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

2.把握蔡元培“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主张。

3.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论说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要点

1. “发刊词”体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2. 文中所阐发的作者的办学原则即其大学理念的精义。

3. 平和恳挚的态度及行文朴实、措辞严谨的文风。

三、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鹤庼。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清光绪年间进士,1892年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有深厚的汉学功底。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举办新式教育。1898年起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光复会,亲任会长。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上海分部负责人。1907年赴德国留学,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文学等课程,接受进化论观点,主张教育救国。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1915年与吴玉章等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主持北京大学工作期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1927年离开北京大学,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北平图书馆馆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蔡元培教授毕生从事民主革命和现代教育事业,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博学多识,对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有研究和建树,论著约300万字,都收入《蔡元培全集》。

四、文本分析

本文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校刊《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它旨在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和意义,而同时还重点阐发了作者对大学的看法、他的办学原则,也即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精义。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高等教育家,他的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宝贵财富。而本篇即是其大学理念的最早的也是最集中的阐发。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他在前清本已取得人所钦羡的翰林功名,然而,1894 年7 月的甲午中日之战,使其思想开始变化:“孑民是时持论,谓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此后北京政府,无可希望。故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云”(《传略(上)》)。1898 年10 月,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三个月后,蔡元培出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由此他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01 年9 月,他在上海南洋公学任特班( 相当于大专培训班) 总教习。1904 年9 月,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教员,首次与北大结缘。次年 5 月,他赴德留学。“在柏林一年,习德语外,并编书”,“第二年,迁居来比锡,进大学听讲,凡三年。于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之讲义,凡时间不冲突者,皆听之。尤注重于实验心理学及美学,曾进实验心理学研究……进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究比较文明史。”(《传略(上)》)

还翻译了柏林大学教授巴留岑《德意志大学》一书的总论部分。在德国的四年,蔡元培的大学理念渐趋成型。1912 年 1 月,他回国就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同年10 月,他起草并颁布了教育部部令《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为研究学术之蕴奥,设大学院”。这是蔡元培大学理念的最初表述。后因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混战,政局不靖,蔡元培无法实践其大学理念,遂辞去总长一职,二度赴德,次年又赴法,进一步考察和研究欧陆高等教育。

民国初年,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刚刚诞生,近代大学理念尚未确定。1916 年12 月26 日,回国后的蔡元培被正式任命为北大校长,1917 年初,正式出任执掌校务。他后来在《传略(上)》中回忆说:“其时北京大学学生,颇为社会所菲薄。孑民推求其故,以为由学生之入大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故……对于学理,毫无兴会。而讲堂以外,又无高尚之娱乐与学生自动之组织。故学生不得不于学校以外,竞为不正当之消遣。此人格所由堕落也。”因此“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北大旧人冯友兰回忆说:“清朝末年,废除了科举,但到了民国初年科举的余毒还没有清除。人们还是把当时的学堂的等级比附为科举中的等级。人们……把京师大学堂的毕业生比附为进士。清末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就是北大的前身。我进北大的时候,北京的人还称它为大学堂,当时北大的大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都还认为上北京大学就是要得到一个‘进士出身',为将来做官的正途。当时的北大学生都想着,来上学是为了混一个资格为将来做官做准备。北大无形中是一个官僚养成所。当时法科是一个热门,因为人们认为上法科到做官是顺理成章的,文科是一个最冷的冷门,因为人们都不清楚文科究竟是干什么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面临此种风气,蔡元培明白,欲加以彻底改造,势必需要首先从观念上厘清何为大学、大学何以为大。作者两度赴欧考察,结合中国实际,可以说已经基本形成了成熟的大学理念。所以,1917 年 1 月9 日,他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即针对旧北大“了无宗旨”的致命缺陷,向学生明确提出三项要求,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他指出,“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而“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于是明确点明:“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可见其大学理念的首先一环,是大学性质的阐述。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他告诫学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次年,作为北大第一份学术校刊《北京大学月刊》筹办,蔡氏应邀撰写发刊词,于是借此机会,进一步地、更明确地阐发了他的大学思想。

文章开头部分,简略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缘起。后半部分,则分三个要点阐述了办刊的必要性,同时论及近代大学的三项要义。关于《月刊》的宗旨和必要性,作者讲了三点:发表学校师生的研究成果,以尽学术贡献之责任;刊载各学科学说,破除学生固守专业、抱残守缺的旧习;发表各家各派的见解,消除校外学者的怀疑。与此同时,他特别还论及近代大学的三项要义:第一,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应贡献于学术;这种研究,既不是单纯输入欧化,也不是一味保存国粹,而是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第二,大学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应于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学科的学理,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而避免偏狭。第三,大学是包容古今中外不同学术派别、典籍、思想,广泛延揽各家各派学者的研治学术的机关,应循思想自由原则,行兼容并收主义。

以上所论大学理念之三要义,第一项是论大学之性质。此前,1917 年2 月5 日,蔡元培对《大公报》记者谈及其“大学之计划”时,就说过:“大学生向来最大之误解,即系错认大学为科举进阶之变象,故现在首当矫正者即是此弊,务使学生了解于大学乃研究

学术之机关,进大学者乃为终其身于讲学事业。学生如此,教授亦如此,盖大学教授须一面教人,一面自家研究也。”(《对〈大公报〉记者谈话》)大学应“以研究为本位”,“研究学术”,也即研究“高深学术”,研究“高深学问”。而何为“高深学问”? 1920 年8 月31 日,蔡元培在北大一项典礼上说:“大学宗旨,凡治哲学、文学及应用科学者,都要从纯粹科学入手”;“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1918 年4 月15 日,蔡元培在与人讨论大学学制说:“鄙人之意,学与术虽关系至为密切,而习之者旨趣不同。文、理,学也。虽亦有间接之应用,而治此者以研究真理为的,终身以之。”“鄙人以为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两者性质有别,而不必有所限与程度之差。在大学,则必择其以终身研究学问者为之师,而希望学生于研究学问以外,别无何等之目的。”(《读周春嶽〈大学改制之商榷〉》)可见其所谓“高深学问”,大抵指以人文和自然科学为主的基础学科、纯粹科学。1919 年9 月20 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第二十二年开学式演讲词》中,重申“大学的教育方针”:“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既然认定大学是研究学理的机关,对于纯粹学理的文理科,自当先作完全的建设。”明乎此,我们对“高专”、“学院”纷纷争升“大学”之弊,自会有所认知,更对大学师生之职任,有新的体会。

第二项实际是论大学的通识与通才教育。蔡元培提出的是文理渗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主张。在北大的改革中,他大力扩充文理两科,加强基础学理的研究。在《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中,他提出“于文、理两科特别注意,亦与德国大学哲学科之发达相类。”在向国立高等学校校务讨论会提交“大学改制”议案时,他再次提出“大学专设文、理二科”,并提出应沟通文、理两科,认为文、理两科之截然划分,与近代科学的精神相悖(《大学改制之事实与理由》)。他说:“我又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的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列入理科。教育学与美学,也渐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地质地文等方面属理科。历史学自有史以来,

(《蔡元培全集》第7 卷第503 属文科,而推原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

页)1918 年9 月20 日,在《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中,他又说:“近并鉴于文科学生轻忽自然科学、理科学生轻忽文学、哲学之弊,为沟通文、理两科之计画”,以彻底根除“专己守残之习”。同年10 月,他正式提出“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之某种( 如习史学者,兼习地质学;习哲学者,兼习生物学之类) ;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之某种( 如哲学史、文明史之类) ”(《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提出讨论之问题》)。1919 年,根据文理沟通的革新设想,他在北大撤销文、理、法三科界限,实行学系制。同时制定制度,使学生有一定的选课自由。而不知从何时起,今之中国学校,不但高等教育分属一级学科、二级乃至三级,中学亦且强分文理,其谬甚矣。

第三项,则论学术自由原则。1912 年2 月8 日,蔡氏任教育总长时,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即指出清末教育宗旨中“忠君”、“尊孔”之说,与共和政体不合,与信教自由相违,教育应“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在1919 年新文学运动高潮时发生的著名的“林蔡之争”中,蔡元培在《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中,更明确宣布:在大学中,“( 一)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此义已于《月刊》发刊词言之”;“( 二) 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论,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公私之间,自有天然界限。”再

一次明确了“循‘思想自由' 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坚定意念。他还举例证之:“例如复辟主义,民国所排斥也,本校教员中,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者,以其所授为英国文学,与政治无涉,则听之。”那是指大名鼎鼎的辜鸿铭。辜氏在蔡氏掌校前入北大,蔡元培到任后,并未立即将他赶走(1920 年,辜因“教学极不认真”而被解聘),而将重点放在延聘新派人物上。

蔡一到北大,首先聘《新青年》杂志主持人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引起轰动。接着又陆续聘请许多知名学者任教,其中文科变化最大,大批学有所长的新文化人士被延聘入校,陈独秀、李大钊、高一涵、周作人、李石曾、章士钊、黄节、胡适、吴梅、刘半农、杨昌济、刘师培、何炳松、王星拱、刘叔雅等等,而不论其学术背景、思想倾向、政治主张、个人德行如何——在这些方面,上述诸位确是有所不同,甚至迥然有异。在年资方面,有六七十岁的老师宿儒,也有初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以致有些教师比学生年纪还小。在学历上,最典型的例子是梁漱溟,没念过大学,因蔡元培之慧眼识珠,而得以进北大执教鞭。学术,高深学问,成为唯一的价值标准,完全不讲论资排辈那一套,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造就了北大的一时之盛,算得上是“群贤毕至”,也对应了“少长咸集”,即“对于老中青的兼容并包”(冯友兰《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当然,所谓兼容并包,并非毫无取舍,其明显向新派倾斜,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一举措,使校中现代学术空气日浓,对整顿校政、学风至为关键,而大学作为研究、传授学术之所的特质也因之凸显。

三项要义之中,“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是作者最为著名的教育主张,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深远。思想自由,不但指个人应该可以不受各种控制地自由思考,而且特指教员与学生在高等学府中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见解。“兼容并包”也称“兼容并收”。在作者看来,大学是“学府”,即“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术教育机构;在这样的学术重地之中,无论是哪种学派,只要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均应予以包容,允许其存在,听任其自由发展( 参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这种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是北京大学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镇,成为中国最高等学府的根本原因。而在这篇文章中,这一原则第一次得到了集中、详尽的阐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二者互为前提又互为因果,即“思想自由”是“兼容并包”的基本认知条件,“兼容并包”是“思想自由”在学术上、校风上的最重要的体现。

由此发刊词为引线,蔡元培拉开了北大改革的序幕,他陆续推出学科、体制、教学等方面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其大学理念在北大付诸实践。蔡元培虽然“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以四、五年之力,就“把北大从一个官僚养成所变成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把死气沉沉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冯友兰《我所认识的蔡子民先生》)。1927 年10 月,他总结北大改革经验时仍然强调:“北大特色,余意有二点:一是研究学问。二是思想自由。”其进步的、坚定不移的大学理念,在北大发展进步中起到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如梁漱溟所言,他“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纪念蔡元培先生》)。蔡元培的继任者蒋梦麟校长在《蔡先生不朽》中,将蔡的精神概括为“学术自由”、“宽容大度”、“安贫乐道”、“科学求真”。他说,“精神不死,是谓不朽。先生死矣,而先生之精神不朽”。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深刻影响和引导着中国现代大学的路向,成为现代中国大学共同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象征。在当下,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仍然显示其“不朽”的精神力量和生机,对方兴未艾的中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文在文风上的特点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作者的态度平和恳挚。文章作者当时是具有崇高地位的中国最高学府的校长,是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元老,又是前清翰林,无论于新于旧,都有很高的身份。而他所阐发的则是一些很重要、很深刻的观点,是以前人们闻所未闻的;不但对于北京大学,而且对全国高等教育的方向与发展,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分量。但出乎一般人的想象,作者只是平静而不乏谦和地讲述道理,毫无剑拔弩张、咄咄逼人之气,更无轻佻浮泛之言。采取的完全是是一种平和、诚恳、真挚的态度。这是我们可以从本文阅读中很明显感受到的。

其次,从整篇文章来看,行文朴实,措辞严谨,层次清晰,表意明确。作者似乎只是平直地说理,并不过多地引经据典;即使偶尔所引,亦是当时读书人所熟悉的经典,如明引《中庸》、暗引《庄子》;也并不专意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只在第三要点的阐述中,用人体来比喻说明大学中各学派相反相成的道理,质朴平实。其词语的选用,准确、严谨,不会产生歧义。文章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缘起、三要点、结尾,次序井然;每个要点的阐述中,又有若干层次。如第三要点中,先引古语说明大学的性质,又用人体作比,讲说学派分立的必然,接着先举其他国家大学兼容各派的实例,再述校外学者对北大偏袒某一学科或学说的怀疑和实际上的情形,最后以《月刊》宣示兼容并包的作用作结。全文逻辑严密,说理明晰,作者的观点表述得很清楚、也很坚实。

上述平和恳挚、朴实严谨的文风看似简单,但实不易得。“文如其人”这句人所共说的话,于此有鲜明的体现。这种文风,是作者内在的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作者以忠厚长者闻名于世,又讲求思想、学术上的宽容、平等,但他却又不是“好好先生”,他是有着深厚学问功底的美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有着坚定明确的文化立场和是非原则的思想家。这些特质浑然相融,凝结成他的人格精神:诚恳、宽厚、温润、恬淡、坚定、从容,春风化雨,蔼然仁者,一代宗师。因有这种精神作为基石,才有了这样文风的文章。有了这种精神做“底色”、做支撑,其文章就不会偏狭、不会躁动、不会轻狂。在这里,其人其文是一致的。文风反映了一种人格精神。凡立一说,不但于逻辑上要站得住脚,而如何阐说,以何种态度阐说,同样关系非浅。写作论说之文,又何尝不是如此。

本文作者蔡元培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虽不以文学创作著称于世,但其文章思想深刻,态度恳挚,注重说理,循循善诱,在当时也有相当影响。本文是一篇“发刊词”体的论说文,阐发观点并加以论证是其核心。本文写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其时散文语言尚处于由清末“新文体”向现代白话文过渡的阶段,本文使用的是浅近文言。这些也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时应当注意的。

五、思考题思路

1. 本文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

发表学校师生的研究成果,以尽学术贡献之责任;刊载各学科学说,破除学生固守专业、抱残守缺的旧习;发表各家各派的见解,消除校外学者的怀疑。

2. 本文结合办刊宗旨的说明,阐明了哪些大学理念?

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这种研究,既非单纯输入欧化,也非一味保存国粹,而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大学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应于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学科的学理,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而避免偏狭;大学是包容古今中外不同学术派别、典籍、思想,广泛延揽各家各派学者研治学术的机关,应循思想自由原则,行兼容并收主义。

3. 在作者看来,所谓“大学”的内涵是什么?

“所谓大学者……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行“兼容并收之主义。”

4. 反复阅读本文,体会其文风,并分析一下这种文风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格精神。

体现了作者诚恳、宽厚、温润、恬淡、坚定、从容等人格精神。

2019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含答案)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蔡元培把“抱定宗旨”作为首要期望提出,体现了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因此下车伊始,便从端正观念入手。 B.专门学校是“学成任事”,学了以后出去做官发财,大学则不是这样,入大学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 C.“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如果宗旨不正,志在做官发财,则会放荡冶游,光阴虚度,敷衍塞责,自毁前程。 D.蔡元培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清朝官吏的腐败,鼓励学生勤勉治学正是为了避免国家的覆亡。 项,“鼓励学生勤勉治学正是为了避免国家的覆亡”说法绝对,原文意思是避免“误人误己”。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了求学的目的,直指北大多年弊端。 B.当时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所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 C.学生在选择教师时急功近利和庸俗化,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 D.这段文字先正后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表现了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厚望。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8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的这一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把北京大学带进新纪元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知识 1、走近作者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了解背景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1917年1月9日) 自学,大学学习的要义 我很赞同鲁迅先生的说法——语言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实用及符合生活习惯的方向发展。所以全民学文言文是可笑的,全民学英语是愚蠢的。所以,以下的文章是我的译文,原文在后面的附录。本人水平有限,翻译不佳请勿气愤。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是本校校长时,我刚在教育部工作,他就任时我曾有过一些演说。你们大都是为了预科毕业而来这里读书的,可想而知,你们都知道士别三日,刮目相见这一句话。而且你们读了几年的书,一定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今天执掌这个学校,有三件事希望你们能做到。 一、来这里的目地。你们来这里学习,一定抱有一定的目地,想要知道你们的目地是否正当,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是什么。今天有些人毕业于专业学校,学成后就找相应的工作,这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大学就不一样,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外人每次说我们学校腐败,都说来这里学习的人,都抱有做官发财的想法,所以毕业预科的,大都学法学,选文科的很少,学理科的就更少,这是因为法学是做官的最快的途径。因为很想做官,对于教师,不关注他的学问的深浅,只关注他的官位的大小。官位高的,特别欢迎,因为这样毕业后可以有他的提携。现在我国精通政治法律的,大都进入政界,专职做教授的非常少,所以聘请的教师,很多都不得不请人来兼职,这都是迫不得已的做法。究竟外人的指责是否正确,暂且不说。但是,忙着去反驳诽谤不如自我提高,人们说我们腐败,但是我不腐败,问心无愧,这对我有什么损害呢?如果来这学习的目的真是想做官发财的人,由于北京有不少的专业学校,学法科的,都可以从法律学堂毕业,学商业的可以报考商业学校,何必要来这所大学。所以你们要抱定目地,为学习而来。学法学的,不是为了做官;学商业的,不是为了获得财富。目地确定,自然会走入正道。你们从这里毕业,要么三年,要么四年,时间不算不多,你们如果能爱惜时间,不断的学习,则你们的造诣,不会很低。如果只是想做官发财,目标沉重,兴趣因此改变。平时放荡游玩,考试就熟背讲义,不关心是否学到学问,只追求分数的高低。学完后,把书扔到书架,不再过问;这样敷衍三四年,胡乱的尽到自己的责任,获得文凭,就可以凭此在社会上生活,这不是违背了当初来这学习的初衷吗?光阴虚度,毫无学问,是自己贻误自己啊。况且辛亥革命时,我们之所以革命,是因为清朝官吏的腐败。就算是现在,我对当局也有很多的不满,尤其是社会道德的沦丧。今天你们如果不在这时打下根基,勤奋学习,万一将来因为生活所迫,出来做事,如果当老师,一定贻误学生;如果参政,一定贻误国家,这都是误人啊。误人误己,又怎么是你们的本意呢?所以学习的目地不可以不正当,这是我希望你们能做到的一点。 二是磨砺品行,如今风俗日下,道德沦丧,在北京市,尤其严重,所以不道德的事,一睁眼就能看到,这不是因为根深蒂固,大都是跟随习俗而导致的。你们从大学毕业,应该能约束自己,能够自爱。对于国家的兴起和被推翻,主要看社会风气的好坏。如果平常人的风俗都这样差,国家前途不堪想象。所以一定有卓越杰出的人,以身作则,极力矫正颓废的习俗。你们都是大学生,社会地位很高,担当起这样的责任,责无旁贷(是不可以推卸的责任)。所以,你们不只是要想着修养自己的品行,还要想着以此激励他人。如果你们不修品德,不学习,跟随流俗,一起做那些不良的事,已经被人轻视,更不用说以此感化别人。但是你们整天在桌子前学习,不断的学习很辛苦,如果根本没有做娱乐的事,一定会感觉身体痛苦。为你们着想,最好不过做正当的娱乐,减少不正当的娱乐,这不是有损道德的事,却对身体有益。你们入校选择学科时,曾填写自愿书,表示遵守本校规则,怎么能中途违背呢?这不是与原有意愿相反吗?所以品行不可以不严谨要求。这是我希望你们能做到的第二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蔡元培校长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把一个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在办学方针上,他提出“兼容并包”,延请了陈独秀等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是他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蔡元培, 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

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发表了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接收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二、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教师尽量用演讲的神态和语气进行示范性朗读,让学生感受演讲的特点与魅力。 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 ①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②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③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 三、分析文章思路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

蔡元培的北大改革

蔡元培的北大改革 蔡元培先生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提出先进的教育思想,实施教育改革,创办学校,为中国的教育打下基础。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月3日,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教育部成立后,于1月19日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教育的顺利过渡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大学的革新整顿,蔡先生首先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取消了经科。后又依据各地高等大学的质量情况,设立了大学预科,附属于大学,以提高教育质量。1912年5月蔡先生在北大的开学典礼讲演中强调:“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这是他对大学的定位,也是他对大学办学宗旨的第一次阐述。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主要措施如下: ①改变学生的观念。 ②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③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革新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他认为“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都可以在大学里自由地研究和讲授,并认为这是各国大学的共同准则,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学令》中,即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但直到蔡元培任校长后才真正实行。他组织了由教授组成的全校最高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评议会以及各门教授会。1919年,评议会通过了学校组织内部章程,决定设立行政会议、教务会议以及教务处、总务处来对学校进行管理。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天的校园

温馨和谐我们共同的心愿 有感于聆听毛裕介老师的关于“温馨教室”及其建设的报告后,感触很深。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如何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班集体,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一个课题,就我所带的班级,谈点想法。 引用蔡元培先生一句话:“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天的校园。”这说明要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途径是和谐教育。如果说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和谐教育,那么构建和谐班集体是学校进行和谐教育的基础,而班主任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和谐的班集体可以成为一个成长的熔炉,没有和谐的班集体,集体教育就难以存在,班主任工作就成了游离状态;没有和谐的班集体,学生就成了一盘散沙,不仅不能凝聚成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的力量,反而会形成一些反作用力;没有和谐的班集体,许多集体活动就不能够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也难以实现。因此,和谐温馨的班集体,让每位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形成较为稳定并积极向上的班风,有着较强的集体凝聚力,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对老师而言,希望所带的班级是积极向上的;对学生而言,所教的老师是可亲可敬的。机缘巧合,原本陌生的彼此为共同的目标相聚一起,那我们不应该去珍惜这份缘吗?当学生满怀梦想,踌躇满志的来到校园,我们老师做好准备了吗?不可否认,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心骨,在班集体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的每一次点滴进步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指导和默默的付出。心累、人累、心烦、人烦是班主任的写照,但苦乐并重着。偶尔的抱怨并没有让班主任停下前进的步伐,没有丝毫厌烦情绪,相反乐此不疲,每天热情满满。在班级活动中,有班主任与生同在的身影;在学生有心理、学习方面偏差时,又担任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等等。我们快乐的沸点如此低,只希望能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认可,仅此而已。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重中之重是和学生一起组建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和谐温馨的班集体。在这个集体中,相处是愉悦的,学到的不仅止于书本上的知识,走出校园后回想这个集体,有着值得我们品味的诸多瞬间。 一、班干部是左臂右膀。组建一个班,当务之急就是班干部的人选,灵魂人物是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可通过自荐或班主任参考原有的资料先行确定,第一步走好,能少走弯路。能碰到工作能力强的班干固然很好,但如果一般般,那如何呢?这时“认真负责”就格外重要了。2008届新高一这班学生,在军训时要先确定连长,左挑右选,决定让来自大新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小宋担任。当时看中的就是他的主席这一头衔。几天观察下来,不尽如意,但身上有着农村孩子的淳朴和认真,如果贸然换掉,会对其心灵有所冲击,再加上一下子很难找到合适人选,开学过后我依然让小宋担任班长。紧接着大吹“认真踏实”之风,在其工作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同时充分信任,放手让他做,而他也以细致的班级工作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赢得全班的赞许,从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落落大方,得到一致的认可,在一段时间后的班干改选中赢得全票通过。其他班干部成员也很重要,正气向上是主旋律,有了他们,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而且有集体至上的理念。在这过程中,通过开班干部会议等机会,提出严格要求,特别是教育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懂得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获得同学的信任,要具有号召力,要有领头羊作用。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你们做好了,认真了,以一带二,整个班级也就积极向上了。这些学生干部,作为同龄人,在班级学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

读《蔡元培就认北大校长之演说》

历久弥新,百年大学之我见 ——读《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 94年前,蔡元培先生在出长北大第六天时写下了这一篇演说辞,其深刻的思想,宏丰的内容,高度的前瞻性,和大胆的创新性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梁漱溟曾说,蔡元培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这一点我是十分认同的。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 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变法失败后,新政措施几乎全 部被废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下来。但是,此时的京师大学堂已经偏离了原 来的办学宗旨,其中招收的学生很多是京官或者八旗贵族子弟,他们不少还带 着听差,有着自备的人力车,以及其他种种不良行为,表现出浓重的封建主义 和官僚主义色彩。很多学生读书只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有什么兴趣, 只是为了混资历。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是由于民主共和等观念的薄弱,政局的动荡,封建主义思想的残留等种种因素,导致一直到1917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都没有改观。民国五年(1916年)冬,正在留法的蔡元培受到当时的范源濂邀请出长北京大学。当时,有好 心的同志劝他不要去行使这一职权,广西的马君武说北大太腐败了,是个臭虫窝,大染缸,整顿不好,反而坏了一世清明。但是,退缩不是蔡老先生的性格,他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决心,更使得他不会在困难面前屈服。 针对当时北大的情况,蔡元培先生在就职演说时“请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月尊爱师友,同时蔡老先生也在其中提出了 他对于工作的两点计划,一曰改良教义,二曰添购书籍。这五点要求,不仅仅 使用于当时的北大,现今细看,它们对现在的教育仍有良多的教益,可谓历久 弥新。 蔡先生首先提出的“抱定宗旨”,就是入学的明确目标。在民国初年,任 教育总长时,曾发表《对于新育之意见》,认为民国成立,全国学风应以建设 为目的,学子应以求高深学问为惟一之怀想。而面对北大学子,他明确告诉他们:“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而不是为了养成资格,更不是为了升官 发财。当时的学生,很多志不在求学,而只是混日子,搞关系,猎取功名利禄,所以,他们读书,平时不用功,考试时要求老师划出考试范围,以便他们应付 过去。这与中国现在大学的情况何其相似,很多的学生在大学里浑浑噩噩,或

100年前,蔡元培在北大典礼上的演讲,颠覆你的三观

100年前,蔡元培在北大典礼上的演讲,颠覆你的三观 文/马格北 1916年圣诞节,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他在北大进行了这次演讲。 演讲的对象,是19世纪的90后。不过,我觉得,今天20世纪的90后,以及他们的教育者,也可以从中受益。 从1912年不满袁世凯,而辞去教育部长的职务,到1917年他发表这次演讲,中间有五年的时间,蔡元培都是在法国从事学术研究。 1、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颠覆三观的演讲。 在演讲的一开始,他就来了一句: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啥意思呢?就是告诉你们,我可不是失业五年才找到的工作,也别以为我是空降的干部。 首先,你们的首任校长,严复严几道,确实很牛。他的水平,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但是我跟他谈笑风生。他做校长的时候,我可是教育部长! 有了这句敲山震虎的话,还不够,接着他说:“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表面上,他是说,我跟你们分别五年了,你们应该进步很多了。潜台词则是,当年的你们,图样图森破。现在的你们,应该可以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了。 这五年我也没干什么大事,也就是在法国办了个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恩来啊,小平啊,都接受过这个组织的帮助。 总之就是一句话,哥来做北大校长,你们有谁不服! 2、 名正,则言顺。接下来,蔡校长的演讲才越发精彩。 他说,我现在当了你们的老大,对你们也没啥要求,就先说三点吧。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也就是,你为什么来读大学?

蔡元培的富贵_名人故事

蔡元培的富贵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 说蔡先生的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清朝、民国,为国家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很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一生搬家多次,只是租居而已。这样的国士或说“国之重臣”,确实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的品德,那就是以国事、天下事为念,“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念兹在兹。 蔡元培先生病逝,国民政府给他发布了褒扬令,称赞他“道德文章,夙孚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毛泽

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蒋梦麟的挽联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 千金散尽 蔡元培做官的机会太多,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富贵于他是可望可即之事。但蔡先生属于那种对钱没有概念,大手大脚之人。跟一般寒酸文人不同,蔡先生生性豪放,不拘小节,爱花钱,爱请客。据说他第一任妻子王昭对此非常不满,丈夫乱花钱,根本不是过日子的态度,两人经常吵架。蔡先生的儿子蔡怀新证实,父亲置业并不困难,后来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原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有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及接济有困难的亲友、学生。 一生受惠于蔡元培先生的人太多了。我们随便即能想到陈独秀、鲁迅、

胡适、梁漱溟、毛泽东、刘开渠、王云五这些人,还有众多的学生、看门人,都得益于蔡元培先生。甚至到了晚年,仍然如此,有人回忆:先生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仍不忘周济他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名叫廖平子,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家无隔夜之粮。廖平子时常将他写的诗作呈给蔡元培。蔡元培知道廖平子生活清贫,即赠廖法币十元,每月皆然,历数年而不断……可见蔡先生的豪情出于至诚。 一般的官吏极易为官场习气所染,他们习惯了当官做吏后,便难以回归平实,再难以自食其力。在这方面,蔡元培先生的自信与自足是少有的。 1907年5月,40岁的蔡元培放弃国内的身份地位,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再次学习,历时4年之久。 因为公派留学机会搁浅,蔡元培决定自费。当时他还需要抚养妻儿四

历沧桑而弥新──读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

历沧桑而弥新──读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有感 众所周知,蔡元培是一个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学者,但更多的情况下,他是以一个教育家的身份来面对大众的。我也更倾向于把他看成是一个教育家,尤其是当我读到这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我的这种想法就更加坚定了。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也引发了不少的感触,让我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之后,产生了一些想法,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我是讲不出多少高深的哲理和原理来的,所以我只谈谈我的一些切身感受和想法。 现在已经是2004年年末,距离这篇演说发表之日已逾87年了,这段日子不算短了,但重温这篇演说,我觉得它一点也不过时,它可谓“字字珠玑”,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想它对今天的教育仍有良多的教益,可称得上是历沧桑而弥新。 在这篇演说里,蔡先生“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

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并且“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这五点要求,可谓五枝利箭射向现实教育的软肋。 首先,要“抱定宗旨”。蔡先生分析了大学与专门学校的区别,他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而不是为了养成资格,更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要达做官发财的目的,可入专门学校,如法律学堂等。而现在大家考入大学为的就是功名利禄,学问值几个钱?看到这,我不由想起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政法大学,理工大学,工业大学,邮电大学,农业大学等等,最典型的是最近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这些学校既不具备学科的普泛性,目的也不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为什么叫“大学”?叫“学院”不是挺好吗?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名称好听些,可人家“麻省理工学院”闻名世界,学术成就卓越,可没有为了面子上好看而改名称为“麻省理工大学”,人家的光辉形象也没有任何的损失。说到这,是蔡先生错了吗?还是当今的教育官员错了呢?倒让我拿不准了。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时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

蔡元培与北大

蔡元培与北大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工业设计蔡某某蔡先生,在北大学生们更愿意这样称呼他。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的北京大学受封建思想迫害太深,蔡元培知道自己必须改革,而第一步需要改变的正是学生们的思想。 寻觅真正的青年启蒙导师: 虽然当时北大有一些青年导师也已经开启革新端绪,但整体而言,北大并未真正从封建传统中解放出来。蔡元培决定聘请一些有学识,能做学生的思想启蒙导师。当时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并未任命,有人举荐陈独秀。蔡元培曾经与陈独秀有过共事,看过陈独秀在上海办的《新青年》后,蔡元培清楚地知道,陈独秀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学生思想启蒙导师。 陈独秀到北京为《新青年》募款,旅居前门外西河沿中西旅馆。在前往北大就任校长之前,蔡元培决定先去拜访下陈独秀。蔡元培从汤尔和得知陈独秀的住处后,几乎是每天都去拜访陈独秀。但一开始陈独秀因放不下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没有答应蔡元培的邀请。蔡先生并没有死心,而是坚持“三顾茅庐”。有时候,陈独秀还未起床,蔡先生就坐在房间前的一块凳子上等。陈独秀最终被蔡元培的坚持所感动,最终答应蔡元培到北大任教。在和蔡元培商议后,决定将《新青年》搬到北大办。这无疑是将新思想搬进了北大。如果说新文化的中心是在上海,那么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烈碰撞是发生在北大。连蔡元培本人也是《新青年》的热心撰稿人。 除了陈独秀,蔡元培还聘请了胡适、刘半农、钱玄同等,北大文科的改革宣告全面展开。就任校长后,蔡元培做的头一件事不是举行仪式,而是贴出这样的一张布告,宣布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冯友兰说,看到这张布告,我们学生全明白了。更称奇的是,蔡元培把只有中学学历的梁漱溟也请进了北大。当时梁漱溟只有24岁,他潜心佛学,酷爱儒学,又主张学习西方,蔡元培请他讲授哲学,后来成为一代大家的冯友兰、顾颉刚、朱自清等,都听过他的课,都得益于北大浓郁的哲学气氛。 蔡元培不赞同康有为的百日维新运动,蔡先生认为如果没有人才的积累,就匆匆进行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蔡元培知道想要真正改变中国的旧面貌就要培养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省绍兴市山阴县人。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他积极领导和具体参与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各种教育改革活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新体制的创建者,为发展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毛泽东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五育并举,健全人格 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系统全面地阐明了他对于新教育方针的主张。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种教育和谐发展的方针。 对这五方面的教育,他都做了具体的解释。 一、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蔡元培是从对外抵御外来侵略,对内反对军阀专制两个角度来论述了军国民教育的必要性的。其目标是强兵自卫。他曾再三强调体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它不但可以强兵,以对付“强邻交逼”和军阀专制的局面,而且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蔡元培认为,“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办教育的生死关键”,因为对学生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学生才有“狮子样的体力”,“才能使今日的学生成为明日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柱石”。他还注意了体育要合于生理的要求和学生道德品质的训练。 二、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其目的在于富国强民。蔡元培阐述了智育对于培养人的能力,发展人的智慧的作用,他说:“智育则属精神方面,精神愈用愈发达。”所于他认为通过智育过程,学生在研究各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就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科学所必须,而且不管处理什么事务,都能使之善于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蔡元培把科学知识引入学校的教学内容,强调对学生的生产技能训练,在普通教育中,他将物理、化学、博物学、算学、历史、地理、金工、木工等都列为智育的范围,这是对封建教育的重大改革。 三、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是健全人格教育的核心。蔡元培认为,只有体育与智育而无道德教育,是有害无益的,因为“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所以“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他反对道德教育只是去简单地背诵信条,而必须身体力行。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说课讲解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 2.把握蔡元培“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主张。 3.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论说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要点 1. “发刊词”体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2. 文中所阐发的作者的办学原则即其大学理念的精义。 3. 平和恳挚的态度及行文朴实、措辞严谨的文风。 三、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鹤庼。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清光绪年间进士,1892年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有深厚的汉学功底。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举办新式教育。1898年起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光复会,亲任会长。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上海分部负责人。1907年赴德国留学,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文学等课程,接受进化论观点,主张教育救国。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1915年与吴玉章等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主持北京大学工作期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

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1927年离开北京大学,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北平图书馆馆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蔡元培教授毕生从事民主革命和现代教育事业,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博学多识,对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有研究和建树,论著约300万字,都收入《蔡元培全集》。 四、文本分析 本文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校刊《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它旨在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和意义,而同时还重点阐发了作者对大学的看法、他的办学原则,也即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精义。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高等教育家,他的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宝贵财富。而本篇即是其大学理念的最早的也是最集中的阐发。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他在前清本已取得人所钦羡的翰林功名,然而, 1894 年 7 月的甲午中日之战,使其思想开始变化:“孑民是时持论,谓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此后北京政府,无可希望。故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云”(《传略(上)》)。 1898 年 10 月,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三个月后,蔡元培出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由此他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01 年 9 月,他在上海南洋公学任特班 ( 相当于大专培训班 ) 总教习。1904 年 9 月,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教员,首次与北大结缘。次年 5 月,他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读书报告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读书报告 蔡元培先生为我国科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但是革新前的北大受封建礼教及功名利禄毒害极深,所收学生多数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因而北大好似官僚养成所一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此篇文章是蔡元培在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讲。在演讲中蔡先生先简要回自己与北大的渊源,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然后对学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师爱友的三大要求,一针见血地指出北大诟病,思想见地独到,言语亲切感人;最后提出了改良讲义、添购书籍的两个工作计划,表现了蔡先生的实干精神,也为日后北大学子研究精深学问提供了必备条件。演说中所提及的教育方法、办学理念、做人准则,对当时深受封建势力影响和传统思想禁锢的北大有着巨大意义,使北大逐步成为真正培养人才的大学术圣地。 我个人十分佩服蔡元培先生,不必说他辉煌的功绩,单是这一篇就职演说中所提及的对大学教育的要求,便是到了今天也不过时的。 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匡正了大学的性质。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地方。但是今日不少大学似乎无法走出金钱和权力的阴影,回到了初建京师大学堂的原点。很少有一个校领导不是官员,很少有学生不是冲着工作而求学,很少有教授不作可有可无的讲座赚取额外收入,学术腐败不间断。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失去探求圣贤之道的耐心和恒心。如果说大学中的每一个人,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以研究学

问为中心,不再心有旁骛,为了黄金屋、颜如玉之类的纯物质欲望而活,那么大学会纯净很多。 但是这样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因为整个社会都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泥潭,以一个拥有的金钱数目为或是官位大小,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你看了多少本书,有多少知识。在富有的定义里,知识的比例越来越低,如果你学富五车,还不如“钱富五车“来的有用,起码在婚姻场上有众位佳人信奉”宁坐在宝马里哭“的”箴言”。 “食色,性也。”从一定角度上道出了人生的目标,那便是有饭吃,有婚结,有孩子生。而大学教育的目标现在正向教导学生如何尽快获得“食色”转变,渐渐背离了研究学问的道路。但这不是大学也不是学生的错。社会附加给学生的评判标准,学生只能追求,不能改变,而大学为学生创办,于是大学迎合学生和社会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有能力发财升官为基础。这样,整个社会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社会要求学生们发财升官,学校培养的以发财升官为目标的学生和会发财升官的学生再步入社会,把发财升官的理念传播开来,影响下一年,甚至下一辈的关于大学教育的认知。 其实,这样的错不能归咎于大学办学,而该归咎于社会诉求。但这样的社会诉求已经延续千年。从古人信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热衷于科举开始,读书便成了升官发财的最佳途径,所谓自我修养的提升,人格的锻炼,天下苍生都是有闲情逸致时拿来说笑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纵然有真正为天地立命,为民生立言的人,但和庞大的求官求财军团比较之下,也只是少数。到了现代,情况任然没有大的改变。关于教育的作用是有升官发财的前途的认知,是深入骨髓的。

读蔡元培《就任北大演讲》

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心得 施俊玭 这篇演讲是蔡元培先生1916年12月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后,在1917年1月就任时发表的演讲。蔡元培先生(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秀才、举人、进士,授职翰林编修,1898年始,致力于改造旧中国,先后创办、服务于多种新式学校、学会,亦留学于德国。曾任中国教育会会长,民国时第一任教育总长,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大校长,全国学术及教育最高机关的大学院院长,中共研究院院长及多所大学的校董和董事长。(以上出自《蔡元培学术文化随笔》) 蔡元培先生是上世纪的一位学术大师,他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个时期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他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主张与改革推进了整个社会教育的进程。蔡元培先生的巨大影响力,可以用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形容“蔡元培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而我个人认为,正是由于蔡元培先生的改革之举,才有了北大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独特地位,才有了今天北大在国内屹立不倒的地位。“他不仅是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以上出自《光明日报》)发表这篇演说之际,正是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黑暗时期,统治阶级仍坚持以孔孟之道去禁锢人民的头脑。彼时的北大亦是官僚积习很深,校政尤其腐败,“不少人以上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

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课堂讲授敷衍塞责……。因此,学校里缺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以上出自《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无论是社会还是北大学生,都在迫切期望有人能够改变北大的这种局面。因此,在1916年11月,教育部给蔡元培先生发了电报促其回国,出任北大校长。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蔡元培先生开始了他的北大之旅,也就产生了这篇演说。针对当时北大的这种状态,蔡元培先生只对学生提出三点告诫:①抱定宗旨②砥砺德行③敬爱师友。这三点看似很简单,其实对于培养学生都是很重要的。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三条,即使在今天的大学,仍是适用的,甚至,可以奉为镇校之宝。 第一条是蔡元培先生对于不少人以上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放出的第一把火。他认为,如果只是为了做官发财,大可不必专门进入大学。并且提出不可误人误己的要求,也即是宗旨要正大。他提到的现状正是目前许多大学的通病,学生往往只是在期末考试之前狂背书本内容,平时则无比散漫,丝毫没有将时间用在学上,大学四年只为求一个文凭。要改善这一现状,对学生的目标定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让他们有自己的学生生涯规划,树立一个不必伟大但一定要正大的目标。 第二条则是先生针对当时道德沦丧、风俗日偷烧的一把火。先生希望学生能够以身作则、力矫颓俗,同时又能有正当娱乐。无论是在昨日的中国还是现在的中国,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人心的迷失。鲁迅先生说的麻木的国民仍存在,小悦悦就是一

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3、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二、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实行的法令 1912年1月3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教育部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决议与法令,决定改学堂为学校,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样,小学教育一律不得施行体罚。小学学习年限从清末“癸卯学制”的9年改为7年,可以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中学为普通学校教育,不分文理科,中学与初级师范由5年减为4年。中小学要重视手工与美术科目,高小以上的体操课应重视兵式体操。2月,蔡元培提出教育方针,4月,他对此进行了论述。着重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主张中华民国的教育应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并重的方针。因蔡元培是将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四育并举。 7—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蔡元培称这次会议为全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大会对民国的教育方针展开了讨论,赞同蔡元培关于教育要体现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会议决定重订学制,制定学校系统。会议的成果《学校系统令》于1912年(农历壬子年)9月3日颁布实行,史称《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初小、高小均设补习班,学制2年。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类,各3年。专门学校本科3—4年,预科1年。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 1913年(农历癸丑年)8月,教育部将《壬子学制》颁布一年来新颁布的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一起综合成一个新的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到全国各地。 《壬子癸丑学制》的纵向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教育的阶段,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阶段,以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为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儿童6岁入学,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阶段一级,为中学校4年,以完成普通教育、塑造健全国民为宗旨,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高等教育一级,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工、农七科。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预科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置。大学为研究学术设大学院,不定年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