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松岭峪地质构造报告

松岭峪地质构造报告

松岭峪地质构造报告
松岭峪地质构造报告

第一章引言

1.1实习目的

通过对《松岭峪地质图》的综合读图分析,能够使我们比较全面的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提高我们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中,分析图中再次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整理,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转化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1.2、实习要求

全面分析松岭峪地区构造形态、构造特征及构造运动史后编出一幅构造纲要图、1~2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

1.3、实习任务

1、绘制松岭峪地质图并着色。

2、绘制松岭峪地质剖面图(两张)。

3、绘制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

4、概述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

四、区域地理概况

我们的分析基于《松岭峪地质图》。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该地质图长18.0厘米,实际长度18.0公里,宽13.5厘米,实际长度13.5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43.0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NW-SE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整个地区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位于600米-1320米的范围内,西部以云岭山最高,达1320米,东部以赵村最低,接近600米。在沿NW-SE方向上。有条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

第二章地层

松岭峪地区属于山岭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主要出露的地层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依次为:上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晚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现列表对各出露岩层进行概述:

注:表格中的波浪线代表上下两套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虚线代表上下两套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知道松岭峪地区有六个构造层:Z、∈1—O1、D1-D2、C1-C2、T1、E1-N、Q。其中Z与∈1—O1角度不整合,∈1—O1 与D1-D2角度不整合,D1-D2与C1-C2平行不整合,C1-C2与T1平行不整合,T1与E1-Q角度不整合。

第三章:地质构造

松岭峪地区自早古生代后期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地质作用。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使地层下降或抬升,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各种地质构造;而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最终让地貌裸露出地表,形成各种形状的岩石或地层,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现将松岭峪地区内的各种地质构造描述如下:

第一节褶皱

从该松岭峪地质图上可知主要有五大褶皱(松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红石崖向斜、范村背斜、毛村向斜)及一些小褶皱组成。,

现列表对各褶皱进行概述

其中:

松岭背斜:长约14公里,宽为5公里,呈ES20-35°延伸,主要由D1、D2、C1、C2地层构成。核部地层为D1 ,两翼地层为D2、C1、C2 ,即中老侧新,所以为背斜。北西方向背斜逐渐消失不见,发育有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出露。由此可以知道此地活动较为激烈。又因两翼倾向相反,轴面近于直立(倾角约为89°),且两翼倾角近似相等,即该褶皱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直立褶皱。因该褶皱的延伸长度与两翼宽度之比小于3:1(2.8:1),且为背斜,即该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为穹隆构造。形成时代约为T1-E1之间。

彩云岭背斜:长约18公里,宽约3公里,呈ES30-40°延伸,主要由D1、D2、C1、C2地层构成。核部

地层为D1 ,两翼地层依次为D2、C1、C2 ,即中老侧新,所以为背斜。南西翼岩层倾角依次约为45°﹑

40°、30°、30°,北东翼由于受到F1逆冲断层的影响,岩层倒转,其岩层倾角依次约为70°、80°、

60°,两翼岩层倾向都是220°。背斜中还出露有花岗闪长岩背斜性质为倒转褶皱,形成于T1-E1之

间。

红石崖向斜:呈ES40-50°延伸,主要由E1、E2地层构成。核部地层为E2,两翼地层为E1,即中新侧老,所以为向斜。因两翼倾向相反,轴面近于直立(倾角约为88°),且两翼倾角近似相等,即该褶皱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直立褶皱。根据翼间角的大小又可以说是平缓褶皱。

范村背斜:分布在范村-陈村一带,呈ES40°延伸,主要由 Z、∈1、∈2﹢3、O1地层构成。核部地层为Z,两翼地层为∈1、∈32 、O1,即中老侧新,所以为背斜。因两翼倾向相反,轴面倾斜(倾角约为

78°),且两翼倾角不相等,即该褶皱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斜歪褶皱。

毛村向斜:分布在毛村-王村一带,呈ES40°延伸,主要由O1、∈2﹢3、∈1地层构成。核部地层为O1,两翼地层为∈2﹢3、∈1,一翼有部分地层被喷出的岩浆岩侵入,翼部由于逆冲推覆作用,有一小部分岩体裸露在原地岩块之上,构成一个小型飞来峰。

一些小褶皱:小型褶皱普遍发育,主要分布在云岭山、黄村、白玉山一带。

第二节断裂

断层是地壳岩石体中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破裂构造。断层发育广泛,是地壳中最重要的构造类型,其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规模不一。断层主要由构造运动产生,也可以由外动力地质作用产生,只是规模较小。断层一般有几个断层要素,最基本的断层要素是断层面和断盘。断层面是一种

面状构造,是一个将岩块或岩层断开形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破裂面。断盘是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

生位移的岩块。从图中可知有四个(F1-F4)主要断层和一系列中、小型断层,

。现列表分别对各断层系进行概述:

其中:

F1断层:为逆断层,位于彩云岭背斜北东翼上,为北西-南东向延伸,全长约19km,为四个断层中最大的一个。断层产状为220°∠30°,南西盘为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上盘地层形成褶皱,有地层缺失,下盘地层中只出露有下石炭统砂岩。F1大断层同时也受到性质未明的小断层切割而错开,与金沟处岩浆岩共同产生,F1断层形成于T1之后。

F2断层:为逆断层,位于毛村-范村-陈村一带,为北西-南东延伸,全长约12km。断层产状为220°∠24°,南西盘为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上升盘为一背斜构造,核部为震旦系,下降盘为一向斜构造,核部为下奥陶统,有地层的缺失与重复。断层在丁村中有辉长岩岩体侵入。断层形成于O1之后。

F3断层:为逆断层,位于刘村-任村一带,为北西-南东向延伸,全长约4.5km。断层倾向为320°-220°,倾角为26°-30°,南西盘为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北西方向上有辉长岩与花岗岩岩体出露。F3断层切割辉长岩岩体,但又被花岗岩岩体侵入,形成于O1之后。

F4断层:为正断层,位于杉岭附近,为北西-南东向延伸,全长约5km。倾角为45°,南西盘为

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北西方向上有辉长岩岩体出露,断层被岩体侵入,形成于∈-O1。

中、小型断层:在松岭背斜的两翼非常的发育,造成好多地层破碎带(构成地垒),并使松岭背斜的核部变大。在彩云岭背斜也有发育,但发育不太完整。有些断层为平移断层(松岭背斜左上角断层),

大部分为正断层或逆断层,走向大致为南偏东方向,且形成时间很晚。

第四章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固化而形成的。主要由硅酸盐物质组成。可以形成侵入岩(深成岩)和火山

熔岩(火山岩或喷出岩)以及浅成岩和次火山岩。它们都构成简单的或复杂的岩浆岩体。岩浆岩中长石含量最多,占整个岩浆岩成分的60%之多,其次为石英。本区中发育的岩浆岩主要有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以及辉长岩三种类型。

一、花岗闪长岩

岩体主要分布于彩云岭背斜、松岭背斜及距松岭峪1公里处。彩云岭背斜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大致为东西方向,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三叠早期(T1)之后;松岭背斜及距松岭峪1公里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与彩云岭背斜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大体一致,为东西方向,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周围花岗岩体之前。松岭峪地区花岗闪长岩要形成于T1 后。

二、花岗岩

岩体分布于金沟,刘村以及松岭处,形成时代晚于F1,F3形成的时代,分别形成于F1形成时代之后,O1之后,D1之后。

三、辉长岩

岩体主要分布于丁村和刘村处,丁村处辉长岩被F2切割形成于Z之后,刘村处辉长岩F4断层,形成时代晚于F4形成时代,而早于F3形成时代,两边与花岗岩接触。

第五章构造演化史

根据沉积组合、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特征,松岭峪地区在地质发展史上大体经历了好几次大的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作用的先后形成了本地区的地质地貌,其地质发展史为:F4断层最先形成,形成于寒武系∈以后;F4断层形成的末期,辉长岩侵入到震旦系的片岩中;经过不断的沉积和沉积间断,在早石炭世以后,经历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了白玉山向斜、彩云岭背斜、香溪向斜和松岭背斜;在晚石炭世C2之后,发生了新的构造运动,形成了F1、F2和F3断层,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花岗闪长岩的侵入;在古新世前E1的构造运动中,花岗岩侵入到新的地层中;古新世E1以后又发生了小的、规模不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小断层;在第三纪N后的构造运动中形成了云岭山和红石崖。

综上所述,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依次为:F4/辉长岩→白玉山向斜、彩云岭背斜、香溪向斜和松岭背斜→F1、F2和F3/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小断层→红石崖/云岭山。

第六章结束语

由于杜老师在周二下午实习动员大会上的讲解,在接下来的这两周里通过对《松岭峪地质图》的分析,再加上对课本知识的复习,我终于完成了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构造报告、构造纲要图及两幅地质剖面图。

首先通过对松岭峪地质图的读图分析,让自己能够清楚的对地质图进行分析以及掌握地质图读图分析的步骤及方法,而且对构造地质学上的理论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懂得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如何实际应用,并对构造地质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为我们今后在该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其次,通过绘制A—B图切地质剖面图,进一步熟悉了绘制剖面图的要点,并开始通过定轴面来准确绘制褶皱产状,从而在正确的基础上力求准确。

最后,在此感谢杜老师在这次实习中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感谢同学们在这次实习中对我的帮助。携手共进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目的 ?使大家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提高大家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和要求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四、编写一份文字报告 ——×××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将地壳某个区域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读图步骤: ①先图外,后图内; ②先地形,后地质; ③先地层,后构造。 ?读什么?地层、岩石、产状、时代、分布、相互关系;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形成时代…… ?怎样读?边看边记 1.地层 ?从图例中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岩性。 ?分析地层的分布和排列。 ?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尤其是不整合接触。注意Z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 ?划分构造层(不整合接触面),分析构造层的形成时代。 构造层:指一定的构造单元内,在某一构造旋回(构造期)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褶皱——从大到小 ?区分背斜、向斜。 ?分析褶皱在平面和剖面的形态特点、组合型式、分布规律等。(两翼产状、 轴面产状、枢纽产状、轴迹和平面轮廓) ?分析相邻或相关构造层中褶皱的关系 ?分析褶皱的形成时代。 3.断层——从大到小 ?分析断层性质(正、逆、平移)及类型。 ?断层分组(可能时):依据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之间的关系。 ?分析断层与褶皱及侵入岩体的关系。 ?确定断层的形成时代。 4.岩浆岩体——从大到小

?了解岩体的岩石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的形态特征即产状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与断裂和褶皱的关系。 ?确定侵入岩岩体形成时代等。 5.分析构造发展史 ?划分构造层和构造期:依据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构造层 平行不整合→构造亚层 ?分析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依据构造的形态、方向、强度和相互关系。 ?适当分析并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变化:依据地 层岩性、厚度、化石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地质构造图)

京西地质实习报告

京西地质实习报告 1. 实习概况 1.1区域地质概况 北京市在地质构造上正处于华北地区中部--燕山沉降带的西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既经过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积;又产生过剧烈的造山运动。特别是中生代,以燕山运动为主的造山运动,构成了北京地区地质构造骨架和地貌的雏形。伴随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形和断裂发育广泛,岩浆活动也很频繁。平原地区凹陷隆起的边缘,都为大断裂所控制。这些大断层之间往往分布着许多较小的断裂破碎带。北京地区的岩性条件比较复杂,大体上可划分为松散堆积物和基岩两大类。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了北京地区的基本地形骨架。 1.2实习概述 实习两条路线分别为延庆硅化木公园六道河村六道河背斜以及排字岭单斜旋回粒序的观察和下苇甸寒武系—奥陶系海相地层观察以及妙峰山复式背向斜褶皱及其形成圈闭的描述。 2. 分点论述 2.1 六道河背斜(缝洞单元体) 2.1.1 地质描述(名称+特征+形成机制) 核部中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石英砂岩,两翼是长城系串岭沟组紫红色页岩与团山子组白云岩组成的背斜,背斜特点西翼缓东翼抖具体产状如图所示。西翼以紫红色泥页岩和灰质白云岩为主,地层向上厚度加大,并且在背斜西翼发生正断层发生地层的错位与滑脱。核部地层遭受强烈风化,发生滑塌作用。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后期加里东造山运动的影响,华北地台收到强烈挤压而形成的造山带褶皱带。 主要重点观测到一个在白云岩中延伸2-3m的裂缝,呈V字形,顺节理缝发育(节理产状276°倾角76°)。远处观察白云岩中的缝洞单元体比较发育,且都顺节理发育。 据李阳等在2011年提出的,溶蚀缝是地下水在裂缝内流动、溶蚀作用的结果,是在其他裂缝基础上溶蚀扩大的裂缝,通常原始裂缝被溶蚀扩大几倍甚至于几十倍,其分带性和方向性受原始裂缝发育特征控制。 据杜秀娟等在2007年提出的,在油气运移的过程中,构造挤压运动导致脆性岩层形成的较大型节理缝以及碳酸盐岩中的溶蚀孔缝可以作为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裂缝既可作为储集空间又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如伊朗著名的阿斯马利油藏储层岩性以颗粒灰岩为主,孔、洞、缝发育,为裂缝—孔隙性储层。 此处溶蚀洞系形成原因,大气淡水沿碳酸盐地层裂缝或者节理渗流进入地表/地下,从而对碳酸盐岩形成淋滤作用,作用成上宽下窄V字形孔洞。 2.1.2 对石油勘探与开发的意义 众所周知背斜形成的圈闭是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重要场所,背斜油气藏在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约占总量的18.8%。由于重力分异的结果,气占据背斜的顶部,油居中呈环带状分布,水在下面托着油气。 碳酸盐岩地层中裂缝既能作储集空间,又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如果挺烃源岩和该层发育齐全,也有有利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很容易形成缝洞型油气藏或油气聚集带。缝洞型油气藏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油气

松岭峪地质构造报告

第一章 引言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松岭峪地质图》的综合读图分析,可以基本了解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貌起伏、构造类型、构造地层、形成时期等。在这些方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温习阅读地质图的基本步骤。加强了对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在把岩层展绘在构造纲要图和地质剖面图方面,特别强调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岩层整合关系、岩浆侵入关系、褶皱几何关系、断层几何关系和倒转几何关系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地质知识,灵活运用各种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使我们加深对课本所学知识的了解,培养地质兴趣和思考方式。 二、实习要求 1、分析松岭峪地区构造形态、构造特征及构造运动史。 2、明确该地区沉积环境及演化史。 3、初步掌握具体分析某一地区地质构造的方法与步骤。 三、实习任务 1、绘制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 2、绘制松岭峪地质剖面图(至少两张)。 3、概述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 四、区域地理概况 我们的分析基于《松岭峪地质图》。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该地质图长17.5厘米,实际长度17.5公里,宽12.5厘米,实际长度12.5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18.75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NW-SE 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整个地区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位于600米-1320米的范围内,西部以云岭山最高,达1320米,东部以赵村最低,接近600米。在沿NW -SE 方向上。有条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 第二章 地层 松岭峪地区属于山岭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主要出露的地层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依次为:上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晚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现列表对各出露岩层进行概述: 年代地层单位 代号及接触关系 岩性 分布态势 构造阶级 震旦系 Z 以片岩、大理岩为主 分布于陈村、任村及杉岭一带 加 里 下寒武统 ∈1 以千枚岩、变砾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王村、范村 中上寒武统 ∈2﹢3 以板岩、变砂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图右上角的范村、毛村

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1.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学习和掌握罗盘的使用,测量岩石的产状。 2.通过观察矿物的外形与物理特性,认识常见的矿物,熟悉其肉眼鉴定特征。 3. 观察火成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掌握常见火成岩的肉眼鉴别特征。 4. 观察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掌握常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 1.2实习时间:2013年04月27日——2013年04月29日 1.3实习地点:湘潭市湘乡市棋梓桥镇 1.4实习要求: 1按时出勤。 2注意不乱攀爬、下河塘游泳。注意自身安全。听从教师和班级安排。 3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认真思考。 4认真的完成实习实习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二)地层和地质构造、地质现象 ·2.1棋梓桥位置概况

棋梓桥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以西约35千米。地属华南湘赣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棋梓灰岩”、含锌天然矿泉水、白云石、矽石、石膏、滑石、铁、锰等质优量多。当地的支柱产业是水泥和旅游,位于水浒庙风景区。当地气候四季分明。靠近北回归线,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溪河密布,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17.3℃,1月份最低为4.9℃,7月份最高为29.4℃。极端最低为-8.1℃,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 ·2.2自然地理状况 湘乡棋梓桥地区是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等地区,此地区是湘潭市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地层全而且具有代表性并且发育较全,露头清楚,地质构造典型研究程度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棋梓桥的时代属泥盆纪晚期和石炭纪。分布于湖南境内。命名地点在湖南湘乡以西约35千米的棋梓桥。为浅海相沉积,为灰岩和泥质灰岩,共厚约300~400米。与下伏易家湾组呈整合接触。 泥盆纪

最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最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实习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实习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实习要求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实习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 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多呈黑色风化面黄褐色或灰绿色。细粒或隐晶结构呈斑状结构并长有气孔、杏仁等构造。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排列,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岩石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实习地区构造概况:少华山在大一级地质构造中属于秦岭构造带,进一步划分属于东秦岭地质构造带。 少华山隶属于秦岭山系,是由于渭河地带地壳下陷同时又由于上古时期形成古地台时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其中海西运动的影响之为明显:在晚古生代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 构造叠加、走向、倾向、倾角、侧伏角、正应力、主应力、应力场、剪应变、线应变、均匀应变、递进变形、旋转变形、面状构造、透入性构造、流劈理、破劈理、轴面劈理、重结晶、压溶作用、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石香肠构造、杆状构造、压力影构造、褶皱枢纽、正交剖面、轴面、倒转褶皱、倾伏褶皱、顶薄褶皱、相似褶皱、等厚褶皱、平行褶皱、斜卧褶皱、倾竖褶皱、直立水平褶皱、直立倾伏褶皱、斜歪倾伏褶皱、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压扁褶皱作用、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节理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总滑距、构造透镜体、断层角砾岩、碎裂岩、断层泥、地堑、地垒、盆岭构造、断坪、断坡、飞来峰、构造窗、走滑断层、左阶式、右阶式、正花状构造、负花状构造、角距、S-C组构、构造层次 是非判断题: 侧伏角是某构造面上的线理与该构造面走向的夹角。 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露头线与地形线弯曲同(反)向, 露头线比地形线开阔(紧闭)。 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小)于地形坡角,露头线与地形线弯曲同(反)向,露头线比地形线开阔(紧闭)。 不整合形成的时代是在上覆最新(老)地层之前(后),下伏最老(新)地层之后(前)。 当地层倾向与断层倾向相反时,正断层引起地层重复(缺失)。 当地层倾向与断层倾向相反时,逆断层引起地层重复(缺失)。 当地层倾向与断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大于地层倾角时,正断层引起地层重复(缺失)。 当地层倾向与断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地层倾角时,正断层引起地层重复(缺失)。 当地层倾向与断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大于地层倾角时,逆断层引起地层重复(缺失)。 当地层倾向与断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地层倾角时,逆断层引起地层重复(缺失)。 正断层使得背斜(向斜)上升盘(下降盘)变宽(变窄)。 逆断层使得背斜(向斜)上升盘(下降盘)变宽(变窄)。 断层活动的时代是被其破坏的最老(新)地质体之前(后),下伏最老(新)地质体之后(前)。 选择题: 在垂直于岩层倾向的剖面上测得的视倾角A、比真倾角大;B、比真倾角小,但不等于零; C、等于真倾角; D、等于零。 在兰姆赛的褶皱分类中,Ⅱ类褶皱的等倾斜线相互平行,内弧与外弧的曲率相同,该褶皱为 典型的A、顶薄褶皱;B、等厚褶皱;C、相似褶皱;D、平行褶皱。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讲稿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讲稿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综合读图 目的 ?使大家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提高大家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和要求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四、编写一份文字报告 ——×××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将地壳某个区域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读图步骤: ①先图外,后图内; ②先地形,后地质; ③先地层,后构造。 ?读什么?地层、岩石、产状、时代、分布、相互关系;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形成时代…… ?怎样读?边看边记 1.地层 ?从图例中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岩性。 ?分析地层的分布和排列。 ?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尤其是不整合接触。注意Z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 ?划分构造层(不整合接触面),分析构造层的形成时代。 构造层:指一定的构造单元内,在某一构造旋回(构造期)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褶皱——从大到小 ?区分背斜、向斜。 ?分析褶皱在平面和剖面的形态特点、组合型式、分布规律等。(两翼产状、 轴面产状、枢纽产状、轴迹和平面轮廓) ?分析相邻或相关构造层中褶皱的关系 ?分析褶皱的形成时代。 3.断层——从大到小 ?分析断层性质(正、逆、平移)及类型。 ?断层分组(可能时):依据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之间的关系。 ?分析断层与褶皱及侵入岩体的关系。 ?确定断层的形成时代。

4.岩浆岩体——从大到小 ?了解岩体的岩石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的形态特征即产状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与断裂和褶皱的关系。 ?确定侵入岩岩体形成时代等。 5.分析构造发展史 ?划分构造层和构造期:依据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构造层 平行不整合→构造亚层 ?分析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依据构造的形态、方向、强度和相互关系。 ?适当分析并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变化:依据地 层岩性、厚度、化石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

大学生结构实习报告

大学生结构实习报告 大学生结构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任务 通过设计院的实习,了解结构工程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毕业 后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果,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提高综合设计能力,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二、实习内容 1、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结构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2、了解设计院不同专业相互合作的方法,学习结构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协调能力。 3、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结构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三、实习时间 2011年8月——2012年3月 四、实习地点、单位 地点: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866号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四、参与项目 1、成都市水游城初设方案 2、锦华苑二期地下室工程

3、博川CBD项目 4、另一些项目的结构施工图绘制 五、实习总结 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社会实践对我们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同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研二的这学期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各位老师的帮助,我在设计院得以不断成长,弄清了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所不能理解的一些问题,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看法。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通过向老师请教,明白了一些在设计和施工中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结构通病问题。同时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了更好的结合,学到了的知识。真正的走进了设计行业,不论是实际的工作水平,还是思想上,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8月在西南设计院实习以来,如饥似渴地学习并掌握了很多设计方面超越书本的实战知识,单独完成了一些设计工作,得到老师的好评。成都市水游城安置房一栋楼的初设计,从定剪力墙开始,到最后的建筑图协调、敲定、pkpm建模、转换层方案设计、计算、调整,全部由我完成。博川一个CBD设计项目,我参与了楼梯的绘制,完成了整个建筑的三部楼梯设计,还参与了地下室板筋的绘制。此项目类似裙房建筑,从建模开始,到后期的梁、板、基础施工图,都由我独立完成。

构造地质学松岭峪地区综合报告材料

构造地质学综合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3 1、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2、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内容。 第二章:地层 5 1、首先了解图幅内出露了那些地层及其层序和岩性组合特征。 2、通过分析地层之间的有无缺失,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第三章:地质构造 6 1、区域构造特征的概述。 2、对区内各个褶皱构造的概述。 3、简述区内断层构造发育的总格局特征。 4、对岩浆岩体及变质构造的描述。 第四章:构造发展史 11第五章:结束语 12 注:附松岭峪地质图上色一幅,及纲要图一幅, 松岭峪地区A-B,Aˊ-Bˊ剖面图两张。

第一章:前言 一、综合实习的目的要求 1、通过阅读地质图,初步掌握综合分析具有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变质岩、 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图的方法。 2、通过实习,把握分析地质构造的地质辩证思维方法,即学会了分析图内各 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3、初步学会了依据地质图资料,简述构造组合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构造应力场)。 4、学会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 5、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 二、综合实习的要求 1、将松岭峪地质图复印一张并上色;构造纲要图(1:100000) 一幅;地质剖面图至少两幅(1:100000)。 2、写松岭峪地区地质报告一份。 三、综合实习用图和用具及其区内地形概括 1、实习用图。松岭峪地质图,比例尺为1:100000,附两张地质剖面图。 2、实习用具。透明纸25×20㎝;厘米纸50×25㎝;H铅笔;12色彩色铅笔;30㎝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绘图墨水;图钉等用具。 3、图内地形地貌。 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该地质图长17.5厘米,实际长度17.5公里,宽12.5厘米,实际长度12.5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18.75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NW-SE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整个地区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位于600米-1320米的范围内,西部以云岭山最高,达1320米,东部以赵村最低,接近600米。在沿NW-SE方向上。有条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

建筑构造实习报告

建筑构造实习报告 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姓名:蒋XX 班级:10建筑学XX 学号:1010010XXX 指导老师:戚XX

实习背景: 经过大三上学期的建筑构造理论学习,我们对建筑构造有了一个基本全面的理论知识框架,但理论与实际应相结合。学期末,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建筑构造实习。 实习内容: 这次我们实习的地点主要在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及九华新区。参观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如九华新区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如南校俱乐部报告厅、图书馆、第二教学楼、单层厂房等)。从结构上,有框架结构、平面排架结构、框架—筒体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悉心教导,结合实例,从墙类型、楼地层构造、饰面装修材料、楼梯屋盖形式、门窗细部构造等逐一讲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就我们在参观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及解答。如图书馆外墙面的装修做法、俱乐部报告厅的结构及设计此类公共建筑应注意的问题和北校体育馆屋顶的构造做法的优缺点等。 (二南校俱乐部报告厅、图书馆、二教学楼、四教学楼、单层式厂房、南校体育馆、新厂房、八教学楼、北校体育场、九华新都汇、峰尚国际) 实习收获:

在构造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以及许多平常经常看到但是没有注意的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及自己把平常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让我对建筑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我们去的第一站是南校俱乐部报告厅。报告厅入口台阶较多,建筑显得庄重、宏伟,立面形式变化丰富,装饰材料较高级,内部空间尺度高大。我们不仅细心观察了报告厅的“表皮”,还有机会看到报告厅屋顶的结构及构造。报告厅采用钢架结构,吊顶基础为钢筋,采用预埋件连接方式,龙骨为轻钢龙骨,吊顶面层采用石膏板。在设计此类建筑中,应注意几点:人流疏散问题、视线要求、音响效果、大跨度屋顶构造做法等 我们还参观了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厂房。该厂房是单层厂房,属平面排架结构,两跨形式。内部设排水暗沟,采光运用了立面开窗机屋顶采光两种方式。单层厂房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热压和风压作用进行的。厂房内一般设调车梁,所以在设计厂房的时候要考虑吊车梁对结构的影响。确定单层厂房平面形式的注意事项有:生产规模大小、生产性质、生产特征、交通运输方式等。

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班级:08资源05班 姓名:张小林 指导老师:陈希泉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国土资源工程系 二0 0九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4 ①、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②、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内容及各项工作的安排。 第二章:地层 6 ①、首先了解图幅内出露了那些地层及其层序和岩性组合特征。 ②、通过分析地层之间的有无缺失,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第三章:地质构造8 ①、区域构造特征的概述。 ②、对区内各个褶皱构造的概述。 ③、简述区内断层构造发育的总格局特征。 ④、对岩浆岩体及变质构造的描述。 第四章:构造发展史14 第五章:结束语 16

注:附松岭峪地质图上色一幅,及纲要图一幅, 松岭峪地区A-Aˊ、B-Bˊ剖面图两张。 第一章: 前言 一、综合实习的目的要求 1、通过阅读地质图,初步掌握综合分析具有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变质岩、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图的方法。 2、.通过实习,把握分析地质构造的地质辩证思维方法。亦即学会了分析图内各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3、初步学会了依据地质图资料,简述构造组合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构造应力场)。 4、学会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 5、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 二、综合实习用图和用具及其区内地形概括 1、实习用图。松岭峪地质图.比例尺.1:100000,附两张地质剖面图。 2、实习用具。透明纸25×20㎝;厘米纸50×25㎝;H铅笔;12色彩色铅笔;30㎝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绘图墨水;图钉等用具。

3、图内地形地貌。 松岭峪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西高东低,即西南部地势较高,北东方向地势较低。海拔最高处为南西方向的云岭山山顶,海拔为1320,。海拔最低处应为南东的河流下游,海拔为600m左右。该地区平均海拔大概为800-1000m。南东方向的松岭峪海拔约600m.该地区河流较为发育,由北西至南东呈网状遍布于各个地区,支流较多,故可知该地区交通便利,且以水上运输为主,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 三、各项实习工作的安排及工作量情况 1、实习时间安排。 第一天上午:教师带领学生综合读图、学生将地质图着色。 下午:教师讲解编制构造纲要图的方法和地质剖面图 的要求细节 第二天整天:学生个人熟悉地质资料,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解 答,学生个人编制构造纲要图和地质剖面图。第三天上午:同上 下午:教师讲解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提纲 晚上:老师解答疑难问题 第四、五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并与第

【实习报告】建筑构造实习报告2篇

建筑构造实习报告2篇 实习专业:建筑学 实习时间:XX年6月23日-XX年6月30日 实习地点:邯郸市金都饭店施工工地,邯郸市国际商务中心施工工地,邯郸市渚河路建材市场。 涉及课程:建筑构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 指导老师:孙凤明 参观正在施工的各项工程,结合课本已学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知识,对施工过程、结构型式、室内装饰及建筑材料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对公共建筑的各细部构造有较深的了解,包括:基础;墙体;楼地层;装饰面装修;楼梯;屋盖的常规做法。 1.场地:建筑公司施工现场及建筑市场 2.设备:安全帽 a)工程概况 邯郸市首家四星级酒店位于高新区,项目由香港隆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按五星级酒店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饭店及写楼设计风格新颖独特,典雅华贵,内部设施功能完善是集旅游、商务、餐饮、住宿、娱乐、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星级酒店,预计年底完工。 饭店a座框剪结构,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1层;b座框剪结构,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地下1层,底下26层。

建设单位:邯郸饭店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单位:郑州市建筑设计院 专业术语: 1.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2.室外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3.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5.框架-剪力墙: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6.板柱-剪力墙结构:由无梁楼板与柱组成的板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7.筒体结构:由竖向筒体力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 筒体结构的筒体分剪力墙围成的薄壁筒和由密柱框架或壁式框架围成的框筒等。 7.1框架-核心筒结构 由核心筒与外围的稀柱框架组成的高层建筑结构。 7.2 筒中筒结构 由核心筒与外围框筒组成的高层建筑结构。 8.混合结构:由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所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 b)建筑局部

松岭峪构造实习报告范本

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地层 2.1 新元古界 2.2 早古生界 2.3 晚古生界 2.4 中生界 2.5 新生界 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岩3.1 岩浆岩 3.2 变质岩第四章地质构造 4.1 构造层划分及其特征 4.2 总体构造特征4.3 褶皱分析 4.4 断裂分析 第五章构造发展史第六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图I 松岭峪地区构造纲要图 附图II 松岭峪地区A-B地质剖面图 附图III 松岭峪地区C-D地质剖面图 第一章引言 本次读图资料为松岭峪地质图。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属于中比例尺地质图,图区面积约243平方千米。图区总体地势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特点,最高点位于图西的云岭山,海拔为1320m;低处于图东南香溪处,低于630m。河流自西北汇至东南。村镇主要分布于沿河带与图东北一带。 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展布、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期等,同时掌握阅读分析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具备分析褶皱、断裂、岩浆岩体、不整合接触关系等的基本能力,能够分析出地质图各种繁杂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理解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

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第二章地层 松岭峪地区地层发育不太齐全,缺失地层较多。图区出露的地层按时代自老至新依次为(表1):新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系、上古生界泥盆系和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以及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表(1)松岭峪地区地层概况

第四系Q 砂砾粘土图东南村-黄村 喜马拉雅阶段 一带 新近系N 泥灰岩图西云岭山 渐新统E3 泥岩页岩图西云岭山 始新统E2 砂岩页岩图西云岭山,北 西红石崖 古新统E1 砂岩砾岩图西云岭山,北 西红石崖 下三叠统T1 灰岩,泥灰岩沿香溪,白玉山海西-印支阶 段上石炭统C2 泥岩页岩沿松岭、彩云岭 下石炭统C1 砂岩页岩沿松岭、彩云岭 中泥盆统D2 砂岩沿松岭,彩云岭 下泥盆统D1 砂岩砾岩松岭、彩云岭, 沿村-村 下奥统O1 板岩千枚岩毛村加里东阶段中上寒武统∈2+3 板岩,变砾岩毛村南东 村,村-王村 下寒武统∈1 千枚岩,变砾 岩 震旦系Z 片岩,岩村,任村及杉岭 一带 2.1 新元古界 图区出露的新元古界为震旦系(Z),主要分布于图区东北角彬岭、 任村、王村及村一带,岩性为片岩和岩,属变质岩。该套地层发生 了强烈的褶皱,总体呈NW-SE向展布,但部标志层又呈现出近东西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策划]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策划]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 松岭峪地质图上虽然没有地形等高线,但是图上在红石崖、彩云岭、松岭、云岭山、杉岭、松岭峪等多个特征的地物处标注有海拔控制点,还有一条NW,SE向的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根据这些海拔控制点和河流可以判断出该图的地形轮廓是:图区总体呈NW-SE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 松岭峪地质图是一幅很复杂的地质图,对该图可以作如下的分析: 图区的下寒武统底面、下泥盆统底面和古新统底面是三个角度不整合界面,根据这三个角度不整合界面可以把图区分为四大构造层,从下向上分别是前寒武系构造层、下古生界构造层、上古生界—下三叠统构造层和新生界构造层,各构造层具有不同的地层组成和构造特点。 1. 四大构造层的主要特点 前寒武系构造层分布在图的东北角王村—任村—杉岭一带,主要由中元古界(Pt2)片岩组成,片岩中发育枢纽近EW向的褶皱,褶皱的轴面向北倾斜。该构造层内还分别发育NW—SE向延伸的、断面向NE倾斜的F4正断层和断面向SW方向倾斜的F3逆断层。断层截切片岩中的褶皱, F4正断层被刘村一带的辉长岩体截切,而F3逆断层的上盘则覆盖了刘村辉长岩体,表明断层形成于褶皱作用之后,而且F3逆断层形成于F4正断层之后。在下构造层的丁村和刘村一带发育辉长岩侵入体。从丁村辉长岩体被下寒武统覆盖的地质事实知道,辉长岩体侵入活动发育在早寒武世之前,很可能与F4正断层同时,刘村辉长岩体截断F4正断层只是同一次伸展活动中的相对早晚关系的反映。

下古生界构造层分布在图的东北部,主要围绕前寒武系构造层分布,由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组成。该构造层内发育NW-SE向褶皱和NW-SE 向延伸的F2逆断层。F2逆断层的断面向SW方向倾斜,由于该断层的作用,范村背斜的NE翼和毛村向斜的SW翼地层倒转。后期的剥蚀作用在毛村东南部形成了一个由中—上寒武统地层组成的飞来峰构造。在该构造层的东北角发育花岗岩体,该花岗岩体侵入于寒武系和下奥陶统之中。 上古生界—下三叠统构造层主要分布在图的东南部和中部,由下—中泥盆统、下—中石炭统和下三叠统地层组成,其中缺失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地层缺失部位发育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该构造层内发育NW—SE向的大规模褶皱和NW—SE向的F1逆断层。松岭和彩云岭一带是两个大型背斜。彩云岭背斜由于位于F1逆断层的上盘,背斜的NE翼地层倒转。香溪和白玉山是两个比较大的向斜,白玉山向斜的SW翼由于受到F1逆断层的影响而倒转。F1逆断层与F2逆断层的断面均向SW方向倾斜,这二者很可能形成于从SW向NE方向的同一次挤压构造活动。F1逆断层截切下三叠统地层,在彩云岭一带又被花岗闪长岩截切,据此推断F1逆断层形成于早三叠世之后,花岗闪长岩侵入活动之前。由于图区缺失中—上三叠统,推断导致该构造层中NW—SE向褶皱和逆断层的SW向挤压活动应该发生在早三叠世末、中三叠世初。在该构造层的松岭背斜范围内发育一些性质不明的断层,它们截切背斜。该构造层内还发育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它们截切前期的构造线,显然是后期岩浆活动叠加的产物。 新生界构造层主要分布在图的西侧,由古新统、始新统、渐新统和上第三系组成,地层倾角一般小于15?,构造变形较弱,基本属于水平地层。 2. 图区反映的构造演化史 中元古代(Pt2)晚期,图区的东北部受到从北向南的挤压,片岩中形成轴面向北倾斜的东西向褶皱。中元古生代末,图区东部的应力机制转变为近南北向的伸展

构造地质学作业

构造地质学实习作业 姓名:代承刚 学号:201401010127 班级: 地质一班

第一章 综合读图的目的及要求 1、通过阅读地质图,初步掌握综合分析具有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变质岩、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图的方法。 2、通过实习,把握分析地质构造的地质辩证思维方法,即学会了分析图内各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3、初步学会了依据地质图资料,简述构造组合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构造应力场)。 4、学会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 5、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 所用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轮廓及完成作业情况 1、图幅名称:松岭峪地质图 2、比例尺:1:100000 3、图内地形地貌: 该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该地质图长17.5厘米,实际长度17.5公里,宽12.5厘米,实际长度12.5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18.75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NW-SE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整个地区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位于600米-1320米的范围内,西部以云岭山最

高,达1320米,东部以赵村最低,接近600米。在沿NW-SE方向上。有条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 第二章 出露地层及接触关系: 松岭峪地区地层出露不太完整,有很多地层缺失,主要地层有上元古界震旦系Z;早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O;晚古生界泥盆系D、石炭系C;中生界三叠系T;新生界古近系E、新近系N、第四系Q。其中Z与∈1—O1角度不整合,∈1—O1 与D1-D2角度不整合,D1-D2与C1-C2平行不整合,C1-C2与T1平行不整合,T1与E1-Q 角度不整合。 地质构造描述: 松岭峪地区构造概述: 松岭峪地区主要以褶皱构造为主,断裂构造也发育完整,出露良好。褶皱和断层的走向大体一致,为北北-西方向。 褶皱构造:主要有五大褶皱(松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红石崖向斜、范村背斜、毛村向斜)及一些小褶皱组成。 断裂构造:主要有四大断层(彩云岭-白玉山的逆断层F1、范村-陈村的逆断层F2、刘村-王村的正断层F3、刘村-任村的正断层F4)及一系列小断层组成。 区内构造层:根据角度不整合(三个角度不整合),全区可分为四大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第一章:前言 1、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2、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内容。 2、各地层特点分析 3 构造层的划分 第三章:地质构造 1、区域构造特征的概述。 2、褶皱构造 ① .松岭背斜 ② .彩云岭背斜 ③ .红石崖向斜 ④ .范村背斜 ⑤ ?毛村向斜 ⑥ .一些小褶皱目录 3、 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地貌特征 4、 提交材料 第二章: 地层 1、 主要的地层

3、断层构造。 ?.彩云岭-白玉山的逆掩断层F1 ②.范村-陈村的逆掩断层F2 ③.刘村-王村的正断层F3 ④.刘村-任村的正断层F4 ⑤?离洪村约为1公里的正断层F5 ⑥.一系列中、小型断层 4、不整合面构造 ②不整合接触第四章、岩浆岩体1、花岗岩(r) 2.花岗闪长岩体(r &) 3.辉长岩体(v)第四章:地质演化史 1、地层演化史 2、构造演化史 3、图区地质演化史第五章:结束语 第一章引言 1.1目的要求 1.通过构造地质课程设计能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几何学方面的基本

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 力,是一个教学的重要环节。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要求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分析后,编出一副 构造纲要图、1-2幅地质剖面图、编写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演化 史的文字概括。 1.2主要内容 1. 2.1读图分析①分析地层(由老到新分析地层岩性、厚度、产状、古生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颜色、粒度)②以相邻两个角度不整合之间的地层为构造层。 ②分析单个褶皱和褶皱组合。 ②分析断层。 ⑤分析岩浆岩体(岩体产状,岩性,矿物,岩体编号)②根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排列地质事件发生顺序。 122编制构造纲要图①画构造层②画断层 ③画褶皱 ④画岩体 ⑤标出标志性的地层产状、面理、线理等产状⑤完成图的其他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例等。 1.3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地貌特征 1.图幅名称:松岭峪地质图 2.比例尺:1:100000 3.地形地貌特征:该图中没有地形等高线,但是图上在云岭山、

装饰材料与构造实习报告

装饰材料与构造实习报告 通过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学习,我们在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让我们认识并掌握建筑构造课上所学的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方法。了解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门窗吊顶等各部位的构造形式,构造方法及其细部构造。这次实习使我们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况,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使我们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我们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我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 实习室内的建筑的每一个施工结构和材料都暴露在外面,让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每一处构造,整个实习过程几乎囊括了我们课本中所有的知识,将课本的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完全具象化了,能让我们真真正正的看到具体的构造层次,还了解了它的构造做法。主要学习了: 1:吊顶的种类及构造方式。 2:墙的种类以及做法,保护措施和作用。(特别是讨论了墙的顶部斜砌的作用:填充维护,减少梁受弯矩时对墙的破坏等) 3:墙的构造做法,种类及作用。(谈到构造柱的作用及使用位子) 4:楼梯的构筑方式及种类,大体尺度。 5:管道井的构筑类型及作用。 6:门窗的构造及尺度,作用。 7:楼地板的构筑及种类。(讨论到楼板的厚度一般为15cm以及现在常用的楼板就是现浇式,采用的是钢模还是木模) 吊顶的作用:(1) 增强室内装饰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顶棚的造型、高低、灯光布置和色彩处理,都会使人们对空间的视觉、音质 环境产生不同的感 受。 (2) 满足使用 功能的要求,隐藏

与室内环境不协调因素。 按吊顶的外观可分为:1、平滑式顶棚2、井格式顶棚3 4、折板式顶棚 5、悬吊式顶棚。这里主要讲一下悬吊式顶棚的构造:它是由悬吊部分、顶棚骨架、饰面层和连接部分组成。其中悬吊部分又有,吊点、吊杆。 在荷载变化处和龙骨被断处要增设吊点。吊杆是连接龙骨和承重结构的承重传力构件。 顶棚骨架又是由主龙骨、次龙骨、横撑龙骨、所构成的网络骨架体系。它们是吊顶的骨架,对吊顶起着支撑的作用,使吊顶达到所设计的外形。吊顶的各种造型变化,无一不是龙骨的变化而形成的。其主龙骨和楼面的连接是由小钢筋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直接的连接,小钢筋和主龙骨的连接是由U型构件连接的,主和次龙骨的连接是由C型构件连接的。悬吊式顶棚与结构层之间的距离,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若顶棚内敷设各种管线,为其检修方便可根据情况不同程度地加大空间高度,并可增设检修走道板,以保证检修人员安全、方便,并且不会破坏顶棚面层。 龙骨的材料有木龙骨、金属龙 骨。龙骨的类型有U形龙骨、T形 铝合金龙骨、T形镀锌铁烤漆龙骨、 嵌入式金属龙骨等。 木龙骨吊顶分为有主龙骨木 搁栅和无主龙骨木搁栅。有主龙骨 木搁栅吊顶多用于比较大的建筑 空间,目前采用得比较少。无主龙骨木搁栅由次龙骨和横撑龙骨组成,吊筋也采用方木,这种做法是家庭装修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 T形金属龙骨按材料分包括T形铝合金龙骨和T形镀锌铁烤漆龙骨。T形龙骨的安装构造分为有主龙骨和无主龙骨两种形式。有主龙骨吊顶是在结构层下面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2、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内容。 3、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地貌特征 4、提交材料 第二章:地层 1、主要的地层 2、各地层特点分析 3 构造层的划分 第三章:地质构造 1、区域构造特征的概述。 2、褶皱构造 ①、松岭背斜 ②、彩云岭背斜 ③、红石崖向斜 ④、范村背斜 ⑤、毛村向斜 ⑥、一些小褶皱

3、断层构造。 ○1、彩云岭-白玉山的逆掩断层F1 ○2、范村-陈村的逆掩断层F2 ○3、刘村-王村的正断层F3 ○4、刘村-任村的正断层F4 ○5、离洪村约为1公里的正断层F5 ○6、一系列中、小型断层 4、不整合面构造 ○1整合接触 ○2不整合接触 第四章、岩浆岩体 1、花岗岩(r) 2、花岗闪长岩体(r﹠) 3、辉长岩体(v) 第四章:地质演化史 1、地层演化史 2、构造演化史 3、图区地质演化史 第五章:结束语

第一章引言 1、1 目的要求 1、通过构造地质课程设计能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几何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分析与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一个教学的重要环节。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要求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分析后,编出一副构造纲要图、1-2幅地质剖面图、编写说明地质构造与构造演化史 的文字概括。 1、2主要内容 1、2、1读图分析 ○1分析地层(由老到新分析地层岩性、厚度、产状、古生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颜色、粒度) ○2以相邻两个角度不整合之间的地层为构造层。 ○3分析单个褶皱与褶皱组合。 ○4分析断层。 ○5分析岩浆岩体(岩体产状,岩性,矿物,岩体编号) ○6根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排列地质事件发生顺序。

构地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计16分。 1、地形图上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底面()之差。 2、总滑距是指断层两盘()之间的移动距离,而断距则指断层两盘()之间的移动距离。 3、雁行式节理或雁列脉有两种斜列方式,当顺着节理走向观察时 ()称为右阶(列),反之称为左阶(列)。 4、劈理的微观特征是具有域构造,即表现为()和()在岩石中的相间平行排列。 5、尽管劈理成因各异,单研究表明大多数劈理是()于应变椭球体的()主应变面。 6、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最大主压应力(σ1)方位(),与最小主压应力(σ3)方位(),中间主应力(σ2)与()平行。 7、断层面上的擦痕也是一种线理,它指示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因而擦痕是一种()线理。 8、流劈理是变质岩或强烈变形岩石中的一种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扁圆状矿物或集合体的()排列而构成的。 9、A线理有两种成因类型:其一,岩石在变形时其中的岩石碎屑、砾石、矿物颗粒或集合体发生()而形成的;其二,矿物或集合体在岩石变形变质时沿张应力方向()的结果。 10、断层的滑距是指断层的实际位移,它是断层两盘()之间的真正位移。 二、看图回答问题:计38分。 1、用作图法求图1中石炭系顶面产状,即求倾向和倾角。(4分) 2、图2为一倾斜岩层,试根据斜层理判断岩层地新老关系。(4分) 3、图3是石灰岩装饰石料(合肥工业大学行政楼大门门厅廊柱),其上发育很好的方解石张性雁列脉。试判断其分布形式和可能的运动方向。(4分) 4、图4为一逆冲推覆构造立体示意图,请指出图上a、b、c、d四部分名称。(4分) 5、指出图5的褶皱类型和枢纽的空间形态。(4分) 6、图6-a中断层带内发育一组密集劈理;图6-b主干断层SW盘发育一组羽状张节理,而NE盘发育一组羽状剪节理;图6-c主干断层的东盘发育一组由断层引起的牵引褶皱。试根据各自旁侧的派生小构造分析其断层运动方向和断层类型。(6分) 图6 7、图7中的ab表示发育在某岩层面上的线理,ac是线理ab在竖直面上的投影,ad为该倾斜岩层的走向线,试指出线理ab的倾伏向、侧伏向和侧伏角。(4分)8、一个砂砾岩层(SL)冲刷下伏泥岩层(M)并在砂砾岩中见到来源于下伏泥岩(M)的泥砾等,据此冲刷构造指出该岩层的顶底面(相对新老关系)。(4分)9、根据图9中所示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发现下伏岩层褶皱(或不整合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