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贤亮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救赎之路_罗小艳

张贤亮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救赎之路_罗小艳

2012年第

11期

安徽文学

A N H U I W E N X U E

张贤亮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救赎之路

罗小艳

“小说家构想他的人物,不管他愿意与否,不管他知道与否,这是从他自身生活因素出发,他的主人公是假面具,他通过这些假面具在自我叙述,自我梦想。”张贤亮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将自我的精神、情感、思想和志趣以及对生命的探索投照于表现对象,造就了石在、许灵均、章永璘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同时留下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轨迹。

在张贤亮的小说中,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结束后,往往会面临重大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就是他们人生的救赎方式。总体来说,他的小说形成了以寻找为核心的三种救赎方式:疲于追寻后投入女性怀抱的女性救赎;自我意识觉醒后,远走他乡的追寻式自我救赎;自我救赎的失败后走向死亡救赎。一、女性怀抱的救赎可能

《土牢情话》中的石在在暴风雨中的一座岌岌可危、即将坍塌的土牢里,经受了一场“触及灵魂”的死亡洗礼。对土牢、死亡的恐惧激发了他的求生本能。因此,他小心翼翼地生存着:面对乔安萍的热情,他始终怀疑其真诚性,处处提防陷阱;面对灭口性的迫害,他无奈利用乔安萍为自己传递信息;面对生命威胁,他因无法克服自己的卑怯和自私,而出卖了对自己有恩有情的乔安萍。此时,他那被严重扭曲的人性与灵魂下,尚存一点良知。面对现实残酷,他的信仰濒于坍塌,是痴情的乔安萍挽救了他。“她的书信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宽慰了他,结束了他的那段恐怖的经历;她的活着的勇气增加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已经被恐怖和痛苦扭曲得变了形的心理”和“一个软弱而浅薄的、苟活下来的无神论者”正是在乔安萍的热情、包容下得以喘息。可以说,石在是在乔安萍宽厚的怀抱中完成了救赎。

《灵与肉》在开篇便以浓墨重彩描绘主人公那几乎处于分裂的肉体和灵魂。许灵均时时处处面对着荒谬的政治现实生活与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矛盾。直到与李秀芝结婚后,他们“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划出了十八平方米土地归自己使用’”,“在院子里栽了两颗杨树”,之后,养鸡、养鸭、养鹅、养兔子、养鸽子”,他们成了“海陆空军总司令”。在“以劳动为主体的生活方式”中,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许灵均渐渐感到了“愉快的满足”。因此,面对截然相反的两条人生路途(一是追随多年未见的父亲去国外发展,这是一条通往光明和乌托邦的平坦大道;另一个是生他养他的故土,这里有相濡以沫的妻女,但这是一条平凡而又狭隘的崎岖小道)时,他拒绝了父亲的盛情而坦

然地选择了回到那个落后的小乡村。除却许灵均的回归农村的道德因素,女性怀抱对他的保护以及他对女性怀抱的依恋也不失为他实现自我救赎的方式。二、知识分子自我主体意识觉醒后的自我救赎

《绿化树》中章永璘时常受到饥饿的折磨、性欲的煎熬、生命的威胁,有时也会遭受尊严的践踏。为了填饱肚子他欺哄朴拙的老乡,利用“文化人”这个身份得到马缨花的仰慕和爱恋,幸福地在她的“美国饭店”享受着免费的午餐。此时的他无暇去惭愧也并不惭愧,这种感情不属于一个饥饿难耐的人。但是,一旦摆脱整天处于死亡边缘的现实状态,他便开始为自己的堕落行为忏悔。强烈的自我谴责意识下,他不禁感慨:“死,多么诱惑人啊!生与死的界线是非常容易逾越的。跨进一步,那便是死。所有的事,羞耻、惭愧、悔恨、痛苦都一死了之。”死亡意识第一次以解脱苦难实现救赎的方法出现,但是并未成为最终的救赎方式。这里的章永璘是在马缨花的爱情的滋养与呵护下,摆脱了饥饿感和生命威胁,渐渐恢复知识分子的自我主体意识而最终走向寻梦的路途。因此,《绿化树》中的章永璘是在女性怀抱与远行他乡的两种救赎方式中,选择了远行他乡、追寻梦想的知识分子式的自我救赎。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张贤亮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救赎方式从女性的救赎走向知识分子认同自我、追寻梦想的自我救赎。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章永璘在长期劳改生活中同样也受到生存、欲望、尊严的考验。他一直都在追寻知识分子这个身份认定,但他也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男人,章永璘不仅追随理想自由的知识分子这个身份,更急需认定一个对女人具有征服力量的男人身份。为了证实自己,他打着“两个人生活总比一个人生活容易”旗号与黄香久结合家庭,随即发现自己已经丧失了性功能。性无能的现实将他对自己男人身份的认定彻底击垮。内心的坚持与现实的挫败让他认识到“他非但不是英雄,也谈不上是大恶,甚至常常不能算一个男人”。一场抗洪搏斗后,他恢复了性能力,他的男性身份得到认同,知识分子的自我主体意识也开始觉醒。因此,当他的食欲和性欲得到满足后,面对饥饿感、性冲动与内心深处的文化优越感和个人野心的矛盾,他选择了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义的追寻,而无反顾地抛弃黄香久独自远走高飞。

他的背叛是长期的非人待遇下人性扭曲导致的道德麻木的恶果,更是弥足珍贵的自由对知识分子的强烈引力的必然结果。长期压抑后,(下转第39页)

文学研究

12

2012年第

11期

安徽文学

ANHUIWENXUE

知识分子获得自由。理想的追求、思考的自由和更高的精神归宿才是他们的生活方向和目标,而对于一切阻碍追求的因素,他们都会冲破一切阻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他们必然背叛女性,并在自我的追寻与认同中完成自我救赎。三、自我救赎的不可能后走向死亡救赎

《灵与肉》中的许灵均最后回归土地,回归李秀芝的怀抱。《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章永璘们离开马缨花、黄香久远行他乡,继续追寻他们的理想与精神归宿。然而,无论是女性还是追寻自我的动作,都不能成为知识分子自我救赎的落脚点。道德的支撑仅仅是他们在无法与社会抗争后的一个心理安慰;女性的拯救也只是暂时麻醉,她们毕竟不是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和终点;身份的转换,与其说是寻找救赎之路,倒不如说成是逃避这种内心的焦虑和失落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张贤亮继续追问,知识分子的救赎之路到底在哪?这个答案最后在《习惯死亡》中得到揭示:死亡!

历史劫难对个体生命造成的精神戕害使得主人公的心如一潭死水,平静得即使连枪毙、饥饿和做爱都掀不起一丝的波澜。“他”已经彻头彻尾地自暴自弃,他的精神世界充满苦闷、空虚、幻灭和恐惧。梦想的追寻过程成为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的追寻,荒诞与虚无充斥了他的一生。“除了做爱之外便是爱看狗打架”

的他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混乱幻想中,最终因无法忍受自身意识分裂的情况开枪自杀。只有“在他死的那一刹那,我们终究合二为一,那一刹那无比愉快,愉快得超过了和任何女人的任何一次做爱”。肉体与精神的一同毁灭,才能使痛不欲生的“我”和“他”完成最后的自我救赎。张贤亮对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的探索最后走向虚无,证实了救赎的不可能。

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指出:“人类文化总是在堕落与寻找中前进。”从《灵与肉》的女性救赎,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自我救赎,再到《习惯死亡》的死亡救赎,张贤亮完成了他自己对知识分子人生意义与救赎道路的探索。“其实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只在于终极目标的成功抵达,更在于不息的奋进中昂扬人的主体精神和尊严”。因此,尽管救赎最后被证明为不可能,但在探索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个体生命与探索精神已然得到了弘扬。参考文献

[1]张贤亮.张贤亮选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2]张贤亮.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3]张贤亮.习惯死亡[M].作家出版社,2009.

[4]

王春云.诗意的勘探———路遥创作新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上接第12页)气凌人,高傲到了极点,甚至对别人家的家具摆设这样非常私人化的事情也要指手画脚,加以干涉。这一细节的描写一方面生动地刻画了凯瑟琳夫人高傲而势利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柯林斯先生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取悦权贵的特点。

伊丽莎白受邀来到凯瑟琳夫人家中做客,她对这一扁平人物却是另一番观察结果。她看到凯瑟琳夫人觉得很有趣,“她长得又高又大,举止傲慢,盛气凌人,接待客人时带着几分鄙夷。她嗓门很高,说一不二,显然自以为高人一等”。这一番比较符合事实的评价也说明了伊丽莎白观察力敏锐这一性格特点,对刻画伊丽莎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是这样一位人物,在得知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后,感觉自己女儿婚姻无望,怒不可遏,气急败坏地来质问伊丽莎白。在她看来,只有自己女儿和达西才是门当户对、天生一对,“有什么可能把他们拆开?就靠一个没有门第、没有亲戚、没有财产的年轻女子的胆大妄为?根本不可能”。这样强硬而赤裸裸的势利的态度和观点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凯瑟琳夫人这一扁平人物的性格特点。这番话也激怒了伊丽莎白,促使她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和达西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未来发展

的可能,从而进一步克服偏见,采取更加理智的态度对待达西,为小说后来的圆满结局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傲慢与偏见》中,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辩证关系非常明显,二者的差异与对比形成了呼应与衬托的关系。(祁丽娜,2001)正如福斯特所指出的,只有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巧妙结合才能塑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从而为小说的成功做好铺垫。扁平人物个性鲜明,极少受到环境影响,也不会因为故事的情节发展而有所改变,他们的言行使得小说高潮迭起,戏剧性极强,更吸引读者,因此一部成功的小说一定离不开对扁平人物性格的刻画。

参考文献

[1]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朱乃长,译.北京:中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王科,译.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8.

[3]祁丽娜.论扁平人物韦翰在《傲慢与偏见》中的重

要作用[J].文学评论,2011.

[4]于红池.为扁平人物正名[J].安徽文学,2010(10).[5]朱虹.傲慢与偏见·序[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文学研究

3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