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干部考核看什么(人民观察)

干部考核看什么(人民观察)



——来自苏浙赣粤渝川六省市的调查

本报记者
2011年10月2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干部考核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选拔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仅考的好,更要干的好、发展好”……当下正在进行的地方党委换届中,各地全面运用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纷纷出台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新做法,成为考准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方向标”。

最近,本报记者到创新干部考核实践开展较早的江苏、浙江、江西、广东、重庆、四川六省市调研发现,干部考核这根“指挥棒”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多种方式扩大考核民主,提高群众参与度——

从“官评官”向“民评官”转变

“小区卫生绿化好不好”、“有没有该领低保的住户没有领”、“收入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一个个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出自重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的民意调查。

为客观反映区县领导班子的工作成效,加大百姓满意度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分量,2009年3月,重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不通知区县、不借助当地力量,完成了22万个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走访了40个区县、111个乡镇(街道)、275个村(居委)的3276户居民。民调的结果,占当年区县干部考核总分的20%。2010年,重庆又将这个权重提高到30%。

不独重庆。2009年,四川省在一些地方开展试点,每年定期开展民意调查,把干部的评价权交给群众,把群众评价结果作为班子调整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浙江省从今年开始,在对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增设“公众满意度指标”,并赋予20%的权重。浙江省规定,班子成员会议投票推荐得票未达到半数或民主测评优秀、称职票未达到2/3的,不列为继续提名人选;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在征求意见中“不同意其提拔使用”得票超过1/2的,不列为提拔人选。

浙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顺江表示:“浙江在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时,将选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关注度高、感受度强的内容,设置具体、形象、直观的调查项目,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引导领导干部更加重视群众的直观感受和现实需求。”

在江西,群众成为干部考核的参与者和裁判员。景德镇市就当前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并以此为依据分类设计逆向民主测评表。赣州则要求所有乡镇党委班子及每个成员必须进行“实绩公示”。实绩材料不仅要在政府网站和

镇、村公示栏张贴,还要发放到所有群众家中。

“材料上写的事情做没做,老表们平时都看得明白着呢,眼里揉不得沙子。”赣州南康市龙岭镇邱边村村民张传奎说。乡镇换届考察实绩公示后,全市受理举报160件次,涉及121名干部,其中有26件反映政绩不实问题。经核实,对25名存在虚报政绩现象的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取消了1名干部的后备干部资格。

民主是最好的监督。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丰富民主测评方式,各省市同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将熟悉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群体作为主要测评范围,重点在单位职工、服务对象和“两代表一委员”中进行。提前一天发放测评票、党政班子成员逐一登台述职、参评人员分散填票并无记名投票……平均每年参加民主测评的干部群众达4.5万人。

在县级党政正职的选拔任用过程中,江西上饶实行“六点合一、立体聚焦”,把评价权、推荐权、初始提名权都交给多数人。纵向上,由来自基层的干部群众对现任党政正职“下评下荐”,县(市、区)党政正职“互评互荐”,市四套班子成员对现任党政班子和党政正职“上评上荐”。横向上,注重年度考核评价结果,看干部的一贯表现;注重关键时期和重大事件中的表现,看干部的政治素质、意志品质、能力水平。

“参与的干部群众多了,想跑也跑不完;推选权交给大家了,想买也买不到;考察全方位了,过去的历史,想改也改不掉;组织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关键时刻想装也装不出来。”上饶德兴市委书记的陈荣高说。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考察干部的“官德尺”一量到底

要做官,先做人;官德正,吏治清。各省市纷纷将官德纳入干部考核任用的“硬指标”,并在可量化、可操作、可执行方面进行了尝试。

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让“德”字考核考出差别、考出问题——

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考察评价办法(试行)》,加强对领导干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全面考核。今年,浙江省仙居县在拟提拔干部前,首次发放《干部德的情况调查表》,设置了15个反向测评指标,直指“不敢坚持原则”、“热衷政绩工程”、“铺张浪费”等负面现象,由群众“打钩”。

重庆专门制定德的考评办法,列出“贯彻上级部署态度不坚决行动不迅速、学风不浓玩风浓、收受礼金红包”等10种负面现象进行反向调查。在年度考核时,还专门开展区县委书记形象口碑调查。

在江苏南通,正反两个层面“德”的评价,各占总测评分

值的50%。正向评“德”,分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档次。反向测“德”,对干部的“德”设置了“问题严重”、“有较多反映议论”、“偶尔有反映议论”、“无反映”和“不了解”5种评价标准。各档加权减分作为被测评者该项指标得分,并汇总各子项指标得出总分。

深入调查,认真甄别,让“德”字考评准确、客观——

江西省萍乡市将监督考核工作延伸至社区。在2008年就开始试点的芦溪县华光社区,居住在社区内的所有党员干部的照片、任职情况等信息被公布在“廉政监督栏”,由退休老同志、人大代表、无职党员、普通群众组成的监督员随时监督其“8小时外”情况,并定期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汇报。

江苏在省辖市委换届考察中,大力拓展和延伸考核面,探索家访、邻访、追溯回访等渠道,广泛听取考核对象身边人、服务对象、曾经同事的意见,结合个别谈话、生活圈社交圈考察等,对干部德的表现进行深入了解印证。

“对德行的方面出现问题的,在选拔任用时实行‘一票否决’”,类似的条款,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出台的干部考核任用条例中。

浙江省余姚市在日前的乡镇换届考察中,对32名德行评价不高的干部作出组织处理,其中4人被免去现职,2人退居二线;仙居县对在考核评价中发现的5名德行不好的干部中止提任程序,对反映较多、但又一时查无实据的8名拟提任的干部作出暂缓使用的决定。

强化分类指导,注重结果运用——

让干部考核为科学发展“撑腰”

今年夏天,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60个省直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综合考核评价成绩单出炉。

翻看这份成绩单可以发现,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的深圳市,得分超过90分,单是“自主创新指数”就超出全省平均得分21.25分;而个别市虽然GDP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但由于社会、民生类指标未能与GDP同步增长,排名靠后……

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说:“广东的考核指标体系锁定科学发展。考评项目不再围绕着GDP增速、投资规模和财政税收等偏重反映经济数量和增长速度的指标设计,而是分为4类42个指标全面考核各地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方面的发展。”

近年来,各地注重通过考核引导干部注重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浙江省全面运用新修订的干部考核评价“一个意见、五个办法”,突出对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考核,把改善民生、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社

会管理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在此基础上,温州市建立起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两套考绩体系,弱化GDP考核指标,扩大民生性考核指标比重。

重庆变过去简单的述职评分为算账评绩,围绕民生导向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民生改善考核力度,60%权重直指民生,群众收入、就业保障、教育卫生等成为考核重点。对区县的实绩考核,以31个市级部门提供的发展数据为准,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分,一笔一笔算账评绩。

四川省在换届考察中,将实绩分析指标和评价项目设置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重点工作五大类27项。

为突出考核重点,增强考核针对性,各地在设定考核指标时,还合理划分考核主体,因地因人制宜实施分类考核。

江苏对苏南的考核重点围绕经济转型升级,考核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环境保护等指标;对苏中,重点围绕实现快速崛起,考核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沿江沿海开发等指标;对苏北,重点围绕跨越发展,考核沿海开发、现代农业、民生保障等指标。

广东引导各地立足优势协调发展。21个市按照GDP、常住人口、土地面积的综合比重等被划分到4个区域中,不同的指标或权重,引导各地找准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浙江突出考核结果的刚性运用,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事,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造成不良影响的,对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发生严重问题的,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行诫勉谈话和严肃惩戒,必要时实行组织调整。

科学的考核向各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传递压力,提供动力,形成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

(本报记者施娟、魏贺执笔 赵京安、刘裕国、崔佳、江南、邓圩、卞民德采写)

(责任编辑:刘则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