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危害辨识与风险防控试题

危害辨识与风险防控试题

危害辨识与风险防控试题
危害辨识与风险防控试题

危害辨识与风险防控

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不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的是()

A.发电机

B.旋转的飞轮

C.损坏的安全阀

D.原油储罐

2.不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是()

A.通电的导线

B.照明不良

C.人员的操作失误

D.破损的绝缘外皮

3.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的是()

A.过高的环境湿度

B.核废料

C.失效的报警器

D.锈蚀的栏杆

4.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是()

A.硫化氢

B.高压气瓶

C.蒸汽锅炉

D.通风不良

5.以下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是()

A.核反应堆

B.化学反应釜

C.施工现场运行中的吊篮

D.失效的安全阀

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以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

A.情绪因素

B.体力因素

C.管理因素

D.设计因素

7.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以下危险有害因素不属于人的因素(第一类)的是()

A.体力负荷超限

B.心理异常

C.感知延迟

D.操作规程不规范

8.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以下各项危险有害因素不属于物的因素(第二类)的是()

A.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致病微生物

D.强迫体位

9.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以下不属于环境因素(第三类)的是()

A.粉尘与气溶胶

B.作业场所空气不足

C.室内作业场所杂乱

D.门和围栏缺陷

10.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以下不属于管理因素(第四类)的是()

A.培训制度不完善

B.强迫体位

C.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D.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1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以下属于人的因素(第一类)的是()

A.强度不够

B.无防护

C.指挥失误

D.安全通道缺陷

1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以下属于物的因素(第二类)的是()

A.房屋基础下沉

B.地面不平

C.培训制度不完善

D.高温物质

13.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以下属于环境因素(第三类)的是()

A. 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

B.信号缺陷

C.标志不清楚

D.冒险心理

14.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以下属于管理因素(第四类)的是()

A. 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未落实

B.室内作业场所杂乱

C. 室内梯架缺陷

D. 听力负荷超限

15.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

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以下不属于20类中的是()

A.物体打击

B.起重伤害

C.人员误操作

D.高处坠落

16.各部门、单位进行风险辨识时应考虑3种时态,例如1986年的切尔诺

贝利核泄漏事故对当前环境的危害辨识就属于3种时态中的()

A.过去

B.现在

C.将来

17.进行危害辨识时需要考虑以下哪种情况()

18.A. 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 过去出现过的险情、事件

C. 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

D. 以上都是

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时,单元内危险物质的辨识需要考虑的

方面是()

A.单元内从每次存放某种危险物质的时间计时起2日内

B.单元内每年存放某种危险物质的次数超过10次

C.单元内的危险物质是否在非正常作业条件下产生。

D.以上3项。

20.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A.危险源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规避

D.风险控制

21.风险评价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不包括()

A.可能性

B.严重度

C.风险等级

D.降低风险的措施

22.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中经验分析法的是()

A.对照分析法

B.类比推断法

C.事件数(ETA)

D.专家评议法

23.按照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首先应考虑的是()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C.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D. 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

体防护用品等

24.以下风险控制措施的具体原则中等级最高的是()

A.消除

B.预防

C.减弱

D.PPE

25.不属于风险安全技术控制原则的是()

A.隔离

B.消除

C.减弱

D.培训

26.隐患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

上的缺陷。隐患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

就会转化为事故。

A.不稳定性

B.周期性

C.规律性

D.不可消除性

27.风险不同于危险,是描述危险程度的客观量、又称为风险度或危险性,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二是( )

A.危险事件出现的次数

B.后果的严重程度和损失的大小。

C.危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D.事故责任的大小

28.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压力容器类型根据介质毒性可分为三类,分别

是()

A.高度、中度、低度

B.极度、中度、低度

C.极度、高度、中度

D.极度、高度、低度

29.属于防止可燃可爆系统形成的控制方法的是()

A.取代或控制用量

B.加强密闭

C.通风排气

D.以上都是

30.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不包括()

A.明火

B.高温表面

C.电火花

D.日光

31.对于动火区描述错误的是()

A. 区内可能出现的可燃气体的含量应在允许含量以下

B. 在生产装置正常放空时可燃气应不致扩散到动火区

C. 室内动火区,应与防爆生产现场隔开,不准有门窗串通,允许开的

门窗应向内开启

D. 周围10m以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

32.工业上常用的惰性气体不包括()

A.氮气

B.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氦气

33.惰性气体保护可以用于的环境是()

A. 具有爆炸性的生产设备和贮罐

B. 输送爆炸危险性液体

C.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装置停车检修

D.以上都是

34.下列关于厂房建筑防爆设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

B. 工人操作位置在室内一侧,且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位置

C. 设防爆墙与生产车间分隔,以保安全

D. 对单层厂房来说,应将有爆炸危险的设备配置在靠近一侧外墙门窗的地方

35.安全疏散设施包括()

A.疏散门

B.过道

C.楼梯

D.以上都是

36.以下关于安全疏散设施描述正确的()

A. 一般说,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B. 疏散门应向内开启

C. 疏散门可以采用侧拉门或者转门

D. 疏散门应设置高度合适的门槛

37.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各层均应设室内消火栓;甲、乙类厂房室内

消火栓的距离不应大于()m。宜设置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

栓口离地面高度为()m。

A.100,3

B.80,2.5

C.65,1.8

D.50,1.2

38.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宜采用( )层建筑

A.单

B.双

C.多

D.无特殊要求

39.油田、石油化工厂、炼油及其他大型企业,应建立本厂的消防站。其

布置应满足消防队接到火警后()min内消防车能到达消防管辖区(或厂区)最远点的甲、乙、丙类生产装置、厂房或库房。

A.20

B.15

C.10

D.5

40.可以扑救A类火灾的灭火剂是()

A.泡沫

B.ABC干粉

C.水

D.以上都可以

41.不可以扑救B类火灾的灭火剂是()

A.泡沫

B.BC干粉

C.水

D.ABC干粉

42.不属于安全电压(特低电压)等级的是()

A.6V

B.10V

C.24V

D.36V

43.根据爆炸性气体(包括混合物)可能出现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将危险

环境进行了划分,其中不属于危险区域等级的是()

A.O区

B.1区

C.2区

D.3区

44.不属于防静电对策措施的是()

A.工艺控制

B.放泄

C.中和

D. 接地

45.下列不允许吊装的情况是()

A. 指挥信号不明

B. 斜拉重物

C. 重物埋在地下

D.以上都

46.起重作业吊装()吨以上的物体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必须编制

吊装施工方案。

A.10

B.20

C.30

D.40

47.高处作业应遵守“十不登高”,以下不属于“十不登高”的选项是

()

A. 患有禁忌症者不登高

B. 酒后不登高

C. 未满20岁者不登高

D. 照明不足不登高

48.安全色是指()四种颜色。

A.红、黄、黑、白

B.红、黄、绿、白

C.红、黄、蓝、绿

D.黄、绿、蓝、黑

49.安全标志应满足的要求包括()

A. 含义明确无误

B. 内容具体且有针对性

C. 标志的设置位置

D.以上都是

50.焊割作业应严格遵守“十不焊”,以下不属于“十不焊”的是()

A.禁火区,未经审批并未办理动火手续,不准焊割

B.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容器、管道,经彻底清洗置换

C.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未彻底清理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不准

焊割

D.无操作证,又无有证焊工在现场指导,不准焊割

51.危险源辩识过程中,常见的经验分析法有()

A.对照分析法

B.类比推断法

C.专家评议法

D.以上3项均正确

52.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时用到的安全检查表,属于以下哪种方法?()

A.对照分析法

B.类比推断法

C.专家评议法

D.以上3项均不正确

53.在预先危险性分析中,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个等级。

A.2

B.3

C.4

D.5

54.施工现场“有洞必有盖,有台必有栏,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有轧点

必有挡板”,这属于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内容。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C.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D.个体防护

55.风险管理的关键是()

A.前期预防

B.制定应急预案

C.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D.制定规章制度

56.下列属于起重机械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翻倒

B.基础损坏

C.操作失误

D.以上3项

57.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规定,()是用

来表示危险的相对严重程度和提醒读者注意潜在危险的单词。

A.信号词

B.危险性说明

C.象形图

D.产品标识

58.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可以分为阻火隔爆装置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下

列装置中,属于防爆泄压装置的是()。

A.单向阀 B.爆破片 C.火星熄灭器 D.化学抑制防爆装置59.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技术措施。其类型有

IT系统(不接地配电网、接地保护)、TT系统(接地配电网、接地保护)、TN系统(接地配电网、接零保护)。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必须采用()系统。

A.TN—C B.TN—C—S C.TN—S—C D.TN—S 60.盛装易燃易爆介质的压力容器发生超压超温情况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予以处置。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对于反应容器应立即停止进料 B.打开放空管,紧急就地放空 C.通过水喷淋冷却降温 D.马上切断进气阀门

61.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

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消除粉尘源。如果某车间产生镁粉尘,消除粉尘源时,不能采用()除尘器。

A.袋式 B.过滤 C.旋风 D.湿式

62.防尘防毒工作对用人单位保护工作场所劳动者职业健康至关重要,就

防毒工作而言,用人单位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A.防毒通风控制措施 B.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

C.高效的个体防护措施 D.生产工人轮岗操作

63.下列有关JSA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方法可以识别潜在的危害因素并评估其风险

B.适用于任何作业任务

C.需要由熟悉现场作业和设备的、有经验的人员参与

D.该方法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64.不属于JSA方法运行步骤的是()

A.查找分析系统危害

B. 针对每一种危害,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C.对危害影响定量分析

D.制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

65.以下属于TRA分析前的准备工作的是()

A. 完成作业的关键环节

B.是否存在交叉作业

C.作业涉及的设备和系统的特性

D.以上都是

66.TRA分析中,对风险发生概率描述错误的是()

A. A级为极少发生

B. B级为作业期间可能发生不超过2次

C. C级为整个作业期间很可能多次发生

D. D级每年至少一次

67.TRA分析中,对风险分析的后果描述正确的是()

A. 后果涉及员工健康、环境影响和财产损坏三个方面

B. 财产损坏少于2万元属于微小的

C. 人员死亡属于灾难性的

D. 环境影响在10万-100万之间的属于灾难性的

68.TRA分析中,对风险控制措施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A.1级属于低风险,根据情况采取补救行动

B.2级属于中底风险,应确认遵守程序和实施控制

C.3级属于高风险,应采取工程或管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D.4级属于极高风险,应采取工程或管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69.关于LEC评价法,描述正确的是()

A.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E代表人员暴漏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C代表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以上都是

70.以下关于LEC法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错误的是()

A.危险性分值D>320,属于极度危害,不能继续作业

B.危险性分值160<D≤320,属于高度危害,需要立即整改

C. 危险性分值30<D≤70,属于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D. 危险性分值D≤20,属于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40分)

1.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

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第二类危险源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

能源载体)或危险物质。()

3.蒸汽机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4.旋转的飞轮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

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4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6.风险是描述危险程度的客观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危险事件出现的概

率;二是后果的严重程度和损失的大小。()

7.对于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可以参考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

危险源辨识》。()

8.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信号缺陷属于环境因素。()

9.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监护失误属于人的因素。()

10.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无信号设施属于物的因素。()

1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代码》GB/T 13861-2009的相关

规定,门和围栏缺陷属于环境因素。()

12.进行危害辨识的过程中,要同时考虑时态、状态、法规要求和以往的险

情和事故等情况。()

13.危险源辨识要同时考虑常规作业和非常规作业、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

员以及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14.危险源辨识必须做到对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和

所有作业设施的“三个覆盖”。()

15.安全检查表属于危险源辨识方法中的经验分析法。()

16.事故树属于系统安全分析法,该方法能够对危害进行定量分析。()

17.在考虑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等级时优先采用消除危险源的措施。()

18.在控制危险源的过程中,使用安全阀、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属于预防措施。

()。

19.工厂的管理区、生活区一般应布置在全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或全

年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侧。()

20.危险设施应远离管理区、生活区、中央实(化)验室、仪表修理间等,

尽可能露天、半封闭布置。()

21.危险物品的贮存、装卸区宜布置在厂区中心地带。()

22.工业噪声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和电磁噪声3类。()

23.噪声源应远离厂内外要求安静的区域,宜相对集中、高位布置。()

24.为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处理危险物料的设备及管路系统应尽量少用法

兰连接,但要保证安装检修方便.( )

25.盛装具有腐蚀性介质的容器,底部尽可能不装阀门,腐蚀性液体应从顶

部抽吸排出。( )

26.厂房内应合理选择通风方式。通风方式一般宜采取机械通风,但机械通

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自然通风。()

27.对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通风气体可以循环使用。()

28.设备的一切排气管(放气管)都应伸出屋外,高出附近屋顶;排气不应

造成负压,也不应堵塞。()

29.防爆区域内,禁止穿带铁钉的鞋。()

30.为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处理危险物料的设备及管路系统应尽量少用法

兰连接,但要保证安装检修方便。()

31.压力容器按工作压力不同,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4个等级。

()

32.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必须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正确选用合适的防爆电气

设备。()

33.在寒冷季节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的位置其边缘不宜低于4m,如低于4m,

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

3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生产或储存的物质火灾危险性分为

甲、乙、丙、丁、戊五类。()

35.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应设置泄压轻质屋盖、泄压门窗、轻质外墙。()

36.只要冲入惰性气体,就可以避免容器爆炸的发生。()

37.布置泄压面,应尽可能靠近爆炸部位,泄压方向一般向下,侧面泄压应

尽量避开人员集中场所、主要通道及能引起二次爆炸的车间、仓库。()

38.在潮湿、狭窄的金属容器内工作,宜采用12V安全电压。()

39.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的作业位置,应设置防护。()

40.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

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41.可以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装锚点。()

42.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

43.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44.扑救A类火灾可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

45.有燃烧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不采暖的厂房内,可以有采暖管道穿过。

()

46.在爆炸危险场所的工作人员禁止穿戴化纤、丝绸衣物,应穿戴防静电的

工作服、鞋、手套。()

47.露天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储罐和工艺装置,当其壁厚不小于4 mm

时,一般可不再装设接闪器,但必须接地。()

48.为防止电磁感应,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相距不到100mm时,须

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交叉相距不到100mm 时,交叉处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49.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内的各种运动零部件

应设安全防护装置。()

50.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51.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

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52.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特殊情况除外。()

53.安全标志中的指令标志,表示必须遵守,用来强制或限制人们的行为。

()

54.安全标志的安设应遵循醒目清晰、简单易辩和易懂易记的原则。()

55.焊割作业中,作业人员无证、不了解作业现场及周围环境,严禁作业。

()

56.油田、石油化工厂、炼油及其他大型企业,应建立本厂的消防站按行车

距离计,消防站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2.5km,对于丁类、戊类火灾危险性场所,也不宜超过4km。()

57.确定为危险源的原则是:违反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潜在

尚未发生但后果极为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过去因类似原因发生过异常情况的;相关方产生抱怨的。()

58.化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一般需分析4点:是否有足够的强度;

是否密封安全可靠;可靠度高否;适用性强否。()

59.按设计压力的大小,压力容器可分为常压容器、低压容器、中压容器、

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

60.从安全监察的需要,压力管道分为低压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61.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使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

62.风险管理基本过程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63.危险源辩识必须做到“三个覆盖”,主要是指: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

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64.在预先危险性分析中,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等级,分别为:1级安全

的、2级临界的、3级危险的、4级破坏性的。()

65.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

故的具体体现,选择评价方法的要点为:考虑方法的应用是否具有合理性;考虑行业的生产工艺特点;考虑本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状况;考虑本企业的资源状况;适合行业的特点,简单可行。()

66.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基本要求有: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危险、危害;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67.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

性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

68.安全对策措施首先要考虑经济合理性,其次还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

69.风险管理的五大方面分别是:人、机、物、经验、环境。()

70.按等级顺序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

警告。()

71.在选用生产设备时,除考虑满足工艺功能外,应对设备的劳动安全性能

给予足够的重视,生产设备本身应具有必要的强度、硬度和稳定性。

()

72.预防中毒对策措施中,机械通风排毒方法主要有全面通风换气、局部排

风、局部送风三种。()

73.《安全生产法》(2014)第二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

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安全员证,方可上岗作业。”()

74.作业安全分析(JSA)是用于评估与作业有关的风险分析方法,内容包

括定期对某项工作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有效地控制风险。()

75.JSA分析中划分作业步骤较为关键,它将直接影响JSA分析的结果。()

76.TRA相比于JSA有对风险更加量化的优势。()

77.TRA分析中,风险等级的确定要考虑事故的后果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

个方面。()

78.格雷厄姆·金尼法用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

危险性,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也越大。()

79.格雷厄姆·金尼法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定性地表达了事故发生

的概率,必然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1,规定对应的分值为10;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0。在生产作业中不存在绝对不会发生事故的情况,故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故的情况分值规定为0.1。()

80.格雷厄姆·金尼法中,人员暴露在危险中的时间越多,受伤害的可能性

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分值是10,最小的分值是0.5;分值0表示人员根本不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没有实际意义。()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一)F发电厂有2000MW机组,厂房占地面积为100X300m,燃煤由码头卸下后,经皮带引桥由皮带输送机输送到储煤场,再经皮带输送机送到磨粉机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煤器,由喷煤器喷到炉膛内,煤粉燃烧后的烟气经经除尘系统进入脱硫脱销系统,脱硫脱销工艺需用液氨,盐酸和氢氧化钠等。

F发电厂有容积为1000m3的助燃柴油储罐2个,储存的柴油密度为820kg/m3,闪点为60℃,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氢气以2.0MPa压力,经直径100mm 管道输送到发电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器出口压力为17.15MPa。

F发电厂现存原材料有:燃煤30万t,柴油1200t,浓度大于99%的液氨16t。盐酸42t。氢氧化钠41t。压力为15MPa的氮气20X40L,压力为3.2MPa的氢气7X10m3,为确保安全生产,F发电厂于2012年7月16日至20日进行了全厂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发现:在输煤场堆攒的铲车司机无证上岗,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皮带引桥内的电缆有破损,皮带引桥地面有大量煤尘,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F发电厂厂长责成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说明F发电厂脱硫脱硝系统液氨泄露时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二)简述重大危险源辨识中临界量的确定方法。

(三)简述危害辨识的原则。

(四)简述按照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五)简述作业安全分析(JSA)的关键运行步骤。

(六)简述TRA分析前的准备工作应考虑哪些问题。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 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有效的风险辩识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公司正是对各 种作业和生产过程进行初始评价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安全卫生 管理体系策划,形成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作业文件,对各种预 知的风险因素做到事前控制,以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并对各种潜 在的事故制定应急程序,力图使损失最小化。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实施全过程控制,即把职业安全卫 生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职业安 全卫生问题。从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入手,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在研究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职业安全 卫生的影响时,通常把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 危险因素是和组织的管理有关,这可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加强内部 审核、管理评审和人的行为评价来解决;另一类就是针对原材料、 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产品,研究整个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从 管理上和工程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为了有效地 控制整个生产活动过程的危险因素,必须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及全员参与,才能确保 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水平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危害辨识、风险评 价及控制是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主线条,只有正

确的辨识危害和进行评价,有效的控制各类风险,体系的建立才有 意义。 1.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基本概念 1.1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危害分为两类。第一类危害:根据能量意 外释放理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 物质称作第一类危害。常见的如: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第二类危害: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 危害。它通常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 1.2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危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风险管理考试试卷答案

风险管理考试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45分,每空1.5分) 1、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对(重大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标准化运行的关键。 2、危害识别中,需要对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三种状态,对(过去)、现在及(将来)三种时态进行识别。 3、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危险、有害物质)、(工业噪声与振动)、(温度与湿度)和(辐射)等四种。 4、对于频繁进行的日常作业活动,一般采取的评价方法为:(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 5、危害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缺陷)。 6、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3类。 7、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易燃性)、(易产生静电)、(流动扩散性)。 8、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9、风险控制措施可分为:(消除危险)、(降低危险)、(个体防护) 10、JHA主要用于日常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辨识每个(作业步骤)的危害;其目的是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控制措施),编制作业活动安全操作规程,控制风险。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题5分) 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3、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4、定性评价:不对风险进行量化处理(计算),只用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的严重度等级进行相对比较。 5、安全检查表是一份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的清单。它由一些有经验的、并且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的人员,事先对检查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并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完成版)

8.1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辨识 8.10.1总则 a.(1)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2)辩识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b.(1)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对危险源进行建档,重大危险源单独建档管理。 8.10.2职责 a.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b.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c.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并报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司备案 d. 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8.10.3管理要求 a.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b.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防范措施。 c.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应急措施。 d.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f.每年12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修订下一年度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e.针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及时传达到全体职工。 8.10.4相关文件/记录 a.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GB/T13861-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为辨识生产活动范围内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害因素及重要危险场所,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规定了所有生产现场、办公场所及生活区内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控制措施的要求。 2、职责 2.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害因素、重要危险场所、管理方案的审批。 2.2 综合管理部是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的总体策划、综合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负责火灾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 2.3 生产部对交通运输、生产组织中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4 综合管理部对食堂、宿舍、办公楼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5 人力资源部对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6 技术开发部对项目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7 工程部对施工作业现场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8 其他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9各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生产场所、办公场所、生活区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工作程序 3.1 识别和评价的周期、范围及辨识方法 3.1.1综合管理部定期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工作,填写《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各单位及时进行识别和评价: a) 法律、法规与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b) 因技术、工艺变化而使危害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 c) 发现以往危害因素识别有遗漏。 3.1.2危害因素辨识、评价的范围 a) 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以及办公场所人员的活动(常规或非常规); b) 作业和办公场所及生活区的设施; c) 作业和办公场所及生活区的地理位置及环境; d)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e) 原有经验及控制方法,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f) 绩效监视和测量手段; g) 其他。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步骤 一、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划分作业活动(也可称业务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 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②辨识危害: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③确定风险: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做出主 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 ④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OSH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 法律的要求。 ⑤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 ⑥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承受。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这在辨识上给我们增加了难度。如果把各种构成危险源的因素,按照其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成类别,无疑会给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带来方便。 二、危险源的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第一类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 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2.第二类危险源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 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 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 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2)人的失误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环境因素 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 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

风险管理试题加答案

《项目风险管理》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项目风险的基本特征的是(D) A.客观性B.多样性C.规律性D.以上都正确 2.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的工作是( B ) A.风险识别B.风险估计 C.风险处理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3.运用某种有偿方式将风险转移给资金雄厚的机构,从而改变风险承担主体,是指( A ) A.风险转移B.风险规避 C.风险缓解D.风险自留 4.在风险管理的(A)过程,我们会用风险的分类作为输入。 A.风险识别 B.风险定性分析 C.风险定量分析D.风险应对规划 5.当(C)时候,需要制定附加风险应对措施。 A.WBS发生变化 B.成本基准计划发生变化 C.预料之外的风险事件或影响大于预期影响 D.项目计划于更新 6.在以下可用于风险识别的历史信息中,最不可靠的是(D)A.项目档案B.商业数据库 C.项目小组知识D.以上都可作为风险识别的历史信息7.风险分析最简单的形式是(B) A.概率分析B.敏感分析 C.德尔菲技术D.效用理论 8.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A) A.识别、评价、制订对策和控制B.识别、规划、控制和评估 C.要素识别、缓解管理和对策D.评价、回避、接受和缓解 9.下列(D)工具最适合衡量计划进度风险. A.CPM B.决策树C.WBS D.PERT 10.在风险应对控制中,纠错行动主要由(A)组成 A.执行己计划的风险应对B.改变进度和成本基准计划 C.更新概率和价值的估算D.更新风险管理计划 11.下列哪项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D) A.广泛性B.信息依赖性 C.全生命周期性D.以上都正确 12.项目风险评价的依据是(D ) A.项目范围说明书、风险管理计划 B.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记录手册、组织管理知识 C.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记录手册、项目范围说明书 D.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和估计的成果、项目进展状况、项目类型13.敏感性分析程序是(B) A.确定分析指标、计算影响程度、选择不确定因素、寻找敏感因素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考试试卷

风险管理考试试卷 姓名:岗位:分数: 一、填空题(共45分,每空1.5分) 1、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的()和(),对()的控制与管理是标准化运行的关键。 2、危害识别中,需要对正常、()及()三种状态,对()、现在及()三种时态进行识别。 3、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和()等四种。 4、对于频繁进行的日常作业活动,一般采取的评价方法为:()、()。 5、危害来自作业环境中()、()、()、()。 6、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3类。 7、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 8、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及()的结合。 9、风险控制措施可分为:()、()、() 10、JHA主要用于日常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辨识每个()的危害;其目的是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编制作业活动安全操作规程,控制风险。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题5分) 1、危害 2、风险 3、风险评价 4、定性评价 5、安全检查表 三、简答题(共30分,每题15分) 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 2、工作危害分析(JHA)的步骤是什么?

风险管理考试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45分,每空1.5分) 1、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对(重大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标准化运行的关键。 2、危害识别中,需要对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三种状态,对(过去)、现在及(将来)三种时态进行识别。 3、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危险、有害物质)、(工业噪声与振动)、(温度与湿度)等三种。 4、对于频繁进行的日常作业活动,一般采取的评价方法为:(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 5、危害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缺陷)。 6、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3类。 7、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易燃性)、(易产生静电)、(流动扩散性)。 8、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9、风险控制措施可分为:(消除危险)、(降低危险)、(个体防护) 10、JHA主要用于日常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辨识每个(作业步骤)的危害;其目的是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控制措施),编制作业活动安全操作规程,控制风险。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题5分) 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3、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4、定性评价:不对风险进行量化处理(计算),只用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的严重度等级进行相对比较。 5、安全检查表是一份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的清单。它由一些有经验的、并且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的人员,事先对检查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并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6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 识(通用版) 对于危险源的认识,一直以来大家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各企业为了通过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都在咨询管理公司的指导下整理了公司各部门的危险源,并形成了危险源辨识清单,但是大多数的结果都有是,将危险源辨识清单摆放在资料柜中储存,每年再拿出来更新几条,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这其实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作法,完全将危险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掉了,本着让大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理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以下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过程进行一些基础的说明,希望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危险源及风险评价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另外一种定义是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GB/T28001-2001)术语和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对危险源的定义中没有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关于重大危险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起草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中有明确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我们公司不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工业城天然气站属于标准所称的重大危险源) 风险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金融风险管理考试综合复习题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汇率风险主要有四种: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评价风险、存货风险。 2、金融风险外部管理的组织形式包括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 3、金融风险监管的原则包括独立原则,适度原则,法制原则,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和动态原则。 4、金融风险监管客体是指金融监管的对象,包括金融活动及金融活动的参与者。 5、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要规范业务管理,完善“两核”制度。“两核”制度是指完善核保制度和完善核赔制度。 6、国家风险按可能导致风险的事故的性质可以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 二、单项选择题 1、由于通货膨胀是货币贬值,证券公司实际收益下降,属于(C.购买力风险)风险。 A.利率风险 B.政策性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信用风险 2、(D.金融企业信誉的影响)是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内部来源。 A.利率变动的影响 B.客户信用风险的影响 C.中央银行政策的影响 D.金融企业信誉的影响 3、(C.某种期限的短期利率在将来的某个利息期内面临的风险)称为短期远期利率风险。 A.某种期限的短期利率在将来的系列利息期内面临的风险 B.某一期限的利率面临的风险 C.某种期限的短期利率在将来的某个利息期内面临的风险 D.某一期限的利率在将来面临的外汇利率的风险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预期市场利率走高,则将有效持续期缺口调整为负值)。 A.预期市场利率走高,则将有效持续期缺口调整为正值 B.预期市场利率走高,则将有效持续期缺口调整为负值 C.预期市场利率走高,则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负值 D.预期市场利率走低,则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正值 5、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如居民、企业、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称为(A.微观金融风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目的 辨识公司范围内的危害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活动中的危害辨识、评价和控制活动。 术语和定义 危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是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人、物、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 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辨识

指识别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过程。危害辨识的两个关键任务是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风险评价 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事故 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职责 总经理 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重大危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安全环保部 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对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负责环境污染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环境污染不可承受风险的治理和控制计划。 生产技术部 负责组织生产工艺、工程项目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生产工艺、工程项目方面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保证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负责组织电气、机械设备设施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财务部

大学—金融风险管理——考试题库与答案

单选题 7、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是() 收藏 A. 流动性越高,盈利性就越低 当基准利率发生变化,其他利率相应发生变化时引起的风险属于利率风险中的 () 收藏 A. 基差风险 人们利用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或业务手段,将自己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转移给其 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策略属于() B. 转嫁策略 、收益和成本的敏感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常被用于衡量汇率风险中的() B. 经济风险 、如果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时间、数量不对称,则会面临() C. 流动性风险 VAR 方法度量非交易性金融资产如贷款的受险价值时贷款的价值分布离正态分 布() B. 偏差较大 无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任何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之间协方差() 等于零 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影响() 越大 在息票率和收益率均保持不情况下,债券(或贷款)凸性到期期限的增加而() D. 提高 指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履行债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B. 信用风险 、描述有效的投资组合所满足的关系,给出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其标准差 之间的线性关系的是() B. 资本市场线 法律法规不健全属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实原因中的() 收藏 A. 外部原因 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资产方面将其流动性以储存起来的形式进行管理 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是() D. 资产管理理论 建立首席法律顾问负责制,参与银行重大战略决策,属于法律风险防控措施中的() D. B. ,属于什么风险()

C. 决策中法律风险的防控 金融风险监管的总体目标() 收藏 A. 稳定、公平、效率三者间的均衡 通过风险资本的计量,实现经济资本的分配优化,属于以风险计量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中的 ()D. 资本挖掘 、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减少的一种潜在损失,属于() B. 经济汇率风险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分离定理认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风险证券构成的选择() B. 关系不确定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合约的对方出现违约所引起的风险属于() B. 信用风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收藏 A.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越小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 利率期货中的多头套期保值通常应用于投资者预期市场利率将要()时。 收藏 A. 下降 以1996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市场风险的补充为标志,国际银行业的信贷风险管理进入() B. 第四个阶段 D. 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程度与信用风险呈现() 正相关 第三方评级、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的市场表现等指标属于流动性风险预警中的()收藏 A. 外部指标 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属于()收藏 A.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所属范围的经营活动、服务,以及设备设施、相关方的服务和设备等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过程,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公司HSE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从事的化工石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等的监理及经营管理活动。 3职责 综合部: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及解释。负责组织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订公司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监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总监:负责组织监理活动前因地制宜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实施组织本项目部监理过程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所有员工:提供基础信息,参与本岗位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流程,参照附录1)。 风险评价的组织 1)开展项目监理活动前,由总监负责组织,因地制宜的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2)对于重大的工程,应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总监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工作。 3)风险评价的组织者应任命HSE监理工程师为评价组组长,并授权负责风险评价的全 过程; 评价小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HSE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与风险评价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评价时尽可能使操作人员参与,提出建议。 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所监理项目的经营活动、施工作业过程,包括设计、改扩建施工、安装、设备、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及项目监理部的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人员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1)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2)按区域; 3)按设备、设施; 或上述方法的结合。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辩识方法 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给能量和能量的载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 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表面、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要求。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 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 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 ——观察工作 ——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险源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险源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指南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指南 一、方法介绍 1、工作危害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a)观察工作 b)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c)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d)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5)进行风险评价; (6)建议安全工作步骤。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分析步骤: (1)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定检查表; (2)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3)分析差异(危害),提出改正措施建议。 3、故障假设分析(WI):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对工艺过程或操作的创造性分析方法。危险分析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一、辨识更新评价步骤 (1)作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①识别确定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形成作业活动清单; ②对各项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害因素及风险进行辨识; ③对与各项危害因素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 ④判定危害因素及风险级别,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 ⑤针对评价中需要控制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⑥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更新。 (2)作业区(大队)主要领导审批作业区级一般危害因素(见附表4)和重大危害因素台帐(见附表5),并将重大危害因素台帐报厂安全环保科; 二、危害因素的辨识及风险评价 1、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为“工艺危害分析(PHA)”工艺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包括后果分析和工艺危害评价,以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工艺危害分析是装置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1)工艺危害分析的时机 生产装置在下列阶段可以进行PHA:新改扩建项目、在役生产装置

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故障假设/检查表法(What If/Checklist)、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 (3)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HAZOP:应用于新改扩建项目投用前、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What If/Checklist:应用于低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停用封存、拆除报废阶段、工艺变更过程。 FMEA:应用于分析在役装置的关键组件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也可以辨识共因失效和单一组件失效导致的危害事件、事故。 FTA:应用于由HAZOP和What If/Checklist识别出来的特定事件的分析。 (4)工艺危害分析的频次 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每三年一次,其他生产装置每五年一次。(5)工艺危害分析的实施 公司将首先采用HAZOP方法陆续对公司的所有生产装置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具体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2、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作业危害分析(JHA)”作业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害,以预防作业活动中事故的发生。

风险管理考试试题集

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保险市场进行交易的对象是一种专门商品,即(保险保障) 有符合(《保险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是我国保险公司设立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 只有(保险合是最大诚信合同)不属于保险合同一般特性 财产保险差不多险所承保的风险是下列中的(D) A 台风 B 盗窃 C 地震 D 雷击 人身保险中的医疗保险,既能够采纳补偿,也能够采取(约定给付)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关系是(合同关系)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 现在大部分发达国家采纳的保险市场模式是(垄断和竞争并存型)

经营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至少要有(1)名经国家保险监督治理机关认可的精算人员 下列中的(B)不属于财产保险合同的特点 A 是补偿性合同 B 是给付性合同 C 是具有代位求偿法律效力的合同 D 是短期合同 在下列风险中,(B)是财产保险差不多险与综合险都不承保 A 泥石流 B 地震 C 洪水 D 龙卷风 人寿保险的纯保费是依据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死亡或生存)的概率来计算 适用于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且没有法定代理人的人 A 明示代理 B 默示代理 C 托付代理 D 指定代理 依照《保险法》的规定,下列中()属于行政处罚形式之一 A 赔偿损失 B 刑事责任 C 拘役 D 责令停业整顿 由于恶劣的气候、疾病传染而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的风险因素,称之为(物质风险因素) (保险深度)是指保险费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射幸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因基于(不确定)的事件缺的利益或损失而达成的协议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doc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写: 邓琥 时间:2008.7.16 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成品车间编制

一.评价目的﹑范围及组织机构: 根据石化公司全面推行QHSE管理体系的总体部署,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化肥厂成品车间包装装置、散料运输装置和成品袋运输装置及设施的完整性进行评价,通过车间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行,为今后能够准确的识别与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成立了车间QHSE管理体系推进小组,分别由车间主任,职能人员,生产一线骨干组成。具体分工为:行政主任康进担任体系推进领导小组组长。 生产主任廉宗伟,担任QHSE推进负责人兼厂联络员。 副主任及各职能人员王兵﹑邓琥﹑李中泽为小组成员,按职能分工具体,互相配合负责各自的风险辩识和评价工作。 生产骨干毋兰生﹑彭晓东、王文勇、熊卫军、吴光辉、王伟﹑陈云、高山、杨绍光、闵峰、陈海其为小组成员,是班组体系推进小组联络员。 车间的评价范围主要是结合现有的标准,查找厂房设备的布置、工艺管线、设备结构的设计,材料及附件的选用等在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存在的不符合事项,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分析系统中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偏差,然后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建议改进的措施;分析评价车间各类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发生条件和现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分析评价涉及职业健康有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如粉尘、毒物、噪音对人员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分析本装置目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的关键设备与设施故障(失常)状态下的危害;对装置运行中固有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确定整个装置的危害等级并预测重大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提出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二.评价依据 2.1国家、行业相关的法律、规章、标准及规范(中国石油化工与销售分公司2003年编写的《化工安全工作手册》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2.2石油工业出版社《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技术》; 2.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检查标准(2001年试行) 2.4兰州石化公司QHSE办公室编写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大纲》第二篇; 2.5兰州石化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6操作法、检修规程、分析规程等(其它内容结合本单位情况补充) 三.所选用的辩识﹑评价方法:本单位使用的评价方法。 首先根据员工填写的全员危害因素调查识别表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本单位具体设施及工艺流程特点,在评价中主要采用了一般作业活动危害性分析评价法和设备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评价两种方法 四.装置简介﹑工艺流程简介: 成品车间为大化肥的后处理系统,担负尿素的计量包装和存储外运。根据其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区域可划分为散料运输;包装和成品袋运输三个系统。散运主要装置有:耙料机、4#除尘器、破碎机、三通阀及2#—7#胶带。包装系统装置有:1#—6#贮斗、5台除尘器、6台自动称及缝包机、1#—3#三通阀。袋运系统装置有:6台堆包机、1台拆码垛机、8台卸袋器及10#—18#胶带。 工艺流程简介: 颗粒尿素经化肥车间造粒塔底的刮料机刮至1#胶带上,皮带称重量计算后,通过2#胶带,经4#三通阀调节,一路经3#、4#胶带输送至散库进行间接包装;一路经7#胶带输送,经过除铁,破碎机破碎后到1#三通阀,经1#三通阀调节到8A(或8#B)胶带,再经2#(或3#)三通阀调节后进入包装料斗。进入散库的尿素由耙料机耙至5#胶带,再经6#胶带输送至7#胶带,经除铁器除铁,破碎机破碎后,到1#三通阀,经1#三通阀调节后到8#A(或8#B)胶带,再经2#(或3#)三通阀调节后进入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参考文本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 性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思想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 控制来源于风险管理的思想。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 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通过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 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 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也就是, 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 种灾害后果,它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 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去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

和分析方法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针对用人单位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案。 风险管理是构成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基本过程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风险管理基本过程 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位系的基础、输入和动力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过程,而基础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如图5-2所示,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用人单位所有作业活动中存的危害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性事件的风险等级,依据法规要求和组织OSH方针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OS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