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面解析糖尿病常用检查方法

全面解析糖尿病常用检查方法

全面解析糖尿病常用检查方法
全面解析糖尿病常用检查方法

全面解析糖尿病常用检查方法

糖尿病的实验检测是糖尿病诊断、治疗和检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就这方面内容做简要介绍。

一.血液检查

一、血糖

1.空腹血糖:早晨6:00-8:00空腹抽血检测。早期和轻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往往轻度升高或正常,对糖尿病的诊断敏感性低于餐后2小时血糖。因此,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值从140mg/dl降到126mg/dl。如空腹血糖大于200mg/dl,则表示患者的胰岛储备功能较差。

2.餐前血糖:于中餐和晚餐前测定。主要用于治疗中的病情监测。

3.餐后2小时血糖:从进食第一口饭时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如检查目的为确定有无糖耐量异常,则应给予标准餐负荷,进食100克馒头或米饭;如果目的为观察糖尿病治疗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则检查的当日应同平常一样进食和治疗、用药,不要改变原有治疗方法。

4.凌晨3:00的血糖:在DCCT研究中,常规做凌晨3:00的血糖。对1型糖尿病来说,凌晨3:00的血糖不应低于70mg/dl。若低于该值,表示夜间可能出现过低血糖。

5.随机血糖:一天中任何时候均可检查,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随时检查。

6.自我监测血糖(SMBG):每天测定多次,常用的测定时点有:早晨空腹,早餐后2小时,中、晚餐前,中、晚餐后2小时,22:00,凌晨3:00。有时,夜间还要增加监测频率。多次监测血糖适用于做强化治疗者、胰岛素治疗且病情不稳定者,为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数据。病情稳定的患者、单纯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糖者,至少每周监测血糖1次(至少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病情稳定后延长间隔时间。

7.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现已有市售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仪,这种仪器可以每5分钟自动检测一次病人的血糖,检测结果储存在电脑中,可用于分析病情、指导治疗。

二、馒头餐试验

100克面粉(含碳水化合物75~78克、蛋白质7~10克、脂肪1~2克)制作的馒头,相当于75克葡萄糖。从吃第一口馒头起计时,1小时和2小时时准时采血测血糖,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不习惯吃馒头者可吃米饭,重量与面粉相等。

三、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要求标准化,即做试验前3天,患者至少每天进食150克碳水化合物。试验前过夜空腹10~16个小时,上午6:00~8:00做试验。将75克纯葡萄糖粉(葡萄糖分子中带有1个水分子,因此,实际服用的葡萄糖粉为82.5克)溶于300毫升左右的温水中,让患者在5分钟内喝完。从喝第一口糖水起计时,空腹和服糖后l小时和2小时准时采血。其中,2小时血糖采血的时点要求前后误差不超过3分钟。血标本预先要加氟化钠和草酸钾,以防在放置过程中血糖明显下降。

四、l00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早期,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在餐后3~5个小时,这时可做100克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时点为空腹及1、2、3、4、5小时。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也做100克糖耐量试验。采血时点为0、1、2、3小时。若0时血糖>95mg/dl、lh>180mg /dl、2h>155mg/dl、3h>140mg/dl,其中有两个点超过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注:h 表示小时)

五、常用血糖测定方法比较

从理论上讲,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毛细血管全血血糖>静脉全血血糖。目前,生化科普遍采用已糖激酶法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标本要加氟化钠,每毫升血加入6毫克,另加少量草酸钾可使抗凝充分。初用简易血糖仪测定的毛细血管血糖值要与静脉血浆血糖进行校正。理论上,毛细血管全血血糖>静脉全血血糖。但在实际中,由于检测仪器和方法的不同,简易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值与静脉血的相比常不一致,有时需用校正系数修正。

六、糖化血红蛋白(HbAlc)

可反映采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指标。一般认为<6.2%为控制良好,6.2%~8.0%为一般,>8%为控制不良。每3~4个月测定1次即可。1型糖尿病可缩短检测间隔时间,但也不要少于2个月。要特别注意测定方法、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口测定仪器有Bid-Rad公司的系列产品:如Variant,DiaMAT为高压液相方法,其结果最可靠和稳定,DiaSTAT为低压液相,Bio-Rad HbAlc小药盒采用比色法。还有德国拜耳公司的DC2000仪器等。

七、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

其中90%为糖化白蛋白,可反映采血前2周(1~3周)的平均血糖,用于观察短期血糖控制效果。静脉血比色法测定的正常范围为205~285umol/L。目前有一种简易血糖仪可同时测糖化血清蛋白。

八、胰岛素、胰岛素原、裂解胰岛素原

胰岛素测定可大致反映胰岛功能状况。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均极低。但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早期及肥胖者,空腹胰岛素水平经常高于正常人。并且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就已经消失,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延后且高于正常人。晚期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水平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原浓度高于正常人。

九、胰岛素敏感性测定方法

有以下几种方法:

1.正常血糖胰岛素钳技术(De Fronzo,1979),为金标准。

2.微小模型(Minimal Model)计算公式(静脉GTT)

经典方法采血32次

改良法(1993年以后),采血减少到22、14、13、12点的试验

3.空腹胰岛素水平

4.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比值

5.稳态模型(Homa Model)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原始公式20×Fins/(FBG-3.5);(FBG为mmol/L,Fins为mu/L)

1996年Haffner改良为FBG×Fins/22.5,目前文献中常用。

6.空腹血糖、胰岛素乘积的倒数=1/(FBG×Fins)

十、胰岛素释放试验

口服100克葡萄糖,于0、30、60、120和180分钟采血测胰岛素,正常人空腹胰岛素水平为5~20mu/L,服葡萄糖后增加5~20倍,高峰在30~60分钟。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正常或高于正常,服糖后胰岛素增加量可与正常人相近,其主要异常为高峰延迟。随着病程的延长,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储备功能差。

十一、C肽释放试验

1.口服100克葡萄糖,采血时点同胰岛素释放试验。正常人空腹C肽水平为1.2±0.6ug/L,服糖后升高5倍左右,高峰在60分钟。糖尿病已用胰岛素治疗者如需观察胰岛功能应做此试验。

2.胰高血糖素兴奋C肽试验:采空腹血后,静注胰高糖素1mg,6分钟后采血,测C肽水平,

大于1.5ug/L表示有一定的胰岛素储备功能。

十二、血脂,肝、肾功能

血脂测定应包括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并可选作脂蛋白(a)[Lp(a)]。糖尿病患者常有血脂异常,表现为Ch和Tg 升高,HDL-ch降低。初诊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血脂异常者不急于用降血脂药,因为血脂异常与高血糖有一定关系,糖尿病控制后,部分患者血脂异常可恢复。如仍不正常者,宜加用调血脂药。

肝、肾功能检查包括GPT、GOT血浆蛋白、尿素氮、肌酐。可选作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血浆流量等。

十三、免疫指标测定

1.胰岛细胞抗体(ICA):是针对胰岛细胞内多种抗原的一组抗体。1974年首次发现1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存在ICA。新发病的儿童糖尿病血液ICA的阳性率为70%左右,以后逐年下降,5年后降至20%,10~20年后降到5%~10%。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阳性率为5%~8%,可作为预测1型糖尿病发病的一项指标。

2.ICA512/IA2ab(蛋白酪氨磷酸酶样蛋白):ICA512/IA2ab及其相关物质phogrin、IA-2β是近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的重组蛋白,已证实是1型糖尿病的重要自身抗原。ICA512/IA2是40000的前体,具有40000抗体的大多数患者为1型糖尿病。研究表明,37000、40000抗体可能是一个更为特异的预测指标,ICA512/IA2ab将逐步取代ICAs的测定。有资料表明联合测定血清胰岛素抗体、GAD-Ab、IA2Ab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抗体滴度可获得更高的阳性率,敏感性约66.74%,特异性可达100%。

ICA512抗体与GAD抗体一样,是ICA抗体家族中的一员,大多数研究认为二者联合检测可反应ICA的大部分活性。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正常人对照研究发现ICA512是病人的主要胰岛细胞抗原,应用ICA512的裂解产物70000检测更为敏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

3.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这项指标与B细胞功能进行性损害的相关性较好。1982年首先发现1型糖尿病病人血液中有GAD抗体。GAD是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此酶存在于大脑、胰腺、肝、肾、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睾丸及卵巢等组织,但只有大脑和胰腺中提取的GAD才能与1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清起反应,具有独特的免疫化学特性。这种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存在持续时间较长。在新发1型糖尿病人中,GAD抗体的阳性率为74%,病程长者为67%,而ICA的阳性率分别为64%和14%,在先证者的非1型糖尿病亲属中ICA阳性率为1%~5%,在2型糖尿病中为5%~7%。国内一组1型糖尿病患者GAD抗体的阳性率为56%,高于ICA和IAA。因此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较大。在1型糖尿病前期,以及有些所谓成年晚发型自家免疫性糖尿病(LADA)可单独出现GAD抗体阳性,而ICA 和IAA此时均阴性。因此,GAD抗体是目前认为诊断和预测1型糖尿病的一项较好指标。但也可见于正常人、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Gravs病、甲减和类风湿关节炎。

4.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1963年首次报道1型糖尿病病人IAA的阳性率为34%,非糖尿病人仅为4%。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病人中IAA的阳性率可达40%~50%。IAA也是预测1型糖尿病的一项指标。但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的患者均可出现阳性反应,故诊断价值较小。

十四、瘦素(Leptin)

蛋白类激素,由脂肪细胞分泌,通过脂肪细胞特异性基因编码合成,具有调节体重的作用。肥胖型2型糖尿病(BMI为41.5±3.6)的血清瘦素较高,降低体重后瘦素水平下降,提示脂肪细胞肥大导致瘦素水平升高。

瘦素可能具有治疗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瘦素可降低ob/ob鼠的体重。体型肥胖、血清瘦素浓度高者对瘦素治疗效果差,说明对瘦素存在抵抗性。

瘦素存在昼夜节律变化,不管是体型消瘦、肥胖者,还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夜间(22:00~8:00)血清瘦素明显上升,增高的原因可能是夜间入睡时为了抑制食欲瘦素浓度升高。

二.尿液检查

1.尿常规

观察有无大量蛋白尿(>0.5g/24h),有无泌尿系感染和其他肾病等。

2.尿酮体

糖尿病初诊时、血糖明显增高时(>20mmol/L)、屡发低血糖时或怀疑苏木杰反应时,应查尿酮体。

3.尿糖

分次尿糖(空腹、餐后2小时)、段尿糖(分4段)、24小时尿糖定量。尿糖测定结果受肾糖阈的影响,应予注意。目前糖尿病控制标准已不用该指标。

4.尿白蛋白排出量(UAE)

有8小时、12小时、24小时时间段留尿方法,也可清晨留尿,测白蛋白/肌酐比值。如增高(UAE>20ug/分),在6个月内重复检测2次。用放射免疫或酶联方法测定。也有半定量方法,以方便门诊常规检查,增高者做上述定量检查。有2次定量测定结果在20~200ug/分者为微量白蛋白尿,临床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对预测临床糖尿病肾病很有价值。UAE>200ug/分为大量蛋白尿,属临床糖尿病肾病。

5.肾小管受损指标

测定项目有:转铁蛋白、视黄醇蛋白、β2微球蛋白、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这些指标在糖尿病时可增高,伴糖尿病肾病时更高,但这些指标能否预测临床糖尿病肾病尚待观察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C)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 B 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 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 D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 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D) A 糖化血红蛋白<6.5% B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C 空腹血糖<6.1 mmol/L D 餐后2小时血糖<6.5 mmol/L 3. 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A)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 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D) A.均为中老年起病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

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B)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 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D) A 早达标、早获益 B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C 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D 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D) A 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 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 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D) A 减轻胰岛负担 B 改善体重 C 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D 通过“饥饿”降低血糖 11.以下有关糖尿病饮食治疗正确的说法是:(B) A 病情轻者可不需饮食治疗 B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坚持健康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常用检查一览表

糖尿病常用检查一览表,全了,值得收藏 2016-03-10 经常有人问:去医院为什么让我做那么多检查啊?为了预防并发症,我应该做哪些筛查?好了,今天我们找到这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常规的检查,以便辅助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本文就相关的糖尿病实验室检查项目介绍如下: 血糖的测定 空腹血糖试验:一般是在禁食8小时后,在早8时左右测定的血糖。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为3.9-6.1mmol/L(70-110mg/dl),餐后2小时血糖应在7.7mmol/L(140mg/dl)以下。正常人的血糖相当稳定,但在测定时也要注意有无影响血糖的因素:情绪激动、失眠、饥饿状态、发生其它疾病如发烧、呕吐、腹泻等都可影响血糖。 有的药物可使血糖升高,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胰升糖

素、生长激素、女性口服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等;有的药物可降低血糖,如:酒精、他巴唑、磺胺类药物。如有可能应在停用数日后再测。 餐后2小时血糖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应从进食开始计算时间,在2小时时测定,不是2小时内,也不是2小时以后。 要注意以下情况: 如果测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有无糖尿病,则应随便进食不限量,且一定要吃碳水化合物(主食)。 如果测定的目的是观察饮食治疗的效果,则应按饮食治疗规定的量来进食。 如果测定的目的是观察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则应在进食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测定。

随机血糖测定:是指不考虑进食的关系,在任何时间测定的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简称糖耐量试验) 注意事项: 1. 前3日,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得少于150克。试验者如有感冒、胃肠炎等急性病时,要等病愈后再作。 2. 试验开始前应禁食10-16小时(禁食时间不能再短或过长),可以饮水,但不可喝茶或咖啡。 3. 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不能吸烟并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4. 对疑有反应性低血糖者,可检测服糖后4和5小时血糖。 5. 若在检查期间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晕厥等症状时,要停止试验。若以上症状是在服糖后3-4小时出现,应考虑为反应性低血糖,要立刻取血测血糖,并让患者进食。 6. 药物:许多药物可使葡萄糖耐量减低,故在试验前应停药,如烟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页脚内容3

五、考核指标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注: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标)。(二)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三)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六、附件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页脚内容4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方案分析报告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虽然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与否反映糖尿病病情的轻重,但不少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在出现急慢性并发症时就不能单纯用“三多一少”症状来衡量,故应经常监测血糖、尿糖、酮体、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血脂及肾功能等情况,通过这些指标的观察或检测,可及时把握病情的变化,判断病情的控制程度及评价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进而有效地防治急慢性并发症。 一.血液检查 (一)血糖 血糖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控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血样标本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血糖的正常值也不同,应注意鉴别。 1.血标本采集 血标本来源分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又可分为空腹及餐后(葡萄糖负荷后)血。无论空腹血和餐后血,在我国血糖测定主要以静脉血为主,毛细血管末梢血为辅,而动脉血应用较少。耳血、趾血或手指血是微血管血,接近于动脉血,清晨空腹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数值基本上与静脉血的血糖相符,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值高1.03mmol/L甚至更高,因此尽可能采用静脉血。 静脉血又分为全血、血浆及血清,血浆和血清血糖比全血血糖能更好地反映细胞外液的葡萄糖含量,因为全血含有红细胞,红细胞内含水比血浆少,而葡萄糖是溶于水的,全血内红细胞的葡萄糖被利用,因此全血血糖比血浆血糖值低15%左右,现多采用血浆测定血糖,不少医院采用静脉血清,其测定值与血浆相当。毛细血管末梢血测定值一般不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人群糖尿病普查,筛选及患者自我监测,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在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应用,这种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快速,较为准确,缺点是试纸条价格贵、保存期短,一般毛细血管血糖值比静脉血浆血糖值低。 2.血糖测定宜早 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血糖,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分离血浆(或血清)冷冻保存。一般室温下血标本中的血糖以每小时0.4mmol/L的速度氧化降解,于4℃时每小时降解0.11mmol/L,在夏季气温很高时血糖降解更快,医生和患者在分析血糖结果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3.血糖测定方法 从测定原理上讲血糖测定有两类化学反应法,包括3种方法: (1)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测定葡萄糖浓度,该方法测定的糖为葡萄糖,不与其它糖发生反应,因此准确、可靠,目前国内已较广泛推广应用。需要指出的是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发明的血糖仪,其应用原理也是葡萄糖氧化酶法。 (2)硫酸铜或高铁氰化物还原法:即传统的福一呈法,葡萄糖的醛基使硫酸铜值中的铜被还原为氧化铜,形成不同的颜色和沉淀,可间断反映血糖的浓度。此法因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已被淘汰。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复习课程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 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C)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 B 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 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 D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 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D) A 糖化血红蛋白<6.5% B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C 空腹血糖<6.1 mmol/L D 餐后2小时血糖<6.5 mmol/L 3. 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A)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 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D) A.均为中老年起病 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 A.血肌酐水平升高 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 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B)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 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D) A 早达标、早获益 B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C 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D 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D) A 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 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 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D) A 减轻胰岛负担 B 改善体重 C 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D 通过“饥饿”降低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22T15:55:00.0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余子英[导读]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护理对策。 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采取认知功能调查分析,随后进行相对应的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仅接受普通糖尿病护理。对比(1)两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2)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为84.5±9.2分、72.3±8.5分,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我国2 型糖尿病人数不断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带来的严重威胁,通过详细了解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错误认为,对提高糖尿病基本知识,改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护理糖尿病作为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进行药物、饮食等方式来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低,造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迟迟不能达标,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出现,形成饮食、血糖、心理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1]。有学者指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能力,药物服用的依从性,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2]。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探讨优质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收集近几年我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6.3±8.5岁、男28例,女22例)、(55.7±9.1岁、男29例、女21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护理方法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普通糖尿病护理。 1.2.1 认知功能调查分析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服用药物的规律情况。询问患者以往是否有:①不按处方配药;②漏服、服药太少;③不按医嘱用药。结果发现50例患者中有12例以往有不按规律服用药物,17例患者有遗忘服用药物现象,有9例患者不按医生医嘱进行门诊随访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现象。 1.2.2 疾病教育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糖尿病的病因、危害、预后、治疗方法与患者沟通,目的为了让患者能自我识别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的方法,使糖尿病患者纠正在服用药物时的错误认识。众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程度存在很大关系,因此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选择适合患者学习的图片、书籍、报纸、宣传手册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糖尿病,掌握基本特点[3]。 1.2.3 药物护理护士了解患者生活规律的同时,安排患者下次就医时间,对于出门困难行走不便的患者,护士可以将门诊医生电话告知患者,同时将医生排班表发放给患者,让患者得到主治医师的就诊电话,这样才能为规律治疗打下基础[4]。尽量选择长效剂和缓释剂,以减少患者服药次数,避免漏服现象,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可以给患者发放药盒,通过药盒中的不同格子,让患者掌握服药时间和种类。 1.2.4 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护理大多数患者对胰岛素泵存在顾虑,认为自己是新科技的实验品,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士应耐心讲解胰岛素泵治疗的方便性和优越性[5]。 1.2.5心理支持患者进入医院后,护士主动发现患者需要,要服务于患者开口前,如心理安慰、口头疏导、行为动作等方式安抚患者紧张情绪。保证房间安静,不能歧视患者,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6]。 1.2.6 饮食护理(1)科室成立饮食干预小组,对患者进行集体教育。(2)护士帮助患者计算出理想体重,估算每日所需总能量,列出一周食谱和总热量。(3)掌握配餐原则、热能及营养计算、制作膳食卡。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根据不同病情,个体化具体指导,在住院期间不得随意服用医嘱意外的其他食物[7]。 1.3 观察指标对比(1)两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2)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3.1 糖尿病疾病知识在患者出院时,发放糖尿病疾病知识问卷,问卷内容含50题基础糖尿病相关知识问题,主要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饮食教育、运动教育出发,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数据录入 EXECEL中,经过核对无误后导入SPSS 19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为84.5±9.2分、72.3±8.5分,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糖尿病与认知障碍关系综述

综述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组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有关的以高血糖为特征代谢疾病群,同时存在脂肪、蛋白代谢紊乱。病因未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均可能参与其发病,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在此就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 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P)等微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gm以下的毛细血管网。微血管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2型糖尿病病人DMAP的典型改变,常伴有微循环异常,病变分布非常广泛,以眼底、肾小球、神经等为主,此外还包括皮肤等,最终导致多脏器损害。2型糖尿病病人DMAP起病隐匿,尤其是DR,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在DMAP患者中DR约34.3%,DN约33.6%,DNP 约60.3%[2],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与其DMAP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系,其病程越长,DMAP的发生率越高[3,4]。各种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2.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很重的负担。临床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5],与脑老化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均有密切联系[6]。目前,关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引发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核心为脑神经元受损、缺失和功能下调。而影响糖尿病脑神经元功能的可能机制有脑血管因素、代谢失调、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细胞存活传导信息通路的障碍、神经细胞凋亡等。[7] (1) 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降低 已有研究表明,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与生物体学习和记忆过程密切相关。LTP 和长时程抑制(LTD)则被认为是反映了突触水平上的信息贮存过程,初步沟通了神经细胞可塑性变化与整体的学习记忆行为之间的关系[8]。实验发现糖尿病大鼠海马CAl区高频刺激后引起的突触增强效应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突触增强能力明显减退[9]。糖尿病大鼠海马CAl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 作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项目开展以来。根据年初乡卫生院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提示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慢性病服务项目管理与规范管理。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方案 以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项目目标,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2型糖尿病等患者为管理人群,在门诊和各卫生室工作中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为契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管理和随访,并制定了2型糖尿病筛查、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个案实行一人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填表书写要规范、完整,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项目的各项职责。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将辖区内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和上报工作,力争我院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建档率、规范管理率达到上级要求。 二、培养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管理人员 为了使我院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工作顺利实施,今年举办了2型糖尿病知识讲座,之后接受广大群众咨询。根据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的具体管理和规范管理要求,培训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乡医熟练管理和规范管理程序,牢固掌握疾病的筛查、评估、个人信息

的采纳、登记、归档工作要领,工作中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填写信息表格,准确记录数据,及时发现目标管理服务人群,做到及时发现患者,及时登记信息,及时建档管理及时随访,同时,要求各级公共卫生人员每月按时上报各类疾病患者本月的发现数和累计病人数,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定期管理,帮助患者家属及社会人群了解2型糖尿病对个人、对家庭危害,教育目标人群自我识别糖尿病,从而减少疾病造成的影响,指导目标人群倡导“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干预35岁以上正常高值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利推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指导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按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措施,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做好危急患者的转诊工作,督导门诊和乡医为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从而使慢性病从管理到规范管理。 三、全街道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按乡卫生院慢性病管理服务要求,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对全村全面开展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建档工作。 四、待完善的问题和建议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通过一年的实施,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强,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学习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改变服务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增强责任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指导和帮助慢性病患者医疗、康复,减少慢性病的发病,有利于家庭、社会和谐发展。

17版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试题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自测试题 姓名: 科室: 评分: (共10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 1、填空题 1.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服药依从性中,“规律”服药为 ,“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 不足,“不服药”即为 ,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糖尿病患者体检时,需要删除*号,进行的免费检查项目是和。 二、判断题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次随访时不必测量体重,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 ) 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 ) 三、单选题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时,正确的处理是( )。 A.调整药物,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B.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 C.更换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D.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2周内随访 E.继续密切观察,2周内随访

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建议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监测血糖的时间至少是( )。 A.每季度测量1次空腹血糖 B.每半年测量1次空腹血糖 C.每年测量1次空腹血糖 D.不定期测量空腹血糖 E.根据症状轻重测量空腹血糖 四、多选题 7.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随访糖尿病患者时,需建议患者转诊,并2周内随访的情况是()。 A.第一次出现血糖控制不满意 B.第一次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C.连续两次随访血糖控制不满意 D.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 E.有新的并发症 8.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社区医生随访评估患者日饮酒量时,白酒量的折合方式,正确的是( ) A.红酒/4 B.果酒/5 C.啤酒/8 D.葡萄酒/10 E.黄酒/5 9.关于体质指数(BM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平方 B.BMI在18.5-23.9kg/m2为正常体重 C.BMI在24-27.9kg/m2为超重 D.BMI≥28kg/m2为肥胖 10.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的内容包括:( ) A症状及体征B生活方式指导C辅助检查D用药情况E转诊及预约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糖测定 血糖测定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1、样本要求:血浆、血清、全血 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0%~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一般来说用血浆或血清测定结果更为可靠,如果不是特殊试验,血糖测定必须为清晨空腹静脉取血。 2、参考值:3.61~6.11mmol/L 3、临床意义: (1)高血糖症:血糖浓度>7.0mmol/L 1)生理性高血糖:在高糖饮食1~2小时,运动情绪紧张等可至血糖短期升高。 2)病理性高血糖:各型糖尿病;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有时可高达55mmol/L;脱水。 (2)低血糖症:血糖浓度<2.8mmol/L 1) 空腹低血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过剩(如:胰岛β细胞瘤;脑垂体、肾上腺、甲 状腺或下丘脑功能低下所致);严重肝细胞受损及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营养物质缺乏(如尿毒症); 自身免疫疾病。 2) 反应性低血糖:功能性饮食性低血糖;胃切除术后饮食性反应性低血糖;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 出现晚期低血糖。 3) 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如胰岛素、优降糖等。 二、尿糖测定 1、概述:正常人尿中糖极微量,在尿糖定性时为(一),24小时尿中排出的葡萄糖少于0.5g。当血糖水平大 8.82~9.92mmol/L时,尿中测出糖。尿中可测出糖的最低血糖浓度为(8.82~9.92mmol/L)。 2、参考值:尿糖试纸半定量法(一) 3、临床意义: (1)尿糖阳性可见于一次性食糖过多的食饵性糖尿;特殊应激状态,如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时血糖一过性升高引起的糖尿;可引起血糖升高的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肿瘤等。 (2)当患者处于长期明显饥饿状态,胰岛素呈低水平,此时给患者糖负荷可致患者不能承受出现糖尿。如食管肿瘤、低营养状态和妊娠剧吐者做糖耐量试验时。 (3)对于空腹或餐前尿糖阴性的轻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测定餐后2小时尿糖辅助诊断。也可在胰岛素治疗中用于指导调整药量,24小时尿糖定量对判断糖尿病的程度和指导用药较尿糖定性更为准确。 (4)了解患者的肾糖阈。方法:6:00Am空腹取血、留尿,餐后7:00Am,8:00Am再取血、留尿,分别测血糖、尿糖。如三次血糖都<8.82mmol/L,而测出尿糖,说明肾糖阈低;三次血糖都>11.02mmol/L,而无尿糖,说明肾糖阈高。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 1、概述: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当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时,机体在进食糖类后,通过各种机制使血糖在2~3 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称而糖现象。利用这一试验或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糖的调节能力。 2、OGTT主要适应证: (1)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 (2)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 (3)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 (4)有糖尿病症状,但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 (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 (6)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巨大胎儿史的个体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2。卫生部、财政部、人口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搞好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提出如下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在村卫生室开展学习由卫生部、财政部、人口计生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并针对本村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学习“2型糖尿病注意事项”并登记随访服务登记表。 二措施 (一2型糖尿病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村卫生室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机症状。 2. 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检查。 四.服务要求 1.村卫生所要通过门诊服务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本村内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2.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3.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辛庄村卫生室 2012年1月24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1、血糖 正常值: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mmol/L。血糖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控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血样标本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血糖的正常值也不同,应注意鉴别。 1)血标本采集 血标本来源分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又可分为空腹及餐后(葡萄糖负荷后)血。无论空腹血和餐后血,在我国血糖测定主要以静脉血为主,毛细血管末梢血为辅,而动脉血应用较少。耳血、趾血或手指血是微血管血,接近于动脉血,清晨空腹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数值基本上与静脉血的血糖相符,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值高1.03mmol/L甚至更高,因此尽可能采用静脉血。 静脉血又分为全血、血浆及血清,血浆和血清血糖比全血血糖能更好地反映细胞外液的葡萄糖含量,因为全血含有红细胞,红细胞内含水比血浆少,而葡萄糖是溶于水的,全血内红细胞的葡萄糖被利用,因此全血血糖比血浆血糖值低15%左右,现多采用血浆测定血糖,不少医院采用静脉血清,其测定值与血浆相当。毛细血管末梢血测定值一般不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人群糖尿病普查,筛选及患者自我监测,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在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应用,这种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快速,较为准确,缺点是试纸条价格贵、保存期短,一般毛细血管血糖值比静脉血浆血糖值低。 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血糖,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分离血浆(或血清)冷冻保存。一般室温下血标本中的血糖以每小时0.4mmol/L的速度氧化降解,于4℃时每小时降解0.11mmol/L,在夏季气温很高时血糖降解更快,医生和患者在分析血糖结果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2)血糖测定方法 从测定原理上讲血糖测定有两类化学反应法,包括3种方法: ①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测定葡萄糖浓度,该方法测定的糖为葡萄糖,不与其它糖发生反应,因此准确、可靠,目前国内已较广泛推广应用。需要指出的是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发明的血糖仪,其应用原理也是葡萄糖氧化酶法。 ②硫酸铜或高铁氰化物还原法:即传统的福一呈法,葡萄糖的醛基使硫酸铜值中的铜被还原为氧化铜,形成不同的颜色和沉淀,可间接反映血糖的浓度。此法因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已被淘汰。 ③邻甲苯胺法:也属铜还原法,此法利用氢氧化钡和硫酸锌使血浆蛋白沉淀,同时使血糖中绝大多数非糖物质及抗凝剂中的氰化物沉淀下来,结果较准确。此法毒性较大,现已很少应用。 3)血糖正常值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1)空腹血糖 ①葡萄糖氧化酶法:正常人空腹全血血糖正常值为3.6-5.3mmol/L,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 ②邻甲苯胺法:空腹全血血糖为3.3-5.6mmol/L,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4mmol/L。 (2)餐后血糖 正常值为:葡萄糖氧化酶法为<7.2mmol/L,邻甲苯胺法为<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从进食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如检查目的为确定有无糖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对工作中发现得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得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得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确诊得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与血压,并评估就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 与/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 100次/分钟);体温超过 39 摄氏度或有其她得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得其她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得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与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 /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得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得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得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得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得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得患者进行针对性得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 (四)健康体检对确诊得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 1 次较全面得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 ?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空腹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与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2型糖尿病患者得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得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得连续性。

糖尿病健康管理

糖尿病健康管理

糖尿病健康管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并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征。久病可发生眼、肾、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及神经、皮肤等组织的并发症。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2、糖尿病病因 3、糖尿病的危害 目前我国已是糖尿病发病第一大国,它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共同构成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 4、营养与糖尿病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由内分泌和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使机体能量代谢;尤其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失去调控。 1).能量: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肥胖者多有内分泌代谢紊乱,体内辅酶Q10减少,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肪、肌肉以及肝细胞内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下降,游离脂肪酸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可能是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关系的基础。一般随着体重的下降,葡萄糖耐量可以得到改善,并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

2).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主要代谢标志是高血糖,并可引起全身性的代谢紊乱。持续性摄入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则对胰岛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胰腺因过度刺激而出现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出现糖尿病。 3).脂肪:膳食脂肪的消化、吸收及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密切相关。膳食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主要在骨骼肌内被利用,它与葡萄糖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作用。高脂膳食时,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进行氧化供能的作用则增强,从而使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即在某种血浆胰岛素水平下,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而且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情况下,可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增高。 高脂膳食时,膳食脂肪的氧化分解消耗大量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如 α-磷酸甘油),阻断了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膳食脂肪的分解、体脂的合成也需要一定量的胰岛素。、这都使胰腺的负担加重,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4).蛋白质:日前还无确切的证据表明膳食蛋白质含摄与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但蛋白质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蛋白质的代谢也必然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样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5).矿物质和维生素:膳食补充三价铬对糖尿病有积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这一观点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胰岛素的辅助因子,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耐量。 5糖尿病的营养疗法 糖尿病营养疗法的主要原则是:每日摄入的总能量要有效控制,且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要有一定合适的比例(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g,折合主食约为250~400g,食品多样化,注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受限制,且体内物质代谢相对旺盛,较易发生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调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并发症。因此,供给足够的维生素也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之一,比较重要的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部分B族维生素等。同时在保证矿物质基本供给量的基础上,还可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等元素的供给。但应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并要合理应用食品交换、食谱设计等方法。合理地控制饮食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尤其是轻型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单纯采用营养治疗即可达到控制血糖的 目的。通过营养治疗还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以及胰岛素治疗带来的负担。饮食分配及餐次安排:根据血糖、尿糖升高时间、用药时间和病情是否稳定等情况,并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餐能量按25%、40%、35%的比例分配。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易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 第一部分服务要求 一、开展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 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糖尿病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 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糖尿病患者中医服务的基本流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第三部分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的作用不足(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上分为4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是预防与健康教育的重点。 2型糖尿病没有特定的病因,是由多个遗传基因和多种生活习惯的负荷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的作用不足而导致的病态,其中生活习惯是重要因素。因此,2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矫正生活习惯而预防、改善的疾病。 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60%,大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4.45%,农村为1.83%,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虽然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并不很高,但同期调查的空腹血糖受损率1.9%,以及超重率17.6%,肥胖率5.6%,考虑到后三者将来发展成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10-15年之后,我国可能出现一个糖尿病的发病高峰,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积极开展预防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长期的高血糖损害血管系统,导致全身血管老化的加速。人体正常的老化过程主要是以血管老化为基础的脏器机能逐渐低下的过程,而糖尿病正是加速和促进这一过程,由此引起一系列病变。血管系统损害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 1.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可以促进动脉硬化,增加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这是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的事实。 2.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可引起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基底膜变厚,血管瘤形成,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小球和神经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危害较大。肾病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3.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起,被称为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最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