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配套K12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11含答案

配套K12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11含答案

配套K12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11含答案
配套K12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一 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11含答案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11 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

(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7·海南高考改编)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

A.两种情况下害虫A的基因频率改变方向不同

B.由于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乙作物的成分可能会限制害虫A的繁殖能力

D.农作物甲和农作物乙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选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改变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也会改变,A正确。害虫A在新环境中不能爆发,可见其数量受到了农作物乙的影响,B正确。限制害虫A的繁殖能力是农作物乙限制害虫A的可能方式,C正确。互利共生是指彼此依存,若分开双方至少有一方不能存活,两种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特点,D错误。

2.(2017·北京高考)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解析】选A。根据题干“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推知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由于缺乏对照实验,无法证明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及其他树种的影响。

【加固训练】

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能量从一级传向另一级的最终去向是

( )

A.散失在环境中

B.导致分解者数量增加

C.进入另一条食物链

D.重新循环回到生产者

【解析】选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的最终去向是散失在环境中,A正确;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能量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而不是进入另一条食物链,C错误;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重新循环回到生产者,D错误。

3.(2018·全国卷Ⅲ)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信息传递功能,种群等有关知识。趋光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项正确;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330~400 nm的紫外光波,故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是通过紫外光传递的,属于物理信息,B项错误;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是一种根据昆虫趋光性的特点调查相对密度的方法,C项正确;黑光灯能诱捕多种趋光性昆虫,从而可以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D项正确。

4.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

C.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

D.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解析】选D。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B正确;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C正确;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错误。

5.下列与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表现为听不懂语言

B.生态系统的结构受到破坏时,其自我调节能力会下降

C.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会延缓叶片黄化速度

D.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免疫物质都能直接消灭病原体

【解析】选D。H区受损伤的患者可以听到声音,但无法理解含义,A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是其功能的基础,若结构受到破坏,其自我调节能力必然下降,B正确。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C 正确。淋巴因子只是作用于免疫细胞,提高免疫能力,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D错误。

6.某森林生态系统在遭受火灾(b点)前后,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植物的地上部分的总干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中曲线Ⅰ最可能代表灌木的生物量

B.b点的生物量明显大于g点的生物量

C.b~d段草本植物进化为灌木,灌木进化为乔木[来源:]

D.c~f段物种的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高

【解析】选D。图中曲线Ⅰ最后出现,最可能代表乔木的生物量,A错误;b点的生物量明显小于g 点的生物量,B错误;b~d段为群落演替过程,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不是生物进化过程,C 错误;c~f段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高,D正确。

7.生态系统中M、N、P、Q四个种群组成食物链M→N→P→Q(M是生产者),某时间测得四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分别是m、n、p、q。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n÷m)×100%

D.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原因

【解析】选C。若N→P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则意味着P对N的过度捕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有一部分已经用于自身呼吸,B正确。能量传递

效率一般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而非有机物总量之比,C错误。生态系统中除包括M、N、P、Q之间的相互影响之外,还涉及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D正确。

8.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583939.html,]

( )

A.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可能属于多个营养级

B.若田鼠对草原造成破坏,可降低其容纳量

C.理想条件下的田鼠增长曲线为虚线,其增长速度不变

D.投药治理田鼠的理想时机应该在C点之前

【解析】选C。田鼠可以处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因此可能属于多个营养级,A正确。若草原被破坏,食物供应会减少,田鼠的容纳量会下降,B正确。在“J”型增长曲线中,增长速度是越来越快的,C 错误。对田鼠的治理,在K/2之前效果是最好的,D正确。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

C.为了保护即将灭绝的动物,最好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

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就是指其生态学价值,其明显大于直接价值,B正确。即将灭绝的动物,一般其野生的宜居环境已经消失,故最好采用易地保护,C错误。蜜蜂的“舞蹈”语言是一种行为信息,D正确。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C.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种间关系,“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主要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

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解析】选C。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利于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任何生态系统要正常运转都需要不断地输入能量,B 正确;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以螟蛉作食物,应主要为捕食关系,C错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11.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就能把4 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农田中的生产者不仅是农作物

B.鸭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

C.该环境对鸭子的最大容纳量即为2 000只

D.若没有鸭子捕食,蝗虫将呈现“J”型增长

【解析】选A。农田中的杂草也属于生产者,A正确。根据题意鸭子捕食蝗虫,属于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错误。2 000只为鸭子投放量,并不是环境容纳量,C错误。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没有鸭子捕食,蝗虫也不会无限增长,D错误。

12.(能力挑战题)如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工投放饲料的类型不影响g/c的大小

B.该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的能量可能比低营养级的多

C.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h)/a

D.草鱼产生的粪便也包含能量,该能量全属于第一营养级

【解析】选B。人工投放饲料不同,鱼的消化吸收是有差异的,对g/c的大小有影响,A错误。由于人工输入的能量多,鱼类含有的能量可能高于水草,B正确。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要把外界输入的部分去除掉,应该是h/a,C错误。草鱼的食物一部分来自第一营养级,还有一部分来自饲料,因此草鱼产生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部分属于第一营养级,部分属于饲料(营养级不确定),D错误。[来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583939.html,]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3.(18分)(2017·海南高考改编)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2)当草原发生蝗灾时,草本植物会增强再生能力,减缓种群密度的下降。这一事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蛙与蛇存在

________________关系。若青蛙减少后,蛇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变化,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题干所述例子中,生态系统并未被破坏,此时生态系统体现的是抵抗力稳定性。

(3)青蛙与蛇存在捕食关系。题目所给的只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蛇还会处于其他食物链中,有多个食物来源。因此青蛙减少,蛇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变化。

答案:(1)自我调节能力(2)抵抗力

(3)捕食青蛙不是蛇的唯一食物来源,青蛙减少后,蛇增加了对其他生物的捕食比例

14.(22分)(2018·武汉二模)湖水中的藻类主要有浮游藻和附着藻(附着在水中物体表面)。浮游藻大量繁殖可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变差,浮游动物以浮游藻为食,排出的营养盐能促进藻类的生长。为探究浮游动物对藻类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取湖水注满塑料桶均分为两组,一组定期去除部分浮游动物(处理组),一组作为对照,每周向水桶中添加等量无机氮、磷以维持营养盐需求,2个月后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塑料桶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微型____________,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___ ___________。

(2)浮游藻和附着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减少对两种藻类的影响情况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柱形图分析,自变量为是否除去部分浮游动物,因变量为浮游藻和附着藻的生物量以及总氮磷量。与实验初始相比,对照组的浮游藻生物量增加较多,处理组增加较少;对照组附着藻生物量增加较少,处理组增加较多;对照组总氮磷量增加较多,实验组总氮磷量略有减少。

(1)塑料桶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微型生物群落,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浮游藻和附着藻都是生产者,两者之间为竞争关系。

(3)据图分析可知,浮游动物的减少使得浮游藻的生物量降低,附着藻的生物量增加,主要原因是浮游动物减少使水体中氮、磷浓度降低,抑制了浮游藻的生长,浮游藻数量减少提高了水体的透明度,有利于附着藻光合作用的进行(附着藻可获得更多的氮、磷营养盐),促进了附着藻的生长。答案:(1)群落生产者(主要为藻类植物)固定的太阳能(2)竞争

(3)浮游藻的生物量降低,附着藻的生物量增加浮游动物减少使水体中氮、磷浓度降低,抑制了浮游藻的生长,浮游藻数量减少提高了水体的透明度,有利于附着藻光合作用的进行(附着藻可获得更多的氮、磷营养盐),促进了附着藻的生长

【加固训练】

某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依次有草丛沼泽、灌丛沼泽、落叶松沼泽、森林等,科研人员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相关调查,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几种植被中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保护区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 ___________结构。

(2)若要调查估算森林中某鸟类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内决定其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种植被中草丛沼泽的鸟类丰富度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森林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森林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调查发现这几种植被中的有机碳储量各不相同,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残骸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不同区域意味着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故为水平结构。

(2)对于运动能力强的动物,常用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标志重捕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3)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基本决定了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草丛沼泽鸟类丰富度低,是因为该环境中植被不够丰富,营养结构简单。森林鸟类密度大,说明森林可以为鸟类提供更多食物和栖息场所。

(4)土壤中有机碳的来源是动植物残骸,去路是分解者的分解,这两者的量共同决定了土壤有机碳含量。

答案:(1)水平(2)标志重捕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来源:]

(3)植物种类少食物(资源)和栖息空间

(4)分解者的分解量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整合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整合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考点整合一: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1).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肽链数和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羧基数)的计算 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羧基数)=肽链数 游离氨基数(羧基数)=肽键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羧基数) 3).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N原子数 O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2+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O原子数-脱去水分子数

4).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氢。 5).若形成的多肽是环状蛋白质: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6).氨基酸与相应核酸碱基数目的对应关系: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mRNA 中核糖核苷酸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 在利用DNA 中脱氧核苷酸数或RNA 中核糖核苷酸数求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时,一般不考虑终止密码问题。 3、与水有关的结构及生理过程 考点整合二: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分类总结 (1)从结构上分 ①双膜:线粒体、叶绿体; ②单膜:质网、液泡、溶酶体、高尔基体; ③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2)从功能上分 ①与细胞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提供载体)及线粒体(提供能量); ②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参与构成染色体与纺锤体)、中心体(形 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ATP 的水解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DNA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练习:大题提升 八 Word版含解析

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019·全国卷Ⅰ]回答下列问题: (1)博耶(H.Boyer)和科恩(S.Cohen)将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了表达。该研究除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载体外,还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体外重组的质粒可通过Ca2+参与的______________方法导入大肠杆菌细胞;而体外重组的噬菌体DNA通常需与_____________组装成完整噬菌体后,才能通过侵染的方法将重组的噬菌体DNA导入宿主细胞。在细菌、心肌细胞、叶肉细胞中,可作为重组噬菌体宿主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 (3)真核生物基因(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会被降解。为防止蛋白质被降解,在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蛋白质纯化的过程中应添加______________的抑制剂。 2.[2019·全国卷Ⅱ]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______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________,也是为了保证________。 (2)将P1转入体外培育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 (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________移入牛的________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 (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

2019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细胞的结构

1 2019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1:细胞的结构 一 、选择题 1.下列细胞结构中,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大液泡 D.细胞核 2.关于氨基酸种类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A 、氨基酸的种类约 20 种 B 、生物体内氨基酸约有 20 种 C 、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 D 、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 3.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 C 22H 34O 13N 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 3 种氨基酸: 据 此 判 断 , 下 列 有 关 叙 述 错 误 的 是 ( ) A .1 个 C 22H 34O 13N 6 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 3 个谷氨酸 B .合成 1 个 C 22H 34O 13N 6 分子同时将产生 5 个水分子 C . 个 C 22H 34O 13N 6 分子中存在 1 个游离的氨基和 3 个游 D .在细胞中合成 1 个 C 22H 34O 13N 6 分子至少需要 3 种 tRNA 4. 下 列 有 关 糖 类 和 脂 质 的 叙 述 , 不 正 确 的 是 A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 B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 离的羧基 ( ) 都含有磷脂 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 和糖原 C .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5.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 传导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可能是 ( ) A .类囊体膜 C .细胞膜 B .线粒体外膜 D .滑面内质网膜 6.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完整版)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我们学校三月中旬结束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也随之开始通过去年秋季黄冈市调研考试和开学来的几次模拟考试,反映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较为全面的掌握。但是也发现了我们在复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复习中进一步提高复习效果,我们提制定此计划: 一、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不准确。如:秋水仙素的作用和生长素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知识理解不透彻,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若人的精子细胞核中DNA 为n,则体细胞中的DNA 一定等于2n。 2、学生对讲过的知识遗忘较快,对各章节知识点的反复复习巩固较少,对练习中的错误不深究,导致同样的错误在模拟考试中依然出现,概念理解不透彻,无法正确判断、易错、易混的概念和知识点。在老师再三讲解之后,得过且过,不主动总结分析,以备查漏补缺。如: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和用于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相比。 3、摄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不足,不会运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不会挖掘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和排除干扰因素。如:生活于水深350 米的海底的细菌的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4、一些重点、难点、主干知识仍然有一半左右的学生理解、掌握的有困难。如: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步骤等。 5、学生缺少应有的答题技巧、规范性不够,表达能力较差,不注意细节,不会使用实验原理,随意性太大。

6、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问问题的学生少,课外复习生物的时间较少,虽然也有不少的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但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去解决。 7、练习质和量都难以保证。高考复习在各学科都抓的十分紧的情况下,各科作业量都非常大,生物作业往往没有时间认真完成,大多数学生是把时间放在语、数、外、理上,导致练习效果较差。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复习速度稍快,不够细致,没有照顾到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使他们不能紧跟课堂。复习效果不佳。 2、解题方法和技巧总结强调不够,使学生答题不规范。 3、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不够活跃。 4、没有把众多的问题转化为系统的知识来让学生掌握,学生有上二遍课、溜课本的感觉。 三、二轮复习应采取的对策: 1、时间安排:二轮复习在五月中旬结束。具体做法是: (1)专题:分8 个专题。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专题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专题五:遗传变异和进化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 专题七: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专题八:生物实验 (2)每个专题安排大约一周时间,每个专题一练,每周一测,每月一考。 2、建立知识网络,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实现专题突破。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综合练习题

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练习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最符合题意。 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A.钙或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 D.硼对于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 2.右图示向日葵在24h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b点 B.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植物吸收和蒸腾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进行的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3.下图表示夏季玉米地里,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CO2浓度情况。图中实线表示上午10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夜晚22时的测定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中c点会右移 B.上午10时玉米植株不同高度CO2的吸收量不同 C.夜晚时分,土壤中释放的CO2大多被玉米所固定 D.图中b点所对应的是玉米植株叶面积较大处的高度 4.下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1表示的是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曲线2、3、4表示的是产物的浓度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 min后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 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5.小李同学做了一个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实验:将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lh,期间定时用仪器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4:遗传规律

专题练习14:遗传规律 一、选择题 1.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2.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关于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子二代完全符合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 C.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黑色 3.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4.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A.全部是褐色 B.蜂王和工蜂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C.褐色︰黑色=3︰1 D.蜂王和工蜂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5.果蝇体细胞含4对(共8个)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基因,且等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在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全部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 A. 1/2 B.1/4 C.1/8 D.1/16 6.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果蝇与翅正常的雄果蝇杂交,后代中1/4为雄蝇翅异常、1/4为雌蝇翅异常、1/4为雄蝇翅正常、1/4为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大题专项复习题(1)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xx学校xx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0小题,每小题5.0分,共0分) 二、多选题(共0小题,每小题5.0分,共0分) 分卷II 三、非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钠、钾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机盐,对人体的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的作用。某同学为了验证高钠饮食可导致血压上升,以及适当补钾可减轻高钠饮食对血压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原理:细胞外的阳离子主要是Na+,高钠饮食会提高血浆的渗透压,进而使更多的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组织液和血浆,导致体重的增加和血压上升。钾盐的利尿作用可减轻高钠饮食的不利影响。 (2)实验思路:将血压正常志愿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接受__________________饮食、高钠饮食和__________________饮食;在试验期内对志愿者的体重和血压进行跟踪测量和记录,并作数据处理。 (3)预测实验结果(建立坐标系,用曲线表示变化趋势)。 (4)分析和讨论:请列举2项对实验结果有重大干扰的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下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

(完整版)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界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 2.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注意:①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质。 ②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 物。 (1)水: ①形式:自由水95.5%,结合水4.5% ②功能: 自由水:a.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c.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 ①形式: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 ②作用:a.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b.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 c.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渗透压。 (3)蛋白质,核酸:

性的原因 b.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 c.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d.蛋白质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b.核苷酸排列顺序多样 主要功能 a.结构蛋白(肌蛋白) b.催化功能(酶) c.运输功能(血红蛋白,载体) d.调节功能(激素,糖蛋白,受体) e.免疫功能(抗体) a.携带遗传信息 b.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 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c.一些RNA(酶)起催化作用 关系:①核酸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 ②DNA、RNA、蛋白质三者间的关系 常见蛋白质成分归纳: ①大部分酶:除少数酶是RNA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②部分激素:下丘脑、垂体、胰岛分泌的激素属多肽类或蛋白质类激素。如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等。 ③抗体:抗体是一种免疫蛋白,因此都是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凝集素等。 ④抗原:某些抗原成分是蛋白质。如红细胞表面的凝集蛋白原、病毒的核衣壳等。 ⑤受体和载体:所有的受体和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如神经递质的受体、葡萄糖和K+载体等 (4)糖: ①元素组成:C、H、O ②种类: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 【主要知识点梳理】 【习题巩固】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O、N B.f1、f2、f3……f n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 有多样性 C.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

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B.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不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3.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B.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内膜、外膜和基质,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 4.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与其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面内质网上有酶的分布 B.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任何一层都是生物膜 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膜 B.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要跨过0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D.乙醇和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7.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的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呈现蓝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淀粉 B.糖类、蛋白质、淀粉、脂肪 C.淀粉、脂肪、蛋白质、淀粉D.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原、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豌豆根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C、H、0;C、H、O、N;C、H、O、N、P B.葡萄糖、蛋白质、DNA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碱基 10.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1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教案《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一、概念解析 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的有机结合,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的,所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使得它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度的。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不同的,这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本节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名词。而生态系统又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四、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技能目标: (1)能将前面所学概念与本节概念联系起来; (2)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 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六、教学难点: 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 七、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相结合 八、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新课标对概念教学的要求,为使学生能深层次理解概念,并会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特作如下设计。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旧知回顾: 1、"生物的生活环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练习:大题提升 一 Word版含解析

一、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1.[2019·全国卷Ⅰ]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2.[2019·全国卷Ⅱ]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可知,A叶片是树冠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受到抑制。 (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Ⅲ]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__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冀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3.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 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7.教学过程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一)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一)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 合成酶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 用 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 些离子的通透性 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 解析:选B。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C错误。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 合成大量抗体,D错误。 2. 如图所示为不同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图中序号代表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或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③可能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可能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D.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其构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有多样性 解析:选C。仔细读图可知:①可以是氨基酸或蛋白质,②④是糖类(单糖或多糖)或脂肪,③可以是核苷酸、核酸、磷脂或ATP等。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应为氨基酸, 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含有肽键的物质,不能检测氨基酸,A错误;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 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而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组成成分中含有N,故②和④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错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大部分酶为蛋白质,小部分为RNA,ATP和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C正确;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则①为蛋白质、②④为多糖或脂肪,③为核酸,其 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有多样性,多糖等没有,D错误。 3.(2015·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玉林高三适应性检测)研究发现乳白蚁肠道中含有 起保护作用的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磷脂是组成乳白蚁和真菌的必需化合物 C.乳白蚁、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均无选择透过性 D.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具有单层膜 解析:选B。细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乳白蚁和真菌都是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 膜上都含有磷脂;乳白蚁细胞没有细胞壁;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 糖体没有膜结构。 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十八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强化练(十八) 生物技术实践 时间:45分钟 非选择题 1.(2019辽宁辽阳一模)酸奶和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乳酸菌,请回答下列有关制作酸奶和泡菜的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含牛肉膏,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 有;培养皿灭菌常采用法;检验培 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 (2)培养乳酸菌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的pH会下降,原因是。 (3)家庭制作泡菜时,一般需要配制泡菜盐水,但会因其含盐量过高而影响口感。直接接种乳酸菌制 作泡菜时,产生的大量乳酸能够抑制,因此可以采用低盐工艺制作泡菜,从而大幅 降低泡菜的含盐量。 (4)乳酸菌活菌数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检测某酸奶中乳酸菌的含量取不同稀释 度的样品各1 mL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得到106、107、108三个稀 释度的培养基上的平均菌落数依次为413个、86个、13个,据此估算,每毫升样品中的乳酸菌数约 为个,接种乳酸菌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干热灭菌取若干个灭菌未接种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 (2)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杂菌生长 (4)8.6×108涂布器 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含牛肉膏,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有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 生素等;培养皿等耐热器具灭菌常采用干热灭菌法;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取若干个灭 菌未接种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 (2)培养乳酸菌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的pH会下降,原因是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直接接种乳酸菌制作泡菜时,产生的大量乳酸能够抑制杂菌生长,因此可以采用低盐工艺制 作泡菜,从而大幅降低泡菜的含盐量。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3

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门天揽日跃龙凌风破高考,改变命运。浪击长空,擎决战敢搏畅游学海风浪誓教金榜题名。) (三专题训练一、细胞代谢类彩叶玉 簪)1.(2015·四川成都第一次诊断某研究小组将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两种初始生长状态相同的彩叶玉簪在不同光照天后,测得部分生长指标如表,强度下培

养30全光照的自然条另一小组将金鹰玉簪培养在50%测得一天中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如图中曲件下,。气孔开放程度越高)气孔导度越大,(线所示注:回答下列问题: 2 绿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1)进入植物细胞后被利用的部位CO________,的2如果将黄金叶玉簪从全光照下移至 ________。是的含量将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H]30%全光照环境, ________。条件下更根据表中数据分析,________(2)玉簪更适合栽________有利于金鹰玉簪的生长,过是通中境,它们荫照种在光很弱的蔽环彩叶玉簪的这种________来增强其适应能力的, 的结果。特性是长期________00∶1410据图分析,金鹰玉簪在∶00~(3)~ 0010________时段蒸腾作用的变化是,在∶ 3 12∶00时段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是气孔关闭引起的?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植物体内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薄膜上;CO 在叶绿体基质中2参与暗反应;如果将黄金叶玉簪从全光照下 移至30%全光照环境,由于光反应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的含量将下降。(2)据表中数据分析,50%全光照时植株干重最大,更有利于金鹰玉簪的生长,黄金叶玉簪在较弱光照条件下植株干重较大,更适合栽种在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语:为你精心的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喜欢就我们后续更新吧! 1、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任务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5-26,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 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部分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 接的以植物为食物) 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中的有 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 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部分----- 3、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是: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友情提示

(1)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学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分解者:以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也包括蚯蚓、白蚁等动物,它们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巩固提升 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各项能表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的水 B.黄河中所有的生物 C.黄河中的所有鱼类 D.整条黄河 2.“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必修32题4练(A)

309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583939.html, 309教育资源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583939.html, 必修32题4练(A) 1.(2018广西钦州质检三,32)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紫花形成的生化途径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植株中紫花∶白花=1∶1,若将F1中的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其数目在A基因和a基因中(填“相同”、“不同”或“相同或不同”)。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定律。 (2)据图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两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F1中的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4)那紫花形成的生化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2018安徽合肥质检三,32)遗传现象与基因的传递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频率是指。进化的实质是。 (2)现有基因型为Aa的小麦,A和a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不考虑基因突变,若进行连续多代自交,A的基因频率(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进行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3中Aa 占。 (3)果蝇细眼(C)对粗眼(c)为显性,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个体繁殖力相同,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自由交配得到F1个体5 000只,其中粗眼果蝇约450只。则亲本果蝇细眼和粗眼个体的比例为。 (4)某病是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40人有1人是该病携带者。现有一正常男性(其父母都正常,但妹妹是该病患者)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用分数表示)。 3.(2018山西孝义一模,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有紫色、蓝色和白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A、a和B、b)控制。现用该植物的紫花品种和白化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为紫花,F1自交获得的F2中紫花∶蓝花∶白花=9∶3∶4。请回答: (1)F2紫花植株中各种基因型及其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以生态系统为专题,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 7.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试行)》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基于这种理念,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服务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四个机会: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动手尝试的机会;在线答题,及时反馈的机会;网络论坛,各抒己见的机会。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体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情感的升华,最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8.教学过程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资料(详细)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覆盖高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题16个,每个专题有基础知识巩固和高考模拟练习两大部分,习题皆为精选。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基础知识 1.我们把糖类分成、和。单糖,如和,不能的糖。二糖可以被水解,1 分子二糖能水解为2 分子单糖,如蔗糖水解为和。多糖也可以被水解,1 分子多糖可以产生多个分子,如、水解后产生许多个分子。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糖。由此可知,糖类的结构单元是。 2.生物体内另一种常见的二糖是,是由2 个分子组成的。 3.是稻米、面粉等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糖类以的形式贮藏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和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4.脂质也是主要由 3种元素组成的,不过其中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脂质包括、、、等。 5.蛋白质与糖类和脂质不同,通常不是。蛋白质的每种特定功能都与其有关。 6.不同的多肽,它们的差别在于。 种氨基酸任意组成的多肽种类实在是数不胜数。 7.蛋白质分子可由组成。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正确的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并不稳定,会随温度的升高发生改变,并且空间结构一旦发生,便会失去。这种现象就是蛋白质的。 二、高考模拟练习 1.细菌蛋白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多肽产物可因分子量不同 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列图一左是一个分析细菌蛋白的电泳结果图,图中“-”代表没加还原剂,“+” 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打断二硫键。“M”代表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右侧数字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量。根据左侧电泳显示的细菌蛋白质的结果,图一右列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多肽结构(注意:“-”代表二硫键)的图案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