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俗和文学审美

民俗和文学审美

民俗和文学审美
民俗和文学审美

民俗和文学审美

吴功正

本文认为.. 民俗是人的族类风习凝结体, 是构成文学审美的一种基因, 它对中国文学审美影

响颇大。民俗文化直接影响着中国文人的审美心态, 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审美风貌。因此本文从儿

个方面对民俗和文学审美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论述。

民俗的自然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特征

民俗是人的族类风习凝结体, 没有比它更能凝聚人的族类力量和心理共态。

作为文化现

象, 它具有区域文化特征.. 在历史演进中, 又代代沿袭和续用

。因此, 民浴是共时性和历时

性的统一体, 又是文化丛体和文化流程的结合体

民俗对中国文学审美影响颇大, 构成其美学基因。

诚然, 民俗孕育了中国俗文化、俗文

学, 然而, 更重要的是, 民俗文化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审美心态, 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审美风貌。民俗是一种文化习惯, 也是文化精神氛围, 蕴含着地理、

历史、

伦理、文化心态等诸方面文

化功能。民俗本身就构成一个文化系统。当然,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幅员辽阔的国家, 地理文化因素和历史演变特点所形成的隔断势态使得区域性和区域体民俗有着显著差异

在总体地理文化环境中, 却有一个覆盖其上的文化综合体, 有着为各体族类人所共同遵守的或信奉的议俗习惯。

南方文化习俗和北方文化习俗共同性“抽象”特征要大于差异性“具体”特

。就历时性而言, 民俗是一种稳态甚或超稳态系统, 例如现今有些都市人时兴过圣诞节,

但他们对于春节则照过不误

尽管民俗的具体因子会有扬弃、变化, 但其基本型态则不变。

民俗凝聚为习俗、人情、节日等具体形态, 中国的节日本来是表示季节的, 但逐渐渗透

了人文因素趋于人文化

它在一定意义上所显示的人文特征要远过于自然特征, 所以才会具

备文化价值。

尽管这些节日在初始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但愈向后发展, 宗教因素虽尚存

在, 却益见淡化

。民俗节日成为人际关系

人情交往、审美回忆、

情感寄托、生活娱乐以致

享受的对象, 愈来愈显示出伦理化、

世俗化

、审美化趋向。至于“寒食”节, 相传是晋文公

为悼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椎所规定下来。“端午”节是怀念屈原, 更为人所熟知

这些节日的

人文主义色彩更浓。人们过端午节, 心灵深处不由得怀想起这个节日的主题人物和主题精神, 以节日的实际形式挑起或稳固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成为主要的人文主义目的。节日是回忆的手段, 节日是情绪复现的契机。

楚辞中《九歌》、

《招魂》

《大招》诸篇章, 是楚地驳杂纷郁的祭祀仪式与风习的直

接描述, 成为楚文化构成因子。然而, 这只是..古的凤俗记载和反映, 几乎是典籍性的“.. 亿

此存照”, 后代少有如此全面的描述。

中国文化人文因素和理性特征, 使得宗教无法成为文

化主导面, 经过改造, 宗教仪式只是作为点缀品存在。人们已经怀疑来世性而着眼」.. 现世一

受了。例如高蠢《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血泪染成红杜鹃。

落日狐狸眠家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身后萧然, 落日沉沉, 狐狸眠家, 而“夜归儿女笑灯前”, 诗人从这反差性情景中猛然醒悟, 表示“人生有酒须当醉”, 以现世的满足为人生依归

。这反映了人的民俗文化意识觉醒

民俗文化现象还是一种普泛文化现象, 包括宗教因素, 作为狭义文化则是人文主义文化

现象

。王羲之《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享,

修楔事也。”古人于三月上旬的已日..魏以后规定为三月三日.. 临水行祭, 以拔除不详, 谓乏认修楔”。

但作者所描述的无一处是宗教现象, 而是幽丽的自然景观、愉畅的审美情感..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筋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筋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

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聘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包含有一种仰观俯察的理性化意识, 对人生妙谛的领略。

孔子所谓“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之矣”, 先秦时代就已形成的理性主义意识的发展, 遏

制了神鬼崇拜精神, 助长了人文主义的发展。祭祖的文化意义成为具有人文色彩的宗法伦理规范和凝聚家族力量的仪式手段。如《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礼

记·月令》曰.. “命民社”, 引甲为祀社神的节日, 农业文化对土地特有的尊崇心理形成为

对土地神崇拜, 《周礼·地官

·鼓人》.. “以雷鼓鼓神祀, 以灵鼓鼓社祭。”古有春社

、秋

社, 宋吴自牧《梦梁录》四.. “秋社日, 朝廷及州县差官祭社棋于坛, 盖春祈而秋报也。”是对于丰收年成的祝愿和祷告。

但是, 社日的娱乐性质超过了宗教性质。

《宋史·

阎守恭

传》中曰.. “在并州, 因春社会宾客。”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承》写道.. “田翁逼社

日, 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描述道.. “鹅湖山下稻梁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拓影斜

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宋代杨万里《观社》也有生动描述.. “作社朝祠有足观, 山农

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 走煞儿童最可怜。

虎头豹面时自顾, 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

将相饶尊贵, 不博渠侬一晌癫.. ”祭神是为着娱人, 获得世俗物质生活满足和精神愉畅, 甚至是

全民性的滥醉与狂欢。

这种情形使得中国的民俗具有了人文主义性质, 而不是宗教性记实

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非宗教性的理性特征, 使得中国民俗人文化, 并且超越文

化区段, 形成为一种独立文化机制和人文主义潮流。

这是一个不应忽视的文化层面, 它和宗

教一起构成对中国文学审美的重要因素。

民俗所导致的民族性美学

如果我们在中国文学审美成果的庞大系统面前, 其视线不是偏于一隅, 而是目光四射,

横扫全而, 纵扫全程, 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在..心俗层而有着繁富的文学审美成果。它包含着两个方而的现象.. 一

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情景描述.. 一是民俗对中国文学作家、作..、产.. 的

文学审美风格进而铸合为民族性美学风格的影响

对于前者, 如果把《诗经》到《红楼梦》作宏观式勾连、爬梳, 就会发现中国文学拥有

民俗描述的传统。《诗》、《骚》的有关描述, 显示了南、

北文化民俗的不同审美风貌

。在此

后的文学审美历程中, 最值得一提的是抒情行为的杜诗和叙事行为的《红楼梦》。

杜诗的

“史诗”称誉, 往往被理解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再现, 被理解为盛唐转为中唐的历史变动写照, 然而“史诗”涵义还有一个重要内容, 即对于历史横切面生活幅度的涵盖广度

在这一

视角上, 杜诗对于民俗的描述可说是集.. 世纪前文学审美之大成。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确是无所不备, 人们惊异地发现在这部艺术长卷中, 春秋四时、婚丧嫁娶的民俗靡不毕具

作者天才地以时节的风俗画展现出.... 世纪中叶的人情民俗。民俗既显示出本民族的统一格调, 又具有区域文化特征, 所谓“吴、

楚之色泽, 中原之风骨, 燕

赵之悲歌慷慨。”.. 如

果对色彩不作语义学的表层理解, 色彩在审美中是感性现象体, 集中显示了区域性文化和

总体性文化的风格美学特色

色彩最容易激惹人们的经验性浮现和联想。当人们一旦说起

《诗》、《骚》时, 首先引起的是对它们各别美学色调的联想和体验.. 浑厚与郁幽。

这种属于

文学审美范畴的风格特征应该说是由民俗情景以及贯之其中的情调所赋予的。

民俗特有的情

景色彩特征首先被风格吸收。

居于民族风格首位的是民俗, 是民俗所幅射出来的具有美学意

味的色调感。

这是我对文学的民族审美风格的理解, 是以区域文化、地理文化观为立论依据

的。一个最浅近的例子是语言。当入耳的轻软的吴语或浑成的京音, 通过听觉感受所引起的, 已不限于音调、音质本身, 而是杏花春雨或骏马秋风的显现, 是其不同色调所唤起的情绪感受, 然而在其背后难道只是一种语音现象吗.. 难道不正是一种区域文化现象吗.. 区域文

化的区别标志难道不又正是民俗色调吗.. 一切现象都是文化, 文化创造了人, 人创造了文

。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的过程性现象, 在现代文学审美中, 鲁迅小说的民族风格和

沈从文小说的民族风格最显著的区别标志是浙东风味和湘边风情

在当今的文学审美中, 李

杭育和贾平凹的风格差异不正反映为葛川江文化和商州文化的色调差异吗.. 风格具有特殊性

和个体经验性, 但其背后则各各矗立着一个硕大无朋的文化背景屏幕。人以个体风貌出现, 但他义是一具历史的文化肖像、地理的文化外形

因此, 个体风格无论如何无法摆脱民族文

化心态、民俗色调

。人在一定意义上是民俗文化载体

民俗的统一的空间景观和差异的空间景观, 规范着一个民族文学审美风格的统一性和差

异性特征。器物、建筑美学景观的人文色调和各地的民俗人文色调的密合现象, 南瓷北釉、

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都跟区域文化民俗两相契合, 南地的轻灵俊秀, 北国的典雅浑厚, 即其风格美学显示。“随乡入俗”的侄语包含着深刻文化哲理, 个体文化心态总要被民俗文化所

包孕和融解。“桔生淮南则为桔, 生于淮北则为积,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当江南园林原封不动地被搬入北京, 就和北方文化不相协调了, 于是被改造为南北交汇的颐和园。这

一切提示着人们从理论上作出这样的概括.. 民俗作为历史地理文化沉淀物, 稳定地制约和影

响着主体文化心态定势和惯性。而风格作为审美定势就是在这一意义层面上被赋予的。

如果再将审美目光作纵向扫描, 把中国文学审美的时间流程拉长, 同生于海棠之国的李

、苏轼到现代的郭沫若, 其风格美学品格有着天然一致性, 迥异于生在南方水乡的秦少游

到现代朱自清

。一定的地理文化包括自然文化

、人文文化, 通过积淀, 整合为历史文化, 作

为基本因子隐埋在个体的意识甚或潜意识层中

因此, 一定的区域文化元素总是被主体心理

不可抗拒地吸纳进来而世代相传。尽管李太白如何辞亲远游, 苏东坡如何贬滴四方, 郭沫若如何流落东流, 其原生文化心态总是不改, 以致形成海棠国的文学审美风格。太白之于酒, 苏轼之于“东坡肉”的美食文化, 都带有民俗文化特征。“乡音无改鬓毛衰”, 时间尽管不

可抗拒地流变, 乡音总是不改原声, 这一现象不正说明了区域民俗文化力量的顽强吗.. ..我是把声感系统作为地理

区域、

民俗文化系统来考察和认识的

..

特莱登《..奇妙的年代.. 序》曾经描述过一种情景.. “象只灵敏的猎犬, 踏遍了记忆原

野的每条蹊径, 直到赶出寻觅中的野味。”确实, 我们从中国文学审美现象中能够寻觅出众多的民俗“野味”。从某种意义上说, 前几年出现的文学“寻根热”, 正是在历史的沟壑中

寻找回声, 在已被失去记忆的民俗现象中觅得原始情调。可以看出, 民俗对于中国文学审美的深刻影响

中国民俗的一些内容渊源于远古图腾崇拜和巫术文化。闻一多《龙凤》认为..

就最早的意义说, 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 ,

一龙是原始夏人的图

腾, 凤是原始夏、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

。因之, 把龙凤当

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因此, 民俗中的元宵节有舞龙灯, 以人文色彩出现的端午习俗也有划龙船。图腾和民俗的关联, 使得中国民俗文化的风格染上特有的神奇色彩

。它带给中国文学审美的民族风格以奇异

情调、斑斓意象。

《楚辞》所描述的楚文化圈中图腾崇拜, “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巫

术文化和民俗的结合, 此后的楚地文化风格特征就以这种情调

、色彩为内涵, 从而发展为独

立的区域体民俗文化传统

。在今天“寻根热”中诞生的荆湘楚文学作品里, 我们同样看到这

种审美风格

情调的一脉相承。

民俗是族类文化习俗和惯例机制, 它所笼罩着的文化精神氛围和情趣、

风调, 正是其民

族美学风格之所在

构成民族美学风格的艺术精神和技术操作手段因素诸如抽象精神、

笔墨

趣味等等, 和民俗文化因素不可缺一

。中国文学丛体中那些难以计数的直接描述民俗的作品

..单篇或整体作品构成部分如《红楼梦》

《歧路灯》.. , 都说明着民俗情趣

风调是如何

地挑拨和激动着诗人、

作家的心弦

或者说由于民俗文化氛围所凝结的深厚力量在诗人、作

家主体深层结构中产生了一定的审美心理反映图式和定势, 于是和民俗对象不期然地产生主

客、心物对应。请看下列多种类型的民俗描述吧..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 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察, 此般风味应无价。”.. “华灯明月光中, 绮罗弦管春风路

。龙如骏

马, 车如流水, 软红成雾。”.. “般彩舫, 看龙舟两两, 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 激起浪

花, 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 红旗闪电, 夺罢锦标方彻。”, “粽团桃柳, 盈门共垒, 把首蒲, 旋刻个人人。”.. 从这些举隅中, 我们就足以看到中国文人作品中绮毅纷披的民俗情景和民族风调意味了。

山......风物和民俗风情构成自然和社会的两大文化景观

。民俗的美学因子是构成民族风格

最深刻的基因

它不仅反映出图腾崇拜、巫术文化等民族性色彩, 而且表现为民族精神, 这

就是民俗之所以具备民族风格的原因。

《诗经·

郑风

·漆消》描埃了郑国修裸节男女在野外水旁自由说爱的情景.. “臻与消,

方涣涣兮

。士与女, 方秉简兮。. . ”这在陈国的巫风舞、卫国的桑林祭中同样如此

。迸入宗

法伦理的封建社会后, 纲常道德、男女大防成为铁罐式规范, 青年女子被严密封闭在深闺中, 但在民俗节日却可以象牢狱的“放凤”, 自由出行

。如杜甫《丽人行》所写.. “三月三

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周邦彦《解语花·元宵》所写.. “衣裳淡雅, 看楚女, 纤腰

一把。”明清小说亦多有这类描述, 即使是闭合式的大观园在这些民俗节「..

期中, 男女之间

以致长幼、主仆之间的开放程度也是惊人的。这种超越性民俗现象, 十分有意味

。从《周

礼·媒氏》.. “仲春之月, 令会男女, 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繁衍人口为目的所形成的民俗到卓文君私奔, 到唐传奇、明清小说所描述的私奔故事, 经历了从蕃育「..的到爱情目的演变过程, 但私奔形式没有变, 遂形成为一种原..牲结构, 沉淀下来, 成为民族超文化现象。

民俗所引发的审美情感

历史遗迹大多是由空间引发出怀古意识, 民俗则常常是因时间触发起追怀意识, 特别是

民俗节日具有时态特点, 如宋代张来《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且能还。因

亡身埙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

民俗及其节日..节日是民俗的时间固定形式.. 之所以能够触发一种追怀意识, 乃是因为在

共身.. ..已被赋予或积淀着一种历史性情绪, 具有历时型特征。

而追怀意识是人作为族类的共

同意识, 所谓理智是朝前的, 情感是向后的。情感是客体和主体关系所引起的心理反应, 原有情绪感受成为心理定式, 在一般情况下是沉睡着的。这就是所谓心理定式是潜意识结构。然

而, 一旦情绪对象体—民俗节.... 来到了, 沉睡着的情绪心理就一下子被唤醒。这便形成了历史心态模式及其恒常性特征

。这是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所作的论述。山水

、古迹、民俗是中国

诗美学最重要的三大情绪媒介体

。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 我们就比别的文学、美学论著更重

视民俗和文学审美情感的联系

情感是主客体关系在心理上的反应, 而不是客体决定论

这样, 情感在引发上不仅有先

验模式, 而且与主体自身相关联, 升华为个体情绪经验。如宋代赵鼎《乌夜啼·中秋》.. 雨余风露凄然, 月流天, 还是年时今夜, 照关山。收别泪, 持杯起, 问掸娟

。问我扁舟流

荡, 几时还.. ”情感的具体表达具有个体特征, 所燃烧出的审美火焰便更为绚烂。

个体情绪在通常情况下都有表达的时机, 而当其与民俗的历史情感相交契, 心灵与民俗

出现对应, 主体情绪就不是纯个体的, 而带有民俗所蕴含的历史情感色彩。于是便出现了情绪心态模式或情绪原型..注意.. 不是物象原型.. 。

情绪原型是世代相传、反复呈现的无数同

类经验凝结体

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中认为.. “与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不可分割的原

型概念指的是心理中明确的形式的存在, 它们总是到处寻求表现

。”中国文人如此热衷流连

在民俗节日和民情风物中, 出现如此繁富的美民俗的文学作品, 把原本是民间的东西加以文人化, 正是这种具有历史涵值的情绪原型起着作用。由于民俗节日的历史情感色彩各有共规定性, 它们跟个体情绪相交契, 便形成了中国文学中的两大情绪心态模式.. 思念、惜时, 统一于感伤主义情绪主旋律, 抒发出曲曲绵长的咏叹调

惜时观念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理性自觉, 从生命有涯而时间无限的巨大比差中所产生的观念, 对“逝者如斯”的时间流程表现出来的担忧

、恐惧、

感伤心态, 如曹不《典论

·

论文》

所言.. “古人贱尺壁而重寸阴, 惧乎时之过矣

。”最终体现了对个体在漠漠悠悠时空域中自

觉渺小的反身认知

。它又和中国文人入世的功名观相关联, “岁忽忽而日迈兮, 寿冉冉其不与

..待.. , 耻功业之无功兮, 赴原野而穷处。”.. “兹扬苟难序, 吾寿安得延.. 俯仰逝将过, 倏忽几何间

。. . 但恨功名薄, 竹帛无所宣。”妙民俗节日兼有风习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内涵,

风习借助于时间而具体地固定下来和延续下去。因此, 民俗节日往往在时间流程的形式土标识着一个年度或一个节气的结束与开始。当人们日复一日地度日, 在重复性节奏中, 对时间流变一般并不具有强烈的敏感, 而一旦遇上民俗性节日, 一个时间流程结束了, 这种时间消失

、迁逝感会比平常更深刻地袭扰着心灵世界

诗人正是在这种消失着的时间中进行着感伤

意味的审美情感体验

。我们把这叫做“触时感怀”, 它和“触景生情”构成物感式的两大审美

方式。如杜甫《杜位宅守岁》.. “四十明朝过, 飞腾暮景斜。”刘禹锡《元日感怀》.. “身加一旧长, 心觉去年非。”宋代唐庚《除夕》.. “患难思年改, 龙钟惜岁祖

。”苏轼《东栏

梨花》.. “梨花淡白柳青深, 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二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生命和惜时意识是人的普泛理性意识, 如《诗经》中所祈求的“万寿无疆”已属不能,

如黄庭坚《清平乐》“唤取春光, 归来同住”也难实现。于是, 或者归入“游仙”玄想, 或者

咀嚼时光飘逝的淡淡哀愁, 这正是审美情绪。而如前所说, 中国民俗节日往往是节令标志, 因

此, 心灵敏锐、尖细

脆弱的中国文人常常把花谢花落飞满天的自然凋零景观和民俗节日作同

一体验。如梦窗词《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痊花铭。”“风雨”分割, 而“听”竟重复两次, 形成了独特的听觉形象。“风”“雨”给予人以牢愁意绪, 遂在听觉形象背后隐

隐推出抒情主体。词人所描述的“风”“雨”景象之晦和“清明”节候之明, 出现矛盾、错

位, 于是, “听风听雨”在情绪上的

同构对应就是愁风愁雨了。而“过”形成时间迁逝.. 时

过清明, 当是春色趋衰.. 又加风雨, 定是落红无数。在貌似平实描述中, 因了听觉形象塑造, 因了时间的流变, 透现出感伤主义情绪

从客体之于主体的角度看, 风雨清明、花飞叶

落, 是对主体情绪的引发, 从主体之于客体的角度看, 则是主体情绪在对象身上的选择

。葬

花, 已见愁绪.. 尚欲草就一篇“座花铭”则益见愁浓, 更以“愁”情葬花, 撰葬花铭, 就是

愁上加愁了。他们比一般人更具备也更体验出“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的孤

独感。这一切就反映了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心态。

在中国人的心态中, 再也没有比民俗性节日更能冲激起思念心潮的波光了。“每逢佳节

倍思亲”是中国人亲情乡土观念的典型描述

。中国文化由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隔绝机

制所形成的独特形态, 从未发生过象埃及文化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后推行为“希腊化”的外

来文化取代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出现外族入主中原的大变动, 但那是大家庭内部民族统治现象。

十分引人注目的是, 女真族成为中国的统治民族后, 只是在服饰文化上强令推行, 在宫

廷帝制文化上却仍袭明制, 在知识文化上竟胡声汉化了。这从康熙亲政后的一系列做法上可以得到证明。

尽管中原大地数易其主, 又都是游牧民族, 但以远古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大陆型

和农业型文化始终稳稳当当地雄踞于坛主宝座上。

民俗文化也是如此。中国文化的民俗形成

和农业节候、地理环境有着天然联系, 跟西方民俗判然有别。农业型文化孕育了民俗及其民俗观念

。这样, 思乡念土观念就和中国民俗保持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联系。于是, 民俗及其

节日便成为中国文人思念性审美情绪的动源和谋发契机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名言的文

化性质正在于兹

.... ..

在民俗节日里所萌生的思念情绪又可以分解为情爱性质的相思和恋土性质的思乡。

情爱性质的相思是和民俗最初的性质相关的。《诗经》中所描述的节日民俗赋予了情爱

色彩, 有些民俗本身就是纯然的情爱, 如七夕,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盈盈一水

间, 脉脉不得语。”唐诗中杜牧《秋夕》有“卧看牵牛织女星。”宋词里秦观《鹊桥仙》..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诗经》所提供的节日里青年男女自由嬉闹、说爱以致调情的方式告诉人们, 原始恋爱方式竟然在中国土地上留下了外离于法相森然的宗法

伦理道德的一方天地, 其历时性承续, 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传统惯例, 并在情感心理上产生一定反映定式, 似乎在这一天, 青年男女应该自由谈情。如若不能实现, 则会产生情感的失落和幽婉的思念。张枯《中秋月》.. “人间系情事, 何处不相思”, 是一种最普遍的人类情感

在中国人的情感心态中, 人去楼空, 失之交臂, “衣香人影太匆匆”是一种最缠绵、最

遗憾的情绪失落型态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多么深刻, 多么凄惋而美丽

的情感啊.. 而这又和中国人的民俗情感习惯相联结, 染上了更多的感伤主义色调。例如梦窗词《操兰香

·

淮安重午》

《风入松》

。《风入松》以风雨清明思念情侣, 明知伊人已去,

却“日日扫林亭”, 翘盼她的到来, 明知伊人不至, 竟“依旧赏新晴”, 一如往常.. 明知人

去秋千空, 竟感到“手香”如初.. “双鸳”不到, 犹望其到。把相思之情推进到一个独特而

深刻的层次上..

—痴。

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显得特别强烈和富有色彩

由农业文明派生出恋土观念, 派生出思乡

观念.. 推而广之, 派生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观念, 这一逻辑推演、派生程序充分显示了中华

民族的族类、群体文化性质和观念特征

达则荣归故土, 老则叶落归根, 终则狐死首丘

。..

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我价值的彻底实现和肯定, 灵魂有了归属

。张翰“因见秋风起, 乃思吴

中筑菜、

蓉羹、妒鱼脍, 日.. ‘人生贵得适志, 何能羁宦数千里, 以要名爵乎.. ’命驾而

著《首丘赋》

。”.. 这是中国人的普遍心态也是文人心态

。触发思乡观念的媒介很多,

民俗是其中之一。民俗是普遍性的族类文化, 所谓风习所至, 各地皆然。唐代曹松《中秋对月》诗所描述的情景可以移用来说明这种共同体文化现象..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

涯。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当文人们因为种种原因远离故乡热土, 只身客居

他乡, 在一个共同的民俗节日文化氛围中, 就自然而然地会触发起对家乡的思念

。它在中国

文学作品中成为最普遍

、最通常而不需要有任何间接中介的直接性情感宣泄模式和惯态。几

乎在每一个时代、

每一个民俗节日里都留下了动人的审美晶体—作品, 儿乎形成为独立的

作品丛林和文化丛体

中国文学审美现象往往是跨文化现象。从民俗文化到文学审美积淀着意象原型和情绪原型, 形成了文化和美学的错综表现

。民俗所淤积的审美情感.. 惜时、

思乡、相思等等在文化

学意义上就成为一种安抚力量, 一种凝聚力量, 一种带有韧性的深沉美丽的悲歌力量。

注释..

.. 黄宗羲.. 《马雪航诗序》, 见《梨洲遗著汇刊

·

南雷文约》卷四, 第.... 页, 上海时中书局.. .. .. .. 年版。

.. 《晏子春秋·

晏子使楚》。.. 苏轼.. 《蛛恋花

·

密州上元》。..向子湮.. 《水龙吟

·

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

.. 黄裳.. 《喜迁莺·

端午泛湖》。..秦观.. 《端午》。.. 冯衍《显志赋》。.. 陆机.. 《长歌行》。

.. 黄仲则.. 《癸巳除夕偶成》。.. 曹操.. 《却东西门行》曾有句.. “狐死归首丘, 故乡安可忘。”

.. 《晋书·

文苑传.. 张翰》, 《二十五史》第.. 卷, 第.. .... 页, .. 卜海古籍出版社.. .. .. 年影印版。.. 作者单位.. 江苏《江海学刊》杂志社..

〔责任编辑.. 蔡毅〕

.. .. 万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电影《黄土地》为例 摘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 19 世纪末、崛起兴盛于 20 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再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到了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自然万物是怡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用生命的意识去审美,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1984年拍摄的电影《黄土地》,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

第四章 审美的心理要素

第四章审美的心理要素 我们说,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审美过程不可避免地总要遵循一般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这里,我们对审美中比较突出的诸如感知、想象、情感、领悟等心理要素做一番探讨。 一、感知 人们的审美活动,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对象。面对一个审美对象,欣赏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官去接触对象、感知对象,即用眼睛去观赏它的形状和色彩,用耳朵去倾听它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就是说,凭着自己的感知,去获得关于这个对象的比较完整的第一印象。如果把人对美的整个欣赏过程,看作是一次长途旅行的话,那么,感觉和知觉(通称感知)就是这次旅行中所达到的第一个站点。第一个站点固然不能看作旅行的全过程,但它却是全程的一个开端,对以后的行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人的审美感知尽管对于美的感受还具有某些直觉的性质,在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也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阶段上,但是,它对后面即将产生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领悟活动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可见,研究审美感知的特点,对于我们掌握审美活动的规律,乃至于从事艺术美的创造,都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审美感知具有哪些特点呢?审美感知首先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一)感知的选择性 按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也是瞬息万变的。我们每一个人,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同一瞬间去把握所有的对象。当许多事物朝你纷至沓来的时候,你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把其中的少数事物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而其余部分则统统作为对象的背景而弃置一旁。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在感知客观事物时,必须遵循一条“图形---背景关系”的原则。“图形”就是主体所感知的对象,“背景”就是与“图形”同时存在的其它事物。人要感知某一对象就必须把它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才行。因此,所谓感知的选择性,就是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在审美活动中也是如此,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于“烟花三月”的季节,在黄鹤楼送别挚友孟浩然去扬州。按理说,这是春游活动的大好时光,但此时此刻的李白,他所注意的只是渐渐远去的孤帆,孤帆消失后,他所看到的也还只是向天际滚滚东流的长江,而至于烂漫的春色,雄伟的黄鹤楼,以及长江两岸的辽阔原野和头顶的蓝天白云,都被他忽视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说,在众多的事物面前,究竟把什么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又把什么作为这个对象的背景,这完全取决于主客双方的具体条件。首先是主体的需要,其次是对象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如果双方一致,这个对象就可以选定了。比如,在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多处写到众人游西湖的场面。游客们所注意的当然是西子湖美丽的湖光山色;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所注意的是坐落在湖畔的大殿古庙;饥肠辘辘的马二先生注意的却是饭馆里“滚热的蹄子”和“极大的馒头”。可见,由于西湖本身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把其中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而把其它的方面作为这个对象的背景。即使作为一个游客,也不可能把整个西湖的大小美景,一下子统统收入眼底,他只能按照时间和地点的顺序,一处一处地去观赏它。 感知的对象和背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相互转换。转换的原因当然还是主客双方的具体条件。比如,曾在神像面前顶礼膜拜的信徒,当他们了却了祭神的心愿之后,也会一出庙门兴致勃勃地去观赏一下美丽的西湖景色。 审美活动中,感知具有选择性,这就给美的创造特别是给艺术美的创造提出了具体的

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

试论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关系 ——以《西游记》为例 任何文艺作品除了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它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具体的说,就是“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体系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 文学的娱乐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学使人们获得赏心悦目的快感和愉悦的享受。换言之就是人们通过文艺欣赏从而暂时摆脱实际生活的束缚,在超现实的环境中获得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此所谓文学的娱乐功能。 关于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我在这里不做过多解释。一者,因为前人已经有过详尽的论述。二者,这两个功能冠以“文学”为主语,若要进行论述必然要有广博的学识,而我辈之学识之适合进行一些细枝末节的话题的论述。所以今天我就“断章取义”,单拾《西游记》这本书进行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的论述。这样,在具体作品的分析中,或许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学的这两个功能的关系。 一、关于《西游记》作品本身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吴承恩所写的关于唐三藏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一路上,唐三藏和他的三个徒弟历经千辛万苦,斩妖除魔,终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圆满,立地成佛。由于书中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描写,使此书成为中国古今第一奇幻小说,名列四大名着之一。 关于西游记本身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几本书之一,上到耄耋老者,下至咿呀幼童,基本上是人尽皆知。《西游记》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绝非任何一本书可比。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影视业的发展,86版《西游记》横空出世。在电视剧的影响下,《西游记》的受欢迎程度更是空前绝活。每年暑假,寒假各大电视台都会重播四大名着的影视经典,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西游记》,而从82年《西游记》第一集试播到现今,已经不知重播了多少遍了。从电视剧《西游记》的热播现象,我们可以想象到《西游记》这本书的影响有多大。而这恐怕也是冰山一角罢了! 《西游记》作品本身相信大家都是十分了解的,而我以上的语言也只是为了说明此书的受欢迎程度而已。 二、《西游记》的审美功能 上面已经说过,什么事文学的审美功能。而审美功能是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的吗这不言而喻。不管这部作品如何好,如何烂,它的审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不容置疑。因为通过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可以展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确立作者的审美理想。关于《西游记》的审美功能,不同的读者和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如果从作品出发,从作者的本意出发,那么这部作品的审美功能将是确定的,一元的,绝不会产生二元论,多元论。下面我们就从作品本身探究一下《西游记》的审美功能。 1、《西游记》讲的是什么 要弄清楚《西游记》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首先要知道《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唐僧取经的故事,有人说是弘扬佛法的故事,有人说是揭露封建统治的故事。总之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从古至今,关于名着经典的解读从未间断。所以,对于作品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相信作者当初作书时的目的是单一的,作书的动力是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章开宗明义诗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西游释厄传》即《西游记》。功:指功能,功用,力量,变化,作用等等。会元: 指时间。一元分为12会,一会有一万八百年,一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就像一天有12个时辰,一年有12个月一样。造化: 一指自然界的发展繁衍,创造演化,一指命运、运气,造化弄人。 由开篇的诗,我们可以看出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奔着“造化”去的。不然怎么会有这样一句诗呢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文学审美

《文学概论》第三次作业讲评 第一,关于分析题的回答方法讲评 1、要注意审题。把题目的含义尤其是要回答的方面搞清楚高准确,这是答好题目的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 2、要注意要点。根据第一步的审题,要点自然明白无误了,同时加上自己的理解。 3、要系统地表达。审好题、明白要点好,要简单地理一下答题思路,再来答题,就会系统地表达了。 第二,关于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与答题思路 一、填空 1、教育经历与文化品位对文学创作有较大的影响,王蒙曾提出作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口号。 2、作家的审美创造能力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观察、欣赏、创造、评估。 3、审美情趣是作家审美活动的兴趣——,是其审美意识的——。作家特定的审美情趣,往往会影响其——的形成。 4、刘勰把文学风格分为四组八体。法国文学家布封把风格概括为风格就是人 5、创作个性指作家的个性特征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的——又——的创作心理特征与创作行为趋向的总和。 6、常用的八体四对分类法把创作风格分成两两相对的8种类型: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缉、壮丽、新奇、轻靡。 7、文学风格的宏观表现主要包括:简约、刚健、疏放、平淡 8、文学流派的形成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种是有明确的文学主张和组织形式的自觉集合体、另一种类型是不完全具有甚至根本不具有明确的文学主张和组织形式,但在客观上由于创作风格相近而形成的派别。 二、选择题

1、“风格”一词始见于(C) A:葛洪《抱朴子·行品篇》 B:曹丕《典论·论文》 C: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D:陆机《诗品》 2、“风格即人”是谁对风格内涵的概括(B) A:鲁迅先生 B:法国文学家布封 C:德国文学家歌德 D: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所谓风格就是作家的创作与众不同(错误) 所谓风格就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2、作家的文化品位是影响其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正确) 3、文学作品反映的都是特定的民族社会生活,所以无所谓文学的世界性。(错误)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 四、名词解释 1、感受和体验能力: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对于事物的感觉和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的能力。 2、想象和构思能力:是指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和一个呈现着系统性的、有中心及层次的、物化的整体性思维活动的能力。 3、审美情趣:人们在认识和接受事物的过程中判断事物美丑的兴趣和爱好。 4、艺术风格: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第一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包含极其复杂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 审美心理包含: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等。它们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存在着微妙与复杂的关系。有时是在一瞬间完成,却含有审美心理的各种要素,各种心理因素都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注意 1、指向性:选择性,把需要感知和认识的事物从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 2、集中性:把主体的全部心理要素集中到所选择事物之上。人在一段时间内暂撇开其他事物,集中精力清晰地反映某特定事物。 (eg.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布洛“距离说”,认为审美感受形成的原因,在于主体对客体保持了适度的“心理距离”,距离太远和太近都无法产生审美快感。 太近距离:英国老太婆看《哈姆雷特》的大声警告 太远距离:欣赏绘画或雕刻时“估算它值多少钱”未能进入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心理学上将注意分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艺术鉴赏活动中多采用有意注意,保持各种心理活动的积极运转。(eg.川剧《秋江》描绘思凡下山的尼姑陈妙常搭乘老艄公的船顺江而下,无场景竟然导致头晕) ) 二、感知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 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基础,知觉是感觉深入在艺术欣赏中二者通常都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基本性,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 人的感官,作为审美的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感知所得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视听感官。鉴赏主体要想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首先就应当逐步训练和培养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力。通过大量中外优秀艺术品,反复感知、体验和品味,才能真正提高艺术鉴赏力。 三、联想 心理学上的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包括,1、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冰河解冻,想到冬去春来) 2、由已经想起的一事物而想起另一事物。(如想到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联想分类: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控制联想。 (eg.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创立了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 联想在审美心理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联想不仅使得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能使感知的形象内容更加的丰富深刻,从而使艺术欣赏活动不只是停留在对艺术作品感性形式的直接感受上,而是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感性形式中蕴含的更为丰富的内在意义。(eg.音乐、山水画、古诗(比、兴手法)电影(蒙太奇)) 蒙太奇:通过影响观众的情绪,激发观众的联想和启迪观众的思考,使电影具有了神奇的艺术魅力。分类如下: 平等蒙太奇,心理根据是相似联想。

审美心理与文学鉴赏

审美心理与文学鉴赏 一 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作用,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真切体验。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及其创造的艺术美,逐步引起阅读鉴赏者思想感情上渐渐强烈的反应,使其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这,就是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作为诸多审美活动中的一种,其心理过程也与一般审美活动一样,可分为三个阶段: 1、审美准备阶段 审美主体在审美时首先产生的是对审美对象的关注,即“审美注意”。接着产生的是对该对象所萌发的一种追求、憧憬,一种朦胧的兴奋,即“审美期待”。审美主体由此引起对审美对象的兴趣与期待后,便正式进入审美进行阶段。 2、审美进行阶段 此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 3、审美结束阶段 当审美高潮结束后,审美活动并不会立即终止,审美主体仍然会在一种特定的审美心境中展开审美回味,即对头脑中残存的审美意象从容地玩味,细细地咀嚼,思索其深邃的意境,领略其隽永的意味,进行“精神反刍”。 二 魏晋以来的许多文学批评家,如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在他们的文论中,都曾提出过“观”、“品”、“悟”的文艺作品鉴赏活动的“三步骤”理论。而现代美学中审美进行阶段的“三步骤”理论,正与我国古典美学中的相关论述如出一辙,两相应和。 1、“观”其大略,整体感知 “观”,是指鉴赏者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凭着自我的文学敏感,透过形式符号,对作品作出直观的而又是整体的感知。与“观”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感知”,即审美主体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表象,它是审美感受的门户。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导读:本文浅谈文学审美鉴赏,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道:“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在“7----9”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说道:“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这充分说明,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文学审美鉴赏素质的培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三者有机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所谓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审美过程。由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美悦作用,所以通过文学鉴赏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大千世界的形象认识,而且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审美能力。构成了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文学艺术鉴赏,它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美启真”,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知识传授不应当脱离生动形象的各种文体、形象、画面,不能抽象为几个干巴巴的“知识点”、“概念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赞叹:“啊,真美!”这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美的感受,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语文教材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来构成人、事、景、物,反映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进行的。因此,在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的教学和教学的语言。 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课文的美。 鲁彦的《听潮》脍炙人口,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作品展现了海潮涨落的风采,讴歌了大海的美,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且看下面一段文字: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是海边落潮景致的绝唱。审美主体感知眼前海水涨落时的文字后,能够立即从声音、色彩和形态各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摘要:中国古代昆虫文化,就属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昆虫文化,它虽然没有哲学那样深奥,不像文学那样富于光彩,但它深深扎根于民间,表现在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以自己的质朴特色,同样深刻地传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民俗意识和审美观念,凝聚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容。本文主要探求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昆虫与文学、昆虫与绘画、昆虫的崇拜、昆虫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前言:世界各地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一)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 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利用昆虫资源的实践中,深受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有关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晋干宝《搜神记》记载马头娘(即蚕神)的神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碟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神化传说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向往。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则记述了一书生因醉入梦的大槐安国,乃是大槐树下的一蚁穴的梦化故事。《庄子》记载了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上述神话与传说故事,表明了古代人们对昆虫的崇敬之情,基于宗教之信仰而加以崇拜之。 (二)昆虫与文学 昆虫自古就是古代文学描述的重要题材,尤其是诗词歌赋中的咏颂昆虫的作品数量极多,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描述昆虫,此外“螓首蛾眉”、“蚕月条桑”、“蜎蜎者蠋”等,都是描写昆虫的著名诗句。开创了古代咏颂昆虫的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咏物诗后,昆虫作为独立的咏颂题材受到历代文人们的喜爱,成为他们托虫言志、以虫寓情的对象,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咏虫诗赋,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大类别。古代人咏颂最多的是莹火虫、蝉、蝴蝶等昆虫。 (三)昆虫与绘画昆虫入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上,就发现有蝉纹,有的与实物十分相像,是写实的手法;有的则加以变形,形成蝉形的几何图案。这些蝉纹主要是用于装饰。这时期还出现了很多蝉形的玉器,被作为佩戴饰物和殉葬品。秦汉时期的服饰、壁画中,昆虫的形象极为常见。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所画昆虫极多,常见的有蝴蝶、蜜蜂、蜻蜓、蟋蟀、螳螂、细腰蜂、纺织娘、蚕、蝈蝈、飞蛾等。《群蝶》、《豆角蟋蟀》、《藤萝蜜蜂》、《蜻蜓》、《贝叶蝉》等都是其重要的作品。 (四)昆虫的崇拜中国古代很早就存在着对生物和无生物的崇拜意识,在昆虫身上也有反映。最著名的则是对蚕神的崇拜。 中国很早就有崇拜蚕神的史实,早在殷周时期就存在祭祀蚕神的习俗,殷墟甲骨卜辞就有不少与蚕神有关,如“卜蚕王吉”、“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蚕示三宰”等,说明当时祭蚕神时要用牛羊三只至二十只,有时还用活人祭奠。先秦思想家荀子《蚕赋》中有“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的赋句,当来自民间的传说。马头娘(蚕神)极受民间崇拜,清光绪《嘉兴府志》载浙江嘉兴地区崇拜蚕神“吴兴掌故所称马头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饰而乘马,称马鸣王菩萨,乡人多祀之。”清光绪《桐乡县志》卷七引当地人李廷辉《蚕桑词》有“绿遍郊原是女桑,村村竞赛马头娘。去年舟泊嘉兴道,曾记蚕词赋六章”诗描述祭祀蚕神之况。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文学中的美学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课题是《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性》,大家从这个题目看,很简单地能看出三个层面的意思,无非就是第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第二:什么是美学;第三:怎样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美学性。 下面我将会按照顺序,来讲解今天的这么一个课题。 1: 首先来说什么是文学作品。谈文学作品,我们必须要说什么是文学?其实这个东西很难说清楚,文学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文章和博学。“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论语》里有:“文学子游、子夏”,(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子游、子夏两个人知识丰富,会写文章,文学是做的动词用)这里则直接地指文章和博学。孔子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强调所学四项技艺,包括: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文学罗列其中。 可是到从魏晋时代起,文学逐渐地将“博学”含义排除了出去,《魏书》这样说:“而羲第六,文学为优。”在这里,文学就单那些以表达情感为主并具有文采的语言作品。这就有点趋向于现在的文学定义了。 又到了两汉时期,文学的定义又再次被分了家,文学是指专业的学术性的文字,一般的只可以叫文章,这种分界直到唐宋时期才又渐渐被弥合。唐宋八大家在《古文运动》中提出要“文以载道”,韩愈倡导文学应传达“古道”,他说:“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这是针对唐宋以前那些浮华的,讲究文字漂亮的诗赋而提出的,他们是在说文章一定要表达出思想。这种文学思想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到清末民初的时候,我认为是遇到了一狂人,学者章太炎,这个人有点分量,有两手,做过鲁迅的老师。蛮早的时候,我看到他关于文学的定义,把我吓了一跳,他是这么说的:“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按照他的观点,就是只要写下来的东西就是文学,这整一个唯心主义。 再稍微往后面一点,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大学者胡适先生写过那么一篇小文《什么是文学》,所谓的小文就是没引起多大影响的文章,他说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他说,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得性,就是要明白。二是逼人性,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特点联合起来就是美。在这里其实他就开始提到了文学与美学的关系了。 当然,什么是真正的文学,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所研究的也只是个悬儿未解的问题,这个东西很难说地清道地明。各个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文学就变成一种语言性艺术,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把某些样你认为需要表达的东西展现出来。 2: 下面我们接着粗略地来谈美学,美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说到美到底是什么,现在的人们还是回答不出来。这同什么是文学一个样子,我们要是从远古时代说起,就像那说书的,惊堂木啪嗒一响,就开始:话说当年……这样细致地讲下来,几天也讲不完。当然,我也不会那样讲,没那个知识水准。这里就说一下现在人对美的见解,现代人往往认为,美无外乎就包括三点,也就是真、善、乐(发音le)。 一、真就是指真实,一样东西,具备了真实性,就具备了美的前奏。比如天然的宝石,如果稍微带一点瑕疵,反而会更加具有美感,因为完全纯正的宝石基本是没有的。 二、善是指理性的道德规范在审美中的作用,因此善在美学中也被称作“合乎规范”。也就是说这样东西很合乎规范,一个人做事很有道德感,那就是美的。在我们古代人们把忠义孝廉,乐善好施,行侠仗义当作是善举,我们现代人更提倡团结友爱,扶老携幼,救死扶伤,见义勇为这些高尚的行为。古代的孟子在个人的人格修养上提出了: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在人性上他还主张培养人的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等。孔子也在《论语》中提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尽善尽美是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汪洋恣肆,灿烂辉煌,照耀在世界文明的天空。在民族文化的沃野上,中国民俗艺术宛如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含苞怒放,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在人类艺术史上谱写了雄奇壮美的篇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它不但没有凋谢飘零,反而更加艳丽芬芳,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奥秘和真谛。 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在民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总称,其中包括民俗音乐、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绘画、剪纸、雕塑、建筑以及其他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等。 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是两个含义十分近似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通用,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除了包括民俗活动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之外,还应该包括来自民间艺术家的单独而非共同的创作,并不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和形式。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艺术必定是民族艺术,但民族艺术主要是针对其他民族而言的,所包含的内容自然要广泛得多。 在民俗美学的范畴中,衣食往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节日习俗等文化现象均属于现实美,其美学的原始表达无不与其实用功利和象征性联系在一起,而民俗艺术则逐渐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审美精神领域,其审美本质也日益显露和丰富。虽然民俗艺术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但它却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具有审美价值。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 中国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如果我们从历史、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民俗艺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不仅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民俗风情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而且还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折射出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其表现形式粗犷而质朴,艺术风格活泼而清新,真正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第六章 审美心理

第六章 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美感就是人们在审美欣赏和创造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审美心理主要指审美心理结构,即审美心理机能、审美心理形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等多种心理要素交融组合而构成的一个网络结构。其中,每一心理要素都有不可取代的功能,却又彼此依赖、相互渗透。可以这样理解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审美感知是美感最初的心理机制,常常被看作是审美心理的门户;审美情感是美感活动的动力,它自始至终贯彻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想象是美感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常常被看作是审美心理中沟通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审美理解是美感中蕴涵的高级精神活动,但它也渗透在美感过程的每一环节中。  第一节 审美心理结构 美感是审美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交错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既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功能,又彼此依赖、相互诱发、相互渗透,形成合规律的自由运动,从而产生一种非概念认识所能表达或穷尽的自由感受。为了深入研究的方便,我们暂时把统一的、在任何时候都共同起作用的美感心理四要素分别开来,逐一进行研究。 一、审美感知 1、审美感觉和知觉 感知是人的视听等感官对审美对象、现象外在感性表象的印象与把握。这是审美心理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感知阶段。 感觉和知觉,不论对于理论认识还是对于审美反应,都是进行更高一级精神活动的基础。正如没有生动的直观,就没有抽象思维,也就没有整个人类的理论认识一样,没有生动的直观,就不可能有审美的想像、情感和理解的和谐活动,审美的心理功能也就无法实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美感的门户是感知;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美感的门户便是主体的各个感觉分析器。然而,人的耳、眼、鼻、舌、身等感官,在审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根据五官在审美过程中作用

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

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 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不同,它是靠集 体创造,流传的,加之流传中不断传播和变异,不易形成个性化的 符号系统。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即民俗 文化是反映群体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性农业社会,它以小农业为基础,以皇权专制的大统一为根本。作为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必然受 到这两个前提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讨论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时,往往把它界定在这个特定的时代阶段。以及中国民俗在这个民 族的主要情感,道德观念,习惯风尚,信仰理想,审美取向等方面、。 中国民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认知的角度看,是直觉型思维方式,从实践角度看,是实用理性型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原始思 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直觉思维方式讲究“直觉顿悟”、“情感体验”、即我们常说的意会性,如在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仪中,新房的便桶在婚礼那 天要让一男童溺尿,新床上遍撒桂圆、莲心、花生、枣子等、利 用这些果品的名字的谐音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永结同心”。还有“跨火盆”“传麻袋”意为传宗接代等民俗,这里的一些实物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这些含义在约定俗成中 无需推理便会传达一种意义,使人意会其中。人们对待死亡,采 取不同的下葬形式,这里包含着人们对于灵魂的认识,如“让死 者回归自然”的下葬形式,其中包括:土葬,水葬、天葬、树葬等。意会的是人的肉体和灵魂均来自自然,只有让肉体回归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才能使灵魂获得永生。

正是由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直觉体悟、实用理性与缺少西方近代科学的缜密逻辑归纳和严格的推理演绎,才失去了向近代科学 转变的内在机制,而要达到缜密的逻辑归纳和严格的推理演绎, 则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怀疑”的功能,对于现实,可以怀 疑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于过去的传统,可以怀疑其权威性和继 承性。中国民俗文化正是缺少这种怀疑功能,即使在发展过程中 产生过一些,但不是被归于“异端”就是被跻于偏狭之地。认识 上淡化了这种怀疑功能,在实践上也就无法论及向“本真”的归 化 由上可见,中国民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不论在认识的层面上 还是实践上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片面的表达,从而形成了 整个思维方式的两大显著特征:一是逻辑和认识观念不发达,二 是偏重直觉讲究实用,依据经验,即意会与综合实验的片面发达。这些对于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心理结构等其他方面必然产生一定的 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