用穴位采气关键是要打通这些穴位。而打通穴位,必须靠意念的力量,再辅助一些动作。以下主要介绍打通劳宫、涌泉和百会的方法,掌握了这三个穴位的方法,举 一反三,其它穴位就好办了。 ●开劳宫法 劳宫穴是人体内外气息交换的主要通道。劳宫打开后,练功者就非常方便地实现内气外放,外气内收,进而达到自然大宇宙和人体小宇宙平衡,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打开劳宫穴是进行采气和发放外气的基础。 练功者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头颈端正,两眼微闭,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片刻。然后两臂向两侧平举,同时掌指上翘,至两臂呈一字形时,十指尖朝上。然后两臂外旋,转掌心向上,两手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用 力向上伸,然后慢慢沿身体正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式(注意两手掌面不要贴紧,应有一些间隙),然后,两掌轻缓地向左右水平摆动,意;念两手之间的气贯入左右劳宫穴。如此反复导引,左右摆动的幅度不要过大,待熟练后,便可只有动之意,没有动之形。 经上势导引,气感较强后,以意引气。吸气时,气自下丹田上升一—膻中穴一左手一一一大臂、小臂内侧——劳宫,稍停呼气,呼气时,气进入右手劳宫穴小臂、大臂内侧——膻中穴——下丹 收功时,左手心贴准肚脐,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女性相反),先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圈按摩18次,再反方向由外至内绕圈18次(女性相反)。搓热双手,轻擦脸部数次。 ●开涌泉法 涌泉在脚心底,这个穴位的开通,对于排除病气,吸取地气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涌泉的特殊的位置,不可能采取拉气的办法开通。斯以主要是靠意念。练功者站、坐皆可,先用意守法守住涌泉,待有感觉后,先默念“开涌泉,接通地气,通九重地。”然后,意念内 气从脚小趾到大趾,沿整个脚掌边沿转一圈,然后从涌泉出去,深入地下,再引地气上升,从足三阴经回到丹田,然后再循足三阳经下去到涌泉入地下,反复循环,最后将地气收回丹田。如平时走路,时刻想着一步一个脚印,这对开通涌泉穴大有好处。 ●开百会法 百会穴在头顶,为清阳之汇海。此穴在上乘功夫中极为重要,此穴一开,天地宇宙的精灵之气都能吸收过来, 开通百会,主要是采用捧气贯顶法。捧气贯顶法分为两部分: 丹田补气法。自然站立,舌抵上腭,意守丹田练功。左手手心对准肚脐,右手背对准命门,手心手背离体约一寸左右,每练3~5分钟左右要倒换一次,可练]0—20分钟。此功法增长功力 贯顶法。练功者自然松静站立,意守丹田,然后双手从身体两侧轻轻抬起捧气至头顶,手心朝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对准百会发气三、五秒钟后,意念双手用力扒开头顶,反复作3~9次。这种功法对打开百会穴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百会穴主要是内丹形成后,打通中脉后自然打开的,只有内丹形成以后,这种功法才会对打开百会穴有效。百会穴又称为天门,天门一开吸力极大,周围一大片的外气都可采入,长功很快。 总之,穴位采气法的关键是打通穴位,实际上穴位没有打通之前,采气的效果是不会太好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