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结构(SATWE)的总信息

建筑结构(SATWE)的总信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6509493.html,/a_zhu006/blog/static/444629020094314716583/

/////////////////////////////////////////////////////////////////////////////////////////////

建筑结构(SATWE)的总信息

(2007版)

转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6509493.html,

/////////////////////////////////////////////////////////////////////////////////////////////

本文以一栋7度区(0.1g)II类场地上的19层(含1层地下室)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编写。编写方式采用SATWE总信息文本格式,编入了SATWE常用参数及规范索引,插入了“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中的各个菜单,并针对参数定义中的一些难点和疑点增加了较详细的说明,以方便对SATWE参数的理解和选择。

目录...................................................................

总信息 (2)

风荷载信息 (4)

地震信息 (5)

活荷载信息 (7)

调整信息 (8)

配筋信息 (10)

设计信息 (12)

荷载组合信息 (13)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信息 (14)

地下室信息 (14)

砌体结构(底框)信息 (16)

SATWE 计算控制参数 (17)

总信息 .........................................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按主体结构材料选择,底框选择[砌体结构]。此参数便于

程序正确选择相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

混凝土容重(kN/m3): Gc = 27.00.....框架宜取26kN/m3,剪力墙宜取28kN/m3,包含饰面

材料的折算容重。框-剪根据剪力墙数量取中间某

值。改变此参数也就改变了整个结构的砼容重,这

时楼板砼重量宜采用手工输入。见《荷规》附录A

表A.1-6。

钢材容重(kN/m3): Gs = 78.00.....取78kN/m3,考虑饰面材料重量时,应填入适当值。水平力的夹角(Rad): ARF = 0.00.....一般取0度,地震力、风力作用方向,逆时针为正。

当结构分析所得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15度时,

宜将其输入验算。水平力夹角可在WZQ.OUT中查

看。

地下室层数: MBASE= 1.....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无地下室填0。

定义此参数后,程序自动将风荷载的起算点上移至

地下一层顶板处,并为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提供信

息。

当地下一层因为墙体少,顶板大量降板、开大洞,

是半地下层(地面部分高度大于层高的1/3)等原

因,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时,应取地下一层底板以

下地下室层数。详见《国标图集05SG109-3》56页。

后面凡涉及地下室层数时,均以此参数范围为准。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加荷计算方式......[一次性加载]仅适用于多、低层。

[模拟施工加载1]适用于多层、高层。

[模拟施工加载2]适用于框-剪、框-筒等高层基

础。

[模拟施工加载3]适用于多层、高层,宜优先选用。

依据见《高规》5.1.9条及条文说明。详细说明见《P

KPM新天地》2006年3期27页或《用户手册》。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始终选择[计算风荷载],程序会自动组合。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不计算地震作用]用于无抗震设防要求(<6度)时。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时。

详见黄小坤《〈高规〉若干问题解说》2.4条。

[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适用于8、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结构及9度的高层结构,8度带转换层高层

结构的转换构件,8度连体结构的连接体。

依据《抗规》1章(含强条)、3.1.3条(强条)、

3.1.4条、5.1.1条(强条)、5.1.6条2款(强条),

《高规》3.3.2条(强条)。带转换层高层结构见《高

规》10.2.6条,连体结构见《高规》10.5.2条(强

条)。

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一般工程不计算。详见《砼规》5.3.6条及条文说明,《高

规》4.9.3条及条文说明。特殊荷载含以下几类:

温度荷载及砼收缩徐变可在[温度荷载定义]中定义;

不均匀沉降可在[弹性支座/支座位移定义]中定义;

特殊风荷载可在[特殊风荷载定义]中定义;

吊车荷载可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定义。

结构类别: 框架-剪力墙结构.......按工程所采用的结构体系选择,以便程序按相应规范进

行正确的内力调整及构造处理。[复杂高层结构]包

括:带转换层高层结构、错层结构、多塔楼结构等。裙房层数: MANNEX= 0.....有地下室时应自地下室最底层算起。定义裙房层数

后,当裙房上部为多塔时,并且多塔已经在[多塔结

构补充定义]中事先定义,程序会自动对该部位的配

筋进行调整。依据见《高规》10.6.4条及条文说明。

相关规范:裙房见《抗规》6.1.3条2款,《高规》

4.8.6条;多塔见《高规》10.6节。

转换层所在层号:MCHANGE= 0.....有地下室时应自地下室最底层算起,此参数便于对

转换层构件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转换梁和框支柱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必须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定

义。

转换层构件内力调整详见《抗规》3.4.3条2款1),

《高规》4.9.2条3款2)、10.2.6条、10.2.7条、

10.2.12条、10.2.14条。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2.00.....取值范围1.0-5.0,一般工程宜取2.0,框支及短肢

剪力墙宜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取1.5或1.0等较小值。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内部节点..........一般工程宜选[内部节点],[出口节点]精度高于[内部节点]

但耗时较多。见《用户手册》。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一般工程可选择[是]。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凹入或

开洞、定义有弹性楼板时,此参数需要选择两次:

一、计算[位移比]、[层刚度比(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

位移的比)]应选择[是],计算[周期比]宜选择[是]。

二、计算[内力、配筋]应选择[否]还原结构真实模型;

其它结构整体控制指标也宜按结构真实模型计算。

依据见《抗规》3.4.2及条文说明,《高规》5.1.5

条及条文说明,《国标图集05SG109-3》12页。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适用于计算一般工程

的层刚度比。依据见《抗规》3.4.2条与3.4.3条及

条文说明。详见[SATWE计算控制参数],下同。

[剪切刚度]适用于计算底部一层带转换层结构及地

下室的层刚度比。见《高规》附录E.0.1,《抗规》

6.1.14条及条文说明。

[剪弯刚度]适用于计算底部二层及二层以上带转换

层结构的层刚度比。见《高规》附录E.0.2。

结构所在地区全国...........按工程所在地区采用的规范选择。“全国”即由国家和建设

部颁布的结构设计规范及规程。

墙梁转框架梁的控制跨高比(0 为不转) 5.....一般工程填5,不转换填0。可将按洞口输入产生的

墙梁转换成框架梁,目前仅限于转换墙厚不变且规

则对齐的洞口。依据见《高规》7.1.8条。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 WO = 0.30 ....一般工程取50年一遇(n=50);根据工程所在地

区查《荷规》附录D.4附表D.4,但不得小于0.3k

N/m2。依据见《荷规》7.1.2(强条)及条文说明。

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取100年一遇(n=100);根

据工程所在地区查《荷规》附录D.4附表D.4。依

据见《高规》3.2.2条(强条)及条文说明。

地面粗糙程度: B 类.............[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面、湖面及沙漠地区;

[B]类指乡镇和城市郊区等房屋比较稀疏的地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慎

用。

依据详见《荷规》7.2.1条或《高规》3.2.3条。

结构基本周期(秒): T1 = 1.38.....程序默认值是按《高规》附录B公式B.0.2计算的,

也可按《高规》3.2.6表3.2.6-1注或《荷规》附录

E的经验公式计算。程序计算出基本周期后,宜代

回重算。一般工程即WZQ.OUT中的“第一平动周

期”。

结构基本周期经验公式(n为层数):

框架结构T=(0.08-1.00)n;

框剪结构、框筒结构T=(0.06-0.08)n;

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T=(0.05-0.06)n。

相关规范:《荷规》7.4.1条,《措施》8.9节1条。考虑风振系数是.......考虑风振影响选[是]。结构的基本周期大于0.25s

及高柔房屋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时,设

计中应考虑风振的影响。见《荷规》7.4.1条及条

文说明。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定义结构体形变化分段,最多3段,体形无变化填1。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19.....按各分段的最高层层号填写。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1.30.....高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取1.3。详

《高规》3.2.5条及附录A,《荷规》7.3.1表7.3.

1。

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 0.0.....对于设缝多塔,用户可在[特殊风荷载定义]中指定

各塔的档风面,程序会按此系数自动对背风面风荷

载进行修正。详见《PKPM新天地》2005年6期39

页。

地震信息 .......................................

结构规则性信息: 不规则.......符合《抗规》3.4.2条并无表3.4.2-1或3.4.2-2

所列不规则类型时,即为规则结构;反之为不规则

结构。见《抗规》3.4.2条,《高规》4.3和4.4节

相应条文。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程序内定[耦联]CQC组合方式。依据及技术条件见

《高规》3.3.4条1款、3.3.11条或《抗规》5.2.3

条。

计算振型数: NMODE= 15.....高层结构单塔取≥15且为3的倍数,多塔取≥塔数的

9倍,但不得大于由“侧刚分析方法”或“总刚分析方

法”确定的结构动力自由度数。参与计算振型的[有效

质量系数]应≥90%(可在WZQ.OUT文件中查看)。

依据详见《高规》3.3.11条1款及条文说明和5.1.

13条2款,《抗规》5.2.3条2款及条文说明。

地震烈度: NAF = 7.00.....按工程所在地区查《抗规》附录A。见《抗规》3.2.

4条、3.1.3条(强条)或《高规》3.3.1条(强条)。场地类别: KD = 2.....详见地勘报告。《抗规》4.1.6条表4.1.6(强条)。设计地震分组: 二组.......按工程所在地区查《抗规》附录A。《抗规》3.2.4条。特征周期TG = 0.40.....II类场地二组取0.40。查《抗规》5.1.4条(强条)

表5.1.4-2或《高规》3.3.7条表3.3.7-2。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1 = 0.08.....7度取0.08,查《抗规》5.1.4条(强条)表5.1.4-

1或《高规》3.3.7条表3.3.7-1。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2 = 0.50.....7度取0.50,查《抗规》5.1.4条(强条)表5.1.4-

1或《高规》3.3.7条表3.3.7-1。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3.....高层A级高度查《高规》4.8.1条(强条)表4.8.2;

高层B级高度查《高规》4.8.1条(强条)表4.8.3;

多层结构查《抗规》6.1.2条(强条)表6.1.2选择。

见《抗规》6.1.2(强条)、6.1.3条,《高规》4.8

节(含强条)。抗震设防分类见《抗规》3.1.1条(强

条)。

0为特一级,5不考虑抗震构造要求。此参数定义结

构整体抗震等级,对于结构一些特殊部位的抗震等

级则应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重新定义或检查确

认:

地下室见《抗规》6.1.3条3款或《高规》4.8.5条;

底部三层及以上带转换层高层见《高规》10.2.5条;

带加强层的高层见《高规》10.3.3条2款;

错层结构见《高规》10.4.4条;

连体结构见《高规》10.5.5条;

混合结构见《高规》11.2.19条。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2.....此参数定义方法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短肢剪力墙见《高规》7.1.2条3款。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RMC = 0.50.....一般民用建筑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及雪荷载取0.5。

查《抗规》5.1.3条(强条)表5.1.3组合值系数。周期折减系数: TC = 0.80.....框架:砖填充墙多0.6-0.7,砖填充墙少0.7-0.8;

框剪:砖填充墙多0.7-0.8,砖填充墙少0.8-0.9;

剪力墙:砖填充墙多0.9-1,砖填充墙少1。《高规》

3.3.16条(强条)、3.3.17条,《措施》8.8节1

条。

结构的阻尼比(%): DAMP = 5.00.....砼结构一般取5.0,《抗规》5.1.5条1款或《高规》

3.3.8条。混合结构取

4.0,《高规》11.2.18条。

钢结构见《荷规》7.4.2-7.4.6条文说明,《抗规》8.

2.2。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选择方法见下条,但[最大层间位移角]不考虑有[偶然偏

心]的工况。依据见《高规》4.6.3条及注。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否........初算选[否](单向地震),高层考虑[偶然偏心],在满足[全

楼刚性楼板假定]的前提下,计算位移比(可查看W

DISP.OUT),若>1.4(B级或复杂高层>1.3),

视为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见黄小坤《〈高

规〉若干问题解说》2.6条。有的文献认为应该取位

移比>1.2。详见《抗规》3.4.2条及表3.4.2-1、3.

4.3条1款,《高规》4.3.5条、3.3.3条、4.2.2条。

多层一般工程:选择[单向地震];

多层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选择[双向地震]。

依据详见《抗规》5.1.1条3款(强条)。

高层一般工程:选择[单向地震]并考虑[偶然偏心];

高层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选择[双向地震]。

见《高规》3.3.2条2款(强条)、3.3.3及条文说

明。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0.....无与结构主轴斜交的抗侧力构件时取0。当结构存在

某部分与主轴斜交角度>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

分别输入其角度计算,逆时针为正。依据见《抗规》

5.1.1条2款(强条)或《高规》3.3.2条1款(强条)。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否.......一般工程不考虑。属结构性能设计范畴,具体工程

有要求时才予以考虑。《抗规》和《高规》无相关

要求。

活荷载信息 .....................................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从第1 到19层.....多层应取全部楼层,见《措施》2.8.1条。

高层宜取全部楼层,见《高规》5.1.8条及条文说明。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折算...........民用建筑PM不折减时宜折减,《荷规》4.1.2(强条)。

工业建筑不折减,详见《荷规》4.2.1条条文说明。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折算...........此参数选择方法同[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按《荷规》4.1.2条2款(强条)及表4.1.1类别选择。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号------折减系数

1 1.00 按《荷规》4.1.2条2款(强条)及表4.1.1类别选择。

2---3 0.85 按《荷规》4.1.2条2款(强条)及表4.1.1类别选择。

4---5 0.70 按《荷规》4.1.2条2款(强条)及表4.1.1类别选择。

6---8 0.65 按《荷规》4.1.2条2款(强条)及表4.1.1类别选择。

9---20 0.60 按《荷规》4.1.2条2款(强条)及表4.1.1类别选择。

> 20 0.55 按《荷规》4.1.2条2款(强条)及表4.1.1类别选择。

调整信息 .......................................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BK = 2.00......现浇楼板取1.3-2.0,宜取2.0;装配式楼板及板柱体

系取1.0。依据详见《砼规》5.2.4条3款、7.2.3

条表7.2.3,《高规》5.2.2条,《措施》8.8节8

条。此参数对连梁不起作用。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BT = 0.85......现浇框架梁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梁0.7-0.8。调

幅后,程序按平衡条件将梁跨中弯矩作相应增大。

依据详见《砼规》5.3.1条及条文说明,《高规》5.

2.3条。此参数对钢梁不起作用。

程序仅对两端都以墙或柱为支座的框架梁自动调

幅,默认两端没有或仅一端有墙、柱支座的梁(包

括次梁、悬臂梁)为不调幅梁,若需改变,可在[特

殊构件补充定义]中重新定义。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BM = 1.00......已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应取1.0;不考虑活荷载不利

布置取1.1-1.2。此参数可放大梁满布活荷载时的内

力。见《措施》8.8节6条,《高规》5.1.8条文说

明。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BLZ = 0.70......取值≥0.5,见《抗规》6.2.13条2款,《高规》5.2.

1条、7.2.25条2款。位移由风载控制时应取≥0.8,

查WDISP.OUT比较各工况确定。《措施》8.8节7

条。

梁扭矩折减系数:TB = 0.40......现浇楼板取0.4-1.0,宜取0.4;装配式楼板取1.0。

见《高规》5.2.4条及条文说明,《措施》8.8节7

条。此参数对于不与刚性楼板相连的梁及弧梁不起

作用。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RSF = 1.00......取值1-1.5,一般取1.0。参见《措施》8.8节3条。0.2Qo 调整起始层号:KQ1 = 1.....有无地下室时均填1(即结构自然层的最低层层号)。

不调整或非框剪结构时填0。依据见《抗规》6.2.1

3条1款,《高规》8.1.4条,《措施》8.8节2条。

有的资料认为,在考虑地下室外侧回填土的约束作

用时,地下室地震剪力主要被室外回填土吸收,地

下室构件只承担少量的地震剪力,0.2Qo调整不起

控制作用,地下室可以不调整,只需控制地下室柱

钢筋满足《抗规》6.1.14条的要求即可。此处应填

水平嵌固部位以上一层层号。

当框架柱较少时,0.2Qo调整可能产生过大的调整

系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程序内定该系数不得

大于2.0;将起始层号改为负数时,调整系数不受

此限制。

0.2Qo 调整终止层号:KQ2 = 19.....按有框架柱的结构自然层最高层层号填入,不调整

或非框剪结构时填0。依据见《抗规》6.2.13条1

款,《高规》8.1.4条,《措施》8.8节2条。

对于框架柱数量从下至上分段有规律变化的结构,

应按《高规》8.1.4条的要求分段调整。分段调整

可在[用户指定0.2Qo调整系数]菜单中编辑修改。

调整方法详见《PKPM新天地》2005年6期33页。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NTL = 0......按突出屋面部分最低层层号填写,无顶塔楼时填0。顶塔楼内力放大:RTL = 1.00......计算振型数为9-15及以上时,宜取1.0(不调整)。

计算振型数为3时,取1.5。顶塔楼宜每层作为一

个质点参与计算。见《抗规》5.2.4条(振型分解法);

《高规》3.3.11条1款。

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CPCOEF91=1.15...此处规范规定要用钢筋实配值计算,用户可根据

预估的梁、柱钢筋实配值与计算值的比例填入适当

值。《抗规》6.2.2条、6.2.4条、6.2.5条,《高规》

6.2.1条、6.2.3条、6.2.5条。详见《用户手册》1

0.5节。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1..用于调整剪重比。抗震设计时始终选择调整,程序

会自动判别,如果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则自动

按《抗规》5.2.5条调整楼层地震剪力。依据详见《抗

规》5.2.5(强条)或《高规》3.3.13(强条)。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IREGU_KZZB = 0....一般工程不调整。抗震设计时转换层内与框支柱

相连的框架梁(非转换梁)可通过此参数选择是否

随框支柱进行内力调整。见《用户手册》18页。框

支柱内力调整见《高规》4.9.2条3款、10.2.7条、

10.2.12条。框支柱应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事先

定义。

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LEV_JLQJQ = 1....有地下室时取水平嵌固部位以上一层层号,但不得

大于参数[地下室层数];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嵌固

部位在基础顶面时填1或0。依据《抗规》6.1.10

条及条文说明、6.1.14条及条文说明,《高规》7.

1.9条。详《国标图集05SG109-3》56页及《〈高

规〉若干问题解说》2.36条。多层可填入大于结构

层数的层号,加强区按构造边缘构件考虑。《抗规》

6.4.6条1款。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NWEAK = 0....用户应通过此参数强制指定下列楼层为薄弱层,

以便程序对这些薄弱层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

转换层等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的楼层。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抗规》3.4.2或《高规》

4.4.3的楼层。见WMASS.OUT楼层抗剪承载力及

比值。

依据见《抗规》3.4.3条2款或《高规》5.1.14条。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 1....此参数放大框支剪力墙(不含洞口)下转换梁的抗

弯刚度,使计算结果更为合理,旧版默认100。解

决框支剪力墙因转换梁挠度产生的剪力墙底部超筋

问题。

配筋信息 .......................................

梁主筋强度(N/mm2): IB = 360......设计值,HPB235取210N/mm2、HRB335取300N/

mm2、HRB400取360N/mm2,下同。依据见《砼

规》4.2.1条,查4.2.3条(强条)表4.2.3-1选择。柱主筋强度(N/mm2): IC = 360......依据详见《砼规》4.2.1条,查4.2.3条(强条)表4.

2.3-1选择。

墙主筋强度(N/mm2): IW = 360 .....依据详见《砼规》4.2.1条,查4.2.3条(强条)表4.

2.3-1选择。

梁箍筋强度(N/mm2): JB = 210......依据详见《砼规》4.2.1条,查4.2.3条(强条)表4.

2.3-1选择。

柱箍筋强度(N/mm2): JC = 210......依据详见《砼规》4.2.1条,查4.2.3条(强条)表4.

2.3-1选择。

墙分布筋强度(N/mm2): JWH = 210......依据详见《砼规》4.2.1条,查4.2.3条(强条)表

4.2.3-1选择。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 210......依据详见《砼规》4.2.1条,查4.2.3条(强条)

表4.2.3-1选择。

梁箍筋最大间距(mm): SB = 100.00......见《砼规》10.2.10条表10.2.10;可取100-400。抗

震设计时取加密区间距,一般取100。依据详见《抗

规》6.3.3条3款(强条),《高规》6.3.2条(强

条)表6.3.2-2,连梁见《高规》7.2.26条2款(强

条),筒中筒结构见《高规》9.3.9条2款(强条),

框支梁见《高规》10.2.8条3款(强条),混合结

构见《高规》11.3.2条2款。

柱箍筋最大间距(mm): SC = 100.00......详见《砼规》10.3.2条2款,可取100-400。

抗震设计时取加密区间距,一般取100。依据详见

《抗规》6.3.8条2款(强条),《高规》6.4.3条

(强条)表6.4.3-2,框支柱见《高规》10.2.11条

2款(强条)、11.2.12条9款,混合结构见《高规》

11.3.6。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mm): SWH = 200.00......详见《砼规》10.5.10条,可取100-300。

抗震设计时详见《抗规》6.4.3条1款(强条),《高

规》7.2.18条2款(强条)、7.2.20条。部分框支

剪力墙见《高规》10.2.15条2款(强条)。

墙竖向筋分布最小配筋率(%): RWV = 0.25......详见《砼规》10.5.9条,可取0.2-1.2。

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应≥0.25。依据详见《抗

规》6.4.3条1款(强条)或《高规》7.2.18条2

款(强条)。框-剪结构见《高规》8.2.1条(强条),

高层特一级见《高规》4.9.2条4款2)。

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此参数用来指定剪力墙底部需要另外定义竖向分布

筋配筋率的楼层层数,一般与[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

数]相同。高层结构特一级见《高规》4.9.2条4款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见《高规》10.2.15条(强条)。单独指定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RWV1 = 0.0.....此参数用来对剪力墙底部另外定义竖向分布筋配筋

率。高层结构特一级见《高规》4.9.2条4款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见《高规》10.2.15条(强条)。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砼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取1.00。

详见《砼规》3.2.2条、3.2.1条(强条)。安全等

级查《砼规》3.2.1条(强条)表3.2.1。

钢结构见《钢规》3.2.1条(强条)。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一般按[有侧移],用于钢结构。《钢规》5.3.3条。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一般工程宜选择[不简化],异形柱结构可选[简化]。依据

见《高规》5.3.4条,《砼规》5.2.3条4款。

是否考虑P-Delt 效应:否...............重力二阶效应,初算不考虑,可在WMASS.OUT的[结构整

体稳定验算结果]中查看。高层结构如果不满足《高

规》5.4.1条的要求,应在重算时考虑。依据详见《高

规》5.4.2条、5.4.3条。

相关规范:《砼规》5.2.2条3款,《抗规》3.6.3

条。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是..............高层结构应选择[是],多、低层结构应选择[否]。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整体计算选择[单偏压],角柱按[双偏压]验算,或在[特

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定义角柱使程序自动按[双偏压]

计算。异形柱按[双偏压]计算。技术条件见《砼规》

7.3节及附录F,《高规》6.2.4,《异规》5.1节。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85.....一般工程取0.85,用于钢结构,考虑开孔削弱截面。梁保护层厚度(mm): BCB = 25.00.....室内正常环境(一类),砼强度≥C25时,取≥25m m。

详见《砼规》9.2.1条表9.2.1。环境类别见《砼规》

3.4.1条表3.4.1。

柱保护层厚度(mm): ACA = 30.00.....室内正常环境(一类)取≥30mm。见《砼规》9.2.1

条表9.2.1。环境类别见《砼规》3.4.1条表3.4.1。是否按砼规范(7.3.11-3)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 是..选择[否],程序执行《砼规》7.3.11条2款。

选择[是],程序按每一组设计组合内力自动判别“水

平荷载产生的设计弯矩”与“总设计弯矩”的比值,若

大于75%,程序自动执行《砼规》7.3.11条3款。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一般情况下取1.2,当《荷规》3.2.3条(强条)两式后

者值较大时程序自动取1.35,对结构有利取1.0。

详《荷规》3.2.5条1款(强条),《05SG109-1》

2.4.1。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一般情况下取1.4。详《荷规》3.2.5条2款(强条)。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应取1.4。详见《高规》5.6.2条1款3)(强条)。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一般工程应取1.3。详见《抗规》5.4.1条(强条)

表5.4.1或《高规》5.6.4条(强条)表5.6.4。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一般情况下取0.5。详见《抗规》5.4.1条(强条)表

5.4.1或《高规》5.

6.4条(强条)表5.6.4。

特殊荷载分项系数: CSPY = 0.00.....一般工程取0。详见《荷规》3.2.5条(强条)注。温度荷载分项系数: = 0.00.....一般工程取0。详见《砼规》5.3.6条及条文说明。活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L = 0.70.....大多数情况下取0.7。依据详见《措施》2.1.2条,《荷

规》4.1.1条(强条)表4.1.1。

风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W = 0.60.....取0.6。详见《荷规》7.1.4条。

活荷载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 CEA_L= 0.50.....一般民用建筑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及雪荷载取0.5。

详见《抗规》5.1.3条(强条)表5.1.3组合值系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信息............................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数IWF= 4 .......取1/8(剪力墙高度大于150m时,取1/10)剪力墙

墙肢总高与底部二层高度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

m。有地下室时应从地下一层顶板向上算,并加上

参数[地下室层数]。此处地下一层应是参数[地下室

层数]范围内的最高层。依据《抗规》6.1.10条及条

文说明,《高规》7.1.9条,详见《国标图集05SG

109-3》56页。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见《高规》

10.2.4条。此参数及下一参数由程序自动计算。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m) Z_STRENGTHEN= 13.00.....同上。有地下室时应从地下一层顶板向上算,并

加上参数[地下室层数]所包含的地下各层层高之

和。此处地下一层应是参数[地下室层数]范围内的

最高层。

地下室信息......................................

地下室与上部结构的整体分析模型..................有地下室时,PKPM建议采用整体分析模型,即上部

结构与地下室整体建模分析,嵌固端(应注意与水

平嵌固部位的区别)取在地下室最底层底板处。并

根据对地下室楼层水平位移限制方式的不同,采用

“嵌固水平位移法”或“弹簧刚度法”两种模型来

模拟回填土对地下室水平位移的约束。

有的资料建议:计算上部结构时仍采用上述模型,

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但只对上部结构进行整体控

制和设计。计算地下室时给地下室侧向施加很小的

约束或不施加约束(如在参数[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

相对刚度比]中输入0或很小的数,该数值模拟地下

室地震作用的折减),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但只

对地下室进行配筋设计。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5.

1.4节三。

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下一层顶板满足《抗规》6.1.14条的嵌固要求时,

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抗规》6.1.3条3款

或《高规》4.8.5条的要求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

中重新定义,否则程序将默认其抗震等级与上部结

构相同。若地下一层顶板不满足规范嵌固要求,而

其下地下楼层顶板满足规范嵌固要求时,地下室结

构的抗震等级应向下顺推,《〈高规〉若干问题解

说》2.27条。

地下室结构的内力及配筋调整......................一、《抗规》6.1.14条中“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

向钢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

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的要求,

程序目前不能自动调整,输出的配筋仅是其计算

值,用户应自行手工调整。本条其余调整要求由程

序自动完成。

二、地下室部分剪压比不满足《抗规》5.2.5条的

要求时,可不予调整。见《〈高规〉若干问题解说》

2.10。

地下室剪力墙的加强部位..........................程序内定地下室为剪力墙的加强部位,用户可在参

数[剪力墙加强部位起算层号]中指定层号而使部分

地下室成为非加强部位,详情见该参数说明。任何

情况下程序都按地下室顶板处截面计算《高规》7.2.

6条1款所指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

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 Esol = 3.00.....一、嵌固水平位移法:采用剪切刚度计算地下一层与地

上一层及地下各层之间的层刚度比。对层刚度比大

于2的地下层,这里假设其层号为m(m≤参数[地

下室层数]),取m层及以下各层地下室顶板处的水

平位移为0,此时填入-m,则m层的顶板处为上部

结构的水平嵌固部位。此模型与现行规范协调的较

好,有三层及三层以上地下室时宜优先选用。依据

参见《抗规》6.1.14条及条文说明,《高规》5.3.7

条。

二、弹簧刚度法:在每层地下室的楼板处引入水平

弹簧刚度限制其水平位移。此方法无需考虑层刚度

比大于2的要求,但层刚度比仍应大于1,地下室

楼板构造应满足《高规》4.5.5条的要求。不考虑回

填土的约束作用时填0,对于一般工程填入3(嵌固

程度70-80%),完全嵌固填入>5的数。只有一层

地下室时宜优先选用此模型,有二层地下室时宜选

用此模型。若地下室的体量、刚度本身很大,应按

工程实际情况取0-1。地下室体量太大或上部为多

塔时也可取0-1,这时地下室取上部塔楼外轮廓向

外2-3跨。

回填土容重(kN/m3): Gsol = 18.00.....一般取18kN/m3,也可按填土类别参考地勘报告确定。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Rsol = 0.33.....主动土压力取K a=tan2(45°-φ/2),详见《多高层钢筋混

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183页。

静止土压力取K0=1-sinφ,依据见《措施》2.6.2

条。

此参数也可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6.2.2确

定。

φ为回填土的内摩擦角,一般工程可取φ=30°,也

可按填土类别参考地勘报告确定。

外墙分布筋保护厚度(mm): WCW = 30.00.....有柔性防水层的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为30mm,没有

为50mm。依据详见《措施(防空地下室)》3.6.

2条注4,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4.1.6条3

款。需要说明的是该规范本身也主要是针对地下人

防工程的。

有的资料建议:保护层厚度也可按《砼规》3.4.1

条、9.2.1条(强条)或《地基基础规范》8.2.2条

3款的要求确定。

室外地平标高(m): Hout = -0.35.....以地下一层顶板标高为准,高为正,低为负。此处地

下一层应该是参数[地下室层数]范围内的最高层。地下水位标高(m): Hwat = -5.00.....以地下一层顶板标高为准,高为正,低为负。此处地

下一层应该是参数[地下室层数]范围内的最高层。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 Qgrd = 5.00.....取值5-10kN/m2,参见《措施》2.1.2条4款7)。

正负零以下解除回填土约束的层MMSOIL = 0.00.....此参数可自上而下解除回填土对地下室部分楼层水

平位移的约束。应该是配合弹簧刚度法使用的。人防设计等级: Mars = 0.00....按人防管理部门的要求确定,0为不考虑人防设计。人防地下室层数: Mair = 0.00....考虑人防设计的地下室层数,与地下室层数有区别。地下室顶板竖向等效荷载(kN/m2) QE1 = 0.00...见《防规》4.4.3条,常用值见《防规》4.5.2条。

另见新《防规》4.7.2条及表4.7.2。

地下室外围墙的人防水平人防等效(kN/m2)QE2=0.00...见《防规》4.4.3条,常用值见《防规》4.5.3条。

另见新《防规》4.7.3条及表4.7.3-1和表4.7.3-2。

砌体结构(底框)信息............................

砌块类别烧结砖..........烧结砖、蒸压砖、砼砌块。

砌块容重(kN/m3) Gblk = 22.00.....烧结砖取22kN/m3,已包含饰面材料折算容重。

构造柱刚度折减系数Rcon = 0.3.....一般工程取0.3,通过此参数可以有保留地考虑构造

柱的作用。无出处,可参考《抗规》7.2.5、7.2.8。底部框架层数Nfst = 1.....底部一层框架填1,底部两层框架填2,无底框填0。底框结构空间分析方法接PM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接PM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仅对底框部分进行空间

分析。是一般工程的首选算法。依据详见《抗规》5.

2.3条、7.2.4条(强条)、7.2.5条。

[有限元整体算法]可将上部砖房和底框作为整体进

行空间分析。上部有多塔砖房的底框可选用此算法

作为辅助算法,其分析结果仅供参考。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否..........此参数用于确定结构是否是[配筋砌块砌体结构]。

材料强度变化起始层号= 4.....砌块或砂浆强度等级开始变化的楼层号。

第一种砌块的弹性模量= 2704.....烧结砖砌体取1600f,依据见《砌规》3.2.5条1款。

f为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见《砌规》3.2.1条。

第一种砌块抗压强度(N/mm2) = 10.....砌块强度等级,见《砌规》3.1.1条1-4款。

第一种砂浆标号(N/mm2) = 7.5.....砂浆强度等级,见《砌规》3.1.1条5款,

抗震过渡层应≥M7.5,见《抗规》7.5.7条2款。

第二种砌块的弹性模量= 2400.....烧结砖砌体取1600f,依据见《砌规》3.2.5条1款。

f为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见《砌规》3.2.1条。

第二种砌块抗压强度(N/mm2) = 10.....砌块强度等级,见《砌规》3.1.1条1-4款。

第二种砂浆标号(N/mm2) = 5.....砂浆强度等级,见《砌规》3.1.1条5款。

SATWE计算控制参数............

层刚度比计算..................一、剪切刚度(见《高规》附录E.0.1):适用于计算底部一层带转换层结构的层

刚度比及地下室结构与上部结构的层刚度比。

二、剪弯刚度(见《高规》附录E.0.2):适用于计算底部二层及二层以

上带转换层结构的层刚度比。

三、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见《抗规》3.4.2条与3.4.3条条

文说明):程序默认算法,适用于计算一般工程的层刚度比。采用此算

法应满足刚性楼板假定的要求。对于《高规》附录E.0.2中“当转换层

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

刚度的60%”的要求,也可采用此算法进行控制。

地震作用分析方法...............一、侧刚分析方法:适用于“无弹性楼板”或“无不与楼板相连的构

件”,即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工程。对于“弹性楼板范围较小”或

“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如部分房间无板、错层形成的无板梁及越层柱

等)较少”的工程,误差较小,也可采用。

二、总刚分析方法:适用于“弹性楼板范围较大”或“不与楼板相连的

构件(如部分房间无板、错层形成的无板梁及越层柱等)较多”的工程。

三、按[总刚分析方法]计算消耗机时和内存资源较多。对于“无弹性楼

板”及“无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即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工程,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

四、规范控制的[位移比]、[层刚度比(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的计算,应在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条件下进行,[周期比]的计算,

也宜在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条件下进行。因此,任何情况下均应按

[侧刚分析方法]计算一次,以验算位移比、周期比及层刚度比。详见《国

标图集05SG109-3》12页。

线性方程组解法................一、VSS向量稀疏求解器:大型稀疏对称矩阵快速求解方法。求解大型、超大

型方程时速度较块。综合解题速度较[LDLT三角分解]快2-4倍。

二、LDLT三角分解:非零元素下的三角求解方法。旧版程序的默认算

法,解题速度较[VSS向量稀疏求解器]慢

====================================================================== =PKPM学习心得汇总341页(11/3400)

<上一篇下一篇>

本帖地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6509493.html,/tumuren/r/?362复制地址

1.彻底了解在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 (2)

2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 (4)

3.PKPM程序学习的一些体会 (5)

4.参加pkpm学习班的笔记 (12)

5.PKPM公司论坛精华帖 (15)

6.PK/PM 问答 (31)

7.PKPM用户常遇问题解疑---PKPM官方(8004咨询台).41

8.PKPM新规范版本变化笔记 (51)

9.次梁在PMCAD主菜单1和主菜单2不同输入方法的比较分

析 (58)

10.运用PKPM软件进行无梁楼盖结构的设计 (62)

11.TAT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 (64)

12.pkpm新天地三期咨询台答问摘编 (66)

13.多层框架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 (69)

14.建筑结构(SATWE)的总信息 (73)

来源:土木人网

PKPM学习版学生*教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6509493.html,/tumuren/383.htm

小成(316065067) 于2008-04-14 22:41:51 对此贴进行了编辑

回帖引用1楼[楼主] 小成只看此人2008.04.02 20:29

[吧主]

荣誉:0

经验:464

1.彻底了解在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

-------------次梁在PMCAD主菜单1和主菜单2

不同输入方法的比较分析

次梁可在PMCAD主菜单1中和其它主梁一起输入,程序上称为“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也可在PMCAD主菜2的“次梁布置”菜单中输入,此时不论在矩形或非矩形房间内均可输入次梁,但只能以房间为单元输入,输入方式不如在PMCAD主菜单1中方便。

次梁在主菜单1输入时,梁的相交处会形成大量无柱联接节点,节点又把一跨梁分成一段段的小梁,因此整个平面的梁根数和节点数会增加很多。因为划分房间单元是按梁进行的,因此整个平面的房间碎小,数量众多。次梁在主菜单2输入时,次梁端点不形成节点,不切分主梁,次梁的单元是房间两支承点之间的梁段,次梁与次梁之间也不形成节点,这时可避免形成过多的无柱节点,整个平面的主梁根数和节点数大

大减少,房间数量也大大减少。因此,当工程规模较大而节点,杆件或房间数量可能超出程序允许范围时,把次梁放在主菜2输入可有效地、大幅度减少节点、杆件和房间的数量。

在主菜单1中输入次梁(简称当主梁输)和在主菜单2中输入的次梁(简称当次梁输)在程序处理上有很多不同点,计算和绘图结果也会不同。

1、导荷方式

作用于楼板上的恒活荷是以房间为单元传导的,次梁当主梁输时,楼板荷载直接传导到同边的梁上。当次梁输时,该房间楼板荷载被次梁分隔成若干板块,楼板荷载先传导到次梁上,该房间上次梁如有互相交叉,再对次梁作交叉梁系分析(交叉梁系仅限于本房间范围),程序假定次梁简支于房间周边,最后得出每次梁的支座反力,房间周边梁将得到由次梁围成板块传来的线荷载和次梁集中力。

两种导荷方式的结构总荷载应相同,但平面局部会有差异。

2、结构计算模式

在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将由SATWE、TAT进行空间整体计算,次梁和主梁一起完成各层平面的交叉梁系计算分析,其它要特征是次梁交在主梁的支座是弹性支座,有竖向位移。有时,主梁和次梁之间是互为支座的关系。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的二维计算模式计算。计算时,次梁铰接于主梁支座,其端跨一定铰支,中间跨连续。其各支座均无竖向位移。

3、梁的交点的连接

按主梁输的次梁与主梁为刚接连接,之间不仅传递竖向力,还传递弯矩和扭矩。特别是端跨处的次梁和主梁间这种固端连接的影响更大。当然用户可对这种程序隐含的连接方式人工干预指定为铰接端。

PM主菜2输的次梁和主梁的连接方式是铰接于主梁支座,其节点只传递竖向力,不传递弯矩和扭矩。对于其端跨计算支座弯距一定为0。

4、梁支座负弯矩调幅

在SATWE、TAT计算时对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均隐含设定为“不调幅梁”,此时用户指定的梁支座弯矩调整系数仅对主梁起作用,对不调幅梁不起作用。如需对该梁调幅,则用户需在“特殊梁柱定义”菜单中将其改为“调幅梁”。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计算,均可读取用户设定的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5、绘梁施工图前对梁的相交支座的支座修改

次梁按主梁输入时:

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

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

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园圈表示),该节点处于负弯矩区的为支座,为正弯矩区的为连通。

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

连通时,连通节点两端的两跨梁将合并为一跨,成为主梁,节点上的另一方向梁成为次梁。

支座时,施工图上的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锚固长度仅为15倍钢筋直径。因处于负弯矩区而按非受拉锚固设计。连通时,该节点两端的梁下钢筋必然在节点下连通,程序不会出现锚入支座节点,因为处于受拉区。对处于端跨的次梁(支承在梁支座上),程序需将其判断为“悬挑梁”或是“端支承梁”。

当端跨梁下无正弯矩,全跨均作用负弯矩时,程序判定该端跨为挑梁,在该跨端部用园圈表示。反之,程序认定该跨为端支承梁,在该跨端部用三角支座表示。

对如上程序自动判定的支座状况,一般人工应做干预修改。在中间跨,把支座改为连通将合并梁跨,施工图设计偏于安全。一般不应将连通改为支座。对于交叉梁系,更应注意把有些支座改为连通,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施工图设计。

次梁按次梁输入时:

对于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其跨度、跨数都已确定,与在PM主菜单1输入的主梁相交处,其本身

是次梁的性质不能修改,其支座处的梁肯定当作主梁处理,也就是说,对这种次梁,一般没有修改支座的问题。

6、三维空间程序的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

按主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将在层平面上形成大量的房间。SATWE、TAT的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是按每个房间逐个布置活载的过程,这时可能造成活荷不利计算过于繁琐费时。按次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层平面上形成的房间均为不考虑次梁划分的大房间,其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更快捷。

7、楼板配筋

由于板底钢筋的配置是以房间为单元进行的,按主梁方式输入次梁的房间可能过多过密,此时作楼板配筋施工图时,一般不应采用“逐间布筋”或“自动布筋”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板底钢筋是细碎的小段筋。一般应采用“通长配筋”菜单将板底钢筋按不同范围拉通配置。

回帖引用2楼[楼主] 小成只看此人2008.04.02 20:30

[吧主]

荣誉:0

经验:464

2.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

****以下为本人集多年PKPM使用心得所写,可能有不对之处,敬请原谅!如果你愿意把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请告诉我。要想PKPM没有错误,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用她。如果做结构设计,不太可能不用PKPM,所以,最好不做这行,做“三陪”比这行轻松。

1.在PM中如果有定义错层梁的话,如果错层高差太大,会导致TAT检查出现“有多余节点,必须删除”的错误。(若PM中定义错层梁,错层高差不能太大)

2.如果斜杆高度大于层高,可能会导致TAT数据检查出现“有水平支撑,无法计算”的错误。(斜杆高度不能大于层高)

3.如果定义的工作目录名太长,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T文件无法转换为.dwg文件。(工作目录名不能太长)

4.PKPM生成的.dwg文件字体是两边对齐,在\PKPM的安装目录\cfg\中有ET.lsp程序,可以在AUTOCAD中调用,将文字改为左对齐、右对齐,居中等格式。

5.在PKPM系统中,输入楼板厚度的唯一作用是计算楼板配筋,别无他用。对于TAT或SATWE,因为已经假设了楼板在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楼板厚度对于刚度计算不起作用。所以大家使用TAT或SATWE时,应考虑该假定的合理性。

6.在PKPM.ini文件中定义了斜杆竖向约束作用,如果斜杆变形或应力较大,大家应慎重取值考虑。

7.关于错层,PKPM中,如果楼板相错500以上,一般要按错层考虑。错层时,应在PM 中按两个标准层进行输入,TAT和SATWE会自动形成错层数据。如果按一层输入并考虑错层影响,应该在TAT或SATWE中,定义弹性节点等措施。

8.关于节点太近,如果在PKPM输入时,不进行轴线简化,在节点较多较密的情况下,程序会提示节点太密(小于150)。此时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使上下节点尽量对齐。哪怕相近节点不在同一层,也会对后面的计算产生影响。(节点不能太密[小于150],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

9.关于斜梁、斜杆及斜柱,PKPM中,斜柱、支撑均按斜杆考虑,斜梁和普通梁一样,承受弯矩而无剪力。

10、特殊梁、柱、支撑定义,采用异或方式,即原有属性再次定义则取消原属性。举例:一下端铰接支撑要想定义为两端铰接,应该先再次定义下端铰接,此时上下端均为刚接,然后定义两端铰接。

11.TAT输出的构件内力正负号说明:

TAT输出的构件内力,其正向的取值一般是遵循右手螺旋法则,但为了读取、识别的方便和需要,TAT在输出的内力作了如下处理:

(1)梁的右端弯矩加负号,则在识别梁正负弯矩时,上表面受拉为负弯矩、下表面受拉为正弯矩;

(2)柱、墙肢、支撑的下端轴力加负号,则在识别它们的正负轴力时,受拉为正轴力、受压为负轴力;

(3)柱、墙肢、支撑的上端弯矩加负号,则在识别它们的正负弯矩时,右边或上边受拉正弯矩、左边或下边受拉为负弯矩。?????

*****非常不错,使用pkpm之前,应该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简化,并非向建科院的人说得那样,完全按照实际情况输入,例如:目前坡屋面做的较多,斜梁如何输入这个问题就摆在面前,我的作法很简单,按照直梁输入。这一点我在3月24号上海pkpm研讨班上同建科院的人讨论过,他们也同意我得看法。程序毕竟是程序,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是用软件,而不是让软件牵着我们走,看法粗浅,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回帖引用3楼[楼主] 小成只看此人2008.04.02 20:32

[吧主]

荣誉:0

经验:464

3.PKPM程序学习的一些体会

学习时间:2003.2.25~2003.2.27

主要的内容:

1、PKPM的发展方向

2、空间计算程序部分

一、PKPM的发展方向

PKPM程序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计算,它的方向就是集成化、通用化。集成化大家都能感觉到,PKPM程序都是以PM程序所建数据为条件,以空间计算为核心,基础、后期的CAD 出图都能采用前面的数据。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程序集成化的雏形。程序的通用化主要表现在

计算上,PKPM程序的计算程序由以前的平面计算(PK)---->三维空间杆件(TAT)---->空间有限元(SATWE)---->整体通用有限元程序(PMSAP)。能计算的结构类型有砖混、底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现在又在开发特种结构的计算程序:如高压塔架、巨型油罐等。在PM程序中就可以建立起这些结构的空间模型。当然现在的PKPM系列程序还不能计算。

●第二个方向就是开放计算参数的开关。有很多参数以前都是放在程序的“黑匣子”里的,设计人员不能干预。程序放开这些参数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要让设计人员真正的掌握工程的设计过程,能够尽可能的控制设计过程。其次就是要把一些关键的责任交由设计人员来负,程序只能起到设计工具的作用,不能代替设计。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充分的理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校对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6条要求“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结果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二、空间计算程序部分

1、PKPM几个空间程序的不同(这是我们这次学习班一个学员提的问题)现在,PKPM程序拥有的空间计算程序有三个,即TAT、SATWE、PMSAP 1)、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自由度θ',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因此,在用TAT程序计算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都要对剪力墙的洞口、节点做合理的简化,有点让实际工程来适应我们的计算程序的味道。作这种简化都是因为分析手段的局限所制(资料书的P129)。当然,在作结构方案时,对结构作这样的调整对建筑结构方案的简洁、合理有很大的好处。它的楼盖是作为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的假设。在新版的TAT程序中,允许增设弹性节点,这种弹性节点允许在楼层平面内有相对位移,且能承担相应的水平力。增加了这种弹性节点来加大TAT程序的适用范围,使得TAT程序可以计算空旷、错层结构。

2)、SATWE--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程序,与TAT的区别在于墙和楼板的模型不同。SATWE 对剪力墙采用的是在壳元的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模型。采用墙元模型,在我们的工程建摸中,就不需要象TAT程序那样做那么多的简化,只需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即可。对于楼盖,SATWE程序采用多种模式来模拟。有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两种。SATWE程序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与TAT程序不同。

3)、PMSAP---是一个结构分析通用程序。当然,它是偏向于建筑的,但它是一个发展方向。现在的比较著名的通用计算程序有:SAP84、SAP91、SAP2000、ANSYS、ETABS 等程序,这些程序各有特长。

回帖引用4楼[楼主] 小成只看此人2008.04.02 20:36

[吧主]

荣誉:0

经验:464

2、程序的参数及选择开关

1)、PMCAD中的参数

(1)总信息:

●结构体系、结构主材:主要是不同的结构体系有不同的调整参数。

●地下室层数:必须准确填写,主要有几个原因,风荷载、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必须要用到这个参数,有了这个参数,地下室以下的风荷载、水平地震效应就没有往下传,但竖向作用效应还是往下传递。地下室侧墙的计算也要用到。底部加强区也要用到这个参数。

●与基础相连接的下部楼层数:要说明的是除了PM荷载和最下层的荷载能传递到基础外,其他嵌固层的基脚内力现在的程序都不能传递到基础。????????

(2)、材料信息:其他与老的程序一样填法,就是钢筋采用了新规范的新符号。

(3)地震信息

●设计地震分组:就是老的抗震规范的近震、远震。按抗震规范的附录A选择即可。内江的三县两区都是第一组,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场地类别:程序是“场地土类型”,按《地基基础规范》的3.0.3条的4款,应该是“场地类别”。《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3.3.2、3.3.3条也是提的“建筑场地”,而不是“场地土”。一般的地质勘察报告要提出此参数的。

●ììììì计算震型个数:这个参数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于一般工程,不少于9个。但如果是2层的结构,最多也就是6个,因为每层只有三个自由度,两层就

是6个。对复杂、多塔、平面不规则的就要多选,一般要求“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就可以了,证明我们的震型数取够了。

这个“有效质量系数”最先是美国的WILSON教授提出来的,并且将它用于著名的ETABS 程序。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3-2条要求B级高度的建筑和复杂的高层建筑“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少于塔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少于总质量的90%”

●ììììì周期折减系数:这个参数是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3.3.16条(强条)要求,按3.3.17条进行折减的。

框架:0.6~0.7

框剪:0.7~0.8

剪力墙:0.9~1.0

(4)风荷载:

修正后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7.1.2条,对与高层、高耸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3.2.2条,对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按规范的解释,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都是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

2)、TAT的参数及开关

(1)、用TAT程序计算建模应注意的几点:

●剪力墙必须要有洞口,不能形成封闭“口”字形。这样在构件截面上的剪力流才有进口和出口,否则,程序无法对构件进行计算。这是TAT程序对薄壁柱数学模型模拟的要求。

回帖引用5楼[楼主] 小成只看此人2008.04.02 20:4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