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P_EPDM共混体系增韧技术研究进展_李梦婷

PP_EPDM共混体系增韧技术研究进展_李梦婷

PP_EPDM共混体系增韧技术研究进展_李梦婷
PP_EPDM共混体系增韧技术研究进展_李梦婷

高分子改性材料的应用

天 然 高 分 子 改 性 材 料 的 发 展 以 及 运 用 景 姓名:李毅 学号:5404310016 专业班级:工业工程101

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的发展以及运用 姓名:李毅学号:5404310016 班级:工业工程101 摘要:本文介绍了淀粉、木质素、甲壳素、壳聚糖及瓜尔胶等几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改性方法,同时通过几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详细介绍了壳聚糖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其他几种在当代生活不同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天然高分子,改性,羧甲基化反应,酯化反应,酰化反应,接枝反应,运用,阻燃和耐热。 正文部分: 1.引言 近年来基于石油产品的合成高聚物材料也已广泛应用于包装、日用品、医用、建材、宇航、工业和农业各个领域,。然而,基于石油资源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大量使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以后将面临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的威胁。而天然高分子来源于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所以在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和价格持续高涨之际,天然高分子的研究和利用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天然高分子中含量最丰富的资源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淀粉、各种动植物蛋白质以及多糖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基团,可通过化学、物理方法改性成为新材料,也可通过化学、物理及生物技术降解成单体或低聚物用作能源以及化工原料。因此,近年在该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及日益增强的全球环境法则的压力共同作用下已孵化出这一新兴行业。 2.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运用 2.1 淀粉 天然淀粉资源十分丰富,如土豆、玉米、木薯、菱角、小麦等均有高含量的淀粉,据统

计,自然界中含淀粉的天然碳水化合物年产量达5000亿t,是人类可以取用的最丰富的有机资源。淀粉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多功能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无毒、可生活降解等优点。它是一种六元环状天然高分子,含有许多羟基,通过这些羟基的化学反应生产改性淀粉,另外,淀粉还能与乙烯类单体如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酰胺等通过接枝共聚反应生成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可用作絮凝剂、增稠剂、黏合剂、造纸助留剂等。近年来淀粉的接枝共聚研制新型絮凝剂在国内也取得长足进展,有人用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制得阳离子淀粉,实验对炼油废水、生活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色度残留率低于20%,是一种较好的絮凝剂。淀粉-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作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早巳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不少成果问世。我国尹华等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加入丙烯酰胺、三乙胺、甲醛和适量的盐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出一种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FNQE,该药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FNQE对高岭土悬浊液有良好的絮凝除浊效果,对城市污水在投药量为10mg/L时即能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 2.2 ,木质素 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形成植物的主要结构,是植物界中非常丰富的天然高分子。相对于其它天然高分子,木质素具有更为复杂的组成及多级结构,是最难认识和应用的天然高分子之一。但是,木质素分子具有众多不同种类的活性官能基,兼具可再生、可降解、无毒等优点,而且工业木质素来源于造纸黑液,成本低廉,因而被视为优良的绿色化工原料,其综合利用备受关注。在应用和研究较为活跃的木质素高分子材料领域,可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共混将木质素与酚醛树脂、聚氨酯、聚烯烃、橡胶、聚酯、聚醚、淀粉、大豆蛋白等复合,提高材料的性能并降低成本。木质素是一种与工程塑料极为相似的,具有高

ZSM-5分子筛合成和改性的研究进展详解

ZSM-5分子筛合成和改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ZSM-5分子筛在工业中应用广泛。本文详细阐述了ZSM-5沸石分子筛的各种合成方法,并介绍了常用的高温水热处理、金属改性和磷改性等改性技术现状及其应用。 关键词:ZSM-5,分子筛,合成,改性 ZSM-5沸石分子筛是Mobil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硅三维交叉直通道的新结构沸石分子筛。ZSM-5分子筛属高硅五元环型沸石,其基本结构单元由8个五元环组成,这种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共边联结成链状结构,然后再围成沸石骨架,其理想晶胞组成为:Na n(Al n Si96-n O192)·16H2O。该沸石分子筛亲油疏水,热和水热稳定性高,大多数的孔径为0.55nm左右,属于中孔沸石。由于其独特的孔结构不仅为择形催化提供了空间限制作用,而且为反应物和产物提供了丰富的进出通道,也为制备高选择性、高活性、抗积炭失活性能强的工业催化剂提供了晶体结构基础。由此,其成为了石油工业中择形反应中最重要的催化材料之一。不仅如此,ZSM-5分子筛在精细化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ZSM-5分子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在介绍ZSM-5分子筛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ZSM-5分子筛的各种合成方法,如有机胺合成,无机胺合成等方法。此外,浅述了ZSM-5分子筛在改性方面的研究,以及未来ZSM-5分子筛的重点研究方向。 1 ZSM-5分子筛的结构 ZSM-5分子筛属于正交晶系,晶胞参数[1]为a=2.017nm,b=1.996nm,c=1.343nm。ZSM-5的晶胞组成可表示为Na n(Al n Si96-n O192)·16H2O。式中n是晶胞中Al原子个数,可以由0~27变化,即硅铝物质的量比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改变,但硅铝原子总数为96个。 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由硅(铝)氧四面体所构成。硅(铝)氧四面体通过公用顶点氧桥形成五元硅(铝)环,8个这样的五元环组成ZSM-5分子筛的基本结构单元。ZSM-5分子筛的孔道结构由截面呈椭圆形的直筒形孔道(孔道尺寸为0.54 nm × 0.56 nm)和截面近似为圆形的Z字型孔道(孔道尺寸为0.52 nm × 0.58 nm)交叉所组成[2],如图1所示。两种通道交叉处的尺寸为0.9 nm,这可能是ZSM-5

聚合物共混知识点总结

1.聚合物共混:共混改性包括物理共混、化学共混和物理/化学共混三大类型。其中,物理共混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混合”。如果把聚合物共混的涵义限定在物理共混的畴之,则聚合物共混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 2.分布混合,又称分配混合。是混合体系在应变作用下置换流动单元位置而实现的。 3.分散混合是指既增加分散相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又减少分散相粒径,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的工程。 分布混合和分散混合在实际的共混工程中是共生共存的,分布混合和分散混合的驱动力都是外界施加的作用力。 4.总体均匀性是指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中分布的均匀性,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 5.分散度则是指分散相颗粒的破碎程度。对于总体均匀性,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表征。分散度则以分散相平均粒径来表征。 6.分散相的平衡粒径:在分散混合中,由于分散相大粒子更容易破碎,所以共混过程是分散相粒径自动均化的过程,这一自动均化的过程的结果,是使分散相例子达到一个最终的粒径。即“平衡粒径”。 7.高分子合金:(塑料合金)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常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作工程塑料。 8.熔融共混: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应用广泛)。采用的设备-----密炼机、开炼机、挤出机等。本方法最具有工业价值。 9.溶液共混: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本方法主要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10.乳液共混:将不同聚合物乳液共混方法。本法可用于橡胶共混改性中;以乳液应用的产品可乳液共混改性等。 11.分散度:反映分散相物料的破碎程度;

(分散相的平均粒径和分布表征) 12.均一性:反映分散相分散的均匀程度 (分散相浓度起伏大小,用统计法) 13.相界面:连续相与分散相之间的交界面。 (界面结合好坏对共混物性能有重大影响) 14. 所谓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Miscibility),从热力学角度而言,是指在任何比例混合时,都能形成分子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即在平衡态下聚合物大分子达到分子水平或链段水平的均匀分散。 15. 直接观测 16. 间接观测 17.界面自由能:两相体系中两组分之间具有界面自由能,直接影响共混过程. 18.界面力 19. 简答 1.简述影响热力学相容性的因素。 答:1.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相对分子质量 3.共混组分的配比 4.温度

qb2246-96 食品添加剂-瓜尔胶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瓜尔胶 QB 2246-96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FAO/WHO1992年瓜尔胶的标准。其中,鉴别试验、酸不溶物、硼酸盐、蛋白质、淀粉试验、砷、铅、重金属的指标均采用FAO/WHO标准;干燥减量、总灰分指标略优于FAO/WHO标准。此外还增加了粘度和细度指标。 本标准的具体检验方法采用经试验确认可靠的方法和其他标准中的检验方法,采用的标准包括FAO/WHO1992年瓜尔胶的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食品造纸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油田化学公司、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立凯、单齐梅、方军、吴玉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瓜尔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关于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的各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热带豆科草本植物—瓜尔豆〖Cyamops tetragonoloba(L·)Taub〗种子经破碎,去其种皮、子叶(胚芽)后取其胚乳加工精制而成的天然植物胶。其主要成分为半乳甘露聚糖,在食品工业生产中用作增稠剂、稳定剂等。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09.4-85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GB 6284-86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 GB 8449-87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方法 GB 8450-87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 8451-87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的限量试验法 GB/T 14771-9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3 结构式、分子量 结构式: 分子量:22万道尔顿。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乳白色可自由流动粉末。 4.2 理化指标 食品添加剂瓜尔胶的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沸石研究进展

沸石在环境中的吸附特性的研究进展 张艳艳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 摘要:沸石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其特性对于控制环境污染极为重要,尤其适用于水处理,净化空气,脱水方面,同时还可作滤料。沸石的应用前景广泛,应继续加大对各种天然沸石性能、结构和其改性工艺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应用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使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沸石吸附作水处理 Study on investigation processes of zeolite adsorption effect in the environment Zhang Yanya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g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bstrac t:Zeolite is a superior adsorbent,which is cheap, convenient, safe and without any secondary pollution.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quite useful fo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control,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water treatment, air purification, dehydration aspect, and it can also be a filter.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zeolite is quite extensive,the atten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further study of all kinds of natural zeolites and their character, structure and modification to widen their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Key words: zeolite; adsorption ;water treatment 1 引言 沸石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功能的非金属矿物材料,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其显著特点是孔隙度高、比表换性、吸附性、催化性、耐酸性、耐热性、耐辐射性

ZSM_5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和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ZSM -5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和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杨少华 崔英德 陈循军 涂 星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州510090) 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ZS M -5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表面改性研究进展。合成方面重点介绍了有机胺合成、无机胺合成及负载合成方法;表面改性方面重点介绍了水蒸气改性、离子交换改性及化学气相沉积改性方法。 关键词 ZS M -5沸石 分子筛表面改性 合成 收稿日期:2003202221。 作者简介:杨少华,广东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研究。 沸石是一种结晶态的铝硅酸盐,由SiO 4和AlO 4四面体单元交错排列成空间网络结构。在 晶体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穴,空穴内分布着可移动的水分子和阳离子。这种结构特点使沸石具 有选择吸附、催化和离子交换三大特性〔1〕 。ZS M -5沸石分子筛是M obil 公司于20世纪70年 代开发的高硅三维直通道结构沸石,属于中孔沸石,由于它没有笼,所以在催化过程中ZS M -5沸石催化剂不易积碳,并且有极好的热稳定性、耐酸 性、疏水性和水蒸气稳定性〔2〕。 1 ZSM -5沸石分子筛的合成1.1 有机胺合成 有机胺合成是合成沸石分子筛最常用的方 法。常用的有机胺模板剂可分为5类〔3〕 :(1)直链或环状烷基胺,如苄基丁胺、四乙基铵盐、三丁胺、三乙胺、二异丙胺、异丁胺、二异丁胺、叔辛胺、新戊基胺、环己胺、环庚胺、1,2-二氨基环己烷、2-或4-甲基环己胺、四甲基乙基二胺、R 4N +-螺旋化合物等;(2)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羟基二胺、氯化钠-三乙醇胺、含1个或2个氧原子的饱和环胺、与Ⅳ族金属络合的醚(尤为环醚类)、乙醇胺、饱和低碳醇;(3)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啶、2-氨基吡啶、甲基紫等;(4)烷基磺酸盐;(5)含氮正离子的紫罗烯或其离子交联聚合物等。 模板剂对ZS M -5分子筛的粒径有显著影响。孙慧勇等人分别以正丁胺、乙二胺和己二胺作模板剂,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粒径在200~1000nm 的小晶粒ZS M -5分子筛,研究了碱度、 温度、模板剂和初始浓度等对分子筛粒径和分布 的影响〔4〕 。结果表明,较高的碱度和反应物浓度 有利于晶粒杂原子分子筛的合成。水热合成中程序升温合成的分子筛颗粒小,粒度均匀,抑制了二 次成核过程。用不同模板剂合成的ZS M -5分子筛晶粒大小的顺序为:正丁胺>己二胺>乙二胺。 国外也有关于纳米级ZS M -5分子筛的报道〔5,6〕 。 有文献报道了一种高硅ZS M -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7〕 ,以固体硅胶为硅源,硫酸铝或偏铝酸钠为铝源,烷基胺类有机物(Q )为有机模板剂,制备出n (SiO 2)∶n (Al 2O 3)=100~1000,n (H 2O )∶n (SiO 2)=1.0~9.5,n (Na 2O )∶n (SiO 2)=0.02~0.3,n (Q )∶n (SiO 2)=0.02~0.50的反应混合 物。然后将该反应混合物按常规方法水热晶化,或者先将反应混合物于20~105℃陈化4~48h 后再在较高温度下晶化。该方法因投料含水量较低,可以提高单釜合成效率并降低有机模板剂的用量。1.2 无机胺合成 由于有机胺合成ZS M -5分子筛的价格比较昂贵且存在较大的毒性,所以很多学者对无机胺合成ZS M -5分子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有关于用乙醇或甲醇代替有机胺合成ZS M -5分子筛 的报道〔8〕 。陈丙义等人以氨水、硫酸铝、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合成了ZS M -5分子筛,研究了合成温 度和时间对分子筛的影响〔9〕 。结果表明,在147~177℃范围内,以氨水为模板剂可以合成出ZS M -5沸石分子筛。温度越低,合成所需时间越 长。通过XRD 分析,以氨水为模板剂合成的

第八章 高分子共混和复合材料

高分子共混和复合材料 摘要: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精细化、功能化和发展新品种的重要途径。许多聚合物共混物具有性能优异、加工周期短、价格低廉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纺织业、建筑业等方面。发展速度非常快。据报导,80年代塑料工业的年增长率为2%-4%,而聚合物共混物的年增长率为9%-11%,工程塑料共混物的年增长率为13%-17%。以1987年为例,有60%-70%的聚烯烃和23%的其他聚合物是以共聚物的形式进入销售市场的。80年代末以来,塑料合金增长率为11%,单1997午产量就有200万吨左右。关于聚合物共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4年,当时Hancock将天然橡胶与古塔波胶混合制成了雨衣,并提出了两种聚合物混合以改进制品性能的思想。 正文: 一、高分子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高聚物共混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共混法和共聚-共混法两类,此外还有IPN(互穿高聚物网络化)法。各种共混法所得高聚物共混物的理想形态结构大多应为稳定的微观多相体系。影响高聚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最根本因素是其共混物组分的热力学相容性;但并非相容性好的共混体系就一定能形成理想的形态结构,它还要受共混方法及工艺条件的影响,所以有必要研究各种共混方法及相应的设备以及工艺条件。这里着重介绍物理共混法和共聚-共混法。 1物理共混法 物理共混法是依靠物理作用实现高聚物共混的方法,工程界又常称之为机械共混法,共混过程在不同种类的混合或混炼设备中完成。 大多数高聚物共混物均可用物理共混法制备。在混合及混炼过程中通常仅有物理变化。但有时由于强烈的机械剪切作用及热效应使一部分高聚物发生降解,产生大分子自由基,继而形成少量接枝或嵌段共聚物。这类化学反应应不成为该过程的主体,否则将不属于物理共混的范畴。 从物料形态分类,物理共混法包括粉料(干粉)共混、熔体共混、溶液共混及乳液共混四类: (1)粉料(干粉)共混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种不同的细粉状高聚物在各种通用的塑料混合设备中加以混合,形成各组分均匀分散的粉状高聚物的方法称为粉料(干粉)共混法。用此种方法进行高聚物共混时,也可同时加入必要的各种塑料助剂(例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填充剂等)。经干粉混合所得高聚物共混物料,在某些情况下可直接用于压制、压延、注射或挤出成型,或经挤出造粒后再用于成型。可见,干粉共混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的优点。其缺点为:①所用高聚物原料必须呈细粉状,若原料颗粒较大,尚需采用粉碎设备制粉;②干粉混合时,高聚物料温低于它们的粘流温度(<Tf),物料不易流动,故混合分散效果较差。可见,一般情况下不宜单独使用干粉混合法。 (2)熔体共混法熔体共混法又称熔融共混,此法系将共混所用的高聚物组分在它们的粘流温度以上(>Tf)用混炼设备制取均匀高聚物共熔体,然后再冷却、粉碎(或造粒)的方法。初混合的设备和操作情况类似于前述之干粉共混。但由于熔融共混法中的初混合并非最终的共混操作,所以高聚物原料在粒度上的要求不很严格。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不经初混合而直接在混炼设备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法具有如下优点:共混的高聚物原料在粒度大小及粒度均一性方面不象干粉共混那样严格,所以原料准备操作较简单;共混物料成型后,制品内相畴

PP-EP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PP/EP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摘要:利用橡胶类聚合物二元乙丙(EPR)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是PP常用的增韧改性手段。共混体系中PP连续相与EPR橡胶相分散成具有良好相界面作用的“海-岛”结构,EPR对PP的增韧机理主要是“银纹-剪切带屈服”理论。虽然EPR与PP都含有丙基,根据相似相容性原理,它们之间应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但是在实际的共混中,EPR在基体PP中的分散状态还要取决于共混的工艺条件。在相同的共混组成条件下,当PP与EPR 具有相近的熔融粘度时,所制得共混物的形态结构较均匀。在PP/EPR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后,部分DOP分散在PP/EPR两相界面上,可以降低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而使共混物的强度降低;另外加入第三组份PE后的三元共混物,可以通过控制PP、EPR、PE的含量,使EPR起到PP和PE的相容剂的作用,使体系形成一种特殊的“核-壳”结构。 关键词:聚丙烯二元乙丙橡胶共混增韧相容性 聚丙烯(PP)是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的通用塑料。与其他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PP 具有密度小、力学性能优良、且易于加工,热变形温度高,价格低等优点,但纯PP脆性比较高,且韧性差,限制了PP的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要求,提高PP的韧性成为必要。 PP的增韧改性主要有共聚改性[1]、共混改性[2]及添加成核剂[3]等方法。其中共混改性是PP常用的增韧改性手段。按共混物组成可分为塑-塑共混及塑-橡[4]共混体系,塑-塑共混体系中较常见的是PP/ HDPE(高密度聚乙烯)、PP/ LDPE(低密度聚乙烯)[5]、PP/ PA (尼龙)等体系,塑-橡共混体系有PP/EPR(乙丙橡胶)、PP/EPDM(三元乙丙橡胶)、PP/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6]、PP/BR(顺丁橡胶)和PP/IBR(聚异丁烯)等。PP还可以形成PP/EPR/PE三元共混体系[7],体系中某些共混改性剂对改善PP的脆化温度有协同效应,因而表现为三元共混体系的抗冲击性能及其他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二元体系。 1 共混体系结构 关于EPR对PP的增韧机理,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主要是“银纹-剪切带屈服”理论。共混体系中EPR可与PP组成一种良好界面相互作用的两相或多相形态结构,即在此体系中,EPR呈细微化颗粒分散相( 俗称“岛”),随机分布在PP连续相(俗称“海”)的球晶中或球晶之间,使PP原来大而脆的球晶成为细而密集的球晶,形成具有良好相界面作用的“海-岛”结构。当具有这种结构体系的增韧PP受到外力作用时,银纹、裂纹和裂缝首先产生在PP连续相中,处于PP裂纹和裂缝上的橡胶类聚合物粒子充当应力集中的中心,诱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产生,大量银纹和剪切带的产生吸收大量能量,从而阻止裂纹和裂缝形成、穿过[8]。另外,橡胶颗粒还可阻滞、转向并终止小裂纹发展,使之不致发展成破坏性裂纹。在弹性体颗粒的影响下,当材料受到外力时,高聚物中生长的银纹遇到橡胶类聚合物大粒子时能分裂成许多方向各异的小银纹,即银纹可在橡胶类聚合物粒子表面支化。银纹的分裂和支化能控制银纹的发展,阻止大银纹变成有破坏性的大裂纹和大裂缝;同时,银纹的增长伴随着空化空间的发展,阻止了基体内部裂纹的产生,延缓了材料的破坏,从而达到提高PP韧性的目的。 2 共混体系的组份性质 弹性体增韧改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混体系的形态、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界面特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聚合物与聚合物组分之间的共混体系,有的有良好的相容性,有的相容性不大好,或者完全不相容。如何处理与解决聚合物组分之间的相容性问题,是塑料改性工作者研究、开拓的重要课题。 1、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原则 聚合物组分之间的共混改性,为达到改善性能的相应效果,往往需要加入相容体系。一般来说,不同聚合物组分之间的共混需要的是相适应的相容性,从而制得相相之间结合力较强的多相结构的共混物。了解与应用共混物体系之间的更好相容性,应考虑如下几个原则。 (1)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聚合物之间的共混过程,实际上是分子链间相互扩散的过程,并受分子链之间作用的制约。分子链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可以用溶解度参数来表示。溶解度参数的符号为δ,其数值为单位体积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不同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好坏,也可以用溶解度参数δ之差来衡量,即δ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如两种聚合物溶解度参数相近,其差值通常要<0.2,而两种聚合物溶解度参数之差>0.5时,不能以任意比例相容。例如:PVC/NBR共混体系,PVC的溶解度参数δA为9.4~9.7,而NBR的溶解度参数δB为9.3~9.5,所以PVC与NBR相容性良好;又如PS/PB 共混体系,他们的溶解度参数之差>0.7,所以两者的相容性差。PVC与PS的溶解度参数之差>1,所以两者基本不相容。 (2)极性相近原则 聚合物之间共混体系的极性越相近,其相容性越好,即极性组分与极性组分、非极性组分与非极性组分都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例如:PVC/EV A、PVC/NBR、PVC/ABS之间极性相近,所以其相容性好。在考虑共混改性配方设计时,要了解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原则:极性/极性≥非极性/非极性≥极性/非极性。极性组分与非极性组分之间一般不相容,例如:PVC/PC、PVC/PS、PC/PS等。 极性相近原则也有些例外,例如:PVC/CR共混体系,其极性相近,但不相容;而PPO/PS两种极性不同的组分,相容性反而很好。 (3)结构相近原则 聚合物共混体系中各组分的结构相似,则相容性就好,即两聚合物的结构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所谓结构相近,是指各组分分子链中含有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单元,例如:PA6月PA66分子链中都含有—CH2—、—CO—NH —,故有较好的相容性。 (4)结晶能力相近原则 共混体系为结晶聚合物时,多组分的结晶能力即结晶难易程度与最大结晶相近时,其相容性就好。而晶态与非晶态、晶态与晶态体系的相容性很差,只有在混晶时才会相容,如PA/PVC、PE/PA、PET/PBT体系。两组分非晶态体系相容性较好,如PPO与PS,PVC与NBR,PVC与EV A等。 (5)表面张力у相近原则 共混体系中各组分的表面张力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共混物在熔融时,与乳状液相似,其稳定性及分散度受两者表面张力的控制。у越接近,两相间的浸润-接触与扩散就越好,界面的结合也越好。例如:聚丙烯、聚乙烯与顺丁橡胶、天然橡胶、乙丙橡胶表面张力相近,因此其相容性很好,尤其是PP/EPDM是典型的增韧共混体系。 2、提高共混物相容性方法 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比较复杂,有的完全相容或部分相容;有的完全不相容或部分不相容。共混物完全相容是因为极性相同而结构相似,此类共混物性能改善不大。绝大多数的共混体系内聚合物之间只能部分相容。因此要想到达预期的改性效果,必须通过各种共混改性方法,例如:加入相容剂、交联、IPN、引入基团和改变结构等技术改善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 (1)加入相容剂 加入相容剂,使两种或多种聚合物组分通过混炼,提高相界面层的黏结力,促进相分散,使形态结构稳定化,并借助聚合物分子间的键合力,降低两相组分间的界面张力,增加共混体系的均匀性,减小相分离,改善聚合物共混的综合性能。 PE、PP、PS等聚烯烃之间,性能具有互补性但却缺乏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加入相容剂是必要的。PE/PP共混物两组分相容性差,但加入15%相容剂EPR后,其形态结构均化以及相界面黏结得到强化,性能有了明显改善。又如:PBT与PPO完全不相容且成型性极差,加入5%~8%带有环氧基的PS接枝相容剂,改善了PBT与PPO的

瓜尔胶

天然增稠剂之————瓜尔胶 1958年8月25日,日清食品公司的创始人安藤百福(已故,原名吴百福,日籍台湾人)销售了全球第一袋方便面——袋装“鸡汤拉面”以后,方便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07年方便面的全球销售量大约为979亿包,全世界平均每人消费15包。公司预测,如果消费量继续保持增长,10年后方便面的全球销量有望翻一番,达到2000亿包。目前消费方便面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后依次为印度尼西亚、日本和美国。速食方便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中的配料也是数不胜数,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其中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公认的天然增稠剂之一——瓜尔胶 瓜尔胶:瓜尔胶从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瓜尔豆(瓜尔豆在民间,其果实作为缓泻剂,并使用于因胆汁而引起的疾病。叶子可治夜盲症;煮熟的种子作成膏药用于治疗头胀痛、肝大以及骨折而引起的肿胀。瓜尔豆全草烧成灰,与油混合,调匀涂敷治疗烫伤。)种子的胚乳中提取得到,主要成分为半乳甘露聚糖,我们通常所说的瓜尔胶指的是瓜尔糖,其结构是由D甘露糖通过β-1,4甙键连接形成主链,在某些甘露糖上D-半乳糖通过α-1,6甙键形成侧链而构成多分枝的聚糖,从整个分子来看,半乳糖在主链上呈无规分布,但以两个或三个一组居多。这种基本呈线形而具有分支的结构决定了瓜尔胶的特性与那些无分支、不溶于水的葡甘露聚糖有明显的不同。因来源不同,瓜尔胶的分子量及单糖比例不同于其它的半乳甘露聚糖。瓜尔胶的分子量约为100万~200万,甘露糖与半乳糖之比约为1.5一2/1。 瓜尔胶的主要成分: 瓜尔胶的性质 瓜尔胶为白色或浅黄色,可自由流动的粉末,略微带有豆腥味,易吸潮。瓜尔胶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典型的缠绕生物聚合物的性质,一般而言,0.5%以上的瓜尔胶溶液已呈非牛顿流体的假塑性流体特性,没有屈服应力。瓜尔胶在冷水中就能充分水化(一般需要2h),能分散在热水或冷水中形成粘稠液,具体粘度取决于粒度、制备条件及温度,瓜尔胶为天然胶中粘度最高者。 瓜尔胶是一种溶胀高聚物,水是它的通用溶剂,不过也能以有限的溶解度溶解于与水混溶的溶剂中,如乙醇溶液中。此外由于瓜尔胶的无机盐类兼容性能,其水溶液能够对大多数一价盐离子(Na+、K+、Cl-等)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如食盐的浓度可高达60%;但高价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使溶解度下降。 瓜尔胶分子主链上每个糖残基都有两个顺式羟基,在控制溶液pH值的条件下,将会通过极性键和配位键与游离的硼酸盐、金属离子进行交联,生成具有一定弹性的水凝胶,此外还能形成一定强度的水溶性薄膜。瓜尔胶与大多数合成的或天然的多糖具有很好的配伍和协同增效作用,如瓜尔胶与黄原胶、海藻酸钠、魔芋

LCST型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行为与粘弹弛豫的研究

LCST型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行为与粘弹弛豫的研究 由于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上的需要,目前高分子材料大多为多相/多组分高分子共混体系。由于直接影响该类高分子共混体系的形态和结构,进而影响所制备材料的性能,相容性和相分离一直被认为是多组分高分子研究领域的中心课题。 多数高分子共混体系的相行为都具有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对LCST型高分子共混体系相行为的充分了解,将有助于我们优化材料的相结构、相区尺寸和最终力学性能。本文主要选择两种LCST型高分子共混体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α-甲基苯乙烯-co-丙烯腈)(PMMA/α-MSAN)共混体系和聚苯乙烯/聚甲基乙烯基醚(PS/PVME)共混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角激光光散射方法(SALS),在较宽的退火温度和升温速率范围内,系统地考察这两种共混体系的相分离行为对退火(annealing)温度、升温速率的依赖性。 同时,借助动态流变方法进一步研究相分离行为对PMMA/α-MSAN共混体系粘弹性的影响。通常,高分子共混体系的粘弹性使其相行为对外界刺激的时间(速率)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利用SALS方法在较宽的升温速率范围内,考察了PMMA/α-MSAN共混体系以及被认为具有线性相分离行为的PS/PVME共混体系的相行为与升温速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由这两种体系所得到的结果相似,即使在很低的升温速率下,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温度与升温速率之间的关系均会明显偏离线性。 而且,对于PMMA/α-MSAN共混体系,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其浊点曲线(cloud point)逐渐下降,并呈现出向玻璃化转变温度Tg靠近的 趋势。同时,借助动态流变方法进一步考察了PMMA/α-MSAN共混体系的相行为对升温速率的依赖性,同样得到非线性的结果。

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5-03-15 基金项目:/十五0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004BA 502B03);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05EC000150)。 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 朱昌玲,薛华茂,孙达峰,张卫明,史劲松,顾龚平 (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 摘 要 瓜尔胶是一种天然的半乳甘露聚糖,广泛用于食品、日化、医药等行业。改性瓜尔胶的性能具有较大改善,近年来瓜尔胶的改性研究成为热点。论述了瓜尔胶结构和性质以及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为瓜尔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瓜尔胶;半乳甘露聚糖;改性 Progress in Studies on Amendatory Guar Gum Z hu C hangling,X ue Huamao,Sun Dafeng,Z hang Weiming,Shi Jingsong,Gugongping (Nanjing Institute for the C 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ild Plants,Nanjing 210042,China) Abstract G uar gum is a natural polygalactomannan.The capability of amendatory guar gum i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5568900.html,tely,the research of a mendatory guar gum becomes hotspot.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guar gum and progress in studies on a mendatory guar gum w 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Guar gum;Polygalac tomannan;Amendatory 瓜尔胶又名古耳胶,瓜尔豆胶,英文名/G uar gum 0是一种天然半乳甘露聚糖胶,从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瓜尔豆种子的胚乳中提取得到。半乳甘露聚糖属中性多糖胶,是工业上有着广泛用途的植物多糖胶。半乳甘露聚糖胶水溶液为假塑性流体,大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缠绕的网状结构,因而它在许多工业中用作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粘结剂和调理剂等。食品行业的应用如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面条和调味料等,在香波、洗手液和肥皂生产中用作调理剂,在造纸、纺织和炸药行业中用作增稠剂和絮凝剂。压裂液采油和油气井钻井是多糖胶用量最大的行业之一[1,2]。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天然高分子材料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瓜尔胶就是其中之一。瓜尔胶通过改性尤其是化学改性,理化性能方面解决了原胶的缺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改性瓜尔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瓜尔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1 瓜尔胶结构和性质 瓜尔胶是线状半乳甘露聚糖,属于非离子型高分子。在结构上,以B -1,4键相互连接的D-甘露糖单元为主链,不均匀地在主链的一些D-甘露糖单元的C 6位上再连接了单个D-半乳糖(B -1,6键)为支链,其半乳糖与甘露糖之比约为1B 1.8,简化为1B 2[3] 。 瓜尔胶在冷水中能充分水化(一般需要2h),能分散在热水或冷水中形成半透明粘稠液,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1%水溶液粘度在4~5Pa #s 之间,具体粘度取决于粒度、制备条件及温度,为天然胶中粘度最高者。分散于冷水中2h 后呈现较强粘度,以后粘度逐渐增大,24h 后达到最高,粘稠力为淀粉糊的5~8倍,加热则迅速达到最高粘度,胶溶液的粘度随胶粉粒度直径的减小而增加;水化速率则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如果经85e 制备,10min 即可充分水化达到最大粘度,但长时间高温处理将导致瓜尔胶本身降解,使粘度下降。瓜尔胶溶液在pH8~9时可达最快水化速度,然而大于10或小于4则水化速度反而慢[4]。 ) 9) 第24卷第4期2005年8月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ines e W ild P lant Reso urces V ol.24No.4 A ug.2005

沸石在水处理中应用的分析研究进展及前景

沸石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刘慧芳 <华南师范大学化學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 沸石是一种具有优异功能的非金属矿物材料,本文对近两年来沸石在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沸石在去除水中氨氮、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方面的应用。认为应继续加大对各种天然沸石性能、结构和其改性工艺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应用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使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 沸石;吸附;离子交换;氨氮;改性沸石;斜发沸石;深度处理;生态床系统;超微沸石;丝光沸石;应用 沸石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功能的非金属矿物材料,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其显著特点是孔隙度高、比表面积大,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催化性、耐酸性、耐热性、耐辐射性等性能优异, 因此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农牧业、建材工业、轻工业及高新尖端技术等领域。沸石可用做催化剂、干燥剂、水质软化剂、吸附剂、离子交换剂等,在工业上常作分子筛,用来净化气体、石油及废水处理,海水提钾、淡化、硬水软化等[1]。目前国际上对天然沸石的开发、研究和生产相当活跃。本文对近两年来沸石在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天然和改性沸石在去除水中氨氮、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放射性物质等方面的应用。 1 沸石的由来、结构及其特性 1.1 沸石的由来 1765年瑞典矿物学家C ronstedt在冰岛玄武岩杏仁状空隙内,首先发现一种白色透明的矿物,因其加热时出现发泡沸腾现象,便以希腊文命名为“zeolite”,意为“沸腾的石头” [2]。关于沸石的定义存在着一个演变的过程,直至1997 年,国际矿物学协会采纳了由D.S.Coombs等18名成员署名发表的有关沸石类矿物命名的建议,将沸石矿物定义为一类结晶物质,其结构以四面体连接形成的格架为特征,四面体由4个氧原子围绕一个阳离子组成[3]。 1.2沸石的结构 沸石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是SiO4和AlO4四面体,相邻的四面体之间以氧桥键的方式共用氧原子。其中Si或Al位于四面体的中心,分别与氧键合,氧位于四面体各顶点。这种结合方式使其在三维方向上形成一个具有规整结构的无机聚合体。其中AlO4带一个负电荷,那么必然就有一个相反的电荷存在,以中和架电荷。因此沸石中存在很多骨架外阳离子,这实际上就是沸石能够作为催化剂的最本质的原因。同时,其骨架也搭起了一个内部空旷、充满孔隙与相互联通的孔道与笼的结构,提供催化反应的场所以及传输的通道。 1.3 沸石的特性 (1>吸附 沸石晶体的大量孔穴和孔道(孔穴度高达40%~50%>,使沸石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色散力强。结构比较空旷的沸石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800~1050m2/g>相近,结构空旷度较低的沸石也与微孔硅胶(500~600m2/g>相近,都明显高于活性氧化铝的比表面积(200~400m2/g>。又因为晶体内部各种构造形式的笼内充填着阳离子,并且部分硅(铝>氧四面体骨架氧也有负电荷,在这些离子周围形成强大的电场,从而还有强大的静电引力。晶体内外表面过剩自由能所决定的色散力和这种静电引力的存在,使得沸石有优良的吸附性能。 (2>离子交换 由于分子筛骨架中含有大量的AlO4四面体,其骨架是荷负电的。因而在其孔内必然有大量的金属阳离子以平衡其骨架电荷。这些阳离子位于骨架外,是可以进行离子交换的离子

高分子材料共混期末复习材料一

1名词解释 相结构(相形态) 界面层 界面张力 粘度 相反转 单相连续结构 共连续结构 海岛结构 相畴尺寸 2 填空 1 测试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有动态粘弹分析、示差扫描量热、介电松弛谱等。 2 PPO/PS共混/体系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而PPO/PMMA共混体系则有两个玻璃 化温度,因此共混体系相容性更好 3 相分离的机理包括成核和增长机理(NG)及。 4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包括单相连续结构、及相互贯穿的两相连续结构。 5 随着聚合物相容性增加,两组分之间的分子链扩散程度增大,相界面越来越模糊,界 面层厚度 3 判断 1聚合物A和B组成的共混体系中,随着温度升高,哈金斯参数增大,结合二元体系的相图说明这一共混体系是具有最高临界相容温度还是具有最低临界相容温度。 2由显微电镜图可知,未增容的试样分散相粒子尺寸大、界面模糊、界面粘结力弱,增容处理的试样分散相粒径极小、断面光滑。 3以PVC/NBR体系为例,其中NBR组分中,丙烯腈含量由0增加到20%再增大到40%时,体系相容性逐渐增大,相区尺寸则减小;丙烯腈含量达到40%时,共混物接近于均相,此时体系的性能最好。分别举出两种完全相容(miscibility)的聚合物共混物及两种具有一定相容性(compatibility ) 的聚合物共混物.

Osmium tetroxide staining can be accomplished by exposing sample to osmium tetroxide vapor for a week, or by soaking in a 1% aqueous solution overnight. And it would selectively stain and harden the unsaturated rubber. Compatibility requires that the free energy of mixing be negative, which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exothermic mixing or a large entropy of mixing. For most polymers, however, the mixing is endothermic and the entropy contribution is small because of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s. Therefore, most polymer blends are not compatible. However, truely miscible is not a requirement in most case. Adhesion between the polymer phases is necessary, greater compatibility can be achived for polymers containing polar groups. For non-polar polymers, better compatabilty can only be achived when the solubility parameters of components are closely matched. The types of stress–strain curves are below: Brittle plastic stress–strain curve is linear up to fracture at about 1% to 2% elongation. Ordinary polystyrene behaves this way.(2) An example of a tough plastic is polyethylene,which is semicrystalline. Its Young’s modulus, given by the initial slope of the stress–strain curve, is somewha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brittle, glassy plastic. Typically this class of polymer exhibits a yield point, followed by large elongation at almost constant stress. This is called the plastic flow region and is clearly a region of nonlinear viscoelasticity. The main methods on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is introducing a third component which was calledcompatibilizer. Based on the reaction kinds, compatibilize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ne is reactive compatibilizer, the other is non-reactive compatibilizer. The improving in compatibility with reactive compatibilizer is through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with the help of compatibilizer. Such as in PA/PP blends, PP-g-MA can be used as compatibilizer because of the reaction of MA with PA. 4简答 1举两个例子从不同方面说明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2试分析改善改善界面相容性的方法 3 界面层的结构组成与独立相的区别 List the main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polymer blends (In Englis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