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化

生化

生化
生化

第二章糖的化学

一、判断是非

1、自然界的葡萄糖都是D-结构。以β-D-葡萄糖结构最稳定。(对)

2、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错)

3、同一单糖的D-,L-型,旋光方向相反,比旋光度相同。(对)

4、α-D-葡萄糖与β-D-葡萄糖属于“异头物”,并非镜像异构体。(对)

5、糖的变旋现象是由于糖在溶液中起了化学作用。(错)

6、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错)

7、D-葡萄糖,D-甘露糖,D-果糖生成同一种糖脎(对)。

8、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蔗糖都具有还原性。(错)

9、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存在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具有还原性。(错)

10、老化的淀粉不易被淀粉酶水解。(对)

11、醛式葡萄糖变成环状后无还原性。(错)

12、肽聚糖分子中不仅有L-型氨基酸,而且还有D-型氨基酸。(对)

13、呋喃式葡萄糖比吡喃式葡萄糖更稳定。(错)

14、戊糖多以呋喃式形式存在。(对)

15、己糖多以吡喃式形式存在。(对)

16、D型糖都是右旋糖。(错)

17、果糖、葡萄糖、甘露糖和蔗糖都是还原糖。(错)

18、人体不仅能利用D-葡萄糖而且能利用L-葡萄糖。(错)

二、填空

1、环状D-葡萄糖的立体异构体数目为_________种。

2、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_________。

3、蔗糖是由一分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4、麦芽糖是由2分子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5、糖类与蛋白质或多肽结合形式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连接键,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6、具有重复二糖单位β-D-葡萄糖醛酸-1,3-N-乙酰氨基葡萄糖,而单位间通过β(1→4)连接的天然多糖是_________。

7、赋予各种糖还原性的基团是_________。

8、糖苷是指糖的________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9、.判断糖的D-型和L-型是依据______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而定。

10、纤维素和淀粉都是1→4连接的D-葡聚糖,但纤维素的二糖单位是______,残基间通过______连接;而直链淀粉的二糖单位是____,残基间通过______连接。所以两者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

三、解释名词

构型与构象变旋现象环状糊精淀粉的糊化与凝沉糖蛋白与蛋白聚糖酮糖醛糖还原糖

四、问答

1、α-D(+)吡喃葡萄糖中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2、糖可分为哪几类?糖的生物学功能?

3、写出β-D-吡喃葡萄糖、β-D-呋喃果糖和β-D-呋喃核糖的哈沃斯式结构。

4、蔗糖、乳糖、麦芽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5、比较直链淀粉与纤维素结构的异同。

6、应用斐林试剂测定总糖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7、淀粉与碘的呈色反应机制是什么?颜色特征与葡萄糖链长度有何关系?

8、根据环状糊精的结构特点说明其在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应用。

第三章脂类化学

一、填空题

1.根据脂类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脂类的物理共性是______。

3.脂类是由______和______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4.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__________。

5.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中______为亲水端,______为疏水端。

6.卵磷脂可以做乳化剂是由于分子中含有______和______之故。

7.油脂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指标有______值、_________值、______值等。

8.在紫外线照射下______可转化为维生素D2,______可转化为维生素D3。

9.(华东理工大学,2002年)根据磷脂分子中所含的醇类,磷脂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10.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_________状态,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__________状态。

11.胆汁酸盐分子中既有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很好的_______________,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12.哺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

13.简写符号16:0 ,18:0,18:1(9),18:2(9,12)分别代表的脂肪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能够形成脂双层的脂类是________。

二、判断对错

1.碘值越大,表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或不饱和程度越高。( 对)

2.鞘糖脂的极性头部分是鞘氨醇。( 错)

3.某些类固醇类化合物具有激素功能,对代谢有调节作用。( 对)

4.在体温下,三软脂酰甘油为液态,三硬脂酰甘油为固态。( 错)

5.类固醇类分子中均不含有脂肪酸。( 错)

7.油脂的皂化值越高,说明油脂分子中含脂肪酸的碳链越短。( 对)

8.脂肪酸的碳链越长脂肪酸的溶解度越大。( 错)

9.磷脂是生物膜的基质,使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柔韧性、高电阻性和对高极性分子的不通透性。( 对)

10.胆汁酸具有比胆固醇更强的两亲性,因此能作为表面活性剂。( 对)

11.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作用于脂肪酸双键时产生氢过氧化物。( 对)

12.构成萜类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异戊二烯分子。( 对)

13.膜的流动性只与膜的组成有关,与pH、温度等环境无关。( 错)

三、选择题

1、(华中科技大学,2002年)生物膜中最丰富的脂类是( )

A.磷脂;B.胆固醇;C.糖脂;D.三酰甘油

2.下列化合物中的()不属于脂类化合物。

A.甘油三硬脂酸酯B.甘油三丁酸酯C.胆固醇硬脂酸酯

D.羊毛蜡E.石蜡

3.鞘脂类分子组成成分是()

A.一分子脂肪酸、一分子鞘氨醇或其衍生物、一分子极性头醇

B.一分子脂肪酸、一分子甘油、一分子磷酸和胆碱

C.三分子脂肪酸、一分子甘油

D.两分子脂肪酸、一分子甘油和一分子糖

4.固醇类化合物结构的特点是含()的衍生物。

A.环戊烷多氢菲B.环戊烷的菲类化合物

C.环己烷多氢蒽

D.环己烷多氢菲

5.关于油脂的化学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油脂的皂化值大时说明所含的脂肪酸分子多

B.酸值低的油脂其质量也差

C.向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除去氧分子

D.油脂的乙酰化值大时,其分子中所含的羟基也多

E.氢化作用可防止油脂的酸败

四、名词解释

脂质必需脂肪酸酸败作用皂化作用酸值皂化值碘值鞘磷脂甘油磷脂

五、简答题

1、简述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2、皂化价、酸价、碘价的大小分别能反映脂肪的什么性质?

3、甘油磷脂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4、简述胆固醇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简单脂类,复合脂类,类脂

2.不溶于水

3.脂酸,醇(包括甘油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4.环戊烷多氢菲

5.磷酸基胆碱,磷酸基乙醇胺

6.极性头部,非极性尾部

7.皂化,碘,酸

8.麦角固醇,7-脱羟胆固醇

9.甘油磷脂,鞘脂

10.固体;液体

11. 亲水部分;硫水部分;乳化剂

12.亚油酸;亚麻酸

三、选择题

1.A

2.E

3.A

4.A

5.B

四、名词解释

1.脂质(lipid):也称为脂类或类脂,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2.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人体及哺乳动物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脂肪酸对人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由膳食提供。

3.酸败作用:脂肪在潮湿、闷热的空气中久置,发生水解、氧化等反应而产生具有臭味的低级醛、醛酸、酮、酮酸及羧酸的过程。

4.皂化作用:用碱液水解脂肪,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盐的反应。

5.酸值(acid number):中和1 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6.碘值(iodine value):指100克油脂卤化时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7.蜡(wax):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由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其硬度由烃链的长度和饱和度决定。

8.磷脂(phospholipid):指含有磷酸及含胆碱的脂类,包括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类。

9.鞘磷脂(sphingomyelin):即鞘氨醇磷脂(phosphosphingolipid),由鞘氨醇、脂肪酸和磷酰胆碱(少数是磷酰乙醇胺)组成。

10.脂蛋白(lipoprotein):是由脂类和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静电引力)结合而成的生物高分子物质。

11.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glycerolphosphatide):也称磷酸甘油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其他基团(如胆碱、氨基乙醇、丝氨酸、脂酰基等中的一或两种)所组成,是磷脂酸的衍生物。

第四章蛋白质

一、填空题

1. 组成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_____,在简单蛋白质分子中该元素的平均含量为_____。

2. 组成蛋白质分子的碱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组成蛋白质分子的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

3. 用蛋白质来制备L‐氨基酸通常采用_____法水解,该法水解中除_____可被破坏,而其他氨基酸很少破坏,也不会引起_____作用。

4. 存在于谷胱甘肽中的一种特殊肽键结构_____。

5. 1953年由Sanger等人首次完成一级结构测定的蛋白质是_____。它是由_____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激素。

6. 蛋白质的典型α-螺旋结构中每个螺旋的螺距为_____nm,所包含的氨基酸残基数为_____个。

7. 维系α-螺旋的主要力是__________,该键的取向与螺旋中心轴_____。

8. 胶原蛋白是由_____股肽链组成的超螺旋结构,分子中含有在一般蛋白质分子中稀有的_____和_____残基。

9. 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的过程呈现_____效应,它通过Hb的_____作用而实现。

10. 加入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溶解度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而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蛋白质的这种性质常用于_____________。

11.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除_____外,其余19种氨基酸都有旋光性。含S有氨基酸有_____和_____。

12. 多肽链中有_____时, α-螺旋被中断,并产生一个“结节”。

13. Pauling等人提出的蛋白质α-螺旋结构模型,每圈螺旋包含_____个氨基酸残基,螺旋每上升一圈,沿纵轴上升_____nm,每个残基沿轴旋转_____。天然蛋白质的α-螺旋绝大多数都是_____手螺旋。

14.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15. 胰岛素是由_____条链组成的,分子中共有_____个二硫键。

16. 多肽链的两端是_____和_____;多肽链书写的方向是_____。

17. GSH的中文名称是_____,它的活性基团是_____,GSH两大主要功能是_____和_____。

18. 维持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大因素是_____和_____。

19. 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的____基和另一氨基酸的_____基连接而形成的。

20. 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___%,如测得1克样品含氮量为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____%。

21. 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_和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____和_____,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_____。

22.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_____,含硫的氨基酸有_____和_____。

23. 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_______和_______;维持二级结构靠________键;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靠_________键,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4. 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_____圈螺旋,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为_____。

25. 胰蛋白酶属__________酶,专一性地水解肽链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羧基形成的肽键。

26.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

27.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_____离子形式存在,此时它的溶解度最小;在pHpI的溶液中,主要以______离子形式存在。

28. 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的反应产物呈_____色,其余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______色产物。

29. 可用于蛋白质定量的呈色反应有______和______等。

30. 精氨酸的pI值为10.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中,并置于电场中,则精氨酸应向电场的_______方向移动。

31. 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8.0、4.5和10.0,当在pH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

32. 谷氨酸的pK1(α-COOH)=2.19,pK2(α-NH+3 )9.67,pKR(R基)=4.25,谷氨酸的等电点为__________。

33. 常用于检测氨基酸的颜色反应是__________.

34. 组氨酸的pK1(α-COOH)=1.82,pK2(咪唑基)=6.00,pK3(α-NH3+)=9.17,它的等电点是_____.

35. 蛋白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36. 用电泳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条件下,不同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移动的_______和_______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37. 纸层析分离氨基酸时,固定相是_________,流动相是_________;由于不同氨基酸在两相中的_________不同,因而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也不同;所分离的氨基酸可用_________溶液显色定位。

38. α-碳原子上的R基团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对α-螺旋的形成和稳定有影响。

39. 目前在分离分析上使用较广的分配层析,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都是在分配分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0. 分配柱层析的层析柱中的填充物或称支持剂都是一些具有_________的不溶物质。

41. _________也是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

42. 纸层析中,由于各种氨基酸在两个溶剂系统中具有不同的_________,因此就彼此分开,

分布在滤纸的不同区域。

43. 离子交换柱层析是一种用________作支持剂的层析法。

44. 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________或_______基团的人工合成聚苯乙烯-苯二乙烯等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45. 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的酸性基团有强酸型的________或弱酸型的________可解离出H+离子。

46. 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的碱性基团有强碱型的________或弱碱型的________可解离出OH-离子。

47. 分离氨基酸混合物经常使用________交换树脂。在交换柱中,树脂先用碱处理成________,将氨基酸混合液上柱。

48. 氨基酸在树脂上结合的牢固程度即氨基酸与树脂间的亲和力,主要取决于它们之间的________,其次是氨基酸侧链与树脂基质聚苯乙烯之间的________作用。

49. 氨基酸的洗出顺序大体上是________氨基酸、________氨基酸,最后是________氨基酸。

50. 为了使氨基酸从树脂柱上洗脱下来,需要降低它们之间的________,有效的方法是逐步提高洗脱剂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样各种氨基酸将以不同的速度被洗脱下来。51. 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的第六位_____ 氨酸被____ 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____侧链氨基酸,后者为____ 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5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________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_________。

53. 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因为破坏了维持和稳定其空间构象的各种_________键,使天然蛋白质原有的________与________性质改变。

54. 按照分子形状分类,蛋白质分子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小于10的称为_______,蛋白质分子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大于10的称为_________。按照组成分分类,分子组成中仅含氨基酸的称_______,分子组成中除了蛋白质部分还分非蛋白质部分的称_________,其中非蛋白质部分称________。

55. 使蛋白质水解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56.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归根结底是由_______决定的。

57. 蛋白质变性后分子性质改变,粘度______,溶解度______,结晶能力丧失,旋光度和红外、紫外光谱均发生变化。

58. SDS-PAGE中,使用含有去污剂____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还原剂(通常为巯基乙醇)的样品处置液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处理(正常煮沸3-5min),通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多亚基的蛋白质也将解离为单亚基。同时,还原剂可以堵截蛋白质中的任何一个二硫键(使二硫键还原)。电泳时,SDS-蛋白质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____。

59. 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___沉淀,___沉淀,___沉淀。

二、判断对错

1. 20种常见氨基酸只有Thr和Ile分子具有两个旋光中心,因此有两对旋光对映体。( 对)

2. 凡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一定具有相同的构象。( 错)

3.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区别主要在于连接α-C原子的R基团不相同。( 对)

4. 维系球状蛋白质构象的最主要的力是氢键。( 错)

5. 大多数蛋白质的主要带电基团是由它的C-末端羧基和N-末端的氨基决定的。( 错)

6. 存在于所有球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之间的共价连接是α-肽键,此外还有可能有二硫键,但不可能有其他共价键。( 对)

7. 双缩脲反应是检出和测定蛋白质和多肽的一个有用的方法,而二肽和氨基酸则无此反应。( 对)

8. 蛋白质经浓酸水解后,除了色氨酸被破坏外,其余氨基酸都能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鉴定。(错)

9.两羧基一氨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偏酸。(对)

10. 蛋白质变性后大多数不能复性,这是由于分子中部分共价键遭到破坏所致。( 错)

11. 蛋白质分子内部氢键的形成是促使蛋白质产生折叠的主要力。( 错)

12. 变性蛋白通常由于溶解度降低而产生沉淀,因此凡使蛋白质产生沉淀的因素都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 错)

13. 有一短肽Gly-Gln-Glu-Tyr-Try在无氧条件下用6M HCL 在110℃水解,水解液采用纸层析分离可得四个层析点。( 错)

14. 从某些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小肽抗菌素常出现环状肽链及D-型氨基酸。( 对)

15. 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的Asn和Gln两种氨基酸的残基是在多肽链合成后分别由Asp和Glu 残基修饰而生成的。( 错)

16. 多数氨基酸有D-和L-两种不同构型,而构型的改变涉及共价键的破裂。(对)

17. 所有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 错)

18. 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错)

19. 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构象。( 对)

20. 用FDNB法和Edman降解法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氨基酸的原理是相同的。( 错)

21. 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错)

22. 亮氨酸的疏水性比丙氨酸的强。( 对)

23. 蛋白质中所含的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是左旋的。( 错)

24. 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一般都是L-型氨基酸。(对)

25. 因为羧基碳和亚氨基氮之间的部分双键性质,所以肽键不能自由旋转。( 对)

26. α-碳和羧基碳之间的键不能自由旋转。( 错)

27. 天然活性球蛋白通常比变性蛋白具有抵抗蛋白水解酶的作用。( 对)

28. 在生理条件下,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中与氧可逆结合的铁离子,在与氧结合时呈三价,而去氧后则变成二价。( 错)

29. 只有在等电点的溶液中氨基酸才以非离子形式存在。(错)

30. 根据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相对分子质量愈小的物质,因为愈容易通过,所以最先被洗脱出来。(错)

31. 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M、K和D三种氨基酸的混合液,用pH5.5的缓冲液洗脱时,先下列的氨基酸应为M。(错)

32. 氨基酸在树脂上结合的牢固程度即氨基酸与树脂间的亲和力,只取决于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错)

33. 所有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错)

34. 自然界的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均由L-型氨基酸组成。(错)

35.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但并不都具有四级结构。(对)

36.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是氧的载体,前者是一个典型的变构蛋白,在与氧结合过程中呈现变构效应,而后者却不是(对)

37.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存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错)

38.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稳定性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肽链上每个肽键都参与氢键的形成。(错)

39. 氨基酸残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10(对)

40. 物种间进化位置相差越大则氨基酸序列间的差别越大。(对)。

41. 当环境pH处于氨基酸任一解离基团的PKa附近时,氨基酸对外来的酸碱有缓冲作用。(对)

42.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得的蛋白质分子量只是它们的亚基或单条肽链的分子量。(对)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由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B和C三条链

B.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和B两条链

C.由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和B两条链

D.由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B和C三条链

2.形成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驱动力是()

A.离子键

B.疏水作用力

C.二硫键

D.氢键

3.在一个肽平面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A.3

B.4

C.5

D.6

4.一条含有10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若只存在α-螺旋,则其长度为()

A.15.75nm

B.37.80nm

C.25.75nm

D.30.50nm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链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稳定

6.下列氨基酸中,那一种含氮量最高?()

A.Arg

B.His

C.Gln

D.Lys

7.下列关于维持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化学键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疏水作用是非极性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避开水,相互集聚在一起的现象

B.在蛋白质分子中只有C=O与H―N之间形成氢键

C.带负电的羧基与氨基、胍基、咪唑基等基团之间可形成盐键

D.在羧基与羟基之间也可以形成酯键

8.哪一组中的氨基酸均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A.异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

B.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

C.苏氨酸、缬氨酸、酪氨酸

D.赖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

9.下列哪种说法对蛋白质结构的描述是错误的?()

A.都有一级结构

B.都有二级结构

C.都有三级结构

D.都有四级结构

10.用6M HCl水解某种蛋白质时,水解液中最多能检出氨基酸种类数()

A.20种以上

B.20种

C.18种

D.17种

11.下列氨基酸中常处于球蛋白分子内部的应是?()

A.Tyr

B. Glu

C.Asn

D.V al

12.关于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的论述中有错误的是()

A.由于分子内部氢键的形成而得到稳定

B.由于分子间疏水相互作用而得到稳定

C.这事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的一种二级结构单元

D.Pro,Gly残基破坏和不利于α-螺旋结构的形成

13.下列试剂能使二硫键断裂的是()

A.溴化氰B.β-巯基乙醇C.碘乙酸D.尿素

14.下列溶液在生理条件下能形成α-螺旋结构的是()

A.Poly Ile

B.Poly Leu

C.Poly Pro

D.Pro Arg

15.变性蛋白质的特点()

A.双缩脲反应减弱

B.溶液粘度下降

C.溶液溶解度增加

D.丧失原有的生物学活性

16.关于大多数蛋白质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中二硫键的生成并不是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决定因素

B.大多数带电荷的氨基酸侧链伸向蛋白质分子表面

C.一级结构是决定高级结构的重要因素

D .只有极少数疏水氨基酸侧链处于分子内部

17.球蛋白分子中哪一组氨基酸可以形成疏水键()

A.Glu-Arg

B.Ser-Thr

C.Trp-Asp

D.Phe-Try

18.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具有旋光性?()

A.Leu B.Ala C.Gly D.Ser E.Val

19.下列氨基酸哪个含有吲哚环()

A Met

B Phe

C Trp

D Val

20.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

A Trp

B Tyr

C His

D Phe

21.一个突变使一种蛋白质分子内的丙氨酸残基变成缬氨酸残基,并使此蛋白质的活性丧失。其原因是:()

A、缬氨酸是酸性氨基酸,而丙氨酸是碱性氨基酸

B、丙氨酸是形成а-螺旋所必需的,而缬氨酸则不是

C、缬氨酸比丙氨酸占据空间大,因此蛋白质分子的形状改变了

D、缬氨酸的存在改变了蛋白质的等电点。

22.下列4种氨基酸中哪个有碱性侧链?()

A.脯氨酸B.苯丙氨酸C.异亮氨酸D.赖氨酸

23.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

A.丝氨酸B.脯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

24.5-羟色胺是由哪个氨基酸转变生成?()

A.组氨酸

B.色氨酸

C.脯氨酸

D.酪氨酸

E.精氨酸

25.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溶于水时不引起偏振光旋转?()

A、苯丙氨酸B、丙氨酸C、亮氨酸D、甘氨酸

26.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B、赖氨酸C、谷氨酸D、苏氨酸

27.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B、蛋氨酸

C、瓜氨酸D、羟脯氨酸

28.在生理pH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

A.丙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

D.蛋氨酸E.异亮氨酸

29.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有紫外吸收特性

30.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

A.胶体性质B.两性性质C.沉淀反应D.变性性质E.双缩脲反应

31.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具有的特点是:()

A.不带正电荷B.不带负电荷C.A和B D.溶解度最大E.在电场中不泳动

32. 下列哪种氨基酸的铡链的pK值最接近pH7()

A、半胱氨酸B、组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

四、名词解释

1.必需氨基酸

2.等电点

3.肽键

4.肽

5.茚三酮反应

6.分配层析

7.离子交换层析

8.透析

9.凝胶过滤层析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11.蛋白质一级结构12. 蛋白质二级结构13.蛋白质三级结构14.蛋白质四级结构15.α-螺旋16.β-折叠17.β-转角18.无规卷曲

19.超二级结构20.结构域21.蛋白质变性22.复性23.肽平面24.盐溶25.盐析

五、简答题

1.简述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点

2.为什么说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

3.有一个蛋白分子在pH7的水溶液中可以折叠成球状,通常是带极性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外部,带非极性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内部。请解析:

(1)在Val、Pro、Phe、Asp、Lys、Ile、His中,哪些位于内部?哪些位于分子外部?(2)为什么在球状蛋白内部和外部都发现Gly和Ala?

(3)Ser、Thr、Asn、Gln都是极性氨基酸,为什么会在内部发现?

(4)在球状蛋白的分子内部和外部都能找到Cys,为什么?

4.将含有天冬氨酸(pI=2.98)、甘氨酸(pI=5.97)、亮氨酸(pI=6.53)和赖氨酸(pI=5.98)的柠檬酸缓冲液,加到预先同样缓冲液平衡过的强阳离交换树脂中,随后用缓冲液洗脱脱此柱,并分别收集洗出液,这5种氨基酸将按什么次序洗脱下来?分析原因[Asp, Thr, Gly, Leu, Lys]

5.(1)Ala,Ser,Phe,Leu,Arg,Asp,Lys 和His的混合液中pH3.9进行纸电泳,哪些向阳极移动?哪些向阴极移动?

(2)为什么带相同净电荷的氨基酸如Gly和Leu在纸电泳时迁移率会稍有差别?

6.如将氨基酸混合液(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点在滤纸上,在pH6.8的缓冲液中进行电泳,试推测它们从正极至负极的顺序。

7.许多蛋白质在280nm处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但明胶例外,为什么?

8.什么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9.什么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生物功能有何关系?

10.简述球状蛋白共有的结构特征。

11.凝胶过滤和SDS-PAGE 均是利用凝胶,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的,为什么凝胶过滤时,蛋白质分子越小,洗脱速度越慢,而在SDS-PAGE中,蛋白质分子越小,迁移速度越快?

12.蛋白质变性的机制是什么?蛋白质变性后有哪些改变?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应用和避免蛋白质变性的例子。

13.简要说明下列试剂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中的作用。

(1)固体硫酸铵;(2)三氯乙酸;(3)巯基乙醇;

(4)SDS;(5)溴酚蓝(6)尿素、盐酸胍

回答:

(1)固体硫酸铵:常用于盐析,沉淀蛋白质。

(2)三氯乙酸:蛋白质的不可逆变性剂,在酶活性测定中常用它终止酶的催化活性。(3)巯基乙醇:还原蛋白质中二硫键为巯基,用于拆开二硫键,测定肽链的数目。

(4)SDS:阴离子去垢剂。它可破坏蛋白质的四级结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常用于蛋白质亚基数目和分子量的测定。

(5)溴酚蓝:一种染料。在蛋白质凝胶电泳中用作前沿指示物。

(6)尿素、盐酸胍:破坏蛋白质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中的疏水键,使蛋白质变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N;16%

2. Lys;Arg;His;Glu;Asp

3. 酸;Trp;消旋

4. γ‐肽键

5. 牛胰岛素;51

6. 0.54nm;3.6个

7. 氢键;几乎平行

8. 三;羟脯;羟赖

9. 正协同;变构

10. 增加;盐溶;减小;沉淀析出;盐析;蛋白质分离

11. Gly Met Cys

12. Pro

13. 3.6 0.54 100°右

14. 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

15. 两三

16. N端C端N→C

17. 谷胱甘肽;巯基;解毒功能抗氧化功能

18. 表面电荷水化膜

19. 氨;羧基;

20. 16 ;6.25

21. 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

22. 组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

23. 肽键;二硫键;氢键;次级键;氢键;离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

24. 50;27nm

25. 内肽Lys Arg

26. 氨基酸通式

27. 两性阳阴

28. 黄蓝紫

29. 茚三酮反应双缩脲反应

30. 负极

31. 不动;向正极移动;向负极移动;

32. 3.22

33. 茚三酮

34. 7.59

35. 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36. 带电荷量;分子大小;分子形状;方向;速率

37. 层析纸吸附的水展层溶剂分配系数茚三酮

38. 大小,电荷,形状

39. 柱层析,纸层析,薄层层析

40. 亲水性

41. 离子交换树脂

42. 分配系数

43. 离子交换树脂

44. 酸性,碱性

45. -SO3H,-COOH

46. -N(CH3)3OH,-NH3OH

47. 强酸型阳离子,钠型

48. 静电吸引,疏水相互

49. 酸性,中性,碱性

50. 吸引力;pH,盐浓度(离子强度)

51. 谷缬极非极

52. 氨基酸排列顺序

53. 次级键物理化学生物学

54. 球状蛋白质;纤维状蛋白质;单纯蛋白;结合蛋白;辅基

55. 酸水解;碱水解;酶水解

56. 一级结构

57. 升高降低

58. 十二烷基硫酸钠蛋白质分子量

59. 有机溶剂等电点盐析

二、是非题

2. 错。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们的一级结构并不一定相同。

4. 错。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构象的最主要的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

5. 错。是由蛋白质分子中带电荷的氨基酸的侧链基团所决定的。

7. 对。双缩脲反应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酰胺键的化合物才具有的反应,二肽分子中只有一个酰胺键。

10. 错。蛋白质变性,一般来说是可逆的,这时因为变性一级结构并无改变,而一级结构又决定了它的高级结构。

11. 错。促使蛋白质产生折叠的主要力是疏水作用力。

12. 错。使蛋白质产生沉淀并不一定都可能使蛋白质产生变性,如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13. 错。仅可获得三个层析点,因为Gln变成Glu,Try被破坏。

15. 错。Asn和Gln是由遗传密码编码的两种氨基酸,在多肽合成中可直接参与合成。

16. 对:在20种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都具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具有L-型和D-型2种不同构型,这两种不同构型的转变涉及到共价键的断裂和从新形成。

17. 错:由于甘氨酸的α-碳上连接有2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不对称碳原子,没有2种不同的立体异构体,所以不具有旋光性。其它常见的氨基酸都具有不对称碳原子,因此具有旋光性。

18. 错:必需氨基酸是指人(或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的氨基酸,包括8种氨基酸。其它氨基酸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19. 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氨基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同,因而决定了多肽链形成二级结构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比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空间结构。如在脯氨酸存在的地方α-螺旋中断,R侧链具有大的支链的氨基酸聚集的地方妨碍螺旋结构的形成,所以一级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蛋白质的空间构象。

20. 错:Edman降解法是多肽链N端氨基酸残基被苯异硫氢酸酯修饰,然后从多肽链上切下修饰的残基,经层析鉴定可知N端氨基酸的种类,而余下的多肽链仍为一条完整的多肽链,被回收后可继续进行下一轮Edman反应,测定N末端第二个氨基酸。反应重复多次就可连续测出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FDNB法(Sanger反应)是多肽链N末端氨基酸与FDNB (2,4-二硝基氟苯)反应生成二硝基苯衍生物(DNP-蛋白),然后将其进行酸水解,打断所有肽键,N末端氨基酸与二硝基苯基结合牢固,不易被酸水解。水解产物为黄色的N端DNP-氨基酸和各种游离氨基酸。将DNP-氨基酸抽提出来并进行鉴定可知N端氨基酸的种类,但不能测出其后氨基酸的序列。

21. 错

23. 错

24. 对

25. 对:在肽平面中,羧基碳和亚氨基氮之间的键长为0.132nm,介于C—N 单键和C=N 双键之间,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26. 错:α-碳和羧基碳之间的键是C—C单键,可以自由旋转。

27. 对。变性蛋白结构由紧密变得松散无序,有利蛋白水解酶的作用。

28. 错。Hb的辅基血红素的中心原子铁在与氧结合或去氧后均为二价,没有价态的变化。

29. 错

30. 错: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物质越不容易进入凝胶内孔径,被排阻的系数也就越大,所以最先被洗脱出来。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越容易进入凝胶内孔径,流经的路径越长,所以在最后被洗脱出来。

31. 错:M、K和D分别为甲硫氨酸、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单字缩写符号。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M、K和D三种氨基酸的混合液,用pH5.5的缓冲液洗脱时,先下来的氨基酸应为D,其次是K,最后是M。因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氨基酸的混合液,氨基酸与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静电吸引的大小次序依次是碱性氨基酸大于中性氨基酸

32. 错:氨基酸在树脂上结合的牢固程度即氨基酸与树脂间的亲和力,主要取决于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其次是氨基酸侧链与树脂基质聚苯乙烯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

33. 错:苏氨酸、异亮氨酸、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除了α-碳原子是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外,还有第二个不对称碳原子。

34. 错:D型氨基酸也在自然界中找到,特别是作为某些肽抗生素和某些微生物细胞壁的成分存在。

35. 对:有些蛋白质是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只具有三级结构,不具有四级结构,如肌红蛋白

36. 对:血红蛋白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具有4级结构的蛋白质,当血红蛋白的一个亚基与氧结合后可加速其它亚基与氧的结合,所以具有变构效应。肌红蛋白是仅有一条多肽链的蛋白

质,具有三级结构,不具有四级结构,所以在与氧的结合过程中不表现出变构效应

37. 错: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只有所有的亚基以特定的适当方式组装在一起时才具有生物活性,缺少一个亚基或单独一个亚基存在时都不具有生物活性。

38. 错: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稳定性是由链内氢键维持的,如α-螺旋结构和β-折叠结构中的氢键均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但并非肽链中所有的肽键都参与氢键的形成,如脯氨酸与相邻氨基酸形成的肽键,以及自由回转中的有些肽键不能形成链内氢键。

39. 20中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38,但是蛋白质中的较小氨基酸占优势,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28,每形成一个肽键脱去一分子水,因此平均相对质量128-18=110

40. 对解析:来自任两个物种的同源蛋白质,其序列间的氨基酸差异数目与这些物种间的系统发生差异是成正比例的,也即在进化位置上相差越远,其氨基酸序列间的差别越大

三、选择题

1.B 解析:人胰岛素和猪、牛的胰岛素均是由51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分为A链和B链。A链含21个氨基酸残基,B链含30个氨基酸残基,两链之间由两个二硫键相连。A链本身还有一个二硫键。人的胰岛素和猪的胰岛素只有一个氨基酸残基不同,所以其生物活性的大小相近。胰岛素是由其前体胰岛素原水解而成的,水解掉下一个联接肽—C肽。人的C肽为31肽,猪的为29肽,牛的为26肽。人的胰岛素原是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

2.B 解析:细胞内新合成的蛋白质以很快的速度折叠成具有特定构象的活性分子。其结果形成了疏水基团在内部,亲水基团在表面的三级结构。

3.D

4.A 解析:在α-螺旋结构中,每个氨基酸残基绕轴旋转100°,沿轴上升0.15nm,所以105×0.15=1

5.75nm。

5.B 解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聚集而成的,具有特定构象的蛋白质分子结构。

6.A 解析: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N元素,而精氨基酸分子中的N元素有四个,所以它的含量是所有氨基酸中最高的。

7.B 解析:C=O与H―N之间的氢键是多肽链形成二级结构时的唯一的氢键形式。但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与四级结构形成的氢键中,除了C=O与H―N之间的氢键外,还包括C=O 与H―O之间的氢键。

8.B 解析:必需氨基酸包括:缬、亮、异亮、苏、赖、蛋、苯丙、色氨酸8种。酸性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其中不含以上8种必需氨基酸中的任何一种。其他,如:碱性氨基酸种种包括赖氨酸,芳香族氨基酸中包括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中的蛋氨酸属含硫氨基酸,其余几种必需氨基酸属支链氨基酸。

9.D 解析:蛋白质与多肽的区别就在于蛋白质分子具有三级结构,而多肽则不具有三级结构。但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四级结构。如肌红蛋白与胰岛素分子就不具有四级结构。

10.D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共20种,由于酸水解时Try被破坏,Gln→Glu,Asn →Asp所以水解液中最多能检出氨基酸的数为17种。

11.D 解析:处于球蛋白分子内部的应是非极性氨基酸。

12.B 解析:α‐螺旋结构由分子内部氢键的形成得到稳定,是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的一种二级结构单元,Pro,Gly破坏和不利用α‐螺旋结构的形成,但不存在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力。

13.B 解析:β‐巯基乙醇可使二硫键断裂,还原生成两个‐SH。

14.B 解析:在生理条件下Arg带正电荷,故PolyArg不可能生成α‐螺旋结构,Pro是

α‐螺旋的破坏者,Ile的侧链基团较大(其中β‐C是手性碳),不利于α‐螺旋的生成。

15.D 解析:变性蛋白由于次级键破坏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但一级结构没有变化,故双缩脲反应没有改变,由于构象变化,疏水基团的暴露,故溶解度降低,无规则的集团结构将增加溶液的粘度,变性的结果是生物学活性丧失。

16.D 解析:一级结构是决定高级结构的重要因素,球蛋白结构的特点是极性和带电的侧基趋于表面,疏水侧基尽可能趋于分子内部形成一个疏水中心,分子中二硫键的生成主要是由于分子内部的非共价的相互作用,并不是蛋白质构象的决定因素。

17.D 解析:Phe 与Try两个非极性的氨基酸可以形成疏水键。

18.C 解析:Gly不具有旋光性所以选C

19.C

20.C

21.C 解析:缬氨酸和丙氨酸都是中性氨基酸,因此A不正确;丙氨酸和缬氨酸都能形成а-螺旋,只要两个或多个缬氨酸残基(-碳链有分枝)不连续排列即可,因此B不正确;缬氨酸的侧链为异丙基比丙氨酸的侧链甲基大,而且它们都是疏水氨基酸,一般分布在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特别是如果分布在活性中心,这样会改变活性部位的结构而引起蛋白质活性的丧失,因此C正确;这两种氨基酸的侧链都没有可解离的基团,因此它们的更换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等电点,因此D不正确

22、D 解析:在此4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的R基团可接受氢质子,作为碱,而其它3种氨基酸均无可解离的R侧链。

23.B 解析:氨基酸的α-碳上连接的是亚氨基而不是氨基,所以实际上属于一种亚氨基酸,而其它氨基酸的α-碳上都连接有氨基,是氨基酸。

24. B

25 D

26 C

27 C

28.D 解析:5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为碱性氨基酸,其等电点为9.74,大于生理pH值,所以带正电荷。

29.C 解析: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失去蛋白质分子表面的同性电荷互相排斥的稳定因素,此时溶解度最小;加入少量中性盐可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即盐溶现象;因为蛋白质中含有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所以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而不是增加,因为蛋白质变性后,近似于球状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变成松散的结构,原来处于分子内部的疏水性氨基酸侧链暴露于分子表面,减小了与水分子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溶解度减小并沉淀。

30.B

31.E 解析:氨基酸分子上的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相等时的pH值是其等电点,即净电荷为零,此时在电场中不泳动。由于净电荷为零,分子间的净电斥力最小,所以溶解度最小。

32.B

四、名词解释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2.等电点(pI, isoelectric point):使氨基酸处于兼性离子状态,分子的静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迁移的pH值。

3.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的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

成的酰氨键。

4.肽(peptide):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5.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在加热条件下,α-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的反应。

6.分配层析:是根据在一个有两相同时存在的溶剂系统中,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层析技术。

7.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带电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8.透析(dialysis):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使蛋白质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单糖等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9.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PC):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凝胶渗透层析。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在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只跟分子的大小有关,跟分子所带的电荷大小、多少无关。

11.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指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12. 蛋白质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指肽链主链不同肽段通过自身的相互作用,形成氢键,沿某一主轴盘旋折叠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是蛋白质结构的构象单元,通过骨架上的羰基和酰胺基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常见的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

13.蛋白质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多肽链借助各种非共价键弯曲、折叠成具特定走向的紧密球状构象。它包括一级结构中相距较远的肽段之间的几何相互关系和侧链在三维空间中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三级结构主要是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和盐键(离子键)维持的。

14.蛋白质四级结构(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级结构的球状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有特定三维结构的蛋白质构象。

15.α-螺旋(α-helix):蛋白质中常见的二级结构,肽链主链绕假想的中心轴盘绕成螺旋状,一般都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每个氨基酸残基(第n个)的羰基与多肽链C端方向的第4个残基(第4+n个)的酰胺氮形成氢键。在古典的右手α-螺旋结构中,螺距为0.54nm,每一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残基沿着螺旋的长轴上升0.15nm. 16.β-折叠(β-pleated sheet): 蛋白质中常见的二级结构,是由伸展的多肽链组成的。折叠片的构象是通过一个肽键的羰基氧和位于同一个肽链的另一个酰氨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的。氢键几乎都垂直伸展的肽链,这些肽链可以是平行排列(由N到C方向)或者是反平行排列(肽链反向排列)。

17.β-转角(β-turn):也是多肽链中常见的二级结构,是连接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使肽链走向改变的一种非重复多肽区,一般含有2~16个氨基酸残基。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羰基氧与第四个残基的酰氨氮之间形成氢键。

18.无规卷曲(random coil)直链多聚体的一种比较不规则的构象,其侧链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小。无规卷曲对围绕单键转动阻力极小,并且由于溶剂分子的碰撞而不断扭曲,因此不具独特的三维结构和最适构象。无规卷曲可因环境而改变,有其生物学意义,这类有序的非重复性结构经常构成酶活性部位和其他蛋白质特异的功能部位。

19.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在蛋白质中,特别是球蛋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种类不多的二级结构组合或二级结构串,在各种蛋白质中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分为αα,βαβ,ββ三种

20.结构域(domain):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

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

21.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 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都随之改变或丧失。

22.复性(renaturation):当变性因素除去后,变性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的现象

23.肽平面(peptide plane):也叫酰胺平面,指肽链主链上的肽键因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使连接在肽键上的6个原子共处的同一平面。

24.盐溶(salting-in):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会增加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增强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盐溶。

25.盐析(salting-out):增加中性盐浓度使蛋白质、气体、未带电分子溶解度降低的现象。是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最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钠和氯化钠等。

第五章核酸化学

一、填空题

1.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 和。

2.核苷由和组成,通过键连接而成。

3.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4.组成核酸的戊糖有和两种。

5.DNA主要存在于并与结合而集中在染色体。

6.RNA主要存在于,根据其功能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7.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之间靠________键相连接,而互补的碱基之间靠______键相配对。

8.在RNA局部双螺旋中碱基互补的规律是和__________。

9.在A TP中有个高能磷酸键。

10.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和。

11.Watson—Crick双螺旋模型要点是:

1)两条链平行,围绕同一轴的双螺旋结构。

2)碱基配对遵循一定规律,A 与配对,与配对。

3)和构成主链在外侧。碱基间以键连接,在链内。

4)螺旋的表面形成了两条不等宽的沟:宽的、深的沟叫,窄的、浅的称为。5)影响双螺旋DNA稳定性的主要的力是、、范德华力和静电力。

12.某双链DNA 纯样品含15 %的A ,该样品中G 的含量为___________。

13.tRNA的二级结构呈________形,三级结构呈________形,其3'末端有一共同碱基序列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

14.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

15.DNA 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________。

16.DNA 所在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___,熔解温度愈________,所以DNA 应保存在较__________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__________mol/L 的NaCl 溶液。

17.mRNA 在细胞内的种类________,但只占RNA总量的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为模板合成的,又是_______合成的模板

二、判断对错

1.每种核酸分子中的核苷酸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不是随机的。(对)

2.RNA分子局部可形成螺旋,且反向平行。(对)

3.两类核酸中含有同种核糖。(错)

4.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错)

5.核苷中碱基和糖的连接一般是C-C连接的糖苷键。(错)

6.DNA中碱基朝向分子内部,并通过氢键相互配对连接。(对)

7.DNA的二级结构系指DNA的双螺旋结构。(对)

8.由于RNA常以单股链的形式存在,则其空间结构中不可能形成双链区。(错)

9.三磷酸尿苷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错)

10.核酸变性,只要去除变性因素后,还能复性,而蛋白质的变性都是不可逆的。(错)11.一条多核苷酸链的阅读方向是由5’到3’,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键是3’,5’-磷酸二酯键。(对)

12.DNA 分子中的G 和C 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 )值愈大。(对)

13.tRNA 的二级结构是倒L 型。(错)

14.如果DNA 一条链的碱基顺序是CTGGAC ,则互补链的碱基序列为GACCTG 。(错)

15.一种生物所有体细胞的DNA ,其碱基组成均是相同的,这个碱基组成可作为该类生物种的特征。(对)

16.在tRNA 分子中,除四种基本碱基(A 、G 、C 、U )外,还含有稀有碱基。(对)

17.核酸探针是指带有标记的一段核酸单链。(对)

18.DNA 是遗传物质,而RNA 则不是。(错)

19.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 分子多为负超螺旋。(对)

20.核酸中的戊糖全是β-D-戊糖。(对)

21.若种属A的DNA Tm值低于种属B,则种属A的DNA比种属B含有更多的A-T碱基对。(对)

22.核苷、核苷酸、DNA、RNA都有吸收紫外光的特性。(对)

23.核酸的紫外吸收与溶液的pH无关。(错)

24.对于提纯的DNA样品,测得A260/A280<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RNA。(错)

25.嘌呤核苷正常糖苷键为C1?-N9,嘧啶核苷为C1?-N1。而且全为β-糖苷键。(对)

26.稀有碱基、核苷主要见于RNA,特别是tRNA。rRNA中也有分布。(对)

27.NAD+、NADP+、FAD、CoASH是都含有腺苷酸的辅酶。(对)

28.核酸一级结构的书写方向规定为5?末端到3?末端。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为3′,5′-磷酸二酯键。(对)

29.碱基堆积力是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作用力。其次有氢键、盐键、范得华力等。(对)

30.RNA的磷酸酯键易被碱水解;DNA一般对碱稳定。(对)

31.双链DNA热变性后,溶液黏度下降,沉降系数增加,浮力密度增加,紫外吸收值也增加。(对)

32.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两端均带有游离的3'-OH。(对)

33.核酸在紫外光区有一强烈吸收峰值,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对)

34.当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其紫外吸收值显著增强。(对)

35.AMP,CMP,GMP,UMP都是两性化合物(错)

36.用于纯化DNA的柱层析常用羟基磷灰石做层析剂,利用此层析可以把天然DNA从混合物中纯化出来。(对)

三、选择题

1.在核酸中占9%~10%,且可用之计算核酸含量的元素是(E )。

A. 碳

B. 氧

C. 氮

D. 氢

E. 磷

2.用地衣酚法可以鉴定( A )。

A. RNA

B. DNA

C. 蛋白质

D. 多糖

E. 脂类

3.某种DNA分子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两种碱基含量都高(B )。

A. A和T

B. G和C

C. T和G

D. C和T

E. A和G

4.某DNA分子中A的含量为26%,那么C的含量为()。

A.26% B.24% C.48% D.52%

5.连接核苷与磷酸之间的键为()。

A.磷酸二酯键B.糖苷键C.氢键D.磷酸酯键

6.核苷酸去掉磷酸后称为()。

A.单核苷酸B.核苷C.戊糖D.碱基

7.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是()。

A.组蛋白、磷酸B.核糖、磷酸C.果糖、磷酸D.碱基、戊糖、磷酸

8 在DNA和RNA中都含有的是()。

A.腺苷二磷酸B.环磷酸腺苷C.磷酸D.脱氧核糖

9.属于戊糖的是()。

A.蔗糖B.乳糖C.核糖D.葡萄糖

10.大多数RNA是几股多核苷酸链?()

A.单股B.双股C.三股D.四股

11.热变性DNA分子在()条件适当下可以复性。

A.骤然冷却B.缓慢冷却C.浓缩D.加入浓的无机盐

12.下列关于DNA 的双螺旋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3' ,5' -磷酸二酯键

B、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碱基堆积力

D、磷酸基团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

13.Tm 是指( ) 的温度

A、双螺旋DNA 达到完全变性时

B、双螺旋DNA 开始变性时

C、双螺旋DNA 结构失去1/2 时

D、双螺旋结构失去1/4 时

14.稀有核苷酸碱基主要见于

A、DNA

B、mRNA

C、tRNA

D、rRNA

15.双链DNA 的解链温度的增加,提示其中含量高的是

A、A 和G

B、C 和T

C、A 和T

D、C 和G

16.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四、名词解释

DNA 的变性和复性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Tm Chargaff 定律分子杂交

五、简答题

1、Watson 和Crick于1953年提出的DNA双螺旋模型的基本要点有哪些?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什么叫增色效应?试述变性后出现增色效应的原因。

3、试比较DNA 与RNA 在分子组成与结构上的区别。

4、试比较核酸、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异同,写出各自基本结构单位的通式。

5、试比较DNA分子双螺旋和蛋白质α-螺旋。

6、Tm 的含义?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7、什么叫核酸的分子杂交?此技术有何应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磷酸,碱基,戊糖

2.碱基,戊糖,N-C糖苷键

3.核苷酸

4.核糖,脱氧核糖

5.细胞核(基因组),蛋白质

6.细胞质,rRNA,mRNA,tRNA

7.磷酸二酯键,氢键

10.A=U,G≡C

9. 2

10. 氢键,碱基堆积力

11 1)脱氧核苷酸,反向,互补2)T,G、C 3)脱氧核糖,磷酸,氢4)大沟,小沟5)氢键,碱基堆积力

12. 30%

13.三叶草;倒L 型;CCA;携带活化了的氨基酸

14. 3,5-磷酸二酯键

15.窄

16.宽;低;高;1

17.多;5%;DNA;蛋白质

三、选择题

1.E

2.A

3.B 4.B 5.D 6.B 7.D 8.C 9.C 10.A 11.B 12. D 13. C 1

4. C 1

5.D

16. B

四、名词解释

1.解链温度(Tm值):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解温度,用Tm表示,

2.增色效应:当双链DNA解链(变性)为单链DNA时,碱基更加外露,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复性过程中,其溶液紫外吸收值降低,此现象为减色效应。

3.DNA变性:一定条件下,双链DNA解链为单链DNA的现象。

4.DNA复性:除去变性因素后,互补的单链DNA重新结合为双链DNA的现象。

5.分子杂交:变性后的单链DNA与具有一定同一性序列的DNA链或RNA分子结合形成双链的DNA-DNA或DNA-RNA杂交分子的过程。

第六章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

机体缺乏维生素时,物质代谢会发生障碍,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不同,缺乏不同的维生素会产生不同的疾病,这种由于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异类微量有机物质,不能由机体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靠食物供给。由于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结构上无共同性。通常根据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由维生素A、D、E、K等,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1、B2、B6、B12、烟酸、烟酰胺、泛酸、生物素、叶酸、硫辛酸和维生素C等。现已知绝大多数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11-顺视磺醛,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与暗视觉有关。此外维生素A 还参与糖蛋白的合成,在刺激组织生长分化中也起重要作用。维生素D为类淄醇衍生物,1,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综合实验

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综合实验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各类有机物。当其污染水域后,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中氧的平衡,使水质恶化。水体因缺氧造成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死亡。 水体中含有的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以一一测定其成分。人们常常利用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即属于这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 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水样,采集时应充满并密封于瓶中。在0—4℃下进行保存。一般应在6小时内进行分析。若需要远距离转运,在任何情况下,贮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概述 1.方法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此生物氧化全过程进行的时间很长,如在20℃培养时,完成此过程需100多天。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于20±1℃培养5d,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毫克/升(mg/L)表示。 对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数工业废水,因含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和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稀释的程度应使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大于2mg/L,而剩余溶解氧在1 mg/L以上。 为了保证水样稀释后有足够的溶解氧,稀释水通常要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或通入氧气),以便稀释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稀释水中还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盐和缓冲物质(磷酸盐、钙、镁和铁盐等),以保证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其中包括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高温废水或经过氯化处理的废水,在测定BOD5时应进行接种,以引入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当废水中存在着难于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应将驯化后的微生物引入水样中进行接种。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OD5大于或等于2mg/L,最大不超过6000 mg/L的水样。当水样BOD5大于6000 mg/L,会因稀释带来一定的误差。 仪器 (1)恒温培养箱(20℃±1℃) (2)5—20L细口玻璃瓶 (3)1000—2000ml量筒 (4)玻璃搅棒:棒的长度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00mm。在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量筒底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5)溶解氧瓶:250ml到300ml之间,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具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 (6)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 试剂 1.磷酸盐缓冲溶液 将8.5g磷酸二氢钾(KH2PO4),21.75g磷酸氢二钾(K2HPO4),33.4g七水合磷酸氢二钠(Na2HPO4 ·7H2O)和1.7g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应为7.2。 2.硫酸镁溶液 将22.5g七水合硫酸镁(MgSO4 · 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常见生理参数的测量范围

常见生理参数的测量范围 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将生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2. 放大器和测量电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转换、调整。 3.数据处理和记录、存储、显示装置。 低频电流对人体的三个作用:产生焦耳热;刺激神经、肌肉等细胞;化学效应。这些作用使组织液中的离子、大分子等粒子振动、运动和取向。 在整体情况下,由感知电流造成的电击称为宏电击(0.7~1.1mA),通常指加于体表引起的电流效应。 由感觉阈以下的电流所造成的电击,成为微电击,通常指电流直接加到心脏产生的电流效应 临床上用双极或单极记录方法在头皮上观察皮层的电位变化,记录到的脑电波称为脑电图EEG。周期:正常值为8~12HZ 脑电图的分类:(1)α波:可在头颅枕部检测到,频率为8~13HZ,振幅为20~100uV,它是节律性脑电波中最明显的波。 (2)β波:在额部和颞部最为明显,频率为18~30HZ,振幅为5~20uV,是一种快波,它的出现意味着大脑比较(3)θ波:频率为4~7HZ,振幅为10~50uV,它是在困倦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所记录的波形。(4)δ波:在睡眠,深度麻醉,缺氧或大脑有器质性病变是出现,频率是1~3.5HZ,振幅为20~200uV。根据脑电与刺激之间的时间关系,可将电位分为特异性诱发电位和非特异性诱发电位。在临床上一般只进行特异性诱发电位的检查,简称EP。E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是代表中枢神经系统在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的变化 临床上常用的诱发电位有: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 肌电图记录的是不同机能状态下骨骼肌的电位变化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形成的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肌电图EMG,肌电活动是一种快速的电变化,它的振幅是20uV到几个毫伏,频率为2Hz~10kH 所谓运动电位就是用来表示肌肉基本功能的单位,它是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和由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的,运动单位为肌肉活动的最小单位。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是研究神经在传递冲动过程中的生物电活动。利用一定强度和形态的脉冲电刺激神经干,在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上,用同心针电极或皮肤电极记录所诱发的动作电位,然后根据刺激点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肌收缩反应与脉冲刺激后间隔的潜伏时间来推算在该距离内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 临床上血压测量技术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测量: 直接通过传感器在血液中测量,有创。 间接测量: 测量血管壁压力,无创。 常用血压计:1)水银血压计2)无液血压计3)数字式血压计 直接式血压测量心导管术:用心导管从手臂的肘正中贵要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及颈动脉、股动脉等血管的切口插入血管借助X线透视技术监视导管尖端的位置使其进入待测部位测量血压的微型传感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 1.技术规格: 1.1 仪器类型:全自动分立式,急诊优先检测;分析参数和试剂全开放 ★1.2 分析速度:比色恒速≥400T/H 1.3 同时分析项目:78个比色项目 1.4样本位:≥90个样本位 1.5样本管规格:标准杯、微量杯、原始采血管,规格(Φ12-13)mm× (25~100)mm 1.6加样技术:液面探测、随量跟踪、立体防撞、堵针检测、空吸检测 1.7 分析方法:终点法、两点法、速率法 1.8试剂位:≥80个 1.9 试剂针:液面探测、随量跟踪、立体防撞、气泡检测 1.10试剂针携带率:自动清洗,携带率小于或等于0.1% 1.11 反应杯:≥90个 1.12反应杯清洗:自动8阶清洗,清洗水预加温 2.校准与质控:校准方法包括1点线性法、2点线性法、多点线性法。可自动描绘校准K值趋势图进行校准追踪。可进行失控样本测试结果 报警并记录失控原因 3.软件主要功能:自动校准、自动条码扫描、项目组合测试、试剂信息管理、血清指数、反映全过程监测、脏杯记忆回避、防交叉污染程 序、病人信息记忆及联想输入、自动报告审核、数据多参数 查询、报表统计与打印、参考范围分级、报警信息分级、用 户操作权限分级管理、自动休眠与唤醒、实时在线帮助4.报告打印:中文报告,8种格式可选。报告单支持用户自定义模式,质控与状态信息等 5. 基本配置要求 5.1 主机1台 5.2 操作电脑1台,19寸以上液晶显示屏, 5.3打印机1台 5.4 样本、试剂条码扫描仪选配 5.5纯水系统一套 5.6UPS电源一块 5.7外置打印机一台

B超技术参数 1.设备用途说明 腹部、妇科、产科、浅表组织与小器官、颅脑、术中、介入性超声 2.主要规格及系统概述: 2.1 高档黑白便携式超声波诊断仪包括: 2.1.1 高分辨率LCD显示器 2.1.2 全数字化二维灰阶成像单元 2.1.3 全数字化波束形成器 *2.1.4组织二次谐波成像(应用于凸阵、高频线阵探头) 2.1.5 二维图像优化技术 * 2.1.6 可配置可变角度解剖M型(超声仪器主机内置) *2.1.7多角度扩展探头技术 2.2 测量和分析:(B 型、M 型) 2.2.1 一般测量(包括腹部、泌尿和小器官等软件包) 2.2.2 妇科、产科测量(包括胎儿生长曲线和多胎计算等软件包) 2.2.3 血管测量与分析 2.3 图像存储与(电影)回放重现单元 2.4 输出信号:复合视频 2.5 图像管理与记录装置: 2.5.1 超声图像存档与病案管理系统,一体化病案管理单元包括病人资料、报 告、图像等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 2.5.2静态图像以PC 通用格式直接存储,无需特殊软件即能在普通PC 机上 直接观看图像 2.5.3 USB 接口 3. 系统概述 3.1 系统通用功能: 3.1.1 监视器:>10″LCD显示器 3.1.2 全激活电子探头接口:2 个 3.2 探头规格 *3.2.1 频率:超宽频变频探头,工作频率明确显示,二维显示频率可选择≥4 种*3.2.2 腹部用凸阵探头,最高频率≥6MHZ,最低频率≤2.5MHZ(请附图) *3.2.3 可配置高频线阵探头中心频率≥13MHz 3.2.4 探头配置:电子凸阵(腹部)探头1 个

生物化学期末试卷样卷

生物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葡萄糖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形式是 (A)α-D(+)葡萄糖(B)β-D(+)葡萄糖 (C)开链式D-葡萄糖(D)开链式L-葡萄糖 2.以下糖类中无还原性的糖是 (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半乳糖 3.测得某蛋白样品含氮量为0.40克,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克?(A)2.00克(B)2.50克(C)3.00克(D)6.25克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所具有的特点是 (A)其构型除甘氨酸外均为L型(B)均有极性侧链 (C)能起双缩脲反应(D)只含有α-氨基和α-羧基5.组成DNA而在RNA中没有的碱基是。 (A)腺嘌呤(B)鸟嘌呤(C)胞嘧啶(D)胸腺嘧啶 6.下列有关tR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B)5’末端带有CCA结构(C)具有三叶草形二级结构(D)其三级结构为倒“L”形7.下列辅酶或辅基中不含B族维生素的是 (A)NAD+(B)CoA (C)CoQ (D)FMN 8.符合辅酶概念的叙述是 (A)不能用透析法与酶蛋白分开(B)不参与活性部位的组成(C)决定酶的特异性(D)参与化学基团等的传递9.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变构效应 (C)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D)酶原分子的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10.糖酵解途径中,下列哪个酶不属于调节酶?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 (C)己糖激酶(D)磷酸果糖激酶 11.下列对巴斯德效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有氧条件下,ATP抑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 (B)在有氧条件下,有利于乙醇的积累 (C)在有氧条件下,柠檬酸抑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 (D)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消耗大幅度下降 12.从多肽链的N-末端开始逐个水解氨基酸的酶称为。 (A)蛋白酶(B)二肽酶(C)氨肽酶(D)羧肽酶

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 )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定B OD 5 的方法; 2、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要求 1 、了解实验的目的; 2 、学会实验方法和会处理实验数据; 3 、实验之后,懂得其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 三、实验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此生物氧化全过程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于 20 ±1 ℃培养 5 天,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 B OD5 值,以氧的质量浓度( m g /L )表示。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各类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需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中氧的平衡,使水质恶化。水体因缺氧造成鱼类及其他水声生物的死亡。 水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以一一测定其成分,人们常常利用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即属于这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化学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水样,采集时应充满并密封于瓶中。在0~4℃下进行保存,一般应在6 小时内进行分析。若需要远距离转运,贮存时间不应超过24 小时。 对于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数工业废水,因含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和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稀释的程度应使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为2 m g /L ,而剩余溶解氧在1 m g/L 以上。为了保证水样稀释后,有足够的溶解氧,稀释水通常要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或通入氧气)使稀释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稀释水中还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盐和缓冲物质(磷酸盐、钙、镁和铁盐)以保证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 OD 5大于或等于2 m g /L ,最大不超过6 00 0 m g /L 的水样。当水样 B OD5 大于60 00 m g /L 时,会因稀释带来一定的误差。 四、仪器 1. 恒温培养箱 2. 细口玻璃瓶 3. 大量筒 4. 玻璃搅拌棒,棒的长度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 00 m m。在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底 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5. 溶解氧瓶为 250~350 m L 之间,带有磨口玻璃塞并且有供水封用的钟形(每组 8 个); 6. 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乳胶管即可); 7. 酸式滴定管( 50. 00m L 一个); 8. 三角烧瓶( 500m L 一个); 9. 移液管( 1 .0 0m L, 2. 00 m L, 100m L 各一个)。 10. 870 型直读B OD 5 测定仪 五、试剂 1. 磷酸盐缓冲溶液取8 .5 g 磷酸二氢钾、 21. 75 g 磷酸氢二钾、 33 .4 g 七水合磷酸氢二钠 和1. 7 g 氯化铵溶于水中,稀释至1 000 m L。此溶液的 pH=7. 2。

项目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要求

项目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要求

二、要求具有以下功能及特点。 、条形码样品试管。 、样本自动预稀释功能。 、超范围重检功能。 、血清外观检测功能。 、凝块检测功能。 、高质量石英玻璃比色杯,免日常保养,使用寿命大于年。、反应系统采用半导体接触式传导恒温系统,免日常保养。、每小时用水量小于7.0升。 、可以在运行中装载试剂。 、光源采用脉冲式氙灯,使用寿命大于年。 、同时对一个项目使用个波长检测。 、智能双向通讯。 、仪器内置,可进行远程诊断。 、测定项目齐全。 、具备电解质测试功能,秒完成个电解质项目。 项目二、呼吸机技术参数要求 一、技术参数

?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带雾化功能; ?每台带:的如下配置:满足呼吸机用气要求的空气压缩机、带夹板的硅胶模拟肺、全 套硅胶呼吸管路及接头、气体加温湿化装置、彩色液晶显示屏、含内置电池(当外界供空气源时能正常工作不少于小时); ?通气模式:、、、、、; ?压力触发灵敏度:;流速触发灵敏度:-20L ?潮气量: ?压力支持水平: ?压力控制水平: 、: ?吸入氧浓度:连续可调 二、监测参数 潮气量(吸、呼)、每分钟通气量、氧浓度、气道压力(含峰压、平均压、呼气末正压),总计呼吸频率、自主呼吸频率、自主分钟呼气量。 三、售后服务 免费保修两年,维修时提供备用机。 四、付款 冲标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书三个工作日内把中标价的款项打到购买方单位帐号上作为 “签约保证金”,待合同签定后全部退还,然后双方签定合同,不能按时(接到中标通知书三个工作日内)签定合同恕不退还“签约保证金”。 ?机器验收合格后,满半年付款,余部分作为质保金满一年无质量问题付清。

LYRM7突变引起多灶性空泡状白质脑病

LYRM7突变引起多灶性空泡状白质脑病 一背景介绍: 线粒体疾病数量的增加和极大的临床异质性,在临床诊断时十分复杂。结合临床观察、生化、脑成像和肌肉活检进行形态学和功能研究,不仅对于建立候选基因至关重要,且在下一代测序中检测变异更是重要。线粒体复合物III的缺陷病人存在较少,但可能是由于缺少有效的复合物III缺陷诊断方法。复合物III缺陷通常与线粒体DNA 基因中编码细胞色素b的基因突变有关。分子结构最为复杂的复合物III的缺陷个体需要进一步确定,说明复合物III上有害的基因突变致病机制需要阐明。 最近报道了酵母MZM1上LYRM7的一个突变,一个纯合的碱基的替代(c.73G>A),使酵母出现对温度敏感的呼吸生长缺陷,降低了耗氧量,突变后的蛋白使复合物III数量及活性都降低。 MRI是脑白质病变有力的诊断技术,包括线粒体脑肌病。很多线粒体上基因突变引起脑白质疾病。大多数线粒体脑白质病白质部分和少量的灰质部分结构以一种特殊形式分布,但很少考虑病人线粒体呼吸链酶上特定的缺陷。 二研究目的: 构建LYRM7基因缺失的酵母菌株,对LYRM7基因突变引起的线粒体脑白质病进行探索。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描述了5个不相关个体的LYRM7基因上的新发突变,和两个已经报道过的俩兄弟LYRM7基因上发生的突变。大多数都具有非常复杂的复合物III缺陷。 3.1病例确定: 对23个具有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生化缺陷表现的病人进行研究,其中个体1、2、3、4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测序。根据患者1 MRI 结果,选择了Amsterdam和Washington数据库中4000多例未分类的脑白质病例,3个具有典型的影像结果病例(5、6、7),和2个结果不典型病例。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记录回顾对所有的MRI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 3.2分子学研究: 提取白细胞DNA,对患者1进行针对性测序,捕获1381个和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包括DO的测定)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张浩200812082 环工0803 大气组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BOD5测定的意义及掌握用稀释接种法测定BOD5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掌握保证准确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生化需氧量(BOD5)是指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量。 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好氧分解过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一般硝化反应在5~7天后反应从会明显,故一般在20℃五天培养法测定的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阶段。 五天培养法也成标准稀释法或稀释接种法。测定原理为;水样经稀释后,在20℃±1℃条件下培养五天,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量,二者的差值为BOD5,单位以的mg/L 表示。 五天培养法实验的必备条件:水体中存在能降解有机物的好氧微生物、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有足够的溶解氧。 三、实验仪器 1)恒温培养箱[(20+1)℃]; 2)5~20L的细口玻璃瓶; 3)1000mL量筒; 4)玻璃搅拌棒:棒长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00mm,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量筒直径略小,并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5)350mL碘量瓶,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具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 6)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 四、实验药品 1)磷酸盐缓冲溶液:称取8.5g磷酸二氢钾(KH2PO4)、2.75g磷酸氢二钾(K2HPO4)、33.4g磷酸氢二钠(NaHPO4·7H2O)和1.7g氯化氨(NH4Cl),溶于约5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并混合均匀,此缓冲溶液的pH应为7.2; 2)硫酸镁溶液:称取22.5g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3)氯化钙溶液:称取27.5g无水氯化钙,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4)三氯化铁溶液:称取0.25g三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5)稀释水:在20L玻璃瓶内加入18L水,控制水温在20℃左右,用抽气或无油压缩机通入清洁空气2~8h,使水中溶解氧饱和或接近饱和(20℃时溶解氧大于8mg/L)。使用前,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三氯化铁溶液、硫酸镁溶液和磷酸盐溶液各1mL,混合均匀。稀释水pH值应为7.2,其BOD5值应小于0.2mg/L; 6)接种稀释水: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四、操作步骤 1)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COD的测定在使用重铬酸钾法确定时,通常需要三个稀释比,由COD值分别乘以0.075、0.15、0.225即由此获得三个稀释倍数;在使用接种稀释水时,应分别乘以0.075、0.15、0.225获得三个稀释倍数分别为0、40、80、120倍。本实验使用的稀释水的COD值为500mg/L; 2)根据确定的稀释倍数,用虹吸法把准备好的稀释水(接种稀释水)引入1000mL量筒

土壤生理生化参数测定方法大全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土壤过氧化氢酶,高锰酸钾滴定法(周礼恺,张志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J].土壤通报,1980,11(5):37-38.) (1)所用试剂 ①0.3%的过氧化氢(现配):1ml过氧化氢(30%)定容至100ml ② 1.5M硫酸:80ml浓硫酸定容至1L ③0.02M高锰酸钾(最多保存2周):3.16g高锰酸钾定容至1L (2)测定步骤 ①取2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置于100ml锥形瓶中,然后注入40ml蒸馏水和5ml0.3%过氧化氢。另设对照(往瓶中注入40ml蒸馏水和5ml0.3%过氧化氢,不加土样)。 ②将瓶塞紧,置于120次/分钟往返式摇床上(温度调至25度,放干水),震荡20min。停止震荡,注入5ml1.5M硫酸以终止反应。将瓶中内容物用定量滤纸过滤。 ③取25ml滤液用0.02M高锰酸钾滴定至微红色。(对照,将5ml0.3%过氧化氢与40ml水、5ml1.5M的硫酸混合,取25ml该混合液,用0.02M的高锰酸钾滴定至微红色)。 (3)结果计算 从用于滴定原始的过氧化氢所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A)中,减去用于滴定土壤滤液的高锰酸钾的量(B),获得的差(考虑高锰酸钾滴定度的校正值T)即为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A-B)﹡T。 过氧化氢酶活性以20min1g干土的0.02M 的高锰酸钾的ml数表示,单位0.02M MnkO4ml/20min·g

蔗糖酶,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75-276.) (1)所用试剂 ①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称2.5g二硝基水杨酸,溶于100ml2M氢氧化钠(8gNaOH溶 于100ml水)和250ml水中,再加150g酒石酸钾钠,用水稀释至500ml(不能超过7d)②PH5.5磷酸缓冲液:1/15 mol/L磷酸氢二钠(23.87 g Na2HPO4·12H2O溶于1 L蒸馏水 中)25mL加1/15 mol/L磷酸二氢钾(9.078 g KH2PO4 溶于1 L蒸馏水中)475mL即成。 ③8%蔗糖溶液:8g蔗糖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④甲苯 ⑤标准葡萄糖溶液:将葡萄糖先在50-58 ℃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然后取500 mg溶于100 mL苯甲酸溶液中(5 mg/mL),即成标准葡萄糖溶液。再用标准液制成1 mL含0.3-1.3 mg 葡萄糖的工作溶液。(即吸取5mg/ml的标准液3、5、7、9、11、13ml定容至50ml)标准曲线绘制:取1ml不同浓度的工作液,并按与测定蔗糖酶活性同样的方法进行显色,比色后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成标准曲线。 (2)操作步骤 ⑥称5 g风干土,置于50 mL三角瓶中,注入15 mL8%蔗糖溶液,5 mL pH 5.5磷酸缓冲 液和5滴甲苯。 ⑦摇匀混合物后,放入恒温箱,在37 ℃下培养24 h。到时取出,迅速过滤。从中吸取滤 液l mL,注入50 mL容量瓶中,加3 mL 3,5-二硝基水杨酸并在沸腾的水浴锅中加热10min,随即将容量瓶移至自来水流下冷却3 min。 ⑧溶液因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因而呈橙黄色,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50 mL,并在分 光光度计上于波长508 nm处进行比色。 ⑨为了消除土壤中原有的蔗糖、葡萄糖而引起的误差,每一土样需做无基质对照,整个 试验需做无土壤对照。 (3)结果计算 蔗糖酶活性以24h后1g土壤葡萄糖的毫克数表示:葡萄糖(mg)=a﹡4 式中a表示从标准曲线查得得葡萄糖毫克数4表示换算成1g土的系数

ADI公司生化分析仪解决方案-AnalogDevices

公司生化分析仪解决方案 生化分析仪及典型架构 生化分析仪利用许多电化学和光学技术来分析血液、尿液、脑脊髓液和其他生物样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光学测量,实例包括比色、吸收、光谱测定和透视检查方法。这些技术可用来测量体液中的抗原、分子和蛋白质等化学物质。由于哪怕测量小剂量化学物质时都具有测量速度快、灵敏度高且精度高等特点,这些技术广泛用于各级医院、诊所、防疫站和计划生育服务站。 生化分析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光学引擎(由光源、检波器及其他光学元件组成)、样本移动/流控、自动控制和处理、电源管理、环境监测和控制(温度、压力、湿度)。为了提高效率,生化分析仪已经高度自动化。该技术可自动完成样本加载、试管清洁、机械控制和数据处理。操作员只需放入待分析样本,选择程序并启动仪器即可。 实验室生化分析仪可按照处理容量分为大型(每小时处理600以上的样本)、中型(每小时300-600样本)和小型(每小时300以下样本)。其特性也可以由实验室测试仪或护理点测试仪(POCT,部署在病人旁边以加快测试周转时间)测定。 生化分析仪的设计考虑和主要挑战 ? 系统集成很复杂,因为生化分析仪包含多种不同的技术,例如分光光度计、电化学模块(ISE、ph)、流控和样本处理、自动控制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 测量速度非常重要。 ? 为降低成本和确保一致性,试剂容量控制很重要。 ? 光学系统控制和精度是系统的关键要素。 ? 分光光度计 ? 光电二极管输入中的I/V转换器需要低偏置电流、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低失调运算放大器。 ? 快速、高精度、同步采样ADC。 ? 低噪声且稳定的电源。 ? 低噪声且稳定的光源。 ? 温度控制对于试剂和化学反应极为重要。 ? 酶对温度波动很敏感。 ? 反应速率对温度非常敏感。 ? 一般温度范围是体温,精度最高为0.1°C。 ? 有时集成加热/冷却设备以便平稳地控制温度。 ? 自动控制是提高执行效率所必需的。 ? 精确的步进和位置控制。 ? 用于在仪器内移动和转移样本的多轴电机运动控制。 ? 精确的液位测量。 ? 用于检测阻塞的压力检测。 ? 精确快速的样本加载和清洁。 ? 数据处理和分类。 ? 用于多通道数据处理的高速处理器。 ? 用于加快复杂分析的DSP。 ? 尽可能快地提供检查报告。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7733437.html,/zh/healthcare

Siemens Advia 系列生化仪参数详解

Siemens Advia 系列生化仪参数详解 本详解主要针对的是市场上常见的四种西门子机型:ADVIA1200/1650/1800/2400。大致分为五个章节:简介、基本参数介绍、读点前移、前带监测、参数设置。 一、简介: ADVIA1650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拜耳生化仪,虽然师出日本,也是日本电子制造,但还是能看出拜耳的设计理念在里面。后来拜耳被西门子收购,ADVIA生化也保留了下来。 ADVIA系列生化仪都是将ISE作为标配安装,ADVIA1200生化速度是800测试每小时,ISE400测试每小时;ADVIA1650和升级版1800的生化速度都是1200测试每小时,ADVIA2400的生化速度是1800测试每小时。 Advia系列的操作控制软件都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所以延续性较强。加上西门子特有的流水线兼容性,使ADVIA系列的生命力变得异常顽强,在国内流水线市场里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在ADVIA老版本的程序中,是支持四种试剂的,也就是R1、R2、R3和R4;但在后续版本中,四种试剂变为2种,只有R1和R2,这一点厂家并没有说明为什么。 所有的Advia系列,都是两个试剂盘,两个试剂针,反应盘是单盘,塑料反应杯,一根样本针。除ADVIA1200外,都有一个稀释盘和稀释样本针,稀释样本针将原始样本加入到稀释样本盘中,按照最高可达1:75的比例进行样本稀释,然后通过样本针将稀释后的样本转移到反应盘中。同样,在反应盘上也可以进行最高1:75的样本稀释,这样二者相乘,样本的稀释比例高达1:5625。稀释样本盘也是塑料杯,有自己单独的搅拌器、冲洗站。 ADVIA的试剂也可以进行稀释,所以节省试剂。但由于设计理念的关系,其孵育介质有孵育油,也就是油浴。3M生产的孵育油价格较贵,而且需要半年更换。除常规的清洗剂外,反应杯空白比色也需要单独的活化剂,加上稀释样本或试剂用的生理盐水,总体下来ADVIA 的耗材较多,而且总成本也不少。 所有的ADVIA系列都是R1+S+R2方式。反应时间可选择:3分钟、4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长程反应21分钟和31分钟。 ADVIA1200没有稀释样本盘,所以样本直接被转移到反应杯上。加样速度4.5秒,读点13.5秒,R1+S后读第一点,10分钟反应读点42个,R2在19点前加入。 反应杯总数231个,反应体积为80-430ul,R1和R2加入体积范围在5-300ul之间。反应时间可选择:3分钟(最后读点14)、4分钟(最后读点18)、5分钟(最后读点21)、10分钟(最后读点42)、15分钟(最后读点63)、长程反应21分钟和31分钟。 ADVIA1650和1800加样速度为3秒,读点时间是6秒,R1+S后读第一点,10分钟反应读点98个,R2在49点前加入。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 1 ?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 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川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 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 2 ?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3 .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 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丫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 监测法。 4 ?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 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0"、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参数设置 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 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 paramete )大部分也已设 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生化分析仪一般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因此必须理解各参数的确切意义。 一、分析参数介绍 (一)必选分析参数 这类参数是分析仪检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参数无法进行检测。 1 ?试验名称试验名称(test code )是指测定项目的标示符,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2 .方法类型(也称反应模式) 方法类型(assay )有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

呼吸链生物化学

第七章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物质在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 主要指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水的过程。 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 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主要(40%以上)用于ADP的磷酸化生成ATP,供生命活动之需。 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发用于维持体温。 2、生物氧化内容 (1)生物体内代谢物的氧化作用、代谢物脱下的氢与氧结合成水的过程。 (2)生物体内二氧化碳的生成。 (3)能量的释放、储存、利用(ATP的代谢——ATP的生成与利用)。 3、生物氧化的方式——遵循一般氧化还原规律。 (1)失电子:代谢物的原子或离子在代谢中失去电子,其原子正价升高、负价降低都是氧化。(2)脱氢:代谢物脱氢原子(H=H++e)的同时失去电子。 (3)加氧:向底物分子直接加入氧原子或氧分子的反应使代谢物价位升高,属于氧化反应。向底物分子加水、脱氢反应的结果是向底物分子加入氧原子,也属于氧化反应。 4、生物氧化的特点 (1)在温和条件下进行(37℃,中性pH等); (2)在一系列酶催化下完成; (3)能量逐步释放,部分储存在ATP分子中; (4)广泛以加水脱氢方式使物质间接获得氧; (5)水的生成由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 (6)反应在有水环境进行; (7)CO2由有机酸脱羧方式产生。 5、物质体外氧化(燃烧)与生物氧化的比较 (1)物质体内、体外氧化的相同点: 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均相同。 (2)物质体内、体外氧化的区别: 体外氧化(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水由物质中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 能量的释放是瞬间突然释放。 5、营养物氧化的共同规律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的氧化分解都经历三阶段: 分解成各自的构件分子(组成单位)、降解为乙酰CoA、三羧酸循环。

生化仪方法及参数设置有关的知识

方法及参数有关的知识 1、导向知识: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分光光度计,或者俗称比色计。分光光度计的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阐述了液体吸光度与液体浓度的关系,并且引申出相应的公式及推导公式。吸光度越高,溶液的色度也就越深,反之越浅。当然前提是同波长下。 一般来说,生化反应把吸光度增加的叫做正反应,或者叫做上升反应,色度越来越深;吸光度下降的反应叫做负反应或者下降反应,色度越来越浅。 应用和维修的界限其实很难划分,一般来说操作问题属于应用,故障属于维修。但结果问题有可能是应用问题,也有可能是故障,所以生化仪区分应用和维修我认为纯属找麻烦。 2、生化的测试方法:从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来说,有透射和散射两种方法,生化仪只用到透射法,因为它只有一套光路。贝克曼的自有机型和特定蛋白仪及免疫类血凝类设备,还增加有散射法等等。 生化的测试方法只有两种,那就是终点法和速率法,其余方法都是衍生法。 而单试剂或者双试剂与否与方法关系不大,只跟衍生法有关。 2.1 终点法顾名思义,在反应终点进行吸光度测定的方法,其衍生方法有一点终点法,对应单试剂;两点终点法对应双试剂。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试剂空白、血清空白。 先声明一下,下面出现的所有例图都是选自日立、奥林巴斯、东芝、拜耳这些生化仪的手册,选择的目的一是有代表性,而是清晰度好,并非我个人有所倾向。 2.2 一点终点法:也就是单试剂采用的方法。 这是奥林巴斯的曲线示意图,它是R1+S方式,所有生化仪都是以样本S的加入为正式读点的开始,之前加入的试剂读点都为0或负数。所有试剂和样本加入后,都进行搅拌。 上图中R1加入搅拌后进行第一个读点吸光度测试,读点编号为0,然后加入样本再次搅拌开始正式读点1-27。而测试读点是27,也就是反应终点。当然,不一定非要到最后一个读点,很多蛋白反应速度很快,几分钟就到达终点,所以根据情况设置。 奥林巴斯的机型算是一类机型,与贝克曼自有机型类似,R和S间隔读点,也正是这个特性引发了试剂空白和血清空白的应用。 而日立的机器代表着另一类机型,那就是S+R方式,但S和R在同一圈内加入,所以读点从1开始,没有0也没有负数。如下图:

生物化学复习题 (2)

生物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成为兼性离子时的溶液pH值。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3、蛋白质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结构。 4、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 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聚合形成的空间结构。 6、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的现象。 7、蛋白质沉淀:蛋白质从溶液中聚集而析出的现象。 二、填空题 1、不同蛋白质种含氮量颇为接近,平均为16% .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3、当溶液pH=pI时,蛋白质呈兼性离子,所带净电荷为零。 4、蛋白质能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主要靠两个因素:水化膜和电荷层. 5、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有:天冬氨酸、谷氨酸, 在生理pH=7.4条件下,两者都带负电荷。 6、碱性氨基酸有三种,包括精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它们在生理条件下,两者都带正电荷。 7、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肽键,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构不被破坏。 8、蛋白质最高吸收峰波长是280nm . 9、维系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化学键是氢键。 1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形式有α-螺旋、β-片层、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填空题 1、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主要依赖氢键。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3ˊ, 5ˊ磷酸二酯键。 3、碱基尿嘧啶(U)只存在于RNA中,碱基胸腺嘧啶(T)只存在于DNA中。 4、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260 nm波长处。 5、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三级结构是倒L型。 6、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35% 。 二、简答题 1、组成DNA、RNA的核苷酸有哪些? 答:组成DNA的四种核苷酸是dAMP、dGMP、dCMP和dTMP; 组成RNA的四种核苷酸是AMP、GMP、CMP和UMP。 2.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①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公共轴盘。 ②.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在外侧;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側,与对側碱基形成氢键配对(互补配对形式:A=T; GoC)。 ③.螺旋直径为2nm;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nm,螺旋一圈螺距3.4nm,一圈10对碱基。 ④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a.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b.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参数设置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参数设置 核心提示: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物、混合、恒温反应、自动监测、数据处理以及实验后清洗等步骤进行自动化操作的仪器,它完全模仿并代替了手工操作,目前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诊断所必可不少的仪器之一。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化 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物、混合、恒温反应、自动监测、数据处理以及实验后清洗等步骤进行自动化操作的仪器,它完全模仿并代替了手工操作,目前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诊断所必可不少的仪器之一。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工作效率,适应了临床医学发展对检验医学的要求,然而这一切不仅需要生化分析仪的技术基础,也需要仪器内每个项目都有一组最优化的分析参数。并且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封闭式的仪器一般也会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生化分析仪各个分析参数的基本含义以及设置方法。 1.试验名称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设置,如总蛋白设置为TP,白蛋白设置为ALB 等。 2.方法类型生化分析仪常用的方法有终点法、连续监测法、比浊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检测原理等选择其中一种分析方法。 2.1终点法又称为平衡法,是基于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对光吸收强度的大小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类方法,有一点终点法和两点终点法两类。一点终点法的特点是使用一种或两种试剂,当待测物与试剂反应达到终点时,测定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待测物的浓度,该法常用的有总蛋白双缩脲法、白蛋白溴甲酚绿法、葡萄糖氧化酶法等,手工操作的大多数方法都是一点终点法。两点终点法也称固定时间法,如果是单试剂分析,当测定波长同干扰物质的吸收光谱有重叠时,通过选用两点终点法可消除样品空白引起的干扰,其分析过程是在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经过一段延滞期读取一个点A1,一定时间后再读取A2,然后比较标准和测定的ΔA(ΔA=A2-A1)值,求得待测物的浓度。肌酐苦味酸法就是一个典型的单试剂两点法的例子。如果是双试剂分析,选用二点终点分析法除了可消除样品空白引起的干扰外,还可消除内源性干扰物质的干扰,其分析过程是加入试剂1后读取A1,加入试剂2后读取A2,A1相当于读出样品空白值,A2才是实际呈色反应,然后比较标准和测定的ΔA(ΔA=A2-A1)值,求得待测物的浓度。为了提高终点法检测的准确性,选择该法时应设置终点法零点读数、样品空白等两个分析参数,前者是在反应前即开始读数,可以扣除反应前试剂和样品混合液的空白读数;后者是样品加空白试剂所得到的吸光度,反应需要占用一个比色杯。 2.2连续监测法又称动态分析法、速率法等,基本原理是在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下,用物理、化学或酶促反应的分析方法,在反应速度恒定期(零级反应期)内连续观察和记录一定反应时间内底物或产物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酶反应初速度计算出酶活力的大小和代谢物的浓度。具体方法有两点速率法和多点速率法:两点速率法是通过观察在零级反应期内两个时间点的吸光度,用两个点的吸光度的差值(ΔA)除以时间(分),计算出每分钟的吸光度变化值;多点速率法是在零级反应期内每隔一定时间(2-30s)进行一次监测,连续监测多次,求出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度,这种方法又可分为最小二乘法、多点δ法、回归法、带速率时间法等。该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就是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主要适用于酶活性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在连续监测法过程中,即使不加样品,试剂中的底物也会自动降解得到一个结果,因此应设置试剂空白速率,不同批号试剂的试剂空白速率不一样,其值为以水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xt6

第六章 生物氧化 一、课后习题 1.用对或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不需氧脱氢酶就是在整个代谢途径中并不需要氧参加的生物氧化酶类。 (2)需氧黄酶和氧化酶都是以氧为直接受体。 (3)ATP是所有生物共有的能量储存物质。 (4)无论线粒体内或外,NADH+H+用于能量生成,均可产生2.5个ATP。 (5)当有CO存在时,丙酮酸氧化的P/O值为2。 2.在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的反应G-1-P G-6-P中,在PH7.0,25℃下,起始时[G-1-P] 为0.020mol/L,平衡时[G-1-P]为0.001mol/L,求△G0?值。 3.当反应ATP+H2O→ADP+Pi在25℃时,测得ATP水解的平衡常数为250000,而在37℃时,测得ATP、ADP和Pi的浓度分别为0.002、0.005和0.005mol/L.求在此条件下ATP水解的自由能变化。 4.在有相应酶存在时,在标准情况下,下列反应中哪些反应可按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进行? (1)丙酮酸+NADH+H+→乳酸+NAD+ (2)琥珀酸+CO2+NADH+H+→α-酮戊二酸+NAD+ (3)乙醛+延胡索酸→乙酸+琥珀酸 (4)丙酮酸+β-羟丁酸→乳酸+乙酰乙酸 (5)苹果酸+丙酮酸→草酰乙酸+乳酸 5.设ATP(相对分子质量510)合成,△G0?=41.84kJ/mol,NADH+ H+→H2O, △G0?=-217.57 kJ/mol,成人基础代谢为每天10460 kJ。问成人每天体内大约可合成多少(千克)ATP? 6.在充分供给底物、受体、无机磷及ADP的条件下,并在下列情况中肝线粒体的P/O值各为多少(见下表)? 底物 受体 抑制剂 P/O 苹果酸 琥珀酸 琥珀酸 琥珀酸 琥珀酸 O2 O2 O2 O2 O2 ---------- ---------- 戊巴比妥 KCN 抗霉素A 解析: 1.(1)错误,只是不以氧为直接受氢体,但有氧的参与。(2)正确。(3)错误,ATP是细胞内反应间的能量偶联剂,是能量传递的中间载体,不是能量的储存物质。(4)错误,线粒体内是产生 2.5个ATP。(5)正确。 2.根据△G=△G+RTln[产物]/[反应物]进行计算,在平衡时△G=0,由此得到△G。。 3. 首先计算△G。=-RTlnKeq=-30799.9KJ·mol-1,再根据△G=△G。+RTln[产物]/[反应物]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