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挥洒之间_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大楼_薛求理

挥洒之间_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大楼_薛求理

建筑评论 ARCHITECTURAL REVIEW

1 外景(摄影:黄伟亮、黄新源)

挥洒之间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大楼

薛求理

摘要/介绍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大楼的设计,及由此引出的海外明星建筑师的问题。

关键词/ 香港城市大学 李伯斯金 建筑设计 明星建筑师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m a k e s a c c o u n t o f t h e

Creative Media Building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gives discussion on the issue of overseas “celebrity architect”.

KEY WORD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aniel

Libeski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elebrity architect

作者单位:香港城市大学

收稿日期:2011-08-08

香港城市大学于1998年成立创意媒体学院,开始时,用校内大楼的低层停车场改建为办公楼和教学工作室。2002年6月,城市大学以“设计+建造”的方式进行招标,邀请英国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 Michael Wilford and Associates,荷兰OMA, 美国李伯斯金工作室(Studio Daniel Libeskind) 和香港的许李严等5家公司提交设计方案。经过一系列的公司

作品实地访问和评选, 2002年 11月,香港城市大学宣布选出美国李伯斯金工作室的设计为中标方案,香港利安公司 (Leigh & Orange) 为协作公司。

这时的李伯斯金56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期:3年前,德国柏林的犹太人博物馆开幕,那是他从事设计业以来,建造起来的第一栋建筑。他的办公室总部,还设在柏林。同时,他已经有了十几项的设计工程。这个方案的设计开始于2002年的夏天,当香港城市大学宣布李伯斯金中标时,他正在考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Ground Zero)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出来后,虽然经过香港城市大学校方的提议,合作建筑公司的修改、落地,但大的想法,从方案出炉到落成迁入使用,9年来却基本没有变过。

香港城市大学的校园,位于狮子山下的九龙塘;山的另一侧是新界沙田。校园往北上山便是歌和老街。20世纪末,香港特区政府在歌和老街北侧拨地,供学校建造学生宿舍。学生宿舍的旁边,就是创意媒体学院新楼的用地。

创意媒体学院新楼用地面积 7674m 2,总建筑面积2.45万 m 2,共 9层。分设创意媒体学院的设计教室、英语和传播系的媒体教室、电脑系的电脑互动传媒等工作室。这个建筑,由政府于2002年拨款5.5亿港元,城市大学自筹资金2亿港元 (主要是购买设备) 完成。2008年夏天破土动工;2011年初土建完成,有关部门陆续迁入;2011年秋天,设备安装完毕,投入教学使用(图1)。

香港城市大学策略研究基金项目(7002605)

各层平面,层层不同,墙似漫不经意地排布过去,随意地进行分割,而这些分割和开窗又没有什么关系。有的房间只有半个三角窗,有的房间则有一排窗,而对着南面海景的,少有开窗,对着山景和侧面路景的则开了很多窗。天花板和墙上,则全是李氏签名惯用的条形、剪刀形长窗或洞口。玻璃贴在框外面的做法,是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工程的拷贝。室内的色彩——门全部为黑色,墙面为白色或深红色。中间走廊,两边房间,有的房间颇深,虽有外墙却无开窗,白天总是要开着灯。而阶梯讲堂则是沿着内走廊起坡布置,因此,两个楼梯的人流疏散,就变成一近一远的两个出口。许多内部空间无法摆放普通家具,很多室内都不太好用。这些室内处理,看着用着,都有些别扭,也是目前师生入驻后,提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图6~9)。

建筑屋顶两层有大露台或长条阳台,都出自体量和立面处理的需要。室外条凳的摆放,承接室内的斜条做法,较为简洁。空间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敞开的楼梯间,楼梯平台层层不同,突出的地方,可以开小班会议;局促的地方,则只是一个转弯。而楼梯栏杆,一律做成实心平板(图10、11)。

2 鸟瞰效果

3 从模型看设计理念1 从方案到建筑

建筑方案在对外宣传时,反复使用人眼平视或鸟瞰图,9层高的体块切割和撞插在一起;那个对着街道斜下来的大体块最令人吃惊,一时无法定义是屋顶还是墙壁(图2)。墙面上开着横条窄窗,大楼建成后,这个透视图角度,基本上是看不见也拍不到的。这个建筑坐落在山上,如果不是乘飞机的话,无法从上方观看那最佳“体量角度”。在英国和欧洲,李伯斯金类似体量的建筑都是用金属覆面。校方原打算用金属或石材覆面,但由于太贵,最后还是采用外墙油漆涂料。

从早期的模型可以看出,设计者在一个主体量上,插入一个斜的楼梯间和入口的倾斜体块,各种变形的方案都是同一个思路。大的工作室则是在后面斜插进去。入口靠在山一侧。窗的开法,以斜竖向为主。而后面实现的建筑,将窗基本水平拉平。就建筑规范里的窗地比和一般使用来讲,这些窗还嫌太窄,但比起原方案设计,已经要整齐扩大好多了。从方案到施工图阶段,城市大学的前后校董会主席,对这个设计有不同的态度和修改。现在的建筑,朝着“实用”方面,已经有了很多进步(图3~5)。

5 剖面

4 总平面

建筑评论 ARCHITECTURAL REVIEW

6 入口和广场

7 外观局部

8 室内19 室内2

从城大校园去往创意媒体学院的山路,过往几无行人,人行道的羊肠宽度,一来一往都有点困难。当大批师生在这条路上出现的时候,行走颇不方便。当然,山路和这栋楼的建筑设计没有关系,并不在建筑师的考虑范围。

总而言之,城市大学的创意媒体大楼,外部和内部空间,紧张变化而有趣味。对于城市大学师生,则是一个话题和事件,例如,“你去看过吗?”“我们在那幢楼里工作”等。对于搞创作的人,可能会有些激励和启发。学生吴婉仪2008 2009年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时,以城市大学媒体大楼和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创新大楼 (Zaha Hadid 设计,现正施工)的图片,向两校设计学院师生(未来使用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余份。调查显示,一半的师生喜欢这些建筑;认为

可以激励自己的创作,有助于繁荣香港的建筑设计;1/3的回答,认为因为是海外明星建筑师设计,增加了建筑的价值和对它的喜欢。吴同学就此专题,还对老中青建筑师进行访谈。本地建筑师普遍欢迎外来设计,带来好的设计和技术,推动本地的设计和技术水平。当然本地的设计公司,会面临更大挑战和竞争。有老建筑师认为,这样奇形怪异的建筑,幸好是建在山上,远离校区。如果跻身在拥挤的校园内,如何与

周围建筑协调呢。因此,设计的好坏,不能以其名气判定。

[1]

2 明星设计

李伯斯金说,“伟大的建筑,一如伟大的文学作品,或者诗和音乐,都能说出灵魂深处的精彩故事。能让我们用一种

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而且从此有了改变,能唤起心中的欲望。”[2] 李伯斯金的设计,是将建筑作为艺术作品,以(差不多)同样的设计语汇手法处理不同国家城市、不同地势环境、不同功能的建筑。2006年10月,李伯斯金在城市大学讲座。当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时,他说,为什么不呢?人们花那么大价钱,到纽约林肯中心看某钢琴家表演,听的是熟悉乐曲,但就是要看那只手,如何接触琴键。当然,李伯斯金这样的处理,并非处处受欢迎。2007年,香港政府总部拟建添马舰基地,举行“设计+施工”的招标竞赛。李伯斯金的方案搞些肤浅‘帆船象征’,最后以低分落选。

以往标准的设计,可以放在任何地方使用;如今,人们寻求特殊的定制。从建筑可以“做什么?”,到现在“你如何感觉”、“你是谁”,今天的经济让人们体验和寻求刺激。 建筑的功能依然重要,但建筑还要体现特征和人们(业主机构)的成长。品牌塑造着全球文化,形成人们的心理期盼。品牌是消费和信息时代的象征:与众不同、特殊定制、交流感受。[3]既然毕尔巴鄂、迪拜、上海可以借建筑提高地位和声望;香港的机构和学校,都立志做“世界级”,当然可以利用建筑品牌,使自己和其他院校不同,提高自己的价值。

香港有着150年的英国殖民地的历史,这个城市,本来就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的地方。许多英国人当年开的老事务所,虽然还有很多的外籍员工,但人们一般认为他们是“本地”事务所。当大地产商和建筑设计机构有财力和能力树立自己品牌时,建筑的标新立异竞相展开,“本地”的事务所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除了理工大学的创新大楼外,香港设计学院的新校舍由法国Coldéfy & Associes Architectes Urbanistes 在设计竞赛中夺得并已建成 (2004年)(图12);库哈斯O M A设计的珠海学院新校区在施工中。西九龙文娱区成了名建筑师的逐鹿沙场;而福斯特 (Norman Foster)、盖瑞 (Frank Gehry) 设计的高层住宅区已经悄悄落成。[4]在全球化的年代,品牌消费超越实用价值,有地造屋的人们都下定决心,不顾一切,追求名牌和“好的”设计。至于它来自何方,人们并不在乎。[5]■

参考文献

[1] Ng, Yuen Yee. Impact of Overseas Star Architects in Hong Kong, Final year dissertation[M].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8.

[2]丹尼尔·李伯斯金. 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M]. 吴家恒 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Klingmann, Anna. Brandscapes: architecture in the experience economy[M]. MIT Press, 2007.

[4] 薛求理. 世界建筑在香港[N]. 香港文汇报,2011-2-25.

[5] 薛求理. 世界建筑在中国[M].香港:香港三联书店,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10 楼梯间12 香港设计学院新楼

11 露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