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和迁移

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和迁移

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和迁移
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和迁移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合理利用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资源,促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高新技术的发展,确保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指以人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目的,具有采集、处理、保存和提供造血干细胞 的能力,并具有相当研究实力的特殊血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脐带血采供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脐带血为与孕妇和新生儿血容量和血循环无关的,由新生儿脐带扎断后的远端所采集的 胎盘血。 第四条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和统一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置审批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卫生资源、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等实际情况,制订我 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 第六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设置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由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

员会),负责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的申请、验收和考评提出论证意见。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库建设、操作、运行等技术标准。 第八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的申请者除符合国家规划和布局要求,具备设置一般血站基本条件之外, 还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基本的血液学研究基础和造血干细胞研究能力; (二)具有符合储存不低于1 万份脐带血的高清洁度的空间和冷冻设备的设计规划; (三)具有血细胞生物学、HLA 配型、相关病原体检测、遗传学和冷冻生物学、专供脐带血处理等符合GMP、 GLP 标准的实验室、资料保存室; (四)具有流式细胞仪、程控冷冻仪、PCR 仪和细胞冷冻及相关检测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等仪器设备; (五)具有独立开展实验血液学、免疫学、造血细胞培养、检测、HLA 配型、病原体检测、冷冻生物学、 管理、质量控制和监测、仪器操作、资料保管和共享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人员; (六)具有安全可靠的脐带血来源保证; (七)具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运转经费的能力。 第九条设置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应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第九章 内皮祖细胞

第九章内皮祖细胞 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类能循环、增值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表达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的前体细胞。广义上认为EPC包括从血液血管干细胞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过程中所有一系列细胞。 第一节内皮祖细胞的分类与来源 一分类 从外周血中分离单细胞进行体外培养,3--5天后出现纺锤体形细胞,在2---3周生长达到高峰,在第4周死亡,称为早期EPC; 另一种细胞在第2---4周出现,成鹅卵石形,在4---8周呈指数生长,可存活12周,称为晚期EPC。 早期EPC主要存在于骨髓中,主要表面标记是CD133(AC133)、CD34、VEGFR-2 晚期EPC强表达所有内皮系标记VE-cadherin、FL T-1内皮一氧化氮合酶、CD31等。 二来源 EPC的来源主要有一下几种 1.血液血管干细胞 根据 (1)

造血干细胞(HSC)血细胞成分 血岛(卵黄囊的腹侧) 血管内皮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原始毛细血管网) (2)原始的HSC和EPC享有共同的细胞表面标志CD34、AC13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 (3)HSC存在的部位如骨髓、外周血、新生儿脐带血、胎儿肝、胎儿脾均已证实含有EPC。 2.髓系祖细胞 髓系祖细胞是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定向分化的前体细胞。然而,许多实验表明,在血管生成的培养条件下,髓系CD34-/CD14+单核细胞能够表达许多内皮细胞的特异标志,并可在体外形成网状结构。 成熟的CD34-/CD14+外周血单核细胞在VEGF诱导下也能分化为内皮细胞样细胞,这些细胞同时表达内皮细胞标记。把这些细胞和CD34+细胞一起注入体内时,发现他们能够结合到新生血管的管壁中去。这一实验表明不仅CD34+细胞能分化成内皮细胞,CD34-/CD14+单核细胞能够分化为有生理功能的血管内皮细胞,并可作为EPC的来源。 3.多潜能成体祖细胞 许多成体组织存在少许MAPC。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MAPC可在体外分化为内、中、外各胚层,在特定组织中定向分化为相应的干细胞。目前,成体造血组织骨髓中已被证实存在MAPC,体内外研究证实MAPC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心脏组织残留的MAPC也成功分离,研究显示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 范(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 【发文字号】卫办医政发[2009]189号 【失效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等15个“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9.11.13 【实施日期】2009.11.13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1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做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审核和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治疗技术管理规范适用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有合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来源。 (二)三级综合医院、血液病医院或儿童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血液内科或儿科专业诊疗科目。 1.三级综合医院血液内科开展成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近3年内独立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和(或)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以上。 (2)有4张床位以上的百级层流病房,配备病人呼叫系统、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供氧设施。 (3)开展儿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还应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儿科医师。 2.三级综合医院儿科开展儿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匡堂绽述;Q堕生!旦筮!!鲞箜!!翅丛型垫尘曼塑塑i坐丛!:墅P!Q塑:!生:!!:盟!:!! [11][12][13][14][15]VanItaliieCM,AndersonJM.Themoleculagphysiologyoftight junctionpores[J].Physiology(Bethesda),2004,19(6):331-338. AngelowS,AhlstromR,YuAS.BiologyofelaudinsJI.AmJ PhysiolRenalPhysiol,2008,295(4):867-876. ArrietaMC.BistritzL.MeddingsJB.Alterationsinintestinalpor- meabilitylJ1.Gut,2006,55(10):1512.1520. VallItallieCM.AndersonJM.Claudinsandepithelialparacellular trails.Ⅳ,rtlJI.AnnuRevPhysiol,2006,68(3):403-429. BalkovetzDF.Tightiunctionclaudinsandthekidneyinsieknes6 andinhealth【J】.BiⅢ?himBiophysActa,2008.7(4):1016. WillC。Fnm,lmM,Mtillel"D.Clandintightiu/Rmonproteins:novela8. peas inparaeelhlartransport[J].PetitDialInl,2008,28(6):577-584. NittaT。HatsM,GotohS。eta1.Size.selective looseningofthe bkxM—brainbarrierinclaudin-5.deficientmiceJf.JCellBiol, 2003.16l(3):653-660. HouJ,GomesAS,PaulDL。eta/.Studyofclandinfunction by眦~ interference{J1.JBiolChem,2006,28l(47):36117.36123. VanItallieCM,HolmesJ,BridgesA.et a1.ThedensityofsnluU tightiunctionporesvariesamongcelltypesandisincreasedbyex. pressionofclaudin-2[J].JCellSci,2008。121(Pt3):298-305. SimonDB,LuY,ChoateKA,eta1.Paracellin—1.arenaltightiune. tionproteinrequiredforparaeellularM92+resorption[J].Science, 1999。285(54“):103一106. SonS,KojimaT,DecaensC,eta1.Knockdownoftishtiunction protein claudin-2 prevents bilecanalicularformationinWIF—B9 cells[J].HistechemCellBiol,2009,13l(3):411424. DecaensC,RodriguezP,Bo血haudC.eta1.Establishmentofhe. patiocellpolarityintherathepatonm—humanfibroblasthybrid WIF—B9.Abiphasicphenomenon going froma simpleepithelialpo. 1arizedphenotypetoanhepaticpolarizedone[J].JCellSCi,1996,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53? 109(Pt6):1623-1635. DecaensC。DurandM。Gl'OSseB,et a/.骶ichiltivitromodeIscould bebestusedtostudyhepatocytepolarity?[J].BiolCell,2008, 100(7):387-398. Hadj.RabiaS,BahiaL,Vab№P,efa/.Claudin.Igenemutations inneonatalsclemsingeholangitisassociatedwithichthyosis:atight junction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4,127(5);1386一1390. TamoraA。KitanoY.HataM.et a1.Megaintestine inclaudia—15一 deficientmice[J].Gastroenterology,2008,134(2):523-534. ZhaoJ,deVeraJ。NarashimaS,eta1.R—spondinl.anovelintest/. notrophiemitogen,amelioratesexperimental colitisinmice[J]. Gastroenterology。2007,132(4):1331.1343. JoVOVB,VanItllieCM,ShaheenNJ,一a1.Clandin—l8:adominant tightjunctionproteininBarrett’sesophagusandlikelycontributor toitsacidresistance[J].AmJPh【ysiolGastmintestLiverPhsiol。 2007.293(6):1106.1113. FasanoA.Physiological,pathological,andtherapeuticimplications ofzonulin—mediatedintestinalbarriermodulation:livinglifeonthe edgeofthewall[J].AmJPathol。2008。173(5):1243?1252. VallItallieCM.BttsL.SmedleyJG.村a1.Structureoftheclaudin. bindingdomainofClostridiumpeffringensenterotoxin[J].JBiol Chem.2008,283(1):268-274. TsukitaS.FuruseM.Claudin.basedbarrierinsimpleandstra!ified cellularsheets【J].CurrOpinCellBi01.2002.14(5):53l-536. Fu兀lseM,HataM,FumseK,eta/.Clandin—hasedtightjtill(-tions瓣 crocialforthemammalianepidermaltmrtier:aIetKsonfrmnclaudin.1.de- ficientnficeIJ】.JCellBiol,20112,156(6):1099一1111. NlessenCM.Tightjunctions/a,therensiunctions:basicslructure andfunotion【JI.JInvestDermatol,2007.127(11):2525.2532. 收稿U期:2009旬3-23修同日期:2009-07-02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陈闽荔’,张金莲△(综述),吕建国(审校)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天津300051) 中圈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09)18-2753-04 摘要: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是一类能够迁移、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 的前体细胞,属于干细胞群体,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及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还可在一定条件下分化为心肌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密切,为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临床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细胞移植 Progress aboutEndothellalProgenitorCelisinTreatinglschemicHeartDiseaseCHENMin.1i.ZHANGJin?lian,LVJian-guD.(DepartmentofCardiology,ChestHospitalofT/a彬n,‰njin300051,China)Abstract: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isthepmcellofendothelialcells.whichCallmigrate,proliferate anddifierentiatetheprocellofmaturetIresselendothelialeelIs.Theybelongtostemcells.whichparticipatenotonlytheembryonicvaseularization。butalsothevascularneogenesisafterbemandrepairprocessafterendo.thelialinjury.Therecentresearchessuggestedthat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shoul‘JberelatedtoComnary heartdiseasecloselyaboutitsgenesis.developmentandtherapy.EPCpreovides a newideasforthetrea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Thisarticlereviewedthe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clinicalstudiesof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inischemicheartdisease. Keywords: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Isehemieheartdisease;Therapy:Celltransplantation 缺血性心脏病(isehemicheartdisease,IHD)是由 于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 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在急性缺血时,心肌 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凝固性坏死;慢性长期血供不 足使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残余的心肌细 胞无法莺建坏死的组织,心脏功能随着时间进行性 恶化,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约占90%。IHD 是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慢性心 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重建血供,而不能修复损伤和坏死心肌。近几年兴起的干细胞移植治疗IHD不仅可以再生血管,而且可以再生心肌,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血管内皮前体细胞或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是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能够特异性归巢于血管新生组织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属于干细胞群体,既可自我更新 又能定向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再 生和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还可在一定条件下分化 为心肌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也为缺血 性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1EPC概述 1.1EPC的来源胚胎期第13~15天,胚外造血 启动,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的一些间充质细胞逐渐 聚集成条索或团块状,形成血岛。这些细胞团结构 进一步出现腔隙化改变,聚集在细胞群中央的细胞…㈨㈨………州 万方数据

脐带血干细胞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18卷 第4期2006年8月 Vol. 18, No. 4Aug., 2006 脐带血干细胞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顾东生, 刘 斌,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20) 摘 要:作为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HSCs/HPCs)的另一 来源,脐带血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恶性和非恶性疾病。脐带血中HSCs/HPCs 的质与量是决定其临床应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脐带血中还存在多种非造血的干细胞和前体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和非限制性体干细胞(unrestricted somatic stem cells, USSCs)等,这些细胞可能会在未来的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还讨论了脐带血的临床应用及HSCs/HPCs 的体外扩增、增加HSCs 归巢和再植能力等提高其临床应用能力的相关研究。关键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图分类号:R322.2; R323.3; Q813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rd blood stem cells GU Dong-Sheng, LIU Bin, HAN Zhong-Chao*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ianjin 300020, China) Abstract: Umbilical cord blood (UCB),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of hematopoietic/progenitor stem cells (HSCs/HPCs),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for a large number of malignant and non-malignant disorder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HSC and HPC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n which the capacity of UCB to perform clinical function depends. Other non-HSCs/HPCs, such a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nd unrestricted somatic stem cells (USSCs), also present in cord blood, which may play a future role in cell therapy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This review also covers the efforts to expand HSCs and HPCs ex vivo and recent studies on attempts to enhance the homing and engrafting capability of HSCs as means to enhance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UCB. Key words: umbilical 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收稿日期:2006-04-25 基金项目:“863”计划(2003AA205060);“973”项目子项(2001C B5101) 作者简介:顾东生(1981—),男,硕士研究生;刘 斌(1973—),男,硕士,助理研究员;韩忠朝(195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 :1004-0374(2006)04-0323-05 1988年,Broxmeyer 首先以实验证明脐带血(umbilical cord blood, UCB)中富含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法国Gluckman 等[1]在巴黎圣路易斯医院为一位患有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贫血的儿童实施了世界上首例脐带血移植术,并取得成功。从此,人们对于一直被当成废弃物丢掉 的胎盘和脐带血有了全新的评价和认识,至今,各国学者对脐带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很大成绩。本文对脐带血中存在的多种干/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1 脐带血干细胞 在现阶段,脐带血之所以能够应用于临床治疗

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第八章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一、A型题 1.细胞凋亡的概念是 A.由体内外因素引起的细胞渐进、缓慢的病变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B.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C.由体内外因素诱导的一种生理性、主动的细胞死亡方式 D.由体内外因素引起的细胞急性、严重的改变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E.由体内外因素诱导的一种病理性、被动的细胞死亡方式 [答案] B [题解] 细胞凋亡是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2.有关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确保机体正常发育D.保证机体正常生长 B.维持内环境稳定E.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 C.促进生物进化 [答案] C [题解] 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包括:①确保机体正常发育、生长;②维持内环境稳定;③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并不包括促进生物进化。 3.有关细胞凋亡的特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由较弱刺激触发,可见于生理或病理情况 B.DNA片段化,电泳时呈“梯”状条带 C.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反应 D.主动过程,耗能,无需新蛋白合成 E.胞膜皱缩内陷,分割胞浆成凋亡小体 [答案] D [题解] 细胞凋亡不仅是一个主动过程,需要耗能,而且还需要有新蛋白质合成。 5.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是 A.Bcl-2 D.c-myc B.Fas E.Bcl-XL C.突变型p53 [答案] B [题解] Bcl-2、突变型p53和Bcl-XL都是抑制凋亡基因,而c-myc是双向调节基因,只有Fas基因是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 6.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是(0.377,0.392,03临床) A.Fas D.Bcl-2 B.野生型p53 E.Bcl-Xs C.c-myc [答案] D [题解] Fas、野生型p53和Bcl-Xs是抑制凋亡基因,而c-myc是双向调节基因,只有Bcl-2是抑制凋亡基因。 10.细胞凋亡时发生的变化下列哪一项出现最早? A.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D.核酸内切酶激活 B.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E.核转录因子激活 C.凋亡蛋白酶激活 [答案] B [题解] 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使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随后才引起凋亡蛋白酶激活、核酸内切酶激活以及核转录因子激活。 11.细胞凋亡的双向调节基因是 A.野生型p53 D.Bcl-2 B.Fas E.Bax C.c-myc [答案] C [题解] 野生型p53、F as和Bax是促进凋亡基因,Bcl-2是抑制凋亡基因,而c-myc才是细胞凋亡的双向调节基因。 13.细胞凋亡的主要执行者是 A.核转录因子和核酸内切酶D.凋亡蛋白酶和谷氨酰胺转移酶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一)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一) 【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是一类能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同时也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大量的研究显示,动员和移植的EPCs可提高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能力,促进损伤血管的修复和再内皮化,这为治疗以坏死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EPCs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及其在治疗性血管新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内皮祖细胞的来源 内皮祖细胞(EPCs)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细胞。1997年Asahara等〔1〕首次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得至CD34+细胞,因其在体外可向内皮表型细胞分化,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并且参与血管形成,故将此命名为EPCs。EPCs也叫成血管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能循环、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缺乏成熟内皮细胞的特征性表型,不能形成管腔样结构。EPCs起源于胚外中胚层卵黄囊血岛,由位于血岛外层的造血/成血管细胞(又称原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共同起源)分化发育而来。目前,许多研究证明,EPCs在成人外周血,人脐带静脉血和骨髓中均有分布,且人外周血、脐带血的EPCs均来自于骨髓。EPCS的来源还有多潜能成体祖细胞(multipotentadultprogenitorcells,MAPCs)、骨骼肌〔2〕。Lin等〔3〕发现骨髓来源的EPCs增殖能力明显高于成熟循环内皮细胞,两者体外扩增能力之比为50:1。在骨髓内EPCs与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可影响EPCs的发育、增殖、动员和迁移。Murahara 等〔4〕用免疫磁珠分离法从脐血中成功地分离出EPCs,这些细胞经培养可以摄取as-LDL,释放NO,表达VE-cadherin、CD31和vWF。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到裸鼠肢体缺血模型,发现EPCs参与了缺血局部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因此脐血可成为EPCs研究的细胞来源。Gehling 等〔5〕从G-CSF动员的外周血中分离到CDl33+细胞,在VEGF和干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下形成了内皮细胞。 Zengin等〔6〕研究发现在成人几乎各个脏器的大中血管的平滑肌和外膜之间存在一个“血管发生区域”,该区域中也存在着CD34+、VEGFR-2+的EPC,并且有少部分细胞为CD45+。该区域可能是出生后血管发生的源泉,且与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 2EPCs的表面标记 由于EPCs与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s)有着共同的起源,所以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表面标记,如CD34、CD133、VEGFR-2、Eph等;EPCs进一步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两者都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志,包括VEGFR-2、Tie-1、Tie-2和VE-cadherin〔7〕。这些相同的表面标记使EPCs的分选变得非常困难,其中有3个最重要的表面标志:CD34、CD133、VEGFR-2。一般将CD34+/CD133+/KDR(VEGFR-2+或Flk-l+)的细胞定义为EPCs。有研究表明,同时表达CD133、VEGFR-2和CD34的细胞具有迁移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能够促进出生后的血管形成。 CD34是一种白细胞分化抗原,它选择性地表达在造血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间质前体细胞和各种问质肿瘤细胞中,是骨髓、外周血和脐血中HSCs的主要标志,可同时识别出包括HSCs、EPCs和成熟内皮细胞的混合细胞群。从外周血中分离出的CD34细胞在体外能够向内皮细胞分化,在体内能够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因此,这些细胞可能大多数为EPCs。但是,近来研究发现,CD34-细胞群体中也含有EPCs〔8〕,这使得用CD34来富集EPCs的方法受到挑战。 CD133(又称AC133)是存在于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的糖基化多肽,含有5个跨膜结构域,包括膜外的N端及胞浆内C残端,选择性地在人类胎肝、骨髓和血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114? ?综述? !随废匡堂!Q塑生!!旦箜垫鲞笙12期£!型型丛型丝些:旦竺:2Q塑:!!!:垫:盥垒!兰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严卓综述李结华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心内科,合肥230022) 冠心病(CHD)是现代社会严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极高。内皮细胞的损伤与CH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作为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组织缺血及血管损伤时动员入血,参与微血管的生成及血管内皮的修复,在冠心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莺要的作用。现就|IIL管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冠心病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lEPCs的定义及其生物学特性 1.1EPCs的起源与分化:血管祖细胞是指能产生成熟的、有功能的血管壁细胞和前体细胞群,主要包括内皮祖细胞(EPCs)、平滑肌祖细胞(smoothmuscleprogenitorcells,SMPC)、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estemcells,HSC)、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和其他来源的前体细胞‘“。EPCs是一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源于中胚层、发源部位邻近并具有发育和分化为外周血细胞和血管壁细胞功能的细胞群‘“。1997年,Asahara等报道f自成人体内分离纯化的CD34+的造血祖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分化成内皮细胞表型.表达内皮细胞标记并整合进缺血部位的新生皿管中,这些细胞即为EPCs。在体外,EPCs能吸收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荆豆凝集素(ulexeuropeaslectin)形成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在体内,EPCs能募集、归巢到血管损伤区,分化为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再生。 1.2EPCs的分离、表面标记和体外诱导分化:EPCs主要集中在骨髓,同时在外周血及胎肝、脐带血中亦有存在。日前,用于EPCs的体外分离纯化的方法有两种。包括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对于EPCs的表型特征尚存在诸多争议:最初内皮祖细胞被定义为既有造血细胞的标记如CD34,又有内皮细胞的标记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一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一2,VEGFR一2)的一群幼稚细胞,随着细胞的分化,幼稚细胞的特征(CD34)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内皮细胞的表型特征。骨髓中的EPCs进入外周血后会逐渐丧失CDl33抗原而CD34和VEGFR一2表犁仍可呈阳性,而且还表现出血管内皮细胞钙粘素、CD3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E选择素以及结合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阳性特征。随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Dl33在成熟内皮细胞以及单核细胞不表达,由此可见,CDl33+/VEGFR+的细胞町能更能反映内皮祖细胞,但至今的研究尚未发现EPCs失去CDl33标志的准确时间和机制。,同时有研究证明.造血千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群也有分化为内皮细胞,并形成内皮样结构的能力,如脂肪组织来源的于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能分化为内皮细胞,并拥有促进血管新,圭的潜能…。所以,目前尚难定义一种“真正”的内皮祖细胞。 有研究发现|41,EPCs有迟发性高增殖能力,体外培养时EPCs的扩增能力是1000倍,而成熟的内皮细胞仅为20倍。成熟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能很快进入增殖期。但4~6周后增殖活力即逐渐下降。与此相反,外周血、胎肝、骨髓来源的EPCs细胞在15—20d后形成迅速生长的鹅卵石样内皮细胞层,并能稳定传代30次以上,其增殖潜能是脐静脉内皮细胞的lo倍。EPCs在VEG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能归巢到缺血组织参与新生血管形成。EPCs作为血管内皮的前体细胞。也具有与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相似的特性,如能表达内皮系特异性抗原,能摄入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并能与荆豆凝集素反应,在体外培养7~10d的内皮祖细胞成纺锤形内皮细胞样并町成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特征,能分泌维持正常血管功能的活性物质,作为组织工程再生内皮化的种子细胞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能分泌抗血栓形成的生物活性物质。 1.3EPCs的动员、迁移、归巢:EPCs在骨髓分化完成后,经过动员经血液循环到达损伤部位并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参与损伤部位内皮的修复和新生血管的生成,这一过程被称为EPCs的动员,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如VEGF、G—CSF、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细胞因子(SCF)和基质细胞衍牛因子一l(SDF一1)等细胞因子在EPCs的动员、归巢和分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H1。EPCs的分化与粘附分子、粘附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微环境有密切关系。有研究指出,C一反庇蛋白可抑制EPCs的分化。用C一反应蛋白处理EPCs,可通过抑制eNOSmRNA的表达,显著抑制EPCs的分化,并加速其凋亡冲J。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IOa与EPCS表面的趋化子受体CXCR一4结合,在EPCs的归巢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中再生EPCs数目,可能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另外,体内缺血、血管损伤可动员骨髓中的EPCs,使其向外周循环迁移,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促进形成新牛血管,缓解组织缺血和修复血管损伤。Shintani等的研究也支持这个结论。 1.4EPCs的功能和病理生理意义:胚胎血管有丽个过程发育,即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血管发生是指中胚层衍生的血管母细胞在发育胚胎中形成原始血管网,血管生成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中生长出新的毛细血管。最初的学者认为成人血管仅由血管新生来维持和修复,但EPCs的发现提示在成人也存在血管发生。有研究证实,在新生血管中有约25%的内皮细胞有EPCs增殖分化而来一j。同时有研究指出,EPCs不仅参与生理性血管形成,而且在多种病理状态下也能被动员入外周循环,增强代偿性血管重建并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现('D133(+)EPCs参与其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生长。 2EPcs与冠心病 2.1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的变化:研究证实¨…,冠心病发生 万方数据

卫生部关于印发《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发文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 2001.01.09 生效日期: 2001.02.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文号:卫医发(200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为贯彻实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保证脐带血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我部制定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计管理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管理规范(试行)》 二○○一年一月九日 附件: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管理规范(试行)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设置管理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一、机构设置 (一)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以下简称脐带血库)实行主任负责制。 (二)部门设置 脐带血库设置业务科室至少应涵盖以下功能:脐带血采运、处理、细胞培养、组织配型、微生物、深低温冻存及融化、脐带血档案资料及独立的质量管理部分。 二、人员要求

(一)脐带血库主任应具有医学高级职称。脐带血库可设副主任,应具有临床医学或生物学中、高级职称。 (二)各部门负责人员要求 1.负责脐带血采运的人员应具有医学中专以上学历,2年以上医护工作经验,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者。 2.负责细胞培养、组织配型、微生物、深低温冻存及融化、质量保证的人员应具有医学或相关学科本科以上学历,4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并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技术经验和较高的业务指导水平。 3.负责档案资料的人员应具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医学知识,熟悉脐带血库的生产全过程。 4.负责其它业务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以上学历,熟悉相关业务,具有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验。 (三)各部门工作人员任职条件 1.脐带血采集人员为经过严格专业培训的护士或助产士职称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经考核合格者。 2.脐带血处理技术人员为医学、生物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经培训并考核合格者。 3.脐带血冻存技术人员为大专以上学历、经培训并考核合格者。 4.脐带血库实验室技术人员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经培训并考核合格者。 三、建筑和设施 (一)脐带血库建筑选址应保证周围无污染源。 (二)脐带血库建筑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总体结构与装修要符合抗震、消防、安全、合理、坚固的要求。 (三)脐带血库要布局合理,建筑面积应达到至少能够储存一万份脐带血的空间;并具有脐带血处理洁净室、深低温冻存室、组织配型室、细菌检测室、病毒检测室、造血干/祖细胞检测室、流式细胞仪室、档案资料室、收/发血室、消毒室等专业房。 (四)业务工作区域应与行政区域分开。

细胞凋亡与肿瘤

细胞凋亡与肿瘤 巴桑卓玛 (西藏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摘 要 细胞凋亡是一种进化保守的细胞死亡形式,不仅在正常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认为,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凋亡调控基因已被看作是一类新的肿瘤发生相关基因。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平衡失调的结果,细胞凋亡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因此研究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不大是肿瘤治疗的新思路。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诱导 治疗 肿瘤 多细胞机体,包括人,均存在着细胞增殖与死亡的平衡,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二者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此矛盾的运动发展推动着机体的生、老、病、死。传统的肿瘤研究者关注的首先是细胞的增殖。肿瘤细胞是永生性细胞,如何抑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是他们首先考虑的问题。然而,机体还存在另一普遍现象,即死亡。细胞的死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necrosis)。它是由于局部缺血、高热、理化因素及微生物的侵袭所致的细胞急速死亡。其重要的特点是细胞肿胀、溶解、释放出裂解产物,使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另一种是生理性死亡———凋亡(apoptosis)。 1 细胞凋亡与一般的死亡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形态学特征: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在一定诱导条件下接受指令而发生的程序化事件,是导致最终自我消亡的生命活动。发生时首先是染色质的凝集,嗜碱性染色增强,然后细胞核崩解,此时线粒体保持形态正常,最后细胞体积缩小,一部分细胞质和核碎片进入由膜包被的程序死亡小体,它们从细胞表面出芽脱落,并被组织专职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吞噬。由于细胞内容物不泄漏,因而没有炎症反应。 生化特征:染色质降解,核小体间连接DNA部位被降解,产生寡聚核小体DNA 片段,即180-200bp整数倍的不同长度的DNA片断。 细胞凋亡的化学信号:在细胞程序死亡时出现快速持续的Ca2+浓度上升。如在胞质钙离子载体tributyrin和抗-CD3抗体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中就发现有钙离子浓度升高的现象。研究发现Ca2+增加与A TP一起作用于染色质,使原来折叠的很紧的染色质变松散,露出亲水部分,以便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水解。Danson (1993)发现Ca2+可以参与Ca-calmokulin dependent phospatase作用,产生凋亡。Wornonicz提出Ca2+可以直接作用于核内转录因子引起凋亡。另外Ca2+还可活化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规定试行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 理规定试行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合理利用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资源,促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高新技术的发展,确保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指以人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目的,具有采集、处理、保存和提供造血干细胞的能力,并具有相当研究实力的特殊血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脐带血采供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脐带血为与孕妇和新生儿血容量和血循环无关的,由新生儿脐带扎断后的远端所采集的胎盘血。 第四条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和统一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置审批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卫生资源、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等实际情况,制订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 第六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设置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由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负责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的申请、验收和考评提出论证意见。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建设、操作、运行等技术标准。 第八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的申请者除符合国家规划和布局要求,具备设置一般血站基本条件之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基本的血液学研究基础和造血干细胞研究能力;

(二)具有符合储存不低于1万份脐带血的高清洁度的空间和冷冻设备的设计规划; (三)具有血细胞生物学、HLA配型、相关病原体检测、遗传学和冷冻生物学、专供脐带血处理等符合GMP、GLP标准的实验室、资料保存室; (四)具有流式细胞仪、程控冷冻仪、PCR仪和细胞冷冻及相关检测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等仪器设备; (五)具有独立开展实验血液学、免疫学、造血细胞培养、检测、HLA 配型、病原体检测、冷冻生物学、管理、质量控制和监测、仪器操作、资料保管和共享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人员; (六)具有安全可靠的脐带血来源保证; (七)具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运转经费的能力。 第九条设置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应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一)申请单位名称、基本状况; (二)拟设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名称、规模、任务、功能、组织结构、资金来源等; (三)拟设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服务对象、需求状况、机构运行的预测分析; (四)拟设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选址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五)拟设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将开展的业务项目、技术设备条件和技术人员配置的资料; (六)审批机关规定提交的其它材料。 第十条符合申请条件者,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初审推荐,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