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概大题总结题目部分

语概大题总结题目部分

语概大题总结题目部分
语概大题总结题目部分

语概大题总结题目

1.语言学家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1)说语言是社会现象,意在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就是说,语言既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2)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但大题可分两类:属于经济基础方面的和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而语言作为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就是它特殊的

地方,所以说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2.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索绪尔说:“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这两个

定义是否矛盾?语言的定义是应该怎样的?

这两个定义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列宁的定义是语言的功能角度出发,而索绪尔的定义是从语言的本体角度出发,两个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语言的恶补呢之,语言的工具性和语言的符号性都是语言的重要性子,因而完整的定义应该讲二者结合起来,语言是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语言有无阶级性?为什么?

(1)语言的社会本质是作为交际工具为整个社会服务,语言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他是全民的,不是属于某一阶级的,因而语言没有阶级性。

(2)从语言产生的背景来看,早在远古时期语言就产生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阶级没有出现,那时的语言只能是全民的。

(3)在阶级社会里,语言也不是哪一个阶级创造的,更不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各个阶级拥有共同的语言,语言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阶级服务。

(4)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阶级对语言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各阶级都有一些习惯语。

4.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这句话要从来两方面来理解:

(1)人类不只是拥有语言这种交际工具,除语言外,还有文字、手势、表情等许多被人们称作副语言或体态语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诸多交际工具里边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与其他交际工具比起来,语言传递的信息量最大使用最方便,使用

范围广,效果也最好,所以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学术界有哪些争议?近年来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何发

展?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历来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实为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是思维的唯一的工具,因此

语言与思维同时产生,另一种官邸那认为语言与思维没有必然联系。第一种观点

为斯大林所肯定,从50年代起这种观点一直是我国语言学界的正统观点。(到

1978年生物学家周建人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思维科学初探》,认为思维先于

语言,才算有了不同意见。这篇文章引起了强烈反响。)

(2)近来最新科研成果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思维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不是离开语言就不能思维的。这种观点有一下依据:①现代考

古学的成果表明,早期智人的口腔和喉管基本是平角,连最简单的原因也发不出

来,那时的人不可能有语言,但不能说没有思维,因为类人猿已经有思维了。②

从儿童的成长过程来看,儿童是先有意识、思想,后有语言。③脑科学的成果表

明,大脑有一个语言中枢,当语言中枢被破坏时,就失去了语言,通常叫作失语

症,而试验表明患失语症的恶人并没有失去思维。④先天聋哑人没有语言,但他

们都有思维。(大连聋哑学校魏华忠《聋哑人的思维和语言》)

6.“能指”、“所指”是什么意思,这些术语由谁提出?

“能指”、“所指”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这两个术语由索绪尔提出,按索绪尔的原意,“能指”指词语的额声音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音响的形象。但国内学者在使用这个术语时都指词语的声音。“所指”指的是“能指”所负载的定义。

“能指”和“所指”构成语言符号。

7.语言符号有哪些特征?(00简答)

(1)任意性。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饿最初结合完全是任意的,无理据的。(马克思:“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

荀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

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2)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地依次出现,在听觉的时间线条上展开,而不能进行立体的组合。

(3)渐变性:语言符号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这种变化总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

(4)系统性:语言不是由一堆杂乱无章的符号构成,语言符号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是一个系统。

(5)生成性:语言符号系统从静态的角度看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但它的生成性极强,利用有限的单位和有限的规则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

8.对于语言的结构,较早的说法是: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结构体系。并把语

音,词汇,语法叫作语言的三要素。近年来,有人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构成的体系。这两种认识哪一种更有道理?

第一种观点把语言划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块,从逻辑上说违反了事物划分的规律,在同一次划分中产生了包含的关系,因为词汇本身就包括语音,这样它就不应该再与语音并列。按这种划分,语言就要表示为:语言=语音+(语音+语义)+语法,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第二种观点是合理的。

9.是哪位学者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什么叫言语?它和语言是什么关系?(01论述,

03简答)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区别。语言是指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而言语则指人们对语言的运用(言语活动)和语言运用产生的结果(言语作品),指人们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表述为:①语言和言语的联系:a.语言是言语生成的基础,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b.语言又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具体形式。

②语言和言语的区别:a.语言是一些规则,是静态的,而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动态

的。b.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没有阶级性,而言语是人对语言有意识的运用,要表达个人的思想,因而言往往是有阶级性的。③语言是公共的,言语是个人的。

10.言语作品由哪些部分构成?(03简答)

言语作品是言语活动的结果,也就是我们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语言要素,另一部分是说话人的个人特点,这一部分被称为超语言剩余成分,写成公式是:言语作品=语言要素+超语成分

11.什么叫符号,它有哪些特点?

(1)符号就是一种信号、记号、或标记,它由能指(符号的形式)和所指(符号的内容)构成。

(2)符号的基本特点是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任意性和规定性。①所谓任意性,是指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一个被代表的内容,究竟用什么

来代表它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②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规定性。任意性是指能

指和所指最初结合的情况,但能指与所指一旦联系起来,二者又形成了确定的关

系,而且这种关系不能随意改变,因为符号的构成总是有契约性的,即由一定的

社会集团规定的。正是因为有这种契约性,任何个人不能随便改变这种关系,这

就是符号的规定性。

12.为什么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所谓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信号或标题,它的本质特点是任意性和规定性,即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可论证性,约定性和约定之后的不可更改性。

(2)说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也具有一般符号的最本质特征---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与规定性,语言的语音和语义之间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这二者之间本无必

然联系,它们的结合是任意的,这里体现了符号的任意性。另一方面,一定的声

音与一定的意义结合之后,又是不容随便更改的,这里体现了规定性。

(3)语言是一种符号,它又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符号,每个符号都处于与其他符号的联系之中,因而是成体系的。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说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13.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两千多种语言,请用符号理论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语言?可

不可以世界上只有一种语言?

语言是一种符号,作为能指的声音与作为所指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的结合是社会集团内部约定的,不同的社会集团不可能不约而同地作出相同的约定。这样,由于社会集团众多,换句话说,世界上众多社会集团的不同约定导致了世界上语言的多样性。

语言符号既然是约定俗成的,那么当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之后,全世界的人遵守共同的约定也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使普天下之人都操用同一种语言是可能的,世界语就是这一方向上的一种尝试。

14.马克思说“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名无故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15.试述印度语言的研究成就。

(1)古印度语是语言学的摇篮,古印度的宗教圣典《吠陀经》(公元前10世纪)是用印度古典书面语言---梵语写成的,它和这个国家的口语(巴罗克里特语)逐渐脱

节,到公元前五世纪,梵文就不再用作日常交际了,但仍是精神生活和宗教生活

的工具。传授经典要力求准确,正是这一需要,在古代印度那里产生了语言学。

(2)在语音学方面,古印度语言学家已分出辅音、元音、闭塞音、摩擦音、半元音、长音、短音等,有了音位的意识。

(3)在词汇研究方面,在公元前十世纪就编出了一批词典,这是比任何民族都早的。

(西周)

(4)语法研究方面,产生了巴尼尼这样著名的语法学家。古印度语法学家已经能够把一个词分析为词根、词缀和词尾,并按形态把词分为名词、动词等许多类别,把

名词分为主格、属格、二具格等七个格。

(5)威廉·汤姆逊说:“印度人在语言上达到的高度,那真是罕有的。欧洲语言学直到19世纪才达到那样的高度,而且也多半是从印度那里学来的。

16.巴尼尼

(1)(巴尼尼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是古印度最著名的语言学家,是古典梵文语法的作者。)

(2)巴尼尼《梵语语法八篇》又称《八书》包含四千条简练的诗韵条文(便于背诵),

这部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语法著作,这部著作对梵文语法的分析准确细致,令人惊异,对语言成分的描述也很详尽。

17.威廉·琼斯

威廉·琼斯(1746~1794)是英国东方学家。他在语言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找出印欧诸语言同出一源的理论。1786年在一次学术演讲中他指出:“梵语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与希腊语,拉丁语酷似,这绝非偶然。任何考察过这三种语言的哲学家不能不认为这三者同出一源,不过始源语言恐已不存于世。”威廉·琼斯的论断乃是历史语言学的先声。

18.弗朗兹·葆朴

(1)葆朴(1791-1867)是第一个以梵语与欧洲语言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系为依据着手简历比较语法学的德国学者。

(2)181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论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动词变位体系的对比》。作者通过对标题中提到的诸语言动词词尾的对比,弄清楚了在印

欧语言中不仅有个别相似的现象,而且存在着相应完整的体系。因此这些语言同

出一源。葆朴致力于恢复这些语言的原始状态(求出母语),这当然是办不到的。

葆朴的功勋在于他善于以同源语言的材料为基础,简历普遍的理论。1816年被成

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年。

(1)拉斯克(1787-1832)丹麦语言学家,他与葆朴、格林被称作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人。

(2)他青年时曾用3年时间在瑞典和冰岛实地调查,181?年发表《古北方语言或冰岛语言起源研究》,并举例证明拉丁语,古希腊与和冰岛语词形的相似性,认为

从语音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语音的亲属关系,应建立亲属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这一点他只是做了尝试,这个任务由后来的格林完成。

20.格林

(1)雅各布森·格林(格里姆)(1785-1863)是德国语言学家,民俗学家。代表作《德语语法》。

(2)格林用大量材料证明和充实了由拉斯克提出的亲属语言内部语言转换规律。她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印欧语的浊送气音bh dh gh变成日耳曼语的b d g;印欧

语的浊塞音b d g变成日耳曼于的p t k;印欧语的清塞音k t p在日耳曼语中变成

了清塞音h th f 。这是语音规律的第一个模式,此规律被称为格林规律。

21.历史比较语言学

(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采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或方言的亲属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部门。

(2)所谓历史比较法就是把相近似语言或方言比较,找出对应关系,借以确定他们的共同来源和历史发展的一种方法。

(3)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在欧洲兴起,代表人物有琼斯、葆朴、拉斯克、格林等。

(4)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并且确立了世界诸语言的谱系关系。

22.施莱歇尔

(1)施莱歇尔(1821-1868)德国语言学家,是葆朴的继承人。主要著作有《印欧比较语法提纲》(1862)

(2)施莱歇尔收到达尔文影响较深,他在语言观上是自然主义者。他提出:“语言的生命和动植物的生命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它和这些生命有机体一样都有成长的时

期和衰落的时期。”

(3)施莱歇尔提出“谱系树”模式,按照他的说法最早是原始印欧语,这像是树干,由这树干又分出各种语支,由各种语支分出各种语言。

(4)施莱歇尔区分了不同语言类型,他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三类: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他认为语言总是从孤立阶段经粘着阶段,发展到屈折阶段,所以印欧语

是最高级阶段的语言。

23.语系、语族、语支

语系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谱系分类法分出来的最大语言系属,由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组成。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斯拉夫语系等。同一语系内按语言间亲属关系的远近可分为若干语族,同一语族可再按亲属关系远近分为若干语支。

24.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汉语都属于什么语系?语族?语支?

英语、德语: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

俄语: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部语支(斯拉夫语族分三支:东、西、南支)

法语:吟哦偶预习,罗曼语族,西支(罗曼语族分东、西支)

西班牙语: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支

汉语: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

25.举例说明什么叫孤立语?(05名解)

孤立语也叫“词根语”,或“无形态语”。是语言类型分类法中以词的结构为主要标准而划分出来的语言形态之一。它的特点是次内没有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缺少形态变化,词和词的语法关系是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人们通常把汉语,越南语看做孤立语,事实上,纯粹的孤立语是不存在的,以汉语为例,它也有一些构词词缀。动词、形容词、量词有重叠形式,这些都是变化。

26.举例说明什么叫粘着语?

粘着语也叫“胶着语”,是语言类型分类法之中以词的结构为主要标准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之一。它的特点是词内有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一个附加成分只表达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只用一种附加成分表示,词根同附加成分的结合不紧密。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属于这种类型。如土耳其语中的odalarimdan(从我的一些房间里)词根是oda-,后面的附加成分为-lar-im-dan分别表示复数、第一人称、离格的语法意义。

27.举例说明什么是屈折法?

屈折法是语言类型分类法中以词的结构为主要标准的而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之一。它的特点是词的语法意义通过词本身的屈折变化或附加成分表达出来。如foot--feet,复数语法意义是通过词内元音屈折来表示的。屈折语也用附加成分表示语法意义,但与粘着与不同,屈折语的一个附加成分可以同时表示几个语法意义。例如俄语的KHUTU(书)后加成分-U既表示复数又表示宾格。同样的语法意义在不同词里可以用不同的附加成分表达。例如英语表示名词的语法意义可以用-ty,-tion,-sion等。印欧语系属于这一类型。

28.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通常有哪些方法?

29.什么叫基础语?

30.什么叫亲属语言?(06名解)

31.什么叫多式综合语?

32.什么叫“同语线”?

33.洪堡特

34.什么叫“萨丕尔-沃尔夫假说”?(04名解)

35.索绪尔(07名解)对语言学有哪些贡献?

36.在索绪尔之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分为三大流派,是什么?

37.什么叫句段关系(00名解)?什么叫联想关系?这两种关系由谁提出?(03论述)

38.什么叫共时语言学?什么叫历时语言学?

39.什么叫内部语言学?什么叫外部语言学?

40.什么是语言价值?(08论述)

41.什么是音位?什么是音位变体?

42.略述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语言的学说

43.试述语言发展的原因

44.语言发展有何特点?

45.什么叫语言分化?语言分化的原因,结果是什么?

46.什么叫共同语?

47.什么叫语言融合?(00名解,01名解)

48.什么叫双语现象?

49.什么叫混合语?

50.洋泾浜(皮钦语)

51.什么叫克里奥耳语?(03名解)

52.什么叫语言岛?

53.什么叫国际辅助语?(06名解)

54.语言同社会的关系如何?(05论述,08论述)

55.语言有哪些性质?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56.什么叫音素?通常把音素分为哪两种类型?

57.什么叫元音?什么叫辅音?而这有哪些区别?

58.辅音和汉语声母关系如何?

59.元音和辅音关系如何?

60.什么是音位?音位有哪些种类?(08论述)

61.音质音位与音素有密切关系,但二者属于不同概念。

62.音位变体有几种?音位与音位变体是什么关系?(01简答,02简答论述)

63.试述划分(归纳)音位的标准

64.[a]音位有几个常见变体?试说明它们出现的条件。(04简答)

65.试述字母“i”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使用。

66.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的字母代表的是音还是音位?为什么?

67.什么叫区别性特征?(00名解)

68.汉语上声声调有几个变体?出现条件如何?

69.什么叫音渡?

70.当[a]音位与韵尾[-u][-n]组合时,实际上是由后[a]这个变体去参加组合而不是

前[a],为什么会这样呢?

71.什么叫复辅音?普通话中的[ts][ts’][t ][t ]是否是复辅音?

72.如何规定音节?音节是什么样的语音片段有过很多说法,目前最流行的观点是什么?由

谁提出?

7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74.试说明i和u的发音异同

75.对汉语音节有几种分析法?经常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76.最复杂的银幕有哪几部分构成?

77.汉语韵母有哪些分类方法?

78.汉语语音系统中,能做韵头音素有i u ü,能做韵尾的音素有n ng i u

79.用语音理论解释下列现象

80.什么叫语义?它又哪些类型?

81.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诶关系

82.什么叫语境(03名解,06名解)

83.什么是语法意义?83.什么叫语法范畴?

84.语义

85.什么叫义素?(01简答,义素分析法,02名解)

86.什么叫语义场?(01论述)

87.谈谈词义演变

88.什么叫语法意义?

89.什么叫语法范畴?(01名解)

90.什么叫什么叫语法手段?

91.说明语气词“呢”所能表示的语法意义(用法)

92.“呢”“吗”都是语气词,请说明他们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

93.说明表示被动的“被”“叫”“让”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

94.“刚刚”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95.说明“在”和“正在”在表示进行意义时二者相同,但“在”可表示长期持续,“正在”

不能。

96.说明“着”能表示哪些语法意义?

97.“往往”“常常”有何区别?

98.“忽然”只能做状语:忽然走了

99.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那么汉语有无“时”“体”等观念?

100.语法演变有哪些类型?

101.什么叫语言演变的代偿规律?

102.什么叫语言能力?

103.什么是语言行为?

104.什么叫表层结构?

105.“鸡不吃了”,请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解释这个句子的歧义

106.什么叫转换生成语法?

107.转换生成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有哪些不同?

108.什么叫语迹?

109.什么叫空语类?

110.什么叫“支配与约束理论”?

111.什么叫格语法?

预防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环境卫生(绪论、第一—二章、第六章)考点 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2、三级预防措施是什么(懂得区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认真看课本举的例子)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公共卫生措施 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以干预个人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促进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以生态学模型为指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来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第一级预防:防止疾病发生,降低发病率,促进健康第二级预防:防止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保护健康第三级预防:防止病残及康复,提高生存率,恢复健康3、环境因素的种类 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和社会因素。 4、环境污染源的种类? 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性污染、其他污染 5、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 6、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种类? 急性危害作用、慢性危害作用:非特异性危害作用、慢性疾患、持续性积蓄危害 7、环境污染的特殊危害? 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发作用、免疫毒性作用 8、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征? 广泛性、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 9、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影响因素(污染物因素、污染物的作用剂量、机体因素)?污染物的理化性质: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进入机体的机会以及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过程均具影响,它决定其对健康危害的程度、性质与部位。污染物的化学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污染物的作用剂量: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体内的量或人体暴露的浓度或强度。作用剂量与健康危害程度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评价方法:1)剂量—效应法;)2)剂量—反应关系;3)污染物的作用时间 机体因素:常见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有:健康状况、生理状况、遗传因素、营养条件。 10、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直接危害: 1)急性中毒 2)慢性炎症 3)变态反应 4)非特异性疾病多发间接危害: 1)温室效应 2)形成酸雨 3)破环平流层的臭氧层 11、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特点:A、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流行,绝大多数病例的发病日期集中在该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b、病例的分布于供水范围一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c、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12、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引起中毒性疾病、诱发癌症、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疾病、导致变态建筑综合征(注意八大症状)、导致空调综合征。 13、居住环境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00541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 复习题 (课程代码 00541) 、单项选择题 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学者是 【 】 A . 乔姆斯基 B . 索绪尔 C . 布隆菲尔德 D . 洪堡特 2. 中国将传统的音韵、文字、 训诂、虚词等研究统称为 【 】 A .小学 B .经学 C .语言学 D . 文字学 3. 音高主要决定于 【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 4. 汉语普通话的j 1 su cn j 1(计算机)可以切分岀的音素数量为 【 】 A ? 3 个 B ? 6个 C .7 个 D . 8个 5. 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可以将拼音 b 和p 区分开来的区别特征是 [ 】 A .送气与不送气 B . 清音与浊音 C .双唇音与舌面音 D . 塞音与塞擦音 6. 北京话中将“慢” [man]+ “慢儿” [mar] 读作“慢慢儿” [mai mar] 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7. 下列不是成语的是 【 】 A .过河拆桥 B .风风火火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 爱屋及乌 8. 在汉语中管某种东西叫“书 sh u” 英语中叫“ book ”, 这反应了语汇在产生时的【 】 A .理据性 B 普遍性 C .任意性 D . 民族性 9. 下列属于借词的是 【 】 A .尴尬 B 看好 C .拜会 D .袈裟 10 .下列属于体词属性范畴的是 【 】 A .体 B .态 C ?数 D ?时 11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名句,它至今仍被人广泛引用,且理解起来不大费 力, 这是由于语言的 【 】 A .抽象性 B .递归 性 C .系统性 D .稳定性 12 .词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 】 A .通俗意义 B 非通俗意义 C .理性意义 D 非理性意义 13. 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 , 这种分类是 【 】 A .句子的句型类 B .句子的句式类 C .句子的功能类 D ?句子的繁简类 14. “天气凉了”和“这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是 【 】 A ?冋音关系 B .多义关系 C .同形关系 D ?同义关系 15. 文字起源于 【 】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马原各题型总结

1. 名词解释(20分); 1.列宁的物质概念(名词解释)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1)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2)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3)是客观存在的。 2.相对静止。(名词解释)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1)指一事物针对某一特定的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 (2)指事物处于量变的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实践的定义、特征(名词解释) 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特征(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4.社会存在(名词解释)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活动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5.生产关系(名词解释)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及科学技术。 生产关系,狭义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6.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名词解释) 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关系: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7.资本:名词解释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8.垄断(名词解释)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2. 命题辨析(30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创造者和继承者解释: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而后由各个马克思主义者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阶级属性解释:是无产阶级的争取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发展的普遍学说。

预防医学总结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 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全科医学:是指以个人整体健康为中心,面向家庭与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3.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 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 4.健康(health):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5.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6.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是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 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7.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 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 8.健康维护计划(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求医者的年 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9.危险因素(risk factory):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增加的诱发因素。 10.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 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1.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不仅包括个体或群体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动,也包括 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状态(与促进、维护或恢复健康相关的个体心理、情感状态和外显的行为模式)。 12.健康相关行为( health-related behavior):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 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13.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 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14.健康状况评价(health status evaluation):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 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15.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16.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 过程。 17.营养素(nutrient):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集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 功能的化学成分,分为六大类: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碳水化合物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⑤维生素⑥水。 18.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食物蛋白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 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19.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 ):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储留利用的 部分。等于储留氮比吸收氮。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语言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B.语言就是说话,说话就是语言。 C.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D.语言具有地方色彩,说明语言不具有社会性。 2.下列说法只有是错误的。 A.汉语的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 B.语言中的轻重音是由音重变化形成的。 C.音位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I).音素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3.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老”可以同“新、旧、少、嫩”等构成反义词。 B.“大”和“小”是绝对对立的反义词。 C.“红”与“黑”这对反义词具有非此即彼的关系。 D.反义词“冷”和“热”具有相对性。 4.下列说法只有____正确。 A.意译词如“激光”、“电话”都是借词。 B.仿译词如“机关枪”、“铁路”都是借词。 C.“尼姑”、“和尚”、“玻璃”是借词。 D.“爱神”、“北极熊”、“超人”都是借词。 5.下列词义的变化,属于词义的缩小。 A.“meat”原指菜肴,现在指荤菜。 B.“走”本义是跑,现在指步行。 C.“江”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D.“book”原指一种树木,今指成本的著作。 1.C 2.D 3.D 4.C 5.A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I).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ji【j头沿吉中 5.单纯阋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词缀

医学免疫学大题总结

医学免疫学大题总结 问答题。 1.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包括:(1)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2)免疫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3)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可发挥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2)免疫自稳: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形和突变细胞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过强或低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病毒持续感染等。 2.简述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提呈过程。 答:完整的内源性抗原在胞浆中,在LMP的作用下降解成多肽片段,然后多肽片段经TAP1/TAP2选择,转运到内质网,在内质网中与MHC Ⅰ类分子双向选择结合成最高亲和力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由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表面,供CD8+T 细胞识别。 3.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IgV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2)IgC区的功能a.激活补体;b.细胞亲嗜性: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吞噬;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结合,通过IgFc段与具有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称为ADCC);介导I II III型超敏反应。(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IgG: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可与吞噬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效应;(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3)IgA: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和乳汁中,在黏膜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4)IgD: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5)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4.简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答:第一是抗原的异物性,一般来讲,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而言,蛋白质是良好的免疫原,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

马原题库汇总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 A.德国古典哲学 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B ) 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 B.与时俱进 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 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 B) 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7.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法 B.科学社会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8.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BCE) 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 ACD ) A.德国古典哲学 B.剩余价值学说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E.唯物史观 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4.下面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表述是( ABCD ) A.是马恩创立并由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 B.是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 C.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 ABC )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B.无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BC ) A.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C.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 D.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 7.下列哪些人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AB)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亚当·斯密D.欧文 8.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ABCD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 C.实事求是 D.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 三、辨析题

预防医学见习总结

一、见习地点的确定拿着学校社实给的介绍信,第一反应是我应该要去哪里见习好呢?哪里会接受我去见习呢?而其作为一个读预防医学的医学生,毕业后很少去医院就职,虽然去医院学到的医学知识和操作可能会更多,听很多人说可以学到给病人清创、换药、缝合等等。如果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似乎会更贴近本专业所学的知识。一番思想斗争后,我决定去预防疾病控制中心见习,因为比较贴近自己的专业,多去了解,看看自己对这个职业的兴趣,可以多和这类职业的人沟通,有助于自己对未来分专业方向,就业有更清晰的了解。来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心的主任说明了情况后,他说,你选择的时机不对啊,现在临近过年了,都没什么活干了,要是忙的时候,比如有疫情或者说有食物中毒,我们要外出调查,你可以跟着去看看,但是现在大家都挺清闲的,就只有开两会和小孩子来打预防针。我一听,甚是茫然,脑子里一点概念都没有,但是来都来了,我抱着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尝试一下的心态决定还是要来这里见习。庆幸的是,中心的主任还是接受了我,给我安排了两个科室,一个星期见习一个科室,朝九晚五的上班一族的生活便展开了。二、头回见习的科室--监测科初来乍到,面对一众前辈,内心真的好忐忑。但是科室里的叔叔阿姨都很好,很主动地和我聊天,非常地友好。渐渐地,开始适应了监测科的办公室生活。在这里,我还遇见了一个广药预防的姐姐,和她也比较聊得来。来到这个科室,恰巧是县里面两会会议的召开,监测科要到开会的场所即阳山影剧院以及人大代表下榻的酒店进行卫生监测,科室主任叫我跟随去学习和感受一下。我好奇地看着工作人员对会议大厅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五个点放置平板收集空气,这个做法和微生物实验课上的空气收集很像,接着工作人员还进行了空气湿度,风力大小的监测,待平板收集的时间差不多了,就紧接着到酒店进行卫生监测。来到酒店,工作人员随机抽取房间,对房间的几件重要物品,比如洗漱杯、毛巾、枕头、棉被、茶杯等会密切接触的物品进行涂抹法收集,科室主任还很认真地和我介绍这些公共场所的监测,有些餐厅需要用到一些试纸进行食品监测。因为监测科还会受到老百姓的委托去其所开的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店铺进行卫生监测,见习期间我还跟随科室的工作人员到了发廊等地方收集样本。如果要说检测科的工作是什么?在我这个星期的见习过程中,我觉得这个科室主要是帮老百姓办理健康证,提供公共场所检测服务以及水质监测等。健康证是从事幼托机构保育、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的上岗人员必须持有的证件,主要测查是否有伤寒、活动期肺结核、痢疾或其他传染性的疾病,要进行验血,内外科常规检查,照X光等检查。每年必须检查一次。空气质量监测中,平板的布点原则是首先要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该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采样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一米远。确定采样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涂抹法是将无菌棉拭子熏取灭菌的生理盐水(管内10ml)后涂抹用品、用具,然后将拭子放入生理盐水管中,及时送检培养。操作时要注意避免人为污染。饮(餐)具采样应在饮(餐)具与口唇接触处的内外缘各一周采样。毛巾、枕中(套)采样应在毛巾、枕中(套)对折平面中央5cmX5cm 处以及床单、被罩的中央部位5cmX5cm面积上均匀涂抹5次。三、第二次见习的科室—疾病控制科比起卫生监测科,疾病控制科人数和工作量好像都多很多,窗口每天都忙着接待带着小孩来打预防针的家长。可能是冬季,小孩子很容易感冒,窗口最常见的对话就是小孩子有没有感冒?家长说好像有一点流鼻涕,或者是咳嗽,这是医生都会说等感冒好了再来吧,现在打也没有,但是很多家长都会说上一个月已经没有打了,好像都很担心自己的小孩错过了免疫计划的时间。不过面对这样的情况,医务人员都会耐心地对家长解释,也会叮嘱一些注意事项。从侧面反映,家长们都不懂免疫应该在机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不然病情会加重。一位负责传染病方面工作的阿姨给了我一些关于传染病工作流程的书给我看,她也说,你来的时间不对啊,上个月我们还外出去宣传艾滋病预防的活动,如果你来就恰好可以见习到了。我好奇地问她们都会去哪里宣传?她说去戒毒所,或者是KTV之类的公共场所。疾病控制科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词义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特点: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上下位义: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多。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基本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外围语义角色主要有:工具、方所、时间。 真值: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现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蕴涵:通俗的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句义间的蕴涵关系直接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相关。(例:a、

医学免疫学总结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概论 传统免疫的概念:免除疾病;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机体一定有利。 现代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的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是机体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中和其毒素的保护性免疫,又称抗感染免疫。 2、免疫自稳:免疫系统自身精细的网络调节,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 3、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识别体内不断出现的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 免疫的类型: 一、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种系进化中逐步形成;可以遗传;对一切异物均发挥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 接触抗原后产生;仅对相应抗原有免疫;有明显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其特点比较如下: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性免疫应答 先天后天 迅速潜伏期 非特异性特异性 无免疫记忆有免疫记忆 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 (1)屏障作用 a皮肤和粘膜屏障:阻挡微生物侵入(机械阻挡);化学物质抑杀微生物。 b血脑屏障:阻挡微生物或其他大分子异物从血入脑组织或脑脊液。 c胎盘屏障:阻挡母体微生物进入胎儿。 (2)免疫分子 补体系统;防御素;溶酶菌;细胞因子。 (3)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细胞 a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其吞噬过程为:接触、吞入、杀灭。 吞噬作用的后果:完全吞噬——异物被消化破坏;不完全吞噬——异物不被杀灭,反而得到庇护在吞噬细胞内增殖。 B自然杀伤细胞:两种受体——杀伤细胞活化受体、杀伤细胞抑制受体。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1、抗肿瘤作用;2、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1、骨髓:各类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2、胸腺:结构和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形成自身耐受。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分化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a淋巴结的作用:T、B细胞定居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马原学习心得(总结类)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心得体会 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其实在最开始听师兄师姐们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特别无聊,于是去上课便抱着可上可不上得态度去上课。可是,去了才发现,原来上课给人的感觉和师兄师姐们讲的截然不同。老师用略带东北的口音,幽默地话语迅速调动起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原本认为无聊的马原课,结果是充满欢笑的。 当然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我们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觉得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整体健康具有、、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5.预防工作可分为、、、、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医学模式 2.预防医学 3.secondary prevention 4.整体健康 5.健康促进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 1.预防医学的对象()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课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3.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 4.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和“少年”属于。 7.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和帮助记忆。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 9.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和汉语之间。10.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 11.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小学包括、和文字。 12.美国语言学家的《语言论》,奠定了描写主义结构语言学的基础。 1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展示了人类语言的创造性和规则性的矛盾统一。 14.语言符号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被称之为。 15.“约定俗成”这个成语出自,是语言观的一种体现。 16.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选词、、虚词和词形变化。 17.人们在说话时候,常常把豆腐发音为[touf],这种语流音变现象被称为。 18.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19.按照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语属于语系,德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语族。 20.中古汉语中声母为浊塞音和浊塞擦音的平声字在普通话中声母变为了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21.辅音的音质是由和发音部位所决定的。 22.“北平”现在叫“北京”,这在词汇发展中属于词语的。 23.本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24.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26.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7.构成线性系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叫。 28.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音色、音重、音长和四个要素。 29.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变体。 30.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31.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happinesses中的“happy”是词根,“ness”是,“es”是词

医学免疫学 大题

免疫应答 概念: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类型:免疫应答根据其效应机理,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意义: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及时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三类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联系。 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因此,免疫球蛋白可看做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4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马原大题总结

材料分析题(30分) 【材料1】英国着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着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 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

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 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阐述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700字以上)【答案要点】 1.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8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