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教学策略

一、当前教师对童话教材的认识

什么是童话呢?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同其它体裁的课文一样,承载着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不同的是,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写给儿童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给儿童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童话具有这样四个特点:

1、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我们看,《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牛郎说到大牛郎,再说到他与织女的相遇、给合、生儿育女,最后天各一方。这些情节既完整清楚,又曲折动人,而且形象鲜明,一读不忘。《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它是与个人愿望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这是一种创造想象而不是再造想象。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在童话世界里,牛羊会说话,木偶能旅行,人死能复生,咒话会现出金银珠宝,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

想心里,孩子们也感到有趣、自然。但是幻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它们之间往往是通过象征法结合起来的。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如果童话话里的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自以为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3、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们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人教课标版教材为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333篇课文中,童话有44篇,占13.2%。其中低年级课文120篇,童话36篇,高达30%。随着年级的升高,童话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那么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在低年级教材中安排这么多童话呢?这当然是考虑到七、八岁的孩子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自然是孩子们亲近的朋友。而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把相对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无疑会

给识字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的情境,从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由此可见,童话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载体。

那么,对于已经具有识字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为什么还要学习童话呢?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言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它奇丽多彩,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和情趣,有儿童的口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的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童话,简单地说,就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的富于幻想的故事。他的语言通俗有趣,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这些正是小学生所喜欢的。这样,在中高年级选编童话,目的是吸引学生阅读,让孩子们爱上童话阅读。我们再看中高年级入选的8篇童话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渔夫的故事》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的课文全部是童话。这些,必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他们阅读的窗口。

教材中的童话世界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谈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正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编者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其他方面,而较少锁定于人人我我、是是非非之间。尤其是对立僵硬的关系减少了,体现出一种包容、一种多元。

二、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需求。

我曾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内容是

“喜欢(不喜欢)童话”,结果“喜欢童话”的学生占到100%。看来,没有孩子是不喜欢童话的。学生对童话的喜欢和认可是惊人地一致。既然这样,那么,学生喜欢以什么方式学习童话呢?

鉴于以上老师和学生对童话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童话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

三、课堂教学中童话该如何教?

1首先,童话教学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趣味性原则:童话一般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做

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可以说,童话是最贴近孩子的一个神奇的世界。童话作品中的情趣易于儿童接受,又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因此,教学中,要凸显童话的趣味性。

以读为主的原则:童话的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是能够达到理解的目的的。在教学中,应当以读为主,切忌教师繁琐的讲解、琐碎的问题破坏了童话的完整性。同时,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

说的原则:教学时,教师生动的讲述,会把儿童带进童话的世界里,激起儿童的思想感情,并引起儿童复述的愿望。从一年级起就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复述时还要注意要求他们依据童话的语言复述,千万不要随便添枝加叶,应不失去童话优美的色彩。比如在教完《纸船和风筝》和《从现在开始》后就可以让孩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童话虽然不是诗,但它的意境和语言都像诗一样美,一篇好的童话,具有饱满的情绪和深刻的思想,它色

彩鲜明,音律和谐,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想象。

人文性原则:童话阅读,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阅读童话的时候,会明白道理,学会怎样做人。如读了《三个小伙伴》,小朋友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合作。读了《狐狸和乌鸦》,学生知道了喜欢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读了《七颗钻石》,他们会感悟到爱心会产生奇迹……所以,多让学生接触童话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认识,开拓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

多元性原则:但是童话的教育主题并不是唯一的。阅读完一篇童话,如果仅仅用“对与错”、“善与恶”、“是与非”来评价其中的人物或者情节的话,那么童话就是去了它的魅力和久远。以《去年的树》为例,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就这样一篇童话,有人读到了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有人读到了友情,有人读出了执着,有人懂得了信守诺言,有人感悟到追求(经历)的幸福。作家毕淑敏在谈到童话时说,很喜欢安徒生的《海的

女儿》,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就读出了爱情。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再读这篇童话,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奶奶的慈悲心肠和对人鱼公主的精神哺育。人鱼公主的勇气和聪慧,包括无比善良的玲珑之心,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诸多得益于她的祖母啊。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现在,我48岁了。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这个悲壮而凄美地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有时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因为人生阅历不同,所以作家对同一篇童话有了不同的感悟。那么,小学生呢,虽然他们人生的路才刚刚起步,但他们已经有了不同的经历、成长环境以及亲友圈子,所以他们会有不同的想法的。对于这种不同,我们要呵护、尊重。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教童话呢?仍以《去年的树》为例。对于步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在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女孩的三组对话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6个“应、桩、斧、厂、音、燃”。课文是识字的载体,一至五年级无一例外,童话自然也在其中。

目标二: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尤其要读好三个场景中,鸟儿和树桩、工厂、小女孩的对话,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思考鸟儿会怎样地问,从而体会鸟儿的焦急和担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

目标三:能展开想象

想像说话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借助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极有帮助。指导学生说说“鸟儿和树要分别时他们会想些什么”、“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鸟儿看着变成火苗的树想到什么?想说什么?”等等。

二、教学设计

1、借助媒体,激发情感

恰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成为整堂课的亮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一段鸟儿在枝头愉快歌唱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的愉悦、和

谐,与文中描写的第二年鸟儿再回来寻找大树时,大树已不复存在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文,而且为后面理解词句,练习读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2、反复读文,读中感悟

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以读为本,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读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在评读中获得了方法,提高朗读能力。老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初读课文,重点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虽说学生已经进入了第四年的语文学习生活,但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个读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读初期还是要作为重点予以关注,这是每个年级都必须做到的。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字字音准和句句通顺仍然是朗读的要求,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都要充分的关注,并不是把注意点仅仅放在几个生字上。同时结合生字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本课的生字中前后鼻音、翘舌音都是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是四年级了可以在初读时在加强写思维的力度,如:借助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时,要求边默读边思考,用直线划出文中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细读课文时,抓住这三组对话读好,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让孩子学得愉快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期望。课堂中要努力创设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挑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让学生的朗读更富有生气,使学生更热爱语文。

3、创设情境,训练说话

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老师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了说的机会,让他们有内容可讲,讲得规范。如:课文的结尾部分鸟儿面对已变成灯火,即将消失的大树,依依不舍地对好朋友看了又看,此时鸟儿的心情是复杂的,让学生借助句式想像它当时的心情,既训练了规范说话,又加深了对鸟儿内心的体悟。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丰富想象,从而发展了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寻求多元化解读

这篇童话只有五百多字,在如此短小的篇幅内,却承载了极其丰富而深厚的内涵。作者新美男吉可谓惜字如金,他似乎有意少说或是不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意义空白和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它呼唤着世间最美好的情愫,它让我们相信,世间有些东西将超越时空,走向永恒,比如友谊,比如爱情,比如信赖,比如至死不渝的忠贞……这些,学生会在读中有所悟,说中有所感,想象中有所体会。这些,是学生内心的真实的情感。

还是那句老话,教无定法。童话教学在完成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旨在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认识现实世界,培养阅读兴趣。

童话教学

一、要把童话作为真正的日常生活故事来讲读分析(处理好现实与幻想的关系)

幻想是童话的翅膀,这种幻想不仅表现在整个奇异优美的故事里,而且表现在童话人物的语言、行动上。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儿童能从幻想的境界中接受思想教育,就必须让学生

感到这是真实的故事,从中领会出童话的基本思想。例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如果学生认为它是虚构的,是假的,而不去理解安徒生在这篇童话中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那么,学生就不能受到什么思想教育。虚构只不过是童话的外在的形式,比如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出现四次幻想,是虚构,但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这一悲惨结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写照,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会是动植物,是无生物,但绝不能因为童话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赋予动植物或无生物以人的语言动作及人的性格感情,就认为童话是虚构的,而忽视了童话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的深刻内容与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童话当成真实的内容来分析,以便使学生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了解幻想中的事物是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关系的。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孩子们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他们所想象的内容一般是以具体的东西作为依据,如拿扫把当马骑,拿长板凳开火车,看见月儿说像小小的船,还能想象到自己可以在月亮上做游戏……一旦失去了这些具体的东西,他们的想象就丰富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因势利导,利用图片、实物等较直观的教具来引导他们先仔细观察,并教会观察的方法。如有次序地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等。注意了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头脑中“存储”的感性材料多了,思维打开了,想象的内容就丰富起来了。

三、采取多种有趣的训练形式。

(1)表演童话

儿童之所以喜爱童话,是因为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最能满足儿童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

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习惯对童话进行理性的“分析”,使那些生动的鲜明的童话形象被肢解了。学生随着教师的一步步“分析”而淡化了学习兴趣。因而童话教学切忌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要根据不同类型童话的特点,充分利用童话的幻想性和游戏精神来展开教学。

一位教师教学《小猴子下山》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先准备好玉米、桃、西瓜等模型教具和小猴子、小白兔的头饰,然后找两个学生分别戴上小猴子和小白兔的头饰扮演小猴子和小白兔。“小猴子”按照书上的五幅图画的情景,表演扛玉米——扔玉米摘桃——扔桃摘西瓜——扔西瓜追“小白兔”。“小白兔”在“小猴子”的追赶下迅速跑回作为并摘下头饰。“小猴子”东张西望,什么也没找到,最后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通过表演,满足了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表演自我的勇气,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2)续编童话故事

续编童话故事是培养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根据童话的内容,学生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在中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童话的结尾可

以用来给学生进行训练。

最常用的以《狼和小羊》、《坐井观天》为多。在教完《坐井观天》时,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果青蛙跳上了井口,哪又会怎样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青蛙跳出井口来发现农村已经大变样了,到处是新楼房,家家屋前是花园,屋后是果园,它迷路了。”有“青蛙跳出井口来看到天真是无边无际,它相信了小鸟的话,和小鸟成了一对好朋友。”也有“青蛙跳出井口被人类捉走了,演绎了一场青蛙历险记,最后回到了它的家---稻田里……”孩子们的想象在此得到充分发展,表达能力也在训练中得到加强。(3)看图编童话故事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动物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抓住这个特点,可以用直接出示图片或用幻灯或用电脑演示出一只小动物,如小白兔。然后有顺序地出现一些相关的画,如有顺序地出示草地、树林、太阳、蘑菇、小鸟、一条河、一只大灰狼、兔妈妈及一些动物。每增添一个画面,就让学生进行想象练说,到最后一个画面出现后,一个“小白兔与大灰狼”之间的故事就在孩子们独特的构思中慢慢形成了。

(4)仿写童话故事

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过程。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就接触到不少课本里的童话故事。这为训练提供了模仿的机会。以《小壁虎借尾巴》来仿写《小兔子借耳朵》、以《美丽的公鸡》仿写《骄傲的小花猫》……同时,也可以借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卡通片来仿写。情节可以有所改动,但要将事情的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一段时间的训练,基础中上的同学都能利用掌握的知识开始自编一些童话了,而且构思往往让人惊讶不已。

(5)自由编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情节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的潜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训练的目的。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灵气,有生命。所以,在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想象王国自由遨游,怎样想就怎样写,鼻子、嘴巴、耳朵、牙齿、舌头会互相争功;铅笔、书本会捉迷藏;柳树会跳舞,小花会唱歌;小鸟会变魔术;森林里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当你被孩子们带入童话世界时,你不得不惊叹,他们的世界如此美丽。

以童话的形式打开作文大门,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感情,全部智慧去写作,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尊重个人阅读感受: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说说你是喜欢小白兔呢还是喜欢小灰兔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1:我喜欢小白兔,因为他自己种菜,有吃不完的菜。

生2:我也喜欢小白兔,他自己种的菜吃不完,还送给老山羊。

生3:我喜欢小白兔,他不像小灰兔那样懒惰,老向别人要菜吃。

(大多数学生都放下手,表示赞同,有几个还在举手,于是老师又叫了几个学生回答)

生4:我喜欢小灰兔,老山羊来送白菜,小灰兔就去帮忙,他也是爱劳动的。

生5:我喜欢小灰兔,小灰兔有礼貌,老山羊送给他白菜,他说:“谢谢你”。

生6:我也喜欢小灰兔,小灰兔知道自己错了,就开始自己种菜了,他知错能改,应该表扬。

师: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有很多有点,那我们应该喜欢谁呢?

生(齐):我们喜欢小灰兔,也喜欢小白兔。

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前面三个学生都说喜欢小白兔,理由相当充分,符合编者的意图。但这位教师又叫了三个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都是喜欢小灰兔的,理由也充分。最后教师因势利导:“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有很多有点,那我们应该喜欢谁呢?”学生齐说:“我们喜欢小灰兔,也喜欢小白兔。”教师在教学中尊重了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还启发了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要全面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 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这些童话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传递人生经验、进行道德训练、幻想未知世界和宣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二是以幻想、夸张和拟人等手法来设计情节,刻画人物;三是故事曲折、语言浅显,富有趣味性,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和想象等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教学中,指导阅读童话,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楚课文属于那种类型的童话,这有助于记忆故事、理解内容、启迪想象: 1、人物童话,就是以普通的人物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2、知识童话(也叫科学童话),就是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未来世界的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3.拟人化童话,就是将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语言,成为童话中的“人物”。 4.超人化童话,就是把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一、童话教学的意义 (一)童话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童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俄国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考的答案,不由自主会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 (三)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教材中童话的特征。 (一)幻想和现实的结合 (二)拟人和夸张的运用 童话通过幻想把动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会说话会思想会行动。一方面,这些主人公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它自身的内在特性。例如《小猫钓鱼》,小猫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做事不专心的性格,和绝大多数儿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专题讲座 一、什么是阅读 吸收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叶圣陶) 筛选与思考论:“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章熊) 领会—获取—认识论:“阅读文章是透过书面语言,领会其意义,从中获取思想和学习语言的活动程序,是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朱绍禹) 构建意义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上述不同的说法反映了对阅读的不同认识。显然按现代解读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解释,在读者、文本、作者,三者的关系中读者应该处在中心位置。 我个人理解,所谓阅读,指的是从书面文字数据采集意义的过程,

阅读教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阅读各类书面文字数据的实践中,逐步发展阅读能力的过程与活动。 二、阅读行为的描述 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包括多种不同的行为。读者通常在开始时对文本形成初步的看法,然后搜索自己关注的信息。按照这种最初的看法,读者与文本发生逐级递增的互动,包括理解、解释和评价他们所读的文本。他们借助以前的阅读体验和以前的知识,对文本将要表达的内容形成假设,随着阅读的继续,他们修正最初的看法并修正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基础。读者不断取得新的理解并把它们融入到正在进行的理解建构过程当中。好的读者会注意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规程,认识到文本中不合理的东西,利用一系列策略增进理解。好的读者还能对文本的优劣做出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影响自己对文本各层面内容的“吸收”,决定自己的态度或行为是否受到影响。根据阅读的目的(兴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应用性阅读)和情境(阅读的环境、时间、阅读者的状态等),好的读者能够利用从文本中学到的思想和信息,扩展他们对主旨的思考,从事特殊的任务,或者从读过的内容得出某种结论或进行总结。 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教会学生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等重要。学生习得了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对巩固他们的阅读习惯进而发展成一生的阅读兴趣是有关键性的影响的。

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78655760.html, 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作者:张勇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4期 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应基于“儿童立场”,注意创设故事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习得学习识字、写字、阅读、讲述故事的方法,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关键词句,在精读感悟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并获得精神成长,使童话成为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和精神家园。 一、谈童话,聊故事 “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在《辞海》中的基本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综上所述,所谓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象征、拟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以适宜于儿童阅读的作品。儿童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世界的方式。为了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就要创造一种既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中介。童话的本质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正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童话也是儿童喜爱的。正如列宁所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美妙的童话的。” 从教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童话类文本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所以,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情节内容,学习童话的语言,感受童话的人物形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那么,童话类的课文,我们应该怎么教呢?二年级的童话故事我们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呢?我将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的教学为例,通过评析,尝试提出童话类文本教学的一些策略建议,与大家交流。《青蛙卖泥塘》是一篇充满趣味性又极具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拟人、夸张、象征等方法编织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它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是小学生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幻想、想象是童话的核心和灵魂,拟人、夸张是童话常用的表现方法。童话的动人故事和优美语言,总能把人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享受“真、善、美”的熏陶。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基于“儿童立场”,我认为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兴趣、情趣和成就感。教师应通过讲述、朗读、分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故事,想象画面,感受形象,从而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体验真、善、美与假、丑、恶,同时学习了语言,获得成就感。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的教学 一、童话教学内涵 1、童话的含义 “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 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 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 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2、童话的类别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等等。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需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3、童话的特征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五彩缤纷的幻想是童话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童话的核心,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和故事,童话可以使用幻想的力量,让我们经常看到的各种各样普通人和现象,显示出非凡的奇异光彩,为儿童展示“奇思妙想的世界”。童话的幻想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甚至所有一切的限制,在虚拟和现实中如魔法仙境般自由活动,童话的幻想无所顾忌,可以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身份角色,可以死里复活,可以永垂不朽,甚至昆虫、鱼、鸟、动物都可以像人一样有感情有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认真掌握语文教学规律,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四个环节: 一、精心备课 积极投入“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上课听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流程,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一)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二)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 1、教材资源。 2、生活资源。 3、网络资源。 (三)注重教学问题的预设和生成。 (四)精心设计课堂训练。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语言训练环节,在“新”、“趣”、“实”上下功夫。 (五)勤于说课 二、理性授课 语文学习, 需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但不是通过花哨的形式来实现, 而应渗透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我平时在操作过程中经常运用这四种策略: (一)扣读导悟, 读中见悟。 (二)实实在在地从语言文字入手。 (三)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 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用的比较多的是以下三种形式: 1、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2、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3、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以上教学,是以生为本,立足于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形成主动、互动的热烈氛围。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立体式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与认知活动,足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其求知欲、表现欲,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其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重文本的拓展 三、精致作业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基础C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适量布置语文常识类作业,如“修改病句、扩句、缩句等”对于当天所学课文内容配套练习根据其能力圈划部分,鼓励完成。 2、基础B层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按时完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发表时间:2019-05-09T11:53:30.4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6期作者:赵旭静[导读]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之一,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文学载体。 赵旭静(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八小学浙江乐清 325600)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之一,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文学载体。教师作为成年人,在进行童话教学时,通常会加入个人的情感色彩,或是替代儿童思考,或是缩小了其想象与思考空间,儿童表达机会减少。这些都是在童话教学中容易犯的教学错误,也是笔者于本文所重点反思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反思;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6-200-01 前言 童话教学非常重要,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来叙述故事、生活场景等,与儿童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保持一致。童话也是儿童最喜欢阅读的载体之一,语文教材中童话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其中的稀奇幻想符合儿童的想象。阅读童话是一种能力,学习童话更需要技巧。童话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听、说、读、写的习惯。童话教学更能将学生引入社会,体会“真善美”;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增长知识;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审美情感。反思童话教学现状,仍有几点需要改善,且任重道远。 一、反思童话过度修改,应加入童话原文教学 童话故事的主旨,大多是弘扬真善美,表达主人公机智、勇敢、顽强、善良等优秀品质,它在语文教材中,除了文学教育的意义之外,还须承担德育的责任。这就使得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内容,往往过于说教,刻意强调道德教育,却也扭曲了童话的本质。孩子们阅读很累,教师教学也缺少灵活性。其实教材中的童话往往是从童话故事中截取的,因为童话原文比较长,而教材内容受限于版面篇幅的限制,所以不得不进行改写。但是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情感色彩,甚至改变了原文的主旨。因此在童话教学时,应当加入原文的指导教学,这也是出自对童话原著作者的尊重。教师可以筛选部分比较有趣、内容意义较为深刻的童话原文,向学生推荐。在课下或者是语文阅读课时,自主进行阅读。在没有其他人干扰的情况下,儿童可以慢慢进入作者打造的童话世界,感受新奇和趣味,也通过自主思考去理解童话世界,理解每个故事结局所背后的涵义。更能尽情享受作者的想象力,也激发自己的趣味联想,体现童话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反思童话分数化教学,应注重童话人文性、工具性 上学便要考试,便要用分数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学习能力的高低。虽然是最简单、公平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中,也需要综合考虑,或者是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就以分数为标准,这样只会让教学变得更加单调和功利,例如童话教学。目前,童话教学也存在重视分数的情况,如果不是考试内容,教师往往就不讲解,或是教学中直接给出考试重点,讲授方法单一、古板,学生从童话教学中无法获得乐趣。这就违背了童话教学本身的“天马行空”,更无法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纠正分数化教学的方式,关注童话的人文性。在教师潜移默化的人文教学中,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提升,也能更加自如地应对考试题目;从长远来看,更有助于其阅读习惯和爱好的养成,提高“情商”。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要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来引导学生使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在童话教学中的有机统一,从现实生活的教学角度出发,联系生活,乐享童话。 三、反思童话教学形式单一,应优化教学方法 在实际童话教学中,教师容易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教”,忽视了学生们的主体能动性,使其存在训练过度、主体缺失的教学现象。教师本身的童话知识不完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知道讲述的重点是什么,导致对童话原文阐述不够充分。教师在教学方面,应当创新童话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开始课堂前,准备瓶子、石头、海绵、沙粒等,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演示和体验小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同时也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喝到水等等。通过这样实际的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想象力,理解童话传递的真正内涵。 四、反思童话教学主体错误,应提高学生地位 小学阶段,学生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更是简短生动、有趣味。学生可以在童话世界里和小狗、小猫对话,可以和小鸟、青蛙共舞,富有奇幻色彩。但现阶段,学生对童话的感受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教学主体错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往往得到的是学生的被动学习。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童话,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用学生的眼光来理解童话故事,将好奇真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利用童话打开学生的世界,爱上文学。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展示童话人文性和工具性来提高童话学习效率,更增加童话原文内容,丰富童话内涵。 参考文献 [1]林琼.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 文理导航旬刊, 2017(4). [2]范琦, 吕继美.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 中华少年, 2017. [3]尚荣. 关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22):94-94.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套路,要根据学生的状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就是无效的教学,反而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 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求问题罢了。”他一语道破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 好奇心理、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质疑问题,应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航标,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对任何问题都质疑。 如在讲述《雨中》时,教师先板书课题《雨中》,让学生看题并提出自己看了题之后的想法或疑问,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且增进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雨中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雨中有谁和谁?”“为什么事情发生在了雨中?”……通过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对哪些问题还关心不够,这样就能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失。

二、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这就是说,在学生的语文素质结构诸要素中,“说”是关键要素。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今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强化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训练,注意发挥“听”“说”对思维、读写诸方面的带动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整体协调发展。对于这一点,我在导入正课之前给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 “真情告白”,为了做到情切语明,表意直接,不少学生提前收集资料,防止上台窘迫,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们会更多地阅读有关资料,甚至会用上一些电影、电视中精妙的台词。那种认真劲与执著精神,是他们个体意识逐渐成熟的表现。因为他们从同龄人身上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不足,十分期盼能跟上或超越别人。 此时此刻,教师如能恰当地在一边给予点拨,采用激励手段及时巩固,就会远胜于平常教师上课时的苦口婆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学生与老师走的也更近。 三、让学生当小演员,表演课文内容时下,课本剧像一股和畅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其艺术魅力独具特色。更以其演出形态的丰富活泼,观演关系的天然和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通过排演课本剧,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增添了自信心,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每天局限在40 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天地相对窄小,老师每天一成不变的讲解课文的方式难免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于学生排练成课本剧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浅谈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故事情节、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寓意深刻、脍灸人口的故事。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小学低年级课文中童话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些充满童言童趣的童话故事是小学生阅读新课本的首选。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引领孩子进入童话的圣殿,亲近童话,让孩子们享受快乐的童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进行童话教学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想象,入情入境 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象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因此,孩子们只有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依据文中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才能进入童话那五彩斑斓的情境。 二、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品悟童话之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有所感悟和思考”。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阅历,怎能对经典的童话有深刻的感悟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童话的语言是浅近、生动、简练、质朴的,教师只有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引导他们去品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才能较好地引领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1.品品读读,感悟童话语言之美 童话中简洁、流畅、生活化的语言,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有积极的作用。童话中对话比较多,能塑造出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有利于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例如苏教版第二册《小露珠》一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学生非常爱读。教师只需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读读品品,感悟到童话语言之美就可以了。 2.合作表演,体验童话形象之美 一篇童话,就是一个童话剧,表演童话,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表演,需要研究课文,分角色,准备“台词”,互相配合。为了演好童话剧,学生就会认真地去读课文,积极地研究课文,并且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表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童话世界,融入了童话之中,成了童话中的一员,体验到了童话形象之美,这种体验是一般的阅读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 3.借助插图,再现童话意境之美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阅读能力的限制,在读课文之前,最感兴趣的是文中色彩鲜艳的插图。他们凭借插图感知人物形象,再现童话的场景,了解故事的梗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现童话中的意境。 三、创编故事,改写情节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尤其是面对他们喜爱的作品。每当读完一篇作品。他们总会沉湎期间,回味遐想,产生许许多多的“假设”“如果”,在脑子里进行二次创作,久久“难以自发”。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童话课程理论、童话教学理论、儿童童话学习心理发展理论、童话的价值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大量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的两条对策,对于改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一、童话教学 (一)童话概念概述 纵观童话理论及相关研究,“童话”的定义尚未明确统一,各有说辞。由此可见,以简约化的定义来呈现童话这样的文学样式,是十分不易的。综合各家之言论,本研究从多版本的定义中概括出童话的基本特质。 第一,童话属于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第二,童话是虚幻的故事,是在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但是童话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愿望,却是人类真实的情感和愿望。它能引导读者在虚幻的世界里,释放现实生活中郁积的喜怒爱恨,并且找到心灵困境的出路,塑造高贵的内心。 第三,童话展现奇异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主要表现手段为夸张、拟人、象征。艺术形态突出表现为幻想。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合理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是真实生活的投影。 第四,童话所展示的是儿童独特的价值观,展现的是儿童普遍的精神世界,而非成人的。童话的幻想是以儿童意志为主的幻想,而非成人意志为主的幻想。其思想内核都最大限度地接近儿童,从儿童的原始欲求出发解放和发展儿童。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通俗的说,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以适宜儿童阅读阅读的作品。 本研究中的童话主要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文本(童话课文),这些文本多半经过改编选进教材。 (二)童话教学概念阐述 “童话教学”在查阅的相关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界定。本研究的童话教学,从属于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语文教师起主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文本大多经过改编选进教材,教师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其间蕴含的童话精神内化进学生的心灵,并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语文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指小学教育中,师生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文本(童话课文),如何进行教与学的问题。 (三)儿童 本研究中童话教学的主体,是特指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不包括学前儿童及其它阶段的儿童。儿童与童话有着天然的契合,童话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没有童话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他们在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特点如下。 1.小学低年级儿童特点 在语言能力方面,以“说”为主,对话语言占主导,书面叙述以词为主,复述能力以记忆性复述为主。在思维力方面,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没有批判思维能力,对教师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在注意力方面,以无意注意为主,注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无论在什么学段,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策略探讨。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不可否认,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比过去开放了,气氛比过去活跃了。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也发现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不能做到合理高效。因此,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课前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在这里我主要探讨学生备学的作用。学生备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做好准备。我认为学生的备学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课前预习,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容和情感。 无论哪个学科,无论什么学段,预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预习的这种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很多老师无意之中就忽视了对学生预习文章的要求和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有好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学生才初读了一遍课文,生字词语还没解决,教师就匆匆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就开始让学生谈体会、说感悟。看起来,好像教学效率很高,节奏很快,其实不然,这样组织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欲速则不达”。 由此看来“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可讲。”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完整地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童话要符合现实生活,并有一定寓意。 2.能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恰当地给习作起个名字。 3.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从编拟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编写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难点: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课前准备: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童话是通过大胆而又合理的幻想来编写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心里一定装着许多的童话故事,什么“白雪公主”、“灰姑娘”啦;什么“狐狸和乌鸦”,“丑小鸭”啦;什么“皇帝的新装”都是那样离奇有趣。为了帮助同学们也练就一双想象的翅膀,在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飞翔,让我们也一起来试着编童话,看谁编的童话离奇有趣。 2、忆说故事,领悟写法 引导忆说故事 同学们读过不少童话故事。你最喜欢那些童话故事?在这些童话中,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故事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有趣、吸引人?在小组里交流。 汇报交流,总结写法 各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点拨,达成共识 投影出示: 编写童话故事的基本规律: 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 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故事有一定的顺序。 3、自选材料,确定内容 (1)写童话,可写的东西很多,大到自然万物,小到身边一事一物,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事物,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用童话的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 (2)想一想,自己准备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或给人什么启发。 (3)把想好的故事互相说一说,交流评议。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补充、修改 4 、拟定题目,列出提纲 根据交流,拟订自己的作文题目,并自己编写习作提纲。 5、依据提纲,完成初稿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奇妙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完成初稿,想怎么想就怎么写。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童话课程理论、童话教学理论、儿童童话学习心理发展理论、童话的价值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大量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的两条对策,对于改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一、童话教学 (一)童话概念概述 纵观童话理论及相关研究,“童话”的定义尚未明确统一,各有说辞。由此可见,以简约化的定义来呈现童话这样的文学样式,是十分不易的。综合各家之言论,本研究从多版本的定义中概括出童话的基本特质。 第一,童话属于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第二,童话是虚幻的故事,是在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但是童话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愿望,却是人类真实的情感和愿望。它能引导读者在虚幻的世界里,释放现实生活中郁积的喜怒爱恨,并且找到心灵困境的出路,塑造高贵的内心。 第三,童话展现奇异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主要表现手段为夸张、拟人、象征。艺术形态突出表现为幻想。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合理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是真实生活的投影。 第四,童话所展示的是儿童独特的价值观,展现的是儿童普遍的精神世界,而非成人的。童话的幻想是以儿童意志为主的幻想,而非成人意志为主的幻想。其思想内核都最大限度地接近儿童,从儿童的原始欲求出发解放和发展儿童。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通俗的说,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塑

童话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构想

童话课文怎么教(下) ——童话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构想 ◎市天长小学施民贵 美女歌手韶涵一曲甜美的《隐形的翅膀》,因其通俗易懂,传唱大江南北。歌词健康,积极向上,又被当作励志歌曲。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曾经在一次晚会上带领全体北大学子同唱《隐形的翅膀》。生活需要人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没有童话的生活真的无法想像。 一、研究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童话教学策略”研究的社会背景 人教版《语文》童话(神话)课文分布表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想像世界(安徒生童话/神话、寓言等)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载体,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社会需求。纵观人教版童话(神话)课文分布表,可见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根据学青的研究统计,人教版教材低段童话占了26.7%,中高段童话占3.9%。尽管对童话界定略有差异(包括泛童话化),但是仍然发现“当下教材中童话选文的缺陷”:一是各册教材分布不均,二是选文视野不够开阔,三是部分说教意味太浓(如《两只小狮子》《从现在开始》等),四是幻想成分总体单薄。“选文”问题这里另当别论。 (二)“童话教学策略”研究的现实意义 1、儿童处在幻想关键期。 吴立岗教授在拙著《学编童话15法》“序”中说:学会编童话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首先,小学生的年龄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用想象和幻想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学编童话故事为想象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同时也将促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其次,小学生在编童话故事时,可以冶自己美好的感情,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起真、善、美的标准。再次,编写童话故事也是学习作文的第一步。 2、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鹤琴先生在《“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一文中说:“我要慎重声明的是,鸟言兽语的读物,自有它的相当地位,相当价值,我们成人是没有权力去剥夺儿童所需要的东西的,好像我们不能剥夺小孩吃奶的那一种权力一样。”所谓鸟言兽语读物,说的就是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成长,它像小孩子不可缺少的“奶”——宝贵的天然的精神食粮。 革命导师列宁同志说:“甚至数学也是需要幻想的。没有它,甚至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爱因斯坦是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他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经典语录更是家喻户晓。居里夫人在诺贝尔获奖演讲时大声疾呼:“人类需要梦想家”,“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3、实践呼唤童话教学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童话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选文“幻想成分总体单薄”,二是教学“说教意味太浓”,三是“怎么教”的瓶颈在“教什么”是当下“拨乱反正”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一线教师想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教学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或介绍科学常识的一种 文学体裁。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不管低、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童话,怎样才能教好童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学: 一、情趣?提问?,画龙点睛 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互相质疑,合作质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当同学们读到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时。老师借机而问:?同学们读到这,你有问题要问吗??要让一年级的学生自己来发问,的确是一个尝试,可是这难不倒孩子们?是呀,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教师则相机评价?会提问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勤思善问的习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了,那么能否自己解决问题呢?课堂上我们见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七嘴八舌,自己打开了话匣子,这就是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又自己解决问题。要比教师一问一答式的方式好得多。此时,作为教师要学会调控热闹非凡的场面,做到收放自如?太美了,我也想要一幅画。哪匹小马来帮帮我?快踩两脚,帮我画幅梅花图。(不行?为什么?不愿帮我?)小鸭子来帮吧?那我该找谁呢?(一块说——小狗)??我明白了,小动物们虽然有绝活,但只能画出和自己脚印形状相同的图案。但是不要紧,就让他们各自发挥特长,齐心协力画出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咱们再读读这部分(教师引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此时教师的问答真是点睛之笔,一语惊醒梦中人,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二、个性朗读,独特感受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是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读书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成人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便常常褒贬不一,我们更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同一 的认识,课标要求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尊重并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情 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要有童心、童趣。 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课中,教师在指导?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这句话的朗读时提示学生,?转来转去?读得慢些,?跳起来?速度轻快,要读得快点。此处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过于牵强,新课标中指出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当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时,他朗读的语气也会因人而宜,所以当狐狸吃不到葡萄在葡萄架下急得抓耳挠腮时,它可能会心急如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应是焦急的,语气应稍快;而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狐狸边转边想办法如何去摘葡萄,这是在思考时动作应会比较慢,所以语气读得稍慢些。对课文的理解不同体会也就不同,朗读时的语气和语速也就会不同。而教师在上课时,只想到一种语气的读法,没有考虑学生们个体的不同感受,一味地强调?转?应读得慢,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及对文本的理解。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在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独特感

《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教案

第二组“童年”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本组教材以“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词:《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向我们描写了古代儿童的生活画面,课文:《冬阳.童年. 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童年的发现》,写的是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当代儿童的丰富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在同步阅读中安排了以下课文:《第一次骑大象》《纯真的心》。每一篇课文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纯真的美丽的故事,这些都是令人留恋和难忘的。 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这组课文后,组织学生围绕“童年趣事”这个专题进行习作训练,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 【设计理念】主题: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情景:以“知识树”为线索,分享交流阅读成果,努力实现学生在阅读中主动体验,感悟,达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空的全面开放。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

《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 人教版《同步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第一次骑大象》《纯真的心》 【教学重点】 1. 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年时光的珍贵。 2. 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奠定学生有效同步习作的基础。 3. 同步习作《童年趣事》。 【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同步阅读教材 3. 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片刻,孩子们,童年正如这美妙的旋律,在我们每个人儿时的记忆中欢快地流淌着。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块糖果,一个玩具,一次发现,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无限的快乐与追求。 孩子们,我们在四年级第二单元中,一起学习了四篇课文,它们是一一(学 生齐读文章题目)这四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童年的纯真故事,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童年,一起来品味童年的滋味。 今天,我们就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来感悟童年。(出示课件)这是我们刚种下的一棵小树苗,相信通过我们努力,这棵知识树一定会开花结果,长势喜人! 二、主题回顾

浅谈小学语文童话类文本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童话类文本教学策略 摘要:以《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对同课异构的两节课进行 比较分析,感受到让孩子在童话中生活与成长是教育的责任。基于此,给出对童话类文本教学策略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同课异构童话教学策略 一、童话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从教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童话类文本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一是童话的语言活泼,节奏明快。童话世界是美好的,因而其语言往往并不生涩沉重,而是非常明快,琅琅上口,易于传播。因此教学需要 关注童话的语言。二是童话的世界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十分美好,令人神往。所以进入童话的想象世界也至关重要。 作为儿童心理成长的精神家园,很多优秀的童话故事选编进教材,那么,童话类的课文,我们应该怎么教呢?笔者以人教版《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通过对比同课异构的两节课的教学差异,尝试提出童话类文本教学的一些策略建议。 二、如何整体把握童话故事 教学片段 1: 师:请同学们用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花园神奇的变化。 生:春,鲜花盛开;冬,白雪一片;春,草翠花开;冬,冰雪 覆盖。(师板书变化的词) 师:用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巨人神奇的变化。 生:先是“冷漠无情”,最后变得“热情大方”。

师:(出示自学要求)默读第 1~7 自然段,想想孩子们在花园做了什么,让那里总是春意盎然?勾出描写他们的相关语句。 师:(归纳并板书)原来是“孩子们的欢笑声”,拥有这样的“魔力”。 教学片段 2: 师:好故事,要“读”出来。井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一起读童话。我走到哪里,选中哪位同学,他就为我们读一段。看谁读得最“像”! (提示学生注意语气、神态、甚至加上动作。重点指导巨人与小男孩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好巨人的三次“滚出去”,引导学生体会到巨人情绪上的变化。)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做人不能自私、要把好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 片段 1 教学重点是,抓童话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理清文章脉络,由花园和巨人的神奇变化,引出是“孩子们的欢笑声”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笔者试图通过师生互读,唤起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力求身临其境,整体把握故事内容。通过比较发现,我们在整体把握童话内容这一环节上,都想带着孩子把童话读“薄”。不过,在呈现方式上有差别。 片段 1 让孩子们尝试“将课文读成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这是一种归纳的、抽象的,“往上走”的思路,它关注了这个故事的情节脉络。但是这似乎不是进入童话世界的第一把钥匙,而且也不

童话教学原则及方法

童话教学原则及方法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手法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阅读和欣赏水平的文章。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和超人体童话;呈现的样式有童话诗、童话散文、童话小说、童话寓言等。小学语文教材里就有编入了不少的童话,所编入的课例无不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对于儿童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及塑造健全的人格,都有其它文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抓好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搞好小学童话教学呢?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学习语言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原则 知识的传授与智力的发展相统一的问题,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向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世界教学改革的趋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坚持教学与智力发展统一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特点,是人对事物的综合认识能力,它的下属概念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生在学习拼音、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和养成听说读写等项能力的过程中,必定要发展上述各种能力。因此,在童话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原则的贯彻落实。 二、注意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综合训练的原则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口头语言的运用,读写是书面语言的运用,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童话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对于综合训练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效果尤为突出,这是由童话的特点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决定的。 三、注意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 学科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乃是学校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语文教学比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强调这一原则。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语言性阅读和文章性阅读的统一。学生每读一篇课文,首先是从语言文字入手的,并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这就是披文入情。然后,再推敲这些思想内容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语言技巧。这两个方面都领会了,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教师要善于分析、认识教材,既要认真发掘教材内部的思想教育因素,又要发掘运用语言的特色,认识它是怎样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表现感人的形象、说明深刻的道理、抒发高尚的情感。童话的特点更适宜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 四、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总结过这样一条经验: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条经验揭示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辩证关系。课外活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语文活动课的内容。教材中的童话篇目仅仅是例子,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把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去,自行去阅读;去搜集、去编写,从而扩大学习空间。这样,学生的个性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