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罗志军: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罗志军: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6589858.html,/GB/219506/16555171.html

罗志军: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2011年12月09日10: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百年梦想。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以苏南为例,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奋斗,江苏“两个率先”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全面小康已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

在最近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我们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确立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全面建成体现党的十七大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使江苏的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不失时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推进,都是在不同时期追求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江苏把“两个率先”作为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总目标总定位,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仅取得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成就,也积累了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现在,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推动江苏发展向新的更高水平迈进,这项任务已历史地摆到我们面前。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央对江苏的要求和全省人民的期盼。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每年都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去年底以来,总书记希望江苏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同时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的明确要求,就是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既是对江苏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希望江苏能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同时,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迫切期望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享有宜居和谐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以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效向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中凝聚现代化建设的力量。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我省于2003年率先制定了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在这个指标体系的引领下,全面小康建设扎实推进,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今年底将有近2/3的县(市)达标。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8万亿元,人均GDP突破9500美元。这些都为江苏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构筑了新的起点。可以说,江苏“两个率先”已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条件已经具备,时机更加成熟。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抢抓机遇再创黄金发展期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为我们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大机遇。江苏正在推进的转型升级工程,核心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契合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大势。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考验中,江苏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能力加快提升,新兴产业发展不仅在规模上形成了一定优势,而且在一些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创新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具备在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中抢占先机的有利条件。如果我们不乘势而上,及时开启基

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就很有可能失去时代所提供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全球视野谋划江苏发展,确立更高的目标追求,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不断开辟“两个率先”实践的新境界。

科学引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实践

现代化代表着现代文明的世界先进水平,既具有共性特征、基本衡量尺度和演进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水平的过程,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更全面、内涵更丰富。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主要体现为“四个显著提升”: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二是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2.2年。三是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和现代城乡形态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达到68%,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善。四是社会文明和谐程度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安定有序、诚信友爱、文明和谐、充满活力。

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崭新实践。我们运用以指标体系引领全面小康建设的有效做法,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成立联合课题组,借鉴国际和兄弟省市经验,按照体现科学性、公认性、实践性、连续性的原则,研究制定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目的是发挥其导向、激

励和监测作用,使江苏的现代化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符合人民群众意愿。这个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突出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指标体系四大类30项指标中,涉及经济发展9项,人民生活7项,社会发展8项,生态环境6项,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二是突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为引导各地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把人均GDP的目标值设定为10万元,只要保持年均6.6%的增速就可实现。三是突出了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的要求。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我们设立了创新和人才方面的指标,且占了比较大的权重,目标值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四是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要求。现代化最核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在30项指标中,大多涉及民生幸福和社会进步,其中最直接的是居民收入七年倍增。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我们还设立了人民群众满意度指标,以反映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建设的切身感受和认可程度。

江苏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了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必然有先有后,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要鼓励发展在前的地方先行先试、提供示范,又要防止发展在后的地方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我们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省情特点出发,明确了全省三大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时序进度。今后五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当好第二个率先的先行军,重点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善生态环境上取得新进展,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中地区要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重点提升城市现代化、经济国际化、集约发展水平,不失时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北地区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

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精神。过去,正是在“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创”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江苏大地上才有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江苏人的精神建设,在传承好江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进一步提升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滞,把各方面创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把全社

会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江苏正在推进的基本现代化,是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又立足国情省情实际,把握好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的重大关系,使现代化建设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正确把握全面实现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总体统一、既有区分又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从江苏“两个率先”看,第一个率先是第二个率先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率先不仅是第一个率先量的提升,更是质的跨越。从发展路径看,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完全沿袭全面小康建设的做法,需要进行新的探索、新的创造。如果说,江苏过去走的是偏重于以模仿追赶为特征的“后发之路”,那么,现在我们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行“弯道超越”,走出一条以创新超越为特征的“先发之路”。

正确把握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系。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以经济发达、科教领先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主,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同步跟进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求经济实力、科教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而且在民主法治、国民素质、文化影响、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处于国际公认的高水平之列,其主要标志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按照既定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基本现代化,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为全面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正确把握区域现代化与全国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是从极化效应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不同国家不可能齐步走,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也不可能齐步走。现代化最先起步的一般集中在自然、区位和人文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率先形成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区,为全国现代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进而从核心区逐步向周边辐射和传导,带动更大区域加快现代化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区域的率先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来说,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下,进行一个省域范围内的区域现代化探索和实践,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

以实施“八项工程”推进基本现代化

江苏正处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牢牢把握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全力推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八项工程”,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创新驱动,更好地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率先发展统一起来,努力实现发展水平、发展质量走在全国前列。一是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提高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水平,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江苏加快向经济强省跨越。二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四是加强以增进民生幸福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化平安江苏建设,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江苏。五是更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构建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使生态文明成为江苏的重要品牌。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大力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加鲜明地写在江苏党员干部队伍的旗帜上。

站在继往开来推进“两个率先”的新起点,我们将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继我们党90年辉煌历程之往、开为实现党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之来,继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之往、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来,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长期努力之往、开增进民生幸福共创美好生活之来,继江苏工作好传统好作风之往、开更加政通人和风清气正之来,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首席专家、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