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2)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2)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2)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每一天都有人离开家乡小城奔向人口密集的京上广——带着他们的雄心壮志,或是乌托邦;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冷漠的豪华大城——留下他们的眼泪。

穿着笔挺西装的小公务员从地铁站嘈杂的人群里用力地挤出来,踩着锃亮的皮鞋飞快地冲上台阶,无视地从衣衫褴褛的乞丐身边跑过。

高层写字楼里,排着焦急的面试的人群,每隔十分钟就会有一个年轻人从房间里出来,把手上的简历扔进垃圾桶。

星巴克里无数面孔匆忙地拿起外带的咖啡袋子推开玻璃门扬长而去。边讲着电话,边从纸袋里拿出咖啡匆忙喝掉。

解放碑广场的标志碑下,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正拿着相机,彼此抢占着绝佳的拍照地点,他们穿着各种大型连锁低价服装店里千篇一律的衣服,用各种口音大声吼着“看这里!看这里”。

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旋转的物欲和蓬勃的生机,把城市变成地下迷宫般错综复杂。社会两极的迅速分裂,活生生把人的灵魂撕成了两半。

我们躺在自己小小的被窝里,我们微茫得几乎什么都不是。但柴静说:“在这个鼓噪的年代,不是甘居寻常的人,听不到这青绿的细流声。”而在我看来,这青绿的溪流声,正是无数朴实的中华儿女继承着 1

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

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 一、唢呐介绍及乐曲的背景 唢呐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的簧管乐器,据传唢呐是古波斯一带的民间乐器,明代时传入中国,现今唢呐的体型大小不一,常用的唢呐形体较小,有8孔(前七后一),是民间吹打乐和民族乐队中主要乐器之一,常用于独奏和合奏之中。作为独奏乐器,唢呐更具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唢呐虽是从阿拉伯传人中国的乐器,但这种乐器的发扬光大却是中国人来完成的,其中《百鸟朝凤》将这一乐器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作品展示的是黑夜消退、曙光初现时大自然的生动景象,用音乐语言塑造了人类向往的美好环境。《百鸟朝凤》就是一首充分展现唢呐艺术魅力的优秀乐曲。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七十年代,在任同样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二、乐曲内容分析 乐曲的乐段部分全区共分为八个乐段 (1)山雀啼晓 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呈现百鸟齐鸣的影子,唢呐演奏出舒展优美而附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排比性的短小乐句如同对歌一样的交错应答,形成逗趣诙谐的音乐非常具有生活情趣。乐曲在唢呐走出清新悠扬的乐曲之后,随即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有伴奏乐器竹笛与之相互对答相互竞赛,充分展现了山雀啼晓的优美意境。 (2)春回大地 这是一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北方民族音乐的粗犷爽朗风格的曲调,优美而流畅。直接明了的奏出乐曲的主题。这段音乐的特点是造成一种欢快的情绪和变化多端的气氛,为下一段落模拟音调的出现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优秀教案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一段音乐感受耳廓的作用。 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养成保护双耳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声波的传播路径以及各部位的名称。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耳朵模型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根橡皮筋桂香村纸片碎音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出示(图图)师:认识他吗?观察,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有什么用处呢? 生:听声音。 师:对。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么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出示课题) 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师: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知道我们耳朵的构造。

1、师:师撩开头发露出耳朵,指着耳廓,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吗? 2、课件呈现,耳朵的构造剖面图。 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它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 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3、说着出示耳朵结构实物模型。 师:耳廓、耳道属于外耳。(板书) 师:这是鼓膜的位置,它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 师:这是听小骨,属于中耳。(板书) 师:这个像蜗牛壳的是耳蜗,这一束黄黄的就是听觉神经。这是内耳。(板书) 师边说边从模型上拿出小模型,加深学生印象。 4、耳朵怎样接受并传达声音。 师:(拿起耳朵模型)声波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里液体的震动,再传达到听神经。听神经再把这个讯号传达到大脑,形成声音。我们就听见声音了。(边说又边把小模型放回大模型里,拼成一个完整的耳朵结构模型。) 5、请一个学生说说。 师:他听得很仔细,说得也非常正确,有一对灵敏的耳朵,非常了不起。 生也忍不住跟着鼓掌。 鼓膜振动试验 1、演示实验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引起鼓膜的震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展示。 师:在有一些实验器材,将它们做成一个鼓膜模拟装置,就像这样。(课件上呈现器材和做好的鼓膜模拟装置。) 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尽量的绷紧些,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就像这样,接着再把纸片撒点在上面,敲击音叉,观察气球皮上的纸片有什么现象。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仪式伴奏。在吹奏唢呐的时候,常常用笙来伴奏,因为笙可以“托腔送韵”,使乐曲更加完整、融合、流畅、舒展、优美。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带您一起去了解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种类 按杆的长短分类 唢呐品种繁多,按杆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五种: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柏木杆、海笛。 小唢呐 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 中唢呐 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 大唢呐 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吹起来声音低沉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 柏木杆

柏木杆比大唢呐杆稍长,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多用来吹奏小调以及卡腔。 海笛 海笛,杆的长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较小,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发音尖锐响亮,音色高亢,多用于器乐合奏。 按音区分类 另外,唢呐还可以按音区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唢呐。也就是以唢呐筒音的音高来区分,筒音是指将一支唢呐的八个音孔全部都按闭后所吹出的音高。凡筒音在#f1(读音:升f1)以上的为高音唢呐,筒音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筒音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并且每支唢呐都是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 唢呐杆的长短与音区的高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唢呐杆的杆越长,唢呐吹出来的音区就越低,相反,唢呐杆的杆越短,唢呐吹出来的音区就越高。同时唢呐音区的高低和唢呐的结构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唢呐音区越高,唢呐就越小,唢呐的各个部件都会按比例缩小,反之,唢呐的各个部件就会按比例增大。下面,让我们赶紧来看看唢呐的结构吧。 唢呐的结构 唢呐,由哨子、气盘、芯子、杆子和唢呐碗五个部分组成。 哨子

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课堂小测 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2、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 .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5、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 1 所示, 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 、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 的手机;

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 的固体亦能传声 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9、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 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 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7、吹笛子时,人听到美妙的笛声是由于() A、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了声音; B、竹笛的振动产生 C、人声带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动产生了声音? D竹笛周围的空气振 8、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科学《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四年级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声音的接收和感知问题。通过认识耳朵的结构,以及对耳朵听声音过程的假设和验证,来学习耳朵听声音的原理和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对耳朵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保护耳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在科学探究中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解释 2、能够利用模拟研究做出假设并验证。 3、探究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关注科学,并从中体验乐趣。 4、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5、能通过自主学习,认识耳廓的作用、主动探究鼓膜、 6、培养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认识耳廓的作用、主动探究鼓膜、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实验:纸屏、塑料泡沫小球、小鼓、鼓槌;有关耳朵的课件。 2)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备一大张纸和透明胶带、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一听,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我们是凭借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 生:耳朵。 师: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出示相关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方式引出耳朵的功能,以问题的形式唤起对耳朵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互动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 师:为了理解我们感知声音的原理,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声音的传播方式。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吧! 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桌上,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鼓,使鼓声有一定节奏。 师:当敲鼓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纸屏上的小球在不断地跳动。 师:是什么使小球振动呢?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生:是鼓声使小球振动。 师: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传播的波纹一样,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

喇叭扬声器设计与制作分析

声学和扬声器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要求:掌握音频声学的基础理论和电\磁\机械学中与喇叭有关的基本知识,了解 扬声器测试的要求和T/S参数的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二、文化基础要求:高中 三、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音频声学基础 1.1 声波的产生 1.2 描述声学的物理量 1.3 声级,分贝及运算 1.4 声波的传播特征 第二章人耳听觉特征 2.1 响度与频响曲线 2.2 音调与倍频音程 2.3 音色 2.4 波的分解,付氏解析法 2.5 失真与失真察觉 2.6 哈斯效应 2.7 屏蔽效应 第三章电、磁、机械振动基础 3.1 电学基础知识 3.2 磁场与电磁感应 3.3 交流电路中的电容 3.4 交流电路中的电感 3.5 复阻抗 3.6 谐振电路 3.7 机械振动 3.8 电机类比 第四章扬声器结构与参数测试 4.1 喇叭结构,名称(磁场,间隙,短路环,音圈,锥盒,指向性,防尘帽,音架,弹

波,边,磁流液) 4.2 Thiele和Small参数测试类比电路图 4.3 扬声器阻抗曲线及其物理解释 4.4 阻抗测试 4.5 质量测试 4.6 BL测试,力顺测试 4.7 品质因素Q的计算 4.8 等效容积Vas 的计算 4.9 效率与灵敏度的测试 4.10 扬声器基本参数及T/S参数汇总 4.11 基于PC的扬声器测试信号,相位,clio, Sound check,Klippel, LMS. 第五章音箱,分频器的设计计算 5.1 音箱的设计 5.2 无限平板上的喇叭负载 5.3封闭音箱中的喇叭 5.4 填充物的作用 5.5 倒相音箱的设计和计算 5.6分频器的种类与计算 第一章音频声学的基础 1.1波动和声波 振动产生波,如绳子的振动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常用绳子多点的位移来描述绳子波的传动,一个波动可用正弦函数来表示。 正弦函数:y = A sin ? A为最大振辐(m) ?为角度(相位角)。 在x-y 坐标系里,若x代表角度,y代表振幅,画出的波形图叫正弦曲线。一般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堂实录 执教:泸州市江阳区邻玉小学黄小红 点评: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郭敏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探索鼓膜的作用。 2、人的耳朵是怎样工作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知识: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教学重、难点: 1、耳朵的构造。 2、鼓膜的振动。 教学具准备: 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根橡皮筋、一点细沙、一个队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传话游戏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玩过传话游戏没有? 生:玩过! 师:上课之前我们也来玩一玩吧,好么? 生:好!(生兴高采烈地回答) 师:我先请每个小组右边第一位同学上来,作为该组的第一位传话使者。(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跑上台) 师:现在讲游戏规则,待会儿我告诉每组上来的同学一句话,你们回去传给旁边的同学,再依次传下去,直到最后一位,最后这位同学你再到台上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速度最快。同时我要说的是每一位传话的同学必须附在你同学的耳朵前小声地说,别让别人听见了。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游戏现在开始。 台上的同学在教师的示意下围成一圈,教师悄悄的告诉他们一句话。 师:(对台上的同学神秘的说)听清楚了吗? 生(台上):清楚了。 师:开始传达吧。 生赶快回到小组一个一个的开始小声传话。 一会功夫每小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急切的奔上台,很快的八个小组的最后一位同学都上台了,排成一队。 师:(对第一位上台的同学)你能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吗? 生1:我听到的是“我善于动脑,我最棒”。 师:(对第二位同学)你听到是什么?

唢呐的演奏指法

唢呐的演奏指法 唢呐指法对旋律的连贯流畅、乐曲情感的表达都有著直接的关系。手指运用得当,舌、指容易配合协调,反之,则必然会影响到要求的速度,演奏的效果,以及技巧的充分发挥。因此,指法在琐呐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之。 目前对唢呐指法的理解还不太一致,指法除了指以几孔作叫“do”(或筒音作什么音)——以确定乐曲的调子以外,远包含著指法的变化运用之内容。 在定指法和定调问题上,各地之间也不大一样(以下都以第三孔 作“do”,筒音作“sao”的D调唢呐为例)。有习惯用D调筒音作sao的指法,有习惯用C调筒音作re的指法,还有习惯用C调筒音 作la和A调筒音作do的指法等。实践上,民间乐曲,由於受地方风格的影响和要求,先采用适合自己的指法後定调这也是正常的,这些乐曲往往是把指法放在重要的位置,调子从属。但在合奏、伴奏中那就不同了(一般是根据调子确定指法,也可以为了指法的方便,换用 唢呐),所以,并非是所有乐曲一样对待,根据具体情况,可换唢呐 不换指法,或是变指法不换唢呐。手指按孔的最基本方法,从音阶自低至高的顺次来看,当然开始先用sao的指法为好,如果用re的指法,音阶中的第一个音do,就必然会出现翻高的吹法,(本来的l23 却变成i23)这样一来,显然增加了控制音准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先用sao的指法,这种指法既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对音准掌握带来方便,更体现了发音由低至高先易后难的教

学要求。另外,有些人把第三孔作do的D调唢呐说成是G调,把E 调说成是 A调(也就是把第三孔的do视作sao),这是一种把正调当成了反调的说法。我认为,以第三孔作do来确定调子较为合适,目前笛子也乡采用这种指法定调。 唢呐的指法和定调,通常是以全按(即筒音)作什么音的指法来称呼。如全按作sao和全按作re,就称为sao和re的指法。全按作什么音和第三孔作什音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如全按作suo就等於第三孔作do。不管用什么指法,高八度和低八度的指法相同,筒音和第一孔音的中音,一般多用上把位(第七、八音孔),但有时由於乐曲的要求和指法的方便,也可用下把位(筒音和第一音孔)。下把位在音准控制上称有难度,所以,初学者一般先用上把位。手指在运用中,不管发哪一个音,一般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手指(分配在左右手上下把位)附著於杆壁,使唢呐保持一定的平衡稳定状态,以利於手指的灵活运用。实际这就是保留指的运用(叉口指法运用)。 保留指的运用,从下把位开始,一般多是打开第一、二、三、四音孔时,第一音孔手指为保留指,如果再打开第五、六、七、八音孔时,第五音孔又成了保留指。当按下第八音孔时,—第五音孔手指又要打开。按下第四音孔时,第一音孔手指也要打开。当第四音孔快速打指花时,第一音孔手指也可抬起,如果需要第四音孔手指在本音孔上(不脱离杆壁)上下滑动产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时,不但第一孔手指要打开,连同右手拇指也要暂时离开杆壁。但第八音孔手指打指花时,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学生:老师:李老师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了解声音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 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 2: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 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 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2: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观察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前章温故 ?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是学习科学探究,善于科学探究,方能学好物理。

本章知新 ?声音的产生【探究】 ?声音的传播【探究】 ?声音的差异【探究】 ?声音的利用与控制【自学与社会调查】 新课教授 一、新课引入 通过播放音频引入课题,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三个内容: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人怎样听见声音 二、新课教学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通过使纸发声的活动进行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尺子发声时尺子振动发声的音叉使水四溅 人发声时喉咙在振动,证学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猜想。活动:学生设计几个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动手做一做。 结论: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 问:音叉是不是声源? 敲击音叉发声,用手紧握,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我们说正在发声的物体是声源,没有振动发声的物体不是声源.

-唢呐的一般吹法

唢呐的一般吹法 一、演奏姿势 动听的音乐加之优美的演奏姿势,不仅给观众以听觉的享受也可以给观众感官的享受。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演奏姿势有利于技巧的充分发挥。因此,演奏姿势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演奏姿势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对身体也很有益,在初学唢呐阶段,演奏者要加以重视。 唢呐的演奏姿势又坐、站两种。这两种姿势都要求演奏者做到:身体自然放松、头部端正、两眼平视、头部自然挺起、面部松弛、两手抬起使乐器与身体成75度角、两臂自然架起。 采用坐式演奏时,两腿略微分开,两脚平放地面,腰部挺直,坐椅子的前半部分。 采用站式演奏时,两腿伸直,两脚距离25公分左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站立成“八”字型。反之也可。在演奏过程中腰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驼背、眼睛不要斜视,坐式演奏时不要跷二郎腿。2、两肩平行,胳膊也要平行,不要往一端歪。3、动作不要过大,不要做作。 总之无论是坐式还是站式演奏都给人以自然、舒适、优美的感觉。 二、持乐器法 手指自然分开,左手在上把、右手在下把(本指法也适合加唢呐的演奏),手指按孔依次为:左手食指放在第八孔,大拇指放在第七孔,中指放在第六孔,无名指放在第五孔,小指自然放松,分开少许放在无名指旁;右手大拇指放在唢呐杆下端三孔与四孔之间(主要是为了掌握乐器平衡),食指放在第四孔,中指放在第三孔,无名指放在第二孔,小指放在第一孔。在刚开始练习时,手容易控制不住乐器,左手小指可依附于唢呐杆上,但不能养成习惯,以免影响正常运指。手指的基本按孔位置是以右手小指第一指肚按孔位置为标准,其它手指自然放松在乐器上。演奏时,手指不要过于抬高,抬高手指会影响快速乐曲的演奏。不要用指尖按孔,这样会按孔不严、发音不正确。同时手指按孔时不要伸得过直,过直会运指不灵活,赶不上快速乐曲得速度,正确得运指方法是:手指在按音孔时,少许弯曲、放松,这样才能运指灵活、运用自如。如何衡量手指基本功过关了呢?那就时空按音孔时(即不吹奏时),手指在音孔上做按闭动作能听出运指得声音,就算基本功过关了(运指得声音决不是故意击打音孔得声音,而是自然发出的声音)。 总之,持乐器时两臂、手指腰尽量放松,否则吹奏时间不长就会感到酸累,更会影响乐曲的演奏。 三、口型 吹奏唢呐时的口型是唢呐演奏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口型就是指

喇叭扬声器设计与制作分析报告

喇叭设计-扬声器设计与制作分析 1. 扬声器常用国家标准 GB/T9396-1996 《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GB/T9397-1996 《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通用规》 GB9400-88 《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尺寸》。 GB7313-87 《高保真扬声器系统最低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 GB12058-89 《扬声器听音试验》2. 扬声器主要电声特性 额定阻抗Znom 总品质因数Qts 等效容积Vas 文案大全

共振频率Fo 额定正弦功率Psin 额定噪声功率Pnom 长期最大功率Pmax 额定频率围Fo-Fh 平均声压级SPL 3. 扬声器主要零部件尺寸设计 3.1 扬声器口径 扬声器口径必须符合客户要求,若客户没有具体要求,则优先采用国家标准GB9400-88《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尺寸》。 3.2 支架 支架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应能满足客户需要,除此之外还需考虑鼓纸、弹波、华司等尺寸选择与配合问题,一般大功率低频率的扬声器要求支架有效高、底高、弹波接着径、华司铆接径等均较大。 3.3 磁体 文案大全

磁体尺寸优选常用系列值,具体尺寸需按性能要求确定。 常用铁氧体尺寸: 32*18*6,35*18*6,40*19*8,45*22*8,50*22*8,55*25*8,60*25*8,60*32*8, 65*32*10,70*32*10,80*40*15,90*40*15,100*45*18,100*60*20,110*60*20120*60*20,130*60*20,140*62*20 ,145*75*20,156*80*20,180*95*20, 220*110*20 常用标准: SJ/T10410-93 《永磁铁氧体材料》 3.4 音圈 音圈中孔尺寸优选常用系列值,具体尺寸(如卷宽、线径)需按性能要求确定,骨架高度还需考虑到与鼓纸、支架的配合。 常用音圈中孔尺寸: 13.3 14.3 14.7 15.4 16.3 18.4 19.4 20.4 25.5 25.9 30.5 35.5 38.6 44.5 49.5 50.5 65.5 75.5 80.0 100.0 127.0 文案大全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反思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公开课教学反思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这节课是声音特性的第一节课,是学生接触声音特性的第一个概念,这节课的学习至关重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在学习声音的另两个特性“响度”和“音色”时就会得心应手。 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二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初步接触探究实验,介绍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科学研究方法,需要花时间、重细节去理解掌握。虽然把理论知识与生活结合,有丰富的听觉体验,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维,但有些欠缺的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阐述: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初学物理,不能精练地将现象和结论进行总结,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2、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加强训练。 3、我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做得不够,在实验中,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设计出实验步骤,自己就着急把方法告诉学生。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应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着手改善。 1、学生方面:发挥学案作用,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归纳概括,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加强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意识。 2、教师方面:斟酌教学语言表述,浅显又通俗易懂,平实又蕴含知识,不重复、不拖泥带水。设置合理的问题及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充分相信学生,发挥老师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 总之这一节公开课对我来说不但得到了锻炼,更让我知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更让学生有了一次与以往课堂不同的体验,同时领导和各位老师的评课更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 ●了解骨传导。 ●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 ●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 声波进入人耳后,经过哪条途径,最后感觉到声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人耳的构造

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

大脑 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2、骨传声 ?“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分析得出:骨头能传声。 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 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3、双耳效应 由学生自习完成。 利用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来确定声音的位置。 三、作业布置 教材第18-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多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全探究过程。 立体声 首先,立体声是什么?你应该了解一下。普通立体声(2.0),从声音来源开始。录音时,由两个麦克风同时在声源两边进行录音,录出来的音乐信息是同时进行的双声道。播放音乐时,由双声道进行还原,分别到两个扬声器中(音箱就为两组)(左,右)。利用人的双耳效应,人听到的音乐就会富有立体感。当然两个音箱的摆放要有一定距离。到现在的信息时代,记录音乐已经不用磁带了,改为用电脑。同样的,电脑里的音乐文件一般是双声道立体声(大多数),所以平时(多数)用电脑,手机或MP3,MP4播放器,听到的都是(2.0)的立体声,(当然前提是耳机和音箱没问题)。还有更先进的环绕立体声(7.1),我就不说了,只不过多几个声道而尔(对音箱的要求更高)。

喇叭扬声器设计与制作分析

喇叭设计-扬声器设计与制作分析 1.扬声器常用国家标准 GB/T9396-1996《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GB/T9397-1996《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通用规范》 GB9400-88《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尺寸》。 GB7313-87《高保真扬声器系统最低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 GB12058-89《扬声器听音试验》2.扬声器主要电声特性 额定阻抗Znom 总品质因数Qts 等效容积Vas 共振频率Fo 额定正弦功率Psin 额定噪声功率Pnom 长期最大功率Pmax 额定频率范围Fo-Fh 平衡声压级SPL 3.扬声器主要零部件尺寸设计 3.1扬声器口径 扬声器口径必须符合客户要求,若客户没有详尽要求,则优先采用国家标准GB9400-88《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尺寸》。 3.2支架

支架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应能满足客户需要,除此之外还需考虑鼓纸、弹波、华司等尺寸选择与配合问题,大凡大功率低频率的扬声器要求支架有用高、底高、弹波接着径、华司铆接径等均较大。 3.3磁体 磁体尺寸优选常用系列值,详尽尺寸需按性能要求确定。常用铁氧体尺寸: 32*18*6,35*18*6,40*19*8,45*22*8,50*22*8,55*25*8,60*25*8,60*32*8,65*32 *10,70*32*10,80*40*15,90*40*15,100*45*18,100*60*20,110*60*20120*60*20,13 0*60*20,140*62*20,145*75*20,156*80*20,180*95*20, 220*110*20 常用标准: SJ/T10410-93《永磁铁氧体材料》 3.4音圈 音圈中孔尺寸优选常用系列值,详尽尺寸(如卷宽、线径)需按性能要求确定,骨架高度还需考虑到与鼓纸、支架的配合。 常用音圈中xx尺寸: 13.3 14.3 14.7 15.4 16.3 18.4 19.4 20.4 25.5 25.9 30.5 35.5 38.6 44.5 49.5 50.5 65.5 75.5 80.0 100.0 127.0 3.5各种零件的尺寸配合 支架、磁体、音圈等零件的主要尺寸确定后,其他零件的主要尺寸选择余地就受到限制,因为各种零件的尺寸必须相互配合,同时其性能参数也要相互配合。 3.5.1支架与鼓纸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练习题及答案.docx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 沪科粤教版§ 2.1内容] 一、判断题: 1、判断正误: 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2、判断正误: 只要物体发生振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二、单选题: 3、下列介质传播声音最快的是( A 、真空B、液体C、气体) D 、固体 4、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声音被建筑物反射回来 B、声音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D、以上现象都不会发生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 B、正在振动的物体并不一定发声 C、木鱼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和空气中传播得快 6、北宋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 能及早地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士兵们感知声音的途径是() A、空气——耳膜——听觉神经 B、大地——头骨——听觉神经 C、空气——头骨——听觉神经 D、大地——耳膜——听觉神经 7、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A 、月球上尘埃太多B、月球上温度太低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D 、月球上没有空气 8、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A 、 0、1 秒 B 、1 秒C、 0、01 秒 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 A 、电磁波 B 、真空C、空气 ) 10、人对高山喊话,4s 后听到回声(),人距高山约() A 、 340m B 、680m C、 850m D 、 1360m 11、吹笛子时发出优美的音乐声,其声音来自于 () A、笛子在振动 B、手指在振动 C、笛子内空气柱在振动 D、嘴唇在振动 12、在野外场地进行射击训练,击发后 4 秒钟才听到射击时发出的声音的回音,那么反射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一段音乐感受耳廓的作用。 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养成保护双耳的习惯。 2.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声波的传播路径以及各部位的名称。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耳朵模型、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根橡皮筋、桂香村纸片碎、音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师:出示(大耳朵图图)认识他吗?请仔细观察,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有什么用处呢? 生:听声音。 师:对,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么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出示课题) 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师: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知道我们耳朵的构造。 1、师:师撩开头发露出耳朵,指着耳廓,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吗? 2、课件呈现,耳朵的构造剖面图。 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它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3、说着出示耳朵结构实物模型。 师:耳廓、耳道属于外耳。(板书) 师:这是鼓膜的位置,它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 师:这是听小骨,属于中耳。(板书) 师:这个像蜗牛壳的是耳蜗,这一束黄黄的就是听觉神经。这是内耳。(板书) 师边说边从模型上拿出小模型,加深学生印象。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课《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课《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声音的接收和感知问题。通过认识耳朵的结构,以及对耳朵听声音过程的假设和验证,来学习耳朵听声音的原理和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对耳朵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保护耳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在科学探究中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解释。 2、能够利用模拟研究做出假设并验证。 3、探究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关注科学,并从中体验乐趣。 4、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5、能通过自主学习,认识耳廓的作用、主动探究鼓膜、 6、培养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认识耳廓的作用、主动探究鼓膜、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实验:纸屏、塑料泡沫小球、小鼓、鼓槌;有关耳朵的课件。 2)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备一大张纸和透明胶带、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一听,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我们是凭借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

生:耳朵。 师: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出示相关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方式引出耳朵的功能,以问题的形式唤起对耳朵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互动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 师:为了理解我们感知声音的原理,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声音的传播方式。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吧! 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桌上,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鼓,使鼓声有一定节奏。 师:当敲鼓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纸屏上的小球在不断地跳动。 师:是什么使小球振动呢?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生:是鼓声使小球振动。 师: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传播的波纹一样,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 百度水波图片 出示声波的图片 【设计意图】声波比较抽象,而水波学生比较熟悉,通过百度图片,使学生进一步在类比中了解声波。 师:水波和声波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交流: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师:当敲鼓引起的声波通过空气传到纸屏时,就会引起纸屏跟着振动,并且引起贴在纸屏上的小球也跟着振动。 活动二: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整理版]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

[整理版]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浅析唢呐曲《百鸟朝凤》 一、唢呐介绍及乐曲的背景 唢呐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的簧管乐器,据传唢呐是古波斯一带的民间乐器,明代时传入中国,现今唢呐的体型大小不一,常用的唢呐形体较小,有8孔(前七后一),是民间吹打乐和民族乐队中主要乐器之一,常用于独奏和合奏之中。作为独奏乐器,唢呐更具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唢呐虽是从阿拉伯传人中国的乐器,但这种乐器的发扬光大却是中国人来完成的,其中《百鸟朝凤》将这一乐器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作品展示的是黑夜消退、曙光初现时大自然的生动景象,用音乐语言塑造了人类向往的美好环境。《百鸟朝凤》就是一首充分展现唢呐艺术魅力的优秀乐曲。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七十年代,在任同样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二、乐曲内容分析 乐曲的乐段部分全区共分为八个乐段 (1)山雀啼晓

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呈现百鸟齐鸣的影子,唢呐演奏出舒展优美而附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排比性的短小乐句如同对歌一样的交错应答,形成逗趣诙谐的音乐非常具有生活情趣。乐曲在唢呐走出清新悠扬的乐曲之后,随即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有伴奏乐器竹笛与之相互对答相互竞赛,充分展现了山雀啼晓的优美意境。 (2)春回大地 这是一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北方民族音乐的粗犷爽朗风格的曲调,优美而流畅。直接明了的奏出乐曲的主题。这段音乐的特点是造成一种欢快的情绪和变化多端的气氛,为下一段落模拟音调的出现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 (3)莺歌燕舞 在伴奏中唢呐自由的模拟各种鸟叫声,伴奏声部则以舒展的节奏和优美如歌的旋律作陪衬,加强了音乐性。 (4)林间嬉戏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图2-1-1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 _______。 [点拨]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过程中,假设研究对象的振动幅度较小,可以把研究对象的振动转换为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的振动来观察(转换法)。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借助________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________。 [点拨] 向平静的水池中投入小石块,会激起向四周传播的水波。声源振动时,空气中也会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远处传播,形成声波。只是我们能看到水波,却不能直接看到声波。 2.声音能通过________、液体、________物质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________不能传声。 三声音传播的快慢 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描述,声速是指声音传播的________和传播所用________之比。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________的。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较________,在气体中传播速度较________。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m。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________。 四人耳听到声音的全过程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________振动→听小骨振动→听神经→大脑。 [说明] (1)可从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三个方面来理解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明确〝声源〞〝介质〞〝耳朵〞三者的关系:

(2)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不能听到声音。 (3)声波还可以通过头骨、颌骨等其他介质传到听神经,产生听觉。 类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 如图2-1-2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导学号:47732019]() 图2-1-2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易错警示](1)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振动现象不一定能被人们直接观察到。如:敲音叉发声时音叉的振动不易被观察到,可以通过转换法来表达,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2)一切振动都在发声,但声音不一定能被人们听到。如:发声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声音的响度很小,这些声音都听不到。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类型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例2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水、空气、铁管 B、铁管、水、空气 C、水、铁管、空气 D、空气、水、铁管 [方法指导]声音传播的两个考查角度 类型三回声 例3 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 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m(空气中声速取340 m/s)。这种方法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导学号:4773201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