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文学题库

现代文学题库

第三章十七年诗歌

第一节诗歌创作概观

1、歌颂新中国、新生活,歌颂革命理想与人民英雄是此期诗歌的主旋律。老诗人的新作。

2、基本的表现手法与新诗形式之探讨。“大跃进”民歌之评价。

3、中青年诗人是诗歌界主力军。一些重要的诗人。青年诗人中的两大特点。

4、抒情诗、叙事诗之成就以及少数民族长篇叙事诗之发掘与整理。

第二节贺敬之的诗

一、生平与创作

贺敬之(1924-),山东峄县人。

诗作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某种具体感受的抒情短诗,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等;另一类是描绘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

二、作品分析

贺敬之是一位谨慎的诗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时间里,他只有一本薄薄的《放歌集》。谢冕称:“他总是迈着稳重的步子,扎扎实实地前进。贺敬之很少败笔。这是一个拿起笔来便有烈火惊雷的诗人,却也是一个轻易不拿起笔来的诗人。当别人在那里放怀歌唱的时候,贺敬之在冷静地审视着、思索着。他并不轻易歌唱,但总在酝酿着情感的电火雷鸣……贺敬之每写一首诗,大致上总是代表他实际水平的一首诗,而且往往地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首诗。贺敬之相当稳定地保持了他的创造水平线……我们可以向贺敬之提出更高写作的要求,但却无法对他严肃的艺术操守加以责难。”

1、创作目标明确。他歌颂的对象是“用真情实感去歌颂光明事物——我的党、人民和社会主义祖国”。这一明确的创作目标,使他在创作心态和道路上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明显地具有稳健和自信的特点。

2、“代言人”角色。贺敬之从来不以“个人”的身份抒情,他始终站在群体的立场上表达公共的情感。他有强烈的“代言人”的角色认同,这一心态本身就具有了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保障。……他确实是极少“失手”,他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在一片赞美声中走过的诗人。

3、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是一个巨大的道德精神广场,是道德语词的狂欢节,它体现着时代追求的高尚而纯真的道德。……为了道德理想成为观念统治,诗人强调浪漫主义的创造精神。

第三节郭小川的诗

一、生平与创作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河北省丰宁县人。“马铁丁”为笔名写作《思想杂谈》。1955-1956年,创作了以《致青年公民》为题的组诗,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1956-1965年,先后出版了九本诗集。

二、诗歌成就

与贺敬之一样,郭小川有着延安一代青年共有或特有的个人履历和精神向往,有着单一向度的理想主义情怀。P135孟繁华,P264-267教材。

三、“突围”的欲望与矛盾的文本

但郭小川也与贺敬之不同,贺敬之的政治观念与艺术观念是合二而一的,他的内心没有矛盾和冲突,诗人的创作完全是为了体现他对现实中心话语的理解,竭尽全力地去阐释并维护它。而在这一点上,郭小川似乎就不“那么坚定”,他一度表示出了自己的犹疑、矛盾、彷徨甚至是“写不下去”的苦恼。尽管他称:“我所向往的文学,是斗争的文学。我自己,将永远不会把这一点遗忘,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我动起笔来,那就是由于这种信念催动了我的心血。”但郭小川的这一表述被事实证明是存有疑问的。就在他作了上述表达之后他接着指出:但是,我越来越懂得,仅仅有了这个出发点还是远远地不足,文学毕竟是文学,这里需要很多很多新颖而独特的东西,它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的海洋,但它应当是从海洋中提炼出来的不同凡响的、光灿灿的晶体。

就因为这个原故,在我写了一些那样的东西之后,这许许多多的念头常常苦恼着我,有时真理放弃这个工作,去作自己还能够作的事情。实在的,我是越来越感到不满足了,写不下去了,非得探寻新的出路不可了。(《向困难进军》)郭小川的这番倾诉并非姿态,就在他袒露对“新颖而独特的东西”情有独钟的时候,他已经写出了诸如《致大海》、《山中》、《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等作品。这些作品与他自己的《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闪耀吧,青

春的火光》这样高唱时代主旋律的作品相比,在情感和倾向上多少显示出了诗人的“暧昧性”。他不仅偏离了公共性,诉说了他自己,而且在生活中充满了“诗意”的时代,他表露了他的“心将不免忧伤”等不合时宜的想法。

《致大海》P137;

《白雪的赞歌》分析见P138-141;

两年后,写出那首尽人皆知的《望星空》,P141-143孟。郭小川现象中的独特景观:一方面他惟恐落后于时代,有辱自己的历史和时代使命,因此他必须努力在主旋律的高音区捕捉并突现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他对“作者的创见”又有深刻的觉醒,对“现成的流行的政治语言的翻版”有特别的警觉。

60、70年代,郭小川有意识地向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话语回归。《厦门风姿》、《林区小唱》、“新边塞诗”等。

《厦门风姿》,四易其稿,反映了他创作上的谨慎态度。他的抒情才华在很大程度上掩饰了他的一些概念化的理性原则。这是一首60年代最出色的抒情作品,因此也更典型地反映出了郭小川“受挫”后重返起点的心态特征。

1、诗歌形式的学习和运用

50年代采用当时流行的“楼梯式”;稍后《白雪的赞歌》等叙事诗采用了当时常见的“半自由体”,后来《将军三部曲》等又出现较大的变化,更多借鉴了传统散曲小令节奏明快的特点;60年代初《林区三唱》等,在散曲小令基础上吸收了民歌中比兴手法,开始显示出诗人独特风格的雏形。

其标志是1962年3月至6月创作的《甘蔗林—青纱帐》,是诗人艺术成熟的代表性作品。

2、“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

诗人选取“甘蔗林”与“青纱帐”这两种既具有南北特征又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感物言志,将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恣意铺陈,竭力渲染,大量采用了排比的修辞形式,集短句为长句,强调段与段、行与行之间的对称,使作品形成了排列上的均齐和音韵上的严整。作品浩荡的气势与诗人热烈的诗情相适应,表现出郭小川诗歌雄浑壮美的艺术风格。这种在“半自由体”基础上融合古典辞赋特点的诗体,正适合郭小川诗歌既长于思辩,又总是充满浓烈感情的表现特点。

第四节闻捷的诗

一、生平与创作

闻捷(1923—1971),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县人。短诗集《天山牧歌》,1959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

二、作品分析

短诗集《天山牧歌》,初版于1956年,诗集中《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为人们最为称道的两组爱情诗。

1、作品以“牧歌”的形式来表现“颂歌”的主题。以一个汉族诗人的眼光来发现奇彩瑰丽的边疆风情,取得了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音乐方面如被誉为“西部歌王”王洛滨的歌曲,“大坂城的姑娘”译误,里面的歌词“带着你的妹妹”,其实是“带着你的嫁妆”。)

异族风情与政治观念的融合,产生了《天山牧歌》最大的特色是既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充满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力扬在《谈闻捷的诗歌创作》(《人民文学》1956年2月号)里评说:“歌唱的是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爱情;是和劳动紧紧地相结合着的爱情;是服从于劳动的爱情;是以劳动为最高标准的爱情;是有着崇高道德原则的爱情。”

《舞会结束以后》,琴师和鼓手追求失败,而阿尔西到发电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种瓜姑娘》,枣尔汗姑娘拒绝求爱者的理由,是“要我嫁给你吗?你衣服上少着一颗奖章”。

《金色的麦田》,巴拉汗姑娘与情人相约的婚期,是“等我成了青年团员,等你成了生产队长”。

有人认为落入庸俗社会学的窠臼,将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处理为“奖章加爱情”的简单公式。

2、从艺术上看,摄取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恋爱场景,描摹情人间曲折微妙的内心活动。

《苹果树下》,那对恋人间的朦胧情愫和心理变化,就在一种象征性的劳动生活的情景中,获得了巧妙传神的表现:小伙子从春天追到夏天,又从夏天追到秋天;在春天,“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到了秋天,姑娘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她对小伙子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苹果的成熟与爱情的发展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翻开这部诗集,一幅幅明丽动人的民俗风情画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这里有维吾尔族的婚仪,有哈萨克青年恋爱游戏“姑娘追”,也有伊斯兰传统的“尔得节”等。

《复仇的火焰》,是“诗体小说”,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扛鼎之作。

第三章十七年时期的诗歌

一、新诗概述解放前,存在着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大诗歌创作阵营。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新诗史作出的估价,把五四以来的新诗归结为两个相互斗争的阵营,一类是以郭沫若、殷夫、臧克家、蒲风、艾青、田间、袁水拍及解放区诗人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派,一类是以胡适、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为代表的反动的资产阶级文艺作家团体。这样的政治性两极划分,使得一批诗人在阶级斗争很坚锐的年代退隐诗坛。40年代活跃于诗坛的九叶诗派和七月诗派在解放后都淡出诗坛,一些诗人在政治运动中受到迫害,一些诗人转易他行。50年代初期,诗人主要处于思维调整期,有审美价值的诗歌作品不多,主要是颂歌。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标志着一个颂歌时代的开始(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巨人终于诞生了。)其后郭沫若的《新华颂》(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翁。)、胡风的《时间开始了》(《欢乐颂》)、田间的《祖国颂》、艾青的《国旗》、臧克家的《有的人》、冯至的《我的感谢》具有代表性。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成为颂歌难以逾越的作品。50代前期的诗歌具有两大主题:和平和建设。你让祖国的山川/变得这样美丽,清新,/你让人人都恢复了青春,/你让我,一个知识分子/又有了良心。--冯至《我感谢》。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臧克家《有的人》接着,一系列政治运动,反右斗争,使一批老诗人离开诗坛,诗歌创作逐显凋零。1957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诗坛出现了短暂的生气,出现了一些触及时弊,干预现实的作品。如流沙河的《草木篇》、艾青的《养花人的梦》、郭小川的《望星空》等。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委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如今唱歌用箩装,千箩万箩堆满仓。莫看都是口头语,放到田里变米粮。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50年代后期的收获主要在叙事诗,抒情诗在反右的冲击下逐渐衰落。60年代,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和升级,政治抒情诗主导诗坛,诗歌变了“战歌”,标语化、口号化、政治化,政治抒情诗一统天下。二、抒情诗代表诗人1、郭沫若:出版了《新华颂》、《毛主席的旗帜迎风飘扬》、《百花集》、《百花齐放》、《骆驼集》等诗集。这些诗歌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具有标语口号的倾向。《新华颂》是献给新生政权的第一声歌唱。2、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是共和国第一代杰出的诗人。从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开始,诗人进入了旺盛的创作期。以后他先后写了《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等叙事诗以及抒情诗《望星空》。其中《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是建国后长篇叙事诗的优秀作品。60年代,他创作了《厦门风姿》、《乡村大道》、《青纱帐-甘蔗林》、《祝酒歌》、《西出阳关》等一批作品,形成了自己雄浑而深遂的艺术风格。“文革”期间,他创作的《团泊洼的秋天》、《祝寿》、《秋歌》,心怀隐忧,深沉而悲慨。郭小川作为一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诗人还善于把强烈的时代精神与自身日益成熟的诗歌艺术结合起来,借助浓郁的抒情、鲜明的形象和巧妙的构思,以触动读者的心灵并引起长久的思索。他曾采用阶梯式、民歌体、自由诗、新辞赋体等多种诗体形式进行创作,尤其是在学习我国民歌和古代诗歌、词赋的表现手法,倡导与实践新格律体诗歌创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郭小川诗作的总体特色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闪耀着哲理的火花。贺敬之曾评价郭小川的诗为“一位毕生为祖国和人民事业而斗争的忠诚战士的心灵中发出来的”歌。无论是欢呼新中国的诞生,还是描绘社会主义建设的欣欣向荣的图画,他的诗都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这是他诗之灵魂所在。郭小川还善将对人生、对事物细致、敏锐的观察,凝炼为哲理性主题,这使他的许多诗立意深刻、发人深省。在艺术表现上,他创造地继承感物言志的古诗词传统,还就诗的格式进行了各种尝试,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都在他的诗中得以挥洒自如地应用。饱满的政治热情,不屈的战斗意志,政直坦白的心灵是郭小川人格和诗品的三个重要因素。3、贺敬之(1924-):山东枣庄市人。一九三九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开始发表作品。一九四零年赴延安,后与丁毅等合著歌剧《白毛女》。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是以新歌剧《白毛女》而闻名天下的诗人。他的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抒情短诗。这类作品一般是表现他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如《回延安》、《桂林山水》、《三门峡-梳妆台》等。二是长篇政治抒情诗。主要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峰之歌》、《中国的十月》等。他的政治抒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突出。贺敬之的诗是时代的颂歌。他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抓取时代的重大的事件、主要的生活内容,而不去吟唱那些与人民无关的眼泪和悲伤。《回延安》表现了延安的巨大变化,赞颂了延安的历史功绩,指明“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的意义;《雷锋之歌》挖掘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含;《十月颂歌》是新中国十周岁的礼赞。贺诗通过想象、夸

张、幻想等手法,将建立于革命理想基础上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得十分突出。贺诗注意吸收民歌和古诗的营养,又不排斥外国诗歌的影响,如“信天游”体与“楼梯式”(马雅可夫斯基)就被诗人以熟练的笔法熔铸为一体。4、闻捷(1923-1971):当代诗人。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禄。江苏丹徒人。小学毕业后在南京一家煤厂当学徒。1938年流亡汉口参加抗日救亡演剧工作。1940年赴延安,在陕北文工团工作,后入陕北公学学习,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45年任《群众日报》记者组组长。1949年随军到新疆后任新华社西北分社采访部主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1955年发表了《吐鲁番情歌》等诗作,结集为《天山牧歌》出版,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抒情诗集,笔调深挚优美,风格清新明丽,富含民歌风味,备受文坛瞩目。1957年调中国作协从事专业创作。1958年任作协兰州分会副主席,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生活,出版了诗集《祖国,光辉的十月》、《东风催动黄河浪》、《河西走廊行》,自选集《生活的赞歌》等,取材开阔,诗风热情豪放。1959年开始发表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反映哈萨克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这是一部宏伟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格调高昂,语言洗炼,富于地方特色,是闻捷叙事诗的代表作。长诗分为3部:《动荡的年代》、《叛乱的草原》和《觉醒的人们》(未完成)。因为这些诗作,闻捷被称为“大跃进运动的战鼓”。1965年调上海作协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因为与上海文艺沙皇张春桥素有嫌隙,沦为第一批被整素的对象,1968年被下放“牛棚”,妻子跳楼自杀,诗稿《万里长江行》被查抄后永远丢失。1971年1月10日,闻捷吞煤气自杀,含冤离世。他还出版了与袁鹰合著的诗集《花环》和散文集《非洲的火炬》,以及《闻捷诗选》。葡萄成熟了·闻捷马奶子葡萄成熟了,/坠在碧绿的枝叶间,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 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小伙子们并排站在路边,/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嘴唇都唱得发干了,/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小伙子们伤心又生气,/扭转身又舍不得离去:悭吝的姑娘啊!/你们的葡萄准是酸的。”//姑娘们会心地笑了,/下几串没有熟的葡萄,放在那排伸长的手掌里,/看看小伙们怎么挑剔//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心眼里头笑咪咪:“多情的葡萄!/她比什么糖果都甜蜜。”//1952年-1954年乌鲁木齐-北京苹果树下·闻捷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你不要、不要再唱歌;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她的心为什么跳啊?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她说:“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你不要,不要再唱歌;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 /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5、公刘(1927-),当代诗人,原名刘仁勇,又名刘耿直,1939年写了第一首诗。1946年正式使用公刘的笔名。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诗歌,抨击国民党政权。同时半工半读于中正大学法学院。后因受特务迫害,逃亡上海,正式参加革命。旋赴香港进入地下全国学联宣传部参与学联机关刊物《中国学生》的编辑工作,1949年11月志愿参军,随军解放大西南。先后任新华社四兵团分社见习记者,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见习编辑,昆明军区文化部文艺助理员。1955年上调北京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1957年被迫中断文学生涯,直至”四人帮“被粉碎。1957年以前,共出版《边地短歌》等作品八种,1979年平反后又出版长诗《尹灵芝》等作品十六种。中国作协理事。公刘认为,创作的生命在于自主的选择,他在全部创作中,始终追求三个目标:第一是有大脑,第二是有骨头,第三是有灵气。夜半车过黄河·公刘夜半车过黄河,黄河已经睡着,透过朦胧的夜雾,我俯视那滚滚浊波,哦,黄河,我们固执而暴躁的父亲,快改一改你的脾气吧,你应该慈祥而谦和!哎,我真想把你摇醒,我真想对你劝说:你应该有一双充满智慧的明亮的眸子呀,至少,你也应该有一双聪明的耳朵,你听听,三门峡工地上,钻探机在为谁唱歌?1955年5月27日深夜哎,大森林·公刘哎,大森林!我爱你,绿色的海!为何你喧嚣的波浪总是将沉默的止水覆盖?总是不停地不停地洗刷!总是匆忙地匆忙地掩埋!难道这就是海?!这就是我之所爱?!哺育希望的摇篮哟,封闭记忆的棺材!分明是富有弹性的枝条呀,分明是饱含养份的叶脉!一旦竟也会竟也会枯朽?一旦竟也会竟也会腐败?我痛苦,因为我渴望了解,我痛苦,因为我终于明白棗。海底有声音说:这儿明天肯定要化作尘埃,假如,今天啄木鸟还拒绝飞来。1979年8月12日写于沈阳三、叙事诗代表诗人叙事诗主要创作高峰在50年代后半期,59年建国10周年之际出版叙事诗达百部之多。60、70年代叙事诗逐渐减少,几成空白。叙事诗主要写历史,一是写民间的历史和传说,如民间整理的《阿诗玛》、《嘎达梅林》、《格萨尔王传》长诗,李季的《菊花石》、艾青的《黑鳗》、马萧萧的《石牌坊的传说》等。一类是写革命斗争风云,如李冰的《刘胡兰》、臧克家的《李大钊》、梁上泉的《红云崖》等。代表诗人有:李季的《菊花石》、《三边人》、《报信姑娘》、《幸福的钥匙》、《石油大哥》等。郭小川的《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

谷》、《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等。闻捷的《复仇的火焰》等。四、此时期新诗的主要问题1、脱离生活实际,恶性发展成为肆意狂想,把创作引向无稽之谈的境地。2、从轻信时代假象演变成心造的幻影。3、无视社会实际,掩盖生活真相,把创作引向粉饰现实的境地。4、”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哲学得到空前张扬。

自1957年始,"十七年"诗歌创作进入了曲折发展的阶段。"反右"斗争扩大化使许多诗人如艾青、公刘、邵燕祥、流沙河、白桦等都被打成了"右派"。政治运动和思想禁锢,越来越严重地束缚了诗人们的手脚,使诗坛面临着危机。1."新民歌运动"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这是配合"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毛泽东号召下提出的。很快,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从上到下在全国展开。当时的口号就是"人人写诗,集体写诗","村村要有李有才,社社要有王老九"。一夜之间,中国成了"诗国"。受经济工作中的"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影响,很多民歌作品盲目夸大、不切实际。如:"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但也有一些作品,真实地表达了劳动群众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抒发了他们作为历史主人的自豪感,散发出清新质朴之气,如早期新民歌《我来了》:"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雄心一览无余。更多的民歌是在行政命令下以高指标高速度创作出来的,质量低下,粗制滥造。在采集民歌的运动中,各地还争先出版民歌集子。郭沫若和周扬在各地出版的歌谣选集基础上精选合编了《红旗歌谣》,各条战线上还有《工矿大跃进民歌选》、《农村大跃进民歌选》、《部队大跃进民歌选》等。

2.关于新诗的讨论1958年上半年,就新诗发展道路问题掀起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热点集中在新民歌是不是主流、民歌体有无局限、"新格律诗"能不能建立。讨论最后认为,中国新诗的出路在于"民歌"和"古典"。"大跃进民歌"被视为"两结合"的典范和"共产主义文学的萌芽",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这次讨论仍是偏重形式上的探讨,但由于受"左"的思潮控制,对新诗发展问题的讨论未能实事求是地深入。独尊民歌,反而把诗歌引向了题材单一、形式呆板、感情浮泛的末路。

3.长篇叙事诗的成就1960年前后,出现了大批长篇叙事诗。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李季的《杨高传》,闻捷的《复仇的火焰》,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外还有田间的《赶车传》,臧克家的《李大钊》,梁上泉的《红云崖》等。此时的少数民族诗歌也不乏优秀之作,如蒙族诗人琶杰的《英雄的格斯尔可汗》,傣族诗人康朗英的《流沙河之歌》,波玉温的《彩虹》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边地生活。长篇叙事诗的大量涌现,不仅为建国十周年庆典增添了夺目的一笔,而且填补了新中国诗坛上的许多空白,其成就是不应忽视的。

朱晓进:重新进入“十七年文学”的几点思考

1“十七年文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就决定了“进入”的渠道、方法和途径也必须是独特的。这里,用来观照这段时期文学的视角问题也许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看任何事物当然都可以有多种角度,从任何角度都可能看到从其他角度所看不到的东西,每一种角度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事实上,在观照任何事物时,都有一个最佳角度的问题,即只有从这一角度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才能了解最接近事物本质的特征。同样,文学史研究的角度也可以而且应该是多元的,但是针对不同时段的文学使用何种角度却不能是随意的,这里也有一个最佳角度的问题。多角度地去看事物固然是全面了解该事物的较好方案,但是,当我们谈到要“进入”某一事物时,事实上并不可能一下子同时从所有的角度来进行,这就要有所选择。角度的选择对能否成功进入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对“十七年文学”来说,能紧紧抓住这个特定时段影响文学的最最紧要的因素,这对于揭示这一特定时段文学的生成原因、生存状况和主要特征无疑是有益的。研究者想昭示这段文学历史的哪一方面、想告诉人们什么东西,这自然是研究者的自由,但如果研究者希望自己所陈述的东西尽可能地符合文学历史的真相,希望自己所昭示的基本上是陈述对象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特征,那么,他就不可能不考虑视角的问题。使用何种角度,关键要看这种角度与研究对象的契合度。正是从这种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角度,我们可以从更为本质的方面来揭示该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一些从其他角度所难以看出的问题,可以避免将不同的研究对象纳入同一的框架中,可以给予不同研究对象自身的独特性以更多的关注,当然,也才可能得出一些从其他角度难以得出的结论,并从而有可能将该对象的研究引向深入。因此,能为“十七年时期”的文学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也许就是为这个时段文学史的研究找到了突破的真正机遇。

谈到“十七年”这个特定时段影响文学的最最紧要的因素,即对这一特定时段文学的生成原因、生存状况和主要特征

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人们不难想到“政治”这两个字。的确,“十七年文学”中,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都明显表露出在题材上的政治化特征,在题旨上的意识形态化倾向,文学的生产流通中也时时隐含着一种政治权力运作的机制。这些是毋庸讳言的。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人们似乎也都已经关注到了“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的特殊关系。但这种关注往往停留在文学与政治的直接对应关系上,而忽略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方式。人们虽然是明确意识到了政治维度,并试图加以描述,但在未真正搞清政治与文学的关系方式之前,这种描述只能是简单地将文学现象与政治事件,将文学作品与作家的政治思想,将文学的内容与政治的历史进程生硬地直接对应或比附,甚至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文学对于政治的隶属关系,以至于常常出现以政治情绪化评判取代客观的文学研究的情况。政治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历史深度仿佛在一块两维屏幕上被压扁了,一切都满足于在朦胧状态中被描述、被概括。事实上,文学与政治之关系,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的。在这里,我觉得可以把“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引入“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之中,以便在政治与文学之间找到一条关系方式的桥梁,从而能够真正客观地去加以探究,政治到底以何种方式,到底在哪些主要方面,到底在何种程度上左右、影响乃至决定了该时段文学的基本走向,或是构成了文学的基本的甚至是主要的特性的。

我提出“政治文化”问题,是因为“政治文化”这一问题所涉及的重心不同于我们过去通常所谓的“政治”这一概念。按照以往我们通常对“政治”的解释,政治就是指“阶级斗争”,“其表现形式为阶级、政党、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关于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实质是一定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的另一解释,有时就是直接“指国事”(《辞海?语词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我们从上述对“政治”的解释中所能领略的基本上是一种客观的外部的“活动”,人们的政治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等等主观取向却无法得到强调。这样,当我们谈论政治与文学的关系时,势必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客观“活动”的“政治”是如何与个人性、主观性很强的文学创作相关联的?马克思曾这样批评过机械唯物论的片面性,说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方面去理解”(1)。我认为,在以往的政治与文学关系研究中所最常见的诸如生搬硬套、乱贴标签等弊病也与此有关。而“政治文化”它不同于明确的政治理念和现实的政治决策,政治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和政治感情等等。由于政治文化研究中更关注的是政治上的心理方面的集体表现形式以及政治体系中成员对政治的个人态度与价值取向模式,因而进入其研究视野的就不再是纯客观的“活动”,而且包括甚至主要关注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如信念、情感及评价意向等等。这对我们研究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确实是提供了绝佳的中介。政治固然有时可以直接干预文学活动,但最终“政治”进入“文学创作”活动乃至最终影响文学作品等等,却只能是通过“政治文化”这个通道来完成的。“政治”是以政治文化的方式对文学施加影响的,即民族、国家、阶级或集团等政治实体所建构的政治规范和权力机制,是通过营造成某种流行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感情来影响于文学创作的,而文学创作反作用于政治也主要是通过这些政治文化方面来间接实施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治文化”是政治与文学之间关系方式的桥梁。

我们抓住并研究中国“十七年文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找到了一条“十七年文学”重要的生成根由的路径。当然,政治文化只是作为一个视角,一切问题应是将之摆到与文学的关系中来加以探讨,其最终研究的落脚点还应该是在文学上。涉及政治文化,主要是看它对文学的影响程度,它在文学特征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说到底,这种研究是尽可能地真实地再现“十七年文学”所处的政治文化氛围,尽可能地以翔实准确的史料去研究“十七年时期”政治文化制度的运作,以及由此形成的普遍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并由此来认识各派文学、不同作家对此的实际反应以及所采取的不同的文学策略,即通过对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的揭示,以期找到“十七年时期”许多文学现象(包括作家行为,作品特征,重要的文学论争、文学流派、文学范型、文体现象的形成等等)的重要依据,以达到对“十七年文学”的准确把握和全面而中肯的评价。

2一般说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对中国整个二十世纪的许多年代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十七年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自有其不同于其他年代的独特性。人们在谈论“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时,往往会追溯到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会延伸到““文革”文学”,这自有道理。任何时段的文学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有前因,也有后续的影响。但“十七年文学”既不同于此前的三十年代文学,也不同于此后的““文革”文学”。我们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考察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从不同年代不尽相同的政治文化形势,依据其文学与政治的不同结缘方式,从不同的政治文化形态去把握“十七年文学”与其他历史时期文学受制于政治的不同特点。

例如,中国三十年代的状况,从政治文化的社会形态来看,是属于典型的非整合模式。所谓非整合模式,是指社会成

员对官方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操作方式普遍缺乏认同感。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之间的紧张,引发了包括文化界、文艺界人士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最大程度上的不满情绪。三十年代的文学群体和个人的各不相同的文学主张,往往是依据他们作为权力客体所持的反权力主体的政治意识而形成的。“十七年时期”与三十年代最根本的区别是,从政治文化的社会形态来看,应是属于半整合模式。所谓半整合模式是指在同一政治体系下,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并不处于政治对抗之中,相反,社会成员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存在一定的协调机制,保持着一定的融洽和谐气氛;这种模式明文规定了各种民主程序,但法律本身不健全,而且法制常常被人治所取代。代表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一些场合下允许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总是伴随着前者对后者的严格的限制。在这些年代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官方意识形态中被抬升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样是受到严格的政治控制,但十七年与三十年代相比,文学(包括作家)作为权力客体,所持的态度、情绪、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后者是坚决反抗的,前者是基本认同的。

三十年代由于权力主体的政治权威对政治运行过程并没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因而在这样的年代中,文学群体的非官方的“亚政治文化”特征非常明显,文学组织未被纳入政治的控制、支配、管理体系之中。这样文学流派、文学社群的自由存在成了可能。这也是三十年代文学流派、文学社群和文学杂志蜂起的原因之一。而“十七年时期”由于少数政治权威对政治运行过程有相当的控制能力,因而在这样的年代中,文学群体的官方化特征非常明显,任何文学组织都无一例外地被纳入政府的控制、支配、管理体系之中。这一方面使作家的生存等权利有了基本的保障,但另一方面,文学流派、文学社群的自由存在成了问题;从四十年代解放区到建国后,诸多文学流派大量消失,仅有“山药蛋派”等个别流派因其最大程度上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契合而得以存在并发展,而各类文学社群组织则几乎都被全国惟一的各级作家协会所取代。

三十年代由于社会成员对官方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操作方式普遍缺乏认同感,文学更多地是游离于官方意识形态之外,任何非官方意识形态对文学的约束力都是可以不必置理的,因而在这个年代就有可能大量产生被称之为“纯文学”的创作。而“十七年时期”由于社会成员和作家中的绝大多数对官方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操作方式是普遍认同的,任何非官方意识形态对文学都是具有约束力的。因此,文学被要求以官方意识形态工具的身份出现,文学不仅不能自由传播任何非官方意识形态,而且也常常不被允许不体现官方意识形态,即通常所谓的不允许“脱离政治”,这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样,作家文学选择的空间就很小,他们要么放弃创作,如有一些在三四十年代知名的作家在建国后就选择了辍笔;要么就是自觉担当起这种工具的职责,许多作家作了顺应当时政治文化要求的选择,只不过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是顺应得好的,于是成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代言人,而另一部分人则总是因为难以完全顺应而苦恼于找不好自己的位置。

三十年代由于所有重要文学群体在重大政治文化问题上均对权力主体取对立的或游离的态度,在其政治倾向上各文学群体都多少代表了各种不同的“政治利益”,他们往往从自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出发,针对自身对当时政治文化形势的理解而采取不同的文学策略,因而不同文学群体在重要的文学观念上便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就有可能带来文学创作多样性。而“十七年时期”,文学群体和文学个人,多数是在主观上自觉视自己与权力主体的政治文化为一体的,因而在文学观念上空前地一致,即绝大多数文学主张、文学理论,基本上都是本源于官方文艺政策而作的种种阐释,或者就是官方文艺政策的直接的传声筒。与之相关的文学评价标准也主要是基于官方的政治意识形态,对任何文学作品都基本上是或从政治上找寻其可肯定之处,或从政治上找寻其该否定之处,而很少顾及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愿望。其间,也会出现短暂时期的政治策略性的“松动”,如“百花文艺”时期和1962年“大连会议”前后时期等,但伴随而来的又常常会是更严格的限制(包括作家们的自我约束)。

三十年代由于官方意识形态对普通民众的灌输力量较弱,非官方的普遍的政治风气、政治需求和普遍的政治心态,导致了主导的审美倾向的形成和特殊的文体形式的盛行。而“十七年时期”由于官方意识形态对普通民众有相当强的灌输力量,由此形成了官方色彩相当浓厚的普遍的政治心态和政治风尚,这也直接导致了主导的审美倾向的形成,并导致了诸多特殊文体的流行。文学接受者的阅读期待往往能决定文学创作的走向,如果说,三十年代因文学接受的主体(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民众)与权力主体之间构成的对立,致使“抗争”成为文学的主旋律,那么,“十七年时期”因文学接受的主体与权力主体之间构成的同一性(最起码当时双方都这样真诚地认为),致使“歌颂”成为文学的主旋律也就不难理解了。

通过上述比较,为的是突显“十七年文学”的独特之处。就是与““文革”文学”相比,二者与政治结缘的方式也有着

很大的差异,这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对比,而不能将“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相提并论。这里,我是想强调,从政治文化角度进入“十七年文学”时,应该紧紧围绕“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结缘的独特方式来进行,应该去历史地、具体地对之加以探究,而要避免泛泛而论和一概而论。

3在谈论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十七年文学”时,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所谓的“政治”或“政治文化”只是一种研究的视角,是我们思考“十七年文学”的存在之由、变迁之故的一个切入点,而不是一种评价尺度。我们不是以文学是否与政治结缘来给与臧否,而是通过这一角度去接近对象的实际,从而对“十七年文学”的许多文学现象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我们特别要防止的是价值评估的简单化。

以往对“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中,曾出现过看似对立而思想方法却颇为一致的情况:在突出政治的年代,人们曾对“十七年时期”服务于政治或与政治结合较紧的作家和作品给予了过多的褒扬;而在其后拨乱反正的年代,对同样的上述作家和作品,人们则给予了过多的贬抑。两种对立的观点和价值评判,都同样是源于政治的情绪化和思维的简单化。这里,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只是被看作一种评价文学得失的标识,而不是作为进入研究对象的途径。当前,研究环境的相对宽松,增加了我们学术研究的自由度,这应该是我们公正地、客观地、持论平正通达地研究和评价“十七年文学”的契机。如果这种宽松和自由度带来的还是不负责任的、政治情绪化和意气用事式的简单肯定或否定,那只能说明我们学术界的不长进。对研究对象作简单化的肯定或否定是一件很省力的事,但这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只会带来学理性研究的缺失。

文学现象是复杂的,在看似优长的地方可能隐含着潜在的缺陷,而在看似缺陷的地方也可能有长处蕴含在内,具有正面意义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而具有反面意义的东西同样有价值。反价值绝对不等于无价值。因此,我们在面对“十七年文学”时,一定要抱科学的审慎的态度,切忌以简单化地斥之为无价值来代替认真、客观、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且不说“十七年文学”中确实有一大批作品,即使摆到今天来看,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大有可肯定之处;就是对那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大有可指责之处的文学作品而言,文学史的研究也绝不能止于指责。在指责的同时,我们尤须冷静的思考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例如,那些作品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它们产生的年代为什么曾经颇受赞誉、颇为流行,而在今天的人们的眼中又为什么常常会显得非常可笑?许多在当时很可能出自作家真心的作品,为什么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却显得很虚假(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十七年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受到“可笑”和“虚假”的指称)。这是否与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文化情势有关?作家们对时代政治的真诚信赖和自觉追随,他们在创作中发自内心的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而时代政治并不总是正确的或者有时根本就是错误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作家在面对错误的政治局面时,清醒着而又歌唱着。这里面就大有东西可以研究。人们的欣赏眼光常常是受时代情绪、社会心理制约的,后来之人常常会以事过境迁的心态面对“前朝”的过时之境,这也是很普遍的事。尤其是经过了”文革”那场空前的灾难之后,人们对曾经弥漫在包括“十七年”在内的许多年代的激越情感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厌恶,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源于不同年代的文学眼光所产生的落差,是否应该考虑进去?这里面也大有东西可以研究。

这里,随意举些例子,无非是想说,“十七年文学”其实是一个丰富的矿藏,其中有着许多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可供我们去发掘和研究,只要我们不是以轻率的态度对之妄加菲薄,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对之加以深入的研究,我们就不仅可以对“十七年文学”的诸多现象和诸多作家作品作出中肯的评价,而且可以使这段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得以充分彰显,并以此推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

一在共和国刚刚诞生之际,胡风便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创作了气势恢弘的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在这首诗中,新中国的建立被视为国家新生的“神圣的时间”①和现代性时间开始的时刻。开天辟地的革命打破了古老中国那种“非历史”的自然和空白状态,千年不变的循环的时间轨道发生了“断裂”,并由此更生出真正的历史起点和一个崭新的世界。整部作品充溢着诗人对“时间创造者”的赞美,“创世”之后的骄傲、喜悦以及建构未来世界的激情和渴望。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态,“十七年文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精神背景下开始了它的行程。

新世界和新历史的创获必然会引发行进在时间轨道上的文学的同频共振,创造“和最先进的阶级、最先进的思想、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型的文学”②的冲动和诉求随之产生。于是,寻找催生“新型文学”的有效路径便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和主流文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每当新的情境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系还未来得及建立起来时,传统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寻求前进路线的参照系,因为“新事物的形式与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度存在的事物,并且以这些事物为出发点和方向”③。拥有神圣感召力的传统不仅可以为新型文学提供合法性的依据,而

且也提供了一种目标定位和行动动力,一种精神模式和价值规范。

解放区的文学建构具有一个明确的未来的目标指向,它一方面为当时的现实斗争服务,另一方面也在为新中国文学的诞生开辟道路。解放区文学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本身就具有内在的同质性,它“实际上已经提供了我国当代文学的雏形”④。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传统中,解放区文学传统自然地成为新型文学建构的根基,这是历史的一种必然选择。周扬在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中,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指出解放区文艺是“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毛主席的‘文艺座谈会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⑤。周扬从全面总结和肯定解放区文艺取得的巨大成就等诸多方面人手,阐释了他得出这一结论的具体思路。阐释的过程就是“传统”的意义彰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型的革命文学的历史起源和方向的唯一性问题得以最终解决。

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形成有一个意义的发生、运动过程,对它的理解应采取“历史性”的眼光,否则就会脱离一个更大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使观照的对象悬置起来而遮蔽掉其内在的复杂性。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选择了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来解决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革命的目的在于彻底摧毁旧有的秩序空间,从而打破中国历史的循环状态,创造一种崭新的历史。《时间开始了》就体现出这样一种“创世”意识。与新历史的开启相呼应,具有历史创造意义的新的文化、新的文学艺术必然建立。处于特殊时空背景下的解放区文学,自然而然被裹挟进历史进程之中,以一种特殊方式想象不眯构着历史,参与着新历史的创造过程。颠覆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成为文学在革命进行中的主要历史作用和功能之一,因此,解放区文学的话语意义首先存在于与历史实践真实的对接关系之中,其创作活动呈现为一个动态的、历史化的过程,也就是“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观念来理解把握社会现实生活,探索和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从而在时间整体性的结构中来建立文学世界”⑥。尤其在“延安整风”以后,解放区文学的内部和外部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其作为一种新意识形态的基本构架。解放区文学并非由纯粹的文学要素构成,它是在一定的话语框架中制造出的具有丰富感性的内容。政治化的历史叙事结构决定了解放区文学的文本结构,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同构是解放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解放区的新的意识形态确定了个体在宏大历史进程中的清晰的位置,这在一种新历史的创造行为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最终确立了解放区文学的秩序。尽管在不同的时期对《讲话》的解读都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历史文本,《讲话》还是有着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在《讲话》中,文学被视为革命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作为历史进程的推动者之一,作家(知识分子)必须消解掉自身的学院化色彩和单纯的社会批判的心态,投身到历史的洪流之中,建立起个体与历史发展的密切关联。个体只有把自身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融入到人民大众的事业中去,完成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的情感转换,才会获得力量和意义。这一明确的目标要求,改变着作家(知识分子)对生命自身与历史关系的理解方式,它对于解放区文学来说绝非仅仅是外在的制约性因素,而是最终通过一种有效的渗透和折射成为影响文学创作内部法则的逻辑力量。

在这样一种历史语境下,几乎所有的文学行为都被置于宏大的历史关怀之中,即使是较为“个人化”的爱情叙事也无法拒绝这种“逻辑力量”的规约。在解放区的爱情书写中,爱情并非文学叙事的真正目的,爱情叙事总是作为时代政治的折射被填充进历史叙事之中。解放区的爱情叙事,无不激荡着摧毁旧世界、创建新历史的高昂旋律,体现出文学与社会政治和民族阶级的紧密关系。与民族和阶级的解放事业相比,个人的儿女私情显示出精神上的苍白,对爱情的正面的、内部的描写自然要受到作家的冷落。张志民的短篇小说《再等等》写了解放军战士张小柱与未婚妻以革命利益为重推迟婚期的故事,形象化地诠释了私人的情感与民族事业之间的关系。康濯的《我的两家房东》以含蓄、淳朴、清新的风格叙述了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婚姻故事。在作品中,解放区青年男女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桎梏人们的传统观念之间,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小说反复写拴柱对一本字典的渴求,显然有暗示意义)与封闭落后的乡村之间构成了一种冲突。小说在冲突的框架中层开叙事,而这一冲突最后的圆满解决则透露出历史的必然趋势,呈现出解放区新的气象和年轻人新的精神面貌,爱情叙事由此获得了超出其本身的更深广的意义。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则直接将爱情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这样一个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演绎。“作者真实的处理了这个革命与恋爱的历史故事,写出了革命斗争的曲折历程,人民翻身运动的正义性及胜利的必然性。”⑦作品一经发表,便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受到文艺界高度肯定,被誉为在人民翻身的中国历史发生彻底质变的时刻,“文艺翻身”的一个“响亮的信号”⑧。这首诗和《二黑结婚》等文学作品一起被搬上舞台,在解放区广泛上演,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和被重视的程度。没有革命便没有爱情,这是作品要告诉人们的道理,王贵与李香香爱情的最终实现是以反动势力的覆灭和革命斗争的胜利为前提的。共同的阶级身份和革命追求是王贵

和李香香爱情的基础,诗作在一定程度上应和了《讲话》对“爱”的话语阐释:“所谓‘人类之爱’……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⑨,“爱”是具有特定的政治和历史内涵的观念性的东西。上述作品从不同层面为新中国之初的文学塑型提供了具有经典意义的范本。

传统是存在于今天的历史因素,它作为一种“历经延传而又持久存在或一再出现”⑩的特殊的社会文化信息系统,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模式,以一种充满感性的力度影响着创作主体的精神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解放区文学视为一种传统,其前提并非只因为解放区文学是现存的过去,而恰恰是因为它是现在的一部分,它不但为新型文学的创生提供了动力和资源,而且在以后的文学运动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49年以后,随着国家一统局面的形成,来自不同的文化、政治区域,操持着不同的文学理念的作家会合到一起,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学传统。这种局面的形成无疑给新中国文学的多样化提供了契机。但不同文学传统范型的并存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从而给新型文学的构建和与文学一体化格局的建立和巩固带来某种深刻的危机。因此,文学力量的重组和整合,将多种成分构成的文学改造成单一构成的文学,在新的国内和国际的复杂形势下便显得迫在眉睫。文学传统作为一种无形的观念,潜藏在作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并通过创作主体发挥现实的作用。所以,作家精神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成为文学转折这一时间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的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追根溯源,是延安时期改造知识分子的历史行为的延续。在这一“改造”工程中,延安整风无疑起到了典范的作用,《讲话》可以被视为纲领性文献。思想改造被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意义层面:“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⑾建立新社会的前提是革命新人的模塑。所谓思想改造,简而言之,就是在一种强大精神引导下,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而塑造合格的历史推动者的过程。革命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改造,《讲话》关于知识分子改造的主导观念的提出便是基于一种对人性的判断:“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⑿在延安时期,主要针对“小资产阶级”作家的思想改造已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以政治和组织的方式展开。但战争和动荡的时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改造的深入性和彻底性。与延安整风相比,新中国成立后以彻底改造人性为目的的思想改造的社会工程,通过“制度化”、“组织化”的方式,经由知识分子在“权力话语”压力下的主动参与和认同,达到了更加全面、深刻触及人的灵魂的目的。同时,“思想改造”也成为十七年时期文艺界不同阶段思想斗争的一个基本主题。

通过思想改造所摧毁的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独立王国,树立起的是带有特定政治色彩的集体人格,这种人格是以“无私”为最根本特征的,“私”之中当然包括私人的情感和私人的生活。历史对作家充满力度的召唤使创作主体形成一种内在的行动理性,这种理性穿透本文的叙事肌理,影响着“十七年文学”中的爱情书写。

在“十七年文学”爱情话语的组织和表达中,解放区文学传统具有规约性的语码一直是控制其精神走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获得优势地位的“传统”时刻保持着警觉,坚决果断地回击可能遭遇到的“挑战”。在给萧也牧的一封公开信中,丁玲对他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进行了批判,把问题提高到涉及文艺思想“倾向性”的高度,并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根源性分析:“他们反对什么呢?那就是去年曾经听到一阵子的,说解放区的文艺太枯燥,没有感情,没有趣味,没有技术等的呼声中所反对的那些东西。至于拥护什么呢?那就是属于你的小说中所表现的和还不能完全包括在你的这篇小说之内的,一切属于你的作品的趣味,和更多的原来留在小市民,留在小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不好的趣味。”⒀可见,“歪曲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和“丑化工农干部”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我们夫妇之间》受到批判的表层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萧也牧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解放区文学传统,从而接近了其他的某种传统,讲述了私人的生活和私人的情感。对诸多类似作品的批判大多按此逻辑进行,只不过因批评主体的不同,在认识的深度上有所区别而已。《洼地上的“战役”》中,尽管路翎有意将爱情仅仅作为王应洪这样一个青春个体,在战争状态下完成自己独特的人生成长仪式的一个必经的考验关口,可还是被批评者找到了“破绽”。对小说指责的理由主要在于它“把男女爱情的力量和人民战士与朝鲜姑娘的爱情的‘正当合理’歌颂得十分伟大”,突出了“爱情对于一个革命战士的思想感情”的“重大”作用,而“人民的教育,党的教育,对他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⒁。有人发出这样的反问:“那些久经锻炼的指挥员怎么能像腐朽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那样对‘爱情’(或者一点点爱情的影子)那么感到兴趣,而且为它花费那么多的心思呢?”⒂在特定传统中生成和发展,存在于既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中的“十七年文学”的爱情叙事,通过彻底否定“小我”,构建起无产阶级的道德伦理秩序。

将爱情叙事与民族、国家、阶级等大叙事重叠,建立起个体与历史发展的密切关联,是“十七年文学”中爱情书写的主导

价值取向。在作家的笔下,爱情很少被作为生命的自然状态进行叙述,作品中人物对爱情的体认、取舍是与他们对待革命、劳动、工作的态度以及革命信仰的建构统合在一起的。“爱情,只有建筑在对共同事业的关心、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劳动的热爱的基础上,才是有价值的,美丽的,值得歌颂的。”⒃被称为新中国文学报晓之作的《柳堡的故事》讲述了新四军副班长李进与农村姑娘二妹子之间青春浪漫的“红色”恋情。李进在指导员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下,认识到爱情不是孤立、单纯的个体情感,从而把个人的情感愿望与整个阶级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了一起。李进在指导员撑起的船上对二妹子这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你放心,我有哪一点对不起革命,就没有脸回来见你。”⒄此种情境与堤坝上朝气蓬勃、斗志昂扬阔步前行的队伍,激励人心的歌声和灿烂的阳光共同组成了作品意味深长的结尾。宗璞的《红豆》是当代文坛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爱情文本。作品尽量避免将出身于进步知识分子家庭的江玫与银行家的公子齐虹之间的爱情设计成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但革命与爱情的纠缠依旧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丰村的《美丽》则叙写了投奔革命后的青年女性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爱情境遇。女主人公季玉洁为了保持道德清白、精神完美,为了工作、事业牺牲了自己本可以得到的爱情幸福。这样的一种牺牲,在作者看来,是实现了历史/个人结合的精神升华。

革命意味着“断裂”,它必须突出自己的新质。“十七年文学”的爱情叙事走过的历程就是向“旧传统”告别,得到强化的主导型传统不断纯化其文本建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作家们普遍产生了一种解放了的欢快、自由的感觉,被战争压抑已久的生命激情等待着释放,爱情叙事的冲动开始萌生。但由于爱情等同于小资产阶级生活情调的既有观念的束缚,因此,新中国起步时期的爱情书写还是显得小心翼翼。《柳堡的故事》散发着一股遮挡不住的清新、明朗的青春浪漫气息,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却被有意处理得似有似无。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出现了大量的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但随着对《洼地上的“战役”》等作品的批判,爱情叙事也走向了低谷。随着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也迎来一个短暂的“百花时代”,这为爱情话语在一定程度上穿越主导叙述规范提供了可能。《红豆》、《美丽》、《在悬崖上》等给爱情以适当理解、描写较细致的相当成熟的文本浮出文坛,但接下来的反右斗争很快中断了这种可贵的探索。60年代初文艺政策调整时期,爱情话语开始在作品中复苏,但随着1962年底“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提出,这种谨慎的话语表达也被迫中止。在十七年的文艺运动中,“爱情”往往成为被批判的对象,解放区文学批评的原则显示了它的规范意义。历史不断地调整着爱情叙事的走向,以保证它按既定的方向直线前行。《红日》因对政治工作人员刻画不力受到指责,有人干脆建议删节其中的爱情描写,增加写政治工作人员的篇幅,可见爱情在当时文学叙事中的位置。在环境的挤压下,作家的情感逐渐变得冷漠、麻木,爱情话语日渐式微甚至消失,并最终导致了爱情叙事的公式化(如“奖章+爱情”等),爱情沦为新意识形态的载体。

需要指出的是,“十七年文学”的爱情叙事并非解放区文学传统简单的延伸和放大,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挣脱既定传统的束缚,实现变革的欲望。十七年的文学界并没有停止对情感领域的有意义的探讨,虽然这种探讨基本上来源于对解放区文学传统的不同理解,是在认同解放区文学传统权威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有限的努力。以巴人、王淑明、钱谷融等为代表的人性、人情与人道主义思潮和一大批具有探索意义的爱情文本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例子。爱情作为文学叙事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十七年文学”的爱情叙事一次次地试图突破“重围”,又一次次地“铩羽而归”,从这个曲折的历程中,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人们真实的情感历程,探寻到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信息。

[注释]

①胡风:《欢乐颂》,《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0日。

②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人民日报》1958年2月28日。

③⑩[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6、21页。

④周扬:《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页。

⑤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人民文学》1949年创刊号,第21页。

⑥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475页。

⑦解清:《从(王贵与李香香)谈起》,《解放日报》1946年9月22日。

⑧郭沫若:《关于(王贵与李香香)》,胡采主编的《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艺运动·理论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1692页。

⑨⑿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71、870页。

⑾毛泽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开会词》,《人民日报》1951年10月24日。

⒀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8期,第7页。

⒁荒草:《评路翎的两篇小说》,《文艺月报》1954年9月号,第63页。

⒂巴金:《谈<洼地上的“战役”>的反动性》,《人民文学》1955年8月号,第2页。

⒃了之:《爱情有没有条件?》,《文艺月报》1957年3月号,第54页。

⒄石言:《柳堡的故事》,《文艺》(南京),1950年第1卷第3期,第28页。

(胡玉伟,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十七年(1949—1966)代表性诗人及其创作

构成50年代诗坛主力的是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等,他们来自解放区,50年代、60年代进入各自创作生涯的旺盛状态。青年一代于50年代中期前后登上诗坛,至60年代成为诗坛最活跃的人物。他们显示了与前述诗人不同的特点,李璎、雁翼、顾工、公刘、白桦、梁上泉、张永枚、周良沛等人都先后加入了军队,军队的生活对于他们思想观念和创作具有重要影响。青年诗人反映生活的内容和角度各有不同,大多与自己的经历和感情倾向有关。比如李璎、张永枚的诗作主要表现战争与士兵,公刘、白桦、顾工则侧重写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和士兵,邵燕祥是写经济建设的,雁翼、梁上泉、傅仇、流沙河、孙静轩的诗与四川有深切的关系。

--------------------------------------------------------------------------------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河北省丰宁县人。中学期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写诗。1997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曾列席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8月任丰宁县县长。解放后转到宣传部门工作,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用“马铁丁”笔名写作“思想杂谈”,产生过较大影响。1954年7月调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开始了专业文学创作的道路。

1955年到1956年,郭小川以《致青年公民》为题,发表了一组“楼梯体”政治鼓动诗,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赞誉,但诗人日后自认为那是“以一个宣传教动员的身份”写下的“一行行政治性句子”,“浮光掠影”而且“粗制滥造”。由此,郭小川一发不可收,进入了诗歌创作爆发期。他以战争年代生活为题材,写了《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1979年才得以发表)等叙事诗,也写出了引起争议的优秀抒情诗《致大海》、《望星空》等,发表了《射出我的第一枪》,《县委书记的浪漫主义》、《雪兆丰年》、《朗诵会上的一段奇遇》等配合“反右派斗争”、歌颂“大跃进”的浮躁之作。这期间他出版了《投人火热的斗争》、《致育年公民》、《雪与山谷》、《鹏程万里》、《月下集》等五部诗集,这些诗作在思想艺术上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倾向。此后,在当时政治运动大潮的裹挟下,他的诗作受到接二连三的指责和批评。1960年以后.郭小川的诗作更加贴近现实政治运动,写作了一批政治抒情诗,如《刻在北大荒的土地》、《祝酒歌》、《青松歌》、《大雪歌》、《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秋日谈心》、《乡村大道》、《昆仑行》、《三门块》等,这些诗作切合其时的政治化语境,加上表现形式的创新,受到当时评论界的一致推祟。这期间他还写了叙事诗《将军三部曲》,歌颂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文革”中郭小川受到严重迫害,痛定思痛,他将对政治形势的思考和认识,全部倾泻在他的绝唱《团泊洼的秋天》、《秋歌》中,总结了自己“战士兼诗人”的一生。

郭小川认为:“诗人首先是战士,要纵观整个新时代,眼光应当敏锐.唤起人们斗争”。他事事处处以战士-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从现实社会重大的政治问题出发.选取题材,提出并回答革命者在不同革命阶段应有的精神状态、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这是他诗歌创作的一贯作风。作于1956年的抒情诗《致大海》,是其战士心灵的一次裸露。诗人以“大海”作为革命的象征,寻绎了他成为一个战士--革命者的心路历程,显示了思想深处由不和谐走向和谐的搏斗过程,认为只有把个人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历史发展中去,才能获得与历史相通的灿烂的人生:“我要像海燕那样/吸取你身上的乳汁/去哺养那比海更深广的苍穹;/我要像朝露那样/去你的怀抱中沐浴;/而又以自己的血液/把海水染得通红。”这是投身革命的战士的心态,战士的胸怀.战士的人生态度。他的叙事诗《深深的山谷》,通过对战争年代爱情生活的描写,揭示革命者的心灵、情感.“不仅要像雪那样洁白,而且要像雪那样丰富多采。”60年代,他的诗作多视角多层面地表现了人民战胜困难、艰苦创业的战斗情怀。写于1962年的《甘蔗林--青纱帐》,通过“甘蔗林”、“青纱帐”两个象征意象,用革命精神这根红线将现实与战争年代相沟通,告诉人们,艰苦的战争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的革命精神却是不能忘记的:“能再回到青纱帐去吗?--生活已经全新.俄知道你们有勇气唤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70年代,面对“四人帮”的淫威、折磨,他仍牢记战士的职责:“是战士,决不能放下武器,哪怕是一分钟;/是革命,决不能止步不前,哪怕面对刀丛。”(《秋歌》)“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团泊洼的秋天》)

在比较自觉探索诗艺术的时期,郭小川总是试图在诗中探求人生真谛。50年代后期,郭小川总结了自己前期创作的毛病,提出“文学毕竟是文学,这里需要很多新颖而独特的东西,”其中,“核心是思想。而这所谓思想,不是现成的流行的政治语言的翻版,而应当是作者的创见。”以此为起点,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他以一个“自觉诗人”的姿态作了四年的艺术探索。他力图深入挖掘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努力表现出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观察、思考和发现。写于1959年的抒情诗《望星空》,虽然在艺术上前半与后半不平衡.但成绩是显然的,诗人以宇宙星空为“参照物”,对自我心灵世界进行了一番严厉的自剖和审视:“说什么:/身宽气盛,/年富力强!/怎比得:/你那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说什么:/情豪志大/心高胆壮!怎比得:你那阔大胸襟,/无限容量!”他不仅看到了个体生命的不完满、不和谐,而且发现现实世界、社会和人生同样存在缺陷,“我爱人间,/我在人间生长,/但比起你来,/人间还远不辉煌。”因此。望星空,/我不禁感到调张。“这是诗人突破了对现实的满足感之后,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既有对大跃进的狂热反思的意味,也是在心灵层次上把握人生的一次尝试。写于50年代后期的叙事诗.也体现出诗人的这种思考和探索精神。长诗《一个和八个》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营教导员王金,被怀疑为敌人派遣的奸细而入狱。在狱里,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一面是同狱的八名真正罪犯的报复性欺凌,另一面是他所忠诚的革命队伍因误解而施予的鄙视。但是,这个共产党员,坚守战士的崇高情操,不仅经受了种种难以忍受的考验,并以他的思想、人格力量影响、感化、改造了这些罪犯,“给黑暗的角落以亮光。“诗作的总体构思和人物刻画告诉读者:摧枯拉朽的革命固然需要战争这个铁的手段,同时也要有爱、同情心和人道的力量,诗作的底蕴是耐人寻味的。被称为“爱情三部曲“的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受》,均以战争年代为背景,通过爱情纠葛、家庭问题的叙写,透视了感情、人生与道德的价值。《深深的山谷》,从女性视角描绘一个曾为她所爱的人,在艰苦斗争中的动摇和幻灭,以此证明,人与人之间即使有很深的感情联系,但由于生活目标的不同,终会导向痛苦的破裂。《白雪的赞歌》则通过战争中一对夫妻失而复聚的故事,指出人生的考验.除了政治之外,还有感情、道德的考验,从而昭示我们,只要有共同的生活目标,那么人与人的相互信赖、关怀,就如一根纽带将他们联得更紧,给予他们力量去战胜物质的贫乏和感情危机,获得人生的富足。可惜,这些作品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甚至受到批判和指责;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本身也显露出诗人思想的矛盾,如《望星空》后半部的退缩,《深深的山谷》男主人公对“个人主义'的50行之多的批判,《一个和八个》中对人物心灵世界深层展示的局限,《将军三部曲》在展示生活矛盾和感情冲突时的弱化和回避等,成为郭小川以及那一时代诗歌无可回避的深深遗憾。

重视诗歌形式的创造和革新,也是郭小川创作的特色。有人赞誉他是“技术革新的能手”①。郭小川说:“在形式上,我们要提倡的是民族化和群众化。读者可以看到,我在努力尝试各种体裁,这就可以证明我不想拘泥于一种,也不想为体裁而体裁。民歌体、新格律体、自由体、半自由体以及其他各种体,只要能够有助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又有什么可怕呢?“在郭小川的诗作中,占主体的是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在思想内容上有强烈的政治性,大都表达一个普通的政治主题。因此,郭小川十分重视对这种诗体外在形式的革新。首先,他为不让思想观念、政治激情在诗中呈现出干枯赤裸的形态,一直在努力寻求让激情渗透到感性形象中去的最佳表现手法,比如反复渲染、铺陈手段的使用;其次,为了更好地倾泻政治激情,他又特别注意通过诗的音乐性,即通过押韵和节奏,来创造“雄浑而壮丽的气势”,并围绕诗歌节律进行句法和章法的试验,用心良苦,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以“形式”的雕琢+来挽救“内容”的直露的趋向。另外,郭小川在诗体形式的创新上也是煞费苦心;孜孜不倦的。幼年代,他的诗作一般采用“楼梯体”,这是他学习俄罗斯未来派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形式注意长句拆行时的节奏,尽可能做到大体整齐和押韵。其后,创作《雪与山谷》,使用的是“半自由体”、“四行体”,节奏比较流畅舒缓。而《祝酒歌》用的是“民歌体”,句子短小,节奏明快,融古代歌谣、新民歌于一体。《将军三部曲》则是类似元明散曲的创新的“自由体”。印年代,为了表现热烈的思想感情,他又重新选用长句作基干,并吸收古代赋体抒情诗的特点,创造了《甘蔗林--青纱帐》这样的“新辞赋体”,这也是他对新诗艺术的主要贡献之一。

--------------------------------------------------------------------------------

贺敬之(1924~ ),山东枣庄人,1940年参加过延安“鲁艺”文学系学习,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过歌剧《白毛女》。1956年用“信天游”的民歌体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影响较大。此后创作的《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也成为诗人创作艺术的高峰。这些抒情短诗充分展示了诗人提炼生活的艺术才情,情真意切,构思精巧,音律生动。贺敬之还创作了许多长篇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东风万里》、《十年颂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这些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新的探索,借鉴了国外政治抒情诗歌中“楼梯式”形式,并持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和对仗,

以及民歌中的某些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正如茅盾所说“总之,从艺术构思,诗的语言,行、句的对仗和平反等等看来,不能不说《十年颂歌》对'楼梯式'这个新的诗体作了创造性的发展,达成了民族化的初步成就,而同时也标志着诗人的个人风格。”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从朴实中流出来的是民族音乐般的美。

《三门峡--梳妆台》作为一首较为精美的政治抒情诗,表现在作者能够将直白的政治情怀融入到具体的意象描绘之中去,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语言写作特点来驾驭全诗,显现出诗境的深厚功底和语言韵律的规整性。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气势磅礴的抒写过程中,诗人牢牢抓住了梳妆台那个充满着神话魅力的故事意象,巧妙地穿缀起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政治意图。显然,这样的诗歌比起他后来一些“直抒胸臆“的政治抒情长诗来说,要高妙很多。贺敬之作为一代政治抒情诗人,自有这一代人的成就;当然,也免不了这一代诗人的局限,这显然受到其所处时代政治气候的影响。

--------------------------------------------------------------------------------

闻捷(1923-1971),江苏丹徒人。1937年流亡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到延安,先后当过演员、编辑,I944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记者、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作家协会兰州分会副主席等职务。1971年含冤逝世。诗集主要有《天山牧歌》(1956)、《祖国,光辉的十月》(1968)、《东风催动黄河浪》(1958)、《河西走廊行》(1959)、《生活的赞歌》(1959)、《复仇的火焰》第一、二部(1959、1962)等。

《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其主题正如作者在序诗中所说,是为了“记载下各族人民生活的变迁”,来歌唱刚刚揭开帷幕的新时代。它具有那一年代的颂歌格调.但却有普真切朴实的生活气息。诗人创造了柔和、轻快、明朗的牧歌风格,通过提炼单纯而明朗的艺术形象和生活情节,抒唱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地方风情和精神生活,如《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畔》等,都从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取材,配制出清新优美的诗篇。尤其是其中直接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助诗,如《赛马》、《舞会结束以后》、《婚期》、《苹果树下》等,紧扣少数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来刻画男女问倾慕、追求、等待、表白等爱情生活情趣,别开生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些爱情诗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即在构思中把爱情同创造新生活的劳动相结合,主题仍是“生活的赞歌”。

《复仇的火焰》是闻捷叙事诗的代表作。这部长诗,根据诗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新疆东部的一次叛乱和平定叛乱的事件,“记载下解放初期聚居在巴里坤草原的哈萨克民族从怀疑、反对到拥护共产党的历史过程,记载下帝国主义者和民族反动派的幻想和末路。”作者原定写成三部(《动荡的年代》、《叛乱的草原》、《觉醒的人们》),第三部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被迫中止创作而无法完成。在作品中,诗人追求气势恢宏、庞大的艺术结构,力图展示真实错综的社会生活和情节线索;通过曲折的情节和戏剧性的场面,力图丰满地刻画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气质;着意绘制西北边陲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使它有助于故事背景的描写、场面气氛的烘托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但是,诗人试图以诗来写“小说“,其结果则造成了作品在整体上诗意的不足。

现代文学习题(试题+答案)

现代文学习题(试题+答案)

练习一 填空: 1、 1842年,魏源编写的中国近代史地科学的开山之作《_海国图志_》刊刻行世,书中提出了“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文化人对_中体西用__的效用发生了怀疑。 3、____严复______于1896年翻译了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4、____严复______用“进化”的思想,在政治时事的纵横捭阖中为国人敲响了警钟;而__谭嗣同__ 则在《仁学》等著作中对中国道德文化的批判实行了“诛心之术”。 5、黄遵宪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主张。 6、__梁启超___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7、《_新小说_》和《月月小说》、《绣像小说》、《小说林》一起被时人称为“晚清四大小说杂志”。 简答: 1、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办报过程中提出了哪些对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有重要意义的主张?

有限度地承认白话文的传播优势;在文学体裁上,极力推崇小说戏曲所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 2、简要叙述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主要观点。“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起。” 思考: 1、洋务运动发生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2、戊戌变法运动发生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国近代小说戏曲革命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练习二填空: 1、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发表的倡导变法维新的文章肇端于《时务报》,时人称其为“时务文章”;由于此类文体与报纸密切相关,这类文章也被人称作“__报章文体________”。 2、__梁启超________在《变法通议》中说:“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3、___梁启超_______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概括自己的散文“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偶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颇有一种魔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 课程代码:005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作家中,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A.郁达夫 B.叶绍钧 C.赵树理 D.吴组缃 2.下列人物形象中,属于小说《子夜》的是() A.兰花 B.沙子龙 C.赵伯韬 D.赵玉林 3.下列小说中,深刻地说明了“在黑暗的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的作品是() A.《小城三月》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围城》 D.《伤逝》 4.下列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来描写人物的小说作品是() A.《华威先生》 B.《在其香居茶馆里》 C.《小二黑结婚》 D.《断魂枪》 的是() 5.下列关于小说《荷花淀》的叙述,错误 .. A.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为背景 B.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C.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D.语言华丽、具有深刻的寓意 6.下列属于诗歌《凤凰涅槃》的主要思想资源之一的是() A.唯物主义 B.泛神论 C.民族主义 D.现实主义 诗歌《死水》的特征的是() 7.下列不属于 ... A.音乐美 B.建筑美 C.悲剧美 D.绘画美 8.下列对诗歌《再别康桥》所抒发的情感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A.抒发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B.抒发了诗人对林徽因的无限思念之情 C.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情绪 D.表达了诗人强烈地希望在康河的柔波里作一条水草的愿望 9.下列对《断章》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A.情感浓烈 B.格律严整 C.表露直白 D.哲理深邃 10.下列诗歌作品中,采用了以人拟物的表现手法的是()

中国现代文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20年代文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的开端是发生于年的。 2、20年代新文学阵营先后发起以林纾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派及派等旧文学阵营的论争。 3、五四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成立于1921年的,提倡。 4、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他的诗集有《微雨》、《为幸福而歌》及等。 5、“五四”时期周作人发表、两篇文章,成为最有影响的新文学的理论倡导者之一。 6、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和标志着五四新文学的开端。 7、20年代在理论上倡导问题小说的是,他也是重要文学社团的主力成员。 8、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是,他的童话作品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9、文学研究会作家小说创作中以传奇色彩独树一帜的作家是,他的代表作如《命命鸟》、等。 10、在随笔散文中形成了非绅士的“流浪汉”风格的作家是,他的散文集为。 二、选择题(2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鲁迅短篇小说《风波》中被剪了辫子的人物是: A 狂人 B 涓生 C 子君 D 七斤 ()2、五四文学发动期,论文《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A 李大钊 B胡适 C陈独秀 D周作人 ()3、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击期化石》的作者是: A 张资平 B 茅盾 C 叶圣陶 D 废名 ()4、田汉所属的文学社团是: A《新潮》社 B 新月社 C创造社 D春柳社

()5、最早运用现代话剧的形式表现五四时代精神的剧作是: A《南归》 B《少奶奶的扇子》 C《终身大事》 D《压迫》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双簧信”提倡新文学与白话文的是: A郭沫若 B 钱玄同 C田汉 D 刘半农 ()2、下面作品中,属于闻一多的有: A《红烛》 B《死水》 C《春水》 D《两个家庭》 ()3、下列文学社团中得到鲁迅扶持的有: A 南国社 B 创造社 C 莽原社 D 未名社 ()4、下列诗人中属于早期新月社的有: A 朱湘 B 陈梦家 C 孙大雨 D 林徽因 ()5、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以文字优美而著称的两位作家是: A 许地山 B 俞平伯 C 朱自清 D 冰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爱美剧 2、自叙传抒情小说 3、湖畔诗社 4、“随感录”作家群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格律诗“三美”理论的内容。 2、简析周作人倡导的“美文”概念及其对新文学散文创作的贡献。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结合作品分析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象征艺术。(要求,中心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表达晓畅。)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17 、五四文学革命 2、《学衡》、《甲寅》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A.《诗》B.《语丝》 C.《新青年》D.《现代评论》 2.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B.《呐喊》 C.《故事新编》D.《彷徨》 3.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A.张幼仪B.林徽因C.陆小曼D.王映霞 4.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A.《幻灭》B.《灭亡》C.《动摇》D.《追求》 5.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他在后期创作中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 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 6.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蜜柑》B.《柏子》C.《萧萧》D.《丈夫》 7.李劼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 A.《天魔舞》B.《死水微澜》 C.《暴风雨前》D.《大波》 8.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 A.何其芳B.艾青C.赵树理D.孙犁 9.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篇最为人所称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一评价固为过誉,然而,它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确也卓尔不凡。这篇小说是()。 A.《第一炉香》B.《金锁记》

2017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处叙写潘先生赞颂军阀这一细节所反映的是【】 A.小市民苟且偷安的心理 B.普通民众淳朴宽厚的秉性 C.小市民爱憎分明的立场 D.普通人坚韧顽强的生存力 A 解析:潘先生形象分析 (1)性格:刻画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 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 对其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 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 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 (2)形象意义: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

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 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2.小说《小城三月》中故事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 C.第二人称叙述 D.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叙述交织 B 3.小说《铸剑》叙事的核心线索是 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 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 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 D.黑衣人为王复仇 C 4.最能体现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诗篇是 A.《天狗》 B.《凤凰涅槃》 C.《天上的街市》 D.《静夜》 B 5.下列选项,出自诗歌《死水》的一组意象是 A.烂铁破铜铁罐 B.桃花菊花青荐 C.青蛙花蚊苍蝇 D.珍珠泥土青蛙 A 浙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第1页(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1、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 )。 2、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 C )。 3、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4、边城的女主人公是( C )。

5、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A )。 6、《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 D )。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D )。 8、《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 D )。 9、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B )。

10、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的三篇作品是( B )。 11、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一文学观点的是( D )。 12、下列均属于老舍的作品是( B )。 13、下列均属于巴金的作品是( C )。

14、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其小说主题的最准确的概括是 ( D )。 15、《北京人》剧本的作者是( B )。 二、【填空题】 16、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长河》)。 17、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桥》)。 18、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19、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都会的一角》)。 20、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艾青)。 21、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主义。 22、“五四”以来最早的小说流派是(问题消失)。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一、填空 1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2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灵泉洞》。 3丁西林(1893-1974)中国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一只马蜂》,《压迫》。 4茅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子夜》,《蚀》,《林家铺子》。 5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家》、《春》《秋》。6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三、人物形象 1、《祝福》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鲁迅? 小说中的“我”是贯穿故事始终的叙述者,是经过作者典型化的艺术形象,不能看作是作者自己,但是“我”在许多方面表现了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鲁迅正是通过“我”来表现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的。 “我”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并富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憎恶旧社会,同情被压迫者,这是“我”的性格中的主要方面。“我”的性格中也流露了某些软弱无力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说明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已意识到吃人的旧社会非推翻不可,却还没有明确找到推翻它的力量和道路。 2、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但现在一般认为,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觉新等许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样,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的表现。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本质特点。 3、侍萍 侍萍是《雷雨》中的一个人物。她是旧社会的下层妇女。她纯朴善良、顽强有骨气,在她一生的遭遇中,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所受的深重苦难。周朴园对她始乱终弃,她投河自尽遇救。三十年来她顽强挣扎生存,嫁给了周家的下人鲁贵生了女儿四凤。她的心愿是女儿决不能重蹈自己的路。当重新遇周朴园后,有骨气的撕碎周朴园想赎罪的五千元支票,决定立即带四凤走。当她知道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后,决定让他们走,走的愈远愈好,并且永远不要回来。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命运。侍萍身上集中了很多不幸,但她从来不想这些不幸的根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题

“成人教育”期末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15年9月15日,________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为避免重蹈文明戏的覆辙,民众戏剧社以提倡“________”来反对戏剧的职业化与 商业化。 3.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________》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4.郭沫若20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________》、《王昭君》、《聂姜》,后结集为《三 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5.《________》写的是1917年冬,因为祖母病逝,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 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又和父亲乘车北上,到了南京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 6,闻一多一生出版过两部新诗集,一是《 ________ 》,二是《死水》。 7.1930年,——以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 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8.在《________》中,汪家最后以汪文宣的死亡、婆婆带着孙子不知去向、曾树生不 知自己的将来该如何把握而解体。 9.陈白露与________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 10.《________》的主人公镖师“神枪沙子龙”因为一身好武艺和“五虎断魂枪”的绝技, 在江湖上名声赫赫。 11.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再遭通缉,返回家乡,旋即又与杜衡来到松江, 匿居在施蛰存家中。 12.30年代初,的《南北极》经施蛰存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注视,自此成名。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诗界革命: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文化运动。“诗界革命”为梁启超首倡,黄遵宪为主将。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旧瓶装新酒”,要求保留诗歌的旧形式,变革不彻底。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1918年的新诗运动 2.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 “文界革命”的具体内容:吸收西方的雄辩体、随笔体,结合魏晋文风,把古文从“义理、考据、辞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义理,以丰富的世界进化维新的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 3.小说界革命:晚清政治改良思想家希望小说成为改良社会政治的重要工具。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1902)等文中阐释了他的小说革命主张。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小说之力表现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小说具有新民救国的效力。 4.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5.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创作方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6. 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发起人: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冯乃超、杨汉生等。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后期: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 7. 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1933年消亡。发起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 8.语丝社: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成立,因孙伏园创办的《语丝》杂志而得名,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0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100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语出鲁迅小说《_________》。 2.《断魂枪》刻画了老拳师_________形象。 3.在《菉竹山房》中,作者竭力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收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的情节是_________。 4.废名的《桃园》塑造了一个对美的渴望与追求的十三岁小姑娘_________。 5.“算作是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的诗是《_________》。 6.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_________化的诗人。 7.叶圣陶对《雨巷》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 8.《鹰之歌》中女友说:“鹰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_________”。 9.《蛇与塔》中说,“祭塔”是中国老百姓“_________的观念所产生的创作”。 10.《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出现的屈原的抒情独白《_________》,是光明的颂歌,也是声讨黑暗的战斗檄文。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鲁迅笔下的未庄出自( ) A.《祝福》B.《孔乙己》 C.《阿Q正传》D.《伤逝》 12.《李有才板话》是_________的作品。( ) A.叶圣陶B.路翎 C.沈从文D.赵树理 13.华威先生在演讲中屡屡强调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指的是( ) A.国民党蒋介石B.中国共产党 C.抗日群众团体D.华威先生的领导 1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 2010年7月 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每空2分,共3 0分) 1.文学革命的开始,是以1 9 1 7年1月和2月《》杂志分别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2. 1924 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 3. 戴望舒的《雨巷》在《》上发表,一举成名,并得到“雨巷诗人”的美誉。 4. "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2年1 2月" 事件"期间如同"孤岛"般的英法等国租界里从事的文学活动。 5. 徐志摩与上海巨富之女张幼仪成婚后,1918 年经妻兄介绍,正式拜 为师。 6. "《蚀》三部曲"包括三个中篇《》、《动摇》和《追求》。 7. 老舍称《》是自己“求救于北平"和"返归幽默"的突破性作品。 8. 在鲁迅身边,发生了很大变化,陆续发表了记叙自己在哈尔滨生活的散文,后结集为《商市街》。 9.《倾城之恋》中的是一个穷遗老的女儿,离婚回到家里,大家庭的尔虞我诈,使她在元奈之下,只能设法做一个女结婚员,找一份安稳的婚姻以获得经济上的安全。 10. "九叶诗派"得名于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 11. 钱锺书被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 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12. 梁实秋在抗战初期则因" 与无关论" 而招致左翼文学阵营的抨击。 13. 《芦花荡》是《》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护送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故事。 14. 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1925) 经周作人推荐编入" 新潮社丛书" 后,扩大了象征主义的影响。 15. 新感觉派的形成,酝酿于1928 年9 月出版的《无轨列车》,发展于1932 年5 月创刊的《》。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5分) 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洼为代表的刊物是( )。 A.《诗》 B.《语丝》 C.《新青年》 D.《现代评论》 2. 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 A.《呐喊》 B.《斯巴达之魂》 C.《怀旧》 D.《狂人日记》 3. 丁玲后来获得1951 年度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的小说是( )。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在医院中时》 C.《我在霞村的时候》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 学作品选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春末闲谈》中用作喻体来揭露反动统治者的麻痹术的动物是() A.蜘蛛 B.青虫 C.螟蛉 D.细腰蜂 2.下列属何其芳创作的作品集是() A.《画梦录》、《翦拂集》 B.《夜歌》、《画梦录》 C.《泥土的歌》、《画梦录》 D.《雅舍小品》、《预言》 3.在鲁迅小说《铸剑》中,与国王有杀父之仇的人物是() A.宴之敖 B.眉间尺 C.王后 D.黑色人 4.塑造了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的作家是() A.丁玲 B.张爱玲 C.丽尼 D.冰心 5.下列作品中,属于自传体小说的是()

A.《祝福》 B.《呼兰河传》 C.《围城》 D.《边城》 6.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行文线索是() A.天气变化 B.作者的想象 C.桨声灯影 D.作者的情绪 7.著名的抒情独白《雷电颂》出自() A.曹禺剧作《雷雨》 B.郭沫若剧作《屈原》 C.曹禺剧作《日出》 D.郭沫若剧作《虎符》 8.“努力!努力!/努力望上跑!”出自诗篇() A.《发现》 B.《天上的市街》 C.《山》 D.《上山》 9.散文《白马湖之冬》写白马湖的冬天,着眼于它的() A.雪 B.宁静 C.风 D.恐怖 10.下列反复抒写“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的作品是() A.《一种云》 B.《雨前》 C.《风景谈》 D.《鹰之歌》 11.戴望舒的抒情诗《雨巷》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象征 D.拟人 12.“五四”时期小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A.徐志摩 B.冰心

现代文学常识试题

1.莎菲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2.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野草》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3.《子夜》标志茅盾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 4.《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 1937 年写了《原野》,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5.冷清秋是《金粉世家》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杨振声)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高门巨族的少妇) 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虹》) 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沉钟社) 8.丁玲对知识女性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莎菲女士的日记》)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后) 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冷隽平实) 11.中篇小说《二月》的作者是(柔石 ) 12.王统照的小说《沉思》属于(抒情小说) 13.《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线索是(.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 14.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属于(寓言体小说) 15.巴金的《雪》描写的题材是(工人生活) 17.一直称自己是“乡下人”的作家是(沈从文) 18.长篇小说《风萧萧》的情节特点是(间谍传奇) 20.下列作品中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1.下列表现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是(《终身大身》) 22.下列属于李健吾剧作的是(《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 23.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点是(本土性、本族性与人性的哲理思考) 24.沈从文小说创造了多种文体形态,下列不属于沈从文小说文体形态的是(自我抒情小说) 25.沙汀《淘金记》所写的内容是(描写恶霸、封建帮会头子以及没落地主之间的斗争) 26.提倡“恐怖。狂欢。虔格”为创作的“三道母题”的流派是(战国策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 A.《阿Q正传》 B.《铸剑》 C.《彷徨》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P25 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 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 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P34 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 A.东北农村 B.江南农村 C.湘西农村 D.广州郊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P52 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 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 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 D.农民自身的懒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P65 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 A.废名 B.路翎 C.台静农 D.叶圣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P44 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 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P86 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林语堂 C.冯至 D.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4.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6.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7.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 B.胡风 C.艾青 D.阿垅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9.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A.汪静之 B.胡适 C.朱自清 D.冰心10.《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受到鲁迅支持的青年作家社团是 A.创造社 B.南国社 C.未名社 D.文学研究会 2.叶灵凤20年代创作的《昙花庵的春风》,属于 A.心理分析小说 B.写实主义小说 C.乡土小说 D.魔幻主义小说 3.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是 A.冰心 B.许地山 C.叶绍钧 D.郭沫若 4.1928年,中国新文学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是 A.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B.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C.京派与海派的论争 D.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5.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于1928年创刊,刊名为 A.《南风》 B.《文艺漫话》 C.《时代风景》 D.《伴侣》 6.《子夜》中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形象是 A.吴荪甫 B.屠维岳 C.冯云卿 D.赵伯韬 7.《家》塑造了一个被专制主义扭曲了人格的病态形象,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他是 A.高觉慧 B.高觉民 C.高克安 D.高觉新 8.老舍的《四世同堂》反映了广阔的生活内容,具有史诗般的宏大气势,它采用的是 A.长河奔流的结构方式 B.人像展览的结构方式 C.欲扬先抑的结构方式 D.卒章显志的结构方式 9.被叶绍钧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是

A.《寻梦者》 B.《我底记忆》 C.《雨巷》 D.《再别康桥》 10.何其芳写于30年代、表达了年轻人孤独寂寞情绪的散文集是 A.《黄昏之献》 B.《画廊集》 C.《预言》 D.《画梦录》 11.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的上海文学被称为 A.解放区文学 B.国统区文学 C.沦陷区文学 D.孤岛文学 12.下列小说中,表现上层知识分子众生相批判其劣根性的作品是 A.《围城》 B.《果园城记》 C.《呼兰河传》 D.《金锁记》 13.“七月诗派”是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刊物主编是 A.绿原 B.田间 C.胡风 D.穆旦 14.为了享乐与金钱,背叛了没落世家传统道德观念的人物葛薇龙,出自小说 A.《红玫瑰与白玫瑰》 B.《倾城之恋》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B及参考答案

平顶山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卷 B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20世纪20年代,全国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其中,周作人等人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郭沫若等人发 起组织了____________。 2.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散文诗集是_________。 3. 《铸剑》中塑造的复仇主人者形象是___________。 4. 1920年,胡适出版了诗集__________,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新诗别集,体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_,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5. 闻一多诗论的核心“三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现代话剧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__________,他们演出的内容与形式都有别于旧戏的新的戏剧样式,被称为__________。 7. 周作人的散文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和“隐士”的双重人格。 8. 茅盾的长篇处女作是____________。 9. 老舍的带有科幻色彩的寓言体小说是_____________。 10. 巴金的小说____________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但是还没有跳出“革命+恋爱”的模式。 11. 戴望舒由于成名作的巨大影响,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 12. 报告文学《包身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将“幽默”一词引进中国,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实践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在“小说界革命”中,有人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观念,这个人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李大钊 2 文学革命初期在《新青年》杂志上演出“双簧戏“的是: A.胡适和陈独秀 B.鲁迅和周作人 C.钱玄同和刘半农 D.沈尹默和叶绍钧 │ │││││││││ ( 第 一 页 ) │││││││ 共 五 页 ││││││││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密 封 线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答案分析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处叙写潘先生赞颂军阀这一细节所反映的是 A.小市民苟且偷安的心理 B.普通民众淳朴宽厚的秉性 C.小市民爱憎分明的立场 D.普通人坚韧顽强的生存力 A解析:潘先生形象分析 (1)性格:刻画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对其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2)形象意义: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2.小说《小城三月》中故事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 C.第二人称叙述 D.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叙述交织 B 3.小说《铸剑》叙事的核心线索是 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 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 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 D.黑衣人为王复仇 C 4.最能体现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诗篇是 A.《天狗》 B.《凤凰涅槃》 C.《天上的街市》 D.《静夜》 B 下列选项,出自诗歌《死水》的一组意象是 A.烂铁破铜铁罐 B.桃花菊花青荐 C.青蛙花蚊苍蝇 D.珍珠泥土青蛙 A 6.诗歌《再别康桥》中被喻为“夕阳中的新娘”的是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 C.软泥上的青荐 D.彩虹似的梦B 7.下列各项,对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描述正确的是 A.表现了理想幻灭后的哀伤 B.意象朦胧,充满象征意味 C.诗句长短不一,具有散文化倾向 D.诗行整饰,格律严谨 C 8.下列诗句中,出自诗歌《断章》的是 A.“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B.“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C.“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儿安宿?” D.“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B 9.穆旦所属的诗歌流派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