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语》对现下教育的启示

《论语》对现下教育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7406413.html,

《论语》对现下教育的启示

作者:马若昊

来源:《学园》2015年第11期

【摘要】北宋政治家赵普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儒家思想有三个外在特色:第一,尊重传统;第二,重视教育;第三,对社会的关怀。传统指的是过去,教育则代表未来,而社会即是现在。本文结合现下的教育实际,从《论语》中的部分言论展开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论语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1-0040-01

《礼记·学记》中有:“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孔子继承和发扬了这一重教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语·子路》中就有:“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国家的兴盛,首先要有人口的富足,其次要发展经济,进化加之以教化。人口逐年增加了,经济也发展了,一群人饱食暖衣,但没有接受教育,思想不开化,处于蒙昧时期,那与动物有什么区别。经济的发展是接受教育的前提,而正是教育的长足发展才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能说孔子将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就是很功利的,孔子所说的富之,并不仅仅指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指国家的兴盛,而经济只是国家兴旺的一个方面。富之,即是人民在受教育之后,要记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一个国家在各个方面处于一种和谐而健康向上的状态。而从古至今,教育会有拘泥和死板,但从未有过停滞,这也推动了社会的一步步发展。在一个重视教化的时期,更显国富民安,人民处世有道。

教育能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建立在教书能育人的认识基础上的,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持肯定态度,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述,看本性,人与人是相近的;但看习染,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差异。有句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的确如此,大家吃的都是五谷杂粮,一样的饭,但没有两个人是近乎相同的。“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是后天习染,即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从这短短一句话里,可以反映出孔子对于教育的两大观点:第一点,后天的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致使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别;第二点,后天生活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也尤其重要,每天的耳濡目染甚至会导致一个人观念的确立或者更改,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教育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成长所受的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有其不同的条件和方式,哪一环节出了问题,便会导致很多方面接连的问题。而少儿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讲,是最为重要的。“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如此可见,少时教育养成的智能,就会如同天生的一样,而这些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便是整个一生的。孔子认为,学习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活动,有学必有教,而他本人就本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终其一生,是他自我要求的原则。知识太多了,只有通过学习,才会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