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断章》不断

《断章》不断

《断章》不断
《断章》不断

《断章》不断

有关《断章》的文献综述院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班级:1102班

姓名:杨园学号2011101010131

摘要:张力论可以说是英美新批评的一个出色总结,强调了文艺作品的反系统性和意义的多样性,在诗歌中体现的最为突出。中国现当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便是一首充满张力的优秀短诗,引起后人浓厚的兴趣,成就了说不完的《断章》。

关键词:张力新批评诗歌多样性

《断章》是写于1935年10月,据诗人卞之琳自己说,这首诗起先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被裁减之后只剩下四句,三十四个字的短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诗是这样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戴欢在《言寺断想录(三)》中,是这么评价卞之琳和他的《断章》的:“卞之琳,其诗艺越来越为华文诗人重视,越来越进入20世纪华文诗歌的核心地带,他的《断章》,应该是华文新诗的基本生

长点之一,代表着正宗的华文诗的审美意趣。”诗短小,但意味无穷,原因是本诗充满“张力”,以往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就有关学者通过对本诗的形式,意象,相对观,主题多义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分类总结。

一、形式说

卞之琳是新月派诗人,从师与徐志摩,所以他的诗自然会重视诗的“三美”:形式美,音乐美,建筑美。其中就有学者简单研究了该诗的形式,不过数量不多。他们认为“诗排列在纸上,就构成了图底关系”,从形式上看,《断章》具有建筑美的特点,讲究形式对称,结构完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连标点符号共9字,“看你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连标点共10字。而“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与“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好颠倒过来,形成了两个梯形对称图案,首尾对齐,中间匀称。在新诗中,一般四节以上才分节,而这首诗两句分一节,诗人想把意思相连的四句强制拉开,形成空白,这样感觉舒缓一些。还有这种图案又与题目“断章”相呼应,给人一种似断非断的感觉。

二、意象说

卞之琳在《<雕虫纪历>自序》中称:“我写白话新体诗,要说是‘欧化’,那么也未尝不‘古化’。”也就是说,卞诗是“化欧”与“化古”合一兼顾的,他是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审美传统同时又借鉴吸收西方象征主义美学风格。卞之琳的诗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精炼短小,重含蓄暗示,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因此,有学

人评价卞诗具有“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的美感。有学者就只是把它当做一首“纯诗”来赏析:“小”、“桥”、“风景”、“楼房”、“窗子”、“明月”、“梦”等 , 都是古典诗歌频繁出现的意象, 但是经过卞之琳的精心设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惊奇,简单的意象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大大激活了读者的创造性,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写看风景,没有淙淙流水,杨柳依依,但有了“桥”有了“楼”读者似乎就能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小桥流水,甚至幻想成一幅少年男女邂逅的浪漫画面。把看风景的“你”想象成一位翩翩公子,把楼上的人看作梳洗罢,独上高楼的妙龄少女。写“明月”、“窗子”、“梦”点到为止,但这种朦胧梦幻的意象使读者能想象到明月何皎皎,联系到上文还能想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卞之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李商隐和词家温庭药,冯延巳的作品,有学者认为《断章)中的立桥眺望、月色透窗两幅图画的意境是冯延巳《蝶恋花》中“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意象的复活。不过我更认为这是对古典意象的加工创新,冯延巳陷入在个人窄小的感情天地,而卞之琳“寄托了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构图,构成了一种象征暗示的境界”。诗人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想象。台湾的散文家张秀亚,为“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一句所动,写了一本八万字左右的散文集《北窗下》,可是仍无法遒尽诗中的内蕴,

三、多视角说

有些学者认为这首短诗之所以成功,源于作者多视角描写。研究者认为“在这首诗中,有三个视角:一个是“你”的视角,“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时候这两个风景片断都有你的视角,也就是你的视角都在里面暗含着。你看风景,你看明月,视角自然是你的。第二个,别人的视角。别人在楼上看你,别人做梦梦到了你,那视角自然是别人的视角。第三个,还有一个视角,作者的视角,超然于物外的视角,上帝的视角,全能的视角。前面两个视角所看到的东西,作者作为第三个全能视角,都看到了。卞之琳采撷了“看”这个生活中常用的动词,在意象中透露出哲理思考。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是观看风景的主体,是确定性的,然而你并不是孤零零的存在,因为此时你无意中成为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这时你又是客体了,发生变化。后两句是一组镜头, 承接前两句的思辨意味,将场景的时间从白天转到了黑夜。白天你看风景你是主体,时空转换,到了晚上,作为明月的风景此时成为主体,它“装饰”了你的窗子。白天作为主体的“楼上人”这时有转变成客体,梦境又被你所装饰”。由于诗人在不断地转换视角,所以我们看到时空,主客体的置换。

四、主题多义说

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审美感受。《断章》短小玲珑,但学者对它的解读却有很多种,据我所查的资料,有“哲理说”、“爱情说”“人际扬善

说”、“参禅悟义”、“寻求隐逸说”、“距离生美说”等。在这里,主要介绍哲理说,爱情说。

1、哲理说

有学者认为《断章》既在古典式的意象营造中揭示了“存在的相对性”这一哲学命题, 又在情感的平衡与错位的表达中, 寄予了人生的无限感慨;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认为“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此诗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澄清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由此段答辩看来,诗人在“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中,想向我们揭示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对性哲理。台湾诗人余光中在《诗与哲学》中曾对《断章》这样阐述:它更阐明了世间的关系有主有客,但主客之势变易不居,是相对而非绝对。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但别人在楼上看风景,连你也一样被视为风景,于是轮到别人为主。你为客了。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是主,明月是客,但是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于是主客易位,轮到你做客,别人为主。同样一个人,可以为

主,可以为客,于已为主,于人为客。正如同一个人,有时在台下看戏,有时却在台上演戏”。

2爱情说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隐喻诗。文学评论家夏济安先生曾在《夏济安同记》中提到卜之琳与沈从文的妻妹张充和有恋情,同为评论家的弟弟夏志清在书的前言中也提过此事。卜秀实即认为《断章》“无疑是一首极之卓越的情诗”;陈远征认定“这首诗是一首情诗,或者说是想写的一首情诗中的片段”;杨万翔认为,我们可以把《断章》“看作一首情诗”;艾岩认为“《断章》不免涉及爱情”。对此,有些学者又把它分为“两厢情愿说”和“一厢情愿说”。

两厢情愿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如果你看的“风景”即是“楼上人”;“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明月照窗之时,如果进入了“别人的梦”的“你”也正梦着别人,那么都将对方当作风景来欣赏的、都进入了对方的梦的“你”和“楼上人”显然是两相思幕、互相爱恋的。

单恋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如果“你”是无意的,且所看的风景并非是“楼上人”;“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相较于你的无意,“楼上人”却是有心在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再一次于无意之中闯入了“别人的梦”中。杨万翔即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你正被人悄悄爱着”,陈远征也认为诗歌的主

旨是“你爱别人,我没有办法;我爱你,你也没有办法”。这就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爱情。

以上就是前人有关《断章》从不同方面研究成果的综述,他们的分析可以说都带有英美新批评的色彩,用理论来说就是用象征,意象,隐喻,复义,构架-肌脂,结构理论等来分析。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繁多的评论,在重重现象中抓住实质,最终归于一点,即《断章》充满“张力”。“张力是新批评最杰出的总结”。首先在此我用自己的话给张力下个简单的定义,张力就是对立不平衡的调解,对于这个理论的详细介绍我将在正文中再做具体介绍。前面的学者用意象、语义分析,其实都是对张力“手段”的研究。下面我就前人的研究来谈谈自己对他们成果的浅陋之见。

对于那些研究《断章》形式美的学者,我认为《断章》的格律,节奏,形式在现代诗歌中我认为并不突出,甚至没有押韵,在修辞上也就是用了顶针手法。论音乐美,形式美,画面美远远抵不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者之所以因诗中的意象产生无限想象,那是因为由象之少与象之多,象之缺与象之全的张力构成,至于这些意象毫无新奇,甚至是成芝麻烂谷子;小诗蕴含相对哲理,多视角的描述,我认为那是因时空的张力造成的。有相对是因为所处的立场,所看的视角不同,具体变现为“楼上”和“桥上”,“白天”与“夜晚”的张力。至于主体的多义,我想是因为文本张力,在构成文章的多种元素中,读者把握的是不同的对立统一矛盾方面。至于有些学者读出那是

一首爱情诗,那完全是读者的误读。因为卞之琳自己说过:“当初闻一多面夸过我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我原则上并不反对别人写情诗,也并不一律不会欣赏别人写的这种诗。只是我一向怕写自己的私生活。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实诗来抒发。”

短短四行诗吸引如此多的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足见该诗的张力的魅力。但是我感觉所有的研究都把它的外延与内涵分割了,或是道明了一些内涵,但没找出原理,即为什么诗要采用这种形式?为什么诗的意象组合会产生这种意境?为什么读者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接下来我准备运用“张力论”来分析这首不断的《断章》。

参考文献:

【l】《卞之琳文集》上卷,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杜,2002.

【2】刘西渭《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杜1984.

【3】弱水编.《<断章>取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杜1999.

【4】孙玉石编.《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92.

【5】余光中《诗与哲学》——《余光中全集》(第六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6】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

【7】沈约《<断章>主题多解及成因探析》.2008年第10期,安徽文学.

【8】赵思运、李应彬《评<断章>》.扬子江诗刊,2013年第1期总第82期.

【9】李健吾:《<鱼目集>一一卞之琳先生作》,《咀华集·咀

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卞之琳:《断章》写作背景及赏析

卞之琳:《断章》写作背景及赏析 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一首载入中学课本的小诗,论诗者大都把它看作意蕴艰深的哲理诗。其实这是一首言情诗,一个男孩向一个女孩表达爱意的诗。从写下这首诗开始,他陷入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苦恋,说是苦恋,倒不如说是单相思。他叫卞之琳,1933年夏天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时年虚岁23。在大学期间,他就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了,同年还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当时,闻一多先生曾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是一个榜样。 其实,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 诗人不写情诗,那是他还没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一旦遇上文字便泉涌般流出。早在他毕业前夕,就发现过一个女孩,一个常来旁听的女孩。他为女孩的容貌所吸引,但他不敢和她搭讪,也不知女孩家住何处。 1933年初秋,他做客沈从文家,竟然发现这个女孩也在。

原来,她是“张家四姐妹”的老四,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她已被北京大学中文系特招,在文学上颇具才华。 卞之琳和张充和的这次偶遇,让他彻底动了情,他知道了什么是蕙质兰心,什么是窈窕淑女,楚楚动人。他毕业离校,她刚刚上大一,于是天各一方。他选择鸿雁传书,他偷偷地给她写信,可是她一封都没有给他回。 多年以后,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这样坦言——“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断章》等这种诗。” 他不明白,爱为何是这样,满腔的热情得不到一丝的回应。1936年10月,他回老家江苏海门办完母亲丧事后,启程前往苏州探望张充和。张充和对他依然是温和有加,款款待之,这让他心中多少又增添了一些暖意。 回来后,他继续给她写诗。1937年,他把写给她的23首诗

《断章》赏析

《断章》赏析 一、作者简介: 二、关于《断章》: 《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三、《断章》全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四、赏析: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细想的话,你又会觉得满脑子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 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 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8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 “窗子”、“别人”、“梦”。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35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

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该诗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认为“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此诗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由此段答辩看来,不论是李健吾还是卞之琳本人,都认为此诗在抒情之外,还蕴含着某种哲思:或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或是李健吾所说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而已。 除了把它作为一首哲理诗,很多人更喜欢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诗中美丽的画面,朦胧的意境,让人感觉它实在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让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 描写她如何成为别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别人“梦”中的装饰。不写她的外貌,而写由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张力,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

卞之琳《断章》全文。

卞之琳《断章》全文。 卞之琳于一九三五年写就的精短小诗《断章》,就所有诗歌读者来说无人不晓。全诗两节四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就这么一首篇幅精短、语言明白晓畅的小诗,在问世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吸引了无数读者,很多人纷纷撰文对诗作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这充分说明了小诗《断章》貌似简单实不简单,它有着含蓄而丰富的意蕴。 赵毅衡说:“诗的分行、分章标题等,这些都参与到文学文本的符号组合中来。”所以解读诗歌时,诗歌文本中的所有符号与关系都要抓住,若有遗漏,解读就会受影响。 解读《断章》时,首先要抓住的是标题,该标题与李义山的那些《无题》诗的标题不同,“无题”为题虽也能给解读一些思路上的启示,但终究太过朦胧,而“断章”却是解读《断章》的金钥匙。“断章”即“片断”即“镜头”,事实上《断章》一诗从文本结构看就是两个或三个“片断”“镜头”的一种简单而巧妙的组合。作者所要传输给读者的所有主旨、意蕴等信息全部融合在这组合的“镜头”中。读者要提炼、解读出这些信息,首先就要抓住标题“断章”这把钥匙。那么,作者组合了几个什么样的“镜头”?这些组合的“镜头”蕴含了哪些主

旨、意蕴方面的信息?我们来具体解读。 解读一:通过不同“镜头”,展现人生中的“巧合” 此种解法将《断章》整首诗理解为两个“镜头”的组合,上下节诗各为一个“镜头”。 上节诗“镜头”:(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看风 景人在楼上看你。有一天,你兴之所至跑到一座桥上欣赏前面的美丽风景。而此时,另外一个人欣赏风景的兴致也来了,他(她)就因地制宜,推开窗户或跑到阳台欣赏起前面的风景来。这两个人所做的事本不相干,你欣赏你的,我看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但巧合的是,看风景的他(她)所看的风景就是“你”所在的这座桥及其周围的景观,而他(她)又发 现“你” 才是他(她)所看风景中的亮点———他发现“你” 身材高挑,长发飘飘,穿一袭白色或红色连衣裙,或是别的什么样的耀眼的装扮,看上去是那么的楚楚动人;或者她发现“你”身材魁梧高大或挺拔修长,看上去风度翩翩、气质非凡。如此,他(她)自然会将“你”当作绝佳“风景”加以欣赏。可以肯定,“你”不可能是武大郎那种身材的人,如果是,她(他)还怎么可能将其作为风景中之“亮点”而加以欣赏呢? 值得注意的是,从诗歌文本、从上节诗的“镜头”看,“(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只能说是一种巧合,绝不能说是有意为之。但在有些解读者看来,这是“有意为之”,而不是“巧合”,比如有解读者说:“‘你站在

《断章》赏析

《断章》原是作者一首长诗中的一个段落。它表现了诗人从刹那的感觉中提升起的哲理与智慧。[4]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 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折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谊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5][1]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5][1]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是一幅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如何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想象天外的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宣泄。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表现得多么热烈,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日里的那一“看”,不是更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缠裹了多少风情,又是多么激人堰思无尽吗? [5][1] 《断章》全诗只有四句共34字,但其涵蕴的人生哲理却相当丰富,为人们的欣赏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诗人自己曾说过,《断章》“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第一节两句写的是两幅画面。第一幅是“你”站在桥上欣赏风景。“风景”在此是一空框结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倾向去填充;“你”亦是一个泛指,可指文化心理结构不同的任何人。所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是一幅随意性很大的变动中的画面。正是这一特点,它才被不同欣赏者所喜爱。第二幅画:“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变成了“看风景人”的欣赏对象,当“你”欣赏风景时,“你”自己却不知不觉中被他人观看。这两幅画因“看风景”而构成一个立体空间。第二节写当“明月”装饰你的窗子,“你”赏心悦目时,“你” 也许成为他人梦中的活动者,给别人带来愉悦。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万事万物的区别、分割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联系是内在的、永恒的。而这种联系性的灵魂是人。人们往往因年龄、身份、阶级以及地域的不同而以为他们各不相同,以为他们生活在相互隔绝的世界里,而事实上人们永远因某些共同的东西而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只是有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联系而已。当你谈论别人时,褒也好,贬也好,你自己也被别人或褒或贬。别人可能使你的生活变得美好,你同样可给别人以福音。此诗只是诗人刹那间的“意境”、感想,但内涵却无限丰富, 暗含着人事的复杂关系。[2] 《断章》创作的时代使其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诗歌的影响,但是卞之琳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在诗中植入了古典诗歌的因子。那就是其互文性。《断章》中通过“看”“装饰”为描绘了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诗的首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没有局限于前人,而是把把风景推远,用一种全知全能的第三双眼审视这个互相注视的世界。同时,诗人也是在运用“倩女离魂”的手法自己注视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断章》和王国维的词是一脉相承的。首节与诗的第二节:“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在中国文学长河中,早就有庄子梦蝶的故事。庄子与蝴蝶互相装饰,是一个扑朔迷离而又浑然一体的梦境,反映了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断章》通过“看”与“装饰”也为人们塑造了一个美丽的梦境。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在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与跌进别人的眼睛坠入别人的梦里。[6]《断章》通过几组意象营构了丰富的诗境、诗趣、诗思,又通过意象的顶真旋复在意象之间搭设了一架“天堑变通途”的飞桥,在其逻辑结构的贯联之下,意象的单薄骨架立即在人的视野中变得充盈与丰富,并不断膨胀链接,最终形成了无限丰富、完整、饱满的艺术世界。全诗一共四句,每句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事态意象:“你看风景”、“看风景人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第一节中,第一句“你”是事态主体,“风景”是事态的客体;而在第二句中,曾作为客体的“风景”却陡然一转,成为主体的一部分,曾作为主体的“你”却由第一句句首的位置转至第二句句末并成为客体。第二节与此相似。这种“环中环、套中套”的意象结构方式不仅仅如同中国民间故事《老鼠嫁女》中的顶真歌谣“天怕云、云怕风、风怕墙、墙怕鼠、鼠怕猫……”一样,充满轻松的智慧,生趣盎然,令人玩味,更由于意象链条的串接,四个静止的事态画面有了视觉流动 感,使它宛若电影画面,一幕幕涌入眼帘,使静止抽象的汉字符号变为流动具体的视觉形象,使人不得不由衷地惊叹诗人的鬼斧神工。《断章》的意象主干是事态的,彼此之间呈现一种顺接的流动之势。并且,在每一个事态意象内部又分出若干物态意象,每一个事态意象之中的物态意象(如第一节“风景”,第二节“你”)又在上下两句重复回旋,使全诗有了贯穿之线,因此,它迥然有异于前者跳跃腾挪的断裂感,使全诗气脉充盈,通达舒畅。[3]

卞之琳《断章》诗赏析·原文

卞之琳《断章》诗赏析·原文 论诗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其实作为言情诗来读,诗味才足呢!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诗是这样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 戏剧性关系上。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谓是风流蕴藉,

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画面顿时春情荡漾、摇曳生姿,幻化出几多饶有情趣的戏剧性场面来:那忘情于景的"你"定是个俊逸潇洒、云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钟情于人的楼上人定是个寂寞思春、知音难觅的多情女,一个耽于风光,憨态可掬,孰不知一举一动搅乱了几多情丝;一个含情脉脉、痴态可怜,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谁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啊!而诗人正是以这短短的两行诗给那电石火花般的难言之情、难绘之景留下了永恒的小照,引人回忆,激人遐想。 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曲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 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意,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我们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

人物断章_六年级作文

人物断章 人物断 一把闲置深山草庐的鹅毛宝扇,让刘氏毕恭毕敬请出,于是,你向荆州野――忽、忽,只几下,只看见那就要熄灭的火种,就熊熊燃烧了。 赤壁江畔,你潇洒自如,三晃两晃,便狂风大作,吹旺了周郎手心中那个美丽的“火”字,一下吞噬了曹阿沟陌耸虼缶从此,天下长出了三足。 你把一叠叠光彩照人的词铺成路,从皇帝到囚徒,弯弯曲曲跋涉。 从此,一江春水流走了多娇江山,却流不走你国愁悠悠。 我说李煜,何不把你胸中汹涌澎湃的忧愤,磨砺成江东无数壮士;何不把手中指挥若定的长短诗句变成千万马,来他个四面楚歌!! 拔开一片清冷,便是寂寞了。 寻寻觅觅的目光,早已穿过了远方的远方,困了,眼睛仍睁着。 泪水,就是这样来了。 一壶薄酒,三杯两盏,把一个愁字醉成了一场雨。 心事,湿漉漉的,拧也拧不干。 那一株秋菊,已憔悴得惨白,飘零的枯叶,成了秋的最后一道风景。

你显得越发寂寞了,端一杯残酒,倚着黄昏,惨然一笑: 眼看,明天就入冬了。 醉了,挑起一盏灯,寻剑。 剑在何处?空留一豆灯火。 拂弄一管长萧。 鼓声、剑影、刀光、马蹄,早已尘封成一片寂静。 往事,如秋风的萧索,淡成了远方的山。 琴瑟琵琶,弹奏出的不尽新愁旧怨,千里外的那场雪,给断肠人染了一层枯藤老树的底色。 无奈,清萧一曲,吹落了天涯之外的孤独夕阳。 笔流出的狂语,滴入相邀明月的酒杯里,饮泣着无奈的苦泪。 笔是诗人的手杖,酒是诗人的灵魂。 天上流来的黄河之水则是无尽的墨汁,供诗人书写不尽。 踏上难上青天的路途,猿声啼出一轮明月,便摇晃出美丽的诗行。 端起玉壶,饮一杯桃花潭的酒,慢慢醉成文字,在寂寞的夜晚,瘦成一叶扁舟,划破千山万水,去找寻心中的故乡……

《断章》意象解读

《断章》意象解读 上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以较多地表现相对观念给中国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卞之琳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在他早期诗作中,相对精神是一大主题,在表现形式上,他借鉴了英美现代诗歌的“戏剧性处境”手法来推进诗行,由此形成了他所特有的哲理诗歌风格,《断章》就是其中之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简捷、明快的四行诗,造就了永恒的令人遐思无限的风

景。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作品、作家、读者、世界。这四个要素是紧密联系的,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哲理内涵和审美韵味。诗的上节虽然写“风景”,但并没有泼墨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让人联想到桥下的流水、游船,还有岸上的杨柳……整个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留下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放在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放在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也就是“戏剧性处境”上。 诗和其他文学样式不同,如赵毅衡所说:诗行排列在纸上,就构成了图纸关系。诗的分行、文章标题等,这些都参与到文字文本的符号组合中来。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建筑美要求新诗在结构上完整、对称。卞之琳早期诗作受新月派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断章》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筑美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连标点是九个字。“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连标点是十个字。而下节“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字数正好颠倒过来,整首诗从形

断章

李健吾先生以前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个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有,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点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实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表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 “相对”的哲学观点,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个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仅仅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来说之这“你”能够是“他”,也能够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赏析〕《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

有相成之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的“相对”,还是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

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 卞之琳《断章》赏析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二、关于《断章》: 《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三、《断章》全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四、赏析: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细想的话,你又会觉得满脑子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 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

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8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 “窗子”、“别人”、“梦”。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35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该诗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认为“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此诗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由此段答辩看来,不论是李健吾还是卞之琳本人,都认为此诗在抒情之外,还蕴含着某种哲思:或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或是李健吾所说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而已。 除了把它作为一首哲理诗,很多人更喜欢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诗中美丽的画面,朦胧的意境,让人感觉它实在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顾城的《一代人》与卞之琳的《断章》

诗的生命力 ——解读卞之琳的《断章》和顾城的《一代人》优秀的诗歌必然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或形式或内容,这也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以卞之琳的《断章》和顾城的《一代人》为例: 一、卞之琳《断章》的形式美 好诗不厌百回读。卞之琳这只“三十年代文坛歌喉最动听的鸟”,以其清明深沉的嗓音唱出了一首蕴味无穷的《断章》。这首诗仅四句,却在半个多世纪里,吸引无数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诗进行阐释。 诗和其它形式的文学作品不同,“诗行排列在纸上,就构成了图底关系”。从形式上看,《断章》具有“建筑美”的特点,讲究形式对称和结构完整,显示出错落有致、对称均衡的建筑形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句连标点是九个字。“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连标点是十个字。而“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好颠倒过来,形成两个梯形对置图案,首尾对齐,中间匀称。这种排列形式经过了诗人用心良苦的营造。且《断章》仅四句却分成两节,两句就形成一节,这在新诗中是非常罕见的。卞之琳为何这样“有意为之”呢?从形式上不难看出,诗人把意思相连的四句强制拉开,形成一片空白,这样排列让人感觉舒缓庄重,读者可以从视觉效果上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这种图案又与题目“断章”相呼应,读者能从似断似联中获得韵味无穷的遐想。 《断章》不但在结构上符合中国诗的整体对称要求,而且“在片景的营造上也独具匠心”。四句话,每句自身就构成一幅完整独立的画面,而且交错重叠。四幅画面的独立性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结构”的透视空间。诗人通过视角方向的转化和落点的改变,使诗歌取得了交错重叠的视觉效果,诗歌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写的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在“风景”。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是从第三人称视觉出发,“看风景人”的视觉落点本应该也是“风景”,但诗歌的视觉落点却变成了“你”。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你”和“风景”之间、“看风景人”和“你”之间既有视觉的转换,又有空间距离的拓展。在诗的第二节中,“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视觉出发点是无生命的“明月”,视觉落点是静止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又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转变为动态的“别人的梦”。“明月”和“窗子”之间、“你”和“别人的梦”之间的视觉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形成了令读者回味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第一节的视觉画面发生在白天,第二节的两个画面又转化成夜晚,白天和夜晚之间形成的时间跨度,更增添了诗歌的内在意韵。 卞之琳所营造出的具有“交错视觉的复调画面”和时空距离,正是《断章》外在形式美的直观呈现。 二、顾城《一代人》与诗歌的张力 现代诗学中的张力概念源于英美新批评学派,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艾伦·退特,他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说:我提出张力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和“内涵”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1、语义的张力 文学张力追求文本的充盈感,其基础在于文本的多义性,即力求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容纳多种意义。一直受人赞赏的文学作品必然拥有某种“多义性”,即它们的审美价值一定是如此的丰富和广泛,以致能在自己的结构中包含一种或更多种能给予每一个后来时代以高度满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资料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赏析〕《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

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

卞之琳 断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

赏析卞之琳《断章》的思想内涵

赏析卞之琳《断章》的思想内涵 摘要:卞之琳是“京派”作家群中的代表诗人,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人们说他的诗常“于平淡中出奇”,就是因为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穿透与开掘。1而他的代表作《断章》,就是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卞之琳;断章;思想内涵;相对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这首《断章》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名作,短短几行字令无数的读者为之赞叹不已。据说,《断章》原是作者某首长诗中的四句,只是因为全诗中唯有这四句令其满意,所以只保留了这四句单独成诗,看来,作者将本诗取名“断章”,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断章”,即不完整的作品、断章残简,“断章”也可以是“片断”或“镜头”,事实上,从本诗的内容来看,构成这首诗的正是日常生活的几个“镜头”,也即是生活的“断章”。然而,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并非描绘出生活的一个或几个“断章”,而是要借此提出、讨论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即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此句中运用了生活中常用的动词“看”,表达的却并非日常的意思,前两个“看”是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看”,是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看”,这个“看”,是欣赏,是沉思,是从容的心境,是悠闲的人生态度。诗句中“看风景”的重复,暗示了心心相印,有一样的爱好和志趣,“看风景人”和“你”有一样的志趣,因此才有后一个“看”,即“爱慕”,将两人融进同一幅画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时,“你”就是“看风景人”眼中最亮丽的风景,也许“你”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风景,楼上的“看风景人”也许也并不打算告诉“你”,因此有人将本诗理解为一首描写单相思的爱情诗。实则不仅仅如此,诗人要突出的是“看与被看”即主客体的相对关系。“你”在看风景,那么相对于风景来说,“你”是看的主体,风景是被看的客体,楼上的“看风景人”在看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第283页.

赏析卞之琳《断章》的思想内涵知识分享

赏析卞之琳《断章》的思想内涵

赏析卞之琳《断章》的思想内涵 摘要:卞之琳是“京派”作家群中的代表诗人,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人们说他的诗常“于平淡中出奇”,就是因为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穿透与开掘。1而他的代表作《断章》,就是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卞之琳;断章;思想内涵;相对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这首《断章》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名作,短短几行字令无数的读者为之赞叹不已。据说,《断章》原是作者某首长诗中的四句,只是因为全诗中唯有这四句令其满意,所以只保留了这四句单独成诗,看来,作者将本诗取名“断章”,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断章”,即不完整的作品、断章残简,“断章”也可以是“片断”或“镜头”,事实上,从本诗的内容来看,构成这首诗的正是日常生活的几个“镜头”,也即是生活的“断章”。然而,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并非描绘出生活的一个或几个“断章”,而是要借此提出、讨论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即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此句中运用了生活中常用的动词“看”,表达的却并非日常的意思,前两个“看”是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看”,是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看”,这个“看”,是欣赏,是沉思,是从容的心境,是悠闲的人生态度。诗句中“看风景”的重复,暗示了心心相印,有一样的爱好和志趣,“看风景人”和“你”有一样的志趣,因此才有后一个“看”,即“爱慕”,将两人融进同一幅画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时,“你”就是“看风景人”眼中最亮丽的风景,也许“你”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风景,楼上的“看风景人”也许也并不打算告诉“你”,因此有人将本诗理解为一首描写单相思的爱情诗。实则不仅仅如此,诗人要突出的是“看与被看”即主客体的相对关系。“你”在看风景,那么相对于风景来说,“你”是看的主体,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第283页.

现代诗歌鉴赏——《断章-卞之琳》(人教版选修教学案例)

现代诗歌鉴赏——《断章-卞之琳》(人教版选 修教学案例)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1922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并越级直接进高一的第二学期,开始接触新文化。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在徐志摩等人的影响下开始新诗创作。1933年大学毕业后,诗人先后在保定、济南等地教书,同年出版其第一部诗集《三秋草》。抗战时期,诗人前往四川大学任教,期间曾赴延安和太行山一带访问。1940年后先后在西南联大、南开大学任教。1947年诗人应邀前往英国牛津大学专事创作。1949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建国后,诗人历任《诗刊》、《文学评论》等刊物的编辑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等职务。2000

年12月病逝于北京。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慰劳信集》、《鱼目集》、《汉园集》、《十年诗草》等,另外还有一些译作,如《哈姆雷特》、《海滨墓园》等。 【赏析一】 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起先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诗只有四句,每个字、词,每句话都通俗易懂,但细细品味便觉意味悠长,耐人寻味。诗中用几个简单的意象、词语,营造了两个优美的意境,同时带着深深的伤感。 第一个意境的中心是桥。“你”站在桥上,看桥下流水淙淙,想那光洁的石或绿油油的青苔;闻吟吟风声,想那深深的林中清脆的鸟鸣。一切都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明净、悠扬而和谐。透过这宁静的自然,是一个小楼,里面住着一个人;在鸟声的背后是一双眼睛。“你”一下就成了别人的风景。 第二个意境的中心是夜。”你“怀着淡淡的哀愁,在寂静无人的夜里打量着世界,也许是想在人世间的美中找点慰藉。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使夜蒙上了一种浅白的色调,若有若无,如梦如幻。“你”获得了美丽的满足吗?也许。然而,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